全息填充 确保高分

时间:2022-09-17 07:38:17

【经典题例】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2012海南卷)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钢,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①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入进铜器时代,但是 ②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③ 。

【考点解说】

填充型语用题是指在句段中根据文字语境,或是在一幅图表、漫画中根据图、画的内容,按一定的要求填写出与语境或是图、画内容相吻合的语句或是关键词的考题,这类考题既涉及到准确解读与全面把握各种信息的能力,又关乎合理删选和准确表达的技巧,所以历来是高考考查的热门题型。单是2012年度,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几乎都有涉猎,可见我们应该给以高度的重视。

【应对技巧】

任何填充题的作答其实质都是填什么和怎样填。全息填充从答题思维的角度来说,要求必须树立全息理念。全息这一概念原于物理学,我们引进来意在强调关注文字语境或是图、画中的所有信息,确保在确定填什么内容时没有任何遗漏;然后能根据题干要求,选用适合的表达方式准确地、全面地填充,以求取满分。一般地说,6分的填充题,拿到两三分是容易的,而拿满分却是少数人的专利,原因就在于关注的全面度和表达的合理准确度不易做到。那到底该怎样做呢?

下面我们以2012年海南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目的应对技巧。

一、填什么

“填什么”的关键是要区分材料中所出现的信息,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方方面面都不放过。如何做?这还得分类对待。像文字型,无外乎四类——叙事、议论、说明和描写。这四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一一注意到了,自然就不会遗漏。像叙事类,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全都纳入视野,并且分析表达事件进程所用的方法、看看有无作者的评论,解读就算全面了。议论类就紧紧抓住什么观点、什么论据,论证的方式及逻辑严谨度如何,自然无遗漏。具体到海南卷,必须分析清楚观点——祖先5000年前开始使用铜器只能视为传说;论据——有文字记载,无实物明证;论证——转折推论。而说明和描写类,关键要抓住写了什么对象的哪些方面的内容,使用的技巧如何。至于图表类,一般包含三点:①说明的对象;②比较的角度;③具体的数据。一点一点地关联,就不会有忽略。漫画类,将标题、说明文字、漫画的背景及主体尤其是夸张突出部分,都审视到了,就不会有偏颇。

把握这些方法就具备了“全息”的第一步。

二、怎样填

“怎样填”的实质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对答题的明显要求,比如字数的要求(本题各项都必须在20字以内),修辞手法的要求,连贯得体的要求等等,每一项要求的满足都是直接的得分点; 其次是要区分填充项前后信息的暗示与限制,选取有用信息整合转述。

像本题“①处”,有文字“早在传说”“远古时期”的限制,自然是依据文字记载的内容下结论,再满足字数,很快可填出: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②处”根据“但是”一词的指向,明白是以“实物证明”为依据的,满足字数,自然填出: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③处”根据“可以确信”字样,必然指向“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这一实证下的结论,所以填充内容应为: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而对于这一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人可能想不到“至迟”这一字眼,因为容易忽略议论文特讲究观点的客观辩证这一逻辑特性:已发现的实物明证指向“3500多年”,那还没有发现的实物又该指向什么时间段呢?毕竟没发现,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现,更不等于没有。

填充型语用题的设置实质是对语用题考点的综合考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考点进行细化与扎实的训练,同时考生在作答时树立全息理念,充分考虑题中出现的所有信息,区分有用无用,再熟练运用平时训练所获得的语言表达技能,应该能获得满意的分值。

上一篇:创新运行管理模式 聚力实现大安全大发展 下一篇:开启道德智慧之门:作文教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