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43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策略

“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教会孩子学习的思维方法而非单纯的知识定理。而“微课程”则是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大班课堂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的课程时间大多数在10分钟左右,并且采取数字化授课模式,利用网上平台进行高效率的专题学习。我校选取了一个初一教学班作为基于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验班,并最终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

一、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实例

1.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首先智慧课堂里的所有教学框架依然来源于传统课堂中。将课堂的主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新课讲授”“练习与强化”“知识复习”。通过微课程要求将它们分别制作成长度大约为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或者是完成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测验文件。同时在授课方式上,采用有别于讲解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自主探究然后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的知识定理。通过随堂的视频学习,将课程测验发到学生的终端机上(PC、平板)。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验的完成。然后发回教师的反馈收件篮中。最后通过简短的“复习视频”对上一讲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快速梳理。课程的反馈和作业的完成交给课下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自行在课下完成。

2.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实例

通过调研,我校由初一数学组牵头,以二班为实验班。选择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作为本次智慧课堂的微课内容。上课地点位于我校的微机室,通过将视频文件发送至学生的电脑桌面。由学生打开文件进行学习。在“课程新授”这一板块的视频中,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实例由浅入深地生动讲述了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相关定理。而在课件二“练习与强化”中,我们通过将知识新授里的知识点制作成填空选择题为辅、开放式问答为主的解答题。例如“如何判断家中的毛巾挂杆是否平行”或是“如何通过手里的基本测绘文具画出两根平行线”等需要自主思考,但是回答方式多样的开放性问题。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将长度大约在5分钟左右的复习视频按要求播放,最后再由随堂教师抽取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一个大体的评价与梳理。

二、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发展

1.研究结果

我们通过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同样在同年级三班由同一代课老师进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讲解式讲解,得到了如下的反馈。采用新模式教学二班中,50人里有47人表示课程很有意思,内容新颖不枯燥。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三班里,同样总数50人中只有17人表示有上述想法,之后通过匿名调查反馈。二班中有48人表示已经了解本次所学内容,但在三班中仅有34人。通过笔者随堂听课,观察发现二班基本全员参与程度高,学习专注度高。而在三班,虽然在课程开始的十分钟内基本听课认真,但在十分钟过后,有部分学生存在开小差、讲话以及犯困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象越发明显。而通过对授课老师的走访,老师表示,二班的学习氛围和劲头明显好于三班,其次是在作业方面,二班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正确率明显高于三班,并且意外的是,二班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回答,思维面比三班学生明显广阔一些。

2.研究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的确证实了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将会比传统课堂更加有利于孩子对于知识的吸收。笔者认为,由于微课的性质缘故,使得学生的精神能够保证在一个高集中状态下,所以听课效率高。其次,基本全员都可以理解教学内容也在于:大多数是因为微课程的模式可以等同于一对一授课,无视教室内座位的限制,而且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同样做出了不小的改变。通过将传统的讲解式模式转为探究式模式后,学生带有明确的目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在讨论上能够集思广益,一起推导出正确的答案,使得每个人都有较高的参与性,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顾及到的。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通过在我校的实验,表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2

关键词 SPOC 智慧课堂 构建 策略 研究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型交互媒体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智慧教育的发展[1],给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智慧课堂具有的宽泛开放智慧型教与学活动、深度智慧交互行为、海量教育数据分析、科学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等优势是变革与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在动力,智慧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与强大的生命力。普遍认为,采用“线上/线下”将在线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SPOC教学模式是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趋势[2]。

一、SPOC和智慧课堂的内涵及联系

1.SPOC的内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译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起源于MOOC(幕课)。“Small(小范围)”对应于MOOC中的“Massive(大规模)”,指人数少、规模小,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师生互动性及课程的完成率;“Private(私有)”对应于“Open(开放)”,指对课程设置准入条件,只有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才能被纳入SPOC学习体系,这有利于开展面对面的实体课堂教学。因此,有人将SPOC理解为“Classroom+MOOC(教室+幕课)”[3]。SPOC教学流程可简单描述为: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前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作业(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答疑解惑、师生互动、小组协作探究、接受测试与评价(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巩固提升(实现知识的应用)。

2.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即充满智慧的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撑的智能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智慧,促进学生向全面、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课堂,它具有“开放性”、“思维性”、“合作性”、“探究性”等特点。智慧课堂关心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注重学生知识的吸收、积累、反思与顿悟,注重学生智慧螺旋上升的过程,强调差异性、针对性、发展性,强调师生的情智交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激发,注重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知识,鼓励通过创新获得智慧。智慧课堂最终目的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3.内在联系

SPOC继承、发扬、创新了MOOC的优势,创造性地将MOOC在线教学与面对面的传统实体课堂教学两方面的优势深度融合,强调教师的引领、监控和启发,注重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等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学生学习的范式得到彻底革新。课前教师搭建SPOC资源平台、推送教学资源的过程既能体现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更能体现教师的智慧;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全面深刻领悟教师的意图,这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实体课堂教学释疑解难、协作探究、交流互动、总结评价阶段既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又是体现学生学习智慧的重要阶段。课后学生利用SPOC平台及课外实践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创新实践阶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引领智慧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智慧。

三、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1.以SPOC平台为基础,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知识融合型智慧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内完成,课堂容量大,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时课前、课后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学生的学习无法得到教师及时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智慧得不到激发。而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变革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巩固三个阶段。

课前导学。教师任务:(1)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需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及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2)将教学内容细化为知识点模块并制作成5-10分钟的教学微视频,搜索相关教学资料,构建虚拟交互平台,准备在线测试题与探究主题;(3)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践项目等制作具有循序渐进的“任务导学单”;(4)将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资料、“任务导学单”推送到SPOC教学平台;(5)利用SPOC平台构建班级学习群组,指导学生完成SPOC平台身份注册确认;(6)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生任务:(1)M入SPOC平成身份注册确认;(2)利用SPOC平台,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3)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教学资料,根据“任务导学单”开展探究学习,初步掌握课程内容;(4)利用SPOC平台、QQ群、微信群、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5)记录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课中研学。面对面实体课堂是整个智慧课堂的核心,实体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深度心智交互的过程,是教师智慧与学生智慧碰撞迸发的过程。教师任务:(1)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谁在学”、“怎么学”、“学什么”、“学的效果”等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辅导;(2)围绕重难点做进一步讲解、疏理;(3)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共性或个性问题;(4)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训练;(5)发起并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主题探究;(6)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价,展示优秀作业,分享成功经验。学生任务:(1)接受教师的集中或个性化辅导,释疑解惑,查漏补缺;(2)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厘清、理顺所学知识的体系结构;(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主题探究;(4)完成知识迁移训练,提高认知能力与水平;(5)接受教师的测试与评价。

课后巩固。教师任务:(1)以SPOC平台为基础,以课外创新实践平台为补充,教师向SPOC教学平台推送课外作业及创新实践项目;(2)通过SPOC平台查看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3)发起在线讨论,在线批改作业,完成评语上传;(4)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今后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学生任务:(1)通过SPOC平台查看教师作业批改情况、阅读教师的评语;(2)接受教师在线辅导、在线测试;(3)围绕探究主题进行在线讨论;(4)总结反思学习效果,交流学习体验;(5)通过“拓展知识”进一步开拓创新,让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2.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研、学、训、用”的能力培养型智慧课堂

(1)“研”,指研究。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研究SPOC平台上网络教学资源、相关学习素材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交互资源重新构建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特点的微型学习平台;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知识层次、性格特征,选择相关同学组成研究团队,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再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在SPOC平台及课外实践训练平台上下达的课外实践任务,致力于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激发智慧。

(2)“学”,指自主学习。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做到学习目标技能化、学习内容实用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时间随时化、学习空间虚拟化、学习求助师生化、学习形式游戏化等;其次,课程目标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学生的孤独感、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互帮互学的习惯及自我调控学习内容与进度的能力。

(3)“训”,指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最有效也是最流行的开发智力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来确定思维训练的目标和重点,确定每个单元、每个知识点宜采用何种思维形式、何种思维方法进行训练,确定是训练心理、训练品质,还是训练能力。训练要适度,要循序渐进、要从简单到复杂、要由浅入深。其次是思维训练要科学,讲究步骤:第一步是加强训练指导,分章节或知识点进行训练,每章每节或每一个知识点做一个训练;第二步是突出训练重点,围绕最能促进学生智力成长的知识点进行思维训练;第三步加强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应紧扣课程教学内容、课后练习题或思考题。

(4)“用”,指学以致用。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智慧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和能力。仅有知识不能叫智慧,具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才叫智慧。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构建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更要培养“在哪里”、“怎样做”[4]。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无论是课前导学阶段,课中集中研学阶段,还是课后巩固阶段,都特别强调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协作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基本作业、基本任务,强调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更具挑战性的拓展任务。

3.以“自主合作探究新”为主线,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拓创新”的创新实践型智慧课堂

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换了教师的角色,赋予了学生新的学习体验[5],“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是课堂的主线,它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开拓创新成为可能。

(1)自主。在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中,教师由“讲师”变成“导师”,由传统课堂教学“毫无保留”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变成利用SPOC平台向学生推送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并引导、协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由课堂的“忠实”“倾听”者变成借助SPOC平台、实体面对面的课堂、课外实践平台自主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传递,实现基础知识的原始积累,为开启智慧之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合作。合作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策略,“问题式合作”、“讨论式合作”、“表演式合作”等是比较典型的合作学习方式[6]。教师要利用SPOC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特点,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认知水平等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优势,鼓励取长补短,鼓励彼此互勉、互相竞争,通过合作与竞争并举的方式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3)探究。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创设不同层次的探究题,这些探究题要有明确的指向,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要兼顾各层次学生,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探究。学生借助SPOC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依靠教师的引领指导及小组协作、利用创新实践平成各阶段的探究任务。

(4)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传统课堂很少有创新能力实践的场域,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表现出来。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自由空间:首先,该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学习的体验式学习情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完成任务能力的培养。这种体验式学习情境在一定程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智慧。其次,该课堂模式从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平台架设、面对面实体课堂互动、课后创新实践平台构建等各个层面为学生进行智慧学习提供了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途径来完成创新学习。再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问题探究过程时,需要筛选学习资源、内化课程知识、接受教师指导、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探讨等,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思考与尝试的过程,更重要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是建立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科学、智慧、高效、全面育人的课堂,重要的是它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关系,而且还让“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让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养成成为课堂教学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基于SPOC的智慧课堂的研究力度,构建真正平等、信任、宽容、尊重、理解的课堂,构建有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堂,构建真正能够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郑旭东,杨现民,岳婷燕.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4).

[2]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

[3] 尹合栋.“后MOOC”时期SPOC教学平台的设计[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4).

[4]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4).

[5] 张蜜.SPOC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10).

[6]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3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的《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一书,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缺乏趣味,学习情绪不高、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现状,提出向名师求教,做智慧型教师,学习借鉴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技艺、技能和艺术修养。

本书具有“大背景、精遴选”,“宽视野、高格调”,“新构思、巧布局”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大背景,精遴选

本书基于当下课堂缺少“智慧”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遴选了当代十大中学语文名师。选择的标准兼顾两条:一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二是创立或倡导了“特色语文”并自成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名师。这些“特色语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特点。

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特色)自成理论体系,成为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他们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智慧语文”的珍奇。探索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评析名师的经典教学课品,是深化课改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名师成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宽视野,高格调

本书研究视野宽阔,既不是笼统的研究教学艺术,也不是单一的研究教学智慧,而是将影响和制约教学智慧艺术的诸多因素整合起来进行考察,着眼于中学语文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思路包括这样几个层面:①将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教学艺术研究;②将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③将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这就将一般层面上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艺术研究、教学智慧研究、智慧型教师培养研究等区分开来。

本书格调高雅,像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中国长卷画,每位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具有独特的韵味,其个性化的“特色语文”是对“语文课程”的独到解读,蕴含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具有高超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三、新构思,巧布局

本书构思新颖,由智慧型教师形象内涵入手探索名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艺术。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本书结构巧妙,采用专人专题的研究形式,自成章节。每个章节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名师智慧课堂教学理论”(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特色”四个部分);第二节“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提炼出5―6种特色语文教学智慧艺术表现形态);第三节“名师经典课品片段赏析”(选择最能体现该名师特色语文的教学片段加以赏析)。三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名师智慧课堂教学理论,是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凸显名师“智慧课堂”的教学艺术理论特质;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从教学实践层面探索智慧艺术的表现形态,因人而异,各具特色;名师经典课品片段赏析,选择最能体现名师“特色语文”的经典课品片段深度赏析,是名师智慧艺术表现形态的生态还原和艺术放大。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名师教学智慧的研究价值,不仅仅是教学艺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启示。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一种智慧型行动。本书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名师成功的有效途径和奥秘。这对一般教师迅速成长为一名成功的智慧型教师,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高效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近年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教与学方式转变”为课程改革突破口,努力构建“智慧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注重管理,健全机制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是落实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为保障智慧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推进智慧高效课堂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同时建立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和激励机制等制度,明确教研组、教师个人的职责,积极投入教研和培训所要需的经费,才能确保教与学方式转变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善硬件设施,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是构建智慧高效课堂的必要物质基础。学校筹措资金为所有教室安装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创建科学、便捷的展示交流互动平台。

加强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建设,是构建智慧高效课堂的前提。撤销讲台,让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座位由秧田式变为小组式,面对而坐。全校每个班都有班名、班徽、班规,小组有组名、组徽、组训。各学习小组分有助教、学科组长、纪律组长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学习的主体,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让每件事都有学生做。

二、理念引领,转变行为

新的教学观,教学从本质上成了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求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教学提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机会和权利,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新课程中,教师要有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者、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反思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课堂还是一个基于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从“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合作学习为主,从讲授型课堂转变为学习型课堂。

三、深化教研,促进发展

深化教研是课堂转变的关键。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掌握智慧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与操作是重要措施之一。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一是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提纲的设计和小组展示活动的设计。以同学科同年级资源共享的方式,做好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各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二是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如对学生的预习、讨论交流、合作展示等进行方法指导及时纠正,避免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课堂现象。

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加强教研组建设,深化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坚持每学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年级组长上示范课,全体教师上一节“智慧高效课堂”达标汇报课,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智慧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四、典型引路,探索模式

为了促进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我们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整体推进。想方设法给骨干老师“压担子”,研讨课、推门听课、家长开放课……一次次磨课,一次次研讨,一次次碰撞,一次次提升。让学校教科室的成员和学校各科组的骨干教师先后分别接受教科院、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同仁、全校家长的听课,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学校还可以举办旨在促进年轻教师发展的“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这既是舞台,也是鞭策,年轻教师在这项活动中学以致用,教学能力将得到锻炼。随着“智慧高效课堂”不断深化,一批探索型、实践型、智慧型的“非传统名师”将迅速成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尊重首创精神,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一次次研讨课后,可以在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树立教学改革的典型,成立骨干研究小组,推广先进经验,让他们以点带面,带动全员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语文、数学等文字课(含科学、思想品德、英语等课程)教师编写《智慧导学案》,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指导,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借鉴。

经过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智慧导学”高效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学―合作―探究―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引导。我校总结出的新课程下“六环互动导学”课堂基本流程也趋于成熟:“点燃智慧准备学――开启智慧自主学――发挥智慧合作学――展示智慧交流学――智慧达标创练学――智慧成长互相学。”

五、评价激励,促进成长

加强智慧高效课堂的督导评估和管理,建立评价奖励机制是构建智慧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1)应进行教学教研评价。制定“智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为:①学生学习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持续状态、生成状态;②知识的形态:基础性、迁移性、过程性、策略性、实践性;③教师的导学策略: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完成目标、学习目标逐项落实情况。

(2)应进行教师和教研组评价。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可以制定“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细则”“校本教研教师个人评价量化表”“管理人员评价量化表”“教研组评价量化表”“年级组评价量化表”。

(3)还应进行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客观、鼓励性评价,结合“学生素质报告册”,制定“智慧学习成长评价”:实行评语、等级、星级的发展性评价。

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智慧高效课堂,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倾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从教育科研的管理到经费安排到人员配备都应全方位支持,切实带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为深化课程改革推波助澜。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5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能够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发生较大的转变,“智慧课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智慧课堂”是时展衍生出来的新型概念,并且智慧课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智慧课堂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现阶段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很多研究针对高职智慧课堂的理论探索而构建途径的研究尚不足,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促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出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智慧课堂概述

1.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智慧”指的是让人能够对于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充分,具备一定的探究真知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想要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就需要从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高智慧的人才。在学术领域,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同传统的知识传授相对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的构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合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相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多个体系入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发展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1.2 智慧课堂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进去,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所以智慧课堂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及智能性等。

1.2.1 智慧课堂具体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机械讲述,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快速思考,将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做不到理解也需要机械地记录,因为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很难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推广,例如微课的应用等,让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地选择观看,还能够将课堂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学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吸取,而是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融合起来。

1.2.2 智慧课堂具有实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实时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情境与时间、空间的概念模糊,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环境体验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可以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1.2.3 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模式无法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很可能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况。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智能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为教师及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可以无障碍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2.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对高职智慧课堂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水平思维模式下,自然产生“智慧”,智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2 提供交互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特认为,智慧的产生是主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智慧的形成也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然后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推理及反思,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的交互性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验证,促进知识学习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促进自身智慧的形成。

2.3 ?檠?生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思维水平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学习者通过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辨别,分析能够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这就充分地发挥了网络及云平台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在沟通传递过程中障碍很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3.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高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技巧与方法等。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多个角度展开合理的教学,促进学习方法、技巧及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智慧课堂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智慧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其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最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吗。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有修养、有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首先,需要在高职教师设置网络环境及云平台,载体可以选择学生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搭建好互动教学平台,使得教师的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次,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智能软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促进智慧的有效培养。最后,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综合构建,促进智慧课堂课外构建与课堂构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进行课外构建。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课堂构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3.2.1 课外构建

针对课外培养,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散,有机地整合到各种学习环境中,长此以往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与专业相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接收到学习信息,有效地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查看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3.2.2 课堂构建

高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下就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讨论情况以及提出的具体问题,了解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从而就具体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下的讨论,有针对性地设计课题教学。教师需要就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设计具体的任务,学生分组自主地进行谈论,合作完成问题的解决任务。对于超出学生解决能力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递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及时地解决、反馈、讲解。教师还可以扩展教学任务,学生分组协助完成,小组间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互相评分,选出优秀的小组,最后由优秀小组演示作品,讲解心得。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6

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新生代语文名师们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就是一种课堂实践智慧。学习和研究诸多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为己所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也就是说,实践智慧的获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对于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更要实践、反思,而后再实践,再反思,如此往复,让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催生我们的课堂实践智慧,提升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校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走近名师,研究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探索小学语文新生代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感悟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领会他们的教育追求;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事件的关注、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生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学习积淀

名师之所以成名,他们的课堂教学之所以闪动着智慧的灵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不是通过听其一节两节课就可以形成的,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学习,潜心感悟,长期积淀的。

研究中,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阅读新生代语文名师的专著,关注教育教学杂志上介绍他们的文章,研究这些名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主要特征,领会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感受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动的课堂实践智慧。其次组织成员广泛地搜集新生代名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进行研读学习,把名师们课堂教学的形式记录下来,把其中的神提炼出来,用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时时处处以名师文化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在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教学。

1.观摩录像。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新生代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以名师的一节录像课为研究载体,对名师的课堂进行多维解读、深入探究。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观摩中不仅要“听”,还要“看”――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互动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的收获;观察名师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气氛调节、问题处理方式等等,并进行记录和思考,感悟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机智,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观摩其课堂教学录像时,就要求教师们观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感受他情智语文的魅力。通过观摩学习这种途径,加深了对这些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感悟和内省。

2.研究课例。

研究名师的课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名师课例成为生成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的专业平台。课例研究是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借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不同名师同一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如将王崧舟和孙双金两人所执教的《二泉映月》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对同一个课的不同处理,体会不同名师教学设计的差别以及教学理念差异,感受不同名师的教学智慧。二是将名师课例与自己的课例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课例研究,让教师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名师课例,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生成课堂实践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3.赏析案例。

赏析案例也是学习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手段。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课堂中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案例赏析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不同于课例研究,它不是研究如何上好这一课,而是围绕教学中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等,从而给人以启迪。开展案例赏析,有利于我们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名师在把握教材、处理教学细节上的智慧和艺术,丰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性智慧。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二泉映月》时,引导学生抓住“坎坷”一词,披文人情,品词析句,涵咏意蕴,使课堂上真情流淌,生命涌动,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就以这个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真切地感受了王老师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淀。我们又从“新课导入”“朗读指导”“语言品味”“读写结合”等方面品读名师,感受名师,深深领略名师的风采:他们的语言表达行云流水,活力四射;引导巧妙自然,浑然天成……他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关注语感培养,有的追求诗意,有的注重情智发展,有的提倡简约,等等。他们的驾轻就熟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于文字中指点江山的大气和教学智慧,让我们叹服。通过学习,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教学中自然生成智慧。

二、实践生成

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情景化的教师精神与教育智慧的传递。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课堂实践智慧的生成,完全来自于教学实践。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最根本的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1.模仿感悟。

模仿是创造、生成的基础。学习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从模仿开始,从模仿名师的课堂教学开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名师的教学设计、教案拿过来,针对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一下,为我所用,通过对名师课堂的模仿,切身感受名师设计的巧妙;还可以借鉴名师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中的精妙之处,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如我们在观摩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录像《天鹅的故事》时,感到教学中他有三次“写”的训

练设计得非常巧妙,研究品析后,我们要求四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尝试着模仿运用;观摩了孙双金老师的《观察作文》教学实录后,其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开头,多层面的观察指导,情趣盎然的评点赏析以及对学生精神的关注等环节,触动着每个语文教师的心,于是有几位老师纷纷“借砖生玉”,进行教学模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仿中,我们要求各位老师认真写下自己在运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这样在体会名师智慧的同时,能生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有时,一些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听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展示课,回校后我们便开展“模拟课堂”活动,即要他们模仿所听名师之课的教学设计,上一节汇报课,既加深听课者对名师课堂实践智慧的认识,也可以让其他教师间接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名师的课堂,而是分步推进,渐入佳境。我们既要学习他们的“形”,也要学习他们内在的“神”,只有“形神”兼备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也如名师课堂一样精彩纷呈,灵性飞扬。

2.好课展评。

我们观摩名师教学,不在于纯粹地扮演名师上课,不在于单纯地表演名师的教案及教学设计,而在于领悟、掌握、运用那些支撑教案及教学设计背后的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学名师不能囿于模仿、移植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要以扎实的课堂教学研究这种真实有效的方式,来习得名师们那些支撑教学理念的精髓。只有将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同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叩问课堂实践智慧的真谛。

在教学中学会教学,在实践中生成智慧。为此,我们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好课展示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课题组教师优课赛、课题研究汇报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每一次好课展评,都是一次教学风采展示,都伴随着教学反思,同伴点评,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对话中创生智慧,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关注教师常态的课堂教学,通过听随堂课,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将学到的名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有机、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在实践探索中,课堂实践智慧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并形成各人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写作提升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他认为专业写作能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之所以将教师的写作称为专业写作,是因为这种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它应是我们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记载或研究方式。对我们教师而言,专业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考。在写作中,教师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产生顿悟,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感悟能力,再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行为,激活自己的课堂实践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写作是课堂实践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我们研究新生代名师的课堂实践智慧,也需要引领教师进行专业写作,及时总结点点滴滴,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提升、发展,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不仅是打造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队伍的需要,更是将这些名师的思想观念、实践智慧发扬光大、传承创新的时代需要。

专业写作可以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表达方式,写写对名师教学的感悟,写写学习名师的体会,写写模仿名师教学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等。通过专业写作对课题研究中所思、所闻、所想、所感、所悟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流淌的思想、灵感的顿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进行提炼和升华,揭示出内在的价值与蕴涵的教学思想,不断将实践经验内化为理性认识,如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后,课题组的老师抓住了其中三次“写”的巧妙设计,撰写了《感知・感悟・提升》一文;听了窦桂梅老师的几节课后,觉得她的课大气而又不失精致,豪迈而又不失柔情,便撰写了《享受“玫瑰”的芬芳》一文;模仿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的教学设计上了研究课后,写下了课堂教学反思《巧妙借“砖” 轻松作文》一文,等等。在写作中,我们更深刻而又更理性地感悟了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和实践智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窦桂梅老师认为,“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一句话,写,改变了你生命的状态。”是的,智慧的光芒是美丽的,课堂实践智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专业写作,鞭策着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思考,让课堂实践智慧插上理性的翅膀,让其光芒更闪亮,照得更远,不仅能“改变我们的课堂”,而且更能实现智慧的共享。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7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5年建校,现一校两址,有教师128人,学生1710人。学校的办学思路是:运用数字技术孕育学生明天的智慧。育人目标是:为培养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有智慧的中国人奠定基础。学校以继承、发展、融合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融合为手段;全面打造学校的智慧数字空间,努力创造学生的数字思维品质。在对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和iPad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智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之后,学校在诸多优势之中,首先彰显的就是数字化课堂和现代化教学。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确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基地”,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认定为“北京教科研网台实验基地”;先后获得“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3年6月,由教育部主办的丰师附小“数字校园 智慧课堂”办学思想研讨会成功召开;2013年7月,学校主持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课例观摩研讨会;2013年9月,召开了亚太地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国际开放日”活动。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经验以及数字校园建设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

数字校园核心需求

学校实现素质教育是以教学为中心,一切新媒体、新技术都为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丰师附小的研究特点是全员参与。田昆升校长把握研究方向,他将二十年来引领学校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学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智能终端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生数字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高素质的教师培养绑定,来诠释研究中的数字化教育的三大战略,即技术战略、时间战略、人才培养战略。

这些都是丰师附小的研究亮点和数字校园建设特点,是在田昆升校长带领下总结的经验向实践转化的成果,也是为什么丰师附小会选择智能终端应用于课堂教学、建设学校智慧文化的原因。这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需要,是教学设计实施的必然,是时展、工具进步的必然,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相关的设备稳定因素在内。

从开始项目研究方案的制定到设备采买、安装调试,再到对师生应用培训,学校在严格落实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在应用层面经历了四个阶段:培训、实践、检测、总结。周而复始、智慧地进行项目推进,效果突出。完备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以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智慧课堂与文化的打造,成就了今天的丰师附小。

数字校园优秀成果

作为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丰师附小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学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记录、评价和管理,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文化,建设数字校园。

2012年3月,丰师附小在三年级进行iPad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实验过程涉及三、四、五年级,24个教学班860名学生和9个学科的61位老师。iPad进入课堂后,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看到了课堂中所呈现的变化,包括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阅读积累方式、学生计算方式、学生作业方式、学生协作学习方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和教学反馈与评价方式等。会用信息化设备学习是今天丰师附小学生的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丰师附小逐步形成了以iPad为智能学习终端的网状、交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它以iPad系统软件为支撑,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学生的知识框架,以及与这个框架相匹配的树状思维方式。它把教师、教材、学生、工具以及围绕这些点所形成的资源全部融合在一起,使知识结构与人的思维结构重叠,使思维的方向与知识、科技的最前沿发展形成同向状态,把学生和教师推到了创造的边缘,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呈现出网状的、联想式的、放射性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提供可能。智能终端上面所承载的所有内容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从表面上看,是人机交互的一种表象,事实上达到了学生与学习对象的交互,那是教师在智能终端上面设计了教材。学生与方法的交互,那是教师设计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工具。学生与拓展知识的交互,那是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的空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那是教师们为学生进行共同研究所设计的对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那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答疑解惑的空间。学生与作业的交互,是学生形成能力再现思维的空间。如果学生完成作品,那是他创造的空间。智能终端是教师为学生拓展思维、形成能力,学习知识所设计的园地。学生思维是学习所得,是形成思维过程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在这种模式中,是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生思维与知识间的联系,联系的核心是交互,通过交互能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同智商的学生都能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基于智能终端的交互式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了学生思维建构的过程以及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效果的理解过程的诸多特点。

同时,我们在原有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平台基础上,根据现在课堂教学需求研发了iTeach和iExam两个教学用平台,用于课堂教学及时有效评价以及利用后台反馈数据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科学严谨地进行教学设计。丰师附小的数字校园建设还体现在对于智慧文化的创建上。我们的数字德育是数字课堂的延续,是以校园网为载体的数字德育与数字校园文化的建构。我校为学生构建的智慧文化环境和进行德育的媒介是通过30台多媒体投影和1套监控信号分配、投影控制模组的智控终端组成的。通过现代化设备对育人环境的打造,把育人思想变成可见的影像呈现在眼前,再将学生视觉看到的、感受到的转变为行为。由视像转化为思维,最终形成行为,让学生在思维的成长中形成智慧。

我校智慧文化的整体架构为:一个顶层理念、四个领域、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和十个时间段。在“智慧文化”的理念之下,我们将智慧文化划分为四大领域,即“世界经典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丰台家乡文化”。

智慧课堂、数字校园是丰师附小的发展特色。在未来的数字化管理中,我们将突出使用的简约性、检索的智能性、归档评价的科学性。

学校在几年来的数字校园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认定为苹果杰出项目学校。

数字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后续思考

后续研究中,在数字化现代学习管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发展评价等方面,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和深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运用科技手段,以新媒体、新设备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载体,以对学生的整体规格的设计所达到的目标作为办学方向,逐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智慧校园。

第一,进一步深化智慧课堂实践研究。我们将在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后台数据的生成、使用,更加科学、严谨地指导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第二,进一步深化协助互助学法研究。我们将充分挖掘信息化教育特色,发挥数字校园优势,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数字空间、学生与资源空间的探索,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学习方法。

第三,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体系。在数字校园体系中,我们要做到学校管理科学严谨、教师队伍优质超前、课堂教学智慧高效、校本课程特色创新、学生评价个性发展、校园环境网状融合,进一步提升数字校园智慧课堂与智慧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专家点评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运用数字技术孕育学生明天的智慧”的办学思路指导下,以继承、发展、融合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融合为手段,全面打造学校的智慧数字空间,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字思维品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高度。

该校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记录、评价和管理,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文化,建设数字校园。该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和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上。该校研发了iTeach和iExam两个教学用平台,用于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以及利用后台反馈数据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一对一的互动反馈系统和平板电脑支持的教学系统较为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该校智慧文化的整体架构为:一个顶层理念、四个领域、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和十个时间段。“智慧文化”的实施包括四大领域,即“世界经典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和“丰台家乡文化”。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篇8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开源节流,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云计算资源资金,于XX年X月建成了县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接入提供了核心的基础条件。二是组织技术团队制定统一的校园网升级改造技术规范,节省中央、市级财政资金近XX万元,开展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杜绝了贪大求洋和盲目建设,目前已有初中等XX所学校完成升级改造并接入教育城域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师生实名认证、上网行为审计。三是借助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为部分城区学校、区域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更换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XX套,极大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四是积极申报项目,云阳县中小学电教教仪站上报的“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应用项目”被列入市大数据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名单(全市教育仅3个),正在制定建设实施方案。

2.多方努力,启动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是制定《XX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建设总方案中对构建教育系统主题数据进行详细规划,并对平台的功能和需求提出具体方案。平台建成后,即可作为“教育云”无缝对接市级“渝教云”平台,下联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横向与智慧云阳相互融通,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开展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建设方案由县大数据局组织第三方公司完成了评审评估等工作,我委按照“架构完整、目标明确、急用先上、突出实效”的原则,充分听取市级部门行业专家建议,多方征求意见,根据平台实施的整体关联性和实效性,已经拟定首期建设清单上报县大数据局。二是与重庆幼专联合启动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启我县云计算资源向周边区县延伸的步伐。

3.稳中求进,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一是率先启动实验中学、紫金小学等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建设。目前,实验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等5所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实验中学智慧阅卷、智慧考务管理、一卡通,XX小学创客教育、智慧阅卷,XX幼儿园机器人晨检、4D互动游戏、自然智趣课程,XX实验学校“同上一堂课”等初显成效。二是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的模式试点智慧场景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等5个智慧场景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在XX小学、初中、XX中学、实验学校初步展开。

4.共建共享,聚合县(校)本资源。按照全县智慧教育建设总规划,积极充实本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已聚合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制作的小学数学人大版1-6年级云课堂资源(微视频个,试题160道);2018年威海市小学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2017年威海市初中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课改实验区典型课改案例4个;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教育资源。待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将集中上线推送。

5.化危为机,探索 “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年度重点任务,探索“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全县线上教育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对县级骨干信息技术员进行线上培训,并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分片分层对全县学校线上教育进行指导,保障全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持续加快推进校园网升级改造工作,按照教育城域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突出针对性,下狠心、出实招打通校园网络与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网络带宽千兆到桌面,突破教育信息化网络瓶颈。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和接入工作,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运行。

2. 大力推动智慧教育云平台落地部署,加快推进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一是通过对接上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云阳智慧教育体系加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云阳县教育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项目建设集约化、资源利用社会化,将智慧教育打造成云阳重点示范工程,实现智慧教育与“智慧云阳”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促进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云阳智慧教育产业。三是通过全县智慧教育的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整体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落实全县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发展政策措施,解决“学校差距大、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四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辐射到全县教师的教学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教育基础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准确分析,监测云阳教育发展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发展提升水平。六是通过指挥中心的展示大屏,展示智慧教育、校园监控、标准化考场、城域网应用及网络安全管理场景,同时实现决策指挥、应急指挥与实时调度,大幅度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3.分类分步建成智慧校园示范校XX所。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智慧教育试点,分类分步组织开展智慧教育项目试点、单位试点,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试点经验。激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应用,适时召开现场会,充分发挥试点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县智慧校园建设纵深推进,提升全县智慧教育发展水平。

上一篇: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 下一篇:道路交通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