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1:18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1

摘 要 观察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对膝关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论述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对策和预防措施。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临床治疗对30例女足球运动员进行综合治疗。其中40%痊愈,53.33%部分恢复,总有效率为93.33%。得出结论是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对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损伤 推拿、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综合治疗

一、前言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之一,其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屈曲(约130~150度)。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副韧带受伤[1],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康复保健中心和陕西女足医务室就诊的3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进行观察评定,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30例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单纯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9例,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者7例,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及十字韧带损伤者4例。其患者均为女足队员,平均年龄为20.83岁,运动年限为6.9年,健将级7名,一级14名,二级9名。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制定并发放损伤问卷调查表。

(二)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运动医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三)临床治疗法

通过临床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七天为一疗程,每疗程进行一次数据的汇总处理,了解队员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情况。

1.电针治疗

针灸处方:选用26号1.5~2寸毫针,主穴:选压痛点,软组织与骨附着的起止点之压痛、斑痕、粘连硬结等处取穴。配穴:选鹤顶、双膝眼、阳陵泉等。

操作方法:取患侧卧位,找准压痛点,用酒精常规消毒,进针透皮后,采用重手法提擦,反复操作至痛点有酸、麻、沉胀的感觉后留针深部,然后在此针周围旁开约1寸左右向病灶另刺2~3针。各针尖均相隔一定距离。可酌情选配穴1~2个[2]。取电针治疗仪调零挡,然后用电针治疗仪的正负电极夹于毫针之上,将挡位拨于连续波挡,然后用手轻调电流强度的维调,以患者自觉电流强度大小,调至患者所能忍受之最大电流。15分钟后将电流调零然后调疏密波,方法同连续波,再治疗10分钟即可。

2.电刺激疗法

利用BA2008—Ⅲ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操作方法:“将要用的两个电极上的布垫用生理盐水侵湿,然后将电极的负极放置在受伤的内侧副韧带痛点处,另一电极对置的放于相应的位置,用宽带子固定,接通电源和机器输出开关,显示:“0.1”处,根据需要选择治疗处方,按启动键。调节电流强度,电流强度以数字形式显示[3]。以患者的自我感觉调整电流大小,感受限以引起皮肤感觉为适宜,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适宜。耐受程度以能够耐受的最大电流强度为限,治疗20分钟。

3.手法治疗

损伤初期,可用轻手法在膝关节内、外侧沿韧带走向理顺断裂的肌纤维,用捋顺法促进消肿,急性期过后,在经过理疗而使患部的血液循环得以加强的基础上,先用理筋手法顺着韧带走向理筋10到20 次,然后主要以弹拨手法,找到韧带有硬结处进行弹拨,数十下后用轻手法,反复施术十分钟即可.

4.康复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4]:人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牵拉髌骨向近心端移动,开始缓慢收缩,逐渐用力到全力,持续3到10秒,每次中间休息2到3分钟。

股二头肌及小腿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100~130度,医者双手交叉,勾住患者患肢踝部医者固定不动,嘱患者用力收缩下肢后群肌肉,对抗医者双手之阻力,每次时间不限,以肌肉发酸为限,共做5组,组间休息2分钟。

站桩、蹲起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稍微屈曲,静止站桩,时间为10到30分钟。然后做下蹲、站起练习,25次为一组,反复2到3组,组间休息5分钟,注意:膝关节屈曲下蹲的角度依病情而定。

大腿内收肌及外展肌练习[5]:弹力皮筋系成大环形,环的一端固定患者站立位。另一端系于联练习侧下肢的足踝部,用力抗阻,进行内收肌抗阻练习。也可系于对侧足踝部进行内收肌抗阻练习,阻力大小可根据弹力带来调节,每天练习两次,上下午分别进行,每次练习3组,每组10到15次。

弹力皮筋系成小环形,患者侧卧位,双下肢足踝部置于小环弹力带中,双下肢可同时进行髋关节外展肌的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向心、离心收缩练习,以加强髋关节外展力量,每天两次上下午分别进行,每次练习3组,每组10到15次。

5.治疗与康复搭配方法

急性期用冷疗法,以防损伤后组织充血水肿。急性期过后用理疗和手法进行治疗。电针治疗和中频治疗每次只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完后再用手法进行治疗,每日或隔日一次。康复训练在急性期(24-48小时后)过后开始进行,按排在运动员训练期间,但康复训练的量应根据不同队员的具体身体情况酌情增减。康复训练结束后允许队员带护具(弹力绷带或粘膏支持带)参加低强度训练,但是要尽量避免用内脚弓踢球以及做小腿外展外旋动作。

四、结果与分析

(一)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明显的外翻位受伤史占总人数的100%,伤后膝内侧疼痛肿胀,浮髌试验阳性者占总人数的50%,浮髌试验:患者仰卧,膝部伸直放松,医者一手拇、食指将髌骨上方的髌上囊内液体挤入关节腔,另一手食指按压髌骨,一压一放,反复数次,如关节腔内有积液,则食指可感到髌骨叩击于骨髌面的冲击感;如关节内多量积液,则按压髌骨时,有明显的浮动感,即为试验阳性。

病程长者出现皮下淤血,小腿外翻疼痛加重,跛行,疼痛与压痛点局限于内侧副韧带的起止部或体部,检查可见膝内侧副韧带牵拉实验阳性占100%,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医者一手置膝侧向内推,另一手握踝上使之外展,膝内侧有明显疼痛为内侧副韧带牵拉实验阳性[6]。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有麦氏实验和半月板碾磨实验阳性,分别占总人数的23.3%和23.3%,麦氏试验: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肢外侧,以一手拇、食指分别按于膝关节两侧间隙,另一手握于踝上或足跟部,使髋、膝关节完全屈曲,然后将小腿由内收位逐渐外展、内旋并伸膝时,如手指有冲击感或同时有清脆的弹响音及疼痛,即为麦氏阳性提示有外侧半月板损伤,若将小腿由外展位逐渐内收、外旋并伸膝时,如手指有冲击感或同时有清脆的弹响音及疼痛,即为麦氏阳性提示有内侧半月板损伤[7],碾磨试验:先将小腿向下压,使侧副韧带松驰而半月板呈受挤压状态,然后旋转小腿,如半月板破裂,则会出现剧痛,侧副韧带损伤,则不会疼痛。

内侧副韧带合并半月板及十字韧带损伤者还有抽屉试验阳性[8],占总人数的13.3%。抽屉试验:病人仰卧,患膝屈曲90度,检查时固定其足不使移动,先将小腿上端放在正常的位置,然后再检查,否则可能产生前、后抽屉试验完全相反的错误结论。将小腿向前拉和向后推,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动,即为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如小腿能向后推移,即为后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断裂。本组治疗所做的抽屉试验仅是患者双腿进行比较,发现患侧十字韧带明显较健侧松弛,但MRI(核磁共振)显示无断裂征象。

(二)内侧副韧带损伤原因:

表2表明,足球运动员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主要为身体力量不足、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分别占损伤原因的60%、47%、、和43%。其次为不可避免的损伤、心理因素、身体疲劳,分别占损伤原因的20%、27%和27%,其他的相对比较少。随着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技术动作、风格日趋男性化,对女运动员的要求很高,与男足相比较女足运动员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差,关节承受的负荷能力低是膝关节致伤的主要原因[9]。

(三)内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按美国医学会把韧带的损伤按断裂严重程度分为三度:一度为少量韧带纤维断裂,对膝关节的创伤反映小,局部压痛但无关节不稳,分离实验稳定性好,X线片显示膝内侧间隙无明显增宽。二度是较多韧带组织断裂,关节的软组织反映较大,稳定性受影响,出现小腿外展松动,膝内侧间隙增宽小于5mm以内。三度损伤是韧带完全断裂,膝关节肿胀明显松动,失去稳定性,X线片显示膝内侧间隙增宽大于5mm[10]。由表3表明,30例患者中,一度损伤13人,占总人数的43.33%。二度损伤15人,占总人数的50%。三度损伤2人,占总人数的6.67%。轻中度损伤者居多,占总人数的93.33%,但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运动训练和比赛。

(四)治疗手段与方法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按摩、药物外敷和体疗等,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2人因为伤情过重需要手术治疗,1人打夹板治疗外,30例中主要用按摩、康复训练、冷敷、电针和电刺激,分别占100%、100%、63.33%、63.33%、56.67%。使用以上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是这几种方法针对膝关节局部损伤是比较有效,另外从经费上考虑这几种方法使用的医疗器械便于普及。

(五)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

由于队员们损伤后大部分都能及时地进行治疗,所以损伤的恢复时间和恢复程度相对较快。由表5表明,恢复时间快的占总人数的23.33%,恢复时间中等的占50%,恢复慢者占总人数的26.67%(快指1周内恢复,中等是指4周内恢复,慢是指超过4周未恢复)。表6表明,治愈的占60%,显效的占总人数的33.33%,未愈者占总人数的6.67%,总有效率为93.33%。推拿、理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对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效果较好且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五、讨论

(一)解剖结构的特点

膝内侧副韧带分为浅、深、斜三部分:浅层分前纵束、后上斜束及后下斜束:前纵束起自内收肌结节及其下方,止于胫骨内侧,为鹅足腱所遮盖,主要于膝伸直位时紧张,防止膝外翻;后上斜束起自股骨内收肌结节,向后下方止于内侧半月板、关节囊及胫骨内侧髁后缘;后下斜束部分纤维是半膜肌腱的延续,向前下与前纵束止点汇合,后上、下斜束在屈膝30度时紧张,有防止小腿外旋的作用;深层起自股骨内上髁下缘,止于胫骨平台内侧缘,是膝内侧关节囊的加厚部分,其中段与内侧半月板相连;斜行纤维(层)始于股骨内侧髁浅层纤维的后方,向下呈扇行散开,止于关节线下方的胫骨内侧髁后半部,亦与内侧半月板相连。膝关节由屈曲逐渐伸直过程中,膝内侧副韧带向前滑动;屈膝过程中,则向后滑动,在膝屈、伸过程中,膝内侧副韧带始终有一部分纤维处于紧张状态,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使股胫骨贴近不能远离,起到将膝关节的活动度有效地限制在一定范围的作用[16]。

(二)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机制

膝关节侧副韧带主要起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当外部力量作用于膝部并超过韧带其附着点所承受的限制时,即会产生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在足球运动员中非常常见,内侧副韧带呈底向前的三角形,桥架于股骨内髁与胫骨内髁之间,比较薄弱,但功能重要,具有稳定及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13]。由于膝关节生理外翻和膝部外侧易受暴力影响,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机会相当的多,多为内侧副韧带的部分撕裂,完全断裂较少,严重时合并关节囊、半月板、或十字交叉韧带的损伤[14]。当膝关节处于微曲位时韧带松弛,其稳定性较差。此时如突然发生小腿外展外旋或小腿固定,大腿急剧内收内旋,最易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因内侧副韧带与关节囊、半月板相连,一旦损伤疼痛较重。若治疗不当,很容易遗留膝部的慢性疼痛[15]。

(三)治疗机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女子足球队员进行损伤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其损伤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身体的力量不足,占总损伤原因的60%,由此可见对队员的力量训练是何等的重要。因此通过康复训练即可保持肌肉和韧带的基本功能不下降,同时又可使损伤的韧带早日康复,以便尽早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在受伤早期使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可改善股四头肌的神经肌肉控制,并可降低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的危险,它也有助于关节积液的吸收,并促进髌骨向上运动,从而也防止了髌上囊的粘连和膝关节屈曲受限[16]。直腿抬高训练是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同时合并髋关节内收肌、外展肌、屈肌和伸肌的等张收缩,早期的直腿抬高有助于防止股四头和腘绳肌的力量变弱甚至萎缩,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不仅增加了各肌群和韧带的力量,同时又对损伤的韧带产生一种保护,提高韧带和肌肉的抗损伤能力。

中医认为损伤后,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本组通过推拿、电针、中频电的治疗方法,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改变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使患处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肌肉韧带的营养供应,有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及水肿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对消除、缓解肌肉紧张和肌肉痉挛,松解损伤处软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功能都有明显的效果。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次通过对3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康复治疗,表明推拿、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综合治疗,对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较好且恢复时间相对较短,为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二)建议

1.要在比赛中要求球员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同时加强队员的体育道德和文明体育精神,防止球场上不文明甚至野蛮的犯规行为。

2.队员要在良好的运动生理机能情况下才能投入训练和比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积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的训练,增强对大运动量的耐受能力”。

3.加强安全教育,增加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学生运动员,必须懂得膝关节结构特点,了解足球运动的对抗规律,严格技术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在运动中节能、省力、不附带动作,避免受伤。教育运动员在训练课后自觉进行自我放松,通过自我按摩对膝关节积极调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疲劳消除。

4.要加强医务监督,定期对运动员进行检查,发现较轻患者,要加紧治疗;对较重患者应减少运动量进行治疗;对严重的损伤者,应停止训练和比赛,切不可为一时名利而使运动员带伤拼搏,使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在膝关节损伤治疗手段上要有所创新、突破,以适应现代足球训练、比赛的需要。”

5.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在足球运动中,股四头肌的力量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保护膝关节而言。一般有以下方法可以练习:自主性股四头肌收缩、屈伸膝、登台阶、下蹲走、蹲跳起、静力性半蹲(站桩)、负重蹲或抗阻力关节活动等方法,其中以自主性股四头肌练习与静力性半蹲最为简便易行[17]。

6.由心理原因引起球员运动损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来自球员自身、教练员、家人甚至观众、对手的压力,常使运动员精神受到压抑,产生训练、比赛焦虑症。这时球员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反应迟钝、易疲劳而导致运动损伤[18]。另外,那些经常受伤的球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往往对对方队员的某些动作特别敏感、具有恐惧心理,这样在对抗中由于力量不足而容易再次受伤。可见,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9]。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医学[M].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5-315.

[2] 李钢.一次多针配中药热敷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J].临床医学杂志.2006(04):87-88.

[3] 郭新娜,汪玉萍,赵彼得.实用理疗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4-117.

[4] 周天健,陈仲武.康复技术全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455-466,468-469.

[5] 江海燕,于法景.膝关节运动创伤术后康复方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445-445.

[6]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142.

[7]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142.

[8] 罗才贯.推拿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142.

[9] 王煜,张葆欣,王方等.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62-1363.

[10] 张燕,魏焕萍,单云官等.膝内侧副韧带解剖与临床研究现状[J].解剖与临床.2005(02):167-168.

[11] 刘兵,李艳军,刘畅.综合疗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72例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6(04):357-357.

[12] 刘军峰,葛菁.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06):996-996.

[13] 植伟忠.浅谈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机理和预防[J].体育师友.2005(03):51-52.

[14]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23-825.

[15] 吴云定.实用整骨推拿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179-183.

[16] 江海燕,于法景.膝关节运动创伤术后康复方案[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445-445.

[17] 马自达,许德明,范希安.女子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预防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05):55.

[18] 徐碧鸿,梁殿乙.足球运动损伤影响因素的生理、心理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29-32.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2

    1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康复的步骤

    1.1 关节功能评估

    关节功能评估是了解关节损伤程度和功能可恢复性的重要步骤,也是康复治疗疗效的标准和依据。对于膝关节来说,关节功能评估包括支撑能力评估、运动能力评估。较先进的做法是,令患者在一个三维测力台上做蹲起动作,根据测力台描记的力值曲线就可以判定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可能的病灶所在。

    1.2 康复计划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系统的训练。因此,康复计划对于患者就像运动训练计划对运动员一样重要。康复计划一般包括:训练目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训练周期安排等。训练目的通常大同小异,无非是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恢复正常关节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直、增强肌力。训练负荷和训练时间则因人而异,需根据患者的伤情和肌肉功能情况而定。

    1.3 现代支具的应用

    对于较重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支具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关节承重,从而可以保证关节活动的训练、阶梯负荷训练、肌肉强度的训练、关节平衡功能的训练等。因为,支具具有稳定与支撑功能、固定功能、保护功能、助动(行)功能、预防矫正畸形和承重功能等。支具可以在训练时使用,也可以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保持佩戴,但佩戴时间与方式需要在康复医师或教练的指导下严格控制。

    2 康复训练的方法

    2.1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此项训练是在不加任何外力符合的前提下进行的膝关节活动性锻炼,目的是促进关节腔内关节滑液的分泌,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

    2.1.1 膝关节屈曲锻炼

    仰卧在床,将双腿抬高,然后做膝关节屈曲练习,重复屈伸10-20 次为一组,根据伤情可以练习1-3 组。这个练习除了能够帮助患者被动地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外,还可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练习重在质量,即每天都要比前一天的屈膝角度增大一点。康复师或教练也应该每天测量患者的屈膝角度,指导调整练习的方法和强度。练习也可以是俯卧在床上做屈膝练习,这个练习是专门练习膝关节活动度的。与俯卧练习不同的是,俯卧练习可以同时锻炼患者的腿部肌群,特别是股四头肌及其肌腱的力量。可以看出,俯卧练习适合于伤情较重的患者。

    2.1.2 直腿抬高练习

    这也是一项增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伸直膝关节,将腿抬起,臀部不离床,足跟抬离床面25 公分左右,坚持1 分钟,然后慢慢放下,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每天重复练习10~20 次。当患者能够很轻松地完成20 次直腿抬高练习,而且每次都能坚持1分钟以上,就可以在踝关节上加上重量(如放上沙袋),继续练习负重下的直腿抬高,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沙袋的重量可从1 公斤逐渐增加到5 公斤,循序渐进。如果能坚持练习,会有令您惊喜的效果。

    2.1.3 终末伸膝锻炼

    这项锻炼能够帮助您增强股四头肌,所谓终末伸膝锻炼就是将膝关节彻底伸直的动作练习。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在准备锻炼的膝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或一块毯子,使膝关节屈曲30~40。,绷紧股四头肌并伸直膝关节,使足跟抬离床面,坚持5 秒钟,然后缓慢地将足跟放回床面。每天重复练习10~20次。股四头肌的内侧肌是膝关节最后10°~15°伸直的主要动力,它是膝关节重要的“动力稳定因素”。人体站立时,除由臀大肌、小腿a三头肌牵拉股骨及胫骨上端向后外,更重要的是由股四头肌收缩,防止膝关节发生屈曲动作,才得以维持下肢的站立。而在行走,每一步单足支撑时,由于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使膝关节有一瞬间更多的伸展,通过“扣锁机制”使膝上、下成一整体,使膝关节更加稳定,否则步行时膝关节会出现摆动,继而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而肿胀、疼痛又导致股四头肌进一步萎缩,进而又加重膝关节不稳定,呈恶性循环。过去对膝关节外伤后或手术后的长期反复关节肿胀疼痛,以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目的,而采用单纯物理康复手段,常难以奏效,其肿痛的根本原因是股四头肌乏力,关节失稳。只有充分恢复膝关节的“主动稳定因素”,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肿痛才会最后消退。

    3 总结

    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康复主要目的是增强关节液和关节部血液循环,保证关节正常的营养。 由于关节受伤后,疼痛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致使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衰退,肌肉、肌腱萎缩, 或者关节周围的屈、伸肌力不平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持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及力量平很也是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最后,保持关节活动度是保证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伤后,肌肉、肌腱或关节腔内出血而粘连。保持活动度的训练可以有效地避免粘连,因而可以保证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

    运动康复是膝关节康复的重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良好的康复计划应当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甚至心理疗法。能够把这些疗法很好结合使用的康复计划才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

    [1] 陈晓欣,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2):49.

    [2] 严世贵,等.下肢骨关节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效果的临床初步观察[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4,23(2):80.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3

【关键词】 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 Lysholm 膝关节评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

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除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局部较重软组织损伤。过去,治疗集中于恢复骨的连接, 而忽略了其他许多现在认为是治疗骨折所必须的部分, 虽然最终骨折愈合, 但多数患者会遗留肢体的功能减退。膝关节功能障碍是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临床上可见膝关节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压痛及关节活动障碍。我科自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采用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对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进行系统临床治疗与康复, 和传统康复(即:恢复期开始功能锻炼)相比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本科治疗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患者共76 例, 按时间分为治疗组(2009 年 1 月至2011 年10 月)和对照组(2008 年1 月至2009 年1 月)(见表1),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56 例, 男37 例, 女19 例, 年龄24~61岁,平均(31.9±7.0) 岁, 骨折类型(AO 分型) : B 型33 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有糖尿病2 例), C 型23 例(均手术, 为闭合性骨折);对照组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20 例, 男13 例, 女7 例, 年龄24~59岁,平均 (31.9±6.0) 岁, 骨折类型(AO 分型): B 型13 例(均手术,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有糖尿病1 例),C 型7 例(均手术, 为闭合性骨折)。两组病例中的骨折分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P>0.05)。

骨折分型情况在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χ2= 0.227,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病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均由我科指定的高年主治医师主刀,手术操作过程无差别, 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植骨、支持钢板固定(对于软组织条件尚可者,根据微创固定原则也可以使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1]),固定稳定;手术时机选择在创伤后1 周左右,肿胀明显消退后。治疗组进行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系统康复治疗, 对照组只接受术后传统康复(即:恢复期开始功能锻炼)治疗。

1.2.1 术前教育及指导 自2009 年1 月始,患者入院后即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告知病情及处理方案,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反复强调早期功能锻炼对后期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尤其是相关锻炼方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患者平卧,下肢伸直同时绷紧大腿;腓肠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患者平卧,跖屈背伸踝关节并持续秒;练习膝关节:先试行在腘窝部位垫一软圆枕,使足跟部位离开床面;患肢部分负重:可让患者在平秤上试踩以估计使用的力量等。

1.2.2 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 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伸屈运动,每次10次共10次;未行石膏外固定者术后第4~5天待患处疼痛好转后,行膝关节屈伸练习:膝关节下垫高(20~40 cm)练习膝伸直100次左右;1周左右直腿抬高训练或坐床边伸屈膝关节100~150 次; 9~11 d 双手抱股部屈髋屈膝100 次; 12~14 d 双手抱小腿中下部屈曲150 次。

1.2.3 术后早期被动功能锻炼 在患者主动锻炼间隙中, 将下肢置于下肢关节被动活动仪(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进行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被动功能锻炼。一般术后48 h 开始,每天使用4 h,分4 次进行,每次间隔2 h 时。将CPM装置放置与躯体成30°外展位,首次膝关节活动度以患者无痛为准,连续活动2 d,每次速度为伸屈约4 min。第3天起每日增加10°,速度为伸屈约5 min,如此使用8 d 膝关节屈曲已达到90°。之后将屈曲角度调至最大,速度加快为伸屈3 min,总共持续时间为10~14 d。

1.3 评定标准 术后随访进行Lysholm[2]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共有8 项, 满分为100 分:跛行(5 分) 、需要支持(5 分) 、绞锁(15 分) 、不稳定(25 分) 、疼痛(25 分) 、肿胀(10 分) 、上下楼(10 分) 和下蹲(5 分) 。膝关节功能正常在84 分以上, 66~84 分为尚可, 低于65 分较差。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普通测角器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x±s 表示,用t检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Lysholm 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 P

2 结果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4

[关键词] 关节镜半月板损伤;康复锻炼;护理

半月板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颇为常见。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治疗精确的特点。在切除和修复病损组织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邻近组织的损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科室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共92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1位,女性患者41位,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2岁。术后指导其正确及时科学的康复训练,出院后门诊复查均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术后第1天--第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方法:1)增加肌力锻炼,麻醉恢复后即开始进行患肢的屈伸、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锻炼;坐位伸膝(患足跟垫高,足尖向上,膝关节下方空出),30分钟/次,2次/天,2周达到完全伸直;术后第2天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厘米,绷紧及放松股四头肌,30分钟/次,2次/天,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量多做;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高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2)术后2--3天可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0°-90°,术后3--5天在床上可进行仰俯位“勾腿”练习、渐进性负重练习和单腿站立平衡练习,达到患肢负重时无痛;协助患者坐在床头练习小腿主动抬起,屈伸膝关节,15分钟/次,2次/天。练习时护士应在床旁协助,做好保护,以防止患者跌倒。3)膝关节的被动锻炼。术后2-3d可以使用CPM机被动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4)每次练习后冰敷20分钟,如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日冰敷2-3次。

2、术后2--3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和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方法:继续进行活动度的练习和冰敷,主动屈曲0°-140°,强化肌力练习(抗阻力下直抬腿),一次抬腿可直达6分钟;扶物下蹲练习,前后、侧向跨步练习,步行无痛时可脱掉拐杖,力求达到无痛下正常步态行走。

3、术后4--8周: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及轻微运动。

方法:继续进行活动度的练习和冰敷,主动和被动屈曲角度逐渐与他侧相同;强化肌力,开始患侧单腿45°位半蹲屈伸膝关节练习,5分钟/次,4次/天;开始上下台阶练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4、术后8周:

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和灵活性练习,逐渐恢复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跳绳等)。

总之,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和生活保养是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的重要辅助环节。膝关节术后组织学上的纤维化出现较早,如不活动,4d左右即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固定两周就会导致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功能丧失。因此,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周伟清.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全科护理,2010,18.

[2]姚菊英,高春红.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17.

[3]赵俊平.膝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河北中医,2009,31(12):1895

[4]张颖,徐敏珍.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上海护理,2008,8(3):48-50.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5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功能康复

前交叉韧带(ACL)的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是膝关节损伤中很常见的一种,而且损伤后常可导致明显的功能障碍。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是非常重要的[1]。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而要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则需要术后正确的护理与康复指导。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28例。试用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2岁;运动损伤10例,生活中损伤6例,车祸致伤12例。患者共有体征是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其中6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例不明显。麻醉后前抽屉试验均与对侧有明显差异。磁共振结果示前交叉韧带连续信号中断。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术前由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手术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关节镜下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的猜疑和顾虑,鼓励患者相互间进行交流,增强信心,提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主动性。

2.2术前护理指导床上排便习惯,以适应术后卧床排便;术前皮肤准备,术前1d剃除术区毛发,术晨膝关节局部皮肤碘伏消毒,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术日晨测生命体征,留置尿管,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功能的康复,正确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故术前需教会患者股四头肌舒缩锻炼和直腿抬高锻炼的方法。

2.3术后护理椎管内麻醉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h,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密切观察手术刀口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踝关节及各足趾的活动情况;术后常规膝关节冰敷3天,膝后垫软枕以保持膝关节屈曲15-20°。

3康复指导

3.1术后1-3d此期间患者疼痛比较剧烈,主要是膝关节静止的功能锻炼。患肢膝关节伸直位固定,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将大腿平放于床上,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保持10-30s,5-10次/d,5min/次,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宜。可防止肌肉萎缩,加强膝关节功能。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跖屈和背伸为1次,连续20次,5-8次/d,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对减轻局部肿胀也有很大帮助。

3.2术后4-7d此期间患者疼痛减轻,关节内渗出较少,但股四头肌肌力差,主要行非负重状态下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开始鼓励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锻炼,由被动至主动,逐渐抬高,即病人平卧位,膝关节伸直,家人协助将腿匀速抬高达35-45°,保持5-8s,然后缓慢放下,再重复以上动作,以利于恢复肌力。髌骨被动活动,上下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粘连。

3.3术后8-14d此期间股四头肌肌力明显恢复,关节稳定性增强,患者佩戴支具,一般从屈膝0-30°活动,每两天增加10°。指导患者掌握关节屈伸的速度和幅度,逐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角度。这期间患者可在支具的保护下适当负重训练,卡盘支的作用是稳定和保护膝关节,并可控制调节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功能锻炼时用力,下床活动和休息时将支具调整并锁定到伸直位,避免因为膝关节突然的大幅度屈曲而造成重建的韧带松弛[2]。

4出院指导

向患者强调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原则是早锻炼,晚负重。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①术后第3周膝关节活动范围可逐渐扩大至90°;②术后2个月膝关节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③术后6个月可进行游泳、慢跑等力量恢复锻炼;④术后12个月后根据情况可参加正常体育活动。此外,还应注重各种位置觉、运动觉训练及运动时的协调性训练。

5结果

本组28例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个8-24月,平均12个月,刀口Ⅰ期愈合,均顺利拆线出院;术后无膝关节感染,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度良好,可恢复正常生活,抽屉试验为阴性。复查X线无发现膝关节松弛或内固定物松脱现象。复查MRI结果显示移植肌腱形态及张力良好。

6讨论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向前稳定的重要结构,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会引起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有严重影响。随着关节镜下重建与移植韧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重建韧带两端的固定强度的提高,为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对患者进行正确有计划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对手术切口、疼痛、患肢活动的护理,尤其是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是确保患者手术成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结果表明,术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必须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以保证膝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因此,有效的康复训练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以及保证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必要措施,并且对防止膝关节挛缩、减轻疼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关节软骨代谢、保证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2]袁梅梅.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早期护理及功能锻炼[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64-2265.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6

小李平时很喜爱体育运动。有一次打网球的时候,他不慎扭伤了右膝关节,还有明显肿痛的感觉。他随即在肿痛处用冷水冲了几分钟,并赶到医务室,X线片检查后没有发现骨折。当晚,小李又用热毛巾敷了伤处,以为只要没有骨折、能走路,休息几天自然会好转。

一般时间后,小李右膝关节肿胀的确消退了。可是,他一旦参加剧烈活动,就觉得关节隐隐作痛,并感到关节有响声,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持续半年之久,他才到康复医学科就诊,经磁共振检查,发现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同时内侧半月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撕裂,导致右膝周围的肌力明显下降,膝关节不稳定。

几天后,小李在关节镜下接受了韧带重建和软骨修复手术,之后继续加强右下肢的理疗和肌肉训练。半年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没有骨折,就能高枕无忧吗

膝关节是人体最精致、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膝关节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很多人这样认为:只要“骨头没坏”,就可以照常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小李的例子比较典型,虽然他没有骨折,但损伤累及膝关节韧带、软骨,并导致关节松动不稳。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加剧膝关节骨性结构的磨损,最终引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因此,运动时也要避免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如何“早处理”

在体育运动中,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等结构,都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部位。很多损伤在早期表现为肿痛,无论采取什么应急的、简易的处理措施后,都应该在有条件时及早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1.伤后数小时内

由于关节内渗出、肿痛明显,应该即刻采用制动、冷敷,以及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一系列措施,严禁按摩和热疗。

2.损伤24小时后

急性炎症消退,组织进入修复过程,可持续1~2周。这时可以采用热疗、按摩、药物等多种方法进行交替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与此同时,可以安排小运动量的功能康复练习。

3.损伤中后期

肿胀、压痛等局部症状已经基本消失。此阶段以功能锻炼为主,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

手术后,多久开始康复训练

膝关节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果术后长时间石膏固定,被动等待病情恢复,表面上看似乎很稳妥,却给日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时间推移,损伤虽然愈合了,但损伤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顽固性粘连,严重的会阻碍关节活动。由此,患者不得不面对虽然手术成功但关节功能无法恢复的尴尬局面。

如果膝关节要回复到正常的、有功能的活动,就必须及时开展康复训练。一般地说,只要手术固定足够结实,在术后当天就可以进行有计划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对下肢肌力和本体感觉的恢复也不无禅益。

贴心提示: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7

【关键词】个体化康复运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医学也更加进步,对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运动更加深入的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经过手术,在术后会经常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伸膝装置、关节结构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导致膝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膝关节周围骨折后,一般的常规治疗会采用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来进行治疗。采取康复的时机和方法都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一定影响,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针对以上因素,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1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1月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20岁-70岁,平均年龄在(35.5±11.5)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7例,胫骨平台骨折18例,髌骨骨折1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2岁-35岁,平均年龄在(33.5±12.5)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8例,胫骨平台骨折18例,髌骨骨折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将10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

1.2.1观察组康复方法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康复运动恢复功能,首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因为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突然造成的活动不便,不能动,这会造成患者在心理上的恐惧、不安、恐慌、暴躁等负面情绪,会担心自己一辈子这样不能正常活动等,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多和患者沟通,告诉患者做康复运动的重要性,给患者讲成功案例,让患者更加有信心,这样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要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等屈伸练习,将膝关节垫高后做下肢伸直练习,做屈伸膝关节练习,双手抱住股部做屈膝练习,双手抱小腿下肢做屈膝练习;在饮食方面做好营养的补充,这样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健康。

1.2.2对照组康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法恢复功能,首先在患者术后拆去石膏后开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让患者做下肢抬高、膝关节做屈伸活动,等有好转后,开始扶着拐杖负重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在术后经过个体康复运动后对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后,采用普通测角器策略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跛行5分、需要扶持5分、绞锁15分、不稳定25分、疼痛25分、肿胀10分、上下楼10分、下蹲5分。满分为100分,84分以上正常,66分-84分还行,65以下较差。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结果以χ±s表示,并且P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它在人类直立行走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膝关节骨折包括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以及胫骨近端骨折。除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近端骨折外,其余类型的骨折都累及到膝关节的关节面,属于关节内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一般是指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经过手术,在术后会经常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伸膝装置、关节结构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导致膝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膝关节周围骨折后,一般的常规治疗会采用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来进行治疗。而采取适量的、定向或者有针对性的机体运动来帮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也就是康复运动。康复的三条原则是:①强调自身功能训练;②注重整体,就是整个人的康复;③目的在于回归社会,参加社会劳动。康复运动主要是针对疾病和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接近正常状态而应用的医学与技术,称之为“康复医学”。

在整个康复的过程中与手术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创伤的面积和部位将直接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术后康复指导对每个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应力,在保护创伤愈合的同时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灵活性、肌肉力量和本体感受,以达到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的功能需要。膝关节骨折及脱位术后由于损伤和长期制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液吸收和回流受阻,膝关节长期肿胀,这些不但影响了创伤组织的修复,而且还使周围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变性、粘连和挛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最终膝关节僵硬和失去功能。因此,术后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治肿胀、粘连和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术后早期的主动训练[2-3]可促进机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内粘连和关节外肌肉的粘连、挛缩,有利于预防关节活动障碍,促进功能恢复。

在早期就采取功能恢复训练可以让不平整关节更好的恢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4]。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持续被活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很重大的意义[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Da lury DF,Jiran ek W,Pierson J Pearson SE.The long-term out come of total kne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loss of motion[J].J Knee Surg,2003,16(4):215.

[2]魏冬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38.

[3]朱宁,王景凯,王凯斌.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综合康复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80-2182.

[4]盛朝辉,刘汉娇,庞瑞明,等.AO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55.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法篇8

李女士是一位公司高管,四十出头,工作压力大,总想找个释放渠道。在朋友推荐下,她开始练习长跑,有效释放了压力,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她平时坚持每周长跑2~3次,每次5千米左右。李女士个性要强,虽未经过系统训练,但每逢马拉松比赛总是直接跑全程(42.195千米)。几次全程马拉松跑下来,李女士感到双侧膝关节隐痛不适,就诊后被诊断为“跑步者膝”,医生建议她不要突然增加运动量,应缓慢增加长跑距离。暂停长跑一个月后,李女士的关节疼痛不适症状消失,然后逐步恢复到之前平时的运动水平,从那以后未再出现关节疼痛症状。

“跑步者膝”,顾名思义,是指跑步爱好者容易出现的膝关节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膝盖骨(髌骨)周围疼痛,也称为“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除跑步外,长时间进行需要膝关节反复屈曲活动的运动,如行走、骑车、跳跃等,也可能会出现“跑步者膝”症状。

6种原因,易致“跑步者膝”

1.运动过量。高强度的长跑、爬山等,可显著增加髌股关节应力。

2.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髂胫束是膝关节外侧的条束状韧带,跑步时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骨面过度摩擦,易导致韧带或滑囊出现炎症。

3.膝关节外伤。跌倒、撞击、扭伤等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易引起半月板或韧带损伤。若外伤后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状况持续存在,一定要及时就诊。

4.发育异常。如“O”型腿或“X”型腿,会导致膝关节软骨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的部位软骨易磨损,产生损伤和疼痛。

5.足部问题。足部关节间活动度过大或扁平足等情况下,足部落地时对地面反冲力的缓冲作用下降,会使膝关节承受过多应力。

6.肌肉力量薄弱或不平衡。髌骨正常的活动轨迹受大腿前方各群肌肉协作控制,若肌肉力量薄弱或各肌肉间力量不均衡,会导致髌骨受力不均匀,受力过大的部位会出现磨损和疼痛。

8种方法,有助康复

“跑步者膝”的主要症状有:膝盖骨周围疼痛,特别是膝盖骨和后方股骨接触的部位疼痛明显;屈膝时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有弹响或摩擦感。治疗要针对病因,除关节内结构损伤外,大多数轻、中度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以下方法有助于加快康复。

1.减少运动量,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

2.冰敷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每次冰敷20~30分钟,每天3次以上,坚持2~3天,或直到疼痛症状消失。

3.抬高患肢利于消肿。

4.口服消炎镇痛药有助于消肿止痛,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几丁糖等剂,对增加软骨营养和抑制炎症有一定作用。

6.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的训练。

7.如果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症状持续存在,需要到医院就诊,排除关节结构损伤。若半月板、韧带、软骨等出现损伤,可能需手术治疗,目前绝大部分关节手术可在关节镜下微创操作完成,术后康复快,对功能影响小。

8.康复时间因人而异,当进行各种活动膝关节都没有疼痛症状时,可逐步恢复运动。不要在康复前急于恢复运动,以免造成关节永久性损伤。

科学运动,预防“跑步者膝”

1.规律锻炼,加强肌肉力量。

2.如有扁平足,需穿戴矫形鞋垫。

3.挑选合适的运动鞋,及时更换变形的、失去支撑作用的运动鞋。

4.避免在水泥地等坚硬的地面上跑步。

5.保持合适的体重。

上一篇:城市防护绿地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