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3:27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1

保障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能安心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但由于社会因素和学校管理的缺位,中小学校园中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现象屡屡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学校在管理中应该把保障校园安全放在首位,建立起政府、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安全教育,让校园远离欺凌与暴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

校园安全 学生 欺凌与暴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其应该是一块净土。可近几年在中小学校园中不断发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中带凶器的占46%,造成伤害的占32%,有许多校园暴力导致学生失去了生命。其中农村中小学的寄宿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被欺凌和遭受过暴力伤害,特别是弱势群体中的留守儿童被欺凌的最多,欺负人的学生也最多。每月遭受两次以上欺凌的学生占28%,欺负过别人的学生至少占19%。校园欺凌和暴力在伤害的地点、形式和危害性上都具有新的特点。

一、校园欺凌和暴力伤害的新特点

1.团伙性

校园侵害的团伙性是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最大特点。中小学学生会因为兴趣和爱好不同形成许多非正式群体,有的还因为居住区域而形成团伙。他们之间会因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纷争,相互之间会对对方群体的少数成员实施欺凌甚至暴力。有一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中就有3个学生团伙。团伙之间经常发生暴力冲突,即使在团伙内部,身体强壮有力的学生也要求体力较弱的学生定期给他们零花钱,给少了会遭到辱骂,不给就会拳脚相加。

2.隐蔽性

校园暴力的隐蔽性主要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平时并没有明显的表现,给老师的发现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时候上午看他们在一起还好好的,可到了下午就打起来了。特别是校外不良人员的介入,平时根本没有办法预料发生暴力的时间和地点。

3.持续性

校园暴力的持续性也是校园侵害的重要特征。根据我们的了解,许多学生间的侵害并不是一次就结束,有的要持续一年甚至三年,还有的甚至到了毕业后还发生报复性的侵害。有的学生从一入学就被几个学生欺凌,尽管被欺凌的学生极力摆脱都不能有效,有的同学转学了,他们还跟随去新学校实施欺凌和暴力伤害。

4.残忍性

校外人员的参与使校园暴力呈现残忍性。校园暴力的残忍性也是最危险的一个特征。校外的不良少年在社会上养成了许多恶习,有的打仗不怕把事情闹大,他们心狠手辣,打人下手很重,由于他们实施校园暴力都是有准备、有凶器,所以常常是轻则造成伤害,重则导致死亡。

二、校园欺凌与暴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校园欺凌和暴力伤害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社会因素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校管理的不到位和老师管理不当等主观因素,还有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等。

1.客观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是校园暴力出现的直接原因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社会上的媒体为了吸引观众,宣扬暴力、凶杀的影片和电视节目几乎成为电视、影片的主流。就连那些所谓的抗日影片都充满凶杀和暴力的血腥场面,学生面临的都是暴力的宣传。中小学生在心理上还不成熟,很容易因暴力宣传影响而产生暴力倾向。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因为他的父亲做小生意受到城管的处罚,于是心生报复的念头,他在作文中就写道:等我长大了,就号召我们班同学专门打城管队,把他们吊在树上打,拿皮带抽,直到他们爬不起来,看他们还敢猖狂不?血腥暴力的影视宣传,是学生形成暴力心理的重要因素。

2.主观上未成年人法律观念淡漠是校园暴力出现的重要原因

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缺失导致未成年人法律观念淡漠。校园暴力事件有许多时候起因是社会上不良人员的介入。而造成校园不安定因素的社会不良人员却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由于他们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结果事件发生后没有受到必要的惩戒,以致于他们对挑战法律有恃无恐,对法律失去了畏惧感。浙江庆元四名初一男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关在黑屋里殴打;广东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光衣服殴打,并被拍上传网络……据调查,施暴者都有多次对小学生实施暴力的前科,但最终都因为是未成年而没有承担刑事责任。

3.政府没有很好地担当起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

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园安全负有重要的管理责任,但各级政府部门很少过问校园安全,在他们看来,学校安全是小问题,校长才是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就可以了,无须政府出面解决,校园侵害是个别的小事情。

4.学校管理不到位

校园侵害中的侵害主体和受害主体绝大多数是学生。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责任并不明确,对校园安全的防范和学生教育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和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也没有及时到位,对个别有暴力倾向和性格扭曲的学生缺乏必要的防范和教育。

5.少数学生的心理扭曲

学生的心理扭曲和性格极端是校园欺凌和暴力形成的主要原因。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和父母过分溺爱,形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从而造成任性、随意、放v,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青年拉拢、利用,参与校园暴力。留守儿童要么因为心理自卑被人欺负,要么一旦感觉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包括通过伤害对方身体甚至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

三、校园欺凌和暴力伤害的防范

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学校就谈不上发展,学生就谈不上健康成长。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屡屡发生极大地破坏了校园秩序,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校园欺凌和暴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如校园安全立法的滞后、没有综合治理机制、家庭教育缺乏等都是重要原因,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综合治理。但从学校管理上来看,校园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管理、对学生安全防范和教育不到位等则是关键原因。学校在校园安全建设中必须担当起主要责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保障校园安全。

1.建立政府、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校园环境的治理和校园安全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没有办法做好的。长期以来,校园安全问题的责任一直没有厘清,一旦发生问题,公安、学校、家庭就会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建立学校参与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制。

(1)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的三位一体防范体系,建立由政府(公安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学校安全保障小组。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形成校园安全建设制度化、常态化,不是等出了问题才解决,而是研究和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为校园安全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网。

(2)学校成立校园安全保卫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学校应该设置校园安全机构,配有专门的校园安全人员。但一般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只有临时的保卫人员,只负责大门的管理,并不负责学校内部的学生安全。要防范安全事故,就要有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的校园安全专职保卫人员,不能让老师既教书又当保安。

(3)完善学校的监控网络。许多学校还没有监控系统,对学校校园的安全现状和安全隐患不能及时了解。有条件的学校应在事故多发地点安装监控,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制止事故的发生和事态的扩大。

(4)配合家长委员会成立互动的现代信息网络系统。学校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信息,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

学校在校园安全中最大的责任是教育与管理,保证学生都能有安全意识和团结意识。中小学生一般都缺乏自控力,容易冲动。同时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一旦受了委屈就会记在心里,也就容易出现欺凌和暴力冲突。许多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没有预兆的,只是我们没有去留心观察,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如果我们早点发现苗头就可以把暴力冲突扼杀在萌芽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早制止,及早化解,及早给予批评教育,避免小毛病变成大错误,甚至走向犯罪。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团结、友善、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防止孩子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

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中要重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正面疏导,及时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加强团结,学会宽容。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中,围绕“拒绝校园欺凌 争做文明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学生承诺:尊重同学,不辱骂、欺负同学,争做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好少年”活动。告诫学生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明法崇德、远离违法犯罪,做一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3.加强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心理防范

从调查访问的结果来看,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校园安全中最不安全的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父母的管理,最容易产生极端心理。留守儿童既是被欺凌和暴力侵害的对象,也是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主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倾向,及时发现、制止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习惯和行为,是保证校园安全的重要措施。

留守儿童尽管有爷爷奶奶的照顾,在经济上也有很好的物质条件,但长期父母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和放任自由的性格,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在生活上贪图享受,成为学习困难学生。他们在心理上自卑,在性格上孤僻,在行为上放任自流而成为学校暴力的主要因素。学校要建构安全校园,就须重视弱势群体的关爱和防范,对留守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家校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那些有不良倾向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

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是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校园欺凌和暴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让还没有开放的花朵早早凋谢。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暴力伤害的是孩子,也影到了国家的未来和教育的发展。建设平安校园,让校园远离欺凌和暴力,是政府管理的大事,更是学校管理的头等大事。学校应该担当起保障校园安全的责任,让校园平安,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放心。

参考文献

[1] 杨岭,毕宪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2]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2016(11).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2

关键词:校园暴力,价值观,防治策略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阻碍了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在此背景下,研究校园暴力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产生原因,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就成为理论界和学校教育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 当前校园暴力的特点

1 学生对教师的暴力事件增多。近年来,学生对教师的暴力事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报道,自2008年10月以来,有全国影响的杀师事件就发生了4起。从这些学生伤害老师的案件中可以看出,以往尊师重道的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老师的仇恨,这虽然是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结果,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和变形。这一趋势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2 因恋爱引起的暴力事件增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西方自由式恋爱主义逐渐传至中国,大学生甚至中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还没有完全领会爱情的含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交异性朋友、谈恋爱当成了一种游戏,而一旦游戏失败就会产生报复的冲动。因恋爱而导致的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呈现出了增多趋势,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 学生家长参与的暴力事件增多。以往,家长对教师大都比较信任,比较尊重,对教师体罚学生也能欣然接收。然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尊师重教”的教育观念已经逐渐淡化。一些家长不但不再尊重教师,反而对教师采取暴力行为,直接导演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由家长制造的校园暴力一方面反应了家长的低劣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 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探析

1 价值观扭曲。价值观的扭曲是学生实施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加之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其价值观逐渐扭曲变形。在这种变形的价值观引导下,学生开始仇恨学习、仇恨老师、仇恨学校甚至仇恨整个社会。任何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有可能加重这些学生的反叛心理,而产生暴力行为。

2 心理素质脆弱。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也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一大原因。大多数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其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效仿性,很容易因为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逆反心理、模仿心理、报复心理等,如果个人的控制力比较差,往往会产生一些反常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压力应对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普遍偏低。一部分学生表示,当自己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后(比如恋爱失败、被别人讽刺嘲笑等),会采取暴力复仇。另外一些心理不健康、法制观念淡薄的学生,在社会上各种腐蚀思想的影响下,极易诱发其内心私欲的膨胀,对他人施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家庭的不当教育和引导。现在的家庭过多的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子女的精神需求、思想变化、感情烦恼很少留意,不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子女进行沟通、引导,而采取了不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促使学生偏激心理形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其为掌上明珠,容不得半点伤害,一旦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家长往往不是冷静分析处理,而是采取不当的报复手段,这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引导。

4 “尊师重教”观念的淡化。全社会“尊师重教”观念的淡化也是诱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一个主要因素。尊师重教观念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市场经济带来的金钱至上价值观的误导,也有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还有教育和教师自身的一些因素。虽然现在推崇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些小学和中学,依然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绩效的主要标准,进而对学生区别对待,而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另外,教师也由于各种原因,淡化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师德产生了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也随之淡化。

三 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1 短期策略

(1)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一些极端校园暴力的行为主体,心理素质大都比较脆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应该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克服学生中存在的逞能、好胜、霸道、急躁心理,使其紧张、不满等情绪及时得到疏解;另外,对已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促进其人格正常化,防止因小事而引发暴力案件。

(2)给予一些特殊学生及其家长更多的人文关怀。一些贫困学生及家长往往因为自身的经济原因而产生自卑感,当这种自卑感达到一定程度,辅之以一定的外在刺激,就有可能超越极限而产生暴力行为。因此对贫困学生及家长给予人文关怀,使之感受到来自教师、学校及社会的关爱,可以有效克服他们的抑郁情绪,从而消除他们的暴力倾向。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及时了解每一位贫困生的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的心理引导和人文关怀。

(3)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大多是由小事引起,学校应加强校园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小冲突、小矛盾,进行教育、化解,避免小矛盾变成大事故。

2 长期策略

(1)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家庭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和家庭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对学校而言,应将价值观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改变过去那种书本式的应试价值观教育,确立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现实需要与价值观教育统一起来。对家庭而言,应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与学校形成有力的统一体,共同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而努力。

(2)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是预防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途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个别辅导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家庭和社会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磨难”的机会,让孩子接受挫折的洗礼,以提高其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把心理素质教育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再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充分发挥各自的心理素质教育功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3)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教育的支持和监管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使教师安心教育事业,避免教师为待遇问题而上访、罢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次,要规范教育培训行业,禁止在职教师以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开办各种类型的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辅导班。其次,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创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再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努力提高家长的社会公民意识。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应急;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现状

从广义看,校园暴力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二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三是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据统计,当前暴力犯罪事件已占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30%。从性质来看,高校暴力事件的凶残程度则远远超过中小学校园的暴力行为,社会影响更为恶劣。从类型看,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勒索钱财、打骂侮辱、群体斗殴,还有抢劫、杀人、犯等。从发生人群看,大学生施暴者多集中在刚入学新生和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两个群体,呈两极化特点。此外,近年来女生暴力行为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笔者分别就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电力职业学院等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以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其中,暴力行为是大学生中除旷课外最多的违纪行为,其中男生占85%,女生15%。问卷调查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或人格因素。访谈法运用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过暴力行为的大学生做一对一访谈。从学生事发前的心理状态入手,对其认知方式、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应激事件以及事后的心理反应等做了详细的了解,并对访谈记录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挖掘其发生暴力行为的深层原因。在EPQ量表的内外倾(E)这一维度上,有暴力行为的大学生T分分值主要集中在39以下或61以上,呈两极化分布,其中又以61分以上者居多。39分以下为典型内向,这类学生个性极为安静,不善交际,少有知己,在遇到挫折时常会压抑内心感受,到一定程度则以暴力的方式来发泄;61分以上为典型外向,这类学生克制力差,脾气暴躁不冷静,常常会在冲动中做出暴力举动。在神经质(N)这一维度上,绝大多数暴力行为学生的T分分值在61分以上,为典型不稳定类型。他们常对微小的挫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引起心境波动,焦虑不安,导致暴力行为。综合这两个维度,大部分暴力行为大学生体现为典型胆汁质(外向、不稳定)和典型抑郁质(内向、不稳定)气质类型。此外,在精神质(P)这一维度上,很多有过暴力行为的学生T分>61,即具有突出的精神质特质,如: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只顾一时情绪宣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缺乏信任感;报复心重,攻击性强,看问题偏激,争强好胜,不能体谅他人;自卑感和自尊心都较为强烈,虚荣心强,爱面子,对自己评价不高;无目标,感到大学生活空虚,无意义,对自己不满意。首先,个人自身的原因。校园暴力实际上是个体蓄意使用不正当手段对他人身体与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青少年的人格缺陷、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养成的第一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使子女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环境紧张等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导致儿童攻击的增加。再次,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暴力文化的传播极容易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不良情绪。据研究,媒体暴力内容与观众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心理学学会根据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经常观看媒体暴力内容会会增加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使青少年变得缺乏对受害者最起码的同情心,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漠视心理。暴力文化贬低人的本性并剥夺大众的心灵自由,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增加了引发其冲动行为和破坏干扰行为的诱因,成为种种青少年问题的催化剂。最后,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品格教育的缺失,使很多青少年成为了“迷失的一代”。同时许多学校并没有完善的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对暴力事件的预测能力不够,对突发事件的控制以及应急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导致暴力事件更加恶化。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及应急机制研究

(1)健全校园安全的法规政策,积极开展法制教育。鉴于校园暴力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制定专门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的法律,完善校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已成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从法律上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明确规定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才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2)加强社会文化的控制性预防工作,根除暴力滋生的土壤。相比较法律防控和其他的防控手段而言,文化防控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国家需要通过对主流文化的倡导,对非主流文化的疏导和管理,来积极宣扬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和社会准则。(3)加强学生品格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曾有的道德规范不断地被解构,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更为混乱。在这种前提下,让青少年对自己做一种价值定位是很困难的。而多数学校在教育观念上仍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重智轻德现象未得到改善。校园暴力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缘由还在于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简单、陈旧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体验式品格教育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实践场所,让学生在情景中、实践中理解、体验和践行所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逐渐形成良好品格和真实的行为习惯。(4)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师往往低估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时又高估自己的干预能力。因此,在校园暴力预防上,学校需要通过培训、会议、规章制度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园暴力行为及危害的认识以及应急处理技巧。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工作,对心理有疾患有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发现,采取一跟一的方法,进行长期的跟踪了解并进行有效的疏导与矫治。(5)完善程序化的校园暴力应急预防制度。学校管理需要做好早期预警制度、综合治理制度、程序化处理制度,以专门防治校园暴力。做好早期预警制度,首先要布建校园暴力通报管理系统。如经常巡查校园及其周边,尤其是校园暴力较严重区域;装置反暴力咨询专线电话,提供学生在紧急状况或被暴力威胁时的求助途径,使校方及早有效处理暴力,也使学生增强对学校安全管理的信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时,暴力处理系统立即操作。校园安全委员会各小组按规定的分工和程序快速采取救援行动,妥善地处理暴力事件。学校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应对暴力事件,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掌控、处理、请求支持,以消除危机状况。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后,立即进行各种善后处理,侧重于校园秩序的恢复、学生和老师的心理安抚、经验教训的吸取等。最后,学校应该将暴力处理程序通过教育与训练,让全校师生知道,以加速学校安全管理的成效。(6)学校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应对校园暴力问题。学校应制定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力量的全方位计划来预防校园暴力问题。教育者应和家庭多联系,与家长建立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合作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生活背景要采取主动了解的态度,避免由误解而导致的冲突。教育者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行动中来,共同对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因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

参 考 文 献

[1]张美英.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国内校园暴力[J].科学中国人.2003(2):23~25

[2]马莹,李洋.高校校园暴力预防和应急机制研究[J].校园心理.2011(1):50~51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4

[论文摘要]: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加强其研究无疑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论证。揭示了校园暴力的内涵及其边界,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内在起因和相关概念,提出了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整治的构想。

校园暴力早已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突出的表现。当前,我国校园暴力发生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预防和阻止校园暴力的产生,对于学生权利的维护和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一、校园暴力的内涵及其范围界定

校园暴力,以社会实践为背景可以作如下分类:第一,从地点分析,可分为校园内暴力和与校园有关联的暴力两种情形。前者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例如发生在校园内的抢劫、持刀杀人、强奸;后者是指侵害行为发生在学校,结果却在校外,例如,老师轻打学生头打出了麻烦无数。我们为什么将与校园有关联的暴力行为归人校园暴力的范畴?这是因为:一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二是行为人亦有过错。第二,从暴力行为侵害的法律关系客体看,既有纯粹侵害人身权的,亦有侵犯与财产权相关的人身权的。但是大多数情形前者较多。第三,从主体看,一是教职工对学生的暴力事件;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暴力行为;三是学生之间(包括中小学生、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暴力,可分为两种情况:学生单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和多数人之间的行为(包括一方为数人,另一方为一人或双方都是两人以上)。四是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学生的暴力行为;第四,从行为的起因看,一是报复性暴力行为;二是取乐性行为,如用脸盆装水放在教室门上,一推门,脸盆砸下伤人;三是迁怒性行为,如因受教师批评或同学的指责而实施的暴力行为;四是模仿性行为,如模仿电视、电影、电脑以及其他媒体中的杀人、打人、强奸的暴力行为。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典型或极端暴力行为,即伤害身体或使身体器官受损的暴力行为,其表现为殴打、捆绑、残害、禁闭、伤害、凌辱、肆虐、冻饿、毁容、断肢、强奸、性虐待等。那么恐吓、体罚,讥讽、辱骂、言语刺激、威胁、诽谤、胁迫、侮辱、罚跪、罚站、用木尺打手心、强迫过度劳动等是否是暴力行为?笔者认为判断一行为是否是暴力行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明确暴力的内涵。什么是暴力?《现代汉语词典》对暴力的解释是,暴力是强制的力量或武力。《英汉法律大辞典》中暴力( Violence)一词的含义是指过度或不适当的武力。《牛津法律词典》关于暴力,一是刑事暴力(Criminal Violence),指的是对他人使用暴力的任何罪行。这些罪行包括强奸及有关性行为的侵犯,纵火、放毒以及对生命有危险的损害财产的犯罪行为;二是家庭中暴力,见被殴打的妻子《Batter Wife},是指受到丈夫所施加的肉体上暴行的妻子。上述词典关于暴力一词的阐述,无一例外地将其解释为具有武力或强制因素的行为,换言之,没有这种强制性的特点就不能称之为暴力行为。第二,从作为手段的暴力行为看,根据暴力内涵,我们可以将上述行为分为三类:(1)具有强制力量的行为,例如殴打、捆绑、肆虐等。(2)没有强制内容的行为,例如讥讽、辱骂、诽谤等。(3)根据行为实施时有无武力之因素,将其分为具有强制性因素的行为和无强制力量的行为。前者可认定为暴力行为,例如使用暴力手段,迫使受害人从胯下爬过,又如用武力逼受害人吃苍蝇[a]。后者不能划入暴力行为之范畴,例如用非暴力手段,针对受害人的生理缺陷对其进行羞辱,又如用婚前与他人性行为的隐私,贬损其人格。第三,从损害的结果及程度看,校园暴力行为必须具备损害结果之要件。否则,不承担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实施暴力行为,没有造成损害结果或损害结果极其轻微就不能让行为者承担责任。根据上述分析,恐吓、体罚、威胁、罚跪、强迫过度劳动造成损害后果的,应该定其为暴力行为。否则,反之。讥讽、辱骂、言语刺激、诽谤、侮辱、用木尺打手心、罚站等,按上述分析,一般不能确定为暴力行为。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者暴力行为在校园、损害结果在校外,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之间或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侵犯其身体或导致其精神失常具有损害后果的行为。从该概念我们可以抽象出其特征:第一,校园暴力行为是具有强制力量的行为;第二,其主体是校内人员之间、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导致人体或精神伤害的行为,暴力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少数情形是教师;第三,暴力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发生。

二、校园暴力行为的起因

要对所有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归纳是困难的。但是对暴力行为大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是可能的。根据暴力行为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1.教职工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据其主体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教师和职工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方面,一是教师对“犯(违)规或学业不良”学生的暴力行为。这种情形是教师实施暴力行为最多的原因。例如,1977年11月,某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向左、向右转,由于学生李某没有听到口令,没有转身,董某很生气,上前踢了李某的下身,致使李某阴茎损伤,包皮红肿,存在轻度失禁排尿障碍。二是教师因方法简单而实施的恐吓体罚致使学生患上精神分裂病。例如,“幼儿园老师采取恐吓、体罚等手段,使幼儿身心受到极大损害,以致患上了儿童精神分裂症”。三是教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教师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和工作之便,奸淫、狠裹女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上升之趋势。例如,北京市通州区永顺小学数学教师陈友海涉嫌狠裹、奸淫在校幼女数十人。第二,学校职工方面,除大量的暴力行为是教师施行的之外,也有小部分是学校职1所为。例如,2000年11月29日晚,黑龙江省龙江中学保安夏炳山为管教该校14岁学生刘某,将其打得耳膜穿孔。

2,学生之间、学生对教师实施的暴力行为 第一,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争执、打架、斗殴而实施的暴力行为。这是学生施行的最大量、最常见的暴力行为。例如,2000年9月6日早晨六时左右,山东省教育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其中一名女生将另外两名女生刺伤后从5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第二,为钱财而实施暴力,由于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加深,该类案例有所上升。例如,大连市工读学校在校生中,侵财犯罪者高达98.9%,侵财的主要方式有盗窃、抢劫甚至暴力抢劫。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不顾一切地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第三,因色情而实施暴力行为。目前,淫秽物品的失控对青少年性犯罪影响非常严重,据某少管所的调查,性犯罪青少年中有超过七成的人接触过淫秽书刊、录像、CD,VCD和网上色情资料。学生色情暴力行为案例明显攀升。第四,以大欺小、恃强凌弱。1994年,日本学者尾关先生出版了《共生的理想》,他在书中写道:为欺侮所苦恼而发生初高中学生的自杀从1994年5月起,每个月都不断发生;有的学生为取乐而施行暴力行为,例如某校一高中生以逗初中生为乐,实施攻击行为。第五,羞辱、殴打导致精神失常。例如,山西临汾职业技术学院102宿舍一女生丢失20元钱,张某因家穷被怀疑,宿舍同学羞辱、殴打她,班主任不制止还卡她舌头,致使她人校40天即患上精神分裂症。

3.校外人员入校施行的基力行为校外人员在校园实施的暴力行为,从成因分析,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寻衅滋事。例如,“英语老师在家中遭殴打”,“班主任伸张正义被打成‘脑震荡”’,“大白天学校的铁树被挖走’,。第二,女生遭强奸。女生遭外来人员强奸已成为目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生是弱势群体,女生又是学生中的弱势者,其不但受到教职工的性骚扰和狠裹,而且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严重侵害。第三,进校园抢劫钱财。例如,“校园内抢劫钱财两学生勇擒歹徒”。

三、校园暴力与相关概念之甄别

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概念有家庭暴力、学生伤害事故、惩戒、教师体罚。

1.校园幕力与家庭基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禁闭、捆绑等强制性的力量或武力为手段,侵犯其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并造成其身体、精神损害后果的行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校外人员对教职工实施的侵犯其身体或导致其精神失常的行为。其联系表现在:一是其行为都具有强制性,二是引致了损害后果,三是以强制性力量为手段。其区别:一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与被害人是近亲属,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校外人员,受害者主要是学生,少数情况是教师。二是家庭暴力具有连续性、隐蔽性特点,即家庭暴力受害者不愿或故意不让别人知悉其受害事实,而校园暴力不具有该特点。

2.校园基力与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指的是在学校管理职权范围内的校内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中,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事件。两者的区别:一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受害主体是学生,而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是学生、教师、职工。二是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者在主观上主要是过失,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在主观上主要是故意。三是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财产内容。校园暴力造成的损害,不但包括人身伤害,也包括财产权的侵害。四是轻微的学生伤害事故不能称之为暴力行为,只有严重的且有意为之的行为才可能称之为暴力行为。两者的联系:一是两者都给当事人一方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既可以是人体,也可能是精神。二是两者行为主要发生在校园。三是两者有交叉与重叠,严重的且有过错的伤害行为才可称之为暴力行为。

3校园暴力与教师体罚教师体罚除了指损害受教育者人格尊严和肌体健康外,还包括各种行体罚之实的变相体罚,即间接使学生感到肉体痛苦的作法,如罚站、罚饿、罚劳动、罚抄作业等等。两者的差异:一是体罚行为比校园暴力行为更宽泛,它不仅包括校园暴力的一些方式,例如殴打、捆绑、打耳光、教鞭抽,而且也包括校园暴力没有的一些形式,例如罚做俯卧撑、罚坐、罚擦地板、罚扫地、罚做作业等。二是体罚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违法行为,校园暴力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校外人员对校内人员实行的行为。前者的主体范围比后者更窄。三是体罚的动机主要是教师渴望学生成才和遵守校纪,为学校、为教师争光,做一个好学生。校园暴力的目的主要是施暴者恶意而为之,具有侵害对方人身的故意。两者的联系:一是体罚超出了必要限度就会伤害学生身体,这种情形的体罚就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换言之,以暴力方式如殴打、捆绑、击头的体罚就是暴力行为,这时两者是重叠同一的。二是体罚与暴力都具有强制的因素。

四、校园暴力的预防与整治

校园暴力由于其主体的特点因而重点在于对其的预防,将校园暴力阻却在其产生形成之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有利减少和降低处理校园暴力的成本。但是当校园暴力造成危害时,应坚决予以打击,决不能手软。

1.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认为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制定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会议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习法律的时间;第二,对教师、学生定期进行普法考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目的在于不断学习,并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第三,新生进校要进行法律法规教育;第四,在师范生中要增设教育法的课程,学习、掌握我国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法治教,用教育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五,在提高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观念,形成一个人人遵纪守法之局面,提高其依法维护权利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教育立法的状态是:一是一些重要法规尚告胭如,如学生伤害事故法、教育合同法等等;二是教育法规极不完善,目前急需建立起校园暴力的防治机构和学校调解、申诉、仲裁制度。

3.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对校园暴力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司法部门对施暴者要依法惩处,决不姑息;报刊、电台等舆论工具要紧密配合司法机关的严打,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抨击,还可举行讨论,使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观念探人人心;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暴力行为检查,对查出的一般问题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加以解决,问题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对致伤、致残、致死学生触犯刑律的,要积极配合司法部门惩处。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5

中国德育:司教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专访。近年来,“绿领巾”“红领巾”等校园软暴力问题引起极大关注,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呢?

司晓宏:我们平时所说的校园软暴力主要是说介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或态度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冷漠、教训、威胁、嘲讽、孤立、控制等。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实施校园软暴力,既有显意识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并且这种下意识行为具有习惯性强、隐蔽性深、危害性大等特点。教师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言行,却可能刺伤学生的心灵,导致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进而不喜欢这门学科,最终可能导致产生厌学情绪。而教师往往会给这些学生贴以“差生”“刺头”“绿领巾”等标签。这种“标签效应”容易导致学生人格的扭曲,产生“退缩性人格”。有些孩子跑到网吧进入虚拟世界——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个世界才是美好的,有吸引力的。不仅如此,还可能导致“爆发性人格”,性情异常暴躁, 内心世界充满攻击性, 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敌视。特别是还可能导致学生因无法还击教师而转向自我伤害,如吸烟、酗酒、自我封闭、离家出走、企图自杀等。也有可能将怒气撒向同学,对他人和社会采取偏激行为。校园软暴力表面上发生在校园中,但它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社会危害不容忽视。而最可怕的是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还在无意识地爆发着软暴力。

中国德育:您提出最可怕的是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软暴力的危害性,还在无意识地爆发着软暴力,这表明教师对于这一问题的实质还认识得不是很清楚。您认为校园软暴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

司晓宏:校园软暴力最根本的问题是背离教育宗旨。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生成人、解放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只有对准了人本身,才称其为真正的教育。可以说,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我们再从教育规律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信任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成功的首要前提,也是教师职业动力之源泉所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就不能歧视部分弱生;全面,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循此出发,教师必须以满腔热忱来对待学生。而校园软暴力行为无疑与教育的基本旨归和教育自身的规律相背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来讲,他们正处于注重感性和情感,渴求得到理解的时期,校园软暴力的出现,会有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德育:校园软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您怎么看?

司晓宏:校园软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古人就有“师道尊严”“以吏为师”的传统,老师高高在上,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缺乏民主平等。其次,教师的职业态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由于教师的工作劳累,职业压力大,这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并成为心理障碍高发人群。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往往会成为教师转嫁心理压力、缓解职业倦怠的工具,成为老师心情不佳时的发泄对象,这其中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自制力较差,逆反心理严重,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与同学说话,不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等等,这些很容易诱发教师软暴力行为。另外,家长也具有“助推”作用。对孩子过分期待,在教育上不配合,也常常导致教师行为上的软暴力倾向。

中国德育:如前所述校园软暴力对学生有较大的危害,那么,您认为校园软暴力对我们教师自身是否也会产生危害?如果会,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司晓宏:事实上,校园软暴力肯定也会使教师受到伤害。其一是影响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失去了和谐、合作的伙伴,教学从何谈起呢?其二是损害教师自身形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而校园软暴力的出现,必然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其三是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教师的校园软暴力行为必然会挫伤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和态度,以致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其四是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就造成障碍。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一系列不良的教育活动过程体验,不佳的教育效果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剧教师的职业倦怠,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反馈,致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胜任感、成就感受到阻碍和挫伤。

中国德育:正如您所言,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应该说,每位教师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造成的结果可能是致命的。但目前班级授课制下,很多教师感觉到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孩子。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司晓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知识是不可能冷冰冰地毫无感情地从一个脑袋装进另外一个脑袋。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没有积极的情感,任何一项目标都无法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并不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就在课堂之中。如果学生连老师的积极情感都无法体验得到,那怎么能期望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呢?虽然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不可避免,但个体生命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中国德育: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如何避免校园软暴力现象呢?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6

关键词:媒介暴力;校园暴力;负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48-0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事件一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而且施暴者也遭“人肉”。媒体的报道是否对这些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针对各种议论,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一、对媒介暴力的理解

对于媒介暴力的研究,有关学者认为,媒介暴力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暴力,另一种为隐性暴力。显性暴力主要指暴力、家庭暴力等真实暴力在媒介中的报道,或在娱乐节目中的反映。而隐性暴力则指暴力行为在媒体中的合理化,这种类型的暴力主要出现在娱乐节目中,主要形式有体育、卡通、游戏、图像暴力等,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或以宣泄情感为由忽略了它的影响[1]。

有学者称,媒介暴力由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两种形式构成。真实暴力是指媒介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暴力场面的报道,而幻想中的暴力,则主要是指在一些娱乐性节目、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景[2]。

还有一种观点,则从媒介暴力的构成形式及其影响效果来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媒介暴力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媒介化的暴力”,指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内容;二是“暴力化的媒介”,指大众传媒作为实施者所施加的暴力行为;三是“虚拟化暴力”,指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传媒所搭建的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化暴力[2]。

依上所说,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则属于显性暴力或者真实暴力。依据笔者理解,可以简单地将媒介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暴力在媒体中的展现,可称作“现实的媒介暴力”;另一种是在娱乐中出现的暴力场景,不管是动画片、游戏,还是电影、电视中的暴力镜头,不具有真实性,仅供娱乐而已,即 “虚拟的媒介暴力”。

二、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的关系

针对发生的一系列的校园暴力事件,很多人都认为是媒体的“杰作”,是媒体让这些人具有了向他人施暴的冲动,媒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媒介暴力导致了现实暴力。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讨论,有杂志曾做过题为怎样看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调查,调查中发现,57.1%的人认为后来发生的几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与媒体以前的类似报道有关系[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不断发生类似暴力事件,可能是因为媒体的过度报道而产生了连锁效应[4]。

但是扪心自问一下,从小到大我们看了多少暴力电影,从媒体上了解了多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去实施暴力行为吗,我们有暴力倾向吗?很显然没有。从另一面来说,我们如果对一个人有仇,我们能通过看电视就化解我们心中的仇恨吗?很显然不会。我们依然对他耿耿于怀,甚至想报复他。从自我的媒介消费行为可知,媒介暴力并没有那么容易让我们产生暴力冲动或减少暴力倾向。也就是说,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

美国传播学界曾经对电视暴力是否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进行了一项重要研究――“国家电视暴力研究”,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对观众的影响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的四项理论论述其中有两点就认为媒介上呈现的暴力场景并不一定会在现实中产生同等程度的有害影响,而观众也并不一定都会受到消极影响[5]。

这一理论也正好可以用下文的两个事例来佐证。众所周知,日本的暴力电子游戏和黑帮动画都比较有名,但日本的谋杀案和案发案率却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大家也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欧美国家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报道,有人就会认为此种案件的发生,与媒介的报道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这些案例的数量很少,它们的意义在统计学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法国学者埃里克・麦克雷曾在其著作《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指出,媒体暴力与真实暴力无关。麦克雷认为,媒体不会制造现实暴力,但可能被凶手用来制造自己的暴力世界,满足他们对暴力的想象。如果媒体确实让人模仿,那么观察者模仿的也只是谋杀具体做法,而不是谋杀本身。也就是说,媒体是刺激行动产生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6]。

对于媒介暴力对现实中人们的影响,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就对媒介暴力进行了研究,针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是否与媒介上暴力的呈现有关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足的争论,直到现在争论和异议仍然存在。因此,很难断定媒介暴力就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

三、媒介暴力负面效应

当然,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媒介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一个“放大器”,一个“扩音机”,一个普通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介具有放大效应和扩散效应,它是一把“双刃剑”。

1.诱发现实暴力

虽然,笔者在前文提到媒介暴力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校园暴力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则会有更多人知晓,加之现在信息如此轻便可得,在校学生也不无模仿可能。如果自身与媒介中的暴力实施者有很多相似地方,就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引发模仿行为。曾经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一个犯罪团伙模仿某个游戏情节进行作案,最后警方通过这个游戏破获案件。这些人也还只是孩子,他们在现实中生活的不幸福,引发他们向社会报复的倾向。

通常电视在播出一些危险游戏时,屏幕上经常会显示“请勿模仿”的字样,这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做出类似的举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热播之时,突然被叫停,因为里面有拉帮结派和一些暴力场景,可能有被模仿的可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美国华盛顿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有过证实,他们发现,因暴力犯罪的男性犯人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有意识地对电视中的暴力手段进行了模仿[7]。这样的案例还很多。

2.引发社会恐慌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为我们揭开新闻能够构建社会现实的这层窗户纸,但即使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有差异,公众所能接触的也就是媒介环境。媒介对某个事件的突出报道,会引起人们对这个事件的着重关注。

因此,如果媒介过多报道相关暴力事件,就会让人产生认知错觉,认为社会充满暴力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引发虚假印象。有人曾经做过实验,不断报道一个社区有暴力事件发生,那么这个社区人们的安全指数就会普遍偏低。报纸上如果经常报道有小孩被拐骗的消息,那么在这个时期人们的警惕性会随着恐慌的增加而增加。正如涵化理论中提到的 “卑鄙世界”指数[8],研究者们发现看电视多的人更容易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卑鄙之境,媒体的报道导致人们对这个世界产生错误感知,认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恶”。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四、降低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策略分析

是不是因为媒介暴力会产生负面效应,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就可以置若罔闻呢?当然不是。一方面,“恐慌起于封锁,流言止于公开”,公众具有知情权;另外一方面,媒体的报道也能引起人们对该事件的反思。那么该如何降低报道的负面影响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以分析。

1.记者要讲求职业道德

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夸大暴力场景,裸地展现,细致地描绘,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这显然是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在新闻的真实性和伦理性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记者能把镜头伸向血淋淋的场景吗?记者明知道下水道没有井盖,能眼睁睁的看着行人掉下去,只为拍到一张动感十足的照片或者是为了揭露城市建设的不完善吗?或者,是为了拍到一组生动的人与自然的照片,看着无助的婴孩被老鹰慢慢啄食吗?笔者认为,即使这些场景够刺激,够真实,够生动,也还是会招来骂声一片。

因此,媒体对暴力事件报道要把握好分寸,对待细节的描述可以省略或者尽量少描写,把着墨点放在事情的起因、处理和结果上,注重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有凶手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责任。对于这类事件,我们不能预知,那我们能不能增强防范意识,让杀人者无机可乘。

2.加强连续报道

另外,要注意事件的连续报道,尤其是对施暴者进行惩罚的报道。传播学在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到了去抑制效果,看到媒介中相关人物受到惩罚,在某种程度上观察者能减少做同样事的可能,因此,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注重暴力产生的现实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现实环境的影响也很大。现在大多数学校周边的环境很恶劣,充斥着网吧、歌厅、游戏室等各种娱乐场所。这些都是校园暴力产生的诱发因素。另外,校园暴力事件的主体也都是一些青年学生,他们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对自我、对世界都还没能形成理性正确的认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逆反心理,也容易争强好胜。而由于年龄问题,他们在施暴后,可能也不会受到相应惩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校和家庭,需要对其进行良好教育和积极引导。

虽然媒介暴力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也有可能诱发现实暴力,但我们也要追究校园暴力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现实暴力的产生,一味去指责媒体,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媒体,也是不合理之举。

参考文献:

[1] 贾碧峰,雷黎萍,贾媛,杜向涛.媒介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类型[J].今传媒,2007(3).

[2] 郝雨,王t.媒介暴力:类型、效应及控制[J].新闻记者.2009(6).

[3] 怎样看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J].青年记者,2010(19).

[4] 曾革楠.针对校园血案频发,专家呼吁――警惕媒体成为“暴力的帮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5-19

[5] 廖卫民,陈桂兰.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介绍及启示[J].新闻记者,2006(4).

[6] 展江.社会生病媒体吃药,不公道[J].青年记者,2010(19).

[7] 赵允芳.解剖“媒介暴力现象”[J].传媒观察,2004(12).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7

关键词:校园暴力;德育教育;家庭暴力;分级制度

近年来,中学生“校园暴力”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校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校园内或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本文将着重探讨发生在中学生同学之间的“校园暴力”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见诸报端的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就有二十多起。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反思,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在笔者看来,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和学校德育教育、法制教育不到位,家庭对孩子疏于监管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息息相关。

一、“校园暴力”频发的主要原因

(1)学校德育教育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考试结果依然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手段。同时,在很多学校,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绩效以及学校的声誉直接挂钩,所以,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向文化课程倾斜,教师也主要狠抓文化课程的成绩,而对于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课程,几乎无暇顾及,或者有意忽视。

当然,有部分学校也意识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的具体开展上却存在一些误区或不足。比如说,很多学校对道德教育或法制教育非常偏重理论,且过于抽象,和现实相脱节,枯燥而又乏味,这当然会影响到青少年对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文化课程类似,主要以强制灌输甚至机械背诵的形式进行,师生间、青少年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导致了很多青少年虽然有一些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但是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2)家人疏于监管或者教育不当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方和受侵害方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人监管教育,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容易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同时,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性格孤僻,在受到欺凌后并不会告诉监护人,因此更加助长了很多施暴者的气焰。

另外,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由于现代社会国内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绝对核心,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百般溺爱,最终养成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对于违背自己心意的同学动辄打骂,欺凌同学。与之相反,很多父母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哲学,对孩子百般体罚。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远的不良影响,他们到了青年时期会更倾向于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变得更加有暴力倾向。

当然,“家庭暴力”对孩子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很多孩子自小就看见自己的父母争吵得面红耳赤,摔东西甚至互相殴打,久而久之就会“传染”这些暴力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自小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青年时期更容易有暴力倾向。

(3)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青少年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同时,容易盲从。因此,如果青少年长期从一个充满暴力元素的社会环境中长大,就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而社会和部分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在暴力元素和青少年之间建立起“隔离带”,从而使青少年非常容易地能接触到各种暴力元素,如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认知偏差。

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实行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不同的分级代表着不同的观众群。例如,美国电影的NC-17级,表示的就是17岁以及17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观看。通常,这一分级的电影都会含有一些色情元素或者含有很多暴力血腥元素。电影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远离暴力元素。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国内并没有电影分级制度,青少年中学生群体依然能够很轻松地在影院里或者在电脑上观看一些充斥着暴力元素的电影,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青少年中学生盲目模仿,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2014年,中国的游戏市场突破了千亿大关,达到了1144亿元。很多游戏公司都希望能在如此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为了达到目的,很多网络游戏都充斥着色情或者暴力元素,以此来吸引青少年群体。当然,这群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学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建立起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网络游戏的分级制度,同电影分级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让他们能健康成长,但是,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实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经常导致社会恶性暴力事件发生。

二、“校园暴力”的主要应对之道

(1)学校积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

学校及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用心落到实处,在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例如,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很多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防患于未然;采取渗透教育法,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增强师生互动,开展丰富多元的课余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中来。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用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主动杜绝“家庭暴力”的现象产生;同时,对于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既不骄纵也不严厉体罚,而是要讲明利害关系,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的后果。而对于“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和“留守儿童”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同时,学校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应加强沟通,使“留守儿童”不再成为“被遗弃”的一群人。

(3)社会提高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视程度

整个社会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当务之急,就是完善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并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但是从技术上而言,这些并不难实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电影和网络游戏分级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对青少年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国内越来越多由暴力电影和暴力游戏引发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整个社会意识到了它们的危害,很多专家群体对实行电影分级以及游戏分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希望这些分级制度能够早日完善,而“校园暴力”现象能够早日远离本该安静、平安的校园。(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邢学慧.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导致校园暴力的因素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成因;德育对策

近年来,初中校园学生之间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多,危害极大,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的深切关注。因此,探讨初中校园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都很有必要。

一、初中校园暴力的成因

1.自身因素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发育快,但心理成熟相对滞后,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同时,其认识和自控能力未得到相应的发展。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敢于挑战,不成熟的独立性常使他们和周围的事物产生矛盾和冲突。在这一人生的转型期,个别学生会形成不良的人格倾向。而不良的人格倾向是导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不良的人格倾向包括:一是缺乏自主控制和自主负责行为。二是抗挫折能力较差。三是不良的崇拜心理。许多初中学生出于对影视作品中“黑帮老大”的崇拜,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易引发暴力行为。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水平、方式等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在校表现不闻不问,平时较少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尤其是一些在校经常闯祸的孩子的父母,通常拒绝到校配合处理,或到校后无理取闹,进一步助长了孩子的气焰,加剧了暴力行为的产生。错误的家教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成长走弯路。

3.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但目前,在升学率和就业率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生的评价方式还比较单一,以成绩和分数作为主要标准。这种无情的淘汰式教育,使学生和老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情绪紧张。其次,法制教育深度不够。在很多学校,忽视了纪律教育同法制教育的衔接,对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不到位,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懂法,对暴力行为的危害性认识浅薄,容易受人唆使参与违法活动或受到一些外来刺激时,就采用暴力解决。最后,学校教育惩戒不足。随着民主教育,人性观念教育深入人心,提起惩戒已成为众矢之的。对问题学生惩戒功能的不足,也助长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4.社会因素

现今社会,文化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在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电子游戏中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过分渲染暴力、色情内容,使青少年学生不自觉地去模仿,同时还形成错误认识,认为没有暴力就不是英雄,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暴力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成为暴力心理的催化剂。

二、初中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

1.坚持德育为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摒弃德育智育一手软一手硬的错误做法,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利用课堂或讲座,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正义之心,责任之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只有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针对初中学生人格上出现的报复心强、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或懦弱、逃避、承受力差等不良倾向,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针对校园暴力缘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学校应不定期召开法制教育大会,法律知识竞答等活动,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使学生将法律和日常行为规范融为一体,以减少暴力的发生。

3.说服教育与惩罚教育相结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但它也离不开管束,它既不能靠苍白无力的说服教育,也不能靠暴力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平等对话,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针对违纪的严重程度,适当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这对扼制暴力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犯错时,恰是教育的良机,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过失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4.建立德育教育立体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只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应该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教育从校长、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科任老师,应层层落实、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只有真正做到多管齐下,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适宜的大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涛泽.校园暴力与非法入侵防范及应备处理预案[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

[2]胡勤国,高先君.中学校园暴力与对策探讨.山东省团体学院,2007(6).

上一篇: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尾气污染的解决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