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3-12-13 16:58:54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标准化考场;考试组织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55-04

标准化考场是新形势下的一种考试管理模式,它随着考试舞弊手段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换代。在当前社会,人们诚信意识薄弱,个体舞弊、集体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任其蔓延,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毁掉国家教育考试体系。建设标准化考场,是现代考务管理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

标准化考场,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一定的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标准要求建立的考场,对于考场中的一切设施设备、管理系统均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如每个考生所占用的面积,有关的通风、温度要求,有关播音、音频、视频、灯光、桌椅高低及面积等。总的来说,标准化考场包含考试网上巡查子系统、考试标准化用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结构、时钟校准系统、考试应急指挥系统、考场内外信息阻断子系统等。

一、在考场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前提下,继续强化技术支撑

考场标准化建设达标目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任务。

1.重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是保证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的重要措施,标准化考点系统包含网络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考生身份验证、作弊防控和考试综合业务五大系统,我市五个标准化考点均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有关规范和要求,对承担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点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全部通过了省级验收。

2.优先建设关键位置多级实时监控体系。

标准化考点必须实现所有考场、考务室以及试卷通道的实时监控、实时录像、全省联网;评卷场所、扫描场所、试卷保密室、数据机房、评卷通道的实时监控、实时录像、全省联网;考点视频监控室至少安装1个标清以上摄像头,试卷保密室必须至少安装2个高清摄像头,标准化考点校门口至少安装2个标清以上摄像头,确保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按规定为标准化考点配备适量的二代身份证识别仪、无线电屏蔽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

3.统一建设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

现在我市已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建设了县级考务指挥中心,并实现与南通市考务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对所属标准化考点和考务指挥中心的统一、集中业务管理,确保考试期间的视频实时监控和应急指挥。

4.同步建设一支考试考务管理队伍。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过硬、战斗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招生考试各项工作,实现“平安招考”的关键。考试管理队伍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建立相对固定的招生考试机构,这是招生考试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担负着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各类招生考试的重要任务;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考点考场工作人员队伍,包括各类考试所设考点主考、副主考、考务负责人,考场监考人员,安全保卫、医疗、后勤等工作人员,这支队伍是招生考试机构的一条坚强的“腿”,是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各项考试工作的直接实施者。

近年来,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隐蔽化,舞弊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需要强化技术支撑,协调协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技的作用。

(1)进一步治理考试环境

重要场地和关键位置比如试卷保密(保管)室、试卷分发(回收)场所、考场、答卷保管室、扫描场所、评阅场所等,必须建立符合有关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视频监控系统。教育主管部门与招生考试机构协同公安及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强化对互联网涉考有害信息的监控和处置,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进一步追踪可疑信号

无线电管理部门在考前对全市重点地区和考点开展专项电磁环境监测,摸清空中信号情况,为快速、准确发现作弊信号做好充分准备。遇有不明信号快速追查,对非法设立电台或无线电信号发射装置、擅自使用频率的进行依法查处。考试期间,无线电管理部门利用全市的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站开展24小时监测,做到监测无盲区。

(3)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

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开展打击销售无线电作弊器材和违法的高考宣传工作。同时,组成相应保障小组,按照教育部门的需求,到重点地区和重要考点参加保障工作。对发现并准确定位的作弊信号源位置,无线电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安人员并配合公安对作弊分子进行查处。

(4)进一步改进建设标准

标准化考场建设,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象征,是科技进步的标准,是教育系统的进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弊形式和手段呈多样化、隐蔽化发展趋势,考风考纪形势十分严峻。仅仅从“物防”的角度考虑,一成不变的建设标准无法很好地防范层出不穷的舞弊新手段,这就要求标准化考场的建设技术标准适时调整、提高,做到更有针对性。

二、在技术保障设施设备到位的同时,继续强化组织领导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是加强国家教育考试管理、维护考试招生安全和公平公正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全过程记录和管理,严密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安全和秩序,对于提升我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和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标准化考点考场建设到位的情况下,组织管理是考试安全的重要保障。

1.注重考前管理。

考前按要求做好各系统设备的检查、调试、系统初始化、数据安装、设置等工作;负责身份验证系统和设备的检查、充电、数据的导入等工作;对监考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终端等设备的操作使用培训;按上级要求对考生进行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的模拟演练。调整网上巡查系统的监控范围,使考场内的每位考生都处在视频监控区域内,保证图像清晰,与考试管理机构互联互通。保证视频监控范围的完整,除对考场进行监控外,监控区域应覆盖考点试卷保管室和分发室,保管试卷期间应保证全程视频监控记录。

2.注重过程监控。

考试期间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如遇问题及时向主考和考试管理机构系统管理员报告。考试结束按要求做好数据备份、保管和移交工作,将考生身份验证设备的考场数据导出并刻录光盘交市招办,考生身份验证设备关机、装盒、交回。

3.注重平时维护。

教育部门每年对全市标准化考点设施设备进行一次集中维护与保养,对设施设备的技术规格及标准要全面把控。各考点学校负责管理标准化考点的各种设备,并认真编号、登记,防止损坏和失盗。各考点学校每月保证对考点设备通电运行一小时以上,发现问题立即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考场使用前一周,考点应对标准化考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有问题,逐级上报,抓紧时间排除故障,做好各项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

4.注重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确保考试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加强指导和督促,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靠前指挥,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职能,把握考试安全的组织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工作落实。同时要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和完善职责分明、指导有力、运转协调、落实到位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制定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办事效能,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形成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在发挥标准化考场设施作用的同时,继续强化过程管理

在建成标准化考点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标准化考点的效能。建立标准化考点考务应用的各项规范,如视频巡查系统的巡视办法、视频监考的工作职责和操作程序、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的应用操作办法、作弊防范系统的操作手册等。要强化过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监、巡考人员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按章操作,充分发挥标准化考点在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试公平、确保考试安全中的作用。

1.加大考生的诚信教育,把好思想关。

让考生真正树立诚信为本、文明应考、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是端正考风的根本。为此,我们首先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招生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其次将工作关口前移,在考前采取各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和诚信教育,强化考生的自律意识;同时让每位考生签订了诚信考试责任书。在考试期间,各考点张贴违纪处理办法及有关考风考纪的规定要求,组织考生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严肃考风考纪的十八号令、《考场规则》《考生守则》《违纪考生处理规定》等。通过上述方法,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广大考生,教育广大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升学就业,自觉遵守纪律,诚信考试。

2.加大考场的检查提醒,把好入门关。

严格进场审核检查。坚持使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入场考生逐一进行安全检查,要求考生按照《考试规则》规定携带考试用品,严禁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认真细致检查考生违禁物品,杜绝考试过程中考生夹带作弊和高科技作弊的可能。同时对所有监考员及考试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安全检查,所有监考员的手机等带有存储、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一律存放在考务室。

3.加大监考的业务培训,把好业务关。

强化考务培训。考点需要挑选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监考员,利用一定时间对各考点考务人员分别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和操作程序,同时签订考试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保证考试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我们制作了《考务规范及注意事项》专题片,加大对监考教师、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的培训,全体工作人员对标找差,思想上高度重视,监考中一丝不苟,卷卡管理规范有序,考试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4.加大考点的巡查力度,把好督查关。

建立三级巡查机制。一是加强网上视频的现场监控,发现考场的监考或考生的异常情况,及时与考务组、巡查组联系,相关人员跟进现场处置。同时将存在处置不当的相关视频记录在案,具体到考点与分秒,形成考务备忘,用于下一次大型考试案例剖析专题片的第一手素材,用作对涉考人员的警示教育,也作为筛选合格监考人员的参考。二是考点巡查组的现场巡查。考点建立巡查组,加大场外的巡查力度,不间断的场外巡查,提醒场内监考规范监考行为,同时给考生以强大的警示作用。三是考区的驻点巡视和领导检查,从驻点领导到考点主任、副主任等不定期地组织抽查,共同营造严肃的考试氛围。

四、在保证考试公平性规范性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人文关怀

标准化考场是一种规范、标准,设施设备体现的是制度的尊严,但在人性化组考渐成趋势的背景下,很多地区进一步强调了人性化关怀。这表明一种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的人本文化正在被严肃的考试所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体现。我们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而合情合理的考试制度。这也是我们现代组考的努力方向。

1.营造温馨的考试氛围。

人文关怀与考试并不对立,我们可以给考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考点按要求进行规范布置,布置《考点平面示意图》,可以安排引导员,便于考生迅速找到相应考场,同时在校内醒目处张贴鼓励考生和端正考风的宣传标语,设置温馨提示标牌等,有条件的发挥电子显示屏的作用,滚动播放考试要求和励志标语等。

2.准备必要的考试物品。

为了保障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考点及考场内配备相应的考试物品。可以参考借鉴设立温馨服务台,服务台上摆放着考试用品、氧气袋、雨伞、衣物、纸巾和医疗箱等应急备用物品,医疗箱里都是日常的急救药物以及护理包,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有校医进行站台服务,随时对考生提供帮助。

3.监考老师的亲切话语。

目前,相应的考试均有考试规范用语,有的考试还配有光盘(磁带),要求考点按照时点要求统一播放。在考场内,监考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考生在考场中有一种在家的感觉。监考老师不能随意走动,以减少对考生的影响,监考老师也不能长时间在一个考生旁停留,以免一些考生可能听到老师的脚步突然停在身后不动会产生心理负担。当然,温馨的考场少不了温馨的言语,监考老师尽可能多用“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避免考生产生抵触情绪,让考生静心答题。

4.制度规则的柔性关怀。

在考试实施过程中,有不少的偶发事件,有些无关乎法律,至少不是故意犯错,所以现在相当多的地区已经制定了比较人文的柔性的处置规则。比如考生忘带准考证可进场考试,监考人员可以根据课桌上所贴考生的照片先验证考生相貌,若与所贴照片相符,可安排考生进考场应考,考生可委托他人取回准考证,并在本场考试结束前由监考人员检查无误,该生本场考试有效。近年来,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口号不绝于耳时,一些闪烁着人文关怀的“柔性”规定在考试中不断出现。如高考时间由“黑色七月”到“凉爽六月”的调整;患病考生可在专设的考场应考;多数考生或考务人员由于交通、气象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迟到,受影响的考场推迟考试;考生不小心弄脏或损坏试卷、答题卡要求更换时,监考员可以申请备用试卷、答题卡等。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教学效率 课堂导入 学用结合 多媒体 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34-01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1 巧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成功的课堂导入就如影剧中的“序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在几分钟内巧妙运用导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致,使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并引导他们进入预订的教学轨道。

例如:我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一节时,是这样设计“引入”这一环节的。

[导入]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比赛――呼气比赛

[大屏幕]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推荐一代表)

(比赛之后学生描述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师叙述]同学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给我们留下“酸”的印象,我们又怎样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本节课就来研究《溶液的酸碱性》。

一个小游戏顿时激活课堂气氛,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善于选择运用提问、做游戏、设置悬念、讲故事等导入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活泼,愉悦,热烈的情境,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注重学用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

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提供的化学实验素材、社会问题素材、化学史料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等内容,联系生活设计或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化学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如教材中“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是一个较为典型的STS主题。利用这一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安排课堂辩论。

辩题:反方:“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正方:温室效应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工农业的发展有利等。

教师提供与这两种说法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创设学习情景:你认为“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影响平衡?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成立几个辩论小组。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利用实验等提供相关的素材与证据,提出问题与论点,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辩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师可适时总结正反双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激烈辩论之后了解到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则有弊,看问题不能片面,而应该全面考虑。

通过一些与当今全球关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关的学习情景素材,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化学的魅力,从而引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恰当运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在化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把抽象事物简单具体化,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我设计制作了flas,运用了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圆球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给它们设置不同的运动路径,使它们在通电前组合成水分子,通电开始运动,表现出分子的破裂,运动最后它们再分别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简单的动画处理,效果却是非常突出,可以很直观地给学生表现出宏观的化学变化背后微观不可见的世界。

化学课上关键的地方运用课件是很有必要的,但千万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要把握好这个“度”。要明确使用课件,就能够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降低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4 重视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置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前单纯的教师演示,要赋予其探究色彩、合作色彩、趣味色彩,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性的、精心的设计各种实验,充分体现在实验教学中的师生、生生间的示范效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更多的参与,学会探究。

例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教学中,有关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的实验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自制了将滤纸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后晒干制成的小花备用,用小喷雾器分别将水、稀醋酸、喷在两朵石蕊小花上。学生观察得出:喷水后小花不变色,喷酸后小花变红。教师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不难得出:酸能使石蕊变红。于是教师要求学生用老师给准备好的蓝色石蕊试纸,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来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水是否发生反应。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案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二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后又进一步对碳酸不稳定的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该知识点的教学,灵活的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删除或增添,教师的演示实验既起到了示范的效力,让学生看到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同时又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以后的探究奠定了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探究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丰富的探究过程,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有效的开展学习。

总之,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造与提高。我们要让自己的教学独具魅力,把学生全身心的吸引到课堂教学的意境中来,将学生引入“因而学之”至“欲罢不能”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樊爱清,尹永霞.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丽,姚敏芬.教师的课堂以表与语言[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洪梅,周红娟.如何上好数理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55-0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基础医学学科病理学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提高教学质量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多媒体课件具有图片精美、画面不断变换且生动形象、声像资料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特瑞拉研究表明,在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分别占83%、11%、3.5%、1.0%和1.5%,前两者所获得的信息占绝大部分,充分说明人类学习过程中听觉和视觉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将文、图、声等集为一体,利用教师的讲解,调动学生使之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2 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赞可夫认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做到文字、照片、图片、动画、录像、声音并茂,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表达的教学内容或观察到的病理现象显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和现象,可解除学生的疲倦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能深入浅出地学会相关理论知识。

1.3 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空间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观察大体标本和镜下图像,自我理解并描述组织器官病变,通过动画、文字飞入画面指出相应完整的病变部位,这不仅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学生根据正确结果可判定自我结论的正误,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1.4 有利于知识温故知新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涉及很多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内容,是学习临床医学学科的桥梁。学习新课程前应根据内容的不同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传统教学手段没有充足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或只让学生空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将所需相关内容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其温故知新的作用。

1.5 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幅度降低传统教学中板书、画图的时间,为弥补标本数量不足的缺陷,挂图、幻灯、胶片等可在课件中以标本照片和动画形式体现,节省了大量实验室建设和辅助教学用品经费。同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或外校课件进行加工充分和删减,这充实了课堂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如利用超文本功能为学生讲解一些前瞻性知识,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和远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1.6 实验教学更直观更清晰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幻灯、挂图、电视电脑与显微镜同步演示等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有时难以弥补实验教学的缺陷。如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时,如果教师长时间不能找到病变或找到的为不典型病变,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电视屏幕,这使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某些镜下结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室:在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的前提下,教师通过计算机将选用典型的病变切片或照片直观清晰地呈现给每一名学生。教师应先用显微摄像系统进行示教,让学生在看片前有一个大体印象。授课过程中,通过电脑屏幕显示并统一讲解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或镜下观察的典型病变,由传统的一对一实验教学扩展到一对多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大幅度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

2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如平时不注意维护和保养设备,加之教师制作课件和使用设备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有时难以达到多媒体教学的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

受思想观念、相关制度的制约,多媒体教学的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如在没有充分备课时,教师授课时只能坐在电脑前点鼠标切换幻灯片来照“屏”宣科,教学过程死板,难以完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心理过程,若单纯强调其中之一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2.2 信息超量、展示速度过快

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是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但实际应用时,有的教师唯恐优势体现不出来,制作课件时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在授课时,由于教学内容众多,时间的限制使教师不得不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学生的思维及其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难以发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作用,学生被超量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所包围,学生理解知识难以适应信息所呈现的速度,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出现走马观花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控制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节奏,与学生互动充分结合起来。上课时,幻灯片切换不得过快,要留出学生消化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充足时间。另外,还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的实际,随时调整演示内容和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用。

2.3 设备和环境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室使用率相对较高,多位教师会轮流使用同一个教室。多数教师使用设备存储教学课件,病毒难免进入教室计算机主机,进而造成各类问题。

几年的教学实践日益显现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弊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多媒体与传统和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晓庆,吴义春,潘献柱,等.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1):87-88.

[2] 沈卫锋.关于病理学多媒体及实验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31-33.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4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随着建筑耗能的不断加大,发展节能型建筑成为新时期建筑事业的热点话题。目前,节能型技术在建筑节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外墙外保温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本文就针对外墙外保温技术,对该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字:建筑工程;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important support strength.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aving building into a new period construction hot topic.At present.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research has made some results.The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the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Key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Insulation technology;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外墙外保温,顾名思义是一种把保温层放置在主体墙材外面的保温技术,因其可以减轻冷桥的影响,同时可以保护主体墙材不受多大的温度变形压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温措施,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保温措施。能对墙体起到保护作用,无论是从节能机理还是节能效果来说,都是极具优势的选择。只要能做到选材合理、施工正确,外墙外保温措施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 外墙外保温种类及优势

在《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中推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EPS板薄抹面外保温系统、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EPS板外保温系统、现浇混凝土复合EPS钢丝网架板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EPS板外保温系统共五种[1]。将保温体系放置于外墙之外,能有效的保护主体结构,延长结构寿命。

1.1 有效保护主体结构

外保温技术是将外保温系统置于外墙的外侧,代替外墙来承受自然外力,阻断冷、热桥,减小温差影响,防止和减少墙体及屋面因为温度而产生的变形,隔断阳光辐射,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等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主体结构,同时也减少了维修费用[2]。

1.2 增加使用面积

由于保温系统是置于外墙外侧,不占用室内面积,而且外保温系统的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通过减薄主体结构的墙体,达到增加用户使用面积的目的。墙体的减轻同时可以减少钢材的使用,降低建造费用,享有保温系统的优势又不过多增加费用。

1.3 便于装修改造

相对于室内保温系统来说,外保温更便于房屋的装修和改造,不会在装修时被破坏,为旧的建筑物安装保温系统时,也不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生活,节能改造工作在室外就能基本完成。

1.4 有利于稳定室温

外保温系统保温板内侧的蓄热结构层,在室内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能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稳定室温,而且相对于内保温而言,外保温能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还能消除“热桥”带来的热损失,降低采暖的费用,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2 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不足

2.1 施工难度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可居住面积就相对较少,而且城市的人口居住密度大,大部分的居住建筑都是多层或高层,大量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相对于外国较多的低层别墅,无论是单体面积还是高度都要大得多,外保温措施的施工难度就加大了很多,质量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2.2 材料存在弊端和缺陷

无论哪一种外保温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聚苯板薄抹灰系统受到EPS板强度限制,在未抹灰时就破损开裂,而且有空腔、易脱落,不能与建筑物的寿命相匹配。钢丝网架系统则操作性不够好,材料成分配比不确定,耐久性也不高。我国建筑市场广泛应用的几类外保温系统都普遍存在易开裂、易脱落、耐久性差等缺点,这些都阻碍了外保温技术的推广,因此产品技术和施工标准都应该更严格。

3 不足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外墙外保温隔热层开裂、脱落的原因复杂,由于基层表面含有妨碍粘贴的物质,没有对其进行界面处理,或者是基层表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胶黏剂的质量和性能达不到要求或采用机械固定而锚固件的埋没深度和锚固数量不合规范,都能造成外墙外保温隔热层的寿命不及建筑物,提前开裂或脱落。造成涂料饰面外保温隔热墙面开裂的施工原因也有很多,如网格布的铺设位置贴近保温隔热层,不能起到抗裂的作用,抹面砂浆层易产生裂缝,或者采用打磨方法找平,破坏了EPS板的表面致密结构,影响到粘贴的合缝程度,在高温或干燥天气下施工,导致面层过快失水,也会形成开裂[3]。

EPS板的粘贴应在墙体基层找平时,使用满粘贴,按照顺砌方式,粘贴牢固,且裸露时间不能过长,在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聚苯颗粒浆料保温层应分遍施工,间隔合理的时间。做好抗裂防护层的施工,抗裂剂严禁打折扣,采用两道抹面做法,保证玻纤网布的位置正确,饰面层的施工则应确保腻子层的柔韧性,不宜用平涂的方法,否则材料收缩的方向为一条线,基层材料收缩时易拉裂漆膜,而凹凸浮雕涂料则不会。

4 发展较好的外墙外保温技术

外挂式外保温采用世界范围内外墙保温外挂结构中被广泛应用的聚苯板,物理性能优良而且成本低,该技术是采用粘结砂浆或是专用的固定件来将保温材料贴或者是挂在外墙上,在抹抗裂砂浆之后再用玻纤网格布来做保护层,最后做装饰面,另一种用固定件将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直接将铝板、彩色玻璃或天然石材等外挂在预先制作好的龙骨上的做法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法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工期短,并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不过如混凝土的浇筑不合格,形成的侧压力会造成聚苯板的变形和错茬[4],影响到后续施工。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是利用聚苯乙烯塑料作为配制保温砂浆的材料,其中的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其施工简便,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能降低建筑造价。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快,节能建筑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更新,作为建筑节能改造的一项基本措施,外墙外保温措施将会越来越丰富并多样化,在推广外墙保温的同时,不断加强新型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同时真正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安卫.外墙外保温技术的要求与选用[J].中国建材科技,2007(01)

[2]戴南,徐佩华,戴志杰,闫峻明.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J].建筑施工,2006(07)

[3]蒋海霞,姜居林.浅析建筑工程的外墙外保温[J].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第5期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5

新建住宅建筑在设计之初,应该认真做好顶层居住环境的节能设计,以获得最佳的热工效果。本文北京地区的住宅建筑顶层住户居住环境现状,对新建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与改造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

一、北京地区住宅建筑顶层住户居住环境现状

1、建筑顶层空间热工性能的天然缺陷

建筑的顶层空间,相比较非顶层空间多了一个相当大面积的屋顶面,这就决定了它比其他非顶层空间增加了更多的护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冬季室内热量散失、室外冷空气向室内渗透以及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和热辐射的面积。以常见的住宅建筑为例,非顶层绝大多数房间只有一个外墙面作为影响热工性能的护面,而作为顶层同样位置的房间,其屋顶增加的护面积大约比非顶层房间增加了200%,表1是顶层与非顶层房间护面积对比计算分析。

表1项层与非顶层房间护面积对比

2、建筑顶层空间热工性能的设计缺陷

建筑屋顶形式主要有平屋顶和坡屋顶,还有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绿化屋顶以及南方一些地区采用的蓄水屋顶等,各种屋顶形式的热工性能不尽相同。

(1)各种屋顶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热工性能相对不足的问题,直接造成了顶层建筑空间热环境质量的降低和建筑整体节能的不足。合理地提高屋顶构造设计的热工性能,使其与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相匹配,才能达到最经济的建筑节能目标。

(2)常见的两种平屋顶与坡屋顶形式中,传统的坡屋顶由于顶部闷顶空间的存在,使其建筑热工性能相对较好。但是,在近些年来新开发的住宅建筑求更多的使用面积(即最大的平面系数K值)和最大化的经营利润,将本来热工性能较好的闷顶形式坡屋顶改变为无闷顶坡屋顶形式,以复式住宅的形式增加户内使用面积,提高平面系数K值,但却以牺牲顶层住户的室内热环境状况为巨大的代价。

二、新建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平屋顶住宅顶层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提高屋顶保温层热阻

建筑的保温隔热等基本功能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说,住宅顶层空间只是整个住宅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其他建筑空间的影响;而屋顶保温隔热设计对顶层房间热工性能的影响也必然要与建筑其他部位(外墙体及门窗等部位)的节能设计相协调。

(2)大力推广绿化屋顶

绿化屋顶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对建筑屋顶热工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也是美化城市景观、提高绿化率和绿地率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像北京这类人口密度极大的超大城市来说,其城市的绿化率和绿地率都还明显的不足,因此,大力推广绿化屋顶就更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3)顶层做(保温隔热)吊顶

坡屋顶住宅建筑在顶层房间设置吊顶是十分常见的做法。其实,平屋顶住宅建筑也可以考虑在顶层设置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吊顶,以形成闷顶空间,提高屋顶的热工性能。

实际上,在我国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和炎热地区,很多平屋顶的住宅建筑就采用这种设置吊顶棚形成闷顶空间的做法,通风降温隔热和保温的效果都很明显。

由于建筑保温与隔热基本工作原理的差异,在设计这类通风屋顶时,应认真地解决好寒冷季节屋顶通风口的及时关闭问题,以确保冬季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

2、坡屋顶住宅项层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顶层做(保温隔热)吊顶

坡屋顶设置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吊顶以形成闷顶空间,本来是很普通的做法,但是在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中有逐渐取消闷顶空间、被开敞式复式空间取而代之以获得更高的使用平面系数K值的趋势。

当然,任何一种技术策略在综合效益上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坡屋顶住宅取消闷顶空间代之以开敞式复式空间的做法,得到的是增加了一部分使用空间,失去的是更多的建筑能源,得失利弊,权衡的标准无疑应该是绿色住宅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开发商们和所有有关的人们,牺牲一点个人的和局部的利益,为我们的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顶层做储物阁楼层

前面提到的利弊得失问题,可以采用顶层做储物阁楼层的方法使矛盾得到“双赢”的解决结果。这样的方法,即可以利用阁楼层提供使用面储物,又能形成闷顶空间以提高屋顶的热工性能,一举两得。。

(3)无闷顶空间应在屋脊处设置通风天窗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坡屋顶住宅顶层形成闷顶空间,则应尽可能在屋脊处设置通风天窗,以便于形成室内热空气上升聚集的出口,调节室内热环境。

三、既有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平屋顶住宅项层室内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绿化屋顶

在既有平屋顶住宅屋顶上进行种植绿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住宅顶层房间的热工性能。

(2)平改坡

将现有平屋顶住宅经过设计改造成坡屋顶住宅(简称“平改坡”),是一项在全国各地许多省市己经进行了多年的城市住宅改造工程。通过新增坡顶与原有平顶的双层隔热层及中间的通过老虎窗流通的大空间的空气层能有效地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各方面的功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低估的。

从各地进行的“平改坡”工程经验看,经过改造后的住宅普遍提高了顶层住户冬季和夏季室内的热环境状况,人体舒适度指标大为改善。经上海住宅发展局现场实地测试,在炎热的季节,顶层住户室内温度比“平改坡”前平均下降了2-3℃,严寒季节则上升2-3℃。北京地区自2003年前后开始的住宅建筑“平改坡”试点工程的实测数据也获得了相同的结论。

(3)倒置式屋面

倒置式屋面的构造做法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应经面世,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所谓倒置式屋面做法,即把传统屋面中防水层与保温隔热层的位置颠倒一下,防水层在下面,保温隔热层在上面。与传统正置式屋面做法相比较,倒置式屋面做法既能使防水层大大减弱热胀冷缩现象,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保温层对防水层提供一层物理性保护,防止其受到外力破坏。

如果在既有平屋顶传统正置式屋面上按设计加铺一层保温隔热层,形成新的倒置式屋面,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为原有防水卷材提供一层物理性保护,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屋顶保温隔热的热工性能大大提高。

2、坡屋顶住宅顶层室内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在闷顶空间内增设保温隔热层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坡屋顶住宅建筑中,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所限,大都没有在闷顶空间内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因此,其屋顶的热工性能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节能效果。

对于这种类型的既有坡屋顶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应在与其外墙体及门窗的节能改造协同设计的基础上,在闷顶空间内加设保温隔热层材料,既可以增铺在原有吊顶棚的龙骨上,也可以挂铺在原有望板下,均能达到改善和提高屋顶热工性能的效果。

(2)闷顶空间确保形成通风井保证冬季关闭通风口

坡屋顶闷顶空间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闷顶空间夏季通风效果和冬季密闭状态的形成。因此,在对既有坡屋顶住宅屋顶的节能改造设计中,确保闷顶空间夏季形成通风并保证冬季关闭通风口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既要有建筑设计上的重视,也应有住宅建筑使用管理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晓霞,北京2008年奥运村“绿色住宅”模拟分析及设计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2

【2】严丹,建筑的生态化技术策略研究――对我国住宅适用技术的探索,华中科

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6

夜起小解中风 李大爷以前曾患过心肌梗死,医生吩咐他在睡觉前多喝点开水,以稀释一下血液的浓度。于是,李大爷养成了晚上起来小便的习惯,一般一晚上要小解三四次。这个习惯在夏天等温暖季节还看不出什么弊端;而到了冬季,李大爷嫌穿脱衣服麻烦,仍一如既往地穿着背心短裤夜起小解,结果一天晚上李大爷小解时中风了。

专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老人们晚上解小便一定要穿好衣服,防止着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开空调过夜。总之,想方设法使室内温度升高,这样老人起夜也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性生活后净身受凉 刘师傅去年退休,身体还很硬朗,每月与老伴仍有一两次的性生活。刘师傅有洁癖,后都要长时间地清洗;由于卫生间保温条件较差,再加上年岁已高、性疲劳等原因,一次后,刘师傅得了重感冒。

专家提醒:老人需要性生活无可非议,但一切应以不妨碍健康为前提。像后的清洗,四五分钟就完全可以了,时间一长,不冷出病来才怪呢!

使用电热毯不当 冬季,不少老年人喜欢用电热毯。的确,电热毯经济实用,一般的家庭都买得起。但使用不当,也会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张大妈患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且冬季洗澡要警惕“浴室综合征”孟怀东

一些老年人洗澡时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胸闷、心悸、恶心、目眩、四肢乏力、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晕倒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医学专家把这种由于在浴室洗澡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统称为“浴室综合征”,又称“冬浴综合征”。

在冬季,室外气候寒冷,浴室内温度较高,湿度呈过饱和状态,门窗关闭,通风程度差,空气污浊,氧气含量低,加之洗澡人数较多,体弱者以及老年人都不太适应浴室内这种特有的“小气候”,因此更容易出现“浴室综合征”。据临床医学资料统计:约有10%的老年人在沐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浴室综合征”。

除了上面提到的不良小气候等原因外,也有老年人自身体质方面的原因。老年人在冬季皮肤容易出现瘙痒,因而喜欢到浴池里洗个热水澡。然而,老年人体质一般较弱,耐受和应激能力相对较差,热水浸泡使得老年人的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都淤积在体表,用于循环、回心的血量减少,心脏血液输出量不足,从而使脑组织发生一过性缺血、缺氧,很容易引起“浴室综合征”。

为防止出现“浴室综合征”,老年人平时就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洗澡前,不宜过饱、过饥或过度疲劳,不能饮酒,可适量饮些白开水。进了浴室,最好能“热身”一下,即先在浴室内适应5分钟左右再入浴池。洗澡时,还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下肢开始洗,再用浴巾洗抹上身,最后身体才渐渐泡人浴池。

还应注意,在浴池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洗澡动作也不宜过急或过分用力,以轻松自如为佳。如果在洗浴过程中出现了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应立即步出浴室,到椅子上休息喝些茶水,一般症状即可消失。另外,洗澡时应事先了解一下池内水温,应以37~40℃为宜,过高过低都不好。还要注意浴室内的通风情况,如不满意可请服务人员帮助开窗换气,调好水温。一些心血管病患者洗澡时突然发病,易生不测,所以要自备一些硝酸甘油片一类的急救药品。

须注意小节

喜欢开着电热毯睡觉。体表温度的增加,使她心里更加烦躁不安,有时整夜合不上眼。到医院求医,医生建议张大妈关掉电热毯睡觉,不久,症状就减轻了许多。

专家提醒: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电热毯使用不当,除了会加重失眠症状以外,还有促使炎症扩散、易引起感冒、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等弊端。因此,不适应电热毯的老人,最好不用电热毯;适宜使用的老人,也应做到入睡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

早晨锻炼太早 冬春的早晨气温低,加上老人日渐衰落的身体状况,过早晨练利少弊多。从生理角度来讲,凌晨时人的新陈代谢比白天低,不少脏器仍在初醒状态,且血流缓慢,血黏度较高,此时寒风一吹,全身小血管发生保护性收缩,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从医疗角度讲,老人们大都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冬春早起锻炼,无疑会雪上加霜,导致疾病加重。

专家提醒:建议老年人一是改晨练为傍晚锻炼。傍晚锻炼,既可避免晨练所引起的弊端,又同样能达到晨练的效果。二是如实在改不了晨练的习惯,就推迟晨练的时间,最好将晨练的时间改在早晨8点以后,并补充热量,穿足衣服,还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午休时间过长 有些老人一年四季都有午休的习惯。中午睡个把小时,下午的精神就会好一些,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些老人午休的时间不节制.顺其自然,一睡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就会事与愿违,睡出毛病来。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7

关键词:探究教学;基本原则;地理课堂

一、兴趣性原则

地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就其内涵而言,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地理学习活动或地理事物现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趋向和一定的情感紧密相连[1]。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必然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动机。

案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某教师在“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出示如下案例: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神秘岛。为了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五名北军俘虏中的工程师史密斯,在岛上选了一片开阔而平整的地方插上一根杆子。当杆子的日影最短的一刹那,史密斯看了看手表,时间(西五区)刚刚17:01,于是便向他的同伴们宣布:神秘岛的经度大约是西经150°。接着向学生提出实践活动要求:上述案例提供了一个测量当地经度的方法,但具体做法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去设计和实践,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出我们学校所在的经度[2]。

案例1中,为激发学生课外观测的兴趣,教师通过创设实践情境,提出一个测量当地经度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一方法的实际用途,使本来枯燥的地理课外观测活动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也由于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一定挑战性的观测要求而变得充满趣味,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性原则

地理探究教学以理性认知为主要特征,具体操作中必须淡化对孤立的、琐碎的地理事实的记忆要求,通过地理技能、地理思维的培养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突出对具有概括性、应用性、可迁移性的地理内容的教学。所以,地理探究教学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突出地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能力、地理科学思维品质及地理科学素养等。

案例2:“人类活动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探究教学

某教师在进行“人类活动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探究教学时,组织了如下三个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

活动1: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温室效应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利弊均有,请举例说明其利弊。

弊: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危及沿海城市、港口;冰盖断裂,冰山解冻,威胁航行……

利:中高纬度气候变暖,降水增加,适合农业发展;便于人类对亚寒带地区的开发和利用……

活动2:《京都议定书》是世界各国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制定的重要文件,但美国最终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为什么?美国的这些观点是否有说服力?

提供美国国会辩论中反对签约的观点:中世纪欧洲,波兰可以种植葡萄,英格兰不结冰,格陵兰岛一片葱绿……气候变暖是全球自然现象,无须干预……地球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美国国会中赞成签约的观点:2万年前的冰期,全球温度比目前低4℃,按照目前气温变化速度,上升4℃只需100年……

活动3:提供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温室效应问题认识的研究历程,组织讨论。

学生搜集证据和讨论结果:对目前人类的居住地和已经取得的文明成就的影响方面,全球变暖利小弊大,且利的方面存在相当的不可预知性;科学界对于温室效应问题的认识尚未统一,尚不能有科学的结论;人类在温室效应问题面前必须慎重!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开展全球合作是目前可采取的最好措施[3]。

案例2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具有思辨性质的课程资源和相关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地理学习的思辨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较好体现了地理探究教学的科学性。

三、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问题时,不宜过易或过难,最好由易到难,依次递进。适度的探究,既可调节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3:“地球的公转”探究教学(片段)

某教师在进行“地球公转运动”的教学时,为较好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立体示意图,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四季变化,安排了如下探究学习活动(片段)。

课堂上,一个学生坐在前面的椅子上扮演太阳,并伸出单臂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另一个学生扮演地球。

教师:如何表现地球上的赤道和回归线?

学生:以他的腰带作为赤道,再在他的胸部和臀部上用红粉笔画上南北回归线。

教师:一切准备完毕,地球开始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

学生:错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应该是逆时针。

教师:地球重新开始公转(“地球”调整方向,重新转一圈)。

学生:地球应该是歪着脖子围绕太阳转,否则太阳直射点总在赤道上。

学生:不是歪着脖子,而是歪着整个身子。

教师:这个意见很好,说明你们进行了仔细观察(地球又重新转一圈)。

学生:太阳直射点看不清楚。

教师:“地球”请慢点公转,在二分二至点上停留一会儿,让大家看看太阳直射什么位置。

……

学生:冬至和夏至及春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看得比较清楚。秋分时地球背向我们,看不清楚。

教师:请大家上台观察。

学生:这回看清楚了,仍然直射赤道[4]。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课堂教学中较难处理的内容。案例3中该教师的做法,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该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活动时,对探究学习的适度性把握较好。首先,该教师正确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探究问题比较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探究问题目的明确,由易到难,依次递进;第三,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指导,保证探究学习的顺畅。

四、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样是一种教育原则,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剂,也是一种对内因施加催化作用以改变学生外在表现状态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想状态以波动的、快速前进的方式发展。

案例4:“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片段

某教师在“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气旋与反气旋异同特征比较的探究。

教师:气旋与反气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引起不同的天气现象,这两个概念具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很多学生都举了手,但也有几个学生未举手,于是教师便指定一个未举手的学生起立回答问题。那位学生面露难色,红着脸,声音很低地说:“我说不好。”

教师走到他跟前平静地说:“说不好没关系,谁也不能保证站起来就能说好,大胆地说就行了。”在教师的鼓励下,该生回答了问题。

“虽然没有百分百地答对,但对知识的掌握也还不错,以后继续努力”,教师及时鼓励了他。

过后教师又提问了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经过刚才的激励,该生的回答明显比之前有了自信。

“这次回答比上次有进步,能更详细地阐述你的理解吗?”

在教师又一次的激励下,该生进行了令人较为满意的回答。

“答得很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案例4中,对于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没有说“你很勇敢”、“你肯定行”之类的空话,而是非常体贴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就行了”, 为学生搭了一个台阶、竖了一把梯子,激励学生由胆怯变得自信。之后,对该生的回答又进行鼓励。适时激励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激励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林培英,马贺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何美珑.新课程地理课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 王旭.优秀中学地理教师一定要知道的6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 给水方式 排水方式 新型排水系统 常用排水管材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所必备和必须的资源。抛开生产、生活等大的方面,就建筑这一小方面来说,没有水源的建筑物是不具备使用功能的。作为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建筑内的给水方式和排水方式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给水方式

建筑物的内部给水方式的选择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给水系统简单;管道长度短;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外网的压力。

1、常见的给水方式有如下几种:

(1) 直接给水方式。建筑物内部有给水管道,内部设有升压设备,直接由外网给水。这种给水方式简单,投资少,充分利用外网压力,安装维修方便。缺点是系统无贮水设备。

(2) 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在建筑物的内部设有管道系统和屋顶水箱,且室内给水系统与室外的给水系统相连接。当室外外网的压力能够满足室内用水时,则由室外管网向室内给水,并向水箱供水;当用水高峰期时,室外的压力就会不足,这时则由水箱向室内供水。这种供水方式在一定范围上解决了供水的不足。但是因为系统设置了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所以也有缺点。

(3) 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当室外水管网水压经常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室外管网不允许直接有水泵吸水且建筑允许设水箱时,可以用这种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加入了水泵,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从而增强了供水的可靠性。

(4) 变频调速水泵给水。变频调速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当给水系统的流量变化时扬程也随着变化。这样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的消耗量。

(5) 分区给水方式。当建筑物大的高度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前面提到的那些给水方式就都不适合了。这时我们可以把建筑物的高度分成若干个区,分区给水。万事有利也有弊,这种分区给水方式也有一些弊端:管材零件配水器的费用增加;容易产生水锤及水锤噪声进而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

2、给水所用的管材:

(1)镀锌钢管。它曾经是我们生活饮用水所采用的主要管材。由于其内壁容易生锈、结垢、滋生细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所以会对自来水造成二次污染。如何避免这些危害呢?我们可以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卡箍连接的方式来减少危害。这种方式优点是强度高、抗震性好。

(2)不锈钢管。它的优点是:机械性好、坚固、韧性好、卫生条件好。可采用焊接、螺纹连接、卡压式卡套式等连接。

(3)铜管。它的优点是:耐温、延展性好、承压能力好化学性质稳定、线性膨胀系数小。可用螺纹连接 、焊接、法兰连接的连接方式。

(4)应聚氯乙烯管。它的优点:耐腐蚀好、抗老化性好价格便宜。通常采用承插粘接也可以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

(5)聚乙烯管。优点:重量轻、韧性好、耐腐蚀、耐低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连接采用电熔热熔橡胶圈连接。

(6)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抗老化(使用寿命50年以上)的优点。它采用卡套式连接和卡箍式连接。

目前,建筑内广泛采用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而淘汰镀锌钢管。而铜管仍是高档住宅的首选,但价格高。一般在热水系统中采用带保温套的紫铜管、聚丁烯管(PB管)、铝塑复合管(PEX-AL-PEX)、PEX管、PPR管等。UPVC管和PE-AL-PE管适用于冷水供水系统。

另外,建筑物所用的给水管材和给水方式应该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其实用功能,也可以使建筑物的成本减低。从而使建筑设计单位和业主都能受益。

二、排水方式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多根横管同时向立管的几率较大,排水落差大,更容易造成管道中的压力的波动。因此高层建筑为了保证排水的通畅和通气的良好,一般采用设置专门通气管系统的办法。但是有的通气管的排水系统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管道安装复杂,如果能省去通气管,对宾馆、写字间、住宅在美观和经济方面都十分有益的。而现在通常采用的单立管放大管径的方式在经济和技术亦不合理。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新的排水系统。

影响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下:1、从横管流入立管的水流形成水舌阻碍气体,使空气难于进入下部管道造成负压。2、立管中形成水塞阻碍空气流通。3、水流到立管底部进入横管时产生水跃阻塞横管。

三、新型的排水系统

1、苏维脱排水系统 。瑞士的索摩在1961年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排水立管配件,它让各层排水横管支管与立管采用水气混合气连接,排水立管采用气水分离器连接,这样就达到了取消通气管的目的,这种系统被称为苏维脱排水系统。

2、.旋流排水系统。 旋流排水系统是法国的勒格、查理和鲁夫这三人于1937年共同发明的。这种排水系统每层的横支管和立管采用旋流街头配件连接,立管底部采用旋流排水弯头连接。

3、芯性排水系统。芯性排水系统是日本的小道德厚于1973年发明的,这种排水系统是在各层连接处设高奇马街头配件,在排水底部设角迪弯头。

四、常用的排水管材

目前新建的多层住宅均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室内UPVC排水管的类型有普通UPVC实壁管、UPVC芯层发泡管(PSP管)、UPVC螺旋消音管这三种。普通UPVC实壁管噪音较大,而同等壁厚的UPVC芯层发泡排水管比UPVC实壁管重量轻约20%-30%左右,同时它又具有隔热隔音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建筑排水,可明显地降低流水噪音,所以大有取代UPVC实壁排水管的趋势。UPVC螺旋消音管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与其它同管径排水管相比排水能力提高很多。不仅可以作为高层建筑的排水管,而且还可以用来铺设专用通气立管。因此,后两种UPVC排水管材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方式及给水管材,根据具体情况将二者配套使用,才会提高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其次分析了影响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醒大家对这些方面加以注意。接着介绍了几种新型排水系统,希望能够丰富大家的排水知识结构。最后对常用的排水管材进行利弊分析,得出选择UPVC芯层发泡管(PSP管)、UPVC螺旋消音管这两种管材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的结论。(作者单位:给水排水专业上海绿地集团大同市新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樊建军、梅胜、何芳.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范文 下一篇:对航空运输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