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13 16:58:48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1

关键词:城市景观; 地方环境; 持续发展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西、北、绥三江下游。四会市从属于肇庆市,是肇庆市的东部并与佛山三水区邻接,西北与广宁县比邻,西南与鼎湖区相接,经济方面在肇庆市相对较发达。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四会面临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使城市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地域空间以及城市人文景观等与日益发展不相适应,有待在经济大环境下,认清城市发展中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并实现城市可持续的发展。

走进我们的城市,相当部分城区映入你眼中的是一幅幅的画面:一群人拥挤着坐在铁质的栅栏上歇息,神情疲惫;城市中到处充斥着同样的一根根拔地而起的混凝土“桩子”或一个个玻璃“盒子”、污浊的空气以及各种生活垃圾,一棵乘凉的小树都是一种奢侈,人们难得找到一块休息、交流和活动的地方。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

因此,建造一个可持续的、“绿色的”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保持城市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1.城市景观设计的“绿色”化

城市景观的“绿色”化表现为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木、灌木、草皮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等,如四会飞鹅岭森林公园的建设,为市民提供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的活动场所(图1、2、3)。

1.1自然景观要素的引入

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其生命活动本能地与自然相互联通。人们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的自律性就会丧失,生物钟就会失调,新陈代谢会不平衡。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当前的城市人口的快速膨,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工业化的负作用所破坏和浪费,市民的健康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植物、水体、岩石、土壤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要素,它们在自然界的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针对目前城市的绿地和植被覆盖面少、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噪声等现状,把自然界之中的景观要素引入到城市之中,适当的配置建筑小品,以改善城市整体的人文环境质量,使自然离人们更近。并通过对当地植物和材料的使用,也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以自然的花、自然的叶营造自然的园艺景观,一种模仿自然生态,各自宿根、观花、观叶植物错落有致,相互映衬的园林艺术新形式――花境(图4、5、6、7)。

1.2景观设计中的观念

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以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以节约资源、再利用资源和回收资源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就是所谓的设计观念。

1.2.1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可以理解为通过量的减少而实现生产与流通、消费过程中的节能化。由于我们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有的甚至是一次性的,无法再生的,因此应该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设计中如要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城市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多的采用新技术来减少资源的浪费。四会六祖寺就是选址在荒凉的山丘,不占用良田基地,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资源,发挥了山地效益,建成了旅游观光基地,是四会一个重要的城市景观亮点(图8、9、10、11)。

1.2.2 资源再利用

再利用是指城市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着新旧更替和能量的转换,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或者废弃地,重新再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休闲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在我国目前也在形成一股改建的潮流,把原有的建筑改做他用,增加城市活动场所。

1.2.3 回收

回收是指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能源――消费――能源”构成的,头尾相撞的闭合循环体系。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在我们的城市中必须建立起一个相对闭合的“循环系统”,对一些废物进行利用和回收,或者在景观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能够回收或者比较利于回收的材料,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成使自循环的系统,如把小区或建筑的水系统分成为两个。一个是可饮用水,另一个是洗涤用水,这样可以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可直接处理生活水后供给到建筑或小区中作为洗涤用水和浇灌植物用水(图12、13)。

2.城市景观设计的“双重价值”

城市的价值取向是人本身,更确切地说是每个普通的城市居民用他们本身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这样的城市景观是战略性的,而绝不是眼前的、投其所好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一个记忆当中的“景观”,其次是现实景观。目前城市环境的延续性正在逐步消失,忽略了人们对旧时环境的需求。市民记忆中的地标性建筑,如四会市交警大队大楼、四会市财政大楼已被“三旧改造”中拆除建为商住楼。

2.1城市景观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景观是一座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h境的氛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记忆”,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在它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可识别性和历史特征(图14、15、16、17)。

2.2营造城市环境的“双重意义”

城市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记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以及风俗习惯的特征,只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才能体现它的延续性。因此,在城市景观的更新和改造中要特别强调被保护设施的利用问题,处理好更新、保护、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合理的,适度的利用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在城市景观的更新和建设中要延续和发展城市景观文化和历史意义,新与旧、现代与传统要有机结合,一脉相承,要有所发展和创新。把历史的、传统的与当代的、时尚的特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给现代城市景观注入新的内容,建立新的城市景观环境形象,给后人留下高品位的、有生命力的景观作品(图18、19、20、21)。

2.2.1 尊重传统和乡土文化

每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生活传统,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服饰以及建筑等,从而形成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自然建立了特有的“情感”,这些都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所、能源以及精神寄托。他们的生活空间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有他们的含意的,是被赋予灵魂和情感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设计。

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而且管理和维护成本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域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图22、23、24、25)。

2.2.2 建造现代与传统文化共存的城市环境

城市景观应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传统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景观环境。文化环境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特定的意境(图26、27、28、29)。

景观文化的延续性就是于把它放入整个大环境之中去理解,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注重人对它的感悟和体验,只有人在其中它才能具有意义,否则,它不具有任何价值。只限于这样它才能体现出了景观的地方性特征,同时,新的地方主义的出现有效的反对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流派和文化的“大统一”。

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它需要众多的学科和技术进行参与。包括:艺术、技术、文化和经济等,不仅仅单纯的表现为植树、草地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同时,它还包括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和传统意义的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强.绿色城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2

关键词:节水型景观,庭院,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4103

1国内外节水景观的发展概况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大禹治水、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广西灵渠,这些沿用至今的水利设施,都是以自然为友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典范。治水景观在泱泱大国延续了几千年,是我们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艺术结晶。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阶段,追求GDP的同时,一座座大坝切断了江河的生命,看似坚固的水泥堤岸处处有漏洞,全国622个城市中,2/3的城市缺水,没有一条城市河流不受污染。当大众的目光都集中在出色的公园设计、亮眼的绿化工程上的时候,从本质上解决资源短缺需求的景观设计才刚刚起步。

1962年设计师麦克哈格就提出了景观应该结合自然去设计,我们不能无视自然基质而肆意去开发建设,50年前,新泽西沿岸毫不考虑生态学规律的旅游开发建设,最后被强烈的风暴毁于一旦[1]。如今,景观已不再局限于市政美化工程,更多时候是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的艺术重新登上历史舞台。1981年,美国丹佛市水资源部发明了“Xeriscape”代指“节水型景观”。随之日趋完善,在2002年推行了一系列能源与环境设计标准,提高景观建设利用率,考虑节水、储水及水资源再利用等问题。

2目前庭院景观存在的弊端

景观可划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光、水、植物、气候、土壤、空气等。目前对于软质景观的运用比较单一,对于自然元素的运用认知不足。一个可以产生生态效应的庭院,对于植物的要求自然要高过普通的庭院。

植物在庭院中的运用有些许不足之处:①植物搭配不合理;②缺乏立体空间绿化;③绿色环保意思淡薄;④植物景观维护不到位。

硬质景观是相对于软质景观而言的,泛指人工组成的景观。庭院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景观设施、铺装、围墙等。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①硬质景观在庭院中比重过大;②材料不环保,透水性差,运用不合理;③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

3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运用

3.1气候与小气候的调节

小气候的调节对于营造节水景观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调整整个场地的大环境,找出自然的客观规律,对改善自然环境,调节温度、湿度,提高空间的实用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的耗费,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

3.2土壤的分析和改良

目前,庭院多分布在市郊或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受城市环境影响较小,但土壤经过开发建设,人为活动产生各种废弃物,过去长期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土壤,破坏了代表土壤肥力的原土壤表层或腐殖层,植物需要的16种以上必须营养元素,大部分由土壤供给,所以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关键[3]。

分析场地的土壤pH值、营养水平、通气状况等,使土壤适合园林植物的生长需求及人类生活的标准,则需要以下措施。

(1) 因地制宜,合理栽植。各种植物对土壤酸碱度(pH值)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植物适于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在盐碱土壤上(含盐量大于0.3%或pH值大于8)要选择耐盐碱树种栽植[4]。

(2)改良翻土,增加养分。改善土壤贫瘠的状况,需要人工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

3.3选择合适的植物

庭院中植物的选择最为重要,使用耗水量少但是又能满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需求的植物种类。同时植物也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水量多的储水植物布置在低洼处,耐旱耐热的植物布置在向阳处,对植物进行组团划分。针对植物的选择有以下措施。

(1) 最有效的策略是减少草坪景观。草坪只在任何地面覆盖物都不能取代的时候使用。

(2) 保留场地现有的植物,选择适宜栽植的乡土树种,避免入侵性植物或是耗水耗养的植物。

(3) 选择耐旱、耐热、储水或生长缓慢的节水植物,例如,小叶栎、枫香、石楠、合欢、紫藤、龙舌兰、南天竹、蕨类和景天科植物等。

(4)增加植物的群落多样性,达到保水效果。乔木树冠具有截留雨水和蒸腾作用,灌木可以保湿,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地被植物可减少地表径流,枯枝落叶等覆盖物可吸收水分。

(5)选择可净化水体的植物,庭院中的水景观多为人工建造,没有活水来源。可净化水体的植物不仅为水生或湿生植物,还有陆生植物。

(6)保持植物配置的合理美观。营造出春迎香、夏观花、秋品果、冬傲霜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7)适当选择生产性作物。在庭院中种植一些可食的植物,不仅可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可平添几分实践的乐趣。

(8) 植物要选择易栽植、易打理的种类,降低平日维护、修剪的经费。

(9) 增加立体绿化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更多的景观绿化,丰富景观的多样性。

墙面绿化:凡是有植物覆盖的墙面温度通常可降低2~7℃;同时,墙面覆盖后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提高10%~20%,墙面绿化对丰富景观层次、降低建筑表面温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5]。

屋顶绿化:尽可能降低自然水资源的流失,通常采用屋顶绿化,可减少景观中的不透水面积,通过透水材料使雨水利用再回收,顶层防水层上铺保水层、蓄排水层、过滤布及植物生长基质,不仅可以使植物生长良好,而且使雨水过滤后通过蓄水层中的管道排出。

棚架绿化:不仅可以遮阴避阳,同样还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所用材料譬如牵牛、茑萝花叶俱美;丝瓜、葫芦可做菜肴;葡萄、猕猴桃能够提供鲜美的水果;瓜蒌、金银花可以制成有用的药材。

3.4充分利用非常规水

目前我国庭院灌溉的水多来自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了居民用水和绿化用水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是解决矛盾的途径之一。非常规水是指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源,它包括污水处理回用水、海水、微咸水、雨洪水等。

(1) 污水处理回收。将厕所、淋浴、洗澡、洗碗机、洗衣机和阴沟的污水都汇入庭院地下水泥水槽中。这个地下水槽有3层过滤层,可以过滤掉寄生虫、病毒和细菌。一个太阳能的紫外线净化系统,使得那些被处理过的水在被重新利用之前,已经没有了细菌和病毒的痕迹。

(2) 雨水回收利用。将落在屋面上的雨水都收集起来,通过过滤池进入庭院地下的储水罐,然后利用水泵抽出,可再次利用。收集雨水的最大的担心,是像落叶、鸟的排泄物之类的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因此,需要特殊的过滤系统。

(3)海水淡化利用。靠海边的城市可将海水淡化,转化为生活、工业用水。但是海水淡化成本表面上远高于自来水,海水淡化技术多用于提供工业用的高纯水。所以,海水回收在庭院中比较少见[6]。

3.5硬质景观的节水措施

(1)庭院中的人工水池水源多是居民用水,并没有自然水源补给,既不能自然更换,又浪费了水资源,如果维护不合理反而污染了自然环境。庭院中的水景面积不大,但同样可以营造亲水空间,比如,狭长的镜面池、低流速的小瀑布。

(2)改水泥步道为木质或石质的汀步,减少了步道的面积,增添了庭院的趣味性,又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3)在停放机动车的地方或是车库前方的机动车道改水泥路面为透水格嵌草。

在硬质景观材料方面有以下改良措施。

(1)尽可能少用水泥、塑料、金属等材料、多用木材、青石板、卵石等贴近自然的材料。同时废弃玉米杆、荆条、柳条等材料也可运用到景观的设计中[7]。

(2)利用生态透水材料进行景观设计,如瓷质或陶质生态透水砖、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等。

(3)新材料层出不穷。传统的木质材料将会被深度碳化木、防腐木所取代。凝石将替代水泥,凝石大多采用工业废料,成本要远低于传统水泥。木塑由锯末、秸秆及灌木枝条等进行塑化后制成,属于环保型、节约型新材料[8],兼具塑料和木材两者的优良性能。

(4) 铺设生态的地表覆盖。地表覆盖要贴近自然,避免人工材料的运用。通常用庭院中的碎树枝、碎树叶、果壳、稻草等可降解的材料。

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杨晓帆: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发展与运用园林与景观

3.6运用高效的灌溉系统

目前大多以人工浇灌为主,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庭院虽然面积有限,但也应提倡节水灌溉,逐渐走向生态型景观。

节水灌溉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减少地面径流与灌溉水渗漏损失,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滴灌可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9]。

4节水型景观在庭院中的益处

节水型景观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节约——通过景观自身调节,更少依赖外界补水,在有限的资源和低成本的维护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为回收——通过灌溉技术、废水过滤技术及雨水回收技术来补给景观用水和生活用水,保证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在节约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节约了经费开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庭院景观的发展也日渐成熟,现在庭院景观已不是停留在种植绿化的基础上,而成为一个展现品质和喜好的自然空间。设计结合自然,资源的节约同样可以在这面积有限、足不出户的庭院中实现。如今节能理念深入各个行业,节能型的景观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节水型景观在我国的庭院市场有着长远的发展前途。

庭院节水型景观帮助节约了家庭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使之走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如果每家每户的庭院都采用如此生态环保的景观设计方案,那么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节水型景观的益处:①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②改善庭院小气候,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③减少个人用水费用,降低庭院管理维护费用;④可调动使用的水资源增多;⑤增加庭院中的绿化面积。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克哈格. 设计遵从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骁毅.最新私家庭院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陈自新,李玉和,杨遂.城市地下环境对植物生存条件的影响[J]. 中国园林,1987(4):23~25.

[4]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J]. 中国园林,1995(3):127~131.

[5]李映彤.小庭院绿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森海.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9(3):68~72.

[7]刘文. 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8]张颖,李勇.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3

关键词:景观;废弃物;循环;生态;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的处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土地等资源,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对与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技术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这些工艺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广,并为环境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仅关注生活废弃物进行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人们开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生活废弃物的管理,从源头及物流组织上解决生活垃圾带来的问题。

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的物质、设备、设施、人员等若干相互制约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根据城市管理的需要,完成生活垃圾从产生源头向专门处理场所转移”功能的有机整体。

1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与废弃物利用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使用。它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简单来说,它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协调的“发展”。其中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废弃物,是指特定条件下对某一活动而言无用、不要被丢弃的物品、物质。广义上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狭义上多指固体废弃物或含多量固体的废弃物。但废弃物不表示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当技术、环境或活动方式、方法、目的等改变后,废弃物也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这也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基础。本文中所指的废弃物指固体废弃物。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涉及多个领域。景观设计是在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的背景下产生,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观设计师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努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其中对废物、旧物的循环利用在此表现的尤为突出。

2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再利用的几种途径

废弃物除可被回收利用的部分,大多被直接运往郊区或乡村,采取露天堆放或填埋的处理。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景观中通过更新、循环、再利用的开发形式和设计理念,可减少一部分废弃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景观中对废弃物的利用有多种途径,简单介绍如下:

(1)用废旧材料创作雕塑或景观小品。通过艺术家或设计师对废弃物的筛选,运用艺术的手段使废弃物具有审美的功能。例如,央美教授徐冰的作品《凤凰》,就是利用了建筑的废弃材料创作的。从“凤凰”上,我们可以看到废弃的铁锹,工人们带的安全帽,废弃的管材等。还有一些艺术家用生活中淘汰的日用品、电子产品或是工厂的废旧机器、金属材料来创作雕塑或景观小品。从审美意义上来说,废弃物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烙印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2)作为施工材料使用。例如,在建设施工中开挖出的坑土碎石等可在景观中用于对地形或空间的塑造。在建筑的拆除过程中,相对完整的砖石、瓦当等可以用于景观的铺装;不规则的一些混凝土或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可以用搅拌机绞碎用做简单的填充材料。

(3)废弃不用的旧厂房或不易拆除的巨型机械可看成是大型的废弃物,对它们的处理,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国西雅图的煤气厂改造、纽约的高架桥改造,都是在废弃的旧址上进行改良和美化,重塑景观环境,取得了不凡的生态、经济效益。对废弃工业建筑物或是构筑物进行功能置换,既保存了地区的历史记忆,也为地区经济和景观活力的再现做出了贡献。

(4)城市中的历史古迹或历史街区在城市的快速建设中是一类特殊的“旧物”。它的使用功能可能已经跟不上现展的步伐,但却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精髓,延续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对它们的处理不是一味的拆迁重建,在规划与设计中尊重原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重新创造可以体现城市文脉的景观是最好的再利用。

此外,针对废弃物不同的材质、形态、特征等,对应景观的设计、施工,我们还可找到多种的循环利用途径。同时,景观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景观设计中废弃物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在景观设计中,废弃物的利用一直有被提及,但在现实中的使用却并不普遍。设计时真正要做到有物可用、有效利用,还需要一些先决条件。这也是目前废弃物在景观中很难大批量使用的原因。

(1)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机制不完善,缺乏规模经济性。可再生废弃物的回收多靠个人走街串巷低价收购。回收到的可再生废弃物直接进入二手市场,或被手工作坊拆卸二次使用,或是卖给相关企业。回收利用的各个环节在经营上分散,行业组织协调性差,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不可再生废弃物一般直接填埋,利用率更低。这就给设计师带来了困扰:材料的收集选择不明朗。

(2)废弃物的数量、规格及危险程度不确定。碎石、砖块、玻璃、塑料制品、废旧机器、旧家电,乃至建筑垃圾等等,这些物品很难有可直接使用的,绝大多数材料需要经过二次加工。数量与规格的参差不齐,危险隐患、污染程度的不确定,二次加工费用的不清晰,也造成了批量使用上的困难。

(3)废弃物在形态、色彩等因素上变化较大,难免受场所环境、施工周期、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这也为废弃物的利用带来了难度。

(4)审美取向上造成的偏差。利用废弃物创造的艺术作品或景观小品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而这时,最怕的是打着生态环保的幌子购买不是废弃物的材料制作所谓的生态艺术品。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一定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相违背。 简单来说,对废弃物的处理没有完善的流通、加工体系,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整体的提升。废弃物再利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协作。

4废弃物利用在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真正遵循生态化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句华丽的口号。针对如今景观中废弃物再利用出现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对可循环、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离不开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应有针对废弃物分类、收集、整理、加工的高效管理机制,保证顺畅的流通环节;其次,政府的大力鼓励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的规范行业运行,废弃物或废弃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开发应走向制度化;最后,利用信息媒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景观设计中,形成对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及开发形式,是设计师对环境和人的真正关怀。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贡小雷.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 徐建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 杨娜.城市废弃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5] 郭洁.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4(4).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4

一、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及逆向物流

1 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回购再造战略是指对油田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废旧生产物资进行回购,再造(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网络。

2 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逆向”的物流。逆向物流属于油田供应链回购再造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旧物资修复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是对生产废旧物资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再使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了退回检验控制,回收再造流程的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物资回购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二、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的必要性

1 回购再造战略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油田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既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生产物资采购成本,又可推动内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 回购再造战略是保护油田生产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油田实施物资回购再造战略,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又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 回购再造可杜绝潜在质量事故的发生。油田生产单位在淘汰产品、废品中暴露出的产品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物资供应管理阶层。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反馈的质量信息优选供应厂商、促使供应厂商在事前不断的改进产品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品质不良的隐忧,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让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

4 回购再造行业发展效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推动油田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油田创造增效之道,也可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油田物资回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有待创新。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下,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基本还是采取“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 油田废旧物资回收机构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由于油田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油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对废旧物资仅限于“收”和“卖”,基本没有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再生资源的预处理和再加工,阻碍了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3 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油田生产每年投入约80亿的生产物资,物资种类涵盖56个大类,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铁,旧设备,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由于油田生产区域面积广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再加工,运输费用高,回购价格低;另一方面,油田废旧物资调剂中心受机构、人员因素影响,向生产单位回购废旧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种种因素导致目前油田废旧物资再回收利用率不到2。%,可回收再生资源隐性流失严重,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更加严重。

4 职工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不高。在油田内部,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5 激励机制不健全。油田目前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促进生产单位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激励政策。由于回收废旧物资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如果废旧物资回购价格过低,激励措施不到位,调动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四、油田物资回收、再造、处理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油田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构。任何一种管理体制的推行,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运行才能实现。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当在对油田现有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及油田物资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物资回购再造专门机构,使之能够覆盖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我们可以以油田物资供应体制为主线,将现有的油田物资回收调剂中心改建成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将各二级供应部门设为物资回购再造的中转中心,各三级基层单位为物资回购再造物资供应点,形成一个建立在供应链有关环节上的完整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体系。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行使油田废旧物资回购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油田生产性废旧物资的集中回收,利用、处置,调剂和检查,负责向修复点,油田范围内再加工点、油田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生产物资供应厂商提供回购的可再生或可利用资源,负责旧品再造后的分配、供应。

2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物资回购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思路在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物资回购再造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要克服和纠正“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倾向,积极组织收购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对那些生产部门非常需要,但价值小、利润低或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再生资源品种,更应千方百计组织回收。其次,要摒弃“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回收加工厂,采取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最后,要根据物资回购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建立以三级物资回购供应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物资回收体系、可再生物资交旧体系、废旧物资拆解体系、物资修复管理体系,返厂再加工管理体系,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原油生产和油田建设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物资供应链的总运行效率。

3 完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制,畅通物资综合利用渠道。目前,虽然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还需完善机制。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争取油田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获得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部门和回购再造信息网络等方面项目的投资。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其次,要同有关部门结合,制定有效促进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加强与油田外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寻求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协调好废旧物资上交,回收、分拆、再加工、利用单位的协作关系。

4 开发物资回购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资的流通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流在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信息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采用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油田目前实施物资回购战略、发展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废旧物资信息数据的缺乏。包括废旧物资存在的准确位置、数量、可利用的程度、目前的管理状况等等,因此建立为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强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目前,一些网站从事某些二手产品的广告和销售,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这类网站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类网站为自己做宣传,寻求与油田外可再生资源加工厂商的合作。

5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油田应当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建设单位回收和利用。对上交的废旧物资,给予一定的价值返还;对利用再生资源的单位。可以按节约新物资的比例予以适当的奖励。

6 搭乘网络配送的运输载体,实现物资回购再造与网络配送整合。网络配送是正向物流的终点,而物资的回购再造是逆向物流的起点,二者可以通过油田物资供应链的运输载体实现物流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整合。即通过信息系统在完成网络配送的同时,利用网络配送的车辆,搭载回需回购再造物资至所需地点。

7 与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回购再造物资只有在完成了销售环节,才能实现利润再造、盘活闲置报废物资的目的,达到逆向物流的终结点。因此,物资回购集中管理中心应当发挥物资供应行业的优势,与有关的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将油田没有能力修复或再加工的可再生物资、可利用的产品部件提供给生产厂商,由其加工检验合格后再进入油田资源市场。这样,使供应厂商、生产厂商、油田各方的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达到共生共赢的局面。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5

【关键字】循环经济 饭店运营 管理方式 转变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饭店业所耗费的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

念下探讨了作为旅游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饭店业在运营与管理中如何贯彻循环经济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or Recycle Economy)是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即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物”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量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指导,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方法,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消耗量,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它对污染的防治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解决的。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改进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可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可循环使用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物品,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利用原则是过程性方法,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商可以通过标准设计,增强通用性,提高重复使用率。

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回收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购买再生物品的自觉性,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就是减少废物最终处。

二、饭店的能源利用现状

传统经济模式下旅游饭店对资源的利用存在巨大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饭店的建筑设计与能源浪费

首先是有些饭店的建筑设计不符合能源运转规律,如建筑的外表面积过大,建筑方位没有考虑风向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建筑外墙颜色不符合能源吸纳要求,选择的建材隔热保温效果低。其次,饭店的能源中心和管道规划缺乏系统性,如能源中心离主体建筑过远,建筑采用大范围集中供能方式,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的走向和分路方式不合理等。

2、饭店设施配备与能源浪费

这种饭店设施配备与能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设施能耗与饭店的实际经营不匹配。如饭店的耗能设备设计容量过大,设备设施本身的设计就缺乏节能保障;灯具不节能;水龙头出水量过大;设备的能耗方式没有根据客源、气候、活动内容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能源得不到完全利用;锅炉的热气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直接外排;冷凝水得不到回收;管道散热严重等。

3、饭店能耗管理与能源浪费

饭店管理不到位,也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缺乏主动节约能源的意识。如电表、水表、煤气表、燃油及蒸汽流量表等计量仪表配备不足、对不用的设施设备没有及时停止运转等。

4、日常经营对库存物质的浪费

饭店的日常经营需使用大量的办公耗材、后勤耗材和客用易耗物品,但是在现实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浪费耗材现象。如许多饭店的客用拖鞋、肥皂、洗浴液等耗材都是一次性的,这些物品在饭店中大量使用既浪费了自然资源,也不利于环境保护。饭店可以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来寻找能源使用和耗材管理过程中的节能降耗空间,通过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三、“3R”原则在旅游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实施

旅游饭店是一个资源消耗相当大的经济实体。“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旅游饭店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从生产的源头开始减少能源和耗材使用的同时,还能最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按照这一原则,饭店要通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的手段来节约资源,这不仅需要管理思想的改变,更需要饭店在运作结构上进行相应的改良和努力,具体的操作可以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节能降耗。

1、从技术方面推进饭店节能降耗

饭店在筹建期间就应该从建筑结构设计、装修入手,尽可能使饭店的建筑设计及规划利于节能降耗。

首先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要利于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如建筑方位要考虑风向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建筑结构要充分考虑采光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等。饭店对大堂等公共场所的设计要尽可能广泛采用大面积自然光以代替白天的照明灯;将传统的饭店客房卫生间(进门侧面便是卫生间,即使白天也必须开灯)设计成与客房透光的卫生间。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尽可能使用节能建筑材料。

其次采用节能型设备或设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如对饭店中央空调机组的选型、蒸汽系统饭店油烟净化设备、洗衣设备等“耗能大户”要精心选择;对饭店的自动扶梯也可以加以改进,这样既可节电,又减少电梯磨损,同时也可降低噪音,可谓一举三得;在必要的地方安装触摸式定时电灯或声控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采用替代性制冷系统、先进的荧光照明系统和改善供热设备及电力配给系统等,也可以让饭店在更大程度上节约资源。

最后要利用替代性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景区内的饭店还是景区外的饭店应该尽量使用那些相对于人类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这些清洁能源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影响很小等特点。在一些先进国家的能源利用中,绿色电力已经占有重要的份额,特别是那些建在旅游景区的饭店,有些已经达到能源利用的“绿色化”。例如,加拿大阿鲁姆旅游风景区的生态旅馆,其全部能源都来自于太阳能,除了能量收集和转化装置外,旅馆还建有能源储备系统,这样就保证了对太阳能的长久利用。

2、从管理方面推进饭店节资降耗

首先要使全体员工都有节能意识,营造一种节约资源的氛围。饭店是一个能耗大户,资源消耗面广,因此节能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服务的每一位员工。只有每位员工都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够主动做好节约资源的工作,节约资源才能成功。为此,饭店应该重视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认识。

其次要加强日常节约资源的管理,做好能源基础管理工作饭店必须从眼前抓起,从小事抓起,从日常抓起,做好最直接、最基本的日常节约资源的管理。

最后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改进传统的服务程序或方式。饭店目前所采取的服务方式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形成的,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有些方式是不尽合理的,如饭店床单的“一天一换”就是没有必要的。饭店尽可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服务程序或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节约资源。

四、再利用原则在旅游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实施

再利用原则在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运作主要体现在延长饭店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饭店资源的使用时间和次数。这同样可以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

1、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

首先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各种设施设备,以减少对各种设施设备的无谓损坏,延长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饭店应加强各种设施设备的更新管理,能够修理和翻新的就不要重置,要尽可能选择容易更换通用元件的设施设备,很多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采取“部分更新”的做法,使这些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延长饭店资源的利用时间和次数

首先可以通过添加节约资源的装置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如在洗衣房与锅炉房之间建立地下蓄水池,将原先排入下水道的洗衣房各洗涤设备的废水及蒸汽凝结水回收,经过沉淀过滤处理,用于锅炉的粉末除尘、员工厕所冲洗及员工通道的地面冲洗;对空调机组运行时热交换器产生的含热量的凝结水进行回收,在经过水质优化处理后可用于锅炉回水。其次,合理地改进处理或使用资源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比如,洗过蔬菜、水果的水可以用来清洗客房以外和饭店周围的公共区域等;破损的布草可以作为抹布或拖布使用;废旧报纸用于干擦玻璃后再进行回收等。

3、再循环原则在饭店资源耗费管理中的应用

饭店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是指饭店资源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此,饭店仍然可以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进行运作。

(1)在技术上,要通过先进的废物和污水处理技术实现回收再利用。例如对厕所粪便的利用,有些生态旅馆配备了机械化可堆肥厕所系统和化粪池系统,其简单构成和工作流程是,有4个分割间,容量为28公升,循环时间为7天,在压力下由一个间歇性的沙滤器渗漏填满。这样的技术和设备更容易为位于风景区的生态饭店采用,因为它们有更大的地域空间来建造相关设施和安装相应的设备。

(2)在管理上,要教育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饭店各种物品的再循环利用。回收“废物”没有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是无法实现的,为此需要向员工进行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真正意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积极投入到回收废弃物的行动中。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员工的回收“废物”行为加以鼓励。

总之,饭店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饭店业接轨的需要。饭店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开源节流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客源。发展循环经济,可使饭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高度一致。饭店发展循环经济是现代饭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抉择。

【参考文献】

[1] 李庆雷、明庆忠、马继刚: 旅游循环经济视野下餐饮业的运营与管理[J].生态经济,2007.

[2] 宋伟:循环经济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2007.

[3] 于干千: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中国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商业研究,2006.

[4] 毛惠:循环经济观下的饭店能耗成本控制[J].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报,2007.

[5] 魏卫、张文敏、曲波:国外饭店与餐饮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J].生态经济,2006.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6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再生水;回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污水作为又一大水资源,有着水质水量稳定等优点[1]。城市污水再利用比远距离引水便宜,比海水淡化经济,运行费用低。目前,“污水再生利用率”已成为城市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环保部印发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要求缺水地区“污水再生利用率”不得低于20%[2]。

在工艺技术方面,将污水处理转换成可被利用再生水的工艺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实际现实中,我国的再生水利用发展却十分缓慢。制约再生水利用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以及政策管理制度等。对再生水项目的融资模式的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大量学者对再生水利用项目的市场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市场化融资的方法[3]。吴丹等人对再生水水权概念进行了明确,加强了再生水利用的水权管理研究[4]。需要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来改善再生水项目目前存在的现状。

1 再生水回用现状分析

再生水回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发展。但是目前全国再生水利用率相对非常低,由《中国水业市场研究报告(2014)》知2012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为35.32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只有5%。大量学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问题如下[5]-[7]:

(1)中水价格不合理。(2)配套管网建设滞后。(3)缺乏政策保护。(4)融资渠道不足。(5)管理体质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核心问题是政策法规跟融资模式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讨论再生水项目的融资模式的问题,来改善目前再生水利用发展缓慢的现状。

2 PPP融资模式理论概述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司伙伴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8]。PPP模式最早在1992年被用于英国项目建设,这是一种综合BOT、TOT等方式的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益[9]。

3 PPP模式应用于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1 再生水项目经济特点分析

再生水项目属于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其投资效益具有滞后性,投资与受益的主体具有不一致性,并且其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外部性。由于政策以及市场不够完善,现在难以将其内部化。再生水作为一种城市水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可以预期的稳定市场,存在一定的营利性,可以通过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补贴,使得再生水项目可以转化成可经营性项目。

3.2 PPP模式应用于再生水项目的优势

(1)我国目前再生水项目仍然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存在融资量短缺,渠道单一的问题。如何充分吸收市场资金,走多元化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有充足的民营资本,可以为PPP模式的运作提供充足的资本。(2)政府管理体制下的再生水项目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技术更新缓慢、管理水平低的缺点。通过公私合营,可以引进企业先进的工艺技术与管理经验。(3)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如再生水项目。这使得私人部门在PPP模式的再生水项目中减少了更多的潜在风险[10]。更多的政策为PPP模式提供了更好的融资环境。所以再生水项目运用PPP模式的融资模式,既能满足再生水项目的政府公益性,也能满足私营部门的利益要求。

4 PPP模式在再生水中的运行模式探讨

PPP模式中主要的参与主体为:政府、私人部门,还有其他的利害关系者,如建设公司,银行金融机构,监理公司等[11]。

PPP模式的运行模式可以按照“招标-建设-运营-移交”的方式。

(1)前期招标阶段。在进行招标阶段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可行性研究之后再进行后续招标。对于PPP模式来说,政府需要为企业承担部分风险,所以确定合作公司是十分重要的。招标可以采用两步招标,先用公开招标,再用选择性招标。充分考虑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资质和企业信誉。在此阶段政府与企业商定融资方式与比例以及运行阶段收益分配问题。

(2)建设阶段。建设阶段由政府与合作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设招标和项目初步融资。在此阶段政府可以对于再生水项目的管网铺设项目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投资,然后对合作企业收取管网使用费或者资本收益。从而降低项目的融资难度,并限制企业的垄断性收益[12]。

(3)运营阶段。在运营阶段需要政府与企业确定再生水价格收费方式,政府需要确定科学的财政补贴政策,以确保再生水的使用率。项目公司进行运行,收回成本并适当营利。

(4)项目移交阶段。经过规定年限的运营阶段,特许经营期结束。项目公司将项目无偿交给政府,政府再决定后续运营公司。合作公司跟政府部门都得到满意的效益。

5 结束语

PPP模式在其他工程方面有大量成功的示范,运行模式也逐渐成熟。对于目前再生水利用的现状,特别是项目融资与科学管理方面,PPP模式具有很好的预期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实例工程来发现。

参考文献

[1]周彤.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183-187.

[2]环保部.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的通知[EB/OL].http://.

[3]黎锦胜.深圳市再生水利用项目市场化融资决策研究[J].给水排水,2012,38:38-43.

[4]吴丹.再生水利用的水权管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92-97.

[5]梁军波,杨开,黄海峰,等.从中水的系统构成及水源探讨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住宅设施,2004(3):33-35.

[6]孙铁珩,蒋侃,孙丽娜,等.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的应用:中水回用在沈阳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441-2444.

[7]黄明祝,周琪,李咏梅.中水回用及展望[J].再生资源研究,2003(5):19-21.

[8]王灏.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5).

[9]李春好,曲九龙.项目融资(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1-202.

[10]刘葭.城市水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0(5).

[11]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J].中国软科学,2002(2):35-54.

[12]陈小虎.城市再生水项目PPP融资模式应用及风险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7

【关键词】余热发电;工业节能;并网;EMC

1.余热发电市场前景

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

节能减排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项长期战略,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显著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已经大幅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从现有的装备节能中寻求突破。在工业节能中,潜力最大的方式是余热余压的利用。

遍布于全国各地的钢铁、水泥和玻璃厂里,究竟有多少余热资源可以利用?截至2010年,钢铁、水泥、玻璃、合成氨、烧碱、电石、硫酸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容量近1200万千瓦,到“十二五”末,这七个工业行业余热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2600万千瓦,将超过三峡电站,相当于现有核电装机总容量的2.4倍。“如果按照每千瓦造价5000元计算,2600万的装机规模相当于将形成1300亿元的投资。”一位业内人士计算。

在年初工信部制定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工业节能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在行业目标上,提出了“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改造空间已经不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已经处于较低位置;但是我国余热余压资源利用率低,剩余可回收率潜力近50%。

“十二五”期间,尚有4亿吨左右的熟料生产能力需要淘汰,需建设近30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实现等量淘汰。另仍需新建约70条左右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预计到2015年,国内水泥行业余热电站工程的需求将达到908条。

目前,余热发电项目毛利率在60%以上,净利润在30%-40%之间,内部收益率在15%-25%之间,投资回报期为4-6年,由于余热发电投资大,各个企业无力承担高额投资,所以目前,余预热发电投资基本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模式,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即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该模式较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更具持续稳定的盈利现金流回报。

项目案例:某水泥厂5000t/d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运行时间7000h,年发电量5411×104kWh,年供电量4924×104kWh, 按大型火电厂发电效率为0.383kg标准煤/kWh计算,年节约标准煤18859t,每年减少CO2排放量47148t,计算吨熟料发电量33.7 kWh。项目投产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57%,全部贷款偿还期仅为投产后3.83年,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2.余热发电存在困难

尽管余热发电呈现的前景广阔,但此行业存在的困难仍旧不能忽视。

2.1并网问题非常突出

从理论上讲,余热发电是将工业企业多余的余热用来发电,所产生的电量首先用于企业再生产,富裕电量再卖给电网。但在实际操作中,卖电给电网目前来说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即便是企业使用自己的余热电力,因为仍需要大电网作为后备电源,因此也必须向电网缴纳一定数额的接入费和备用费,其实,并网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触及到了电网的利益。由于余热发电的核心就是将节省出来的电源自用,而在目前输配尚未分开的情况下,电网的盈利模式是从电网低价趸电,然后高价卖给企业用户。上马的余热发电项目越多,对于电网的收益越是不利。再加之并网运行的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等有欠规范,各地在并网政策的执行上也不一致,导致余热发电并网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2.2除了并网问题之外,目前余热发电行业的另一瓶颈便是缺乏资金

余热发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5年,考虑到政府的节能奖励,投资回收期一般还可缩短3-6个月。但由于项目初始投资额较大,一般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庞大的一次性投资对余热发电推广形成一定阻力。发改委建议,应支持从事余热利用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和中小企业集合债,鼓励相关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加大对余热发电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各类创投资金或股权投资企业以及国际援助资金,增加对余热资源利用领域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应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余热利用项目贷款的增信支持。

3.余热发电项目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从事余热发电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余热发电工程公司,主要以服务本集团内的企业为主,如海螺水泥旗下的余热发电公司。另一类则是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其中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EPC为主的余热发电服务公司,例如创业板上市的易事达,再有一类则是以EMC业务模式为主的天壕节能。

而对于专业的余热发电公司,由于EMC模式超越了简单的工程总包(EPC),可以与企业长期分享电价收益,也更符合目前环境服务方向。

天壕节能,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上运用自身技术、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投资、设计、建设并运营余热电站,采用EMC方式,与企业分享节能效益;天壕节能的EMC模式在客户选择、合作年限、盈利分成、定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能够为自己提供持续、稳定、丰厚的现金流入。并且拥有专业团队负责政府协调工作,形成了一套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公司由于多项专利专有技术,构建了余热资源分析处理、取热及烟风系统、热力系统及优化设计、关键装备等四大核心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众多行业中。所以,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成为余热发电主流。 [科]

【参考文献】

[1]陆秉权,刘桂林.中国余热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下) .中国建材,2010,12,6.

再生资源回收的前景篇8

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资源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既有的粗放式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如何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让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已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这个产业能否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能否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面临哪些困难?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研究员。

概念模糊 底数不清

《新经济导刊》:日前公布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到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请您对此进行解读?

程会强:这是首次在国家规划中正式、规范地提出。既然国家规划明确地提出来了,就应该以这个提法作为规范的名称,列入产业指导目录,围绕这个产业建立翔实、科学的统计体系,明确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摸清底数,这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根基。

原来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似的名称比较多,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再生资源产业、环境保护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这些概念大同小异,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见诸于相关的国家文件和规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前端的回收到后端的利用,从生产到生活,覆盖的范围比较大,这就需要对它涵盖的领域进行清晰的界定。要明确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和标准才能叫产业,否则什么都能称之为产业。为什么循环经济搞了这么多年,许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新概念和相似概念太多了。

此外,相关的协会也很多,为了将这些协会统一起来,深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在正在筹备中国循环经济促进会,争取明年建立起来。截至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循环经济组织和领导机构,每个部委在管一段,正在酝酿成立全国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和管理。

《新经济导刊》: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我国重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再制造产业初具规模,资源再生加工利用能力达每年2500万吨,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达每年4亿吨。您对此怎么看?

程会强:我参与研讨、论证了工信部颁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统计了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的相关数据,这六种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在2010年就达到了110220万吨,远远超过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如果把尾矿减去,那其它四种工业废气物的综合利用量也有9亿多吨。这些数据没有包括生活方面的废弃物,若加上商务部统计的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橡胶,那综合利用量就更庞大了。科技部也有统计数据,《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显示,2010年,我国回收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八类社会消费品废物,总量达到了1.49亿吨,如果加上前面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一共是12.51亿吨。

为什么规划数据会出现这么大的误差?主要是概念不清晰,统计口径不一样。当然也与这个产业不成熟有关。一个学校和一个小区,用了多少电和水,能精确地统计出来,可产生了多少污水和废纸就不好统计了,只能推算。我国废旧商品的统计,也是根据年产量和生命周期倒推的。实际上,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种逆向的物流和科研,我们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从单纯的依赖一次资源,转向依靠二次资源;从单纯的开发地下资源,转向开发再生资源;从单纯的倚重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前景美好 现状堪忧

《新经济导刊》:许多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收废品的”层面上,而且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您对这个产业怎么看?

程会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通过国家政策和规划加以提升,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潜力很大。这个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万亿,吸纳就业人口2000万,预计2015年产值达1.5万亿,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实际上,就业人口2000万属于保守统计,很多收废品的从业者是游击队,并没有统计在内。每年产生多少废旧资源量,究竟需要多少人去回收,需要多少企业、多大的生产能力去处理,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高效的?这些都需要科学统计和匹配。

目前商务部正在对回收体系设立标准。下一步,北京市将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规范,通过连锁经营,让流动从业者加盟进来,挂靠在连锁网点,并采取统一的标识,如服装、车辆、计量工具等。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实行全球连锁模式,它是分散的,又是标准的,这种模式适合中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从回收角度看,我国的垃圾分类实际是统一运到垃圾场,再实质进行二次分类,但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分类做得比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废旧聚酯塑料瓶的回收利用主要是瓶体,人们丢弃废旧饮料瓶是应该把标签和瓶盖取下,瓶盖和瓶体的塑料材质不一样,如果不分开,到了回收处理企业需用粉碎浮选法分离。虽然对每个人是举手之劳,但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处理成本。北京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专门去掉标签的成本是300元/吨。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主张的垃圾分类不是从垃圾箱开始,而是从公民的头脑中开始。公民的配合参与,才可以使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是:从负面来看是分散的、无序的、混乱的,从正面来看又是朝阳产业,有潜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这一产业,在初期阶段必须通过政府来推动和保障,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足够的扶持力度,将其推入市场机制的轨道,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经济导刊》:众所周知,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规企业竞争不过小商小贩,请您分析其中的原因?

上一篇:噪声污染报告范文 下一篇: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