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06

体能训练概念

体能训练概念篇1

【关键词】形体训练;概念;本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形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形体美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大众体育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塑造形体为目的的活动,如广场舞、大众健身舞、有氧舞蹈、形体塑身等等。虽然,对“形体训练”的理论研究有十年之久,但是,在体育理论界却没有明确的有关“形体训练”的概述,因此,形体训练的理论滞后于实践。

目前,“形体训练”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的发展仍是迟缓,面对大众对“形体训练”的诉求,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形体美训练”的理论知识体系,其中首要任务就是理清有关“形体训练”概念。

1.“形体训练”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还可以是主观精神领域的,任何对象都具有一定的属性。所谓属性,就是对象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大小、美丑、冷热、善恶)和对象与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如高于、红于、在前、在后、反对、支持)。体育就是体育这一学科的一级概念,只要是研究任何有关体育的问题,就必须清楚体育这一概念。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对“体育”这一概念,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引用张洪潭对体育这一概念。体育的定义是:旨在强化体质的一切非生产性的人体活动。

在对象的属性中有些属性是特有属性,有些属性是非特有属性。所谓特有属性,是指某类或某个对象所具有的,而他类或他个对象所不具有的属性。在对象的特有属性中,有些属性是本质属性,而有些属性则是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里面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它回答的问题是: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样的对象?概念是反映对象的,对象有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象的质反映在概念里面,就是概念的内涵。[1]因此,人体美是“形体训练”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就是塑造人体美的教育,这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是“形体训练”这一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反映在概念里面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总和。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就是下属于该概念的那些种概念的总和。单独概念的外延就是它本身。概念的外延回答的问题是:概念反映的是哪些对象?对象的量反映在概念里面,就是概念的外延。由于形体训练没有形成系统的一套体系,其训练内容页不明确,形体训练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任何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达到塑造形体的功能,但是,这些运动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本源,也就是产生的意义,如田径类、球类运动项目的没有达到人体美的目的,就像文字一样,数学、物理学科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文字,但文字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形体训练的外延可以使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或是肢体活动。

2.“形体训练”概念的术语

在形体训练中,最关键的就是“形体美”的塑造,我国古代也早有研究,形体指人体或人体形态体质。《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这里说的形体美是指人的身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态。形体美的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健康,即体格健全,肌肉发达,发育正常,只有健康的身体才充满活力。其次身体各部位要符合美学中形式美的原则,即各部分的比例要均匀对称,这样才能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然而,决定人的形体美的因素不止一个,最主要的包括三个方面:体型因素,体型是人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它包括骨骼比例,脂肪和肌肉的发育情况,但是,体型受遗传的影响很大,环境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营养、劳动或运动进行自控调节,使不美的体型变成美的体型;骨骼因素,骨骼是形体美的生物学基础,骨骼决定人的身高以及四肢各部分的比例,骨骼以脊柱为中轴,左右对称,脊柱的生理弯曲应该正好体现人的躯体的曲线,骨骼构成人体的整体构架,肌肉依附于骨骼,从而支撑人体并使人直立以保持平衡,可见,骨骼在

体美中具有决定意义;线条因素,人体的线条是由骨骼和附着其上的肌肉构成的,美的人体应该是轮廓线自然、流畅、柔和而且富有变化,形体美的男子的线条应该是肩宽呈水平,使人感到宽阔,身体纵轴应是直线延伸,一横一纵会使人感到挺拔有力,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形体美的女性,曲线则应该呈一起一伏的波动变化,以给人柔和秀美之感,才能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2]

除了外在的形体美之外,还有一种通过外在形体表现出来的体态美。体态是指人身体动作的状态。体态美是按美的规律改变人的体态使之符合审美的要求。人体在空间的姿态有爬、滚、翻、走、跑、跳等,构成动态美;站、立、坐、卧、蹲等,则构成静态美。动和静是相对的,构成人体活动的流程。在人的所有的体态中以动态美最能显示出身体的美,体育活动就是最高层次的动态美。人体轮廓线条的起伏变化,能突出人体动作的节奏和旋律,显现出人体的生命力。除此之外,人的体态还是人的心灵美丑的折射,能够表达真挚、健康而又文明的思想感情的体态是美的,而体现腐朽的和低级下流思想的体态是丑陋的,这说明人的体态还包括社会意识和精神因素在内,当然,人的体态表现出来的不一定能够判断心灵的美丑,如谦谦君子的外表体态下可能是做作虚假的内心,不能直接通过体态来评断内在的美与丑。[2]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狭义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品质教育。由于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品质教育,因此狭义的审美教育可以等同于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许多教育家都将美育落实为艺术教育。比如,在蔡元培构想的美育中,艺术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美育是德育、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美育其中包括艺术美、道德美、自然美、现实美、人性美、体魄美等综合教育的审美教育,它以培养人的正确高尚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为最终目的。美育中有包含“体魄美”,但在整个体育教育的系统中,缺乏关于“体魄美”的内容,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结合的形体训练当中,应该重视“体魄美”的教育,以使整个美育系统完善。[3]

笔者认为,“以人体科学为基础”是形体训练的理论基础,不应放在概念里面,而且,人体科学可以说是整个体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部分学者的概念中有“通过徒手和器械训练”,徒手和器械不就是包含所有形式的训练吗,还有“通过舞蹈、艺术体操等形式”也是形体训练的方式方法部分的内容,不应出现在概念里;几乎在所有学者的概念里都出现了对形体训练目的的概括,这的确是可以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部分,但是,有些属于形体训练的本质属性,有些则不是,这样就导致概念不清晰;最后,对这一概念的外延,大部分认为是一个“训练过程”,笔者很认同这一观点。

3.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形体训练概念应确定为以形态练习、体态练习、美学知识学习为内容的、以促进人体美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格局人体生理学原理、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形体训练应从小开始培养,并长期坚持,方位上策。

参考文献:

[1]陈克守,刘金文主编.逻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

[2]方彰林,讲世正.人体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

[3]康尔.艺术与艺术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体能训练概念篇2

关键词:高校运动员 体能训练 问题研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78-01

一、有关于体能概念的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权威研究单位“体能与竞技委员会”经过大量实验与研究之后定义人类的体能为:在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自身同样可以去应对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情况的出现。“在每天可以感受到自身拥有充沛的精神去执行正常生活需要的事务,但是身体不会感觉到过度的劳累”,到了90年代的中期,“关于体能的训练”的概念进入中国体育界。我们在各大型竞技运动项目的日常训练中逐渐认识到对运动员体能进行专业训练至关重要。此后,关于体能概念的研究逐渐在许多文献资料中出现,但是在概念发展的时期,各界学者对体能的定义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体系。针对这种情况,诸多专家学者对体能的概念进行大量的后续研究,对其概念的界定不断地进行总结以及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标准的体能的定义:“体能是身体自身具备的能力,体能包括身体自身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中的运动能力可以在日常的一些跑、跳、投中得以表现。身体素质则分为了耐力、力量、速度这三个主要方面表现”。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在竞技比赛以及日常的训练中为了赢取竞技比赛的胜利以及通过体能训练以提高自身的竞技能力,最终会在运动能力中得以综合体现。这其中包含了四个部分:运动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健康。

二、强迫体能训练伤害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一些高校制订的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中有许多强制运动员训练的情况,举例来说,强迫运动员进行跑步、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规定的训练活动,且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成绩以上,假如运动员不能达到规定的成绩,那么运动员期末成绩将不能及格。体能训练的种类少、枯燥、专业的区分性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大幅度降低运动员们对于训练的积极性,使他们出现抵触情绪,在训练过程中也不能集中精力,同时也降低了训练效果。不是每一个高校运动员都热爱这些基础性的体能训练,一味地进行强制要求,会损害他们对于运动本身的兴趣。

三、高校w能训练采用的训练方法有弊端,训练效果差

高校课堂上采用的体能训练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先让运动员在学校公用的操场上进行跑步训练,然后是简单的引体向上运动。篮球运动员需较强的跑步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需要对这两个方面的体能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武术的运动员,他们在体能方面需要的是迅速的反应能力以及运动持久力,也要对此进行针对性训练。所以每一个项目的运动员对于体能训练的需求不是单一的,如果采用单一的体能训练方式,那么对于各类的运动员体能提升都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中的运动员们在课下没有适宜的体能训练环境,也没有大量符合条件的体能训练器材,那么运动员就无法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因为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在课上的时间进行训练,就像是在走形式,对于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起到实际作用。面对如此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却依然要求在期末考试中运动员们的体能考核成果一定要达到要求。这就相当于是给运动员人为制造困难,同时也是高校对于运动员训练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制定统一标准的体能训练模式是不科学的,不仅是因为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对于体能训练的需求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运动员的基础以及运动的天赋是具有很大的差异的,制定统一的标准会使得大部分的运动员不适应这种训练模式,从而导致在体能训练中出现各种问题。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首先针对竞技项目的进行归类,先为同一个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方法,然后再针对每一个运动员,根据其自身的体能素质为其制定科学而且独特的训练方法,并且逐渐弥补训练器材方面的漏洞。这样才能使高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云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5);120-123.

[2]王欣.体能训练基础方法[J].体育训练,2013,12(11):141-143.

体能训练概念篇3

【关键词】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训练误区

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目前已成为军事体育训练领域的热点和焦点,无论院校还是部队都在进行此领域的研究和训练尝试,某部还进行了“战斗体能”的试点;目前陆军提出了”强大体能与技能完美结合“的说法。这些都是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的集中体现,然而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是特殊的体育训练形式,要求集中体现实战化,所以训练容易导入误区,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军事体育概念辨析。李之文教授主编的1997年版《军事体育学》,2014年版《军事体育理论》对军事体育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军事体育是人们为国防安全和战斗准备,全面提高战斗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与战斗技能紧密相关的身体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特殊体育形式。原总参谋部军训部颁发,由林建棣、包瀛春教授主编的2012年版军队院校军事体育课程通用系列教材,将军事体育的概念表述为:军事体育是以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的的身体训练。可以认为,军事体育是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以体能、技能和身心适应能力为基本要素,包括了军事体育学科理论、基础体能训练、岗位适应训练、实用技能训练、综合运用训练和体育锻炼等,构成了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体系。从上述表述不难看出,军事体育训练无论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还是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都是以体育的形式来实施的,这里就揭示出军事体育仍然属于体育的范畴,是一种身体训练。通过身体训练进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二)军事体育实战化概念辨析。军事训练实战化,从字面上理解是从实战出发进行军事训练。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就是使军事体育训练更加贴近实战,它强调的是军人身体训练与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兵种岗位的有机结合。这里我们要认识到,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更不能理解为单纯的体育训练,必须是满足提高战斗力的体育训练,还必须是满足适合实际战场作战的体育训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的具体措施可以归纳为:结合战术背景展开训练;结合战场环境展开训练;结合兵种专业展开训练;结合携装携弹展开训练。

二、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的几个误区

(一)把训练当作战术演练。战术演练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指导和进行战斗方法的训练,是部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较为高级的阶段。而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是为了提高军人实战化能力的体育训练。前者是综合性军事演练,而后者是基础性军事训练,二者所要实现的训练目的截然不同。然而,在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在日益被贯彻的情况下,在训练实施过程中,组训者会过分的结合战术,过分的结合战场环境进行训练,摆花架子,突出的主体不是体育训练,而是战术在训练中的实施过程,没有认识到军事体育训练只是提高身体战场适应能力的体育训练,违背了体育训练的宗旨,自然没有好的训练效果,也失去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意义。

(二)把训练当成是纯粹的军事技能训练。军事技能从概念上理解就是完成军事任务的技术能力,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当然技术能力是在身体能力的支撑下完成的,军事技能范围比较广泛,一些对身体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可归纳为军事体育的范畴,比如各地、刺杀、攀登、定向越野等,另外一些军事技能训练如射击、投弹、驾驶、兵器操作等不属于军事体育的范畴。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应该是军事体能与军事技能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不是一味的认为搞训练的实战化,应该是大量加入军事技能的内容进行训练,那样得出的效果绝不是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所需要的。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日常情况下的训练,不排除一些特殊任务的部队特殊训练,或一些部队特殊战备情况下的训练。

(三)把训练设计成极限体能训练。军事体育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军人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军事体育的实战化训练更是具备锻造战斗精神,培养军人血性的功能。然而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过程中,这种功能的发挥往往被扩大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武断的加大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使训练成为极限体能训练,没有遵循训练的规律,可能会造成训练大量伤病,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诚然,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归根结蒂属于体育训练,体育训练应该是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这样才是更有利于战斗力的生成的。当然,这与培养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并不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合理设计出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也是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不可少的。

(四)把训练当成单纯的体能训练。在这里我们要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体能?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其实体能训练可以算是军事体育训练的一部分,指的是一些军事基础项目的训练。目前部队日常进行的可以看出是这种“体能训练”。不可否认,在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过程中,没有或很少结合兵种专业展开训练、没有或很少携装携弹展开训练,造成训练的实战化不够,会取不到预想的效果。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五)训练过于共同化。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容易搞成统一训练内容、统一训练形式、统一训练方法、统一训练标准的共同性训练,就是大家训练的内容大同小异,训练不能突出军兵种和部队特色,没有结合自身的作战任务进行训练。各军兵种作战任务不同,各战区部队所承担的战斗任务各有侧重,部队驻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各部队军事体育实战化训练也是不尽相同的。各部队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根据各自实际作战任务的特点,来组织进行实战化训练,避免训练过于共同化。当然这就需要训练组织者科学精细的去设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之文.军事体育理论[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

体能训练概念篇4

高,国民素质的不断攀升,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作为工具性较强的数学,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对于它的教学成果的有效性不容忽视。文章结合变式训练的意义、原则以及方法,研究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变式训练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44

初中学习作为小学学习的升华,高中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的能力有了较高要求,教学的目的不再单纯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会学习,具有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应该积极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变式训练概述

(一)变式训练概念

变式训练就是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的合理的转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实际中可以用到的各种环境优势掌握教学的本质,其实际就是创新教学,将学生的思维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创新能力。

(二)变式训练原则

1.针对性原则――变式训练在教学每个环节的应用都不一样,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针对不同内容做不同变式训练,例如,区分概念讲解和习题讲解的时候的不同应用。

2.适用性原则――为了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习视野,因材施教,教师在应用变式训练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不同基础,在变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程度。

3.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教学主体性作用,也是变式训练的拔高环节,让学生自己学会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三)变式训练教学方法

1.变化题目形式――在具体习题讲解中,为了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的目的,教师要变化习题模式,比如将条件和结论对调,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

2.条件普遍化――就是将题目中针对性条件一般化,这是变式训练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使得题目普遍化,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3.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变式训练实际运用

(一)概念讲解的变式训练

概念的学习往往是对于知识点的初步认识,概念也是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对于能够很好地理解概念对于后面的学习具有意义,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发现、总结、创新,对于概念形成系统的认识,并且经过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分式的讲解中,分式的意义,当分式的值为零,要使得分式具有意义,分式的分子为零,分母为零,假如分母为零,则分式不具备意义,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一般不能理解分母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分式变化为除法,学生就会发现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零本身就没有意义,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知识点了。

(二)定理和公式教学的变式训练

定理和公式作为数学解题的依据,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掌握定理和公式,才能灵活运行在习题解答中。 定理和公式与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这种相互关系,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或者单靠教师的讲解引导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如果不进行知识的创新延伸,学生就会发现,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只要题目稍微发生变化或者题目巧妙一点就会无从下手,这主要就是因为对于定义和公式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关系没有搞清楚,不会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就要在这一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变式训练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利用变式,展现定理、公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实际联系关系,发现各自成立的条件,培养学生辨析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垂径定理的时候,圆的直径平分弦,且不是直径,那么这条直径垂直这条弦,并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这条定理很多学生由于平面想象能力较差,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甚至到了初三还是会出现错误,对于这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定理中的重点,像直径、平分等等这样的词语,教师可以将定理进行反复变化,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判定,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知识运用的方法。

(三)习题中的变式训练

讲题作为数学知识的一个训练方法,也是知识掌握程度的提现方法,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一遍遍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相同的错误会不止一次的犯,究其原因,除了对于知识掌握不够全面透彻,还有就是对于知识不懂得变通,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一旦题目中稍微有变化或是隐含意思就会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特别注意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运用变式训练,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达到一种程度,不会考察同一个知识但是题目形式不同就不会了。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是结论,揭示条件、目标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的方法互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和探索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多题一解,适当变式.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一题多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目的。

纵观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认真辛苦的备课、教学,学生一丝不苟的听课、学习,但是,学生的整体成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够,而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成为千千万万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心头的一个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变式训练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理解概念,运用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的正确性都能很好地提高,并且还能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新课标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淑英.浅谈变式训练在出现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

[2]郭惠娟.浅谈变式练习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1).

[3]姚春兰.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教学”[J].未来英才,2015(2).

体能训练概念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37-02

物理学习困难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物理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就这个问题从学科特点、教法、学法、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并形成了若干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而且这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物理学习困难的更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是导致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学生应该学会用物理语言表达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物理问题。怎样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是物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物理语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认识,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而注重训练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1.什么叫做语言?什么叫做物理语言?对于语言这一概念,很多学者给出过不同的概定,郑晓顺在他的《教师实用语言艺术》中认为“语言是人类用自身发出的不同声音表达意思的符号系统,它由语音和语义构成,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王德春的《语言学概念》中把语言定义为: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而物理学是由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理论构成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学的认识、研究过程中,要能用语言描述出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理论。那么,能表达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符号系统就叫做物理语言。

2.思维的定义及类型。思维是人脑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过程,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思维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都要借助于某种媒介进行,动作思维是借助实际的动作进行的,形象思维是借助直观的形象和表象进行的,而逻辑思维则是借助语言进行的。

3.逻辑思维的形式和一般方法。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认识过程。在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法、归纳和演绎法、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和具体到抽象等。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建立,欧姆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等规律的认识过程都运用了这些方法。

4.思维与物理语言的关系。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词汇和语法的总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人在进行智力活动的时候,不论出声不出声,都有语言动觉,人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在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说话”,只不过是不出声罢了。人的思维过程是需要语言参与的,而思维的结果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成之后,必须用词语和句子把它记录下来,所以语言起着固定思维的作用。例如:比热容的认识过程,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物质具有吸热本领不同的属性,然后,应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法建立起比热容这一概念。让学生知道,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属性的一个概念,在比热容概念的建构中,学生如果对“质量相同的物质”、“温度变化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等语言表达得熟练,那么,学生对比热的理解就会容易些。再比如,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如果学生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些语言掌握得熟练,那么,学生对这一规律就会掌握得好一些。

语言不仅能固定思维的成果,而且还可以帮助思维条理化,语言可以将思维成果传递给别人。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再经过分析与综合,最后归纳出:一切不受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所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物理语言的训练。

二、物理语言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物理学中,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探索、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有“听着容易,做着难”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在阅读物理题时,由于学生对物理语言不熟悉,不理解一些关键语句的意思,因此,不能建构起题目所说的物理情境,分析不出问题所涉及的未知条件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内在条件,解题时,不知从何入手。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心里想什么,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感觉很困惑。常有学生这样说:“老师一讲我们就懂,我们一做就不会。”回想一下,老师也不是天生就会的,只不过是老师除了对中学物理知识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掌握了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能用熟练的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罢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要让他们能熟练的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就会轻松一些。

三、训练学生物理语言的策略

物理语言的训练可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在新课讲授前,复习旧课时进行。课堂复习是训练物理语言的好机会,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可规范、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

2.在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提出、做出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和评估交流时进行。

在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与假设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问题说出来,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问题。在分析论证和交流评估时,老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验、推理得出的结论,先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讲述整个探究过程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这也是训练物理语言的好时机。

3.在复习、讨论课中进行。在复习、讨论课中,在给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时,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用物理语言复述所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的训练。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物理语言的训练,对转变物理难学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郑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

体能训练概念篇6

【关键词】创建 理念 模型 培训 思维 方法 高效

在物理教学中,针对目前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学需求,结合物理中的探究式课堂导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之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先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才能又快又好地搞好高中物理的教学。本文谈一点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或体会,与同行一起共同前进。

一、对物理模型的抽象、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建立、物理问题的解决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和基本方法

第一、从概念、特点、类型、作用、结构等方面,对物理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类比、等效、臻美等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研究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抽象、假说、类比、臻美四种;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抽象概括、理论推导、类比、等效四种;建立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实验归纳、理论分析、提出假说三种。

第三、研究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中的思维障碍。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结合教学经验及测试,分析出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主要思维障碍,并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把这些障碍归结为感性认识不足、思维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和相关知识的干扰四类。

第四、提出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具体措施。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实验和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在物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对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策略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一般遵循明确问题、探求解法、实施计划、检验结论、进行小结的思维过程;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穷举法、类比法、等效法、近似处理法、叠加法(侧向思维);常用的思维策略有动静转化、内外转化、曲直转化、常量与变量转化、无限与有限转化、顺思逆推、以美启真、数形结合等。

二、 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品质的障碍及其训练

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种思维品质进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能力的目的。

深刻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1)加强物理模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理论的理解和教学;(2)结合具体内容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思维方法;(3)注意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4)加强抽象与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5)注意挖掘物理问题中的隐蔽条件,排除多余因素的干扰;(6)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灵活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⑴抓住知识、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⑵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立体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能力;⑶教给学生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训练;⑷帮助学生形成物理事物的正确的动态图景;⑸使学生掌握物理中的辩证关系。

敏捷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⑴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结合物理问题的解决,在大脑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组块”;⑵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⑶通过做作业和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速度训练。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问题和解决。在习题教学中,主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⑵鼓励学生对课本和教师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和解决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反复检查解决物理学问题时所拟定的假设和方案,客观地分析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养成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的习惯;⑶通过教学与训练,有效地排除在复杂物理情景中的各种干扰。

三、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物理思维能力培养,总结出四条体会

第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具有承担前瞻意识的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狠抓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的培训,同时提供各种辅导材料,经常进行问题讨论,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将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要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加大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第三、教育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指导我们培养学生学习物理思维能力的理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理思维理论;二是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结构模型。第四、只有在了解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理论,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因此,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必须与思维能力发展相结合。

我们要以前瞻意识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独特的角度、科学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破译高考,达到现代教育的需求。打造教育新理念,点燃教育新希望,引领物理教学走向深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尊重并设法满足学生的要求以致于最终建立一个适合本校学生状况的新型物理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紧锁的眉头会更加舒展;黯然的神情会灿烂绽放;闭塞的心灵会轰然打开;狭仄的人生会豁然开朗……

总之,在教学中“多”一点“实效”意识,不要让教学“理所当然、蜻蜓点水、滥竽充数”。避免“瞎眼”教学,错估学生的真实基础,束缚学生的真实思维,掩盖学生的真实水平。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是教学的前提;突出主体,扩大时空,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理解是教学的关键;面向全体,注重反馈,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是教学的保障。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物理课堂教学“低效”的迷途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怎样教》(四川教育出版社)

[2]《上课备课说课评课》(刘旭)(四川教育出版社)

[3]《中学教学全书》(物理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体能训练概念篇7

论文关键词:形体美 理论概念

论文摘要:提出了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探析的必要性,并对形体美的内涵与外延,形体美的体育美学特征形体美训练与其它项目练习方法的借鉴关系,形体美标准的新概念进行了阐述。

1 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辨析的必要性

1.1 “形体美”逐渐成为体育练习与体育欣赏中活跃的因素

竞技体育中的表演类项群,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难新美”是其技术的发展方向,其核心之一就是稳定、优美、准确的动作表现。毫无疑问,形体美是动作“难新美”的基础。

形体美在全民健身中的影。向,也越发突显,形体美成了人们对体育的一种基本向往与追求。近年,又在体育健身娱乐中出现了去脂、减肥,美化形体的“审美完善”新说。1.2 形体美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 形体美练习的流行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在现有的体育专业辞书中,鲜有“形体美”、“形体”的条目,缺乏权威的解释或界定。《中国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中国体育百科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均未收入此类条目,唯《体育科学词典》(高等教育出版社)收有“形体美训练”的条目。

1996年作者曾指出,将形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在国内乃至世界尚未见到。近十年,其进展仍迟缓。而另一方面,与“形体美”越来越成为体育练习与体育欣赏中一个活跃的因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运动实践的术语中,或是在文献理论的表述中,“形体美”逻辑辨析欠严密,分类概念含糊不清,例如形体美是否等同于健美,是否应将形体美进行二级分类。因此,有必要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予以探析。

2 “形体美”之内涵与外延

2.1 形体美的内涵之辨析

2.1.1 形体美的内涵概念 形体就是正确的身体形态,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面孔、全身的姿势、手足、两腿的站相统称为形体。

形体美内容包含了外表美与内在美。外表美侧重于形式,主要是指由生理解剖特点所造就的身体之美。内在美则是核心,它是借助形体将人的思想、气质、情操、风度等深层次与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的美。

形体美又是能动的。从自然美演进到创造美。自然美即基础美,是遗传带来的先天的身体之美、气质之美。创造美则主要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能动、创造活动而获得的。形体美训练或称形体运动(练习)就是获得创造美的主要途径。通常所说的形体美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将自然美、创造美两者融合统一起来。

因此,形体美就是指人的自然形体经后天创造而获得的融外表美与内在美的一种升华的综合美。它是由视觉器官所感知的空间性的形体美,是客观的,通过对形体美的赞美和欣赏,可以升华人对体育美的鉴赏力,可以深化对审美的理解与追求。

2.1.2 形体美内涵之辨析 形体美训练本质上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根据形体美的内涵概念,自然美是前提,没有良好先天的形态条件,很难在后天的形体训练中获得形体美的预想效果。反之,没有科学合理的形体练习,纵有良好的自然美,也很难获得理想的形体美。

但是,先天的身体形态条件好,只能称作是体形好,而非形体美。形体美是一个科学概念,只有在体形好(或称自然美)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达到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才是科学意义的形体美。

2.2形体美外延之辨析

2.2.1 形体美训练与健美训练的辨析 在实践中,常常将形体训练混同于健美训练。

形体美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徒手或器械练习,塑造优美形体,锻炼健康体魄,练习仪态仪表,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过程。形体美训练尽管可以借助其它项目的练习手段,但它是一个正在形成新的独立的训练体系。

健美训练是一项通过徒手和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发达肌肉、增长体力,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相对形体美训练,健美训练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训练体系。健美训练包括健美运动、健美操、韵律操及各种力量练习。

简言之,形体美训练的独特性在于侧重的是形体塑造,更强调相对静止的整体形象,健美训练虽然也注意形体,但侧重在肌肉的发达,更强调的是动态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形体练习是健美训练中的一个基础环节。进言之,不论什么项目,形体练习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环节。

2.2.2 普通形体美与专业形体美的辨析 形体美是一个整体概念,在实践应用中,不同的应用范围,有不同的形体美标准。因此,需要在形体美总体概念之下,依据应用的范围进行二级分类,将其再分为普通形体美与专业形体美。如果不进行二级分类,笼统地将普通形体美与专业形体美统在一起,将会引起认识与实践中的混乱。

普通形体美是建筑在人体正常发育基础上,身体没有畸形,没有缺陷、没有变态、举止和谐、肌肉圆润、骨骼匀称、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全身协调。

普通形体美属于大众体育的范畴,更强调以健康为主,体现综合素质。是一种生活美。

普通形体美为人类所拥有,为社会所认同。一个拥有形体美的人,一定是健康的。然而一个健康的人未必拥有美的形体。

通过普通形体美训练能够改变遗传因素造成的不良体形,让不美的人美起来,让美的人更美。在这个意义上说普通形体美之深邃就在于此。

专业形体美是在普通形体美的基础上对形体进行专业的改造与强化,塑造专项体育所需的特殊的形体之美,如艺术体操运动员形体的纤细,花样滑冰运动员修长的四肢,相扑运动员硕大的体态等。

专业形体美属于竞技体育范畴,更强调竞技的需求,以专业技术的需要为主来塑造形体,它们顺应了竞技与表演的需要,是一种高于生活的专项美。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美、悲壮美。专业形体美在日常生活中未必显得美,未必被普通人所接受。

3 形体美的体育美学特征

3.1 形体美的直观性 从体育美的自然属性看,形体美是体育美学最原始的研究对象之一,是体育美最直观的因素。

对美的感受源于对事物的感知觉。形体美是最直接的感知觉。

在体育活动中,感觉和知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体育美实质上就是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所具有的或表现的美。然而这种美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它是通过一个个体或群体,一个个的项目或一系列的项目所表现反映出来的。形体美就是人们参与或观赏体育运动时最原始最直观的感觉。形体美的直观性非常典型地表现在先是视觉美,后是精神美。

3.2 形体美的基础性 体育美是借助人的自然实体来表现的。根据形体美的内涵概念,形体美又是人的自然实体的最集中、最核心的表现,因此形体美是体育美的基础因素。

体育美通过人的机体活动创造出身材匀称、肌肉丰满、精神抖擞的健康美,在健康美的基础上才有素质美、技术美、战术美等。形体美是健康美的第一要素。“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精神美、气质美总是要通过一定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形体美是重要的基础的外在形式。

形体美的基础性还表现在它可以派生出、衍生出许多其它的体育美学的特征,例如造型美、节奏美、技术美等。

总是先有形体美,后有完成动作时动作舒展优美的姿态美;集静态与动态的姿态美与一体,再组成造型美;技术美是形体美、姿态美、造型美的综合体现;气质美是一种内涵美,体育活动在展现形体美、姿态美、造型美、技术美的同时,也孕育着气质美。

4 形体美训练与其它项目练习方法的借鉴关系

4.1 普通形体美与专业形体美训练方法不同 普通形体美训练与专业形体美训练,其训练针对性不一,因此方法有所不同,普通形体美训练更多地借助站立、走、手位,坐、静力、动力等练习,而专业形体美则是在普通形体美训练的基础上,突出了专业的要求。

4.2 形体美训练与其它项目的借鉴关系 形体训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在借鉴其它项目的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人体正常的解剖、生理特点,针对塑造优美的形体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训练方法。

着重借鉴与形体塑造有关它的项目与运动的练习方法,例如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如肢体感觉、线条、姿态、跳越等练习,但在借鉴时特别注意剔除超人体正常负荷的芭蕾专业特殊要求,将动作的幅度,力度,角度,节奏控制在正常人体的范围之内。此外,健美操的节奏、舞姿练习,竞技体操的灵巧,柔韧等也是形体美的借鉴内容。

5 形体美标准的新概念

5.1 形体美标准是动态的,多元化的 在崇尚健康、积极健身的年代,形体美的标准也逐渐变化。

体能训练概念篇8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公路货运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体能训练学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