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5:20

对心理学的认识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认识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82-01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

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高中教育,关注高考,高中学生学习成为大家的聚焦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高中生的期盼所转化给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担的负荷与日俱增,因人们对学生心理缺少足够的认识,心理疏通渠道单一和疏通方法简单浅显,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悲剧不断发生。如2013年江西省高三学生因不满班主任管理将班主任杀死案,2014年浙江省高三学生原本在安静的教室里面学习突然一名男生快步跑到窗口跳了下去案等。在一个个年轻生命陨落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深思。

心理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心屏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可以自主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成绩显著,同时也会在逆境中磨练奋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创造辉煌。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及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涨,高考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是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期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展示。有了高考的存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被置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聚光灯”之下,学生因求学而心理背负的压力不断加重,其主要诱因有三点: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依赖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首要机制,面对高考招生指标有限和考生无限的矛盾,以及优秀教育资源的稀缺,众多高中生渴求通过高考能够迈进大学校门,甚至获得一个更高的人生发展平台,日日夜夜挑灯奋战,负重拼搏,不惜放弃自己爱好,透支身体,不愿和同学、家人分享内心的喜与悲,将自己内心锁在冰冷灰暗的小胡同里。

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温暖港湾,可面对社会的需求和高考的选拔,父母渴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拼高考进名校,许多父母逐步变成“唯分数论”,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尊重孩子人格、学习实际和闪光点,造成孩子内心埋怨叛逆封闭。另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学生大多存在自强、自卑、内向等多重心理,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

三是学校因素。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考成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家长、学校、社会关注度最高。因此,高中学校为了在高考中角逐,将学生分类分层教学,将高考指标分解到班,以教学成绩优劣评价老师和班级,社会、家长给学校的压力传输给老师,老师把压力转给学生,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拼时间、拼体力、拼智力,一句话“只要成绩能上来”怎么做都是合理的。为此,因老师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对学生只压不导、只学不导,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以生恶果。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是学生一生中的“贵人”,贵在增长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人格、呵护了学生心灵。

高考是学生高中学习的“航向灯”,也是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切入点和信任点。为此,围绕高考这个总的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早准备、早发现、早解决、以及持续辅导的原则,为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提出如下策略:一是爱学生。

首先,学习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都与众不同。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整齐划一,不能用别人学习的优秀否定自己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学完所有知识和弄懂所有知识,班主任要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学习的闪光点,让学生明白知识无止境,学习有难度,学习无止境。通过因生施教,引导学生从能够学得懂的知识开始学,从做能做的试题开始做,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逐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寻找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此,学生就会从心里告诉自己,我很优秀,我想学、能学、会学,每天都会做最优秀的自己。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2

眼动 研究方法 实验

一、引言

视觉系统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最重要的通道,在实验心理学的早期历史中心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眼动特征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意义,利用眼动技术探索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型,其研究规模和涉猎领域在国内外都迅速扩展。

眼动记录技术是指利用眼动记录仪,记录和分析人们在阅读文章、浏览图片观看实景时的各项眼睛运动指标,来揭示人们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Javal首次报导了人在阅读过程中眼球的运动模式是由一系列快速眼跳和注视停顿所组成。此后,许多研究工作得出同的结论:眼动反映了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眼动模式的特点与脑的信息处理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眼动研究

1.眼动研究方法

西方对眼动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家最早是用肉眼或借助简单仪器对眼球运动进行观察的。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机械记录法等。Javal在1987年开始用一面镜直接观察被试的眼动,首次发现了阅读中的眼跳。Miles在1928年使用窥视孔研究眼动。第二种方法为机械记录法,所谓眼动的机械记录,指眼睛与记录装置的连接是由机械传动实现的这种方法是利用角膜为凸状的特点,通过一个杠杆传递角膜运动情况。杠杆的支点固定在被试头部,杠杆光滑一端在轻微的压力下,轻触已被麻醉过的眼球表面,而杠杆的另一端在运动着的纸带上进行记录。眼动的机械记录法复杂且准确性较低,故这种方法已被淘汰。

实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当代的眼动记录方法有光学记录法、电流记录法等。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为光学记录法,据角膜和瞳孔的反光法原理生产的眼动仪,采样频率可以达到500HZ,使得眼动数据更加精确,可以研究涉及到认知机制的内容。电流记录法:眼球运动可以产生生物电现象。角膜和视网膜的新陈代谢不一样的,所以两者间就形成了电位差。当眼睛注视前方未发生眼动时,可以记录到稳定的基准电位。当眼睛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时,眼睛左侧和右侧的皮肤之间的电位差会发生变化,而当眼睛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眼睛上侧和下侧的电位差会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电流记录法是应用广泛的眼动记录方法之一。20世纪60年代,Robinson首创了电磁感应法。此法可以监视双眼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将被试的眼睛麻醉,把一个装有探察线圈的隐形镜片吸附在眼睛上。线圈中存在感应电压,通过对感应电压的相敏检测,可以精确地测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眼动。目前,这种精度最高的电磁感应法主要用于动物眼动的研究。

2.眼动的三种方式

20世纪70年代后,眼动追踪方法在视觉认知研究领域里得到广泛发展。人的眼动行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在获取信息时,眼睛停留在所加工的物体上,称之为注视;二是在转移加工对象时,人眼在两个注视点之间的快速动,称之为眼跳;三为追随运动当被察物体与眼睛存在相对运动时,为了保证眼睛总注视这个物体,眼球会追随物体移动。眼动追踪方法则通过记录人眼运动的注视时间、视位置、眼动轨迹等眼动指标来了解人对实时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过程。以上三种眼动方式经常交错在一起,目的均在于选择信息,将要注意的刺激物置于像与中央窝区域,以形成清晰的像。

3.眼动的相关研究

眼动追踪方法早期主要用于人类阅读过程及其认知机制的相关研究。在该领域中,眼动追踪方法日趋完善,研究成果众多。彭腆龄等人比较了23名中文读者和20名英文读者阅读中英文故事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在决定读者眼动模式和注视停留的因素中,认知因素比知觉因素有更重要的作用。有人针对汉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时的眼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阅读横排版汉字时眼动模式同阅读英文时的眼动模式非常相似。

随着研究者对眼动过程认识的深入以及眼动技术的成熟,眼动方法在HCI和网页视觉搜索的眼动研究菜单视觉搜索过程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arkinson等人通过对英文菜单的研究发现,下拉菜单的选择时间较横向菜单选择时间短。Nilsen的实验结果表明,菜单视觉搜索过程是一个系列加工过程,成功地排除了阅读加工等因素对菜单搜索作业的影响,逐渐成为当前菜单视觉搜索研究的典型范式。

在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视觉信息的提取是其基本的心理支持,而视觉信息提取的不同模式可能正反映了运动员的水平差异。目前的眼动研究,已经发展为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动态图像或现场模拟,加上便携式眼动仪的应用,使得眼动研究可能在实际的运动场景中进行, 实验情境和真实情境更加接近,眼动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得到提高,实验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对眼动研究方法的认识

眼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其技术手段、研究思想和涉及的课题领域都还处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大学纷纷开办心理学专业和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包括“眼动仪实验室”在内的实验研究基地,了解和准备使用眼动仪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队伍越来越多。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更新,眼动仪的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其精确度和采样率的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眼动研究向广度、深度及应用领域扩张。此外,小型化和便携式眼动仪,使得眼动研究可以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大大改进研究的生态效度。

国内外眼动研究顺应当前整个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加强应用研究,特别是与经济建设和高科技领域结合的研究将会成为眼动心理学的主题。但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眼动研究也成为心理学基础实证研究的重要手段,即利用眼动记录技术对视觉信息加工进行精细地记录和分析,从视觉信息加工的行为特点来探讨心理活动的深层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

同时眼动记录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的结合使用,为深入认知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如近年来不少学者尝试将眼动记录技术与脑电、脑成像技术结合,探讨字词认知加工过程。从本质上看,这种结合是将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带来了方法学上的突破,为深入探讨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刘伟,袁修干.人的视觉—眼动系统的研究.人类功效学,2000,(4):41-44.

[2]石东方,舒华,张厚粲.汉语句子可继续性对句子理解加工的即时影响.心理学报,2001,33(1):7-12.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3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快速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几年已达到30 %,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学校应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与学生间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违纪时应承担的责任.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责任关系。加强双方的自律和他律,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小学教学 认知心理 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52-01

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探究和思考精神越发重要,这就要求小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认知能力,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为此,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

一、实现小学教育与学生认知心理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认知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对一件事物的认识^程,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关于认知心理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一种主观层面的意识,它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反作用。以小学生来说,正确的认知心理相当于积极的意识,可以对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主要由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决定,学生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会获得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在不同的精力中获得一定的知识。而这种心理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偏好。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认知心理所产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价值,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意识与学习行为脱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协同教育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几方面视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不同的部分担当着不同的功能,需要共同合作、互补以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小学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被视为协同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更好的实践素质教育。

二、小学教学与认知心理协同教育的具体策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并没有良好的协调学生认知心理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小学教学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教师注重教授知识,但是很少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教”与“学”这二者脱离。

为了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认知心理的协同教育,首先,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二者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生认知心理对于学习效果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他们擅长学习什么知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喜好。教师需要逐渐转变传统教育管理中权威性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此分析学生的心理认知情况,并在教学环节中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鼓励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上课之前,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将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加强知识点与学生的联系,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认知心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比如对知识是否感兴趣、回答问题的情绪是不是很高,等等。并据此适当的引出教学问题,鼓励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讨的讨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做好教学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课后时间中,教师需要适当鼓励学生进行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更深层析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的认知心理。这种认知心理将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更加积极、努力的一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中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认知心理都可以被视为协同教育的重要体系。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态度和观念,充分尊重并调动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达到认知心理和学习行为的统一,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春民,刘东升,颜景玲等.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生命实践;认识论;布伦塔诺;体验

我们所谓的西方文明源于两大传统,一是犹太的,在基督教中得以发展的,宗教和道德主义的传统;另一种是希腊的,相信事物的自然秩序的可理解性,相信作为科学之性格的理性探索精神的传统。西方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两种传统。生命实践传统就是与单一理性传统相对的一大哲学流派。确切地说,生命实践的传统是指“通过一整套完整的方法,使人的身心发生转变,最终在自己的生命存在中确证形而上学本体的存在,从而认识到道德和价值的来源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传统古之已有,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弗朗茨・布伦塔诺是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和现象学运动的先驱。他以心理现象为基础,以内观的方式,通过宗教的身心训练方法来建构其以自明性为核心的哲学。他以毕生来践行着生命实践的哲学传统,从心灵深处去领悟哲学乃至人生的真谛所在,引领着生命实践哲学体系的向前发展。

一、关于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划分

布伦塔诺对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进行了划分,心理现象偏向于向内的认识,物理现象注重于向外的认识。布伦塔诺的认识是一种向内的认识,他强调认识过程中心理现象的重要性,认为认识是内知觉(内在经验)对表象的次第把握而上升到判断和情感的过程。

布伦塔诺正是基于这一划分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哲学认识论的方法,同时也确保了他哲学体系内在的统一性。所以,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划分是理解其总体思想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此,布伦塔诺是这样定义的:“每一呈现在感觉中和想象中的表象都是心理现象的一个实例;这里的表象不是指表象的东西,而是指表象活动本身。”这里心理现象强调的是认识过程,物理现象强调的是认识对象。例如:我们在观看美丽的风景时会产生美的联想,那么这个想象就是心理现象,而这些风景、颜色等便是物理现象。换句话来说,心理现象也就是指表象活动以及基于表象之上的所有心理活动,而物理现象则不同,指的是表象的内容或对象。

二、关于知识原则及其来源的界定

一切知识的证明都应追溯到知识体系的起源。在知识的来源上,布伦塔诺认为有两个来源:①由概念表明的不容质疑的真理或公理(布伦塔诺将他们称为先验判断,因为它们不需要进一步由经验证明);②内知觉的自明性。指向内的认识,是人的心灵对自身的认识:是当下的、直接的对心理现象的自明的把握,它具有直接性、不谬性、自明性的特征,是内知觉独具的特征。谈到真理,在此要强调布伦塔诺的经验问题,他主张所有概念都源于经验,因此所有知识都要得到经验的证实。

布伦塔诺还认为:知识的建立“必须从未被证明的原则出发,从当下的确定性出发”。同时还认为“知识不仅包括真理,同时也包括内观”!内观原则在布伦塔诺这里,既是一种哲学方法也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它有向内看的意思,是内知觉的深化,是对当下行为、活动和意识的关照,具有高度自觉的意识能力,能对生命每一刹那的存在进行关照。

三、布伦塔诺哲学在认识论上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布伦塔诺哲学思想的分析,就其在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特征进行归纳,主要体现如下:

(一)认识的基础

布伦塔诺从不同的角度来构建哲学体系,首先,布伦塔诺使用的是向内的探寻向度,以内知觉为基础,通过对心理现象正确的把握以达到获得确实性的知识。内知觉本身强调一种向内的认识,是人的心灵对自身的认识:是当下的、直接的对心理现象的自明的把握,并具有直接性、不谬性、自明性的特征。可见,生命实践传统往往是从心理现象出发来进行认识的,注重于对于生命内在规定性的考证。

(二)认识的对象

布伦塔诺哲学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以一种向内的观察方法,从心理现象出发,注重于对表象的认识,这里的表象不是对事物简单的呈现,而是一种基于心理现象的活动,简言之,表象指表象活动本身,而不是被表象的内容。例如:当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表象在这里并非指看到的这些颜色,而是包括整个看的和陶醉的过程,强调的是当下的这种体验和活动本身。由此表明生命实践传统更强调对表象的认识。

(三)认识的方式

布伦塔诺是生命实践哲学的典型代表,毕生身体力行,以动态的内观的方式去建构哲学理论。在布伦塔诺看来,哲学并非空洞的理性推演,更为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状态,要以内观方式去认识事物。具体来说,内观单靠理性的逻辑推演是无法企及的,内观能力需要不断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即:默祷,才能使之成为稳定的、当下心理现象内在的直观能力。这里的默祷不仅是一种身心修炼的方法更是内观实践性的来源,是超越语言,超越思维的,通过内在的经验直观和生命事实的把握从而达到与存在的同一。

总之,布伦塔诺毕生贯彻着生命实践传统,强调肉体本身和生命实践的重要,达到主客一体的状态,在当下自明性体验中去把握生命真谛,使生命实践传统绽放出生机与活力。这单靠公式化的逻辑形式是无法达到的,要想对人自身真正有正确的认识,还得从身体、行为出发。而这正昭示着我们应竭尽所能的去关注肉体生命本身,更多的去关注人类生命内部的当下存在性体悟。相信,这会对每个人今后的人生有所裨益,也会对哲学今后的研究寻找到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德]布伦塔诺.《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M].引自《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序卷》,陈维纲,林国文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德]布伦塔诺.《伦理知识的起源》中文版[M].许为勤译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4]许为勤.《布伦塔诺价值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许为勤.《从布伦塔诺的表象论看科学、哲学、宗教之异同》[J].《浙江学刊》2006年版第1期

[6][德]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M].王炳文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6

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了学生如何运用有效的技能和策略来指导阅读,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基于培养阅读心理和培训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将认知心理学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法”受到更多的重视。

一、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和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是以人类心理现象中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思想、事件和事物是怎样在头脑中贮存和形成图式的。认知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把人对知识的获得看成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他们认为,语言、字符、图像、物体等都可以成为一种模式,因为它们都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的关系集合在一起组成的,模式实质上是信息的一种组织形态,学习是把从外界客观事物获得的信息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有的知识意义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

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待阅读,阅读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是学生以信息的接收、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信息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进而获取心理意义的过程。人的阅读理解,是以表征的形式出现的,词、句只是信息的载体,而人的观念、认识和思想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内心表征形成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在阅读时,感知的是字、词、句,而追求的却是内心表征的结果。

二、阅读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

(一)解码过程

指学生解开书面文字代码,了解其意义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书面文字的视觉输入与个体已知的该字词视听形象(字形字音)相配合,从而直接从长时记忆中激活该字词意义。一是个体将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或词语单位,尝试发音,并根据语音和字形来激活自己长时记忆中储存的相应的词意。前者被称为“匹配”,后者被称为“再编码”,这一过程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在起作用。

(二)字面理解过程

指在陈述性知识基础作用下,结合词义规则,语法规则,语境规则等对词义和句子作出确切意义判断。如“白发三千尺”这一诗句,从常识来看,头发不可能有三千丈,在这里是夸张修辞规则的应用,作者以此来表现内心绵延不断的忧愁苦闷。这样告诉学生,理解就不会那么困难了。对于学生要理解这一事实,就需运用修辞规则这一程序知识来解释。正是这一知识的运用,最终使学生对整句诗实现了正确的理解,从而生成意义。

(三)推理性理解过程

指学生在前面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的意义有自己更为深入的理解,认知心理学将阅读中这一理解称作是“整合”,即将两个多个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出现在复杂的句子中,也可能出现在句群甚至是语段之间。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这一阅读分析,让学生懂得会话表达时的关联准则,进而训练学生掌握这种技能(程序性知识),迁移到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说的言语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

(四)监控性理解过程

指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要运用自身的认知策略来调控阅读的活动过程。诸如学生对字词的解码方式,语感图式,采用的阅读速度,对自己阅读目的任务有无明确的认识,运用何种阅读方式(精读,略读),是否采用阅读技巧(如善于掌握关键字、词,寻找主题句等等)。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将这一实用的宽泛的技能称之为阅读者的元认知,即个体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认识与调控。

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的四个过程也不能完全说明阅读理解的全部心理活动,但他们确实是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开展阅读教学的依据。

三、认知心理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内容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言语信息主要是以图式来表征的,它存在于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图式”是我们头脑中的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心理学家认为图式具有三个功能,影响我们对所呈现的信息的注意与解释;具有预测和推理作用;具有迁移作用。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关的图式实例,从来源看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来自生活世界的实际生活图式;一是来自科学教育世界的书面文字材料的图式。因而语文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获取阅读内容知识:

1.学生应留心关注社会生活,以丰富直接经验。教材中的言语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如果学习者有自己直接的、相似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经验常识的积累,那么学习者阅读这一类材料的困难就小得多。在对《背影》一文中父子天伦深情的理解上,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理解比没有这种体验的学生要来得深刻,更有共鸣。从认知心理学来看,这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激活了自己记忆里的经验信息,所以便于自己理解文章内容。同样《背影》一文,懂得买桔子是扬州特有习俗的学习者理解文章内容会更深入。扬州人把“走运”说成“走局”,“局”与“橘”同音,所以亲朋好友送礼,橘子是必不可少的,送橘子就是希望亲友走好运。从这一民俗文化来看,父亲送儿子北上远行时,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的良苦用心就更易于体会了。

2.学生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以丰富间接经验。课外阅读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言语知识,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的知识,还可获得生活知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多读才会读”说的就是在读中积累言语信息获得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前者属于陈述性知识,后两者属于基本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对于其阅读非常重要。陈述性知识能促进阅读过程中字词的解码、词义的提取、语句的整合,还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从认知心理教学来解读,它所传达的就是阅读学习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者离不开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技能训练

阅读的技能最主要的是智慧技能(也称心智技能),其本质是应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借助概念和规则来指导自己的阅读活动。这里所述的“概念”指的是陈述性知识即言语信息,包括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规则指的是程序性知识即语法规则、修辞规则、逻辑规则、表达方式规则、语体文体规则、语用规则。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并运用这些规则,才可能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阅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

前面我们在阐述“阅读活动的心理认知过程”时,将阅读活动分成四个子过程,其中字面理解过程和推论性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这些规则去把握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广泛地对学生按照阅读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上述规则的学习,辅之以必要的训练。

1.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呈现关于“规则”的知识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接受其信息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教材中的篇章一般都会涉及上述规则。语法规则主要体现在句子的教学中。修辞方法规则体现在句子句群上外,有时是在整个篇章段落上;逻辑形式规则、表达方式规则、语体文体规则、语用规则更多地是体现在段落篇章上。在实践教学中,这些规则知识可以随着阅读教学逐步展开,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要分阶段呈现。

2.教学中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对“规则”的应用性训练。

这种训练应一项一项地进行,逐步综合,最后达到对整个阅读技能的掌握。首先,开展词语理解的训练,逐步过渡到理解句意段意和文章结构。如果说阅读技能的训练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话,那么这种分项训练组成该系统的子技能训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技能的时候,如果对构成该技能的分技能尚未把握或达到自动化,要成功顺利地执行整个技能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就应该贯彻这一思想。阅读训练应是一个有序建构的过程,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

(三)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认知策略训练

阅读认知策略也就是阅读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不断习得又不断发展的认知结构。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阅读过程中的理解监控这一子过程指的就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到自己阅读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学习论讲学习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学习者的阅读认知策略是支持性条件,它能帮助阅读者更有效地开展阅读。

关于语文阅读的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从方式上分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速读与复读,操作方法上有搜索关键字、确定中心句、主题句、中心段等等。传统阅读方式中的圈点勾画,就是一种有益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对一些重点词句段进行标注,有利于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量,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应该指出,这种阅读策略的获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是学生在经验中自发习得的,有的是靠教师的指导式的教学获得的。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成熟程度及认知结构,不能以一当十。否则阅读学习策略的教学就会适得其反。

阅读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语文教学的困境恰好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学要科学化,高效化,要应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阅读教学是突破口。在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顾黄初.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晁文丰.关于快速阅读教学的若干建议[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4,(01).

[5]仇定荣.阅读教学应关注的过程[J].语文天地,2005,(12).

[6]李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11).

[7]杨文婷.图式与阅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

[8]王小明.图式理论与句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元认知;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

1.元认知内涵

元认知(metacognition),简言之,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它强调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1.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它分为三类:①个体元认知知识,指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知方面的知识,它主要分析个人认知特点的知识和个人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异。②任务元认知知识,它是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是人们对认知活动中任务要求的认识,它分析关于任务中有关信息特点的知识和任务要求及目的的认识。③策略元认知知识,它是关于如何有效运用策略来掌握知识。个体元认知知识、任务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元认知知识三者联系不可分割,互相制约着彼此,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掌握好元认知知识。

1.2元认知体验

所谓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1.3元认知监控

所谓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以便有效完成认知任务。它是元认知的核心内容,它深刻影响着认知个体的认知活动的进度与结果。它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

2.元认知理论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

2.1元认知与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是学习个体在第二语言知识习得过程中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调控,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从而获得该门语言。第二语言学习与元认知是紧密联系的。元认知知识能让学习个体明晰自己的语言基础和水平,能让学习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认识自己与其他学习个体的差距;元认知体验能让学习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察觉到自己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反思;元认知监控能使学习个体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地监控,并相应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学习个体对自己语言学习的期许。

2.2元认知与第二语言教学

元认知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深刻影响的学习个体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那么它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认知过程进行的有效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行水平应该引导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通过训练的方法,给予学生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学生尽量使用元认知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水平的教学目的。

3.元认知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元认知是指学生在已掌握的汉语知识基础上,把在真实汉语情景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逐步内化到自己的汉语体系,构建为自己所理解的汉语体系,并加以调整使其不断丰富完整。

3.1元认知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语音是汉语言四要素之一,它是汉语的物质外壳,是汉语的基础。因此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如果教学不当,会致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发音始终带有洋腔洋调,也会为他们的汉语交际带来障碍。学习语音理论时,学生应注意避免孤立地学习某个音,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汉语的所有音按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进行归纳,以音带音,注重发音的整体,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语流教学。

3.2元认知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汉语词汇的重要性,认真评价自身的词汇基础和使用汉语词汇的水平,学生要充分明晰自身在词汇学习上的长处和短处,确立好学习汉语词汇的目标,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解释词语的表面意义,还要解释词语的深层意义,当然也不能讲多,点到为止。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汉语掌握程度的需求制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

3.3元认知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学生在学习语法时,要结合教师给出的语法学习任务与自己的语法基础,分析自己在哪个语法部分出现问题,请教同学或者老师,找出解决对策,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将经常出错的语法结构改正之后运用到作文和日常汉语交际中并增加其使用次数。然后通过学生的已有图示解释语法指向与语义指向的不符的原因,达到学生对语言的准确理解。

3.4元认知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难记、难写、难认,因此汉字教学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元认知强调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学习一个新的汉字之前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该汉字的来源,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将要学的汉字变成顺口溜,并让学生认读与识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结语

元认知深刻影响着人的高级领域的认知,它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元认知理论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善于利用元认知理论能有效地使其提高汉语表达能力从而掌握好汉语。因此,我们要将元认知理论广泛的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每个细节中去,高速有效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Flavell.J.H.co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85.

[2]董奇.《论元认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3]皮亚杰著,主宪铂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2.8

[5]汪玲,德俊.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4).

对心理学的认识篇8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调查问卷”,对我院一、二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48份,回收率为95.67%。其中男生579人,女生569人,一年级学生612人,二年级学生536人,三年级学生大多在外实习,未能取样。调查方法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了解、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和寻求咨询行为、对心理健康知识渠道的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最想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期望等等,共计20个题目,其中单项题目15个,不定项题目5个。对所得数据用spss1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对于“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的问题,40.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对于“你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的问题,10.2%的学生表示极其关心,25.9%的学生非常关心,45.2%的学生比较关心,有一点关心和一点也不关心的学生分别占16.6%和2.1%。对于“如何理解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的问题,62.6%的学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问题,4.8%的学生认为两者等同,32.6%的学生认为心理障碍继续加重会变成精神病。对于“如何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问题,30.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5.3%的学生认为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64.3%的学生认为两者互相影响;10.9%的学生认为心理障碍会遗传,70%的学生认为不会遗传,19.1%的学生表示对此不了解。

对心理咨询功能的认识和寻求咨询的态度行为对于“学院是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的问题,36.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3.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为无所谓和没有必要的学生分别占8%和2%;对于“是否会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问题,42.8%的学生有顾虑,33.3%的学生没有顾虑,态度不明确的学生占24%。至于产生顾虑的原因,35.7%的学生是怕自己的秘密被泄露,24.8%的学生是怕别人认为自己精神有问题,10.6%的学生是怕得不到帮助,4.8%的学生是怕对教师产成依赖,24%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原因。对于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反应,7%的学生认为其有精神问题,49.6%的学生认为不是精神有问题,43.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对于“碰到烦恼会找谁倾诉”的问题,64.3%的学生选择好朋友,10.3%的学生选择恋人,6.5%的学生选择父母,4%的学生选择心理咨询教师,0.1%的学生选择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1.7%的学生选择网友,5.4%的学生选择其他途径。对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最好方式是什么”的问题,43.6%的学生选择面对面咨询,14.9%的学生选择电话咨询,29.3%的学生选择网络咨询,9.3%的学生选择信件咨询,4.2%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对于“心理咨询的最佳时间”,“上午”的选择率占11.7%,“中午”的选择率占5%,“下午”的选择率占11.5%,“晚上”的选择率占51.9%,“无所谓”的选择率占19.9%。对于“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的问题,3.6%的学生表示接受过很多次心理咨询和咨询门诊,6.6%的学生表示接受过3次以内,89.5%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对于“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的问题”,38.3%的学生选择了学业问题,28.5%的学生选择了恋爱问题,65.2%的学生选择了人际关系问题,72.5%的学生选择了情绪问题,24.4%的学生选择了就业问题,5.2%的学生认为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压力来源在回答“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的问题时,53.5%的学生选择了性格特征,49.7%的学生选择了不良的家庭环境,47.1%的学生选择了人际交往问题,45.8%的学生选择了不良的社会环境,43.1%的学生选择了感情问题,36.1%的学生选择了经济问题,30.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问题,22.3%的学生选择了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22.6%的学生选择了就业问题。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对于“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44.1%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问题,24.5%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问题,15.6%的学生认为是情绪问题,8.97%的学生认为是爱情问题,4.96%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关系问题,3.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问题,3.1%的学生认为没有问题。

解决心理困扰问题的方法对于“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76.3%的学生选择了找人倾诉,65.9%的学生选择了外出散心或跑步,43.6%的学生选择了寻找原因并努力改变,41.2%的学生选择了自我开导,35.3%的学生选择了痛哭一场,33.4%的学生选择了找心理医生,30.5%的学生选择了看相关书籍加以调整,22.1%的学生选择了睡大觉,18.6%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承受,5.4%的学生选择了借助烟、酒、食物消愁,6.8%的学生选择了摔东西或打骂别人。对于“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的渠道”,51%的学生选择了杂志,45%的学生选择了心理咨询中心,41.8%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有关课程,41.8%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电影,37.9%的学生选择了网络,36.7%的学生选择了专业书籍,35.5%的学生选择了科普读物,33.8%的学生选择了教师,31%的学生选择了报纸,16.1%的学生选择了广播。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期待对于“你希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哪些信息”,68.3%的学生选择了开展轻松有趣的心理活动,62.2%的学生选择了开设讲座、学习知识和方法,41.2%的学生选择了多提供一些相关报纸和刊物,52.3%的学生选择了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场所,36.8%的学生选择了更多地发挥网络功能,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途径。

讨论

以上调查说明我院95%左右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有80%左右的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认为学校有必要设置心理咨询室,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希望通过杂志、课程、网络、电视、电影等渠道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理解是正确的,只有较少部分学生存在认识误区,这种良好的状况与我院一直以来的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有95%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自己解决情绪、人际关系、学业、恋爱等问题,1/3的学生认为找心理医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但真正遇到烦恼时,找好朋友倾诉的学生占了约2/3,找心理教师的学生只占4%,曾经主动咨询过的学生只有10%左右,可见,虽然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功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认同度并不高。对别人进入心理咨询室的认识较为理性,但对自己走进心理咨询室,接近一半的学生会有顾虑,在顾虑的原因中,“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泄露”排在首位(近1/3的学生),有1/4的学生“怕别人认为自己精神有问题”,可见,多数学生由于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则缺乏科学的认识,对于心理咨询表现出犹豫、矛盾和回避的心理,这说明学校对心理咨询的宣传还需要加强和深入,服务学生的咨询力度还需要加大。有43.6%的学生认同面对面的咨询,有29.3%的学生认同网络咨询,在咨询时间方面,有51.9%的学生认为最好的咨询时间是在晚上,只有11.5%的学生认同下午咨询。这些信息显然与学院目前的一些做法有很大的出入,只有依据学生的需要调整咨询时间,拓展咨询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在诸如童年经历、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性格特征、学习、人际交往、感情、就业等问题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将压力归因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可见,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因为某些不和谐、不稳定的状况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家庭作为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小环境,其影响尤为重要。然而,大学生感到最受困扰的是自身的性格特征,可见,大学生个体身心素质因素是影响、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分化与统一的关键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如果这种内心矛盾和冲突的强度过大,就会破坏心理平衡,引发心理疾病。学生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学业、就业问题,其次依次是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爱情问题、家庭关系问题,这提醒学院相关部门需要围绕学生的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开展服务与指导工作。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大多数学生倾向于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调节,排在首位的选择是向好友倾诉,可见同辈的支持和理解对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压力有很好的作用。也有部分学生采取消极的方法对待,如借助烟、酒、食物消愁,摔东西或打骂别人等,这些消极的应对方式不仅不能妥善地解决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导致恶性循环。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习惯于自我调节或求助朋友,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途径,虽然认同讲座等方式的学生不少,但对轻松有趣的心理活动的需求却排在首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学科教育不太相同,其活动教育的方式不仅可使学生在团体里得到体验、互动和分享,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的认识与行为上的改变,这说明学校教育的方式应变得更加为学生喜闻乐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场所,我院目前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放松、宣泄场所和沙盘功能室,希望通过后期的宣传和服务满足广大学生。网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工具之一,针对其信息量大、易于交流和普及知识的特点,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将通过不断完善、更新“心理绿洲”网页,增强其教育与咨询的功能,使其成为切实为学生服务的一个窗口。

结语

上一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下一篇:电工弱电基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