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范文

时间:2023-11-22 17:10:25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1

一、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产物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对审计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因此,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计算机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计算机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这样一来,审查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必须相应的改变。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计算机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就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4.对审计作业手段的。在手工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因此,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机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技术,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6.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显然,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计算机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否则,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然影响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二、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有所增加,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计算机硬件和财会软件进行审计,即对其安全、可靠、稳定、合法、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这样一来,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揭露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

2.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提供的数据是否正确、公正和安全进行审计。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机输入非法数据,篡改会计数据或破坏磁介质中的会计数据等舞弊犯罪行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影响;改善措施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其在会计中的运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方式。电算化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广泛运用,传统的审计手段受到了挑战。由于如今各个企业与国家单位都已经采用了信息化模式,很多会计信息直接可以在网上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流,促进了信息的快速化与便捷化;为了适应这一现象并且使审计工作能更好的跟随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求与审计需求,电算化运用于审计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于审计产生的影响分析

1、对审计工作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对于审计工作有着诸多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内容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影响以及准则标准的影响等。首先表现在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线索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在电算化审计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与处理方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编制都是在计算机内按照既有的程序设定模式进行的,既增加了规范性,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表现在对审计内容的影响上。与传统审计内容不同,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内容,包括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容控制的审计等等。在这些方面,都需要审计人员参与其中,以期更好的为审计服务。再次,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现代审计是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抽样审计的。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储存基本都是集中在计算机工作中,从而实现手工会计系统中的一些职责的分离,牵制力的下降。最后,是对准则与标准的影响。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有着诸多的不同和变化,传统审计中制定的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会计电算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的诸多不同点,也可以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审计模式下较传统模式下优越的一些特征,并且也能看出当前我国在会计电算化审计模式下所欠缺的一些地方,从而能够发现问题并很好的解决问题。2、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由于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出现,对审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有所改变,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就会因为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参与审计;不懂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的审计人员就会因为无法识别和审计内部控制系统而无法参与审计;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会因为不懂计算机而不能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无法实现审计工作,或者会因为对计算机不熟悉而使审计出现错误。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在现代化审计的要求下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单单只会审计知识是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因此加强对审计人员电算化方面知识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会计电算化用于审计后面临的问题

1、面临的人才问题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使审计工作中所需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了诸多变化,审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审计工作所必须的知识,还需要懂得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在审计工作如何运用,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再者,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等等,使得知识的更新成为必要。2、面临的安全性及真实性问题审计面临安全性和真实性问题的原因在于,当今的信息共享与资源共享等特性,会导致审计工作中的部分所需的资源与数据被窃取;其次,当今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会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数据真实性出现问题。比如,计算机处理下,许多的会计记录都可以进行修改,而且进行修改后是不留任何痕迹的。电脑高手或者黑客等还是有能力在网上进行一些非法操作的,在我们审计工作人员无法察觉的情况下篡改我们所需要审计的内容误导审计人员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这就是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中会出现的安全性与真实性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在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工作也有着诸多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会计电算化对于审计工作的帮助,为了让会计电算化更好的为审计工作服务,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并且对其加以更正或完善;并且从审计人员自身出发,学会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

四、在审计中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改善措施

1、人才问题的改善措施首先,加强对审计人员思想观念的教育。在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但要把侧重点放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在审计运用的接受上,还要针对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从被审计方来解决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存在的安全性与真实性问题。其次,加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对审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应该让审计人员以及被审计方注意避免和重视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模拟训练,掌握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再次,加强制度化建设。在人才的发展和使用上,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成长。最后,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我国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对审计方与被审计的工作加以规范和调整,并通过职业道德规范提倡,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2、安全性及真实性的改善措施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首先,我们还应该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开发着手从而实现对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要适应不同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安全并且保密性更强;其次,还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开发出普及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会计软件;最后,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也是对审计工作中数据资源安全性与真实性的保障的一种手段。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到企业内部职责明确,以防出现会计信息与资源流失和其他的安全隐患。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不断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随之不断的完善,我国审计工作的环境也有着诸多改变。虽然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审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电算化审计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了审计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良.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胡亮.浅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J].华章,2012(7).

[4]李美春.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3

一、对会计电算化与内部审计现状探析

1.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历史较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在经历了尝试、探索、初步发展的阶段后,达到了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基本稳定的状态。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预测和决策,财务管理的效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会计的工作领域中出现了这种新局面:会计人员工作处处伴随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的使用十分普遍,会计管理人员也利用信息系统来分析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对经营方案策略作出评价和判断。

2. 内部审计的现状发展。从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也较为迅速,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源于其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就使得其目前存在着一些内部审计知识结构不完善、审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审计与会计分工不明等缺陷。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1.内部控制制度的变化。在传统的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手工操作,通过凭证、账簿等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进行统计核对,而在电算化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受到挑战,审计人员难以直接对会计处理的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真实的感知,这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渐弱。同时,以电子数据为存在形式的信息容易丢失,被盗窃或者篡改。

2.内部审计线索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审计的线索十分清晰,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线索进行各种核查。而在电算化下的会计系统中,会计数据信息的处理都按一定的程序指令生成,存有会计数据的磁盘取代了账簿和文字记录,手工留下的审计线索随之中断消失。为了适应电算化下的会计系统,传统的审计线索就应当随之调整,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审计线索的问题,一边审计工作人员能够追寻线索,完成任务。

3.内部审计技术的变化。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一般以人工审阅、核对、分析、调查等方式进行审查,而在电算化系统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得到改进,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能够快速地进行各种核查。但审计人员就被要求掌握各种新的审计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熟用审计软件,建立审计线索,记录会计处理事项以及相关信息。

4.审计标准准则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下,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使传统的审计标准和准则面临改革。我国的审计电算化起步晚,对于相关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准则不多,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应当陆续出台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标准准则,促进电算化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5.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在计算机审计系统中,各方面的技术方法面临更新,而审计人员也面临着各种新难题。由于审计线索的改变,审计人员无法跟进审计;内控制度的变化也使得审计人员在识别审查电算系统的内控制度时难度增大;审计技术方法的改变促使审计人员更新自身的审计技术,否则难以开展审计工作。电算化系统下的诸多变化要求审计人员进一步替身自身职业素质: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使用技能,熟用各种审计软件,使计算机真正能够服务于审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审计人员还应不断拓宽自身业务知识,增强技能等,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发展,原有项目应当拓新,才能推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下内部审计的应对对策

1.推进会计电算化完善建设,推进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针对电算化系统下的审计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进行登记,做好相关备份备案,做到有线索可循。同时,各种会计档案也应被规范化管理。总之,应在原有的审计制度基础上,有所舍取,根据实际审计情况,推陈出新,研究出更适合当下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技术。

2.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植入审计工作新概念。观念指导着行为,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转变审计观念。纵然电算化系统下的审计工作有所进步,但电子系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工作漏洞,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树立一种全面审计的工作观念,不是仅限于财务方面,在销售、采购或人力资源等其他经营环节,也要给予关注,及时纠正问题,建立健全制度,全面审计,做好计算机审计工作。

3.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管理,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一个控制目标,那就是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这个目标贯穿了整个会计系统。审计人员可根据以下五个要素来制定评价标准:资产安全性,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会计统计的有效性和效益型,系统外部监督。此外,具体的评价标准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按照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情况来制定,以适应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4.培养专业化审计人员,构建高素质会计工作队伍。电算化信息系统下的审计工作需要一批具有现代审计理论知识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经过培训来掌握计算机知识,学会熟练操作各种审计软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上一个层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和重新塑造。因此要加强对审计人员在网络安全以及高级程序语言方面的培训,传授新兴的审计技术,使审计人员不仅掌握现代的审计理论、会计知识,还要精通相关跨级计算机知识,从而培养出精通审计业务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5.更新内部审计的技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聘请相关计算机专业人员协助展开审查,设置技术审计,了解会计系统的设计以及作用范围,掌握数据共享的传递线路、分配方式等,理解审计程序流程是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强数据审计,在电算化的信息系统中,可以加以人工的审查环节,对一些诸如利润的分配、费用的分摊等事项进行抽查、验证,而人工审查也要结合计算机辅助,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储存、运算等功能,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审计效率。

四、小结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4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会计电算化成了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手工记账也已经被电子化的记账软件所取代,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和快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也存在着诸多审计风险,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为切入点,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审计风险并给出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通过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一场革命,会计电算化能够帮助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得到了简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意义,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审计方式不在适用于现代的财务情况,会计电算化中存在各种新的审计风险,这就需要审计从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降低会计电算化给企业造成的审计风险,减少企业的损失。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会计行业是用手工记账和计算的,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数据录入其中,而软件就可以进行校验、加工、保存、检索,这样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保证工作质量

手工记账由于假以人手难免会出现纰漏,在计算机软件中,会计人员把数据录入之后,软件会自动对数据进行纠错,有效避免了会计工作的失误,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财务水平

由于传统会计工作比较烦琐和复杂,记账、算账、报账都需要人工去完成,因此会计人员往往很难有精力去关注财会中其他更重要的方面,而现代化的会计只要通过软件就能完成以往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可以分析和研究数据,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四)加快管理进程

通过财务工作人员针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管理,加快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系统环境风险

会计电算化由于应用到计算机软件处理工作,计算机软件在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推广,市场上可见的财务软件层出不穷,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之快,从开发平台到数据处理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为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计算机与网络相连接,系统内部的数据库资料时刻会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威胁。

(二)财务数据风险

传统的财务数据记录在纸张上,任何的涂抹、更改、增删都会留下痕迹,但是在计算机中进行更改则不会留下痕迹,另外,财务软件的计算是基于软件内部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如果企业财务人员人为的更改其中的公式和数据,就会出现虚假的数据,给审计追踪带来一定的困扰,审计只能靠经验判断,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人员操作风险

在会计电算化中,财务人员将数据逐一录入到计算机软件之中,财务人员对计算机操作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审计层面,审计人员不仅仅要了解审计软件,还要要了解电算化财务软件的各种情况和处理过程,各种不同类型财务软件的数据库也有所不同,而审计工作就是对于数据的审计,如果不了解财务软件就难以对于财会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计。

(四)审计软件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更新速度较快,但是审计类的软件更新的速度较慢,这种情况会造成一定的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审计软件的开发过程当中,开发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流程缺乏深入了解,致使软件自身有着一些缺陷,最终影响审计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审计标准

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之下,原来的审计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计算机审计标准,这是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保障,可以借鉴外国计算机审计标准,同时结合中国企业财务情况,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控制评价、对于审计人员技术的考核、对于电算化审计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涵盖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及维护标准,建立起适用于现代财务工作的审计标准,同时在实施过程之中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起到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

(二)开发审计软件

审计软件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在电算化审计工作中,数据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审计工作人员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因此审计软件的采集功能要有所加强,同时由于审计工作软件应该被审计系统相互连接,财务审计软件可以直接进入到被审计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难度,需要审计软件研发人员不断进行研发,针对现有的财会软件进行分析,令审计软件能够访问不同软件的数据库,采集其中的原始数据,这种完善的审计软件能够给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提高人员素质

在现代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之一,现代的审计工作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了解审计相关的知识,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处理知识,还要了解各种财务软件,在审计过程中要对于不同的财务软件进行判断,因此电算化的审计人员需要有多方面的素质,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审计工作,积极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对于审计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审计工作内容不足以满足当代的财务审计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审计工作从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审计软件工程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等相关人员的一起努力,同时国家随着财务工作的进步也要完善审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帅帅.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302.

[2]李桂娟.会计电算化下审计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256-257.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5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审计 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 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 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 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 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 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 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 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 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 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 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 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 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 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舞弊与对策;资产管理;电算化审计;网络会计

一、Internet模式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在线服务的简称,它有以下特点:1.降低企业成本获得满意的会计服务;2.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会计服务;3.易学易用传统财务软件要正式购买,需要不断进行升级,不断学习、培训;4.注重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传统的财务软件,如果出现帐套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5.服务对象非常广泛。

会计电算化也会出现一些舞弊问题,给企事业单位带来损失,通常会计电算化所引起的损失主要有三种:(1)由于灾害事故或电源中断故障等原因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处理中断和数据丢失;(2)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错误和疏漏所引起的损失;(3)因会计电算化舞弊而引起的损失。对前两种损失,通过借助于开发控制技术就能较好地加以解决,而对因会计电算化舞弊所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即篡改输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作法操作、篡改输出和其它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预防和防范,在制度上:1.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应该一视同仁,严密防范;2.加强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3.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单位,均应建立和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在系统的安全问题上:1.建立多层备份机制。做好财务SaaS系统的安全防护,一个重点就是要分层次地采用服务器双机热备份RAID镜像技术,财务及管理软件系统自动备份等多种保护方式。2.建立多级权限机制。在财务SaaS系统应用中,要努力实行用户级控制数据库,级控制和网络系统级控制相结合的多级权限控制机制。3.重点实施全方位的网络系统安全防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部署防火墙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为数据传输转换设置一道电子屏障;采用组合加密技术(密钥技术),专用密钥组合加密效果更佳;运用数字签名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完整性,数字签名还可以建立不可否认机制,便于查找造成网络事故的原因;使用安全协议;应积极采用反病毒技术,同时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加强软件自身的防病毒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形式

传统的手工记账规则对总账、日记账所要进行订本账册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并且要求那些明细账必须要采用活页式的账册,通过很多套帐来实现账目之间的互相核对和互相牵制。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将手工会计账册核对的功能进行了代替,在很大程度上将不相同职务监督的能力降低。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

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要将那些数据可以用到的符号、数字等直接在纸张上面进行记录,事业单位的每笔交易都必须要有相关的经办人员进行签字确定,甚至可以将不同笔迹作为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以后,传统会计工作的单据、凭证部分会消失不见,对其进行取代的就是那些将数据处理资料进行存储的光盘、磁带以及磁盘等等。而这些在磁性介质上进行存储的信息往往是我们人类肉眼不能够看到的,这样也就导致这些数据很容易被篡改或者删除,在这里消失、中断的传统控制程序以及传统的控制方法有些已经不能再适用了。

三、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新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我们职责分离,也就是事业单位的资产保管、记录、执行以及业务授权等工作和职责要很好的分开。根据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职责和岗位进行一定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数据分析、电算审查、审核记账、软件操作、电算主管等。

四、会计电算化必然导致电算化审计

(1)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线索不能满足传统审计的需要

在手工会计中,审计线索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纸质的,每笔交易都有一个完整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根据这些资料来检查会计信息是否公允、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是否一贯、财务收支是否合法。但是会计电算化中,会计人员只需录入原始数据,就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总分类账、明细账,中间会计处理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中断消失,审计中即使发现可疑之处,对其进行追查也是比较困难。

(2)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内容更复杂,技术性更强

会计电算化下数据处理环节减少,并且由计算机接程序自动集中处理,尤其是许多会计软件有取消出纳签字、取消审核、反记账和反结账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痕修改。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序被人非法篡改,嵌入非法程序,使得计算机只会按照给定的程序处理会计事项,造成资产的不明流失。这些都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3)会计电算化下审计标准和准则有待完善

传统的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审计标准和准则。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故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基础上,还应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

(4)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系统更加复杂

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的测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大部分控制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建立在会计电算化中,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功能是否恰当有效,会直接影响系统输出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5)在动态的会计电算化中进行审计取证较难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某些企业每天都要进行成本和利润的结算,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因此系统必须一直处于运作状态,一旦停止工作,将会给被审计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又不能终止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那么,如何实施电算化审计呢?

(1)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

电算化审计是综合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因而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应重视电算化审计的应用,积极引进既有审计经验又具备高层次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对现有会计人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机的后续教育,提高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开发的电算化审计软件更科学,更有效。此外高校对审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加大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相关方面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员。

(2)建立、完善电算化审计的软件环境

目前我国审计工作绝大多数还是手工审计,实施电算化审计的也只是停留在“使用计算机审计”的阶段,严格的说我国还没有较好的与电算化会计软件相配套的审计软件,当务之急就是开发审计软件。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7

关键词:边防部队;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边防部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计电算化也带来审计工作的巨大变化,审计内容由传统的会计文字记录转变为电子信息,审计难度随之增加。因此,边防部队应准确把握会计电算化形势,积极开展对审计方法的研究,从根本上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一、会计电算化与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边防部队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成为边防部队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边防部队努力开展现代化建设,引入会计电算化管理有助于边防支队与大队之间的信息沟通,便于上级部门对部队实施监督管理,及时根据部队建设支出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目前,边防部队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电算化软件得到普及,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为电脑记账,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正在向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

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同时,边防部队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也在逐步走向深化,这与我国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需求和部队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有着紧密的关联。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经过长期发展,成果虽值得肯定,但仍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部队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上升到新的水平。另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是边防部队管理改革的一大亮点。集中核算是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益为目标的新型管理模式,对规范边防部队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也使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显著增加,审计人员独立于核算单位,缺乏对基层部队的深入走访,对经济事项的了解深度有限,如何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全过程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二、会计电算化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管理给边防部队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一)内部审计内容发生变化

原先边防部队会计人员主要以手工记账为主,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原始凭证、记账簿等手工记录反馈,因而内部审计的内容也是以会计文字记录为主。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变为电脑记账,会计原始凭证、报表等信息存储于系统当中,审计内容由纸质文件转为电子信息。日常的会计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能够大幅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工记账造成的失误。但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带来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一旦电子信息被他人非法篡改,就会出现系统中的会计信息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

(二)内部审计线索发生变化

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边防部队的会计工作,杜绝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线索发现工作中是否存在漏洞或违规行为。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下,审计线索相对容易寻找,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到会计账簿的登记,各个步骤的工作都具备文字记录,并且有经手人的签字确认,即使发现问题也相对容易追查。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线索则会发生中断甚至消失,会计电算化并不能完全杜绝信息失真、假账的问题,从而造成审计数据难以取证。

(三)内部审计技术发生变化

手工记账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采取抽查、顺查、逆查等技术方法,根据审计线索进行分析、对比、查证,直至发现问题。其内部控制更多地强调人的因素,审计结果相对直观,容易辨别。而边防部队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后,整体的技术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审计内容与计算机系统结合,而且系统还要不断升级、维护,因而内部审计也需借助计算机软件、程序系统的辅助,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内部控制需同时关注计算机系统与人员两大因素,特别是出现数据篡改问题时,发现审计线索的技术难度更高。

(四)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提高

会计电算化以及集中核算的发展,使边防部队的经济、管理模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审计环境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原先审计人员主要集中于对原始凭证、手工记录信息的核查分析,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要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后的基层调查,无论是与基层的协调和沟通,还是对工作漏洞的发现,都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新形势下的审计理论与方法。

三、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举措

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边防部队需要营造电算化审计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审计标准,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一)为会计电算化审计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为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工作,边防部队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使新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同时边防部队还应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针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发展,结合边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流程,避免管理上的漏洞。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应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根据部队内控执行情况,给予综合分析评估。

(二)制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标准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带来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标准也需要上升到新的高度。特别是在现阶段,部队正在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与会计集中核算,内部审计难度明显增加,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就有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出现漏洞。现有会计电算化软件虽具有一定的数据转换功能,但转换的范围有限,这就更需要加强审计数据的规范管理,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实施。因此,边防部队应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审计标准,其中既要有数据标准化的规定,也要明确参与部队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

(三)改进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对边防部队内部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审计难度的增加,如何加强对电子会计信息的识别和分析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边防部队将内部审计贯穿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全过程,从系统设计和测评开始,就应有审计人员的参与,从而完善事前审计。在电算化系统开发设计时,审计人员应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并一同参与系统验收,对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做出评价。日常开展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加强对审计线索的管理,尤其是对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监管。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边防部队内部审计的工作模式,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最终质量。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修养,边防部队更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管理,将计算机知识与审计知识有机融合,使审计人员熟练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并深入理解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处理的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掌握审计线索。另外审计人员还应注意妥善处理与基层部队的关系,针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深入基层展开调查研究,耐心与部队管理人员沟通,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纪东.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4(04).

[2]唐娇艳.关于强化部队内部审计转型工作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4(22).

[3]夏吉辉.浅议边防部队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审计监督[J].会计师,2014(14).

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政府审计;立法;软件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审计作为适应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而出现的一种审计的技术,其在审计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审计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的事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审计技术的运用大幅提升了政府审计的工作效率。但是,会计电算化审计技术与电算化技术一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而且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但是,会计电算化审计作为审计技术的必然演进方向,即使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当前的研究背景下研究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对于审计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会计电算化审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作为一种较为前沿的审计理论和方法,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与会计电算化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近年来,会计电算化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前沿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方法都被运用到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审计方法也被运用到了审计业务中。但是,与电算化审计的广泛使用相对应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并不完善。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对于电算化审计非常不利,一方面,由于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对于很多电算化审计的法律责任的分配非常不利,特别是在出现审计责任时,审计部门难以得到现行法律的支持;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也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发展。

2.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

在具体的会计电算化审计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效率。作为一种较为前沿的审计方法,虽然在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近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得到大量的应用,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需求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而与此相关的人才的培养却没有跟上,最终导致了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问题的出现。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的问题与电算化审计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因为电算化审计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导致很多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都需要会计电算化审计人员,然而审计部门自身在电算化审计人员培养方面的准备还存在不足之处,从而导致了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的问题。

3.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滞后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就被大量的应用到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业务的大量增长,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学校、政府部门等单位,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方面都加大了投资,也正是因为如此,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工作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但是,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所不同的是,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由于对于电算化审计软件的需求仅仅局限在部分审计部门范围内,其需求量较低,而审计部门自身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投入也较为有限,相关的软件开发企事业单位对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工作也不积极,在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的情况下,最终导致我国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出现滞后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会计电算化审计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发展,我国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对当前的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在完善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大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财经类院校,在进行科研立项的过程中,应加大相关课题经费的支持力度,引导高校研究工作者加大会计电算化审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其次,对于相关的政府部门而言,应当加大调研工作,对于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找出问题的本质并为立法工作提供积极的建议;最后,对于立法部门而言,应当在充分征询专家和实务一线的审计人员建议的情况下,加强立法工作以完善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与管理

应对电算化审计人员专业不足问题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电算化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在加强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与管理的过程中,审计部门以及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都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对于审计部门而言,应当加大电算化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加大培训的过程中,审计部门一方面应当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审计师进行集中的培训,提升审计师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还应当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励审计人员自主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我国的高校而言,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电算化审计人员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加强电算化审计理论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实践,通过充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电算化审计的专业技术。

3.加强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工作

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离不开电算化审计软件的支持,对于审计部门而言,要做好电算化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引进和使用能够满足其审计需要的审计软件,为了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当前会计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工作的滞后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加强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工作,对于审计部门而言,除了采购先进的电算化审计工作软件之外,对于在审计中经常遇到的电算化审计业务,在审计软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应当加大软件开发的投资力度;对于软件开发公司而言,特别是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企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对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市场需求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电算化审计软件市场的重要性,加大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审计软件,以改善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滞后的局面。

四、结束语

研究表明,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审计人员专业不足以及审计软件开发滞后等问题是会计电算化审计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业务的开展,而且对于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论是对于具体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部门而言,还是对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自身的发展而言,都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完善电算化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电算化审计软件开发工作等措施进行应对。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出现既是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的审计业务发展而言,应当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审计,充分发挥其自身存在的优势,而对于其不足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赵娜.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7(07):38-39.

[2]高丽红,冯志军.电算化环境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2):109-111.

上一篇:工艺美术的种类范文 下一篇:体育学科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