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1-15 11:24:57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1

关键词生物防治;防治现状;方法;河南驻马店

中图分类号S4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05-01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被灭杀,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而且化学农药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1]。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其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效果显著性等特点,在绿地防护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驻马店市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小环境”有利于释放天敌[2]。在驻马店市的绿地养护工作中,生物防治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驻马店市在整个城市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的生物防治推广率达到50%以上。

1利用天敌防治

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应用最为普遍。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为3类。

1.1捕食性天敌

瓢虫、草蛉、胡蜂、蚂蚁、食蚜蝇、食虫虻、猎蝽、步行虫以及捕食性螨和蜘蛛等,这些天敌食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捕食大量的害虫才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3]。小花蝽捕食蚜虫、叶蝉、蓟马、叶螨以及鳞翅目害虫的卵和幼虫;草蛉成虫喜取食各种蚜虫和叶螨;幼虫取食蚜虫及其虫卵;瓢虫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植绥螨捕食草食性害虫和叶螨;中国虎甲成虫或幼虫均为肉食性,以捕食活虫及其他小型动物为生;中华广肩布甲喜食黏虫和土壤内生活的害虫;黑带食蚜蝇捕食植物叶片上的蚜虫;长脚胡蜂捕食鳞翅目、鞘翅目昆虫;黄足猎蝽捕食蚜虫、叶蝉、叶螨等;拟宽腹螳螂捕食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的害虫。因此,捕食性天敌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显著。

1.2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害虫体液和组织为食致使害虫死亡。寄生性天敌采取“以虫治虫”的形式广泛应用,主要有寄生蝇和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于卷蛾、刺蛾、毒蛾、食心虫;桃柳蚜茧蜂寄生于桃蚜、桃二叉蚜、桃柳蚜;刺蛾广肩小蜂寄生于黄刺蛾、丽绿刺蛾;上海青蜂寄生于黄刺蛾;平腹小蜂寄生于荔枝蝽卵内;管氏肿腿蜂主要寄主是天牛类害虫;花绒寄甲幼虫外寄生于多种树木蛀干害虫。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等。

1.3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白僵菌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螨类昆虫,致病力强,已经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绿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虫、光肩星天牛;轮枝霉菌能寄生蚜、蚧、螨、粉虱等;多毛菌防治柑橘锈螨。苏云金杆菌对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有极强的致病性;阿维菌素对螨类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农抗120防治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腐烂病,提高植物抗性;春雷霉素强内吸性抗生素,高效且药效长,多用于防治黑星病、银叶病、溃疡病、流胶病;井冈霉素内吸作用强,防治轮纹病、褐腐病、缩叶病;农用链霉素防治黑霉病、黑斑病。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多为鳞翅目昆虫幼虫,感病虫尸挂于树枝上,虫体内组织液化;颗粒体病毒多寄生于鳞翅目幼虫,病虫爬到叶缘侧悬而死。昆虫病原线虫圆虫动物门线虫纲,为小型的多细胞动物,寄生昆虫的线虫有3 000多种,有些种类可以用培养基大量生产,如苹小卷蛾线虫防治桃蛀果蛾出土幼虫,芫箐夜蛾线虫防治核桃举肢蛾越冬幼虫,泰山1号防治天牛。

2利用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

选育和推广具有抗性的植物品种防治病虫害,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4]。植物的抗虫性表现为忍耐性、抗生性和无嗜爱性。忍耐性是植物虽受有害生物侵袭,仍能保持正常生长;抗生性是植物能对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或生理机能产生影响,抑制它们的生活力和发育速度,使雌性成虫的生殖能力减退;无嗜爱性是植物对有害生物不具有吸引能力。

3利用耕作、种植方法防治

耕作、种植防治就是改变植物生长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按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选择无病虫害的壮苗绿化;加强绿地植物养护管理,促进植物生长等。通过以上各种措施,可以使植物抗病虫能力增强。

4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

利用不育昆虫防治是搜集或培养大量有害昆虫,用γ射线或化学不育剂使它们成为不育个体,再把它们释放出去与野生害虫,使其后代失去繁殖能力。利用遗传防治是通过改变有害昆虫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遗传不育。此外,利用一些生物激素或其他代谢产物,使某些有害昆虫失去繁殖能力,也是生物防治的有效措施。如灭幼脲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主要防治刺蛾类、袋蛾类、天幕毛虫、天蛾等。除虫脲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破坏虫体激素的调节作用,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成虫生殖,抑制卵内胚胎发育,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有效、对天牛、甲虫的卵内胚胎发育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定虫隆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蜕皮,可杀伤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虫酰肼能加速鳞翅目昆虫的不正常蜕皮,抑制取食,防治卷叶蛾、毒蛾、天幕毛虫、白蛾等。噻嗪酮防治介壳虫、螨虫、粉虱、叶蝉、蛴螬等。氟虫脲对叶螨的幼螨、若螨防治效果好,兼防卷叶蛾、尺蠖、食心虫、潜叶蛾等。

5参考文献

[1] 郝爱萍,侯集成.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现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2(S1):77-78.

[2] 刘铁红,庄 严,徐铁男.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的现状[J].辽宁林业科技,2002(S1):15-16,35.

[3] 万方浩,叶正楚,郭建英,等.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昆虫知识,2000(2):65-74.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2

关键词桑树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广西河池;金城江区

中图分类号S88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200-02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DiseaseandPestControlforMulberry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

QIN Ya 1LIAO Li-hua 2RONG Hao 3

(1 Hechi Tow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Jinchengjiang District in Hechi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Hechi Guangxi 547000;2 Liuxu Tow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Jinchengjiang District in Hechi City;3 Dongjiang Tow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in Jinchengjiang District in Hechi City)

AbstractDeep and careful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n in Jinchengjiang District in Hechi Cit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for mulberry in the whole area,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isease and pest of mulberry;control;problems;countermeasures;Hechi Guangxi;Jinchengjiang District

桑蚕产业是金城江区继甘蔗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桑蚕生产中如何有效进行桑树病虫害防治,促进金城江区桑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蚕农因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对桑树病虫害防治不能对症下药且只注重化学防治,忽略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导致桑树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养蚕经济效益。危害较严重的桑树病害有桑花叶病、桑赤锈病、桑疫病、桑根结线虫、桑枝枯菌核病、桑里白粉病、桑紫纹羽病;桑树虫害有桑蓟马、桑粉虱、桑螟、桑毛虫、桑瘿蚊、桑象虫类、叶甲类、金龟子。在该区白土乡,每年3月初,部分桑树春发芽枝条受桑枝枯菌核病危害,受害枝条倒伏枯死,影响第1批春蚕用叶;长老乡、白土乡和东江镇3个老蚕区近几年来都不同程度受桑紫纹羽病和桑花叶病危害,特别低洼桑地受害重,严重的需毁桑改种其他农作物,几年后才能种桑。其他病虫害在全区都有零星发生,影响了桑叶产量与质量,进而降低养蚕的效益。现将该区桑树病虫害防治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气候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金城江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的小气候常闷热潮湿,有利于许多病虫害的繁殖与蔓延;而且多年来的暖冬,自然界中各种越冬害虫的基数越来越高,造成农作物上害虫数量逐年增加,种类繁多,近年来桑蓟马、桑螟、桑瘿蚊、斜纹夜蛾等害虫越来越多,对桑树造成危害。此外,桑园环境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金城江区是大石山区农业区,位于山脚下的桑园中,杂食性害虫如象甲类、叶虫类、金龟子类害虫发生较多;在位于平地的桑园中则桑蓟马、叶螨类发生较多;潮湿低洼的桑园中桑赤锈病、桑紫纹羽病发生严重。金城江区部分桑园分布复杂,不利于桑树虫害防治。特别是新蚕区,桑园布局不合理,种植结构复杂,桑树分散种植,家蚕农药中毒时有发生,对桑树虫害防治极为困难。成片桑园少,其他农作物虫害严重,杂食性害虫易为害桑树,难以防治。

1.2桑树种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

金城江区部分桑园种植密度较大,达8.25万~9.00万株/hm2。由于种植密度较大,桑园中通风透气较差,湿度较大,且光照不足,较荫蔽,这样的小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一些病虫的繁殖与蔓延。蚕农在养蚕过程中,只重视养蚕,忽视对桑园的管护,桑园施肥以化肥(复合肥)为主,有的偏施氮肥,氮、磷、钾肥未按合理比例施用,有机肥施用不足或根本未施有机肥,导致桑树抗病性差,桑树病害严重,桑叶质量差。

1.3蚕农对桑树病虫害缺乏了解,滥用农药

近年来,金城江区蚕农因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原因,桑树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而很多蚕农在桑树发生病虫害时盲目喷药,不能对症下药,误用农药,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影响养蚕的经济效益;通过近期对各个蚕区的调查,发现80%的蚕农缺乏对桑树病虫害的了解,不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也不管是病害还是虫害,乱用农药,因此无法达到防治目的。据调查,蚕农在桑树虫害防治方面,存在滥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河池镇枫木村骆马屯,2005年年初全屯1/2农户使用灭蚜净菊酯类复合成分农药防治桑树虫害,导致第1~2批春蚕食用该桑叶后发生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6万元。

1.4养蚕批次过密,用药不当

金城江区大多数蚕农1个月养3批蚕,1~3龄蚕同时饲养,因此在桑园治虫时,片面追求使用低浓度、残毒期短的农药,而且认为农药的残毒期越短越好,喷药后3~7 d,就采叶喂蚕。桑园中发生的害虫,很多都是世代重叠,由于农药残毒期短,治虫不彻底、效果差,这是该区桑园年年发生虫害严重的原因之一。此外,长期重复使用药剂治虫,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防治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在防治桑园病虫害时常使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乐果、敌敌畏等,总的来说,防治效果较好,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复使用农药,特别是在害虫防治方面,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某种虫害,易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1.5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滞后

当前蚕农对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认识不到位,桑树一旦发生病虫害,便喷农药防治,不注重结合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机械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长期使用农药,使害虫天敌减少,而且害虫产生抗药性,害虫越来越猖獗。而有些桑树病害,如桑紫纹羽病、桑花叶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只能用农业方法防治。有些桑树虫害,如金龟子、桑天牛等害虫,不能用农药喷杀,只能利用其趋光性、假死性等特性采取物理防治。另一方面,蚕农对桑树病虫害防治缺乏统一联防意识,各蚕农于不同时期进行防治,导致效果差。近年来金城江区桑蚕业迅速发展,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跟不上,特别新蚕区蚕农对桑树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区、乡级蚕业技术员缺乏。

2对策

2.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健全桑树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

加大培训力度,对区、乡级蚕业技术服务部门技术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业务水平,培训一大批农民蚕业辅导员,各乡镇应设立蚕业站,形成蚕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全县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1-2]。

2.2提高认识,加大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力度

就金城江区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桑树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蚕农参与培训;科技部门积极组织技术员有针对性地深入乡镇、村、屯举办培训班,发放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资料,增强蚕农科学进行桑树病虫害防治意识,普及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蚕农的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加大培训经费投入,落实专项培训经费。

2.3合理布局桑园,实行连片种植

为了提高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对新蚕区桑树种植应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对低洼连片地块应开好排水沟,利于降低湿度,提高桑树抗病力[3-4]。

2.4培植示范户,典型引路

针对该区当前千家万户桑树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必须充分发挥蚕桑示范户在当地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典型引路作用,通过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传授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共同提高广大蚕农的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3参考文献

[1] 朱迅,王路成,张莉.对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生态思考[J].江苏蚕业,2010,32(4):10-11.

[2] 卢小芳,刘寿远.蒙山县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广西蚕业,2010,47(4):8-10.

[3] 陈雪峰,李宏峨.保山市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10(S1):128-130.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3

关键字:林业无公害防治 措施 病虫

前言: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林业资源的开发,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中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依赖于化学制剂的喷洒,虽然一时效果显著,但是却给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遗留下一系列不良隐患,病虫害正以每年直线上升的趋势,严重遏制着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因此,建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必然成为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1.林业病虫无公害防治的概述

无公害防治是指,以林业的培育技术为基础措施,以生物平衡控制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保障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以此科学的方法,达到对有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维护了生态平衡发展。无公害防治方法的主要的特点变现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自己投入少、成本低;同时可以降低化学药剂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对病虫害的天敌物无伤害,可以得到长期抑制病虫害发展的作用。

同时大力开始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对林业部门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开展无公害防治工作,可以加钱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开展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林业收入,同时还能促进绿色食品的生产、增加林业作物的收入。

2.我国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病虫灾害,严重遏制了林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病虫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1 人工栽培树林增多,生态系统脆弱

自1950年起,我国开展大面积的人工林栽培,每年以50%的直线增长趋势,大幅度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大约13370万公顷,其中天然树占65%左右,大概有8725万公顷,而人工数量大概有4645万公顷,约占总森林面积的35%。但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面积也随着人工树林的增多,增加了将近40%的面积,而两者正以同等直线增长趋势同步上扬,给我们林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通常属于单一的存树木结构,并不具备整体的森林系统,因此造成人工树林的生态系统非常的脆弱,一旦有害生物出入。必然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灾害,局面势必变的不可控制。

2.2 对天然树木的大量砍伐,破坏了林业的生态系统

由于我国具有大量的以木材为生产原料的经济发展产业,造成了我国常年以来对天然森林的超负荷砍伐,严重导致了天然林木的数量剧减,严重破坏了森林生物云游的多样性,和森林的原始生态系统,从而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2.3 人为活动,破坏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日期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接洽日益增多。我国曾多次引进国外树木品总。但是多次造成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进中国林业,由于没有天敌,病虫害得到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变开始肆意疯长,迅速夸大了病虫灾害区域,给我国个别林业地区带来灭顶之灾。

2.4 长期以来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带来了生态破坏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长久以来一味的依赖化学药剂,虽然一时间灭虫显著,但是长期使用,致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后,一旦发生病虫害,必然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利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法,改进林业病虫害现状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爆发,给我国林业系统、国民经济都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依赖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导致我国目前林业系统的高位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去平衡,而导致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因此,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3.1 在林业工作中,做好因地制宜封山育林措施

想要达到控制林业病虫害的目标,必须从新恢复林业的生态系统。在林业工作中,因该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木进行培育工作,同时对树林的培育,应该进行必要性的混交,以达到建立一个生态群落的目的,适应跟多生物得生活,加大病虫害天敌的生存环境,生活数量,以提高对林业系统的保护。同时,对个别地方进行封山育林的工作,建设人。畜对林业系统的破坏。

3.2 利用天然的生物防治工作,防治林业病虫害

由于林业长期依赖化学药剂造成林业生态系统的高度破坏,病虫害的泛滥。因此,要改善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利用科学的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首先,利用微生物防治林业病虫。使用常见的真菌、细菌、病毒等能分泌初看生物质的抗生菌,对付有害昆虫,从而防治林业害虫;其次,引进病虫害天敌,健全生态食物链。在森林中通过引进天敌的手段,以达到对病虫密度的控制,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引进天敌,健全生态食物链系统,对林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性;最后,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在林业农用使用上,要加大把关力度,杜绝使用化学药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以确保生态不受破坏,天敌不受影响的同时,有效的灭绝病虫害。

3.3 加强国际见植物引进的检疫工作,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我国对外来树木的引进也经常发生,但是曾经传入国大规模的病虫灾害,给我国林业部门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以后的树木引进工作中,我国应该提高树木进口的检疫检查技术,把检疫工作放在进口贸易的首位。同时,也要注意国内植物的检疫工作,以此有效的预防病虫蔓延。

结束语:

无公害病虫防治工作,作为我国林业病虫害新兴防治工作,具有提高林业自身抗虫性,保持生态平衡等多方位的优点,势必成为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充分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大力推广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手段,减少或者不使用化学农药制剂,保护病虫害天敌,以提高林业系统自身抗虫能力为目标。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我国林业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 王晓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1)

[2] 崔建军.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农业, 2010, (12)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4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和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隐患,客观看待森林病虫害防治实际有助于工作的提升,也有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各类价值的实现。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问题众多、难度提升的特点,具体来讲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1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薄弱

很多林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投入不足,科技力量和预测预报手段都存在各种漏洞,导致对森林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了解,难于形成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预案和规划,难于从根源上对森林病虫害展开防治工作。

2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落后

在很多林企依然沿用化学手段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没有利用生态林业的方式进行防治,导致化学和农药污染,不但提高了森林病虫害的抗药性,而且还对林区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出现森林病虫害越防治越严重的问题。

3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疏忽

很多林企对森林病虫害的检验检疫工作存在跟不上发展和实际要求的问题,导致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信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

二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1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建立起适于林区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导体系,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责任制,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林企领导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认识高度,使其站在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角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领导作用。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林企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要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控的科技

含量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和生态林业为主的高新科技元素,使其能够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新形式,通过对生物、网络、遥测技术的有效整合,使森林病虫害防治落实在技术体系和组织结构之中,进而在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科技水平的同时,做到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保证。

4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工作

在林区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加强产地检疫,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和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

三结语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予以发展和行业的重视是当前林业的基本要求,应该立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林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规律和特点,抓住当前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机遇,积极应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各类挑战和问题,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出发,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体系,设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步骤,找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切入点,实现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性提升的同时,达到对林业基础、重要、核心工作的有力支持与维护。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5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引言】

黑龙江林区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居全国前列,而且多为天然林;树木种类百余种,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的30多种,如红松、云杉、水曲柳等。松木河林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65.8%,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属生态公益型林场,主要经济项目为食用菌、坚果、苗木花卉、木耳和五味子等,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松木河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松木河林场为例,通过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研究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常发性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增加了防治难度

受气候和环境变化影响,防治技术的限制,以及人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纯林面积的增加,常发性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一直居高不下。另外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重视,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防治难度。

1.2病虫种类增多,加大了损失

很多地方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使很多病虫发生变异或基因突变,产生不少新种类或耐药性的病虫,再加上很多外来品种的侵入,使当地的病虫害种类增多,增加了防治难度。

1.3灾害时有发生,损失严重

很多过去就威胁程度较重的病虫害至今未得到较好地控制,例如天牛、鼢鼠等。有的地区甚至年年发生病虫害,造成严重的损失。每年因病虫害造成大量林木减产,生长速度下降,且淘汰率增高,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很多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依然很大,特别是在以前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化学药物实现的情况下,之前得到控制的病虫害很有可能再次复发,并扩大危害面积,给林木造成毁灭性打击。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1防治意识不足

众多的林业企业只看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将工作重点放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上,而忽了对森林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没有足够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且不能及时进行防治,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2.2防治技术不足

当前林业部门和企业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还是采取的化学药物防治,虽然在初期有较好的效果,但长久以来,林木对很多化学药物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会造成农药污染,影响生态效益。另外还出现了变异的耐药的病虫,为了较好地防治就需要效果更好的化学农药,进而再次产生耐药的病虫,形成恶性循环。

2.3防治投入不足

当前企业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资金的投入较少,使病虫害在高发年份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延长了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加重了危害。而且由于缺乏资金,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不能应用有效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和设备,也就不能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趋势,解决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

2.4防治机制不足

我国林业部门的管理体系是纵向行政管理体系,对于政策的传达有着良好的优势,但是缺少横向的不同林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导致在发生森林病虫害时因为不能及时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使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得不到良好的遏制。另外,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先决因素首先是发现病虫害,而当前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效果较差,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预测发生范围,从而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加大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的损失。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3.1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加强宣传

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办森林病虫害讲座、病虫害防治技术试验等活动,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林业企业和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尤其是对外来物种的防范意识,重视病虫害的危害。同时也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社会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 从意识上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3.2完善病虫害防治体制,加强管理

林启企业和部门应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治体制,特别是在病虫害发生期间,加强不同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设立独立的病虫害防治部门,落实责任,明确防治制度,遵守“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加强监督体系的构建,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督促企业和个人做好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规范植物检疫执法行为,严格把关林木的引进、检疫、监管和复检等工作,防止外来物种的侵入和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

3.3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效率

加大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创新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行生物防治(例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和物理、机械防治(例如灯光诱捕器等)措施,减少投入成本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新型的靶向性强的生物农药,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应用,学习并引进他人的先进技术,提高监测和预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病虫害要针对其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目的的提高防治效率。

3.4加大防治资金投入,加强建设

林业企业或部门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病虫害监测和预报设备;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以良好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防治工作;加强森林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对人工单纯林,要增加植物种类,从本身的生态系统方面加强病虫害的预防。

结语

森林是国家进行林业建设的重点资源,是影响生态平衡的主要林业产业。病虫害是影响森林质量的重要灾害之一,常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打击,不仅会影响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林木的生长速度,还会影响林区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们需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有效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嘉庆.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4(12):59-60.

[2]王岩.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5(1):78.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6

【关键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0.引言

近年来,在园林绿化中,只重数量,忽视质量,植树后缺乏正确的抚育管理,加之初期发生的林木病虫害未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防治,因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多,危害加重。制定园林树木病虫害治理方法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的为害范围之内。本文着重讨论一下园林树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现已广泛应用。这种办法是应用有毒物质干扰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从而将有害生物杀死、阻碍物质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扩展。排斥物质可影响害虫的感官,如散布难闻的物质。引诱物质可引诱昆虫而大量诱杀,性诱饵即属这类物质。毒物可经口(通过昆虫口器),经皮(通过植物表皮),或内吸(通过植物液流)起毒害作用。毒物有少毒类或多毒类,有的还具有植物毒性,因此也可为害寄主。

1.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许多优于化学防治的特点,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且由于参与了生态调控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作用。其缺点是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如化学防治速效,人工培养有益生物的技术难度较高,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种类不多等。总的来说,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是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在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于防治园林病虫害的生物产品很多,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微孢子虫、线虫和农用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害虫本身具有的化学物质的仿生合成产品(昆虫激素、性信息素等)、不育剂和植物源农药等。目前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较广的生物产品有细菌类的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周氏啮小蜂、阿维菌素等。

1.3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虫害体,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紫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微生物它只对蝶类(鳞翅目)的幼虫有致病效用。这种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可在幼虫肠内溶解毒素,是适用于约150种鳞翅目幼虫的特有的肠毒剂。昆虫病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取得象化学杀虫剂那样的快速防治效果,同时调节虫口密度,使之保持在危险限度水平之下,以达到防治的长效性。

1.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热处理、射线、机械阻隔等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对热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要死亡。在园林树木病害防止中,热处理分为干热和湿热两种方式。机械阻隔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例如覆盖薄膜,许多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在病残体上越冬的,花木栽培地早春覆膜可大幅度地减少叶病的发生,如芍药地覆膜后,芍药叶斑病成倍减少。覆膜防病的原因湿膜对病原物的传播起到了机械阻隔的作用;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提高,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减少了侵染来源。对于虫害来说主要是通过人工捕杀、诱杀(灯光诱杀、毒饵诱杀、植物诱杀、潜所诱杀),此外还可以通过热水浸种、烈日暴晒、红外线辐射来杀死在种子里的病虫害。

2.加强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法

2.1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害即将大发生或已经大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虫的蔓延得到及时的控制。另外化学防治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受地区性和季节性影响较小,不同类型的地区和不同季节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污染,对天敌有伤害,易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

2.2发挥综合防治优点

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合理运用栽培、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协调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杀死病虫害,也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如采用内吸杀虫剂,涂抹茎、干和根部浇灌等,早期控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的发生。选用对农药抗性较强的天敌,配合施用杀伤天敌较少的选择性药剂,是避免或减少矛盾的途径。在自然界里,多种病虫害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造成重复。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对象,掌握植物发育的关键和病虫防治的有利时机,集中用药,兼治其他。可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采用施放天敌、使用菌剂、药剂等针对性措施,达到兼治的目的。构成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影响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长补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如防治地下病虫“种蝇”时,注重施肥与药剂杀灭成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为害。

2.3建立园林保护体系

园林植物与农作物、林木有着不少共同点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异。城市是园林病虫害的载体,而城市是人造的环境,与农业、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较起了质的变化。如气温偏高、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城市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城市的大气、水源及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碍大气的流通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影响园林植物种群的分布和生长,相应的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城市大环境的特点,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灾害性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态健全、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即生态园林体系,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实现不用药或少用药的有效控制。当病虫害超出控制允许标准范围时,又要及时用药防治予以遏制。生态园林防治体现以防治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它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会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

2.4完善养护管理机制

养护管理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适时的施肥、修剪、浇灌、养护,确保树木苗木茁壮生长。一颗健壮的植株,要比生长瘦弱的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要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物群落茁壮生长的有利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郭万宁.浅论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新农村,2011.07.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7

关键词:林木技术;病虫灾害;控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飞速提升,而森林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市场对林业资源的要求在数量上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因而林业在实践中是否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林业资源扩展和建设时,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病虫等方面的灾害,且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对我国森林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损害。

一、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现状

我国林木资源在控制病虫灾害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包括在拓展和利用林木资源的一系列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尽量将预防和治理病虫灾害的效果达到最佳,在采取了相关手段措施后,把因病虫灾害而带来的林业损失价值控制到最低范围。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控制工作中的防治措施可以概括为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两阶段,事前预防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必须要落实在栽种环节中,妥善安排高质优良的树苗培育工作,以及林木种植后的幼苗抚育管理工作。这些都能够在以后丰富林木资源,并保证其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林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病虫灾害。同样,灾后治理工作的重点落脚于重点突出灾害救治方面的林业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技术水平较高、科学效果良好的技术措施。比如生物方面的林业技术、物理林业方面的技术以及化学林业方面的技术等。运用一切科技手段来有效控制病虫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病虫灾害恶化扩散,充分保证林木品质的积极作用。

1.病虫灾害防治重视不够

林木病虫灾害防治本身有着较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需要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再加上,病虫灾害从事前预防到灾后治理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防治程序,工作人员必须投入许多耐心和精力到这些项目中,且做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有明显效果发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对防治作用失去信心,导致在工作中其被忽视。另一方面,相关林业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病虫灾害防治工作没有在根本上引起重视,其思想上对工作态度产生了松懈,使得病蟲害控制项目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上都远远不够。最终导致大部分病虫害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完全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对病虫灾害进行有效控制。

2.相关防治措施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方面仍然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的不利因素,不仅无法在实践中达到实现病虫灾害防治的作用,还会严重影响到大部分林木资源的正常生长,且不利于森林树木长期健康的发展。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模式限制,才会使得现行防治技术措施停滞在基础薄弱水平,很难取得较大的技术性发展和突破。造成防治与控制的手段和技术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不具备高价值的实用性,最终收获的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

此外,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处于较低阶段,更加缺少专业化的系统教育,在林业病虫灾害控制与防治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次,管理工作人员还非常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无法熟练掌握新型灾害防治技术,在实践中会形成很多妨害和阻碍。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被整体拉低,给林业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在无形之中减少了林业的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加强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措施

1.提高对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的重视程度

国家和政府应该在林业病虫灾害防治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设立,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其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同时,加大在林业灾害控制与防治环节中投入的资金数额,以此增强各部门对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促进一系列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林业部门和领导必须充分明确在防治病虫灾害中相关手段和措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从思想深处对林木病虫灾害防治引起高度重视,把这些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所有控制措施都及时落实。

2.积极创新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积极创新在林业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专业技术和紧急手段,能够使林业灾害控制和防治水平更上一层楼,还是保证病虫灾害控制动力充足的关键。当前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式都受到传统模式的深刻影响,不仅手段落后,还在很多方面缺少专业、科学的理论支持,非常不利于防治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林业病虫灾害控制和防治完全能够吸收科学技术的优势特点来创新和改革老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在不断完善病虫灾害控制、预防、治理手段的基础上,继续丰富相关灾害防治的外在形式。

3.努力提升病虫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相关林业部门管理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缺少专业素质,没有熟练掌握病虫灾害防治的新型技术,因而在工作中经常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无法胜任林业病虫灾害防治的本职工作,必须加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考查。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从事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理论技术的实践操作训练,并积累足够的时间经验,才可能使其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也应该主动强化自身的学习范围,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熟练操作相关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的手段和技术,便于各部门更好地实施这些林业灾害防控制措施,为林业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语

我国社会结构不断改革进步,对于深入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有着广泛关注,而林业资源保护正是实现环境改善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在环境保护进程中日益突出。林木病虫灾害对林业资源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其直接导致林木资源质量降低,甚至败坏死亡,对林业资源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针对目前病虫害防治的不足作出补救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展开相关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彬彬.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6,(05):202.

[2]莫斌.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研究[J].科技展望,2015,(04):79.

[3]安小琳.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14.

[4]范景铎.利用营林技术控制林木中的病虫灾害[J].科技与企业,2014,(11):343.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篇8

1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森林病虫害现象对森林资源的威胁非常大,并且很难进行防治,不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而且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如下问题。

1.1森林病虫害问题愈发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单一树种和人工造林等,使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过度使用化学药物,也使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导致森林病虫害现象愈发严重。另外,受气候因素影响,在冬季偏暖和干燥的环境下,也很容易引发病虫害现象。此外,受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呈现上升的趋势,在不能有效控制原有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上,又受到其他病虫害的入侵,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1.2森林病虫害预防技术有待加强

在森林病虫害预防中,预防检测相关工作非常重要,虽然很多地区的林区都建立了森林防护站来预防和监测森林病虫害,但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投入的经费都不够,因而在森林病虫害的有效监测和预防上效果不佳和能力不足。

1.3检疫检验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土地面积非常广阔,并且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而这也为森林病虫害的传播和生存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使得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的控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相关的森林病虫检验检疫工作站很少,并且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得不到保障,促使森林病虫害不断扩散和蔓延。另外,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非常多,加大了各国林产品的流通量,而这对我国检验检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使得检验检疫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

2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

2.1加强病虫害的防范意识

要想有效地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防,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范意识。首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充分的保护,也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森林病虫害的蔓延创造了条件。因此,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对病害虫基本的防范意识、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提高经济发展意识,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带来的威胁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并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积极防护,将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充分认识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造林和绿化工作,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2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

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加大预测预报的力度,对灾情及时有效地掌握,对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有效准确地预测和预报,及时发现和防控森林病虫害的蔓延和传播,并加大对森林病虫害救治工作的投入,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3加大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

目前,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广泛应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防范效果,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应加强无公害病虫害技术的应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对病害虫进行灭杀的同时,也对益虫进行了保护,从而更好地推动自然环境的发展。

2.4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加大资金和相关科技的投入,更好地保障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的效率。另外,只有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对森林病虫害的发展和传播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利用充足的资金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和防治设备提供一定的保障,有效防治和控制森林病虫害,在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产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近几年,森林病虫害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愈加严重,由此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加大力度,并加强监管工作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大众对森林病虫害危害性的高度重视,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更好地推动林业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上一篇:残疾人保障金征收办法范文 下一篇: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