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0:58:43

病虫害防治知识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南丹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18-1

南丹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水稻是南丹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受气候影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每年种植面积在9000hm2左右。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受耕作技术、管理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病虫的为害,每年因受病虫害造成损失在100万kg左右,病虫害成为了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因此,剖析该县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其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该县水稻产量,实现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南丹县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1 病虫识别能力差,药剂选用单一

很多群众在水稻受害时,无法分清是病害还是虫害造成的,特别在一些交通不便、山区偏僻村屯的农民对对病虫识别能力差,病虫不分,从而无法对症用药。并且在防治中只认定以前所用的农药品种效果好(如敌敌畏、乐果等),不大接受针对不同病虫而防治的其他针对性较强的新型低毒高效农药。

1.2 随意加大农药用量,且用水量不足

在防治病虫过程中,普遍存在农药用量比规定的标准多1倍,有的甚至3倍,有时3-4种农药同时混用,导致部分水稻出现药害症状,很多农民普遍认为,只有加大农药的用量,才能将害虫当场杀死,死得彻底、干净,得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而不按农药防治病虫规定的用量。这样不但加大了防治成本,而且容易造成病虫的耐药性,不利于今后的防治,从而出现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在施药防治过程中,单位稻田药水用量只有225-450kg/hm2,比单位稻田推荐药水量900kg/hm2减少了大半多,以致药水不足,无法喷到和淋湿淋透病虫为害的地方。

1.3 治虫防病不适时,错过防治适期

在病虫害发生期间,很多农民不及时用药防治,总是在为害较为严重时才用药防治,如卷叶螟为害出现白叶、二(三)化螟为害出现枯心(白穗)、稻飞虱为害出现“黄塘”和“落窝”、稻颈瘟为害出现白穗时才记得用药,已经错过了大好的防治时机,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有的根本达不到防治作用。有相当部分群众习惯在晴天中午时分喷药,造成药水在阳光的暴晒下挥发快,停留在植株上时间短,害虫取食不到和植物不能吸收,以致防效差。

1.4 施药部位缺乏针对性

由于不同的病虫发生为害的部位不同,在防治中应有所区分对待,而部分农民则不理会这些。在施药过程中,在稻株上随意喷药,没有针对水稻主要受害部位,使防治效果降低。

1.5 病虫防治信息不畅

虽然县农业局测报站每年水稻病虫害防治信息7-10期,并寄送到各乡镇政府和农技站,因信息的传播、公布制度及设备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反馈到各处村屯群众手中,在防治中只能根据以往经验和老办法。

2 提高当地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对病虫的识别能力差的特点,争取县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经常到各村屯举办培训班,特别是到田间地头现场识别,并发放各类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资料。赠闭塞病虫防治知识光碟组织群众观看,使农民能生动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病虫防治知识。经过培训,使农民达到“四会”,即会识别病虫、会田间调查、会按防治指标决策防治、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科学防治技术。

2.2 严格农药合理使用,规范用药

随着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要牢记“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剂量配药,不随意加大剂量。在施药防治病虫时,尽可能多喷施到病虫发生、取食、栖息的部位或场所,达到有效杀灭病虫,提高防效。

2.3 注意田间病虫调查,适时对症用药防治

农民通过培训,会田间调查的方法后,在水稻生长期间,注意到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为害的情况,并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定用药时机,选好对症农药,及时施药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4 加强病虫测报网点的建设,及时传递信息

由县农业局牵头,各乡镇农技站和村委会共同参与,财政资金投入,成立病虫信息网络,主要是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让各村屯群众及时掌握防治病虫的信息,能适时防治。工作中植保部门与各乡镇农技站互相配合协作,搞好各地病虫调查,掌握田间病虫动态,对病虫的发生为害进行预测预报,病虫情报,提出防治措施和意见,配置设备编发短信给各村屯负责人,及时公布张贴上墙,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防治。

2.5 抓好病虫电视预报工作

在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经常到田间地头用摄影机和数码相机把水稻病虫发生情况记录下来,编辑成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讲解防治技术,并与电视台合作,及时在本县有线电视上播放,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病虫防治知识,在防治过程中能统一行动,提高全县防治的效果。这项工作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做好。

2.6 建立机防队,实行统一防治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核桃;发展;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1-04-12

作者简介:陈 志(1961―),男,四川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造林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068-01

1 引言

核桃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和用材树,深受农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群众的喜爱。核桃树已广为栽种,是增收致富的骨干经济林木之一。核桃在美姑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全县36个乡镇均有分布。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县已有核桃0.37万hm2,年均产量106.2万kg,年销售收入达2 427.39万元,占当年林业收入6 569万元的36.95%;农民人均收入115.69元,占农民年均总收入2 926元的3.95%。

美姑的核桃果不仅产量高,而且有本地的小米核桃、紫衣核桃、新疆薄壳核桃等多个优良品种,既有8月上市的早熟品种,也有10月上市的晚熟品种;加之果实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美姑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在2008~2010年大力发展优质核桃0.67万hm2的决定,5年后美姑核桃新增年产量将达137.5万kg,年销售收入将增加4 675 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新增2 032元,将为美姑富县富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广大核桃种植户对防治核桃病虫害意思淡薄,管理粗放。据在美姑县柳洪片区调查,125株盛果期核桃树,有85株被核桃天牛危害,危害率达68%,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的导致植株枯死。

(2)在近年来鲜核桃每斤市场价高达10~14元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核桃还在形态成熟阶段就被广大种植户大量采收,商贩收购后采用化学催熟剂催熟,不仅颜色等外观差,而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偏低,加工成干果后,果仁饱满度差,口感差,市场竞争力减弱,严重影响美姑核桃的健康、稳定发展,影响广大农户收入的稳步提高。据在该县佐戈依达乡斯呷千村调查,该村2010年就有2.5万kg提前采摘的核桃在农民手中,至今仍未卖出。

3 发展核桃产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核桃发展存在的2大问题,建议在大力发展优质核桃的同时,要改变重栽培轻管理的现状,努力搞好病虫害防治培训和采摘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不断增产增收。

(1)强化对种植户的防治病虫害知识培训,提高种植户对做好核桃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搞好核桃病虫害防治,努力把病虫害危害率降到零,提高核桃树的保存率、挂果率。

(2)大力开展采摘和加工技术培训,宣传适时采摘的重要性,力争杜绝过早采摘和使用化学催熟剂等不当行为,确保核桃果在树上达到生理成熟、各种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再采收;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不用化学药剂,保证核桃的自然口感,努力消除因核桃品质差而造成滞留农户手中无法销售现象,确保实现增产增收。

4 结语

核桃是少数民族地区增收致富的骨干经济林木,但发展中也存在管理粗放、提早采摘、加工不当等问题,只要加强对种植户开展病虫害防治知识和采摘、加工技术培训,正确引导种植户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正确加工,就能保证核桃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廖建江,张建平.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2010(11):42~44.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对策1 林业病虫害在我国北方地区呈现出的特征

1.1 不确定性

林业病虫害难以解决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病虫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发生前很难预测。我国幅员辽阔,暴发现象常有发生,北方林业部门很难做到检测的全覆盖。

1.2 全面性

另外,导致我国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害虫种类有蝗虫、杨二尾小舟蛾、春尺镬、去南松毛虫等许多品种,每一种病虫的防治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做到预防的全面性。

鉴于以上两点,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就很难避免。

1.3 地域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发生时,通常都不是局部的,一个县的病虫害影响面积就能达到十几万亩,又因为我国北方林业种植存在集中的特点,如果在林 内所种植的又是单一树种,那么病虫的传播速度将更加速度。由于多年来造林树种单一,北方气温逐渐升高,害虫越冬死亡率越来越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这些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的逐 年上升,目前北方林业病虫害的防止工作还受到资金、人力和技术的限制,使防治难度进一步扩大。

1.4 物种进化速度快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杀虫药物不断研制成功,使以前很多危害大、难防治的病害虫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因此为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了隐患。所谓的隐患,就是指生物在不断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其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会不断增强,抗药性越来越强,这将对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产生致命的冲击。

2 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的有效方法

2.1 对林业病虫害相关专业知识加强理解

森林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和环境中关键的一环,对我国的国计民生不可或缺。加强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从思想上到实际工作上都提起重视,了解这项工作的急迫性和艰巨性,迎难而上,因地制宜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量将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内。要认真贯彻《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促使北方林业资源发展。

2.2 监测和预防环节在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得到增强

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就对森林资源产生巨大的损失、基于这两个特征,对森林病虫害的动态检查很必要。病虫害的科学检查工作在各个地区应该得到重视,配合专人运用高科技的技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北方林业病虫害为首要目标。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部级中心测报点、省市县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发现有北方林业病虫害的地区进行跟踪治理,为断绝病虫害的损失扩大化,掐灭病虫害的传播之源。

2.3 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入和增大资金投入

任何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相关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北方林业资源丰饶的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增加对地区的资金援助,多方位筹集资金运用到林业建设当中来,要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逐渐加大对北方林业病虫害的资金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将其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与治理中。建立效益跟踪检查和专项审计制度,严防随意挤占和挪用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

2.4 用不断提高的科技技术水平带动病虫害防治措施水平的提高

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对现有的天然林加以保护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北方林业建设,把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其次,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学农药,大力倡导使用微生物农药。再次,要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 喷雾喷粉机、6HZ-2020A 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 系列喷烟机等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遥感对防治病虫等监测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霄霞.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办法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8)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防虫害能力;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63

1 林业病虫害现象大量发生的起因

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人们在大量砍伐天然林的同时种植了大量的人工林,导致目前天然林的数量大大减少,而人工林的数量激增。人工林防病虫害的能力较弱,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这是当前林业大面积受病虫害困扰的原因;人们在大面积种植人工林的同时却没有加强对林业的管理,是林业病虫害现象大量发生另一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人工林的培植过程中大量使用不符合规格的化学和农药,使林业周边植物中大量的有益生物被杀死,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繁殖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当前林业防虫害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2.1 人工林的面积未加以控制

人工林的大量种植使得病虫害现象的面积不断扩大,严格控制人工林的数量和管理是减少林业病虫害现象的关键[3]。然而,我国只注意到加强对已发生病虫害现象的林业及地区的管理,使得人工林面积也在不断增长。这无疑加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使得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更难以有效开展。

2.2 监测工作仍然有待提高

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赶在病虫害现象发生之前预报是目前减少林业病虫害现象的有效措施。然而事实上,各地区在林业监测技术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林业监测设备落后、技术更新慢,缺乏优越的监测环境,导致林业病虫害的预报质量差,甚至部分监测仪器只有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才能被监测出来。

2.3 防治措施单一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技术和手段方面,我国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林业发展地区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经费不足,难以引进或研发更加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设备,只能依靠单纯的喷洒农药技术进行防治。农药防治不仅会对种植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佳。

3 提升林业防虫害能力的策略分析

3.1 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病虫害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病虫灾害一旦在某林地爆发即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开,加上病虫害生命力顽强,难以被根除,使得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成为做好防止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目前各林业产地的基本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各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更新各地的林业病虫害监测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增强当地的监测能力和质量,确保能够做到及时预报病虫害,及时阻止病虫害现象的发生。

3.2 因地制宜,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

各地的林业病虫害状况不同,有些地区病虫害现象较为严重,有些还在可控制范围内。各地发生病虫害现象的原因也可不相同,部分地区是由于经济条件差,也有可能是由于该地环境条件适宜病虫害生长。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林业培植管理、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对各地实行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林业防治能力的重要手段。各地应该尽可能的发展生态农业,大力保护当地的天然林。在保护天然林的前提下做好林业建设工作,时刻不放松对病虫害的警惕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的损害[5];政府通过加强资金投入或吸引外资等形式,改善林业发展地的基础设施,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基础;增加对林业病虫害技术的技术投入,并及时推广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4 结 语

当前林业防虫害措施中的不足之处有:人工林的面积未加以控制、监测工作仍然有待提高、防治措施单一。为了提升林业防虫害能力,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并因地制宜,创新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具体措施包括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当地的天然林;政府加强资金投入或以吸引外资等形式,改善林业发展地的基础设施;增加对林业病虫害技术的技术投入,并及时推广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义成.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3(13):106-107.

[2] 刘品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4(11):297.

[3] 李小会,李宣进.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5(21):124-125.

[4] 方传锦.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绿色科技,2015(09):200-201.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69

引言

水稻是广西地区非常重要的农作物,是广大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但从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现状来看,防治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个别地区病虫害集中爆发问题仍时有发生,导致了稻农种植效益蒙受了较大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该项工作进行研究,以期不断提高广西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整体水平。

1 广西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控现状

1.1 重视程度不足

受知识和农技水平等因素影响,广西地区,特别是山区地区的不少稻农,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依靠经验防治病虫害的现象还很普遍。认为病虫害发生是避免不了的,一旦发生,依靠农药喷洒就可以有效治理,不会给收成带来很大影响,并未认识到提前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却是,发生水稻病虫害后,农户往往都错过了最佳防治期,导致病虫害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即使大量使用农药,也无法很快消杀,既造成减产减收,也提高了种植成本,损害了自然环境,而在广西很多地区都有着深刻惨痛的经验教训。

1.2 过度使用农药

过度使用农药是目前广西地区水稻种植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虽然农药使用短时间内见效快、消杀效果好。但从长远角度看,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各种病虫害不同程度的形成了抗药性,一些千辛万苦研究的新型农药,使用不了几年就失去了作用,还得继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研究新药。这致使所用农药标准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使用成本逐步上升,但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农药残留进入了人类食物链,损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稻田内原本病虫害的各种天敌也同时被灭除,这同当前所提倡的绿色、无机、环保种植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1.3 防治技术较低

防治技术不高是困扰广西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大因素。因为很多虫害特征比较明显,不少稻农一眼就能看到,基本可以做到一发生就消杀掉。而水稻病害在发生初期的发病症状并不特别明显,不注意观察往往被忽视掉,如水稻叶螟病,初期只偶尔出现一些白边,如果不及时防治,则很快大面积出现,后期再如何防治,也导致水稻减产。另外,虽然基层农技部门对农药使用也做出了推荐,但有的稻农凭经验、图成本,偏听偏信选用了一些价低质次的不合理或高毒性农药,致使防治效果很不好。在喷洒时,配比不科学、喷洒不均匀,导致水稻上部病虫害防治不力。或者选用高毒性农药,即使一时控制了病虫害发生,但一段时间过后,病虫害又集中爆发,且农药残留过高,市场难以售卖。

2 改善广西地区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措施

2.1 强化重视程度

应大力依托农技下乡途径,将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送到稻农手中,着重为他们介绍水稻病虫害发病机理特征、农药使用方式、田间管理要领等,大力推广优质抗病抗害水稻新品种种植,使稻农真正认识到科学防治病虫害对于提高种植效益的重要意义上。在宣传手段上,要依托报纸、短信、广播、电视等新旧媒体,全方位进行农技知识宣传。各级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在此方面给予各种优惠,如就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对新型农药进行价格直补,定期组织农技知识巡回宣讲团,降低优质水稻品种市场价格,定期组织稻农病虫害防治工作培训等,都可以有效提高稻农科学化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

2.2 实时监控病虫害发展

地方政府应指导当地农技科研部门建立水稻病虫害整体监控预警机制,联合水文、气象、农业、测绘等部门现代化、专业化力量,构建病虫害预警联动机制。对辖区出现的常规性和突发性水稻病虫害,要适时组织专业部门和人员会商研究,及时研判病虫害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办法。同时,依托短信、微信等通讯手段,第一时间将病虫害情况通报每名农户,确保防治工作提前提早。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每个村落、每个种植区都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区域病虫害情况监控,确保遇有情况,能够迅即掌握、迅速防治,以免耽误病虫害最佳防治期。

2.3 施行科学防治手段

短期内,应以在水稻种植区普及农药预防病虫害手段为主要方式,针对当地水稻生长不同时期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推广施用最佳农药品种,且应以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逐步淘汰高毒性农药。经济较好的水稻种植区,可逐步开展无人机喷洒农药和自动化喷洒,减少农药白白流失,扩大农药规范化使用范围,能够获得很高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长期时间中,应教育广大稻农积极创造病虫害滋生蔓延的不利条件,用自然的力量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大力推广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普及病虫害生物防治手段,选育耐害耐虫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农业示范田,向广大稻农全面展示新型绿色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手段和效果,以点带面形成级联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

2.4 加强技术性指导

政府应统筹各相关单位,邀请专业农业专家,对本地区水稻病虫害发展特点、趋势等充分调研,研究制定水稻重特大病虫害预防处置办法。在7、8月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适时选定有代表性的地域,对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重点病虫害,召开防治工作现场观摩会,研判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拟制防治手段措施。要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包村包户,于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稻农科学使用农药,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将病虫害影响范围和程度控制到最低,做到虫情害情不减少减缓,人员不撤回、支援不降低。

2.5 严把市场监管

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对农资农药市场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农药和水稻种子进入农户手中,减少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要教育广大稻农应从正规有资质的农资站等单位购买农药,对那些遍布城乡的售卖农资产品的小超市、杂货店等安排专人定期检查,一经发现制假售假,必须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渐普及惠农连锁超市,开展农资产品下乡活动,降低正规农资产品的价格,畅通售卖渠道,使广大稻农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合格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渐推广各种低毒无公害农药,既确保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也实现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无形中提高了水稻价格,实现了增产增收。

3 结语

水稻种植关系着广西地区广大农民生存生计,关系着农村地区社会安全稳定,相关部门和农技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着力普及广大稻农病虫害防治科学知识,使他们认识到科学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水稻成为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有力帮手。

参考文献

[1]苟在阳.四川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技服务,2014(12).

[2]徐月华.永定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5(5).

[3]王剑.湖南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现状及其发展对策[D].广西大学,2014.

[4]傅苗良,周宇杰.诸暨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C].现代植保建设创新与实践,2012.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蔬菜病虫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44-01

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以说,作为蔬菜产量的有力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现农业产品高产高效化生产中功不可没,它能够有效预防蔬菜病虫灾害的发生并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解决,减少病虫灾害,给蔬菜生产带来的影响。而现如今的农业生态化发展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消除病虫害、保证蔬菜产品产量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少地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就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我们农业技术人员要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指导。许多菜农在选用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时,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自己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水平又不高,不能分辨市场上各种防治技术的优劣,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的夸大宣传而蒙骗,选用了错误或者实效不大的防治技术致使防治效果不佳,影响当期蔬菜收成。甚至有的骗子更是明目张胆地利用“农业大学、农协、农科所“的招牌宣传着完全不起作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最终使上当的菜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2.农药市场混乱。目前,我国农药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特别是乡镇级别的农药市场,到处都充斥着以次充好、以假换真的现象,无法确保菜农买到的农药是真品或防治效果很好的农药,给菜农的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有一些违法商贩,自己不懂农药调配知识,胡乱配好就交给菜农,这种现象轻则会因不具备病虫害防治能力而减少蔬菜产量,重则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严格禁止并查处相关责任人,还菜农一个风清气正的农药市场。

3.蔬菜病虫害程度加剧。随着新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升级,病虫害防治药物的不断更新,一些害虫和病毒的抗药性和适应性也在逐渐提升,已经进化出了对普通防治药物完全免疫的新病害种类,一旦这种病虫害大面积传播将会大大降低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也会给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更高的成本。

4.病虫害防治农药过量。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施放的农药量不能太少,导致防治力度不够而有病菌和害虫生存,也不能太多,致使蔬菜上残留农药过量超出国家相关标准,对人们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许多菜农就没有很好地计算出农药用量,施放时盲目性太大,看到病虫害没有及时得到抑制就擅自加量,导致农药的毒性都传到了蔬菜中,与蔬菜生产的安全生态性原则严重不符。

5.蔬菜生产农用设备不够先进。在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通常采用粉尘和喷雾两种方法来施放农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不过这两种方法都有明显的弊端:粉尘施放的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保护蔬菜不受病虫害侵袭,还能方便菜农们施放,但是粉尘状的农药会对西红柿和黄瓜等果实型蔬菜的外皮造成污染,影响其食用安全性和实际销量;而喷雾施放的方法又会因为农用设备一喷雾器的使用性能不高而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到极大的制约,完全无法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二、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针对上述在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对策:

1.在菜农中普及防治技术知识培训。在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菜农的技术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和蔬菜产品的产量,进而与菜农的实际收入挂钩。基于这点,在菜农中普及防治技术知识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农业节目的电视科普和广播宣传,并定期去蔬菜种植地进行技术讲座,全面做好菜农的技术知识培训工作,保证菜农在科学的理指导之下正确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蔬菜产量和菜农收入的最大化。如重点对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综合治理技术,交流害虫防治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高推广人员技术水平。编印技术资料、宣传画等科普资料。组织菜农(科技示范户、大户)20-30人进行技术培训,每个季节培训2-3次,重点介绍昆虫识别,害虫发生与危害特点,农药合理使用、综合治理等技术,以提高菜农的自我决策能力。将采用农民培训、印发资料、田间现场会、技术交流会或演示等方式,让农民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在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农业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农药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加大不法商贩和伪劣农药的打击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一切违规违法交易行为的发生,为菜农提供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在农药市场设计专业监督检测机构,并排遣专人执行相关工作,免费为菜农服务,帮助菜农辨别农药种类和假冒伪劣农药,受理一切关于不法商贩的投诉,最终为菜农的农药使用奠定必要的安全基础,增加病虫害防治效果和蔬菜产量。

3.加强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和研究。自然控害作用技术研究开发要立足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引进、加快转化为生产力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降低化学防治对蔬菜产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侧重非化学防治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尤其是栽培措施如抗性品种的选育,水旱轮作、青菜套种引诱作物等,及物理防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三是强调基于害虫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和整合,不能单纯依靠单项技术的控制效果,化学防治的直接效果较理想,但也要考虑将由此而产生的抗药性、产品农药残留等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加强蔬菜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引进开发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高效、低毒、环境兼容的农药品种,剂型开发提倡以水溶液为载体;改进施药器械和使用方法,低容量喷雾技术研究等。同时,农业部门应在蔬菜种植产地配备相应的新式检测控制设备,向菜农们普及新式防治技术,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病虫害的最新信息资料,继而分析其成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将病虫害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增强蔬菜的综合抗病虫害能力。

4.积极推广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在菜农之间引进新式农药、新式技术并通过实际使用演示给他们看,让他们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标准的用量,从而能够保证农药使用恰好合适,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控制农药对蔬菜造成的污染后果。同时结合应用天敌控制和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来共同作用,实现蔬菜产生的绿色化、生态化和无公害化,将农药给蔬菜带来的损害降到最小,将蔬菜的产量升到最大。

此外,建立蔬菜生态园区。通过建立蔬菜生态园区,并带领菜农在园区内考查新式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际运用,让菜农充分体会到新式技术的优势,从而积极采用这些技术到他们的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中去,全面提高蔬菜产品的综合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豆 病虫害防治 问题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04-01

前言: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种植比较容易。因此,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大豆的原产地就是中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病虫害问题的加重,大豆的产量出现了逐年下滑的趋势。为了提高我国的大豆经济产量,必须对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措施。

1.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 农民的防治意识浅薄

由于农民的综合素养比较低,知识量不足学习能力比较低,导致农民在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上没有深刻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在浅层方面对此有较少的认识。对大豆病虫害防治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对于怎样进行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将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不是很了解,同时在思想上又不是很重视,进而导致病虫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大豆无法正常地生长。除此之外,农民疏于对大豆病虫害加以防治,即使采取了防治措施,也会由于防治措施不科学导致防治没有起到很大效果。因此,农民的知识素养是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农民有了更多的对大豆病虫害防治的知识了解,更容易自己研发出新的方法和措施对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解决。

1.2 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落后

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和地下害虫等主要问题。现在我国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防治的时间把握不当,用药用量都不够准确,这些都使得大豆病虫害防治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时也不能结合当时的环境条件制定出合适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例如,农民们很少会对病虫害采取预防措施,通常总是等病虫害发展起来后再进行治理,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还没能从本质上对大豆的病虫害问题进行解决。因此为了防止损失的再次发生,就应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对大豆病虫害问题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大豆病虫害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有效合适的预防。但仅是预防还是不够的,它只是达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为了解决根本问题,还要进行治疗。为了使得大豆病虫害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农民需要对药品进行明确的辨识,并且拥有鉴别真药的能力。同时,在对大豆进行喷药的时候也要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杀害掉最大比例的大豆虫害。

2.解决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

如果从大豆种植初期就开始进行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首先,在大豆农作物的种子的选择上入手,农民可以选择有抵抗性的大豆转基因种子,这些种子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大豆病虫害问题产生的概率。在大豆的具体种植中,对大豆种植土地的土壤质量做好检测工作,对营养不良的土地进行改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就是采用科学轮作方式来种植农作物,并且在换种期间对土地进行翻整。同时,注意对土地进行适量的施肥,保障土壤非有机物含量。而肥料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文章,农民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肥料,使得肥料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大豆生长得到更多的营养。当然,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将病残体深埋地下,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勿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同时还要及时进行科学地灌溉,满足大豆对水量的需求。

2.2 采取科学的方法防治大豆病虫害

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通过科学试验的方法研究出大豆病虫害问题的解决办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经验和传统方法的不足,使得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据可依,而不再凭靠经验碰运气,以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上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防治,更多的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化学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如应用除草剂来抑制大豆田间的杂草生长,或是研发预防大豆病虫害的农药,在用药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用药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升农药的使用效率;生物防治通过基因更改进行防治;物理防治则通过声音气味颜色等引诱大豆虫害的天敌对其进行捕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响应国家保护环境的政策,我国在大豆病虫害防治上一般采用物理或者生物方法进行防治,这样对环境污染最小。

2.3 针对不同病虫害选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比较常见的大豆病虫害问题是根腐病,根腐病已成为制约大豆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大豆根腐病,要对大豆种植土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调整,要采用科学的轮作方式,通过不同植物间的互补作用,减少田间虫子蚕蛹的存活率,减少大豆病虫害的危害。对大豆蚜虫和红蜘蛛采用具有内吸作用的种衣剂拌种,也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来福灵、艾美乐、多面手、啶虫咪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大豆霜霉病的防治,要在大豆选种上下功夫,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大豆品种,能提升大豆产量。对大豆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在大豆花荚期初见病斑时用多菌灵胶、可杀得2000 选择晴天进行喷雾防治。大豆花叶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农药对该病害有彻底的防治效果,其主要通过蚜虫来传播病毒,危害性较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选择没有病毒的大豆进行种植是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

3.结语

我国在大豆种植的历史中一直稳步向前,大豆这种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为人们提供了营养和经济的益处,但是我国在大豆病虫害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大豆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综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大豆病虫害问题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病虫害的伤害,提高大豆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大豆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7).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月季花;病害;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S68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54-01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素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应各类植物的生长。由于该县境内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热冬吸,最高海拔1 634 m,年均日照时数1 514 h,年均气温19.2 ℃,年无霜期305 d,具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立体气候特点,为广大农户种植月季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但由于农户缺乏月季花病虫害防治知识,月季花发生病虫害后,因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置,导致疫情发展和蔓延,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通过调查,册亨县种植的月季花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蚧壳虫、红蜘蛛、卷叶虫等。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花卉病虫害防治知识,帮助农户防治月季花病虫害,并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就月季花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 月季花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1.1 白粉病

1.1.1 发病症状。通过观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1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颜色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1-2]。

1.1.2 防治方法。对月季花白粉病主要采取2种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经常检查,发现病枝叶立即剪除烧毁。控制浇水,少施氮肥,细致修剪,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良好。二是实施药物防治,在发病期喷粉锈宁1 000~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早春萌芽前喷3~4 °Bé石硫合剂,还可用0.1%~0.2%可湿性硫磺粉悬浮液防治。平常5~7 d喷1次,病重时2~3 d喷1次。自制硫磺粉悬浮液的方法是:将硫磺粉包在粗布里,放在清水中揉搓即成。

1.2 黑斑病

1.2.1 发病症状。月季花发生黑斑病后,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2 mm或更大,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上生许多黑色疱状小点。有时病斑周围大面积叶组织变黄,病叶极易脱落,严重时,仅剩下光秃的枝条,有时病斑连成一片。嫩枝、叶柄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花瓣、花梗上的病斑较小,不甚明显。月季黑斑病为真菌病害。其病原为蔷薇放线孢菌。病菌在病叶和病枝上越冬。

1.2.2 防治方法。针对黑斑病的病理特征,一是推荐农户选载卡罗拉、明星、祝福、淑女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二是及时清除枯枝落叶;三是选择通风透光的环境栽培,并加强肥水管理;四是采取药物防治,主要用200~300倍的波尔多液,每14 d喷1次预防。发芽前喷3~5 °Bé石硫合剂。夏初每10 d喷1%波尔多液1次。发病时喷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

2 月季花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

2.1 蚜虫

防治上,一是经常检查植株,发现蚜虫后及时杀灭或摘除;二是在发生严重时,用40%氧化乐果1 2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灭蚜松乳剂1 500倍液,或2.5%鱼藤精1 000~1 500倍液喷杀。

2.2 介壳虫

防治上,一是刚出现介壳虫时用牙刷或竹签剔除。二是对于发生严重的虫区,通过更新修剪烧毁虫枝,或更换栽培地点;在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磺乳剂1 000倍液,或50%辛硫磺2 000倍液喷杀;在休眠期用3~5 °Bé石硫合剂喷杀,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等。

2.3 红蜘蛛

防治上,一是清除枯枝、老叶、杂草,或实行圃地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二是在红蜘蛛发生期喷0.5 °Bé石硫合剂,或40%三氯杀螨醇乳剂2 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砜1 000倍液。

2.4 蛀茎害虫

防治上,结合修剪在产卵裂口处压破卵粒和杀死初孵幼虫,并及时剪去病虫枝及有虫害的嫩梢。在幼虫孵化期喷20%的杀灭菊酯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3 000倍液,保护和利用寄生蜂。

2.5 卷叶虫

防治上,一是采取人工捕杀幼虫;二是用40%氧化乐果3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3-4]。

3 参考文献

[1] 范培林,王邦磊,孙新杰,等.南阳市月季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157,159.

[2] 马俊青,卢绍辉,袁国军,等.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12(4):74-75.

[3] 刘学香.月季花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村,2012(6):61-62.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杂粮;病虫害;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39

1 科学栽培小杂粮

要求小杂粮种植人员应当掌握科学种植小杂粮的有效方法,能够充分结合小杂粮本身的病虫害特征,采用真正适合的有机肥料来作为小杂粮本身的肥料。并且在进行种植的过程当中,对于种植土地的翻耕需要尽可能的挖掘够深,这样才能真正将致使病虫害产生的细菌种类滋生条件从根源上进行破坏。而在小杂粮作物进入到播种阶段时,最好是采用化学农药来将杂草清楚,这样才能保障杂草本身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的控制其生长过程。

2 科学检验杂粮种子

2.1 杂粮检疫流程优化

要求其在进行种植前,必须派遣专门的检疫人员来针对杂粮种子实施有效的检疫处理工作,以此来尽可能的避免杂粮种子本身产生检疫性的病虫害危害[1]。同时应当针对杂粮种子的繁殖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做好对杂粮种子繁殖时的全面调控工作,以此来不断的优化杂粮种子的检疫制度,可充分借鉴其他区域杂粮种植的经验来实现。

2.2 选取抗病性强的杂粮品种

抗病性强的杂粮品种,相比普通品种明显病虫害发生概率更低。不过,在选取新型杂粮品种前,应当充分做好对杂粮品种种子的消毒检疫工作,以此来进行初步的防控,保证这个过程能够清除其中的新物种,有效避免其难以预测的病虫害情况出现。同时,还应当充分重视杂粮种子本身的包衣情况,应当及时做好对种子的处理,在必要情况下,可直接采用化学药剂搅拌种子的方式来实施防控病虫害。

3 小杂粮病虫害的药物防治

小杂粮病虫害的防治,通常都是采取药物的形式,具体可以采用50%的辛硫磷乳油来作为其杂粮的病虫害防治药物。具体操作:选取200~250g 5辛硫磷乳油50%,控制在667m2的范,添加10倍的清水后,将其喷洒在25~30kg的细土当中,进行均匀搅拌,以此形成毒土。然后对其顺垄条施,再进行浅锄即可。也可以将同等分量的毒土均匀的撒在地面或者是种沟当中,由此进行耕翻,或者直接将其混入肥料中施用等,也可结合灌水的方法施入其中。在进行春耕时,需要注意所完成的农作药物应保障其能够充分的渗透进入地下从而保障药物渗透后,可充分有效的发挥其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也可直接采用高巧种子处理的形式,需要由此保证高巧分数值在60%以上。

比如豆类作物可添加30mL的高巧,需要灌水500mL,10kg的拌豆种,在其晾干之后即可进行播种。而像谷子作物,则需要30mL每份高巧,灌水300~400mL,拌种谷3~4kg,在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而如果是薯类作物,则应当充分保障其每100kg的作物种子,应当采用高巧30mL,同时灌水500~800mL至切放在晾干的薯块之上,在其药物充分吸收之后,进行播种即可。一般种子药物都可采用辛硫磷等药剂类型,由此能够将病虫害的防治效率控制在95%的范围,需将此作为病虫害防治的标准,一旦未达到95%的标准,则必须调整防治方案。由于每一种药物剂量的不同,所取得的防治效果也不一致,因此必须针对其剂量的差别来进行效果的检验,这样才能真正探索出多种不同种类药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案。

4 构建小杂粮病虫害预警机制

这就需要构建出完善的小杂粮病虫害预警机制,具体要求种植人员在进行种植的同时,应当事先征求相关专业人士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由此参与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工作当中。而在其病虫害问题并未产生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此类病虫害的问题实施有效的防治规划措施,从而真正保障其相关信息能够在当今社会范围当中获得广泛的普及。此外,还应当积极主动的做好和政府及相关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促使其相应的信息能够更加的准确和及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对小杂粮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方法和手段进行广泛的指导和普及,这样才能给相关生产者带来更加充足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储备。拟定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护方案,从而保障病虫害防治人员的专业防治能力;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为小杂粮种植人员提供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对于病虫害的早期现象也提前注意,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和及时处理的目的。

针对小杂粮的病虫害实施科学化的防治措施,切实提升我国小杂粮的产量。要求相关部门应当深入研究小杂粮病虫害防治手段,做好小杂粮病虫害防治的宣传推广工作,这样才能极大提升我国小杂粮的种植质量。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专业化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阻碍我国农业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大步迈进的主要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整体式、专业化推进,在传统的防治基础上进行突破式改革,进行创新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推行与落实农作物的专业化防治对于改变目前农作物病虫害形式、保障农作物产量、质量及其生长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意义

1.1 农作物专业化防治针对我国农作物目前所面临严峻病虫害形式唯一有效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 这里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以及种植培养形式的个不一样,这也逐渐造成农作物病虫害朝着加重的态势发展,比如北方水稻的稻飞虱病害,还有稻纵卷叶螟病害。另一方面是受到人员流动,作物产品流动的影响,这些人员或是作物产品上面有可能会寄居者某些农作物病虫害,当这些带有农作物害虫的人员或是作物产品流动到某一未感染地区是就会为该地区留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安全隐患,时机一旦成熟就会爆发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此外,由于我国面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的劳动力转战城市,致使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的平均年龄趋向老龄,外加上农业活动者病虫害防治知识薄弱,农药销售厂商不尽负责,五花八门的农药宣传误导农民,造成我国农业的发展规模形式很难做到突破式发展。这里无一不显示着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对于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1.2 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利于提高我国先进植保技术的推广速度 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千家万户都要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我国过去在此方面所从事的努力与汗水都不少,但是效果确是不甚明显。植保工作需要严谨的科学知识为基础,需要专业的人员用通俗易懂的将植保的相关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而大力推进农作物的专业防治就很好的解决了植保技术的推广问题,在专业化防治推广过程中,要求做到将所有农民的农事集中到细分到相关的防治小组中,并派出专业的人员进行防治组的组织、病虫害讲解、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植保技术,是农业生产朝着市场化、效益化的方向迈进。

1.3 大力推进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利于有利于保障农民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是农作拥有健康生长环境的重要保障 上文提到大量农村的劳动力转战城市,这使农作物的产量受到严重的威胁。大力推广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的播种等植保技术,完全可以摆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局面,降低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所需的费用,合理分配劳动分工,提高农作物养植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的产量。此外,农作物专业化防治有效的避免了乱用农药的现象,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高毒以及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不仅保护了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保障了农作物生成的质量,还有利于周边环境健康发展,使农业生产最终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发展。

2 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的运作模式

2.1 专业化防治的市场性运作

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是将农作物的专业化防治视作一种产业,进行开放式、竞争式、多元式管理,实行优胜劣汰、盈利效益的组织安排。其中,农作物专业化的防治组织肩负着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生产经营以及盈利效益的责任,而农民则是自由决定是否接受专化防治组织的防治服务。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形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这其中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资生产与经营的相关企业、农业产业相关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都可以参与其中。防治组织的创办形式也有多种形式,包括独资、股份制、合伙合作的形式等。

2.2 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

相对于专业防治的市场性运作,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也是极其有存在的必要性。专业化防治的地方性运作主要是为解决在当地专业防治推广过程中具体的如何组织、如何操作的问题。专业化防治地方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当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的规模与种类,防治组织的规模大小也不确定,但一定要满足的当地或是周边的防治服务需求量。地方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与市场性运作的防治组织一样,组织当地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防治知识、植保技术等传授给农民个人。防治组织所组织操作的防治措施必须要落实到农村的田间地头,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能够准确预报病虫害、做到能够准确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农药药剂使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得到防治结合。

3 结语

目前,农作物专业化防治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切实落实到实处,逐步提高专业化防治的组织管理措施,让农民体会到专业化防治的好处,接受专业化防治。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与支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化防治的宣传工作,做好监督工作,使我国农业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能源信息管理范文 下一篇:初中课程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