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1:22:03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1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165+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3.035

1现阶段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我国现阶段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害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20世纪50年代,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87万公顷左右,而在2015年,林业的病虫害发生面积上升至1400公顷,病虫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由上世纪末的80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50亿元。无论是为害面积还是经济损失,均呈倍数增加,并且随着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增加了统一防控的难度,导致病虫害的防治更加困难;二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增加。200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32种,其中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6亿元;三是本土重大有害病虫危害严重。病虫害是阻碍林业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喀纳斯景区内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松毛虫是现阶段危害性较大的本土害虫,其生命力强、数量多、分布密集,因此对林业的生产危害极大,虽然我国加大了控制预防政策,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松毛虫仍然严重危害多数地区的林业生产。

2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意义两个方面。其中,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价值及环保意义最为突出,无公害防治措施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政策,在林业生产中全面贯彻健康生产理念,真正体现出现代化林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化建设的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不仅效率高,而且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相比化学等环保效益差的防治手段,无公害防治的间接成本更低,有效保证林业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绿色环境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3.1合理选择树种

林业项目建设初期,树种的合理选择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树种良好会进一步优化林业的生产状况,树种选择不当,则会导致后期林业工程建设向着不良的趋势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林业建设中,首先要选择健康树种,合理搭配灌木、草丛,使得多种树木互相促进、健康成长;针对后期树木生长情况做好监测管理,发现生长不良的树木要及r移除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免影响其他树木的正常生长。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以苗木的培育工作为基础,提高苗木的抵抗力及成活率,从而提高整个林业工程项目的抵抗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苗木的培育及检疫,积极培养抵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的苗木;苗木的栽种尽量采用穿插种植的方法,穿插种植多种树种,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某一类病虫害造成的影响。

3.2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含量

在病虫害的防治中要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采取形式多样的防治手段。一是针对不同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比如引进昆虫的微生物天敌,及时、有效的杀灭害虫;二是引进益鸟遏制病虫害,比如喜鹊、山雀等益鸟均可杀灭多种害虫,并且益鸟会建造大量鸟巢,吸引多种鸟类进入森林的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三是还可应用各种物理、机械防治措施。比如鼠夹捕鼠、人工抹卵、人工捕杀幼虫等人工机械捕杀方法,或者在林中开阔地带设置黑光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诱杀害虫。糖酒醋液还可制成毒饵,对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此外,还可采用阻隔、高温等处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阻隔手段主要包括树干刷白、涂胶、涂药、包扎塑料薄膜等,以达到阻隔害虫上树的目的。高温方法是将林木种子在高温或烈日下曝晒,以杀死害虫或病原菌,目前也是比较经济、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3加强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管理

林业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且影响范围大,不同的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林业部门要建立并形成一套完善的林业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提高林业管理部门对病虫害的反应能力,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林间巡检,深入了解林区的气象条件、土壤情况,做好定期统计,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结合天气预测信息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计划作出动态调整,提高病虫害预防的针对性。

4结语

总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最大的价值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避免病虫害防治中发生公害集聚、生态破坏的问题,因此无公害防治是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防治手段。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林业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无公害技术的实际控制效果,构建符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环境优化的无公害防治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霞.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 [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230.

[2]文静,张宝义.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6(10):155-156.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2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1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问题

1.1防治技术落后

由于林场工作人员对病虫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林区的工作只围绕经济利益进行,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意义,使得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依然以传统落后的模式为主,病虫害防治技术停滞不前,从而造成了病虫害现象反复性、经常性发生。

1.2防治难度增加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人工造林面积不断扩大,但造林对象主要以纯种林为主,混交林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了病虫害的放生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此外,由于农药的不科学使用,造成害虫的天敌减少,也是增加防治难度的一大因素。

1.3灾害监测不力

灾害监测制度、监测预报网点的不完善使防治工作无法与林业生产工作有机结合,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最终造成林场生态防御系统的破坏,一旦爆发病虫害,林场管理人员便无法有效遏制快速的蔓延,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2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2.1完善林区管理制度

建立林区病虫害防治的奖惩制度,对消极态度的治理人员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防治工作有重大贡献的治理人员加以奖励,以此规范和激励治理人员。加强治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要求在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和适当的监测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力度。对治理人员实行防治理念再教育措施,从意识形态入手,使其首先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再让意识指导实践,让治理人员积极投入到平常的治理防护工作中。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对病虫害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林区带来的损失。林区管理制度是防治病虫害活动的有力督导,完善林区管理制度能有效改善林区病虫害现象,对林区工作人员工作开展具有一定指导和约束作用。

2.2革新防治技术

对强危害性的病虫害制定针对性的应对计划,优化防治技术,禁止外来生物和害虫的人为传播行为,可以有效避免害虫对林区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科学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降低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森林的危害程度;采用生物科学技术,对病虫害的天敌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让天敌对病虫害的繁衍起抑制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

2.3强化防治意识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秉承能预防不治理的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在整个防治活动中。在林业部门内部进行改革,加大防治工作管理力度,使部门人员对防治工作引起重视,从而逐渐建立病虫害防范机制,以此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4加大资金投入

林场的管理经费决定了病虫害治理的投入力度。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大约每年有6.67万hm2森林病虫害现象严重,且无法得到有效治理。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投入,在财政投入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地方补助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原则。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林场防治的方方面面进行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投入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筹资投资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收入,从而才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大扶持力度。融入政府职能原则。各级政府要将林场的病虫害防治归入到当地的综合防灾减灾计划中,市县2级财政要加大防治、预测和监管等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使林场的病虫害的治理手段更加有力有效,治理工具的选择也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2.5加强林木检疫

在高速公路路口增加防疫检测站,加强产地检疫工作,对病虫害频发地区和城镇植物产品集贸市场、单位加强检疫管理,从源头上切断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对引进的树木新品种及其森林产品实行2次检查,做到林木检疫的万无一失。

3结束语

树木具有存活时间长,生长周期久等特点,短则几十年,长则达百年之久。树木在漫长的生长发育期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界有害生物会随时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林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即使病虫害现象发生,也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危害在可控制范围内。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国森林资源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良性的提供森林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丁筱慧,谢业霞.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2]高刚.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3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10-01

前言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去保护生态环境。但是,社会文明要进步,人类生活要发展,难以避免会开发大自然的资源,但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我们应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为日后社会与人类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保护森林资源,不仅能够强化林业生态建设,还能确保人类生活的周边环境,从而造福于后人。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一、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

(一)森林病虫害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蠢等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可导致松林资源等造林绿化成果毁于一旦,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安全。"第二,食叶害虫、蛀干害虫、种实害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影响林木健康生长,降低苗木、种子、果实,木材质量,影响林产品的交易价格,减少林农收入。另外,苹果、柑桔等出口产品常因病虫害造成出口退货,美国等国家因我国出口物资杨木包装中有光肩星天牛,对我国提出贸易限制,影响出口创汇。

(二)森林病虫害影响了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森林病害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榆兰叶甲幼虫、草履蚁若虫群集性强,大量发生时,群集树干,人看见时,头皮发麻,恶心;泡桐丛枝病轻时虽不致死树木,但局部发病率达100%,影响景观:大袋蛾等杂食性害虫,多数农作物、林木均可危害,既影响农民收入,又破坏劳动、休憩环境;杨尺嫂等鳞翅目幼虫多数喜欢吐丝下垂,俗称“掉死鬼”,既危害叶片,又影响人们在林间休憩或活动;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食叶性害虫发生世代多,暴发成灾时,不但出现“夏树冬景”现象,甚至导致树木叶子多次被吃光,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透翅蛾、天牛等干部害虫导致树木风折或整枝整株枯死,既影响木材质量,又破坏当地形象。

(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

森林资源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前提条件,在生态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才能做到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森林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能够储蓄水分,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对生态环境具有调节作用。由于对森林的胡滥开采,每年我国发生的洪涝灾害逐年增加,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保护森林资源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水资源的流失,还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森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对调节地球气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还能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故而保护森林资源是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森林病虫害危害缺乏正确的认知

很多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森林病虫害对保护森林资源所造成的危害,也不清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森林保护有什么影响,所以缺乏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识。森林的病虫害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看到其危害的结果,所以人们往往对其造成了忽视,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也不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二)森林病虫害问题加剧,防治工作很难开展

国家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树林面积的增加,也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加剧。国内林业每年的病虫害灾情都十分严重,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害虫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再加上相关部门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重视,导致森林病虫害的面积逐年加大,防治工作的难度特别大。

(三)缺乏虫害预警机制

由于相关部门忽视了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才采取措施,只注重了治,而忽略了防。缺乏危害前的检测工作,不但没有检测点的设置,对于检测知识方面的掌握也是极度匮乏,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无法在灾害发生之前及时发现,以至于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和先进的技术

一些地方虽然在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在技术和手段上都十分的落后,与科技更新和时展严重脱节。面对森林的病虫害危害时,许多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是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并且毫无节制,这种方法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对病虫害防治产生效果,但会加大害虫的抗药性,也会杀死病虫的天敌,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灾情很可能反复,并且加剧。

三、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而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大力的保障。要提高相关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病虫害对森林所产生的危害,积极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给森林资源带来的损失,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工作中落实。

(二)严格林木的检疫工作,扼制病虫害传入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好对林木的检疫工作,加大宣传,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更有利于检疫工作的展开。对于引进的林木要严格把关,避免病虫害的传入,从源头上扼制病虫害。同时加大对木材市场、加工工厂等方面的检疫,减少病虫的传播渠道,加大检疫力度,全面做好检疫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能只重视治,更要注重防,预防是防治病虫害工作的基础。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对预防检测工作高度重视,掌握专业的检测技术,设置适当的检测地点,对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理。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资源、气候等相关条件的资料整合,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查,投入先进的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四)更新防治手段,加大技术支持

大量喷洒农药的防治手段太过单一,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工作。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比如啄木鸟可以有效的控制天牛危害,大力推广和普及,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进行防治工作的科研开发工作,引进和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先进技术,如诱虫灯等,使用先进的科技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与其他林业灾害性质不同。造成这一森林灾害现象的原因较多、涉及范围较大、专业性较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否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止工作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对巩固造林成果、营林成果、维持动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平衡性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保障人类生活安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要不断分析与摸索,尽快克服艰难险阻,找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防止措施,从而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林.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 广东科技,2013,18:151+147.

[2]吴海玉.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4,07:67.

[3]韩彦荣.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 中国农业信息,2014,13:177.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4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营林技术;关系

营林措施的落实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病虫害的种类、特征与习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因森林中生物物种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还需要不断优化、改善生态结构中各个生态群落间的制约力度,以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1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营林措施主要是指基于发生森林病虫害的条件与抚育林木措施之间的关系,综合整个森林栽培时采取的各种措施,为林木生长提供有利于但不利于森林病虫害繁殖的生态环境,进而满足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要求。森林病虫害是破坏森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时,需要从本质出发,最大限度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由此看出,营林改造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区域应当依据当地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例如,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人力防治法等,这些措施均能够有效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

2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三大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森林病虫害现象的日益严重,已经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使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

2.1病虫害繁殖能力强

近年来,森林病虫害之所以很难消除的首要原因就是,这些病虫害的繁殖、传播能力较强,很难消除干净。一旦消除不干净,残留其中的个体繁殖速度也较快,且许多虫害还具有再生长的能力,这些病虫害的遗传与抗逆性都比较强,较难一次性清除,这就给营林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2.2治理病虫害发生不够及时

虽然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率较大,但治理不及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森林病虫害的检测不及时、检测器械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森林管护工作经常会有不到位等情况,森林管理部门的管理疏忽,都可能使得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导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森林病虫害面积越来越大,治理也越来越难。

2.3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国造林面积不断增大,病虫害面积也随之扩大,这也成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遇到的一大难题。林业生产活动比较频繁,促进了害虫的肆虐,病虫害种类日益增多,使得病虫害更加难以防治。我国当前林业发展较为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工林快速生长,加之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这也是近年来病虫害不断加重的原因。

2.4缺乏先进的病虫害检测、防治、检疫手段

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检测预报工作的基础差,很多地方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即使有的病虫害能够提前做出预报,防治时也多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另外,对于育苗造林,很多相应的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病虫害防治一般处于被动局面。

2.5国内外交流频繁,病虫害传播加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的频繁交流,林产品的进出口也不断增加,这使得森林危险病虫害的传播也逐渐加剧,我国很多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都是由引进国外的林产品而传播进来,例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松针褐斑病等,给我国林业造成了较大损失。目前,病虫害的传播还在不断加剧,许多重大的病虫害迅速扩大,这些都与人为的交流活动存在紧密的联系。

3营林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3.1选择抗虫树种,提高林木免疫力在森林中,就算是处于同一层的林木,种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免疫力也是大不相同,甚至在同种类的树木间,个体免疫力也会有所差异。在此情况下,通过引种、杂交,能够使本身不具备抗病虫的树种获得抗虫性。

3.2隔离带的设置能有效阻隔虫害

森林中病虫害的扩散与迁徙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单一食性的害虫在幼虫期间是无法进行迁移的,此时可通过设置隔离带的方式减少其食物,进而迫使幼虫迁徙,例如,油松毛虫等,有效防止幼虫的危害。

3.3定期清洁森林卫生,松土除草

定期清洁林内卫生,做到及时松土除草,进而从根源上降低林木的发病率。卫生的清洁能够为林木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时松土除草能对害虫的进一步发育繁殖起到阻隔作用。松土还能使土壤养分均匀,使得林木生长更加健康,提高树木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4加强土壤肥力,改善林木条件

林木在遭受病原物的危害侵入时,通常会产生应激抵抗。但当林木抵抗能力特别强时,病原物的侵害便会停止。通过对森林林木进行适当的施肥,能够显著起到预防病虫害的效果,并且不会污染环境。此外,通过改造林木根系土壤的生态环境,促使林木根系得到充分的发育,持续利用根部的养分和水分,不断增强林木的抵御功能,从而发挥增强和保健树木的作用,实现有效、持续抑制病虫害的目的。

3.5适当砍伐和修剪

适当的砍伐和修剪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特别是对有病害的枝桠和枯枝剪伐,不仅能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林木的生产效率。此外,在修剪枝桠时,确保伤口面积的最小化,并且还要保证切口不裂也不偏,不能削树皮,切口要平滑。

3.6造混交林,提升森林病虫害抵御的有效性

混交林具有较多的优势,并且在抵御森林病虫害方面也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在选择混交林树种时,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选择的树种包括喜光树种、耐阴树种;既有根瘤菌树种,又有无根瘤树种。在此情况下,营造出来的混交林,可明显提高森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由此可知,为了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可采取营造混交林的措施,而混交林的营造可通过柳树与杨树混交的方式进行,但在完成混交之后,还需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林木的生长。此外,在营造速生杨混交林时,还要做好育苗工作,一般采取扦插育苗的方式。在育苗过程中,还需确保扦插时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般在上冻之前或解冻之后。育苗管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提升育苗的科学性,从而在营造混交林时,提升混交林的抗病虫害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问题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林区发展与森林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危害可直接导致林木死亡,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营林措施作为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病虫害治理方式,必须给予其高度的重视,不断改进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腾庆新.浅析营林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科学与财富,2013(5)

2张国明.浅析营林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科学与财富,2014(2)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5

关键词:南方水稻;病虫害;防治

在我国南方地区,随着我国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点,水稻种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病虫害等等,致使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滑,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究南方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南方水稻病虫害的特点

南方地区水稻的病害虫害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病害、虫害的数量多、种类多。当前,我们已知的、已被记录的种类就达到了30多种。由于南方地区的气候湿润、整体较为温暖,给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与生存条件,因此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病虫害都要比我国的北方地区多。这一特点加大了防控水稻病虫害的难度。其二,病虫害的持续时间长。与其它农作物相比较,水稻在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可能遭受病虫害的攻击。

二、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害虫害

1.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在水稻的秧苗期是这种病害的高发期,主要特征是从幼苗开始,秧苗出现腐烂,叶心枯黄,随着病情的加重,叶心逐渐从枯黄色变成黄褐色,进而整珠秧苗都出现枯萎。出现立枯病的原因是生存环境温度过低。在低温条件下,细菌容易在秧苗上大量繁殖。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寒流的侵袭,秧苗的抵抗力较差,出现立枯病的可能性较高。

2.纹枯病。通常情况下,种植水稻过于密集、浸泡时间过长、在种植过程中不合理应用氮肥都会给水稻带来纹枯病的风险。这种病害的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的叶面会出现淡褐色点状物,随病害加深斑点会扩大演变为云状大小,纹枯病的以叶片底部为主要发病区域,有时也会出现在水稻基部位置,使水稻不能正常发生光合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稻产量和质量。

3.稻瘟病。在南方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瘟病是比其它病害更严重的一种病害,所以,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必须重点防范这种病害,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生,并且由于稻瘟病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无论水稻是在什么环境下生长,都有遭受这种疾病侵害的危险。水稻的多个部位都易受稻瘟病侵害,其主要病症是叶子为灰黑色,且伴有病斑。

4.稻飞虱。稻飞虱是常常在水稻生长的中前期出现的一种虫害,通常与水稻立枯病一同发生。这种虫害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时间较长、造成的危害较大。一般我们将稻飞虱细分为三种害虫,即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水稻受飞虱虫害较严重时,会出现干枯,水稻的叶子变成黄色、根部会变成黑色,倘若没有及时处理这种虫害,在水稻种植的后期将会引发水稻倒伏,从而减少水稻产量。

三、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

1.种植前的防治。在种植水稻之前,应当科学安排水稻的种植距离,使种植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为水稻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空间。在选种方面,应当选择那写适合在南方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生长的水稻种子,选择那些抗病虫的高质量水稻种子,水稻自身具有较强的防病毒干扰的能力,不仅能够节约抗病虫药物的使用,还降低了因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害虫的抗药物性。在种植前,可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比如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可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杀菌,每1千克种子使用20%的三环唑浸泡24小时,从而提高后期水稻秧苗的抗病性,为防治病害虫害打下夯实的基础。

2.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对于南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当把预防作为主要应对内容,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在发现水稻感染稻瘟病、细条病的初期就应当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其蔓延。有的秧田面积小,便于开展防治工作,每一块小秧田做好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病虫的传播。对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可进行井冈霉素喷雾防治,也可使用浓度为15%的纹清喷雾进行防治。对于稻飞虱这种虫害,可以使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浓度为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还可以使用浓度为10%吡虫啉的泼浇,将浓度为3%的喃丹颗粒剂撒入稻田间也可有效防治稻飞虱。

3.采取物理防治手段。温度和湿度是决定水稻生长状态的首要要素,采取有效的物理手段对防治水稻遭受病害虫害侵袭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对于开展物理防治工作,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科学有效的控制囟龋二是有效控制时间。通过以往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能够总结水稻种植中一些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有的病虫害并不是在任一时间都会发生,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这些病虫害频发的特定的时间前,积极采取有效手段,事先做好预防工作。

4.采取生物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有益的生物,来控制病虫的发生,减少病虫危害。比如青蛙、蜘蛛、寄生蜂、瓢虫等生物可以帮助我们防治水稻病虫害。

5.采取综合防止手段。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就是因地制宜、以不同的病害虫害为出发点,科学、协调地采取化学、物理、生物、法规等多种多样的防治措施,降低因病虫危害所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保障水稻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加大病虫害的宣传力度,农业部门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教育,真正让农民意识到病害虫害的巨大危害性,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切实深入到农民当中去,向水稻种植者讲解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使每一个农民掌握基本的防控技术手段,实现全面、大众防控水稻病虫害的目标。除此之外,农业等有关部门还要深入到稻田中去,认真做好病害虫害的分析、研究工作,实时了解各种病害、虫害,掌握病虫害的发展动态,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水稻种植者的经济损失。

四、结语

水稻是直接关系到民生的农作物,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在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立足于整体,改变以往的防治方法,借助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采用多样化的防治策略,及时抵御病虫的危害。水稻种植者、各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多方合作、相互配合。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的和谐发展为原则,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文.南方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16(18):63-63.

[2] 王金强, 何春云. 探析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4):193.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6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 病虫害; 防治

1 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新机遇

1.1改革将激发林农护林防灾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责权利相统一。为确保山林资源的经济产出、确保劳动成果不因森林病虫害危害而付诸东流,农民更加关心森林病虫害灾害问题,更加自发、自觉、自愿、积极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了更加广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

1.2改革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更加明确

集体林地承包后,农户成为承包林地的责任主体,在依法拥有森林经营权的同时,也依法承担着做好经营范围内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义务。“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每个承包山林农户的责任,“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治责任有了明确、具体的主体。

1.3改革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提供了契机

集体林承包经营后,集体林经营“单位”剧增,“单位”经营面积锐减,农民护林防灾热情与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显现。

1.4改革拓宽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投融资渠道

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经费将纳入财政预算,防治执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对病虫害防治给予补贴,为包括林业生物灾害在内的森林自然灾害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

2 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一项重大改革在破解主要矛盾的同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化解不同层面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好,会降低改革成本,加速主体目标的实现;反之,就会影响改革整体进程,甚至功亏一篑。

2.1必须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改革,以破解集体林分户经营后抗灾能力减弱的新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森林病虫8 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 6亿亩,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全国现有集体林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总面积的57. 55%,是森林病虫害危害的重灾区。

2.2必须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服务水平,以破解国家要生态与农户要实惠的新矛盾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更重要的是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必须加速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进程,以破解防治社会化服务低水平与林农对专业化服务高要求的新矛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推进防治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

3加快森林病虫害防治配套改革的步伐

3.1深化森防改革,加强机构建设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健全各级森防机构,稳定防治队伍,加强与广大林农的沟通,建立包括病虫情报告制、限期防治通知书制、防治委托制、“三防”协会联系人制、技术培训咨询制等多种形式的联络机制,充分调动林农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积极性,履行好防治直接责任人的义务。

3.2加快建立防治合作组织,健全联防机制

建立以防火、防虫、防盗为主要目的的林农自律互助合作“三防”组织,有利于发挥森林资源保护规模效益,降低林农育林护林风险和成本,维护林农根本利益。对于组建防治联合体的,应在必要的工作设备、防治物资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森林病虫害“小灾不出村,大灾不出县”,达到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防治效益”的目标。

3.3加快防治机制创新,加速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力量,推进防治服务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也是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配套措施。

3.4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防治投入政策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7

病虫害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因为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病虫害会发生一定的转变,所以说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为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根据虫害的疫情,做好防治计划。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形势下,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高度利用科技手段。要全面的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需要对病虫害的特点进行研究,利用科技手段对疫情进行监视,然后进行分类,在其中找出病虫害形成的规律以及特点。然后依靠科技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有益生物的安全。通过对以往的病虫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做出病虫害的发展趋势预测,为病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

2林业病虫害技术防范的措施分析

2.1开展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工作

林业部门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封山育林的工作,封山育林工作应当适应林木生长的需要,同时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工作中在各类选育措施全部到位的前提之下进行封山育林,使得现有的树种的抗病基础可以更好的增强。同时也可以对林木做好必要的混交工作,以更好的完善群落的合理化。另外通过封山育林也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增强病虫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在生物学的意义上有效的提升林木保护的性能,最终达到能够防病抗病的目的。最后封山育林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植被人为破坏,促进森林系统的完整发育,改善生态环境。

2.2做好育苗的消毒工作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土壤和种子本身都可能含有病原和害虫,所以在开展育苗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种子和育苗进行必要的消毒,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出苗率和林木的安全。另外应当注意采取轮作的措施,使得土地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起来。最后还要注意保护林木病虫害的天敌,增强微生物、益鸟和捕食性昆虫的数量,只有明确了他们对于病虫害蔓延的意义才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的平衡,减少林业病虫害的产生。

2.3积极营造混交林

混交林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得各种生物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制约和共同生长的积极作用,一旦某种病虫害产生也不至于对森林起到毁灭性的影响,而且这样的实际效果从理论上来讲也更加的接近实际的天然林木,可以使得森林的生态环境更加的稳定和谐。

2.4通过科技手段,增加对于病害的防治工作

在进行林业工作的防治中,有几个方面是需要进行改善和特别注意的。首先要做好林木的清洁工作,在林木修建完成之后,要及时的清除林木中间的杂草和败叶,然后进行就地深埋,这样就可以变弊为利。在对害虫进行处理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束草诱捕害虫的办法,在初冬时节以干枯的杂草包扎树干的基部,然后诱集越冬的害虫进入到草内,然后第二年2月中旬将这些草全部焚烧。对树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彻底的去除植物的死枝和病枝,改善树木的健康状况。对树木进行必要的涂白,在树干和主枝的下部分以石硫合剂进行刷白,在叶落之后和春季发芽之前分别进行一次刷白。

3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林业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是我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林业建设的稳定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木材,同时还可以发展副产品,增加林业建设的经济来源。为了响应我国的绿色环保的号召,人工林也在大范围的种植,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有效的调节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对于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病虫害严重的威胁到树木的健康,是林业发展中的重要隐患。为了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目前林业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定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放到首要位置上,在防治方法以及策略上要采用科学的手段,群防群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防治意识。在平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虫害的扩大化,减少林业生产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失。只有不断的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系统,才能够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8

关键词 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问题;原则;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48-02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森林树木生长的一项重要因素,对森林资源利用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随着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实际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选择有效方法及策略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对当前社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就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重视,防治意识较差

长期以来,在森林病虫害工作防治方面,我国均处于较差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经费,并且缺乏充分的重视。近几年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国病虫害防治水平虽然有一定提升,然而其提升幅度相对而言比较小,未能够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控。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比较落后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很多地区仍未能够广泛应用无公害防治方法,大部分地区仍选择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这种防治方法而言,其不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林区内生态环境,会导致病虫抗药、耐药能力有所增强,最终对病虫害防治开展会产生严重影响。

1.3 森林病虫害发展速度快,在预防及治理方面存在难度

随著当前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尤其在干旱及暖冬情况下所出现病虫害,因其具备较好的繁殖条件,即便越冬,病虫死亡率也比较低,往往在越冬之后会出现大面积暴发。另外,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人力、财力及物力方面投入仍不够充足,在治理大面积病虫害方面仍有较大难度存在,很难有效进行防治及控制。

1.4 森林病虫害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森林病虫害种类也比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商品贸易全球化、物流频繁,外来病虫物种不断侵入,致使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并且所导致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导致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损失[1-2]。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其工作开展是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所以必须要遵循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相关规律,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另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人执行,因而具备非森林生态系统特点,所以应当对相关尺度进行合理把握,使自然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之间能够实现合理平衡,从而较好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对于综合防治工作而言,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应当以森林自身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对森林、病虫及其天敌三者之间所存在相关关系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开展相关工作。这三者和周围环境之间共同组成完整生态系统,而对于综合治理而言,其主要就是在培育、转移以及养护植物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相关成分进行选择性调节,从而使周围环境能够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生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虫繁殖及生长,从而使病虫发生能够控制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同时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从而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

二是利用综合治理,倡导尽可能少使用化学农药,尽可能利用大自然各个方面之间所存在的彼此牵制功能,使绿色、环保、安全、无公害防治模式能够得以实现,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性能较温和的一些高效药品,从而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率能够得以增强,使各种资源能够得以节约。

三是就经济学角度而言,防治病虫害的标准就是不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当合理制定病虫害防治标准,明确需进行治理的规模,然而对于一些以绿化及观赏为目的的园林模式而言,这一观点并不适用,因而应当灵活掌握,不能够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其最终效应产生影响[2-3]。

3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3.1 强化森林保护意识

对于各地区森林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当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人们对森林保护重要性具有充分认识,对森林病虫害所产生危害有充分了解,进而保证在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所有民众均能够积极参与,有效阻断森林病虫害传播途径,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而有效进行防治及预防。另外,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而使人们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有关工作人员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为森林病虫害工作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合理实施营造林设计规划

为了能够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应当从生产方面入手。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以及土壤情况合理选择树苗,尽量做到适地适树,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植树造林达到较好效果。本地树木在经过长时间栽种之后,在防治本地区病虫害方面可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森林病虫害对于当地树木的依赖性比较强,因而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可选择林木混交方式,积极引进外来树木品种,使其与本地区树木共同种植,从而使树木自身抗虫性能够得以增强。然而,虽然自身抗病虫害性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仍不能够忽略对外来病虫害的防治,仍然应当结合有效方式防治病虫害。此外,还应当进行封山造林,应当防止非工作人员向林区内进入,以避免外界细菌感染树木,最终使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3.3 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预测预报工作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预测预报能够提高森林病虫害发现率,这在及时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属于关键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合理进行预测预报,对于树木所出现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并且应当进行正确判断,从而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于这一方面工作而言,需要专业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执行,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专业人员知识培训,从而使林区管理人员能够依据森林树木所出现的变化情况对树木所发生病害进行判断,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学会对天气情况进行观察,与当地测报点相结合,从而及时掌握病害发生情况及动态,为能够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应当积极建立森林病虫害测报点,并且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当地发病特点及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能够有效进行防治。这些不但对先进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先进设备作为指导,应当建立相关数据库,不断进行记录及积累相关资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实施监测[3-4]。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各级林业部门均应当积极贯彻落实“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依据国家政策及地方相关政策,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应当在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中纳入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个工作环节中应当增加基本投资,并且应当建立适当奖惩措施,从而使各个相关部门能够增强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可利用专项资金加强相关基础设置建设,对相关基础设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建设,配备相关专用设备,从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高防治能力及水平。

3.5 e极开展生物防治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够得到比较显著的效果,并且其作用比较持久。在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中,害虫天敌一旦将自身种群建立,则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便能够使食物链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于这种方法所达到的效果而言,利用化学药物很难实现。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害虫天敌是将害虫消灭及进行限制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应当为害虫天敌提供充足生存空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实施全方位管理,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从而使生物防治能够达到最优化状态。在当前很多发达国家中,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建立植物保护管理基站,对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最终使生物防治零污染得以真正实现,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对林业害虫进行较好治理,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3.6 合理使用化学药物

化学防治所指的就是农药防治,对于这种防治方式而言,其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抵抗林业害虫,对森林资源进行较好保护,然而若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不但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并且还会对土地造成一定污染,最终会对林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运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方面,只需在病虫害比较严重时适当运用对病虫进行控制即可,尽可能不使用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另外,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不可使用单一药物,应当混合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防治,在喷洒时尽量缩小范围,尽量选择有效施药方法,从而使污染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此,应当对化学农药施用方法进行改进,使农药利用率得以提高,使农药所产生危害得以降低[4-5]。

4 结语

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项重要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资源保护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6-7]。作为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要任务,在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楚了解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要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相关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森林保护意识,合理实施营林设计规划,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物等方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对森林资源进行较好的保护[8-10]。

5 参考文献

[1] 张杰.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2.

[2] 陈建相,吕照光.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技术及方法探讨[J].农家顾问,2015(4):172.

[3] 廖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展望,2015(34):68.

[4] 王庆海.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因素及控制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6(7):229.

[5] 檀月,吴巍.掌握综合防治原则 科学治理森林病虫害[J].吉林农业,2016(16):88.

[6] 骆社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与研发[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7] 王国治. 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1.

[8] 党立波.基于GIS的县级病虫害信息系统研发[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9] 田富连.甘肃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9):147.

上一篇:直接融资的优缺点范文 下一篇:仿真技术的应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