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对砧木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22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1

1蔬菜嫁接的优点

1.1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由于蔬菜的连作日益频繁,使蔬菜上的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如瓜类的枯萎病、茄子的黄萎病、番茄青枯病等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嫁接苗利用砧木品种的根部抗病能力,可以避免土传病害从根部对作物直接侵染,减少发病机会。

1.2提高蔬菜的抗逆性植物的耐低温能力主要决定于根系,利用砧木优良的耐低温能力,通过嫁接可以增强蔬菜植株的抗寒性。以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为例,黄瓜不耐低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较窄,易受冷害;而黑籽南瓜可忍受低温,嫁接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性。此外由于多数砧木来自野生或半野生蔬菜,除具有抗寒性的特点外,有些砧木还具有耐酸、耐盐碱、抗旱、耐热、耐湿的特点。

1.3提高水肥的利用率砧木使用的野生蔬菜根系强大,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强,能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能使植株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早衰,延长茄果类蔬菜的采收期,进而提高蔬菜的产量。

1.4减少农药的施用量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利用蔬菜嫁接的方法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顺应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

1.5改善蔬菜的品质嫁接栽培的果实只要选用合适的砧木,一般不会使品质下降,一些作物反而能得到改善。如嫁接黄瓜果肉增厚,心室变小,苦味瓜比例降低;嫁接西瓜瓜形显著增大,糖度无明显下降。

2蔬菜嫁接方法

2.1插接法可分顶(斜)插接、水平插接、腹插接、插皮法。顶插接即在砧木顶部(生长点)把接穗去,以达到嫁接目的。先用刀片削除砧木生长点,然后用竹签在砧木口斜戳深约1cm的孔,取接穗在子叶以下削长约1cm的楔形面,插入砧木孔中即成。嫁接时砧木苗以真叶出现时为宜,接穗苗以子叶充分开展为宜。为使砧木与接穗适期相遇,砧木应提前5~7d播种,出苗后移入钵中,同时播种接穗,7~10d后嫁接。

2.2劈接法(切接法)去除砧木苗的生长点,将其主轴一侧(纵轴)用刀片自上而下劈深约1~1.5cm;接穗胚轴削成楔形,削面长1~1.5cm,将接穗插入劈口,使砧木和接穗表面平整,用嫁接夹固定即可。砧木与接穗播种时间和方法与插接法相同。

2.3靠接法砧木与接穗苗大小接近。削掉砧木生长点并在下胚轴靠近子叶处用刀片向下斜削,深及胚轴的2/5~1/2,然后在接穗的相应部位向上斜削一刀,深及胚轴的1/2~2/3,长度与砧木所切相等,将二者切口嵌入,捆扎固定。接穗应比砧木提前播种5~10d。

3嫁接后的管理

3.1温度嫁接后8~10d为嫁接苗的成活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此期的适宜温度是白天25℃~30℃,夜间20℃左右。嫁接苗成活后,对温度的要求不甚严格,按一般育苗法进行温度管理即可。

3.2湿度嫁接结束后,要马上把嫁接苗放入苗床内,并用小拱棚覆盖保湿,使苗床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不足时要向畦内地面洒水或喷水,避免污水流入接口内,引起接口染病腐烂。3d后适量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并逐渐延长苗床的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嫁接苗成活后,撤掉小拱棚。

3.3光照嫁接当天以及嫁接后3d内,要用草苫或遮阳网把嫁接场所和苗床遮阳,从第4d开始,要求每天的早晚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太阳直射光照,并随着嫁接苗的成活生长,逐天延长光照的时间。嫁接苗完全成活后,撤掉遮阳物。

4嫁接注意事项

4.1选择晴天早晨嫁接冬季寒冷季节,最好选择晴天早晨嫁接,早晨空气湿度大,不易萎蔫,接后幼苗经历中午的温暖条件,有利于接口愈合。若在阴冷天气或冷空气到来之前嫁接,则温度低,影响成活。夏天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嫁接,以免幼苗萎蔫。

4.2及时消毒嫁接后的苗应立即移到育苗钵中,边嫁接边移栽边浇水,浇水后摆入苗床,苗床摆满后扣上小拱棚,为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的病害,扣棚时向嫁接植株及棚膜上喷800倍液的多菌灵。

4.3工具严格消毒嫁接用的刀片、夹子、竹签应洗净、消毒,还要保持嫁接场所的干净、整洁。嫁接苗定植时培土不可埋过愈伤处,秧苗要小心取放,谨防沾土,特别是切口部位如沾上泥土,应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削好的接穗不要放久,否则容易萎蔫。

4.4动作要稳、准、快无论哪种嫁接方法,削接穗、劈(插、切)砧木及穗砧结合过程,动作迅速、稳固、准确。避免重复下刀,影响质量。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2

51 442 kg/hm2,可在日光温室西瓜生产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砧木;嫁接;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S651;S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6-0032-04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nf.]是一种世界性园艺作物[1],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西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产量、品质、周年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季节温室西瓜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近年来温室瓜类连作为害问题日益突出,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频繁发生,传统防治手段采用多种药剂、生物调节剂等灌根或喷雾,往往收效甚微[3],阻碍了温室西瓜生产发展。国内外研究表明,嫁接栽培技术是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提高植株抗逆性和获得高产的一种有效途径[4~6]。适宜的嫁接砧木是提高嫁接成活率、保证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7],日光温室西瓜生产中利用嫁接栽培技术,可减少每年轮作倒茬次数,降低新建温室的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生产效益。目前,不少科研单位和农户个人引进了一些西瓜嫁接砧木品种[8],主要是应用于露地西瓜,以克服西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但温室的专用品种还很少见,同时不同的砧木嫁接效果相差较大,可供选择的适宜温室专用的西瓜嫁接砧木品种还很少见。本试验进行了温室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温室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西瓜生产选择合适的砧木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西瓜接穗品种选用华铃,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出品。西瓜砧木选用美利坚(昌邑市华信种业有限公司)、嫁得金(潍坊市汇丰种业有限公司)、金刚(北京田园三高种子有限公司)、抗病金钻(青州宋池美仑良种推广站),共4种。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地点 试验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新三营村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固膜防风日光温室进行,土壤为黄绵土,肥力偏低。土壤采样深度20 cm,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含量8.96 g/kg、全氮含量0.75 g/kg、全磷含量0.69 g/kg、碱解氮含量78.59 mg/kg、速效磷含量32.89 mg/kg、速效钾含量158.12 mg/kg、全盐含量0.92 g/kg、pH值8.11。

②试验方案 试验嫁接采用插接法,分别于2010年8月6日用72孔穴盘播种砧木,砧木出苗后于8月13日用72孔穴盘播种接穗,8月21日嫁接,9月10日在日光温室内定植。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共设5个处理,处理1(T1),华铃/美利坚;处理2(T2),华铃/嫁得金;处理3(T3),华铃/金刚;处理4(T4),华铃/抗病金钻;处理5(CK),华铃自根苗。每一参试品种重复3次,共设15个小区,小区面积10.5 m2(7 m×1.5 m),采用高垄膜下滴灌栽培,双行单株定植,单蔓整枝,底部留一侧蔓作营养蔓。株行距0.45 m×0.6 m,每小区种植30株,小区周围设同类作物为保护行。

1.3 观测项目

①成活率 于嫁接7 d后,2010年8月28日统计计算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苗数/嫁接苗数)×100%[9];定植后于2010月9月21日调查各处理的定植成活率,定植成活率(%)=(定植成活苗数/嫁接苗数)×100%。

②地上部生长动态 从定植后开始,在5个处理中,每隔10 d取固定样6株,测定嫁接苗茎粗、主蔓和侧蔓长度,并记录第一雌花节位、开放时间及雌花间隔节位。

③品质、商品性及产量 调查记录小区产量、总产量、单株产量、果形、单果质量、果皮厚度。测定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及中心糖度、边糖,并记录其口感。

④测定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10],有机酸含量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10],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1,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用手持糖度计,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13]。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DPS v7.05软件进行数据记录、作图和统计分析[1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秧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砧木嫁接对温室西瓜秧苗的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嫁得金(T2)作砧木成活率最高,达98%。其次为金刚(T3)、美利坚(T1)和抗病金钻(T4),说明砧木嫁得金与西瓜华铃接穗的嫁接亲和力强。定植后经缓苗,成活率最高的也是嫁得金,为100%,其次为金刚(T3)和对照,美利坚(T1)最低,仅为91.1%,由此可知,嫁得金与接穗亲和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好,缓苗快,缓苗好,成活率高。

2.2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①对西瓜茎粗的影响 由图1可知,4种供试砧木品种的嫁接苗与华铃自根苗茎粗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砧木嫁得金(T2)茎粗表现稳定,各个时期茎粗都大,其次为美利坚(T1),再次是金刚(T3)、抗病金钻(T4),自根苗(CK)最细,嫁接西瓜的茎粗均高于对照自根苗。这可能与嫁接苗根系吸收营养物质能力强、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有关,促进其地上部茎的生长[15]。

②对西瓜株高的影响 由图2可知,供试的4个品种砧木的嫁接西瓜秧苗在定植后各个生育期均能促进植株生长,株高均高于西瓜自根苗,尤其是以嫁得金(T2)和金刚(T3)作砧木的嫁接西瓜秧苗株高明显高于自根苗,分别高出22.2%和15.1%,这表明西瓜嫁接苗具有较强的地上部生长势。

③对西瓜根系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西瓜嫁接苗的根系分布和鲜质量不同,嫁接苗根系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及根鲜质量的数值都大于西瓜自根苗。其中以嫁得金(T2)作砧木的嫁接苗根系生长深度、根幅和根鲜质量与其他品种砧木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最深达42.9 cm,根幅达109.9 cm,根系生长发达,地下部生长势比较旺盛。分析可知,西瓜嫁接栽培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形成了协调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互动关系。

2.3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不同砧木嫁接后西瓜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略有提高,其中T1、T2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砧木嫁接后西瓜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T2的有机酸含量最高为0.80%,其次为美利坚(T1)、金刚(T3)、抗病金钻(T4)。不同砧木嫁接后西瓜果实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综合来看,4种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大。

2.4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果实商品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砧木对嫁接西瓜的单果质量影响较大,T2的西瓜单果质量最大为2.2 kg,其次为金刚(T3)、抗病金钻(T4)和美利坚(T1),自根苗西瓜单果质量最轻,仅为1.5 kg。从果形指数上看,砧木嫁接西瓜与对照相比果形较扁,为椭圆形,而对照果形较圆,为近圆形。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看,砧木嫁接西瓜与对照的中心糖度及边缘糖度差异均不显著。对照西瓜瓜瓤略细脆,砧木嫁接西瓜口感更脆些,这可能与嫁接后西瓜果肉纤维增多有关。嫁接西瓜与对照的西瓜都比较甜。

2.5 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供试的4种砧木嫁接处理对西瓜都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中嫁得金(T2)和金刚(T3)折合产量为51 442 kg/hm2、50 199 kg/hm2,相比较自根苗增产幅度20%左右,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苗。以美利坚(T1)和抗病金钻(T4)为砧木的嫁接西瓜产量也分别比对照高11.1%和16.1%,这说明西瓜嫁接砧木在生产上有推广价值,其中以嫁得金(T2)和金刚砧木(T3)对西瓜的增产效果最好。

3 小结与讨论

嫁接换根是当前瓜类设施栽培克服连作障碍、防治枯萎病、提高抗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16],而砧木品种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抗病性、产量和品质,最终对市场销售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嫁接砧木品种,综合表现好的为嫁得金和金刚,其对西瓜有嫁接亲和力高、抗病性强、不影响西瓜品质等特点,能明显增强嫁接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长势,可使西瓜产量大幅提高。其西瓜嫁接苗有较强的生长势,这其中与嫁接苗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较强、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有很大关系[15]。而供试的4个不同品种西瓜嫁接砧木中嫁得金综合表现最好,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势最强,嫁接后的西瓜品质与对照自根苗西瓜无显著差异,以嫁得金作砧木的西瓜单瓜质量最大,产量最高,达51 442 kg/hm2。

以4种砧木品种嫁接,嫁接苗的长势和产量都好于西瓜自根苗,说明采用嫁接栽培的优势。本试验是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进行的,嫁接主要采用插接法,不同砧、穗组合受嫁接方式的影响较大。研究不同嫁接方法或同一砧木对不同西瓜接穗品种对西瓜生长、品种、产量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不同温室条件的西瓜砧木品种,从而应用于设施嫁接栽培生产,将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孟慧文,张显.不同砧木对西瓜植株生长及商品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153-157.

[2] 肖守华,焦自高,王崇启.不同南瓜砧木对西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2,29(1):111-119.

[3] 方胜.西甜瓜嫁接砧木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5-26.

[4] 蒋有条,孙利祥,张明方.我国瓜类嫁接栽培与展望[J].长江蔬菜,1998(6):1-4.

[5] 宋吉清,李宝贤,王树栋,等.西瓜嫁接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J].中国蔬菜,1990(3):27-28.

[6] Ben-Dief M. The effect of grafting watermelon (Citrulls vulgaris shr.) on several rootstocks, on plant growth, fruit production,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J].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Haudes Agronomiques Med-iterraneennes, 1994: 126-130.

[7] 陈春秀,王宝驹.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3):78-81.

[8] 周长勇.西瓜嫁接砧木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J].蔬菜,2006(7):41-42.

[9] 赵依杰,吴宇芬,陈阳,等.砧木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9(2):61-64.

[10] 白宝璋,王景安,孙玉霞,等.植物生理学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 周欣,王庆彪,刘锡钧,等.气相色谱法检测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和蔗糖[J].海峡药学,2001,13(4):48-49.

[12] 黄文风,宋.枇杷组织中糖的气相色谱测定[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4,9(1):14-17.

[13] 汪家政,范明.蛋白质技术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7-108.

[14]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 常高正,张慎璞,杨红丽,等.不同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0):

2 466-2 468.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3

关键词:砧木选择;接穗采集;果木嫁接

嫁接繁殖是将果树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通过嫁接技术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其成活形成一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通过嫁接培育的苗木称嫁接苗。用来嫁接的枝或芽称为接穗,而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1 嫁接繁殖的特点

嫁接繁殖是无性的营养器官繁殖,所以嫁接苗能保持接穗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而且表现生长快、开花结果早。嫁接繁殖可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病虫、耐涝、耐盐碱等,来增强嫁接苗的抗性和适应性,从而扩大接穗品种的栽培范围,降低生产成本。也可利用砧木来调节果树和花木的生长势,使其树体矮化,满足栽培上或消费上的需要。嫁接繁殖多数砧木可用种子繁殖,而且接穗品种枝芽量也比较大,故繁殖系数高。但嫁接繁殖要提前培育砧木苗,花费时间;嫁接技术复杂,要求较高,嫁接苗的寿命比实生苗短。

2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2.1嫁接亲和力 嫁接亲和力是嫁接成功的基本条件,亲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砧木与接穗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果树中同种不同品种之间和同属不同种之间的嫁接亲和力一般较强,嫁接容易成活;同科不同属的嫁接亲和力弱,一般嫁接不易成活。但有些异属植物之间嫁接能够成活,如榅桲上嫁接西洋梨,枸子、牛筋条上嫁接仁果类苹果、梨、山楂等,表现轻度不亲和,有矮化特性。另外,砧木和接穗代谢状况、生理生化特性与嫁接亲和力也有关系。

2.2嫁接的极性 砧木和接穗都有形态上的顶端和基端,愈伤组织最初发生在基端部分,这种特性可影响砧木和接穗接口部的生长。常规嫁接时,接穗的形态基端应插入砧木的形态顶端部分(即异端嫁接),这一正确的极性关系对接口愈合和成活是有利的。否则就不能成活,或成活后生长不良,发生早衰枯死。

2.3嫁接时期 嫁接时期主要与砧木和接穗的活动状态及气温、土温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一般砧穗形成层都处在旺盛活动状态时,气温在20 ℃~25 ℃(热带植物在25 ℃~30 ℃)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快,嫁接易成活。生产上要依树种特性、嫁接方法要求,选择适期嫁接。

2.4砧穗质量 砧木和接穗发育充实,贮藏营养物质和水分较多时,嫁接后容易成活。因此,应选择组织充实健壮、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接穗。

2.5接口湿度和光照 愈伤组织是嫩的薄壁细胞,嫁接时保持较高的接口湿度(相对湿度达95%以上,但不能积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因此,接合部位要包扎严密,起到保湿作用,同时避免风雨天嫁接。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减缓,因此接口部也要尽可能遮光。

2.6嫁接技术 嫁接技术是决定嫁接成活与否的关键条件。嫁接时砧木和接穗削面平滑,形成层对齐,接口绑紧,包扎严密,操作过程干净迅速,则成活率高。反之,削面粗糙,形成层错位,接口缝隙大,包扎不严,操作不熟练均会降低成活率。

3 砧木的选择和接穗的采集

3.1砧木的选择 适宜的砧木应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对接穗生长、结果有良好的影响,如生长健壮、开花结果早,丰产优质及长寿等;对栽培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强,如抗寒、抗旱、抗涝、耐盐碱等;能满足特殊的需要,如乔化、矮化、抗病虫等;繁殖材料丰富,易于大量繁殖。

3.2接穗的采集 接穗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检疫病虫害、已结果的母树上采。为保证品种纯正,应尽量从良种母本园成年母树上采集。接穗应生长发育充实、芽子饱满。

由于嫁接时期和方法不同,采用的接穗也不同。春季嫁接多用一年生枝条作接穗,一般结合冬季修剪采集,也可随用随采;冬剪时采集的接穗要按品种打捆,加挂标签,埋于窑内或沟内湿沙中;贮藏期间注意保温防冻(0 ℃~5 ℃为宜),春季回暖后,要控制温度、湿度条件,避免接穗发芽,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延长嫁接时间。嫁接前用石蜡密封接穗,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4 嫁接技术

4.1嫁接时期 北方果木枝接一般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后,接穗芽尚未萌动时进行,时间约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有些树种在夏季也可进行绿枝枝接。而芽接时期一般以夏秋的7~8月份为主。

4.2嫁接方法

4.2.1芽接 凡是用一个芽片作接穗的嫁接方法称芽接。芽接时多不剪砧,芽接方法简单、速度快、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适合于大量繁殖苗木。芽接方法主要有丁字形芽接、方块形芽接、嵌芽接等。芽接要求接穗芽体充实饱满,当砧木和接穗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不易分离时(主要在春季)采用嵌芽接。

4.2.2枝接 凡以带芽枝条做接穗的嫁接方法称枝接。枝接时多要剪砧,常在砧木较粗,砧穗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不易分离时用,枝接成活率较高,且生长较快。常用的枝接方法主要有劈接、切接、皮下接、腹接、舌接等。

4.3嫁接苗的管理

4.3.1检查成活 芽接后7~10 d可检查成活情况,若接芽新鲜,其上叶柄一触即落为成活;枝接后14~21 d检查成活,接穗萌芽并有一定生长量时为成活。未成活者应及时补接。

4.3.2剪砧除萌 夏秋季芽接的在翌春发芽前要及时剪去接芽以上的砧木,以促进接芽萌发。砧木基部发生的萌蘖应及时除去,以免消耗养分和水分,影响接穗生长。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4

一、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笔者在工作中曾看到很多嫁接失败的例子,分析起来基本上都是由接穗质量差或没有保持好湿度引起的,因此可以认为,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是接穗质量和保持适宜的湿度。

嫁接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因素相互影响,可以画出如下的图式:

从上图可以看出,砧木和接穗产生愈伤组织,并使两者产生的愈伤组织连接起来,这是嫁接成活的核心。在适宜的嫁接时期,如砧木和接穗富有生命力,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处的细胞产生分裂,生长出白色菜花状的细胞团,这种松散的没有分化的细胞团叫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主要在形成层生长出来,韧皮部生活的细胞也能长出,其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和黑暗条件。嫁接时必须把砧木和接穗双方的形成层相接,使双方的愈伤组织连接起来,才能嫁接成活。

笔者在长期的嫁接实践中,发现很多果农习惯于传统的嫁接技术,方法基本是正确的,但存在不科学的地方。例如,有人认为嫁接时把接穗含在嘴里,并使伤口沾上唾沫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其实唾沫中有不少细菌,对嫁接成活有不好的影响。还有人认为,芽接时芽片内的一块小肉(芽与木质部连接的维管束)不能掉是芽接成活的关键。试验证明,这与嫁接成活无关。另有一些人认为,嫁接时削得平、削得快,一刀削成,使砧木和接穗紧密接触是成活的关键。实际上,如果砧木和接穗不能长出愈伤组织,切削技术再好,也不能成活;相反,如果砧木和接穗能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即使切削技术差一点,两者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愈伤组织也能把空隙填满,嫁接也能成活。

从以上图式中还可以看出,很多因素都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双方的愈合,比如砧木和接穗要有生活力、两者之间要有亲和力等,但相比较而言,砧木和接穗富有生活力是最重要的(接穗是离体的,容易丧失生活力,因此比砧木更加重要),是嫁接能否成活的内部原因。在外部条件方面,主要是温度、黑暗、空气和湿度4个要素。只要在合适的嫁接时期如生长期嫁接,温度都能满足要求。在砧木、接穗紧贴时,双方形成层之间一般也能保持黑暗。对空气要求不高,用塑料包扎时有些空隙就可以。就是湿度往往不能得到满足,例如核桃、葡萄、猕猴桃春季有伤流液,嫁接时往往湿度过大,使接口泡在伤流液中,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大多数嫁接接口包扎不好时,使接口湿度过小也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湿度小还会使接穗或接芽抽亡。因此,保持接口和接穗周围环境的合适湿度是嫁接成活重要的外部条件。

二、如何保证接穗质量和保持湿度

接穗质量可通过愈伤组织测定来判断。长途运输引种来的接穗数量较大时都应该先做一下愈伤组织测定。测定方法很简单:春季将不同的接穗切削1个伤口面,放入装有湿锯末的容器中,上面用盖子盖上,放在25℃左右的恒温箱中,12天后取出观察,可以看到在削面的形成层处长出1圈白色的愈伤组织。根据愈伤组织生长量可以看出:粗壮、充实的接穗生活力强,细弱和徒长的接穗生活力弱;髓心小、比重较重的生活力强,髓心大、比重较轻的接穗生活力差;刚从树上采的或低温储藏(0℃左右)的接穗生活力强,储藏时温度较高(5℃以上)的生活力差;已经发芽的接穗生活力差,即将萌发的生活力强;芽饱满的接穗生活力强,芽瘪的生活力较差。

在秋季芽接时,接后10天剥出芽片观察,可以看到芽片内侧长出愈伤组织,芽片较厚的愈伤组织多,说明其生活力强,而芽片薄的生活力弱,可见芽接时应选用韧皮部厚的枝条做接穗才能保证成活。

对嫁接而言,保持适宜的湿度同样重要。有些树种有伤流液,导致接口湿度过大,嫁接时期就要晚一些,叶片萌发后保留一些作为拉水枝,同时在接口下深切几刀进行“放水”,可克服伤流的不良影响。嫁接时要用塑料条包紧包严,使接穗和砧木紧密相接,防止雨水浸入,又能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接口湿度。春季蜡封接穗可明显减少接穗水分蒸发,提高嫁接速度。用塑料口袋将接口和接穗包起来,也可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这是南方接穗带叶嫁接时必须采用的方法,不过在烈日下要用纸将塑料口袋围起来挡住阳光,以防温度过高。

三、嫁接方法的选择

1. 根据嫁接时期选用适宜的嫁接方法 一般春季嫁接适宜用枝接,如果嫁接时期早,砧木还不能离皮,可用切接或劈接;砧木芽开始萌动后嫁接,砧木形成层已活动,可以离皮,则可采用插皮接、皮下腹接等方法。夏季、秋季砧木和接穗容易离皮,可以用“T”形芽接、方块芽接等方法;秋季后期嫁接,接穗难以离皮,不可勉强剥芽片,可采用嵌芽接、单芽腹接等方法。

目前生产上发展优良品种,除了秋季芽接,培养优质苗木外,多头高接也是常用的方法。大树和老树需要在春季截枝嫁接,爬在树上嫁接很困难,适宜用方法简单的插皮接。对树龄小的果树、林木,应选用秋季多头芽接,可用嵌芽接接在枝头,再用单芽腹接接在枝条中下部,这样能增加接芽数量,翌年春季在接芽前方剪砧,促进接穗萌发生长。秋季多头芽接比春季多头枝接省工、成活率高,在接头多时生长比较缓和,接口又牢固,可以不绑支棍,减少风害。这种既省工又高效的方法生产中应大力提倡。

2. 根据砧木粗度选用适宜的嫁接方法 春季苗圃地枝接时砧木比较细,应采用切接法,砧木的切面和接穗的削面大小基本相等,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后左右前后四边形成层都可以对准,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当砧木比较粗时,则适宜用劈接法,即在砧木中间劈一口,将接穗切削面插入劈口中的一侧,使接穗外侧左右两边形成层和砧木对齐,嫁接速度快,也容易成活。当接口较大时,一般可用插皮接,即将切削的接穗插入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处,砧木粗的可插入2个接穗,利于伤口愈合和包严。对砧木粗、接穗相对很细的,可采用袋接法,接穗插入形成层后砧木不裂口,像把接穗装入口袋中,1个砧木接口可插3~4个接穗,成活率也很高。

芽接法也要考虑砧木的粗度。当砧木和接穗两者粗度相当时,适宜用“T”形芽接,较粗的砧木以用嵌芽接为好,更粗的砧木则要用单芽腹接法。

3. 选用操作比较简单便于掌握的嫁接方法 每种嫁接方法只要操作正确和熟练,都可以获得很高的成活率,但是不同的方法操作起来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在成活率相当的情况下,应该选用操作简单的方法,特别是初学者。

对于枝接来说,插皮接最容易掌握,而有些地区常用插皮舌接。此法要求嫁接时把接穗木质部插入砧木形成层中,还要把砧木老皮切削后露出嫩皮,使接穗皮与砧木嫩皮相贴。由于砧木和接穗必须都要离皮,嫁接比较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嫁接成活率明显低于插皮接。另外,合接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把砧木和接穗双方的切削口合在一起即可。但是舌接就很复杂,还要在伤口处切一小舌,使双方的小舌互相交叉在一起,嫁接者往往掌握不好导致成活率比合接低。对芽接来说,也应该选用简单的方法,如常用的“T”形芽接,芽片切削得大一点或小一点都可以插入砧木“T”形接口中,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而方块形芽接则要求砧木和接穗都切下一块皮,皮的大小要基本相等,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还有套芽接,要切取1个筒状芽片,套在砧木的木质部上,芽片过大过小都不行。所以,芽接时一般应选用“T”形芽接,少用方块接,不用套芽接。

在选用嫁接方法时,最好观察下砧木和接穗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嫁接方法合适的,双方愈伤组织形成多且容易连接,接触面大。例如,插皮接在切削接穗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穗削1个大削面后反面再削两刀,另一种是反面不削即插入砧木形成层中。从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来看,反面不削的接穗愈伤组织形成多,双方容易愈合,因此,插皮接时以接穗反面不削为好,只有在接穗过粗时才在反面削两刀以便于插入,但削面也不能太大。总之,嫁接方法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要科学地分析、掌握嫁接成活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5

一、嫁接适宜时期与适宜播种期

无论是采用靠接法还是顶芽斜插法嫁接,砧木的最佳嫁接时期均为第1片真叶吐心到展开、高8~10厘米时。砧木偏小时,嫁接不好操作;偏大时,苗茎部的空腔较大,易出现成活率低或假活苗现象。靠接法的接穗最佳嫁接时期为第1片真叶展开、高8~10厘米时;顶芽斜插法的接穗最佳嫁接时期为子叶展平到第1片真叶吐心,要求播种较密集,使茎不至于太粗。

为使砧木和接穗的最适宜嫁接时期协调一致,要进行播种期的调整。靠接法一般接穗比砧木早播种2~3天,而“顶芽斜插法”接穗比砧木要晚播种2~3天。为保证嫁接适期一致,一般要求对砧木和接穗进行催芽。

二、靠接法嫁接和管理

靠接法要求砧木和接穗的育苗最好都采用基质无土育苗,既能防止苗期感染土传病害,又能便于取苗。嫁接时把砧木和接穗苗分别少量带根挖出,在有遮荫且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保护地设施内嫁接。首先去除砧木生长点(应去除干净),再用新刮胡子刀片从子叶节下0.5厘米处自上而下(约30°夹角)在下胚轴上切出0.8~1厘米长的刀口,深度达2/3。然后取接穗,用刮胡子刀片从子叶节下1.5~2厘米处自下而上(约20°夹角)在下胚轴上切出相同长度的刀口,深度达l/2。要求两个刀口都要平整。最后迅速把砧木和接穗的切口嵌合在一起,用嫁接专用夹子固定后栽植,栽植时要使砧木和接穗的根适当分开,以方便以后接穗断根。

嫁接栽植后要及时扣小拱棚和地膜,前3天进行封闭管理,并进行遮荫,保持相对湿度95%~100%,温度白天28~30℃,夜间18~20℃。可以采用棚内喷雾、铺施地热线加温、草帘保温等措施。3天以后,小拱棚要逐步由小到大放风,一般嫁接后7~10天可以撤除小拱棚。嫁接10天后,苦瓜真叶开始继续生长,此时进行接穗断根操作:第1步是用手把接口下部的接穗茎捏一下,如第2天接穗不萎蔫,可以进行第2步(用刀片切掉下部茎的一段,既断根,又防止断口处愈合);如果第2天接穗萎蔫,可以暂缓2~3天进行断根操作。嫁接苗断根后与自根苗管理相同。

靠接法有前期保留接穗根系、成活率稳定、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目前生产上应用较普遍。但它也有嫁接口低容易感染土传病害、比较费工等缺点。

三、顶芽斜插法嫁接和管理

顶芽斜插法的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较高,节省了嫁接夹子,砧木萌芽少,省工,嫁接伤口部位高,定植后接穗不易感染土传病害。它的缺点为技术细节较多,初次进行成活率不稳定。顶芽斜插法的接穗要求子叶刚展平适宜嫁接,所以用细河沙等基质无土育苗为好。嫁接时要仔细去除砧木的顶芽和侧芽,然后用与苦瓜苗下胚轴(茎)粗细、形状相同的单斜面(斜面长0.5~0.8厘米)竹签,由砧木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0. 3~0.5厘米处,竹签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135度左右,插时要求竹签只差一层薄皮未透,插后暂不拔出竹签。取接穗苗,由子叶节下0.5厘米处,斜向下削成0.5~0.7厘米长的单斜面(斜面平直)。削好接穗后拔出竹签,迅速将接穗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注意:要求接穗削的斜面方向与子叶走向一致,以使接穗插入竹签孔后一片子叶与砧木一侧子叶紧贴,使双方的结合面紧密贴合。

嫁接完成后要尽快分放入小拱棚,并适当喷雾使棚内相对湿度达100%,3天后要适当放风,逐步减小湿度,7~10天时苦瓜开始生长、黄嫩真叶长出2厘米以上即表示嫁接成活,管理方法与普通苗相同。

嫁接育苗保证成活率的关键是:整个嫁接过程中不应有接穗萎蔫现象。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6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3004202中图分类号:S662.5文献标识码:A多年来,良种大樱桃一般采取传统的两年两步法繁育苗木,即第1年繁殖砧木,第2年嫁接品种接穗,最快也得2年才能出圃成品苗。为探索育苗繁殖新途径,实现快繁多繁,我们自2013年开始,分别在平度市的李园街道后戈庄村和东阁街道沟西村,利用“炮捻法”嫁接大樱桃并获得成功,成效明显。我们嫁接黄蜜、红灯、冰糖樱、美早、大地红、萨米脱等品种大樱桃25 000株,成活23 800株,成活率达95%,出圃成苗22 600株,成苗率90%以上。现将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选择砧木

砧木品种选择最为关键,笔者用的是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地区引进的樱砧王,又称冈山16。该品种扦插极易生根,很微小的枝段也能够扦插成活,苗木根系非常茂密,生长迅速。扦插后当年成苗,一般1.2 m以上,最高的达到1.6 m;粗度一般在1.2 cm以上 ,最粗的直径接近2 cm。

作为“炮捻法”繁殖的砧木,笔者选用的是1年生主干部分和粗壮的侧枝,要求粗度0.8~1.3 cm,剪成长度13~15 cm的条段。

2适时嫁接

2.1砧木和接穗准备

秋季11月下旬,樱砧王苗木全部落叶后将枝条采剪回室内,中间注意防止砧木失水,然后在室内将枝条剪成长13~15 cm的枝段以备作为砧木嫁接用。同时将落叶后的大樱桃苗木在室内剪成18~20 cm的条段,保湿保鲜储备好。

2.2生根粉浸泡和蜡封处理

嫁接时间为阳历12月上旬至3月上旬。嫁接前砧木上端、接穗下端3 cm用100 mg/L ABT1号生根粉液浸泡2 h,以促进嫁接部位更好地产生愈伤组织。砧木接穗浸好后取出晾干,马上用石蜡进行蜡封。

2.3嫁接方法

采用双舌接,在砧木上端3~4 cm处快刀斜削光滑面,在斜面上2/3处竖切一刀缝,深度占斜面的1/2;选粗度与砧木大体一致的接穗,在其下端3~4 cm离芽1 cm处背面下刀,快刀削斜面,同样在斜面上2/3处竖切一刀缝,深度占斜面的1/2,然后斜面对斜面将砧木与接穗形成层对准相互插紧;粗度有差别的要确保一边形成层相互对准吻合。接穗保留2个芽,顶芽之上1 cm处平面剪断。

3嫁接体储藏

砧木与接穗嫁接好之后,50个嫁接体捆成一捆,捆好保湿保温储藏。在背风向阳处,挖深0.6 m、宽1.5 m(也可以适当加宽)的储藏窖,长度根据嫁接体多少而定。窖底部填入干净无菌沙土5 cm左右,将嫁接体一捆一捆竖立放进窖内,接穗向上放置完后小心填充细湿沙。注

意让湿沙与嫁接体充分接触,嫁接体上全部填湿沙,厚度25~30 cm,上部与地面基本相平;湿沙上部填上湿土,轻轻拍实,注意不要人为踩踏。储藏窖如果在田间地头,要在其北侧用秸秆和薄膜树立屏障。

4嫁接体栽植

4.1嫁接体取出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贮藏窖嫁接体上部的沙土去除,然后小心取出嫁接体进行栽植,这时接穗和砧木大部分已愈合在一起,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千万不要人为触碰和松动嫁接部位。

4.2栽植方法

栽植前3~5 d育苗地施足基肥造墒整地,土壤湿润不粘不板结时开沟栽植,开沟深度为20 cm左右,开沟间距为行距。按行距60 cm、株距20 cm栽植,667 m2栽5 000株左右。栽植时轻拿轻放,嫁接体下部用手挤紧土壤,严防嫁接部位移位活动。然后覆土并起垄。覆土厚度以接穗上端3 cm左右为宜,随后顺沟浇水。3~4 d后进一步整理沟垄,覆盖地膜。

5苗期管理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7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营养土的配制。选中上肥力土壤,经适量敌磺钠消毒后,按2∶1比例与腐熟的堆厩肥混合均匀,配制成肥力适中、结构疏松、吸热保湿性好的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内。

砧穗的培育。选择成活率高,抗旱耐涝,不死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优质砧木种子。做砧木的瓜类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芦。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营养钵内,播期比常规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刚出土时,于无毒苗床内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种子,当砧木第一片真叶全展,西瓜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

苗床土选择。要选择温光条件好,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的菜园土。

瓠瓜播种。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种,以便培育壮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盖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用直径小于砧木胚轴直径的带尖竹签,从砧木顶心处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将西瓜苗自子叶叶下0.5~1厘米胚轴处削成圆尖形,把竹签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将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紧,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紧紧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时不要使胚轴裂开;砧木、接穗苗都必须是第一真叶展开期。此法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难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转入正常生长,嫁接成活率可达75%~95%。

2. 靠(舌)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茎粗,刀口约0.5厘米长;西瓜苗从子叶下1~1.5厘米处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茎粗,刀口长0.5厘米。将两种苗的刀口对接,用适宜的夹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将接穗在靠近切口处切断,以后2~3天内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顶心的砧木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长度0.5厘米,切深至胚轴1/2;在西瓜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切成楔形,将砧木插入切口内,用夹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处于子叶展开到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方法较易掌握,成活率较高,但速度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叶上方横切,随即自茎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长的缝;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的茎上用刀削去两侧表皮,切口长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缝内,呈抱合状。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较大苗龄,接穗嵌入砧木时用力要小,防止将砧木剪断。当接穗直径是砧木直径的1/2时采用此法最适宜。

5. 斜切接法。将长出3~4片真叶的砧木在第一片真叶的下方切成1厘米长斜面,接穗在子叶上方按与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长的斜面,然后将两斜面对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适宜的床温。适宜的床温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缓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苗床的保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8℃,床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可减少嫁接苗水分蒸发,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应在移植后浇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应在嫁接前3~4小时给砧木浇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适当遮阳、密闭。第三天以后进行适当通风,但仍要保持高湿条件。如果床内空气湿度过低,可采取弥雾法适量喷水补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减弱苗床内的光照,减少热量来源,使苗床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从而减少嫁接苗的蒸腾失水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内,在苗床上白天覆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断接穗根部后的2~3天内,仍需继续进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当嫁接苗长到2~3片真叶时为定植时期。嫁接苗应稀植,采用露地栽培的定植密度280~310株/亩,地膜覆盖栽培的为310~350株/亩,种植深度不宜没过接穗接口,以免造成西瓜接穗生根影响嫁接效果。应适当减少基肥的用量,坐果后宜加施追肥,增大磷钾肥用量,以加速果实膨大。苗期要注意猝倒病的防治,大田要注意炭疽病、疫病的防治。

文章屋在线:

[1] [2] 

嫁接对砧木的要求篇8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营养土的配制。选中上肥力土壤,经适量敌磺钠消毒后,按2∶1比例与腐熟的堆厩肥混合均匀,配制成肥力适中、结构疏松、吸热保湿性好的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内。

砧穗的培育。选择成活率高,抗旱耐涝,不死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优质砧木种子。做砧木的瓜类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芦。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营养钵内,播期比常规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刚出土时,于无毒苗床内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种子,当砧木第一片真叶全展,西瓜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

苗床土选择。要选择温光条件好,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的菜园土。

瓠瓜播种。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种,以便培育壮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盖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用直径小于砧木胚轴直径的带尖竹签,从砧木顶心处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将西瓜苗自子叶叶下0.5~1厘米胚轴处削成圆尖形,把竹签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将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紧,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紧紧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时不要使胚轴裂开;砧木、接穗苗都必须是第一真叶展开期。此法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难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转入正常生长,嫁接成活率可达75%~95%。

2. 靠(舌)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茎粗,刀口约0.5厘米长;西瓜苗从子叶下1~1.5厘米处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茎粗,刀口长0.5厘米。将两种苗的刀口对接,用适宜的夹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将接穗在靠近切口处切断,以后2~3天内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顶心的砧木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长度0.5厘米,切深至胚轴1/2;在西瓜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切成楔形,将砧木插入切口内,用夹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处于子叶展开到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方法较易掌握,成活率较高,但速度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叶上方横切,随即自茎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长的缝;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的茎上用刀削去两侧表皮,切口长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缝内,呈抱合状。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较大苗龄,接穗嵌入砧木时用力要小,防止将砧木剪断。当接穗直径是砧木直径的1/2时采用此法最适宜。

5. 斜切接法。将长出3~4片真叶的砧木在第一片真叶的下方切成1厘米长斜面,接穗在子叶上方按与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长的斜面,然后将两斜面对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适宜的床温。适宜的床温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缓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苗床的保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8℃,床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可减少嫁接苗水分蒸发,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应在移植后浇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应在嫁接前3~4小时给砧木浇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适当遮阳、密闭。第三天以后进行适当通风,但仍要保持高湿条件。如果床内空气湿度过低,可采取弥雾法适量喷水补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减弱苗床内的光照,减少热量来源,使苗床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从而减少嫁接苗的蒸腾失水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内,在苗床上白天覆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断接穗根部后的2~3天内,仍需继续进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当嫁接苗长到2~3片真叶时为定植时期。嫁接苗应稀植,采用露地栽培的定植密度280~310株/亩,地膜覆盖栽培的为310~350株/亩,种植深度不宜没过接穗接口,以免造成西瓜接穗生根影响嫁接效果。应适当减少基肥的用量,坐果后宜加施追肥,增大磷钾肥用量,以加速果实膨大。苗期要注意猝倒病的防治,大田要注意炭疽病、疫病的防治。

上一篇:财务风险分析方法范文 下一篇:银行精神文明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