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1:53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1

一、工匠精神与无缝对接机制的意涵解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习惯的体现,是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它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1]

所谓无缝连接,本是一个技术概念,是指在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完全兼容的产品。对无缝对接的释义,语境不同,意涵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而言,引用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指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着眼于培育效果的实现,在主体择选、方法选用和评估方式上采取衔接较为紧凑、可行、科学的机制,促成培育机制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无缝对接机制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培育主体上,促成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它融合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机遇的共享,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借助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平台和主体,诠释和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活力,真正将工匠精神植根于高职院校发展命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工匠型人才。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灵魂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并自觉践行,还需校企之间进行本职的无缝连接,因为企业实习,关注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活化应用,重视的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展现。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匠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示范和指导;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师傅带徒弟,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追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理解工匠精神,进而向往、崇敬工匠精神。总之,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实现高职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又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能工巧匠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追求,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熏陶,获得技术精练和精神提升的双重收益,将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之中。

第二,在培育过程上,促成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无缝对接。所谓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而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新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的过程,是由内(思想道德认识)向外(行为实践)的发展过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本质在于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其追求在于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实施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内化机制建设工作,而内化的精髓在于培养工匠思维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3],这种思维既要承续传统社会的工匠思维,又要保持现代职业的思维;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劳动的价值与尊严,这既是传统手工业社会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职业本质;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也是一种执着敬业、履行职责、无私奉献、踏实工作的职业精神。对于职业人来讲,只有履行了这些道德规范,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来。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社会的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文化的熏陶。为此,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仰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来引导宣传。通过对大国工匠的事迹及其道德观、价值观、工作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展现,在学校营造一个走进工匠、了解工匠、志成工匠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外化机制建设工作,而外化的要义则在于践行和磨练工匠习性和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是以精神两字来描述的,往往让人望文生义成是一种道德观。但是,工匠精神不只是德而且也是才,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且也是一种职业习惯。职业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技术制度锻造而成的。高品质高标准的职业技术是成其为工匠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职业技术的精确把握、职业技能的娴熟运用,何来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何来持续的创造力与创新力?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N、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是指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技术与技能。因此,倡导工匠精神须先倡导工匠技术,培育工匠精神,实际上是要培育工匠技术。由工匠精神的学习者变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真正实现工匠精神的外化。

第三,在结果评估上,促成自评机制与外评机制的无缝对接。评价机制是组织机构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运用科学评价手段增强人和事物内在的运行动力并调节各方面的制约关系,确保项目的科学决策,保证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工作成效如何,需要外评机制和自评机制实现完美的对接。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2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归结起来,核心的有这么几点: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和产品的质量;耐心,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工艺,创新技术;专业,敬业,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总理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有时代背景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依然严峻。培育“工匠精神”,将带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一是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工匠精神,技能人才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梦想,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

二是以严谨求实为基础的科学态度。当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盛行,追求一种简单肤浅的满足和浮华,认为严谨者不懂变通,是不通世故的“呆子”,执著者不懂放弃,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子”。这种风气与新经济格格不入,与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工匠精神让人领悟: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入水,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

三是以专注敬业为表现的职业情怀。纵览古今中外的大国工匠,无一例外都是专注敬业的楷模。他们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更倾注毕生的信仰、追求和情怀,是一种生命态度和价值的呈现,体现出对职业的高度敬畏。敬畏工作就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畏工作,就要心中有德,肩上有责,树立“先做人,后做事;先专注,后专业;先有为,后有位”的正确理念。那些“抄近道”“搭便车”的做法,不仅一事无成,最终还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管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规律。总体来讲,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认识、行为特征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遵循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特性,做到“以教师为先导,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路径”。

1.以教师为先导,用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

尽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求实、专注敬业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品质。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等,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教师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具有感染作用。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的创新意识、价值倾向、敬业精神对学生影响巨大,会让“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强化。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学生,用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弥漫整个育人环境。

2.以学生为本位,用人性化理念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决定了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理念,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和完善,在教育过程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选择”。首先,改变技工院校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实施符合技工院校学生行为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改变技工院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一手包办”的组织方式,把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学生思考辨别和实际行动的能力。比如在班级管理和集体活动中,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组织的积极性,倡导“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认识“工匠精神”,培养他们用“工匠精神”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工匠精神”。

3.以活动为载体,用社会实践培育“工匠精神”

同志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作为办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教育要融入活动当中才能起到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应如此。对于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是迈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更是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技工院校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实习单位、实训基地、创业平台等阵地,在生产实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运用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感性直观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业需要,更是职业需要,不仅仅是“做工”,更是“做人”,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物化、强化“工匠精神”。

4.以校企合作为路径,用“双主体”培育“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明确了校企双方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用“双主体”培育“工匠精神”,就是明确和发挥学校、企业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首先,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主动承担工匠培育的重任。其次,通过校企合作,让技工院校借助企业资源,了解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活动,感受企业制度,用身边人的言传身教、用身边事的潜移默化,更好地培育更多的新工匠。现在,技工院校开展的新型学徒制,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就是让受教者在技术技艺培养过程中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用“双主体”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调查分析

课 题:本文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6年立项重点课题:打造工匠精神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编号:ZG201636)研究成果。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人们热议。

一、背景

从古至今,工匠精神在我国都是源远流长,从庄子“技进乎道”到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上述文中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它体现在产品“从99%提高到99.99%”的过程中,工匠精神是认真、执著、精细、完美的代名词。正如《大国工匠》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上过名牌高中也没进过知名大学,但是却技艺精湛: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精雕细琢打造出“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他们仅凭着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一个个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人才,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

然而,在我国当今社会更多的人愿意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白领”,对从事与技术打交道的蓝领工作反而心有不甘。根据上海市的一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现实是“高级技工万金难求”。国人在海外排队抢购奶粉、马桶盖,各种海外代购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似乎“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更象征着精致、可靠,更能赢得大家欢心。“日本制造”是从二战废墟中后来居上的,“美国制造”长年保持在全球工业创意、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前沿,他们的成功不可一概而论。但在这些国家,以敬业专注、求精求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都获得了极大推崇、得到了充分释放,是他们工业进阶、产业升级征途上的精神指引和关键支撑。“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总理在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中曾举例说到,“时至今日我国圆珠笔上面的圆珠都需要进口,这正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也是为何要提出工匠精神的缘由”。正如万钢所言;“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实践,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锲而不舍,工匠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抓起,从职业教育抓起”。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使命,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塑造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并外化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现实命题和重要历史任务。基于此,文章梳理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和认同的现状,并进一步对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材料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结合国内主流媒体关于工匠精神的报道,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并与多位专家讨论后形成了高职教育工匠精神认同及培养路径调查问卷。问卷总体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接受调查的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人口结构特征,问题回答以客观选择题方式出现,第二部分是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现状及培养路径调查,共设计16个问项。其中客观选择题单选11项,多项选择5项。问卷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6年8月下旬,对问卷进行预调研,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问项进行调整与重新设计;第二阶段是2016年9~10月通过问卷星生成链接,借助通讯工具、网络、邮箱发放正式问卷链接,截止到2016年10月30日共收到有效问卷1279份。

2.样本描述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所获得的样本基本信息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操作,以频次、百分比等形式来反映样本的结构分布和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问卷中女生969人,占总体问卷数量的75.76%。由于被调查高职院校多为文科类院校和医卫类院校,女生多于男生,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两类院校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居多的占总人数的94.21%,学生文理分科差别不大,曾经或者现在担任学生干部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相当;政治面貌方面,共青团员占绝大多数比例,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次之。总体而言,样本结构合理,分布科学,有效地避免了单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与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三、高职院校在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现状和问题

1.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不高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工匠精神是否对其具有指导意义”“是否知道工匠精神”的交叉分析可以得知,其中持赞成态度的大学生占98.75%(见表2)。由此可知,大家都比较认可工匠精神对当代大学的指导意义,但是从赞成的人员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37.37%的学生知道工匠精神,而有46.08%的学生听说过但是不清楚,有16.55%的学生是不知道或甚至没听说过工匠精神。因此,我们可知当代大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度还不够。

2.高校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对工匠精神的融入

根据调查高校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这一多项选择题分析,从表3可以得出,“学校课堂”这一途径只占44.64%,“学校环境文化”占34.95%,反之“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居然高居榜首,分别占据68.88%以及63.49%的比例。众所周知,大学生都是高考竞争的优胜者,但是他们理论知识多,动手能力较弱,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比比皆是,从学校升学的入口来说,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和“学校文化环境”伴随了学生90%以上成长时间,但是如此重要的教育途径,工匠精神的融入度反而不高,50%的比例都未达到。现在的大学校园很热闹,有的热衷创新创业教育、有的热衷办证考证,甚至有的片面追求和“绑架”技能大赛,掩卷深思很少有学校能静下心来营造工匠精神氛围的。如此一来便会造成工匠精神的认知度缺乏,进而演变成工匠精神的认同度不高的局面,从而失去了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第一阵地,更不要谈现在部分高职学生既不愿意动脑也不肯动手,只求毕业糊口营生,不求学习技术之精髓的问题了。这往往造成现在企业缺人又不愿意招聘刚毕业学生而陷入用工难、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困难的“两难”局面。

表3 高职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渠道

3.实践中缺少对工匠精神理念的传承

实践是联系理论与现实的基石,也是将书本中的文字运用于实际的最好途径,要把“小伙子”或者“大姑娘”精雕细刻成大国“工匠”里的匠人或者是具有基本的“工匠精神气质”的人才,那么课堂之外的企业或实训室里的实践教学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从企业见习这一途径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学生只有11.49%的比例。由此可知,本应该是最容易直接了解或者是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一个环节,反而成为最少能够感知“工匠艺术”和“工匠魅力”的地方。

4.细分高效、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缺失

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多是以通识教育为主,初级入门居多,即只有基础和一点理论知识,在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还有所缺失。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工匠精神: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故宫、圆明园、苏州园林等建筑巧夺天工,木器、玉器、瓷器也是个个精雕细琢、无玉不美;无器不精,得到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展览。然而,如今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缺乏对工序、工种、工艺的细分和差异化教学,而是简单的无差别化、流水线式培养,只是期望做到“合格”,而并未追求卓越。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还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有效实施。问卷显示,在“你的学校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工匠精神”这一选项中,有24.39%的学生选择“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缺乏对学生实践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契合。

四、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思考

1.多途径融入工匠精神,使其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不断提升,现如今“互联网+”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多途径、多渠道、多种方式,例如,通过网络、视频、校园广播、学校刊物、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等载体传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匠精神事例,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融入于学生的思想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职业意识。

2.拓展教育范畴,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发现,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工匠精神很多都是通过师傅传徒弟、师傅影响徒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在德国,技术工人的培训时间至少3年;在培训3年毕业后,再当3~5年的学徒,直至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技师证书。而只有获得技师证书的人,才有资格开自己的工厂。在校的短短几年时间,如何使学生能够不仅仅掌握基本入门的基础技能,而是深入掌握一门真正的技艺,实现“德艺双馨”,成为大国工匠,这需要与技能大师们合作。“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劳动模范”高级技师技能大师龙卫国已于2016年5月成为湖南工业职院的兼职教师。自此,这位拥有丰富一线经验的技能大师将在该学院手把手带徒,传承工匠精神。技能大师与在校老师互相结成对子、共同培养职业人才。与此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企业技能大师参与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的制定,无疑是对“现代学徒制”的全新探索,高职院校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思考和实践,让更多的技能大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拓展我们的教育范畴,开启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带出一批理论和技能兼备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

3.细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双提升

关于制造业技术工人,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只是枯燥的流水线工作而已,没有技术含量和创造力。然而并非如此,真正的工匠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耐心、专注、精雕细琢,是深入钻研、在某个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不仅仅是一个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因此就要求将现在的专业培养过程中细分、细化,针对特别的工序、工种、工艺进行培训研究,如茶艺专业,学校教授的更多的是理论及识茶、品茶,而不是带学生去茶园种茶、养茶、摘茶、炒茶等,学生只知道成品,而对其来源制作工艺一概不知,就如同“饮水而不知其源”。高职院校只有做到重视工匠细分工序的培训、对工匠学科知识的积累,去研究记录,完善工匠基础知识体系的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迁移能力的大国工匠。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

我国教学中,学者、研究性的教育者占多数,而鲁班、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教师占少数,大部分的教育者都是从“高校―高校”的模式,而非“高校―企业或(实际经营)―高校”模式,有一线实战经验的教育者更加少之又少。因此,一要培养具有“双师型”人才,使大部分教师持“双证”上岗,使教师人才多元化;二要使教师来源多元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通过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2]重莲.: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4).

[3]杨生文.技工院校贯彻落实工匠精神要把握好六个结合[J].职业,2016(9).

[4]成海涛.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J].职教论坛,2016(22).

[5]刘双双.湖南探索“现代学徒制”技能大师将工匠精神送进学校[EB/OL].http:///df/2016/05-14.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产品质量; CEES数据

一、引言

产品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术界已从技术创新(Schumpeter,1934)、政府监管程度(Posner,1974)和人力资本(Schultz,1975)等角度来解释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员工与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是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推动者。对于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已有从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年龄、性别、教育和工作经历等不同角度来解释员工个体特征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和企业员工相关的理论中,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把员工的专业特征纳入研究模型,认为员工的专业化程度将影响员工的生产行为,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经营绩效和产品质量的变化(Baumol,1990)。本文将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中所提及的企业员工的这些相关专业特征归纳为工匠精神,其内在表现为员工的专业精神,外在体现于员工的专业能力。工匠精神作为员工专业化内在特征的重要变量,能够集中和综合反映出员工的阅历、经验积累、心智成熟度以及专业技能等特征。工匠精神同时也作为影响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重要的无形因素,对员工生产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产品质量。“以人为本”是产品提升的一项重要内涵(颜鹏飞,2014),工匠精神是将企业的质量战略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关键一环。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并推动长期发展,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程虹,2014)。因此,从工匠精神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对于改善我国产品质量不高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程虹,2016)。

但是现有关于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的研究,大多是从员工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精神的角度来说明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笼统地将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整体去解释其与企业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实证检验的支持,研究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工匠精神对于企业产品质量到底有没有影响?如果确实存在影响,工匠精神将通过哪些方面影响产品质量?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余下的部分:第二部分为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工匠精神对企业产品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为调查设计,介绍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实际论证一线员工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的关系;第五部分根据计算的实证结果加以总结,并提出建议。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中关于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研究,主要是根据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认为工匠精神使得员工专业化程度提升,进而提升其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文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匠精神通过提升员工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专注于生产的严谨程度来使得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这种观点更多是体现在员工的专业精神层面。国内学者肖群忠(2015)认为工匠精神是实现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转型升级的关键,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来感受匠人专注程度带来的产品质量提升。任宇(2016)认为在制造业企业中员工专业和专注程度使得我国产品供给端和需求端实现有效匹配,进而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通过对中国手工业制造史的研究发现,古代匠人的世代相守的专业和专注使得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技艺得到传承,间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宋时磊,2016)。国际上,Kazuo(2002)在其著作中从制造业企业的工作环境、制造流程、员工是否具有制造精神的角度来考察不同企业的生产绩效,并且认为工匠精神一定体现于员工的日常生活精神态度中。Drucker(1985)认为工匠精神使得企业员工的专注程度得到增强,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效用和质量。Senge(1990)提出拥有工匠精神的员工更具有组织凝聚力,从而使得企业的执行力提升,因此具有较高工匠精神的员工所在企业其产品质量也较高。Suvorov(2014)分析了员工对于工作的专注程度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生产人员专注度越高,企业产品可以改进程度越小,产品质量越高的结论。Foege(2014)通过分析认为员工精益求精的品质可以大大降低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废品率,从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Murray(1991)则将企业员工的人格特质中专注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亲和性和创新性作为企业员工的五大人格,实证分析了五大人格对于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Porter(2002)通过研究发现,一线员工诸如体力、知识和心态这些综合的素质都会影响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些研究都表现出员工的专业精神将影响其生产的产品质量。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工匠精神体现在员工外在专业能力的表现上。这种从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分析一方面主要通过分析员工的性别、年龄、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研究不同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这一分析视角的主要结论是,员工的年龄和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企业工资差距和产品质量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结论不仅有国外文献的支持(Fukao,2010),国内研究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程虹,2016)。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数据较为容易获得,并且研究结果较为明确。另一方面则是从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Hasenkamp(2013)将员工的创新能力作为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并探究了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的影响,证明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效应。也有学者从产品质量的定义来研究员工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将产品质量的内涵分开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产品质量的内涵可以分为产品标准、产品特色和产品品牌,不同质量内涵对应员工不同的技能要求(Manova,2012)。还有学者将产品质量的内涵扩展为展品表现、外观特征、可靠性、统一性、持久性、售后服务、美观和顾客认同度这八项指标(Garvin,1985),认为产品质量的不同内涵也对应不同的员工专业能力,如策划、市场调查、工艺设计和具体生产控制,这些因素都对应着员工能力的不同方面(Bloom,2010),同时也论证了由于专业生产带来的员工劳动倦怠使得产品质量存在不同(邓悦,2016)。还有研究(Carsten,2016)认为一线员工对于产品卓越品质的追求是一项专业的能力,也是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这些均为员工专业能力对于产品质量影响的分析。

综合上述对于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关系的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工匠精神作为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重要的无形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可以看作是企业生产中员工对于制造成果的影响。而员工的不同方面的特质均会对其所生产产品造成影响,一方面是员工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是员工的专业能力,员工两个方面的特质共同构成员工的工匠精神进而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创新所在。依据已有的研究,同时结合本次调查问卷中所设置的选项,其中员工专业精神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1)专注程度,是指员工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追求完美和极致;(2)严谨程度,是指员工一丝不苟,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3)耐心程度,是指员工在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耐心查找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而员工的专业能力则可以归纳为:(1)电脑使用能力,包括使用电脑的时长和熟练程度;(2)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解决复杂问题的时间和问题困难程度;(3)高数使用能力;(4)团队合作能力;(5)英语听说能力。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将员工工匠精神构建为包含有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并选取CEES调查问卷中相对应的指标,实证检验是否因为员工工匠精神的缺乏而导致中国产品质量不高。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调查(CEES)。2015年CEES调查是由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在2015年发起的调查。此次调查发放了874家企业问卷和5300份员工问卷。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531家企业问卷和4788份员工问卷,按照相关文献的做法,剔除出现下列情况,如:职工数小于8,流动资产大于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大于总资产,总固定资产大于总资产,实收资本小于或等于0的这些企业。

在此次的调查之中,企业问卷包含了企业产品、生产、产品质量、设备、土地、厂房、原材料、销售、进出口、资金、税收、社保和人力资源共计157项问项。而员工问卷则涉及包含员工教育水平、家庭信息、财产状况、工资收入、劳动合同、劳动技能、社会保障、工作历史和性格特征共计163项问项。

(二)企业产品质量的度量

为了保证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工匠精神的指标以及产品质量评价的同趋势,需要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相应的处理(卢亚娟,2016)。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用1减去产品的一次性抽检不合格率来得到产品的合格率,用企业产品的合格率作为主要的指标度量企业的产品质量。

(三)员工工匠精神的度量

参照已有文献的分析,本文构建对于员工工匠精神的模型,将员工工匠精神分为员工专业精神和员工专业能力。对于员工专业精神的测量,主要参考调查问卷中员工心理测评部分中的专注程度、耐心程度和严谨程度这三个问项。而员工的专业能力主要参照调查问卷中电脑使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数使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这五个问项。

这些问项在问卷中均以四个等级来显示,员工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越强,其得分越高,最高为4分;而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越差,其得分也越低,最低为1分。

(四)员工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间关系的推导

本文研究的假设为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是由于员工的工匠精神不足导致。关于两者间的具体关系,可以通过模型来进行推导。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如果产品有较高的异质性,其产品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并且Hallak对于产品质量决定进行了公式的推导,这样的推导使我们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产品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虽然该模型仍存在改善的空间,我们仍以Hallak和Sivadasan(2009)的研究为基础,讨论企业产品质量的决定机制,为产品质量和工匠精神间的关系分析来提供理论支撑。该推导是假设企业生产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如(1)式和(2)式:

(五)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按照上述对于工匠精神的分类和理论的推导,将影响产品质量和员工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控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给出了广东制造业企业基础变量描述性统计值,包括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观测样本的数量,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描述性统计我们看出一线员工的电脑使用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不高(量表值4为水平较高,1为水平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26和1.777,较为接近员工不会使用电脑或者英语的水平。而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则相对较强(量表值4为解决问题能力较强,1为无法解决问题),平均值为2.813。员工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645和3.454,说明企业员工自身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较高。从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平均值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专业精神的平均得分比员工专业能力的得分要高。

四、实证分析

(一)对工匠精神的分析

对已有有关工匠精神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在研究工匠精神和企业绩效或者产品质量之间关系时,这些文献大多数只是把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同质化的假设并进行分析,这样并不能深入剖析工匠精神的内部因素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关系。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对员工工匠精神进行更为精细的划分,很难得出具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为了研究工匠精神和企业产品质量之间的具体关系,本文参照经典文献对于生产能力的研究(Roberts,2012),本文将问卷中关于员工工匠精神内涵的问项分为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主要参考本次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问卷中员工专注程度、耐心程度、严谨程度这三项指标。专业能力主要参照问卷中英语听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等数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电脑使用能力这四个指标。这样进行分类的好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员工工匠精神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

(二)对产品质量的回归分析

要进一步验证制造业企业员工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间的关系,则需要控制企业产品质量受到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类型以及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利润率。在控制了这些因素以后,如果变量仍然显著,那么说明员工工匠精神与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有着因果关系。否则,我们可以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回归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PQ代表企业产品质量;解释变量its代表企业的类型;itq代表企业的规模;ipf代表企业的利润率;AST代表不同员工工匠精神因素。采用的是水平-对数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控制变量当中企业的利润率对产品质量的相关性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利润率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强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相关性也显著为正,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产品质量越好。总的回归方程还显示,在员工的工匠精神指标中,员工的专注程度和耐心程度较为显著,说明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员工的专业能力的五项指标中,解决问题能力较为显著,而其余四项均不显著。这也说明了员工专业能力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限,同时,员工的工作年限对于产品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指标较为显著。而企业规模对于产品质量来说,是负向的影响,但是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员工变量之中,性别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很显著,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大。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部分用1减去产品的退货率作为产品质量新的变量,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将企业按行业类型分组进行回归分析以观察模型是否受到参数设定的影响。对新的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原有模型中较为显著的变量在稳健性模型中仍然显著,这也说明原有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的企业产品质量的指标,工匠精神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这也说明在用产品退货率作为企业产品质量的衡量指标时,工匠精神内涵中的专业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也同样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工匠精神和产品质量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工匠精神内涵中的员工专业精神,主要是由专注程度、耐心程度、严谨程度这三项指标来构成。我们通过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员工的专业精神对于企业产品的提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这也说明员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专注和耐心将使得员工在生产时能大大降低失误率,也降低了产品的退货率,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对于工匠精神内涵中的员工专业能力,主要是由英语听说能力、高等数学能力、电脑使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五项能力指标来构成。员工的这些能力指标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些基本的专业能力,但实证的结果显示,除了员工的解决问题能力对产品质量有较强影响,其余能力指标如高等数学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因员工应用较少,这些员工专业能力的指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可以回归到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来进行解释,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员工其人力资本专用性也较强。由于专注于某一产品或者工序的生产,使得这类员工的流通价值较低,对于企业的创新甚至起到不利作用(李文东,2006)。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而企业需要其进行岗位调动,对于企业来说,反而会造成损失。因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员工在适应新的环境时,有可能会产生无法适应而导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绩效下降,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在当今的制造业企业之中,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使得员工不需要掌握较多的英语和电脑或者是数学知识就能够操控设备。因此,制造业企业员工是否掌握这样的专业能力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而对于专业性的人格特质来说,无论员工从事何种岗位,都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对于从事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的员工来说,严谨程度也十分重要。因此,工匠精神中的专注、耐心和严谨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较强的影响。

综合来看,工匠精神中的员工专业精神和员工专业能力这两个内涵对于产品质量有着较强的影响,员工专业精神的提升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解释了为何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进行高人力、物力资本投入后产品质量提升并不显著的原因,工匠精神的缺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的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引进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制度。在二元教育制度中,受教育者先是以“学徒”的身份,由师傅带领和指导,在企业的生产岗位中接受培训。与此同时,受教育者又以“学生”身份在职业技术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在学校中,受教育者能学习到有助于提升其特定职业能力的知识,如专业理论等知识;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企业中能在师傅的亲自指导下,在生产一线学习到实际生产技巧。因此,引进德国二元职业教育制度,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通过这样的“学徒制”方式来培育员工的工匠精神,将使得我国的产品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增加技能型大学的比例。造成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今社会普遍对于技能型学校,尤其是技能型大学不重视。劳动力当中低学历的员工已经逐渐减少,高学历的员工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而这些高学历的员工却因为不能熟练掌握特定的生产技能,造成产品质量不高,而被企业淘汰,形成了一种“高学历失业”的现象,也导致我国劳动力技能的严重错配。因此应该增加技能型大学的比例,更加细化职业技术教育的授课种类。并且在注重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同时,将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实行包括生活费在内的免费,提高技能型人才职业资质的政府公共补贴,使之与专业技术职称享有同等的经济和社会待遇。

第三,发挥企业员工“干中学”的优势。由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规模间的关系要弱于产品质量与企业一线员工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不应一味地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建立企业特定技能人才的后备梯队,使得更多的员工能够通过生产线上的实践来提高其特定职业能力,实现更多的员工能够一边生产一边增加其职业技能的目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对于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员工,应实施引进计划,实施所得税减免的政策,并对于这些员工的医疗、子女、社保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

第四,在中高等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本身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坚持和追求。世界制造强国诸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对于生产工人都是按照培养工匠人才的标准来进行。因此,在我国推行新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时,可以结合所学的专业特点,把工匠精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工匠精神。并且为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落户采取增加积分的特殊鼓励措施。在政府公租房中,拿出固定的比例定向分配给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虹,2014:《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Cheng Hong,2014,“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From Velocity Era to Quality Era”,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4.]

[2] 程虹等,2016:《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Cheng Hong et al.,2016,“The Basic Situation and Route Cho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4794 Employees and 570 Enterprises”,Management World,2.]

[3] 程虹、张诚,2016:《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第5期。[Cheng Hong and Zhang Cheng,2016,“The Effect of Enterprise Internal Wage Gap on Product Quality”,Economic and Management Research,5.]

[4] 邓悦、黄诗雅,2016:《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我国产品质量?》,《宏观质量研究》第2期。[Deng Yue and Huang Shiya,2016,“How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2.]

[5] 李文东、时勘,2006:《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系统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软科学》第2期。[Li Wendong and Shi Kan,2006,“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2.]

[6] 卢亚娟、刘骅,2016:《江苏省科技金融发展成效、障碍因素与创新机制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Lu Yajuan and Liu Hua,2016,“Research on the Effect,Obstacle Factors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in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Social Science,1.]

[7] 任宇,2016:《培育工匠精神,加快质量强国建设》,《经济观点》第5期。[Ren Yu,2016,“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rtisans,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Power”,Economic View,5.]

[8] 宋时磊,2016:《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光明日报》2016年6月9日第7版。[Song Shilei,2016,“Let the Artisan Spirit Take Root”,Published in the “Guangming Daily” on June 9,2016,7th Edition.]

[9] 肖群忠、刘永春,2015:《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Xiao Qunzhong and Liu Yongchun,2015,“Artisan Spirit and Its Modern Value”,Hunan Social Science,6.]

[10] 颜鹏飞、李酣,2014:《以人为本、内涵增长和世界发展》,《宏观质量研究》第1期。[Yan Pengfei and Li Han,2014,“People-Oriented, Connotation Growth and 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1.]

[11] Alec Foege.,2014,“The Tinkerers”,Cheers Publishing,pp.203-226.

[12] Suvorov A.V.,2014,“Approaches to Measuring the Dynamics and Structure of Human Capital and Assessing Its Accumulated Impact on Firms Economic Growth”,Stud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25),pp.215-224.

[13] Baumol W.,1990,“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Unproductive,and Destructiv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pp.893-921.

[14] Carsten Eckel and Leonardo Iacovone,2015,“Multi-product Firms at Home and Away: Cost Versus Quality Based Compet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pp.216-232.

[15] David A.and Garvin,1985,“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Sloan Management Review,(26),pp.25-43.

[16] Dixit K.and Z.Stiglit,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7(3),pp.297-308.

[17] Fukao K.et al.,2010,“Output Quality,Skill Intensity,and Factor Contents of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icro-data of the Census of Manufactur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pp.645-660.

[18] Hasenkamp H.,2013,“Innovation Through Craftsmanship”,Management and Marketing,(5),pp.46-65.

[19] John Roberts,2012,“Labor,Emancipation,and the Critique of Craft-Skills”,The Journal of Modern Craft,(5),pp.137-148.

[20] Kazuo H.,2002,“Keeping the Essence of the Manufacturing Spiri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45(1),pp.1-15.

[21] Manova K.,2012,“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s,No.17725.

[22] Murray R.et al.,1991,“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 Analysis”,Personnel Psychology,(44),pp.1-26.

[23] Bloom N.,2010,“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 on Management Quality: Evidence from Public Hospitals”,Nber Working Papers,No.16032.

[24] Peter F.and Drucker,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7(2),pp.77-78.

[25] Senge PM.,1990,“The Leader's New Work: Bui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56(32),pp.439-457.

[26] Porter M.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 and Basingstoke Press ,pp.2-39.

[27] Posner RA.,1974,“Theories of Economic Regulatio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8] Scherer F.M.,1965,“Firm Size,Market Structure,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pp.241-255.

[29] Schumpeter J.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5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总书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再次指出“要加强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可见培育工匠精神时不我待,这是基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提出的战略计划,是完成我国工业转型、实现工业强国的现实需要。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我想将工匠精神嵌入职业道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如果把职业道德比作一个人的人体,那么工匠精神则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种对事业崇高的价值追求,如果职业道德是低阶位素质要求,那么工匠精神就是高阶位素质要求,工匠精神一定饱含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但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一定具有工匠精神,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讨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

二、多元培育:拓宽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普遍认为是职业院校的一门课程,其实不然,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娃娃抓起,贯穿于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从孩童的启蒙教育到入学后的品德教育再到入职后的企业文化熏陶,都可以一贯到底并植入工匠精神。

(一)依靠家庭启蒙教育,培植工匠精神基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开启孩子心智的摇篮,作为家庭最基本成员的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工作态度、职业操守、意志品质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孩子的血脉并伴随终身,最终内化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基因,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及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和职业道德。钟南山院士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在接受一期访谈节目时提到自己能够从医并在医学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可见家庭教育会像基因一样植入孩子的身体,为孩子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并达到事业巅峰奠定良好的品德基因。

(二)依托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夯实工匠精神理念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为行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要夯实职业道德理念,培育恪尽职守的从业意识、精雕细琢的品质意识、携手互助的合作意识、苛求卓绝的完美意识,这种情感一旦树立就会形成意志、思想、灵魂并驱动个体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当前职业院校普遍重技能而轻品德,非常不符合现代企业用人理念,现代企业缺乏的也正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领军人才和企业员工,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充满活力并长久不衰。

(三)依赖企业学徒制度,内化工匠精神精髓

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基于学徒制的手手相授、口口相传而传承下来的,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技艺手法、品德意志、追求完美的精神传授给徒弟。到了现代社会,传统的小作坊逐渐被工厂和企业所取代,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经久不衰,就必须要发扬工匠精神,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并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为此,企业要有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以及技艺传承机制,企业要吸引来人才,留得住人才,并形成成熟的、具有一定内涵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并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精神和文化中,让员工将个人的前程和宿命自觉与企业的前程和宿命融为一体,同进退、共荣辱,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领军人才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追求执着、完美、创新、协作的精神品质。

三、文化滋养:增强对工匠精神的情感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繁衍不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没有断代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可见文化的力量不可磨灭,要培植工匠精神必须以文化为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建立积极的示范标杆,确立合理的体系制度,以价值文化、榜样文化和体制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增强对工匠精神的情感体验和行动自觉。

(一)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文化

好的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指引人们做出合理的行为并产生好的积极的结果,相反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学而优则仕”“农本工末”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对于劳动有差别化认识,将不同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这种价值观直接导致人们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差别化,虽说“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工作环境差、收入低、职业荣誉感不强、社会评价低的职业上,个人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更不会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上刻苦钻研并达到极致。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一要大力倡导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理念,坚决破除职业等级壁垒;二要推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制度;三要倡导创新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榜样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尚英雄、尊崇榜样的价值导向产生的现实效应必定是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必定是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民族。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们在宣传模范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伟大精神,比如“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包括我们今天要谈的工匠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精华之所在,我们要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形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的、公认的、内在的社会价值导向,并在这样一种具有积极的、正能量的价值引导下,社会个体成员相互模仿、监督、推崇、传承,最终内化为血液里、骨子里的东西,我们才可以称我们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民族。

(三)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

好的制度之于良法,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要培育工匠精神,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招录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过去唯学历论、唯学术论、唯出身论、唯资历论等不合理的用人招录评价机制,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德才兼备、突出实绩的用人机制。二要坚持劳薪相适应原则,薪资的多少要跟劳动的强度、危险系数、社会贡献等参数挂钩。三要提高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行业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坚决淘汰出市场。四要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产品实行质量跟踪和溯源工作,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制度,倒逼生产者和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五要完善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原创产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进一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造积极性,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工艺和质量,出新品、出精品,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利可图,无市可入。

四、活动引领:促进工匠精神的自觉践行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有效手段,要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让个体在工匠精神指导下实践,在基于工匠精神的实践中完成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体验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价值,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行动自觉。

(一)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专业实践,以赛促德、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促进工匠精神的自觉践行

学校内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德、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你追我赶、顽强拼搏、合作共赢、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达到德技并修、德艺双馨的培养目标。

(二)搭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强化理论成果转化,促进工匠精神自觉践行

校企合作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将理论成果尽快转化为科技成果的便捷途径。企业要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生产经验、管理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同样可以把最新学校理论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学训结合中塑造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新华社.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Z].2020-11-24.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技能

2015年5月,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发社会的热议。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实现“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这就需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尤为重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的内涵

1.1传承与创新并肩而行

“工匠”有别于“工人”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闭目塞听,一门心思端坐在流水线前却随时可以被替代掉的一环。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屹立百年乃至千年的伟大企业,都是在某一领域有极致追求的工匠型企业,在传统工业技术中注入现代科技因素,传承与创新并肩而行。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AlecFoege)在《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对“工匠”及“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作者认为,工匠精神如同一台不知休止的发动机,引领着美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1.2专业且专注,追求完美与极致

“工匠”二字背后隐含的是专业、专注、对完美的执着追求。在中国,古有“庖丁解牛、技进乎道”,今有《大国工匠》,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丝不苟、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得到普遍认同,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1.3爱岗敬业,执着坚守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名利驱使之下往往会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难以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及至“智造强国”,绝不是依靠一时的投机与利益,而是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行为通常是枯燥且孤独的,其成果常常无法在短期内显现出来,只有爱岗敬业、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在平凡的岗位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2“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现状

自2016年以来,对“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虽得到大范围的关注,但仍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工匠精神”一般理解与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相匹配,徐飞在《办一流工程教育、育卓越工科人才》一文中对“再工业化浪潮”下,全球重要经济体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进行了比较研究,欧美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西南交大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一流工科人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择其要可将主要的思考和做法归结为:守“匠心”,事“匠学”,尚“匠韵”,育“将才”。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从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两方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工匠”,首先要具备的一定是创造产品、高效完成工作的技能,此外,更为难得的是对工作、对作品一丝不苟、专注、坚持、有法有章、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即“工匠精神”。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主要从“技”和“艺”两个方面来具体开展,“技”指技术技能,“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学院从认知、机制、实施、提炼、创新这五个层面出力,形成了“五环”培育模式。

3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分析

经研究分析与实践,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应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两方面齐头并进,形成道德比技术更重要,素养比能力更重要的培育观。

3.1从素质教育入手,培育“工匠精神”

3.1.1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更多地体现在综合素质课及选修课中,在以各项量化指标来评价衡量学校优劣的背景下,难以出成效的综合素质课程及选修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过分强调专业化教育的结果是学生人文素养及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知识面过窄、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高职教育应当注重综合素质课程,培养有教养、有内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及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1.2职业素养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将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行业标准、行业要求融入其中,将学生培养成爱岗敬岗、知岗适岗的准职业人。首先,在知识及技能层面,授课教师要对相应行业及岗位的职业素养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并能持之以恒地要求学生;其次,在学生管理层面,可以模拟企业对职工的管理模式,营造企业文化,实适严苛式管理,让学生领悟到企业的文化内涵,并达到一定的认同感。3.1.3创新思维是关键传承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前三类被称为“低级思维能力”,后三类被称为“高级思维能力”,注重对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此外,通识教育、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从思维定式、思维惯性中跳出来,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

3.2从提升专业技能入手,培育“工匠精神”

3.2.1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竞赛作为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家、省部组织的各项竞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竞赛受众面,可参照国赛、省赛标准合理地组织一些校内竞赛,让竞赛常态化,让赛项的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经验总结及推广等各个流程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培养学生严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2.2开设“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课程开设“以问题为中心的”的实践课程,综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及技能,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利用一至两周左右的时间,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这类课程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模拟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遵循行业标准及规范进行要求和实施,提高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敬业、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

3.3开展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

模仿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首先,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实践,接着的学校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再到企业的进行实践和实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对行业现状及岗位需求有比较客观直接的认识,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劲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相对长期的跟踪把握,便于有效地进行双向选择。此外,在国内,有些学校采取了前校后厂,或是校中企的、企业订单式培养等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支持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有效引导,更离不开高等教育机构的努力。各大高校应该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各个方面去关注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工匠精神”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2).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3]徐飞.办一流工程教育育卓越工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4]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5]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语,2014,(11).

[6]张芳,张诤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涵育研究———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

[7]吴玉剑,刘燕.高职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J].职教论坛,2017,(4).

[8]邓诗芸.从瑞士钟表行业看工匠精神[DB/OL].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7

一、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加入工匠精神

专业课程是构成数控专业课程的主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专业课程的开展需要专业课教师度力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估,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评估内容,将一丝不苟、知行合一、尊师重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提高学生的服务、奉献与诚信意识,同时还需要教师发挥好榜样作用,在日常教学的一切行为中都能够体现出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行为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例如对零件设计环节的教学,教师要以实际案例为依托,让学生认识到零件设计的严禁性对机械设备来说的重要意义,体会精密的零件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微小的零件,在数控中每一个差错都可能是致命的,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工匠严谨精神。

二、在创业指导和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

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工匠精神作为对人才的要求准则,自然就可以加入到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在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需要与课程内容相协调,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避免与课程之间造成突兀的感觉[1]。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强化,慢慢领悟工匠精神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理解工匠精神对自身发展乃至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在实训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

数控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做出大量的实际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最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本质,因此实训课程就成为了数控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一个有效途径。数控专业实践教学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在与实际相当的环境中操作练习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水准,实训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开端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学生所获得知识是有效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数控专业课程设计的完善,逐渐提出了一种能够融合多门课程的实训形式,具有很强的仿真性,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学时间也比较长,通过多种课程的合理结合,能够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2]。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实际相关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情境,由教师下达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不仅使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形成一定的工匠精神。

四、在校企合作中加入工匠精神

如果仅仅依靠数控专业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为即使是经过了实训培养但是仍然会有学生抱有侥幸和无所谓心理,难以让一些学生为之动容,而且学校用于数控专业教学的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加之学生过多,难以进行长时间练习。但是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就能够有效改善上述现象,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到生产带来的魅力和压力。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数控专业对技术的要求很严格,这和工匠本身的性质是相符合的,都是追求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态度上的严谨。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机械设备是相对于学校的机械设备先进且更加完善,学生通过对新设备的学习与操作,能够获得最新的技能与理念。新时期下的人才需要对新技术有很强的应用能力,能够操作先进的机器。先进的机械设备所带了的理念也是先进的,当学生拥有了先进的思想理念之后对新的技术就更加向往,进而不断对新技术做出探索和创新,这与工匠精神也是相符合的,是作为新时期一名合格的数控专业人才所必备的精神与能力。

五、总结

文章对高校数控课程设计的优化,和工匠精深的培养从专业课程设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训课程以及校企合作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做出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数控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课程优化设计。当前环境下数控课程的安排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方法、数控原理等方面的专业的知识,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工匠精神,加快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促进高校数控专业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建惠 单位:金华市技师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8

一、工匠精神界定

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的界定。狭义的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这种界定特指手工艺匠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的工匠精神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这种界定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与工匠的人生观、价值观联系起来,并将之上升为各行各业都应该具有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对工匠精神的更深层次的诠释,得到了普遍认同。工匠精神具有精益求精、耐心专注敬业、持之以恒、注意细节、严谨高效、一丝不苟、甘于奉献、至臻完美、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等特点。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酒店产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旅游业必将进一步释放需求能量,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迎来一个发展高峰。酒店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必然引起国际酒店集团的大量进入,这些国际酒店集团资金雄厚、管理先进、产品细分、服务精准、品牌知名度高、市场营销能力强,我国酒店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对产品进行升级的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服务意识的提高,以工匠精神打造服务精品,迎接八方来客,迎接挑战,最终实现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高职教育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只有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毕业学生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受到用人企业的认可,高职教育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是适应酒店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人才培养调整,为酒店企业输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酒店从业人员,将受到酒店企业的重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若还停留在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层面,将失去高职酒店教育的应有价值,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亦无法生存。将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素养引入到人才培养中,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酒店业输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从业人员,将有利于酒店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可见,融入工匠精神,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外需要。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以来,技能培训已取得了很大成效,学生在技能方面已得到了用人企业的认可。而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素养,却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企业最需要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正所谓“能不能做是能力问题,肯不肯做是态度问题”。现在在高职学生中存在着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玩世不恭、佛系青年等思想,学生对工作岗位要求高大上,对工资待遇要求高,对工作时间要求自由,出校门就想当经理,做管理,不想从基层做起,工作上责任心不强,态度上服务意识弱,行为上不能吃苦耐劳,遇到困难就退缩,轻言放弃,“大不了不干了--辞职”,不能持之以恒,甚至不求上进,动则佛系思想,种种这些现象,都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更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这些现象的发生,学校教育有着推脱不了的责任,这是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造成的,引入工匠精神,正是学校教育在职业素养方面做出的改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宣传,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时代背景和舆论氛围

自从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一词以来,工匠精神受到了社会广泛的热议,也得到了国家各方面的重视,更在多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如《大国工匠》等纪录片的拍摄和播放,使社会各方面开始了解和认识工匠精神,进而对培养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达成广泛共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舆论氛围下,将工匠精神融入为酒店业培养一线服务人员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已成为必然趋势和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已经具备了成熟而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酒店产业对工匠精神的认可,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目前我国酒店企业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淡泊,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足,酒店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引进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服务和管理人才。我国酒店产业,想要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优势,必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酒店职业人,打造精品服务,赢得世界认可。酒店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需要,酒店产业对工匠精神的认可,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广泛的支持。

(三)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实践研究,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

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宣传,酒店产业对工匠精神的认可,酒店企业对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渴求,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逐渐开始了解、认识、重视工匠精神,并有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和可供参考的案例。同时也应注意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融入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使得高职酒店教育在实训室、实训基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使得高职酒店教育拥有了一部分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力量,这些都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融入工匠精神提供了实践保障。

四、结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作为为国家酒店产业培养准职业人的主阵地,在中国实现从旅游大国升级为旅游强国的过程中,必须肩负起为酒店产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人员的历史使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具有历史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实践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喻彩霞.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西部皮革,2017(5).

[2]朱晓洁.试论如何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3]张越.职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取向[J].文化与教育,2018(44).

上一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范文 下一篇: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