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6:37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1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功能训练

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3%~4%,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股骨颈骨折伤情多较重,约80%为移位性骨折,治疗难度大,加之患者多为老年人,后者恢复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恢复困难、预后多不佳,骨折不愈合率可达5%~10%、股骨头坏死率约30%,存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生命质量严重受损,股骨颈骨折已成为致老年人残障的重要病因之一[2]。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方法,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疗效肯定,安全性基本能够得到保证,成功率较高。康复训练是股骨颈骨折术后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尚无规范的康复路径,一般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是一种适应骨折愈合生理阶段、患者恢复情况、患者康复训练耐受而制定的护理计划,关于股骨颈骨折术后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研究较少,此次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5月,医院骨外科与康复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确诊为股骨颈骨折;②均手术治疗,且手术均获得成功;③未合并其它类型严重骨折;④无原发性认知、运动障碍,如痴呆、卒中后偏瘫;⑤可耐受康复训练,未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⑥知情同意。共纳入患者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56~84岁、平均(74.8±4.0)岁。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64例、Ⅳ型6例。手术类型: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8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0例,髋关节置换术36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1例。家庭支持情况:全力支持52例、一般31例。合并症情况:高血压23例、糖尿病8例、肥胖19例、营养不良20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插入法,将患者纳入常规组与阶段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治疗情况、营养状况、家庭支持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治疗护理,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口服补血理气方剂,同时加强术后早期病情监护,落实基本的常规宣教、并发症防治护理、伤口引流护理、敷料更换等。

常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特别关注院内康复训练,有完整的院内康复训练表,但对于出院患者,仅进行出院前指导,不进行跟踪式的院外治疗。

院内康复训练主要路径:①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持续24h以上,开展安排康复训练,先进行下肢、上肢小关节训练,如活动踝部、足趾活动,伸展上肢进行股四头肌伸缩训练,10min/次,或至有劳累感,每次至少间隔5min,上举训练8次/组,早中晚各1组,同时对膝盖进行按摩以舒经活络;②术后次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主要训练下肢小腿、上肢,3次/d,早中晚各一次,10~20次/组,若条件合适,开始直腿抬高训练;③术后第2~3d,待患者引流管拔除后,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持续训练,膝关节训练早期活动度不大于15°,以患者耐受为准,逐渐增加至90°,一般每日增加10°左右,10组每次,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④术后4~8日,若伤口愈合较好,可在扶持下进行下床活动;⑤术后2周可进行协调性、步态训练,适度负重训练。

阶段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落实院内康复训练,还强化院外康复训练,进行跟踪指导。所有训练,均有专业的康复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制定,据患者实际情况,讨论通过,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合理适度、安全可靠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踝部锻炼、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深呼吸锻炼、直腿抬高训练、下床锻炼、负重训练、特殊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肺功能训练。一般路径为:①术后1周:肌力训练、4次/d,髋部屈曲训练、4次/d;②术后第2周,增加髋外展、内收训练,10~20组/次,2-4次/d,注意控制关节活动范围,若条件合适进行负重行走训练,行走时应先迈患肢、避免内外八字步;③术后3-12周,增加耐力与肌力训练,扩大髋关节训练角度范围,强化负重步行训练,每天至少30min行走锻炼,一般在术后6周独立行走。每隔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训练开展情况、患者感受,每隔1个月返院复查1次,评估骨愈合情况、肌力与耐力恢复情况。肺部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早期缩唇呼吸、后期歌咏训练、床上腹式呼吸训练、晚期上肢有氧训练,若患者不耐受,也可不进行有氧训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出院时、6个月,以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下肢活动功能评分,以髋关节功能评价表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以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2]。统计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例,如骨不连、股骨头坏死、下肢静脉血栓、骨折后遗症、褥疮、积坠性肺炎、内固定松动、髓内感染等。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功能评价

6个月后,阶段住FMA、髋关节功能、ADL评分高于出院时、同期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出院时与6个月后常规组与阶段组FMA、髋关节功能、ADL评分对比(X±s)

注:与出院时相比,*P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阶段组骨折延期愈合率、骨折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常规组与阶段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注:与常规组相比,*P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已能得到基本保障,术后院内康复训练也逐渐得到医院重视,部分医院开始落实院内康复训练路径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需注意的是,骨折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术后康复期间长,院内康复训练落实不易,出院后仍长期卧床者并不鲜见,患者因此出现肺功能下降、下肢微循环障碍等病理表现,甚至可并发积坠性肺炎、褥疮,加重营养不良症状表现,影响骨愈合、肌力恢复[3-5]。阶段性康复训练,在院内康复训练基础上,还提供系统的院外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显示,阶段组下肢功能、髋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更显著,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率显著下降。持续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优势主要为:①提高了术后康复训练安全性,避免继发性损伤[4];②提高康复训练科学性,可在据患者耐受、恢复情况,尽可能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升康复训练水平,增进康复训练效果;③适应了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弥补了院内康复不易开展之不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保障康复训练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刘月驹.股骨颈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22-31.

[2]朱燕宾.京津唐地区13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22-25.

[3]董昌海.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16-18.

[4]戴碧茹,龙辉,付漂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系统护理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02-2703.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2

关键词:康复训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活质量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的人外伤疾病,大多由于不慎跌倒导致髋部直接撞击地板所造成。这种骨折因为是关节内骨折,如果植入物对骨折处固定力不足常会造成骨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后让老年人失去活动能力,需要用轮椅助行,甚至要长期卧床[1]。久而久之,褥疮、道感染、周边血管阻、吸入性肺炎、中风等因长期缺乏活动所产生的并发症将接踵而至,并且消耗医疗资源很大。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治疗及康复训练,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康复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7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评价: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有36个条目,8个维度,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范围均为1-100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P

2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为预防术后假肢脱位,康复锻炼根据不同的手术人路不完全相同。(1)术后1~2天:早期锻炼可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预防并发症。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床上锻炼为主。(2)术后3~4天:可以进行健肢的屈伸、患髋伸直状况下患肢的内收和外展运动,并进行抗阻的内收和外展等长肌力练习,即在股骨内侧和外侧给予阻力,让患者主动外展患肢。(3)术后4~5天:可训练患者床边坐起、站立和行走。(4)术后6~7天:可进行卧-立转移训练。允许患者坐高椅,保持膝关节不高于髋关节;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如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如厕训练;坐位时身体向后靠和腿向前伸。避免患肢架在健肢上(跷二郎腿),避免身体前弯超过90o。(5)术后1周以上:上下楼梯和跑台慢步走练习(适用于骨水泥固定患者)。

3结果

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再加之股骨颈细小,则不需太大外力即可造成骨折。其外因则多由于老年人摔倒后臀部触地所致,或下肢突然扭转而骨折[2]。青壮年患者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质十分坚强,常需较大暴力才能发生骨折,如车祸、高空坠落等[3]。少数患者也可因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而发生疲劳骨折。股骨颈骨折可分为若干类型,通常从骨折的发生部位、骨折线的走行以及骨折断端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不同角度出发归类,各有其优势,综合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于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同粗隆间骨折一样,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适应于无移位稳定性好的股骨颈骨折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除促进骨折愈合外,要使患者及早进行肢体的功能活动,以免患者长期卧床发生肺栓塞、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6.1%,而手术治疗死亡率为0.9%,且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概率较大。此外,保守治疗肢体恢复活动的时间较长,往往遗留髋内翻和患肢肌肉关节韧带挛缩,导致肢体功能受到影响,很多患者因此而最终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目前认为,除非是稳定的不完全骨折,若患者无明显的手术禁忌症,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发生骨折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康复训练能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晶,王勇. 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3:183-184.

[2]田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03:277.

[3]王晓婷.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优质护理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01:75-76.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3

【关键词】 老年患者;骨折;护理要点;康复训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04-02

老年群体因骨质疏松已经成为骨折易发群体,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老年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这样老年群体一旦发生骨折不仅会影响其活动,严重的甚至要长期卧床,影响其机体功能,此外,在康复过程中老年患者还会面临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此种现状,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一环。我院选取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就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与功能康复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6.8±9.4)岁。52例骨折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经颈型骨折18例,头颈型骨折患者15例,头下型骨折患者12例,基底型骨折患者7例。52例老年骨折患者有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

1.2 治疗方法 52例老年骨折患者中有9例采取保守治疗法,有28例进行螺纹钉及多根螺钉加入固定治疗,另有15例患者行股骨头与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52例患者住院时长为23d-46d,骨折术后均实施精心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1.3 康复训练内容 ①术前康复环节:术前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该类型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康复训练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还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情况。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康复训练包括日训练过程中每次训练患肢股四头肌各舒张与收缩30单元左右,且每天保证进行肌肉训练3-4次,且每次康复训练时长为30min左右;日训练还要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伸与跖屈锻炼,该项锻炼中要保证患者持续最大耐力[1]。这两种康复训练方式要按照医护人员叮嘱,在无疼痛的情况下进行,且训练的强度、时间、速度等根据患者情况调整[2]。②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该环节的康复训练一般在术后患者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其康复训练方法仍采用术前康复训练方式,但是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要在术后康复训练中逐步加大加强,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调整,切不可操之过急,引起副作用。术后康复训练环节还包括参照患者的手术方法,于术后7天左右时添加运用下肢功能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在应用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要将患者的患肢置于仪器上,保证位置准确,康复训练之初从康复器一档开始每天3次康复训练,每次持续2小时左右,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二到四档的训练,每次康复训练要保证患者无痛苦。此外,患者的患肢训练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抬肢练习,该训练能够保证患者的协同训练,增强患者全身的功能锻炼,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③出院后康复环节: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出院后患者为保证肢体功能无障碍化仍要继续康复锻炼,出院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与安全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出院一段时间后对患者进行康复回访。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通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关注老年患者生理需求两方面[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面,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对待患者的态度,对待反应较慢的患者要注重放慢语速,保持耐心;老年患者常伴有心理重负,医护人员要常关怀患者,并在治疗的每一环节都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要注重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了解患者的焦虑原因,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关注与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关注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训练工作的进展。此外,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针对患者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疼痛敏感性及合并疾病病情等予以关怀。

2.2 专科护理 专科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牵引护理、术后引流、感染预防等护理环节。其中牵引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皮牵引与骨牵引两方面护理,牵引护理应该进行位置控制,如患者牵引时肢体一般呈内旋位,肢体外展的角度要控制在20-30度,还要注意避免患者牵引绳的断裂与滑脱[4]。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保证负压、堵塞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记录等护理环节。感染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骨牵引针眼感染的预防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针眼的清洁、干燥。

2.3 并发症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栓塞等[5],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或按摩,并保证患者肌肤干爽;还要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做好清洁;并进行静脉输液,或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

2.4 功能锻炼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还要进行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护理,该环节护理要叮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还要予以科学化的指导,以保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振美.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3(1):118-120.

[2] 孙玲.中老年骨折护理的研究与总结[J].中外医疗,2011,30(25):127-128.

[3] 赵秀芝.老年骨折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128-129.

[4] 苏艳.老年骨折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122-123.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4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92-02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3.58%,随人的寿命延长,发病率日渐增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骼衰老的表现,骨质疏松使骨质逐步丧失,对压力和张力的承受能力明显降低,以致骨质脆弱,只要有轻微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股骨中股骨颈较细,承受的力量最大,所以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65~98岁,平均78.5岁。手术方式: 手术整复后骨牵引3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6例,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骨折类型: 头下型35例, 颈中型40例,基底型25例。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19例,跌伤81例。

1.2 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1.2.1 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正确的功能锻炼能预防并发症和促进骨折愈合,应该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和运动方法,术后待麻醉消失后,应该指导患者做长收缩运动,如股四头肌和踝关节主被动屈伸等。术后第2天对患者复查X线片,假置良好,指导患者进行旋转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练习;术后1周之后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活动患侧髋关节的联系,膝关节可完全屈曲,允许屈曲<90°。术后2周开始让患者进行外展练习,避免左右摇动,可双腿下垂,在床边坐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坐位时间不能太长。术后3周开始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练习在患肢不负重状态下行走,用健腿和双拐支持站立,底端配防滑装置,顶端用软垫包裹,注意拐杖高度适合, 2~3个月不弃拐,负重锻炼,循序渐进,直至肌力恢复正常。此外,还要训练走斜坡,上下楼梯等,进一步增强肌力和ROM,加强平衡力和协调力。

1.2.2 在术后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进行个性护理:每一个个体都有着他的特殊性,因此可以看出,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医护人员应该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术后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性进行个性护理,全面地掌握每个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的特点,因人施护。如有些幼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医护人员应经常陪伴或者加强巡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高龄患者、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患脑血栓的几率最高,因此适当应用如肠溶阿司匹林之类的血管扩张剂,50mg口服,每天1次。同时还可以鼓励患者借助骨科床的拉手来练习床上翻身、坐起,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1.2.3 饮食营养护理: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等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至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患者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为原则,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术后组织修复,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要给予糖尿病饮食,低脂低盐饮食。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鼓励患者多食水果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2.4 健全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护理管理。修订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等各项规范,要求医护人员要人人掌握,使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护理部以抽查、提高、考核的形式检查各项制度、职责、规范落实情况,使护理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完善护理工作。病区设意见本、意见箱,每月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征求患者意见,同时可以组织一次家属和患者的座谈会,及时总结反馈意见,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家属的反馈意见作为骨科改进自身服务的突破口,根据整改意见来有的放矢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改善不合理服务环节。

2 结果

3 讨论

3.1 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上诉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76例(7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2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4%),护理总有效率96%。

3.2 加强出院指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即将康复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给患者及其家属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建议患者康复后定期到医院复诊,避免任何会增加髋关节负荷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站与坐,建议不做或少做跑步、爬山等有损关节的活动或者剧烈运动。同时,老年人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设法增进食欲。必要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防止由于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不要抬、提重物,避免意外损伤,切忌跌跤,以防止股骨颈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樊春亮, 黄亚生.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21例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11,(04) :409-410

[2] 刘守友, 齐建明, 董浩军. 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14) :2810-2811

[3] 吴景冬. 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05) :36-37

[4] 汤旭东, 姜道勤, 任群洲. 应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3) :681-684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踝上骨牵引术;临床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 由于其生理特殊性, 股骨颈解剖部位及血液供应之间关系较为复杂, 因此手术治疗后患者治愈时间较长, 需要长期静养[1]。患者多伴随焦虑、烦闷等负面情绪, 同时长期卧床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全面的心理及生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2], 作者将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踝上骨牵引术患者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踝上骨牵引术患者, 男50例, 女30例, 年龄60~86岁, 平均年龄(72.32±5.22)岁, 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诊断, 确诊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受伤原因:左股骨颈骨折51例, 右股骨颈骨折29例, 患者均伴随下肢疼痛、缩短畸形等症状, 患者均接受股骨颈骨折行踝上骨牵引术治疗, 牵引时间为30~60 d, 同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骨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操作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患者遭受意外伤害, 无心理准备, 而骨折导致患者活动受限, 长期卧床, 患者可出现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 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安抚其情绪, 同时告知其绝对卧床及休息的重要性;在患者病房内配备电视、收音机、书籍等, 使其能够获得外界信息, 减少孤立感;教育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看护, 关心爱护患者, 避免其出现被抛弃感。

1. 2. 2 术后护理 ①患者术后采用75%酒精对针眼进行消毒, 每天对肢体长度进行测量, 并对牵引重量进行调整, 具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牵引早期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观察, 维持患者功能;注意骨折部位的防寒, 避免受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②牵引时需要保证肢体与牵引绳保持在同一条线上, 严禁去掉或改变重物, 避免无效牵引及过度牵引。③在石膏干之前严禁搬动患者, 避免石膏变形现象的发生, 同时注意石膏固定的松紧度, 避免对肢体肌肉神经的压迫, 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④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 加强对患肢温度及颜色、足背血管充盈度、动脉搏动、剧烈疼痛、肢体肿胀度等进行观察, 对于出现的异常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处理。⑤保持患者皮肤、床单清洁, 勤换内衣, 每日用当归红花液对足跟、肩胛骨及骶尾骨等部位进行选择;定期改变, 避免对同一部位的压力过大, 在改变时避免拖拽。⑥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 饮食及大小便等均在床上进行, 因此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早期功能训练、生活训练及呼吸功能训练等。

1. 2. 3 术后2~3周后根据患者骨折康复情况进行活动训练, 3~4次/d, 维持10~20下/次, 严禁操之过急,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疼痛等为宜;在骨痂形成后, 将夹板、石膏等解除, 同时配合中药熏洗理疗进行锻炼。患者在负重训练时需要借助双拐等, 患者先学习站立, 之后逐渐过度到自己行走;患者休息时抬高患者患肢, 促进患肢血液回流。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观察统计,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给患者或其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组总例数×100%, 满意率=满意例数/组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36±0.55)个月, 参考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21±0.71)个月,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观察组患者康复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参考组康复期间出现6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褥疮,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主要发生在股骨颈基部及股骨头以下间, 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较为常见[3]。老年人伴随骨质疏松, 因此即使受到轻微外伤, 患者亦可出现股骨颈骨折,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及死亡等。发生股骨颈骨折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患肢出现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 同时伴随功能障碍等, 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生活自理能力较大程度丧失, 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负担[4]。踝上骨牵引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 临床治疗效果较高, 在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行有效安抚, 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

参考文献

[1] 张伟.绝经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铁含量、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2014,34(1):39.

[2] 陈力.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心理干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32(20):4936.

[3] 张长青.股骨颈骨折不连接治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5):673.

[4] 危杰.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的CT评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15(12):1018.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6

结果 因人而异的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个体化护理服务的实施,使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准备充分,训练目标明确,是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个体化  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突然行动障碍,心理准备不足,卧床时间长,自理能力缺陷,功能恢复慢,病人常有焦虑、恐惧。而常规的护理已经满足不了病人的心理需求。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根据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特点和病情实行个体化护理服务,即评估、计划、实施、修改,追踪评价的一个动态、循环的护理过程。2008-2009年人我科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在60~85岁。其中行单侧全髋置换8例,单侧股骨头置换24例,骨折内固定26例,4例行持续皮牵引术。入院后制定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采用个体化护理服务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体化护理服务的意义

        个体化护理服务就是针对每个病人实施的护理,重视每个病人的特殊性。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生理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而存在差异[1]。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同是股骨颈骨折的病人给予不同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因人而异的实施护理。掌握相应信息,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多给予关心、安慰,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2 个体化护理的方法

        2.1 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病人首先要进行沟通,评估病人的神志、体位、躯体活动度、营养状况、原发疾病、文化程度、饮食、睡眠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内容包括疾病急性期的管理,心理疏导、缓解压力,疾病康复期的训练计划,不良行为的矫正,如限烟、限酒,饮食、睡眠的干预,还要进行生活干预,如运动,营养。 

        2.2 在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分析出现的问题,评价计划中的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责任护士要对计划进行补充修改,保证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

        2.3 护士长作为管理者,要对责任护士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与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追踪计划的落实情况和护理效果的反馈。从查房或征求意见中了解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的效果,并进行督导检查。

       3 讨论

        3.1 个体化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护士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因人而异的实施个体化护理,根据病人的需求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对策,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3.2 个体化护理为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护理人员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体位、躯体活动度、原发疾病、经济状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服务计划,及时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

        3.3 个体化护理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病情和需求进行护理,如饮食方面因人因病做好调整,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护士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密切观察,增加老年慢性疾病的监护[2]。正确指导下肢肌肉锻炼,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的训练。指导正确使用拐杖等。

        3.4 个体化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先进的材料,精湛的技术,只有结合及时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3]。制定一个有效而可靠的个体化康复计划,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增加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3.5 个体化护理体现多元化服务的质量和价值,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使患者不但得到了良好的治疗、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更让其感爱到关心、体贴、亲情友爱,使完美的人文本色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12);959-961.

[2]农连英.股骨颈骨折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0,15(9):692-693.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7

【关键词】骨颈骨折;术前护理;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96-02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常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稳定度差,而跌倒所致。骨折一旦发生,因局部血运差,体质虚弱,骨折愈合相对缓慢。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院外康复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人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男21例,女27例,年龄57-83岁。其中摔伤32例,车祸11例,坠落伤3例,其他2例。伤前伴高血压15例,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8例,心脏病3例,糖尿病4例,6例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入院时有褥疮1例。

1.2 治疗及结果: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伤肢皮牵引或骨牵引,其中经牵引3~5d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3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12例,因不能耐受麻醉刺激行保守治疗4例,给予牵引、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治疗。本组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2年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功能满意,内固定术后的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其中1例因慢性多脏器衰竭死亡。

2.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对老年人身体打击较大,加之骨折后的长期卧床又加重了多脏器机能衰退,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做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才能保证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进行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接受此类手术的病人,多见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很难恢复正常的骨结构,所以患者心理负担较重。这种焦急的情绪不利于正常医疗和机体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既要重视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也要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要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实践表明,接受心理护理后的患者,92%的患者精神愉快,病程缩短,病情愈后较好。

2.1.2 术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排便训练,嘱患者在床上训练使用大、小便器,避免术后发生尿潴留或便秘,训练腹式呼吸及肌肉收缩,使患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配合好手术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除进行常规的护理和观察外,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背搏动强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老年人髋部损伤后活动极为不便,需有一定时间卧床,因而易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及下肢静脉炎等合并症。因此,鼓励咳嗽和深呼吸,注意排痰。已安管者,应注意无菌操作。

2.2.2 患肢固定护理: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常规卧硬板床10~14d,采用牵引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并足穿“丁”字鞋,防止后脱位。抬高患肢15~30°,以便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周内屈髋不能超过60°,2~3周后可坐卧位但屈髋不能超过90°,避免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防止发生脱位。

2.2.3 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2.4 并发症的护理: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①肺部感染的护理:加强呼吸练习,以增加肺活量。保持口腔卫生,病室清洁,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②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低位尿液引流,每3~5天更换引流袋1次,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③褥疮的护理:每2小时定时翻身1次,翻身时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呈轴样翻身,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受压。若皮肤发红破溃时,用2%的碘酊每2小时涂擦1次,至表皮老化脱落为止。本组发生褥疮1例,经积极处理后痊愈。

2.3 功能康复护理:

2.3.1 术后回病房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肢抬高,呈外展位。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肌。

2.3.2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后第1天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包括深呼吸、上肢外展、扩胸,上身可抬起45°,由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关节的主动运动。第2天可做收缩股四头肌训练,先做健侧练习,再移向患侧;此后不断增加下肢伸展,足跖屈,背屈,趾关节伸屈运动,防止关节僵直。术后1周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每天被动活动髋关节6~8次,加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来固定股骨头,为下地负重做准备。

3.出院指导

患者术后14天可拆线,观察1-2天后若无不适可出院。由于术后恢复期较长,应给予详细出院指导。护士应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髋关节脱位时出现的症状,如异常疼痛、肢体短缩畸形等,并教会患者在家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继续进行屈髋锻炼扶拐行走,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弃拐,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不要盘腿。嘱咐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帮助患者戒烟,少饮酒。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介绍加强体育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防止再跌倒发生骨折。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须复查,术后1年到医院取内固定。

参考文献

[1] 孙立华.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38-39.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篇8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人工全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需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本研究探讨了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人工全关节置换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就诊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61岁-77岁,平均68.36±2.14岁。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60岁-77岁,平均68.65±2.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人工全关节置换,全麻,侧卧位,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常规路径显露病变部位,截骨,取出股骨头,处理股骨髓腔和髋臼,根据患者情况采用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牵引患肢,局麻,仰卧位,用2毫米直径克氏针向大转子下方4厘米左右穿入,向股骨头方向以三棱锥边形通过骨折线,穿过股骨颈,在股骨骨头软骨面下1厘米左右停止,针尾为品字形。在针尾皮肤作纵切口1厘米,顺克氏针分离骨面,对克氏针骨内长度进行测量,选择合适直径空心钛钉,安放钻套,用空心钻钻孔并将钛钉顺导针拧入。术后早期给予髋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锻炼,2-3周可不负重扶拐下地,3个月后逐渐进行行走练习,半年可进行负重训练[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和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优:Harris评分90-100分,患者骨折部位无疼痛和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关节活动自如;良:Harris评分70-89分,患者骨折部位轻微疼痛和关节炎,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好,关节活动幅度增大;差:达不到上述标准[4]。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比较

观察组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多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人工全关节置换治疗。其中,人工全关节置换创伤较大,可破坏股骨头血运,但卧床时间比较短且并发症少。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则创伤比较小,出血少,可获得稳定加压和稳定性,其具有静立性和动力性加鹤饔茫螺钉在股骨颈三角形分布具有较好的抗扭转能力和强度[5-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人工全关节置换;观察组则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人工全关节置换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均较好,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降低再次手术治疗率,但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可缩短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宝.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803-1804.

[2]刘国强,尹文化,刘胜平等.微创多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13(4):335-338.

[3]乔文龙,苑强,刘玄德等.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J].安徽医学,2013,34(12):1784-1786.

[4]王琛,陈宏亮,郭开今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及影响因素的大样本量调查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8):543-546.

[5]刘永平.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286-287.

上一篇:心理健康调查范文 下一篇:职业教育教育类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