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4:46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1

关键词:生态文化;低碳经济;区域差异;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79-02

引言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浪潮。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构生态文明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确要求。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文化建设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如何解读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生态文化新内涵、建构生态文化发展的推进体系、探寻生态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实践层面,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正在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在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成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创建示范工作成绩显著,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演变性特征没有被关注,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缺少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各地区存在生态文化建设“认知不足”、“体系缺失”、“主体缺位”的情况。

(一)认知不足

据2014年环保部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度不高,呈现“了解率较高、准确率较低”的特点。另外,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但认同度不如中西部;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度越高,但认同度、践行度却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传播不畅的重要原因。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专家研究的专业词汇,生态文化并没有本土化、规范化、通俗化,导致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

(二)体系缺失

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根据各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的经验,生态文化的理念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的融合度并不高,没有一套成熟的实践体系,将生态文化的培育内嵌到具体的生态建设中,对于生态文化的引导与文化自觉性的培育意识不足。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的培育并非是孤立的,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必须按体系逐步推进。

(三)主体缺位

2014年环保部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这也间接反映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多元参与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NGO是生态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者偏重于政府,企业、NGO在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培育中尚未发挥应用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策略建议

(一)萃取区域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文化自觉

如何使公众深入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确立生态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生态文化的界定将为强化区域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奠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导向。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特征的显现,生态文化理论应从最初的人类学角度研究逐步关注生态文化的时代演变、区域差异特征。为了使公众对新时期的生态文化进行有效认知,生态文化的内涵应融入这两种特征。

基于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界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萃取区域生态文化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文化,如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提炼区域内被广泛认知、公众易于接受的生态文化。二是融入低碳经济理念,在萃取区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文化基础。三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进行生态文化理念的整合,提升生态文化自信和自觉,增强生态文化的引导力。在具体操作方法层面,还要力求通俗化与规范化。通俗化要求集聚生态文化的集体智慧,创新公民参与的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行生态文化的萃取研究,规范化要求生态文化细化为易懂、易记的规范性道德操守,便于政府、企业、公民强化生态文化与自觉行为的一致性。

(二)建构低碳实践体系,融入生态文化培育

在与浙江省相关部门进行的生态文化合作研究中课题组曾提出,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用“生态文明阶梯”来表示,分为四个层次――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并作为其他形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护栏。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也是实践的过程。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以以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为载体,融入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的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在低碳背景下不断内化。

生态安全层面,气候变化涉及到生态安全,全球变暖,已经逐渐开始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影响生物安全问题。生态安全处于生态文明阶梯的最底层,关乎公民切身利益。在生态安全领域融入低碳经济、气候变化的影响,普及生态文化,会极大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生态产业层面,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有绿色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低碳科技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强化生态文化的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化的普及效率。

生态景观层面,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景观体现出更加健康、节约、可持续的景观发展目标的追求。可持续的环境伦理贯穿于景观构成环节,能够在城市景观布局、生态文化塑造、低碳行为引导上最大限度的与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提升相契合。结合区域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公众了解生态景观知识、参与生态景观保护的热情,最大化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认知与保护、生态景观对生态文化的促进与提升作用。如建设低碳生态旅游产业、低碳休闲度假基地等。

(三)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实现群组互动协同

发挥群组作用是《21世纪议程》的重点内容,亦是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循路径。这些群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NGO(非政府组织)。按照不同的角色又可细分为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区、学校、家庭、妇女、农民等。以往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中侧重于对传统群组、单一群组的集聚宣传、培训教育,相关部门已提出了大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在某些区域已取得丰厚的实践经验,更多的关注到了“点”的集聚。但是,如何更有效的发挥群组辐射作用,架构畅通、有序的生态文明意识之“网”,迫切需要关注、群组互动的协同效应两个关键问题。

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表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与NGO组织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环保NGO组织是传播生态文明重要的群组。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创新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环保NGO品牌,使其成为区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在民间资本活跃、参与热情高、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具有发展环保NGO的良好环境和基础,切实加以引导,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使环保NGO组织尽快找到自身的作用空间,将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加大群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将成为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简化审批手续等措施,激活环保NGO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发挥群组互动协同效应。群组具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意识形态,是生态文明意识集聚、传播、提升的关键节点。点点成线,线线交互,发挥不同人群或组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是架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网络的根本路径。建立政府、企业、NGO、民众的生态文化互动体验交流机制,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创新互动平台,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如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增强公众参与程度等。

参考文献:

[1] 高学武.对大连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N].大连日报,2006-09-04.

[2] 姜冬梅,刘文英,高良敏,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7-10.

[3] 江泽慧.构建生态文化体系[N].西安日报,2013-04-22.

[4] 王君.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战略构想[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2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心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17-02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人们越来越渴望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文化的开放繁荣,心态的健康积极,是对时代与国家提出的新的要求。伴随着这些要求,大众文化、社会心态这两个名词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不少,但对二者之间发展逻辑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出发,提出在制度伦理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一、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

大众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的发展壮大动摇了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格局,重建了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于大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中外学者给出了许多不同解释,笔者借用学者金元浦的定义,即: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1]”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2]。

1.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中国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有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等特点。大众文化是社会心态的反映窗口,社会心态不是静止的,而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大众文化商品性的特点使其自发迎合受众群的需求。社会心态被看成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的素材资源,这使社会心态一定程度上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向标。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而大众文化经过模仿社会心态、去个性化、情绪感染、社会认同等心理过程,依靠影视、广告、娱乐节目、音乐等种类繁多的商品形式和传播媒介展现出来。由于大众文化受众广、表现形式轻松,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极易被民众接受,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心态,这种看似平和、迂回的影响方式甚至对社会心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异在性。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异在性价值在相当层面上被二者的同步性所遮蔽。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心态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相对的自足性,一种对大众文化的疏离,一种逆向的审理,一种层面上的超越和反省,一种思想的质疑和批判;二是大众文化因其自身属性的商品化,作为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社会心态的异在性具体表现为真实性、自律性、批判性等方面。社会心态有着双向效应、中介过滤作用及自我调节的功能,它独立于大众文化之外,能够冷静旁观大众文化由于其商业性带来的过度迎合,具有对大众文化中不合理因素的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社会心态是一个本真的真实,是面向未来敞开自身的内在必然性,即人和自然的发展所昭示的有待实现的超越之境。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它必须遵照生产经营规则, 把握文化市场脉搏,顺应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最终达到把文化产品销售出去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二、在制度伦理、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同步性决定了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任一方进步、积极地发展自身时,伴随着两者的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将引导另一方一同前进,促进彼此完成一次次的更新与发展。反之,当任一方的负面因素占据上风,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另一方。大众文化积极的一面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不加节制地迎合和盈利的性质,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社会心态所包含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将引导大众文化做出同样的选择,并被大众文、化借助文化商品的形式放大,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无处不在、非常直接的感官冲击常常会左右人们的判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当今社会已经成为物本位的社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争取了为数不少的信众,钱、权成为这些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甚至不惜挑战法律界限和道德底线。伴随而来的现代快餐文化让人们心灵在物质诱惑与撕扯分裂越发空虚、痛苦和困惑[3]。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需要借助制度伦理、道德调控的力量。通过立法、完善制度,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宣扬道德原则规范等途径,使道德价值观念成为主流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以高品位、大取向,给大众文化以引领、导向和提升。同时,更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

大众文化生产商们在敏锐嗅觉的引导下对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以大众文化多样的文化产品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调控,榜样力量的带动,将达到广泛的影响效果,强化民众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良好、积极的社会心态。

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从哲学层面加以界定,社会心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中介,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4]。虽然社会心态的提法并非由来已久,但早在古代,中西方的哲学家都不约而同的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中国儒道均提倡“识美丑、辨善恶、知事理”。西方哲学史上,从柏拉图的“白板说”到培根的“四假相说”,再到康德的“直观形式”和“范畴”等等,以不同观点和角度论及社会心态的问题。马克思指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他们的意识[3]”。这里所说的“他们的意识”,就是指社会主体的心态。指出,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社会心态正是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30多年中,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完成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社会心态随之逐步转型和发展,由固步自封到开放包容,由一元化到多元化。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那么如何塑造和确立和谐社会心态呢?

1.完善制度建设。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使人们形成了一定社会共同体的依赖心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打破了原来的大锅饭,竞争和优胜劣汰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达的媒体和网络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看到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心理产生了不满。因此,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有序合理,是和谐社会心态的政治、制度保证。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心态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分配。贫富差距大对社会心态造成的冲击是直接且十分剧烈。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制度的导向,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十分紧要。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二次分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保证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降低弱势群体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此外,通过提供合理的利益获得渠道,确立公平均等的机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3.借助道德调控的力量。道德调控是构建和谐社会心态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是对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补充完善。道德调控,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借助各种相应的社会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使特定的道德原则规范、道德价值观念在大众层面上被接收,并转化为个体的义务观念、良心感、价值目标和实际行为的活动和过程[6]。确立道德调控的目标体系、运用多种道德调控手段、构建良性的道德保障体系、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策略。尤其在社会公德方面,把“道德的应当”转化为“道德的必需”,以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心态。

4.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受到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的冲击,作为社会心态的精神动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2-07-20.

[2]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

[3] 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3(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3

关键词:重新设定;组织文化建设;态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今的管理界、研究领域和与提高组织内容相关的咨询机构中,常涉及到“未来导向”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基本思路,它对企业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质量控制等都起着指导作用,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确立企业现在的行为与工作方法。这个理论的本质问题其实就是“重新设定”。

在1993年5月3日发行的《财富》杂志中刊登了M・哈默和J・尚皮的《重新设定的承诺》一文,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重新设定的概念与操作方法;同年,纽约学者哈珀柯林斯出版《重新设定公司:商业革命宣言》一书,更全面地深化了这一概念与方法。重新设定是在服务和生产质量、减少操作时间或降低成本方面取得真正收益所采取的激进的过程设计。重新设定并非“修补”组织内的破旧事物,而是意味着重新开始,从起跑线开始。它是从将来开始的,然后再逐步往回设定。真正的组织重新设定不受现存的工作方法、部门结构、有效劳动力的束缚,一切均服从于审查与变化。

组织文化是影响成员态度与行为的重要变量,也是进行重新设定的一个重要对象。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更加专业地建立它,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它的有效性,使员工更大程度地认同和内化。作为一种思想性的方法,重新设定从发展的观点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用正确的方法建立组织文化是非常有帮助的。用这种观点进行组织文化建设需要将人的态度历程作为重要因素研究,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发展的观点与方法论两者的关系。

一、组织文化与态度

组织文化,又称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美国《商业周刊》在1980年最早提出了公司文化这一概念。《商业周刊》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价值观,公司用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为树立一种榜样。1981年美国学者威廉・大内探讨了组织成员的社会化和对组织的价值观及信念的认同以及组织效率的问题。组织文化的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二十多年中,研究者与实践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大多数论著中,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一般是以组织为主体的,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内的价值观、信念和习惯,这与八十年代所提出的定义基本相同。但在最近几年,管理学家从行为科学理论中借鉴了一些经验,更加注重“人”这个因素在组织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管理沟通的著名学者黑贝尔斯与威沃尔的定义是:“指共有一套价值观、规范和象征的人群。”比如说,当我们提到德国文化时,指的是由德国人所组成的文化群体;当提到某个企业的组织文化时,指的是由所有该企业的员工组成的文化群体。这个关于文化是“人群”的定义,使我们认识到在提到组织文化时,不仅指的是组织的价值观,而且是一个共有价值观的人群。因为文化就是通过不同个体价值体系的集和所体现出来的。所以,组织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对员工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对员工同一价值观的建设。

对于组织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把握个体行为与意识变化时所产生的相应影响。上面所说的变化就是员工在接受价值观时发生的态度转变。态度是一种对待特定的人、团体、思想、问题或物体的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信念与行为倾向,包含情感、行为、认知三个核心部分。在艾森的《理解态度与预测社会行为》一书中提出了行为意向模型,解释了态度与行为不协调取决于内部与环境的约束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员工是否在态度与行为上都认同组织文化,并且想办法使员工的态度与行为相协调。企业需要从外部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协调采取推进方法,比如说增强与组织文化相对应的行为频率、大量有意识的联结、提出相应的模仿对象,等等。同时,也要注意员工内部的态度改变,即态度的历程。一般而言,态度的历程包括三个层次:顺从、认同(同化)、内化。它描述了个体在接受某一问题时从被迫接受压力改变态度到将信念纳入自己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些行为科学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组织文化与个体的关系及个体在接受价值观时的科学过程。

组织文化与态度的科学关系,是使用重新设定的方法进行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有些学者认为,组织文化的建设不应当使员工有被迫接受的感觉,应当是员工自觉的认同和内化,企业的作用是一种引导。这种观点当然是正确的,压力下的态度会随着压力的消失而消失,内化的态度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但是,态度的历程往往是不能跳跃的,没有被动的接受;没有增强、联结、模仿,内化不可能自然到来。更何况重新设定是一种基于将来的逐步往回设定,相应的态度并非所有员工都可以轻松接受,开始时采用外部力量使员工接受再逐步认同和内化是必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组织文化的建设需要符合员工态度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利用员工一些积极的态度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总之,组织文化的建设是对群体价值观的建设,它应当符合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尽可能地促使个体将企业信念纳入个人价值体系。

二、发展的观点与方法论

重新设定是一种基于发展的观点考虑问题的方法,在设定时是不受现有状况限制的。比如,某企业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而该企业的目标是成为该行业领先;员工群体成为问题解决型团队。那么这一家企业是受制于现有的限制建立一套不完整的组织文化,然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还是从企业的发展出发,建立一套完整并能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组织文化呢?答案是明显的,我们要从企业的远景分析问题并设计解决办法,减少制度频繁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当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也是必要的。这种思维方法对于企业从全局上把握问题、分析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使企业在不断的变化中认清主要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企业就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掌握必要信息、针对企业内部的分析、对未来形势的预测,等等。基本工作的完备才可以使我们真正准确地进行组织文化设计。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是科学的态度,虽然不可能预测到今后会出现的所有情况,但以企业正确愿景为基础所做出的文化设计往往稳定性是较好的。

2002年7月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史密斯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时,讲到了发展的问题。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文跃然提到他在研究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一部分企业对于方法论非常重视,可没有从企业的发展考虑问题,以至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越解决越多,不断想出的方法解决不了不断产生的问题。在1999年的读书杂志上,刊登过著名学者汪丁丁的文章《经济学与屠龙术》,探讨为什么一些学者在给企业作咨询时使用的方法很漂亮,却不实用。从这些理论中我们不难总结出:方法论非常重要,但不能因为过分重视它就忽视了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现在高等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常常将操作性、实用性挂在嘴边,轻思想而过分偏重实践,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对的。方法论与发展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哲学关系。方法论着眼于实际的现实问题,但解决问题也存在先后、轻重、缓急的不同,想要更好地把握这种差异就需要能从发展的视角掌握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果两者的距离过大,就容易产生文老师所说的“不断想出的方法解决不了不断产生的问题”这种现象。

重新设定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但不代表着它与方法论相抵触。事实上,再优秀的整体性观点也需要方法论去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组织文化的建设,方法论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先后的问题,同时在确立发展的观点时贯穿着方法论。也就是说,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然后运用方法论根据先后、轻重、缓急解决具体问题。

三、重新设定的组织文化

重新设定的组织文化是指在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从企业的发展出发,逐步向回设定,不受现存状况的限制。重新设定不是对原有组织文化的修补,而是重新开始。新成立的企业往往从本企业的愿景建立组织文化;老企业在这个重新设定的过程中减少原有组织文化与惯性的束缚,重新开始从将来向回设定组织文化。从态度的理论来看,重新设定避免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制度的不信任感,有助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态度内化。假如我们从现有的企业状况出发,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现时需要但今后需要调整的组织文化。那么,对于某一个员工而言,他需要不断调整态度去适应变化了的组织文化,不断的变化使他只是顺从而非内化。而且,组织文化中制度、规范的不断变化,也会使员工产生“制度总是会变的,不去过分重视”的感觉。重新设定从将来出发,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保证了所建立的组织文化在一定时间范围的稳定性,符合个体的态度历程,有利于员工对于组织文化的内化。

我们一般将组织文化分为潜层次的精神层、强文化(礼仪、服饰、口号、标语等)和弱文化(制度、规范等)。重新设定的组织文化是在这三个层面以未来为导向的设定。通过企业对目标的期望将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不同背景的各类人员组合在一起。重新设定组织文化服从与审查与变化,这意味着虽然在设定的过程中不受以往与现有状况的束缚,但在审查过程中仍要注重以前与现在的影响。只有企业进行充分的审查并且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变化,才能保证重新设定的有效性。这正如黑尔里格尔所说的:“但仅仅从头开始并不能保证成功。重新设定总是困难重重,据估计,50%的重新设定项目是不成功的。”这往往是由于缺乏准确审查,在企业从将来一步一步倒推设定的过程中放大了偏差,建立的组织文化缺少弹性与变化,不能保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

总之,作为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方法,重新设定组织文化需要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员工态度与行为的统一,依靠优秀的组织文化谋求企业最大限度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美]黑尔里格尔,斯洛克姆,伍德曼.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美]桑德拉・黑贝尔斯,里查德・威沃尔.有效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赵慧军.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美]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4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

1.文化与文明

理解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理解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其中首先要理解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内涵。通常情况下,我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通常被认为是广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涵了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表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遗迹和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一切“人化”的事物。“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只是包涵与精神活动、生产有关的一些意识或思想观念形态。基于上述解释,本文中涉及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同样,对于文明,也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文明是指文化发展的积极向上的产物的综合,是优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方面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指一种与野蛮相对立的一种社会状态。文化与文明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文化以文明为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化”,文明则是在“人化”产物的积极向上的部分,文明表现着人类进步的一种社会状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同一发展过程(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2.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来说,生态文化概念的内涵要复杂和广泛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化就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如果说,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全新的文明类型,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的话,那么,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是理念、行动、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是前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汲取。

二.张家港市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土地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张家港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港口城市,市民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组成结构较为复杂。近年来,张家港市通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业污染得到综合治理,水、气、声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围绕生态建设形成了具有张家港市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成为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力争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张家港市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张家港市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

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张家港市民的生态文化意识。正如在前文所说,张家港市市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

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张家港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张家港市的生态文化资源,突出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强化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张家港市对于生态文化建设具体落实的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张家港市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认识还不清晰,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东风,在全市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

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张家港市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任务,结合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

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张家港市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往往被忽略,知识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发展面向世界的文化是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

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市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才有可能;只有全市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张家港经验’对‘美丽江苏’建设的示范研究”( CXZZ13_0851)的阶段成果;2013年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张家港经验’对‘美丽江苏’建设的示范研究”(项目编号:SKCX13S_047)的阶段成果。]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5

大学生群体十分特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正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研究证实,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中国,青年人中间大学生群体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政治素质又比较好的群体,这个重要人群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中国未来走向和国家前途命运极为关切的影响因素。通过近几年对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滚动调查,笔者发现有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关注中心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不再把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中间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现象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减弱

中国传统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其价值取向以强调自由和竞争、张扬个性,崇尚人权等为特点。这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共同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或没有做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应对,则容易导致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渐弱,给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无限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使互联网上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激荡。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将网络作为向我国大学生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及有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容易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因此,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已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三)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烈冲突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对他国实施文化渗透,企图同化、消解他国的文化传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即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甚至否定自己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我国经历了备受欺凌的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又有“”的挫折和失误,另外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发现原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人们为中国的落后而痛苦,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空前规模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偏激的、割裂历史的文化反思,是对本国、本民族缺点的放大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完全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的过度美化和采纳,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新路径

(一)以多元整合的态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导向与灵魂。同时,当今中国文化渐趋多元,就会有多种其他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虽然有些敌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挑战,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因此,要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应该采取兼容并蓄、多元整合的文化态度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需要具有宽容和对话的精神,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政治宣传、组织谈话、领导谈心等方式,注重形式,未能很好联系高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茫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上应做到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沟通上,不回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中的问题,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这样,大学生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能够自主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宣传和讲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是大学生“四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讲解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程。当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专职队伍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次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关注社会实践,关心学生、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把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传达到每一个理论关注者的眼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把素质和质量关、考核贯穿于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跟得上时代脉搏。在现今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要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把握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理论战线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精兵、是能手。

(三)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坚定意识形态认同感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它的内容和形式将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中应该更加注重内容和活动设计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让大学生用广阔的视角和理性的态度来分析社会现象、理清思路、剔除其中的一些混淆因素,确立正确的社会认识和社会判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全面化和系统性。首先大学生要拓宽自己的活动范围,例如积极投身到学校与社会联合开展的下农村、下车间、下社区的活动中去,尝试各种角色和身份的锻炼,让学校大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的生产生活,在学校学生和工人、农民、公务员、企业家、政治家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其次要锻炼自己形成坚强的意志,例如加强军事训练,意志力和纪律性是军人队伍的一大特点,这也正是学校学生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地方,此外还要加强国防建设观念;第三,树立良好的研究习惯,研究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从实践中找真知,在调查研究中求真谛。大学生必须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用现代的调查研究方法去验证真理,并践行真理,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具体来说,首先在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中应坚持连续性和阶段性实践的统一,实践指导教师要坚持全过程参与,同时要对阶段性成果做一总结,查漏补缺;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奉献精神是不矛盾的;再次在实践活动的覆盖度上要使得社会实践体现普遍性和独特性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参与的社会实践体验和感受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最后在实践推动上使社会实践的指导和支持具有社会性和合作性。最终目标是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觉悟提升、素质拓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的重要平台。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6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指人们自觉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持有同向性情感和态度,内化为个人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并外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西方世界掌握话语霸权;社会文化多元化;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行为失范;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影响因素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意识形态原理》中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科学”。自此以后,意识形态概念在欧洲广泛流行开来。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46年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其诞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未曾对意识形态做出明确的界定,但明确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可以说,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所倡导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并以其作为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石。意识形态认同是人们对一定阶级所提倡的思想、理念、价值的认可、接受、遵从,不仅仅是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简单同意和接受,而且是人们更深层次的心理倾向、情感归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2]简言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指人们自觉地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持有同向性情感和态度并内化为个人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并外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与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基础、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阶级性与科学性、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却面临诸多挑战,其吸引力、控制力、整合力、凝聚力、规范力不断下降,认同危机逐步显现。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培养、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应对诸多挑战、化解危机的重中之重。为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影响、消解人们认同的主要因素,以便使该问题得以切实有效的解决。

一、西方世界在价值观上的话语霸权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从当今世界话语权角度看,西方世界掌控着价值观话语霸权,而中国的价值观话语,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处于相对微弱的地位。西方世界在价值观上的话语霸权消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这种霸权首先表现在语言和技术领域。众所周知,工业革命不仅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地位,而且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综合国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以英语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语言逐渐由一个小语种变成了一种国际语言。语言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同时,英语借助于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技术成为占据互联网信息的主体,而我们的中文信息仅限于很小的一个比例,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的信息在其中又是很小的一个结构组成。在我国,英语的教育和重视被放在了一种极不适当的高度,英语被无限拔高其社会价值的同时,却是许多青年人中文素质一定程度地衰退。同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大片以一种娱乐的方式悄然传递着美国文化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人们思想中“制造”着一种虚幻的“美国梦”,并进而使人们从心理深处产生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同,却对本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怀疑。

作为一个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依托,尽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具有真理旨趣和文化基石的特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也取得重大成效,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没有真正内化为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价值核心,还未成为社会的精神向度和自觉的信仰追求,未曾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然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凭借其发达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利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契机”,借助娱乐文化、网络媒介,大力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特别是借助当下十分流行的“普世价值”论这种貌似“人类普世话语”的表达方式兜售其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行为,反映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渗透,压缩着原先就已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存空间,在世界话语体系中把持了价值话语霸权,进而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

二、多元文化格局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中,我国社会文化也呈现多元化格局。多元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极大丰富文化信息的内容和数量,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前现代时期的文化信息短缺状态;另一方面,相比原先的闭关锁国政策而言,本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没有一定的开放和汲取,故步自封,文化是发展不起来的,但多元文化格局确实威胁本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同时,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娱乐主义等具有极大负面作用的大众文化借助网络媒介和市场经济迅速崛起。虽然我国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但马克思主义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以其满足和整合人们精神需求的难度加大。部分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其原因归结到中国一元化指导思想上,开始误解、扭曲甚至诋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青少年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一些不良文化利用青少年的成长期,宣传片面的、不科学的思想,俘获了相当程度青少年的价值认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不良文化不仅降低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而且思想支配行为,进而误导部分青少年的实践活动,阻碍其健康成长,甚至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

主流文化具有引导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良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和交往方式,而且极大地冲击了主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导致主流文化心理和政治价值在个体生活中由“中心”走向“边缘”。与其承担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相比,呈现出尴尬的破碎化形态。这种地位的变化,投射到社会整体层面,表现为意义感丧失、归属感失却、整体性浮躁、存在性焦虑以及人们精神家园的沦陷、心灵空间的萎缩。由此,从社会文化环境层面,缩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资源,祛除了社会依托,冲击了文化环境基础。这种社会宏观的沦陷直接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处于一种空心化的境地,从而严重影响人们对其发自本心的认同。

三、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和行为失范挫伤人们的情感认同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党的思想体系的接受和认可即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由广大党员干部制定,并由党员干部率先宣传、落实、践行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及行为规范现状直接影响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建党90 多年来,我国的国情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党情也随之发生巨变。部分党员干部受内外条件的影响,缺失理想信念,滋生腐败思想导致行为失范,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严重缺失理想信念,挫伤人们的情感认同。党员干部的理论内涵、世界视野、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情操等,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4]然而,在理想信念上,部分党员干部不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坚持无神论,反而信封建迷信、信鬼神,一定程度上诱发人们对“四信”产生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党和政府的信任危机、社会主义的信念危机、改革开放的信心危机。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部分党员干部由于缺失理想信念,不仅丧失了自身经受住考验和抵制风险的精神支柱,甚至诋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其规范力和感召力被削弱,极大地挫伤了人们对其情感认同。

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行为失范,没有发挥表率、榜样作用反而呈现负面影响,挫伤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在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今天,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尤为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6]党员干部表现出的正能量、先进性、榜样作用能有效地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相反,倘若部分党员干部没有以身作则,呈现负面性和证伪性,那么就很难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利益阶层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成为特殊的利益集团,脱离群众基础,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下,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失去先锋模范作用,党内的腐败事件不断发生,导致部分人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不少群众有了“仇富”“仇官”的心态,更有学者指出,不管党和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习惯地持怀疑态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然遭到削弱。

四、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须改变

部分人对意识形态的误解、疏远、反感、偏离,来源于教育方式的单一枯燥、机械僵化。我国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方式,在重复、强制灌输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其心理把握,缺少对其现实关怀,不能与教育对象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人们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自然不能从情感上、心理上认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情绪。此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体内容解读不到位、不全面,也是消解人们对其认同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部分内容抽象、晦涩难懂,难以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出来,也缺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缺少对当代东西方文明的借鉴。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感到困惑,理解不到位,从而产生片面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引发认同危机。

就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维度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讲,在很大程度上还囿于一种纯理论的叙述状态。因重理论轻实践,在解决现实问题时,缺少说服力、回应力,人们必然对其表示疑惑。意识形态必须反映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好,如果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现实实践内容,不贴近人民群众,不能从13亿人民所努力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来寻找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那么,它就必然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也必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因缺乏生命力而被人们所抛弃。因此,这就要求党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人们的社会实践,深入人们的工作空间、生活空间,知道人们心中所思、所困和所欲。具体分析、研究、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才能使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另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而处于低潮的当下实际,使得人们对共产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缺乏足够的信心,削弱人们对其认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意义上的认同是一个主客观因素双重建构的过程。只有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并分析影响认同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才能有效指导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从而切实增强人们对其认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4].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03-01(01).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

[6].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7

关键词:强国家意识形态;弱国家意识形态;潜国家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2-0035-03

国家意识形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维护和发展一定的秩序而由国家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推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在该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是诸多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与核心。国家意识形态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是对一种社会制度合法性的根本性论证,并以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态发挥作用,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认同现存的社会制度、国家行为和社会生活。[1]构建价值认同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战略调整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多层次的内容,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构建这样一项复杂、涉及面广的价值体系工程,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注意到内容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到各种认同主体的特征、情况,采取多种选择方式。鉴于此,笔者认为,根据意识形态本性彰显、表现程度的差异及其作用方式的显隐程度,可将国家意识形态分为强国家意识形态、弱国家意识形态、潜国家意识形态等三个层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综合运用这三个层次。

一、强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线

强国家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指向性,以直接、不隐晦的方式表现其内涵,论证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方向,是强国家意识形态特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属于政党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属于国家意识形态,从其先进性角度来看,都属最高层次内容,即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100我国特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党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基础,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根据。毫不含糊、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要素,我国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也是塑造党和政府合法性资源的最佳资本和有效手段。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守的底线,是凝聚党心、民心的理论武器,要旗帜鲜明地强化和坚持,绝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导致思想混乱乃至社会动荡,剧变的悲剧就有可能在我国重演。

由于强国家意识形态是直接、不隐晦的意识形态表现,它往往以说理诉诸接受者的思维、理性见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十分重视理论的传达、道理的灌输,重视受众理性和理智上的接受,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不可能自发地成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群众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当然,根据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方式的选择,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既要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更要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既要敢于和善于在理论上同错误思想展开斗争,又要做到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祛除纯粹依靠政治权威的弊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使民众产生对理论的信服和文化的自觉,通过受众的心悦诚服和理性认同使其持久地发挥作用。[4]

尽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强国家意识形态特性的突出表现,同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层次内容,但其教育的重点对象又应有所区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其主要对象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既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个人的政治信念,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共产党员按照共产主义世界观改造自己。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主导、示范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不仅是全党而且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政治基础和最大的价值共识。因此,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凝聚全社会的力量。

二、弱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扩展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应对当代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突出了意识形态的建设性要求,向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道德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含了直接、不隐晦的强国家意识形态因素,也包含了从属于社会普遍意识形态的弱国家意识形态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动力,从其广泛性来说,属于社会普遍意识形态,因而具有明显的弱国家意识形态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社会普遍意识形态的延伸和扩展体现了我国当代意识形态海纳百川尽可能吸纳和涵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包容性,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对当代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回应,也拓展了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创新空间。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虽属当代普遍层次的价值认同,但在中国的特定情境下,蕴含着对中华民族心理皈依与意义支撑的价值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虽是底线伦理认同,但蕴含着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共同文化需求和共同文化责任意识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建构的道德基础的认同。这些内容是对全体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不是要弱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更不是一种否定。相反,这是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看,这些社会普遍性的内容对广大民众来说具有更大的必要性、适应性。对普通公民来说,达到了这些基本要求,是向更高层次、更高要求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的基点。立于这个基点,我们才能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潜国家意识形态: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式

民众对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接受与否,与这种意识形态传播教育的方式、方法直接相关。只有方式、方法适合民众,意识形态才易为民众所接受。从本体论角度看,国家意识形态是文本与认同的统一,只有当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文本(文件、论著、讲话等)表述,而且被社会公民广泛认同时,才能说这种意识形态获得了合法性,并真正建立起来。[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感性化、学术化、日常生活化发展的趋势。[6]在当代,意识形态更多地通过学术思潮、学术话语等加以表达,借助文化和情感以获得更加广泛而卓有成效的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为心理和情感取向的潜意识形态。因此,要不断创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方式,采取渗透式教育手段,诉诸人们的感受,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曾经卓有成效,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如过度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功能;过度重视宣传主体,忽视受众的主体性;过度倚重“填鸭式”的政治灌输,忽视宣传教育的启示功能。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重视强意识形态性的教育,而对潜意识形态性的教育重视不够。潜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在于面向现实,贴近生活,从受众的主体性出发,以大众化、生活化、文化的方式,使社会核心价值渗透到人民大众的社会心理结构中。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理想建构和目标追求,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并由人民群众参与的意识形态,是以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宗旨的。[3]10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人们接受、认同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广泛地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即最大限度地实现大众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关键就是要贴近大众生活,以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切入点,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入情入理、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将其理论内涵通俗化,从而渗透到人们精神、心理和情感世界,使其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掌握、认同,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自觉追求。

二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日常生活世界是人们直接生存的、经常体验的基础性世界,是人们最原始需要、情感、经验产生之源。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合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即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关键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社会实践和生活世界回归,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理论宣传要找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选取教育素材,用老百姓的日常话语表达,增强语言鲜活的生活气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化为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化。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性,也是塑造意识形态的载体。[7]改革开放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与手段上,都带有浓厚的政治性,缺乏文化性。受其影响,文化特质也被掩埋,因而意识形态工作逐渐呆板,与现实脱节,其价值也受到质疑。在现代社会,文化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大众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文化性,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在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文化始终是培育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母体,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7]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其自身存在的文化情景,彰显其所特有的文化亲和力。因此,在大力发展主导文化的同时,要努力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整合,借鉴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传播先进思想,利用各种积极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心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成为文化创造、文化传承、文化熏陶的过程;要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文化化。潜国家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式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意识形态政治话语过强、形式呆板、空洞说教的不足,丰富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强、弱、潜国家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必定能更为有效地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的规律性――30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78-85.

[2]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11.

[3]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5]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与实现“引领”功能的基本方式――兼论六十年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与引领成功经验的理论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5.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12.

[7]宇文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7-84.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并明确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也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式。当代社会,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而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正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而悄然兴起,并日益成为引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 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 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促进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重点。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而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毁。在传统文化观的作用下,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和感观享受第一主义,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费成为时尚,人们以大量占有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为荣耀,以此炫耀自己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为了满足这些远远超出人类合理需要的要求,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贪婪,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摒弃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即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正确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变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的极度享乐主义消费观。全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3. 突出制度保证,加大政府行为和制度建设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涉及到诸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公正等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不能指望市场的各个利益主体自发地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资源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说到底就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过度“溢出”,就是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的缺乏保护。目前的社会权力结构中,能够充当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人角色的主要是政府,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政府有着重要的职责。而政府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决不能为追求政绩搞短期繁荣而牺牲环境和资源,政府要代表公众的利益,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监管,真正维护公众的利益。还要通过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生态文明行为,约束不文明行为。在强化政府行为的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管理体制,使生态文明者受保护、受褒奖;使破坏生态者受制裁、受惩罚。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的约束下,生态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保证。

上一篇:市政道路管理范文 下一篇:棉花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