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8:16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1

论文关键词:团队认同,知识生产,管理

 

序言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团队中的团队成员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思想观念、信心勇气、品格意志、传统习惯等个性上存在着差异。要提高协作的效能,加强认同管理至关重要。

1团队认同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同一性”;二是“独特性”,即时间跨度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人对自我身份同一性的执着寻求,是自我人格确当性的艰难求证,是人对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之人性整全性、健全性理想的永恒的理解、追求和合理表达。自我认同实际上是自我不断重新确认自己的过程,是把握自己、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得生存理由和生存意义的方式。寻找认同的过程,就不只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而是一个直接参与政治、法律、道德、审美和其他社会实践的过程。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认同的形成和定型的过程。自我认同使人有了一个本体的支点,它是人对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定位,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当代著名社会政治哲学家,加拿大的查尔斯·泰勒教授认为,自我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立场,使自己能够在各种情境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有价值的,或应当做的,或者我支持的或反对的;一旦失去这种承诺和自我确认,人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判断事物对他们的意义[1]。安冬尼·吉登斯认为管理学论文,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潜在情感承诺,意义的认知框架就不会创造出一种信念,而信任、希望和勇气都与这种承诺相关联;创造性意味着在涉及预先确定的活动模式时,能够创新地行动或思考的能力,它与基本的信任认同紧密相关[2]。

团队认同就是当个体对于团队的信仰达到自我参考和自我定义的时候。Trail&Anderson(2002)检验了八种动机(替代成就、获得知识、审美、社会交易、戏剧/兴奋,逃避、家庭、和运动员物理技能评价)对运动团队认同变异的解释力,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动机解释了认同超过59%的变异”论文服务。

人们认同团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效能感。一个人如果其自我概念部分基于团队的、职业的,或组织的认同,那么他或她参加团队活动带来的团队认同将会阐明并肯定他或她的自我概念。总之,人们对团队的认同越多,他们越有可能经历特定的心理回报,比如高度授权的感觉。如果团队内缺少了很强的共享认同,团队成员很可能消极地评价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当问题或错误表达发生时很可能假定是竞争情形而不是合作情形。如果团队认同很显著,团队成员往往倾向于更忠诚、更信赖,更可能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谈话管理学论文,可以减少误解,并可能潜在地促使信息流动,致力于维系的团队联系并促进团队福利。

2知识生产的新趋势

知识生产就是知识的生产。2000年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其定义为个人、团队或组织成功地生产新知识和实践的境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商业化的发展,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吉本斯(Gibbons)等人的研究,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相比,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知识生产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传统知识生产是在专业学术背景下进行的,而新知识生产是在应用语境下进行的。

二、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如项目建设、事务管理等)解决的需要,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

三、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不同背景的知识工作者如学者、研发设计者、生产工程师、熟练技工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了知识的生产,如网络公司就是知识生产团队往往是异质性很强的团队。

四、知识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社会问责已经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

五、对知识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学术本身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兼顾智力、社会、商业和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

吉本斯把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而把新出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I。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性”、.知识生产主体和场地的多样性、知识生产的反思性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多样性为知识生产模式II的显著特征[3]。

知识是通过群体合作被创造和应用的,因而知识最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关,但是这一事实却长久以来被视而不见。知识生产要充分考虑了知识操作对组织及社会背景的强依赖,尤其强调人际互动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把焦点放在更关注行为并将其置于实体性社会关系之上管理学论文,由此将知识生产统一在网络化的实践共同体之中来进行讨论,从而自然消除了传统的组织学习研究当中人为设置的藩篱。网络化实践共同体涉及多个社会共同体间的协作,它们有各不同的规范、文化价值观、认知偏好等,因而知识生产只有在至少能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员之间才可能进行,这恰恰反映了知识生产的社会建构属性。因为知识只有在导致行为产生的情况下才会体现价值,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它处于被知道的背景中才能理解到。行动、理解和沟通间的相互关系是知识生产的关键,参与互动的方式则居于知识生产的核心地位。创造性的经验是个人价值感并因此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支撑。如果个体不能创造性地生活,那么无论是因为他们被强迫重演故伎惯例,还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有效地与周围的个人和客体形成紧密的联系,“公民冷淡”和“犬儒主义”就可能发生。知识生产包含了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等内容,其中知识创新又包括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知识创造认为新知识的产生得自于知识的连续转换—即以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所组成的一个无终点的知识螺旋之中。

3知识生产新形势对团队认同管理的启示

在以时空分离(跨越时间与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抽离化机制(驱使社会生活脱离固有的规则或实践的控制)、制度反思性(多数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依据新的知识信息对之作出阶段性修正的敏感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背景下,彼得·什托姆卡在《信任》中指出,当代在进行着两种社会学范式的转变:从对行动“硬的”、功利的、工具性的、实证主义的想像(以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为例)向行动“软的”、人文主义的、有意义的想像(以符号互动论、现象学、解释学、文化研究为例)的转变;从把行动看成完全理性的、始终算计的、一贯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花费(“经济人”)的想像向对人的更丰富的图画——包括情感的、传统的、合乎规范的以及文化元素:价值趋向、社会联系、依恋、忠诚、团结、认同——的转变[4]。面对以知识生产模式Ⅱ为标志的新的知识生产组织——成员背景、身份、专业、文化差异性很强的团队的出现,同样需要我们加强团队认同的概念、内涵、前因、结果和测量评价方法的系统理论研究,进一步反思团队管理的行为与艺术。总体来说管理学论文,我们要从团队的构建、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的培训、团队的激励、团队的沟通、冲突的管理、团队的决策、团队的领导、团队的文化作系统的思考,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提高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合作意识,以达到1+1>2的管理绩效[5]。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愿景、目标激励。美国学者沃伦本尼斯指出:“伟大的集体是充满活力的乌托帮,是人们的期望所在”论文服务。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寻找意义。使每个团队成员感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如同寻找圣杯那样伟大。所以对团队愿景、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使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接受团队的价值观,实现价值认同进而实现对团队的认同。

二、制定团队合作规则。即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时必须遵守的标准。如支持规则、沟通规则、协调规则、反馈规则、监控规则、团队领导规则、团队导向规则等。团队成员熟悉这些规则,可使团队内部运转畅通、关系融洽更加容易。

三、提高组织声誉。中国人尤其看重面子,高声誉的团队会使团队成员觉得很有面子,进而满足受尊重的需要。致力于提升团队的整体声誉,通过满足员工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

四、提升管理者素质。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更多地体现在对团队管理层的认同。因而加强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将会极大地促进成员对团队的认同。

五、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文化。通过打造平等民主、协作创新、学习融合为特质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认知能力、沟通分享能力、系统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团队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5)

[2]:安冬尼·吉登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

[3]:MICHAELGIBBONS.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contemporary societies[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4.

[4]:[波兰]彼得·什托姆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中华书局,2005(4):1-22

[5]:姚裕群等.团队建设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4)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1 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

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irgit verworn.industry as the knowledge base: the way asians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industrial, and public se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vol 34, no3-4,379~389.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057-02

1 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 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

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irgit Verworn.Industry as the knowledge base: the way Asians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industrial, and public se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Vol 34, No3-4,379~389.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4

关键词:县级;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烟草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在特殊的政策、特殊的体制下经营特殊的商品。县级烟草企业自2006年底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经营主体和经营权归市公司管理,但县级烟草企业仍对企业的人、财、物、产、销实施具体管理,具有资金密集,垄断经营,点多面广等特点。安全管理仍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职责,如果不抓好安全管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企业财产就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员工身体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不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企业的安全目标就不会顺利实现,也难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安全保障。为此,县级烟草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县级烟草企业的安全管理与“两烟”生产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企业安全工作管理现状

有的县级烟草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忽视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安全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只停留在口头上,没落实在行动上,这些现象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县级烟草企业能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工作环节来抓,充分挖掘安全管理工作潜力,合理利用现有安全工作资源,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工作在“两烟”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个别县级烟草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职责,也没有按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监督落实。

(二)教育管理滞后,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纵观县级烟草企业的员工队伍发展状况,员工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一是思想观念陈旧、安全管理工作不够细致。部分员工存在安全意识淡薄,总认为不会出安全事故;有的部门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安保部门的事,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和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抓好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无主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意识,等、靠的思想严重。二是劳动纪律松驰,工作不主动,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我行我素,自以为事,目无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等。三是教育管理滞后,缺乏执行力。取消县级公司法人以来,虽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成本,加大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但是,管理还不够精细,流程不够优化,规范不够严格,员工的思想教育还不够深入,安全管理能力低,缺乏执行力,这给安全发展、富有成效地开展安全工作带来障碍。

(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条件薄弱

尽管近几年市局(公司)、县局(分公司)逐年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安全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条件仍然比较薄弱。一是县级烟草企业的房屋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建筑年代久,部分房屋屋面出现渗水、板面露筋、墙体开裂等情况,给安全管理和安全隐患整改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烟叶工作站(点)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全生产条件比较薄弱,设备不配套、设施简陋,距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宣贯力度不够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员工行为、素质、安全意识的具体体现。然而,一些县级烟草企业,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宣传、贯彻。有的员工对于什么是企业安全远景、安全目标,安全使命,行为准则都不清楚,更不用如何把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安全保障。

三、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县级烟草企业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安全”的要求,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目标管理,加大责任考核力度。一是县级烟草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履行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到人;二是县级烟草企业各部门要对各自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负责,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到各岗位,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监管到位,形成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力度,对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部门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并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5

【关键词】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系统 无形资产核算 无形资产管理

一、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在于创新

(一)无形资产创新发展是客观的必然

1.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

无形资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无形资产的相应发展。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无形资产面临的新环境。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智力资源资本化、产业高技术化、信息社会化、信息网络化、投资无形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终身化等。发展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提出了国际化、系统化、集中化、层次化、信息化、规范化、效益化和知识化等新的要求。

2.无形资产改革需要创新

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改革由局部转向整体、由经济领域转向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都将面临着一些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课题。与此相适应需要对无形资产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而深化改革就需要无形资产创新。

3.发展无形资产学需要创新

自然科学在发展,其他社会科学在发展,无形资产科学也需要相应地得到发展。发展无形资产学的关键在创新。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和无形资产改革都需要创新发展无形资产学。

无形资产创新是有关人员在无形资产实践过程和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无形资产创新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和与原来不同的有利于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扬弃与发展的过程。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新的事物。创新的本质是发展,发展是创新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创新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事业的发展。

(二)无形资产创新的分类

无形资产创新按组织性质划分有:

1.原始创新,是首先或最早进行的无形资产创造性活动;

2.集成创新,是整合多种因素而进行的无形资产创造性活动,如有效地组织相关院校结合、相关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和国内外结合等多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进行的无形资产集成创新;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对引进理论、技术或方法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性活动。

无形资产创新要提倡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创新者独立地根据需要并能拥有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自主创新属于导向性政策,就是要有一种自主意识,敢于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靠自己来完成。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如在科学理论的发展中,新的科学理论,其最闪光的部分是新的被检验是正确的研究成果,但也包括了原有理论中被检验是正确的内容。科学理论的嬗变,是在继承原有理论中有用内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实事求是的一种科学精神。同时,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还要正确认识创新与借鉴的关系。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包括西方国家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为创新理论提供参考;但不能搞照抄照搬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是一切都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理论。

无形资产创新表现在各个方面,当前,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相关概念的比较,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确认,实施无形资产核算多元模式,建立无形资产多层次管理体制等。

二、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开拓

(一)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

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对无形资产运动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无形资产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还存在两种认识误区:第1种认识误区是无形资产等同于无形资产核算论,有些人认为无形资产是由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所规定的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几种无形资产所构成。第2种认识误区是无形资产等同于知识产权论,有些人认为无形资产是由知识产权各要素构成的,即知识产权构成的要素也就是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知识产权一般包括:专利、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技术秘密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号权(厂商名称权)、著作权(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地理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保护(商业秘密)等。

无形资产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其构成要素既不等于无形资产核算要素,也不等于知识产权要素,无形资产系统是以无形资产核算要素或知识产权要素为主体的还包括其它要素的系统。因此,需要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开拓创新,全面、正确地认识无形资产系统的构成要素。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开拓基本上是横向开拓和纵向开拓,横向开拓是发现和识别新的无形资产要素,如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无形资产;纵向开拓是丰富无形资产要素的内容,如属于著作权的发掘民间文艺的作品和后续创作人的民间文艺作品。

(二)建立无形资产系统构成要素确认鉴定机制

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开拓需要建立无形资产系统构成要素的确认鉴定机制。

1.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确认的标准

(1)会计准则确认无形资产的标准。无形资产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②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准则确认无形资产的目的,在于通过确认将企业的无形资产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并经营无形资产。

(2)社会确认无形资产的标准。无形资产系统包括法定要素和其他要素,法定要素是由会计准则确认的无形资产,对于其他无形资产要素也需要进行确认。社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社会各单位的无形资产加以核算和管理。

社会确认无形资产的标准是: ①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从社会视角,无形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没有实物形态、长期使用、预期会带来效益,并获得一定权利的资源。②满足3个条件。这3个条件是:第一,该资产是一种资源,对社会是有用的;第二,该资产是预期会带来效益,对社会是有利益的;第三,该资产是获得的一种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社会确认无形资产的目的,在于通过确认为社会的无形资产,以便纳入社会各单位的核算与管理,发挥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无形资产系统要素鉴定机制

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要纳入规范,不同于学术界的探讨,每个人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而应该有一定的鉴定机制。

无形资产要素纳入会计准则范围的鉴定机制,应该是由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的相应组织,对社会经济实践中有关无形资产的现象、活动和研究等进行调查,按照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确认标准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确定无形资产要素,经过一定程序,纳入会计准则作为法定的无形资产要素。

社会确认无形资产要素的鉴定机制,分别由相关的部门、行业和地区等有关单位对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有关无形资产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本部门事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依据社会无形资产确认标准对其进行研究,如确定为无形资产要素,经过一定程序,纳入该部门有关规范,作为相关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如植物新品种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拥有植物新品种的单位应享有的植物新品种权。相应由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并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对一个企业来说,既要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无形资产内容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又要按其他部门确认的无形资产内容,纳入企业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真正发挥无形资产是一种持续发展资源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开拓,无形资产一般可以包括专利权、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共15种。无形资产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管理的发展,无形资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将会不断丰富与发展。

三、实施无形资产核算多元模式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和《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无形资产指南),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做了全面的规定。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披露等做了规定;无形资产指南又对有关无形资产核算的开发支出的资本化,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无形资产的摊销,土地使用权的处理等做了规定,无疑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是重要的。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了无形资产通过设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从无形资产系统的层面分析,现行的有关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规定,还存在以下问题,即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拥有的正在使用的无形资产。其原因是:①不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的无形资产得不到反映,如属于无形资产的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经营秘密、商号、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得不到反映;②在账面上无形资产价值已摊销完毕但还在使用的无形资产,已没有账面的现有无形资产的结存记录得不到反映。

为了全面反映无形资产系统的构成要素,需要对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办法进行改革,采用无形资产核算多元模式。它要求:

(一)采用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方法基本上采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办法,但对规定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只限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6项应进行改革,不规定无形资产包括的具体内容,而只规定凡符合无形资产标准(条件)的都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相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也就是说,除现行规定的6项无形资产以外,凡企业按规定的无形资产标准确认的无形资产要素,都可以通过无形资产相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二)采用业务核算办法

对于在账面上无形资产价值已摊销完毕但还在使用的无形资产,以及企业拥有或正在使用的没有账面货币计价的无形资产要素,采用业务核算办法,设无形资产备查登记簿,只核算其数量,反映数量的增加、减少和结存情况,以便监督管理。当对企业拥有或正在使用的没有账面货币计价的无形资产要素进行评估价值后,应转入按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

对无形资产实施多元核算模式,可以全面反映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以便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更充分地发挥无形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四、建立无形资产多层次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无形资产管理,是分部门专项直接管理和企业综合管理的体制,全国没有统一管理无形资产的部门。为适应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形势,无形资产系统要素的丰富和发展,需要对现有无形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无形资产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多层管理体制。无形资产管理体制是管理无形资产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组织制度重要内容是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配置和职权划分等,组织机构是管理体制的载体,是管理人员活动的场所。管理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及其他各种制度。管理方法包括基本管理方法和各种具体方法。所谓无形资产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多层管理体制,集中统一是由全国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统一制定无形资产的方针、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分级管理是分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分别管理。无形资产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宏观指导,部门分管,法规调控,相互协调”。

集中统一,是实施全国的无形资产宏观管理,在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无形资产系统的条件下,可以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或其他司)组织全国无形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其成员由相关部委选派;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无形资产管理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与方法,制定无形资产发展规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部门专项直接管理,由不同部门的相关机构分别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无形资产要素。例如: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国家知识产权局系统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②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主要负责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系统的新闻出版、著作权等管理工作。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直属机构。其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标注册和商标管理工作,保护商标专用权,组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加强驰名商标的认证和保护等。④ 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⑤财政部,主要负责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工作。

企业综合管理,企业一般拥有多种无形资产,要接受来自各个国家管理部门对该部门所管理无形资产的指导或管理,实施对无形资产的综合管理。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相应建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制。企业建立无形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是:以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集中统一;岗位职责明确,责权利相结合;与企业管理体制相适应。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制是“产权清晰,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其要求:无形资产产权必须划分清楚;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形式;管理岗位职责明确与权利相结合;建立管理制度与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形资产机构一般采用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①集中统一。企业设无形资产管理部(处或科)或知识产权部(处或科),设置职能岗位,明确职责与权益。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应由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分管,并由精通技术、法律、财务、经营各方面的人员组成。按照无形资产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岗位,配备无形资产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可以一人一岗、一人数岗或一岗数人,做到人尽其才;明确各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工作流程,加强相互间的协作。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无形资产,如对专利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进行管理。管理无形资产的开发、使用、转让、权益和保护等。要求按照规定从价值和事项两个方面,依据凭证和设置账簿,进行分类和明细管理。全部无形资产要有事项(数量)管理,同时,按规定要有会计价值核算和价值管理。②分级管理。在规模较大、无形资产较多的企业,在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之下,可以分级次进行两级管理,如在企业集团总部之下分各子公司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或在企业总部之下各车间(商品部)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对无形资产机构各管理级次的职责、权力和利益,管理范围和要求,要有明确的规定。实行分级管理,总部负责无形资产事项(数量)和价值管理,总部之下各管理层只负责对无形资产的事项(数量)管理。在我国,除了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以外,一般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组织,没有专职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组织的建设。在国外,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企业内都设有知识产权部,每一个分公司还有知识产权科,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力.无形资产核算探讨[J].商情,2008(1).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6

一、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有感领导,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

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做为安全管理的一项全新内容,能否有效开展,收到预期目的,和其他安全管理一样,关键在领导,尤其是安全生产第一者。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体现有感领导,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积极参加不同层次的安全经验分享活动。从这个角度讲,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既能促进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也能增强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对员工亲身经历的事故、事件的分享,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种事故、事件,发现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强其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感,促进其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

二、增强岗位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的不断提高,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安全经验分享的重点在岗位员工,只有通过岗位员工现身说法,将自己亲身经历或本人亲自看到或听到的各类事故、事件经过、教训和防范措施与其他员工进行分享,才能达到安全经验分享的目的。从这层面讲,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既分享了安全经验,更是安全事故案例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使岗位员工对自身从事的生产作业活动可能要发生的事故、事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自然也就提高了岗位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事故教训的吸取,使岗位员工了解、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岗位员工的紧急避险能力。同时,通过安全经验分享,使岗位员工明白了什么样的操作可能要发生事故,怎么操作能避免发生事故,或者说,使岗位员工明白了什么是规定动作,什么是自选动作,从这意义讲,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有效地促进和规范了员工的操作行为,减少了“三违”行为的发生。

三、有利于推进风险管理,促进HSE“两书一表”的有效运行

安全经验分享要注重针对性,尤其是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本人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事件进行经验分享,从某种意义讲,这本身就是对一项作业活动的危害辨识。通过安全经验分享,使基层干部、岗位员工对生产作业活动潜在危险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过去没有认识到的潜在危险性,或是忽略了危害,能全面识别出来,并结合事故、事件防范措施,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更具有针对性。因而,通过安全经验分享,有利于基层组织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辨识危害、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改进风险管理,促进HSE“两书一表”的有效运行。

四、有利于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安全经验分享,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员工因违章或不规范操作而发生的事故、事件,管理层通过对安全经验分享案例的系统分析,能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管理部门通过安全经验分享,对发现的管理缺陷进行改进。至少应对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一是改进HSE培训管理。就目前整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而言,任何下属单位在HSE培训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身就存在一个改进的问题。通过安全经验分享,能更直接、全面地暴露出HSE培训方面的问题。或者说通过员工分享出的自身事故、事件能更客观地分析其原因,特别是分析其员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原因,无论是安全意识问题,还是能力问题,都涉及HSE培训问题。

二是改进HSE操作指南。无论本单位、本系统发生的事故、事件,从某种程度分析,都与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缺失、缺陷有关,或者通过对事故、事件的分析,可以查找规程、预案存在的不足。因而,需要管理层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程序、预案等操作指南,并达到改进的目的。

三是改进HSE规章制度建设。任何事故、事件的原因可能都与制度的不完善相关连。通过安全经验分享,能较好改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

四是改进设施完整性管理。通过对事故、事件的分析,举一反三地查找设施完整性原因,进而对本单位设施完整性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并保证设施完整性。同时,还可能修订完善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等。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7

    摘 要: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知识管理渐进模型,探求了通过知识管理构建企业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从知识的角度研究了信息化对高新企业的影响,并从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知识管理;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1 信息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起着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以契约为保证积聚和整合知识,知识与资源的组合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可观察的企业能力及行为转化为企业绩效,企业的知识存量、结构,以及吸收、整合知识能力的异质性是形成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因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网络作为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和基本工具。   国外学者从企业管理职能(运营、规划与战略)层次范畴揭示了信息化对企业资源的配置经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路径(图1),呈现一种高阶依赖低阶支撑的综合运用形态,国内学者从功效的角度将信息化的功能归纳为媒介、协同、驱动和诱导四类功能,并提出四种功能相互作用下的创新促进机制:主体关系培育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均衡机制,以及知识创新链优化机制。   企业的创新是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而信息化需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制度诸要素协同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综合理论研究,并结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以从四个逐级抽象和深入的阶段来认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图2),从中探求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   (1)信息流通媒介功能。实施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企业,内外部实体可借助电子邮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快捷沟通。显性知识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跨实体范围的信息检索服务。   (2)信息化革新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是应用于组织结构整合的知识体现,引致了组织协作程度提高和管理优化。由于组织内部存在分工,可编码知识在流通与运作过程中,将因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任务需求差异性而出现有选择的淀积,从而呈现知识配置的优化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借助信息系统的媒介功能,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可以平等、开放地快速沟通,命令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层级,以及时间、地域的限制,驱使组织架构向网络化、扁平化进行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能力提高计划精度,减少时间消耗,通过实施时间管理获得速度竞争优势。   (3)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共享、运作的需求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信息化媒介可以明显地促进知识共享和运作的效率,然而这是一种处于下意识层面的对知识的管理。当企业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集合体的本质,能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主动地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如:激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开发组织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减轻知识转移的障碍等。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积聚(学习、获取、存储)、知识评估体系、知识的运用和转化(SECI模型)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知识价值的鉴别和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予以充分关注:前者是促使微观知识存量和宏观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知识存量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后者则是知识资产价值和企业绩效体现的根本目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4)信息化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优化,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企业运营管理进步的外象,深入到战略层次,其底蕴和根本目的则是建立具备创新诱导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这类组织具有知识良性动态循环的环境,体现为:知识流通、共享、转换的阻尼小;组织单元及员工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存量来学习、理解新知识;企业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组织中,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得到崇尚和弥漫;在管理机制上,应能协同发挥创新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在的创新自激励;组织的创新不是一时的,而是受到知识的运动所诱导,遵循“知识流通和运用发现创新点或问题涌现创新行动实施产生创新成果再激励”的路径,源源不断地持续产生的。企业创新型核心能力(企业配置、使用资源,以及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由此得以提升和优化。   以上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和影响,逐级支撑,构成一个逐步抽象和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对创新型组织机制形成路径的认知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2 信息化对微电子企业知识范畴产生的影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高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微电子产业早在1991年即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范围之一。微电子企业可划分为IC(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类,前者通过CAD软件生产IC功能电路图和工艺版图;后者则通过复杂昂贵的大规模生产设备制造出最终的集成电路。两者分别是技术研发型和生产制造型高新企业的代表。   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部分微电子企业调研了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调查表明微电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受调研企业均实现了内部联网,与外部广域网接通,并拥有或正在筹建对外的WEB网站.受调研的IC制造企业和近60%的IC设计企业建立了用于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信息系统,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方式被广泛运用。微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内生性,能够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而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如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也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受调研企业明显体现出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特征。①企业在内部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共享知识资源(图3),同时通过外部网吸纳外部知识。受调研员工中,70%认为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内部网获取,46%认为主要通过外部网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信息。②IC制造类企业基本都通过广域网向供应链上游的IC设计企业客户提供了信息虚拟通道,以便客户在授权的范围内局部访问自己的内部生产数据,进行进度监控,体现了供应链范围的知识共享行为。③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委派使企业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层级关系、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呈现出柔性化组织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也有所增大。然而在管理沟通有效性方面,绝大部分员工则认同“工作会议”与“面对面委派”等非信息化方式。   3 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就被调研的企业总体来看,对知识的管理还是处于自发性的、下意识的形态。管理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这其实仅仅处于知识管理渐进模型的第二进阶。这种管理形态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利益所驱动,因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培育创新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容易旁生出对信息系统的非理性依赖。信息化的直接优势体现在可编码知识的共享上,然而应用于默会知识的转移则是困难的,这方面组织单元、个体间的正面沟通和长时期磨合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来沟通,会产生沟通效率损失,还可能使管理者产生信息接收者拒绝知识转移的误解。在微电子企业员工中对沟通方式有效性的调研结果佐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知识外溢是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负效应,通过信息系统外溢是引起知识外溢的其中一种原因。在所考察的微电子企业中,存在着通过严格监控信息载体进出,尽可能减少对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范围,以及限制离职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在本行业从业等手段减轻知识外溢的做法。对合作客户降低数据共享程度一定情况下会引起合作的信任缺失问题,这需要从知识联盟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新产业起步晚,专业人才紧缺,企业呈现人员的高流动性,员工跳槽将引起知识外溢和企业内知识资产遗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要求提高,除了要进行企业规章、常规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将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员工。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需要走出片面强调信息化的误区,从知识管理的高度,以及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来完善管理体制。   1)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是知识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所认知,并要认识到知识良性循环环境和企业知识存量的有效积聚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驱动因素,从意识层面上主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内设置首席知识官(CTO)和各个层级的知识经理是有效的途径,进而构建公司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2)培育知识共享和转换的良性循环过程。既要促进组织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沟通频度,同时也要提升组织单元和员工个体的知识存量及其与新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吸收、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尤其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转化: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对体制改变、科研成果产生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将其显性化,通过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手段广为传播;知识资产默会知识,将显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贯彻到新的创新过程中去。可操作的手段有增加正面协作和交流频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定比例的人员轮岗制,兼顾开发团队的人员稳定和流动性。应促使个体知识转换到企业组织的结构知识体系中,这种知识体系是具有排他性、难以复制的,能有效避免知识的外溢和遗失。以CTO为首的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应当发挥指导和监控作用。   3)建立多方位的创新激励体制,如运用知识产权手段,在进行知识保护的同时,授予创新员工署名权也能对其形成精神激励;通过创新知识人股及知识员工股权分享提高知识持有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保护企业知识存量,减轻知识流失和非授权使用。   4)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发挥宏观引导作用。我国的高新产业一方面起步晚,技术存量低,许多产业依赖产品和技术引进,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属成长性市场,比如IC设计行业,技术要求低的中低端需求占据了市场主导。受利益驱动,企业必然更注重以现有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缺乏研发自主技术的动力。中国科协领导多次警示我国高新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理念,重引进技术轻消化吸收,重规模扩张轻研发投入,不少行业有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采取国家科研项目支持等手段激励企业从短视的市场争夺向培育长期创新能力转变,在市场导向和国家战略的双重任务间取得平衡。教育部门也应当积极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采取多样的教育方式为高新企业跨越式地培养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对不动产管理的认识篇8

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发明申请受理中职务发明占81%,这表明我国具有较高创新能级的发明专利申请绝对主体是企业和其他组织;同时也表明企业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主体。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具有高水平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企业,应当是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标志。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企业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规范》标准(以下简称贯标),只要能够通过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基于证据(抽样记录文件)的贯标外部审核,都会由于《规范》的高标准,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高了,那么《行动计划》确立的诸如拥有国外专利布局和全球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等知识产权强国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相当部分企业水平不高。如冯楚建等[1]发现其抽样的样本企业中仅66%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55%建立了商业秘密制度,45%建立了职务成果奖励制度,36%建立了商标管理制度,27%建立了竞业限制制度。徐俊峰[2]也从其研究中发现,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其原因之一在于作为无形物的知识产权价值必须通过有形物的市场流通才得以实现;因此,被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的企业最高管理者忽视。实践中,相当部分企业甚至把专利法第16条规定的对职务发明人给予奖励的“应当”认为是“可以”,认为这种奖励已体现在薪酬中,并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彻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鉴于贯标可迅速、有效地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而具有高水平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企业又是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标志,所以,贯标正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且有效手段。

二、贯彻《规范》必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能够证明知识产权可作为一种有效市场竞争手段的案例很多,如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在全球开打的智能手机专利大战,又如苹果公司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iPad”商标权属纠纷,还有辉瑞制药“万艾可”(伟哥)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再有百度在线诉北京奇虎科技不正当竞争,等等。从表面看其诉讼标的都是知识产权保护,但其本质无一例外都直指企业想要争夺的目标市场份额。纵然证明或体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实例很多,但相当部分企业还是没有充分重视或存在操作失误,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没有很好地执行《规范》标准。如2014年12月,北京小米科技在印度开拓手机市场因涉嫌对爱立信在印度布局的标准必要专利(SEP)构成侵权而被当地法院做出禁售决定(诉前行为保全)。尽管已获部分产品解禁恢复销售,但这场专利战也许仅是刚刚开始。从该案例可以体现《规范》标准8.实施和运行的重要性,即在立项研发阶段应当进行专利风险评估,通过专利布局、专利规避或专利技术转移来防范风险;也体现了《规范》标准7.4.3涉外贸易的重要性,即在开拓海外市场前应当对目标市场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防范。所以,贯标从表面看是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而本质上却是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这与《行动计划》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充分显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目标完全符合,也是贯标的重要性和真正价值所在。

三、用行政行为使贯彻《规范》成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抓手

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行为对我国各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的知识产权相关行政行为,如专利申请资助,专利新产品认定后增值税地方部分退税,尤其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的配套措施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享受企业所得税15%优惠税率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技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对强制性规定的执行,使国内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申请受理量同比增长率从2008年(717144件)22%,逐步达到2011年35%。冯楚建等[1]抽样样本中86%的企业也同样认为具有相对强制性规定的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如果说知识产权大国建设需要行政行为的推动,那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更需要行政行为的驱动,因“强”比“大”更难。贯标可以大大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但其过程复杂,如包括知识产权管理诊断、制度设计、全员培训、制度实施、内审改进和通过CCAA贯标审核;而且,其企业内动员面广、需要耗费企业资源。因此,难免受阻。贯标受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那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参与以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为支撑之一的WTO(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因违反相关规则而付出巨额代价,最终无法实现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结构转型的战略目标。所以,行政主体非常有必要通过行政行为把贯标从手段变成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抓手,即制定相对强制性行政规范,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可以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担单位等等。否则,《规范》难免形同虚设。令人鼓舞的是《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经指出:要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制度,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四、结语

由国知局负责起草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已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夯实基础的重要一步,又多了一个手段、一个抓手,应当具有里程碑意义。听,2015年新年伊始,申长雨局长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工作报告,已经吹响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冲锋号。

上一篇:医院保卫科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