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学科的展望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8:09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创造性思维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求教于方家。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 社会教学 人文性分析

初中历史社会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更是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有能力去判断各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人性与情感,通过对历史社会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为自己自身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历史和社会学科中人文性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的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期望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在发挥作用。”这个定义中所说的教育不仅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更是指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于极度的重视学生学到知识才是王道,总是以社会的需求和主流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为主,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人文精神的养成。学校教育的这种弊端就导致学生现在受到的教育都是中规中矩的,缺乏个性的伸展和人文性精神。

历史学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课本泛泛而谈,而是要真正的让学生理解历史真实事件中蕴含的人文性和华夏儿女的优良品质。历史和社会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已发生性,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充满了神秘感和厚重感,而由于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对于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自然有所不同,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这一学科,提出了很多褒贬不一,带有很多偏见和针对性的观点,让中学生很难去真正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这时就需要历史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起一种人文性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历史事件背后蕴含怎样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辩证的看待问题。教育的目的是发掘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人追求尘世幸福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精神品格。

二、历史和社会教学人文性的作用

首先,历史社会教学中的人文性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社会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指对历史的记忆以及描述,并且能够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史实来汲取经验教训,从而能够把这种经验和智慧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来期望未来。还有人把历史观点看做是一种从当代时空以当代的视角来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学习者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分析复杂的离职材料,综合不同的史料来进行整合和概括,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把一切的事物都看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包括现在和未来。我们需要根据历史的启示和历史长河中的长时间发展规律来理解发生过的历史,并且展望未来。从任何一种观点来讲,都把历史意识看做是一种能力,即能够通过已发生的事情的经验教训去将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任务完成的更好,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中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中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既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也因为分析能力和判断辨别能力有限而容易产生不正确的思想,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个例子,学生学习过日本侵华史之后,很容易会对日本侵略者产生强烈的仇恨心理,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正确的社会历史意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会把这种仇恨心理扩散到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清侵略者和日本普通人民群众的区别,并且告诉学生日本普通民众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从而永远避免战争历史的重演。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有了正确的历史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思想境界。

第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很多历史中优秀的华夏儿女的伟大事迹,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历史的同时要向学生展示我们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历史社会作为一门综合型的社会学科,不仅讲述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而且还讲述了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不断发展和脚踏实地进步的,我们华夏儿女长期与自然抗争,与外来民族抗争,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并且形成勤奋坚韧,自强不息等等伟大的民族精神,最终世代相传。很多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处于一个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因此很容易会遭受不良学习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这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的继承和不断发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且自觉地维护民族利益。

第三,培养学生先进的国际意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清朝末期,我们国家由于固步自封,导致不能和国际接轨,因此一味的将自身看做最强大的国家,拒绝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知识,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得到了惨痛的教训。要培养学生先进的国际意识,让学生能够欣然并且有选择性的去接受和学习西方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不断的进步。

三、通过历史和社会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历史学科人文性十足,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能只做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不拿自己的思想左右学生。教材只是一个半成品,教师应对其进行加工和建设,注重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力求在教学中把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传达给学生。教什么,学什么,二者其实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历史能够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通过了解历史上的一些名人轶事培养学生相同或者相似的品质。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展现一种艺术性,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受到历史人文性的熏陶。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与呼应,通过师生的互动和生生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只有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要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而和谐的气氛,体现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中的人文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第二,教师在讲授历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观念去解读。比如秦桧和岳飞大家都很熟悉,岳飞一直被尊称为民族英雄,相应的秦桧被称为卖国贼。但鲜有人知道,秦桧其实早期也是一个宁折不屈的汉子。靖康之变后,金国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以便控制宋朝。秦桧坚决反对,因此才会被金国抓去。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被放回宋国。之后岳飞坚决抗金,收复北宋失地,但赵构和秦桧反对。赵构反对是怕徽钦二宗回来夺了他的王位,秦桧反对一是附和赵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桧对宋金两国的实力比较清楚,知道就算支持岳飞抗金,结果也不一定会好,甚至有可能会被灭国。因此,虽说秦桧联合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但至少使南宋又存在了若干年。再比如秦始皇,他的功劳是消灭六国,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广修道路,让全国四通八达;派遣赵佗开发南部,是我国南部第一步的开发;蒙恬在河套击败匈奴,匈奴在十年内不敢南下;首创皇帝,打造玉玺。然而他也有很多过失,如焚书坑儒,让中国文化书籍更退一步,百家勃勃向上的精神从此泯灭;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军队开销、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对百姓施以重税,导致民不聊生;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这两个历史人物就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面。

第三,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还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这就是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和社会学科中各种不同知识的综合考量,在讲述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时,教师应该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联系到一起,针对两个或多个事件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辩证分析,而不是孤立的去评价单一的特定时期的一个事件。这会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全面思维模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定位中学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强化中学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注重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向学生展现历史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同学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支建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顾云.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2.

[3]郭世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教学教育论坛.2012.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3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研究方法;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54-03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和时空差异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在它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与更新。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我们围绕着历史地理学展开的探讨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拓展。21世纪,历史地理学已经成为当代一门显学。综观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探讨热点和今天我们学习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所遇到的疑惑,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历史地理学学科归宿问题;第二,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问题;第三,历史地理学发展前景问题。弄清楚历史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对于我们了解21世纪的历史地理学、学习历史地理学以及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都有莫大的帮助和意义。

1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前身沿革地理学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两汉时期。综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非常之大,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将其归纳为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第二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地理学的一门辅助学科。这种说法成为目前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观点;第三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第四种说法认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的科学。

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则将其归纳为三种意见:属于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历史学。2000年夏季,他本人就学界同人的看法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据我所知,历史地理多数同仁都赞成第一种意见,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看见后两种意见的合理成分,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但是由于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所以主要依据历史文献,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为历史学所利用。至于是否构成一门独立学科,这不仅取决于这门学科的性质,还取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地位。历史地理研究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这些一级学科还无法相比。”另外,暨南大学的吴宏岐教授对此也有比较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对于历史地理学科归属的争议,我们不仅要看到主流的观点,也要去思考其他看法。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比较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历史地理学属性呈动态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历史地理学本身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一个辩证统一体。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甚至是不同的研究群体都在影响这个学科的属性。因为历史时期它主要是研究沿革地理,所以它的学科属性被灌注沿革历史地理;因为它曾经为历史学研究提供辅助研究,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辅学科;因为它近年来发展方兴未艾,所以就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将来随着历史地理学进一步深入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也会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众多学者就历史地理学属于历史学或者地理学的问题纠缠不清的缘由了。

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历史文献资料和野外考察。传统文献资料给历史地理研究提供大量的强有力的论证,此外野外考察也从另一个方面来支撑我们的文献论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我们发现很多地理现象是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研究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但是现存的史料往往都不是完整的描述,这样传统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历史地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值得我们去借鉴。复旦大学的葛建雄教授有过这样的论述:“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但是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度是最重要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需要填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但一般来说,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扩大研究领域来解决,而精度的提高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跃,必须取得重大突破。”并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要提高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的努力”。另外,西南大学的蓝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教材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较之葛建雄先生的观点更为具体些。他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即文献逻辑推证法、统计计量法以及数理模型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体,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有优缺点的。如何有机整合新旧研究方法以及以后出现的更新的研究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这对我们更进一步展开历史地理学习研究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中,我们既要传承传统的研究方法的精华,又必须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为历史地理研究作出贡献。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比较好掌握,很好上手,但是假如要更进一步,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古文字功底和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这样才能应用自如;新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看似不好掌握,不好上手,但是只要我们先补充一些统计、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新的研究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地理学在不断地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千差万别的情况,来选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某种或者数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法。其实万法归一,只要你找到最科学、最简便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就是最好的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

3 历史地理学前景展望

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绝大多数历史地理人都是乐观的。近些年来,历史地理学专业在高校招生规模正一步步扩大,全国各地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人员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国内历史地理学与国外的学术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所有的一切都为21世纪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使大家看到了历史地理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自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后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热潮延续至今。21世纪伊始,我们的政府更加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历史地理学研究覆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而且近些年来历史地理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又诞生了许多新兴的边缘性分支学科,如历史教育地理学、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学等,也验证了“并不存在唯一的历史地理学的信条”。历史地理学将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可以填补历史气候、灾害等方面的空白,成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历史人文地理可以填补历史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历史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可以对防灾救灾、疫病防治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多方面、多渠道为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咨询,进而为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服务,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然我们在憧憬历史地理学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就像一个个陷阱在随时等待着它,阻止着历史地理学长足的前进和更好的发展。

3.1 学术态度有待端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历史地理学术界同样存在着功利主义。做学术的态度不端正,不是真正热爱学术,而是把学术当做通往名与利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便把它扔掉。例如,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常常因国家利益的改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不惜将不同年代的疆界拼凑在一起,搞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

暨南大学的李学武教授认为,现在学术界有三种学术态度,一是把学术当做妻子,做学术是出于一种责任;二是把学术当做情人,做学术是出于内心深处真正的热爱;三是把学术当做,用完了就扔掉。很不幸的是,当今的学术界有太多功利主义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学问要坐得板凳十年冷。很不幸的是,当今的学术界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令人堪忧。我们从事历史地理学,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态度不好,一切皆枉然也。

3.2 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翻开厚厚的著作和各种论文,却发现太多掺水的东西混于其间,使得近年来历史地理学术水准出现下滑的迹象。为学术界所不齿的抄袭现象也屡屡出现,这不仅是学术水平的问题,更是作为一个学者的素质问题。近日,学术打假名人方舟子遇害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学术界一片污烟瘴气。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高低以及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取得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历史地理这门学科以后的命运。

3.3 对学术的投入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以至于政府对人文学科的投入明显不如理工类学科。历史地理学作为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明显投入不足,这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正常发展。有些学校因为教育资金不足,甚至选择关闭某些历史地理学专业。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历史地理学的交流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也严重阻碍了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让历史地理学科为现实服务,让社会看到它的价值,为投入增加砝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体,历史地理学也如此。我们既要看到历史地理学的美好前程,又要注意面对它所遇到的挑战。虽然现在历史地理学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无法解决或者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历史地理学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探讨了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历史地理学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地理学自它诞生之日起,这些问题也就围着它慢慢展开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历史地理,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就不能不了解这些问题,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试问一个连历史地理学属于什么学科都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学好历史地理学呢?更无从谈展开历史地理研究了。反之,如果我们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了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这又可以极大促进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利于历史地理学科自身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林甫,等.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吴宏歧,郭声波.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3]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J].东南学术,2002(4).

[4]寇•哈瑞斯.对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几点看法[M].唐晓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4

一、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一)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高于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因为初中生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明显低于对历史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他们非常喜欢有关历史的电视、电影、历史小说和故事等文学作品。据笔者调查发现,本校初中生中有52.3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有35.12%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只有6.8%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很感兴趣,28.5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感兴趣。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课程之间巨大的反差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引导方面有关,同时也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我们要从教学策略的调整等方面去改变这个现象。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同

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不同年级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心思,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特点,从而选择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例如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只有6%左右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感兴趣,但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明显比初一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更感兴趣。原因是学生在初一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不了导致兴趣缺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农村初中生历史阅读书籍匮乏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学习书籍的购买本身就是一项较大的负担,而且这方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语数外这类升学考试的主要学科中了。很少能够购买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甚至会被认为是“闲书”。这就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历史课本和历史老师的讲授。他们的历史阅读量偏窄,历史知识来源有限。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来自学校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初中教学中一直被视为“副科”。很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中,都减少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时,降低了这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甚至要求只要语数外等重点课程能够达到一定成绩,则历史、地理这类“副科”成绩及格就行。低标准和不重视的态度,让老师和学生都降低了对历史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学质量下降了,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二)来自老师的因素

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敢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课程内容枯燥有关。据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中,选择历史老师上课枯燥的占56%以上。证明历史老师的授课模式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是照本宣科的话,根本没有有效的主导课堂学习,更遑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历史老师都是兼职教学,少有历史专业的教师。

(三)家长和社会因素

在农村因为家长很少有从事历史相关工作,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自然不会要求孩子提高历史学习。而且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不会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在社会,部分人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引导下,历史无用论成了大众心理,很多人认为历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自然也会影响到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师的个人专业修养和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基础。因为只有树立起先进、科学的教学观才能把新课程倡导的各种理念深入细致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其次,还要求老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特征。历史是为了提高学生历史辩证主义价值观的,只有老师的浩然正气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再次,还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农村中学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对课本插图的讲解,因为图片直观性较强。通过课本插图和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讲解,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具备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历史知识演变成风趣生动的故事演绎。因为一个善于旁征博引的老师比照本宣科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也更容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选准兴趣的激发点。

(二)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从而引起历史的共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身边。利用乡土历史让学生真是的体会历史、感受历史。让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来对历史产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贵州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例如在讲授近代历史时,可以结合贵州黔南的邓恩铭故里、黔南事变、北有卢沟桥、南止深河桥的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等等。在讲到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本镇的天主教堂存在历史。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亲切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场景投射到历史情境中,通过思维在脑海里构建真正的历史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学方法来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一是注重创建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和兴趣激发。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重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或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二是有效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好奇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在适当的时机设置问题,同时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三是组织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主动参加互动,讨论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开展历史探索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他们搜集历史素材,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辩论。

四、结束语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5

历史中的自然美, 主题当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 它首先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美, 即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纯自然的美。如动物、植物、山水甚至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更有文学作品中留下千古不朽的壮丽篇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雄伟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壮丽景象;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塞北风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的西湖美景等。另外一类自然美可称之为人造自然, 即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美。在这些自然事物和现象中已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例如遍及祖国各地的著名风景区, 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特征构成各自独特的美, 使人产生美感, 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历史的、文化的内涵。人们称为五岳之首的泰山, 以其雄伟气势名扬天下, 再加之历代封建帝王的封禅, 历代文人骚客的墨迹, 则大大充实了其历史文化内涵, 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更加引人入胜。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在《中国风景之美》中说: 风景之美不仅意味着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历史和精神。 此外蜿蜒于祖国北方的万里长城、贯通祖国南北的大运河等等, 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都为历史中的自然增添了内容和风韵。

从审美意义上看, 这些自然美的内容既包含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也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变迁的和谐。因此, 历史中的自然美, 其美育功能的根本落脚点就应该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方面因素, 将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与自然环境美的欣赏有机结合, 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整个生存环境的情感, 进行地球人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增强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 激发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世界因为有人才美,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二、历史的艺术美及其美育功能

艺术美, 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 是艺术家按照美的法则, 运用进步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蕴涵着社会生活本质规律、人们理想愿望, 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艺术形象。历史学科中的艺术美包括教材讲述的美妙书法、传神的绘画、巧夺天工的雕刻、雄伟的历史建筑、精美的生活用具、精彩的文学作品、优美的音乐舞蹈等。它们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 经过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 把客观与主观统一起来, 使之更集中化和典型化, 从而更加体现出美的社会本质, 也更加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历史上的艺术作品, 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美的筛选和提炼, 而且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它们以其独有的神韵, 向学生传播美, 激励学生向往美、创造美。

确切地说, 历史教学中的艺术美教育, 其价值取向在 神 而不在于 技 , 比如对历史上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成就, 我们关注的重点:一是其艺术特点,如绘画艺术, 重点不在于专业性的线条、色彩、绘画技巧的运用, 而主要是通过其艺术特点和风格,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 增强历史的教育能力。二是其精神内容, 即艺术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屈原、司马迁、杜甫、陆游等伟大文学家, 正是在与生活和命运的搏斗中把强大的心理动力和对美的执著追求凝铸为不朽的创作。屈原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千而求索 、 长叹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的诗句, 正是他满怀爱国热情, 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懈追求真理的真实写照。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 更是反映了一个女子的铮铮铁骨。欣赏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 实际上是在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感悟其精神而洗涤自己的心灵。三是其社会内容。艺术是社会的积淀, 透过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 我们不难触摸到历史的灵魂。原始社会人们对 龙 、凤 的图腾崇拜及半坡人身鱼纹彩陶盆制作, 可以说反映了人类发展早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是我国奴隶制文明高度发达的表现。再如唐朝, 其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铸就了其辉煌的艺术成就, 而唐朝开明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又使得其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国际性, 特别是在绘画(受印度的影响较大)、音乐(吸取高丽乐等)、舞蹈(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内传及融合)等方面非常明显。另外, 像南北朝时期宗教画的盛行、隋唐人物绘画特点的变化、宋元山水画的发展及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繁盛等等, 都是一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发展特点的反映。

艺术之美在历史学科的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艺术美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相对于其他几种形式的美而言, 艺术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直观性而更具魅力, 因而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历史上的艺术作品, 更具有历史发展的丰富内涵。它包含了以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生活愿望, 也必然包含着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与要求。因此,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可以走进艺术家的心灵及其所处的时代, 去体味历史的脉搏和灵魂, 去吸取人类曾经存在过的体验和收获, 可以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深刻, 对情感的触动更大, 从而树立起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继承人类美的精髓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三、历史的社会美及其美育功能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 指的是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 体现人们理想愿望, 并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内容。社会美是历史美的主体, 与自然美、艺术美相比, 它涉及的范围更广, 内容更丰富, 让人感受更直接, 对后人教育作用更大。历史中的社会美主要表现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 体现在各个时代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人物身上。

首先,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 也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通过这种劳动, 人类不仅按照自然的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且推动着人类由原始走向文明、由低级走向高级,把越来越多的审美理想变成了现实。如 文景之治 、 贞观之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两宋时期繁荣的商品经济、交往频繁的边地民族贸易;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加强了民族的联系、民族的团结;驼铃叮噹的 丝绸之路 、乘风破浪的郑和船队又促进了中外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等等, 都犹如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

另一方面, 人类历史本身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且不断否定过去的过程。纵观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走过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当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力量, 正义战胜邪恶, 新的社会制度替代旧的社会制度时, 体现的是一种喜剧美;而当代表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实践遭受种种挫折时, 则又体现出一种悲剧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都是历史社会美的重要表现形式。悲剧、喜剧本质上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性。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牺牲是必然的, 最后终能获得成功、取得胜利也是必然的,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 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 第二次是作为`笑剧 出现。美的创造, 美的毁灭, 同样给予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就是这样情感的激荡, 使我们能够站在人类发展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规范自己的言行, 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进一步把握新时代的气息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历史中的社会美以历史事件为载体, 以人为中心, 人物美应是历史中社会美的核心。从冥冥洪荒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的传说, 到兴修都江堰的李冰;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 到孟子的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从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灿烂的人生, 闪光的语言, 美好的心灵, 无一不体现着历史中美的核心 社会美。历史人物的美首先是精神的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等等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是一种永恒的美。历史人物的美又具有深厚的人民性, 因为其爱国爱民的热情和人生信念反映了人民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而从根本上, 历史人物的美是时代的美, 是社会的美, 秦始皇的威严来自于其统一六国, 反映了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样, 人们追念谭嗣同, 是因为他的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富强的愿望和为之而献身的时代精神。美的历史人物传承着传统文化和精神, 代表着特定时代的要求和水平, 因而就美育价值而言, 人物美的作用更直接、影响更大。

四、历史的科学美及其美育功能

有人说: 相对于现实美来说, 科学美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美, 是现实美中的自然美的反映。自然界的美千差万别, 但从性质上看无非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外在形态的美;一类是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所内蕴的和谐统一的美, 即内在规律的美。科学美所反映的主要是表现在科学的公式、方程、实验以及理论体系中的自然界内在规律的美。 科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是一种融合着理论思维的美。可见, 科学美育的主要阵地是自然科学, 但同时也应看到历史学科也具有丰富的科学美的因素。一方面, 历史教学本身是以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体系为基础, 它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科学美的最高体现。正如自然科学中的对称、比例等;历史发展的节奏、韵律等同样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愉悦, 因而激起人们探求历史规律的热情, 启发了思维方法。另一方面,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反映了人类科学产生发展的主要成果及其历程, 这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美的营养是丰富的。可以说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踏着科技进步的基石, 而每一项科技进步又体现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包含着科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的追求, 以及为此而献身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发现都能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及科学创造的美。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中记载了恒星的位置, 后代天文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又整理成石氏星表 , 让人体会到宇宙的奥秘与和谐;汉代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能准确地报知地震的方位, 使人叹服它的精妙;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可以说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最美丽的篇章, 它在揭示自然规律、应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给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都是理性创造力与自然界完美结构的和谐统一, 都给人以真和美的双重享受, 必然会激励人们热爱科学, 养成对人与事的科学态度。而在科学研究中人类所表现出的追求真理的毅力和胆略, 则焕发出更加激动人心的美。祖冲之以惊人的毅力推算圆周率的精确数值;李时珍经历几番挫折编写《本草纲目》;孙思邈继承前人成果, 并且遍尝百草而著《药典》;宋应星不事科举献身科学而写就《天工开物》等等。这些实例不仅给我们以思维方法的引导, 更给我们以科学精神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事物的, 因而美的规律对于人们进行科学创造具有巨大的认识意义。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历史的科学美进行美育教育, 可以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内在和谐与统一完美的追求以及对反映这种内在美的科学美的追求, 进而产生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欲望和激情, 这也是科学的探索与创造能够成功的精神源泉。另外, 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体现的追求真理的顽强毅力, 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6

一、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由于历史属于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内容。可以看出,历史自身的发展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是人创造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是社会兴衰的动力、社会前进的必要因素。因此,人文精神应当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的始终。

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都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

因此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营养,开发这一宝藏,意义深远。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有过不断的探索。但不容忽视是,为应对考试而教历史的现象仍为普遍。随着学者们发出的“提高人文素质是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的呼吁,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有必要在历史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以下的思考。

二、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人文精神

(一)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今天科学技术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强烈地受到“狂轰滥炸”潮流和时尚掩没着个性,自我的真切感受淡漠了,生活的情感体验褪色了。

新课标中提倡的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教师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健全的人。其内涵就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笔者所在学校提倡的“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不正是此道理吗?

知识腾飞的时代,教师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三个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尤其是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知识世界首先要学校完成,再通过自己的终身教育完成;而心灵最复杂,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从喷泉里流出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教师要力争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流淌出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乡土历史教学。综合运用观察法、探究法、实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重视体验、重视感受、重视创造。唯有如此,人文精神才能得以体现。

(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精神的弱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后果。从而迫使我们在更高的意义上去关注人的生命性。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关注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倡导发扬人的自由解放,倡导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旋律。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觉得历史意识是历史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主要方面。因为历史意识给人智慧,学生可终生享用。

一个学生的成长面对着三个世界,一个是生活世界,通过家庭、社会的教育、实践逐渐理解怎样面对现实世界;第二个是知识世界,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进行知识的积累;第三个是心灵世界,心灵世界最广博,最复杂,需要终身教育。其认识及完善,是一步步深化的,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通过启发把它唤醒,而不是靠技术的训练所能完成。

人文精神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它提供一个人发展的精神动力,推动人们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服务。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意识和高尚情操的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责任,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学生生活在一个变化在加速,矛盾、冲突和未知日益增加的现实世界中。因此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去观察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意识的人,能鉴古而察今,察今而预见未来,从而能在变化无穷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才称得上是高素质的人。而高素质的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把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与深入进行民族优良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放在首位,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之林。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民族的尊严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是我们当前教育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中学历史课程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养料,在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具有中学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是一项“润物细无声“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我们希望学生关注长远,远离功利;希望学生崇尚科学创新,远离宗教迷信;希望学生呵护心灵,重视德行,远离浮躁,摒弃卑劣。因此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德育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中。用人文精神去塑造一个个健康的灵魂。

(上接第2页)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新时期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和谐的动力。德育教育要在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的滋养下构筑青年学生健康完满的人格。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培养人文精神 实施“以德育人”》教育参考,2001年7-8期,合刊P23-25.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7

关键词:活动课初中历史课程改革

新课标之下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灵活地运用新教材,开展创造性教学,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思维。毫无疑问,历史活动课正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从而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之所以成为各个版本教材大力推崇的对象,不仅仅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它木身是一种可激活历史教育、赋于历史教育生命力的理念。虽然初中历史活动课是初中课改的重要内容,但其开展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本文在分析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现状

结合在我校进行的教师座谈和实地听课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在历史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历史活动课认识不到位。

首先,对开设活动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活动课和学科课同等对待,更不能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开设活动课的重要性。

比如,在活动课教师安排上,更多学校是由各科任教师“捎带着管一把”,或“凑课时费”;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活动课程,但是在开齐、开足上不到位;在活动课教学研究上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等等。

第二,对历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关系的认识模糊不清。

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科教学中也有培养能力,让学生主动活动的因素,没有必要单设一门活动课,为活动而活动”。或者认为活动课必须和学科内容密切配合、挂钩、有机结合。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设置活动课,“放学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把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统统归为活动课。由此可见,广大教师尽管在概念上接受了“活动类课程”,但是他们对设置活动课的重要意义,活动课的性质和作用,活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并不十分明确。

第三、历史活动课教学随意性比较大

目前,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历史学科就属于课时较少的学科,历史学科的活动课教学随意性就比较大,在学科课程课时不够的情况下,有一些学校活动课课时被随意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活动课的认识不统一,有的学校把学科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统统归为活动课,各学校开设的活动课的内容五花八门,教师教学的随意性也很大,每位教师的活动课安排都不一样,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应付了事胡乱的讲解,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适当的方法,最终又变成历史教师的一言堂,难以达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的目标。

第四、活动课教材比较医乏

首先,目前活动课没有材。“80.1%的教师希望有统一的、固定的活动教材,便于教师培训和教学,使教师有本可依;18.5%的教师不希一望有统一的、固定的活动课教材,认为这样不便十学校教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不便于教师创造发挥,灵活掌握。”无论是希一望有统一、固定的教材的教师,还是不希一望有统一固定教材的教师,普遍感到目前活动课缺乏教学大纲,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制约目前活动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目前活动课教材编排缺乏系统性和有序性。

二、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如何才能搞好历史活动课呢?

第一、明确主题,认真组织教材中的活动课。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每册都设计了一些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刚刚上完这个单元的内容。这些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竞赛式、辩论式、故事会、讲解、访谈、知识竞赛等,并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是同步的,给我们的活动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按课本上的内容形式开展,也可以创造性的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但在课程设计时首先要明确主题,设计严格依照教学目标。

第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知识与经验,对现实社会有较强的兴趣和困惑,他们关心时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当今报刊业、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十分发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因此,活动课的设计关注热点问题,可以更多地培养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热点”问题,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发掘学习参考资料。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开发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家乡、走进社会,教师要多渠道收集历史探究学习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弥补学生探究学习资源短缺的问题。

第四、借用教材问题,用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为达到活动目标,在活动进程设计时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也就是如何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拉近学生和活动目标之间的距离,这对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重大。

总之,历史活动课的开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真正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用心去设计课程,编制资料,用心去体验活动课的成功与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和吸取他人的成功之处,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历史活动课,历史活动课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真正起到培养能力的效果,而不致走过场。

参考文献:

[1]赵蕊:《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现状与实施策略》

对历史学科的展望篇8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 史味

所谓“史味”是指用历史的语言解释历史,用历史的思维分析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评价历史。历史味,首先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师深厚的人文学科素养,包括历史知识的丰富,学科语言的规范,历史思维的缜密。其次历史味集中且鲜明的体现则是展现给学生的趣味与神秘,趣味启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神秘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渴望。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增强“史味”,其策略如下:

一、树立“历史”意识的树立与揭示

1、树立“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

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

例1: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五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目教学中,在学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史实后,采用这样的结尾:远离野蛮,远离战争;呼唤文明,呼唤和平。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这是生者对后来者的承诺。国耻不能忘!我们纪念死去的冤魂,是为了铭记他们的不幸;我们纪念死去的亡灵,是为了整个人类永久的安宁……相信这样一定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2、揭示基本的“历史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具体历史概念的理解与阐释是新授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阶段性特征反映的是特定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主要有两个要求,一要“准确”,即能在全面认识历史知识体系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归纳概括;二要“延伸”,即注意阶段特征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纳入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加以动态考察和把握,保持历史教学的连续性,使历史阶段性特征成为通向历史规律的“阶梯”。

例2: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何谓现代化?这一历史概念必须向学生诠释清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称为现代化,又称近代化(或工业文明),主要标志是经济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政治民主化,追求民主、平等、法制等;还包括教育、军事等现代化。

例3:八年级第五单元学习结束后,应帮助学生把握16世纪前后东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西方——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制确立,经济上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文化上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对外进行海外贸易;而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社会经济也继续发展,但皇权高度强化,不计经济利益的郑和远航,人民没有自由与民主,国家日渐闭关自守……让学生明白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表明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融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主流“史观”

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包括“论从史出”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历史结论和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有内在的统一性,掌握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比掌握历史结论本身更重要。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习惯把自己思考的结论展现给学生,而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能得出某种看法?这正说明我们仅仅展现给学生思维的结果,没有展现给学生思维过程,学生只有掌握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才能透彻理解结论,进而完善结论、发展结论,甚至可推翻原有结论,形成新的结论;才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质疑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 并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这是对学生思维个性压抑,也是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教学中要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习惯。

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使具体的史实焕发出思想的光芒,从而感受历史的价值与魅力。教师应尽可能的了解史学新观点并加以教学的有机融入,才能体现历史学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历史意识与国际意识。当前主流史观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就是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重点则放在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认识上。文明史观认为,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因此,一切文明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在这一主流史观的引领下,教学过程中对历史发展的观察角度与总体认识也应随之调整变化。

例4:对中国古代社会要重新认识,以文明演进史取代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史,不再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作为基本线索,而是将中国古代史划为史前时代(其时间段大体与过去的原始社会相当)、文明的起源(其时间段大体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夏、商两代)和农耕文明时代(其时间段起自西周,结束于鸦片战争前)三个历史阶段。具体提法发生变化,如将明清两朝称之为“专制皇权高度强化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不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等等。

2、现代化史观(又称近代化。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智能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等。

“现代化”的进程最早开始于16世纪的西欧,之后不断向全球扩散,直到19世纪末,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北美以及亚洲的日本。广大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尚未真正启动。进入20世纪后,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二战后,更多的国家开始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到20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因此,“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

中国是在内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欧美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改革向西方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现代化史观的运用。

例5:中国近代前期,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的三件大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资产阶级掀起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探索活动?应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把握:

A 这些探索在当时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推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是爱国进步的;

B 失败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没有强大的反封建势力即资产阶级力量,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因此只有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才能真正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

C 尽管屡受挫折,但每一次的尝试,都使中国在顺应工业文明之路上前进一步,为下一次的尝试奠定基础。

3、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教材也试图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转贴于

事实上,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同时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内部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树立“全球史观”,可以把中国的文明进程放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史。

例6:八年级第五单元学习了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

例7:八年级第六单元学习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引导学生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对中国有哪些影响?(从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角度分析)

三、树立人本理念,发挥史实价值之光

聂幼犁教授说:“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阐述的: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执心社会公益活动,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可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文科综合课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本学科的社会功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的做法:

1、发掘历史材料的人文性(或育人价值)。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不乏优秀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可能发掘其中内容,由古思今,赋予其新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8:学习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智慧力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从而激励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抗争史,一方面引导学生更珍惜生命,呼唤和平;另一方面从为真理、正义、国家而献身的历史人物身上感受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

2、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发挥历史的借鉴。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以史为鉴。

例9: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三课《屈辱的岁月》,《南京条约》有关五口通商的内容学习,可以与我们现在对外开放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不难感受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性。

3.在时政热点的感悟中,寻求历史价值的导向性

时政热点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既是历史课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利于起到历史价值的导向作用。

例10: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盛世文化》学习时,可引入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感受汉唐盛世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结合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陆国琴.走进历史,感知社会——浅谈《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利用, 教育科研。2006,(9).

[3] 董国华,王明珍,刘思远.灵活应对《历史与社会》中考有效方略ABC。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 陈燕明.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学科教育,2009,(09).

上一篇: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范文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