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5:50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1

【关键词】培养 学生 历史感悟力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91-01

历史作为一个民族兴衰演变的记录,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过去和未来。作为初中学生,不但要有数理化的知识,更应该有历史的感悟力,能够从历史中感知事情发展演变的本质,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有了历史感悟力,就像是人有了灵魂。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呢?

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生活,体察历史

历史就是生活事件的串缀,学习历史就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析和观察重要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感悟力,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写一些小体会,经过不断地培养,学生就会形成细心体察历史的习惯。例如,分析身边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512汶川地震,两会的召开,十七大等,通过培养学生写历史感悟,学生的历史兴趣明显提高,历史感知能力增强,历史敏锐度增加。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感悟中去引导启发学生,例如,一位学生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感悟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这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为什么要去登月呢?月亮上什么也没有,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钱用来建设学校,要知道我们连学生宿舍也没有呢。”这样的感悟可以使我们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许多东西,可以知道从学生的角度怎么认识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事件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才能不断得到锻炼。

二 教会学生对历史质疑反思

历史的记载有太多人工斧凿的痕迹,有许多历史被人为地篡改了,不是变得过于美好高大,就是变得过于渺小猥琐。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对历史大胆质疑,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会反思的人生就是无意义的人生”。人类因为质疑和反思而不断进步。没有质疑的历史是盲目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历史教学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怀疑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作为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大胆质疑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针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学生那些有悖常识的提问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提问中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它使我国当时的社会体制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鸦片战争使我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是一个封建社会,那么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也促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历史,从而使学生的历史感悟力得到开发。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第一,要保护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教师要在肯定的前提下去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例如,有的学生在分析袁世凯时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说袁世凯是一个卖国贼,而是从袁世凯的性格特点入手,从他的军事才能、政治野心等层面作了分析,把人物放入当时的历史现实中去考虑。有的学生对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孙中山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还要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呢?”教师就要一点点剖开历史让学生感悟革命党人为了国家的前途退步求全的政治胸襟。这样,在教学中有质疑,有解决才能有进步。

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对于学生来说,课本就是权威性的东西,什么都以课本上的为准,但我们要告诉学生,权威性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东西,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对历史的认识可能也会变得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作为学生要用通法通则去分析历史,在对历史真相的探究中感悟历史。例如,对的评价,我们不能去神化,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他。对于一代枭雄曹操,不能让学生仅凭《三国志》就把曹操定位成大奸大恶之人,要告诉学生历史编纂者的汉室正统观念使得曹操的形象被进行了丑化和歪曲,真实的曹操也同样同情人民疾苦,对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的社会有着深深的忧虑,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这都是学生应该知道的。

三 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感悟力

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小的历史事件的堆积,只有把这些小的历史事件分析透了,才能对大的历史事件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尝试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和多侧面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敏锐感悟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走入历史,从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去感受和体会。可以尝试开展“假如我是xxx”的活动,让学生以历史事件的亲身体验者来感知人物和历史。例如,对于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仅仅让学生的感悟停留在对革命者战胜艰难的精神敬仰上,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乐观的革命精神,坚如磐石的集体主义精神。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2

新历史画的诗性表现是历史的诗性和绘画的诗性的结合,在辨证史观的篇章中,笔者将借用历史学、历史哲学方面的知识和原理来讨论历史的诗性。

现、当代史学家明确指出历史本身就具有“诗性”,打破了史学的“认识论”传统,引导我们以审美的美学眼光重新考量历史。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经警告他的同行们说:“我们要警惕,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性。”他的“诗性”就是带有感彩的历史认识和评价,虽然在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布洛赫的提法多少是针对实证主义史学家们历史叙述的无能,没有阻止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历史主义史学家的极端民族主义的辩护,夸大历史学的“价值”,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强化,但在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的诗学性质是其重要的审美议题。也就是说历史本身就具有诗性。如若能在历史的认识、理解中感悟到“诗性”,历史画的绘画表现又有与之相对应的表现的“诗性”(这种诗性表现并不受制于绘画中的传统或现代主义的流派,这种诗性表现应该和历史本身的诗性相伴相生,互为条件),才是完整的新历史画的诗性表现。没有绘画表现的诗性,无以体现历史的诗性,没有对历史诗性的觉悟,也就没有历史画的诗性。历史画的诗性表现是对历史诗性的绘画统一,否定了历史画形式和内容的不可调和性,超越了历史画形式和内容的概念对立,是新时期历史画有力的理论依据。

我们先来看历史哲学如何将目光投向审美的问题,再从历史的审美推导到历史的诗性。

19世纪以来的实证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至今尚存,历史学家曾一度因此隐匿在历史文本中不能显形,以免背上主观主义的负担,有违历史代表客观的祖训。当代历史哲学的一项重要贡献在于,积极地展现历史文本中主观性的介入和存在的方式。历史学家作为认识主体的身份不再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主观能动的主体性认识和价值判断是对历史学实践现实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呈现:认识主体在史学实践中体现,必然促使历史哲学研究更多地考虑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审美的要求便是其中的一种。以往历史哲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过历史的审美问题,如历史是艺术还是科学等。如今,有关历史表现研究的深入在凸显历史认识主体的历史学意义时,真正开始涉及对历史审美的思考。这种现象存在的现实基础是,历史学家承认在历史文本的建构中不可能完全拒斥历史主观性,为此,有关历史主观性的研究自然会转向探讨促使主观性发生效应的因素。历史审美由此成为了认识主体的决定性要素,审美在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中成为一个正式主题。

进而,安克斯米特、海登?怀特等一批史学家指出,历史作品中包含的这种审美维度是显性的,易于辨认。审美维度对应的是一种情节化、艺术性的表现,是历史文学、历史剧和历史画模式的原型。这不单单是指出在历史或历史作品的显性层次上的美学因素,根本上是确定历史和历史作品不可回避的诗学性质。许多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的历史叙述的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某种诗性感悟的形式化。诗性感悟逻辑上优先于任何历史认识模式,并决定着这些模式。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3

关键词:历史素养;中学历史;抗日战争;探究性课堂

随着课程标准中“历史素养”的引用以及高考对“历史素养”提出了考查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历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实现“历史素养”是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掌握的知识、能力和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作为一个启迪者,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无法在45分钟内尽可能补充史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像《抗日战争》这类强调情感态度的课程,单纯地讲授不如讲授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结合来的影响大。因此,在类似《抗日战争》的领悟类课堂中,不妨通过教师课外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课堂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素养。下面就以《抗日战争》为例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可体现历史素养的要求以及在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课前学习,了解历史事件基础状况

基础状况包括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内容,恰恰体现了历史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以及史料实证,也是中学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高中历史课标中规定了“列举侵华罪行、简述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在教材中有着详细的论述。为此,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可以将这一部分交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材料,将时间、地点、过程等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融于课后的自主学习。在教师进行讲授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教师视频中粗略带过的内容,提高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将最精炼的基础性史实在视频中予以呈现。《抗日战争》的讲授就包括抗日战争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日军在中国土地上所犯的罪行等。教师需要整理出完善的抗日战争框架,寻找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文字,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模仿课堂而时间又不长的微课视频,以供学生学习。这些概念性知识由学生课后学习,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基础知识,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自己的困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将课堂基础史实时间移到课外,将课堂用于评测、答疑、交流,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在正式上课之前,不要求学生完全记住具体的时间、地点、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等,而是以视频材料做到“了解”这一层面。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教师在微课中呈现史料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寻找史实论证,搜集资料在正式课堂上进行交流,集思广益,丰富学生对抗日战争具体史实的了解。

《抗日战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体会抗日战争中的爱国激情,通过课后的学习和阅读,能形成对这段历史的完整了解和自己的初步看法,以此实现课标的要求。

二、探究性课堂对高层次历史感悟的引导

高层次的历史感悟强调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批判,并形成自己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抗日战争》一课中,课堂师生交流以及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理解、思考和精神的传达是教学的核心。“抗日战争”宣扬的是中华儿女在战争面前勇于抗争,最终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精神并以此激励后世。因此正式课堂中对民族精神的感悟是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纸质知识通过教师的剖析和材料的理解,加之学生课前的感悟学习形成的内在素质。

探究性课堂强调的是课堂的内化,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并将其表现出来。为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抗日战争》一课可以运用教师启迪、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升华这一部分的教学,达到让学生“内化吸收”的作用。在正式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做一大体了解,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以及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中国能获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将课堂设置成开阔性思考分析的探究性学习课堂。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自我探索,由于这三个问题都体现了民族统一的爱国情感,因此学生分组后只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即可。通过小组讨论,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尽量对原因、地位等做一个较全面的思考;之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对小组讨论结果面向全班做汇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给予科学完整的结论。

以此安排课程内容就是鼓励学生自我探寻历史背后的过程,在学生自我感悟、讨论中得出对历史的理解或批判,形成对民族情感的认同,提高自我修养。由于结论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是自己根据课前的独立学习加上自己思考的结果,比起教师的强行灌输后讲解所能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

三、强化历史认同感的有效做法

作为“历史素养”中的核心――历史认同感,在任何历史教学中都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为基准的,也是任何历史教育的落脚点。探究性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要求的助手,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探究能力,因此对历史认同感的培养更需要由平时课堂的教师启发转移到学生自我启迪上。

为强化这种认同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做法:第一,以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为基点,展开更多资料(包括图片、影片、文字等)的收集。学生通过对不同信息的了解,形成了民族自豪感。第二,了解日本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施加的暴行。第三,对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被侵略与反侵略斗争进行梳理,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遭遇,反思历史,发奋图强。

历史认同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历史的自豪感以及对民族危亡关头所能拥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不是教师普通的讲授学生就可以拥有的,而是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悟中形成的。探究性课堂就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的自我情感可以充分表达。

四、结语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4

一、教师的“灵动”——塑造专业化的教师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了一套教科书,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原来那种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

1.更新教学理念

面对新课改的重大挑战,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地探究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新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调控课堂、整合教材、设计教案的能力。只有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积累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应对新课改的挑战,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

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能从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广博,成为杂家,兼收并蓄,涉猎文化的多个领域、多个层面。更要“整合”,自成一家,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学设计,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开启和丰富。

二、课堂的“灵动”——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来激活课堂。

1.巧设疑问,落实基础知识

爱因斯坦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问题,层层设问,落实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和教参,理清知识层次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明了知识要点和难点。然后,精心编写教案,巧妙设计历史问题,在教学中不断设问,步步深入,启发引导,解析释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2.角色扮演,体验历史

编排一些历史剧,在课堂上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变换视角进行观察与体悟,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如:笔者在《卓尔不群的雅典》这节课的教学中塑造了“帕帕迪”这个人物,让学生成为一个雅典公民,使枯燥、艰涩的历史鲜活和生动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语言的“灵动”——运用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感悟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教学语言和情感永远是历史教师的内在之功,它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语言不精炼和生硬既浪费上课时间,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相反,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情感,进而引发一些思考。历史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如讲人文思想、科技创新时需要我们有自豪之情,讲红军长征、抗战胜利时需要我们有激昂之情,讲改革开放、中国崛起时更需要我们有奋发之情等。我们要用情去传承历史文明,用情把原本干枯的历史荒漠变成一条流淌着鲜活情愫的历史长河。

四、应用的“灵动”——渗透时政,使历史生活化

生活构成历史,历史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有敏锐而深刻的时代感悟。要随时获取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感受信息,悟有所得,形成特有的、个性化的智慧和灵性。只要我们留意,总能找到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切合点,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现实问题,适时地引入一些热点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这样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又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使历史课堂真正变得生动有趣。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5

关键词:文史哲;会通;哲学史的重写

引言:

“文史哲不分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者推崇的文化观点,到了当代也应是如此。文史哲的会通,其意义在于文史哲之间可以互相沟通、表达出各方的意见或者说内心的想法。这种会通并非是说要抛弃各学科的特性,也不是说否定了它们的优势。而是促使了各学科的自我超越、相互借鉴,以新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及这个世界,从而促使哲学史的重写。

一、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

人性的追问是亘古不变的问题,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极具人文思想的文史哲。很明显,文史哲这些学科均是在探究人之间的故事,但由于人的故事太过复杂,范围又广,所以仅依靠某一学科是无法完整描述的,这也就出现了各人文学科的分工合作。

由于过程较为漫长,研究者逐渐忘记了他们探究的目的——人性,以至于要提出分科之道。实际上,人的那种丰富而复杂的故事,只有当文史哲会通起来才能得以完整诠释,因为每个学科都有着各自的特性及侧重点,独自讲述将永远达不到最终目标。

以文学来说,它主要是表述人的内心情感及生活体验,其侧重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加以描述。文学是来源于生活,但又从未超越过生活。在洞察人性的过程中,文学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文学才能触摸到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只有文学的表达方法才最为全面、形象。

而史学的重点在于能够把握住人的实践理性及最高智慧。与文学相比,史学更为务实、严谨,更具有理性特征。史学不只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简单记录,它具有解释和引导的功能,它是以现实为基础从而更好的展望未来。

哲学,它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其主要是为了探索人生的真谛及终极关怀。在中国,哲学的侧重点在于人悟性的开启,它以批判的眼光及不断提问的方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掌握生命的轨迹。

总之,文史哲的会通将是对人性、生命真谛的一种提升,它是人性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它对人性内涵、历史过程及思想智慧是更深层次的洞察。

二、中国哲学史的重写

中国哲学史的重写,应当以创新的眼光,突破原来的思维模式,对人文思想进行重新的理解及创写。

第一,抓住传统的思维方式,体现人性感悟的真谛。

我国人文思想的重点在于人性的感化及改善提高,尤其是人性的开启,希望通过人内心的自我觉悟来构建社会的和谐。在中国的哲学中,道德的感悟、历史的实践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重写中国哲学史时,仍应以此为重写的重点。

因此,我们以保持中国哲学原有的自信,摆脱西方世界对中国哲学的偏见,用世界性的眼光及人文情怀来重新定位中国哲学,以凸显我国哲学的优势及特性。曾经,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对哲学的重写,虽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仍停留在西方哲学的标准及模式中。这次的重写,应引以为戒,要有创新性,既要有时代特色,又要保持传统特征,要发挥出中国哲学史的灵性。

第二,揭示中国思想家对世道人心的独特感悟,以展示我国哲学的内在人文。

在过去中国哲学史重写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没有顾虑到文史哲的整体性,而是抽离出部分哲学思想,再以西方的述写方式及观点来对其加以编排。这种抽离式的重写,导致了中国哲学系统的分层断裂,丧失了完整性。

实际上,思想家的人文智慧和人文感悟应置于我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全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展示出中国哲学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中国哲学的个性光彩。因为,中国的哲学是集文学、史学及哲学于一体的,它们对宇宙事物、人性奥妙有着完整性的探索,人们不能对其随意的割裂。

综上,重写中国哲学史时应具会通意识,这样才能全面的展示我国人文思想的精神与智慧。

第三,坚持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特性,真实展示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外界的独特文化,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华思想。因此,在重写中国哲学史时要注重中华文化的过去与现实,不要简单的就断定某种思想流派才是正宗的宗派,要对我国哲学史上的各家思想流派进行合理、正当的评价与考量。同时,在对中国哲学史进行重写时,要考虑到我国各民族对哲学思想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历史实情、尊重各方思想的中国哲学史。

第四,兼具历史意识和全球意识,让中国哲学史走向世界

所谓历史意识,即指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历史特征。而全球意识是指眼光要放远于世界,而不拘于中国哲学内部,一方面,中国的哲学史写的既要是本土文化,留存的是本土文化,要展示哲学的传统特色;另一方面,又要将我国的哲学史推向世界舞台,发挥它的世界性。中国哲学史的重写,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超越传统,既要立足民族又要展望世界。以包容的心态、开放的思想来将哲学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而引领文化潮流及精神。

结语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联系的,文史哲亦是如此。分离式的或过分看重某一科都将无法作出完整的诠释。故,中国哲学史的重写,要懂得融会贯通,既要保持传统特色,又应具世界眼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哲学史走出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

作者:刘懿

参考文献 

[1] 胡治洪. 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02) 

[2] 周继旨. 有关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的回忆与反思[J]. 哲学分析. 2012(03) [3] 谢永鑫. 论建构主义视域下中国哲学史教学的意义建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8)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6

一、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艰辛

在整个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在知识中汲取经验,通过对知识的内化,我们能透过一幅幅画面了解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高中历史中对于政治制度的建立有着明确的标注,老师在给我们讲解时,也将这部分作为了历史讲解的基础,从推陈出新的政治制度中,我们能了解到历史过程不仅仅是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且惨痛的教训。社会环境以及条件变化推进了历史进程的发展,这一点,在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时体会的尤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节课时,老师利用始皇帝史学历史向我们讲解了政治者承继和发展情况,让我们对大一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夺河套、修直道、开灵渠等措施,不断推进帝王统治。在学习之后,我们能通过历史的变迁的史学历程的改变,真正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艰辛。我们也对“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二、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体会历史传承的责任

学习高中历史对于我们来说,要在历史事件中体会历史精神,也能更好地传承历史责任,这是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有的担当,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高中历史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且在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我们能通过历史事件了解到,从南北朝一直到近代,国家统一以及加快实现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一直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并且,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还认识了屈原、蔡伦、祖冲之、范仲淹、岳飞、郑和、李自成等等光辉的历史形象。通过鉴赏式的学习方式,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历史长河中民族优良传统的承接和延续,也能更好地铭记历史,从而提升民族认同感、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在学习《中华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这一课时,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犯的历史时刻,也通过历史的学习,更加体会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民族精神和生命一样重要,中华军民英勇不屈的精神也一直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在高中历史学系中感悟历史神奇的跨越

透过历史,我们能看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也能体会到人们辛勤工作以及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制度的不断创新,也实现了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的共赢。另外,我们在接触的历史事件中,能总结出这样一个经验:凡是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恶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跨越式进步和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历史的转折性改变,推动整个历史过程以及时代的变更。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我们原本比较模糊的认知逐渐清晰起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也了解了北伐战争、五次反围剿对于中国共产党涅槃重生的推动作用。正是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才磨砺出共产党人坚毅不拔以及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正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学习,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新中国的重要价值。

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认知历史结构的创新

我们通过学习高中历史,不仅深刻体会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文明和精神,也充分地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也是一部文明创新史,只有保证创新,才能推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坚持和追求过程中,人类创新过程也在不断的更迭,利用智慧创造生活创造财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进步。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创新发展对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源向我们展示了我国制度建立的历程,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性时刻的神圣,也能透过情感的描述体会到当时人们摆脱黑暗,重见社会进步的感情。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认知,引导我们对祖国统一有了更加深入的价值认同。在对历史内容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我们还体会到了中国政治文明智慧和创造的共生结构。在历史中感悟创新的力量,也教会了我们要积极开拓思维,在建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真正体会为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时代责任感。

五、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积淀历史进程的智慧

高中历史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历史进程的回顾,而是通过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建立一种对历史经验的感悟。在学习中,我们被祖国历史文化中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体会另一种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和角度去分析问题。从文化中学习经验,从历史事件中吸收教训,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国历史的真正要义,也就是俗话说的“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意义了。在学习中吸纳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指导现在的行为,或者是作为参考,这是我们高中生应该在学习高中历史中体会到,并且应用到学习中的事情。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过程中,我们透过资料能体会到港澳回归的庄严肃穆,能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一代伟人超凡智慧的体现。高中生活被各个学科充斥,我们通过数理化拓展学习的思维,通过语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只有通过历史,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美好,而这正是在历史学习中最大的感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能有效的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意识,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有效吸收的同时,体会历史智慧带给中国发展的影响,我们透过中国文化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总而言之,学好高中历史,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民族精神,提升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高文泉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

参考文献:

[1]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22(02):133-134,65.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14,29(08):35-39.

[3]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浅析[J].历史教学,2013,25(07):5-8.

[4]周云华,杨建亚.高效文化史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辉煌灿烂的文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5,29(02):128-131.

[5]何成刚.在继承与发展中创新--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J].学科教育,2014,29(01):13-18.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7

一、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斗之力

为引导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我校在离退休党员干部中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在支部开展“为什么入党”大讨论活动,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念、提升斗志;同时,发挥新时代“五老”报告团作用,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我校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必修课”,通过原原本本学、专家辅导学、集中研讨学、主题党课学等形式,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从党史中感悟真理力量;通过党史“云”课堂,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

二、丰富学习活动掀起学习热潮

讲党史、唱党歌、说感悟……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掀起党史学习热潮。

坚持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对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覆盖指导,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在创新学习形式上下功夫,多角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充分运用“共享党史学习”基层宣讲阵地举办“红色分享会”,邀请老党员讲红色故事、追红色记忆、悟红色精神,用自身感受、点滴变化反映出党的百年发展之路;同时开展“手绘党旗、写党故事”专题征文活动等。

座谈会上,老党员代表围绕主题“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结合自身工作和亲身经历,畅谈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党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切身感悟,展望了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前景。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纷纷表示此次座谈会的主题很符合老党员、老同志们“人退休了,身体没退休,党性没退休”的心声,让大家有机会表达出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抒发共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心愿。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顾历史豪情万丈,展望未来心潮澎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老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迈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8

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主干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历史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意义与影响、联系与综合等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必须借助于形象化手段进行认识深化,时政热点就是一种很好的直观认识工具。运用时政热点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认识深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14课《钢铁长城》的教学时,对于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潜艇部队等海军多兵种作战,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来说明在远离陆地时海空立体作战的重要性;针对“和平年代要不要加强国防建设”的问题,可以使用我国首次设立“国安委”并由主席亲自挂帅的时政热点说明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教学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两国再也无路可退”,这时我们使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来加强学生对国际义务的认识。

历史教材里的知识分布主题是以时序为标准的“线”角度的呈现,缺乏“点”的呈现。这时,如果我们能以某时政热点作为专题,一下子就将教材里分散的“点”连接成一个体系了。如我们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发现国家在农村的政策比较多,而且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单元里,这时我们就可以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将“建国初期的、时期的‘化’运动、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归纳成一条线索,原本混乱的知识脉络一下子变得清晰了然,通过归纳,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进一步深化了认识,避免了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学科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之,经过我们使用时政热点这一形象化工具,学生认识如同由雾里看花立刻转变为拨云见日,恍然大悟般的感悟油然而生。

二、应用时政热点感悟心灵,深入内化学生健康情感

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感教育效果来看,由于情感渗透的手段单一、生硬,情感生成渠道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的情感收获是表面的、被动的,不能很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笔者尝试利用时政热点这一创新手段让学生自主感悟心灵,真正培养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收到的情感渗透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教育手段。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教学时,笔者在呈现完相关史实后,没有按照常规的手段让学生谈感想,而是利用多媒体展台呈现了近期中央档案馆公布的《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和一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哭诉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更权威、更直观的“历史真实”。随后文字呈现了我国自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也随之抛出:“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具备开放性,能让学生充分进行心灵感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残暴,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警醒日本野蛮侵略的历史重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点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学生情感认识瞬间升华。

综述,时政热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对课外资源的有力开发,只要我们加强钻研,充分挖掘时政热点与历史教材的结合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上一篇: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嫁接与扦插的区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