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59

科教发展趋势

科教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分化与整合: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科地位逐步确立和上升。1984年,我国在武汉大学等12所院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意味着我国开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并开始着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1990年全国又有8所院校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作为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根据这一精神,筹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点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是中央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2001年,国家又批准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首批设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博士点及国家重点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在贯彻这一文件过程中,国家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从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学科分化与整合发展的问题。学科分化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和建设,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学科整合是指学科在分门别类研究和分化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为学科整合与整体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一个学科产生以后,首先是对该学科进行总体研究,然后逐步深入、分化,进入到学科内部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独立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分化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再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综合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这一过程既是一个由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学科发展的这一规律也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趋势,现代科学发展就是高度分析与高度综合相结合,一方面,不同学科的分析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有力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做到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当前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半独立的学科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成果综合和学科整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综合,没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可能获得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还要注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是指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更多的是指二级学科的独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它也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在加强自身分支学科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在每一个分支学科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整体发展。

二、内涵与外延: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模急剧扩大,学生数量、教师人数、研究成果等迅速增加。目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必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学者长期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学科支撑;也为新形势下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隐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虽然多达66个,但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还十分欠缺,不够稳定,有的教师学科定位还不够明确,同时在几个博士点上从事教学研究,研究方向也不够清晰,缺乏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缺乏有深度、有影响、有建树的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还有待增强。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目前主要还停留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阶段,它虽然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还必须向内使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内涵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点由扩大学科规模转向重点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上来。

一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能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与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凝练学科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一旦凝练和确定了学科先进的学术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向进行学术探索,拓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都是需要深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凝练、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加以建设和突破。

二要组建学术梯队。以往在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的时候,存在着临时搭架子、凑班子、上摊子的现象,博士点批准建立以后,临时组合的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梯队未得到有效的组建,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博士点学科,甚至已经批准设立了国家重点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再也不能允许过去那种“没有码头乱靠”或“多个码头瞎靠”的现象存在,而要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硕士点学科独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定向定人定位,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把人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头等大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三要明确学科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担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明确本学科承担的重要任务,全面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能,更好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承担的重大任务、责任和使命。在科学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存在着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现象,甚至存在着非专业、非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材建设不够规范、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现象,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在社会服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担负着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理应在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履行教育引导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加强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服务等,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科价值。

四要加强集体攻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集体攻关,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只有从这几个方面持续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会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和水平。

三、传承与创新: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还正在经历一个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传承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创新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呈现的又一重要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传承,没有传承,就不可能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立发展的初期,十分注重学科的传承。这种传承,首先,体现为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传承。通过总结、概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揭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科学,创立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其次,体现为对成熟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的凝练与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参照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体现为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创立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经过加工、改造和转化,逐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这种学科借鉴与吸收有效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来了特色不够鲜明的缺憾。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依然要注重学科传承,但更要注重学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固然要注重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经验,但不能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上;固然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但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的探索、建设与发展;固然要继续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但更要注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在探索创新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科教发展趋势篇2

一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它是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规律,并探索运用教育规律改造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实践活动。

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律(行为方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方法体系,又是具体实践的行为策略。教育科研方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客观层面,即教育科研方法论;二是中观层面,即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三是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变迁

教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取得今天较为成熟的地位。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同教育思想与流派之间的争辩、包容、深化和拓展,在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科研方法的逐步成熟与深化。从整个教育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两千年来教育研究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萌芽期,发展期,形成体系结构期,多元化时期。

(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期:“经验――描述”研究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萌芽期大致可追溯到教育学在古代社会产生至17世纪形成独立学科这一时期。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也随之诞生。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是“经验――描述”。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依据是观察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虽然有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笼统的、直观的,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和自发性。这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古代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水平还很低,人们对方法的追求比较笼统和模糊。该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思想成就体现在中西古代教育观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逻辑学以及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中。

(Ⅱ)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期:“哲学――思辨”研究阶段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教育学研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化运动开始。该时期教育研究的思想成就突出体现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之中。

在《教育学》中,赫尔巴特从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出发,导出其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他继承了夸美纽斯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把定性研究方式确立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赫尔巴特不仅给“经验――描述”研究阶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创造了“哲学――思辨”研究阶段的辉煌成就,更启迪了其后“科学――实证”研究的新时代。

(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体系期:“科学――实证”研究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背景下,教育学爆发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些教育学家倡导在一般科学方法的框架内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引入了实验方法,试图从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这一转向导致原有研究范式的危机,教育科学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新兴科学快速发展,学科内部分工日益精密和专门化,数学和数理逻辑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应科学研究发展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时期:“规范――综合”阶段

20世纪的教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局面。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危机,使人们开始怀疑曾经是无往而不胜的科学主义,重寻失落的人文精神。“价值多元化”的口号,成为当代众多教育理论流派得以共存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教育研究的深化。

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教育与社会学》继承并强化了孔德的实证科学观。而1921年德国的克里兹施玛尔在《哲学教育学的终结》一书中,则宣判了哲学教育学的死刑。其后,以斯普朗格为代表的“精神科学教育学”,继承了施莱尔玛赫以来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传统,在教育学领域反对将人片面化、畴形化和工个化,呼吁教育要造就出具有完整精神和充满创造力的人。此后,解释学、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等都对所谓“科学化”思潮进行过责难和批判。

纵观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既是传统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学方法的冲击下逐渐解体的过程,又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

1.每一种哲学理论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深远的影响

哲学与教育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处于前期学科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哲学家对于教育问题所作的思考;成为独学科的教育则力图摆脱被哲学直接包含的“母子式”关系,寻求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有别于哲学式思辨的研究方法;当代哲学与教育学科一方面处在科学大厦中的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各自内部都发生分化,相互之间有着多种不同方式的交叉。

2.横断科学理论

横断科学主要指系统科学与数学,它诞生于20世纪数学有重大突破、七十年代系统科学形成之际,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新生成的一个学科群,已构成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层面。被称为系统学科的科学,迄今为止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及广义进化论,它们都以世界存在事物的基本结构形式“系统”为共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系统的构成、结构,揭示演化、系统的内容关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等。恰恰是在整个学科群意义上它才被称为横断科学,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事物存在的结构形式而非实质内容。系统科学提供拓展和重构当代教育研究问题领域与对象观的新视角,提供从整体上研究教育内部结构的新思维原则,提供分析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结构与功能”新思维模式。

3.教育理论

任何教育研究,往往都是从一种概念框架开始的,这种框架在如今常被称为范式,是一组观念、价值和规则,它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研究者不同的教育观念,会极大地影响其教育研究的倾向性。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和直接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中观层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

近2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倾向。所谓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倾向直接导源于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实验室实验能够按照严格的设计程序,操纵自变量,对教育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运用实验室实验,操纵有限的变量,必将把一些有意义的变量给控制掉了,外部效度明显降低。所以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走出实验室,到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场化是指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规律。随着生态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只有冲出实验室围墙,到现实的生动的教育现场冲去进行研究,才能使教育研究内外部效度达到统一,于是在具体研究中就愈加重视现场研究。

所谓跨文化研究是将同一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或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研究具体方法方面:注重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量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是指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并且每种方法各有其利弊,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容易失去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其研究结果难以全面可信。

教育研究方法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已大量采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记录收集的资料,并且可以反复的观看和分析,所得资料客观,分析资料准确。还有一些现代化设备,诸如单向玻璃的儿童观察室和多台固定的摄像机的综合运用,能够准确而迅速地记录儿童的复杂行为,使研究更为客观真实。

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数学方法作为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数量化分析,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一方面,多元分析方法使教育科学多因素研究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科学研究大样本、多数量、多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

科教发展趋势篇3

然而,与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人才数量的绝对优势不相匹配的是,我国高等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令人堪忧。长期以来存在于高等教育界的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怎样融合更有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应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给受教育者?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一致?个人能力培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如何才能并驾齐驱?怎样使学生既静心吸收人类已有文明成果又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

在对如上问题展开研究前,我们有必要先就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研究是创新型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创新型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也可以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在大量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创新型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

一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指导思想被逐步运用于中国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之中。反映在近十年来的本科层次学前教育领域,这个现象也非常明显。得益于国家给予高校更多的自,各个高校积极地开展了本科层次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模式层出不穷的趋势将会被不断延续下去。

从另一个层面―――模式内部各要素看,高校的改革也体现出了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入学时学生选拔方式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着重点多元化、人才素质构成本身多元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元化、学生评价方式、手段、标准多元化等方面。

我国一些民办高校利用其办学优势,逐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从注重对人才基础知识的“单一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一专多能、具有创新精神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强调教育实践环节,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化

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本科学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集成、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课内与课外、国内与国外的融合。从对各高校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多种教育要素间相互融合的特征正在逐步加强。人文与科技、知识与应用、传承与创新、借鉴国外经验与进行独立探索的融合是人们对本科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普遍共识。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高课程的融合度:提高每一门课程内容的知识集成度;提高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集成度,加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选取恰当的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的载体属性来增强课程融合度。

三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较强的实践能力都是人们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之一。当代的本科学前教育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累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可以说,对学前教育人才实践性的培养是今后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所属的哈尔滨剑桥学院依托全国九十余所直营幼儿园的条件,将院园合作引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校内、校外两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的幼儿园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一方面,学院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幼儿园实践能力。在营造真实的幼儿园环境的同时,形成了每一个专业方向的真实幼儿园案例库。学院着力创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即: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院”与集团“幼儿园”三位一体,用“学前教育研究所”将“教育学院”与集团“幼儿园”有机联系起来。使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可行,及时反映幼儿园真实的教学实践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操作-课程设计-学年综合设计”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操作方面,进一步完善课程操作的教学规范与技能要求,保证单元之间的连贯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形成完善的课程操作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设计、分析和总结能力;课程设计方面,完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其内容具有真实项目成分,涵盖课程核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形成课程设计教学规范,提高学生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能力;学年综合设计方面,设计涵盖幼儿园五大领域的综合设计性实践活动,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充分贯彻学前教育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活动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把它作为每学年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点。此外,学院还实施了导师制,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创新实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导师作为一名顾问、一个激励者和学术交流者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幼儿园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拥有多所直营幼儿园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实习,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在幼儿园以真实教师的身份,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设计,在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所、在幼儿园园长的指导下,达到综合应用学校所学各门课程知识的目的。

四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这里的“创新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从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出发,强调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着眼于各个高校的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方面,即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等情况来建构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的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时代的发展得益于需求的推动,而需求的满足离不开创新。毋庸置疑,今后的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创新元素将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本科层次学前教育要素的各个方面。在本文前面所列的案例中,就体现出这种创新性。

五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本性

大学所培养的人才首先应是“人”,即独立、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教育者在建构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把模式的构建建立在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前提之上。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人本性,即把人的独立性与主体性的发展放在创新型本科学前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坚持人的精神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学生与教师为中心,为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服务,通过唤醒他们的内部力量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领悟性,以便使他们能够进行独立思考,预测未来事物发展方向,做出自我抉择,实现心灵的自由。马斯洛等人的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个体只有在受到尊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知识和技术的真正掌握才能成为可能。

为了使课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必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组织方式。通过课程模块化,使每门课程均被划分为几个单元,既有理论、实践,又有操作技能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要求一目了然,从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弹性学习,也为教师更有效地组织课程提供授课指导。从而改变教师根据个人学术兴趣和爱好进行自由式授课,使教师更为关心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怎样应用,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六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性

合作有助于价值的提升,学前教育领域同样适用。要想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使教育各要素间相互合作。学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开展教育活动必将成为未来创新型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大趋势。国际之间、地区之间、院校之间、各系之间、班级之间、个体之间的合作活动将会成为教育的常态。知识传播者、教育媒介、教育场所、教育方法等各种教育资源将会被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而得以共享。仍以哈尔滨剑桥学院为例,学院加强了与诸如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大真大学、培才大学、美国哈姆林大学学前教育的合作关系,以真实幼儿园教学内容为背景,并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设计完善20-30个教学案例,为教学实训提供支撑,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同时也拓宽了国际视野。

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以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从多元化、融合化、实践性、创新性、人本性、合作性的角度对创新型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实践中,亟需结合高校的自身实际,利用其办学优势,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发展趋势,增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真正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刘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实践教学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3]于晓鸥.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3).

科教发展趋势篇4

摘要: 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科学实验教学 发展趋势 实施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教学既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两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探讨实验教学的趋势与实施对策。

一、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

不同时期的科学课程中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分层次逐渐提高的。它们分别为学科知识+基本操作—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生产和环境问题。实验的主要形式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实验—编号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家庭实验+习题+模块。

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相应于科学实验作用和功能的变化,其实验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wwW.133229.cOM

1.科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

不言而喻,科学实验的趣味化可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而贴近生活、体现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的实验更有利于科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系中,实验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这些实验还多分布在选做实验和家庭实验等课外实验中,在新课标课程中,这种趋势已成为教科书实验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类实验不仅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内容深度上显著加大。

在实验的趣味化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趣味实验不仅出现在家庭实验一类的课外实验中,而且类似“彩色喷泉”这样紧密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课堂实验也增加了。如“通过气球体积的变化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石蕊试液染制的花朵代替试纸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等。这类实验在完成其呈现原理、概念等使命的同时,用更引人注意的趣味化方式展现其魅力,融学科教学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为一体。二是更多地采用了可激发学生研究趣味活动实验的创新设计,如研究静摩擦的“筷子提米实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实验本身的学科价值和潜能开发功能的作用逐步增强,这正好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符合。

实验生活化的体现,一是实验内容多采用来自平时生活中例子;二是用科学知识、技能探讨的也大多是身边的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塑料瓶,砂石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的绿色化最初是从师生健康角度关注实验环境的清洁,后来逐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仅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而且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绿色化进行思考、讨论,甚至研究、设计。不仅视角更大,力度更强,而且其教学功能大大扩展。

2.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和探究化。

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与其内容有关,而且与实验的形式、呈现方式,甚至与实验在教学中出现的位置均有关系。如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与家庭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就不尽相同。又如物质性质的实验,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的介绍之后,这个实验就只是在验证事实;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介绍之前,并配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就赋予了这个实验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如果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这个实验就具有了探究性,而探究程度的高低仍与实验的具体设计有关。

新课标教科书提倡尽可能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和习题中也安排了不少实验。这些实验分布于各章节之中,这种编排将实验由原先的附属于各章节变成了与各章节平行的独立内容,显著提升了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新课标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而且统筹考虑安排,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步提高,使实验的探究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很大的

编辑整理本文。

变化和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动手率低”、“实验纸上谈兵”、“观看课件代替真实实验”等情况还普遍存在。同时教师对新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实施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嫌麻烦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紧张,怕实验时间控制不好而影响教学进度;二是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三是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四是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分开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多数实验属于开放性、探究型,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可能不唯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和“实际应用”等关键词构建“设计实验”这个栏目的框架。在每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中又细化实验目的。例如,在“分析与结论”这个关键词中要常常强调“进行描述”“制作图像”“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辨认关系”“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进行推测”“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等,用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以供参考。

1.实验方案微型化。

所谓实验方案微型化,就是为了保持原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系,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将实验方案简化、精炼,安置在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内容附近,以栏目“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虽然实验方案微型化了,但其教学功能仍定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之上。举例如下。

实验:听力测试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测试你的听力。实验材料是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请实验合作者按照任意顺序将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你闭眼仔细倾听,能辨别出不同的硬币发出的声音吗?

描述与推测:描述声音的差别,分析引起声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音色、分贝等概念、频率和人的听觉关系等内容;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证据;通过研究听觉实验的数据,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活动化。

将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有机结合,使得实验过程活动化。这样设计中学科学实验可以使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真实世界,实验过程应包含:活动、实验、调查、讨论、辨论、提出论点和质疑等,使它们相互交织在整个实验活动中。

活动通常分为五个循环步骤:请你思考、请你做一做、反思与挑战、科学在前进、拓展练习。在循环步骤二中,一般融入相关的学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家庭用电”为例。

活动一: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电路的连接)。

活动二:电路连接(学生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

活动三:火线与零线的鉴别(演示实验:测电笔的使用)。

活动四:保险丝(学生实验:保险丝的作用)。

3.实验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科学不能脱离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实验本身是非常具有学科特色的。如何将实验内容和生活世界结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问题,因此实验设计要表现出“实验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学生经历科学证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习对科学证据的获得、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探讨科学证据的两面性,即对人们生活、健康、环境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基于科学证据而不是个人感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恰当的决策。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理解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证据的过程,而不是掌握一系列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给予学生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评价行为化。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具备各种探究的技能,是实验评价的重要特点。行为化的实验评价也是真实而公平的评价的具体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分为四个方面:档案袋评价、知识评价、行为评价和技能评价。其中的行为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和“小实验”中的表现。行为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

编辑整理本文。

(2)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观察、交流、预测、测量、解释数据、使用数据、制作图表、控制变量、归纳、推理、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操作性定义等。

(3)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概念、定理建立的依据,掌握其建立的方法,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分析和总结:在遵循证据法则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释和总结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并进行更改。

(5)情景的应用:思考、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发表观点,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并给出每个方面的比重,其中实验教学的比重最大,分别为实验室活动和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占40%;知识评价占30%;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占20%;参加班级活动占10%。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图表、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的语言描述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学生参与讨论和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科学发展的趋势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学科学的教学功能,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科学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的科学实验,从而使实验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2001,(9).

[2]戢守志(译者).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第一版.

科教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有效教学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8-01

一部生命科学史就是一部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史书。在生物教学中恰当地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的选取或处理相关的生物科学史,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单元课题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有关科学史的学习中接受教育和启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动手,勤于动脑,敢于探究的能力。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脑筋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我个人认为, 正确地选取生物科学史来传授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同学们愉快地学习知识和享受课堂。从而开发出学生的真实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培养要从青年学生抓起。科学教育就是对他们的培养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在未来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史将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史教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让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他们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酶作用时,先把科学家发现酶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一个铁笼子里装着一块肉,放入小鸟的胃里,过一段时间不见了,这时学生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产生了“认知失衡”,在学生努力求知,变“失衡”为“平横”的过程中,学习主体活力得到了有效体现,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得向学生指出,科学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又激起他们想探究兴趣。

二、利用史实材料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每一位教师攻克难点的方法也不一样。本人认为,很多难点利用科学史来讲解科学家的实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授《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时候,让学生理解细胞核功能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家做过的几个有关细胞核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求知认识,这符合学生认识逻辑,从而攻克难点。具体做法如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伞藻嫁接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性状。然后又通过向学生展示变形虫切割实验,从而让学生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从这两个史料着手,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得出“细胞核控制生物体遗传和代谢”。这一理性认识,达到预期攻破教学难点的效果。

三、科学史教学有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中涉及的知识除了生物知识外还有物理、化学等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光有生物学专业知识常常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还需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生物专业素养,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科学史部分时要使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自己首先要进行理论学习,在备课上下功夫。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功进、不断提高。

总之,生物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而科学史就是这部艺术的灵魂。只有抓好生物科学史教育,在教学上最终才能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丽.生物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张仁玉.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研究

科教发展趋势篇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这是我国历届党政领导人曾多次提到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高等学校教师。科研工作是一所大学活力的源泉,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1]。作者从2007年开始从事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经过近七年的管理及教学科研实践,深深体会到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领域知识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兴趣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推进器。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素质教师和专业教师,作者一直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思考如何将科研工作中研究开发项目设计成人才培养的实践体验和成长过程,从本专业方向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构建、教学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引导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实习项目转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果。

2 专业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构建(Construct innovativ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教育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则要有一桶水”。创新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复杂的劳动,需要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做支撑,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2]。我校软件测试专业方向现有教师四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一人,硕士学位三人,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依托我校“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研究梯队,承担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为提高团队教师的创新能力,团队教师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及科研方法的学习与研讨,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做支撑开展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 教学研究成果

2009年我校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创新性的TOPCARES-CDIO(简称T-C)工程教育模式。在全校开展T-C改革的大潮中,软件测试专业团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本专业方向的特点,制定了全新的T-C教育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包括了T-C教育模式中的8个一级能力指标、32个二级能力指标和112个三级能力指标,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主动创新能力。团队根据T-C模型,结合新的培养方案,提出了“T-C引导的测试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并组织建设了本专业方向的各级实践教学项目,编写并出版了相关的专业课教材,发表了一系列教学研究论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具支持。

随着学校T-C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本团队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改进,教育理论深度不断提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团队教师在T-C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校的总体战略,依托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同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2011年5月,学校第一届文思创新实训班顺利开课,班上五十多名同学通过长达三个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文思创新各地的工作岗位实习并实现就业。通过与企业合作,积极发挥企业的信息、技术、环境等优势,构建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在校、企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内容、以专业共建为目的、基于TOPCARES-CDIO的校企合作模式,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2 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工作是教师知识的深层次体现,是教师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知识深度得以提升,研发能力得以加强,创新能力得以体现,从而促进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五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六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近二十篇。2008年,以团队老师为负责人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图像研究小组成立,依托于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小组内部研究工作持续开展,有力的带动了全系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各研究小组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的交流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软件测试专业团队的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探索,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教研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Research projects motivated students’ active innovative education)

自2008年以来,软件测试专业团队的教师积极开展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争取到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两项、科学研究项目八项,有力的促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各教师在从事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充分发挥教学科研项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本专业团队的教学实际,我们积极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工作,利用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项目的实施工作中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近年来,申请的各级各类项目如表1所示。

3.1 教研项目引导主动创新教育

本专业团队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涉及T-C教育理念的深化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内容,在这一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各级教育软件大赛、“挑战杯”等平台为依托,吸引在多媒体处理、社会实践等方面有较强兴趣 的学生教学资源开发、媒体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度和社会责任感,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计算机系自学课件大赛、“华信杯”全国职业教育课件大赛,并获得了类奖项近十项。部分作品列表如表2所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将T-C教育理念下的创新性思维教育渗透到课堂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研讨,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授课、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减少考试所带来的压力。这些措施不仅使得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大大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主动创新的热情,为未来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年来,软件测试方向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出国(境)留学学生数量稳定提升。

3.2 科研项目引导的主动创新教育

科学研究项目重在探索性基础研究和项目研发,软件测试专业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依托我校的“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部分领域的研发工作。为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在学生主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本团队专业教师根据各自承担的项目特点,吸引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工作,由指导教师制定专业知识培训计划,组织编写相关的培训材料,购买专业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对参与该项目的同学进行培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专业领域知识,能够尽快进入研发状态。目前,本专业团队已经吸引了部分大二、大三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培养了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开发技能。教师也受益于学生的参与,使得项目研发周期大大缩短,部分项目提前顺利结题。近年来,部分学生参与的系统研发平台如表3所示。

在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发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北斗杯、省级(部级)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大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引导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项目转化(Modern educational idea guided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project to students’practical project)

在近几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中,团队教师比较注重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了及时的了解和深入的把握,这样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广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展的科研工作与所教授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直接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科研很好地推动了教学[3]。

IT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以及实践项目的支持,根据TOPCARES-CDIO教育模式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测试专业方向逐渐形成了包括技能、基础、综合、创新四个层次的实践项目体系。技能和基础实践项目主要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对编程规范的理解,基本的测试技能等;综合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安排与开展专业实践的综合能力,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创新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理解科学研究的真谛。在设计实践项目时,我结合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将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化为各级实践项目。比如《软件测试》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将研发平台《视觉目标跟踪平台》作为完整的三级项目之一交给学生进行测试。在首堂导引课上,抛出该项目,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后续讲解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时,将相关文档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平台进行测试[4]。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我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进行,使得我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开发,在指导过程中,我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思考,进行系统研发。部分学生在撰写作毕业论文时,参考阅读了我已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软件测试方向的团队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基本理论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给出适量的毕业论文选题,供学生选用;由于选题与教师从事的科研紧密相关,因而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得心应手,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应用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5 结论(Conclusion)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教育、示范等熏陶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以科研的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发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之下,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也锻炼了创新性的思维,得到了学生较高的评价。科研工作的开展开阔了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革新了教学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层次,对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继强,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2] 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1):196-198.

[3] 李平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4):31-33.

[4] 王法胜,等. 自动化测试工具课程教学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11:61-63.

作者简介:

黄鹏宇(1983-),男,本科,讲师.研究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创新教育.

熊耀华(1974-),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项目管理、软件工程.

王法胜(1983-),男,硕士,讲师.研究领域:软件测试教育.

李绪成(1977-),男,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JavaEE,主动创新教育.

科教发展趋势篇7

不久前,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中国召开,一方面是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另一方面,也是让中国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无疑,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肯定和期待。

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行。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开放的30多年。回溯中国职业教育这30多年,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只有拓展全球化的大视野,运作现代化的大手笔,在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精髓的本土化进程之中,去创造、创新、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它需要一个坚实的、科学的、睿智的研究为支撑,以辨清方向,寻求规律,确定对策。为此,只有对世界经济以及为其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有所认识、有所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使各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由此,各国纷纷颁布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综观世界各国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一是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国家战略;二是不断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不断完善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五是不断更新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六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经济贡献率。

面对国际产业结构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也指向了一个更高的目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中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突出地表现为:由经济大国变经济强国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基础;由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支撑;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动力;由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期望职业教育成为新前提。这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对这一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系统设计,要关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形式、内涵外延、结构层次、运作机制等焦点问题。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分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及其相关研究,经历了“旅行者说――拿来主义――比较选择――本土化”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研究”,进而“比较研究”,直至“内涵研究”,在“复制――重构――迁移――创新”之中,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里,有一个长期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这就是本书的作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由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以其创新的维度,开阔的视野,哲理的思考,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主体脉络,旨在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实现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一研究恰逢其时。

本书首先从横向的“定界向跨界的延伸”、纵向的“定阶向进阶的递进”和纵横的“应然与实然的交替”三个维度对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又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表述及其对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大规律性趋势的细化诠释。接着,本书在规律性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并推演出教育层面的发展脉络,即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这种经由现象描述、规律归纳及推演导出的趋势研究,颇有些哲学的味道。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资料,是一本值得研读的新书。

姜大源研究员主编的另一本书――《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2005年获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首届职业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又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这本新书,可以说是其“姊妹篇”。我期待着,姜大源研究员能够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在本书的前言中,姜大源研究员有两句诗令我印象深刻:“驰骋才知世界小,斟酌倍感方寸深”。

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就是要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不去纵横驰骋,何以能够“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去斟酌推敲,又怎能知道“方寸之中,海阔天空”!

把握整体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部,了解趋势才能更好地做好当下。当今时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中国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了解和把握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王继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历时数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终于完成,而其主要成果――同名专著也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与大多数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所不同,这本专著没有罗列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而尝试着借助于案例或现象的陈述,从中发现或归纳出规律性的趋势,并在认识这些基于规律的新趋势的基础上,再尝试着去寻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求顺应趋势、助推趋势。

所以,本书研究最重要的指向,就在于对“趋势”的把握:对纷繁万象的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主体本质的规律性归纳,以此为据梳理出写实性的主体脉络,并力图在进一步认识趋势与顺应趋势的基础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加以梳理,以窥见其大的走向。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研究总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研究的第一步,要解决认识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性:研究基于现象一主体本质的规律性趋势。从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加以阐释,且每一维度都用八个案例现象给予支撑;而八个案例现象中每一的表述及其规律的解读,又分别是对横向延伸、纵向递进和纵横交替三个维度的细化诠释。其中:

对横向延伸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狭义到广义、从刚性到柔性、从双轨到双元、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双边到多边、从多样到一体、从赋魅到祛魅,由此推演出“定界到跨界的拓展”的趋势;

对纵向递进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从层次到类型、从经验到策略、从低端到高端、从低段到高段、从新手到专家、从定格到升格、从等外到等值、从排斥到全纳,由此推演出“定阶到进阶的提升”的趋势;

对纵横交替的八个归纳性的诠释――整体与细节的集成、分离与契合的承接、继承与改革的交集、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功利与人本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异同、推陈与出新的因袭、自主与协同的联袂,由此推演出“应然与实然的互补”的趋势。

这种经由归纳与推演而获得的三大规律性趋势,看去有些哲学思辨的味道。

研究的第二步,要解决顺应趋势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其研究路径是从个案到共识:研究基于现象一主流脉络的写实性趋势。可以认为,这是基于“教育一实施”层面的归纳:即在第一步哲学层面归纳和推演所获得的趋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归纳出教育层面的趋势,并由此推演出实施层面的脉络,这就是所谓四大“写实性趋势”。

这里对每一脉络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可持续的职教观念涉及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强化创业、有利环保、贯穿终身和面向全民的教育五个方面;开放式的运行体系涉及机制层面办学模式、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机构层面办学功能、办学构架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两大方面;跨界性的职教研究涉及专业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创新性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科研成果的扩散三个方面;国际化的职教网络涉及多边国际组织新的合作领域的开拓和双边政府部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的建立两个方面。

主体报告的最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博采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之众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革探索的小结,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回顾――经验与反思”、“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本质与规律”、“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三个部分。一个志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之中,为其发展已经做出并还将做出巨大贡献的职业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舞台。中国职业教育30多年的探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未来发展的指向,无疑也是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国的映射。

此外,为便于读者对规律性趋势解读的思路、脉络、结构有一梗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在阐述第一部分内容时,给予了丰富的逻辑的、路径的和框架性的插图,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子课题研究报告部分,是课题子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体现本研究的依据所在。

本研究以国别地区为一翼,以国际组织为另一翼,即对单个国家或地区的多“点”的职业教育现象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多“面”的职业教育现象,从个案角度展开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体体现的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并不刻意追求其代表性,所涉及的国际或地区组织也不刻意追求其典型性,尤其是:案例不以数量而以质量为基本要求,内容不以二手间接资料而以一手原文资料为基准,其目的都在于遵循质性研究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研究附件,也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一手资料,以呈现本研究重要文献的原文译件。

本研究选取了一部分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以原文为基础进行翻译,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2007年3月23日)、《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2009年1月21日)、欧盟《哥本哈根宣言》(2002年11月)、欧盟《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4年12月14日)、欧盟《赫尔辛基公报》(2006年12月5日)、欧盟《萨洛尼卡会议结论: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区》(2007年4月26日),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9月5日)中文版。

由于本研究在内容层面涉及多国、多地区和多组织,在方法层面涉及精典、“准质性”和“准现象学”,可以说,本研究不啻为一种包容多种内容、应用多种方法的“跨界”研究。

显然,本书的这一架构,对当今处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之中的读者来说,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不必也无须一次性地通读全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性地去阅读相关章节。一旦有时间通过多次性的阅读看完全书之后,也许会在把握本书全貌的基础上,触摸到本研究的良苦用心,而读者本人也会由此萌生出创新的思考。

科教发展趋势篇8

一、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

1计算机学科逐步向独立门类发展

计算机学科具有着显著的应用与交叉性。计算机学科由数学、自动化等学科发展而来。在2011年,我国计算机学科衍生出软件工程学科,随后几年出现了信息和通信工程等交叉性学科。在2016年,计算机学科衍生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尤其,近几年的人工智能领域,成为计算机学科的又一大进步。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不断更新与优化计算机学科专业类别,截止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计算机本科专业细化为了17个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等。近几年,我国高校为了加快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发展,在计算机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以及人工智能学院等不同学院,使得计算机学科的独立门类特性逐步显现。

2呈现出交叉融合趋势

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例如MLSys会议就是由机器学习和体系结构领域专家共同发起,促使机器学习理论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联结性加强。其次,关键性技术间也存在着交叉。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均具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往往会涵盖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多种知识。再次,研究团队也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新时期的研究团队往往来自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安全等多个领域。最后,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性逐步增强。计算机学科属于应用导向学科,通过对计算机学科进行内外交叉与渗透,使计算机学科获得了良好发展。非计算机学科在出现发展瓶颈后,与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这为非计算机学科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3富有创新性的计算机技术助推各个学科发展

在计算机学科发展初期,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被应用到其他学科或领域,比如,计算机技术成为多数理工科专业的重要编程工具。尽管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学科或领域,但是学科间具有着较为明显的边界,计算机学科往往无法与其他学科进行高度融合。然而,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学科的引力作用逐步显现,且学科间的融合性逐步增强。未来,计算机将会引领其他学科积极探索“人、机、物”三元空间,不断增大科技创新力度。

二、计算机发展趋势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势必会对计算机教育产生相应影响。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应顺应时展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策略,方可提升教学成效,并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端人才。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类专业数量大幅度增加,计算机专业规模逐步扩大。新时期的计算教育应逐步向门类化、融合化与引领化方向发展,构建健全的计算机教育体系。其次,高效梳理计算机类专业与学科发展方向,防止专业设置上存在重复性,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门类体系的合理性。再次,注重计算机学科核心教育。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化数学基础、注重系统能力,强化相关学科知识间的融合性,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最后,注重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性。新型计算机技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间的融合性逐步加深,新时期的教育人员应适度增加新型计算机教育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新型计算机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学生对新型系统的创新设计能力等。总之,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趋势会对计算机教育产生相应的影响。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紧密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培训目标、优化培养方案,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专业素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上一篇:能源行业方案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