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8 11:20:08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1

一、培养艺术审美能力的意义

我们在水粉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艺术审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和熏陶出来的。而通过画水粉画这一适合孩子们的艺术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幼儿学校开设很多课程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其中,艺术类科目担任很重要的角色,水粉画教学容易被孩子们适应,非常适合孩子们学习。

1.通过欣赏水粉画,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可以说,水粉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多种多样,背后所蕴含的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众多的创造内容、表现手法和创造风格,给审美主体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作为审美主体,当老师们给孩子展示一幅幅水粉画的时候,孩子们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产生迫切的学习水粉画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的引导,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所以我们在开展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水粉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孩子们学习水粉画的兴趣,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2.通过了解水粉画,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审美情感

水粉画作品的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的艺术种类。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年龄很小,又没有良好的文化水平和一定的知识结构,审美能力比较弱,老师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老师们开展水粉画的教学就是为了通过这种特别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不断开阔他们的思维和视野,老师从事水粉画的教学活动,建议采取的步骤是:首先让孩子们尝试性地进行绘画,然后老师们进行审美方面的指导。一般在尝试性绘画的时候,老师们要根据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决定绘画内容。比如说,孩子们在刚开始学习绘画时,对于大笔、主锋、小笔、侧锋的运用方法根本分不清楚,这个时候老师们就不能要求他们按照这种传统套路进行绘画,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用笔习惯,只要孩子画得顺畅,就可以让他们尝试各种方式进行水粉画创作。教学一开始先让学生们从尝试绘画这一环节体会到学习水粉画的乐趣,用各种形式来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等。等待孩子们完全融入到学习水粉画的乐趣中时,老师再利用适当的绘画契机在教学中加入大笔、主锋、小笔、侧锋的运用方法。当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绘画方法,能独立完成一幅水粉画的时候,老师们就可以带领孩子们欣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比如可以随机选取一两个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请大家点评赏析,从中归纳出绘画的优缺点,进而发现这些绘画的特点。还可以从中选取几幅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小朋友欣赏,这样一来,孩子们既可以欣赏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作品中的缺点,进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及作品美感。

3.通过学习水粉画,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们观察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更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创造美的能力。孩子们在学习水粉画的过程中,当对水粉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应该在绘画中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绘画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创造作品的快乐。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完善,家长们也越来越关注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幼儿学校为孩子们开设种种艺术类教育课程,就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提高孩子们能力,帮助孩子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水粉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可以说,水粉画教学为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提供必要条件。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孩子们水粉画教学实践,得出培养孩子们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模式。老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审美水平和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鸿杰.谈色调在水粉画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05).

[2]冯丽娟.浅谈水粉画教学中的“程序”问题[J].艺术教育,2008(04).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2

现代幼儿实验绘画是一种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幼儿绘画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孩子主体性绘画创作达到创造力、想象力潜能开发的教学模式,他的教育核心是探索、发现、创造。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每次教学都象一次一次探险,象一次旅游,老师的任务不是去教孩子怎么画,而是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感知美的事物,通过对话、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带孩子们去探寻一个未知的(图形、色彩、情感)世界,激发幼儿潜意识中的艺术想象力;引导、触发幼儿画面的激情,提供一定的艺术技能支撑,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其二,把构成的理念和实践引入儿童绘画教学,通过图形组合,打散重建、异质同构、抽象变形等手法,将点、线、面、色等绘画元素分解打散,让儿童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方式重新组合,创造新的图形,如同做实验,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创造能力,这种实验绘画的结果,引发的是孩子创造性思维。

幼儿绘画和成人的创作一样,要涉及到使用绘画工具、材料,运用美术的基本语汇――线条、形状、色彩;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段――造型、构图、改色。那么通过哪些途径去挖掘幼儿的这种潜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发现在幼儿实验绘画的教学方法,创编实验绘画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要突破现有的绘画教学弊端,必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开展系列的研究,提升经验,让绘画和我们设想的一样,成为幼儿一次次快乐的旅行。

在实践中,我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切入:

1.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提升出现代幼儿实验绘画的教学模式。

形色刺激――即丰富幼儿内在图式;引发创造――激发幼儿创造思维获得成功体验;作品赏析――师幼互评互讲,互相借鉴。

(1)形的研究――黑白画教学

在幼儿绘画语言中,形是幼儿创作的基础。幼儿时期图式思维是引发幼儿创造的有效策略,黑白画是图式思维的最好表现方式,因此,我的探索从黑白画入手。

我们知道表达的基础是“观察”,让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并引导孩子将生活中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来。记得我第一次让孩子画黑白十六格,许多孩子开始拿到纸非常兴奋,因为孩子们从来都不曾想到会让他们自由想、自由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可当画了几格以后,许多孩子就不知道画什么了,因为他画完了他脑中所存贮的事物图形,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状态令我感到吃惊――我们的孩子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欠缺,由此引发了孩子的认知冲突,这时,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让孩子在画一画,停一停,走出去,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的过程中,非常自然的关注起周围的事物了。另外,让孩子变着法子组合,当孩子能想象出许多生活中的图形后,教师着力引导他们去变一变,这样图形就呈几何样的多了起来,孩子就像是在做科学实验一样,感到神奇而不可思议。

黑白画虽然也是一支笔、一张纸,但孩子完全要凭自己的感受去表现,凭自己的观察所得去组合,幼儿初次的创造就在此诞生了。由于活动既有新鲜感,又有成功感,孩子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2)色的研究――油画棒画、水粉画教学

形与色始终是绘画语言的两大元素,幼儿的世界是色彩的世界,幼儿园的孩子对色彩创作特别感兴趣。现代实验绘画既要有图形的基础,也要有色彩的基础。如何引发孩子运用色彩去表达心灵中对美好世界的强烈感受呢?这需要我们在黑白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油画棒画、水粉画的系列教学,让孩子逐步感受过渡色以及色系差异。

(3)综合运用――刮画、剪贴画、砂纸画教学

经过黑白画与油画棒画、水粉画的形、色感受之后,当幼儿有一定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刮画、剪贴画拙朴自然的造型、砂纸画丰富大胆的用色等艺术特色与幼儿稚拙的美感特点相吻合,教学时更易唤起其绘画灵感,发挥个性,大胆构想,发展其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剪、贴、画、粘、刮等综合活动,幼儿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很高,使绘画摆脱单一的形式,更利于幼儿的发展。

2.创设良好绘画情境,提供大量绘画材料

创设情境――即运用各种形式调动幼儿情感,对探索内容有足够的体验。

(1)幼儿绘画带有鲜明的个性,所以需要我们创设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地想,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例如:活动中教师与孩子是平等的,教师总是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采用鼓励、肯定的积极方法引发孩子创作热情与耐心;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观察、体验,让幼儿有不同的感性经验:改变活动室的座位,孩子可以自由结伴而坐等等。

(2)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我们开辟艺术长廊,为每一个孩子展示作品的舞台;开辟和大师握手绘画展,让孩子有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开个性画展,互相取长补短;提供大量的材料,开辟实验绘画区角、专用实验绘画美工室。

由于实验绘画的创作中,教师总是先激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因而大量的儿童画新颖而奇异。

所以,幼儿美术教育不是美术技能教学,它与专业美术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绘画是幼儿多种语言的一种,是表达幼儿情感的一种方式,就绘画教学的本质而言,我们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想象力。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3

一、使孩子了解兴趣教学开发意图,有效的开展活动

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参加成员由孩子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某些孩子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这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孩子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对于这些孩子,则需要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通过活动内容的安排,发展绘画兴趣小组的基础动力

绘画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不要求多,要求达到精,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 活动制度化。使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常见绘画方法)。 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指导孩子从事绘画创作,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组织孩子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每星期四的下午大课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绘画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爱护绘画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通过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孩子们交往的兴趣

为了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绘画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在各种节日里我都在校园内举办了有主题绘画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绘画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绘画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小组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定期举办孩子作品展览,每月举办一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绘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孩子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孩子,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绘画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孩子举行美术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组织观摩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美术素养

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里的美术素养就是指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小组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观摩来实施,我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全校孩子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得以受益。比如,我们组织孩子野外写生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写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达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教育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绘画水平与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增加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认识社会的经验。

六、走入社会,寻找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内容的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以画室为主,结合多媒体、室外活动。 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店文化馆、科技馆、名胜古迹、街道等地参观、活动,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孩子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七、这学期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练习熊猫

第十三周:蟹的练习

第十四周:竹子的画法

第十五周:青蛙的画法

第十六周:素描基础知识

第十七周:用笔方法及线条的练习

第十八周:物体的方法及透视现象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幼儿绘画 指导 策略

《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如何将《纲要》的要求落到实处呢?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幼儿的兴趣。让环境成为激发幼儿绘画的导师,给幼儿带去丰盛的视觉盛宴,让幼儿悄然爱上绘画。给孩子畅想的空间,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幼儿绘画的定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幼儿的绘画既直观又形象,是幼儿最为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教师在绘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还是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的。

二、幼儿绘画发展的现状

(一)幼儿园的现状

回望近50多年的幼儿绘画教育,我们是遵循着儿童绘画发展规律的道路而前进的吗?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幼儿的涂鸦期就定位失误。如:小班绘画教学“画泡泡”,教师就一个劲的让幼儿模仿泡泡大大小小的圆形,并以画得圆为棒,全面扼杀了幼儿自主创造。

(二)教师的现状

教师对幼儿绘画教育先进理念的贫乏,教学仍继承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

(三)幼儿的现状

面对幼儿园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把幼儿置于“一样画葫芦”的境地。老师让画什么,孩子就画什么,使孩子完全失去了自我,这样不但制约了幼儿的自由表现、磨灭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也让幼儿的作品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三、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策略(一):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幼儿的兴趣

那么如何让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呢?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入手,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乱涂乱画本是幼儿的天性,我们要对这种先天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指导,使绘画成为孩子兴趣、习惯。我班的成成小朋友平时就古灵精怪,他的绘画作品特别有创意,如“我心中的家”,别的孩子都是方方正正的普通居住房,而他却是童话故事中的城堡配上现代化的机器佣人,引来许多孩子的羡慕,惹得其他孩子的心直痒痒,有的干脆翻个面重新创作了。久而久之,成成小朋友一到绘画活动,总是显得特别积极,情绪也特别高涨。对生活的再创造是我们追求的,也是孩子的兴趣所在!

策略(二):让环境成为激发幼儿绘画的导师

《纲要》明确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所以我们不仅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而且也要为幼儿提供绘画、展示的空间。

1. 专属幼儿绘画的主题墙。

(1)名家画廊――范画的魅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给幼儿带去丰盛的视觉盛宴,让幼儿悄然爱上绘画。名家画廊里有这样一幅名为“梦想”的画,画面色彩鲜艳、造型抽象夸张,由不规则的色块组合,似物非物。此画激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反响。有孩子问我“老师,这画的是什么呀?”我便启发性的回问“你觉得?”孩子仔细地思量,而后指着画认认真真地说“这应该是蓝天、这应该是白云、这应该是飞机对不对?”我鼓励道“你真棒!其实呢,这画叫梦想,小作者呢有好多好多的梦想,都画在里面了,等待我们去发现哦!”顿时激起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我也要画梦想”“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我要当医生”……是的,我们的课堂绘画教学过于注重技巧。所以很多时候让幼儿都望而却步,生怕画不好挨批。但范画打开孩子们的绘画天空,让孩子们明白:原来绘画也可以这么简单。

(2)画展――你、我、她

《纲要》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是属于孩子的画展,只要你有作品,不管好换,都可以尽情地展示、尽情地炫耀。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荣辱之心哦,那就是大错特错。自从我们成立了“画展――你、我、她”爱画画的小朋友多了,放学后拽着爸爸妈妈看画展的孩子也多了,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交流着,孩子与孩子交流着、家长与家长交流着,画展给了孩子们创造的动力,也搭建了孩子们相互学习的平台。

2. 创意工作室――解放幼儿的手和脑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创意工作室中我们要彻底解放幼儿的手和脑。不再为花儿是红色的,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雪花是白色的……而纠结;不再为太阳是圆形的,娃娃的枕头是长方形的,房子是三角形加正方形……而迷茫。要给孩子畅想的空间,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策略(三):正确解读孩子的作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走进内心世界的通道。只有读懂了孩子的内心,才能融入孩子们中间。幼儿的绘画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令成人难以想象的创造潜能。

幼儿绘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在自主创作中激发幼儿的兴趣,用爱打开孩子的心门,让孩子的童话世界释放出来,让我们彼此走得更近,那便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新纲要指导(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念芸.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5

关 键 词:儿童绘画 天性 纵向 横向

从天性来说,孩子生来就是探索者,有着强烈的探究和学习欲望,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正像孩子学走路,绝不因畏惧摔跤而放弃。这比很多成年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要强得多。孩子往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并把新的信息储藏在大脑中。这些信息储存得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学习新的技能就会越快。家长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探索的特点,在他玩耍时限制过多,那么孩子就不会从游戏中得到足够的刺激,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做事会变得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真正的学习过程。孩子通过玩耍全身心体验式的去认识环境、探索环境并学习自我创新。他们的玩耍看似随意,其实在不经意中获得了信息、发展了智力、开启了思维。当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了众多的单项思维,使其不断地丰富认识,积累经验,产生智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大脑有7个“小区”,分别控制着语言运用智能、数学运算智能、音乐智能、空间直观智能、身体活动智能、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能。各种智能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这就是有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前两种智能因素被普遍关注,而其他智能因素开发却被忽视了。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主动而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儿童绘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就儿童个体发展而言,绘画教学的意义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看。

横向来看,主要是关注儿童各种智力的协调发展以及绘画教学在其中的意义。儿童绘画教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发挥作用。我们应该用多种智能的共同发展的规律来认识它,把握它。

有人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这一结论表明艺术学科与人的创造性人格形成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的协作性,人只有以多种智能的共同发展为基础,其优势的单一智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爱因斯坦、达·芬奇、杨振宁等。看看他们的伟大成就和成长经历,就能理解这一点。甚至我们会看到优秀人才的某些业余爱好所达到的水平,比有些从事该专业人士的水平还高。这也是多种智能的共同发展重要性的一个好例证。

儿童绘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在画面以外所获得的那些东西,例如绘画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使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绘画有助于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绘画可以使儿童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平衡和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绘画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坚韧精神等等。儿童绘画教学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而是通过绘画能力的训练培养人的智能和悟性,完善他们美的情操和人格。儿童学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当然,一部分有绘画天赋的儿童经过科学的教育引导后,会成为艺术家。

纵向来看,主要是关注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造型特点,以及如何培养起他们的绘画兴趣。在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绘画能力存在着一条发展轨迹,按杨景芝教授的分法大约可分为5个阶段,即涂鸦期(1.5—3岁)、象征期(3—5岁)、意象表现期(5—8岁)、视觉写实期(8—12岁)和写实期(12—15岁)。具体到每个孩子由于先天素质存在差异,有的会提前或推后,但对自身来说学习的过程应遵循这个轨迹。否则,极有可能扼杀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儿童绘画教学要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润物细无声”,保护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一点对完善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儿童大都有绘画的潜能,并非少数儿童独有的能力。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

杨景芝教授经长期的观察研究认为:“绘画能力随着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而现实生活中,美术教育常常被看作是一门技能课,很多人认为只有教,才会画,于是机械的卡通画、简笔画临摹、刻板的几何体、石膏像写生成了孩子们学画的内容。慢慢地,孩子们习惯了照着别人的画或实物画,丧失了绘画的自信,画面上看不到了想象和创造的东西,没有了天真,失去了个性,只剩下苍白的模仿。他们不会画了!这是我们大人的责任!如何引导孩子去掉恐惧心理,产生自信心,远比给他们示范要重要得多。让孩子们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教师和家长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大人们的评判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学画热情和兴趣。作为教师,应有高水平的艺术修养,能在艺术的高起点上去启迪儿童,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孩子的情感,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能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会抑制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作为家长,不要简单的以像与不像去评判儿童画,要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儿童独特视角和思维角度去评判。是不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主要看画面是否生动、有想象力、有创意,是否表达了孩子自己的情感。儿童有独特的造型语言,这种造型能力是非常可贵的。轻易否定孩子,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绘画兴趣。家长如果觉得自己“外行”,可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和孩子共享其中的发现和快乐,以表示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保持其学习的热情。也可给孩子找老师指导他进一步学习。

总之,从纵横两个方面去认识儿童绘画的教与学,会更完整深刻一些。儿童绘画的教与学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张扬他们的个性,按照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造型特点培养起他们的绘画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景芝著,《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3年。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6

一、 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生活即教育”幼儿绘画只有扎根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而幼儿生活经验的多少关键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绘画不予支持。更是由于工作的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其实是在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如:家长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教师也要不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生活经验运用到绘画中去,并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如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远近前后等。同时还可以把幼儿带到户外,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的多样性。如:组织幼儿游园时观察“石头画”着种原始人的绘画——在石头上画画,先给幼儿讲关于原始人为什么在石头上画画,怎样画画,石头画的特点,孩子们听完后,个个都发出感叹:原来石头上也可以画画。对画“石头画”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孩子们大胆的画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二、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须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虽然幼儿学习美术和知识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深知靠教师传授图式---教师先式范画,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会令幼儿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也将在无形中消失,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和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传授技巧时,由于小班的幼儿手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因而先让幼儿从欣赏哥哥姐姐们的画开始,感受色彩、认识知识,引导幼儿入门,让他们随意画,大胆画,不捉求描画细致。如:手指点画;脚掌、手掌印画;吹画,撕纸贴画等,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思维有了提高,但表现技巧跟不上,就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当幼儿在将意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在适当地教幼儿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帮助幼儿完成这种转换。让幼儿慢慢学,坚持练,逐渐投入到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去。

三、采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创作,体会绘画的乐趣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任何一种方法或模式都不应该套用,而应当细心了解自己的孩子,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进步和发展的途径

1、“听”孩子的画。其实画画一点也不难。首先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他们会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错误,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好吃的饼干......。孩子用“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

2、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

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以画烤肉为例,问孩子:“你和谁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边?”“是早上?傍晚?还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们还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饮料?唱歌?打球?”

3、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藉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像四—六岁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岛》等书,都是扩展孩子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书。

再者,图画书的故事结构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况或高潮,且要易于描绘,孩子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甚而将几个高潮加以整合,选择一段表现在画中。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提高绘画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能力

我园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积极开展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同时让家长对孩子的美术后动有所了解,从画的变化中发现幼儿的进步。

让孩子参与1.2米以下的墙饰布置,在老师的知道下布置手工区,每市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作构成中孩子们或画或剪,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得到了提高。经过孩子们自己布置墙饰,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充满情趣的图画,孩子们体验着成功和乐趣。

我园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项美术活动,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在三八亲子绘画,庆十一绘画中发扬幼儿的团队精神。让孩子领略到创作的信心,体验创作并不是高不可攀,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受。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美术教学 创作空间

幼儿非常天真,在他们心目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形象,而美术正是自己表达内心思想,将自己对待某一事物的直观感受描述和表达出来的最佳方式,因此幼儿非常喜欢画画。在开展美术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为孩子创建更好的空间,努力让孩子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更好地体现在画纸上,让孩子画出最有价值的绘画。

一、给孩子一个物体,让孩子凭空创作

孩子对于任何一件物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象,同时有属于自己的不同感受,面对这些不同的感受,教师如果限制其绘画,就会将孩子的这种感受给抹灭。如某次绘画活动中让孩子们画一棵大树,然后给孩子说大树的树干是褐色的,叶子是绿色的,这一点大家谁都不能变。原本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但在幼儿心中却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树就是黄色的。但是老师非让他画成褐色的,这让孩子感到很难受。

其实,教师完全不用顾及事物本身的样子,应让孩子们自由地绘画,所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物体,不论是一个瓶子,还是一个苹果,或者是一个景物的组合,然后对幼儿说,大家对于这个物体有什么感受,尽情地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吧。于是孩子会自由地绘制,有的将瓶子画成一个宇宙飞船,有的将苹果画成一个地球,甚至将他们画成一些其他形状,教师都不要管,默默地看着孩子们自由地创作。当孩子绘制完以后,教师可以将大家的绘画在教室中展览,然后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绘画含义。这样的凭空创作给孩子留下很大的空间,孩子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大脑思维及表达。

二、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自由绘画

幼儿尽管对世界的认识不够全面,但是对于某件事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孩子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个主题,然后让孩子依据这个主题进行相关绘画创作,画出一个符合自己情感感受的画面,让孩子自由地绘画。

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为孩子布置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游乐场”。游乐场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梦幻的场所,不管是平稳的旋转的木马、秋千,还是高耸的摩天轮、海盗船,甚至是令人惊悚的跳楼机、过山车。这些游乐设施尽管幼儿尚不能坐上去亲自体验,但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心目中肯定有自己对游乐园的印象,让孩子将自己对游乐园的印象用画笔绘制出来。于是孩子们开始用彩色笔在纸上绘画,只见他们手中绘制出一张张非常梦幻的画,有的描绘的是自己和父母坐旋转木马的情景,有的将过山车画成一条条直线,有的则用平面的方式画出高耸的摩天轮,画面大都以纯色为主,画面颜色使用随意,没有任何拘束,颜色之间的对比用得十分恰当。我看完孩子的作品后,对全班学生大加赞赏,并给孩子说今天大家都是最棒的,我们的作品全是第一名,这样的夸赞让孩子感到非常开心。

主题式绘画不同于实物绘画,这种绘画方式需要孩子们将自己印象中的虚拟事物表达在画面中,因此孩子所受的限制更少,但有时孩子可能会不敢画,这时教师一定要鼓励那些不敢动笔的孩子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出去,这样才能保证绘画活动顺利开展。

三、给孩子一个场景,让孩子随意涂鸦

孩子除了对事物有特殊感受外,对一定氛围也有不同感受,如将孩子们带到空旷的操场上让孩子绘画,和将孩子限制在教室中绘画,孩子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们的绘画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在空旷的操场上孩子们受到的约束较小,能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描绘出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些能让孩子释放精神的场景或空间,引导孩子自由地涂鸦和创作。

如在一次圣诞节庆祝会中,某大班生活教师与美术教师合作,先将教室装扮一番,将教室的小椅子摆在四周,然后在四周墙上都贴上一些白纸,随后在墙的四个角落放置各种壁纸贴画和有关圣诞庆典的装饰物品。并在教室中央放置几棵大的圣诞树,教师将室内灯由白炽灯转变为七彩灯,整个教室变得既梦幻又极具节日气氛,然后给孩子说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新鲜的地方画画,随后将教室门打开,孩子们猛地看到这样的氛围大吃一惊,他们冲进教室欢呼着、跳跃着,教师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分给孩子们,孩子打开后发现竟然是一些彩色铅笔、水彩笔和贴画,于是马上知道要做什么,尽情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在墙上绘画,将原本十分梦幻的教室变得更具趣味和魅力。他们有的画小孩,有的画大树,有的画动物,玩得非常开心,最后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跳舞,大家一起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圣诞节。

当教师为孩子创建了这样一个场景后,孩子心中的束缚已经完全消失,绘画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更多地表达在画面上,这样的作品对大班孩子来说是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

总之,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孩子进行美术活动时,可以将如何画好一张画这样一个极具约束的条款取消,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自由地绘画,将自己童年的天真与无邪更好地表现在画面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绘画活动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刘馨漫.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15,02.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启示性范画 幼儿 创作力

幼儿美术教育是儿童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美术启示性教学方法,让孩子从感性和理性方面认识和学习内容,有效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最终实现创造力开发的教育目标。创造力是灵魂,美术需要想象和创造。这些特性决定儿童创作应该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才能使儿童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造福社会,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孩子从入学到参加工作后,普遍存在严重缺乏创造力的问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身长期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主要是教育中缺乏创造力开发导致的。

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法。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1]。很显然,当下孩子所受的教育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国内学校教育现状是重点强调“规范”而不是“个性”。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成年人的概念程序,把技术作为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必然步入单纯临摹教学的歧途[2]。这种做法与艺术创造性宗旨是相悖的。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一临到低”,完全束缚孩子的手脚;或者“彻底放手”,在老师仅仅三言两语就袖手旁观,不进行有效引导的情况下,让孩子创作。孩子如被突然抛入天空的雏鸟,是飞?是爬?茫然失措,何谈飒爽地飞翔?

当然,笔者深知,学校教育方法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教育途径更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呢?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笔者认为,学龄前儿童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可以充分弥补当前学校教育开发孩子创造力欠缺的不足,而这种教育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幼儿美术启示性范画教育。

1.启示性范画教学符合当前幼儿绘画教学要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提出,“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绘画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注重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使幼儿主动地感受美、表现美,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启示性范画在幼儿年龄阶段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时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脑机能的可塑性极强,发展潜力巨大。五岁幼儿的脑重可达成年人的95%左右[3]。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启示性范画无疑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手段。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想象力,虽然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十分幼稚,却是成年人无可比拟的闪光点。因为在幼儿接受启示性美术教育过程中容易诱发其想象力,无论是意愿画还是主题画,幼儿都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表现出来。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值4~6岁,是幼儿试图期阶段,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进行启示性范画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独创能力,这种能力是孩子将来进行创造性工作时源泉,让孩子受益终身。

3.启示性范画在幼儿范画教学中的应用

启示性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孩子思路,有效进行创作(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的途径。根据这一教学思路,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一些启示性范画方法进行教学。

(1)动画片导入法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通过欣赏动画,感知绘画对象的基本特性。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等都是夸张的、具体的,有助于幼儿发现事物的显著特点,使幼儿感知事物的动态特征。教师应结合作品,将创作体验、构思方法、制作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幼儿,引导孩子触类旁通,扩展成新的思维,让孩子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方法。完全可以用来开拓孩子思维,而且是引导孩子发挥创造性才智的有效方式。

(2)主题活动结合法

采用主题活动,与班中主题活动相结合,教师鼓励幼儿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导幼儿欣赏同一事物不同形象、姿态的图片、资料,刺激幼儿视觉感受力,帮助幼儿体会同一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同一类事物不同姿态的画法,提高幼儿绘画表现力,为幼儿自由绘画奠定基础。

(3)自然、人文艺术欣赏

教孩子用心感受美,自然景观、人文艺术实物其实是最好的启示性范画教材。经常带幼儿接触这些,往往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创作热情。老师们平时可以拿一些名画册或优秀绘本插图让孩子欣赏,还可以带他们参观画展、花展等。直观整体地欣赏作品。老师的作用并非“教”幼儿画,而是激发幼儿对事物的真实体验,引导幼儿在强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真实表达[4]。以渗透方式给予他们“美”的启迪,才是孩子们学会观察和启发幼儿绘画最有效的途径。

4.启示性范画在具体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初期对幼儿进行启示引导时,有许多具体元素如天气、周围气氛、情绪,甚至绘画工具等影响着引导效果,需要不断从实践中摸索解决。如绘画色彩:有资料表明,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启示性绘画时不要一次给予他们太多颜色选择,这样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过于单一的颜色极容易让幼儿失去创作兴趣。根据笔者经验,可以先让孩子用单一的颜色作画,再慢慢过渡到多种颜色,教师们应经常引导孩子比较不同颜色的明暗、冷暖,增加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诸如此类。因此,如何更科学有效地运用启示性范画,需要广大教育学者和幼儿教师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美]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孙永惠.美术教学不宜从临摹入手.美苑,1985(3).

[3]李丽珍.早期智力开发与幼儿美术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10.03:83.

上一篇:综合管理部考核办法范文 下一篇:线上教育平台经济效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