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防范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3:21

电磁辐射防范

电磁辐射防范篇1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机理电磁辐射污染防范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应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磁场中的导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随即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人类迈进了电磁辐射的应用时代。一百多年前,电磁辐射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更是进入了一个电磁辐射的高利用时代。

不过,科学历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时代的进步常常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历史的多次验证。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了它的负面效应。如各类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我们所使用的高科技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又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媒体上屡屡报道的有关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更是让人们感觉到了来自电磁辐射的威胁,以致于很多人一提起它,就有一种莫名的痛恨和恐惧。

1电磁辐射污染:

所谓电磁辐射污染是指高压电、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自动化设备及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电磁辐射剂量的电磁辐射下,细胞就会被杀伤或杀死。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不断丰富,电磁辐射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辐射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另一个方面,信息技术要依靠电磁波,而电磁波极容易扰和破坏,由此会带来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侵害,这也是电磁辐射污染的一个方面。电磁辐射会造成所谓的“电磁污染”,人们也叫它电子“烟雾”或电子垃圾,即电磁辐射的强度超过人体或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产生的危害现象。它无色、无味、无形、无踪,无任何感觉,可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无处不在,被科学家称为“电子垃圾”或“电子辐射污染”,有专家称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

2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机理

人体是导体,可以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的分子会发生取向排列,在分子排列过程中相互碰撞消耗磁场能而转化为内能,引起热效应。电磁场强度越大,则热效应越明显;电磁振荡频率越高,热效应越明显,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微波>超短波>短波>中波>长波。而且干扰人体生物电信息的传递。科学实验已表明,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两个方面——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

致热作用致热作用是指电磁波穿透生物体表层,直接对肌体内部组织“加热”(如同微波炉加热食品一样),即在高频电磁波作用下,物质的温度会发生改变。高频电磁波的致热作用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乳腺癌、阳痿、流产、胎儿畸形等疾病。

非致热作用非致热作用主要是指电磁波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危害,造成心悸、脱发、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和妇女月经失调等疾病。有一个典型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从鸡雏、猫的体内摘取出大脑皮质,用调制后的特高频、甚高频电磁波对其进行照射,发现有钙离子析出。钙离子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免疫系统工作和细胞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浓度变化必然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3生活中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

现代生活,处处离不开与电子设备打交道。能制造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手提电话、无线电仪器等无不产生对身体不利的电磁辐射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均能产生各种数量不等的电磁干扰,我们如何防护呢?

生活中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呢?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在购买电子产品是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通过了CC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安全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尽量使用低辐射的产品,如低辐的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铃声响过一两秒或两次铃声之间接听,使用时头部和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

有人说了,不买家电或是有也束之高阁不再用,污染不就没有或减少了嘛。好倒是好,可是要没了它们,咱们的生活就该倒退回从前的艰苦时代了。恐怕没人愿意放弃好生活而去过苦日子吧,多学几招防范措施才是现实可行之策。例如:

不要把家电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限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电,如电视、电脑、冰箱、收音机等,最好不要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家用电器、手机等,还要尽量避免同时启用多种家电。与家电保持安全距离很有必要。距离越远,受电磁波侵害就越小。

彩电的安全距离是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日光灯为2~3米,微波炉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还有一招就是吃东西。多食用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注间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指数。有关专家提醒,5种人特别要注意这一条,第一是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第二是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第三是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第四是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第五是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都应该了解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程度,如果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E时代下的又一现代污染───电磁

辐射已经被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列入必须控制的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记得吗?我们的儿歌里曾把站着几只小麻雀的高压线比作五线谱,那曾是城市里最美的图画。可时过境迁,如今,因为怀疑围绕在居民区周围的高压线释放出的电磁辐射会损害人体健康,高压线的建设者们屡次亮相听证会甚至法庭,争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专家说,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许多问题还有待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时间的考验。目前,不管学术界的争论如何激烈,现存的、引起很大争执的问题应该及时得到解决。首先,应该及时推出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的产品标准。第二、对于已有标准的产品,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特别是列入3C认证目录的产品。第三,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时解决目前引起争端的事件。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也要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如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到户外活动,到乡村去,到田野去,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参考文献

[1]《宇宙、地球和大气》[美].I.阿西摩夫著科学出版社.

电磁辐射防范篇2

关键词:电磁辐射 手机 办公室 防护

中图分类号:TL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05-02

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各种家用电器、输电电线,办公设备等等都会产生强度不等的电磁辐射。据研究,电磁辐射对人类具有六大危害:即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类的生殖系统,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等。

本研究采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的QX-3型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测试了常用手机的电磁辐射,以及办公室、实验室常见设备的电磁辐射,并据此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

2 测量结果与讨论

2.1 各种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中的电磁辐射强度

研究中以办公室使用频率较高的非液晶电脑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主机、键盘、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开机、关机、工作、待机等各种状态下的电磁辐射。检测结果表明,非液晶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出较大的电磁辐射强度,尤其在开机和工作状态,辐射范围为和,在关机和待机过程中辐射范围为和,;打印机开机的辐射范围为,工作中辐射范围为,在关机和待机状态未检出辐射量。其他设备在各种状态均未检测到电磁辐射量。

表1为不同手机型号在不同状态下的电磁辐射检测数据。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手机辐射量差别较大,除了通话中和待机状态未检出辐射之外,在开机、关机、拨号、接通电话瞬间、发短信、充电开关机、浏览网页等状态均检测出不同的电磁辐射量,尤其在拨号和接通瞬间辐射量为最大。

2.2 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中的电子辐射强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电磁辐射基本集中在超声波清洗器、微波消解仪、电磁炉等,检测部位包括正面、左侧、右侧、后侧、正上方。结果发现,不同方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电磁辐射的检测量不同。烘箱和离心机等设备未检出辐射,对于常用的超声波清洗器和电磁炉电磁辐射较大。

3 防护建议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有关电磁辐射常识,加强安全防范。如:严格按电器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实验室仪器设备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当仪器设备暂停使用时,避免处于待机状态,以免长时间产生辐射积累。

(3)各种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脑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 h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把手机拿远一点,等手机接通之后再拿近接听,或者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5)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后及时洗脸。

(6)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贺.浅谈电磁辐射与防护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00.

[2] 张颖.关于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的探讨[J].北方环境,2011,23(12):93-94.

电磁辐射防范篇3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对策

1.浦东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浦东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设施分布越来越广、功率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城市人口、建筑密度不断加大,电磁辐射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污染源。因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因在居民区建设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引起的排除妨碍纠纷;因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要求侵权损害赔偿纠纷;因手机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的纠纷;因开发商隐瞒有关电磁辐射污染的真实情况导致的商品房纠纷等。电磁辐射污染直接关系到大范围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公众的敏感度很高,但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解决却很困难。

2.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立法的空白与冲突

2.1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单项法律、法规的缺失

国家环保总局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法虽为专门性规定,但因内容的滞后效力级别低,使执行大打折扣。该法仅为部门规章,根据《立法法》,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所以在实际的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常常出现电磁辐射污染纠纷中的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各执一法的现象,《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许多规定形同虚设,无法实施,凸显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中的立法空白。

2.2电磁辐射国家标准存在严重空白和冲突

第一,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产品电磁辐射国家标准。我国对包括手机在内的在使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没有任何国家标准,也没有要求这些产品标注其电磁辐射值、进行电磁辐射值检测的任何强制性规定。第二,我国的环境电磁辐射国家标准存在严重冲突。目前同时存在两个并不统一的环境电磁辐射国家标准。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1989年卫生部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对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的规定不一致,其中,卫生部的规定更为严格。

3.充分利用现行法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现行法虽不够健全,但并不是无法可依,可以用来防治电磁辐射污染,解决纠纷的主要立法有:

3.1环境保护立法

第一,专门性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二,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电磁波辐射是一种污染源,故该法规定的原则、制度对电磁辐射污染均可适用。根据2003年9月1日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可能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规划和项目都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2相关部门专项立法

广播、电信、电力等产业部门的专项立法也对电磁辐射污染作出了规定,主要方式有:明确规定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条款,如《广播设施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磁波防护和卫生标准;在已有发射设施的场强区内,兴建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居民住宅等设施的,除应当遵守本条例有关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磁波防护和卫生标准。

3.3国家其他立法

电磁辐射纠纷的当事人还可以充分利用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程序、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规定,民法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利的规定等。

4.尽快完善现行法

4.1建立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体系

4.1.1统一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国家标准

同时存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两个相互矛盾的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国家标准是不正常的,应当尽快统一,并明确其适用范围,特别是要制定多辐射源的国家标准。

4.1.2建立相关产品的电磁辐射强度国家标准

当前最为紧要的是迅速出台手机电磁辐射强度国家标准。首先,这对消费者有利。由于我国没有任何相关产品的电磁辐射强度国家标准,生产商和经销商更不会主动把自己的产品送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进行电磁辐射检测,消费者对电磁辐射的强度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更无法证明产品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其次,确立产品电磁辐射强度国家标准有利于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长远利益。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外能提高本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破除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内有利于构建我国的技术性法规体系,防止国外不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产品流入。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以加强对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管理。

4.2加强电磁辐射地方立法

现有电磁辐射地方立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辐射环境立法,如《吉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二是进行专门的电磁辐射环境立法,如《河北省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三是就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单项立法,如《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

4.3条件成熟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健全有关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审批制度,使电磁污染源远离稠密居民区,把电磁污染管理纳入日常环保工作轨道。目前,我国已积累了一定的电磁辐射管理经验,对电磁辐射污染的科学研究也在稳步进行,但法律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是势在必行。

与其它污染不同,电磁辐射污染的隐蔽性、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安装中的不透明性大大增强了它对公众的神秘感,公众很容易从心理上对它产生恐惧和疑虑,即使电磁辐射的强度极小,也可能会招致公众的激烈反对,以至于世界范围内可能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公用企业,如移动通信公司、电力公司已越来越难以觅得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地,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消除这种对立的最好方法莫过于通过公众参与来实现当事人彼此之间的尊重、理解和沟通,以褪去电磁辐射污染的神秘性。虽然公众参与对于任何污染防治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对于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作用更为重要。建立起维护公众知情权、公众参与决策权、公众监督权的公众参与制度,是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立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公众参与的途径、参与的程序及参与的保障措施。

儿童和孕妇属于电磁辐射污染的敏感人群,虽然电磁辐射对儿童成长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在科学上还未得到确切的证明,但基于其高风险性,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参考文献】

[1]邱秋.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及法律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6(01).

[2]李玉文,齐宇勃.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4).

电磁辐射防范篇4

“电脑辐射是否伤害小宝宝?要不要穿防辐射服?”在网上搜了大量的文章后,林女士发现,这些文章并没有明确的看法。最近央视播出孕妇防辐射服的调查报道后,林女士更加焦虑。

面对扑朔迷离的防辐射真相,林女士觉得买件防辐射衣服穿着最稳当,“花钱落个心里踏实”,不必每天对着电脑恐惧。但她希望专家能给准妈妈们一个明确的建议。

林女士并不知道,关于手机、电视、电脑等

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学术界也存有争议,例如对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也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缺乏有效证据

所谓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微波炉、节能灯、电吹风、手机、电视、移动通信基站等都能产生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据介绍,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发生关联,主要由于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类似于微波炉加热食物,生物体受电磁照射后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生物体蛋白质的表达。非热效应则是热效应以外所有效应的总和。

生物效应与电磁辐射强度、时间、频率、暴露面积等因素相关。例如,电磁辐射强度越大,对生物体影响越大。在频率方面,我国标准认定频率范围为30MHz~3000MHz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较大,相应的标准限值也较严格。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不过多年以来,这一问题还未得出明确的科学结论。仅从科学家在电磁辐射对妊娠及子代影响的莫衷一是就可以看出问题的复杂性。

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发表电磁辐射对妊娠及子代影响的综述文章。文章对于孕妇暴露在VDT(视频显示终端)下是否会引起流产、子代先天畸形等情况,给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

针对同一主题,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则提出:有研究表明,暴露于VDT下可能引起先天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但这一结论仍然不是定论。

上述例子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电磁辐射对妊娠及子代影响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如果说研究得出了某种结论,那就是――要么有关系,要么没有关系。

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涛表示,关于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问题,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

对此,有科学家干脆指 出,之所以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或者研究方法不科学。

例如,有研究者对200例早期自然流产的妇女与200例生育正常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两组人群在怀孕早期使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看电视的差异,最终得出结论:怀孕早期经常使用微波炉、手机的孕妇发生异常妊娠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不使用者的2.23倍。

有研究者批评说,这一研究方法显然不科学,因为问卷调查的内容太具有倾向性,如果把问卷内容换为早孕期间是否多说话,则会得出多说话与异常妊娠存在关系的结论,这显然十分荒谬。

世界卫生组织是这样说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有一些证据存在,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一位研究人员也表示,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电脑、家用电器、手机等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他进一步解释,国内在民用防辐射方面的研究开展也比较少,因为没有需要。

“多余的”防辐射服?

等不来权威的科学结论,很多像林女士一样的准妈妈们力图找一份心里踏实:买一件防辐射服穿上,省得每天因为用电脑、微波炉、看电视而“步步惊心”。

然而央视关于孕妇防辐射服的一期报道,让穿防辐射服的准妈妈们再度不安起来。

央视报道中,工程师在现场演示,当孕妇防辐射服面对多点的辐射源时,它并不能有效屏蔽辐射,反而会把辐射吸进衣服里层,在内部不断反射,成为辐射“聚增器”。

该实验立即遭到国内唯一一家防电磁协会――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的反驳。该协会称,该实验是“非专业场合由非专业人士用非专业的方法得出的结果”。

对于此次实验,上述未具名的疾控专家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和实际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可能的。“穿了(防辐射服)可能是10个单位的暴露,不穿可能是20个单位,或者反过来,穿了可能是20个单位的暴露,不穿是10个单位。两种可能性都有。”

“我没有否认防护服有屏蔽的作用。”该人士强调,“我的观点是不需要穿防辐射服。一般公众接触的环境根本不需要穿这种防护服。”

清华大学辐射防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立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此外,朱立等专家曾对高压线正下方的环境进行过长达6年的电磁辐射监测,都没有发现有超标的情况。目前我国输电系统使用的频率为50Hz,也称为工频,以磁感应强度100μT(微特斯拉)作为行业标准。

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高攸纲对此提出异议:“这个标准不大合适。因为在50万伏的高压线底下也达不到100μT。这个标准有等于没有。”他表示,没有超标,与标准本身的问题有关。

但是不管如何,对于工频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明晰的结论。1999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协会对有关工频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报告,分别给出肯定和否定的结论。

据专家介绍,人体最易受影响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为30MHz~300MHz,出于谨慎考虑,我国在1988年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中,进一步将频率范围扩展到30MHz~3000MHz,以保护更多的人群。

在吸收剂量方面,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据此取0.08W/kg剂量值制定国际标准。而我国取0.02W/kg剂量值制定标准,比国际标准严格4倍。

专家们强调要科学认识电磁辐射,合理使用各种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但没有必要恐慌,因为由于不正确认识而带来的心理恐慌对身心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电磁辐射本身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防范篇5

【关键词】电磁辐射;防护措施;辐射危害;探究

1.引言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磁技术,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许多领域之内都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电磁技术的使用,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为科技的发展及各项技术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其相关技术的使用,具有两面性,电磁辐射的污染,是一种隐性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在西方国家的环保学者眼中,电磁辐射甚至被认为是幽灵电波。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已经不能够离开电磁技术的使用,卫星、网络、无线电等,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工具,所以,有针对性的对其危害进行合理的防护,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日常生活当中的威胁,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电磁辐射的危害概述

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即生物效应以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2.1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有许多,例如失眠、记忆力减退、多梦、头昏、脱发等等症状。而多种频率的电磁波辐射,尤其是高频的电磁辐射以及较强的电磁场作用,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人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体力和精力的衰退,并且极为容易产生白血病、白内障、脑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可以看出,长期在显示器之前工作的人群之中,以上几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过普通人群。

2.2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电磁辐射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根据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电磁辐射可能会使广播不能收听、电视不能够正常的观看,同时自动的控制信号还会因电磁辐射的干扰而出现失误的情况,飞机的信号灯、医院的医疗器械、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等等,都会由于电磁辐射的干扰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体的损害。另外一个方面,电磁辐射还对武器弹药、易爆物品和易燃物品等,造成潜在的威胁。

3.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以及方法

根据上文针对电磁辐射的多方面危害的分析,可以对其在实际生活和应用当中造成的损害有着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深入的对电磁辐射的合理性防护方法、防护的主要技术等,进行深层次的探析,力求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改善和解决,为人们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威胁。

3.1 电磁辐射防护技术

为了减少生活当中电子设备以及相关仪器带来的电磁辐射影响,降低其潜在的威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不仅要针对设备的使用加强过程和阶段的管理,加强严格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对电子产品的设备、吸收以及屏蔽等环节当中加强监控,保证其危害降到最低。

(1)电磁屏蔽。此项技术是有效的防治电磁辐射危害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最主要、最可行的方案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射频电磁场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实施,将其辐射的强度降低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将电磁辐射的影响以及副作用等,也限制在允许的制定范围之内。

(2)接地技术。接地技术,其指的是在电磁辐射源头以及大地之间,或者是大地之上的可以当作是公共点的金属构件之间,使用低电阻的良性导体,进行连接。在一般的情形之下,接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工频接地、静电接地以及射频接地,而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治电磁辐射带来的危害,还需将射频的相关设备的外壳进行专门的接地,进而给高频干扰电压提供很好的电阻通路。分析其接地的原理,是将屏蔽体或者是屏蔽的部件,通过其内部的感应生成射频,并且将电流快速的导入到大地之中,进而使屏蔽体本身没有成为二次辐射的射源,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屏蔽作用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同时,在接地技术当中,还应做到:接地极要埋设在接地井之内,射频接地电阻要较小,接地线和接地极尽量使用铜材质,适当的选择接地极的环境,否则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3)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技术主要是根据进场区域的电场强度,以及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相关规律,在进场的区域之内,电场强度就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迅速的减小。根据此项原理,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将生产工艺及以及相应的流程进行合理性的改造,进而实现远距离的控制,可以使得空间的自然衰减利用更加充分,进而保证电磁辐射的危害降到最低。

(4)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指的是在高频辐射环境之内进行工作的员工,应该佩戴相关的防护头罩、防护的工作服、防护眼镜以及其他的相关器具等,这些防护的工作用具一般都是使用金属膜布、金属网具以及金属的丝布等制成,其主要的依据是根据匹配原理以及谐振原理来对相关的吸收材料进行制造和开发,放置于电磁场之中,来有效的吸收电磁波并且将其转化成为热能或者是其他的能量,达到防护的目的和效果。而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除了传统的制造材料之外,还发展了高分子的聚合导电材料、纳米材料等,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防护的效果比较好,并且重量轻,成本较低,便于使用。

3.2 电磁辐射日常防护

除了相关的防护技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日常生活中的辐射主要来源于微波炉、电脑、手机等,需要正确的进行使用和操作,并且详细的阅读相关说明书。还可加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屏蔽玻璃、着防护工作服,以减少电磁的辐射伤害。

(2)工作中辐射主要来源于雷达系统,通信发射台站,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大型发电站,输变电设备等。可使用低辐射技术电子产品,对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采用屏蔽法(屏蔽机房、屏蔽机桌、屏蔽包等)、接地法等,高频信号传输线宜采用光纤或同轴电缆等,工作人员必要时可着防护工作服。易燃易爆物宜采用距离、屏蔽、接地等综合防护技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电磁辐射的危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防护的措施方案,力求减少生活当中的威胁,更好的推动此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彪.论电磁辐射的危害[M].现代环保产业,2010,9.

[2]王峰.浅议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M].工业设计,2010,4.

电磁辐射防范篇6

这是一份典型的电磁辐射测试报告,你可以明显看到图中央有一条标注为“EN55022 CLASSB 3M”的分界线,左上角标注了场强单位dBμV/m,横坐标是表示的频率范围从30MHz到1GHz。图中呈波浪形的电波图形代表测试产品在每个频率上的最大电磁辐射值,如果整个电波图形都在分界线以下(250MHz前应低于40dB,之后应低于47dB),就说明该产品符合电磁兼容标准,你没有必要为它的电磁辐射担心。

“电脑辐射大,要少用电脑。”

“怀孕了一定要穿防辐射服,这样才能保护胎儿不受辐射。”

“在电脑面前放一盆仙人掌,可以防辐射。”

“我用的是日本防辐射贴、防辐射卡,国际认证,防辐射效果最好。”

……

在《微型计算机》3・15专题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读者都对上述防辐射的“真知灼见”提出了质疑。这些说法一直流行于大众,相互传播。但是,我们身边的、包括电脑在内的IT产品真的辐射很大,会严重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吗?这些流行的防辐射方法真的有用吗?

其实大家对于电脑辐射的担忧,更多源于对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的误解,将两者的性质和危害弄混淆了。实际上,电磁辐射和核辐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能量产生形式,对人体的危害,即对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破坏力也有天壤之别。包括电脑在内的IT产品发出的是低频率、低能量的电磁辐射,迄今尚无真正权威可信的研究报道得出电脑辐射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结论。

尽管如此,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考虑,我们仍然认为过量的照射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各国政府和电信部门早就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目前最通用的电磁兼容标准主要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FCC Part 15,欧盟的EN55022,以及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制定的CISPR 22,这三种标准规定了相似(但并不相等)的限值。我国国内大多采用的是欧盟EN550 22:2006(CISPR22:2005)标准,该标准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生效,无线频率的测试范围从30MHz至1GHz。(关于电磁辐射和电磁兼容标准的深度介绍 请参考《微型计算机》2011年4月上的《你必须了解的辐射知识》一文)。

前段时间央视曾报道了防辐射服对手机的电磁辐射无效,甚至还有反作用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那么除了手机之外,包括电脑在内的IT产品又有多大的电磁辐射,那些流行的防辐射方法有没有效果呢?《微型计算机》评测室特别策划了本次专项测试。我们将在3米法电波暗室中测试产品的电磁辐射量,该测试环境得到了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Nemko(挪威电器标准协会)的认证,测试采用欧盟EN55022:2006标准,测试频率从30MHz到1GHz。

本次测试包含两部分,其一是测试辐射源的实际电磁辐射量,包括笔记本电脑、LCD显示器、键盘一体机、Andriod平板、iPad和一台模拟全频段辐射的噪音源,这个噪音源主要是为测试防辐射服而准备的。第二部分更加重要,是验证防辐射产品的实际效果,包括防辐射服、普通机箱、防辐射机箱、防辐射贴、防辐射卡和仙人掌盆栽,通过使用这些产品的前后对比就能知道它们究竟有没有效。

我们选择了一台主流笔记本电脑Acer Aspire 5750G为代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笔记本电脑的电磁辐射量刚刚符合标准,辐射量最大处发生在790MHz频率,达到46.09dB,离4 7 d B的标准限值仅差0.91dB。还有些小尖峰可能被当作误差而没有被测试程序记录为有效值。

我们在实验室“因地制宜”挑选了一台AOC 152V显示器为代表进行测试。虽然它的型号很老,但做工扎实,从背后的散热孔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内部的金属防护罩。测试表明LCD显示器的电磁辐射量符合电磁兼容标准,最大电磁辐射量只有31.3dB。

键盘一体机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玩意,MC评测工程师在测试这款微步WB-X5+5223时就在考虑它的电磁辐射问题,因此加入到本次测试当中。可以看到它的电磁辐射超过了规定的标准,最大电磁辐射量发生在239.99MHz,达到51.65dB,超标了4.65dB。

平板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IT产品,而且当我们手持平板时,它与人体的距离要比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亲密”得多,因此我们挑选了三星Galaxy Tab 10.1为代表进行测试。由于平板的金属密闭结构特征,其最大电磁辐射量仅为29.71dB,离标准线还有15dB以上的安全距离。

抱着好奇心,我们也对流行的iPad进行了电磁辐射测试,看它与Andriod平板有无不同。结果表明在相近的结构下,iPad的最大电磁辐射量也只有30.41dB。就使用金属外壳的高端Andriod平板和iPad来说,可以认为它们使用起来不会对人体健康有电磁辐射影响。

为了模拟IT产品在高负载运行时的最大电磁辐射状态,我们使用了York EMC Services的专用噪音源,它能发出30MHz到1GHz的高电磁辐射量,全频段都能超过电容兼容标准的限值。如果防辐射服能够“降服”它,那么对电磁辐射更低的IT产品的防护自然不在话下。噪音源的最大电磁辐射量高达82.44dB!

许多电脑玩家都很关注防辐射机箱,市面上这类产品也非常多,但它真的能降低电磁辐射值吗?普通机箱和防辐射机箱有区别吗?为此我们使用了一台“外观控”的低价普通机箱和一台防辐射机箱,安装相同的主流平台,在运行大型游戏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测试后发现,普通机箱在198.88MHz处超标了2dB,而防辐射机箱的最大电磁辐射量仅为28.5dB,距离标准还有11.5dB的安全余量。

总体上,两种机箱有一定的防辐射效果,但防辐射机箱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效果要明显好于普通机箱。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我们将在最后通过对机箱的拆解进行分析。

目前防辐射服使用的面料主要有所谓的100%纯银纤维、纳米银纤维和金属纤维,这样一件品牌孕妇吊带衫的售价分别在360元、180元和100元左右。它们能不能阻挡电磁辐射呢?我们先把York EMC Services噪音源装入一个纸盒子,再分别用上述三种防辐射服完全包裹住这个盒子(单层包裹),分别测试其泄露出来的电磁辐射量,与噪音源的电磁辐射量进行对比,就可以知晓其防辐射效果。

在测试报告中可以看到,防辐射服(100%纯银纤维、纳米银纤维和金属纤维)包裹住噪音源后,其最大电磁辐射量(下方的电波图形)分别降至24.79dB、60.32dB和56.63dB,对电磁辐射的削弱幅度分别达到57.65dB、22.12dB和25.81dB。也就是说,如果能对辐射源或人体进行完全包裹,那么防辐射服的确能起到防辐射效果,其中100%纯银纤维面料的效果最好,纳米银纤维和金属纤维面料的效果稍差。

防辐射贴是大众广为使用的防辐射产品,我们测试的这款日本普思可灵Pulse Clean 21更是防辐射贴中的高端产品,售价近百元,号称获得了“第11届世界发明大会发明金奖”(发明专利号:US005945051A)。它声称通过释放负离子,对手机、电脑、微波炉、冰箱、空调甚至汽车都有防辐射效果,只要粘贴在上述电器设备上即可起效。于是我们将它分别贴在LCD显示器和键盘一体机上,测试其实际效果。使用防辐射贴之前,LCD显示器的最大电磁辐射量为31.3dB,使用之后为31.24dB,两者的差异几乎可以看作是误差。同样在键盘一体机上,使用防辐射贴之前其最大电磁辐射量为51.65dB,使用后仍为51.65dB。可见,防辐射贴对降低电磁辐射没有任何效果。

防辐射卡也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防辐射产品。我们测试的这款乐康人体防辐射卡(加强型),声称“可以吊在胸前或者放置在电脑与人之间的位置(键盘或者主机附近最好),还可放在衣兜或者钱包里,边走边防辐射,孕妇必备!”,甚至还有所谓的专业测试仪的测试视频可供观看。我们对它的测试方法与防辐射贴相同。

我们将防辐射卡放在LCD显示器和键盘一体机旁,测得其最大电磁辐射量分别为34.09dB和51.66dB,与使用防辐射卡之前相比没有变化。这无疑说明,防辐射卡也没有任何防辐射效果。

除了“专业”的防辐射贴、防辐射卡之外,仙人掌盆栽也常常被大家摆放在电脑旁,用来防辐射。使用同样的测试方法,在LCD显示器和键盘一体机旁边放上仙人掌盆栽,测得最大电磁辐射量为31.23dB和52.05dB,并未降低电磁辐射量,说明仙人掌也没有防辐射效果。

测试总结

看过了这么多电磁辐射测试报告,让我们再为大家完整梳理一遍。

屏蔽电磁辐射的两大关键:金属和密闭

大家知道,电磁辐射依靠电磁波进行传播,只有金属才能有效阻挡电磁波。要完全屏蔽所有的电磁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密闭的金属结构,把电磁波和人体隔绝开来。

而对于非密闭的金属结构来说,电磁波将从开孔和缝隙中泄露出来,电磁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就需要越小的开孔和缝隙才能阻挡它。因此更现实的做法是尽量缩小开孔和缝隙,这样也能屏蔽大多数电磁波,让电磁辐射值保持在安全标准之内。

现在我们掌握了防辐射的原理,再来看防辐射的方法。电磁波从电子设备这一源头发出,然后被人体吸收,因此要减小这个伤害,要么控制源头泄露出来的电磁辐射量,要么做好人体的电磁辐射防护。但从本次测试来看,人体防护和源头控制的实际效果截然不同。

人体防护都是忽悠

先来看当下最流行的防辐射服。由于防辐射服所用的面料添加了金属丝,并且编织结构较为紧密,因此其面料本身是具有一定电磁屏蔽效果。在完全包裹辐射源或人体的情况下,它的确能阻挡电磁辐射。

但是,当我们身穿防辐射服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完全包裹,总会露出头和四肢,此时又如何呢?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模拟实验,用效果最好的100%纯银纤维防辐射服包裹装有噪音源的纸盒子,只露出盒子顶部的一面(模拟人体身穿防辐射服,只露出头部)。此次测得的数据大幅超标21.25dB,最大辐射量达 到68.25dB。实际上我们身穿防辐射服时,暴露的远不止头部,而且防辐射服的领口、袖口、下摆的空隙也很多,电磁波几乎是无孔不入。因此防辐射服的屏蔽效果非常有限,更多的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除了防辐射服之外,流行的人体防护方法还有防辐射贴、防辐射卡、仙人掌盆栽,以及更离谱的防辐射眼镜、防辐射挂饰、防辐射钛金戒指等。它们都无法对辐射源或人体形成密闭的金属结构,又哪里来的电磁屏蔽功能?其广告宣传所谓的释放负离子功能也与电磁辐射毫无关系。除了工业用的专业辐射屏蔽服之外,“民用级”的人体防护纯属忽悠。

防辐射只能从源头控制

既然人体防护无效,我们只能从辐射源的电磁屏蔽上想办法。

在辐射源的测试中大家可以看到,显示器、平板、iPad等金属结构密闭性较强的IT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完全符合电磁兼容标准,我们平时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而不容易形成密闭结构的IT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键盘一体机发出的电磁辐射量就要高一些。至于玩家们常常讨论的裸机平台运行是否安全,看看在普通机箱的防护下电磁辐射尚且超标,裸机运行就更不安全了。

再看对电脑主机的电磁屏蔽。对比防辐射机箱和普通机箱,两者屏蔽的电磁辐射量至少有13.5dB的差异,它们都有电磁屏蔽效果,但普通机箱可能无法将主机的电磁辐射量降至安全标准以内。通过内部拆解,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做工用料上差异主要有几点:①防辐射机箱的前面板内侧是全金属密闭的(包括所有光驱位和软驱位),最糟糕的普通机箱是啥也没有;②防辐射机箱尽可能减少网孔,网孔的孔径要小于5.5mm,而普通机箱有可能为散热直接开天窗,并且带网孔的顶盖是塑料的;③防辐射机箱的侧板采用单面喷漆,而普通机箱一般采用双面喷漆(成本更低),降低了金属侧板对电磁辐射的吸收能力。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最好为主机搭配防辐射机箱。而在辨别产品是不是真的防辐射机箱时,一定要检查上述要点,不要偏听宣传之词。

电磁辐射防范篇7

【关键词】电磁防护服;作用;影响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辐射可以分为粒子辐射和电磁波辐射,其中粒子辐射包括中子辐射、质子辐射和电子辐射等, 电磁波辐射分为X射线、紫外线和微波辐射等。这些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其中电磁波辐射和中子辐射比较难防护。辐射防护服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还要有很好的加工性能,生产此种防护服的材料有金属纤维及其混纺交织织物、真空镀层织物、金属涂层织物、硫化铜织物和化学镀金属织物等。

孕妇电磁防护服几乎成为了准妈妈的标配。但事实上,它的功效更多地只是体现为一剂心理安慰剂,更危险的是电离辐射。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谈到的辐射,其实是来自于生活中各种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致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致电离辐射,又被称作电离辐射或者核辐射,它的存在十分广泛:地铁站的行李安检仪、医院的X光胸透、甚至吃一根香蕉都会产生电离辐射。而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到电脑、电器、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的并非电离辐射,它们正是孕妇电磁防护服中提到的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的计量单位是“西弗”,短时间内吸收1西弗的辐射就足以致病,当辐射量再大一点就有致死的危险。里德研究用反应堆(Reed Research Reactor)高级反应堆操作员Ellen提供的资料被整理成一个有趣的辐射剂量表。这个剂量表显示,与他们同睡的电离辐射是0.05微西弗、而吃一根香蕉产生的电离辐射是0.1微西弗。(1西弗=1000毫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实际上,无论是电磁辐射还是电离辐射,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辐射穿透力弱,平时穿着衣服就可阻挡;而有的穿透力强的辐射,哪怕隔着十道高墙也难以屏蔽。

电磁防护服难防电离辐射

市面上销售的绝大部分孕妇电磁防护服采用的都是金属纤维防辐射面料,并宣称可以屏蔽10-5000赫兹以上的辐射,一些价格稍高的产品更能屏蔽10-10000赫兹的辐射。从电磁波谱的排列上看,0-10赫兹这一频率范围内的辐射均为电磁辐射,这包括电脑、电话、无线路由器等产生的辐射。而类似X射线等频率在10以上的电离辐射,非普通孕妇防晒服可以屏蔽的。

即使是频率高、难阻挡的电离辐射,都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方面,孕妇电磁防护服无法屏蔽高频率的电离辐射;另一方面,孕妇电磁防护服主要抵挡的电磁辐射未被证实影响孕妇或胎儿健康。

如今我们周围的环境再不是几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那么纯净,看得见的有空气污染、江湖变色,看不见的还有隐藏在四周的电磁波,到处都是手机,电脑……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宝宝免受电磁波辐射的伤害,孕妈咪们都穿上了电磁防护服,我们确实知道,这些电磁防护服真的防了些什么吗?

那我们平时生活环境中的电磁波辐射对胎宝宝有什么样的伤害呢?其实,目前在医学上根本还没有数据来证实这样的辐射对胎儿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但确实存在着诸如手机来电接的时间长了脑袋会疼这种情况,基于对宝宝身体安全的完备考虑,孕妈咪们还是会尽一切可能保护宝宝不受辐射的影响。

一、电磁防护服如何防辐射

孕妇电磁防护服起作用的是它的面料。目前市场上防护服装的面料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用不锈钢纤维织成的,一个是碳素纤维织成的。从我们电磁辐射防护的角度来说,不锈钢纤维织成的面料的防护性能是要优于碳素纤维织成的面料。孕妈咪穿着电磁防护服时,致密的金属网在周身形成了一个安全“防护罩”,能够比较有效地阻挡折射微量X射线、紫外线、低频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避免孕妈咪和胎宝宝受害。

二、电磁防护服还防住了什么

好的电磁防护服的确依靠金属丝的屏蔽作用挡住了一定的辐射。但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同时被拒绝了。

冬季里电磁防护服更是阻碍了阳光与孕妇的接触,而常晒太阳可降低孕妇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减少佝偻病儿的发生率,增强孕妇的抵抗力,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专家建议,只要防护得当,防辐射装备其实并不是每个孕妇都有必要穿戴的,千万不要成天捂在电磁防护服里,一些自然界的射线照射,如阳光中红外线的照射还可以帮助胎儿健康发育。

其实,随便一个地方都有辐射,对于辐射源来说,波长越短的穿透力越强,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比如X线、γ射线等。而一般的电视机、电脑等波线相对较长,长时间不会有太大伤害,电磁防护服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过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中心初步测定,镀金属织物防辐射孕妇装的屏蔽效能最好,金属纤维纺织物次之,同时防电磁辐射服装所选用的面料中所含的金属的含量、金属的种类、金属在织物中的处理方式也都会直接影响服装的最终屏蔽效能。

但是,服装的孔洞对防电磁辐射服装的屏蔽效能有非常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随着服装孔洞面积变大,服装屏蔽效能会大大降低,所以再贵的电磁防护服它的防护能力都是有限的。

电磁辐射防范篇8

关键词:电磁技术;电磁污染;防护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威胁—电磁辐射

当今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之一,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目前,生活中常见的较强的电磁辐射的电器主要有:手机、计算机、微波炉、电冰箱、电视等电器,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和手机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民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手机又是现代社会人类不可缺少的电子通讯产品。计算机、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加之人们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这些电子产物所发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已构成了新的威胁。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电子产品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电子产品所致的毛病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病”尤为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孕妇、儿童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白血病增多,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于五六十年代时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情况,有苗头出现,还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从现在就要从严管理,未雨绸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电磁辐射的应用。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举步维艰了。

三、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磁辐射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电子产品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电磁辐射而放弃使用这些高科技产物,使生活质量倒退。因此,面对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类电子产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护措施,有效预防电磁辐射,减少对身体的危害至关重要。

家用电器辐射类型及辐射特点:

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所以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孕妇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加湿器:不宜离人体过近,使用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

液晶电视、显示器:液晶产品的卖点就是辐射较小,可放心使用。

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使用时应与电源适配器保持一定距离。

手机: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厉害,使用时头部和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计算机:(1)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尽量减少接触时间并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使用非液晶显示屏幕时,最好能加装防辐射隔离屏;(2)在计算机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计算机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3)身体处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电磁辐射就会大大减少;(4)不要在电脑后面或两侧安置工作台,因为电脑的后背或两侧发出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电器的类型很多,辐射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我们要不断探讨并及时改进使用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居家防辐射。据放射检测专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装饰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装修使用的壁纸、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致使居室空气污染严重,变成了“辐射屋”、“污染房”。因此,无论是购房或租房,都应先彻头彻尾地做辐射检查,尽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如已无法改变住所,则要测出辐射最强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调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触辐射材料的距离加大,接受辐射的时间减少。

2、不要把家用电器放的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人体不可能获得屏蔽,如果同时使用各类电器,就如同被电磁波包围,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根据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手册及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过3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平安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

4、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5、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后及时洗手洗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确需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7、多食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豆腐、牛奶、鸡蛋等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辐射。

四、结语

在电磁辐射广泛存在的今天,可以说电磁波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显然我们在充分利用电磁波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注意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的伤害才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电磁辐射泄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防护措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要根据不同电器产品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最佳防护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主要参考文献:

[1]沈颐宁.电磁场与电磁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黄德寅.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

[3]盛振华.电磁微波技术与天线.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