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1 16:43:59

痛风的医疗方法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1

1.1藏医阐述痛风的起源、发病机制

藏医认为痛风是热性疾病,属于“札奈”的范畴,部分藏医认为其是由“血隆”失调引发的疾病,也有人认为是体内血隆偏盛所致的“肢赫”病,还有藏医据四部医典以及青海省中藏医管理局主编发行的藏医常见病诊疗规范及疗效标准(试行)将痛风命名为“直合乃”,音译为“智合乃”“直后乃”[1].痛风在部分医学名词释义明鉴中的描述:二肘关节和第一关节称四垢处,无论哪一处疼痛,其上结有紫黑垢污,故称“垢病”[2].这是痛风病症在藏医学中的一种释义.在四部医典中第五十七章“痛风病治法”中认为痛风病源为“人体血液紊乱,食行失当.白昼睡眠,坐地图逸,劳累损伤等,导致气血紊乱,在脚的拇指、手肘部出现病痛,逐渐蔓延至周身疼痛”,可分为隆型痛风、赤巴型痛风、培根型痛风、血型痛风等4种.痛风初期,在皮肤处患病,红肿热痛;而后会变硬发青,产生剧痛.到后期会发展成慢性疾病,扩散至各处关节、筋脉,肿胀难忍,肛门骨节处感觉犹如断裂;疾病逐渐加重,发展至行走困难时,更加不易治疗.特别是隆形痛风,常常痛痒,肿胀,皮肤会依次出现黑色斑点和青色斑点;赤巴型痛风的症状为发热红肿,触碰时疼痛难忍;培根型痛风的症状为发痒,麻木,沉重;血型痛风的症状为皮肤呈现棕色,糜烂[3].

1.2中医阐述痛风的起源、发病机制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督.弱即为肝,注出人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湿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消注山当风所致.诸肢节终痛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功节不可同伸疼痛、乌头汤主之.”[4]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有记载:“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专列“痛风论”,首次提出“痛风”病名.而后历代医家对痛风进行归纳与总结,但对痛风的病名归属有些分歧,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中:“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所以痛风有多种称谓,名称也比较纷杂,且不同医家对痛风又予以不同含义,如痹证、痛痹、风痹、白虎历节风等,所以痛风有多种见解注释[5].痛风的发病主要在于人体内的正气不足,或是阴阳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积聚于体内,留滞于经络;又因伙食劳倦,房室不节,内外合邪,感受外邪,气血凝滞不通,而诱发.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风的证型被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归因于脾肾亏虚、脾脏受损、湿热内蕴,以正虚为本,外邪为标,内外因相互影响而致痰瘀互结,代谢阻滞,最终滞于关节.

2藏中医的痛风治疗方法及其比较

2.1藏医与中医外敷疗法

藏医与中医外敷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多味药材研磨加入适宜赋形剂制成膏剂,外涂或冷敷于发病位置,透过皮肤直接吸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操作简便,低成本,药效持久稳定.

2.1.1藏医外敷疗法

冷敷是藏医治疗痛风的一大特色,多通过联合治疗的方法,口服丸剂,外涂膏剂,膏剂一般加入青稞酒或童子尿.石榴、三果、缩砂、桂皮、干姜、荜茇、乳白香青、肉桂、木香、哇夏嘎、蔓荆子、竹黄、水菖蒲、铁垢、甘松制成膏剂涂于患处能医治一切痛风证.芝麻油、茜草、安息香、蜂蜜、马蔺子煎煮制成膏剂,外敷也能治疗痛风.赤巴、血型痛风可采用药用悬钩子、茜草、甘草、檀香、小蘖、侧柏叶、水豆、有爪石斛、白糖制成膏剂冷敷;培根、龙型痛风症则用药用水菖蒲、烟絮、广木香、姜黄、二黄制成膏剂外敷[6].临床试验证明藏药外治痛风有效率达到95%以上[7],且具有无痛、无创伤、无毒副作用、药效持久等优点.

2.1.2中医外敷疗法

常用药物有金黄膏,主要成分为大黄、陈皮、黄姜黄、白芷、天南星、天花粉、苍术、厚朴、甘草等,以凡士林作为赋形剂混合而成,冷敷[8].白药膏,主要成分为煅石膏粉、凡士林及麻(生)油,经约30min煎煮后熬成稠膏,使用时根据患区大小将白药膏涂于各种规格的防油敷料纸上,敷于疼痛关节面,简单固定即可[9].金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天花粉、陈皮、苍术、厚朴、甘草等,添上鱼腥草颗粒调糊外敷[10].中药冰疗痛风膏,主要成分为江边一碗水、金银花根、黄柏、大黄、栀子、野菊花、乳香、没药、生马钱子、生川乌、白芷、白及、石斛、姜黄、冰片,将其制成膏药,用粘滞带与一次性化学冰袋组合制成中药冰疗痛风膏贴患处,临床有效率达到95%以上[11].

2.2藏医艾灸疗法和中医针灸疗法

藏医艾灸与中医针灸源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都有其相对的独特性,但医理相同,在临床应用上也有共同之处[12].藏医治疗痛风主要使用艾灸,中医则主要采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

2.2.1藏医艾灸疗法

艾灸是在一定的痛点或穴位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来清除寒性疾病和隆病的一种峻治法,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藏医火灸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藏医艾灸法结合藏药,内服外治联合应用对痛风的治疗颇为有效[13].艾绒团的大小根据所灸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别,用于关节上的艾绒团大小形如姆指;用于头部和四肢的艾绒团大小形如小指尖;用于脉窍的艾绒团大小如羊粪粒或者制成条形;用于瘰疬和痞块的艾绒团大小如同诃子;用于小孩胃部的大小如同豌豆.艾灸取穴,一般有固定的穴位,大致分为两种取穴办法:一种是根据病人自诉的症状部位定穴,患病的穴位按压疼痛且舒适,痛点即是施灸的穴位;另一种则是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的固定穴,医生根据脏腑经络来选穴[14].

2.2.2中医针灸疗法

简东英[15]对针灸加特殊运动治疗痛风的5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双侧穴位,局部阿是穴以疼痛周围穴位,针刺用以平补平泻,用蜂蜜敷在疼痛部位并用TDP神灯照烤,留针30min.以7日为1疗程,每日治疗1次,1个疗程后休息3日继续下一疗程,此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盖其夫[16]选取15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对比治疗结果,实验组中医针灸对受累而发热、发红和肿胀的关节,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2.3藏医和中医的其他疗法

2.3.1藏医放血疗法

藏医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藏医放血疗法即用藏医特殊工艺研制的放血器械,依据藏医天文历算选择放血时机、放血方位,在选定的脉位处,放出病血及与血同行的毒气.临床治疗痛风有效率达97%以上[17].因其具有疗效全面、稳定、复发率低等优势,克服了现代医学的一些不足之处,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的青睐.

2.3.2中医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在切开性手术基础之上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特点是可由治疗部位刺入,深入病变部位,剥离有害组织,创口小因而对人体组织损伤小,易于缝合.针刀治疗可在很大程度松解肿胀的关节囊,排出关节中的积液瘀血,降低关节内部及其周围压力,疏通受损关节部位的循环沉积,有效减少堆积在关节处的尿酸,对治疗痛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18].王俊杰等[19]使用针刀配合药物治疗重症痛风性关节炎,针刀消毒后于关节最肿胀处以及敏感疼痛部位刺入,先行纵行切割,然后左右摇摆针尾,使局部尽可能分开,拔出针刀后立即用真空罐抽吸,吸出暗红色淤血,部分患者可拔出黄色黏油状物质.刘吉琴等[20]观察多例针刀结合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案例,并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结合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秋水仙碱等口服药物,对照组单纯口服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VAS评定,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的缓解程度、关节肿胀的减轻程度、血清尿酸值的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针刀结合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3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和藏医的传承面临诸多问题,如典籍流失、治疗方法失传等.藏医和中医均对痛风等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很多典籍和特色诊疗方法值得当代医药工作者学习、整理和发扬光大.研究藏医和中医治疗痛风的疗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2

祖国医学中,关于“痛风”一名的最早描述可追溯到《灵枢》,其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认为其病因为“贼风邪气”藏于血脉筋肉之间,且不易治愈。痛风属于中医学“风湿病”范畴,《金匮要略》中虽并未见痛风之名,但已有“风湿”的病名,见于“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将关节疼痛等相关病症归属于风湿病的范畴,因此,《金匮要略》对后世包括痛风在内的风湿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其云“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此处仅是把痛风作为一种症状提出,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病名。真正创立“痛风”病名的,是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认为痛风是一种人体骨与关节疼痛的疾病,在其《格致余论痛风论》曰:“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正式确立了“痛风”这一病名,也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痛风的临床症状、病因病机,并提出了诊治方法。但是,纵观历代中医文献中,其“痛风”病名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痛风”疾病。古代中医对于疾病名称,多以症状或者病机等来命名,故古籍中对于“痛风”的论述,主要指多关节肿痛的疾病,并不局限于现代医学所指的因尿酸盐结晶在组织中沉积而导致的“痛风”疾病;而现代医学的“痛风”也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白虎风”、“脚气”等所言之病症。以下对这些中医病名作一简要论述:

1.1痹证

《素问痹论篇》中关于痹证之论述,是中医学历史上对于痹证病名的最早定义和阐释。其以病机立名,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依据风、寒、湿邪之不同侧重,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依据发病部位之不同而将痹证分为五体痹,又言痹入脏腑可成五脏痹。《金匮要略》中还提出“湿痹”这一病名,《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景岳全书风痹》中言:“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此处所言之痛风,是症见肢体肿痛,且与风寒等天气因素有关,与现代医学之痛风所讲的天气诱因极具相似之处。《医宗金鉴》在论述痹证时言:“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把痛风归为行痹,以游走上下为名。

1.2历节、历节风

历节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张仲景在《内经》“风、寒、湿外邪致痹”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本病与一般痹证有所区别,故以历节命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言“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曰“历节风之状,历节疼痛不可忍,屈身不得是也。”《景岳全书风痹》言“历节风痛,以其痛无定所,即行痹之属也。”此处所言历节风痛,属局部关节游走性疼痛之症,且以昼轻夜重为特点,与现代痛风疾病之特性颇为相似。此外,《圣济总录》言:“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故为历节风也”。

1.3白虎历节、白虎风

明代医家张石顽在所著《张氏医通》中明确提出:“按痛风一症,《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曰:“痛风,名白虎历节风,实则痛痹也”,提出白虎历节乃痛风之甚者。宋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有关“白虎风”的叙述,言“其疾昼静而夜发,即彻骨髓酸疼,其痛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风病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痛风疼痛之甚。

1.4脚气

《华佗神医秘传论脚弱状候不同》云:“人病脚气与气脚有异者,即邪毒从内而注入脚者,名曰脚气”。提出“脚气”之发展由下而上,与痛风初发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后渐延伸至足踝、膝关节等较为类似。《景岳全书脚气》云:“自内而致者,以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走注足胫,而日渐肿痛,或上连手节者,此内因也”。可见其所言“脚气”之临床症状特征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与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相似。

1.5浊瘀痹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则认为,中医学所言之痛风乃广义之痹证,西医学之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风湿病,所以虽然病名相同,实则概念有异,故而独创“浊瘀痹”一名[1]。朱老把痛风病机概括为“浊毒瘀滞”,这既不同于西医,又可统一于中医学痹证之范畴,提出浊、瘀、痰内邪互为因果致痹的论点,补充了包括《内经》在内的历代中医文献有关痹证分类的理论。

2中医病因病机

对于痹证的病因病机,《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并根据三种病邪的轻重分为“痛痹”、“着痹”与“行痹”,但该篇将致病因素主要归于风、寒、湿等外邪,而对内因的认识不够充分。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谓:“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明确指出了内因在于肝肾气血虚弱或素体肥胖、气虚湿盛,外因是汗出入水或饮酒汗出当风而致感受风寒湿邪,风血相搏,流于关节筋骨,痹阻气血经络,日久化热伤阴所致,本虚标实为其发病特点。同时,《金匮要略》提出了“湿痹”这一概念,《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阴柔,重浊粘滞,并常与风寒杂合为患,缠绵难去,其致病或从外袭,或自内生。自隋唐至宋,《诸病源候论》曰“此由血气虚弱,若受风寒湿毒,与血并行肤腠……故令痹弱也。”指出本病乃机体本有虚损、气血不足,复受风寒湿毒之邪,湿毒互结,痹阻经脉而发病。宋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或在四肢,肉色不变……故名曰白虎风病也。”亦持内因亏虚、外因风寒的病机观点。金元时期,《格致余论》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滞,所以作痛”。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是血热当风,遇湿受寒后,污浊凝涩经络而发病,为后世医家从痰、瘀认识痛风的病因病机奠定了基础。此外,《类证治裁痹证论治》曰:“痹久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也指出了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久滞经络可导致痹证的发生。明清时期,《景岳全书脚气》曰:“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景岳全书风痹》曰:“阴阳俱病者命曰风痹。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然则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认为痹证病因内由平素嗜食肥甘厚腻、热壅下焦,又受寒湿外袭,痹阻经络关节,相与为病;或因劳倦病后气血亏虚,或素体阴血不足,复为风寒湿热邪气痹阻经络而发病。吴鞠通认为“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痹证需以寒、热、虚、实为辨证大纲,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为其基本病机,故配伍而成宣痹汤。《类证治裁》曰:“风寒湿合而为成痹,蕰邪化热蒸于经络,四肢不通,筋骨不舒。”指出风湿热痹之形成,可因感受风湿热邪外,亦可因寒湿郁久化热所致。现代中医学者对痛风病因病机的研究和认识亦不断深入,大多医者认为痛风的病因责之内、外二因。内因或是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嗜食膏粱厚味,或是素体热盛等。先天禀赋不足,则易致肝肾亏虚,嗜食肥甘厚腻,久之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因则为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经络。内外合邪,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客于肌肉筋骨之间,郁而化热,则临床证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3辨证论治

现代中医界许多医家学者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所处地域等不同,并结合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不同的辨证方法,对痛风辨证论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袁全兴[2]将痛风辨证为寒湿型、湿热型和痰瘀互阻型3种证型,分别对应羌活胜湿汤、四妙勇安汤及大黄蛰虫丸加减治疗;蒋唯强[3]临床善于脏腑辨证,依据病者症状和体征的差异,分为肝胆湿热、脾肾湿浊及脾肾亏虚等3型,分别治以清利湿热、凉血止痛,健脾利湿、化瘀消肿及健脾补肾、泄浊化瘀。此外,由于痛风存在显著的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的阶段性差异,且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故而越来越多的医家认为应对其进行分期辨证论治。此种分期辨证论治特点是条理清楚、针对性较强。如刘迪加等[4]依据痛风的不同阶段,急性期以四妙丸或宣痹汤加减治之,而以独活寄生汤化裁治其缓解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王正雨[5]分析认为,此病急性期往往同风湿热之邪相合,因而把急性期归为痰瘀痹阻和风湿热毒两种证型,分别治以祛痰通络和清热解毒祛湿;而将间歇期归为肝肾亏虚和脾肾两虚证型,分别治以补益肝肾和健脾益肾。但目前在中医学界最被临床所广泛应用的是由国家中管局于1994年所的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其中将痛风辨证分型为4种证型,分别为湿热蕴结、痰浊阻滞、瘀热阻滞和肝肾阴虚型,分别选择方药四妙散、凉血四物汤、六安煎、杞菊地黄汤加减以治疗。其中,AGA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湿热蕴结证型最相符合,故该型是临床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证型,占到痛风性关节炎的约60%[7]。

4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学界多数医家[8-9]认为需结合痛风急性期和间歇期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分期论治的方法。急性期患者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多由寒湿郁热化毒、湿热、痰瘀、浊毒为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活血化瘀为主;间歇期多为脏腑气血不足导致痰、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以补益肝肾、运脾化湿、舒筋通络、祛瘀化痰等为主。而其具体治疗方法多样,有口服中药为主的内治法,有针灸、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外治法,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举例如下:

4.1内治法

李小娟教授[10]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当属湿热痹范畴,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3型,治以调和营卫,佐以清热利湿、通痹止痛,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方,湿重于热者合薏苡仁汤加减;热重于湿者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湿热并重者合四妙丸加减。周翠英教授[11]以薏苡仁、虎杖、土茯苓、大黄、山慈菇、赤芍等组方痛风饮,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化瘀功效,在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范永升教授[12]认为痛风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津液代谢输布异常,日久成“湿热痰瘀互结”,治疗上应遵循“清热利湿”之法,组方“加味四妙丸”,灵活化裁,兼以祛风、解毒、活血、通络。对2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发现,“加味四妙丸”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13]。金相哲[14]认为急性痛风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通络泄浊为主,方用五味消毒饮,五种清热解毒的中药为重,辅利湿凉血之薏苡仁、丹皮、土茯苓等。临床观察发现五味消毒饮对62例急性痛风患者具有缓解疼痛,降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目的作用。崔晓军[15]认为肝脾肾亏损为本,风寒痰湿瘀痹阻经络为标,将本病分为湿热痹阻型、风寒湿痹型、痰瘀阻滞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等5型治疗,方选四妙白虎汤、桂枝乌头汤、二陈桃红饮、附子理中汤、独活寄生汤加减,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近年来有学者在临床使用“温通法”治疗痛风,认为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寒湿为阴邪,多乘虚侵袭,易伤人体的阳气,阳气功能失于宣达,则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治疗以宣达阳气为首务,使郁阳得以宣通,则“通则不痛”。用药当以辛温为主,慎勿寒凉冰伏,腠理开则气血和,痹痛自瘥。李清松[16]在临床中运用“温通法”配合“强通法”治疗各类痛风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4.2外治法

中医学外治法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针灸、刺络放血、中药外敷、中药熏洗、拔罐、灌肠等,常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又便于操作。

4.2.1针灸:邵红岩等[17]以阴陵泉、太冲为主穴,并根据症状选取不同穴位治疗痛风患者52例,急性发作期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愈率80.8%,总有效率为96.2%。朱艳[18]采用刺血加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选阿是穴、肾俞、脾俞等)及刺血(阿是穴)治疗,治疗后比较发现治疗组C反应蛋白与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许学猛教授[19]针药结合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以苦碟子行痛点穴位注射联合四妙散加味,慢性期以参附针行痛点穴位注射联合真武汤加味,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雷海燕[20]采用阿是穴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100%。

4.2.2中药外敷:张晶莹等[21]研究发现:采用双柏散合四生散加减方外敷治疗,能明显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宋彩霞[22]将48例急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外敷自拟三黄散(大黄、黄连、黄柏、栀子、冰片),对照组服用新癀片治疗。结果显示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赵巴根那等[23]采用纳米技术将中药粉碎后外敷局部病灶关节,以此可以增加药物的透入性与吸收率,使药物较快的发挥作用,迅速缓解关节疼痛。何进[24]运用“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7%。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且冰敷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有更好的解

4.2.3中药熏洗:徐慧等[25]将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20例给予热痹熏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扶他林乳胶剂外搽治疗,疗程均为10d。治疗组治疗后在关节疼痛、症状体征总积分、血尿酸下降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于莉[26]分期辨证运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6例,急性期辨证为湿热互结、气血壅滞,用中药熏洗1号(苍术、黄柏、牛膝、忍冬藤等);缓解期辨证为脾虚失健、湿浊内生,用中药熏洗2号(党参、白术、茯苓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谢海芳等[27]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清热通痹汤联合中药熏洗(桃仁、红花、生大黄、黄芩、黄柏、延胡索),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或塞来昔布。结果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相当,但治疗组在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5结语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3

【关键词】痛风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1分期治疗

齐连仲[1]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湿瘀络阻为主,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方用自拟宣痹汤加减。周乃玉[2]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痛风关节炎期和缓解稳定期,急性发作期乃湿热浊毒,瘀滞血脉,闭阻关节,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虫丸加减;慢性痛风关节炎期为痰湿浊毒,滞于经脉,附于骨节,方用仙方活命饮合二妙丸加减;缓解稳定期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方用薏苡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刘志勤[3]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3期。急性期由湿热交结,闭阻经络关节,气滞血瘀所致,方药:生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黄、青风藤、忍冬藤、土茯苓、土贝母、山慈菇、苦参、延胡索;缓解期热毒之邪虽解,湿热之邪缠绵,闭阻经络关节,血瘀气滞,方药:苍术、薏苡仁、防己、牛膝、黄柏、秦艽、忍冬藤、泽兰、川芎、穿山甲、莪术、土茯苓、土贝母、苦参;恢复期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脉络不通,方药: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生地、穿山甲、制胆星、莪术、川芎、秦艽、防风、苍白术、鸡血藤。范琴书[4]将本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和痛风性肾病4期。急性期系寒湿久蕴不化,郁久化热,湿浊瘀血闭阻经脉,流注关节,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间歇期以脾虚湿困为主,可用三仁汤合升阳益胃汤加减;慢性关节炎期多为脾肾亏虚,瘀血、湿浊闭阻经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活血散寒之品加减。痛风性肾病期为痛风迁延日久,久病入肾,病属晚期,辨证宜分阴阳,阴虚者宜归芍地黄汤合参苓白术散,气虚者用保元汤加减,气阴两虚者用黄芪地黄汤加减。

2辨证治疗

戴天木[5]将痛风分为偏风湿热型和偏寒湿型。偏风湿热型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偏寒湿型方用乌头汤加味。苏其贵[6]辨证治疗痛风38例。风湿热痛痹型方选清浊通痹汤;湿浊瘀痛痹型方选祛瘀通络汤加减;脾虚瘀浊型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结果显效2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袁全兴[7]辨证治疗痛风30例。其中湿热型18例,方用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味;寒湿型9例,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结果痊愈22例,显效8例。刘明武[8]将痛风分为4型。湿热蕴结型药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术、泽泻、牡丹皮、黄柏、生地、防风、威灵仙、延胡索、忍冬藤、木通、萆、土茯苓、车前子;瘀热阻滞型药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栀子、木通、车前子、土茯苓、鸡血藤、穿山甲、透骨草、乌梢蛇、乳香、没药;痰浊阻滞型药用:人参、白术、陈皮、黄芪、青皮、半夏、白芥子、萆、土茯苓、车前子、木通;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芍、泽泻、枸杞子、金樱子、杜仲、续断、海风藤、威灵仙、秦艽、萆、虎杖、土茯苓、车前子、防己。张春华[9]将本病分为2型,湿热瘀结型方用四妙散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痰湿瘀阻型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3专方治疗

段富津教授[10]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自拟痛风方: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任达然[11]自拟化浊祛瘀痛风方:土茯苓、虎杖、粉萆、忍冬藤、薏苡仁、威灵仙、黄柏、川牛膝、木瓜络、泽泻、路路通、制乳香、没药。张荒生[12]自拟痛风方:生石膏、知母、黄柏、生地、牡丹皮、赤芍、白茅根、忍冬藤、全蝎、桑寄生、滑石、淡竹叶、车前草、灯心草、黄连、甘草。治疗痛风68例,治愈24例,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陈春南等[13]自拟痛风煎,由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炒白术、七星剑、水风藤组成,治疗痛风348例,结果治愈139例,显效157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7.13%。马中夫[14]提出:调补脾肾,化痰散结,利湿祛毒,通络止痛之治疗大法,自拟痛风灵汤,药用大黄、车前子、穿心莲、山慈菇、百合、牡丹皮、防己、独活、茯苓、泽泻、白术。

4针灸治疗

周欣[15]针刺治疗痛风38例,取阿是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1-2ml,取穴大都、太白、内庭、陷谷、三阴交、阳陵泉,皆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并加用电针,结果总有效率94.74%,李岩[16]用火针疗法治疗痛风。主穴:肝俞、行间、太冲、内庭、陷谷、阿是穴;随证取穴:湿热蕴结加脾俞、太白;瘀热阻滞加血海、膈俞;痰浊阻滞加丰隆、足三里;肝肾阴虚加太溪、照海。周成功等[17]针刺治疗急性痛风78例,以三棱针点刺四缝、八风、八邪,进针0.1-0.2寸挤出血液或淡黄色粘液,结果治愈率78.21%。

5内外合治

傅渊等[18]以金黄散外敷并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急性发作42例,局部以金黄散外敷,内服方药:黄柏、苍术、防己、萆、生薏苡仁、防风、威灵仙、忍冬藤、牛膝、地龙、泽兰、红花、赤芍。结果治愈35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蒙杏泽[19]用加味四妙散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痛风31例。方以四妙散加味,中药熏洗药用海风藤、海桐皮、忍冬藤、桂枝、宽筋藤、红花、当归尾,加适量水煎煮药液,用毛巾浸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min,10d为1疗程,结果治愈13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文绍敦[20]教授内外合治、针药并用治疗痛风,选穴:主穴为行间、太冲、内庭、陷谷,配穴以阿是穴为主,均取患侧穴。火针放血,每次治疗总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每周1次。口服痛风舒胶囊,药物组成:大黄、泽泻、车前子、川牛膝、汉防己。服法:每次2粒,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配合应用于治疗痛风病效果显著。

6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痛风有很多治疗的方法,而且都有很好的疗效,副作用少,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人,给出适合不同患者的治法,这些都是中医特色和优势。但是中医治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是中医对痛风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各异;(2)临床报道样本数偏小,大多数未设立对照组,使资料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3)药理研究比较少,多是根据经验采用汤剂加减,缺乏试验的同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量效关系尚不明确。鉴于以上不足,应加强痛风的辨治规律的研究,制定出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进一步完善科研设计,增加样本数量,可以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筛选出切实有效的药物和方剂,明确量效关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医治疗痛风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宝刚,齐士,梁守义.齐连仲治疗痛风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391.

[2]谢幼红,王北.周乃玉治疗痛风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6,25(6):339.

[3]刘志勤,吕蕾.中医分期治疗痛风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78.

[4]范琴书.痛风病机与分期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74.

[5]戴天木.经方辨治通风的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8):7.

[6]苏其贵,胡成发.辩证治疗痛风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1):621.

[7]袁全兴.辨证治疗痛风病30例[J].陕西中医,2003,24(10):898.

[8]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63.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4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5-0057-03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反复发作,甚至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迁延难愈,令人苦不堪言。过去认为本病是欧美地区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较少,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提高的趋势。近年来,中西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发病原因

痛风(GOU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患者有不足1%为酶缺陷所致,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酸转换酶完全缺乏造成的,余大都病因不明。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μmol/L(70mg/L),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L)[1]。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导致人体内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1)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加。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代谢处于一个动态平衡,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以及肾小管的分泌来进行,肾小球的滤过减少和肾脏排尿酸阈值增高以及肾小管尿酸排泄的减少都会导致体内尿酸的增高[2]。(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恶性肿瘤防化疗后;慢性肾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等都可使尿酸增高。

中医认为,痛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或年老脾肾功能失调,并与饮食、劳倦、外感、环境等诱因有关。从中医学的概念上讲,这种在体内积聚过多而产生对机体毒害作用的物质可称为“毒”,痛风的病因―高尿酸血症乃湿浊之毒也。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湿浊内盛为主要病机。脾失健运,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或久病入肾,或年迈肾衰,肾气不化,分清泌浊无权,均致湿浊内生,久蕴不解,酿生尿酸浊毒,蕴久化热生痰,痰凝瘀滞经脉、骨节。此时,每因劳倦过度、或七情内伤,或酗酒食伤,或关节外伤,或复感风寒湿邪诱发本病。即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浊毒瘀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急性期痛风以湿热、痰瘀、浊毒闭阻经脉、流注关节为主,病急且重,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上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酌加健脾之品;慢性期痛风则以脾肾亏虚为本,痰瘀、浊毒闭阻经脉、骨节为标,治疗上宜标本兼顾,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为治疗大法,辅以化痰、通络[3]。

2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2.1西医治疗痛风急性期以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为主要目标;慢性期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目标;痛风石期以手术剔除痛风石、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常用的药物有:①秋水仙碱为传统首选药,可以缓解85%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4],但其毒副作用较大,近几年其应用逐步下降,尤其对于反复发作而经常应用秋水仙碱者,起效慢、安全范围低,起效剂量与引发胃肠道反应剂量非常相近,并且自发作开始后应用超过24h其疗效降低[5];②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现在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线用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③糖皮质激素,在急性痛风累及单个或较大的关节时可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以曲安奈德关节内注射,常可使症状缓解;④其他:少数关节疼痛剧烈者,可口服可待因,或肌肉注射哌替啶(度冷丁)[6]。对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促尿酸排泄药常用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等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对于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形成痛风石可采用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控制血尿酸浓度的治疗措施,避免过度劳累及外伤等诱因;对影响肢体活动、压迫神经或破溃后长期不愈的痛风石行手术切除治疗。张普国等[7]报道多关节痛风石手术后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王洁等[8]在3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应用血液透析,发现血透治疗早期痛风、肾病伴尿路结石有一定的疗效,并可改善肾功能。

此外,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高尿酸血症的控制和肾功能的保护,应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戒酒,避免诱发因素,同时多饮水并碱化尿液,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和损害肾脏的药物[9]。

2.2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2.2.1辨证分型治疗戚培根等[1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型:湿热壅盛型;寒湿阻络型;痰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苏其贵等[11]在分型治疗中认为:风湿热痛痹型治宜祛湿清热,泄浊通络;湿浊瘀痛痹型治宜利湿泄浊,祛瘀通络;脾虚瘀浊型治宜健脾泄浊,祛瘀通络。颜红红[12]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也为4型,即湿热蕴结型,应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瘀血阻滞型,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型,应祛风湿、补肝肾、活血通络。

2.2.2外治法

2.2.2.1中药外敷智良等[13]以当归拈痛汤加减水煎服,并用蚊合膏外敷,共治疗痛风患者42例。结果总有效率100%。吉吉木日等[14]用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患者83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潘墙生[15]用加味四妙散内服配合新癀片外敷,碾末,以中高度酒调成糊状,每2h间断涂抹患处。结果总有效率颇高。

2.2.2.2中药外洗(搽)刘光珍[16]用蠲痹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戴芬,另加别嘌呤醇治疗20例。结果2组分别痊愈8例、6例,显效12例、8例,有效10例、5例,无效2例、1例,总有效率93.75%、95%。段有文[17]用虎杖土茯苓汤内服,并用苦桂洗剂外洗,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期间,浸泡后外敷大黄栀子散结果共治疗51例,临床治愈39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郭帅等[18]用消痛灵搽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2.3针刺治疗奚玉凤等[19]在灌肠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文中,采用取穴针刺可以降低血尿酸,有效缓解症状。秦秀芳等[20]在内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调食醋外敷局部,对红肿和疼痛的缓解优于单纯服药者。王吾升[21]用火针治疗痛风,效果显著。李兰等[22]用梅花针叩刺至出血,然后用投火法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有明显疗效。

2.2.2.4手术治疗张海宁等[23]手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随访2个月~2.5年,发现术后手术部位局部软组织及骨质破坏进程终断,致随访终止时无复发病例。认为药物治疗是通过减少尿酸盐的生成或增加尿酸盐的排泄达到治疗或预防目的。严重的痛风性关节炎常伴有骨、软骨和软组织的广泛破坏甚至破溃,单纯药物治疗无法逆转或纠正其病理进程,外科手段的适时介入对于阻断或逆转关节局部病理进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节镜手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的代表,能直接提供良好的关节内视野,准确了解关节内各种结构的病变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张羽飞等[24]随访14例关节镜治疗踝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现术后24h内症状均获得明显缓解,随诊观察远期亦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遍布世界的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选择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药物,虽能降低尿酸,减轻症状,但由于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方法层出不穷,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但为外科早期介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增加了新的方法,同时也弥补了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禁忌症多等不足,并可作为检查手段用于明确诊断。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不佳毒副作用大的不足,中医药治疗更能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易于推广或长期使用,因而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中药外用制剂常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中药通过局部作用达到除湿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的目的,使用方便、起效快、副作用较小,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缓解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2.

[2]周莉.痛风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07,13(21):1626~1628.

[3]ChoiHK,MountDB,ReginatoAM.PathogenesisofGout[J].AnnIn2tern.

[4]JasonD,AnilB.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treatmentofgout[J].PrimCareUpdateOb/Gyns,2003,10(1):19~23.

[5]FamAG.Managingproblemgout[J].AnnAcadMedSingspore,1998,27(1):93~99.

[6]李业伟.痛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9):593~594.

[7]张普国,黄必留.多关节晚期痛风石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48.

[8]王洁,黄勇平.血液透析在3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7,29(6):827.

[9]文丹.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3例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886.

[10]戚培根,罗才茂,曾玉珍,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健康文摘,2006,3(11):59~60.

[11]苏其贵,胡成发.辨证治疗痛风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1):621.

[12]颜红红.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2):55~56.

[13]智良,刘红军.当归拈痛汤与蚊合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J].新中医,2005,37(1):78.

[14]吉吉木日,陈燕.四妙散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83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6,(6):18.

[15]潘墙生.加味四妙散内服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6):47.

[16]刘光珍.蠲痹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6):4.

[17]段有文,何华.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1例[J].光明中医,2003,18(108):34.

[18]郭帅,文绍敦.消痛灵搽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26(4):250.

[19]奚玉凤,刘嫒嫒,邹婷.中药灌肠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16~17.

[20]秦秀芳,严小蓓.六神丸外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30.

[21]王吾升.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38.

[22]李兰,陈新.针罐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41.

[23]张海宁,王英振,郝永强,等.手术治疗慢性严重痛风性关节炎7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4):220.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5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针刺治疗; 中医疗法

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头痛中以紧张型头痛最为多见。紧张型头痛亦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头痛类型,约占40%。多在20岁左右起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亦增加,男女均可患病,以女性多见。临床特征为几乎每日双侧枕部非搏动性头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或呈头周紧束感、沉重感、压迫感,不伴恶心、呕吐,或畏声、视力障碍等前驱症状,许多患者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多因劳累或受凉诱发。笔者所在科2006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以针刺风池穴、完骨穴为主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均系笔者所在科2006年9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22例,女50例,年龄30~68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平均10年。

1.2 诊断和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提出的《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1]:A 至少有符合标准B~D的10次发作。B 头痛持续30 min~7 d。C 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中的2项:(1)双侧头痛;(2)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感(非搏动性);(3)强度为轻~中度;(4)不因步行或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而加重。D 满足以下2项:(1)无恶心或呕吐,有时可有厌食;(2)畏光或畏声(两项中不超过一项)。E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疾病。辨证分为4型:气血两虚证、痰浊上扰证、瘀阻脑络、肝肾阴虚证及肝阳上亢证。凡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均可纳入。

1.2.2 排除标准 对年龄在70岁以上者,存在语言障碍、痴呆等,不能对自身疼痛准确描述的精神病患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均予以排除。

1.3 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完骨、风府、大椎。配穴:以疼痛部位的阿是穴为主,头枕痛放射至头顶者,可配头顶局部阿是穴;颞侧痛可配率谷、头维、悬颅、悬厘等;颞侧痛放射至眼眶者,可配丝竹空、攒竹、鱼腰;对有颈、肩疼痛的患者可加用肩井、夹脊穴。气血两虚者加用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痰浊上扰者取内关、丰隆;瘀血阻窍者加用血海,肝阳上亢及肝肾阴虚者取肝俞、肾俞、行间。操作:诸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可将同侧风池、完骨穴接脉冲治疗仪,留针20~3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针刺风池穴以针感向头部放散为佳。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愈:头痛消失。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等无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4个疗程后,72例患者中治愈46例,好转24例,无效2例(均为男性),治愈率为63.89%,好转率为33.33%,无效率为2.78%。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完成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代医学关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长期工作紧张,或慢性疾病、精神焦虑、抑郁等引起头、面、颈、肩肌肉持久收缩痉挛所致。从临床病例数可见,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更为敏感有关。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内伤诸疾致瘀阻脑内或脑失所养,从而引发头痛。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风池穴与完骨穴均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风池穴为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完骨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会[3]。针刺风池穴、完骨穴可松弛斜方肌等局部软组织的紧张,可通经络、和气血,使通则不痛,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4]。从本次临床观察可见,针刺治疗头痛行之有效,多数患者在第一次针刺后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治疗4个疗程后,治愈率达63.89%,因此,以针刺风池穴、完骨穴为主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肯定,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本次临床观察中,2例无效病例均为男性,针灸对头痛的疗效是否与性别相关,因病例数不足,尚不能定论。另有部分患者为单侧疼痛,或头痛呈跳痛,或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故未纳入此研究,但这部分患者使用上述方式治疗疗效亦较好,考虑上述方法对原发性头痛的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中村友纪.紧张型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日本医学介绍,2007, 28 (1):8-1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

[3] 徐恩.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与治疗.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57-59.

[4] 贾平.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68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4,S1:22-23.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6

【关键词】 痛风 清热利湿 化淤通络 消炎止痛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目前西医治疗痛风主要是从消除炎症反应,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等几个方面进行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炎痛喜康,苯溴马龙和ACTH及强的松等[1]。单纯西医治疗最大的问题是药物副作用较大,故临床常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笔者通过综合各家意见并通过临床实践,拟定清热利湿化淤通络法配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痛风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男性24例,女性1例,年龄35~65岁,平均50.9岁,病程1 d~9年。反复发作者10例,血尿酸高于正常值(标准为男性≥416 μmol/L,女性绝经前≥357 μmol/L,绝经后≥416 μmol/L)23例。对照组2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7岁,病程1 d~14年,平均49岁;首次发作16例,反复发作9例,血尿酸值高于正常值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尿酸值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协会(ACR)1997年制定的标准:

以下三条中具备任意一条:(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②炎症反应在1 d内达到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无骨侵蚀的骨皮下囊肿(X线证实);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2]。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起始200 mg/次,2次/d,至疼痛明显缓解后,改为200 mg/次,1次/d,5~7 d后停用(注:考虑用药的繁复及明显的副作用,将使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降低,导致治疗效果的不能准确反映药物的疗效,本研究未使用秋水仙碱)。

2.2 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予中药:黄柏10 g,苍术10 g,土牛膝10 g,薏苡仁30 g,茯苓10 g,白术15 g,赤芍15 g,丹参10 g,忍冬藤30 g,土茯苓20 g,山慈姑10 g,生甘草6 g。

中药治疗首诊3剂,再诊3剂(保持基本方药不变,随症酌情调整剂量)。

2.3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局部无任何异常反应,活动如常,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为显效;关节肿胀消失,疼痛缓解,血尿酸值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血尿酸值未下降为无效[3]。

3 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总显效率6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显效率40%。经过统计分析,以有效率为观察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以显效率为观察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4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损害为其特点。中医古籍中并未把现代医学之所谓“痛风”单独列为一病来论述。而医籍中所说之“痛风”其实是“痹证”的别名,泛指人体阴阳气血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肢体剧痛为主要特点的病症,但可以推测,由于痛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的红、肿、热、痛,故而古代医家应该是将其归入热痹来辨证论治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界对痛风的概念已经明确,统一使用西医痛风的概念进行诊断,通过临床的实践,许多医家提出了对痛风的治法,通过对近年的文献分析,目前痛风的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健脾利湿化淤[4,5];②清热利湿通络[6,7];③温肾化淤[8,9];④活血利水[10,11]。作者综合各家意见,结合临床实践,参考痛风的发病规律:① 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伴有肥胖,75% 以上人伴高脂血症;②患者产生高尿酸血症原因,10%为尿酸产生过多,90%为尿酸排泄障碍;③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外伤和高嘌呤饮食可诱发其急性发作;④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多起始于凌晨,常因疼痛而惊醒。故而认为痛风的主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脾失运化,不能及时将水湿转输至肺肾,也就无法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将其化为汗或尿排出,故湿浊内生。此时,如果又酗酒暴食、劳倦过度或关节遭受外伤,则会促使痰浊流注于关节、肌肉,痰浊阻于局部必郁而化热,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也就形成红肿热痛之痛风性关节炎。然而,因为痛风多发于夜间,有些医家认为痛风病机属寒凝经脉所致,夜间阴气较盛,加重了体内之寒邪,故多在夜间发病,但早在宋元时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就指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故此可以看出,痛风虽然多夜间起病,但并不能理解为寒凝经脉,而只是因为寒邪加重了痰浊在关节的凝滞以致病发,从临床来看,其他可以加重痰浊凝滞的因素。如劳累、不良情绪、外伤或进食膏粱厚味等均可诱发致病,但如果单独以劳累、情绪、外伤、饮食等来指导痛风的辨证,那么可能得出很多不同的病机来,这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所以痛风的主要病机仍然是: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流注关节,郁而生热,关节经脉不通而发病。治法相应为:健脾利湿清热通络。拟基本方为:薏苡仁30 g、茯苓10 g,白术15 g,黄柏10 g,苍术10 g,土牛膝10 g,赤芍15 g,丹参10 g,忍冬藤30 g,土茯苓20 g,山慈姑10 g,生甘草6 g。方中重用薏苡仁合茯苓、白术,苍术健脾渗湿,佐黄柏、土茯苓、土牛膝、山慈姑清热除痹、通利关节,加赤芍、丹参、忍冬藤增强活血通络除痹之效。通过本文50例痛风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临床观察,中药辨证配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既可以较好地控制痛风的临床症状,又可明显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为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应该看出,由于临床上各种因素影响,很难在临证时做严格的中、西药临床对照试验,所以目前不能得出健脾利湿清热通络中药与西药的临床疗效差别,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与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91.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伍沪生).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杂志,2O04,3(8):1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l994.

[4] 付汉生,顾晓航. 健脾除湿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6例[J].陕西中医,2003,24(12):1065.

[5] 邓 伟. 健脾解毒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中药材,2003,26(6):466.

[6] 陈 军. 清热化湿通络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5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61.

[7] 刘积平. 清热凉血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3):399.

[8] 张 怡,谭万初,唐健元.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理研究[J].四川中医,2005,23(10):29.

[9] 马剑颖. 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5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40.

[10] 光德明.活血利尿法治疗痛风3O例小结[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8(2):16.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7

[关键词] 痛风;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9.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5-109-03

Clinical Observation Research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Danxi Gout Recip in Gout

SHI Renchao1YE Xinmiao2 CHEN Qin1HU Gang1TANG Feng3

1.Zhejiang Provincal Tongde Hospital,Hangzhou 310012,China;2.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China;3.Yuhang District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anxi gout recipe in treating gout. Methods To observe 64 cases who diagnosed of gout patien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ere cured with Danxi gout recipe(32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ured with Tongfengding Capsule(32cases)for four weeks,investigate the compared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about clinical symptoms,main assay index,including blood uric acid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nalgesic effect-acting period,analgesic duration and recurrence rate in one year.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5% vs 62.5%,P<0.05),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TCM symptoms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lso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75% vs 65.63%,P<0.01). The clinical symptoms(points)and the main assay index(blood uric acid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of two groups were both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P<0.01),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dramatic differences in analgesic effect-acting period and analgesic du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The recurrence of gou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ollow-up year(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anxi gout recipe in treating Gout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ongfengding Capsule.

[Key words] Gou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病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渐上升,开展痛风有效方的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承担“丹溪痛风方临床研究”任务,以丹溪痛风方治疗32例痛风患者,与痛风定胶囊32例治疗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制定[1]。

1.1.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路志正、焦树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痛风“风湿热痹证”制定[2]。①主症: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处或多个关节;②次症: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③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1.1.3临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见表1。

表1痛风症状分级量化表

症状轻(3分)中(6分) 重(9分)

关节疼痛 轻微, 持续疼痛,持续疼痛,

时有隐痛 尚未可忍受 难以忍受

关节部位皮肤 不红 微红 红甚

关节部位肿胀 不肿胀 有肿胀感 明显高出肌肤

活动度 自如屈伸不利严重受阻,足不能履地

发热 不发热或局37~38℃,局部 38℃以上,局部按之

部按之不热按之热感明显灼热

口渴 不渴 多饮水 需要大量饮水

小便 不黄,量正常 尿黄,量减少 尿深黄

舌色 淡红鲜红 赤红

舌苔 薄腻,质润 色白或黄,色白或黄

而浊腻湿润厚而浊腻干燥

注:以上症状进行积分统计,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作治疗前的比较,判断两组的差异性;以上症状进行积分统计,对两组病例作治疗前后的比较,判断疗效;脉象作具体描述,不作记分。按治疗前后临床证侯积分值的变化判定疗效。疗效指数(n)=(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2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凡符合西医诊断“痛风”标准及中医辨证“风湿热痹证”标准,年龄18~65周岁,并经知情告知后自愿接受治疗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3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9岁,平均(39.69±7.15)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2年,平均(4.29±2.69)年。对照组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41岁,平均(38.90±6.57)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3年,平均(4.12±2.8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基线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丹溪痛风方”所有药物,用量上结合临床经验进行适当调整,每人每天用量为:姜制南星、制苍术、酒炒黄柏各12g,川芎、炒神曲、桃仁、酒拌威灵仙、羌活、防己各6g,白芷、桂枝、酒洗红花各3g,龙胆草1.5g(所用药物按照原方要求进行规范炮制,按量称取,加水浸2h后,用煎药机煎煮1h,用包装机包封,每包200mL,每剂3包。每日3次,分别于早中晚后半小时服用1包(200mL),连续用药4周。为了保证黄柏酒炒、红花酒洗的要求,委托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将两药规范加工,按酒炒黄柏3g、酒洗红花0.5g的比例,做成胶囊,连同中药煎剂规范给药。对照组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汇药公司生产的中汇“痛风定胶囊”(由黄柏、秦艽、赤芍、车前子等组成,功能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批准文号为(97)卫药准字Z-128,按照原处方用药,每日3次,每次4粒,于食后用温开水送下,连续用药4周。

1.4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证候、主要化验指标(包括血尿酸、血沉)、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1年内复发次数。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用SPSS13.0版软件包。计量资料结果用均值±标准差(χ±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疗效判定

1.6.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缓解:治疗后主症消失,主要化验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治疗后主症好转,主要化验指标趋于正常;③有效:治疗后主症有所改善,主要化验指标数值有所下降;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6.2证候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6.3痛风复发率判定标准按患者每年复发次数进行判定。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临床缓解显效 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1 316 12 62.5

观察组 32 3 6194 87.5#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083,#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5.6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组别 n临床缓解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3 513 11 65.63

观察组 32 8 1012 2 93.75#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178,#P<0.01

2.3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χ±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2 8.74±2.27 6.18±2.41

观察组 32 8.56±2.35 3.29±2.53*#

注:治疗前后比较,t=8.639,*P<0.01;与对照组比较,t=4.661,#P<0.01

2.4 两组主要化验指标(血尿酸、血沉)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要化验指标(血尿酸、血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2.5 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表6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比较(χ±s,d)

项目 对照组(n=32) 观察组(n=32)

止痛起效时间 4.93±1.47 3.28±1.35#

止痛持续时间 11.49±4.73 18.70±5.38#

注:止痛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4.687,#P<0.01;止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5.695,#P<0.01

2.6 两组一年内复况比较

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痛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7。

表7两组一年内复况比较(χ±s,次/年)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2 4.38±1.14 3.89±1.32

观察组 32 4.32±1.06 2.47±1.20*#

注:治疗前后比较,t=6.560,*P<0.01;与对照组比较,t=4.508,#P<0.05

3讨论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及其它组织中引起相应病损及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目前西药治疗毒副作用明显,有效中成药不多。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

文献复习和临床应用发现,元代名医朱丹溪论治痛风,其论符合现代对痛风的认识,用药适应现代痛风病症的治疗。本文对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的疗效做了观察,从治疗前后临床证候、主要化验指标(包括血尿酸、血沉)、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1年内复发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痛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明显优于痛风定胶囊。

痛风方出自《丹溪心法・卷四・痛风》[3],由南星、苍术、黄柏、川芎、白芷、神曲、桃仁、威灵仙、羌活、防己、桂枝、红花、龙胆草等组成,后人称之为丹溪痛风方。其方立意,“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瘀浊凝滞,”[3]经络不通,以致四肢百节、上中下疼痛。方用苍术、黄柏清热燥湿,防己除湿行水,羌活、威灵仙祛百节之风,桂枝横行手臂,温经通络,白芷祛头面风,川芎引血中之气,桃仁、红花活血行瘀,南星祛经络骨节之痰,龙胆草泻肝经之火,神曲理中焦脾胃之气,诸药合用,祛风湿、化痰瘀、散风邪以温通,泻蕴热以清利,切合痛风发病病机,用治痛风,故能有效。现代有相关的临床报道,肯定了其方的治疗效果[4-6]。研究表明,痛风在发病过程中多伴有炎性反应,血尿酸增高,而川芎、防己、威灵仙、桃仁、红花、南星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苍术、黄柏、龙胆草有抗炎作用,并能降血尿酸,这可能是该方治疗痛风取效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溪痛风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痛风明显优于痛风定胶囊,是值得研究开发的痛风治疗药用。

[参考文献]

[1] Wallace SL,Robinson H,Masi AT,et al.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e arthritis of primary gout[J].Arthritis Rheum,1977,20(3):895-900.

[2]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662-663.

[3] 元朱震,亨撰,王英,等. 丹溪心法(中医临床必读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9.

[4] 房满庭,张安林.上中下通用痛风汤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383-384.

[5] 高玉中.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类疾病举隅[J].江苏中医药,2010,42(5):49-50.

[6] 孙元莹,吴深涛,王暴魁,等.张琪治疗痛风经验介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78-379.

痛风的医疗方法篇8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急性痛风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多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物为主,因其不良反应和容易复发等因素,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我科采用放血疗法配合苗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从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抽取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男21例,女4例;年龄25-69岁;病程3月-26年。治疗组男22例,女3例;年龄23-71岁,病程4月-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 1977 年所制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出血性疾病和糖尿病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呼吸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③过敏性体质及对本类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⑤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治疗期间口服双氯芬酸缓释胶囊 75 mg,饭后服,每日 1 次,7 ~10 天 1 个疗程。

1.4.2治疗组

在服用双氯芬酸缓释胶囊的同时给予放血疗法配合苗药外敷。

1.4.2.1 放血疗法

病变部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将1次性注射针头或消毒的三棱针,在红肿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围刺, 迅速浅刺约 0.3 cm左右深度,挤压针孔,使流出数滴血液或组织液,严重关节肿胀者可加用拔罐疗法。

1.4.2.1 苗药消痈散外敷

方药组成:嘎龚布梭学嘎八(飞龙掌血)、巩料(虎杖)、抖欧(天南星) 、比摇扁(山慈菇)、加格领(重楼)。用法: 加热水拌匀成糊状, 按肿胀部位大小适量外敷患处,厚度1 cm。每日 1 次,7 ~10 天 1 个疗程。

1.5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中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拟定。

(1)临床控制: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95%。

(2)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并

(3)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并

(4)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讨论

在传统苗医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单独的“痛风”苗医病名,而是归属于“风湿类”疾病,是以关节疼痛发作部位来称呼。如疼痛发作在脚,则称为“哞旮打”,疼痛发作在踝关节,则称为“哞旮贡”。而痛风以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为首发及多见,故以“哞旮打”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苗医病名。苗医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风寒湿热、瘀血闭阻经络、关节所致。本病初期表现在肢体、关节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4]。病症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下肢关节为主,急性发作,或慢性反复发作,病久致关节畸形、僵硬,可见痛风石。科在挖掘整理苗族传统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选用苗族地区地道苗药组成苗药消痈散。方中嘎龚布梭学嘎八(飞龙掌血)、巩料(虎杖)排湿祛浊、活血通络,科抖欧(天南星)、比摇扁(山慈菇)、格领(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配合放血疗法,使湿热邪毒随血外出,达到清湿热泻毒、消肿、止痛,从而能较快速的缓解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改善关节功能。起到“祛瘀血、生新血”的作用。本次临床研究表明,苗药消痈散外敷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6-28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15 -119.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原因分析范文 下一篇:水电节能降耗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