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范文

时间:2023-10-10 17:20:38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1

关键词:广告美学 怪诞现象

怪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以其过目难忘的巨大冲击力和强大的震撼效果在审美和实用领域刺激着人们的感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并将其触角迅速伸及广告领域的各个角落,成为广告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现象。因此研究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就成为实践和理论的共同需求。

一、何为怪诞

怪诞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是一种审美形态。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怪诞”的解释是:“文学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方法。以反常的不合理的形式和其超现实的表现手段创造出怪异、荒谬的艺术形象。它背离 自然 的可能性,但不背离内在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内在的可能性构成怪诞的魅力。怪诞在揭露外部世界的反常与病态、揭示精神的扭曲与贫乏方面,具有独到的审美功能。但艺术中的怪诞如果不能配合内容而成为日的本身,就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从这一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怪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的荒诞、怪异性;二是形式的反常与超现实性。它源于生活,通过传达一般形象里无法传达的特殊的人生体验,来表达其他艺术形式下很难完美地表达出来的哲理思考,广告美学中的怪诞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熟悉的陌生化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又译为“反常化”和“奇特化”,是俄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就是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和别致,体验到艺术的超凡脱俗,亲历市美过程的珍贵。www.133229.CoM怪诞的形象原形都是人们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由于其表现形式总是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情背道而驰,因此,它表现出陌生化的特点。在广告创作中。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对原本非常熟悉的事物进行意象的任意组合和错位转换是实现陌生化的有效手法。

广告设计大师金特,凯泽的作品《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中将鸽子和骷髅头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虽然二者均属司空见惯的形象,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出现时,就收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即:渴慕和平。极为平常的生活元素经过打散、重新组合后便产生了新的意境。在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中有一则构思独特的牛奶广告,一排透明杯子,在里面浇注牛奶,令人惊奇的是浇入牛奶后的一排杯子的形状象极了我们口腔中的下牙床。牛奶补钙的效果和作用不言而喻。杯子和牛奶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但这两元素的巧妙结合却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由此可见,任意几种生活元素的随意组合便可形成全新意象。“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往往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熟悉的创意元素无处不在,但往往会被忽视,广告美学中熟悉的陌生化手法通过对大众习惯性的物象寓意模式进行置换,将事物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重构事物的领域,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用最平凡、最浅白、最简单的元素组合成高价值、高层次、高技艺的表现,给受众带来新鲜和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扩张了形象的内涵和品位,使司空见惯的形象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感觉与趣味,唤起了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了广告的审美情趣并强烈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2.现实的超现实化

把现实与虚幻、真与假、生与死等相反领域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这也是怪诞常用的表现形式,这样制造出来的怪诞显现出鲜明的超现实化色彩。怪诞来源于人类意识中超现实的想象,人们对怪诞想象和未知的神奇感和浓厚兴趣,使超现实化手法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有一幅怪诞画叫《蹂躏》,一个女人长着乳房眼睛,肚脐鼻子,长长的卷发盖在脖子的部位上,显然这是一个以身体的胸腹部当脸的人但画面中这种罕见的、陌生的极端超现实的场景突然出现在受众面前时,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种超现实的色彩在广告作品中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人身马腿的bianco鞋广告,外表凶残无比的野兽头部与人的躯体合而为一的bacardi朗姆酒广告,百事可乐中因极度喜欢百事的口味而紧紧粘着可乐瓶不肯松开的嘴唇,因为新椅子诞生而自愧不如以致难过得上吊自杀的bafco椅子等等无一不令人瞠目结舌。国内广告界的超现实创意作品也是屡见不鲜。上海第十六届优秀广告展获奖作品中的3m优视灯广告,人的头部完全进化成了优视灯,原初的眼睛鼻子嘴巴全都进化成了高亮度的灯泡;足部修护液的广告干脆把手安到了腿上,代替脚走路。触目惊心,令人震撼。正如达达主义所描述的那样,怪诞“是忍受不住的痛苦的嗥叫,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广告中的这种极端反常的怪诞使得它的形态中出现了两种强烈对比:一种是极熟悉极逼真的现实世界;另一种是神奇虚构的超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们依靠正常的逻辑思维所描绘的事物本来的事物的常规形态,而超现实是现实模式的反面,它是依照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完全打破常规的变异形态。这种反向思维使得作品产生永恒的神奇感和浓烈的趣味性,使人铭刻在心,永生难忘。

3.恐惧与滑稽的震惊感

怪诞是有滑稽可笑和丑陋恐怖两种因素共同构成,它在审美中的作用是衬托崇高和优美,因为怪诞作品往往利用变形、恐惧来带出不协调,使秩序受到损害,形象受到扭曲。所以会产生很强的震惊感。

怪诞的丑恶产生的“震惊感”含有恐惧和滑稽两种混合因素。美国电影《毛骨悚然》的广告,电影院弄来了一辆殡仪馆的灵柩车停在影院门口,还安排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在影院来回走动,声称如果哪位观众吓死,其家属可领取1000美元的保险金。这种怪诞恐怖的场面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种造型令人极度恐怖吃惊。但在震惊之余又有些滑稽可笑。“与崇高 艺术 、悲剧艺术、优美艺术不同,怪诞艺术展示的都是极为陌生、极为罕见的反常对象。当读者以自己的正常经验为标准突然发现这些对象的反常时,他既会因为自己拥有正常正确而感到自豪自信,又会因对象的反常错谬而心生蔑视。并通过笑将这些情绪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此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情绪快乐。这是怪诞的情绪吸引力,即情趣。”在怪诞的恐惧中,滑稽有趣是对由极度反常陌生所带来的恐惧心理的轻度释放,极端反常的怪诞所产生的巨大的新奇特异感,会激起读者强烈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从而对他们产生强劲的吸引力。使人们在恐怖、惊愕、滑稽、有趣的矛盾冲击中,在冲突、抵触、异质事物的混合中去探究潜藏在心灵深层的美——震惊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爆发力。

二、怪诞艺术对广告美学的意义

怪诞现象是当代广告美学中的一个甚为显著的现象,它是人们面对一系列生存困惑、价值取向、社会问题所经受的精神体验的艺术化表现,是人们内心的潜在感受,直接反映了人类的心灵体验,对当代广告美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弥补了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残缺。丰富扩延了广告审美的内涵。

在传统广告美学中,审美的核心是完美,而完美的本质是和谐。和谐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它强调理性观念的明确以及对感性想象的有序规范,对于社会现象,它注重德对行为的规范约束,对于 自然 现象,它强调道对事物的统摄贯通。在和谐的美学理想下,任何事物都表现得合乎规范几近完美。这是一种倾向于静态平衡的审美感受。广告中的怪诞现象是对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补缺,这种审美补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主体意识的崛起,在怪诞作品中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和谐,作品中内心压抑情感的挥发使事物的矛盾冲突挥发催化,扩张发散,完全冲破了传统广告美学的审美范畴。二、将传统广告美学中认为是丑的、荒诞不经的事物引入到广告作品中。广告意象的运用完全打破了传统美学的规范,在强烈的视觉刺激下,推动人们内心矛盾的深化和升华,扩展了广告美学的内涵。

2.提升了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动态观照。

无论是怪诞艺术的哪一种形态,都侧重于对人性内心的审视和关怀,广告中对现实世界的剥离和抽象变形是为了强烈的透露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实现和消费者心灵的共鸣。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而怪诞艺术旨在释放人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压抑理论认为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一直都在积极活动之中,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但因其是为社会道德、宗教 法律 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从而进行压抑。内心深层被压抑的潜伏的需求和欲望正是怪诞广告所要反映的核心内容。广告中的审美观照则是通过将这些需求和欲望通过广告作品的反常表现夸张放大,使大多数人在作品中找到被压抑的“本我”,焦虑压抑得到释放,进而对他所代言的广告产品产生好感和共鸣。广告中的怪诞现象突破了传统广告美学中的审美封闭和理性抑制,以强化地意志冲动和开放的认知形式实现了审美的统一,使广告美学转向对人类心理的审美观照和扩张。

3.使审美承受力增强和审美阈界开放,形成广告审美独立性格

所谓承受力的增强,是审美弥合造成的感受效应,即物象感知厚度和情感体验力度的增强,从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看,是指情感与理性的关系呈现出张力关系。广告中的怪诞现象的运用使得这种张力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一方面它向富有偶然性的社会人生全面逼近,另一方面它又向原生态的自然物象全面展开。使审美感受尽可能开放的投入社会与自然的冲动中,感性第一次以情感体验的方式将思维认知的抽象化解为现象的直觉,以物像感知的方式将实践意欲的冲动化解为形式的关照,那些曾经被传统审美感受排斥和净化的怪诞现象,那些粗砺、怪异、混杂、动荡、倾斜、破裂等过去被视为恶的现象,在强大的审美张力下不仅不再被排斥,反而因为他们与审美扩展力的适应性而成为不可缺少的美的形态。有力的展示了人的主体尊严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广告审美的独立性格。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2

关键词:荒诞;和谐;夸张;变形;重构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90-01

在西方语言中, 从词源的角度看,“荒诞”一词来自拉丁文absurd us, 意思是不合曲调( out of tune) 或无意义( senseless),其前缀abs作用是加强语气, 后缀surd us意思是“聋”(deaf) 或“被蒙住”(muffled) 。荒诞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最早的源流即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将“荒诞”与“悖谬”作为创作的主题与手段,以此来呈现自己对于人类荒诞生存状态的思考。在《变形记》中他将主人公变作大甲虫来阐释人类与世界不可沟通的孤独处境和无法解释的悖谬性,此外,卡夫卡《城堡》和海勒的《第22条军规》中,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支配着人,“它试图表现的是一种存在感,它既无法调查又无法解决行为或道德的问题。”

一、荒诞作为审美形态具有的审美特征

(一)荒诞具有怪诞的形式

荒诞的审美意象通过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塑造怪诞的艺术形象,以表现异化的世界。以荒诞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往往把人物、环境抽象化,以表现异化导致的个性丧失,而且它还把现实生活加以扭曲,造成怪诞的艺术形象,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犀牛和甲虫,卡夫卡《城堡》和海勒的《第22条军规》中,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支配着人。

(二)荒诞凝聚着特殊的心理感受,它包含着恐惧、无奈和绝望、哑然失笑等心理特征

存在的荒谬性,令人感到恐怖,这种恐怖不是对特定对象的害怕,而是对生存无根状态的恐惧,因为你无法了解世界,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卡夫卡说:“我总是力图传达一些不可传达的东西,解释一些不可解释的事情,叙述一些藏在我骨子里的东西和仅仅在这些骨子里所经历的一切。是的,也许其实这并不是别的什么,就是那如此繁复地谈及的,但已蔓延到一切方面的恐惧,对最大事物也对最小事物的恐惧,由于说出一句话而令人痉挛的恐惧。”

二、现代绘画与设计艺术中的荒诞表现

荒诞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寓意,不仅表现在文学和荒诞派戏剧上,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如达利的《有抽屉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优美动人的维纳斯身上带上了抽屉,杜桑给神秘优雅的蒙娜丽莎画了胡须等等。现代绘画和设计艺术的荒诞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极端夸张的荒诞造型

极端夸张的荒诞造型是指画家和设计艺术家通过改变感官获得的现实材料的属性,用梦境、记忆、心理学或病理学的变形要素将不同的事物相揉合,并进行质的互换,将一个个部分按照极端反常方式构成的整体。它在构成时所使用的部分都是世人极其熟悉的东西,发明出一些主观象征物,这些形象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二)具象事物的荒诞混合

具象事物的荒诞混合是指画家和设计艺术家用本来熟悉的对象,运用超常的想象力和洞察力重新审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矛盾的物体用梦幻般的方式进行剪辑组合,用貌似偶然的创作方法进行日常事物的荒诞组合,将事物间由于非常规组合所产生的神秘和预示性的要素挖掘出来,解构了传统的象征寓意,创造出神秘、梦幻般的感觉。如哈尔斯曼的作品《达利与骷髅》中,8个裸女摆成一具头盖骨,这些女孩面无表情,姿态别扭,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三、小结

可以说荒诞美是对传统美的一种突破, 它既不像优美那样让人愉悦, 也不像崇高那样让人自豪;它不会像悲剧那样产生悲悯和净化的审美效果, 也不会像喜剧那样使人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荒诞美是人类在荒诞环境中感到苦闷、彷徨、绝望、尴尬后的一种审美观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 荒诞美意味着人类对非理性世界的严肃思考, 对偶然性的深切关注,它不是要以现象取代本质, 以偶然消解必然, 而是要让人们注意现实中存在着的大量无意义的偶然琐碎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演变,艺术审美已经迎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荒诞成为一种重要的审美趋向。荒诞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是艺术家激情的表达,是人类幻想的结晶,也是创作者理性思考的表现。荒诞美是人类理性对生活感受的又一种美学总结,其意义如加缪所说, 荒诞意味着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对幸福与理性的向往。

参考文献: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3

命运多舛的人生

1925年3月25日,奥康纳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那市。她出生的这天,正好是罗马天主教的“圣母报喜节”,也就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即将有子的喜日。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遂依据圣母的名字给她取名玛利亚?弗兰纳里?奥康纳(Mary Flannery O’Connor)。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深受父母宠爱。父亲是一名成功商人,母亲出身名门。优越的社会地位限定了她的生活范围,加之母亲管教严厉,她几乎没有朋友,童年十分孤独。她小时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饲养怪异的禽鸟,五岁时曾教会矮种鸡倒走。另一个是利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创作故事,在孤独时与人物对话。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她喜欢把鸟作为某种意象,最突出的就是她在短篇《流离失所的人》中把孔雀描写为上帝的意象。1941年初,她的父亲因患红斑狼疮去世,因此,父亲是她不愿触及的内心创伤,在她作品中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

奥康纳6岁时在萨凡那圣文森特女子学校接受天主教启蒙教育,这奠定了她的信仰基础。在米利奇维尔读中学和大学期间展露出绘画天才,曾担任校刊美术编辑。1945年7月获乔治亚州女子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后获得爱荷华大学奖学金,进入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组织的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学习写作,立志成为一名作家。同年,自作主张把“Mary”从名字中剔除,她不想被误认为是一个南方洗衣妇而被出版商、读者轻视。在工作室研修期间,她研读了詹姆斯?乔伊斯、弗朗兹?卡夫卡、威廉?福克纳等着名作家的作品。1946年在她21岁时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天竺葵》,并着手首个长篇的创作。1947年获莱因哈特小说奖。1950年被确诊患上了家族性遗传疾病红斑狼疮。1951年,随母亲回米利奇维尔的安达卢西亚农场休养,在与病魔斗争同时,继续长篇小说写作。1952年,长篇处女作小说《慧血》发表,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1964年 8月3日,因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去世,年仅39岁。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 “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先知陨落的时代——信仰的求索

奥康纳在20多岁时,先后发表了《慧血》和《好人难寻》《河》《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十几个作品。其中,《慧血》是她27岁时发表的长篇处女作,创作历程经过了七年。故事主人公黑兹尔·莫茨 (Hazel Motes)是个“二战”退伍兵。他出身于牧师家庭,受传教士爷爷影响,很小就有罪感,认为耶稣为救他而死,对耶稣充满了敬畏之情。因年幼好奇,偷看马戏团的裸女表演,受到了母亲的斥责。母亲强调说 “耶稣就是为了给你赎罪才死的”,这更加重了黑兹尔·莫茨的负罪意识。为赎罪,他穿装有石子的鞋行走,立志当传教士。“二战”期间他参军服役,用自己坚定的抵御各种诱惑。由于战争创伤,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灵魂不存在了,于是心灵极度痛苦的黑兹尔前往托金汉城,希冀获得精神的指引。到达目的地苦寻后,发现无人能对自己进行精神救赎,悲愤之下,他决定放弃对耶稣的信仰,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the Church Without Christ),并宣称世上本没有堕落,根本不需要赎罪。黑兹尔偶遇一个自称有“慧血”的孤独青年伊诺克,伊诺克为了与黑兹尔建立友谊,受直觉冲动驱使,为黑兹尔偷来博物馆的一具木乃伊想做他新教象征,被愤怒的黑兹尔摔得粉碎,这让伊诺克获得友谊的幻想彻底破灭。当绝望的伊诺克看到扮演大猩猩的演员在扮演猩猩时能与人握手交流,他暴力抢劫了扮演大猩猩演员的演出服,自己扮成了猩猩。为了获得与人握手、和人类交流的机会,伊诺克竟不惜从人退变回“兽”。反映了由于“二战”的残酷性,使人类数百年精心构建的道德观念和理性信仰被摧毁,现代人出现精神信仰迷失,多沉浸于物质生活的贪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和异化快速发展。尽管黑兹尔声称创立新教,表面不再坚信耶稣的救赎,但他的一些怪诞举动,反映了黑兹尔内心深处对基督教偏执的热爱。黑兹尔抵制了假盲人牧师女儿的诱惑和算计他退伍津贴的女房东的温柔陷阱,追杀了利用他的新教赚钱的骗子,用行动证明了他对耶稣基督的忠诚,希望获得耶稣的救赎。在这个人已被异化为非人的社会,他无法与那些自私、贪婪、冷漠、灵魂愚钝的人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在精神无所依托的极度痛苦中,黑兹尔用石灰水自盲双目、胸缚带刺铁丝自虐赎罪,最终凄惨死去。黑兹尔用自盲的方式,向上帝忏悔,虽然给肉体带来了极大伤害和痛苦,却换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并告诫世人,看不到上帝的人就是盲人。揭示了对上帝忠信就可获得救赎的主题。

黑兹尔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希伯来先知形象,他的怪异行为彰显了《旧约》中先知以赛亚为传达上帝旨意,赤身露体、赤脚行走三年的行为叙事。先知是古代希伯来民族能够接受和传达神的启示的人物,作为上帝的代言人在古代希伯来社会的宗教、政治、道德生活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奥康纳运用希伯来先知式的寓言警示和变形写作手法描绘美国社会的世态图,书写了《慧血》主人公黑兹尔的希伯来先知行为叙事,借助了希伯来先知文学传统价值来救赎战后美国人的信仰迷失与道德堕落。

奥康纳生活在被称为“圣经”地带的美国南方,新教的加尔文派在这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强调 “原罪”和“人性恶”,认为人的灵魂只能靠上帝的恩赐得以救赎。作为一名天主教作家,奥康纳的短篇几乎都是有关罪与救赎的主题。她非常看重自己的宗教背景,说:“如果我不是一位天主教徒,我就不会有写下去的理由,没有观察周围事物的必要,甚至没有理由感觉到恐惧,也没有理由去享受。”她创设了黑兹尔这个离经叛道、乖张另类的“畸形”人物,向世人揭示他们熟视无睹的、无视上帝的恶。对于她来说,救赎的理想途径就是暴力。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她熟知《圣经》典故,深受《圣经》文学熏陶的奥康纳,把暴力视为救赎的有效手段,并认为通过暴力去刺激他的肉体,触动他的心灵,才能使混沌愕然的精神迷茫者们感受天慧,获得最终救赎。

好人难寻的时代——道德的求索

奥康纳生长在美国南方,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南方为背景,描绘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因而被誉为南方作家。1952年她生病回农场休养以后所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大部分发生在南部的乡下,有多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农场上丧偶、守旧的老妇人和她性格孤僻的子女,这些人物透射了奥康纳和母亲互相依赖又有嫌隙的生活现实。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28岁时发表的有关暴力救赎的寓言小说,是她最着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叙述了乔治亚州的一家人计划 外出旅行,老奶奶不想去佛罗里达,而是想去田纳西东部看望老熟人。于是老奶奶千方百计地游说儿子贝利改变主意,她一会儿借口说孩子们已经去过佛罗里达了,应该换个地方,一会儿又借口说报纸上通缉的越狱犯正向佛罗里达逃窜,告诫儿子旅行计划的危险性,但却无人理睬她的建议。第二天,出发的时候,老太太第一个上了车,为了如己所愿,谎称在她老家附近的一个庄园有密室,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探奇心理,吵嚷着去寻宝。贝利无奈,只好改路行驶,不料途中车子翻下路基,恰巧遇到了报纸上通缉的那个叫“不合时宜”的杀人逃犯,老奶奶多嘴多舌地说她认出了“不合时宜”,并试图借助宗教说辞来感化他,不料却激怒了杀人犯,一家六口全部被杀害。老奶奶是一个抛弃了上帝的人,以她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所谓“好人”,无视自己的虚伪浅薄、固执自私、愚昧无知,却在“不合时宜”这个被上帝抛弃的人面前充当上帝,导致悲惨结局。奥康纳认为“罪恶是善的使用不当,装模作样是天主教的大罪”。《好人难寻》展示了奥康纳对现代人精神层面的缺失及人格道德痼疾的洞察与忧虑,奥康纳借暴力警醒世人、呼唤重构现代人的精神信仰及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

《善良的乡下人》(1955)被视为奥康纳的自传体小说。在母亲的农场休养期间,奥康纳结识了来访的大学教材推销员埃里克?朗科加尔( Eric Langkjaer),他常手持一个文件夹,并称此为他的“圣经”。而奥康纳则戏称他为“圣经推销员”。二人曾一度彼此倾心,但最终以朗科加尔去欧洲学习而分手。奥康纳仅用四天的时间就创作完成了这个短篇。作品中的人物霍普维尔太太与三十二岁的女儿胡尔佳一起生活。胡尔佳是哲学博士,患有心脏病,被告知活不过四十五岁。胡尔佳装有木制假腿,性格偏激,对人傲慢、无礼,整天陷在椅子里读书,讨厌世俗眼中的好男人,说因为她能闻到他们身上的愚蠢。一个自称是乡下人的小伙子上门推销《圣经》,言说他的心脏有毛病,寿命有限,要把一生献给基督教工作。胡尔佳看这个人和自己同病相怜,同情心油然而生,于是偷偷观察他,和他交谈,还惺惺相惜。这个坦诚的乡下人让她倍感自信和安全,并答应与他约会。胡尔佳学识渊博,有着智力上的优越感,自欺欺人地认为她诱惑了此人。不料这个“善良的乡下人”原来是个自出生以来就什么也不相信的假基督徒,骗走了她的假腿和眼镜,这让她的精神支撑和肉体的支柱同时倒塌,自尊、自信、自我意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得不独自面对残酷的现实。在精神荒芜的现实世界,哲学的博大精深难以去除她内心的自卑和无尽的孤独。没有了“眼镜”这一知识的屏障,她看到了麦田里一个模糊的蓝色身影,“耶稣”化身。

奥康纳受南方哥特式写作风格的影响,她的故事气氛阴郁,人物怪诞,情节奇特。有评论者认为她把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极端痛苦的病态感受带进了文学。对于她的怪诞与其自身疾病联系的评论,奥康纳始终否认。对她来说,死亡之前的病痛只是自然而然的进程而已,那些没有得病的人失去了上帝的一次恩惠 。她宣称:“我写过一些对我来说根本没有畸形人物的小说,但是它们立刻就被非南方读者冠上怪异的标签。我很难相信在一个地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完全没有对应物。任何出自南方的东西都会被北方读者视为怪诞,而真正怪诞的东西,却被视为现实。”从奥康纳作品可以强烈感受到她的怪诞只是因为人们对现实麻木不仁,无法看到事物表象下的本质。故而,她说“对于耳背之人,你得大声喊叫;对于近乎失明之人,你得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她创设的身体和精神残缺的 “畸人”,如新婚旅行途中遗弃智障新娘的半截胳膊的流浪汉、安着木制假腿的傲慢无礼的女博士、用石灰水烧瞎双眼自虐赎罪的退伍军人等,迫使人们直面阴暗的现实,寻求精神的解脱。她认为当时社会需要一种能够治愈时代创伤的文学,了解她和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我们内心有某种东西需要救赎,需要至少有机会恢复衰落的东西,今天的读者寻找的就是这种意愿。有些美国评论家把她的作品称为专以渲染恐怖为能事的哥特式小说的论断有失公允,她是一个天主教现实主义作家,她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4

在欧洲,怪诞形象在文学中的塑造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它起源于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是中世纪“关于存在的特殊审美观念的遗产”。巴赫金(1895―1975,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符号学家)将这种特殊的审美观念定义为“怪诞现实主义”。巴赫金认为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巴赫金把文学中的物质――肉体元素看作是深刻积极的元素。他比较了两种人体形象,一种是“现成的、完成的、成熟的”的古典人体形象,另一种是“畸形的、怪异的、丑陋的”怪诞人体形象。前者是封闭的、停滞不前的,因为它清除了一切“诞生和发展的渣滓”;而后者则是充满可能性的,因为它包含“不断生长和不断超越自身界限的因素”。怪诞人体除了不具有和谐、匀称等美学意义上的特征之外,还常常带有不规则、不合常理、让人出乎意料的特征。人们不能接受怪诞的人体是由于它违反了视觉习惯,然而在巴赫金看来,怪诞人体是一种“形成中的人体”,它所表现的是“在死亡和诞生、成长与形成阶段,处于变化、尚未完成的变形状态的现象特征”。怪诞人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双重性,即它在一个身体内呈现着两种特征如旧与新、垂死与新生、变形的始与末。巴赫金认为,怪诞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如交媾、怀孕、分娩、发育、衰老、疾病、死亡等等都是在“人体与世界,或新旧人体的交界处进行的”,因此怪诞人体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给生与死、新与旧的联姻创造了条件,死亡不会使任何事件终结,相反,它会 “使之在新的一代中得到革新”。因此,它比规范、正常的人体更能体现生命的本质。

怪诞人体观念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除了在早期的绘画和雕塑上得以体现,还在中世纪的各种民间演出形式如魔鬼剧、讽刺闹剧和滑稽剧中得到重要的发展。整个中世纪的戏仿体文学都建立在怪诞人体观念基础之上,各种巨人传说中的形象也是由这种观念所决定的。除此之外,它还是骂人话、诅咒和指天赌咒的基础。在这些畅所欲言的活泼的语言形式中,包含着一种“贬低化”和“世俗化”,是“按照怪诞的方式贬低被骂者”,把他发落到“绝对地形学的肉体下部去……让他归于消灭而再生”。

形体怪诞的人物形象不仅在欧洲早期的小说中可以见到,在美国的民间故事中也富含这样的形象。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巨人保罗・邦扬的故事。邦扬力大无穷,食量惊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吃掉五十张饼。美国南方除了有自己的巨人故事之外,还衍生出自己的怪诞的文学传统。

作为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将怪诞充分运用到作品的表层,大量使用怪诞的语言、怪诞的结构和怪诞的人物形象来突出小说形式上的感染力。对怪诞元素不加吝啬的使用是福克纳作为南方作家的一个显著特征。与哥特主义的奥康纳不同,爱开玩笑、擅长讲故事的福克纳更倾向于揭示怪诞形象中的喜剧元素。他吸纳了南方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语言风格上都使用大量夸张的手法,这让他的小说充满了民间故事富含的喜剧性。他多次描述非常态或“走形”的人体,比如凸起的眼睛,大肚子、张开的嘴巴及被穿孔的面部等等。这些非常态的人体描述往往穿插在小说的重要情节中,特别是与死亡和诞生有关的事件上,对小说主题的探索及意义的发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走形意味着远离美的范畴而进入丑或离奇的范畴,而离奇在通常意义上便是怪诞。当然,福克纳塑造众多的怪诞形象不仅仅是为了挑战传统意义上的美丑标准。他的怪诞人体更多具有巴赫金所谓的“肉体地形学”上的含义,即表现孕育中的死亡或死亡中的孕育。按照正常的生理规律,一个人的身体发展趋势是单向的,即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同时一个身体不可能既在衰老、死亡又在孕育。而狂欢化范畴的怪诞人体打破了正常的生理规律,让死与生结合,衰老与青春结合,将静止、闭合的生命变为运动和开放的生命,它反映着一种流动而非静止的生命观念。福克纳塑造的怪诞人体形象恰恰体现了生命的这种双向性和流动性。

《八月之光》中的怪诞人体形象

《八月之光》是一部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小说。使其内涵深刻而丰富的因素有多重,怪诞的人物形象的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福克纳很少去刻画人物的外形。他的众多人物固然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可对他们的外在形象我们却往往毫无概念。通过阅读,读者获得更多的是人物的声音和这种声音所传达给我们的人物的内在形象。在多数作品中,人物说话的腔调和语气、他们或焦虑或冷漠的神情被深深刻在阅读者的印象中,而他们的胖瘦、高矮以及五官特征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说明福克纳并不关注人物的外在特征,他更注重展现他们的内心。但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多次描写了海托华的形体,这样的破例让熟悉他的读者不能不去揣摩他的特殊用意。《八月之光》刻画了两个非常态的人体,一个是挺着大肚子从亚拉巴马州一路走到杰弗生镇的莉娜,另一个是上身瘦骨嶙峋却拖着大肚子的老牧师海托华。

这两个形体和身份都很特殊的人成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莉娜为了寻找自己腹中婴儿的父亲来到了杰弗生镇,对小镇上的人们而言,她不过是一个偶然闯入小镇的外乡人,没有人注意她的到来,也无人关心她何时离开。而老牧师海托华和莉娜不同。他已经在杰弗生镇居住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可谓是镇上的居民。可他并没有真正融入小镇的生活,而是以一种隐居的状态存在于人们的视线之外。久而久之,他的存在已经被人遗忘,成为一个隐形人。在这一点上,他和莉娜一样,对于杰弗生镇都是可有可无的过客。但是无论从年龄、性别还是生活背景上看,莉娜和海托华的人生轨迹都不可能有交集,他们属于两个格格不入的世界――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另一个彻底远离人间烟火。但作者却让这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微妙而重要的联系。

在南方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一个孕妇认为自己如果在八月生产的话,她本人就可以成为‘八月之光’”,即希望的象征。而莉娜生产的月份正好是八月,因此她被一些读者指称为小说中的 “八月之光”。抛开这一传说,莉娜在《八月之光》中的存在的确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莉娜虽然是一个被未婚夫抛弃的乡下姑娘,但作者并未将她塑造为一个毫无思想的受害者角色。在她身上处处可以看到生命的勇气和希望。她的“寻夫”之旅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但她具有坚定的意志和能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念,执意要在孩子出生之前为他找到父亲。带着这样的决心,她来到了杰弗生镇,找到了孩子的父亲,并在那里顺利地产下了她的孩子。生产和繁殖自古以来代表着生命的更新,代表着未来的希望。生育的意义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一方面是因为它自身所具有的象征性,另一方面则因为迎接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并非他的生身父亲,而是镇上隐遁多年、生命接近枯萎的老海托华。

海托华是一个被废黜的长老会派教会牧师。他从神学院毕业后来杰弗生镇供职,因为这是他一度崇拜的祖父在南北战争中牺牲的地方。带着这样一份荣耀感和挥之不去的记忆,他来到杰弗生镇寻找祖父的足迹,却忽略了自己身为牧师的神圣职责,在布道时不去理会信众的需要而只顾讲述自己光荣的家史。他对现实世界的忽略不仅造成了婚姻的悲剧,更让镇上的基督徒们忍无可忍。于是,他被逐下了圣坛,从此过起了孤独凋敝的鳏居生活。

海托华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小说多次描写他臃肿怪诞的外形:

他的皮肤像面粉口袋的颜色,上半身的形状像松松装着面粉的口袋,驮着身体的重量从瘦削的双肩直往腿膝上坠,(他)身体发胖,肌肉松垮垮的;他露在桌面以上的躯体不成个体型,近乎畸形,个儿高高的,胳膊和肩膀上瘦骨嶙峋,但却大腹便便,像怀了个大怪胎,他那臃肿的大肚皮上,反扣着一本翻开的书,他身上穿的衬衣罩在像气球一般的肚皮上……

在他身上集中了两种生命状态,瘦骨嶙峋的上身代表了枯死的状态,而鼓出的肚子则代表了孕育的状态。巴赫金说,怪诞人体形象的基本倾向之一在于“要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两个身体:一个是萎死的身体,另一个是受孕、成胎、待生的身体”。在老海托华既干枯又臃肿的身体里包含了两种概念――死与生、懈怠与更新。这一具有两重性的形体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显示了一个处于枯死状态的生命获得新生的可能性。在小说的开始,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的海托华。他又老又孤独,丢掉教职之后他虽一直住在镇上,可如叙述者所言,“人们差不多把他给忘了。他自己操持家务。25年来我想谁也没进过他的屋子……无论哪天黄昏或傍晚你打那儿经过,都会看见他坐在窗边,呆坐在那儿”。他的房间里有一股浓重的陈腐气味,那是“散漫懒怠、久坐不动、不常洗澡的累赘躯体所散发出来的恶浊气息,几乎让人忍受不了”。而同时,他的生命又没有完全丧失活力,在他的体内悄无声息地酝酿着一股爱的力量。虽然镇上的人们并没有给他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照常每月给少女感化院寄钱。他常常反思自己的过去,并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职,“我只顾自己的心事,没把人们放在眼里。我来到这儿,人们脸上充满困惑和饥渴,他们急切地等待着我,期待着信任我,可我对他们视而不见。他们举起手以为我会给予,我却没看见他们”。就像每一个礼拜的日子他都会心情激荡一样,在他枯死的生命表层下缓缓流淌的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持续不断的热情。然而前一次失败的打击让他不愿释放、不想面对这种热情,因此它被深埋在那里,一点一点孕育着奇迹和希望。

在一个新旧生命交替的时刻,被关押在这个腐朽的身躯内多年的激情终于被释放了。海托华在有生之年终于履行了一个牧师应尽的职责。他不仅为莉娜接生,亲手迎接了一个新的生命,而且用行动将上帝的宽恕和爱给了一个漂泊无依的灵魂――克瑞斯默斯。用威忒伯格的话说,海托华“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却成为精神层面上的父亲”。如果说为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人接生是海托华生命复苏的发酵粉,那么给予一个素不相识的凶杀犯以最后的庇护则是他生命复活的重要标志。海托华过去常常对自己说:“在我出世以前的20年的一天晚上我就死了。我只有回到杰弗生镇才会得救”,“我知道整整50年来我甚至还没有变成人:我只是黑暗中的一瞬间”。然而如今伴随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头一次“真正”来到了这个世界,平生第一次经历了面对新生命的感动。他异常激动地想:“我接生下来的那个小孩儿。我还没有同名的人呢。我知道有不少感恩戴德的母亲以接生医生的名字来替孩子命名的事儿……她必然还会生孩子,生更多的,更多的子女,许许多多。那将是她的生活,她的命运。善良的人们安静地生活,为可爱的大地繁殖后代,从从容容地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母亲和女儿。”他走在路上,“太阳间断地晒在他身上,他感受到热力,闻到荒野间肥沃土壤的气息,树林的清新,喧噪声中别有一种宁静”。他开始注意周遭的生命,开始为他们的存在而感到宽慰,为他们的离去而感到惋惜。看到伯顿小姐曾住过的那幢楼房如今已被烧成一堆废墟,他十分感慨:“可怜的女人,可怜的不曾生育的女人。要是再活上一个星期,幸运就会回到这片土地。幸运和生命就会回到这些贫瘠荒芜的田土。”然而,同时他“仿佛能看见、能感到四周的肥沃土地的幽灵,这一带黑人居住区充满盎然生机,回荡着欢声笑语,到处是生育旺盛的母亲,家家户户的门前嬉戏着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他开始感觉到被需要,正是这种感觉让他放下自己的原则为无家可归的克瑞斯默斯提供了最后的避难所,使其孤独的灵魂可以找到片刻的休憩。这种 “包庇”行为放到南方主流语境下解读简直是对道德的背叛。克瑞斯默斯是“黑人”的同时又是“犯”和“杀人犯”,镇上的人们都要求对他处以私刑,然而海托华却声称案发的当晚克瑞斯默斯和他待在一起,这不能不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然而这种离经叛道的举动恰恰标志着海托华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对于人性的感悟让他挣脱了南方伦理道德的束缚。克瑞斯默斯在他的眼中不再是一个罪人,而是一个受难者,对这一年轻生命的怜惜使他做出了人们始料未及之事。也就在这一刻,海托华完成了他对世俗生命的超越,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新旧更替,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牧师。

在海托华身上,我们看到了由一种生命状态向另一种生命状态过渡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历的狂喜和欣慰之情。对于福克纳的许多主人公来说,过去就像一个甩不掉的包袱,这个包袱一直追随他们到死去为止。然而从《八月之光》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即看似毫无希望的生命也可以在一瞬间迸发出奇迹。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走出过去,迎接新的生命。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5

老做噩梦

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专家吉姆・豪恩教授表示,首先,噩梦与服用某些药物有关,比如有助于扩张血管的,被认为是“噩梦制造者”。还有多位医学专家认为,它会间接改变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平衡,进而诱发噩梦。

其次,《荷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噩梦与心脏病存在一定关联。因为心脏病患者更可能出现呼吸问题,这会导致大脑供氧量降低,引发噩梦。据统计,心律不齐会导致噩梦危险增加3倍,胸闷、胸痛可使其增至7倍。

再次,噩梦频发还可能是偏头痛发出的预警信号。一项研究发现,偏头痛发作前,人往往会做一些关于“愤怒”和“攻击”的噩梦。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偏头痛导致大脑发生了多种变化。

最后,睡眠不足是噩梦的另一常见原因。英国剑桥帕普沃思医院睡眠专家尼古拉斯・奥斯克罗夫特博士表示,睡眠太少容易诱发睡眠瘫痪症,也就是俗称的“鬼压床”,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患者觉得自己已醒来,可以听见声音、看到影像,却突然发现全身不能动弹,喊不出声,有时还会有幻觉。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恐慌,所幸这种情形多半能在一两分钟内消失。

每晚频繁做梦

豪恩教授表示,夜间身体感觉太热或太冷都会导致梦境增多。因为这都会对睡眠过程造成干扰,使有梦睡眠阶段惊醒的次数加多,对梦境的记忆也就会加深。专家建议,卧室气温最好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

女性激素水平的大幅摇摆也会导致梦境增多。这是由于激素异常变化,会使女性感觉身体极不舒适,导致腹部胀气或痉挛,夜间醒来次数自然增多。

连续几晚睡不好同样会导致夜间多梦,而且梦境清晰。因为睡眠太少会使大脑进入有梦睡眠阶段的时间大大减少,欠下“睡眠债”。因此,连续缺觉后好好休息的第一晚便开始“还债”,处于有梦睡眠阶段的时间会更长。

梦到被追杀

奥斯克罗夫特博士表示,梦见被袭击或追杀等压力巨大的梦境,可能是认知障碍症或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

梦中出现拳打脚踢、翻滚喊叫、打人等猛烈粗暴动作,是医学上最常见的睡眠行为障碍之一,发生在有梦睡眠阶段,发作时人会丧失正常的抑制能力,把梦里做的动作真实上演,往往容易导致患者跌下床或者伤及配偶等身边的人。一些研究发现,每100个有这种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中,就有10-25人日后得帕金森症或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精神压抑、过度饮酒、脑血管疾病等,且多见于60-70岁的老年男性。

美国梅奥诊所睡眠医学家、神经学家狄波曼・佩克博士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这种睡眠问题是认知障碍症的重要标志。该障碍症确诊患者应该密切关注颤抖和记忆丧失等神经退化疾病的其他警示信号,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经常从梦中惊醒

豪恩教授表示,晚餐过饱和过于油腻,易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更久,使胃和咽喉之间的阀门压力增大,导致胃酸反流,引发烧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入睡后的前几个小时,而这个阶段也正是有梦睡眠时期,因此容易导致患者从梦中被呛醒。这种情况在体重超标的肥胖人群中更常见。

抑郁症患者或压力极大的人群也经常遭遇梦中惊醒,因为他们似乎能更早地进入有梦睡眠阶段,提早进入梦乡,也就会较早从梦中醒来,这时通常还处于半夜。

性梦

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刊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一项新研究指出,在男性和女性梦中,有内容的梦占8%。其中男人性梦的对象往往是假想人或陌生人,女性性梦的对象则多是摇滚明星、电影明星、政界要人等名人。

心理学家伊恩・华莱士博士表示,人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做性梦,但往往随着年龄增大,性梦也会增多。在60岁人群中,性梦尤其常见。它其实并不代表做梦者真实生活中的情况,而是与人们的创造力存在密切关联。很多人在退休之后,通常会培养一些新的爱好,这种爱好在老人睡梦中往往会以性梦的形式表现出来。

美国《做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趴着睡更容易让人做性梦。在睡眠中,大脑并不完全与外部世界脱离,外部环境的刺激源融入梦境的可能性会大大超出人们的想像。趴着睡会影响大脑正常供氧,导致大脑开始无意识思考或想像,性梦几率随之提高。

难忘或怪诞的梦

豪恩教授表示,深夜饮酒特别容易诱发醒前的难忘梦境。醉酒后,在酒精作用逐渐减弱的过程中,大脑化学物质水平会受到某种形式的影响,导致怪诞梦境产生,因此,人们往往会在第二天早上快醒来时做着情景生动的梦。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6

[关键词]爱伦・坡;恐怖小说;渲染手法;离奇荒诞;心理暗示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可以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诗人。他的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不寻常的内容、新奇的手法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对现代西方文学的发展无疑起到重大的影响。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可分为幻想小说、恐怖小说、死亡小说、复仇及凶杀小说、推理小说等;也可以划分为死亡传奇、旧世界传奇、道德故事、拟科学故事、推理故事等。但无论如何划分,爱伦・坡的小说“都在爱伦・坡这种文艺形式里追求和强调着一种效果,都在通过一个个不遗余力的细节表现着一种爱伦・坡所推崇的永恒的主题: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忧郁的恐怖、对怪异现象的怀疑和恐惧。”无论是他的恐怖小说、推理小说,还是他的旧世界传奇、拟科学故事无不渗透着一种恐怖色彩。爱伦・坡也正是通过离奇怪诞的故事,通过其对小说场面或情节的细腻描绘,通过在写作中对文字的精选凝练,通过带有悬念甚至令读者惊心动魄的逻辑推理、心理暗示等手段来从多方面渲染其作品的恐怖色彩的。

一、内容选取荒诞怪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荒诞怪异,其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较远,这使得他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大的描写余地,也更容易造就一种恐怖氛围。爱伦・坡认为恐怖小说应该“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的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在爱伦,坡的小说中死亡被刻画为一个戴着面具、披着裹尸布的陌生人,瘟疫被描绘成一群奇形怪状、散发着死尸味的怪人,美被勾勒成一位婀娜轻盈、体质羸弱的绝色女子。在《红死魔的面具》中爱伦・坡为了制造恐怖氛围,独自杜撰了一个虚幻的与世界隔绝的王国,甚至他还制造出一种不仅能置人于死地而且死相也非常可怕的瘟疫。“像这般致命,这般可怕的瘟疫委实未曾有过。这病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就是出血――一片殷红,令人发指。患者初时感到剧痛,突然一阵头昏眼花,于是全身毛孔大量出血丧命。只要患者的身上,特别是脸上一出现猩红色斑点就是染上这瘟疫的预兆,这时诸亲好友谁也不敢近身去救护他和慰问他。患者从得病到发病,一直到送命,还不需半小时工夫。”而《黑猫》又是一个极其荒唐且极度平凡的故事,主人出于内心的恐慌竟谋害自己的猫,同时也是出于恐慌而泄露出谋杀的秘密。他的短篇小说《钟》更是古怪离奇:主人公竟然莫名其妙鬼使神差一般独自走上钟楼,将头探出钟面,结果被大钟的分针和时针卡住脖子直到死亡。在《毛格街血案》中,他描写了一个大猩猩杀死母女二人的故事。这些现实中不可思议或是超现实的故事不使用任何煽情技巧或模糊表达却能让读者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怖,一种死亡临近的恐怖。当代的许多科幻小说,特别是一些被好莱坞拍摄成恐怖电影的恐怖小说,也都采用了离奇古怪的超现实的故事情节。这些小说以及电影所制造出的恐怖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选取内容的荒诞怪异的确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制造恐怖的平台。

二、情节描绘细致入微

在《毛格街血案》中,他描写了一个怪诞离奇的故事:一只水手养的大猩猩出于模仿主人刮胡子的习惯竟然杀死了深居简出的母女二人。爱伦,坡对死者母女被害景象的描写凄惨恐怖:“眼前的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失色,魂飞魄散”,“房内凌乱不堪,家具全遭捣毁,散弃一地。房内仅有一个床架,床垫早已拖开,扔在当中地板上。有柄血迹斑斑的剃刀搁在一张椅子上,壁炉上有两三大把花白的长头发,也溅满鲜血,仿佛是给连根拔起的”,“房里连列士巴奈太太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壁炉里发现特别多的煤灰,大家便将烟囱搜查一下,说来可怕,竟拖出了女儿的尸体,原来给人倒栽葱从这个狭窄的烟囱里硬塞进去一大截,尸体还没凉呢。仔细一看,只见身上有不少地方擦伤,无疑是硬塞进去时擦伤了皮肉。脸部有不少严重的抓伤,喉部有深深的指甲印,看上去是给扼死的”,只是院子里扔着老太太的尸首,喉部完全给割断了,大家刚扶起尸首,头便掉落。尸首和头部全给割得血肉模糊――尸身尤其惨不忍睹,简直不复人形。这种场面的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小说之初就不寒而栗。同样爱伦・坡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对于古屋及其周围的环境的描绘也是尽其所能的细致。他的小说中的那些哥特式的建筑似乎本身就在里面蕴涵着一种恐怖。

三、词语精选考究凝练

爱伦・坡本人经历复杂坎坷,命运悲惨,但其早年因被富人收养而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文学创作功底扎实。他的文笔考究、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精选的词语和惊险奇绝的构思,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在其作品《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描写一个古老家族的一对孪生兄妹住在一座令人窒息的幽暗古屋里,妹妹多年疾病缠身,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妹妹病重哥哥邀请挚友前来做伴,后来,哥哥把妹妹活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妹妹破棺而出,死在已经昏死过去的哥哥怀里,朋友仓皇出逃,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预期的效果显然是恐怖,开头便成功地制造令人悬虑不安的紧张气氛。在措辞上作者用了“无法忍受的幽暗”,“凄冷的墙壁”,“凋落的树干”,“心灵的沮丧”,“冰冷惨淡”等精选字眼。这些字眼都为故事奠定了忧郁的基调,使得故事在一开头便预示了不可避免的坏的结局。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气氛愈益紧张,恐怖色彩愈益凝重。这些引人入胜的措辞便于读者同故事的叙述者一起慢慢认识到古屋及其主人不可避免的毁灭厄运的恐怖性。在《红死魔的面具》中也同样体现了作者在文字驾驭上的技巧。红死病患者死时的鲜血淋漓、面目狰狞可怕,国王对于舞会中七个不同房间的布置及它们在颜色上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这一技巧的娴熟。

四、心理暗示渗透于故事描绘之中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恐怖效果往往也是通过其精心策划的一个个悬念推理,通过对读者的一个个心理暗示来达到的。“他着意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论迄今依然为世人所忽略的人的精神状态;对表现人的思想病态尤感兴趣。”在《黑描》中男主人公的黑猫普路托先是无端遭受男主人的迫害被残忍地挖去了一只眼睛,而后又被其吊死在树上。后来男主人虽然在酒馆又找回来一只与普路托相像的猫,但他内心的罪恶感却始终使他心里得不到安宁,以致他在打算用斧头杀死这只猫的时候竟然因受到妻子阻拦而在狂怒之下用斧头砍死了妻子,又鬼使神差的把妻子和猫同时砌进了地窖的墙里面。《黑猫》的恐怖色彩更多是通过其心理暗示来取得的。首先主人公以地狱和冥国的统治者的名字普路托给一个宠物命名,而在普路托被他杀死之后,对待它的替代者――另一只外形十分相像的黑猫,主人公的心里始终难以保持正常,而是十分恐惧,他疑神疑鬼看到猫身上的白斑联想到是恐怖的绞刑架。 猫对他竭力讨好,他却对猫百般厌烦。尽管羞于出口,他还是承认“让脆坦白了吧,是我对这畜生确实害怕”,“我被那畜生激起的恐惧,竟然在一种纯粹的幻觉作用下愈来愈强烈”。曾经对普路托犯下的罪行使主人公战战兢兢,他甚至认为是后来的这只猫在对他策划了难以忍受的灾难。“无论白天黑夜,我再也别想安宁”,“它那死沉死沉的身体就像是梦魇的化身,永远盘踞在我心头,我竟没有力气来摆脱它!”主人公对黑猫的恐惧心理最终使他丧失理智干出了罪不容诛的杀人勾当。爱伦・坡也通过以主人公自述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暗示手法使小说达到了他想要的恐怖效果,此外,爱伦・坡的小说如《黑猫》、《厄舍古屋的倒塌》等都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这样做使得小说读起来好像一场噩梦,自始至终充满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息。故事情节愈阴森古怪,感情愈热烈可怕,让人觉得作者不但极度紧张而且有些失常。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7

关键词:马格里特 怪诞 特色

怪诞是与优美、崇高、悲剧、滑稽并列的审美形态,由丑恶和滑稽两种成分融合而成,丑恶是融合的内容,滑稽是融合的形式;以极端反常化为构成方式,即用最熟悉的构成最陌生的,最美善的构成最丑恶的,最简直的构成最智慧的,最乏味的构成最有趣的 ,最现实的构成最超现实的,最非人的构成最人体的;进入欣赏领域后,最典型的接受反应是害怕与好笑共生,惊骇与快活混杂。(1)怪诞是马格里特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色,本文尝试以怪诞理论对他的绘画进行解读。

马格里特(1898-1967)是比利时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被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称为“二十世纪中具有最卓越的想象力的人之一”,(2)他的怪诞绘画就因为表现了天下最神奇的想象而独树一帜。由于他的画题材简约主题突出,创意充满神奇的智慧之光,哲理上的高位概括性,都很容易诱发人们的创作思路,因而成为大众艺术、流行艺术、时尚艺术、前卫艺术的灵感来源。许多与他的原创似是而非的作品充斥各种传媒,人们见多了模仿品,反而觉得他本身平淡无奇了,如同卓别林用假姓名参加模仿他的表演比赛,评委给的分数竟然没有假卓别林们高一样。不过,一旦将错置的时空恢复原位,最早诞生的马格里特作品的新奇特异怪一下子就会显露出来。WWw.133229.cOM

一、物距最近心距最远两物对接

马格里特怪诞艺术的第一个特色,是将物理距离最近心理距离最远的两物对接在一起。

马格里特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出许多举世惊叹的杰作,最著名的有鞋子上长着脚趾的《红模型》,裙子上长着乳房的《贵妇客厅里的哲学》,和以身为脸的《蹂躏》。

人除了睡觉外脚上都穿鞋子,脚和鞋子紧贴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人生的二分之一,是物理距离最近。人类虽然已有几千年的穿鞋史,但除了知道脚与鞋子能冻结在一起,世界上还没有人见过甚至无人想过,鞋子这种死物会与人的活脚生长成一个生命体,所以心理距离又是最远。当马格里特开天辟地第一个把它们长为一体时,就成为物距最近心距最远的两物对接,就成为人类艺术最智慧最天才最奇妙的作品之一。同样的,人类衣服的功能之一是遮羞,女人的衣服遮着乳部,衣服与乳房的物理距离最近,但谁也不会想到乳房会长到衣服上,衣服与乳房的心理距离又最远。当马格里特将乳房长到衣裙上时,也同样成为人类的天才艺术。人的脑袋紧连着胴体,头部与胴体物距最近。现实中人的脑袋掉了之后,人绝对不会再存活下去,当然也就不会有人想到以人身去代偿头部的功能,因而头部与胴体心距又最远。虽然中国古代神话中出现过被杀掉脑袋后以乳为眼以脐为嘴继续作战的刑天,在公元三到四世纪也曾有印度奇闻中的 “没有头而脸在胸前的列乌曼形象盛传欧洲,(3)但没有证据证明马格里特受了这些它们的启发。马格里特用乳房当眼睛、肚脐当鼻子、会阴当嘴巴的怪诞形象也达到了人类艺术奇特的最高水平。

从马格里特作品的实际情况来看,所谓物理距离最近,就是现实生活中相互接触得最紧贴,人们最为熟悉最为了解的两物关系。所谓心理距离最远,就是人的想象根本联系不起来的两物关系。研究马格里特的著名学者盖伯利克在讨论马格里特怪诞画构成方式的转变时写道:在马格里特看来,“每样东西都和另一样东西联结在一起,即使是在平常的经验里亦然,因此得去发掘这种理性的、又不为人所熟知的关联:……这种发掘让他把图画当成问题来解决,使他有系统搜寻和物体有显著关联的心理或形态上的证据,这证据会产生出物体单方面不可改变的诗般意义。因此,马格里特在他的第二阶段不再把相异的东西并列一处,而这是超现实主义者典型的作法;现在他要探索物体间被隐藏起来的关联性——鞋子跟脚的关系,风景跟图画的关系,或女性脸孔和女性躯体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马格里特发展出一套他自己的方法论。”(4)我认为,马格里特的这套方法论可以概括为物理距离最近心理距离最远两物之对接。

马格里特运用物理距离最近心理距离最远两物对接的构想方式,创造出了许多举世叹为观止的奇妙艺术,除了以上举到的外, 叶子鸟、石头衣裳、老幼换脸、脑后长脸等画也是这种方法最典型地运用。

《痛苦的滋味》一画中出现了一丛绿色的植物叶片,在绿叶中间直立着一只绿色的鸟,它只有鸟的外形,身体完全是绿叶构造,在它的胸部有一条只有绿叶上才有的毛毛虫正在吃它的身体,吃出了树叶才会有的那种空洞。《媚药》的画面上只有一件西式上装,它很厚,也很重,衣服的布料上呈现出只有石头材料被雕刻打磨后才会有的空洞、隙纹。这显然是一件石头衣装。鸟总是在绿叶中出没,并居住在树丛中。人穿着衣装在石头中间活动的时候多了,人的衣服与石头接触相连也是常有的事。因而,鸟与树叶,衣服与石头是物距最近的事物,但人的心智何曾将它们划过等号?等到马格里特将它们的形体合一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它们离开人的联想是何等的遥远。

对物距最近心距最远两物直截了当进行对接的例子,除了自然事物外还有人体。第一眼看到《精确思维》时,读者会觉得那是母亲抱着一个婴儿,但仔细察看,却发现这个母亲长着婴儿的脑袋和胖脸蛋,而怀中的婴儿,虽然光着身子小手小脚,却长着成年女人的脸膛和浓厚的金色烫发。很明显画家画的是母婴,只不过将她们的脑脸进行了对换。妈妈抱孩子脸对着脸身贴身,是人类最熟悉最亲切最永恒的母婴视觉图像,物距上最近心距上却最远,没有天才的反向思维能力,谁也想不出互换脑袋的样子。

《透明的房子》比《精确思维》缺少生活气息,让人感到是某种理念的图解。一个男人背对着观众,在他的后脑上开着一个洞口,里面清晰地露出了这个人的面孔。这种惊人的构思,也来自于脑袋前面的脸和脑袋后面的脑勺在空间上的接近和心距上的遥远,这两种对象的置换因其奇特性与震撼性,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还为时尚艺术所模仿。如国外和国内都出现过在人的脑后制作人像图形的发型,白色的头皮将黑发构成的人像清晰地凸显出来。

马格里特还有一些作品,虽然构思的逻辑没有这些作品清晰明确,但还是遵循着物距最近心距最远两物对接的总原则。比如天空雨人、手臂沉入墙壁等。

《戈尔孔达》是一幅极为神奇的绘画,下方是红顶楼房,上面是蓝色天空。天空有许多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礼帽的男人笔挺而面无表情站在那里。这些人分大、中、小及深、中、浅三个层次排列在楼房的前面与上空,由于影像有大有小有清有昏,就呈现出焦点透视前显后遮近大远小,和空气透视近清远昏纵深一维的知觉线索,让人感到从近到远从下到上满天都是人的同时。又觉得从上到下满天都是大雨初起的雨珠。

“戈尔孔达”是印度一座富裕城市的名字,虽然这种画名像童话一样让人感到迷惘,但它对后人的启发却是明确的。王小波《三十而立》的一句比喻显示出惊人的怪异与美丽:“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5)日本一本叫《晴天有时下猪》的童话里写道:明天晴天,有时下猪。第二天,天上果然密布着乌云一般的猪。其想象,似乎都与此画相关。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天空飞人的神话,但其想象可以直接来源于鸟类的相似联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在天空静止不动,所以人类的想象中很少有天空上静止直立的人,马格里特此画在想象上的首创性是显而易见的。

休斯《新艺术的震撼》一书曾介绍过马格里特的另外一件作品,一个带着枪和子弹的猎人把他的手臂靠在墙壁上,突然他的手沉入了墙壁中。墙是砖石水泥砌的,是如此坚硬,人的手臂是肉长的,是如此柔软,就像现实生活中其他永恒不变的事实一样,人常常会把手臂放在墙上,但永远也不会陷入其中。但在马格里特的想象中,这种物理距离最近心理距离最远事物的连接却发生了。

为了研究怪诞艺术,笔者曾阅读过不少奇特、怪异、新颖的艺术作品与现实事件报道,在我的视野中,人类最奇妙最智慧的艺术构思有如下一些:要两女人硬拉孩子辨别真假母亲;饭到嘴边突然变成火炭;蒙冤妇被杀后血倒流爬上竹竿;人尸肚脐眼里点灯;人头落地嘴中还喊好快刀;钻入尸袋冒充死人逃生;血流着如狗似蛇寻找母亲;吃药假死情人误会自杀,自己活过来也跟着自杀;误杀亲父误娶亲母;裸体美女摆成骷髅相;裸女身上装抽屉;鞋子上长脚趾;乳为眼脐为鼻阴为嘴;情人蒙着脑袋相会;天空雨人;脱帽行礼摘掉脑袋;手指插进头皮思考;人头上开西瓜三角切口;被铐的瘾君子咬断手臂去找毒品;嘴里长出黑毛须。我以为,在这些艺术性奇思妙想中,马格里特以物距最近心距最远两物对接的方式创造的鞋上趾、裙上乳、人身脸、天空雨人,都可以进入最前列。

二、以美恶制造恐怖

初次接触马格里特绘画的人,也许会感到他的作品虽然怪异神秘至极,但很难说是怪诞,因为在他的画中看不到怪诞所必须的丑恶与恐怖。

事情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丑恶由作恶者、受害对象、作恶过程和恶的结果这几个环节构成。在艺术表现中,作恶过程是恶的典型形态,最容易引发恐怖。绘画虽然是瞬间定格艺术,无法再现作恶的连续过程,但却可以通过凸现作恶结果来刺激读者的恐怖感与怪诞感,达利、培根和恩斯特的怪诞画都如此。

达利喜欢描绘被害者遭害情状。《内战的预告》中,人体被分割成头部、乳房部、腿部、脚部、手臂部、内脏部后,又胡乱地对接在一起。《凄惨的游戏》中,近景上女人扑向无脚男人,男人手中拿着自己被割下的睾丸。中景是带血的人屁股、鸟头、女人手、男人手、人头、手指、帽子、睾丸、大便、蝗虫等等。培根的画中全是遭受怪病、畸形、怪胎、毒瘾的摧残折磨,正在撕裂、挣扎、痛疼的人体。《动作中的人》画的是一个裸体男人长着两个屁股,一个屁股上长着的一条大腿被从膝盖处砍掉还在流血;另一个屁股上长着的两条大腿没有脚,顶端露出骨头棒;他的脑袋连在屁股上,脸上的皮被扒掉,露出满嘴的白牙。恩斯特的画则是让有生命的人、动物、植物,与无生命的矿物、人造物连接生长在一起,给自由生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马格里特虽然也是通过凸现作恶结果来刺激读者的恐怖感与怪诞感,但马格里特与达利、培根和恩斯特有着明显的不同,达利、培根和恩斯特是以丑现恶,而马格里特则是以美现恶。他有意隐去受害结果中鲜活呛人的血腥与残忍,只描绘受害者被摧残情状形式上的美丽形态。虽然看起来比较秀雅、清爽、和谐,很难在第一时间产生恐怖、惊骇、焦虑、恶心等情绪,但观众还是能依据作恶结果将作恶过程想象出来,经过设身处地的体验同情感受到恐怖与惊骇。

比如,《发现》中,一个漂亮女人的身上和脸上长着木质花纹,尽管这种花纹形状、色彩都非常秀雅迷人,可透过这种迷人的美丽,人们还是会想到这是严重的皮肤病,正在损害着人的身体和容貌,从而在迷惘之余感到恐怖和焦虑。《雕像的未来》里英俊的男人脸上长着大片大片厚实的皮瘤,色彩和形状与蓝天上的云朵一样美丽。英俊的面孔与漂亮的云状瘤会在第一眼 中产生审美愉悦,但它毕竟是严重的皮肤病,这样大面积地长在脸上,又会引起观众经验中极痒、极痛、极羞的恐怖痛苦体验。

马奈有一幅名画,三个漂亮的贵妇人出现在阳台上。在《透视:马奈的阳台》一画中,马格里特将三具棺材以这三个女人同样的姿势摆放在阳台上。大卫有一件名作,一个漂亮的贵妇人斜躺在沙发床上,在《透视:大卫的〈雷卡米埃夫人〉》里,马格里特又将美人变成了棺材斜躺在床上。马格里特将这些棺材画得优雅纯净而高贵,但观众还是会想到年青 美丽的贵妇已变成死尸正在棺材里腐烂发臭,恐怖与绝望感会抑制不住爆发出来。

虽然马格里特将恶的结果画得秀雅干净,对观众的感官产生不了恐怖冲击,但是它却能激活他们对丑恶过程的丰富联想,体验到强烈的恐惧惊骇情绪,他们由这些形式秀雅的恶果所联想到的过程却是真正的恶。因而尽管他描绘的这些恶结果充满了诗情与美念,但最终还是成了怪诞,马格里特创造的是特殊的美恶式怪诞艺术。

三、以形象图解哲思

在绘画艺术中,如果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关系着眼,人物外在表情要为内在的精神服务,人物形象要为作者思想想感情服务。但马格里特的怪诞画却拒绝了人物画以“外在表情表现内在精神”的最高使命,他画的人物都是既无具体思想感情,又无具体表情动作的概念人,他是在通过这些概念人直接证明自己的某种思想。观众在观看这些没有具体表情动作的人物时,因为无法产生具体的联想和情感,正好可以专注于他所表现的特定思想。他把画中的人物当成了图解自己思想的符号。

对马格里特绘画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马格里特是一个“问题性”画家,他的许多画都源于对他对某种哲学问题的思考。他先提出一个问题,随着对问题的思索而不断地修改草图,直到画图能准确巧妙地证明他对问题的答案为止。马格里特在一封信中,回忆了他是如何以一幅画解决一个哲理问题的。《黑格尔的假期》中,一把打开的伞上放着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马格里特说他这幅画开始于“在画中如何表现一杯水而使它显得不太平凡”,或者是“它虽然很古怪很霸道很虚弱但却很有特色”这样一个问题。“我开始画许多杯水,玻璃杯上总是有一条直线。在画了一百次或一百五十次以后,这条线就变宽了,最后变成一把雨伞。然后把这雨伞放进玻璃杯里,而结果是在玻璃杯下面。这就是最初问题的解答。”(6)所以,正如一些马格里特的研究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以画作为表达哲学性思考的手段,是马格里特作画的最主要目的之一”。(7)

在马格里特作为哲理思考的答案创作出来的画中,最著名的要数“这不是烟斗”与“画笔画不出雕像”。

作于1928年的《徒劳的尝试》中,画家正在执笔画一个女人,可这个女人并没有出现在画布上,而是站在画家对面,与画家一样是一个真实的三维立体的人。画家可以在画布上用笔画人,但无论画得多么真实,这个人物在物理本质上永远都是二维的平面的。这幅画实际是对“画笔画不出立体对象”这一事实的陈述,尽管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事实,但是用绘画语言对其论证,马格里特是第一个。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马格里特这一绘画式哲学思辨,不仅给企图画出事物立体属性的“立体主义”迎头一击,而且也为读者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诗情画意哲思美念。

马格里特图解哲思的画法造成了不少怪诞形象,除了 “画家画不出立体的人”外, “只见脱帽行礼

而不见礼貌”也是比较突出的。《事物的课程》插图中有一组三连幅的图解:一人脱帽行礼;连帽子带脑袋 一块 摘下举起;戴帽时戴反了,脑袋朝上成为帽桶帽桶朝下成为脑袋。按照马格里特传记作者盖伯利克的说法,马格里特的这件插图是为了说明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麻烦的视知觉心理定势问题。马格里特认为,如果人们想知道一个对象有什么意义,当他带着这种探求的目的去看这个对象时,他的视觉就只会看到它想要看到的东西,而看不到对象的本身,就像只会看见别人脱帽举起而看不到脸在何处一样。(8)在大多数人的经验中,脱帽举起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一种礼貌形象,只要有了这个动作形象,人们就认为是有礼貌。其实礼貌的核心是行礼者面部的亲切尊敬的表情,但是却被人们当作末节忽略了,即使是脸部反转向上,人们也注意不到。

《白色卡片》是马格里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描绘一女骑师骑在骏马上,在稀疏错杂的大树中间穿行。画家故意搞乱了人、马与大树的透视关系,在三棵树前,他让马首和人挡住了树,真实地体现着前显后遮的焦点透视规律。在另一棵树前,他却让本来是前面的马,出现在它身后树的后面,让两棵树之间的间隙挡住马身,又背反了前显后遮的焦点透视规律。结果,给欣赏感受中造成了极大混乱,凡是前显后遮的部分,人们感到那是现实,凡是后显前遮或者是实显空遮的地方,人们又感到那是幻觉。这又是马格里特对一个哲学问题的拷问——艺术影像与现实经验到底是什么关系。

《突显》一画有1930年与1948年两个版本。如照像一样逼真的 女性裸体,被裁成头部、乳部、会阴部、膝盖、脚部五段,装进大小不一、 长宽比例不一的五个木制画框里,并按照人体的这一客观顺序上下排列起来。由于视知觉的整合作用,初看时,会感到那是一个裸体女人,站在一排大小不一的窗口后面。但这种知觉并不稳定,感受很快发生变化,开始怀疑这是被分割成几截的人体。自古至今,人们都会把画像装在画框中,而且在视觉中,画框会将框中的艺术世界与框外的现实世界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可是当画框以马格里特的这种方式排列时,画框却成为透露现实的窗口,画框里的艺术世界变成了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有时我们会确信框中只是画家描绘的一张脸一双膝盖一双脚,有时我们又会感到它们是现实中某个女人的脸、膝盖和脚。马格里特通过这幅怪诞画,探索和表现了一个哲学问题:审美中,艺术之窗与现实之窗是如何转换的。

《听音堂》中,房间里搁置着一只向外膨胀得塞满四壁的大苹果,到了《美丽的现实》中,这只苹果已长得比房子大得多,房子只好建造在这只苹果上。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事物大小的判断,都是靠事物之间客观的数量关系作标准,仅对单一对象的夸大夸小,并不会改变其在欣赏者眼中的大小。马格里特正是通过改变苹果与房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表现苹果之大的。画面对苹果对房间都做了最为真实最为精细的客观再现,只是两者之间的大小比 例被画家不动声色地缩小了许多倍,因而我们才会感到一个最真实的苹果比一个最真实的房间更大。通过改变两个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创造“巨大”艺术对象,是马格里特许多作品反复成功运用的一条艺术规律。当然他创造的这些“巨大”艺术形象,也没有逃脱作为哲学观念示意图的命运。

四 人物表情动作缺失

绘画中,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要靠外在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表现出来,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从来都是人物画家研究与描绘的重点,但马格里特显然是个例外。除了《巨人时代》、《被征服的读者》、《食鸟的女孩》等个别作品之外,他在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的描绘方面几乎是个空白,他是美术史上最奇特最另类的人物画家。

在马格里特的怪诞画中,没有表情的人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面孔的人。《征服者》的男人脑袋是木板,木板上画着提琴音箱上“s”形出声孔花纹。《快乐的原则》里的男人长着一个圆形的有强烈自炽光的脑袋。《午夜的婚礼》木架上摆着的男人脑袋脸背向观众,金发女人面向观众,但脸部是一个空洞。《伟大的战争》的两个变体画中,一女人被花遮着了面孔。一个男人被苹果挡住了五官。还有《火焰的回归》那样戴着黑色脸罩的,有像《情人》那样用布将脑袋蒙住的。马格里特描绘的这些无面人、遮面人、蒙面人形象,据说有两个来源,一是当时电影中经常出现蒙面遮面的人物,马格里特深受这种电影的影响。二是对自己母亲当年淹死情状的回忆,母亲被捞起时脸被睡衣包了起来。(9)

另一类是有面孔但无表情的人。马格里特人物画中虽然有不少面部清晰,但是却沉静似水五官木然没有表情。如《黑色魔法》中,一裸体女人上半身是天空的浅蓝色,下半身是大地的土黄色,她的眼睑下垂,五官自然放松,对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没有任何情绪反应。《记忆》中一女人头部面部描绘逼真,右脸蛋上有一大片鲜血,但也没有任何表情。同样,《生命的创造》中面对着蒙头人的女人,《暴露》中全身长满了木板纹的女人,《戈尔孔达》中站在天空里的黑衣礼帽男人,《透明的房子》中后脑勺上长着面孔的男人,也都一样的面无表 情。这些人物中最惹人注意的,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双目紧闭不抬眼皮的形象。如《雕像的未来》中那个脸上长满云朵斑皮炎的男人,《困境》中的开枪自杀者,《他不是演讲者》,《黑夜内涵》中那黑衣行走的男人,《梦想》中的裸女等等。

达利也是以描绘人体为主的怪诞画家,他的人物表情非常强烈,特别是狰狞的笑更是让人恐怖震撼。《内战的预告》中的那个人物就有典型的达利式狰狞的笑,他口唇鲜红如血,三颗尖利的獠牙从嘴唇里呲露出来。《凄惨的游戏》中,被割去睾丸的男子眼睛瞪得如同雪亮的铅球,小小的黑色眼珠突暴出来,一张大嘴惊骇而愤怒地半张着,露出长而白的牙齿,满脸都是凶恶的笑。《欲望的诞生》中,男人正站着和一个翼装的女人拥抱,他的眼睛死死盯住这个女人,贪婪凶狠的大嘴笑着,露出满口牙齿。《与达利相比,马格里特怪诞人物画的表情缺失显得特别明显。

马格里特的人物画除了脸部没有表情外,还有身体动作缺失的特点。

马格里特的人物都采取一种静止的没有动作的站势,《漫游者》、《愉快的捐赠人》、《国王的博物馆》、《上流社会》、《人类与森林》、《法律的支持者》、《人类的儿子》、《致意愿》、《密友》、《得到报尝的诗人》、《伟大的世纪》这十余画中,都是只画一个人物,而这一个人物都是头戴礼帽身穿西装直挺挺站立不动的男人。

达利、培根、恩斯特、布鲁盖尔的怪诞画正好相反,他们的人物动作极为夸张、狂乱。比如培根,主要是通过描绘痉挛、挣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洗脸》中一个痉挛打结的人体,像落进沙坑时的跳远运动员,身体大幅度向内收缩成一个圆球。这个人同时还在呕吐挣扎,很容易使人想到毒瘾发作时疯狂的瘾君子。布鲁盖尔画中所有的人物都在愚笨、憨厚、滑稽的活动着,比如《盲人的寓言》中,五个瞎子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摸索,最前面的一个已跌进坑中,后面的却还在重蹈覆辙,让人观之可笑、害怕、心酸,都与马格里特的人物静止直立动作缺失完全不一样。

注释

1刘法民《怪诞艺术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3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1页。

4苏西·盖伯利克:《马格里特》,远流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31页。

5王小波:《黄金时代》,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6盖伯利克:《马格里特》,远流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42-144页。

7张光琪:《马格利特》,艺术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8苏西·盖伯利克:《马格里特》,远流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页。

病态美学和怪诞美学篇8

一、《圣诞颂歌》的主要内容

《圣诞颂歌》以一个富有但冷漠无情的吝啬鬼斯克鲁奇为主人公,讲述了圣诞之夜的精灵造访如何使他产生了人性转变。斯克鲁奇很有钱,却很自私、冷漠,他无视员工的感受,不舍得为员工们的炉子里加煤取暖。他认为侄子好意邀请他去参加圣诞夜晚会是在占他的便宜,而恶言拒绝。就连社会活动家恳请富有的他施舍一些圣诞食物给那些衣食无着的穷人,都被他无情地回绝了。

过去圣诞之精灵、现在圣诞之精灵和未来圣诞之精灵这三个圣诞精灵在那个圣诞之夜接连造访了斯克鲁奇的幻梦。过去圣诞之精灵把他带到了失落已久的欢乐童年时光中,有关爱备至的姐姐,有善良仁慈的老板,展现了大家开心地在圣诞夜一起跳舞,一起聚餐的欢乐景象。现在圣诞之精灵把他带到了他现在的一个生活清苦职员鲍勃的家庭圣诞晚宴中,由于自己给职员薪给过薄,他家的圣诞节既没有礼物互赠,也没有火鸡可吃,但每个家庭成员看起来却很幸福。未来圣诞之灵把他带到了他孤苦无依的晚年时代,他老病在床,连圣诞节都没有任何亲朋来问候。他的心灵被触动了,他怀念自己快乐的童年,对自己现在的自私、冷漠、孜孜于利感到憎恶,他后悔自己堕落成一个冷酷寡情的老板。他发现他对待其他人如何,其他人也会如何对待他,给予别人快乐才会使自己更快乐。这些幻梦唤醒他的人性的善的一面,而他的自私和冷漠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醒来圣诞节到了,圣诞节钟声敲响,他的人性彻底改变了。上班迟到的员工鲍勃以为斯克鲁奇会大发雷霆,可斯克鲁奇却破天荒地祝他圣诞快乐,还要给他加薪,还要给炉子加煤。然后他又送了一只大火鸡给鲍勃。随后,他又第一次破例亲自去拜访了自己的侄子,他走在大街上,融入了节庆的人群,与所有人互道Merry Christmas,这使斯克鲁奇感到了久违的快乐。从此,他成了一个乐善好施、慈祥友善的老者。

二、《圣诞颂歌》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在《圣诞颂歌》中,富商斯克鲁奇一直把金钱放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对自己的员工和亲朋极其冷漠,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但是,圣诞前夜造访的三个圣诞精灵给他带来的幻象,最终使他的人性发生重大改变。他改变了对金钱的看法,改变了对员工和亲朋的态度,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新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狄更斯的人文主义精神。

狄更斯将斯克鲁奇置身于宗教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在《圣诞颂歌》中,狄更斯一直把主角斯克鲁奇置身于西方宗教文化之中。斯克鲁奇在《圣诞颂歌》中的首次出场就是参加他从前的生意伙伴杰马立的葬礼,当主持葬礼的牧师依惯例向前来参加葬礼的富商斯克鲁奇索要手续费的时候,他很不高兴地丢下了两枚硬币的可怜数目,并发牢骚说硬币也是钱呀,狄更斯借庄严肃穆的教堂环境生动地衬托出了斯克鲁奇那唯金钱第一主义的大吝啬鬼形象。后来狄更斯又把斯克鲁奇的人性转变安排在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这一天。作品体现了人文精神浓厚的各个圣诞情节,并虚幻出了符合工业时代神话的三个圣诞精灵造访,将幻象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由于这三个圣诞精灵的启示,斯克鲁奇才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对金钱和人生的态度,才真正明白了金钱与快乐和亲情的和谐关系,才使他的人性一夜之间发生根本的改变。狄更斯把斯克鲁奇的人性变化置于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之中是具有深远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无形中透射出一种极其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小说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私、冷漠、孜孜于利的富有吝啬鬼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更深层次的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人类个体的情感需要和人性的向善趋势,期盼人文主义精神照耀人的内心世界。

狄更斯的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呈现出怪诞和夸张的特点,这尤其体现在斯克鲁奇的人性思考与转变的过程中。斯克鲁奇虽然很富有,但是他极其自私、冷漠,吝啬,没有人性的温情,毫无亲情可言。对职员极其尖刻,对穷人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施舍,是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角色。作品通过穿越时空的手法,巧妙地把幻境与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了奇异瑰丽的景象。在三个圣诞精灵的引导下,斯克鲁奇回顾了快乐的过去,反观了自私可憎的现在和遥望了痛苦万分的未来,这一过程唤醒了斯克鲁奇人性中那善良、仁慈、宽容和同情,一夜之间彻底击碎了他现有的自私、冷漠、缺乏温情的人性缺陷。在穿梭于自己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幻境时,斯克鲁奇终于彻悟了,他摒弃了受人憎恶的人性缺陷,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从此之后变得乐善好施、慈祥友善,充满了温情,实现了真正的灵魂的还乡。这一过程充分展示出了怪诞、夸张的文学艺术特点。并且,这种怪诞和夸张的表现并非简单的戏谑,而是把极为深刻、严肃的思想精神内涵纳入到戏谑的表达过程中,怪诞和夸张只是宣扬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反对拜金主义的手段。狄更斯的这一极其吸引读者的艺术表现手段,既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人文主义共鸣,同时也反映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使小说产生了无限的艺术感染力。

三、《圣诞颂歌》的人文价值

《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不仅是狄更斯奉献给读者的圣诞礼物,更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

首先,它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了热情的歌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圣诞颂歌》大力宣扬了仁慈、宽恕、博爱的圣诞精神,因为人文主义思想极其浓厚而备受读者们的喜爱和推崇。《圣诞颂歌》这部小说的精髓就在于它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方面,通篇都洋溢着发人深省的人文主义精神,告诫人们要常怀一颗仁慈、善良、感恩之心,宽厚待人,懂得给予。在当今拜金主义倾向严重的社会中,《圣诞颂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告诫人们要常常反省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正金钱在生活中的位置,处理好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鼓励人们要摒弃自私和冷漠的缺陷,培养宽厚待人、仁慈善良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真诚地把爱心播撒到世界的每个地方,让每个人身边都充满爱的光芒。狄更斯在《圣诞颂歌》中指出要相信人道和正义,与人为善,善行必将会有好报,而平时行恶终将遭到上帝的惩罚。这些无不投射出狄更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他还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这方面来看,狄更斯的《圣诞颂歌》真的是一曲歌颂人性真善美的人文主义作品。

其次,《圣诞颂歌》猛烈批判和讽刺了人性中邪恶的方面。

在《圣诞颂歌》这部小说中,狄更斯形象地揭示了以斯克鲁奇为代表的资产家为富不仁的丑恶嘴脸,反映了人性中自私、冷漠和邪恶的一面。斯克鲁奇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资本家,虽然很富有却毫无人性,自私而冷漠。他刻薄地对待雇员,冷漠地拒绝亲人,漠视穷人的死活,拒绝任何形式的给予,是当时社会中为富不仁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由于狄更斯此前在美国游历时亲眼目睹了当时美国资产阶级的黑暗和腐朽,他感到极为愤慨而难以忘怀。所以其后创作的《圣诞颂歌》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自私、冷漠和为富不仁的典型形象被他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读者。狄更斯在《圣诞颂歌》中运用怪诞、夸张的表现艺术,生动再现了当时资产阶级的丑恶生活,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深刻地描绘了 19 世纪英国真实的社会现实。当然,有些人认为狄更斯对资产阶级的态度还存在局限性,对为富不仁的资产阶级还是心存仁慈,对资产阶级的批判还不够深刻。但我们还是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狄更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方面还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

上一篇:工程预算实训范文 下一篇:儿童音乐启蒙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