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病态人生的艺术救赎

时间:2022-07-26 04:30:32

雪国:病态人生的艺术救赎

摘 要:川端康成是一位擅长描述和展现悲凉人生的作家,在充满孤独、悲伤的艺术作品中,有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尽管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但又处处彰显出他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一部代表作,整部作品中呈现的雪国的美中,凝聚着强烈的感伤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种处在病态的人生中痛苦的内心情感。《雪国》的精辟之处,在于能够将通过美与悲的巧妙结合,以一种美且悲伤的艺术形式来呈现这种病态人生,很好地折射出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给人以美的情感体会。

关键词:《雪国》;川端康成;病态人生;艺术救赎

《雪国》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表现日本人精神实质的一部作品,世界人民通过这部作品领略了日本文化别样的美丽,日本文学也因此在国际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川端康成让世界认识了“美丽的日本”,其作品在译介学领域的影响和地位。《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推崇的一部作品,动笔于1935年,可以这么说,至今再也没有一部文学作品与《雪国》相媲美。

《雪国》讲述的是驹子、岛村、叶子三个人的情爱故事。岛村在一个美丽多雪的山村,与叶子萍水相逢,心生爱意。在一个初夏的早晨,岛村与年轻貌美的驹子产生了亲密行为,天一亮,二人匆匆离开。到了冬季,驹子与岛村再次相见。在火车上,岛村遇到了叶子,再次深深地吸引,在与驹子的亲密幽会中,岛村满脑子里幻想出来的是叶子的形象。在第二年的秋天,岛村再次来到雪国时,发现雪国早已失去了当日的繁盛,驹子周围的人相继逝去,岛村与驹子经过深入沟通,决定分手,岛村决意离开雪国。就在离开前,叶子被一场大火吞噬,驹子精神变的崩溃随之疯癫。这个情爱故事的结局悲凉、凄美,通过三个人的情爱线索,展现出了日本文学的特性,哀伤的情境中给人一种美丽的忧伤。

在大多数人看来,《雪国》展现的是一种病态的人生,川端康成通过“哀美”的艺术风格,对这种病态的人生进行了艺术救赎。

一、驹子徒劳而哀伤的爱情

可以说,驹子是整个情爱故事中最令人感到悲伤的一个人,川端康成对这个生活在日本社会最底层的艺妓形象是抱有同情的。驹子拥有善良的性格,其内心的痛苦,源于生活的不公平及不幸的出身。在遇到岛村之后,更是迎来了驹子的灾难,岛村没有给他爱情,面对她无偿的爱,岛村脑子里却想的是叶子,这足以看出岛村对叶子的不屑与轻视,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驹子,缺乏真情。驹子看小说、练习三弦,15岁起,天天坚持写日记,但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在岛村眼里是空虚的一种表现,引不起对她的丝毫关心,即便是活了下来,却在叶子死后让这种痛苦达到了极致,以至于变得疯癫。

我们可以看出,驹子虽然有着不幸的出身,但是有着坚定的生活态度,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一直在努力,内心是洁净的;为了帮助师父的儿子治病,驹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去当了一名艺妓,但是寻求爱情的心始终没有停下,在这种情形下,迷恋上了萍水相逢的岛村,但最终岛村是薄情的,明知无法走进他的世界,还是一往情深地迷恋与爱慕。岛村回东京之前,驹子心情郁郁不乐,她反复追问岛村“你了解我的心情吗?”,从驹子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她那真诚、纯真的痴情。

驹子与岛村的故事是悲伤的悲剧,在故事结尾中发疯是令人惋惜的。驹子对爱情、艺术和生活的追求,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这就给《雪国》更是赋予了悲哀的色彩。川端康成通过描绘驹子悲惨的境遇,创造出一种空虚、忧郁、哀怨、颓废的艺术情调,表达了作家对人生与命运的无奈、忧伤,驹子对爱情追求也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审美观,也表达了川端对柔顺、自我牺牲的“传统美”的赞同。

二、美与悲:悲伤的情感与雪国美景的融合

岛村这个人物是《雪国》的核心,整部故事都围绕岛村的情爱故事开展,整个叙述角度也是从岛村的角度展开,因此岛村在整部小说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整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岛村,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没有固定的职业,但是对西方舞蹈艺术很痴迷,会做出一些纸上谈兵的事情。故事悲伤的结局是岛村一手造成的。岛村的悲伤、叶子的纯粹,加重了故事悲凉的气氛。叶子目睹了驹子因为爱情而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并为无力帮助她而感到无奈,最后叶子的死可以说给整部小说,增添了美与悲结合的文学特性,在小说结尾,川端康成用慢镜头展现了叶子的动作,“叶子紧闭迷人的美丽眼睛……火光在她那惨白的脸上摇曳着”,她如同树叶飘落,在雪中“飞舞”,飞回了天国,叶子的肉体被毁灭了,但灵魂却获得了重生。飘雪的季节里,雪国一片银白,给人一种清冽纯净之美,自然景色与故事人物的情感结合起来,读者容易随着主人公的情感,陷入悠远的情思之中。《雪国》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折射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作者对日本文学特性的感受,对日本风土人情的体察与领悟,才能有了《雪国》独特的描绘。

历来,日本习惯以自然景物来感悟人生,并将这一思维传统运用到文学上,成为日本民族的美学理念。深受这种影响,川端康成以敏锐而细腻的笔触,在雪国自然风景与岛村、驹子、叶子的描述中,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结合。

三、结尾

驹子热情奔放,有情有义,美的真实;叶子清纯洁净、含蓄温婉;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悲中有美,如若盛开时灿烂一时的樱花。日本文学中,美与悲是相辅相成的。加之作者自幼孤儿的不平凡经历,形成了孤独哀愁的性格,整部小说表现出了川端康成的艺术主张与内心世界,《雪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当之无愧。

上一篇: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途径选择及思考 下一篇:当代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与新动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