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与生命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4:57

撞击与生命篇1

然而,生命过早地出现,却会带来一个巨大的矛盾。太阳系演化的传统模型认为,41亿年前的地球如同人间地狱,火山活动活跃,岩浆在四处流淌,而且太空碎块还对地球狂轰滥炸。按理说,那时候地球上不可能有生命出现,然而哈里森的锆石却不这么认为。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呢?

传统模型的困惑

但在解决这个矛盾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太阳系演化的传统模型。

大约在46亿年前,一个由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巨大星云在一个不起眼的星系角落里,开始坍缩为一个密集的球形物质。随着周边越来越多的物质被拉向它,其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地增加,最终这里发生了核聚变。核心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此刻,太阳诞生了。

太阳诞生后,周围小个体的物质也开始在各自轨道上坍缩为一个个天体。离太阳近的地方,大部分的冰水会被蒸发掉,只留下主要由金属化合物构成的较小的岩石行星。离太阳远的地方,气体和冰可以大量聚集,最终形成木星等气态巨行星。所有的行星差不多都在一个平面上运动,轨道也近似圆形。

这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故事,但是很明显,故事不是完整的。首先,它很难解释所谓的特洛伊小行星――那些与木星共用同一个轨道,一起绕着太阳运行的一大群小行星。柯伊伯带――那些远在海王星之外的小天体,其中也包含冥王星――同样也很难理解:许多柯伊伯带里的天体的轨道与行星轨道平面有着巨大的倾角,而传统模型却无法解释这种情况。

最令人困惑的是,有证据显示月球曾经受过密集的陨石撞击。阿波罗号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暗示,月球表面上多数的陨石坑是发生在39亿年前的一场密集的陨石撞击的结果,而传统模型也很难解释这个现象。

巨行星们的迁移

一个解决方案是以一个法国城市命名的模型,叫做尼斯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太阳系中4个气态巨行星最初的位置比现在靠得更加紧密。最初的位置是不稳定的,导致了几亿年的引力动荡:巨行星们从原位置逐渐迁移到它们现在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迁移扰动了无数个散落在太阳系中的微小天体。许多陷入到木星的引力场中,成为特洛伊小行星,而其他的跑到太阳系边缘定居下来,成为有着高倾角的柯伊伯带天体。

与此同时,许多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都遭受到扰动,脱离轨道,与里层的行星相撞。这场剧烈的活动,被称为“晚期重轰炸”,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个个陨石坑,而且对刚诞生的地球也带来一场严重的轰炸。

来自那一时期的固体岩石表明,早期大部分地表都被熔岩覆盖着。再加上晚期重轰炸,这使得地球变为了人间地狱。这个时期在地质学中叫做冥古宙,通常认为这时不适合生命的形成。相反,第一个生物留下的碳痕迹,则出现在距今约38亿年,恰巧大致出现在晚期重轰炸行将结束,地球终于迎来平和的时候。

因此,如果使哈里森兴奋的石墨斑点真的是生命留下的话,那么生命是怎么在一个似乎不可能的时间上出现的?

更早的迁移

解决矛盾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早期地球地狱般的环境,应该比之前所认为的要短暂的多。

事实上,早在1999年,地质学家就通过对杰克山区的锆石进行了分析,发现早在约44亿年前,一部分地表就发生了冷却。更重要的是,对锆石里氧含量的测量暗示着地表已足够温和,适合液态水的存在。

2013年,德国的地质学家又找到了新的证据,表明我们之前所认识的太阳系形成的故事不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分析了一块来自格林兰岛的石头――被认为可能是最古老的岩石,结果表明早在大约41亿年前,地球上就有着大量的金和铂,而之前认为这些金属是后来的晚期重轰炸所带来的。

2015年,又有新的发现对尼斯模型敲起了丧钟。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内森・卡尔布和卡内基研究所的约翰・钱伯斯发表了他们用计算机模拟太阳系形成的结果。他们的模拟是基于尼斯模型的,但Y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太阳系内部所形成的岩石行星数最终会少于4个,水星常常会丢失不见。只有在不到1%的情况下,基于尼斯模型的模拟才能创建出与现实差不多的太阳系。

这意味着尼斯模型与现实差距很大。不过,卡尔布有着一个惊人却简单的解决方法。他认为,巨行星仍然会迁移,产生特洛伊小行星和柯伊伯带,但它们行动的时间更早――迁移时最内层的行星仍然处在形成的过程中。这样,模拟结果就很容易与现实相符。另外,巨行星更早的迁移,意味着当地球完整形成后,大型的撞击物早已散去。也就是说,之后地球所遭受到的撞击并不像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剧烈。

月球上的陨石坑

这个新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太阳系会成为当前的样子,还可以解释为何地球很早就有了对生命友好的环境。但有一个谜团仍然存在。如果巨行星的迁移发生在地球和月球形成之前,地球和月球形成后,迁移引发的晚期重轰炸应该就结束了。那么是什么东西造就了月球表面的陨石坑呢?

美国普渡大学的大卫・明顿认为,答案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尼斯模型认为大部分晚期重轰炸的撞击物来自小行星带。但是,月球上陨石坑的大小分布,与小行星的并不匹配。如果撞击物真的来自小行星带的话,那么月球上应该有更多更大的陨石坑,但事实上却没有。而明顿认为,他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合理的来源:火星。

他仍在研究具体的细节,不过他认为已经找到了一个证据。这颗红色星球的北半球很低洼,而且比南半球更平整。这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被称为北极盆地,面积大约占了火星表面积的40%。它被认为是一个直径约为2000千米的撞击物形成的,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应该会撞到月球上,而这正好发生在距今大约39亿年前。

来自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马蒂贾・库克有一个更为激进的解释,他不认为39亿年前存在一次对月球的密集撞击。阿波罗号宇航员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虽然显示着那时应该存在严重的多次撞击事件。但库克认为,这些岩石样品都来自形成雨海(月球上的陨石坑,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的撞击物。形成雨海的这次撞击产生的岩石碎片,会分散到月球的许多地区,所以从月球各处采集来的岩石样品会有着大致相同的历史,但事实上并不存在晚期重轰炸。他还认为,如果晚期重轰炸真的不存在,那么也暗示着早期地球的环境也不是那么极端。

不管是哪种方式,地球上相对平静的环境更早地出现,生命就会更早地出现。于是,就有了杰克山区的那块锆石。哈里森已经在杰克山区发现了另一块包含石墨的锆石,他将会继续分析里面的石墨。

撞击与生命篇2

关键词 转向轴 节流 液压 吸能

中图分类号:U472.9 文献标识码:A

据统计,直到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4亿辆,预计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交通事故也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汽车安全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1研究背景

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由于巨大的惯性力与车内结构件之间发生二次碰撞,这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而在碰撞之中,尤其以人的身体部位(如头部、胸部)与车的方向盘、车前挡风玻璃,车体等的碰撞挤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最大。人的头部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巨大的撞击会导致驾驶员的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震荡等病状,这些病症对于驾驶员可能是致命的,有的甚至可能会给驾驶员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法规,对于轿车除要求装有吸能装置的转向盘外,还要求转向管柱和转向传动轴具有吸能装置。而当前的轿车吸能装置基本都存在着缓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例如红旗CA7220轿车上的吸能装置,其触发方式是在车体严重变形和人撞击方向盘的情况下进行的。马自达6上的吸能装置是在碰撞发生后致使上传动轴被压扁而差生吸能效果。(参考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构造》下册276页)。以上两种吸能装置属于被动的硬碰硬形式的吸能装置,这样的吸能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2液压吸能汽车转向轴的设计

2.1概念

基于液压吸能的汽车转向轴是指将现有的汽车转向轴做成上转向轴和下转向轴,在正常状况下上下汽车转向轴刚性连接,而在发生事故时,通过传感器采集汽车碰撞信息,并控制电磁阀打开,从而使液压缸的液压油流回油箱,转向轴上下两段相对运动,汽车转向轴变成柔性连接,在此过程中利用回油口的节流作用吸收撞击能,保护驾驶者。举个例子来说,这就好比是一颗鸡蛋从高空落下,如果下面是水泥路面,那么鸡蛋肯定会撞碎,但是下面如果是一个水池或者是一个气垫的话,鸡蛋就不一定会摔碎了。

2.2传动轴设计

由于转向轴在正常行驶时还是要起到转向轴的作用,而在发生事故时,汽车转向轴又要在纵向运动,这就意味着传动轴既要传递扭矩,又要纵向运动。为此,传动轴的上下轴之间采用了花键与花键槽的配合,传动轴处采用花键紧密配合,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在液压缸(兼传动轴)中充满液压油,当碰撞发生时,电磁阀打开,液压油以特定速度从液压缸流入油箱(兼传动轴),从而产生缓冲作用。与此同时,具有过渡配合的上下传动管柱也会发生相对运动而吸收一部分能量。这时候,当人的身体部位与车的方向盘发生碰撞时,就会形成以软碰软的效果,从而对驾驶员进行保护。传动轴的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2.3传动轴的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液压吸能的汽车传动轴要求碰撞发生时由车上目前现有的传感器采集出车辆的状态信息,这样就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碰撞,假如车辆判断结果是车辆的确发生了碰撞,这时候,单片机就会使电磁液压阀能够打开,从而使液压油回流到油箱中,在此过程中,液压油经过回油口的截流作用,这样,就会使撞击能量被吸收,而汽车的方向盘也会以一定的速度向下运动,这样,驾驶员和方向盘的接触便变成一种柔性接触,从而对驾驶员起到保护有效的保护。

3总结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一瞬间发生,而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反应及补救措施,是使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的关键因素。本作品的设计不仅可以为交通事故驾驶者挽回这救命的10ms,而且在驾驶者头部与方向盘撞击或者是安全气囊撞击的瞬间,可以有效地降低撞击力,从而有效地保护驾驶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编著.汽车构造(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第5版.

撞击与生命篇3

一、品味数字,读出文本的意境美

“意境”是文本精神的高级状态,心灵的最高维度。它是判断文本价值的重要标识。怎样读出文本的意境美?理解见仁见智,方法因“文”而异。譬如,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话,可以通过品味数字,寻绎诗文的意境美。

古希腊有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一、千、万”,《绝句》中有数,一定有美。

“诗”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只有通过品味诗中的抽象数字,阐释意境生成的秘妙,才能做一次精神的旅“美”。

“两个(黄鹂)――两个点”,“一行(白鹭)――一条线”,“两点”“一线”,“点动成线”,敞现了生命的流变生美――两只黄鹂和鸣的节奏,一行白鹭逸升的姿态,方位自下而上,速度由慢到快,物态由实到虚,意境生机流荡、气韵流畅、美象出脱。

诗中的“千”和“万”虽然都是虚指,但“千秋”与“万里”,一下子把时间拉得那么久远,把空间放得那么广远,时空邈远,美感顿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景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不断流变,景物渐行渐远,由实变虚,变得空灵、淡远与遥深。这就是诗的意境。读着读着,自己的灵魂也在“瞬间的永恒”中跟随着主体生命元气运动的轨迹自由地翱翔在“空灵、淡远与遥深”的意境里,五藏得以疏沦,精神得以澡雪。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解会金句,读出文本的哲思美

有时候与文本对话,倏地读到某一句话,它就能够照亮我一天的心情,或者给我一种思路上的改换与开示。在我看来,文本中这样熠熠生辉的句子便是金句。

譬如,对话《孔子游春》,就闪耀着这样的金句――“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水是真君子。人的肉体70%是水。

如按这一逻辑推断,人70%可以成为真君子。

现实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因为创造生命之源的水也是有生命的,是可塑的。日本医学家江本胜在冷室中通过高速摄影拍摄水结晶。比如给水看“天使”等一类的优美词语,给水听莫扎特等世界优美名曲,水结晶整齐而美丽的排列;如果给水看“恶魔”等一类丑陋的词语,给水听一些噪音,水便无法形成结晶。由此可见,水能听,水能看,水能感应,水能呈现出生命的结晶。

若将水与人等同视之,人体70%由水构成,因此水所记忆的信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人格。

想成为一个“真君子”,须用意识管理我们体内的水,净化我们体内的水。让美丽的水结晶充满体内的每一个细胞才好。

再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文题就是个光亮夺目的金句。

在冰心看来是“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在笔者读来,便是“成人不知真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成人欲知真何在”不妨“只拣儿童多处行”,向儿童精神世界回归。回归到儿童那绝假纯真、最初一念的童心。

唯有童心,才能发现世界的真实并真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童心作为天地大美的存在渗透到一切领域,它和年龄无关,只和宇宙间一切真善美的存在有关。当人类整体失去童心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地球将会走在宇宙的崩塌之前,掉入万劫不复的黑洞。

“只拣儿童多处行”,回归了童心,回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人就可以寻回爱、天真、单纯和神圣。

“只拣儿童多处行”,回归了童心,回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人就会像华尔华兹在《彩虹》中所言:“儿童是成人之父,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每天都怀着对儿童天然的虔敬。”

“只拣儿童多处行”,回归了童心,回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也回归了天使,社会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儿童的伊甸园。

三、解构寓意,读出文本的科学美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淳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钱钟书说,“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淳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愈幼稚了”。寓言把孩子教得简单也好,复杂也罢,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其寓意。“寓意的任务就在于把人和自然界某些普遍的抽象的情况或者性质记忆人格化……在寓意里,一切明确的个性都消失了。所以,人们对寓意的批评很正确。……从创造的角度来看,它只是知解力的运用而不是想象力的具体关照和深刻体会”。如果真如黑格尔所言,那么我们必须解构寓意,才能真正读出其真、善、美。

譬如,对话《杞人忧天》,其庸人自扰、自寻烦恼的寓意站在天文学的角度看来,就值得解构。

纵观地球四五十亿年的地质史,“杞人忧天”是有根有据的。

2008年6月号《大西洋月刊》有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历史上多次重大“宇宙交通事故”: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直径15千米,约1亿兆吨)撞击地球后,造成恐龙灭绝。

约13000年前,一个直径约数公里的天体撞击了加拿大,结果造成了猛犸象、剑齿虎等北美大型动物的灭绝。

1908年6月30日清晨7时17分,一颗直径6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千米处爆炸,导致25千米内生灵涂炭。

1972年8月10日白昼,一颗直径约10米、质量几千吨的小行星飞越美国加州和加拿大西部上空后离开了地球,堪称“擦着地球鼻尖掠过”。

2004年发现:小行星Apophis将在2029年距离地球35786千米(比月球近)。

今天人们观测到,近地小行星(NEOs),即地球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已发现的有8000多颗。据了解,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以造成规模巨大的破坏,直径每增加10倍,其爆炸威力就会增加1000倍以上。比如,直径超过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会造成全球灾难,而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会造成地球区域性灾难。

2011年2月8日人民网:俄天文学家宣称一颗代号“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即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

“阿波菲斯”是一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给世界带来黑暗和混乱之魔。天文学家发现,这颗身材硕大的小行星直径超过270米。他们预计,由于这位太空“不速之客”未来将数次与地球擦身而过。一旦其在运行途中受到外力影响,就有可能偏离轨道和地球相撞。

这就是21世纪的“杞人忧天”。

我们能通过“外力”,即“高能冲击”,如核爆炸、高速撞击等改变其运行方向,从而将这颗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直接碰撞的几率降为零吗?

2005年7月4日,美国的“深度撞击”飞船曾主动与一颗彗星发生正面碰撞,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未来,美国还可能采取类似的技术来“拯救地球”。

除了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潜在“忧虑”,“世界的忧虑”还在于:地球经过银河系螺旋手臂时,有可能会遭遇星球爆炸,过多的宇宙射线轰击地球,使地球冰天雪地,大量物种灭绝。

所以,21世纪的“杞人忧天”还包括过多的宇宙射线轰击地球。――这是担心“天塌下来”的另一层含义。

解构“杞人忧天”寓意,从科学审美的角度建构寓意,无疑会使我们忘却鄙近,自致远大,并造就我们“穷乎天地之际,察乎阴阳之妙,远求乎千载之上,广索乎四海之内”的浩次,释放智慧美的科学伟力,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敬天爱人。

撞击与生命篇4

我有一位朋友,曾多次参加万米长跑,身体相当棒。有次见面后,我被他的形象吓了一跳:一个生龙活虎的大男人,如今怎成了萎靡不振的小老头?原来两年前,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不料刚下海就遭遇经济危机。没有经商经验的他,为了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只好没日没夜地拼命。就这样,生意虽然兴隆起来,但身体却垮了。无奈之余,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处求医问药。

我告诉朋友,有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这就是“铜头撞树法”。

他听到要“撞树”,马上紧张起来:“就我现在的体格,坐着不动都感觉头昏脑涨的,如果再撞树,那岂不是自寻短见,一命呜呼?”

我笑着解释说:“这里的铜头撞树,不是真让你用血肉之躯来撞,而是你凌空做这套动作。因这种养生法的姿势和撞树相似,才这么叫的。”在实际的练习中,既不需要你练什么铜头功,也不需要你真的找棵树来撞。相反,你一定要确保周围没看热闹的人,也没任何可能伤害你头部的危险物体。

撞的时候,首先要身体站直,双腿分开与肩齐,想象面前长有一棵参天大树,双手自然提起,抱于胸前,以头为引导,使脚掌和腰同时发力,摆动上身,动作一气呵成,撞向想象中的树。在你铜头的撞击之下,可以想象这棵树在枝摇叶动,哗哗作响,从而增加你练功的成就感。这个时候,你的额头开始微微冒汗,好像有股力量从体内喷薄而出,很快你全身的疲劳感就会一扫而空。

撞的方向可朝前朝后,也可朝左朝右。一个方向撞10次后,就可换个方向练习。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由于这个动作需要一定的节奏感,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播放一些音乐,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时间最好选择早晨,或者白天其他时间,黄昏到晚上一般不宜练习,否则会增加体内戾气,使人变得狂躁不安难以入睡。

练习这个功法,除了动作要到位,精神也要到位。撞的时候不要憋气,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否则会造成头晕。眼睛要睁大,扬眉竖目,以助气势。

需注意的是,铜头撞树法并不适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练习。另外脾气暴躁的人也最好不要练习,否则会火上浇油,增加情绪中的戾气。

击头

很多人一听击头,就吓了一大跳,这词听上去很暴力,跟养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啊!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就是有这种本事,把很多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事物糅合在一起,而且无形中又暗合阴阳之道。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一个基本原因是发生了“堵”。头为诸阳之会,是最怕堵也最容易堵的部位。这时,如果你能每天适度地敲击头部,就可以通经脉、促循环,效果堪比针灸和按摩。

击头法可直接用五指。当然最好准备一把有弹性的刺梳。以手持梳,手腕发力,用梳刺击打头皮,用力大小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定,以头皮微微发痛为极限。从前发际开始,密密敲打,约20下。敲击到头颈交界处,在此处再敲击20次,完成第一回合。然后进行第二回敲击,把梳子向右移动两到三厘米,重复以上的动作。大概4次将整个右侧的头部击完,转换到左侧,方法同上。

敲的过程中,身体要放松,感到头在微微地震动,说明你的力道掌握得正好。

每天早上,用十个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五指可撮成梅花状,以集中力量。或者以一手手心朝下,五指张开,轻轻按住头顶,用另一只手轻柔地拍打这只手的手背。由前往后,反复敲击两分钟,即可健脑强身,增强记忆力。

磕头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发现磕头大多是强者对弱者的蔑视,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匍匐于地。

但是,你可能料想不到,看似卑贱的磕头动作,却是极其有效的养生法!

因为它能打通我们头部和腿上的经络,同时符合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要求,因此可以锻炼椎骨、畅通气血,将气血瞬间引入头面,开窍醒脑。对于那些有颈椎病、腰椎病、脑供血不足的人,特别有效。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双腿跪下。两手叠放在两腿前方,使手背朝上,保证头向下磕的时候刚好磕在手背上,类似于趴在桌上打盹时,把头放在手背上的样子。

第二步,磕向手背。按照磕头拜佛的样子向下磕,用额头撞击手背,从轻到重,由慢到快,力度以感觉不到疼痛为宜。把头磕在手背上,手背上的经络也可以顺便带着打通。

第三步,撞揉动作。在磕头养生法中,可以增加一些力度适中的撞揉动作。依次用额头、鼻梁、嘴唇、下巴撞揉手背,每10次为一小节,每两节为一组。在撞揉的时候,面部要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当脸上有发热感觉时,说明你的撞揉速度是合适的。注意力度不可过大,以免伤及鼻梁。

另外,磕头幅度也有讲究。在抬头再叩头时,需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然后再叩头。每15次为一个小节,两节为一组。一次锻炼,大约五分钟即可。

由于磕头可将气血瞬间引入头面部,所以患有高血压的病人,不宜练习此功法。

磕头养生法需要在干净的地板上练习,家中有地毯最好,没有地毯的话,要在膝盖下放一个柔软的垫子,以免膝盖受伤。

撞击与生命篇5

在太阳系中,有三类英文名称以“M”开头的小天体经常让人产生混淆,这三类小天体分别是流星体(meteoroid)、流星(meteor)和陨星(meteorite)。流星体、流星、陨石,部是宇宙中的碎屑,只是在不同状态与情形下有不同的名子。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颗粒状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尘,大至巨砾,但通常比小行星要小得多。它们并不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而是在太空中以任意路径运行。多数流星体是由小行星、彗星、自然卫星等天体在撞击或分裂时产生的。

流星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摩擦而产生的光亮现象。流星现象通常发生在大气层高层距地面约50千米的空间。

大多数落入地球的流星体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但部分流星体由于体积巨大、抗熔性好或者以特殊角度进入大气层等原因而在大气层中并没有燃烧完。部分残留的碎片落入地球表面,这就是所谓的陨星,也称作陨石。事实上,流星体不仅会落入地球,也会落入其他行星、自然卫星以及小行星,从而形成陨石。

奇幻的流星雨和流星风暴

流星雨的产生一般被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进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

一般的流星雨,流星出现的频率为每小时5到60颗,最高能达到每分钟1颗。当每小时出现的流星超过1000颗时,我们称为流星暴雨,有些大型的流星风暴,每秒都会有流星出现。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也会产生影响。

小天体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决定?

轨道与地球交叉的小行星和慧星统一被称为“近邻地球的小天体”(NEO),如果NEO撞击地球,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大灾难。目前一些轨道已知的小天体是不会碰撞地球的,但NEO的轨道接近地球时有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因为NEO接近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机会很多,难免会受行星引力的影响而变更轨道,未被发现的小行星中或许会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陨石可以说是与地球“打交道”最多的小天体了,但一般情况下陨石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小的,只有少数的陨石可以穿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陨石带来的危害不仅取决于其速度和大小,还与入射的角度和入射点的环境有关,像湿地、沼泽就可以缓冲冲击的力量,使其破坏性降低。

陨石中存在地外生命迹象吗?

有科学家认为,陨石是在宇宙中传播生命的种子,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最初就起源于地球婴儿时期遭受的陨石撞击。1996年,美航宇局宣布在来自于火星的陨石“艾伦一希尔斯84001”中发现含有火星细菌化石的证据,并且发现这块陨石晶体结构中的大约25%是由细菌形成的,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火星上生命探索的强烈兴趣。

另有研究表明,火星上的陨石撞击坑可能同样充当着有机生命体避难所的功能,如果在那里向深部进行探索,可能会找到与微小生命体相似的生命形式。陨石撞击一瞬间产生的热量足以杀死其表面所有的生命,但是,由撞击产生的陨石岩裂隙却能让营养及水分流入其内部,从而支持内部生命的继续存在。

小天体观测与行星观测有什么不同?

行星观测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预见性,但对于彗星、小行星及流星等小天体的观测,却存在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更需要一定的运气。目前,借助于先进太空望远镜和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发现小天体的几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放射性检测手段可以确定地球上的岩石和化石是何时形成的,类似地,陨石、彗星和小行星的“年龄”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来确定,当然彗星和小行星的样本可以通过航天器进入太空收集。有些彗星、小行星、陨石的年龄甚至可以追溯的数十亿年前,这就使得科学家有了研究太阳系起源的线索。

计算机搜索可以帮助科学家快速对比分析由太空望远镜拍下的照片,从而判断这是一颗新天体,还是一颗已知天体的自然位移。通过这种方法,每个月都有数以千计的小行星被发现。这项任务主要由美航宇局、太空预警等组织完成,他们相互分享观测数据使得全天候观测成为可能。

未来小天体探测的重点是什么?

未来二+年小天体探测有两大方向:一是通过红外线广域探测器寻找更多的小行星和彗星,一方面锁定对地球有威胁的近地天体,对其进行持续追踪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捕获适当的小行星作为建设空间站的基地;二是发射探测器对小天体表面进行科学研究,包括地外生命研究以及小天体表面金属矿产的采集分析,有可能的话在未来航天员将会乘坐飞船来到小行星表面进行专门的实验采集研究。

美国航宇局在其航天飞机机队退役之后正全力研制下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载人飞船。根据目前的计划,该新型飞船预计在2017年进行深空飞行测试,该飞船将担负飞抵近地小行星、火星等深空探索任务。

太阳系的尽头存在哪些小天体?

海王星是太阳系最的一个巨大的行星,它自身产生的引力与太阳引力共同作用,使得太阳系边缘众多的小天体能够绕太阳旋转。海王星轨道的这些神秘的小天体就是所谓的柯伊伯带小天体,著名的矮行星冥王星就位于此带中。

柯伊伯带是一种理论推测认为短周期彗星是来自离太阳50天文单位一50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Kuiper)。柯伊伯带内边缘毗邻海王星公转轨道,与太阳相距约45亿千米,外边缘距估计离太阳有大约70亿千米的距离。

撞击与生命篇6

据科学家事后追踪分析,一颗直径超过2m,重量超过10吨的不知名行星是造成此次灾害的罪魁祸首。它以15km/s的超高速度冲进地球,在与地球大气层高速摩擦后发生剧烈燃烧,在1000多℃的高温下解体破碎,其残骸,就是陨石,分散砸落到俄罗斯境内,形成了一场壮观但是可怕的陨石雨(图1)。

从天文学角度看,在茫茫宇宙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是一颗极为普通的星球,与其他天体发生碰撞也是极为平常的事。在地球45亿多年的生命史上,她经受过无数次大小不一陨石和小行星的撞击。据天文学家估算,坠落体积大小类似俄罗斯陨星的事件在地球上大约5年发生一次,且绝大多数陨星坠落在人迹罕至的地区。而大约每1000年会有一颗直径100m左右的陨星撞击地球,直径10km级的陨星撞击则大约每隔1亿年会发生一次。

科学家认为,外来天体的撞击不但在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陨星、彗星、小行星等不同大小天体本身携带的各种化学物质,以及在撞击过程中高温高压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直接影响着地球生命的出现和生物演化进程。

长期以来就有一种科学理论认为,6600万年前地球生物史上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就是陨石撞击所导致的。科学家根据该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该次生物灭绝事件是由一个10km级规模的陨星撞击引发的。这颗陨星撞击到现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所扬起的巨量尘埃被抛入大气,在大气环流的带动下,遮蔽全球天空长达数十年,使地球气候从适合恐龙等大型动物生存的温湿环境,快速进入到冰河期。此次事件不但使大约70%的生物物种消失,更导致恐龙等巨型生物的灭绝。而值得人类庆幸的是,正是此次事件为人类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一些科学家认为天外星体除了对地球生物的湮灭和出现起到关键性作用,还可能对地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天文学发现表明,30亿年前,太空中曾经发生过一次行星大爆炸,爆炸后在太空中形成了由不同大小陨石组成的陨石带。当太阳在银河中绕行穿越这条带时,受到陨石撞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科学分析发现,地球冰期出现的周期大约在2.5至3亿年左右,这与太阳绕银河的周期2.25至2.5亿年大致重合。因此,科学家推论,地球在某些时期会受到更频繁的陨石撞击,是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科学猜测一直缺乏确切的证据来证明。

最近,瑞典科学家提出了新思路。这些科学家注意到对大部分陨石而言,在进入大气层后,或者燃烧消失,或者在撞击地面形成撞击坑。落到沙漠地区的陨石,通常会在23万年内分解完毕。在多雨地区,这种分解会更快。因此,要了解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天文事件,科学家几乎不可能找到原始陨石来恢复足够的证据。但幸运的是,虽然落入到地球不同地区大块的陨石会分解,但他们都会留下只有沙粒大小的微小天外来客-尖晶石。由于这些尖晶石可以承受地球表面最严酷的天气和化学变化,因此,他们保留了其“母亲”陨石的信息。而通过对尖晶石进行化学和同位素分析,不但可以知道它来自于什么类型的陨石,还可以揭示陨石坠落时的速率和时间。

虽然科学家对尖晶石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通过尖晶石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仍然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目前,提出这个概念的瑞典科学家施密茨正在全球范围收集含有尖晶石的石灰岩,并希望在瑞典隆德大学由他特别设计的实验室,通过将这些岩石用酸溶解后提取出尖晶石。我们期待着科学家们能够尽快从尖晶石的研究中,了解和掌握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为人类应对防范气候变化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撞击与生命篇7

201210481139.3

类型:发明

申请人:王洪福

项目简介

这两项技术都是在现有撞击磨粉机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而成。现有撞击磨粉机主要由电机、机壳、安装数十个转子柱销的转子盘固定到轮毂上组成的转子及安装数十个定子柱销的定子盘固定到盖板上组成的定子组成。它靠高速旋转的转子上的转子柱销撞击位于转子柱销和定子柱销之间狭小缝隙(2mm以内)中的物料达到粉碎物料的目的。水冷撞击磨粉机是在现有撞击磨粉机的盖板上设置循环水冷却装置。它破解了现有撞击磨粉机、辊式磨粉机和锤片粉碎机等高效粉碎设备普遍存在的粉碎加工导致被加工物料温升过高、产品品质下降、设备粉碎率低、甚至无法长时间连续生产(如用锤片粉碎机粉碎熔点低的塑料)等重大技术难题。水冷撞击磨粉机取代部分小麦制粉生产线心磨系统的辊式磨粉机,组成前所未有的低温生产线,产出的面粉食用品质高,机器的生产性能明显优于现有设备,且能保持小麦原始的香味。

“具有撞击粉碎和挤压剪切粉碎功能的粉碎机”是用有相互垂直的切向和径向两个工作面的多棱柱柱销取代现有设备只有一个径向撞击工作面的柱销。多棱柱柱销的两个工作面用一个外表面为锯齿形的L形耐磨硬质合金制造构件保护起来。该机多棱柱转子柱销和定子柱销的配合结构能保证当被加工物料的粒度小于转子柱销与定子柱销之间间隙时,高速旋转的转子上的转子柱销的至少5个锯齿棱都能高强度撞击位于转子柱销和定子柱销之间狭小缝隙中的物料颗粒,该物料颗粒被定子柱销切向工作面上的至少5个锯齿棱阻挡圆周运动速度为零,使该机撞击粉碎功能比现有撞击磨粉机提高了50%—100%。当被加工物料的粒度大于转子柱销与定子柱销之间间隙时,该机转子柱销和定子柱销对被钳持在两者切向锯齿形工作面之间的物料颗粒施加强大的挤压剪切力,达到粉碎物料目的(以下均简称高速挤切粉碎机)。因几乎所有固态材料的抗剪切强度都只有抗压强度的1/2左右,高速型挤切粉碎机除转子外没有任何耗能的附属设施,所以理论上分析和试验检测数据均可证明该高速挤切粉碎机效率非常高。从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来分析,“具有撞击粉碎和挤压剪切粉碎功能的粉碎机”的应用领域可拓展到所有谷物、油料和植物加工、医药、建材、冶金、电子和化工等所有需粉碎固体颗粒状物料的工业领域,且具有粉碎效率高、能耗低、粉碎功能长期稳定、使用寿命长和能长时间连续生产等显著优势。若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仅国内市场需求每年至少可达万台,而且可持续生产至少数十年。其推广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人物简介

王洪福,197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93年创办一家生产经营粮食加工机械的微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国内外谷物加工机械和工艺近百年来发展缓慢。谷物籽粒脱皮脱胚难,谷物加工能耗、水耗高,加工工艺繁琐难控,成品率低和产成品质量较低等许多长期困扰谷物加工业的重点技术难题未能破解。经近20年潜心钻研和大胆实践,先后研发成功并申请国家发明的创新技术除上述两项外还有:

1、多功能搅拌机(专利号:CN20910157160,国际专利检索通过,并进入美国、欧盟等5个国家国内审查阶段)

2、卧式多功能搅拌机(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31760.7)

3、一种玉米干法加工工艺及装置(申请号为:201110337144.2,国际专利申报在初审阶段)

4、一种稻谷制米工艺及装置(申请号为:201110337155.0,国际专利申报在初审阶段)

5、一种只剥除果皮的小麦制粉麦间工艺及成套设备(申请号为:201110337161.6,国际专利申报在初审阶段)

6、高效简化小麦制粉工艺流程和成套设备(正申报国际专利)

7、干湿法结合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和成套设备(已申报国际专利)

上述都是围绕谷物加工课题研发的创新技术。其中四项设备的样机都已制成,样机试验证明设备性能达到申请中所述水平。六项方法专利涉及的关键设备单机试验已完成,关键工序的工艺效果试验也已完成。试验数据显示:更换关键设备和变更关键工艺的上述方法都有工艺流程大幅度简化,工艺效果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成品品质、质量和价值(包括深加工价值)提高,能耗、水耗低和生产线土建设备投资大幅度降低等显著优势。这些方法一旦研制成功和广泛推广应用,必将引发谷物加工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将非常巨大。

撞击与生命篇8

海伯里德,男性,37 岁,体重78.15 公斤,坐高88.4 厘米,生于美国,“职业车手”。

他端坐在崭新的白色三厢上海大众产的POLO 汽车的驾驶位,手握方向盘,没有表情。汽车突然发动,时速提到了50 公里,这时车前的卤素大灯照出了一堵墙。笔直地,不减速,他正在向一堵2.5 米厚、400 多吨重的墙撞去。他架住方向盘的手并没有变紧,并且毫不动摇⋯⋯看起来,我们绝不会有机会猜到他在想什么了。

“轰――”一声巨响爆出,连6 米开外的人都感到脚下一震,而透过一阵冒起的白烟,人们隐约看到了被撞瘪变形的车体前盖和少许有些微裂纹的挡风玻璃。

事后,海伯里德先生撞车的过程通过四台忠实的高速摄像机再现了:在碰撞之后20 毫秒,安全气囊弹出;此时,因为墙体的反作用力,车被整个儿的往后弹去;海伯里德幸运地记得系上了安全带,因此在缓冲保护之下他的头撞到了弹出的气囊;马上,头被弹回了一次,并再次撞到了气囊;随着车体弹落地面,头又弹回了一次,并又一次撞到气囊。

这一幕只有5 秒钟。 2 秒后,两个穿白大褂的人从吃惊的人群中冲出,奔向车门。没有依靠工具,车门自如地被打开。安全带被剪断,海伯里德四肢低垂脑袋耷拉着被扶了出来。“呼拉――”一阵欢呼,白大褂微笑着挥手坦然接受,而灯光下,海伯里德先生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他没有心跳。

因撞而生

其实,这已不是发生在海伯里德先生身上的第一次车祸。也许就在此前半个月,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着雪佛莱撞过一堵相似的墙壁,也许仅仅在5 天前,他在东京开着丰田车斜侧着擦向另一堵墙壁,而那时车里有他怀孕6 个月的妻子和3 岁的孩子;甚至可能才不过两个小时前,他刚刚从一堆被撞成废铁的现代跑车里被提出来,而他现在居然又跑到上海来故伎重演。

他不停的在全世界玩着撞击,不过却没有留下任何交通违章记录,哪怕一次小小的闯红灯。而且身家清白的海伯里德先生绝不是那种为了追求心跳加速而玩死亡游戏的角色。对他来说,撞车只是一份工作,况且自他诞生以来还根本没有人曾检测到他的心跳。

现在,他正不省人事地躺在工作台上,而工作人员则早已从安置在他身上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了解到他所感受到的痛苦:脚部和小腿――没有骨折;膝盖――有略微的伤害;股骨――安然无事、没有撕裂;腰部和腹部和胸腔――同样安然无事,也没有受到致命伤;双臂――不在检测范围;脖子――一定程度扭伤;头部――轻微的脑震荡。

相对较重的伤害集中在了头部和脖子。事实上,在海伯里德的头部有三个加速度传感器,正是他们感受到了碰撞中的加速度和冲击力。而安置在颈部的测量装置则能精确测量出脖子在受到冲击后的前后弯曲和左右移动的幅度。现在,海伯里德的脖子扭伤外加轻微脑震荡。他所受的这种伤害,对于他的那副铝制头骨和橡胶皮肉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错,海伯里德(HIBRID) 即是用于汽车碰撞测试的假人。虽然是假人,但是我们还是要称呼他一声先生,因为这位海伯里德是一个覆盖了美国50% 男子的体重和座高等体格参数的地道的美国先生。而且在当下这个驾车能体现男性价值的时代,他也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男人都开过更多的汽车,这也让他受得起我们的尊重。

在正面碰撞试验中应用最多的海伯里德三世假人的头部为铸铝材料,皮肤为可拆卸的乙烯橡胶,颈部用分段橡胶以及中空铝架构组成,可正确模拟头部的弯曲及延伸。胸腔由高强钢材以及聚合体减震材料组成,可真实反映人体胸部的挠曲特性。颈部与胸部的角度可由一个支架进行调节,支架内装有六向传感器,肩胛骨与锁骨内部的传感器可测量安全带的压力。由橡胶制成的腰脊柱可模仿人的坐姿,内部装有三向压力测试单元,骨盆由乙烯泡沫制成,球形连接的关节可以模拟碰撞时所起到的减震作用。大腿骨、胫骨可以预测骨折的发生,并可测量韧带所受的拉力。脚及脚踝可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遍布他全身的各种各样的共大约60 个传感器,最多可以为180 多个信道提供数据,并以每秒2000 次的速度刷新数据。研究人员借助这些数据,就可分析出车祸中真人的受伤程度,并参考相应指标,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碰碰撞撞一家人

据说,最早的被动安全测试曾经用过死尸。当研究人员发现死人毕竟不如这个同样有名有姓的假人坐在车里更像一个活人的时候,海伯里德家族的发迹史就开始了。

海伯里德于1971 年诞生于通用汽车北美操作安全控制中心。时任安全中心技术专家的哈罗德・ 梅特兹本身是一个生物力学博士,在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制造出了第一代试验用模拟假人海伯里德一世之后,他即成为公认的海伯里德之父。在1972 年和1976 年,海伯里德二世和三世随即出世。至此,他已经能够接近50% 的人体模拟象真度。根据成年男性的各种结构体征,他也拥有和人体构造与强度相似的脊椎骨和膝盖以及从头部、颈部、胸部、脊椎骨、腰动脉、骨盆、腿到腿的各个关节,而且他还有复杂的脊柱、肋骨和合成肌肉。海伯里德的皮肤摸上去不仅要有弹性,还跟真人一样有一定的承受力。这个由近400 个部件和大约60个传感器组成的假人,造价高达4 万美元左右,如果加上传感器配套设备,总计约10 万美元。

海伯里德先生作为一个正统的正面碰撞假人似乎难以很好配合测试侧面的撞击。20 世纪80 年代,他弟弟美国侧碰人模US SID 开始了碰撞测试场上更玩命的游戏。而在1991 年,他们的欧洲表弟EURO SID 接过了US SID 在欧洲的几乎全部工作。

而实车碰撞测试从半个世纪以来的前方碰撞,还逐渐发展出侧向碰撞、后方碰撞、翻滚测试、两车对撞及各种角度的撞击测试,以便于工程师能对碰撞发生过程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单单是20世纪70 年代出道的老嬉皮海伯里德也不得不换四种行头上阵:除了刚才提到的在POLO 里撞得过瘾的50%人模;有时他也会是另一个50%人模,有着177 厘米的身高和86 公斤体重的中等身材;有时他则代表了更高大的欧美人种,这是95%人模,身高188 厘米而体重则是108 公斤;5%人模随着日本车系在全世界的风靡而大行其道,矮小型的海伯里德仅仅只有148 厘米的身高和56 公斤的体重。

今天,最新的碰撞测试已发展至车辆对行人的碰撞。同时,借着实车碰撞测试的发展,车辆安全不再只限于车辆内的乘员,车辆外的路人也是车辆安全的保护重点。美国目前已经研究开发了一个假人系列,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可怜的路人甲,他叫做RSPD。而当海伯里德在各大汽车实验室玩得起劲的时候,他的妻子来到他身边,除了肚子里怀上的那个,还给他悄然带来了6 个孩子,他们是从6 个月大的婴儿到10 岁大的调皮小鬼。然而每当海伯里德先生开着“毕加索”这样的家庭车举家出游时,他爱撞车的毛病依旧不变,而这些孩子们则帮助研究人员取得了更多更广泛的测试数据。

正当这个爱撞车一家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场假人业的大换血也在悄然发生。虽然在1997 和1998 年,海伯里德先后被美国和欧洲认定为官方测试器具。但是,欧洲的新车测试机构的研究发现胖子会对安全带产生更大的压力,从而更容易撞到车内饰。他们认为,现在的办公室生活方式使人缺少运动而变胖,目前22%的英国男性超过了20 世纪50 年代170 磅的平均体重,所以海伯里德先生也应该尽快增加到224 磅。同时,随着对女性审美的变化,如果海伯里德夫人不能变得更娇小,那么研究者将插手为海伯里德物色一个新夫人。

海伯里德的草图

在海伯里德家族的帮助下,世界上产生了多种公认的实车碰撞测试模式。而且,欧、美、中、日皆有各自的NCAP 进行新车安全性的星级评估。欧洲的ECE R94 前撞、ECE R95 侧撞、ECE R34 后方碰撞和美国FMVSS 208 前撞、214 侧撞、301 后撞及等速车对车碰撞等测试,都可在实验室中执行。而且除了不同角度之车辆互撞测试以外,其他国际间常见碰撞测试仅须依测试需求而增加附加治具或装备即可执行。

因此也可以说,正是海伯里德家族的工作帮我们绘制了一幅汽车安全设计的草图。我们知道,理想的车辆设计应该注意在中高速碰撞时对于乘员的保护。在发生碰撞时,让车头及车尾尽量吸收碰撞能量而破坏变形,以保证乘客受到较小的冲击,同时预留给乘客的存活空间也要尽量保持完整。此外,座椅和安全带是避免人员大移动而撞击车内物品的重要器材,同时也可减少膝盖与小腿直接撞击车体结构金属件的几率;而头枕可以保护颈部;良好的方向盘转向系统与仪表板设计可降低头部与胸部撞击力道;气囊则避免我们的头胸部直接撞击仪表板。

中国的法规规定,正面碰撞实验必须邀请海伯里德或者其他国际认可的碰撞假人,因此现在在中国服役的海伯里德先生大约有20 个。虽然清华大学汽车学院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并已研制出了中国假人,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得到国际认可的生产厂商。

然而从1995 年3 月清华大学的黄世霖教授首次开始汽车碰撞测试, 到今天C-NCAP 的评估测试,中国的碰撞测试也渐渐碰出独创的火花。由于中国人比欧美人矮小一些,所以C-NCAP 主动选择了体重78.15 公斤,坐高88.4 厘米的50%海伯里德。而考虑到中国人的坐车习惯,在中国的汽车碰撞测试中,后排往往坐着第二个海伯里德。或许海伯里德家族也能够帮助中国的汽车自主发展画出安全草图,甚至能在中国找到家族的新成员。

Tips:

这项汽车碰撞试验用以检测安全气囊对儿童和小个子成年人的伤害程度。

自1908 年福特发表了T 型汽车,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使得汽车得到越来越普及之后,越来越精进的造车技术使得汽车车速节节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事故风险率的提升。汽车制造者在采用了许多主动式安全设计( 如ABS、灯光视野等) 的同时,研究出如安全带、空气囊及车体安全设计等越来越多的被动安全设计。

最早的假人

上一篇:公司企业文化战略范文 下一篇:宏观经济的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