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配电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5 18:06:46

变电配电的区别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1

关键词:住宅小区;供电电源;负荷计算;变电站;低压配电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城市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接线方式简单灵活、运行可靠。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大前提下,根据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当地气候条件、地区供电条件及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兼顾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合确定小区的供配电方案。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就住宅小区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中注意要点进行论述。

一、供电电源的选择

住宅小区一般应由10kV 电源供电。住宅小区中的住宅楼和其他公用设施的用电负荷分级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规定。当住宅小区内仅有三级负荷时,供电电源可取自附近的110~3510kV 区域变电所的若干10kV 供电回路,当住宅小区内同时具有一、二级负荷时,则应根据区域变电所的电源路数和变压器台数确定供电电源,若区域变电所的110~35kV 电源仅为一路,则小区的备用电源应从另外的区域变电所引来。当小区内的一、二级负荷较小,且设置自备电源比从城市电网取得第二电源更经济合理时,可设置自备电源。对规模较大的小区,当区域变电所的10kV出线走廊受到限制或配电装置间隔不足且无扩建余地时,宜在小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开关站)。开闭所宜与10kV 变电站联体建设。总之,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必须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确定。

二、负荷计算

以前,住宅小区用电负荷的计算主要有单位面积法和需要系数法等,各地的计算标准千差万别。新的《住宅设计规范》出台后,对各类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电表规格、进户线截面都规定了下限值。很多省、市、自治区也根据此规范并结合本地区情况,出台了地方住宅设计标准,对上述用电指标均作了等同或高于《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据此,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进行负荷计算。

即Pc=ΣKx×Pe×N式中Pe――单位用电指标,如:4kW/户(不同户型的用电指标不同),可根据《住宅设计规范》或各地区的地方住宅设计标准的规定选取。

kWN――单位数量,即户数(对应不同面积户型的户数)

Kx――需要系数,《住宅设计规范》对其取值未作规定,有些地方标准有规定,但是差别较大。如果地方标准无规定,可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电气》的推荐值,表2.2.4-1 的规定取,具体按接三相配电计算时所连接的基本户数选定:9 户以下取1;12户取0.95等。对小区内的商业、办公等配套公建及路灯用电负荷需用其他方法单独计算。

三、变电站的选型及设置

3.1变电站的选型

住宅小区配电的视在功率S=ΣPc/COS¢

式中 COS¢――功率因数,由于住宅以照明负荷和家用电器为主,一般取0.8―0.9(参见《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6.5.1条)。当小区内有电梯、水泵、中央空调等动力设备时,其负荷应单独计算后再汇总。消防用电负荷一般不计入S――视在功率,kVA 在计算设置变压器的容量时,应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补偿效果。变压器的经济负荷系数在0.6―0.75 之间,变压器的负荷率应不大于0.85。10kV 供电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否则应进行无功补偿。

由于住宅楼以单相负荷为主,容易造成三相不平衡负荷超出变压器每相额定功率15%的情况,因此,小区内应选用接线组别为D,yn11 的变压器。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季节差别甚至昼夜差别都很大。所以宜选用空载损耗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如S9 系列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小区内设置的变电站的型式和数量必须根据小区规模、建筑类别(别墅、多层、高层等)及配电总容量并结合当地电业部门的供电系统规划来确定。

目前住宅小区内设置的变电站的类型有多种:独立型、户内型和分散型。独立型变电站一般用于规模较小或负荷比较集中的住宅小区;分散型变电站一般用于规模较大、负荷分布比较分散的住宅小区,大多采用箱体移动式结构(即箱变),且一般设置开闭所(开关站);户内型变电站一般用于高层且单体面积较大的住宅建筑。

供电变压器的台数及单台容量可按以下原则确定:对于独立型或户内型变电站,配电变压器的安装台数宜为两台,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1000kVA;对于分散型变电站,根据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对以多层住宅为主的小区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630kVA;对别墅区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315kVA。

3.2变电站的设置

住宅小区内变电站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接近小区负荷中心且进出线方便,以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节省设备材料。

(2)考虑合理的负荷分配及适宜的供电半径。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一般不超过上节所述;中压供电半径:负荷密集地区不超过2km,其他地区应不超过3kin;380/220V配电线路的配电范围一般不宜超过250m。

(3)当小区内有高层、多层或别墅等多种类型住宅时,宜按不同类型分别划分供电范围。

(4)当小区规模较大时,如果分期开发,应尽量按分期片区划分供电范围。

(5)一般按小区内干道的自然分隔划分供电分区,避免大量管线穿越马路、交叉重叠。

(6)与住宅楼(尤其是住户的南卧室)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低于6m (现行规范无明确规定),以满足防火、防噪声、防电磁辐射等要求。

(7)远离通信机房、微机机房和消防控制室等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房间。

四、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应保障安全、配电可靠、经济合理、维护方便。住宅小区低压配电应采用TN―S或TN―C―S 系统供电方式,并在入楼处做总等电位联结,相线与零线等截面。从变电站到各栋楼或各中间配电点一般均采用放射式接线方式,低压线路一般采用YJV22型低压电缆直埋敷设,入户处穿钢管保护。对单元式高层住宅,可在每单元地下室设置小型低压配电间,分单元双电源供电。配电间内安放数台低压配电及计量柜,以放射式、树干式或分区树干式向各楼层馈电。对多层住宅或别墅,可在楼前适当位置设置落地式风雨箱或在楼内地下室设置落地式进线箱作为中间配电点,以放射式向各栋楼或各单元供电。每单元宜提供三相电源,以利三相负荷平衡。单元配电箱暗设在单元首层入口处。

单元配电大体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单元配电箱内设单元总开关、分支开关及各分户计量电表,由单元配电箱到各户配电箱用放射式布线;第二种,单元配电箱内设单元总开关,由单元配电箱到楼层配电箱采用树干式布线,各层配电箱暗设在各层楼梯间墙上,在层配电箱内设有该层住户用计量表及配电开关,由层配电箱到各住户采用放射式配电。选择低压电缆时,除按计算负荷考虑与出线开关的保护配合外,还应保证供电质量,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并适当考虑负荷发展裕量。

五、结束语

总之,一个好的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布局上的科学合理性,经济上的适用性,更应该考虑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陈.浅谈建筑供配电设计[J].民营科技,2011,(6).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2

【关键词】:商业建筑 供配电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商业区按照楼层和功能来看大多均配置有店铺、大型商场或量贩超市、办公楼层等,基于此,对于大型商场或量贩超市应独立进行设置一座(或两座)配电室,具体根据用电负荷和楼层使用功能确定。对于零售店铺或其他办公楼层统一再设置一座配电室。

一、商业建筑用电负荷容量与类别

由于商业建筑面积大,负荷分散的特点,因此在确定商业建筑供配电系统之前,首先要确定商业建筑用电的电气负荷的容量,然后要区分各个负荷的类别主级别,这是供配电设计工作的基础。

按照普遍的供电方案,现代商业区供电负荷包括一、二、三类负荷。负荷分属一、二、三级负荷,对于重要建筑的消防用电及其他重要负荷,如除却大型商超的办公等楼层,配电系统可采用单电源,大型商超可通过双电源设置及配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等措施来保证对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日常用电与柴油发电机电源在末端切换。

一级负荷: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地下车库、通道及楼梯间照明、火灾应急及疏散指示照明、商场应急及疏散指示照明、商场营业厅备用照明、 消防送风机、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门、消防水泵、地下室排水泵。

二级负荷:给水泵、电梯、自动扶梯、商场空调用电。

三级负荷:其它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等。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于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指双路独立电源中任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都不至于影响另一个电源的供电。对于一级负荷别重要的负荷,除双路独立电源外,还应增设第三电源或自备电源(如发电机组、蓄电池)。根据用电负荷对停电时间的要求确定应急电源接入方式。二级负荷,一般应由上一级变电所的两段母线上引双回路进行供电,保证变压器或线路发生常见故障而中断供电时,能迅速恢复供电。三级负荷可由单电源供电。

二、电源质量引入方式控制与继电保护配置

1、电源质量引入方式控制

电源的供电质量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工作状况,如电压偏低使电动机转数下降、灯光昏暗,电压偏高使电动机转数增大、灯泡寿命缩短;电压波动导致灯光闪烁、电动机运转不稳定;频率变化使电动机转数变化,更为严重的是可引起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影响照明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故需对供电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测。用电设备的不合理布置和运行,也对供电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如单相负载在各相内,若不是均匀分配,就将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

商业建筑用电属于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常以引入线和电力网分界。电源向现代商业区建筑物内的引入方式应根据商业区内的用电量大小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数值等因素确定。从低压电源引入的总配电装置(第一级配电点)开始,至末端照明支路配电盘为止,配电级数一般不宜多于三级,每一级配电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30m。如从变、配电所的低压配电装置算起,则配电级数一般不多于四级,总配电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00m,每路干线的负荷计算电流一般不宜大于200A。

2、继电保护配置

配电室继电保护保护装置按照就地布置在开关柜的方式进行设计,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配置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过电流保护,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并具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及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配置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过电流保护、温度保护,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并具有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三、商业建筑变配电室的设计与布置

变配电室的作用是从电力系统接受电能进行分配电能的。现代商业建筑变配电所大多均由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组成。根据综合大型商超现代商业区总体布局上应设置一台10kV户外环网柜(2进3出),根据用电负荷可设置一座或两座10kV配电室,变压器安装于用电负荷集中的区域。10kV户外环网柜安装位置根据当地供电局环网柜的布点最终确定,一般通常设置在现代商业区的一层。

1、主接线方式

10kV进线采用单电源进线,10kV户外环网柜采用单母线接线,电源通过10kV户外环网柜的母线分别对两座配电室供电。

2、变配电室位置

变配电室的位置应尽量接近电源侧,并靠近用电负荷的中心。应考虑进出线方便、顺直且距离短,楼层内运输、检修方便。应尽量躲开多尘、振动、高温、潮湿的场所和有腐蚀性气体、爆炸、火灾危险等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尽量设在污染源的上风向。不应贴近厕所、浴室或生产过程中地面经常潮湿和容易积水的场所,应根据规划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性。两座供配电室各室之间及各室内部应合理布置,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设备的操作、巡视、搬运、检修和试验,并应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3、计量设置

对于现代商业区内的户表可采用集中电表箱一户一表计量,单相电能表,选用具备集抄、分时电价、预付费功能的“三合一”电能表。三相供电的商户、公共用电、商铺,选用电子式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在供配电室内变压器低压进线柜处分别安装一台集中器,采集其供电范围内安装在各集中表箱、单表箱中的电能表的电量数据,满足供电部门对抄表到户及集抄的要求;在配电室的变压器低压进线柜处分别可以安装集中器,便于物业管理单位对每个商业用户计量收费。每个集中表箱预留一个电表的安装位置。

四、商业建筑照明配电系统设计

照明配电系统的特点是按商业建筑的布局选择若干配电点,一般情况下,在商业建筑物形式的每个沉降与伸缩区内设多个配电点,其位置应使照明支路线的长度不超过40m,如条件允许最好将配电点选在负荷中心。当在高层商业建筑照明设计之初,可在底层设进线电源配电箱或总配电室,其内设置可切断整个建筑照明供电的总开关和三只单相电度表,作为紧急事故或维护干线时切断总电源和计量建筑用电用。建筑的每层均设置照明分配电箱,分配电箱时要做到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分配电箱内设照明支路开关及便于切断各支路电源的总开关,考虑短路和过流保护均采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每个支路开关应注明负荷容量、计算电流、相别及照明负荷的所在区域。当支路开关不多于3个时,也可不设总开关,但一定要考虑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丁文乔.浅谈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系统[J].华章,2010,(11):190,193.

[2]赵保江.浅谈建筑电气中的智能照明[J].中国科技博览,2009,(35):198.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3

关键词: 网架结构优化;GIS;运用方式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自然环景及人类活动的信息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化的分析、管理、应用的信息技术,是管理和研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在处理数据时,能够快速的获取信息,以表格、图像、地图等形式生成,较为直观的呈现出来。在电力领域里,GIS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方面,可以有着较为出色的优化能力。配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电站低压端直接或者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称为配电网络。主要由架空线或者是电缆配电线路、配电所或者降压变压器等组成。

1. 配电网优化及目的

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是将配电网在一点时间内根据负荷的变化趋势而进行的调整,目的是使网架结构的最合理化,使配电网既能满足供电需求,又能满足配电网资源的使用率的最大化,在后期建设中,优化配电网可以使投入以及运行支出的最小化,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突发事故情况中,优化的配电网能够较快的进行反应,第一时间恢复供电。

2. GIS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GIS系统主要有计算机系统和地理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系统又分为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数据存储器以及输出输入设备等。软件部分包括数据处理、管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建立等组成。

地理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几何数据由点、线、面组成,表现地理空间的位置、大小、方向等几何关系。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进行查询、维护、操作等内容。在电力的GIS系统中,配电网优化GIS系统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将配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与数据对应起来,分析和定位数据,建立相应的拓扑机构,同时实现空间数据分析,从而进行配电网中的数据计算、统计、搜索等功能。

GIS系统中,配电网优化的内容较多,信息处理量大,变电站、杆塔等附属信息占用较多空间,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GIS系统将配电网分成几大层,例如配电网的地理图层、配电网变电设施功能及分布图层、配电网线路铺设图层、配电网的负载分布图层等,通过对各个图层的综合分析,将配电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达到优化目的。

3. GIS在优化分区中的使用

在配电网优化中,GIS系统能够实现配电网的分区优化,利用启发式算法在地图上进行分区,然后将负荷的位置、大小、变化趋势、道路分布等情况输入到系统中,为了方便后续的线路优化,可以采取生成负荷图层和街区图层的方法。GIS系统根据街区图层生成地理图,分别计算各个部分的负载情况。利用街道的分布以及相邻点的最短距离或次短距离的计算判定是否是同一街区。将不合理的街区划分去除掉,使得相应的负荷划分到相应的区间内。避免街区不封闭以及负荷不能分布其中的现象。在这种优化方式中,如何判断是否是相邻的关系,关键是要将街区进行合理的标记,利用空间部分是否有交叉部分既可以判断出来。如果操作者认为分区优化不合理,可以在相应的区域进行手动调节或者重新手动布置。

4.GIS在线路优化中的使用

线路是将配电网中所有的负荷点连接起来, 线路优化时会在计算机系统中显示出所有适合的线路,在线路中,常常要设计到三类点,即负荷点、交叉点、电源点。负荷点通常是变压器等设施,交叉点是街道的交汇处,如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等交叉路口。电源点是提供电能的位置。在优化时,通常是选电能的位置开始。负荷点、交叉点、电源点通常是相互独立的部分,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按照判断相邻点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找出架线线路,初始的线路设计与揉入运行中的线路有一定的偏差,这与负荷有关,可以根据投资费用与发点费用或者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的优化方式,分别对线路进行优化,前者考虑了前期投入与电力的供应问题,但是在后期发展方面以及相关的设备使用率的情况的考虑较少,后者考虑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针对性较强,长期适应性相对较低。优化方式还可以利用GIS的分析处理能力,将线路分层,针对不同的饿层次分别进行最优化的处理,使每部分达到优化,需要注意的是,每部分的优化条件可以适当的放松,使线路拥有一定的发展能力。针对不同地区供电特点的不同,以及发展趋势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使线路达到与地区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同时又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确定了第一块分区的线路后,该干线的末端又是另一个区域的起始端,重复上诉的过程并有针对性的改变,就可以形成整个区域的优化管理。

5.GIS编程优化配电网络的应用

GIS系统中的软件应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GIS系统来处理相应数据,但是GIS的数据处理往往具有局限性,配电网架结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可以在GIS的基础上,利用他的开发函数库开发出适合用户需求的软件。MapX控件作为GIS的开发软件能够使配电网的优化在地图上进行,变得非常直观、方便。在在关键中要特别注意地图坐标问题,MapX氛围显示坐标和计算坐标,在GIS系统中要设置好两者的参数,才能准确的计算出坐标情况并且显示出来。MapX软件可利用GIS系统的分层技术,将不同的内容按类别进行分层,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编辑、分析。

6. 最优线路抢修应用

在GIS系统中,改变了人为的配电网管理模式,使配电网的运行更加的安全、可靠、快速、高效、便捷。不仅提高了配电网设备的使用率,也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供电质量。GIS系统提供了正常工作时配电网架优化功能,同时,也提供了在供电系统故障时的应急优化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故障发生时,到达故障地点的时间优化。

在城市中,每个区域与每条道路的交通状况不同,利用GIS系统可以对街道分布、车流量、行驶方向分别进行图层标示,到达的时间长短不同,合理的选择路线将为故障点的排除争取时间,故障地点是随机的,在道路优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优化,例如时间最快、道路最短、手动设置等。这些模式可以根据得到的相关数据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与配电网架优化类似。

总结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4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型配变日益增多。同时,配电变压器及其相关设备往往价格昂贵,且多位于较荒僻的户外,做好设备的防盗监控至关重要。本文以配电变压器的防盗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种智能型配变防盗监控系统。

2传统配变台区防盗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2.1常见的配变台区防盗技术介绍

2.1.1微波感应探测法微波感应探测法以微波感应器为核心部件,通过微波感应的原理来实现配变台区的防盗,当微波感应器的有效距离内出现移动物体时,微波感应器立即采集到信号,通过处理机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过报警器输出报警信息,提醒配变台区的设备看护人员,可能会出现盗窃电力设备的行为。原理如图1所示。

2.1.2红外感应探测法红外感应探测法使用红外感应的原理来进行盗窃行为探测,正常情况下,配变台区现场的红外辐射量是固定不变的。此外,红外感应探测能够对运动生物和非生物进行有效区别,当有运动生物靠近时,通过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有效范围内生命物体辐射出的热度信号,并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之转换为小电压信号,进而输出警报信息。

2.1.3GSM短信监测法GSM短信监测法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公共移动网络技术融合起来,构建由监控计算机网络、监控数据库、GSM短信平台构成的监控指挥系统。在配变台区相应的监测点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采集现场信息,当有可疑盗窃信息输出时,与现场联网的GSM短信平台立即向监控中心计算机上报,相关信息实时存入监控数据库,监控中心接到告警信息后进行处理,再通过GSM网络下达相应的控制信息。

2.2传统防盗监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传统的防盗监控技术各有优缺点,微波感应探测法、红外感应探测法造价较高,布线工程量大,配变台区众多,配电网络点多面广,给基层供电单位的管理与维护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微波感应与红外感应设施较为灵敏,告警准确率和有效性有待提升;GSM短信监测法依赖于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各站点均不可移动,需要架设专用的传输网络,还存在误码率、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3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的构思与设计

随着铜、铅、铁等金属材料价格的上涨,配电变压器成为很多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在智能电网发展的推动下,智能型配电变压器数量不断增多,提升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水平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型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的构思与设计。

3.1系统原理本文设计的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按约定的数字协议,把电网电力设施的电气与物理状态通过传感、处理、接口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及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最终完成设备自动侦测开关机、系统定时自检、远程诊断、远程维护等高级功能。

3.2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图。

3.2.1“管理层”“管理层”为监控主站,由信息管理机和远程维护中心组成,信息管理机主要保存各报警事件信息,并管理“应用层”设备,可自动接收和存储110公安监控电脑和供电公司监控电脑上传的报警数据。主要安装于供电局保卫办公室。远程维护中心全面收集“管理层”、“应用层”、“感知层”的信息,包括被盗信息、维护信息、监控主机操作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

3.2.2“应用层”“应用层”由安装于公安110系统的监控后台、值班接警手机、供电企业值班监控后台组成,是实现“警企联动”功能的关键。“应用层”通过GPRS/GSM网络接收来自“感知层”的报警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通过电子地图快速定位被盗设备位置,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3.2.3“感知层”“感知层”主要由智能监控主机、监控分机、线路探测器、配变探测器等组成,各设备之间采用470MHz智能无线自组网,且以某块化构建。每个台区配置1个智能监控主机和1个配变探测器、多个监测分机和线路探测器,可实现多个台区单元的监测,每个台区单元的防盗保护范围从变压器本体至低压出线末端。

3.2.4“远程信道”“远程信道”采用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GPRS/GSM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因特网。GPRS/GSM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不受时间、地点、气候及地理位置影响,使用方便、灵活,有利于实现多个配变台区单元的远程监控。

3.3系统功能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台区及其低压线路,并考虑某些需重点监控的低压出线。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布置智能监控主机和分机。图3为系统技术原理图示意图。如图3所示,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由智能主机、智能分机、配变探测器、线路探测器、智能无线自组网组成。

3.3.1智能主机智能主机由GSM/GPRS模块、无线主模块、电力低压载波模块、智能电网状态识别模块组成,通过GSM/GPRS网络(上行)和无线自组网(下行)收发信息,完成台区范围内的信息采集、处理、控制、交换及远程数据通信,因此,其具备很强的信息识别、决策及控制能力。

3.3.2智能分机智能分机主要由三相四线智能装置识别模块、载波信号接收模块、无线分模块、智能保护电路组成,与主机共同完成台区部分线路的信号识别、跟踪和监控报警。智能主机和分机均可配置声光报警装置,以在必要时给予偷盗者必要的心理震慑。

3.3.3配变探测器配变探测器使用强力磁钢吸附于变压器本体顶部。当正常运行时,其处于休眠状态;当出现异常,如变压器被移动、受强烈机械力冲击或停电时,其将通过无线自组网向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3.3.4线路探测器线路探测器是保护重点线路的单元设备,由导线传感器、接口滤波电路、无线分模块等组成,线路正常运行时,其处于休眠状态;当电力线受损断裂时,固定在电力线上的导线传感器因失去平衡而向主机发出无线报警信息。

4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与传统防盗监控系统的对比

与传统技术相比,新型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优势如下:

4.1能够解决传统防盗技术存在的“跨线方式盗割电线”不报警及传统“人体探测器”易误报警等难题。

4.2应用了“特种智能传感器”、“低压电网运行状态智能识别模块”、“MEMS加速度检测技术”等新型传感技术,极大提高了配电台区数字信道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同时实现了“警企联动”。

4.3依托先进的国际物联网技术和自主创新的特种智能传感器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低压系统电力设施防盗报警,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高压电力设施的全方位安全保护。

5结束语

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的MEMS传感器技术,实现了远程故障分析、诊断、决策处理,保障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防止了误报警和拒报警事件的发生。随着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防盗需求的日益提升,这种智能型配变台区防盗监控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5

关键词:地区电网;运行方式;评价指标;量化计算

作者简介:王爱华(1975-),女,山东乐陵人,山东德州乐陵市供电公司,工程师,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山东 德州 253600)

中图分类号:TM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133-02

地区电网运行方式是电网运行工作人员根据地区电网历史运行情况、结合当前的负荷预测结果和电源现状情况制定的本地区电网的供电方式,同时通过电力综合计算分析软件,如PSASP、BPA等专业软件对供电方式进行潮流和暂稳校核,以保证电网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安全可靠地进行供电。地区电网运行的目的是为地区电网在安全稳定的运行基础上,向用户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产品,对电网企业和用户都具有重要的影响。[1-3]

传统的运行方式的制订主要依靠调度人员的经验,在制订的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缺少全面而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因此,如何选取适合地区电网的运行评价指标对于制订合理有效的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电网运行方式评估的文献较少,文献[1-5]分别从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对电网进行单方面的评价,同时这种评价指标比较模糊,大多未制定出一种量化的评价指标。文献[6-7]通过选取系统的一些停电指标和电网运行的充裕度指标分别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上述方法主要从电网运行的某一个方面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评估,然而实际的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劣需要综合考虑电网运行的各方面因素,需要综合比较后才能给出电网运行方式的评估结果。

因此本文分别从电网安全性、设备运行综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四个方面建立电网运行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和评估地区电网运行方式,为地区电网运行方式的编排作出合理的决策,为广大的电网运行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地区电网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地区电网从高压输电网接受电能或者从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分别经历输电网、变压器和配电网逐级的分配电能,最终分别分配给各个配电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地区电网通常是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存在常开的联络开关和互馈线,具有一定的冗余度。《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8]:电网调度机构为保障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所以也应以电网安全性、供电可靠性、最优质的电能、最小的网损率和最低的能耗为标准,再根据地区电网自身的特点来选取地区电网运行方式评估指标。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反映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地区电网运行方式的评价指标应遵循项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地区电网的评价指标应能从各个角度系统地反映电网运行方式的情况。

(2)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置既不重复又无遗漏。

(3)针对性原则:指标体系要与电网的实时特点相适应。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突出重点,把握问题的主要方面。

(4)先进性原则:将最新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提高最新的电网安全分析水平。

二、地区电网安全性评价指标

地区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10kV及其以下,发达地区电网电压等级包含220kV。因此,地区电网没有明显的动态过程。地区电网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包含主变压器和主干线路负载率指标、N-1最大切负荷率和短路电流指标。

1.主变压器和主干线路负载率指标

主变压器和主干线路负载率指标衡量地区电网的负荷大小和线路的预度指标,衡量地区电网网架结构的合理性。其定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2)

和分别是主变压器负载率和主干线负载率;和分别是变压器和主干线路所能允许的最大负载;和分别是变压器和主干线路的最大容量。

2.N-I最大切负荷率指标

地区电网N-1校验中,供电恢复方案中的最大负荷切除率是衡量地区电网静态安全性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3)

其中,表示N-1最大切负荷率,集合cut_j表示设备j做N-1校核时所需的切负荷的节点集,Si表示第i个节点所切除的负荷量。

3.短路电流指标

地区电网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力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会破坏电网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短路电流水平指标SCLI(Short Circuit Level Index)的定义如下:

(4)

三、设备运行综合评价指标

设备运行综合评价指标反映该地区电网电力设施设备的利用程度,主要包括配变之间负载不平衡度指标和单回线路最高负载率指标。

1.配变之间负载率不平衡度指标

该指标用来衡量配变之间所承担负荷的平衡程度。该指标越小说明该地区负荷密度越平均,地区电网的运行方式越合理。

不平衡度 (5)

其中,μ不平衡度表示配变之间负载率的不平衡度,kmax和kmin分别表示配变的最大配变负载率和最小配变负载率。

2.单回线路最大负载率指标

单回线路最大负载率反映线路的超载程度。该指标越大,线路超载越严重,则电网运行方式的供电预量越小,电网运行方式的安全性达不到要求。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6

【关键词】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技术

1、采区变电所的技术问题

采区变电所是采区的动力中心和变电中心,它的任务是的高压电变成低压电,并送至采煤、掘进工作面配电点及巷道的低压动力与照明设备等。

1.1选择采区变电所位置

采区变电所的位置决定于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采区煤岩地质条件、采掘工作面的机械化程度以及供电的电压等级等因素。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是井下通风良好。在硐室长度大于10m时,要在两端分别设置出风口;二是井下运输方便。在硐室内要设置轨道,有利于大型设备的搬运;三是采区变电所尽可能设置在顶底板稳定、没有淋水的地点;四是设置在负荷中心,个采区尽可能采用一个采区变电所位置并保证向采区内最远距离、最大容量设备的供电质量。通常在恺装电缆截面不大于9.5mm2和橡胶电缆截面不大于70mm2时,确保对采区各负荷供电的端电压要大于设备额定电压的95%。

1.2采区变电所硐室要求

采区变电所的硐室要与中央变电所的硐室大致一样。

硐室长度小于6m时,硐室的端开门,另一端要设置一个通风口。

硐室及从酮室进出口起lm内的巷道要使用水泥或砖石砌成或用防燃性材料支架。硐室要装设向外开的铁栅栏门,其门在全敞开时,不可影响巷道交通。变电所要备有干式灭火器与砂箱以做防灭火使用,不可在采区变电所内设集油坑。

1.3采区变电所的设备布置要求

采区变电所的设备布置要求与中央变电所大致相同。

变电所内设备布置图如图1所示

硐室内高压配电装置都集中布置在一侧,低压配电装置应按照实际情况布置在另一侧或与高压装置在同侧。各个设备间及设备与墙之间要有0.5m以下的维修通道。连接各电气设备的电缆要用不带外黄麻层的电缆。电缆穿过墙壁部分要用金属管保护,要严密封堵管口。

1.4采区变电所的结线

采区变电所结线因变压器的数量和馈电线路的数量而不同,在图中虚线用电缆连接时,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并联的优势是能起调节负荷、稳定电压作用。而电缆中的一处发生故障,都会造成两个总开关同时跳闸,导致全采区停电。因此多数采区变电站采用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的结线方式。

1.5采区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

采区变电所的设备一般有高压隔爆配电柜、矿用变压器、低压隔爆自动馈电开关、隔爆磁力启动器、隔爆兼安全火花型磁力启动器及漏电继电器等。

2、工作面配电点的几个技术问题

工作面配电点是把采区变电所送来的1140V(660V或380V)电能分配给采掘工作面机械设备,一般起配电作用。同时是用KSGZ型或KSG型电钻变压器或干式变压器,把电压降至127V,供煤电钻动力和照明使用。

工作面配电点是低压开关设备集中处,需要经常随工作面而移动,通常不设专门的硐室,一般直接设在工作面附近的运输平巷(或回风巷内)的内侧。需要时开凿壁铜,通常距工作面50m~70m。掘进工作面的配电点一般设在掘进巷道的一侧,距掘进工作面80m~100m之间。

在向采煤、开拓、掘进工作面供电时,因采煤工作面负荷集中并很大,开拓、掘进工作面开掘巷道较长,距采区变电所远,一般采用移动变电所的方式供电。其高压供电方式如图2所示。

采煤工作面的低压配电,应按供电负荷的容量选择一台或两台移动变电站,即配电点。应通过配电点集中控制台的操作按钮使开关分别向采煤机、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液压泵和清水泵供电,实现连锁与停电。

掘进工作面负荷相对较小,一般一台移动变电站就可满足工作面的配电。由于它的供电线路较长,一般属于干线式供电。为确保局部通风机运转的连续性,在高瓦斯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要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进行供电;也可使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供电。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7

1矿井下供电系统基本情况

阳煤五矿地区主供电源双回路分别取自刘家垴35kV变电站和北茹35kV变电站,新的负荷倒接电源系统尚未接入。目前地面设4座35kV变电站,分别为广场站、排矸站、选煤厂站、花荷峪站。矿井35kV变电站两回电源互为备用,一回运行,一回带电备用;当一回停运,另一回电源可满足所带全部负荷正常用电,变电站35/6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排矸井配电室作为井下中央配电室,是通过排矸井35/6kV变电站6kV母线引出六回6kV电缆。其中,四回电缆馈出井下排矸配电室四段动力部分;另两回电缆馈出至井下排矸配专供部分。又引出两回6kV电缆馈出井下南翼第一配电室动力部分。硐底配电室是通过广场35/6kV变电站6kV母线引出两回6kV电缆,主要担负井下中央主排水泵供电。七采区配电室是通过花荷峪35/6kV变电站6kV母线引出五回6kV电缆,其中,四回电缆馈出井下七采区配电室四段动力部分;另一回电缆馈出井下七采区配电室专供部分。中央配电室馈出6kV电源到各采区配电室,接着再分配到采掘或者辅助运输等区域。排矸井中央配电室向南翼采区、中央采区、西北翼采区提供专供电源;向中央采区、西北翼采区提供动力电源。南翼采区的动力电源由排矸井35/6kV变电站和花荷峪35/6kV变电站共同担负。目前井下设置采区配电室11个:(1)南翼采区有5个配电室,分别为:南翼一配、五采区配、南翼专供配,以及南翼二配、七采区配,负责南翼采区所有作业地点的供电。(2)中央采区有3个配电室,分别为:四采区一配、四采区二配、南条带配,负责中央采区所有作业地点的供电。(3)西北翼采区有3个配电室,分别为:西北翼一配、西北翼二配、西北翼四配,负责西北翼采区所有作业地点的供电。

2供电现状与存在问题

(1)生产衔接变化较大,布局不够合理。阳煤五矿井下采掘作业点多面广,生产衔接与配电室布局步调不统一,主要存在中央采区作业头面多,西北翼采区、南翼采区相对较少的现象,导致供电需求不平衡、不合理。中央采区最多时布置2个综采面、13掘进头、10部胶带运输机,而仅配置3个采区配电室,且距离采掘头面较远,最远头面供电高压电缆达2km以上,供电压力较大、电力电缆压降较高,现有的供电系统已不能满足供电负荷的日益增大。(2)供电设计不够合理。原有供电设计未能从采掘工作面整体布局考虑,对新开掘进头供电设计时,未预留该工作面其他巷道的供电电源,导致配电室一台高压开关或掘进头配电点一台移动变电站担负多个非本工作面巷道的供电需求。随着掘进巷道的延伸以及采煤工作面的形成,采煤、掘进供电系统及不同电压等级电源共同存在,给后续理顺采、掘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和电力电缆变更、调整造成较大困难,而且严重影响采掘工作面的供电管理和质量标准化建设。(3)多种电压等级电源并存。目前,我矿采煤工作面除进回风动力系统外,工作面电气设备已全部实现1140V或3300V电压供电,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系统较为合理。采煤工作面全面实现千伏级电压供电将逐步推进,目前8318采煤工作面将首次实现工作面设备全部千伏级电压供电。掘进工作面大多仍为660V电压供电,部分巷道引进EBZ-260岩巷综掘机,采用1140V电压供电,而该巷道其他动力系统仍采用660V电压供电,存在两种电压等级系统同时供电,对供电设计、现场管理形成较大困难。采区胶带运输大巷多数以1140/660V两种电压同时供电。按照矿总体计划安排,有多条胶带运输巷完成了1140V电压升级改造,改造后胶带运输巷所需设备、电缆数量大大减少,减轻了现场管理难度。也减少了配电室沿轨道大巷至胶带巷悬挂的电缆数量,对整个采区质量标准化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示范意义。(4)配电室管理相对落后。目前井下共设置13个配电室,其中11个为采区配电室,并承担3大采区的供电任务。由于井下现场条件复杂,采掘工作面分布广而且搬家撤面频繁,加之井下维修电工及配电工流出人员多,补充少等因素,再按原来的供电方式来管理,采区供电管理难度很大。为此,改变原有的供电方式,加强配电室质量标准化建设、防越级跳闸系统建设、电网智能化建设、电能质量管控建设等,有比较积极的现实意义。系统供电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高压开关所带负荷较多,往往有多个掘进头,一旦发生故障,故障点难以确定,供电影响时间长,由于本位思想的存在.牵扯队组经常互相扯皮,现场难以及时掌握处理。二是供电需求不平衡,中央配电室馈出至中央采区配电室负荷较大,馈出至西北翼采区配电室负荷相对较小,但中央采区衔接计划较多,电源容量明显不足。三是配电室布局不甚合理,中央扩区衔接计划非常紧张,但目前尚无配电室,动力电源由距离2km以外的四采区一配供电,而且电源容量及其有限。距离相对较近的南条带配电室,客观上多项条件不具备大规模供电。四是配电室高低压开关多,进出墙电缆多,标准化建设难度较大。

3消除井下供电安全管理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1)从顶层设计抓起。从设计初期开拓、掘进到采煤工作面的安装,供电设计要统一考虑。减少电缆敷设及电缆二次回收,从掘开工作面设计就要按照采煤工作面使用电缆(通常为MYPTJ3×95)进行设计,保障一次设计、一次安装到位。(2)供电设计要遵循生产规划设计,对沿线未开口的巷道按矿井衔接计划提前考虑预留供电接口,保证掘开巷道开口供电设计能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安装,减少供电系统的多次倒装。(3)根据采掘头面规划设计,做好采区配电室、配电点硐室、设备列车及胶带机、梭车等规划选址,确保在掘进过程中一次成巷,避免掘进、采煤安装过程中的多次开口、扩帮调整。(4)井下采区配电室设计、建设要根据采区规划合理选址,既满足采区供电需要,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部分采掘配电点、胶带运行配电点,供电线路多、设备多、供电级数多,应采用动力组合开关和真空组合启动器等配套选型,减少设备数量、线路敷设。使用电点设备趋于简化,减少维护工作量。(5)强化机电管理人员设备安装管理,在验收时必须提升相应整改意见,生产队组整改完毕后按流程,由各级分管、副总层层把关。加强机电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不仅要着眼细处,也要认识全局。采煤工作面初采期各项设备都在磨合,负荷偏大应该在合理范围。对各级供电设备继电保护定值不能随意变动,确保各级保护能起到防越级跳闸。(6)提高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针对多种电压存在的掘开工作面、胶带运输巷,推广、改造使用同一电压等级设备,减少井下移变使用数量、开关数量、电缆敷设数量。优化设计、简化设备使用、缩小供电设施管理半径。(7)强化井下供电管理,提高井下安全生产的动力来源是安全、稳定、持续的供用电。各级人员对各环节电缆线路、高压开关、动力移变、低压开关等设备设施及整个供电系统进行强化安全管理,一级级抓、一级级管,才能有效地、系统地抓好供电安全及现场安全。

4结语

变电配电的区别篇8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供配电;防雷及保护接地;弱电系统设计

1、应注意的问题

1.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超高层建筑按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消火栓转输水泵、自喷接力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消控控制中心,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客梯电力,生活水泵用电、排污水泵,电话机房和保安,航空障碍灯等用电设备均应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要求供电。其余用电负荷分别为二级或三级。

超高层建筑的供电电源,应采用10KV双回路供电。10KV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来自不同的变电站;也可以是来自双回路超高压供电的城市变电站的两段独立母线。

1.210KV供电系统设计

超高层建筑供电变电所10KV结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当有多台变压器组供电时可以分多段,一般为两台变压器为一组。10KV外部接线宜考虑环网供电结线形式,可以完善10KV系统的环网结线,提高10kV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如选用SM6环网配电柜,既能改进用户变电所的高压开关柜的整体质量,提高用户变电所的安全可靠性,又能适当降低电气设备的投资及变配电所的土建面积,同时也为推广用户变电所无人值班创造条件。

10kV用户变电所主结线方案采用中置式开关柜,电源进线柜可以设置保护,变压器出线开关采用断路器柜。选用断路器柜时主要是针对单台变压器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kVA时采用、断路器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10KV结线系统采用微机保护系统,微机保护系统主机装于值班室内。

1.3供电配电所设置

超高层建筑供电变电所的设置,应按照(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2.1;4.2.2;4.2.3条所确定的原则设置。

一般超高层建筑主要用电负荷如中央空调机房、水泵房等均设存地下层,其他较大的用电负荷主要没置存一层及以上的裙楼,而且地L建筑高度不超过200m,由变配电所引至屋顶用电设备的供电距离也还存比较经济合理的范围内,为使变压器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因此一般在设计中将变配电所设在地下一层,而将柴油发电机房设在变配电所附近。

超高层建筑在楼层较高(如超过200m),供电负荷较大,供电半径较长,负荷也相对比较集中的镂层,可分散设置区域配电中心。区域配电中心可分设避难层、设备层及屋顶层等处。

对于超过200m的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建筑的上部避难层及屋顶也设置了较多的用电设备,当由单个变配电所直接供电不是很经济时,可号虑在上部的避难层再设置一个变配电所,以减少该部位用电设备的供电半径,但设置该变电所应考虑变压器的垂直运输通道以及设备对楼板荷重的影响,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超过800kVA。

各区域配电中心变压器的设置,可根据所供电的服务范同负荷容量来确定。超高层建筑中设备层负荷相对集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设置箱式变电站供电。

在超高层建筑群中还应考虑1OkV中心开闭所,要确保每个lOkV区域配电中心有10kV双回路供电电源。从1OkV中心开闭所馈出的供电干线可采用放射式供电至各区域配电中心,各区域配电中心又采用环网式连接作为备用供电联络线,在其供电断路器选择时要考虑穿越功率的影响。

1.4供电电压等级选择

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10KV作为供电电压等级。在确定超高层建筑供电电压等级时,还应考虑当建筑面积较大、供电负荷容量较大,并且超过10kV电压等级的经济输送容量时,要采用35kV的电压等级供电,但不宜采用三个及以上的电压等级供电。

1.5供电变压器选择

超高层建筑供电变压器的选择,应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没计规范》4.3条的规定选择。单体建筑比较大,供电负荷较大时,有可能选择多台大容量供电变压器,多台变压器宜组成每两台成一组的组合低压供电母线为“两进线一一母联”的接线形式变压器低压侧不得并联运行,以限制低压侧短路容量,降低低压开关备的造价。

10kV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主结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每段1OkV母线上装接的变压器容量控制在5000kVA,二段母线合计装接的变压器容量控制存l0000kVA。

对于空调等季节性负荷,根据实际的设备容量,设计中将该部分负荷集中设置,在过渡季节,可以根据需要切除部分负荷,停用相应的变压器,以降低变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超高层建筑单台供电变压器容最的选择,应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3.6条的规定选择。单台供电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I250KVA。单台变压器容量较大,会由于其供电容量和供电半径太大,电能损耗大,低压侧短路容量火,对断路器等设备要求严格。变压器事故检修所引起的停电范围较大。国内也有部分超高层公共建筑单台供电变压器容量超过1250KVA的,选择1600

KVA或者2000KVA的变压器供电。有的省市制定的地方标准规定超高层住宅建筑,供电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

1.6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设置

超高层建筑有大量的一级负荷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茼,需设置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组。急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宜靠近各区域配电中心相应置。当单台柴油发电机组容量较大时,应设置二台及以上柴油发电机组,确保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的供电可靠性,避免因单台柴油发电机组容量较大,所带一级特别重要的负荷集中,柴油发电机组一旦发生故障,难以确保一级负荷中特刖重要的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应急供电系统应自成系统,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必要时可以考虑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一备一用运行方式。2、超高层建筑电气线路防火设计

超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防止电气线路火灾特显重要。(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9.5.1条: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重要消防设备供电回路上设置用于报警不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超高层建筑消防设备供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要求相当高,要确保火灾情况下的正常供电。

3、超高层建筑消防设备用的电源配电箱的安装

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引起的损失和影响是巨大的。超高层建筑紧急疏散需要的时间也大于其他建筑,各个楼层供消防设备用的电源配电箱,在火灾发生时仍然需要正常持续供电,所以这类配电设施就要安装在有一定耐火等级保护的场所里。超高层建筑避难层、楼层电气配电间、电气管道井耐火等级要求为一级。可以将供消防设备用的电源配电箱安装在上述场所里。

4、超高层建筑消防供水配电设计

超高层的水专业消防设计与一般的高层建筑有较大的不同,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高,消火栓泵和自喷泵已经不能从消防水泵房直接供水至顶层的消防灭火设备,消防部门要求在大楼中间的设备层(避难层)增设消防系统的加压设备,以保证自动灭火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消防水泵,应根据水专业的要求,利用消防控制设备进行可靠的控制,满足在不同的区域发生火灾时都能准确启动相应的消防水泵,供水灭火。

对于消火栓系统,当消火栓动作或经火灾确认后,消防系统能直接或经消控中心联动启动消火栓泵供水灭火,当低区发生火灾时,直接启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低区消火栓泵,当高区发生火灾时,直接启动避难层

消防加压水泵房的高区消火栓泵,并同时启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消火栓转输水泵。

对于水喷淋系统,当各层的水流指示器及设在消防水泵房的报警压力开关同时动作时,消防系统能直接或经消控中心联动启动自喷泵供水灭火,当低区发生火灾时,直接启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低区自喷泵。当高区发生火灾时,直接启动避难层消防加压水泵房的高区自喷泵,并同时启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自喷转输水泵。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当由消防车通过水泵结合器供水的情况下,对高区发生的火灾,可通过消防加压水泵房的自喷接力泵向高区的消防灭火设备供水。

5、超高层建筑防雷及接地保护设计中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防雷等级的定性,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没计规范》2.0.2第八,九条复核计算。在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度H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确定:Ae=[LW+2H(L+W)+丌H2]Xl0由于现有专业电气设计软件,有的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是按建筑物高度为100m以下来编制的,在做超高层建筑防雷计算时应注意。

经过计算超高层建筑大多为二级以上防雷建筑,防直击雷措施应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屋顶应设置防直击雷的避雷针和避雷带相结合防雷网,屋顶所有金属管道设备外壳均应可靠接地。在做接地时不应该忘记航空障碍灯等设施。

防侧击雷措施,每三层的均压环要确保与建筑物主体钢筋的连通性,在预计雷击活动频繁的地区,还应考虑在楼层区域均压环处设置浪涌保护器,以解决局部泄放雷电流引起的过电压问题超高层建筑的接地保护应该采用防雷接地与弱电系统共用接地极的共用接地方式。电源系统应该考虑设置三级浪涌保护装置,弱电信号线缆系统在引入建筑处设置浪涌保护器。

6、超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

智能网络系统是超高层建筑的神经系统,其规模大、节点多,各类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应按照(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附录A~J的要求配置。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主要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和建筑环境等设计要素构成。信息网络系统要满足各类网络业务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实用和安全为原则,来设计。采用以太网等交换技术和相应的网络机构方式,设计可采用二层或三层的网络机构。系统桌面用户接人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l0/l00/1000Mbit信息端口。主干网络根据需要采用树干光纤传输网络,根据工作业务需求配置服务器和信息端口。

超高层建筑机房工程在设计中应满足(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7.3条的要求。有大量引出电缆的通信接入设备机房应设在建筑物底层或地下一层。对于群体建筑,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宜设置在中心位置。楼层弱电间应独立设置,上下位置宜垂直对齐,弱电管道井在穿越楼板的位置应做防火封堵,楼层弱电间和弱电管道井均应按耐火等级为一级考虑,各工作区的净高不低于2.5m。

7、结束语

上一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下一篇:道路管理与养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