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22 17:45:38

早产儿护理问题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 早产儿护理;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57-03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infants care

LIAO Qinghui, ZHONG Lin, FU Siyong

(Nursing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Xinyu 338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6 100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premature infants were all nursed by nurses, and the parents did not take part i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hen leaving hospital, the nurses made discharge instruction to the par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basic nursing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ncidence of nursing problems in preterm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and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 nursing knowledg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the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 nursing; parents 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effect

我的早产儿发生率居高不下,不同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并且成为了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1]。有研究报道,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也是早产儿护理的一部分,但生育早产儿的家长往往会有忧虑和罪恶感,接受早产儿需要的特殊照顾常需一段时间,而早产儿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这使家长无法确切了解孩子的生活[2]。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知识缺乏,因此应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家长进入早产儿室参与护理,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并树立照顾早产儿的信心[3]。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早产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纳入标准为体质量低于2 500 g;胎龄低于37周;Apgar评分高于8分。排除标准为先天性畸形患儿;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部患儿;存在代谢性疾病的患儿。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胎龄在28~35周,平均胎龄为(31.2±1.1)周;体质量880~2 300g,平均为(1 650±150)g;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胎龄在27~35周,平均胎龄为(31.1±1.3)周;体质量880~2 200g,平均为(1 600±175)g。两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遵循的程序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均获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早产儿住院期间,全部由护士护理,家长不参与,出院时护士向家长做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其内容:

(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通过积极沟通,让患儿家属了解早产儿护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并反复强调护理工作对于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各种护理措施实施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程度和责任感,并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定期反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确保患儿得到正确的护理和照顾。

(2)定期培训

培训由早产儿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指导患儿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并使其能够明确患儿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基本特征。为患儿家属示范早产儿洗澡、喂养等工作步骤,并指导其掌握和完成。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强调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前,须先做好消毒工作,并戴上帽子和口罩,避免出现感染影响患儿的康复。指导患儿家属掌握一定的早产儿急救措施,保证患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置,从而降低早产儿护理中意外发生的风险。

(3)强化互动

在早产儿被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并鼓励家属给早产儿进行生活护理,同时鼓励家属与其进行积极互动,通过哼唱儿歌帮助患儿睡眠、拥抱、使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等方式使患儿能够保持在活跃、开心、兴奋状态,从而有助于其健康发育。

(4)出院指导

若早产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由医师评估后即可出院。护理人员应叮嘱早产儿家属定期复诊,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掌握患儿的最新动态、身心发育状况,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各项细节护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家长的认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满意度均由本次研究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估,其中家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越好;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属之间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平均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的平均得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62,P

干预后,观察组的家长满意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呼吸功能较差,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形,因此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帮助其度过危险期[4]。而在此过程中,患儿家属只能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无法直接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再加上对患儿的关心、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对整个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甚至引发医患纠纷[5]。所以及时打破家属对早产儿救治的神秘感,搭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沟通平台是关键[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当中不仅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早产儿护理由院内顺利延伸至家庭。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是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家长进入早产儿室内参与早产儿护理,如抱抚、亲自喂奶等,离出院前3天,让患儿与家长母婴同室,让家长在护士的指导下给早产儿进行生活护理[7]。在家长参与护理的过程中,在护士指导下,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得到逐步提高,减少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的发生[8]。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增加家长与护理人员的互动,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由于增强了沟通,因此遇到了问题可以相互解[9]。值得注意的是,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当中,在早产儿病情允许下,可让母亲进入早产儿室亲自行母乳喂养;如果早产儿病情不允许,则由母亲挤母乳送入早产儿室,因而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患儿家属都更加满意[10]。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及护理技能,使早产儿出院后仍然能够得到有效护理,有助于其更加健康的发育成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勉, 刘建珍, 潘亮, 等.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8): 1665-1667.

[2] 王洁, 郭庆玲, 赵珍珍, 等.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杂志, 2013, 30(3): 20-22.

[3] 戴秋红.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 (5): 2983-2984.

[4] 曹媛.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 9(4): 509.

[5] 刘颖, 卢晓春, 魏红艳, 等. 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2): 18-20.

[6] 凌敏, 凌莉, 钟丽嫦. 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5): 68-70.

[7] 韦嘉伶. 100例早产儿出院前一周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的分析[J]. 医学信息, 2015, 28(22): 38.

[8] 何克勤, 李小华, 魏琴, 等. 对早产儿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5): 375-376.

[9] 刘桂华, 钱小芳, 欧萍, 等.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家长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初步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4, 23(1): 69-72.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2

【关键词】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焦虑;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8-2752-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早产儿是指妊娠满28~37周,体重低于2 500 g的活产新生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组调查,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76%[1]早产儿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喂养和护理比正常新生儿复杂、细致。因此,早产儿娩出后立即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或新生儿观察室接受治疗和护理,造成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妇一方面产后身体尚未恢复,需要护理,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不在身边,母亲角色缺失而情绪不稳定,又担心早产儿病情、治疗和预后,更加重心理压力,处于严重焦虑状态。因此,护士应采取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提供信息等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减轻焦虑。鉴此,对52例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早产儿合并焦虑的产妇52例(孕满28~37周,早产儿体重1 000~2 500 g),产妇年龄20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产后合并症,早产儿送往NICU或新生儿观察室。

1.2 方法:将分娩早产儿产妇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期为10天,在产后当日,护理后10天各进行评价一次。采用汉密尔顿(HAMITON)焦虑量表评分,>14分可判断有焦虑,>21分有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并以减分率为效。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因早产儿转送NICU治疗造成母婴分离,产妇失去母亲角色而处于较高焦虑状态,对早产儿病情的担心,孩子不在身边的失落而使产妇焦躁、哭泣、食欲不振而影响产后身体恢复,护士应主动接近产妇,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要加倍关爱产妇,用亲切的态度,细微的护理帮助产妇消除负性情绪,平安渡过产褥期。

2.2 知识宣教:为早产儿产妇讲解早产发生的原因,早产儿常规治疗的方法,早产儿在喂养、保暖、护理方面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早产儿的预后,也可用成功病例鼓励产妇,使其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有助于产妇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2.3 信息支持:每天把早产儿在NICU的情况通报给产妇,并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同时可以适当安排母亲探视早产儿,在本组中,为母亲提供早产儿信息支持可以帮助产妇了解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产妇焦虑水平[2]。

2.4 护理:积极鼓励和指导产妇进行护理,每天坚持3小时挤奶一次,6小时按摩,保持正常泌乳,将挤出的奶汁交于新生儿观察室护士喂养早产儿,既有利于增强早产儿免疫力,也可以对产妇起到安慰、激励作用,使产妇感到与早产儿的情感联系,持续泌乳也可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2.5 生活护理:为产妇提供安静、单独的休息空间,避免正常产妇与婴儿同室造成的刺激。在做好护理同时,可指导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锻炼,填补空闲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3 效果评定

在分娩当日两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娩后10天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减分率≥50%为显效,≥ 25%为有效,<25%为无效,见表1。

4 护理体会

焦虑是一种与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关的忧虑和不良预感,它使人感到不安与不适[3]。早产儿娩出后由于治疗和护理的需要而分离产妇,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对早产知识缺乏了解,担心早产儿的病情和预后,加之对婴儿早产思想和物质上毫无准备或准备不足,产后心理状态脆弱,处于较高程度的烦躁、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在产后及时给予疏导,解释,提供心理援助,开展早产和早产儿护理与喂养知识宣教,给予精心细致的生活护理等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从实践结果来看,干预组总有效率96%,可明显降低母婴分离产妇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

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25.

[2] 吴丽萍,何 仲,韩冬初,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

产后焦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7.

[3] 邹 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

学出版社,2004.110.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3

孕产妇;早产;心理护理

早产是指妊娠大于28周小于37周终止者,其发生率为5%~15%,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早产而引发的孕产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为了产妇和围生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现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118例早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入住我院并发生早产的产妇118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7岁。单胎105例,双胎13例;初产妇98例,经产妇20例(其中瘢痕子宫8例);子痫前期12例,胎盘前置状态8例,妊娠胆汁瘀积综合征3例,胎位不正6例(臀位5例,横位1例)。分娩方式:顺产34例,剖宫产84例。

2 心理护理

2.1 早产孕产妇产前一般心理护理 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恐惧、焦虑、紧张、忧郁;对产痛的顾虑;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2]。而早产孕产妇与普通足月孕产妇相比,更担心胎儿是否健康,出生后能否存活。情绪变化幅度很大。护理措施是:①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同情她们,让她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环境;②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给产妇以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障碍;③主动与孕产妇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④做好健康教育,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⑤在关注孕产妇躯体及胎儿安全的同时不忽视孕产妇配偶的亲情对其心理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充分挖掘孕产妇家庭及配偶的亲情支持,这将大大提高孕产妇的心理舒适度,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有利于完成分娩或手术过程。告知孕产妇早产儿的预后一方面取决于孕周、新生儿体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出生后提供的治疗和护理[3]。与正确选择终止妊娠时间相比,加强早产儿出生后的治疗和护理同样重要。

2.2 对孕周较小的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这部分孕产妇由于孕周小,早产儿出生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即使早产儿存活,也大多转新生儿监护室抢救或较长时间治疗,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这部分孕产妇主要的心理问题有:①恐惧,害怕新生儿死亡;②悲哀,担心胎儿, 新生儿预后不良;③悲伤,失去孩子;④无助感:不能照顾孩子;⑤母乳喂养中断及分离性焦虑:母婴分离;⑥家庭应对无效: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经济拮据。我们的护理措施:①合理安排床位,减少不良刺激;②给予心理治疗与教育性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护理,主动安慰孕产妇,鼓励其倾诉并表示同情和理解,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解释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必要性,让产妇接受既有的事实;③加强沟通,满足产妇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4],尽量多地提供其孩子的信息,主动与新生儿监护室联系,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产妇反馈,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④护理:对新生儿预后不佳或已死亡的产妇及时回乳,避免肿胀给产妇带来躯体的不适及心理负面影响。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指导正确的挤奶方法并收集乳汁送往新生儿监护室喂养新生儿;说明母乳对新生儿和自身的好处及维持母乳分泌的方法。

2.3 对有妊娠合并症的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中妊娠合并疾病的孕产妇有:子痫前期12例,胎盘前置状态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综合征3例。这部分孕产妇的主要心理问题有:①恐惧:害怕疾病威胁自身及胎儿生命;②自责:因为自身疾病需提前终止妊娠而影响孩子生存。我们给予的护理措施:①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②积极治疗合并症,监控疾病发展动态,鼓励孕产妇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帮助孕产妇挖掘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孕产妇很在意家人与朋友陪伴与支持[5]。在做好与孕产妇沟通的同时做好孕产妇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之正确面对疾病与早产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为孕产妇提供心理支持。

3 体会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相辅相成。尤其是早产产妇情绪非常紧张,心理状态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解决她们精神与心理方面的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才能利于产妇顺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防治早产才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郝红雁,刘伟慧.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0):1850.

[2] 张翠云.高龄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6(4):183-184.

[3] 张玲玲,张磊.医源性早产196例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403.

[4] 李雪梅.母婴分离产妇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854-855.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01/12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早产儿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产儿父母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8.6±4.1)岁。根据患儿分娩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07/12)和对照组(2012~01/06)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及父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无窒息史;(3)家属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疗者。

    1.4排除标准(1)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气支持患儿;(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3)原发性呼吸暂停;(4)失访患儿。

    1.5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院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连续性护理,内容包含院内家长培训、早产儿建档和出院后家庭随访。

    1.5.1院内护理早产儿出生后,送人暖箱进行护理,暖箱温度模拟子宫环境,使患儿腋温36.5℃、肛温37℃。暖箱内湿度根据早产儿日龄进行调节,自80%缓慢调至6O%.做好隔离。暖箱定期清洁和消毒,患儿每日行1次擦浴和脐部护理,3次抚触护理,每次抚触时间10~15min,可同时播放轻柔音乐,抚摸过程中同时以温柔的声音跟患儿说话,以目光与患儿交流。抚触自头面部、经胸部、脐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

    1.5.2院内家长培训了解主要照看早产儿的家长(一般为早产儿母亲),通过问卷调查其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早产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程度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出院前给予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目标、常规护理记录、护理操的动作、怀抱及抚触动作、异常情况观察等。

    1.5.3早产儿建档建立早产儿档案本,院内护理由护士记录,院外护理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护理的项目、方法、频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长对相关护理内容及时的登记到档案本中。包括:(1)日常护理,如皮肤、脐部、臀部等护理,体温、皮肤颜色、脐部情况、大小便等的观察方法和异常表现特点,体温测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观察,保护性隔离方法等;(2)明确免疫、体检、复诊时间;(3)喂养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并指导母乳不足情况下如何喂养,及如何应用鱼肝油等辅食给患儿补充营养;(4)感观刺激,包括抚触、音乐播放、对患儿说话、眼神交流等。

    1.5.4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隔日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疑问,督促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时、按需的各项护理。每周上门随访,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呼吸、发育等情况,测量体质量、头围、身长,检查有无黄疸,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于两组早产儿纠正胎龄达4O周时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记录护理期间疾病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早产儿护理期间发病情况比较。

    结果说明,腹泻、贫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产儿护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内,当早产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长对于早产儿基本特点、护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护理可能存在不科学、不细致、无针对性等问题,不仅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影响,还可能引发各类疾病,给患儿带来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连续性护理尚未具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连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儿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儿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连续护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方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儿完善自我管理。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缓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的再住院率。

    本研究比较了连续性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长的增长均显着优于对照组,表明连续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患儿体质;早产儿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腹泻、贫血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患病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生长发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evelopmental car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Method:200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each group 10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evelopmental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secretory volume of gastrin,the situ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the occurr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2 and 3 months after the nursing,the secretory volumes of gastr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evelopmental care; Premature inf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College,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8.027

早产儿在临床上可存在多种生长发育问题,如胃泌素分泌障碍、喂养不耐受、体重下降等,可对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始终是各个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发展性照顾理论认为,在对早产儿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时,要充分重视早产儿自身的个体差异性,要密切结合早产儿的自身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临床工作治疗以及护理计划[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有效地确保早产儿的健康发育,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孕周29~35周,平均(30.2±0.3)周,体重870~2550 g,平均(1750±55)g,

日龄为3 h~29 d,平均(15.5±1.5)d,Apgar评分6~8分,平均(6.9±0.1)分,合并症:缺血性脑病、肺炎、呼吸窘迫症的例数分别为13、10、21例。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孕周29~37周,平均(30.0±0.7)周,体重890~2600 g,平均(1760±60)g,日龄5 h~31 d,平均(15.4±1.2)d,Apgar评分5~8分,平均(6.9±0.3)分,合并症:缺血性脑病、肺炎、呼吸窘迫症的例数分别为12、12、20例。两组性别、孕周、日龄、Apgar评分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健康指导以及康复护理等,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早产儿提供发展性照顾,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有效模拟子宫环境 要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尽量避免噪音或者光线等外界刺激;病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护理人员要全面地分析早产儿的基本情况如体重以及日龄等,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要对暖箱的温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一般而言,早产儿的肛温需保持为37 ℃左右,而其皮肤的温度则需保持为36.5 ℃左右[2]。每日按时进行打扫以及消毒工作,保持病房内的整洁和干净,以有效地抑制病房内的细菌或病毒的活动,从而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按照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指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其所使用的护理器械进行及时、全面的消毒工作,在执行相关护理操作时,要按照规定佩戴无菌手套,在与早产儿进行直接接触时,要严格落实洗手制度,以有效地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使用颜色较深的毯子对暖箱进行遮盖处理,以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光源对早产儿的刺激;病房内要严格限制探访人数,并禁止大声喧哗,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柔和,避免产生噪音刺激。

1.2.2 提供“鸟巢”式临床护理 选用单层被或者大毛巾,对其进行对角折叠后,将早产儿的身体包住,并使其形成“鸟巢”形状,以有效地模拟子宫环境;在暖箱内置入“鸟巢”,对其进行预热处理,当其温度为34 ℃左右时,把早产儿放入其内,并将高度为2 cm左右的软枕垫于早产儿的颈下部位,以此可以有效地确保早产儿颈部的伸展度,也能够保证早产儿的四肢能够接触到“鸟巢”边界,以带给早产儿子宫中的触觉刺激;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早产儿的体温等进行密切监测。有众多研究人员均指出,“鸟巢”式的临床护理模式可以为早产儿提供一个安全、安静的成长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早产儿的哭闹现象[3]。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早产儿发生腹胀或者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对早产儿交感神经的兴奋也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能够显著地减少喂养不耐受等不良现象。也有研究人员指出,为早产儿提供“鸟巢”式护理,早产儿的面部可以有效地触及护圈,能够有效地增进早产儿的手头互动,可以显著地增加早产儿体内的垂体激素,有效地提高早产儿的消化能力和食欲,有助于增加其体重。

1.2.3 减少刺激或疼痛 病房内需使用颜色较深的窗帘,以有效地抑制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要培养早产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充分保证其睡眠,以保证其健康成长和发育;在唤醒早产儿时,避免直接将其晃醒或唤醒,而是要使用柔和的声音与其进行沟通,也可对其先进行抚摸,帮助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有效地避免对其脑部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护理中要避免侵入性操作,以有效地减少早产儿的疼痛,同时也能够降低各种损伤的发生率,保证早产儿的健康;使用PICC置管对早产儿进行输液治疗,尽量避免频繁穿刺,以有效地减少疼痛刺激。

1.2.4 护理 取早产儿的仰卧位有助于对其病情进行全面检查,但容易使其颈部发生屈曲等不良现象,不宜长时间地使用;取早产儿俯卧位时,能够保证其气管处于伸直状态,对于早产儿潮气量以及动态肺顺应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优化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但却容易对早产儿的心、肝等重要器官产生压迫作用,长时间地持续使用则不利于其生长发育[4]。因此,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将仰卧位以及俯卧位交替进行。

1.2.5 饮食护理 非营养性吸吮是指将安抚奶嘴置入婴儿口中,促进婴儿的吸吮动作,而期间则不存在母乳等的摄入。有研究人员指出,非营养性吸吮有助于缓解早产儿的焦躁情绪,可提高其睡眠质量,而对早产儿的胃肠道的生长发育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加早产儿的体重[5]。同时,要坚持母乳喂养,针对体重>1500 g的早产儿,可于其出生后的24 h内开始母乳喂养,针对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则需延迟胃肠喂养,一般可在其出生后的2~3 d内开始母乳喂养[6]。

1.2.6 抚触 把早产儿放在暖箱上,待其清醒时,护理人员方可对其进行抚触;将专用婴儿润肤油涂抹于双手手掌,轻轻摩擦后对早产儿进行抚触,抚触顺序为前额、下颌以及头部等,并直至其臀部;针对较小的身体区域,可使用指尖进行按摩;抚触动作要轻柔,也可逐渐增加压力,但是要以保持早产儿的舒适感为基本原则,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早产儿的身体部位造成损伤,一般而言,每日需对早产儿实施1次抚触护理,每次的时间需保持在15 min左右[7]。在临床上,抚触能够充分地满足早产儿的皮肤饥饿感,有助于缓解其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有效地保证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抚触时,护理人员要重点按摩早产儿的腹部,以促进胃泌素的分泌,有助于增强早产儿的消化以及吸收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加早产儿体重[8]。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护理1、2、3个月时的胃泌素分泌情况:抽取0.5 mL的股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对早产儿的胃泌素的分泌浓度进行测定,此项指标旨在分析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程度[9]。观察并记录护理前后早产儿的体重、头围以及身长的变化情况,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以及家长的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喂养不耐受的判定标准:每日的呕吐次数>3次;1日内的胃残留量>1/4喂养量;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现象;存在奶量减少现象,时长为3 d以上。上述症状中,满足1条即为喂养不耐受[10]。家长满意度的判定标准:使用自制问卷对家长的满意度进行全面评估,问卷中共包含2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得分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低于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胃泌素分泌情况比较 护理1个月时,两组早产儿的胃泌素分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3个月时,两组胃泌素分泌量均有一定增加,观察组胃泌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前后两组体重、头围以及身长比较 护理前,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以及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体重及身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喂养不耐受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中,喂养不耐受17例,发生率为17%。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81例,基本满意17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中,非常满意50例,基本满意29例,不满意21例,满意度为79%。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发展性照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开始应用发展性照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以及日本等[11]。发展性照顾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新型的新生儿护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是发展性照顾的核心理念[12]。有研究人员认为,针对极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其可存在各种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13]。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早产儿的存活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但是早产儿需提早适应子宫以外的环境,所以其所面临的生长发育问题也较多[1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诸多研究人员均指出,要高度重视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工作[15]。近年来,在我国,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理念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诸多医院开始在临床工作中为早产儿提供了包括饮食护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在内的发展性照顾,均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早产儿的胃泌素分泌情况、体重、身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应雪琼,林心怡,颜胜宇,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2,29(3):15-16,42.

[2]周传鸾.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15-216.

[3]黎英新.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7):1583-1584.

[4]郝祥梅,丹.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8):64-65.

[5]林小燕,黄瑾,唐明,等.发展性照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3):306-307.

[6]余捷文,金伟.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2):64-65.

[7]安昱,李莉,郭凤娟,等.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0):34-35.

[8]徐芬,沈莉芬,刘永琴,等.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603-1605.

[9]毛苑兰.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26,39.

[10]郭文平,林小燕.浅谈发展性照顾在先天梅毒早产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29-30.

[11]陈武璇.父母早期参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4,13(5):127-128.

[12]张谷雨,陈英,倪益华,等.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早产儿485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49-4950.

[13]王洪梅.发展性照顾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5):81-82.

[14]韦艳姬.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16-117.

[15]张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77-79.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6

【关键词】 重组护理流程; 常规护理; 早产低体质量儿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54

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其胃肠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通常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导致其营养补充滞后,生长发育速度较正常的新生儿落后[1]。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的生长发育,弥补其先天不足,降低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危害,是医学界需研究的问题。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成功率,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对照方法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9例;患儿出生体质量为1100~1900 g,平均(1521±376)g;胎龄为27~33周,平均(29±4)周;病程为2~7 h,平均(3±2)h;横产式35例,纵产式47例;排除合并先天性遗传疾病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产式和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喂养护理,即采用普通胃管间歇喂养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3)腹部抚摸护理;(4)护理。同时,两组患儿均配合以药物治疗和静脉营养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鼻胃管的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同时对比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发生的腹胀、呕吐、呼吸暂停和胃残留等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耐受发生率为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836,P=0.0002),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9.51±3.58)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5.96±3.81)d;对照组患儿鼻管留置时间为(17.84±7.25)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4.44±5.59)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低体质量儿指的是体质量不足2000 g、胎龄不足34周的早产婴儿。早产低体质量儿因为肠胃功能的发育不成熟,因此在喂养时很容易发生不耐受现象,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给予早产低体质量儿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促进其营养补充,加快其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是医护人员需研究的问题。当前,伴随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重组护理流程在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早产低体质量儿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2]。

笔者所在医院在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非营养性吸允护理:即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胃管喂养之前,给予患儿5~10 min的非营养性吸允;(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养护理:即在对患儿喂养护理过程中,遵照医嘱,对需要实施胃管喂养护理的早产儿使用微量泵喂养,将食物按照一定量与速度匀速泵入,每泵60 min,停止120 min[3]。(3)护理:早产儿喂养后,帮助其保持俯卧位。可使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早产儿专用卧垫,即一种可置放于保温箱中,让早产儿能够舒适而安全地俯卧或者仰卧其上的专用卧垫。护理人员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之前,要注意保持水囊垫中的水温度适宜,然后将水囊垫置放在专用卧垫底部的双层布套内,再将专用卧垫放在已经早产儿专用暖箱中,同时要保障暖箱的温度。按照早产儿身高,在占用卧垫上放置凹形小枕。早产儿喂养后需俯卧时,可将小枕的凹口转向卧垫外,并将早产儿头肩部垫高15°,使其俯卧60 min。如果早产儿需要仰卧的时候,可将小枕凹口转向卧垫的里面[4]。(4)腹部抚摸护理:在早产儿俯卧60 min后,需要进行再次喂养之前,护理人员要在早产儿腹部实施5 min掌心抚摸。在实施抚摸之前,护理人员需在手掌上涂抹婴儿润肤油,保持手掌。在实施抚摸时,护理人员要以早产儿的脐部作为中心,从内向外依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抚摸护理,且用力需柔和、均匀。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使用手指指腹,在早产儿左侧的小腹部位轻轻揉按8~10 min。护理人员在抚摸开始阶段,用力要轻柔,到后来可逐渐增加力度,同时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一旦早产儿出现肌张力升高、苦恼或者肤色发生反应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抚摸[5]。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本组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鼻管留置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喂养过程中不耐受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兰卫华,郑丹丹.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20-3621.

[2]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524-525.

[3]张振华,黄义平,郑爱华,等.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5):488-490.

[4]夏敏,袁嫣然,高美哲.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2):146-148.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7

1.l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9年6月一2013年5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的病例120例,患者年龄20―45岁;破膜孕周29―4l周,平均37±47周,其中发生早产者15例,占12.5%,其中3例为经产妇,余均为初产妇;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间或手术时间>48小时者为61例,占50.8%。

1.2 入院方式

12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以急症方式有98例,占81.66%。门诊方式入院22例,占18.33%。

1.3 产时情况

120例病例自娩85例,占70.8%;产钳5例,占4.1%;剖宫产30例,剖宫产率为25%。出血量的范围在60―800ml,平均在187.38±86.02ml,其中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为0.83%,有3例产后出现产褥热,产褥病率为2.5%。

1.4 新生儿情况

120例胎膜早破的患者分娩新生儿118例,其中双胎2例,新生儿死亡0例;新生儿出生时发生苍白窒息者有5例,苍自窒息率为4.1%;发生青紫窒息者有4例,青紫窒息率为3.33%。(12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在875―4985克;新生儿身长范围在3l―55厘米)。

2、讨论

有文献报道,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在5%一10%,将近60%的胎膜早破发生在足月妊娠。由于本文病例以初产妇为主,无任何的生育经验,而胎膜早破发生在未正式临产前的胎膜自然破裂,产妇可突然在无诱因的情况下自觉阴道有水流出,加之胎膜早破易引起和加重母体的感染,尤其会给围产儿带来诸多的不良并发症【1】。所有这些会给产妇及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将会影响对产妇的治疗和预后。首先,护士必须具备专科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才能及时而有效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制定护理计划和提出护理诊断中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实施和评价中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各项配合注意事项,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疾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1 现存的、可能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

胎膜早破病人在心理社会问题的护理诊断有:焦虑、紧张、绝望、无能为力、自尊混乱、知识缺乏、预期性的悲哀等;【2】在疾病方面的护理诊断有:感染或感染的可能,早产、胎死宫内的可能,胎儿受伤的危险等。

2.2 实施护理措施中的治疗配合

胎膜早破时产妇病率增加,且与破膜至分娩时间成正比,超过48小时者感染发生率可达5―20%。本文资料显示,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问或手术时间>48小时者61例,占50.8%;有3例产后出现产褥热,产褥率为2.5%。有文献报道,早产并胎膜早破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产褥热11.8%。主要采取给予预防性的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先峰类口服或静脉滴注进行抗感染治疗。配合抗生素和抑制宫缩时的保胎药物的运用,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因担心抗尘素对胎儿的影响而导致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其次,护士要准确及时有效的用药;最后要及时了解和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随时进行正确的护理诊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的效果评价。

2.3 加强胎儿的检测及有效的促进胎肺的成熟

检测胎儿主要运用自测胎动、监听胎心、定期的胎心监护、B超和五项生化物理指标等方法,在促进胎肺成熟方面,我院主要使用地塞米松5--10mg每8小时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共9次:也采用羊膜胎内一次注射10mg。护士主要及时正确地加强对胎儿的部分检测和辅助工作外,还要及时完成治疗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准备配合工作,以减少对母儿的危险性。

3、小结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鉴于其主要的危害为早产及母婴感染,从而增加围产儿病死率及母体的并发症,为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病率,对胎膜早破的治疗处理很重要,但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整体护理的精髓,就是体现以“人”为中心护理,围绕一个完整的人,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整统一和良好适应。因此对胎膜早破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病率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小玲 李佳 ,整体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20(17):35-36

早产儿护理问题篇8

凡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身长在46cm以下,各系统的器官功能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病原体侵犯,容易合并颅内出血,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延长,硬肿症,消化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应给予特殊的护理。

1 保暖问题

保暖是早产儿一项很重要的护理措施,每4h测体温1次,一般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4℃~26℃之间、湿度宜在55%~66%、体重在2000g以下或早产儿一般情况差应放在暖箱,暖箱的温度一般在30℃~32℃。根据早产儿情况和体重随时间调整暖箱的温度,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36℃~37℃。在没有暖箱的条件下,应以柔软的小棉被包裹,包被外放3~4个热水袋,经常更换,防止烫伤,使其体温保持稳定。

2 确保呼吸道通畅

首先清理呼吸道,用吸痰管吸出咽部及气管内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仍有青紫、呼吸困难,应给予氧气吸入,最好间断给氧,流量不宜过大,一般在1~2L/min,多采用面罩吸氧法。

3 喂养问题

喂养是早产儿的护理特点。一般主张出生后6~8h开始喂糖水,出生后12h开始喂母乳,喂奶后轻轻拍背观察数分钟,如有呕吐及时清理呕吐物。吸吮能力差、不能满足所需热量应静脉补液。早产儿的喂奶量应根据消化情况和体重增减而灵活掌握,体重在2000g者开始给予10~15ml,以后每日增加2ml。方法:奶瓶的奶头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呛咳或吸吮费力影响奶量不能满足需要。有吞咽能力无吸吮能力采用滴管;无吞咽能力可用鼻饲法,选用早产儿胃管或8号尿管,管口不要涂油,用温水涂管湿润后即可直接插入,深度约等于前额发迹到剑突的长度。胃管喂饲时将空针之针心拔出,针筒接胃管,将针筒抬高或抬起来,利用重力的作用奶液可缓缓流入胃中,不可加压、过快的推入,以免引起呕吐。

4 注意早产儿出血倾向

早产儿容易发生出血病,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于出生后3天常规给维生素K1、维生素C预防出血。

5 防止感染护理

上一篇:医学影像解剖学范文 下一篇:工业经济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