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24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19 06:45:34

早产儿248例临床分析

资料和方法

我院儿科从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收住院的早产儿248例,其中男149例,女99例:入院时年龄5~15天;胎龄<28周1例,28~32周22例,32~37周221例,不详4例:体重<1000g1例,1000~1500g10例,1500~2500g170例,≥2500g 67例。同期产科出生新生儿总数3854例,出生早产儿总数312例,新生儿科收治患儿1056例。

方 法 将本院2年来收治的早产儿按年度分成两组,2004年118例,2005年130例,对其临床资料包括母孕期合并症、早产儿并发症发病情况等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早产儿发生率为6.4%,早产儿占新生儿科住院总人数的23.5%。住院早产儿中孕母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及具他疾病者25.8%,多胎发生率为16.4%。全组248例早产儿,治愈228例,好转10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5例。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2004年早产儿死亡3例,死亡疾病分别为新生儿肺炎、休克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炎、败血症,均经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2005年早产儿死亡2例,死亡疾病分别为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硬肿症、DIC和新生儿肺炎、气胸,均经气管插管,1例上呼吸机治疗。

讨 论

早产的原因众多,近年认为50%80%的早产与绒毛炎症有关。我院资料显示,早产儿中母亲患妊高征等合并症的发生率为25.8%、多胎发生率为16.4%,均高于普通妊娠中该病的发生率。

死亡的5例早产儿中有1例原发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合并肺炎,败血症;另外4例原发病均为肺炎,同时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例)、气胸(1例)、颅内出血(1例),通过产科对难免早产的孕妇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新生儿科对早产儿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及RD5患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及正压通气治疗等措施,使RDS的发病率较前减少,并且发病症状较前减轻,该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而感染、先天发育异常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成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2005年早产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和高胴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较2004年变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病明显减少,而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显著增加。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硬肿症的发生率两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下降的可能与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预防及治疗性应用、助产复苏技术的提高等因素有关。同样,感染性疾病由于产前保健的开展、住院分娩率提高、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药物和其他措施预防感染,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对颅内出血加强预防,产前、产时监护尽量减少缺氧发生:早产儿出生后应用鲁米那、止血敏等药物预防:避免可引起颅内出血的诱因,减少刺激性操作和搬动,加强护理;纠正出凝血机制障碍,并应用床边超声定期检查颅脑,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上一篇: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