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法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31 08:52:58

安检法规的特点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1

2014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召开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此次会议重点总结了201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部署了2014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2013年工作回顾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向科学化、法制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2013年,质检系统采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了安全监察人员、检验检测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等培训工作,累计培训12万多人次。同时,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万余份。此外,质检总局还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缺陷产品召回、压力管道监管等规章的起草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制了《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围绕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各地加快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的综合协调、联合监管等工作机制。

2013年,国务院批准下放了特种设备改造许可和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资格认定等许可项目。质检总局拟定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项目及实施主体》,进一步减少、下放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了特种设备出口产品强制监督检验,取消了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制造监督检验,暂停了部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制定了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的初步方案,启动了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相关配套制度的制修订工作。以电梯监管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推进特种设备监管方式改革。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13年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37万7 355人次,检查相关企业23万7 415家,累计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问题和隐患11万7 803个。质检总局还组织开展了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共检查餐饮场所、充装单位、检验单位12.23万家,发现隐患2.35万个、处理不合格气瓶14.5万只;开展了氨制冷装置特种设备、长输(油气)管道等专项排查治理;参加了工程建设领域施工起重机械、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和油气码头等专项安全督查。此外,质检系统还组织开展了小型锅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和烘缸(筒)的专项整治;针对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事故情况,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深入开展了“打非治违”行动。

2013年,质检总局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一起,就建立特种设备突发安全事件联动机制达成初步共识,组织开展了客运索道应急救援现场演练。各地积极推动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不断推进安全监察机构的绩效考核。此外,质检总局还组织开展了全国安全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加大对安全监察人员、经费、装备的投入,安全监察能力进一步提升。

当前存在的问题

回顾201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27起、死亡289人,万台设备死亡率0.46,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宋继红在会上,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和监管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安全需求不适应,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力量与快速增长的设备数量和监管任务的客观需要不适应,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方式和工作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和节能工作的需要不适应。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特种设备监管工作重点

2014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防止重特大事故和重大负面影响事件、万台设备死亡人数控制在0.42以下为目标,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加快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转变,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共治

2014年,质检总局计划继续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针对企业特种设备质量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培训,帮助企业掌握法律要求。

质检总局将尽快修订《特种设备目录》,调整特种设备的监管范围;制定特种设备缺陷产品召回、压力管道监管、经营环节监管等规章、规范,不断完善与法律法规配套的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过渡政策。质检系统将做好对持证单位的监督抽查,突出对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等重点设备和学校、医院、车站、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日常监察,做好国务院安委会部署的长输(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督促检验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检验,促进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此外,质检总局还计划梳理分析与政府相关部门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方面的结合点,分别制定联合监管的措施,提升监管效果。如与卫生部门开展医用氧舱的联合监管,与旅游部门开展客运索道的联合监管等。

推进安全监察职能转变和检验改革

2014年,质检总局初步确定职能转变的近期目标是,加快四个转变(从监督管理并重向强化监察转变,从监管设备向监督企业转变,从同一模式监管向分类监管转变,从强调部门监管向构建多元共治格局转变)、驱动三驾马车(监察机构、检验单位、社会组织)、实现两个功能(保障安全、为民服务)。

质检总局还将科学界定不同种类、类别特种设备的监管重点,制定分类监管的制度;在全面推广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和分类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分类监管;将制定使用环节的基本安全要求,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要求,不断推进不同设备、单位、地区的分类监管。在《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进一步厘清职责,研究调整公用管道、长输(油气)管道的监管方式。对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服务的特种设备,推广使用单位首负责任、安全责任保险等制度。继续推进大型起重机械加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推动开展电梯、气瓶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科技监管手段的运用。

强化工作体系建设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重点对照《特种设备安全法》,清理规章、规范,做好“废、改、立”,不断提升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合法性、协调性、适应性。进一步理顺安全技术规范与规章、标准的关系,建立法规、标准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推进安全技术规范的整合优化,着力解决安全技术规范过多、过细、过繁的问题。着力推动地方立法和标准制定,提升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动态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研究界定安全监察与综合行政执法的关系;加强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安全监察人员的待遇,降低安全监察人员的责任风险。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升数据可靠性、准确性。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重点是科学分析科技需求,有效发挥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的作用,扎实开展“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科技成果在法规标准制定、检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试点。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特种设备日常监察与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制度,推动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特种设备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特种设备应急联动机制。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争取将特种设备安全绩效评价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推动重点工作为目标,开展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绩效考核。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皖政办〔2012〕21号)精神,以贯彻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主线,以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绩效测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促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础,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的社会关注度,实现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市质监局成立“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市质监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开发区分局、特设科、法规科、稽查支队、毛集局、和省特检院分院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指导、督查和协调“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开展;凤台县局要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

四、主要措施

(一)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水平。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特种设备生产、经营、检测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中求进,努力开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新局面。

(二)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基础,继续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健全以质监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有关基层政府、社区组织为延伸的安全监管组织网络,进一步落实乡镇政府和社区发现违法行为的制止和报告责任。提高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和企业有关人员的安全业务管理能力,发挥其在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等方面的协管作用。进一步完善安全监察信息平台,提高安全监察信息网络的使用率、准确率,使监察信息和检验信息充分共享。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短信提示平台,提高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国发〔2010〕23号文件和省质监局《关于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意见》(皖质办发〔2007〕1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法定代表人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作业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设备使用登记及定期检验责任等。切实做到明确责任、告知责任、落实责任、预警责任、考核责任和责任追究。通过违法违规及重大事故隐患单位法人谈话等形式,向相关单位告知义务、告知责任、告知后果,增强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意识。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进一步完善“110”和“119”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督促有关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加强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和电梯使用的应急演练工作。积极推动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制度,提高事故赔付能力。开展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三)探索和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工作。根据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和建立我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探索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机制,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和挂牌督办制度。进一步督促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和隐患排查并做到隐患整治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隐患所在单位停止使用该特种设备。对存在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及时报告辖区政府,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设备,坚决关停。

(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一是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创新机制,加强和安监、公安、住建、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制定联合监管机制,联合开展执法检查、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科学监管设备”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有效性。二是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体系,对风险大、问题多的设备实施重点监管。对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探索制造企业对安装调试、改造、维护保养负总责的制度,督促企业加强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对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流动式起重机、气瓶等移动式特种设备,督查使用单位采取信息化、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实施动态监控;对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设备,督查使用单位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进一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达标活动,促进使用单位安全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继续深化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继续开展气瓶充装单位的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巩固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开展流动式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建立健全流动式起重机械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电梯维保质量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电梯维护保养质量专项整治,规范电梯维护保养市场。四是开展车用气瓶安装以及小型锅炉、快开门压力容器使用的专项隐患排查和整治。五是加大证后监管力度,提高对获证单位监督抽查的比例和监督抽查工作的效果。对不符合许可条件、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单位,责令退出市场。六是加大对检验机构和考试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检验和考试行为。

(六)强化使用环节监管,保障“十”顺利召开。一是以使用环节为重点,对重点监控设备和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开展重点督查,对大型游乐设施、冶金行业起重机械、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点建设工程起重机械进行重点检查。把日常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相结合,在关键环节、重要时期和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证制造、无证使用、无证上岗等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二是深入开展隐患再排查再整改,扫除死角盲区,全面消除事故隐患。三是加大对非法使用的特种设备查处力度。对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未办理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非法使用的特种设备一律责令停止使用;对拒不整改的,一律实施行政处罚,同时在媒体曝光,并上报辖区政府。

(七)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法制宣传和安全知识普及为重点,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知识进“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提高社会关注特种设备安全,通过媒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专栏和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台。

五、活动步骤

2012年4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

(一)动员部署和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11月15日前,一是利用各种形式进行部署发动,动员各级各单位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年“活动;二是认真宣传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告知相关单位义务、责任和违法后果;三是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工作和内容全面组织实施,同时根据社会举报、检验机构报告和基层报告等发现问题的情况,开展专项现场监督检查。

(二)督促检查、整改落实和总结阶段

2012年11月16日至12月,一是对县质监局、各质监分局、省特检院分院和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年”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二是对“安全生产年”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提高。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制订活动贯彻落实方案,突出重点,细化工作任务,确定专人负责,将活动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县区局和稽查支队要加强对辖区内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分析安全形势和特点,为“十”顺利召开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适时地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特种设备,要依法坚决予以查封,同时上报县(区)政府和市质监局。

(二)提高检验质量。省特检院分院要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一是认真细致地做好“三确认”工作。对重点工程要提前介入,符合条件的要立即进行监督检验。二是要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做到随到随学随考,同时保证培训质量。三是对检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对未办理告知、已安装未进行监督检验、私自转包安装和非法安装等,要立即书面报告相关部门,待进行相关调查处理后,方可受理相关监督检验,否则检验无效,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落实主体责任。使用单位要坚持“安全为天,生命至上”原则,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一是要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第一安全责任人的主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并落实到位。二是要对在用特种设备逐台重新进行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时整改。对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要立即停止使用。三是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和考核力度,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最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配备配全持证上岗作业人员,杜绝作业人员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和无证上岗。四是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五是要加强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力度。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在用设备的安全装保护装置、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以及有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和日常维护保养,每月对在用设备进行一次自行全面检查并做记录,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3

关键词:电梯;监督检验;危险因素;措施,

1.引言

电梯是一部集机电一体化的精密设备,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与电的高度结合,使电梯成为现代科技的综合产品。电梯产品具有零碎、分散与安装电梯的建筑物紧密相关等特点。电梯的安装实质上是对电梯零部件的总装配,因此必须对电梯的安装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督检验,才能保证电梯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运行。

随着电梯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使用频繁程度,致使电梯本身所固有的危险因素不断显现,许多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原因是由于安装质量所至。因此,电梯的安装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梯后续运行的安全,只有解决好电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减少电梯的故障率和事故率,从而减少了经济损失,避免人身伤亡。

2.电梯监督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禁止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1]。因此,在监督检验时应首先对电梯的制造资料、安装资料进行检查,之后再对电梯本身包括各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在内的实物进行检查核对,防止特种设备安全法明令禁止的电梯流入市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2.1电梯制造资料及安装资料的检验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具有有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与生产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工作场所、有健全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等制度,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生产活动。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只能生产获得许可范围内的电梯。然后在实际的检验中发现,超许可范围生产的情况也屡有发生,笔者在检验中曾经发现具有C级生产资质的制造单位生产速度V>1.75m/s的电梯,这明显是超范围生产。

按照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规则规定,对于曳引式客梯,A级制造资质可以生产速度大于2.5m/s的电梯;B级制造资质只能生产速度小于等于2.5m/s的电梯,;C级制造资质只能生产速度小于等于1.75m/s的电梯。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对生产资料进行审查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生产的情况。

按照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规定,在对安装资料进行检查时,应重点检查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这也是检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地方之一。曳引式与强制驱动电梯检验规则明确规定自检报告应由整机制造单位出具或者确认,并且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然而当前许多公司使用由分公司确认的自检报告,并且有些检验单位承认这种自检报告。不论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还是根据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都规定自检报告是由整机制造出具或确认的,而不是分公司出具或确认的。除此之外,自检报告上也应该盖施工单位的公章。

2.2电梯土建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检验探讨

电梯的土建包括电梯的机房、井道、机房通道等建筑,只有这些基础性的建筑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实际的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最为常见的土建不合格的项目就是机房门及通道门高度、楼层间距、井道顶部的安全空间、底坑深度及底坑的安全空间等,很多电梯都存在这种安全隐患,这也是许多检验人员容易忽略的地方。

电梯检验规则中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对电梯机房或机器设备间、井道、底坑等涉及电梯施工的土建工程进行检查,对电梯制造质量、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确认[2],符合要求后方可以进行电梯施工。该规定要求对上述所述的安全隐患进行确认。这是一个停止点,如果存在不合格项目就能不能进入下环节。

对于电梯土建所涉及的项目,建议形成书面的证明文件,有甲方和施工单位双方针对土建进行确认的签字和盖章;如果没有书面的证明文件,施工单位不得进入到下一环节。

2.3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及性能试验检验探讨

安全保护装置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只有确保安全装置的有效性,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检验人员应当按检验规则,做到不漏检。

2.3.1制动器检验的研究

电梯制动器是保证电梯安全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保护装置,有不少电梯事故就是因为制动器工作不可靠导致溜车,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电磁线圈的铁心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则不属于制动器的机械部件。

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当电梯停止时,有一个电气装置(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次运行方向改变时,电梯不能再运行。

对于电梯制动器的检验,其难点在于怎么判断切断制动器电流的是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在对电梯制动器进行检验时,首先对照型式试验报告,查看制动器。然后查看电气原理图和控制柜内电气元件,确认是否有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控制制动器,其触头是否串在制动器控制电路中。再观察电梯运行停止时,两个电气装置是否释放。

如果通过上面的方法不能判断是否是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可在电梯运行时按住制动器接触器的主触头不放,在停层后再令其反向运行应不能起动,如果此时出现溜车现象,则说明制动系统不是采用的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控制的制动器[3]。

2.3.2电梯门锁的检验探讨

电梯门锁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装置,也是电梯运行的三个条件之一,如果门锁回路断开,电梯应不能启动,从而防止了坠落和剪切事故的发生。对于门锁的检验应该每层都要检验,而不能抽检。在实际的检验中发现,存在抽检的情况,这可能会把存在隐患的门锁漏掉,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笔者在检验中,就曾发现门锁被短接的情况,为安装调试人员完成调试后忘记拆封线所为。

3.总结

通过对电梯监督检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总结出了针对这些易被忽视项目的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在检验一线的人员一些启示,从而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4

关键词:压力管道 检验技术 安全管理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燃气及热力管网的普及,各类管道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输送可燃气、易爆性及对人体和环境有害性介质的压力管道数量逐年递增,这也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作为五种物流运输方式之一的压力管道,其安全运行与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应加强压力管道检验技术研究,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

一、压力管道检验技术研究

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与检验,对于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与检验问题,法规与标准并不完善,这与以前我国压力管道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有关。

压力管道检验具有不完全同于锅炉和压力容器的技术与方法。其原因在于压力管道具有如下特点:(1)种类多,数量大,设计、制造、安装、应用管理环节多;(2)长细比大,跨越空间大,边界条件复杂;(3)现场安装工作量大;(4)材料应用种类多,选用复杂;(5)管道及其元件生产厂家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保证较差,事故分析发现,占30%~40%;(6)长输管道与燃气管道基本上为埋地敷设,热力管道为管沟敷设。针对上述压力管道特点,完全仿照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手段,工作量相当庞大,管道使用单位的负担也会很重。

长输管道与燃气管道,基本上为埋地敷设,要想全面开挖检测,难度相当大,也得不偿失。目前,现有检验检测单位的检验方法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国际化的竞争以及检验技术的进步。因此,开展埋地管道的地面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之标准化,很必要,而我国开展管道检验工作的历史不长。目前,埋地管道地面检测技术主要是按照物探原理,利用电磁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精度有限,受干扰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埋地管道,因为管道分布较密集,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很大。因此,有必要研究埋地管道防腐涂层缺陷与现有检测仪器的检测参数间的对应关系,如电流衰减率与涂层缺陷大小的关系等。对于穿越管段,可采用TWI公司Long range ultrasonic method。同时,宜开展新的检测方法研究,如将雷达信号无损检测技术、微波信号无损检测技术、声发射无损检测技术等纳入埋地管道地面检测仪器的开发研究领域。

在埋地管道检验评价方面,应加强对检验结果的评价研究。当前埋地管道检验队伍对于检验结果的评价工作重视程度有限,原因可能在于经费问题。天津大学开发了1套埋地管道防腐系统的综合评价技术软件,主要采用了四指标法,即腐蚀电流密度、管地自然电位、管道防腐层技术状况以及阴极保护的有效性,但没有对管道本身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如管道材料适用性、剩余寿命、剩余强度以及风险因子等。由前所述,只有对管道本身性能进行评价,才能使管道使用单位对管道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也才有利于有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监察。

二、加强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对于压力管道检验,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高压、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介质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管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工作要特别注重落实使用单位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检验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覆盖率。

工业管道的检验要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的规定,由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全面检验,使用单位进行在线检验,并将从事在线检验的人员统一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经核准的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企业自检机构,只要具备2名以上持证的压力管道检验人员,即可试开展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并及时办理压力管道检验资格增项手续。对一些危险性较小的工业管道,制定基于合乎使用原则的缺陷处理规定,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对上述管道的定期检验和缺陷处理提出试行意见,先行试点工作。

长输(油气)管道的检验应当在开展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天然气管道检验规程》(Q/SY93-2004)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开展。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专业性检验和管道内腐蚀检测,使用单位进行一般性检验,从事一般性检验的人员统一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城市公用管道普查的重点是查清管道的分布和数量,采集地理信息,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网络。公用管道的整治主要是督促使用单位有计划地开展对重大危险源管道的筛查,组织进行管道风险评估和埋地管道的不开挖检验。对在普查、检验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责成并监督使用单位及时处理并予以消除。

经在线检验合格的工业管道和经一般性检验合格的长输管道,或已经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网络的城市公用管道,经使用单位申请后,可以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的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三、建立和完善压力管道检验规则

结合当前我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现状,在政府行政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应着手制订《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程》、《在用压力管道检验规程》、《压力管道检验检测机构资格管理办法》、《压力管道使用、运行维护规程》、《压力管道操作人员规定》。上述法规的编写,应针对工业管道、公用管道与长输管道的不同特点,分别制订相应的部门规章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并与现有的国内外检验检测最新技术紧密结合,使之具有先进性、适用性与可行性。

在运行维护管理与检验技术标准方面,应针对现有国内外检验检验能力,制订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埋地管道检验检测技术规范,如完善现有的《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等,同时,针对目前国内检验检验机构现状与水平,通过科学研究,制订埋地燃气管道评价技术规范,如《埋地管道外防腐涂层的分级评价方法》。通过上述标准规范的制订,使现有的地下管线检测有标准可循,各检验机构的行为规范化。

当前,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工作以及定期检验的试点,从而实行以“企业负责、政府监督”为主的压力管道新的检验与安全运行监察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千.在用压力管道全面检验中的工作方法分析[J].科学之友,2011(6).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大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效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努力保持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稳定的态势。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对辖区内监管重点企业抽查率达到100%。

(二)确保对本行业权限内群众举报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三)确保县、县级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整改跟踪率达到100%。

(四)确保本行业权限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期结案率达100%。

(五)切实规范执法行为,避免因违法行政执法产生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确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零败诉”。

(六)通过联合执法、明查暗访和邀请第三方专家联合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暗访督查活动。

三、工作原则

(一)属地监管原则。强化属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站(所)的作用,落实分级分类监管的职责。

(二)依法行政原则。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职责分工,编制并实施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教育为先原则。健全“企业主动查隐患,部门抓督查”的工作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注重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执法检查,兼顾其他行业领域,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实事求是原则。根据本部门实际,科学确定执法检查的对象与频次,努力做到监管执法计划与监管执法能力相适应,使执法检查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六)严格考核原则。严格执法考核,促进执法责任落实。每次检查都做到明确检查内容和范围,规范检查程序,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四、监督检查依据、范围、内容

(一)监督检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法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省安全生产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省公路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和行政执法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交通运输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等。

(二)监督检查范围

对全县道路运输(客运、公交、出租,货运、维修、驾校)等企业;公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在建交通工程建设企业、施工现场;水上运输、港口码头、船闸等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依规实施监督管理。

(三)县局监督检查内容

1、市、县、县局文件落实情况;

2、安全会议部署落实情况;

3、单位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4、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和值班值守情况;

5、重大活动安全部署落实情况;

6、市、县安全生产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7、市、县挂牌重大危险源落实整改情况;

8、市、县、县局部署其他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四)行业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内容

县公路管理站

1、未按技术标准规定在公路上设置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防撞护墩、错车道(包括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连续下坡、路侧险要、水毁塌方、易塌方落石、平面交叉路口、穿越学校、集镇、村庄等路段)等相关安保设施的。

2、未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的,未储备应急物资的。

3、桥梁未按照规定建立一桥一档的,四、五类危桥未按规定采取限行、禁行等相关安保措施的。

4、未按规定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

5、严格执行巡路制度,坚持上路巡查,检查巡查记录、台账是否完善。

6、在公路上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工作衣并戴工作帽,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背心。

7、坚持严格执行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和违章建筑治理并举。

8、路域环境治理不到位,影响交通安全的。

9、对陡坡、急弯、危险路段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养护设施进行重点排查,发现影响道路安全的障碍物及时通知养护人员清理。对道路积冰不能及时清除的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10、其他影响道路安全的行为。

县运输管理所

(1)客运场站

1、没有任何证照,非法从事客运站场经营的。

2、客车发车前没有按照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例检,没有详细记录的。

3、没有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的。

4、没有严格“三品”检查,安检仪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正常使用的。

5、车站调度室对手续不全车辆进行报班的。

6、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桶等站内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的。

7、站内违反消防安全行为的。

8、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9、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2)客运企业、营运(公交、出租)车辆:

1、没有任何证照,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的。

2、线路许可与道路运输证、实际运营线路不一致的。

3、客运(旅游)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不齐全、不在有效期内的。

4、没有齐全有效的驾驶证、行驶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线路牌(标志牌)。

5、GPS车辆终端平台没有正常使用,没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没有记录的。

6、车辆座位、实际座位与道路运输证不一致的。

7、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的。

8、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9、企业没有按时每月召开安全例会,没有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没有记录、没有试卷的。

10、企业包车合同、派车单没有随车携带的。

11、承运人责任险不在有效期内的。

12、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3)普货(危货)企业、营运车辆:

1、道路运输证与经营许可范围不一致的。

2、普货(危货)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不齐全、不在有效期内的。

3、没有齐全有效的驾驶证、行驶证、押运员证、从业资格证、营运证。

4、GPS车辆终端平台没有正常使用,没有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及没有记录的。

5、车辆吨位、实际吨位与道路运输证不一致的。

6、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的。

7、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是否签订安全责任书。

8、企业没有按时每月召开安全例会,没有定期组织司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没有记录。

9、承运人责任险不在有效期内的。

10、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县维修管理所

(1)维修企业:

1、企业证照及现场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2、企业安全机构、人员配备、安全措施是否健全。

3、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是否建立健全。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培训记录、安全例会记录是否完善。

5、是否有私自改装车辆违法行为,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情况。

6、安全生产资金是否足额提取,是否配备通讯、交通工具等安全管理必要的设备。

7、维修服务质量情况,是否有社会投诉和损害、欺诈车主利益的行为。

(2)驾培企业:

1、企业证照是否齐全有效。

2、企业安全机构、人员设备、安全措施是否健全。

3、教练车安全技术性能、教练车安全管理制度及年审情况。

4、教练人员持证上岗、随车教练等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培训记录、安全例会记录是否完善。

5、企业的消防设施及设备配备情况。

6、安全生产资金是否足额提取,是否配备通讯、交通工具等安全管理必要的设备。

7、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是否建立健全。

县地方海事处

1、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渡口的监管部门和责任人未落实到位的。

2、船舶不具备运营条件,私自停靠,超范围运营的。

3、船舶在夜间、雨、雪、冰、雾、大风、冰凌期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运营的。

4、船舶超速、超员、超载等不安全行为的。

5、船舶“带病”运营,未配备足额的救生、消防等安全设施的。

6、客船乘客上船未按要求穿救生衣的,渡口未按要求设置相应标志。

7、船员未持有效的适任证书、从事客货运输或违章操作的。

8、“三无”船舶、农用船、渔船非法从事运输的。

9、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阶段应急预案不健全或不完善的。

10、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费、装备落实不到位的。

11、渡口标识不明显,没有乘客须知、渡口守则、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的。

12、营运船舶的所有权证、检验证书、水路运输许可证等有效证件不齐全的。

13、对船员未进行定期安全教育

14、其他影响水上通行安全的行为。

县航道管理站

1、危及航道安全的违法行为。重点治理在航道内进行围网养殖、围网捕鱼、种植水生植物的行为;占用航道边坡进行堆放、装卸货物行为;经营船舶占用航道进行过驳作业行为。

2、航道基础设施。重点对航标、航道护岸、临跨河设施、标志标牌、防撞设施等维护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船闸设施。检查船闸机电设备、基础设施维护保养情况;机电设备运行是否可靠、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船闸过闸秩序。船舶过闸是否有序,船舶在待闸区、服务区是否按规定停靠;危险品船舶是否在指定区域待闸、是否单闸放行;引航道船舶是否运行安全有控。

5、做好办公楼及水上服务区防盗、防火、防电等工作。

6、航道重点建设及养护工程。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立安全标志,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按照施工要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

7、船艇等专用设备。检查车、艇是否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是否处于适航状态。

8、航政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许可程序和通航标准进行许可控制,检查未经许可擅自新建临跨过河设施行为。

9、其他影响通航航道安全的行为。

县港务处

1、机构设置、人员资质情况;是否取得港口生产经营资质;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通过培训;码头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有上岗资格资质;

2、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情况;各种规章制度是否下发执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3、安全生产作业条件;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劳动环保相关工作要求,职业防护工作是否得到落实

4、作业设备设施管理情况:码头系船柱、护轮坎、防撞护舷是否完好;作业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

5、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各项应急预案是否制定下发,应急演练是否开展;

6、消防、环保设备以及防护用品管理情况,消防用品是否合格有效;环保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7、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各项安全文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是否开展,隐患整改是否完成;

8、季节性安全生产开展情况,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9、作业现场及港口水域有无违章、违禁现象;

10、其他影响港口作业安全的行为。

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1、做好企业安全“三类”人员初培、继续教育工作,对在建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培训。

2、做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管理工作,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工地”、“示范工程”。

3、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安全监管,开展好季度大检查。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进度,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专项费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4、督促工程科对施工企业的相关证照及施工方案等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以下行为:施工单位和建设法人未按规定要求签有安全施工合同的;无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的;工程施工未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的;公路改建施工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的。

5、对监督范围内工程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操作人员的安全证照和从业资格证进行重点排查,对特种设备进行阶段性检查管理,尤其是起重设备检验检测,督促各施工企业规范使用特种设备,规范管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6、督促参建各方做好应急准备,针对各季节、各时间段的施工特点组织相应的培训或演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7、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交通稽查大队

1、未加大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的监管力度,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条件的危险品运输车辆从事非法经营行为的。

2、未对辖区内客运、货运车辆按运输法规进行日常检查的。

3、辖区内客车站外带客、客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的。

3、擅自改装已取得道路运输证的车辆、未经许可从事道路客货运道路运输经营等违法行为;

4、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5、其他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县交通质检中心

做好公路工程各项检测工作。

2、是否对各类试验的仪器和设备定期保养和检查,避免因仪器故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2、是否对易燃、易爆品实行登记使用,妥善保管。

3、对水、电设施要经常检查,确保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4、要排查列举与检测工作有关的危险源,做出危险等级评价,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和预防的作用。

5、对易挥发,高腐蚀的化学试剂物品重新归类,制定严格的危险品领用制度。

6、其他违反行业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路畅公司

1、是否做好对国省干线、县乡道路的路面、路基和高堤路段的检查,对列为三、四级桥梁进行观测,发现各类病害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对路面的养护保洁工作。

3、公路涉路施工,未对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进行审查并备案或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安全措施的。

4、工程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操作人员,未按规定要求持有安全证照和从业资格证的。

5、是否严格检查公路小修工程中的标志标牌设置、特种机械持证操作,防范交通事故、机械伤害和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6、在公路上进行养护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工作衣并戴工作帽,管理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识的桔红色背心。

7、夜间施工是否设置符合生产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养护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不得擅自拆除。

8、未按规定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

9、是否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0、是否制定恶劣气候应急预案,确保道路桥梁在各种极端天气下畅通。

11、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县交通工程处:

1、检查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置安全标志标牌。

2、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是否按照施工要求配备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等。

3、项目经理、安全员是否持证上岗。

4、是否做好办公区防火、防盗、防触电等工作。

5、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航运公司

1、是否对本单位船只进出港、装卸货,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

2、船体质量、机械是否正常,安全设备是否配齐。

3、船员配备是否到位,持证是否有效等。

4、船舶装货有无超载现象等。

5、公司配合海事部门,对长期在外运输船舶的加期、年检,是否实行实船检查。

6、到海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船舶,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船舶投入生产。

7、是否要求船只建立完善水上应急预案,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8、其他违反水上安全管理的行为。

洪汽公司

1、要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对所有车辆、加油站及各个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2、是否定期更新增配车站、农班车及城县公交车上的消防、逃生器材。

3、严格监管北站加气站与加油站,要求所有人员下班时关闭电源,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

4、严格落实凌晨2点至5点所有客车不得在路面行驶规定。

5、利用安全例会和安全专题会议,加大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聘用专职保安人员,配备必要的保卫器材,对候车室、售票厅、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实行24小时巡逻保卫工作。

7、客运站是否建立健全危险品查堵岗位责任制,加强源头管理,对旅客携带的行包做到逢包必检一件不漏,加强了对小件托运物品的安全检查,所有进入候车室的人员必须经过安检门,并有专职安检人员进行随身检查。

8、GPS值守人员是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发现有超速超员及不规范驾驶的立即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罚纠正。

9、强化车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制度执行落实工作。

10、是否调整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对出站的车辆进行检查、登记。

11、制定应急预案,是否定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演练。

12、其他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城东建材

要加强办公区域防盗防火安全措施,建立完善和兄弟单位联动安保应急预案。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履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执法责任,严格程序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枉不纵。

(二)坚持实事求是,完善执法检查内容。根据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监管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有所作为,又要量力而行、避免脱离实际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各单位要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坚持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和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四)周密计划,严格执行。各单位要根据本计划,结合各个时期、阶段监管重点,制定具体的监管执法工作计划,明确检查对象、检查时间和检查责任,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因特殊原因不能落实计划内容,要在下一阶段计划中予以调整和补充,确保执法计划的严密性和执行的严肃性。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6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过程;问题;措施

1 特种设备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生安全事故

对特种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发生危险事故。这就需要检验人员要有安全意识,随时掌握处理情况,把风险排除掉。检验工作中的风险性较多,要仔细操作,不能出现失误,相关检验人员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明晰设备工作原理,只有不断完善更新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良好应用,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确保检验工作符合标准,流程合理,在对被检测设备问题进行分析时,要依据理论做好全面分析评定,不能单纯依靠老经验,老方法,只有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1.2 检验工作者专业技能不强

由于特种设备是特殊设施,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力量,这就导致了特种设备检验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当前人员不足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缺乏专业技能较强的人员。虽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在提升检验队伍整体人员素质上,还不到位,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底子太薄、设备增量不断加大,这种供求不均衡的问题,就导致了短时间内无法立即解决,使矛盾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检验队伍的不稳定与不专业,在对特种设备检验时,往往操作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操作过程中,流程环节不规范,出现违规行为在所难免。有一些监管上的真空带,也给设备检验带来困难,监管部门人员不足,只能从全局上进行控制,无法在细微处做好管理,不能发挥监管职责,一些责任性不强的工作,就下放到企业,但是企业自身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监管上不能严格执行,企业本身因为成本或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形成不了自我监管的机制,真空地带的出现,就会导致检测不符合要求,为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2 特种设备检验各种阶段具体措施

2.1 特种设备安装阶段

特种设备安装非常复杂,要想顺利地安装设备,就需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要先安装好桥式吊车,这样才能保证设备顺利进场,使其他设备能够有效衔接。通过桥式吊车对各类装备进行吊运,要对绳索位置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须栓在设备受力最大的中心位置上,需要做好保护,特别是要在K索与特种设备接触部位垫上木垫片,既能保证安全,又从根本上防止绳索对设备造成损坏。正式安装前一定要对特种设备纵横中心线做好测量,使基础中心线能够与之对齐。安装设备时,需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要求,一是在设计的时候,就提前考虑到下一步检修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设备出现了问题,将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快速的检修,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现场进行研究,做好尺寸测算,结合本区域内其他设备情况,绘制中心标版和基准点,形成一个设计布置图,图中一定要明确标记出中心标版、基准点等,多点同时存在要做好编号,中心标版和基准点埋设时,一是找到坐标,保证位置准确,另外也是对下一步安装时做好沉降调整有关联,做好沉降观察点,使特殊设备埋设基础更加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四周同时设置四个点,可以参照标准执行,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可通过几何作图法在特种设备加工表面确定设备中心基准点,保证设备安装稳固。

2.2 特种设备调试阶段

大型特种机械设备一般在出厂前已经进行了调试,但是那种调试只是基础性的,并没有深入到运行步骤,特别是负荷测试基本不存在,更别说出厂前的总装调试。设备在出厂前,一般需要对不同的部件进行拆卸、搬运等环节,待使用前,再进行装机,就不可避免的要转变到初始状态,使机械设备运行不够精确。在特种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我们需要对其做一下检测与检查,同时还要在几个大的指标下进行重点调试,通过对设备质量、性能进行调试,使其操作起来更加可靠安全。特种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一定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充分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对各道调试程序要严格把关。电动机是动力电源,在进行发动机安装时,要格外注意技术细节,动力源运行不正常直接影响整个设备安装效果与使用,对电动机进行检测调试已经成为调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在启动后会出现突然跳闸的情况,这种情况罗较多见,是瞬间跳闸问题。这种情况会使人误认为是出现了电路问题,是否短路或者部件故障,但事实上,短路的发生是有表现的,如火花、焦味、异常声音等,均是短路的表现形态。

2.3 特种设备运行阶段

特种设备运行需要有一个过程,可以先进行尝试性运行,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切断电源,保证设备安全。在试运行中,能够发现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充分做好正式运行前的最终调整和检修,确保在长期连续工作状态下不出现问题,能够达到和符合生产需求。一般设备的尝试性运行步骤如下:空载、负荷、单机、多机联动等。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只有上一环节没问题,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在进行调试中,要做好几项具体工作,一是查看声音是否均匀,一般情况下,特种设备在运行时声音是平稳的,没有任何的杂音。二是要对摩擦部位产生的温度、油温和冷却水温,空气压缩机出口温度进行观察,做好全面测试,确保运行正常。三是整体查看一下系统运行的情况,从外部安装到内部运行均要系统进行查看,保证运行正常和后期维护方便。

3 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措施

3.1 以规范行为保障安全

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安全制度,使特种设备在运行中、管理上有章可循,确保设备运行安全质量。国家相关管理机关应把检验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纳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基本条件中,同时,还要结合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检验项目,明确具体执行机构、操作人员、装备设施、经费来源等。制定出符合当前生产需要的专项特种设备检验安全规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技术标准的完善,形成健康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责任追究体制、对特种设备检验进行社会公告。

3.2 以改革创新促进安全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需要积累检验检测数据,对特种设备安全进行科学管理检测,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在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改进行政许可设定、完善安全技术规范、有效实施安全监察等方面发挥有效的应用。不断应用新工艺,强化技术检测能力,提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技术人员培训。

4 结语

总之,特种设备是促进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设备,只有不断完善检验方法与管理手段,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有序、高效运行,避免特种设备检验与管理风险,最大化提高检测管理水平,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伟,王囡囡.探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J]. 科技风. 2014(03)

[2] 邹劲. 如何提高特种设备检验质量[J]. 河南科技. 2012(08)

[3] 曹万河. 如何加强特种设备检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3)

作者简介: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7

1、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合格率达到100%。其中一二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30%以上;三级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20%以上。

2、依据《辽宁省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树立30个以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施工现场,带动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达到标准。

3、杜绝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淘汰的吊车。

4、死亡事故结案率达到100%。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9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三、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2009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

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9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四、加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办法拟于2009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多发事故和突出问题2009年专项整治的重点在制度建设,完善建立安全技术方案论证,在严格执行标准和技术方案,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做文章,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是强调各方责任的落实,重点落实审批、验收、检查等责任制度。二是看有没有方案,对土石方开挖、深基坑支护、地下暗挖工程、降水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超重吊装、脚手架工程等技术方案是否有论证、审查,论证审查的技术方案不得擅自随意变动。三是施工、监理严格验收检查,特别是在重点环节、重点内容上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标准规范的落实。七、做好施工企业和设备租赁企业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发牌和安装拆除企业资质的核准工作依法监督指导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对房屋建筑工程用特种设备的检测工作。认真抓

安检法规的特点篇8

根据XXX水务局、安检局、XXX乡安检站下发的文件精神,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抓好组织发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不留死角。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资金的原则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检查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会议精神,把集中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牢牢把握制定检查方案、进行层层动员部署、排查问题及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检查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等重点环节。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努力实效“四个转变”,即:安全生产工作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防范转变;职工安全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只重视重大危险部位隐患排查向同时一般岗位及安全死角的日常检查转变;由主管部室督查向各专业检查组定期检查转变,提高现场隐患排查能力。

现就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范围

对电站生产中的全部操作岗位、重点危险部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二、检查内容

1.各类安全生产资质证照是否齐全;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落实到位;

3、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

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5、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

6、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建立情况;

7、企业应急预案制定、备案、培训、演练情况,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维护等情况;

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健全和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和落实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评估情况;

9、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10、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风险作业审批制度落实情况和专项工程施工作业规程编制落实情况;

11、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

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12、事故报告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1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14、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

三、检查方式

1、部门自查。各部门都必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

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检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细致,认真检查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时限和预防事故措施。

2、创新检查方式。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大检查总结分析会,总结分析本月的安全检查工作,通报检查出的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

四、自查情况及整改措施:

1、安全生产证照齐全。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人员已落实到位。

3、安全生产责任制已全部落实到位,并与各电站站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本公司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

5、本公司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县安检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学习,特种作业(包括天车操作人员、压力容器运行管理人员、高低压电工等工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且公司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学习教育活动。

6、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建立不完善。

7、本公司的应急预案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制度已完善并备案,并不定期展开培训学习应急演练计划,应急队伍已安排人员参加并落实到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充足并定期维护。

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健全和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和落实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评估工作正在展开并逐步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档案正在建立实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防护用品正在联系购买并进行配备,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评估逐步开展。

9、本公司的特种设备包括桥式天车及调速器的空气储气罐,设备完好,定期请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

10、机组检修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规程及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的要求,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确保人身安全的工作落实到位。

11、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等工作已落实到位,并在有危险因素的关键部位设置警戒带及安全防护栏,监控预警制度正在建立并逐步完善。

12、本公司生产发电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3、本公司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已完成,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正在制定并落实。

14、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正在开展并逐步落实

五、强化管理,明确责任

为保证电站正常安全生产,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力争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防患于未然。

六、细化措施,落实到位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安全生产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做到依法管理,强化监督,严格检查,督促整改,让隐患得到消除,事故得到控制,职工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以监管工作为重点,严防一般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公司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七、工作内容及措施办法得当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倡导和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公司要按照有关要求,积极主动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和复训,并切实抓好公司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以及对新进公司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检查、督促,促使本公司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2、强化安全责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本公司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与公司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有岗、有位、有责。二是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组定期组织人员对电站各个部门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将情况登记在册,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评分依据。三是电站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规程,并严格执行,杜绝“三违”现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3、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定期开展了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重点部门存在的重大隐患,要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资金,安排专人督促整改。每周进行领导代班检查制度,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上一篇:人工智能的教育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市场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