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12-04 23:15:46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1

「关键词公共财政;宏观财政;微观财政;公共经济;公有经济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经济学为基础,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财政学也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旧的事物继续存在,新旧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特殊的转型状态。当前财政学教材版本众多,内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在财政学教学中,对经济转型期财政学属性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才能走出困境。

一、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但以私人财政为基础

社会经济部门可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大部门。私人部门包括个人、家庭和厂商,公共部门主要是指广义的政府。研究私人部门行为的是私人经济,或称私人财政。研究公共部门行为的是公共经济,或称公共财政。我国习惯上将私人财政称之为财务,而将公共财政称之为财政。因此,在我国,财政仅指公共财政或政府财政,不包括公司和家庭等私人财政。因此财政具有公共属性,而不具有私人属性。从辩证法角度看,公共性与私人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公共”是“私人”的汇总,“公共”建立在“私人”的基础之上[1].

私人财政源于私人商品,公共财政源于公共商品。根据商品的特征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私人商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私人商品市场上,供求均衡决定商品的最优数量,私人商品的供给曲线来源于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的单个需求曲线横向相加得到。与私人商品不同的是,公共商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公共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纵向加总得到的[2].

对于私人商品来说,效率要求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相同,且等于边际转换率。只要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行良好,就能保证这一条件成立。对于公共商品来说,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因为每个人必须消费相同数量的公共商品,效率要求每个人对所提供的最后一单位的总评价等于社会提供给它的增量成本。当私人商品在竞争市场中交换时,人们对私人商品的评价不会说谎。但是,人们对公共商品可能会隐瞒其真实偏好。这种让别人付钱,自己坐享其成的动机称为免费搭车者问题[3].公共商品的存在使得市场缺乏效率,同时公共商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因此,私人商品由私人部门提供更有效率,而公共商品由公共部门提供更有效率。

私人财政是私人部门为提供私人商品,满足私人需求,凭借私人权利,进行私人支出和私人收入的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公共财政是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凭借公共权力,进行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的经济活动[4].因此,公共财政具有公共属性,不具有私人属性,但公共财政以私人财政为基础,与私人财政对立统一。在财政学教学中,应注意比较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才能使公共财政生动具体,脱离私人财政谈公共财政是抽象生硬的。

二、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

一谈到财政,有人认为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研究这些个体单位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政府同样属于经济的个体单位,而非经济总体,因此专门研究政府的行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相反,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易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5].

经济有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分,财政也有宏观财政和微观财政之分[6].宏观财政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总量进行宏观调控,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共预算,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有进行需求管理的短期财政政策和进行供给管理的长期财政政策。

微观财政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行为。“经济人”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该假设不仅适合私人部门,同样也适合公共部门。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是带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又抱有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舞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主要由两大市场组成:一是经济市场,二是政治市场。经济市场上的行为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企业(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商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7].政治市场主体包括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

微观财政不仅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政府管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政府管制可以分为直接管制与间接管制,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间接管制解决的是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问题,社会性管制解决的是外部性问题,而经济性管制则是为了解决自然垄断与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财政既具有宏观属性,又具有微观属性,财政是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的统一体。财政既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总量的作用,也研究政府作为一个部门的自身行为,还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的直接管制。在财政学教学中,既要看到财政的宏观属性,又要看到财政的微观属性,宏观财政具有微观基础,离开微观财政来谈宏观财政是空中楼阁。

三、现代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但有别于公有经济

公共财政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政府的收支,而是拓展到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因此,公共财政学也称为公共经济学,或者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现代意义的公共财政等价于公共经济。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是按商品特征划分的,而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是按所有形式划分的。

公有经济的典型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后改为国营企业,现在称国有企业。从规模上看,国有企业可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国有企业。我国实行“抓大放小”策略,采取多种方式放活中小国有企业。从类型上看,国有企业既有竞争性国有企业,也有垄断性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国有企业亏损累累,我国实行“国退民进”战略,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垄断性国有企业有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是行政垄断,即采取行政手段,限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维持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的限制减少,但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仍然较多,造成“一等国民是国企,二等国民是外企,三等国民是民企,四等国民是民众”的现状。相对于竞争而言,垄断不增加社会财富,只是将财富从消费者向垄断厂商的转移,相反,垄断减少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损害社会福利。因此,应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尤其要反对行政垄断,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取消对民营企业的种种歧视和限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一种公共商品的公共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路灯照明,并不一定设立国有企业生产路灯。政府是否出资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取决于效率。如果市场更有效率,政府设立国有企业生产公共商品则不可取。混合商品一般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但政府提供混合商品也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比如政府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并不一定要设立公立学校和医院,政府也可以直接补助学生和患者,由学生和患者自行选择学校和医院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

国有企业同私有企业一样,以营利为目的,而公共财政或公共经济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非营利性。国有企业提供的商品一般为私人商品,而公共财政或公共经济提供公共商品,具有公共性。因此国有企业不属于公共财政或公共经济的范畴,相反,国有企业属于私人财政或私人经济范畴,属于微观财政或微观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活动范围是公共经济,而非公有经济,转型经济要求不断强化公共经济概念,淡化公有经济概念。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2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图分类号]F091.91;17091.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45-04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

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 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 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成本一收益比较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尽管不同的阶级、集团、个人对成本、收益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标准,但就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来说,却是生产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标尺,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因而,是一个借以判别、衡量人们的某种行动是否可行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有用工具。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3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4

关键词:范畴;外语;母语;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7-03

众所周知,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讨论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否则,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将根本无法进行。同样,外语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这样才能开展外语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探讨。本文的主题就是对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致,我国无论是在国内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中都使用外语并配备外语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语已经逐步地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外语除了在外交、文化和生活领域外,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价值及其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外语因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或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全球有四五千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汉语虽然博大精深、蕴含内容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至今为止除中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换句话说,汉语还没有达到世界级语言的程度,不能走遍天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这足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离不开世界,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要融入世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占60%以上,这两个依存度表明我国对外经济不能离开语言――外语。我国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一客观事实证实了外语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外语经济学?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我国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外语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及其效益。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外语经济学

这里提出研究外语经济学,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球性语言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母语,还需要使用外语。我们母语的地位决定了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作为语言,我国的涉外经济只能或者说必须依靠外语。因此,没有外语,中国涉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就无从谈起。第二,外语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与语言是有区别的,外语与母语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尤其表现在内涵上。人类是自然习得母语,后习得外语。母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与外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无法运用母语的情况下把外语运用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与运用母语所产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无法相互替代。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运用外语始终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应心得手、完美无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运用外语的经济收益总落后于运用母语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是把它归罪于语言本身而并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因素来对待和研究。第三,外语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单独的变量,其价值的高低和效用的大小、费用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好坏已经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外语资源的如何配置以及外语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但是,这里有必要指出,外语经济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众所共知,语言包括外语,外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语经济学与西方学者研究的语言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外语因素”。外语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经济现象,在其经济活动中几乎始终使用其本国语言而不使用外语。本国语言是经济因素,而外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因素。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研究语言经济学,而不研究外语经济学。二是外语经济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母语是经济因素,外语同样是经济因素,在涉外经济领域中后者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三是我国外语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对外语投入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也只有我国,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配置外语资源。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外语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所以,这里就必须谈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虽说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主流界定。经济学界通常比较认可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一是马歇尔(1890)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是曼昆(2004)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同时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三是穆萨尔森(2003)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这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探讨及界定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外语经济学毕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也可以断定,外语经济学有它自己的研究范畴。

四、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分支,它旨在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这一论述是否科学,最起码它为我们开始探讨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搭建起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平台。

探讨并研究外语经济学自然会有意无意引出外语定义问题,即什么是外语。狭义的外语就是外国语言本身。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二字,不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外语语言本身,否则,外语经济学就变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 不仅包括外语语言本身,还包括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外语活动行为。所以,广义概念则是“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我们之所以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语”分为狭义的外语和广义的外语,主要是因为日常所说的“外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一样就是语言。话虽如此,外语与母语之间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将在本文后面加以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外语”放在经济领域里,“外语”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了,而是同时涉及到涉外经济活动中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

外语经济学这个分支是从“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这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的分工”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深化,所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外语经济学首先把“外语”因素本身作为形成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专门研究语言本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研究外语与母语的不同,以及研究外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肯定不是探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形体与结构的不同,而是探讨它们彼此的内涵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由此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以,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的一切,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在物资层面,它包括所有与生产和产品有关的东西;在社会关系与结构层面,它包括社会制度、宗教、礼仪、教育、家庭、亲属和语言等;在思想层面,它包括智力、举止、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审美观等。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并反映了所有的这些文化层面[3]。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某一门外语同样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母语是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能够自然掌握母语所包含的一切内涵。而外语是后习得,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即便如此,外语人恐怕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是,人们对这两者的掌握永远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就语言本身而言,这种差别反映在经济领域就会给涉外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语语言的研究在于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区别,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的表述差异。

外语经济学仅仅研究外语这个“主体行为的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外语人”和“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因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只要谈到外语,自然就会牵涉到“外语” (包括信息)背后的“外语人”。它不是或明或暗地与“外语人”有关联,而是直接与“外语人” 有关联,并且直接牵涉到“外语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对人及人生的看法、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对外语人的研究在于在研究涉外经济对外语及外语经济的依存度的前提下,研究对外语及其相关文化的掌握程度、拥有的外语水平以及具有的外语能力。对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的研究在于把外语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涉外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质量的影响。

笔者赞成并采用萨缪尔森和曼昆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观点。除了上述分析和研究之外,外语经济学还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外语资源配置。从宏观角度研究,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家整体涉外经济中的外语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从而分析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就是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外语资源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某一项目,要选择什么样规模的外语资源、什么程度的外语资源、投入多少外语资源、以及如何配置外语资源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这就是外语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标准,就是少而精地使用外语资源。少而精不仅指资源的储量少,同时也指对满足需求做出贡献的程度,即作为有效的生产力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语资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析研究外语在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如何界定主要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范畴派”,一种是“范式派”。外语经济学是笔者提出来的,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外语经济学的特殊性,还是倾向于“范畴派”,也许通过将来进行的大量研究会改弦易辙。但无论倾向于哪一学术流派,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得以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24).

[2] 武建奇,霍玉洁.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3).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5

从发展进程来看,由初期的引进、传播逐步转向独立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着名的经济学家倡导、呼吁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尔后通过翻译出版西方和前苏联的教育经济学着作和教材、举办讲习班介绍教育经济学。不久,一批学者便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独立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研究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选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问题展开研究。如80年代关于多元化教育筹资的研究、关于公共教育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合理比例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几乎囊括了教育经济学的所有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方法论,依据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分别采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

从事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队伍的专业背景初期主要是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学者,尔后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学者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伴随着教育经济学(1998年以后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博士授予权单位和研究生的扩大与増加,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队伍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

20多年来,出版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材、数以百计的学术着作和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一批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理论、拓宽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而且己被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经济决策采纳,或者为政府、学校、企业乃至家庭教育决策提供了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研究还有些不足。例如,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宏观层面为主,关注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宏观层面的问题,对教育经济微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机构和组织运行与管理中的经济问题关注不够。研究方法,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有待于完善。在研究性质上大多是应用和对策研究,理论研究,尤其是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具有长远意义和基础性意义的工作,研究者关注得不够。对于现实中的教育经济、教育财政中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教育经济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还不够成熟。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和边界比较模糊。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有的从交叉学科的性质出发界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杨葆火昆1989年)有的强调研究教育中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还有的沿用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将教育经济学的对象界定为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美国]科恩,1989年)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边界。尽管交叉学科研究的客体可能是同一的,区别在于研究视角和所用的理论工具不同,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定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目前国内外教育经济学所使用的范畴,大多是从经济学科和教育学科中移植过来的,这可能是交叉学科共同的特点,即交叉学科许多范畴都是将被交叉的学科范畴加以组合形成其自身的范畴,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有其独立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范畴。从学科体系来看,一方面不同学者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各自的体系都还不够严密。总之,没有形成规范、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

再次,教育经济学之所以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原因之一在于它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西方教育经济学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前苏联和我国学者早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且不说对人力资本理论存在争议,无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不能回答教育经济学的全部问题。于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便借用了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许多相关理论作为工具分析和回答教育经济中的某些问题。总之,教育经济学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在借用西方经济学有关分支学科或某种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时,许多研究,尤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往往采取简单移植或套用的方法,缺乏独立思考。首先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所要回答的问题未加认真分析。其次,它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是否适用于作者所要回答的问题也缺乏认真思考。

学科的基本建设包括明确界定它的研究对象和边界,确立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构建它的基本理论、范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着这一学科的发展,关系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同时它又是一项艰苦、困难、长期的工作,它要求研究者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劳动,并具有广阔的理论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任重而道远。相信中国学者经过长期的努力能够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形成科学的、相对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6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15-02

当前,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研究思路把经济学变成了数学,用定量分析代替了定性分析,把严密的科学论证变成了简单的数学推导,使经济学理论变成了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丧失了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应有的特征,从而导致理论研究的混乱和实际操作的重大失误。因此,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态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数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经济学和数学是性质完全迥异的科学体系

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特殊的科学属性,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定性,该门科学的发展必须遵循与这门科学相适应的内在规律来进行,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上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科学体系,二者的科学特色、科学范畴、研究思路、作用对象和发展规律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但绝不能互相替代。道理很简单,因为两种科学体系的运作方式和发展方向绝对不可能结合为一体,无法想象两种科学体系有朝一日会合二为一,不能改变科学体系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位置,否则就丧失了科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和特殊意义。

马克思在论述经济学的研究规律时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十分明显,如果没有抽象分析,仅仅以客观的具体事物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就无法揭示社会科学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科学也就不具有一般性和指导性的特征,从而也就丧失了科学存在的真正价值。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分析原则和分析规律,才使该科学具有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功能。数学是一种逻辑严密和计算精确的思维工具,运用这一思维工具来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时,可以起到纯粹经济理论研究所无法起到的功效与作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定量化、模型化和简单化,使之能够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诚然,数学语言和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空间,从而推动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但不宜人为地把这种功效与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更不宜用数学分析来代替经济学的分析。在中国当前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不是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有限地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而是数学语言和方法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研究的必要程度,把经济学引入数学,甚至把经济学变成数学,从而使经济学完全变成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的公式和模型的堆积。虽然这些抽象、假定、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对经济活动也进行了貌似严密的推导,但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那就是数学语言和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只起着辅助的、从属的作用。数学语言和方法只是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只是作为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的辅助,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来研究其数量表现。

数学毕竟是一门纯粹的逻辑科学,它是以一套初始假设开始并运用逻辑法则来推导结论,如果初始假设是错误的,无论在假设和答案之间利用了多少复杂的数学,其结论和答案都不是令人信服的。本来有些经济学理论完全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说明问题,但研究者却故弄玄虚,极力用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数学语言和方法表达出来,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人人通晓的一般经济学常识。显然,数学公式和模型并不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学理论活动的真实世界,亦不能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内涵,而经济现象的本质内涵只能通过经济规律的运行才能揭示出来。同时,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是相当复杂和多变的,还可能会受到制度的、道德的、伦理的、文化的、心理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几乎大部分是无法量化的,它们根本不存在数学关系。事实说明,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活动的进展。相反,如果盲目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企图将经济领域的困惑淹没在无穷的数学演算中,这样既无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实践过程也会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二、必须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

任何一门科学只有演化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科学相结合的阶段时,也就标志着这门科学已经达到了完善化的程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只有科学、有效地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才能促使经济学研究朝着定量化、精确化和严谨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科学。不可置否,经济学完善和成熟的最终标志,显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融合。现在问题的争论焦点,不是经济学要不要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如何运用、怎样运用的问题。目前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语言和方法运用的范围过泛过滥。尽管数学也是反映人们思维的一种语言,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学范畴都能转化为数学的语言,有些范畴即使勉强转化为数学语言,也不具有可解性。理由很简单,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问,如果试图将经济学进行非人性化的解释,就有可能使经济学变成一种完全虚构和僵硬的假说,活生生的社会生产活动就会变得机械化、程序化和公式化。

问题的实质在于,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辩证关系。质是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任何质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质,没有量也就没有质,同时质又制约着量。经济学研究中的质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而量只是手段和方法。质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量处于从属地位,起着辅助作用。判断事物性质和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只能是事物的质。尽管定量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如何是不能代替定性分析的。经济学是主人,数学是仆人,主仆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数学不能反仆为主。另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这种变化不仅包括质的变化,而且包括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量的变化则是经常和频繁的。因此,定量分析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条件,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

马克思不仅通晓经济学理论,而且通晓数学理论,他是把数学方法成功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的最著名的先驱者。但是,马克思并不是为运用数学而运用数学,而是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有了定型的把握,即已抽象出可以用数学来表示的范畴体系,并具有数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度量标准,极力探索把理论加以模型化的最佳路径。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其研究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可以说是成功运用数学方法的经典范例。社会再生产过程本来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复杂体,但在马克思的研究模型中,只是表现为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和商品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这种数学模型,十分清晰地表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活动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动态运动规律和条件。这一模型结构的编排,乍一看,似乎很简单,但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极具科学价值的有机组合,表达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深刻的理论内涵。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经济学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定性分析的层次上,势必导致经济学研究的抽象化、空泛化和一般化,从而窒息理论的发展,使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相反,如果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这种分析则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也会导致经济学研究的简约化、片面化和硬性化。因此,数量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必须以经济学所论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基础,数量研究只有从这个基础出发,才不至于走偏。同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也是有条件的。换言之,有些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则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需要进行全面的、一般的定量分析,有些经济学范畴则需要进行个别的、特殊的定量分析。所以,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不管实际需要与否,盲目地、无目的地、一味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去解决经济矛盾和问题,很容易使经济学沉湎于方法论的探讨,拘泥于微观经济体的研究,从而忽略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全局方面的把握与变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经济学的研究引入歧途,甚或走入死胡同,最终导致研究成本的增加和研究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滥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是不能揭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规律的。这是因为经济学理论的运作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各种范畴盘根错节,如果用变量来代表,必然是一个极其庞大而难以处理的数理模型。研究者为了方便起见,就只好减少变量,建立脱离现实的假设。又由于这些假设只是提示一些研究结果,根本无法说明为什么应用和怎样应用的问题,结果使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差,实践者不敢使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思路不仅起不到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概括,反而容易引起经济学理论的混乱不堪。所以,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要实现自身内容的重大突破与发展,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数学语言与方法的应用,应当走出数学化的死胡同,努力实现经济学理论与数学方法的科学结合,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7

1、范畴的含义

“范畴”一词有两种用法:一是指类型、范围;一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后者是个哲学名词,中外哲学家们对此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每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范畴。如哲学中的矛盾、现象和本质、必然和自由,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成本、利润;化学中的分解、化合;等等。可以说,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细胞,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并且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

2、经济法学应当形成自己特有的基本范畴

经济法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经济法学。新兴的经济法学实践性强,应用而广,然而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短,理论上显得有些不足,这是不奇怪的。但这种状况不能充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笔者曾经提出,建立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需要设立两个支撑点:其一,经济法要形成自己一整套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显示出它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其二,经济法的特定概念和原理,除了分别表现于数以十计的经济法律、数以百计的经济法规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应有一部基本经济法集中加以体现,使人们认识到经济法的确是一个整体。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应是一系列特定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有机组合,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几十部经济法律、几百个经济法规的总称。实现这项目标,有赖于完备的经济立法和高度的法学理论概括。

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即基本概念),正是创建科学的经济法的基础工作,属于经济法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迄今为止,中外法学上尚未完全突破这一难题。本文所作的工作,也只能算是初步探讨而已。

二、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途径

1、经济法学范畴群的构成

经济法学的范畴,首先应属于一般法学,其次属于部门法学,同时也兼具有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规范的某些属性。

经济法学的范畴,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可否概括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协调(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发展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揭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375页。)其次是分配权。这里所用的“分配”一词应是广义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在巩固分配关系方面的影响和它们由此对生产发生的作用,要专门加以确定。”(注: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1页。 )西方学者最早提出的经济法概念也是作为分配法的同义语出现的。(注:“分配法或经济法”,见[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再次是安全权。 这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经济安全(既有动态的关系,又有静态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经济法的宗旨和任务。对于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有人强调权力,有人强调利益。我们认为,发展、公平、安全,既反映权力,又反映利益,是权力和利益的统一。围绕着发展、公平、安全,还会产生其他许多范畴,从而形成经济法学的范畴群。

经济法学的范畴,有些是对应的或对称的,如管理与协调、干预与参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准人与市场禁入、垄断与竞争等等;有些是单独使用的,如经营者、消费者、发展规划、定价权、经济监督等等。上述对应的或对称的范畴亦可单独使用,某些单独的也可对应使用。

经济法学的范畴,分别表现于经济法的对象、原则、主体、行为、责任等具体内容之中。

经济法学的范畴,一部分要从经济法的实在形态中提炼出来,另一部分可从其他学科领域借用过来,经济扬弃、磨合,形成一体。作为发展中的经济法学,不排除运用某些公法、私法混合的范畴。

2、构建经济法学范畴群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1)经济学的范畴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经济法学研究经济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经济与法的关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大量的经济学范畴,如计划、预算、价格、成本、企业、竞争等,必然被运用到经济法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法学的角度去考察,例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研究经济法问题,应当从经济到法律,再从法律到经济,而不是从法律到法律、从法学概念到法学概念。经济法是经济与法律的有机结合,不好说是几分经济、几分法律。近几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法和经济学”(学科,课程,教科书),既是经济学界也是法学介发展较快的一个新领域。西方有识之士正确指出:“经济学科和法律学科分离,是与两者的内容不相协调的。不论是制定经济法,还是实施经济法,都应该有一些法学家小组和经济学家小组密切合作,共同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经济法出力。”(注:见[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

(2)行政管理学与经济法学的密切关系

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机关如何依法管理国家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中,对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就是依法(发展计划法、预算法、税法、金融法、审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对外贸易法等等)管理国民经济,由此产生了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经济法学、行政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国家经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我们不妨简称之为经济管理职权,也有人认为可称之为经济权力、经济职权)。

如果说,经济法学从经济学中借用经济收益、交易成本一类基本范畴的话,那么它人行政管理学中则借用行政权力、公共管理一类基本范畴。

(3)法学一般范畴和民法学、 行政法学等相邻学科的若干范畴在经济法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法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法学的基本范畴有:权利、义务、责任,等等。法学又分为许多具体学科,如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各门法学分支学科都会形成反映本学科特点的一些基本范畴,同时也可能交叉使用若干共同的范畴。不能认为,各门法学分支学科中的概念绝对不能相通。如果这样,那就无异于否认了法学一般范畴和原理对各门具体法学学科的指导性意义。这实际上涉及到法学资源如何共享的问题。

经济法学可以引用、参考民法、行政法等相邻学科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并对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赋予新的含义或解释,但不应简单照搬或机械套用。如有些场合可用“经营者”一词概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不必将“企业法人”改为“经济法人”。又如可称“纳税人”为“义务主体”,而不必称为“受控主体”或“管理受体”。某些材料将“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具体内容简单套用到“经济法律关系”的阐述中,无法把真正的意思表达清楚。

(4)从经济法律、法规中提炼出反映经济法特点的法律术语

抽象的法律概念往往存在于实在的法律形态之中。既然经济法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取材于丰富的经济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什么能以

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概括出一个整体意义上或实践意义上的经济法,关键在于它们在法律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检讨起来,这项理论提炼工作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的法律部门、法学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法、经济法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而我们的研究工作不必局限于现有的经济立法,还须有一定的前瞻性。比如,在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经济等崭新的、敏感的社会经济问题,必将对经济法、经济法学发生深刻的影响。

三、经济法学若干基本范畴分析

1、关于经济法的对象

民法调整民事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特定”在哪里?就在于国家因素影响-管理和协调。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国民经济运行关系”或者“经济管理与经济协调关系”可否作为表现经济法对象的范畴?对这一事关经济法的基本格局的理论前提,尚需详加论证。

西方国家用“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来表述经济法的对象是贴切的,国家因素与市场经济、政府与私人资本、公法与私法,的确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关系。在中国经济法律(如《价格法》)中,“干预”一词往往作狭义的理解。1993年11月4 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9月12 日中共十五大的报告再次指出:“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1992年7月23 日国务院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第五章“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中明确规定:“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因此,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行为统称为“干预”,似乎不很确切。称“管理和协调”是否会更全面一些?若只说“协调”,似乎又觉得国家作用的分量提得不够。西方的经济法是从右边走过来的,放得太开了,不得不管;中国的经济法是从左边走过来的,管得太多了,不得不放。当代世界,没有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与之相适应,单靠纯粹的私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加上综合的调整方法,造就了崭新的经济法。

2、关于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的目的是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包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平衡,谋求国家经济(包含金融)的安全。经济法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国民经济发展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平衡法、国家经济安全法。为实现此种眼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的目标,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兼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因此,“发展权”、“可持续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经济安全”、“宏观调控”、“经济民主”。等等可否作为反映经济法原则的范畴?与传统民法相比,经济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社会本位观、社会公共性。

关于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现实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注:见199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所以,“经济安全”应作为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以往有关经济法的著作中对此重视不够。

社会主义经济法与资本主义经济法相比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西德1967年出台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提供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控制的松散的法律框架”。(注:见张精华:《德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该法关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平衡、对付经济危机的措施等等规定,包含了发展、公平、安全三项指导思想,值得借鉴。

3、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规制下的国民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具体可包括:

(1)国民经济管理者。 国家管理经济直接出面的是各级政府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还有负责审批计划,预算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投资者。政府、法人及其他组织, 公民个人均可依法投资于企业、公司,成为股东。《公司法》上称之为“投资主体”。

(3)经营者。主要组织形式为企业、公司、还有个人。企业、 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必须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努力。《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价格法》等将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统称之为“经营者”。投资者与经营者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

(4)用户、消费者。这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了这两个名称。

(5)劳动者。 这也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经济组织内部主体。

(6)其他主体。如: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中介机构,行业性自律组织等。其中,有的可归入经营者之列,有的属于官方或半官方管理机构。

以上主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假如我们不是简单沿用民法学中的公民、法人、合伙和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等主体名称的话,那么,“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社会性团体(非政府经济管理组织)”、“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等可否作为表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畴呢?应该说,这几个概念反映的角色定位在经济实践中还是明确的。

4、关于经济权利义务

在一定经济体制下,上述主体分别参加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义务。由于主体参与不同的关系、居于不同的地位,其权利义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管理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权,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职权、职能、职责、权力、权限等术语,它们都包含着权和责两个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另一类是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权利、权益、经营自主权、义务、责任等术语,这类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往往是对应的。如是这样,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可否分别用“经济管理职权”(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市场活动主体)来表示?有人觉得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含糊不清,其实还是清楚的。经济法关于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述方法,既不等同于行政法,又不等同于民法。

曾经听到一种议论:经济法是管政府的,还是管企业的?我们认为,政府和企业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两大基本主体。经济法确立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有效实施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法确立企业的法律地位,规范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企业的经营权,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而使之避免滥用自主权。这里,我们试图把“控权说”和“平衡说”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实际生活正应如此-国家(政府)享有的是公权力

,企业享有的是社会自治权力;既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又要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考虑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关键在于正确安排政府、企业以及作为中介的市场之间的关系。《199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指出:“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概念很广泛,包含政治、社会体制及其整体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成员-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和金融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令人瞩目。”(注:转引自左中海主编:《日本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前言”第5—6页。)这段话颇有启发意义。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关系的最佳定位,明确政府的经济权力是什么和政府应当做什么、企业的经济权利是什么和企业应当做什么,这是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5、关于经济法律行为

经济法律行为是指经济法规制下各类主体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按主体划分,有国家(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国家(政府)行为中,有参与行为与管理行为;在国家(政府)管理行为中,有宏观调控行为与市场规制行为;在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有管理监督行为与接受管理监督行为。以下作些具体分析:

(1)市场竞争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求投资者、 经营者按照市场导向,以公开的方式、合法的手段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政府要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在这个领域,民法与经济法可以发生交叉,但政府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适度干预经济生活则已超出民法行为。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这又是经济法与传统行政法的一个区别。故而经济法具有社会性与市场性双重要素。

(2)国家参与行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参与国民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为突出。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导,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财富中占最大比重(尽管可能降低这种比重)。在中国,国有资产的运用分为三块:一是非经营性资产,如行政等公共开支,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二是经营性资产的大部分,用于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资源稀缺的或自然垄断经营产业、企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三是经营性资产的小部分,用于一般商业性的投资、参股。国有资产的形成、运用和管理,国家(政府)作为投资者、服务者参与国民经济活动,体现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特点,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均具有两重性:发挥经济性功能与政策性功能,适用民法与经济法。传统观点仅仅把国家参与看作是特殊的民事行为,那只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3)国家管理行为。又可细分为:第一,宏观调控行为。 国家通过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价格总水平控制等,对民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求得总量平衡,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如前所述,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强调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的突出特点和重要任务,传统民法、行政法未能涉及这一领域。

第二,市场管理行为,或称市场规制行为。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物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在这些方面政府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市场管理主要是直接干预,但不能超越行政权力直接干预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市场准入(登记,发放许可证、执照、合格证等),像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即应属于市场禁入之列。应当注意,不要把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都看作是宏观调控。

经济法律、法规中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经济监督,如审计监督。它属于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呢,有时两个因素都有,但它往往既不同于宏观调控,又不同于直接管理。可以认为经济监督属于经济管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经济法中常用“监督管理”一词,实际上管理者与监督者有时为同一主体,有时为不同主体。

(4)涉外经济行为。积极发展对外开放, 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趋势,随着国民待遇的逐步实施,国内经济活动与涉外经济活动的规则亦将逐渐走向统一;上述市场竞争、国家参与、国家管理三种基本行为,都会涉及到对外经济问题。然而,涉外经济关系总会带有某些特殊性,如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管理外汇等,不能完全套用国内经济关系的规则。因而,涉外经济活动仍可单列为一种行为。

以上三种一般或基本经济法律行为和一种特殊经济法律行为,用哪些范畴来表示呢?“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国家干预与国家参与”、“宏观调控”、“市场准入”、“经济监督”、“国民待遇”等,是否能够表达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关系?经济法律行为是一种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对这个高度抽象的概念,我们的研究工作是要把它具体化,由静态的规范法学走向动态的行为法学。

6、关于经济法中的责任

研究经济法中的责任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违反各种法的责任一般规定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形式。经济法律责任制度,目前只是以上三种责任的综合体。有人提出使用:“经济责任”这个词,其实经济责任的意思广泛,可以是正面的要求,如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制、资产责任制;可以是事后追究的责任,如民事责任中的赔偿、行政责任中的罚款、刑事责任中的罚金都属于经济责任。二是,经济法律、法规中有些关于奖励的条款(如《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这种激励性机制是很有特色的,但它不属于责任范畴。假如立法,鼓励或奖励条款可安排在“总则”部分,不一定要与责任对称;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法也可对应地安排“奖励与惩罚”专章。

没有法律责任这一部分规范,经济法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前面规定主体的地位及权利义务。主体的行为规则,后面规定主体的责任,前后呼应,合乎逻辑。困难在于,如果不沿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个名词,有什么新的概念或范畴能够概括经济法中的责任规范呢?事实上,经济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和定金罚则等已超出了传统的民事责任和传统的行政责任的框框。我们的着眼点似应放在探讨三大法律责任在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上。西方学者研究认为:“除行政、刑事、民事等几类传统的但又都具有经济法特有色彩的制裁外,经济法也采用了适合组织经济目的的特殊制裁。此外,经济法还使民事责任原则有了新的色彩。”(注:见[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比如,因经济活动主体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市场禁入、取消税收优惠、不提供贷款,惩罚性赔偿,因经济管理主体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行政机关改组,给受损害的企业予以财政和经济补救,等等,就反映出经济法的特有的效果。

四、要把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纳入一个科学的立法框架之一

如前所述,范畴为一门科学的细胞,而原理则是把一个一个范畴联结起来,组成有机整体。比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必须维护公平竞争,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即是原理。范畴着重表示事物的联系,原理着重表示事物的发展。有了范畴和原理,就能够构建经济法的理论体系。

把经济法的理论形态演化为规范形态,要求作出中国经济法的立法体系安排。笔者初步设想如下:(一)总则(经济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二)国民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三)经济权利和义务;(四)市场竞争;(五)国家参与;(六)宏观调控;(七)市场管理;(八)涉及经济活动的特别规定;(九)法律责任“(十)附则。

微观经济研究的范畴篇8

关键词:产权;行业;协会;利益

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产权理论占据重要的地位。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依据产权范畴,论述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产权交易的基本涵义,突出地强调没有产权界定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权理论的研究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更加增进了应用性。2009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和新知研究院主办的‘新知研究院2008--2009年度课题交流与经济形势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指出:“党的十七大制订了新时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在新时期,为了构建更加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我们应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继续推进和进一步搞好新一轮的产权制度改革和主体财产权的构造。”本文拟从现代产权范畴的界定出发,具体讨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行业产权的性质、意义和运作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一、对于产权范畴的界定

作为已经风靡全球的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本人并没有对产权给以明确的定义。在科斯定理的传播中,产权范畴的定义是科斯的一些追随者根据科斯著述和法学原理作出的,他们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

重要的是,经济学的产权范畴界定不能依据法学的理论阐释,更不能跟随在法学的产权范畴的界定之后再界定。相对法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更为基础的研究学科。或者说,任何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学范畴界定,都应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学范畴界定的基础上。因为,经济关系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人类的经济关系属于社会经济基础,而法学研究的人类的法律关系则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无疑,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在由科斯兴起的现代产权理论研究中,不论是科斯本人,还是科斯的追随者,似乎都没有搞清楚社会经济关系与社会法律关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是将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混淆在一起,这样形成的结果是既不利于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也不利于法学对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如何进行法律调整方面的研究。身处复杂的社会之中,撇开法律关系进行经济研究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有了对于基础经济关系的确定,才能有相应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和法律对于人们经济生活中各种权利的维护。

如果产权就是指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个人或组织拥有的法律权利,那么,这就是法学范畴而不是经济学范畴。尽管清晰的法律产权可以很好地有助于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但经济学研究的是更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此而言,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为法律确定清晰的产权提供理论基础的。如果产权就是指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那么,这一定义之中还隐含着不同法学体系理解的重大区别。当今世界,法律分为大陆法和英美法。从大陆法看来,产权本身是不可分的,一物只能有一个产权,作为产权拥有的客体,一般是有形物。而英美法中的产权客体,不仅是有形物,还可以是某项权利。这样的某种权利的产权涵义是复杂的,它可以用来指某人具有的权利,也可以用来指某群体具有的权利,并且这方面的权利都与财产占有无关。譬如,某人或某群体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他或他们一旦受到噪音的骚扰,就会使他或他们完全与财产无关的权利受到侵害,或者说使他或他们这方面的产权受到侵害。这样举例讲,可能比科斯在《联邦通讯协议》一文中的举例更确切。

科斯举的案例是:当火车驶过一片种有树木和庄稼的土地时,机车排出的烟火经常引起周围的树木、庄稼着火。如果这块土地属于农场主,农场主就有权禁止火车排放烟火,火车若要排烟,火车的所有者就必须向土地的主人赔偿一定的费用。相反,如果火车主人具有自由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权力,那么农场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车释放烟火所导致的火灾造成的损害,进而要求火车不放烟火,就必须向火车主人支付一笔费用,以使火车主人愿意并能够不排烟火,甚至停止运行。

科斯用这样的一个案例试图说明,更有效地消除外在性,用市场交易的方式实现赔偿,前提就在于明确产权。仅就此案例而言,科斯强调的明确产权,是指明确法律赋予的产权,而且这种赋予是带有任意性的,并不具有经济学研究针对的客观性。在科斯看来,要么可以赋予农场主产权,要么可以赋予火车主产权,只是二者之中必须明确一个拥有产权;明确农场主有禁止火车排放烟火的产权,火车若要排烟,火车主就必须向农场主赔偿一定的费用;明确火车主具有自由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产权,那么农场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车释放烟火所导致的火灾造成的损害,进而要求火车不放烟火,就必须向火车主支付一笔费用。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明显地抹杀了产权应当具有的客观性。农场主拥有土地,就必然拥有土地不受侵害的权力,这是客观决定的;而火车通过这块土地,法律并不能赋予火车主释放烟火而又不负责任的权力,这也是客观不能允许的。因而,只可能是肇事的火车主向受到损失的农场主赔偿,不可能是农场主失去保护自己土地的权力向肇事的火车主赔偿。产权在法律上的明确并不能任意而为,并不能缺失或违背经济关系具有的客观性。科斯为说明产权明确的重要性,任意举例,违背事实,恰恰表明接受科斯产权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还具有十分明显的幼稚性。科斯关于产权的著述,虽然引起了经济学界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甚至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科斯从法学的角度认识的产权范畴还是与需要从客观性出发的经济学对于产权范畴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经济学的认识源于人类客观的经济生活,经济学认识的发展源于人类客观的经济生活的发展。科斯的产权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经济学的产权研究仍需要从经济生活实践出发,坚持经济学范畴的客观性,不能跟在法学概念的后头,迷失经济学研究的性质。科斯最大的贡献就是向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可深入研究的不同以往所有权范畴的产权范畴。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将产权范畴等同于法学的产权范畴是不妥的,尽管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将产权范畴等同于所有权范畴也是不能允许的,那将是完全忽视了产权范畴和产权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明确,对经济学范畴的认识只能源自社会经济生活,而不是源自经济学家的头脑。各种经济学范畴都是对经济生活的客观内容的抽象认定。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了,经济学范畴才会有新的变化。所有权范畴在经济学研究中,是对20世纪中期以前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反应;而后,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了,才应运而生出现了现代的产权范畴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新的认识和概括。如果没有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复杂,也就不会产生相对所有权范畴更为复杂的现代产权范畴。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界定,现代产权范畴是现代高度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反应,是在所有权范畴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经济学范畴。产权涵盖所有权,所有权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远不及产权,相比所有权,现代产权范畴具有更为丰富的客观认识内容。

第一,所有权只表示对于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权力,而产权则表示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利益维护的权力。比如,不受噪音的干扰,也是一种利益要求,可以表述为是一种产权。再如,在召开会议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要求空气清新,尽管会议室并不属于前来参加会议的人所有,会议室的空气也不是归这些人所有的,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即为了维护自身的这方面的利益,所有来这里开会的人都具有要求空气清新的产权。简言之,所有权表示的是财产权,产权表示的是利益权。由于财产权是包括在利益权之内的,这就决定了所有权是包括在产权之内的,即凡是所有权都可称之为产权,而产权却不可都称之为所有权,产权比所有权的概括范围大,并不仅限于表示对于财产的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权力,凡是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有产权。

第二,作为财产权,一个所有权不能衍生出另一个所有权;而作为利益权,一个产权却可以衍生出另一个产权。例如,一家公司拥有一家酒店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是唯一的所有权,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这家酒店的财产所有权;但是,这家公司却可以将这家酒店租赁出去,使自己拥有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之外,又衍生出一个租赁性质的酒店产权,归属这家酒店的租赁者拥有,而且,酒店的租赁者要凭借这一产权进行市场化的经营获取自身利益和维护自身利益。

第三,在一定的时点上,表示财产归属的所有权不能分割,属于谁的就是谁的;而在一定的时点上,表示利益存在的产权却可以分割,可分割成不同方面的产权。例如,在某一时间某一条生产线归属某企业所有,这是不变的,也是不可分的;但是,同时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作的5名工人,却可因分工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产权分割成5个部分,每人拥有其中一部分生产产权,并由此决定自身工作利益的存在和获取相应报酬的利益要求。

第四,现代产权的界定比传统所有权的界定更为精细准确。例如,在以前,某人拥有一亩地的所有权,基本的含义就是说某人拥有了这一亩土地的地面;而现在,用产权界定,就可能要明确这亩地的地下10米以下和地上10米以上不属于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土地的既定使用性质不能改变,等等。

第五,对于既定的财产,可以说所有权只有一个;而产权在既定的利益上可以形成产权束,即形成众多的产权利益的同时存在。例如,一条皮带,只有一个所有权,归一个人使用;但一个城市的公众,对于这个城市,在关切他们的自身利益上,却拥有不要噪音、环境绿化、大气清新、水质安全、清洁卫生等等多方面的公共产权,形成一种内容丰富的产权束。

总之,不同的经济学范畴是对不同的经济生活内容的反应。因此,准确地讲,“产权是一个在当代应运而生的范畴,它可以表示所有权的全部内容,更可以比所有权范畴描述更多的经济权益要求。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定义:产权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归属所需要的基本维护权力。简而言之,产权就是利益权,而不单纯是财产权,有财产可以有产权,没有财产也可以有产权,只要有利益归属存在,肯定就有产权存在。”现代产权范畴的出现,其对现代经济生活内容的概括反应,客观上已经不同于传统所有权的反映内容。所有权可概括为是财产权,而现代产权则可更大范围概括为是利益权。经济学从只研究所有权到既研究所有权又研究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应,是现代经济学进步的表现,展现了现代经济学比传统经济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在科学界定现代经济学的产权范畴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行业产权问题。

二、什么是行业产权

产权是利益权,行业产权就是维护行业利益的权力。行业不同于企业,并不是归属谁所有的,但是,有行业利益的存在,就有行业产权的存在。行业产权代表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存在。这种产权是具有集合性的公共产权,不是可以分散给行业内的各个企业的,而是相对于行业的存在而存在的。根据行业的市场分类,相应有不同行业类别的行业产权。

(一)垄断性行业的行业产权

垄断性行业包括自然垄断行业和经营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是指电信、自来水、供电铁路等行业,经营垄断行业是指公交、民航、军工、造币、市政等行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垄断性行业都是由各级政府创办的公营企业经营的,民营企业只有在政府特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并不占主流。占主流的公营企业分为中央公营企业和地方公营企业,分别控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这些行业,是为了使这些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起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垄断性行业产权代表了垄断性行业的整体利益。但与其他行业产权不同,这些垄断性行业的产权是直接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挂钩的,正因如此,这些行业才需要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经营。但是,这些垄断性行业的产权仍是独立存在的,也仍是需要本行业企业精心维护的。像电信行业,虽是自然垄断行业,但也要通过各地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其行业的产权必须在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像军工行业,属于经营垄断,没有或者说不存在外在的竞争压力,但其技术的研发决定行业的命运,只有不断地研制出新型武器,才能保持行业的活力,所以,不断实现高水平的技术进步正是这一行业的利益所在,正是这一行业产权所要维护和行使权力。城市的出租车属于公交系统,不能民营化,必须控制在各地政府的公营企业手中,尤其是租车价格,更是要由各地政府直接控制的。在这一行业,更是具有整体利益的存在,行业产权需要得到非常妥善的运作,才能起到维护全行业整体利益的作用。

(二)寡头垄断行业的行业产权

寡头垄断行业是指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本行业经营的行业。这几家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和产品价格。寡头垄断行业的形成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而且,寡头垄断企业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垄断企业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行业的形成。

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由于企业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无论怎样,一家企业的行为都会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影响整个行业市场。所以,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本行业其他企业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每个作为寡头垄断者的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由此可见,在各个寡头垄断行业,都是存在十分鲜明的行业利益的,即都是具有客观的强烈的行业产权要求的。

正是由于寡头垄断行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依存性,在寡头垄断行业的市场中,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被明确认识到的,因此,这种行业的整体利益是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的。例如,某一家钢铁企业降低价格或扩大销售量,其他钢铁企业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就使得任何一家钢铁企业作出某项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整个行业的具体反应,并对这种行业的反应作出估计,而不能不考虑维护全行业及自身的现实利益问题。

与垄断性行业产权相比,寡头垄断行业产权的市场表现更加明显。从最简单的行业关系讲,在这种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必须做到自觉维护行业产权,任何企业都不敢损害行业产权,因为每个企业的命运都是和行业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

(三)竞争性行业的行业产权

竞争性行业是指一个行业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行业。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这一类行业中的企业称之为垄断竞争企业。

在竞争性行业中,企业数量较多,每家企业都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因此,单个企业产销量的变化对于其他企业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假定,某一家企业决定有限度地降低其产品的售价以扩大销售量,于是其他同行业企业就会由此丧失一部分客源,但该企业所扩大的销售量在整个行业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再加上高度分散。因而其他企业并不会明显感受到这种竞争性的影响。

在竞争性行业中,实际各个企业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企业之间的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未必相同。但在竞争性的行业市场中,竞争总是激烈地存在着,企业之间往往竞争过度,甚至,在竞争的前提下,采用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从事企业经营活动,从而损害竞争对手的企业利益和本行业的整体利益。这也就是说,在竞争性行业,企业最容易忽视行业利益,也最容易损害行业利益。因此,在这一类行业,强调行业的利益和行业产权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而且,在这一类的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竞争性行业中的企业过度竞争会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使本行业处于弱势行业之中。有的企业产品售价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就这样,还仍在用低价格的杀手锏逼迫本行业其他企业进入微利经营的态势,使整个行业处于毫无发展后劲和希望的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充分地表明了在这些行业,行业产权尚未被运作起来发挥应有的维护行业利益作用。所以,在高度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竞争性行业,必须遏制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将行业产权很好地运作起来,将行业产权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行业产权的运作

与市场专业中介机构不同,社团法人性质的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等是社会中介组织。这些以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形式存在的社团法人是非营利机构,即不能像企业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一样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这类社团法人性质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存在是必要的,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必不可少的,设立这一类的社会组织对于增进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十分重要。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社团法人性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本应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管理不到位,目前在这一类社会组织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其中,对市场危害性最大的问题是,打着非营利组织的旗号从事市场营利活动,利用社团法人具有的公信性蒙骗企业,巧立各种名目向企业收费,或逼迫企业为其组织的各种活动买单。“近年来有些行业协会挂靠在某些政府部门下,用各种方法迫使使企业入会,收取高额入会费,还通过‘评比’、‘排名’、‘认证’‘会展’等手段,向企业乱颁证、乱收费,在自毁信誉的同时,也使主管部门的权威受到严重损害。”这样一来,企业对于名目繁多的这一类社团组织不是欢迎,而是烦不胜烦。从企业对这一类组织的排斥看,目前清理整顿这一领域是迫切需要的,否则,长此以往,将会给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今后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中,必须坚决地制止所有的社团法人非营利机构从事违背其存在宗旨的市场营利活动。

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对于规范市场具有其他监管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强化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是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强化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各个行业从维护本行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自觉地约束本行业的企业行为,严肃诚信,奉献社会,安分守法。要做到这一点;即保证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的规范和具有显著的成效,在各个地方,都需要积极发挥地方商会的作用;各个行业中,都必须组织成立规范的行业协会。

在此,我们先不研究地方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和作用,只是侧重讨论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业协会对于行业产权的运作问题。行业利益需要行业协会维护,这是成立行业协会的必要性,而行业协会正是依靠行业产权来实现对于行业利益维护的。一般都不需要再专门立法规定行业产权归属行业协会掌握,在行业协会成立的章程中就可以十分肯定地明确这一点。行业协会依据行业产权维护行业利益,是通过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作用实现的,是表现为有组织的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达到目的的,不是依靠政府作用对于企业进行更强制的约束,更不是运用法律手段制止本行业企业的不当行为的。行业协会唯一拥有的权力就是行业产权。

将行业协会等同政府部门,或是将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捆绑在一起,都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允许的。而且,即使是不捆绑,行业协会只是完全依赖于政府做事,离开政府力量就一事无成,那样,也是取消行业协会的存在,也是没有有效地发挥出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行业协会的存在需要运作行业产权,而不是其他什么权力,明确这一点,才是产权理论研究的一个贡献,才是行业规范发展的一个条件。至于如何运作行业产权,开展行业协会的工作,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

中国包装联合会就是中国包装行业的行业协会。在其章程中规定的主要业务是:落实国家包装行业方针政策,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包装行业管理和指导工作;制定包装行业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开展全行业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发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和授权进行行业统计、行业信息;创办刊物,开展咨询;组织人才、技术、职业培训;组织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等;经政府部门同意,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指导、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经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参与国家投资或国家控股企业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参与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有关工作,参与企业产品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参与指导包装产品市场的建设;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其它任务等。

中国包装联合会章程规定的具体业务范围,可以给我们研究探讨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的基本工作要点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对其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行业协会维护行业利益,运作行业产权,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展开行业自律的垄断性预防,即要对于防止行业市场垄断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中国新制定的反垄断法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法律禁止的垄断行为。行业协会违反法律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反垄断法做出如此明确而严厉的规定,将强化行业协会的产权运作,对于实现在反垄断方面的行业自律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稳定本行业的供求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行业的发展,行业利益对于企业的存在是一种整体利益,即行业产权是比企业产权更高一个层次的产权。确认这种行业利益与行业产权的存在是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客观基础,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必须自觉服从行业产权的管理。如果某一个行业的企业盲目地扩大供给,那么不仅可能造成行业内的一部分企业的严重损失,而且会扰乱整个行业的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中的每一家企业都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自律性的行业管理是由行业协会实施的,在维护行业利益的前提下,行业协会可以具体运作行业产权,做好日常的协调工作,有效地控制本行业的产品供求,达成行业内企业间的认识一致,不搞过度竞争。

再次,行业协会运作行业产权要规范本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技术指标是行业自律的重要内容,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企业就无法实现生产的规范和现代化的管理。而这种技术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要由行业协会组织负责落实的,行业协会起到的不是政府管理作用,而是行业产权的对于本行业生产的约束作用。

而且。行业协会需运作行业产权保护行业信誉。不能让已经出现的局部的问题扩大为行业的问题。比如,如果有一种热水器出现伤人事故,热水器行业协会就要立即行动,不能让这次事故影响到整个热水器行业的生产。行业产权的运作必须向全社会澄清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尽力保障本行业继续正常生产,不受局部问题的影响,坚决地维护好本行业的整体利益。

最后,最重要的是,行业协会需运作行业产权维护本行业的产品及服务质量。质量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准许证,不是更高标准的要求,行业协会要在这一基点的问题上做好工作,发挥行业产权的约束作用,促使本行业内每一家企业都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超过市场允许进入的标准。或许,行业协会依靠行业产权还能发挥更多更重要的具体作用,但我们认为,不论是哪一个行业的行业协会,只要能将维护行业利益的基点问题解决好,将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的工作做好,在目前阶段,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参考文献

[1]张怡恬,我国产权制度研究结出丰硕理论成果[N],人民日报,2009—7—24(7)。

[2]刘诗白,论中国的社会主义产权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9,(7)。

[3]R·库特,法与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4]钱津,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经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钱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8,(2)。

[7]李松,“官办”协会角色质疑[J],瞭望新闻周刊,2007,(26)。

上一篇: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排查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