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经济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2 23:44:27

弹性经济学概念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1

[关键词] 经济分析数学应用导数积分

一、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导数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工作中,也存在变化率的问题,著名的边际分析就是用求函数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变化问题的。在经济学中,如果某经济指标与影响指标的因素之间成立函数关系,那么称导数为的边际函数。

1.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习惯用“平均”和“边际”两个概念来描述一个经济变量对于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情况。平均的概念表示在自变量的某一个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边际概念涉及的某一值的“边缘上”的变化情况。显然,平均值随着的取值范围不同而不同,边际概念表示当的改变量趋于0时,的相应改变量与的比值的变化,即当在某一给定值附近有微小变化时,的瞬时变化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边际变化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

(1)边际成本分析。若生产某种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可导,则边际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是总成本函数关于产量q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成本,因此,边际成本近似地表示为。假设某种产品成本函数C=(C为总成本,q为产量),其变化率=即称为边际成本,(q0)称为当产量为q0时的边际成本。西方经济学家对它的解释是:当产量达到q0时,生产q0前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添的成本。

(2)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即边际收益是总收益函数关于销售量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

假如已知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收益R(元)是销售量q(吨)的函数,,现欲知生产50吨该产品时的边际收益,那么,边际收益为,当=50时,。

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50吨时,再销售一吨(即=1)所增加的总收益为199元。

(3)边际利润分析。边际利润与边际成本类似,其定义为总利润函数关于销售量q的导数,即。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所增加的利润L。

这里需要强调:边际利润与利润是不同的概念,即边际利润小于零,它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如再销售一个单位(即=1),则总利润将减少;此时,企业可能是亏损,也可能是盈利,即总利润减少不一定是亏损。而即利润小于零,则意味着:当销售量为q时企业是亏损的。

2.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函数在点处的相对改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改变量之商的极限,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弹性。弹性概念在经济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

经济学中,把需求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率称作需求弹性,也称其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是刻画当商品价格变动时需求变动的强弱。由于需求函数Q=Q为价格的单调减少函数,与 异号,p,q均为正数,于是皆为负数。为了将需求弹性表示为正数,于是采用需求函数相对变化率的反号数来定义需求弹性。

设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为q,价格为p,需求函数Q=Q可导,则称为该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其经济含义是: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例如某商品需求函数为,为了说明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关系,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求需求弹性函数;第二根据价格的不同,分别求出p=3,p=5,p=6时的需求弹性。解决的办法是:

第一,利用需求弹性定义,则;

第二,当p=3时,,。

其经济含义是:

(1)=1,说明当p=5时,价格与需求变动的幅度相同,即当 p=5时,价格上涨1%,需求则减少1%;价格下跌1%,需求则增加1%。

(2)=0.6

(3)=1.2>1.说明当p=6时,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p=6时,价格上涨1%,需求减少1.2%。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应充分了解所经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正确把握商品的价格。这样既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在高等数学中,求积分与求导数或微分是互为逆运算。不定积分是求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求和式的极限。积分在经济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经济活动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已知函数的导数或微分,求这个函数或求总量的问题,例如利用积分可以解决最值及资金流量的现值问题。

1.最值。在经济应用中,求平均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等都是最值问题。如已知边际成本,求产量为q时的总成本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C0为固定成本);由边际成本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成本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样道理:已知边际收益,求销售量为q时的总收益函数,即求原函数的问题,也就是求的不定积分,总收益,当销售量q=0时,总收益为零,从而积分中的常数为零,所以总收益函数为;由边际收益求产量由a增加到b时总收益的增量,就是求定积分。

同理:由边际利润,求总利润,是求不定积分;求由a到b利润的增量是求定积分。

2.资金流量的现值。如果某项投资的收益分若干期(通常是以一年为周期),那么每期期末的收益会有所不同。这种每期期末的收益就称为“资金流量”(或“收益流量”)。假设各期的收益流量分别为R1,R2…,Rn,那么对于第i期期末资金流量Ri,其现值Pr0是多少?亦即未来的收益现在值多少钱?假设利率为r,可得到如下结论:

(1)在离散情况下,第i期期末的收益流量Ri的现值为,全部n期的收益流量的现值应为和式i;

(2)在连续情况下,资金流量是时间t的函数。若t以年为单位,则第t年的资金流量为,在很短的时间间隔[t,t+dt]内的资金流量的近似值是dt,利率为r,其现值应为;到n年年末资金流量总和的现值就是t从0到n的定积分,即。应特别指出,当每年的收益流量不变时(记为常数A),则。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假设连续收益流量每年为a元,持续5年,且年利率为r,问其现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公式求得由0到5的定积分,如此便可以求得现值。

综上所述,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对其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将数学作为分析工具,不但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精确的数值,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以给企业经营者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这也是数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应该掌握相应的数学分析方法,从而为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2

关键词:导数;边际分析;需求弹性;Logistic模型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这门学科与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作为高等数学基础内容之一的微分学,它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也是经济工作者和决策者进行实践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这里从导数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边际分析和需求弹性分析,然后介绍了Logistic模型在微观经济应用。

1导数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导数的概念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快慢,把导数这一概念放到经济学中,就是边际函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涉及到边际成本,边际效益,边际利润等。y=f(x)在x=x0处可导,该点的导数定义为,当x=1时,即x0改变了一个单位,且x=1相对与x0是一个很小的量时,近似得到f(x0+1)≈f(x0)+f '(x0),可以看到边际函数反映了一个经济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后会引起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化f '(x0)个单位。例如,已知总收益函数为R(Q),Q表示销售量,边际收益MR=R'(Q),在Q=Q0时,MR|Q=Q0=R'(Q0)表示当销售量为Q0 时,再销售一个单位的商品总收益会改变R'(Q0)个单位。

函数y=f(x)在x=x0处可导,函数值的相对该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对该变量之比 ,称为f(x)从x0到x0+x两点间的平均相对变化率,也称为两点间的弧弹性,当x0时, 的极限称为f(x)在x=x0处的相对变化率,也称为x=x0的点弹性,记为 。因为y=f(x)在x=x0处可导,且f '(x0)≠0,有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近似地变化了,从中可以看到,弹性反映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灵敏程度,它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作为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时他会考虑商品价格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来判断当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总收益会增加还是减少来安排下一步的生产。例如商品的需求函数Q=Q(P),P为价格,Q表示消费者的需求量,因为Q=Q(P)是随价格P的单调递减函数,所以Q'(P)

当价格为P0时,若η|p=p0

2Logistic模型在经济上的应用

微分方程在经济理论研究上经常用到,在这里只讨论Logistic方程在经济上的应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一种阻滞增长模型,是荷兰生物数学家Verhulst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

方程右端的因子rx体现了变量x随时间t增长的增长趋势,而因子 体现其他因素会对x增长的阻滞作用,显然x越大,前一个因子越大,后一个因子越小,而x的增长是两个因子共同作用的因子。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得到

Logistic模型不仅能够大体上描述人口及物种数量的变化规律,而且在社会经济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信息的传播、耐用消费品的销量、新产品的推广等。比如某种品牌的生活耐用品,t时刻总销售量为Q(t),由于该商品的性能很好,每件商品都是一个宣传品,所以t 时刻销售量的增长率与总销售量Q(t) 成正比,另外考虑到商品在市场中的容量N限制,销量的增长与尚未购买该商品的潜在购买量N-Q(t)也成正比,于是有

解之得

图1商品销售的Logistic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Q(t)

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以及一些定量分析中应用到微分学的地方还有很多,它为经济研究工作者和决策者的具体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德恩,范培华.微积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杨光,李传志.微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2):40-42.

[5] 谭瑞林,刘月芬.微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总第529期).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3

通讯作者:马红霞

【摘要】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为依据,对不同时期心理弹性模型的研究情况做一回顾,分别提出个体相关、环境相关、干预相关的心理弹性模型,力图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心理弹性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心理; 弹性; 模型

心理弹性研究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该领域致力于研究逆境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是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延伸。心理弹性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Wenner 及其同事对夏威夷Kauai岛一个社区的200名高危儿童的纵向研究[1],经过30多年的追踪研究,尽管长期经历各种危险因素,仍有72名儿童发展良好。自此,心理弹性的研究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其发展共经历了从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的发现到心理弹性的过程研究,再到心理弹性的实验研究,逐步形成其丰富的发展史[2,3]。在其发展历程中,较为突出的研究为心理弹性的模型建构研究,该研究为弹性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发展过程概括起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心理弹性模型研究强调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与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个阶段的心理弹性模型研究强调系统论及生态观对心理弹性的作用;第三阶段的心理弹性模型研究强调对弹性干预的作用。需要指明的是,不同时期模型的构建在这三个阶段之间并不孤立,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模型进行研究,各种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形成心理弹性模型理论发展简短的发展史。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研究,我国对心理弹性的模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人们在面对逆境和压力条件下不同的发展状况,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弹性模型构建的研究。为推进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对心理弹性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1 个体相关心理弹性模型概况

个体心理弹性模型的研究最初源于Germezy(1984)的三种理论模型,即补偿模型、挑战模型及调节模型[4]。补偿模型涉及到保护性因素对结果的直接影响,认为它与危险性因素互相不起作用;挑战模型中提出危险性因素与结果之间的曲线关系;调节模型则认为保护性因素影响危险性因素对发展结果的影响。此后,研究者将危险性因素、保护性因素、结果之间的关系逐渐内隐化,转而突出个体与三者之间动态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Kumpfer[5](1999)提出的弹性模型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前提条件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文化等);二是个体内部特征(包括认知、情绪、精神、身体及行为方面);三是应激事件后,对个体、外部环境、结果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动态机制以及心理弹性的结果。在此阶段,环境在心理弹性模型中的作用已现雏形。Richardson [6](2002)提出的过程模型进一步从平衡理论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体存在一个身心精神平衡状态,这一平衡态受内外环境的压力、危机等的影响,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在该阶段研究中,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逆境下个体心理弹性发展中的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及结果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个体的研究远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求,在随后的10年中,心理弹性的发展突出环境对该领域的作用,并有研究将心理弹性用于公共卫生视角,指出用于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社会政策必须被框架在生态视角内,因为该观点考虑到环境的影响[7]。

2 环境相关心理弹性模型概况

在个体心理弹性模型研究基础上,1996年McCubbin提出家庭弹性概念之后,研究者开始将心理弹性由个体深入到家庭、社区、文化方面。从家庭、社区、学校及其社会等环境因素进行心理弹性的研究,并且提出社区弹性、文化心理弹性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也开展了相对应的模型研究。

2.1 家庭弹性模型概况 家庭弹性理论(Family Resilience Theory)被用来解释一个家庭的许多不同子系统的过程并使得系统间互相联系来帮助克服家庭的问题和压力。1996年,McCubbin发展了家庭压力、调节与适应的弹性模型,该模型认为[8],家庭需求的累积导致家庭危机的出现。强调了家庭复原、弹性、改变,并强调了家庭的调节和适应过程,对于理解遭遇创伤性脑损伤后的家庭适应有重大的意义。提出该模型的建立是对家庭干预的良好开端。在该模型中,McCubbin提出家庭弹性的定义为在压力和逆境下个体和家庭单位显示的积极的行为模式和功能的能力。在家庭弹性概念化的过程中,Froma Walsh(2002)将家庭弹性的定义进行了升华,指出家庭弹性不仅仅是一般的克服逆境,而且是逆境锻造的个体和亲属的转换和成长的潜能。并制造了一个家庭弹性理论框架,包含三个主要的家庭功能领域:(1)家庭信仰系统;(2)组织模式;(3)沟通过程。该模型的使用对于理解和处理来源于父母药物依赖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三年后,Maring提出生态的危险和弹性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在家庭研究中的新兴的理论框架。生态模型强调了个体与所在环境的相互作用。弹性框架则强调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该模型强调两者的结合,呈现了与家庭有关的个体和环境危险因素与社区中保护性因子,帮助家庭处理生活事件的潜能[9],并运用于低收入的人群的研究,重视个体与家庭中的药物、酒精和烟草滥用的预防与治疗。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家庭弹性完成从强调缺陷到基于能力范式的转化,将焦点放在有助于家庭在逆境或重大的危险情况下,成功复原的因素水平,并结合生态和发展的视角,解释家庭遭遇转变和成长的演进过程以及与引起压力的特定环境阶段相关的家庭功能。该理论还包含了家庭压力研究的ABCX模型以及相关的Double ABCX 模型与FAAR模型。研究者在对家庭心理弹性的模型研究中,已经初步体现出干预的作用,并将心理弹性理论与临床疾病预防结合,为进一步对心理弹性的干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下一阶段干预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2.2 社区弹性模型概况 社区弹性是在创造和加强个体的、家庭的、组织和生态系统来有效抵制和应对压力、威胁、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Doron(2001) [10],一个位于伊拉克北部的社区工作者,在戈兰高地面临迁移的威胁时建立了一个社区弹性模型。该弹性模型强调了西方民主社会公民的责任,包括七个成分:(1)归属感;(2)状况的控制;(3)应用积极挑战的能力和一种区别轻重缓急的能力;(4)维持积极的看法;(5)学习相关的技能和技术;(6)有强烈的价值和信仰;(7)不同形式的社区的支持。该模型强调,社区干预工作应该增强社区弹性的成分来帮助社区更好地面对未来和接受过去,从干预角度对社区模型进行诠释。David (2005)等[11]人为了描述邻居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提出了一个社区弹性的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表明对抗性的宏观过程(包括不充分就业、失业、贫穷、教育成就、制度的实践以及政策)置社区于危险之中,容易导致儿童和青年人的消极发展结果。同年,Landau等[12]人提出LINC社区弹性模型,即the Linking Human Systems社区弹性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提升弹性和促进社区康复的协作模型,包括有4个重要的部分:(1)能力;(2)一个系统的方法论;(3)策划;(4)利用变革推动者。该模型描述了一个合作的方法来对社区进行干预。它站在哲学的高度认为社区具有能力来找到自愈的路径,因此予以合适的鼓励和支持,所有的社区都能使用个体与集体的能量来战胜失败和困难。

该阶段心理弹性模型的研究将系统论及生态论的观点在模型中呈现,并开始体现弹性干预的理念。心理弹性模型的最终目的是为干预服务,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受这种思想的启发,近10年来,研究者将模型构建的重心转移,提出与干预相关的心理弹性模型,为心理弹性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干预相关的心理弹性模型概况

自21世纪初期,研究者将心理弹性的研究转向实践研究,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有关心理弹性的干预模型。主要体现在国外对哮喘儿童、大学生、青春期女生、角色一致性缺失的老年人群、痴呆照顾者、恐怖主义、医学生等特殊人群的干预研究。国内主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在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为Judith A(2002)[13]提出哮喘儿童的心理弹性模型,它是一个基于家庭环境、特定的儿童特征以及选择性的健康结果理论关系的临床相关的概念弹性,指出护士、医生以及家庭在临床中提升该群体弹性的路径,为该群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处于青少年到成人转变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将经历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最终将影响该群体的健康。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中提出了弹性模型并讨论了四种针对压力的反应,包括:放弃、抗衡、反弹与提高。针对上述四种反应,研究者提出两种应对方式,即问题焦点应对策略与情绪焦点应对策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弹性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Laura(2005)等[14]人在一项关于医学生幸福感的研究提出一个概念弹性模型-应对方式储蓄罐。该模型指出帮助其设想了一种学生在严格训练的过程中掌控逆境的独特的方式,通过关注每个学生的应对方式、个体特质和气质,帮助医学生确定积极的的“投入”来填充储蓄罐来培养更好的弹性。Laura Hensley Choate(2007)[15]提出一个提升女生体像弹性的模型。该模型确定了有助于女生抵制社会文化压力的5个保护性因子,为学校辅导员提供了一个框架和实际的策略来增强保护性因素在多样化的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女生发展和重视她们在多重生活方面的优势,并将她们自己的特征作为超出外貌的延伸,用独特的预防的咨询策略来促进青春期女孩的身体形象。面对国外恐怖袭击的压力,Pieter A(2008)等[16]人提出了以针对恐怖主义的心理社会弹性为中心的有关恐怖主义问题的概念模型。国内,刘庆华等[17]人构建了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该框架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个体经历逆境之前的自我心态、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个体经历逆境后重新整合的过程。该模型提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整合性的弹性框架,为该群体进行自我心态调整提高了一条可实现的路径。许燕平等[18]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提出优秀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弹性由个人内在的积极特质、家庭和学校的支持系统以及社会文化等四个维度的因素构成,了解这些心理弹性的构建因素,有助于学校、家庭、社会更好地帮助该群体培养和提升心理弹性,促进该群体的健康发展。但是,该模型的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没有提出既定的假设,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 心理弹性模型研究的展望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弹性模型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及其实践领域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研究结果比较零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近年的研究主要偏向特殊群体的心理弹性模型研究,而对一般群体模型构建研究较欠缺。其次,心理弹性模型理论构建的步伐与实践不一致,甚至滞后,导致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发展不成比例,造成该领域不和谐的发展氛围。再次,我国在心理弹性模型的构建方面明显落后于国外的研究。因此,未来心理弹性模型的发展将可能朝如下几个方向发展:(1)加强对一般群体心理弹性模型的构建。随着家庭模式的改革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儿童青少年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对该群体进行心理弹性研究非常必要,对于正常人群中弹性低的个体或者群体进行弹性干预更加必要。(2)我国对家庭、社区及文化弹性的心理弹性模型构建方面尚无明显进展,对我国背景下的家庭、社区及文化弹性模型的研究将会成为今后心理弹性研究的热点。(3)重视我国特殊人群心理弹性模型的构建研究,为该群体的弹性干预开辟新的道路。目前,国内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干预,今后的模型研究方向应以“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为依据,与临床卫生服务业相结合,将心理弹性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实践领域的飞速前进,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心理弹性模型会越来越具有先进性、合理性,不断推进我国心理弹性领域的实践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Werner EE,Smith RS.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1.

[2] Wright MO,Masten A S.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In:S Goldstein R B Brooks(Eds.).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5:17-37.

[3] Masten AS,Coastworth J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 Lessons from successful children.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205-220.

[4] Garmezy N.Stress-resistant children: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In J.Stevens (Eds.).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1985: 213-233.

[5] Kumpfer, KL. 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The resilience framework. In M.D.Glantz & J.L. Johnson (Eds.),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ations.NewYork:K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6] Richardson G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7] Jeffrey M.Jenson,Mark W.Fraser.A Risk and Resilience Framework for Child, Youth, and Family Policy.Social Policy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2006:1-18.

[8] Sylvana Spina,Jenny Ziviani,James Nixon.Children,Brain Injury and the Resiliency Model of Family Adaptation. BRAIN IMPAIRMENT, 2005(6):33-44.

[9] Elisabeth Fost Maring,Bonnie Braun.Drug,Alcohol and Tobacco Use in Rural,Low-Income Families:An Ecological Risk and Resilience Perspective.Research brief.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5:9.

[10] Esther Doron.Working with Lebanese refugees in a community resilience 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2005,40(2):182-191.

[11] David B,Mykota,Nazeem munity resilience impact on child and youth health Outcomes:A neighbourhood case study.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5,20(5):10.

[12] Landau J.El modelo LINC:una estrategia colaborativa para la resiliencia comunitaria. Sistemas Familiares,2005,20(3):21-22.

[13] Judith A,Vinson.Children with Asthma: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Resilience Model.Pediatric Nurising,2002,28(2):30-31.

[14] Laura B.Dunn, Alana Iglewicz, Christine moutier.A conceptual model of medical student well-being:promoting resilience and preventing burnout.Academic Psychiatry,2008,32:1.

[15] LH Choate. Counseling adolescent girls for body image resilience:strategies for schoo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2007,2(10):317-324.

[16] Pieter A,Maeseele,Gino Verleye.Isabelle stevens and anne speckhard.Psychosocial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 mediated terrorist threat.Media War Conflict,2008,1:50.

[17] 刘庆华,孔庆娜.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商业经济,2010:5.

[18] 许燕平,宋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心理辅导,2008:3.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4

【关键词】弹性规划,韧性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弹性与弹性城市空间

1.1弹性

弹性一词源于物理学,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后被推广至诸多研究领域:经济学中,弹性成为计量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敏感度的数值;弹性指“系统遭受意外干扰并经历变化后依旧基本保持其原有功能、结构及反馈的能力”……虽定义不同,但内涵相近,即指事物易于抵抗变化的特性,是事物面对变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核心能力。

弹性对于城市是一个重要概念。城市是“社会一空间”辩证统一体,即城市是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可以推进城市的综合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因市场影响而不断调整与改变,城市也呈现出复合、复杂的发展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城市空间发展变化则相对缓慢。因此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将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匹配,增强良性互动,那么创造具有弹性的城市空间就非常重要。

弹性城市空间是对于外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有一定抵抗力的城市空间。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弹性城市空间可高效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减少物质环境损耗,因此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尤为重要。

2 我国“流行”的弹性规划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 “弹性规划”这一关键词,可得到数量可观的论文搜索结果。由此看出“弹性规划”这一概念已被运用到城市规划的诸多方面,甚至在城市规划相近专业中使用。虽然弹性规划在理论建构上仍不成熟,但其核心理念契合现实城市发展需求,在以下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实践:

比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相关论文数量最多,且年份最早);历史文化遗产及遗址保护;建设用地扩张需求预测;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城市居住区停车容量;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确定;传统农村弹性规划研究等。

以上研究共同点在于弹性规划译为flexible planning,而“flexible”一词也十分贴切地反映了上述论文核心思想,即根据不同项目特征灵活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体上看,深圳市总体规划从编制、审批到实施都只是在寻求多样的规划手段。故称之为“弹性规划”,或者说是“弹性地进行规划”,更确切地说,是“灵活地进行规划”。相比“弹性”,“灵活”要笼统的多。这是违背“弹性”一词的本来含义的。同时,这类弹性规划与近两年国外流行的弹性规划(resilience planning,国内又译为韧性规划)存在很大的区别。

3 国外近两年流行的韧性规划

韧性规划理论的立足点也是为了提高城市应对外界各种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承受-消化能力、调整-抵抗能力以及再造-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奠定一个耐久的空间结构。韧性规划中的韧性(resilience)――在牛精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指(人或性格)能迅速恢复或重新振作的,达观的,适应性强的,这与“弹性”本意相异。具有韧性的城市空间是可以通过稳定的结构与形态支撑外在环境变化。

目前,韧性规划所强调的城市弹性正逐步替代众所周知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改变了,而非简单地更名。

3.1提出背景

源于城市经济要素、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城市发展也具有不确定性。经济上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从基本依靠服务业向多元化经济的转变,(有人提出重(chóng)工业化)。环境保护方面的不确定性源于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与环保、环境修复的成本代价之间的博弈。政治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国际环境中政党的理念相异难达共识。城市规划同样有不确定性。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环境下的不确定的城市规划。如何来提高城市这一人造空间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城市自我维稳和自我恢复的能力,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理论概括

从影响因素及影响范畴的角度,针对不确定性,城市韧性主要从三方面来衡量:城市经济、社会、环境:

城市经济――城市应对外部动荡能力。这意味着多元的城市结构并寻求新发展目标。

社会――城市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在小尺度上表现为社区归属感的营造,社区整合及自我振兴的能力。

环境――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留应有余地;城市环境能够自我复苏。

从发展阶段的角度,衡量城市韧性强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承受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内部消化;其次,调整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自我调整并最终适应外界变化;最后,再造阶段――城市或区域能够结合条件变化进行再造并最终恢复稳定。

3.3衡量城市韧性的方法

衡量方法是对与一个城市或地区韧性的三方面进行量化,形成地方性或者地区性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这些量化指标的统计计算找出不同地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研究者通过实践与反思来探究指标量化的方法并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同时,各项目因所处背景与地方特色的不同也各具特点。

经济方面 平均收入、企业经营环境、生活成本可负担程度、经济多元化程度等;

社会方面 以各项人口指标来衡量――居民受教育程度、有工作能力人口所占比例、脱贫程度、健康保险普及率等;

社会环境方面 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区域稳定性、住房拥有率、居民投票率等。

4 比较评价

在我国,城市规划会经常遇到被称为“伪科学”的现象。由于我国规划学科起步较晚,技术性较弱,其更多地是一种经验科学。因此,其科学性就被淹没在“综合的、系统的、统筹的”这一类笼统的形容词中。

我国的弹性规划与国外的韧性规划初衷相同。但前者意是通过非刚性的规划技术和经验弹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其关于弹性规划的真正含义是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来阐释,即弹性地去规划。

韧性规划是从规划目的的角度来阐释内涵,且已形成综合理论体系。即提高城市应对外界各种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变化的承受-消化能力、调整-抵抗能力以及再造-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奠定一个耐久的空间结构。韧性规划可以理解为“为实现韧性而规划”。

城市发展本身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综合的而非机械的,故我们追求弹性而非刚性的规划。弹性一词可用于对各类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概括。然而,“弹性”本就是一个概念维度较大的词语。弹性更多意味着定性而非定量。而定量的研究最终将回归到定性的应用上,定量是为了更好地定性。因此,一方面我国当下的弹性规划应注重规划工作中对空间数字技术的应运,借鉴韧性规划原则中的“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依托大量数据统计与定量分析,增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弹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弹性规划应加强在系统性理论层面的研究,形成从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完整理论体系。

5小结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5

按照发达国家主流思想复制出来的中国“主流思想”,一副蹶着屁股挨打的摸样,不成气候,不成体统,没有眼光,没有魄力。中国的确需要乔治·凯南,基辛格,亨廷顿,布热津斯基这样的大战略家。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而是在苟安世俗经济学,崇洋媚外的学术气氛中,占不到主流的位置。我看赵英的《大国世纪》一书,所提出的超级产业概念,就非常之了不得,它给我们中国提供了一个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石。

一、超级产业的高科技基础

对于“全球化”,我们与“主流派”有两个基本点不同。

第一,他们把新经济和全球化单纯作为“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来研究,必然结果是盲目模仿,被动参与。我认为,新经济和全球化有两重性,应该同时从主体行为角度,把新经济和全球化看成是国际竞争的产物。

第二,他们把新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归结到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目的是在逻辑上消解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我则把国家,特别是“大国”,特别是中国,作为参与新经济和全球化的主体。新经济和全球化的参与主体,不仅是企业与个人,更重要的是国家和民族,甚至是国家集团如欧洲联盟,国家联盟如各种自由贸易区。

赵英全书的核心,专门大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主要是通过保护,支持和直接建立“超级产业”进行。赵英提出的“大国竞争与超级产业”概念,有重大意义。

超级产业,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其巨大规模,巨大投入,产生效果所需要的巨大空间(经济意义上的市场空间,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主要来源与体现,成为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栏。

超级产业是以国防产业为核心的:包括核,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常规武器等,不仅集中了最大量的高精尖技术,而且具有全球化的规模。

表 超级产业与高科技产品

主要产业 主要产品

1.航空航天产业 直升飞机,飞机类

2.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文字处理机,光电复印设备,计算机

3.电子通讯产业 视频装置,音响设备 电讯类设备

4.医药产业 抗生素,激素类,疫苗类

5.科学仪器 电子诊断装置

6.电器机械产业 固定电容器 电器机器

7.化学产业 无机化学元素 放射性物质

8.非电器机械 气体涡轮机,核反应装置

9.军事装备产业 自动化电弧焊接机械 装甲车 炸弹 导弹

20世纪下半叶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形成了全球化技术和超级产业群。以太空技术,核技术,电子网络,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为代表。

--核技术与原子能产业.19世纪末人类发现的原子核动力,在1945年为美国变成了原子弹,并使用于对日本的战争;1953年苏联制造出第一颗氢弹;1978---1981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和储备中子弹头和中子炮弹。足可以毁灭人类多次的武器,配合以全球化运载工具和通讯雷达技术,组成了全球化武器系统,各大国和大国集团以全球性武器为核心进行重组,并开展了宇航工业竞赛。

--太空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陆地称为人类第一环境,海洋为第二环境,大气层为第三环境,外层空间为第四环境,互联网为第五环境。

1901年英国和加拿大之间出现第一次横贯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1903年美国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20年出现机械扫描的电视机,1929年应用于公共电视播放。1941年美国研制成功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将电子技术与航空器结合起来。1942年德国研制成功V-2火箭,1959年美国民兵-1导弹射程已经达到1000公里,"洲际导弹"和远程飞机是全球化运载工具,为投掷全球性武器而研制。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2年美国和苏联同时发射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开始阿波罗登月计划,1971年苏联航天站进入宇宙,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升空。1983年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宣称:"美国要制造出可拦截和摧毁飞行中的战略核武器的高级防御武器",使用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等离子加速器形成"能量武器系统"。20年准备花费8000亿美圆。全球化军备竞赛所需要的军费,已经消耗了美国GNP的7%,苏联的20%。

说军备竞赛和太空技术没有商业价值是错误的,航天业已经商业化。1995年以来世界每年发射90颗卫星,用于移动通讯,广播电视,气象。2000年在人类头上有546个飞行器在旋转。俄罗斯的间谍卫星拍摄高清晰度的民用照片,价格8.95-24.95美圆一张。核动力用于发电,1998年全世界有49座核电站在建,27座在筹划,中国有4座。不仅是军事技术可以转民用,大量民用技术也可以军用,如地质勘探,国土规划,农业,气象,野生动物保护,考古等等。太空技术使人类活动扩展到外层空间,人造卫星开启了全球卫星通信的新时代,1946年美国产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得人类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成为可能。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一定程度代替人类智慧。2011年可出现集成10亿只晶体管的芯片,将微处理器速度提高100倍,存储量提高1000倍。宇航技术有美国载人火星飞行,天空发电,低价格的卫星通信,外星移民。航空技术,有卫星通信功能的飞机,300名乘客飞机,液氢燃料飞机,机动隐形,推力转向,持续超音速巡航,航空电子设备一体化,激光攻击。常规武器有非致命武器,战术导弹和其他常规武器,借助卫星,网络,计算机,成为高精确度武器。有隐形巡航导弹防御系统,战术机器人,2英寸长的侦察机器人,有“无人战争”。核技术有原子激光浓缩铀,同位素,辐射技术,快中子反应堆,受控核聚变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使技术出现大融合,各种新旧技术的匹配使用,比技术发明更有效。技术融合加速全球化,全球化加速技术融合,产生新一代的军事高技术:微电子装置,计算机,光电子,航天,生物,新材料,隐形,定向能技术等,最主要的特征是综合性,每一项军事高科技都是一个技术群,信息技术是军事高科技的核心。

海湾战争中有500多种80年代的高新技术登台亮相,关键进步不在新武器本身,在于武器的系统化,众多武器间超距离实时合作,形成前所未有的作战能力。“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时,要牵动大半个地球上的许多兵器。卫星发现目标后,向澳大利亚地面站传送情报,经美国本土的夏延山指挥所把信息发给利雅得中心的指挥所,然后命令操作员进入战位,在90秒钟预警期间,依赖空间系统和C3I武器系统的多次配合,可谓“牵一弹动全球”。

二、信息时代的军事思维

新概念武器

“技术综合与全球化战争”时代,新概念武器和武器新概念的出场,使战争面孔变得模糊:一次“黑客”袭击,一次金融冲击,一次在互联网上公布敌方首脑的丑闻,一次绑架和暗杀,一次敌国汇率的异动,都可以纳入新概念武器之列。

“新概念武器”包括: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次声武器,地球物理武器,气象武器,太阳能武器,基因武器等。有人把未来的战争称为“超限战”,即超越了一切界限和限度的战争,意味着手段无所不备,战场无所不在,一切武器和技术可以任意叠加,战争与非战争,军事与非军事的界限被打破,战争原则和战争法,可能都要被修改。

原子弹等“超杀武器”出现是人类极端思维的产物,它改变了杀伤力短缺,使杀伤力大大过剩,于是武器由强化向“慈化”发展,以减少杀戮和附带杀伤。精杀武器可精确打击目标,减少附带伤亡,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俄罗斯使用一枚导弹追踪杜达耶夫的移动电话,就减少了车臣的麻烦。非致命武器减少了人员的死亡。美国正在研究光学武器,高能微波弹,声束武器和脉冲化学激光,无人武器平台可节省昂贵的防护设施。慈化武器是武器新概念的派生物,信息武器是慈化武器的突出代表,如进行硬摧毁的电磁能武器,实行软打击的电脑逻辑炸弹,网络病毒,媒体武器,着眼于瘫痪和破坏,而不是人员杀伤.这是最有前途的武器发展倾向,它可以改变战争的残酷过程,但改变不了战争强制性的本质。

战争概念的改变

战略战术是随技术改变的。1916年德军用马克沁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扫射,英军一天伤亡60000人,密集队形冲锋从此退出战场。

美国军方最新的战略概念是“信息战”;把信息作为独立领域和强劲武器。最早论述在1976年,称为“决策系统之间的斗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信息战”的定义是:保护己方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同时,干扰敌人,以取得信息优势.美国陆军认为:信息已渗透到从和平时期到全球战争中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广义信息战是利用信息达成国家目标的行为”,“信息战是一个超出国防部范围的国家问题”。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 高等院校 “西方经济学”课程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更加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很多学习者缺少创造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这一情况,许多学者将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国内并付诸实践,以便能够彻底扭转这一局势。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进行知识答疑、互动交流和协作探究等活动。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概念及特征、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已有的研究结果拓展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方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研究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案例还不够丰富。本文将在介绍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优化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介绍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教授Robert Talbert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翻转课堂的系统结构。翻转课堂包括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等活动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课中,学生通过快速完成少量的测验、解决相关问题等活动来完成知识的内化,然后进行总结和反馈。该教学模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线,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在课中完成知识内化和提升,颠覆了传统教学中课中完成知识学习、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和提升的顺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但是这一教学模型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容易使教学走入极端,影响教学效果。

在以上教学模型的基础上,钟晓流等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和Benjamin Bloom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用于翻转课堂中,构建一个太极环式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并重的翻转课堂模型。在太极环式翻转课堂中,师生充分运用社会环境、云端资源、学校环境和学校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包括课下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知识的记忆理解、课上师生互动完成的知识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环节。在该教学模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高等院校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以便为后来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目标为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的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研究的方法为个量分析、基本假定为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整体,研究目标为资源的充分利用,研究的中心理论为收入理论,研究方法为总量分析,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微观经济学部分比较贴近现实,稍微容易理解一些,宏观经济学部分距离生活较远,抽象性更强,比较难理解。西方经济学整个内容体系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扎实的数学基础并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然而,学生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与社会观察能力,且高校招收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文科出身,其数学基础略显薄弱。为此,学生普遍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感觉困难,甚至厌恶或者放弃其学习。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一些专家和任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便能够解决现存的困境。本文将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包括课下知识传递和课上知识内化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分别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构成。

1.课下。教师要首先要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初步完成资源的学习,以此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例如,弹性理论,教师基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和测试题库等学习资源,其中PPT课件中包含弹性的概念、计算公式、经济意义、类型、影响弹性的因素、基本的应用等内容,教学视频是对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将商品分为弹性无穷大、富于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和完全无弹性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如何改变等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测试题库中是一些针对弹性概念、影响因素、基本计算和简单应用等设计的题目。学生利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或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交流工具获取教师制作的学习资源,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情况观看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参与网络课程、检索网络资源、进行自测练习等活动。如果懂了,学生可以迅速跳过:如果没懂,学生则要将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反复观看,并仔细思考或做笔记,把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电话等交流工具向教师或同学求助,或者将其拿到课上进行解决。通过课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对弹性的概念、原理、基本应用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实现了知识传递的过程。

2.课上。教师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接着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然后师生协作完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针对反馈后的问题,师生活动进入下一个互动循环,以此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还是以弹性理论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以“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个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经济现象创设情境,抛出“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总收益也低,而有些商品价格虽然低但是总收益却高”的问题。学生根据课下学习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给出问题的答案,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不同,这些答案并不一致,有些答案不对,有些答案虽然对但是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提示学生要从需求价格弹性的视角考虑,指出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即使价格降低但需求的数量也提高不了多少(因为维持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是一定的),而生活奢侈品(比如珠宝首饰)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价格稍微有些降低需求的数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因为珠宝首饰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装饰品,它的需求量可以是零也可以是无穷大),并给出实际的数据,让学生自己计算结果以便其能够深刻体会出需求价格弹性的奥妙。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抛出“为什么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富于弹性”“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哪些商品又是富于弹性的”等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逐渐构建了关于弹性理论的知识体系。教师用“如果你是化妆品厂中负责销售的主管,你会提出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厂里收益的企划吗?为什么?如果你是药厂(不生产滋补药品)的呢?” 这个实践应用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已经掌握弹性理论这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如果解决得不好,说明有些内容还有待于师生进一步互动、协作,直至完全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践。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作,学生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及应用创新。

四、高等院校翻转课堂教学实现的对策

为了保证“翻转课堂”模式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者需要重新定位,共同努力。

1.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督促者,不仅要提供课下的学习资源并监督学生课下的学习情况,还要组织课上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进行综合测评。学习资源包括自制PPT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灵活驾驭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还要会使用屏录软件制作课件,并掌握必要的视频拍摄、录制、剪辑的技术。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很多活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并能够熟练操作。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课下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和PPT课件,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反复观看并在互联网中查找相关的资料或者用网络或电话等工具向同学、教师求助或者用笔记下到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讨论,自觉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上要积极地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仔细倾听教师、同学对该问题的看法,不断地反思并完善该问题的解答。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完成其学习活动。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律性和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3.学校。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保障者,主要从时间、资源等方面进行保障。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完成学习资源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安排作息时间表,例如,要把自习课的时间让给学生自主安排,要控制作业的数量让学生课余有可支配的时间等等。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课下教师学习资源的制作和传递、学生学习资源的接收和学习,还是课上师生互动和协作研究,都需要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资源,学校要这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以确保这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转课堂在教学软环境和硬件设施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社会。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社会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主要从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支持。在政策方面,要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更新等,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在技术方面,提供更多的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快速课件和视频的制作工具,开发学习支持系统以便教师能够实时追踪每位学生课下的学习过程、锁定多数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研发配置性能高的服务器以提高网速等,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翻转课堂要求社会在政策、技术方面给予更高、更好的支持。

五、结束语

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翻转课堂中,首先是课下知识传递,其次是课上知识内化,而在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和督促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以及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具体情况,以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

[3]王彩霞,刘光然. 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6).

[4]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

[5]周路. “翻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2(12).

[6]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7

[关键词] 需求函数 需求价格弹性 收益a

影响需求原因很多,但价格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受需求函数的约制,价格的改变必引起需求量的改变,而需求量的改变又会引起收益变化,商家经常想通过价格的调节来增加收益,或转嫁税收。而提价或降价都可能要冒减少收益的风险。为了有的放矢的减少风险,就要充分考虑该商品在市场的需求价格的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设市场上某商品的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即,当价格在某处取得增量时,需求量相应取得增量,称与为绝对增量,而称和为相对增量。如果需求函数可导,但当时,极限存在,则称为当价格为时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可记为,即

说明:因为价格的增长将引起需求量减少,需求函数为减函数,即,为了用正数表示需求弹性,故在定义式增加“一”号。

由得知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即在点时当价格提高或下降1%时,需求函数减少或增长,所以需求价格弹性不仅与每单位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有关,而且与价及需求量的初始状态有关。

二、需求价格弹性分类

当时,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商品价格变动多少消费者需求量不变。

当时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需求量变动小于一个百分点需求量相对价格不敏感。

当时需求为单位弹性,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需求量变动超过一个百分点,需求量的变动相应价格的变动更为明显。

当时需求为无限弹性,价格轻微变动就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变动。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时,根据不同条件和不同要求,往往采用不同计算方法,下面分三种情况分别说明:

1.需求函数当价格由变到时,需求由变到,则在价格变到上的平均弹性为:,当很小时或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往往用平均弹性近似代替点弹性。

即需求变化率/价格变化率,借助价格变化率和需求变化率就可求出需求价格弹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知道需求函数,只需价格需求量的百分比。

例1 某商品的价格由每台500元降到每台450元时,每周的销售量在原来1000台的基础上增加了500台,求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解:

因,需求富有弹性,故降低价格可使总收益增加。另外,上述需求价格弹性又是需求函数的相对变化率,即

可借助价格变化率和需求量变化率求出需求价格弹性。

例2 某商品滞销,准备以降价扩大销路。如果要求以10%的代价下调价格,换回销售量增加15%;20%,求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变化范围。

解:

从而看出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爱你,且,需求富有弹性,所以该方案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这种以平均弹性代替点弹性的做法是不需要知道需求函数的,只要知道两点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即可。但当价格发生很大变化时,就随和值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点的弹性。

2.点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该公式是由平均弹性经极限过程而来,利用该公式计算需求弹性,必须知道需求函数和和的初始值。

例3 设每天从甲地到乙地飞机票的需求量是

其中 是票价。

(1)求需求价格弹性;

(2)票价定为何值时,航空公司的收益最大?

解:(1)由于,故需求弹性为

(2)令,得=600(元)。

从上式分析,当0<<600时,

3.弧弹性公式

需求曲线对于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其弹性值应一致,但当价格和需求量的基期值选取不同时,将导致弹性值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价格上升和下降的弹性值保持一致,采用、的平均值引入如下弧弹性公式:

,其中1、1是基期的价格与需求量。2、2是终期的价格与需求量。用弧弹性公式比用变动百分比计算弹性更常用,是目前通用的一种弹性计算公式,经济学中常用它。

四、需求价格弹性对收益的影响

因为收益函数:

边际收益函数:,

由此得下列结论:

1.当时,,R递减需求富有弹性,降价使收益增多反之升价使收益减少;

2.当时,,R不变,需求为单位弹性时价格变化对收益不影响;

3.当时,,R递减需求缺乏弹性,升价反尔使收益增多降价使收益减少;

同理,若需求函数为,则收益边际收益。

由此得下列结论:

(1)当η>1时,需求富有弹性,R增函数,需求量扩大使收益增多,需求量减少收益减少。

(2)当η=1时,需求不变弹性,R常数函数,收益不因需求量改变。

(3)当η

综上所述,收益的变化受需求弹性的制约,随商品需求弹性的变化而变化。只考虑通过调整价格增加总收入是不科学的,要仔细研究商品的需求弹性,盲目的提价或降价很可能会造成损失。

特别地,当需求函数为,则是线性的。

总收益为

边际收益为

需求弹性为

则η的取值依赖于的大小:

(1)当时,,有弹性;

(2)当时,,不变弹性;

(3)当时,,无弹性。

在商业实践中,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低定价或采用降价策略,这就是薄利多销。“薄利”是价格低,每一单位产品利润低,但销得多收益大,利润量大。因此降价策略适用于富有弹性的物品,但是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实行低定价,也不能降价出售,降价反而使总收益减少。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郭洪林:应用需求价格弹性知道市场行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弹性经济学概念篇8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问,主要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经济个体单位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高校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其他后续课程,比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学习。而作为一门理论课,微观经济学又具有抽象性,系统性,思维性和对数学分析工具的依赖性。因为这些特点部分学生觉得经济学晦涩难懂,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014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教学委员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举办的“teaching in English”的教师培训。在这次培训中,笔者不仅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是加拿大诸多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广泛采用了一种教学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已被引入国内,并用于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但是,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和分析了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内容繁多,课时有限

据笔者了解,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一般是3学分,48课时。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为例,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每一章一般包括6到9个小节。48个课时内,讲解和学习将近96节的内容,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课程难度较大

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联系紧密,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假设,难以理解。而且,微观经济学还包括许多新的概念,例如,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等。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联系,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将其区分。再者,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大多借助抽象的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而这些正是大多数经管类学生最不擅长的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数学分析工具,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做到经济语言和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这也难怪学生会抱怨经济学比高等数学更难。

1.3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微观经济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首先,由于课时有限,为完成课程内容的讲解,大多数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会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运用于对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死记硬背,而无暇思考这些理论知识如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2.BOPPPS教学模式简介

BOPPPS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人类认知的过程和层次,将教学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部分。BOPPPS代表了这六部分的英文首字母:B―Bridge-in(导言),O-Objective(目标)、P-pretest(前测)、P-Participation(参与式学习)、P―Post-test(后测)、S-Summary(总结)。六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但连贯起来则构成有效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是45分钟的常规堂课还是15分钟的微课堂,都必须包括这六个要素。表1给出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3.BOPPPS教学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个完整框架,使教学安排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第6节需求弹性为例来具体谈谈,如何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来安排教学活动。

3.1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引入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的学问,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相对较为容易的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案例。机械出版社出版的格伦・哈伯德的经济学教材每章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开篇。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以弹性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以视频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商场喜欢打折促销?打折促销是否一定会提高商场的销售收入?”这样的问题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也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理论知识来解释。总之,引入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3.2明确教学目标

如前文所讲,教学目标应包括四种要素,符合Smart原则。在弹性这一节,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弧弹性,理清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并能够对相关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显而易见,这个教学目标包括了谁、在什么条件下、所学内容及学到什么程度四个要素。但这并不是设定教学目标的难点,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可测。比如“掌握需求价格点弹性”,这个教学目标就并不可测,学生可能并不理解,什么叫掌握了这一概念。但“能够计算”就较易定量评估。

3.3课前评估

在学习需求价格弹性之前,学生需要了解需求定理和弹性的一般概念。在课堂讲授之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知晓这些内容。如果学生已了解,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但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这些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学生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打好基础。

3.4组织安排课堂活动―参与式学习

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去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互动方法,但这种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很难实施。既使教师主动向学生征询是否有问题,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如果真有问题,他们宁愿去问旁边的同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遇到问题,中国人宁愿向周围朋友打听也不愿意向权威专家提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主动发言,则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微观经济学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学习的真正动机,在引入部分尽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北美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拼图学习(JAGSAWS)。这种方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自学课程内容的不同部分,然后在课堂上,向所有学生讲解自己小组学到的内容,就像玩拼图游戏,当所有小组都讲完了,学生们就学到了所有的内容。这种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因为学生更倾向于对同学讲解的内容产生质疑和挑战。

3.5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后测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围绕教学目标,可以制定规范的检测内容,也可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弹性这一节,在后测部分,笔者准备了两个案例分析。一个是对谷贱伤农的分析,一个是禁毒和反教育两种方式对交易的影响。这两个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另外,后测也可以采取教学反馈的方式,比如在加拿大培训时,教师要求学生每节课后通过E-class写教学反馈。

3.6总结教学内容

参与式学习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可能使学生偏离学习目标,不能很好的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因此在最后阶段,教师重申学习目标,总结学习内容,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语

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式可以有助于解决当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按照BOPPPS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将会有意识的去考虑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问题。在引入部分尽量去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BOPPPS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和教师专注于学习目标,并努力达到学习目标。而且,BOPPPS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掌握内容繁杂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并做到学有所得。总之BOPPPS教学模式不仅对教学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也为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宋荣.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阀门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

[2]韩燕.浅淡《微观经济学》课程学课程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71页-172页.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范文 下一篇:化学工程类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