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17 05:38:08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1

【关键词】营改增;查账征收;影响;应对方法

一、律所及其合伙人纳税情况的历史演变

(一)税种的变化

1、企业所得税转变为个人所得税

我国律所年度经营所得在2000年之前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0年1月1日起,根据国税发[2000]149号文的规定,对律所年度经营所得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而是作为出资律师的个人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

从2011年11月16日起,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步伐正式启动。根据《应税服务范围注释》,鉴证咨询服务包括认证服务、鉴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其中咨询服务是指提供和策划财务、税收、法律、内部管理、业务运作和流程管理等信息或者建议的业务活动。律师事务所作为提供鉴证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被纳入营改增的试点行业并征收6%的增值税。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的律师事务所首先被征收增值税,之后根据国税总局的《关于北京等8省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先后成为“营改增”试点区域,上述各地的律师事务所也开始被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消除重复征税、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的必经之路。根据“营改增”规划,将来必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消除营业税,未来不管是我国哪个地方的律师事务所也都应当缴纳增值税而不是营业税。

(二)征管收方式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律师行业税收征收方式包括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查账征收也称“查账计征”或“自报查账”,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先开缴款书,由纳税人限期向当地金库的银行缴纳税款。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1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2

我国大多数律师事务所在2002年之前一直是实行核定征税,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强化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查账征收的通知》规定:“任何地区均不得对律师事务所实行全行业核定征税办法。对具备查账征收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实现查账征收个人所得税。”

可是由于我国对律师事务所的会计核算制度长时间内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各地税局在落实律所征税时也存在困难。为保证税收,同时降低地税局的工作难度,十年来,各地大多还是以核定征税为主,只是经过当地司法局、律协与地税局的协调,税率各有不同。比如2011年北京市规定律所收入的25%为应税所得率,上海市则规定律所合伙人要共同缴纳5%的营业税与9.5%的个人所得税,计征税款综合负担率为14.5%。

2010年5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中进一步重申“税务师、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深圳市地方税务局首先于2012年4月10日《关于加大律师事务所查账方式推行力度的通知》(深地税发[2012]54号),要求自2012年4月1日(税款所属期)起,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各区局对实行核定征税的律师事务所应督促其建账建制,尽快转为查账征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新政过渡期间,对该期间难以实行查账征收的律师事务所,采取按不低于当期业务收入总额25%的“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而在此之前深圳市一直是采用4%的征收率。

北京市在2010年出台的京财税[2010]18号,废止了京地税个[2005]69号,律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分为两种:一是查账征收,依5%-35%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二是核定征收,依25%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依5%-35%超额累进税率征收。而在此之前,依据京地税个[2005]69号北京市对律所最高才采取7%的征收进行征收。

另据悉,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2012年初已通知个别律师事务所,自2012年1月1日起,律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由“核定征收”改为“查账征收”。3

二、“营改增”及“查账征收”对律所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律所的影响

1、计税方式的变化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律师事务所成为营改增的对象之后,也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5号,试点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小于500万元的,除特别规定外,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试点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除特殊规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应纳税额=含税业务额÷(1+3%)×3%,且不得抵扣进项税,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6%,应纳税额=含税业务额÷(1+6%)×6%-当期进项税额。

律师事务所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将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虽然其不得抵扣进项税,但是相对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该类律师事务所总体税负会普遍降低。

律师事务所作为一般纳税人,将按照6%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相对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该类律师事务所总体税负是否降低,主要取决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假设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额X元,改革前,按照营业税税收政策,其缴纳营业税为5%X,改革后,按照“营改增”税收政策,其缴纳增值税税额为X/(1+6%)×6%-进项税额,根据5%X=X/(1+6%)×6%-进项税额,得出,进项税额= X/(1+6%)×6%-5%X=0.66%X,由此可见,该税负平衡点为0.66%X,也即是说当律师事务所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达到其业务额的0.66%时,其缴纳的营业税与其缴纳的增值税相等,税负相等。进项税额小于业务额的0.66%税负增加,反之,税负降低。

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变化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2

第一章:绪论

(一) 绪论: 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税收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法诚信纳税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来规范、约束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我国的税收种类大致有: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而企业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很大比例,在此仅探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

第二章:本论

(一)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二) 企业所得税概述

(三) 计税依据概述

(四)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五) 税率概述

(六) 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 税收筹划概述

(八) 合理避税的方法

内容摘要:

(一) 我国有关企业所得税征收的基本现状: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二) 企业所得税概述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三) 计税依据概述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四)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7.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五) 税率概述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六) 记税方法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七) 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八) 合理避税的方法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参考文献:《金融经济》2006年22期-期刊,2008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财务管理》........

结束语:本人查阅了大量的电子资料,借鉴了很多导师的思想,得出以上论文提纲,由于本人能力浅薄,提纲有很多不足,望老师体谅,并指点出不足之处,本人再加以改进。谢谢。

2011年03月24日

攥写人:xx

相关推荐:

成本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3

国家税务总局

政策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精神,保障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7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等8省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2号)内容基础上,结合37号文有关政策调整规定,国家税务总局于2013年7月10日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公告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关于纳税人发票使用问题1启本地区营改增试点实施之日起,增值税纳税人不得开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使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货运专票)和普通发票;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之外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统一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小规模纳税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服务接受方索取货运专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填写《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代开货运专票按照代开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执行。2.提供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旅客运输服务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使用定额普通发票。3.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的一般纳税人,应使用六联专用发票或五联增值税普通发票,其中第四联用作购付汇联;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的小规模纳税人,应使用普通发票,其中第四联用作购付汇联。4.纳税人于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提供改征增值税的营业税应税服务并开具营业税发票后,如发生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且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的,应于2014年3月31日前向原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营业税红字发票,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和红字货运专票。需重新开具发票的,应于2014年3月31日前向原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营业税发票,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或货运专票。关于税控系统使用问题1启本地区营改增试点实施之日起,一般纳税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开具货运专票的,使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以下简称货运专票税控系统);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之外的其他增值税应税服务、开具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以下简称防伪税控系统)。2.自2013年8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从事机动车(旧机动车除外)零售业务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使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以下简称机动车发票税控系统)。3.试点纳税人使用的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为金税盘和报税盘,纳税人应当使用金税盘开具发票,使用报税盘领购发票、抄报税;货运专票税控系统和机动车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为税控盘和报税盘,纳税人应当使用税控盘开具发票,使用报税盘领购发票、抄报税。货运专票税控系统及专用设备管理,按照现行防伪税控系统有关规定执行。各省国税机关可对现有相关文书作适当调整。4.北京市小规模纳税人自2012年9月1日起使用金税盘或税控盘开具普通发票,使用报税盘领购发票、抄报税的办法继续执行。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问题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实行最高开票限额管理。最高开票限额,是指单份专用发票或货运专票开具的销售额合计数不得达到的上限额度。针对前期部分试点地区反映,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审批中实地核查工作量大、影响办税效率以及部分税务机关审批过严、影响纳税人发票使用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保障试点实施顺利,纳税人发票正常使用,39号公告将实地核查的必经程序调整为: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以后,根据需要进行实地查验。实地查验的范围和方法由各省国税机关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同时明确: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和销售情况进行审批,保证纳税人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关于货运专票开具问题1.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货物运输服务,使用货运专票;提供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不得使用货运专票。2.货运专票中“承运人及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开具货运专票的一般纳税人信息;“实际受票方及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实际负担运输费用、抵扣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信息;“费用项目及金额”栏填写应税货物运输服务明细项目及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合计金额”栏填写应税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合计;“税率”栏填写增值税税率;“税额”栏填写按照应税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增值税额;“价税合计(大写)(小写)”栏填写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的合计;“机器编号”栏填写货运专票税控系统税控盘编号。3.37号文规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试点小规模纳税人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取消了前期试点中的过渡政策。本公告相应调整了税务机关代开货运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在代开货运专用发票时,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在货运专用发票左上角自动打印“代开”字样;“税率”栏填写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税额”栏填写按照应税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计算得出的增值税额;“备注”栏填写税收完税凭证号码;其他栏次内容与本条第(二)项相同。4.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开具货运专票后,如发生应税服务中止、折让、开票有误以及发票抵扣联、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等情形,且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需要开具红字货运专票的,实际受票方或承运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对并出具《开具红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实际受票方应暂依《通知单》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可列入当期进项税额,待取得承运人开具的红字货运专票后,与留存的《通知单》一并作为记账凭证。认证结果为“无法认证”、“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发票代码、号码认证不符”以及所购服务不属于增值税扣税项目范围的,不列入进项税额,不作进项税额转出。承运人可凭《通知单》在货运专票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红字货运专票。《通知单》暂不通过系统开具,但其他事项按照现行红字专用发票有关规定执行。关于货运专票管理问题1.货运专票暂不纳入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管理。2.货运专票的认证结果类型包括“认证相符”、“无法认证”、“认证不符”、“密文有误”和“重复认证”等类型(暂无失控发票类型),稽核结果类型包括“相符”、“不符”、“缺联”、“重号”、“属于作废”和“滞留”等类型。认证、稽核异常货运专票的处理按照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执行。3.稽核异常的货运专票的核查工作,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审核检查操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4.丢失货运专票的处理,按照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执行,承运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丢失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有关事项的公告政策背景适应营改增和税收管理的需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对可以不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情况作出例外性规定,与实施细则相关类似规定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非企业性单位上:实施细则规定,只要是非企业性单位,即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37号文则将范围收窄,只有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非企业性单位,才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在以上2条规定并行的情况下,为消除税收实践中税企双方理解上的偏差,国家税务总局6月21日《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3号),以明确纳税人在该政策适用上的区别与衔接。公告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政策规定纳税人按不同类别,分别适用不同的政策规定:第一类: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纳税人,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时,其小规模纳税人资格适用条件,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二十九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规定执行。第二类:提供应税服务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纳税人,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时,其小规模纳税人资格适用条件,按照37号文附件1第三条第三款:“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非企业性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规定执行。第三类:兼有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与应税服务销售额分别计算,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标准。兼有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应税服务,且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非企业性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另外,还必须注意:除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具体程序,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相关规定执行。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实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下简称海关缴款书)的增值税抵扣管理,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决定将前期在广东等地试行的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实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自2013年7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进口货物取得的属于增值税扣税范围的海关缴款书,需经税务机关稽核比对相符后,其增值税额方能作为进项税额在销项税额中抵扣。二、纳税人进口货物取得的属于增值税扣税范围的海关缴款书,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规定,自开具之日起180天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电子数据),申请稽核比对,逾期未申请的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三、税务机关通过稽核系统将纳税人申请稽核的海关缴款书数据,按日与进口增值税入库数据进行稽核比对,每个月为一个稽核期。海关缴款书开具当月申请稽核的,稽核期为申请稽核的当月、次月及第三个月。海关缴款书开具次月申请稽核的,稽核期为申请稽核的当月及次月。海关缴款书开具次月以后申请稽核的,稽核期为申请稽核的当月。四、稽核比对的结果分为相符、不符、滞留、缺联、重号五种。相符,是指纳税人申请稽核的海关缴款书,其号码与海关已核销的海关缴款书号码一致,并且比对的相关数据也均相同。不符,是指纳税人申请稽核的海关缴款书,其号码与海关已核销的海关缴款书号码一致,但比对的相关数据有一项或多项不同。滞留,是指纳税人申请稽核的海关缴款书,在规定的稽核期内系统中暂无相对应的海关已核销海关缴款书号码,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缺联,是指纳税人申请稽核的海关缴款书,在规定的稽核期结束时系统中仍无相对应的海关已核销海关缴款书号码。重号,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申请稽核同一份海关缴款书,并且比对的相关数据与海关已核销海关缴款书数据相同。五、税务机关于每月纳税申报期内,向纳税人提供上月稽核比对结果,纳税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查询稽核比对结果信息。对稽核比对结果为相符的海关缴款书,纳税人应在税务机关提供稽核比对结果的当月纳税申报期内申报抵扣,逾期的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六、稽核比对结果异常的处理稽核比对结果异常,是指稽核比对结果为不符、缺联、重号、滞留(一)对于稽核比对结果为不符、缺联的海关缴款书,纳税人应于产生稽核结果的180日内,持海关缴款书原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数据修改或者核对,逾期的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属于纳税人数据采集错误的,数据修改后再次进行稽核比对;不属于数据采集错误的,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数据核对,主管税务机关会同海关进行核查。经核查,海关缴款书票面信息与纳税人实际进口货物业务一致的,纳税人应在收到主管税务机关书面通知的次月申报期内申报抵扣,逾期的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二)对于稽核比对结果为重号的海关缴款书,由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查。经核查,海关缴款书票面信息与纳税人实际进口货物业务一致的,纳税人应在收到税务机关书面通知的次月申报期内申报抵扣,逾期的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三)对于稽核比对结果为滞留的海关缴款书,可继续参与稽核比对,纳税人不需申请数据核对。七、纳税人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用于核算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纳税人取得海关缴款书后,应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稽核比对相符以及核查后允许抵扣的,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贷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经核查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红字贷记相关科目。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税务机关“一窗式”比对项目的调整(一)自2013年7月1日起,纳税人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填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附表二“待抵扣进项税额”中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栏。(二)自2013年8月1日起,海关缴款书“一窗式”比对项目调整为:核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附表二第5栏税额是否等于或小于稽核系统比对相符和核查后允许抵扣的海关缴款书税额。九、本公告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废旧物资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12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地区试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9]8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地区试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1]1196号)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31号;2013年6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137号),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进行了调整,现公告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增值税纳税人均应按照本公告的规定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二、纳税申报资料纳税申报资料包括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和纳税申报其他资料。(一)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确定应税服务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需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其他情况不填写该附列资料。(5)《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收抵减情况表)。(6)《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确定应税服务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需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其他情况不填写该附列资料。3.上述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表样和填写说明详见附件。(二)纳税申报其他资料1.已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存根联。2.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抵扣联。按规定仍可以抵扣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的抵扣联。3.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购进农产品取得的普通发票、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复印件。按规定仍可以抵扣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其他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复印件。4.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缴款凭证及其清单,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5.已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6.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确定应税服务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合法凭证及其清单。7.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三)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为必报资料。纳税申报其他资料的报备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确定。三、主管税务机关应做好增值税纳税申报的宣传和辅导工作。四、本公告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等8省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局公告2012年第43号)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2号;2013年6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事项的公告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2]6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综[2012]96号)的规定,现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中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按照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适用财综[2012]68号通知,缴纳和扣缴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信息登记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1号)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信息登记和申报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二、营改增试点期间,适用财综[2012]96号文件第三条规定,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可以不进行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三、主管税务机关应做好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宣传工作。四、本公告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4

纳税评估的目的及重要性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在掌握纳税人各种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其纳税申报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和综合评定,从而发现薄弱环节、纠正虚假申报、降低税收风险的一种税收征管行为,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纳税评估与税收检查、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相比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既能提高申报准确率,又可为稽查提供案源,使“征、管、查”有机结合。在税务机关加强管理的同时,纳税评估还可以发现并帮助纳税人弥补经营管理漏洞,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纳税风险,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面积费用法的数学模型

开展个体户纳税评估,首先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开展评估,二是用什么方法开展评估,三是要达到怎样的评估效果。大部分个体工商户都没有详细的经营情况资料,纳税申报表一般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定额来填写,要通过案头分析发现问题困难很大,必须找出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考虑到个体户的经营费用比较固定而且真实,我们假设纳税人保本经营,用费用倒推初步计算出保本应纳税额,并引入单位面积税费参数,通过经营状况系数和地段系数的调整,最后确定应核定纳税额,这种纳税评估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费用法。

第一步:计算保本经营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收入(含税)÷(1+征收率)×征收率 ①

销售收入(含税)=毛利÷毛利率

毛利=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

由于无法估量纳税人的销售成本,假设纳税人保本经营, 销售利润为0,则:

销售收入(含税)=销售费用(含税)÷毛利率 ②

②代入①可得:

应纳税额=销售费用(含税)÷毛利率÷(1+税率或征收率)×税率或征收率 ③

销售费用包括按月缴纳的房租、水费、电费、电话费、工商管理费、税金、卫生费、基本生活费、雇用人员工资、品牌加盟费等,其中:基本生活费可以参照社保部门发放的城镇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确定;品牌加盟费是指专卖店取得品牌专卖资格时支付的专利转让费,一次性缴纳的按经营期分摊;自用房产的房租,可以比照同一地段房租价格确定;其他经营费用要以纳税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单据、合同的原件为准,也可以从有关部门(如:工商行政管理、电力)、房产所有者或相关个人处调查取得,确保其真实性。按年缴纳的排污费、治安管理费、检验检疫费、暖气费、个体劳协会费、物资交流会会费等暂不考虑。

第二步:引入单位面积税费参数

针对个体户经营面积数据量化、容易收集的特点,我们引入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的概念,把销售费用(含税)按照经营面积分摊,计算公式由③演变为:

单位面积税费参数=单位面积费用(含税)÷(1+税率或征收率)÷毛利率×税率或征收率 ④

单位面积费用(含税)=销售费用(含税)÷经营面积 ⑤

为了保证参数的均衡性,单位面积费用原则上按所有纳税人的销售费用总额与经营面积总和求得,所以:

单位面积费用=∑销售费用/∑经营面积

经营面积要通过实地丈量取得,有库房的应加上库房面积一并计算。毛利率可以按照纳税人经营品种划分为百货、日杂、家电、摩托车销售、电焊修理、机动车维修、建材、家具、服装、粮油、医药、化妆品、金店、车辆配件销售和印刷等15个行业分别确定,也可以暂时参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成本利润率作为标准,统一确定为10%。

④和⑤可以导出:

销售费用(含税)=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经营面积×

(1+税率或征收率)×毛利率÷税率或征收率 ⑥

⑥代入③可以导出:

应纳税额(测算值)=单位面积税费参数×经营面积 ⑦

(经过实际测算和论证,我们得出位于同一经济区域同一行业纳税人的单位面积税费参数为固定值。)

第三步:调整测算应纳税额

假设纳税人保本经营倒推获得的测算应税销售额与实际经营情况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为了避免相同经营面积的纳税人应纳税额完全一致,通过经营状况系数和地段系数对测算应税销售额进一步调整和修正,得出的应核定纳税额就是我们运用面积费用法评估的最终结果,计算公式为:

应核定纳税额=测算应纳税额×(1+经营状况系数 +地段系数) ⑧

(1)经营状况系数按纳税人的注册资金大小划分,例如把注册资金3—10万元的纳税人作为中间参照,确定其经营状况系数为0,上下浮动10%,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的经营状况系数确定为0.1,注册资金3万元以下经营状况系数确定为—0.1。为了进一步细化管理和精确计算,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中间值和浮动值,上下浮动多次,确定多个注册资金区间和经营状况系数。

(2)经营地段好坏直观反映为繁华程度,考虑到地段好坏与房租高低成正比关系,我们把房租换算成单位面积房租,通过离差系数上下浮动,可以将纳税人按其单位面积房租划分到多个房租区间,然后确定地段系数。

单位面积房租(d)=房租/营业面积

单位面积平均房租(p)=∑单位面积房租/户数

离差系数=√∑(d-p)2/户数

地段系数=单位面积平均房租±离差系数×n

(n∈1、2、3、4……)

为了简化计算,可以不计算离差房租,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数值划分房租区间,例如:某一经济区域单位面积平均房租为20元/平方米,我们把单位面积平均房租上下浮动5元/平方米,则可以将纳税人按其单位面积房租划分到三个区间,地段系数可分别确定为15、20和25。

d15元/平方米,萧条区;

15元/平方米≤d25元/平方米,中等区;

25元/平方米≤d,繁华区。

(面积费用法适用于从事商业批发和零售的纳税人。各专卖店如果无法取得其合同销售额,可以使用此办法进行评估;修理修配行业在未建立新的评估模型前也可应用;农产品购销行业要通过现场查验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计算其应纳税额,价格参照当地收购价确定。)

三、纳税评估实践与经验

(一)个体户纳税评估实践

我们筛选出105户实行“核定征收”的个体户进行逐户调查,收集了面积费用法涉及的所有数据,运用公式计算出商业的单位面积税费参数为14元/平方米,修理修配和工业性加工的单位面积税费参数为21元/平方米,进一步计算出应核定纳税额。最终结果不出所料,只有少数纳税人的应核定纳税额与原定额接近,大部分纳税人的应核定纳税额远远超过原定额,有的达四倍以上。由于这个结果不是利用直接销售证据得出的,属于间接求证,只能作为定税的参照。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筛选出其中一部分进行约谈举证,纳税人对推算结果没有提出疑义。由于毛利率是参照全国的成本利润率,与本地纳税人经营水平多少有些出入,最后确定了25户个体户进行定额调整,月增税款10200元。

(二)开展纳税评估的经验

1、开展个体纳税评估必须走出“评估无益、评估无法、评估无效”的思想误区。我们通过实践证明,对实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和帐务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面积费用法是其中一种必要方法,关键是能否掌握充足、真实、准确的数据,而纳税评估的效果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检验:一是直接效果,即查补或调整增加的税款;二是间接效果,通过积累经验、完善分析方法、建立数据模型和税负预警机制,控制流失的税款;三是后续效果,通过改进管理弥补税收漏洞,防止流失的税款。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5

1.企业身份选择筹划

企业刚设立时会计处理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是值得企业认真计算和衡量的一件事。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但实际并非尽然。假定一工业企业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X,可抵扣的购进额为Y,则在一般纳税人情况下每月缴纳增值税为(X-Y)*17%,在小规模纳税人情况下每月缴纳增值税6%X,税负相等时(X-Y)17%=6%X,求得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Y=64.7%X.由此可知,当工业企业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64.7%时,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般纳税人合算;如果该企业销项税额远大于进项税额,也就是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较少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则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合算。

2.企业投资方向及地点的筹划

我国现行税法对投资方向不同的企业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如现行税法规定:对粮食,食用植物油等适用13%的低税率;直接从事植物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实行即征即退政策;部分新墙体材料产品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

投资者选择地点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某些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保税区内的生产企业从区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成产品出口的,可按保税区海关出具的出境备案清单,以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免、抵、退。

二、企业采购活动的增值税筹划

1.选择恰当的购货时间

通常企业采购应以原材料供应及时为原则,所以采购时间往往不确定,但市场是变化的,企业采购所支付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选择恰当的购货时间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有很大帮助。筹划时首先必须注意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作为买方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为自身谋利益,在不耽误正常生产条件下选择供大于求的时候购货,因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自身实现逆转型税负转嫁,即压低产品的价格来转嫁税负。另外,在确定购货时间时还应注意物价上涨指数,如果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现象,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那么尽早购进才是上策。

2.合理选择购货对象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讲,不实行抵扣制,购货对象的选择比较容易。因为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进货中所含的税额肯定高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比较划算。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讲,购货对象有以下三种选择:第一,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第二,从可请主管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第三,从不可请主管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如果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价格相同,应该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原因在于抵扣的税额大。但是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价格比一般纳税人低,就需要企业进行计算选择。

三、企业销售活动的增值税筹划

1.选择恰当的销售方式

根据税法规定,不同的销售方式有不同的计征增值税的规定。采用折扣销售方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以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为计税金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那么无论企业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销售折扣方式,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销售折让方式,折让额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采用以旧换新和还本销售方式,都应以全额为计税金额;此外还有现销和赊销。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企业对销售有自主选择权,这为利用不同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

销售方式的筹划可以与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筹划来结合起来,因为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

2.巧妙处理兼营和混合销售

兼营是指纳税人除主营业务外,还从事其他各项业务。一种是同一税种但税率不同,如同是增值税的应税项目,既包括适用17%税率的货物,同时又兼营13%低税率的货物;另一种是不同税种且税率不同,如增值税纳税人不仅从事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还从事属于征收营业税的各项劳务。《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在取得收入后,应分别如实记账,并按其所适用的不同税率各自计算应纳税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即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若能分开核算的,则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不能分开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6

一、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后,纯营业税个体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问题。

(一)新开业户纯营业税户不办理税务登记现象严重。部分纳税人认为自己营业额达不到营业税起征点,自认为反正也不用缴税,自已也不需要发票,什么时候去办理都可以,这样就加大了税务机关管理的难度。

(二)营业税起征点与盈利点没有同步调整。我省营业税起征点规定按期纳税的月营业税为20000元(房屋出租为月租金收入5000元),而我省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盈利点为5000元,由于起征点与盈利点规定不一致,纳税人对此不理解,认为未达起征点就不要缴纳任何税收,地税机关在向其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常遇到纳税人的阻挠、质问、质疑。

(三)纳税人对营业税起征点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地税机关在征税时与其发生争议。部分纳税人没有正确理解营业税起征点的实质,混肴了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概念,认为起征点与免征额一致,部分已达起征点纳税人申报纳税时往往扣除起征点金额之后申报缴纳税款。

(四)纳税人在领购税务发票时与地税机关产生争议。我省《关于调整我省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规定:按次(日)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部分纳税人想利用这规定每个月的每个工作日到地税部门领取500元以下免税发票,因此与地税机关产生争议。

(五)地税机关核定个体工商户营业定额不够统一、规范。一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之间个体差异、经济发展变化、新老店核定税前后时间不一、纳税人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不确定因素,税收管理员填报的核定定额信息采集表内容及建议往往成为民主评税的重要参考依据,使核定定额的公平、公正受到了一定影响;二是纯营业税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相互攀比,一部分达到起征点的纳税户认为自己的定额定的高,不合理,特别是稍高于起征点纳税人(21000元至25000元之间),要求调整定额,并要税务部门拿出其它个体工商户不征税的依据,给核定工作提出难题。

(六)税收优惠政策与起征点金额不一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0〕84号)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体工商户,全国统一规定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而我省营业税起征点规定按期纳税的个体工商户起征点为20000元,据此推算全年可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等20400元(按综合税率8.5%)。税收优惠政策与起征点不协调使得地税机关容易与纳税人产生税收争议。

二、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后,加强纯营业税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对营业税起征点调整的宣传力度。利用QQ群、手机短信、微博、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工具宣传省财政厅、省地税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我省营业税起征点的通知》,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向纳税人宣传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概念与区别,让纳税人明白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则是税法规定的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两者有部分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以征税。但是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二)建议省局调整个人所得税盈利点为20000元,使盈利点与营业税起征点同步。我省个人所得税盈利点为5000元,当时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为2000元,现在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已调整为3500元,因此建议省局调整个人所得税盈利点为20000元。

(三)加强户籍管理,严格未达营业税起征点户认定工作。一是地税机关应对所辖区管户进行全面清理,摸清税源底数,适时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一次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工作,同时要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做到户源底数清,管理无死角;二是未达起征点户的认定是规范对个体工商户管理的关键环节,地税机关应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据其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科学认定,严格按照纳税人自报、地税部门核实、参数定税软件自动计算、张榜公布的程序进行认定。

(四)对未达营业税起征点户实行动态监控。一是对未达到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尤其是对临近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地税机关应建立动态管理档案,税收管理员应定期采集其生产经营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监控;二是加强未达营业税起征点户核定定额管理,对核定定额信息采集内容不详、不实的,由税收管理员重新调查,并及时对核定定额情况张榜公布;三是加强未达营业税起征点户定额的动态管理,税收管理要随时掌握纳税户的经营情况,结合经营规模及收入发展情况、发票开具量分行业、分片区及时对原定额偏低的纳税人提出调整定额意见,经民主评税进行调整;四是建立健全税源管理明细台帐,根据目前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税收管理员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未达营业税起征点纳税人分户管理台帐》、《减免税纳税人分户管理台帐》随时登记纳税人申报、纳税、核定税、调定税、减免税及日常检查等信息,为税收管理发挥帮手作用。

(五)对未达营业税起征点的纳税人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现行我省个人所得税盈利点为5000元,在省局没有调整盈利点与起征点同步的情况,地税机关应对其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加强发票管理,实现“以票控税”。一是对未达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比照对下岗再就业纳税人的管理规定,在领购发票时一律在发票联统一加盖“未达起征点发票专章”,同时在发票联上加盖纳税人发票专用章;二是办税大厅要建立《代开发票台账》,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到地税机关代开发票时,办税大厅要登记《代开发票台账》,同时办税大厅和管理局要加强信息交流和比对,办税大厅要详细核实纳税人上月营业额是否达到起征点,达到起征点的要按规定全额征税;三是税收管理员加强发票日常巡查,将其掌控的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发票开具金额进行比对分析,对达到起征点的,地税机关应按其发票开具金额进行补税。

(七)在营业税起征点标准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不同步的情况下,地税机关应区别情况对待。对定额标准在5000元以下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0〕84号)规定且正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在不触及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同时又维护执法的严肃性情况下,暂不下达《未达起征点认定通知书》,待优惠政策期限届满之日起下达执行;对定额标准在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且正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建议省局统一规范对其的税收管理,终止其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0〕84号)规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让纳税人享受起征点的税收优惠,使纳税人切实享受免征的税收优惠。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7

    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主要涉及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流转税包括营业税和增值税。少数中小企业还涉及一些其他税种,这些税金成本本文将在下面的内容中作进一步说明。

    1.中小企业适用的增值税政策

    从事制造业和营销活动为主的中小企业涉及缴纳增值税。按照现行增值税条例,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大部分中小企业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适用增值税率为工业企业6%,商业企业4%,不得计算进项税额;而一般纳税人由于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税负平均为3%~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增值税名义税率低,实际税负远超过一般纳税人;另外,许多高新技术型的企业在开始经营时都属于中小企业,即使能被划分为一般纳税人,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中所含已征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要购买价值相对较高的机器、设备,这就进一步加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适用的营业税政策

    从事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业等以提供劳务为主的中小企业涉及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和5%,娱乐业可高达20%。由于营业税是按营业额全额征收,所以在中小企业的税金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以物流行业中的仓储业务为例,由于租赁经营成本高,仓库空置率高,企业毛利率一般在4%~5%左右,扣除5%的营业税,再加上20%甚至25%的企业所得税,税后净利不到1%,企业总体税负相当沉重。

    3.中小企业适用的所得税政策

    中小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大部分能够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较低的20%的优惠税率。但由于经营规模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会计核算不够健全,企业所得税往往实行核定征收。一方面核定征收使得中小企业不能通过合理加大费用扣除额来规避所得税,另一方面核定征收如果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的话,往往使企业支付不应支付的税金,例如,某些中小企业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征收所得税,应税所得率一般在10%左右,这就意味着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必须超过10%,这样计算出来的税金才是合理的,如果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没有超过10%,则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就超过了企业的实际发生的应税所得额,这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4.中小企业适用的其他税收政策

    中小企业涉及缴纳的还有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合计数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缴纳的。另外有房产的企业还要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签订合同较多的企业要缴纳印花税等等。由上可见,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税金成本比较高,对于微利的中小企业来说较重的税负无疑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除了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加以扶持外,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税务管理,积极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金成本。

    二、中小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措施

    1.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强化税务管理意识和力度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对于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来代为执行,而我国的税收体系越来越复杂,税收征管力度日趋严格,为此应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应设置税务总监,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不但要负责税款的计算、申报和缴纳,同时还要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把握好税收优惠政策,控制税务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支出

    小企业税务管理首先应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包括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正确计算税款,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及时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接受税务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日常税务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

    3.进行合理有效的节税管理,降低企业税金成本

    节税管理是在日常纳税管理的基础上以降低企业税金成本、获取纳税收益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专项税务管理活动,是税务管理工作的重心。

    (1)充分利用现行优惠政策,为合理合法节税创造条件。以中小企业较多的物流业为例,从2005年以来,我国为鼓励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12月29日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针对试点物流企业在运输和仓储两个服务环节的营业税计征基数,可以扣除外包业务的营业额,按差额计征营业税。例如某试点物流企业的某项仓储劳务营业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假设全部外包给其他仓储服务企业的仓储费是80万元人民币,新的计征基数就由原来的100万元降低到20万元,意味着营业税缴纳额由原来按5万元变为现在1万元。这条政策的出台对于物流企业改善重复纳税有重大意义。因此凡是在试点名单里的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这条优惠政策,在会计核算上取得并妥善保管合法的抵扣凭证,未列入试点名单的物流企业应争取成为试点企业,尽快享受新政策规定的待遇。

    (2)不同应税业务分别核算,分别纳税,防止适用较低税率的业务从高税率计税。例如,目前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和文化体育业适用的营业税率为3%,而其他行业一般为5%,因此企业应分别业务核算,如果没有分开核算,则统一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基于这条规定,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应按照不同业务分别设账,严格遵守分别核算的规定,以便享受较低税率。另外,以从事货物销售为主的中小企业为防止其配合销售实施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按照混合销售的原则计缴增值税,最好设立单独的子公司,独立核算,从而保证这部分劳务收入能按照兼营业务适用较低的营业税。

    (3)新办中小企业选择税负较低的地区作为注册地。中小企业设立时,选择适当的注册地点可以较好的避税。例如,我国在东北三省和中部六省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取得时抵扣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中小企业,进项税额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将注册地选在上述地区。

    4.积极规避和防范税务风险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货物运输业税收征管经验交流现场会,主要是传达贯彻全省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现场会精神,学习交流我市部分货运税收管理较好的地方特别是县的税收征管经验,分析我市在货运业发展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车辆税收征管的措施和办法,以促进我市货运业加快发展和货运业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迅速扭转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在全省的落后局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前面县政府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站在政府角度介绍了县如何采取各种措施做大货运产业增加地方财力的经验,值得各地认真借鉴和学习,各地一定要向当地政府汇报好县政府支持货运业发展和货运税收征收的好经验好做法。市局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进行了研究,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看望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刘局长站在地税部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强调了做好货运业税收征管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做好下一步货运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局流转税处的领导也不辞辛苦,亲自到会指导并对我市加强货运税收征管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认真领会刘局长和省局流转税处领导的讲话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四个县局将分别介绍他们在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取得部门支持配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强化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车辆税收征管、支持和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货运业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各地要认真领会省局会议精神,学习和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货运业大发展,尽快提高我市车辆税收特别是货运业税收征管水平,使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就我市货运业税收征管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好货运税收征管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真总结我市货运业税收征管所做的主要工作,正确估价货运税收征管取得的成效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和部门配合。以汽车运输为主的货运业具有流动性强、分散性高的特点,加之我市经济欠发达,规模较大内部管理规范的货运企业很少,大部分是个人贷款购车后挂靠公司经营,甚至很多车主就以个人名义进行个体经营,货运企业和车主的纳税意识普遍淡薄,加上地税机关征管力量相对不足,又没有上路检查权,车辆税收征管一直是地税机关税收征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我市各级地税部门都认识到车辆税收征管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经常积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以引起领导重视并取得政府支持。市局在2011年初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的意见》,其中提出了加强货运税收管理的许多具体措施,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室以吉府办发[2011]2号文件转发我局的意见至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这对统一全市车辆运输计税标准、规范车辆税收征收期限、明确部门协作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县局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多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县里为做大货运产业,组建了汽车货运业发展服务中心,由分管交通的副县长任中心主任,全面协调解决汽车货运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了《县加快汽车货运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货运业的目标,建立了考核和奖励机制,还建立了县领导挂点帮扶制度,对重点货运企业由县领导亲自挂点,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该县货运业的快速发展。等县在地税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也都成立了以县政府领导任组长,财政、交通运管、公安交警、稽征、地税等部门参加的汽车货运业发展领导小组或车辆税收征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运输业发展和税收征管工作,强化了运管、稽征等部门委托税款的责任,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协税护税网络。特别是通过政府制定的奖励政策及其兑现,有效地调动了货运业纳税人和相关单位发展货运产业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货运税收收入的增长。

二是制定完善货运业税收管理制度。为了落实国家统一的税收政策,规范车辆税收的征收,加强内外的协调配合,县等许多地方出台了交通运输业单项征管办法,有的还以当地政府名义发文,增强了这些管理制度和办法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这些管理制度的出台和执行,进一步明确了从事货运业税收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了操作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制度。针对车辆变动频繁的特点,、等县都与交警、运管、稽征及货运公司建立了信息交换制度,对车辆的新增、报废、过户、年检及事故大修停运等情况及时掌握,以便据实核定应纳税款,防止车辆逃税。

四是健全台帐。车辆税收特别是代开票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能否到位,扎实的基础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建立健全台帐并准确登记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很多负责车辆税收征管的分局和具体负责人员都把建好登好台帐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特别是对代开票纳税人普遍建立了一车一档,对每个公司、每台车辆的应纳定额税款核定情况、货运发票开票纳税情况、定额税款缴纳情况、税款定期结算情况、停歇业办理情况等都完整在台帐上做出了登记,并及时做好与纳税人、办税服务厅及委托单位的核对,充分发挥了台帐在车辆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五是认真执行代开货运发票的相关规定。为了防止虚开代开货运发票,省局制定了对货运代开票纳税人单车发票开具实行金额预警管理制度,规定每吨每月开具货运发票金额不得超过10000元,如要超过预警额的,应经县局核准后,才可据实开具。我市地税部门认真执行了这一规定,有效防止了虚开代开发票现象的发生。我市各地的办税服务厅或办税点在代开货运发票时都能坚持做到先征收税款后开具发票,严格执行“一税一票”原则,并在代开货运发票时一律按开票金额的6.6%综合税率足额征收税款。

六是强化日常监督和检查。等县局建立了对车辆的日常巡查巡管制度,将地税部门掌握的车辆及吨位数与货运公司和交通稽征部门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督促货运公司依法足额税款,并针对未办照未办证也未缴费未缴税的“黑车”和一些有意抗税不缴的车主,由地税稽查局和公安部门一道进行清理打击,督促其交纳税款,这些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在全市各级地税部门特别是奋战在车辆税收征管一线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货运税收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表现在:国家的货运税收政策在全市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执行比较平稳;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加强和规范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通过交通稽征、运管等部门信息的采集和交换,较全面准确地掌握了货运车辆的基本情况,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货物运输业地方税收管理从税务登记到发票开具、税款征收、基础台账的登记、清分比对,信息采集、传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基本上扭转了过去货物运输业地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底数不清、发票管理不严,代开、虚开和以票“引税”的现象,扭转了日常管理松懈、税收秩序较乱和税收流失较为严重的局面,并且做到了未发生税务干部因为在车辆税收征管中违规操作而受到处分,从而保护了我们的税务干部。从这两年的税收收入情况看,我市2011年初步扭转了上年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收入同比下降的局面,2012年1-11月全市征收入库交通运输业营业税2851万元,同比增收426万元,增长17.6%,其中公路货运营业税完成2027万元,同比增长16.2%,两者都基本与营业税总收入的增长保持了同步,为地税收入增收作出了贡献。

二、客观分析我市货运业税收收入现状和存在的差距,如实查找我市货运税收收入落后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车辆税收特别是货运税收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近年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来看,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的现状是收入基数较小、增长速度较慢、车均税负偏低、对全市地税收入贡献不大、在全省排位靠后。

2004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实现的营业税为3269万元,2005年仅为2690万元,同比下降17.7%,2011年也只有2694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12年1—11月为2851万元,同比增长17.6%,虽高于同期全市营业税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但在营业税九个税目中仍属于收入增长较慢的项目,更低于全市地税总收入增幅11.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营业税仅占营业税总收入的5.3%。全市分征收单位的收入额看,15个征收单位中,今年1至11月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收入最高的县为648万元,占全市的22.7%,其他征收单位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9个单位,此外还有7个征收单位不足100万元,最少的县(市)仅有区区26万元。全市15个征收单位按增减幅度划分,今年1—11月收入增长的有12个征收单位,增幅最大的是县达93.1%,增幅超过30%还有青原区、县、县、县,而市、县、区三个单位收入同比出现下降。

而从全省情况看,近年来全省来自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货运业的税收收入增势强劲,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比上年增长20.4%,2012年1—11月全省来自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收入达到74135万元,同比增长41.6%,占同期营业税总收入的8.5%,以货运业为龙头的交通运输业正成为全省税收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一方面从收入的绝对额看,全省11个设区市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平均收入为6740万元,我市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2.3%,离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收入绝对额仅比和两市高,而比其他8个设区市都低,与我市营业税总收入和地税总收入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的排位很不相称,交通运输业营业税占营业税总收入的比重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低了37.6%。

另一方面从收入增幅看,我市位于11个设区市的第10位,比全省平均增幅低24个百分点,增幅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2%,如与、新余等交通运输业税收增长快的设区市比差距更大,如市今年1至11月已入库交通运输业营业税达17509万元,是我市的6倍多,的同比增幅达99.2%,也是我市的5.6倍。

如按县级征收单位来比较,全省今年1至11月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收入过千万的县(市、区)有很多个,的等多个县(区)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地方各税收入已突破了5000万元,已占到地税总收入的40%左右,并且收入同比翻番的也有不少,而我市各县(市、区)与之相比则形成很大反差,虽然县在全省货运税收中占有一定位置,在全市排位更加突出,但与省内的货运发达县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市其他县(市、区)差距更显著。

此外按车均税负比较,我市也有很大差距。从省局提供的数据来看,2012年上半年,全省道路运输营业税平均每辆营运车辆为1992元,而我市仅为876元,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44%,位居倒数第二,而全省最高的市达7632元,我市不到的八分之一。

造成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特别是货运税收收入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外部条件客观上制约了我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税收收入的提高。归纳起来集中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与我市经济发展滞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总体上讲,我市经济总量偏低,工业不够发达,特别是货运量大的重工业很少,另外个人收入不高影响出行人次,加之近年火车运输越来越便捷,导致我市无论是货运还是客运的运量不足,对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形成制约。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有的地方政府没有把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摆在与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同等地位,没有制定或落实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投资交通运输业特别是物流业,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扶持交通运输业发展,加之有的部门出于部门利益,造成车辆规费负担重,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多,车主和司机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和社会从业人员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积极性,使我市营运车辆增长缓慢。

三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市现行从事营运的车辆大部分是私人投资购买的,国有骨干企业及实力较强运作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运输企业几乎没有,大部分营运车辆由个人投资或银行按揭购买后挂靠运输公司,而运输公司实行的是松散性管理,经营风险主要由车主和司机个人承担,还有相当部分车辆没有挂靠公司,完全由个人自主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和抵御各种风险。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够提供运输、货代、仓储、配送等多种服务并掌握货源的物流企业很少,仅有的少数几家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很小,这使得我市很多车辆只能为外地物流企业服务,实现的税收很大一部分流入物流企业所在地。我市目前认定的货运自开票纳税人仅有7户,并且只分布在直属分局和、三地,其他县(市、区)还是空白,这种现状充分说明,我市运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是部分地方车辆外流现象严重。受外地个别地方不公平竞争以及市中心城区车辆收取大桥通行费的影响,不但新购车辆本地落户少,很多原为本地牌照的车辆也发生过户外挂,造成区等地车辆流失严重。

五是我市车辆的车况不够理想。客运车辆以中吧为主,货运车辆中大吨位车少,小货车及农用运输车多,客观上也使我市车辆运输能力小、营运收入低、达不到起征点的车辆多、单车税负水平上不去。

六是部门协税护税不到位。由于车辆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营运地点,税务部门又没有上路检查权,使车辆税收的征收与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如仅靠地税部门一家的努力,很难管好这种流动性税源,这必然造成部分税收流失。

(二)地税部门对交通运输业税收的征管不到位是影响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的主观原因。我们认为目前在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中还存在以下急待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地税部门部分领导和干部对做好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信心不强,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针对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地方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难以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使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处于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二是争取地方党政重视不够,部门协税护税机制不健全。交通运输业税收的征管有其特殊性,它涉及多个部门,如果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很难做好。但在我市有的地方地税部门并未积极主动将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以及做好该行业税收征管的建议经常向政府汇报,没有争取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坚强支持和配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税护税机制,或虽已建立协税护税制度但未得到真正落实或执行效果很不理想,最后仅靠地税部门一家单枪匹马地干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落实税收政策不到位,管理不严。包括对车辆营业税起征点规定的执行、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车辆运输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对一年只征收10个月税款另2个月需要按规定办理停歇业手续的规定、对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停歇业超过2个月的车辆应及时办理手续的规定、货运车辆开具货运发票最高限额的控制等政策和规定在个别地方没有得到全面执行和落实。

四是对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的力量投入不足,造成漏征漏管现象较多。很多地方片面强调税务干部人员少工作多而无暇过多关注交通运输业税收征收,或感到征收车辆税收投入大成本高有点得不偿失,因而只配备了极少的税务干部从事交通运输业税收的管理,有的还是兼职,使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力量薄弱,加之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难度大,造成很多征管盲区,极易发生税收流失。

五是对交通运输业的税收征管水平还有差距,离实现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相距甚远。有些地方包括对自开票纳税人的监督和管理、对挂靠运输公司车辆和社会车辆的税收管理、对车票和货运发票的管理、对客运和货运的不同管理、对核定定额税款和已开具发票缴纳税款的定期结算、对税务部门与交通运管稽征或交警等其他委托单位之间在管理和流程上的衔接等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严密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这必然出现税收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六是税收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健全和扎实。有些负责车辆税收管理的基层税务机关对车辆的基本状况包括变动过户等底数不清,税收征收台帐(包括分运输企业和单车的核定定额、开票营业额及发票税款、定额税款的申报缴纳、税款的定期结算和清算、车辆停歇业的办理等)登记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使税收管理难以到位。

七是未充分发挥税务稽查在打击偷逃税整顿运输市场税收秩序中的威慑作用。特别是个别地方对不主动申报纳税长期拖欠税款逃避税务机关管理的车辆,没有调动税务稽查联合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造成部分车辆长期逃避税收,使运输市场税收秩序较为混乱。

八是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服务尚有不尽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税务部门未积极主动对较大规模的货运企业,帮助其创造条件申办自开票纳税人,使其尽快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代开票纳税人申请开具货运发票,未能做到随到随开影响其及时取得货运发票从而也影响其业务办理。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市交通运输业的较快发展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市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尽快扭转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的落后局面。

面对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树立信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市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迅速扭转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收入的落后状况,促进我市货运业税收收入尽快迈上新台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地税机关领导和广大税务干部要切实提高对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加强交通运输业税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货运业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不仅关系到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税收收入、增强地方财力的大局,也是地税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尽职责。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各级地税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我市货运业加快发展和强化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而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工作合力,尽快扭转我市交通运输业税收的落后局面。

2、当好政府参谋,大力促进货运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要积极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把我市货运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向领导汇报清楚,以引起各级领导对发展货运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把如何加快货运业特别是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供给政府领导,以便领导决策。要积极向县(市、区)政府建议,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交通、稽征、公安交警、税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发展汽车运输业或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货运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切实帮助企业和车主解决实际困难。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地税部门自身优势,积极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当地形成大力货运业和物流业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使其得到更快发展,为地税部门开辟广阔税源和创造新的税收收入增长点服务。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对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为吸引外地车辆到本地注册登记,从而发展本地货运业而采取的各种优惠措施,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始终牢记依法治税的要求,严格按照税收政策的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不得越权减免税。

3、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取长补短。各县(市、区)局都要认真总结本地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中的经验教训,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到的和我市的等先进单位学习。通过学习,要认真吸取先进单位在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消化吸收,通过取长补短,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升。市局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货物运输业税收征管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以及的等地的经验,就是为了推动全市货运业税收征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4、完善机制,建立协税护税网络。要努力争取政府和当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有效的运输业税收协税护税网络。要针对不同情况,对不同车辆、不同运输项目、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委托方式落实协税护税责任。对已落实的委托单位要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不到位的明确责任追究。要争取财政支持,及时落实和支付委托手续费。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未挂靠运输公司的社会车辆和农用运输车,一定要从便利征管并能有效防止税收流失杜绝漏征漏管的角度,分别不同情况委托稽征、运管等部门定额税款,并由地税机关派员开票征收或协助征收,单位要严格把关,实行先税后证(票)。各地还可借鉴九江等地做法,与委托单位联合开发使用先税后证(票)的控管软件,对未交纳税款的车辆无法办理养路费(或运管证)手续,从源头上为税收把关。

5、加强帮扶,搭建货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化的税收平台。要通过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向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的货运企业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货运自开票纳税人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创造条件申报自开票纳税人,基层税务机关对自开票纳税人申请要认真审核,对达到基本条件的应及时上报审批,对一时达不到要求的,要帮助企业整改,待条件成熟时协助企业取得自开票纳税人资格。对已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的企业,税务机关要做好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利用其掌握货源的有利条件和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后享有的税收政策和开票便利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运输能力,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开展联运、运代、配送、仓储等综合服务,使认定的货运自开票纳税人从单纯的运输企业向多功能的物流企业转化,为壮大地方税源创造有利条件。

6、多措并举,强化征管。省局近期将针对目前货运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货物运输业地方税收管理的通知》,对车辆税收征管中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请各地认真抓好落实。这里市局再强调以下几点:

(1)、要加强车辆登记信息的管理。一是做好税务登记,对所有专业从事货运业的纳税人必须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同时对其拥有的营运车辆信息应随纳税人登记信息一同进入省局的地方税务征管信息系统;二是要加强与车辆登记管理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传递,切实及时掌握营运车辆拥有和动态变化情况;三是主管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车籍登记信息台帐,并对车辆动态变化信息及时予以更新,确保车辆信息的真实可靠,以此作为开展车辆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

(2)、要规范车辆税收的征管要求。经审核批准,对财务核算健全、能主动按期申报纳税、提供纳税资料并已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的货运企业一定要实行查帐征收,不得采取包税或定率附征所得税等违反税收政策规定的做法;对挂靠运输公司的货运车辆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分别由运输公司作为统一的纳税人或委托人,在税收管理上由公司实行六统一:统一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统一办理车辆的停歇业手续、统一申请办理货运税控发票的开具、统一办理单车定额税款和发票税款的结算和清算、统一办理车辆的增减变动和过户登记、统一建立企业挂靠车辆税收征缴结算台帐;对不挂靠公司由车主独立经营的社会车辆和农用运输车辆,要在按每一车辆分别办理税务登记的基础上,采取委托稽征等部门,但对需要开具货运发票的统一到办税服务厅或税务机关设在单位的办税点办理。

(3)、要制定本县(市、区)范围内统一的办税流程。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货运自开票纳税人应根据其业务量限量发售货运税控发票,实行交旧购新,在纳税申报时应使用统一的《交通运输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并做好票表比对,做到先申报纳税后领购新发票。对代开票纳税人的车辆,主管税务机关或办税服务厅要认真建立和登记征收台帐,详细记录每台车辆的核定吨位数和每月应纳的核定定额税款、本期(上月)开具发票已纳税款(可抵扣税额)、本期实际应缴(补)税款,在台帐上清晰地反映其发票税款与定额税款的结算和抵补情况。不得只征收发票税款,不征收定额税款,也不得既征收发票税款又征收定额税款而又不按月或按季对发票税款与定额税款进行结算。对委托稽征等其他单位的车辆税收,主管地税机关要主动与单位核对台帐等资料,确保不出现漏征或重复征收。

(4)、要继续严格执行货运发票金额预警的规定。对自开票纳税人要根据其实际运输能力控制其总的开票金额,不得出现虚开代开现象,对代开票纳税人要及时将开票金额记入台帐,并在每次申请开票时先查实其是否超过预警金额,对已超过预警金额的要由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县局核准后,才可据实开具,否则开票金额不得超出预警金额。

(5)、要强化考核。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将是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税政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市局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调度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要将增长幅度、管理到位率、单车税负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全面考量各县(市、区)局对这项工作的成效。

总结县和我市县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经验,我认为有四条:一是地税部门加强对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认识是前提;二是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是重点;三是强化对货运业的规范管理是关键;四是争取部门支持,加强协税护税建设是保障。

上一篇:高中历史提分方法范文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