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11-13 07:02:39

农林经济发展

农林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农村发展 林农增收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12-02

张掖市作为农业经济市,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发展再遇瓶颈,经济落后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急需寻求新的突破口。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应对国际发展生态经济的潮流是在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为破解发展难题,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确定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下经济的发展则是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尤其是展林下经济既能解决当前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问题,同时又能为促进林农增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发展生态经济等长远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则必将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农增收、推动该市生态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一、张掖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在总结福建、江西、浙江、辽宁、云南等地“分山到户”的成功实践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6月8日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铺开;2012年7月30日国办下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在全国掀起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高潮。全面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从2008年10月起,张掖市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本次林改共涉及55个乡(镇)、373个村、10.7万农户、36.6万人,确权发证的集体林地82.92万亩,发放林权证3.13万本,签订承包合同9.45万份,主体改革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级检查验收。林改后广大群众植树造林和经营林地的热情空前高涨,个别分林到户的农民充分利用确权后的林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2012年以来,紧紧围绕“五项制度和一个体系建设”,以发展林下经济为重点,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市、县两级完成了《林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宜林荒地和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和农户,利用林改后自主承包经营的林地林木,大力发展以鲜食葡萄、红枣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以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努力提高林地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至2013年,全市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5590.74万元;流转林地1.3912万亩,流转金额2569.7万元;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44个,成立各类林业协会8个;农户投资372.65万元、造林3.9082万亩;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8596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6.56亿元,其中:特色林果产业10.8万亩、产值1.64亿元,林下种植业4.67万亩、产值0.65亿元,林下养殖业555户、产值1.08亿元,森林旅游等其它经营性收入近1亿元,实现了重大突破。涌现出了甘州区花寨乡夕阳村生态鸡示范点、临泽县鸿宝康枸杞种植基地、高台县黑泉乡胭脂鸡养殖种植基地、山丹县大马营乡城南村马兴全林下养鸡示范点,民乐县丰乐乡生态畜禽牧业基地、肃南县明花乡上井村西行口肉苁蓉示范点等林下经济典型和示范基地。

二、发展林下经济与农村发展及林农增收的关系

1.巩固林改成果,保障林农权益

中国新阶段最重要的经济制度改革,一是,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承包制的重要继承和创新,它既是的内容,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集体林权制度是一次重要的土地确权。林地确权后,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农民的资产关切度就得到了增加,经营集体林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确权到户,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财产性收入。农民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形式从林地流转中获得收益。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农民才会更有积极性管护好森林;只有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更多的社会资本才会被吸引和投入到林业建设中;只有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农民才不会廉价的转让土地,农民才能真正从林地流转得到实惠。林下经济找到了这样一个产业的突破口。林下经济能够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的方式下,增加林地经营的经济效益。如果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新阶段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那么林下经济则是对这一改革内容的重要巩固方式,也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

2.贫困得到缓解,农民收入实现增长

林下经济帮助农民实现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结合。传统林木经营的周期长、风险大。林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短则六、七年,长则数十年才能有经济收益,期间火灾、虫灾等灾害都是不确定因素。而林下经济则提供了短期收益的补偿。林下养鸡、养鸭半年就能出栏,林下种植菌类,一年也能出产好几次。这些都实现了林地收益的长短结合,为农民提供了切实收益。该市2012年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5114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4.08亿元,户均收入7.97万元;2013年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8596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6.56亿元,户均收入7.63万元;相比而言,参与农户数增长了60%,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了62%,林下经济在林农增收中初显成效。林区往往还是贫苦落后地区,林下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经济财富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真正提高效益还需要规模化、科技化的力量。通过各级财政资金扶持,降低林下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林区基础设施才能将潜力转化成真正的收益。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品种研发、技术推广、深加工的力度才能实现林下经济的效益。通过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才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又增加农民的市场地位,维护好农民的权益。通过鼓励龙头企业的发展,才能做好生产销售之间的关系。总之,对于刚刚起步的林下经济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3.吸引社会资金,生产资料得到有效利用

林下经济的发展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了林地林木的权属,林下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效益。这两个因素都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林业。而经营林业主要是三类群体,农民家庭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企业。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经营主体,都因为集体林权改革之后林地收益权的确定,林下经济发展以后林地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大大增加对林地的投入。社会资金促进了林业发展,林地这一生产资料在合理流转中得到充分利用。当前,就全市而言林下经济发展仍然属于初期,需要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也需要鼓励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尤其是股份制合作化组织。这些措施能够保障农民的收益,保证农民不失地失山,同时促进林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得到有效的流转。

4.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城镇化将会走上“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的方式。其中“农村新社区”是重要的一种形式。农村新社区不仅仅是造新房子,而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包括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统一,社区园林化。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村新社区实现园林化,更为重要的是为新城镇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农村新社区的建设需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并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林下经济的发展正为农村新社区发展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林下经济具有悠久的传统、广阔的资源,并且深度加工的潜力巨大。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特点和农村新社区园林化的建设相辅相成。这些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新社区这一类型的城镇化的独具特色发展模式。

三、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开端,但是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高效能发展的要求相比,林下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基础条件薄弱,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我市集体林地面积小、分布分散,处于生态脆弱区,造林成活率低、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经营和发展集体林业的积极性不高,集体林业发展、广大难度大。其次现有的集体林多属公益林,灌木林面积大,资源单一,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发展林下经济。

2.思想认识不足,群众参与热情不高。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理解不深,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身边依靠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致富的农户也不以为然,怕投资大、收益慢、风险高,持等待观望态度;甚至有些群众认为在现阶段耕地都没有较好效益的形势下,要想在林地上取得经济效益可能性不大,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3.资金技术短缺,纵深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林下经济筹资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低下,政策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力度小,普遍存在发展资金短缺、经营管理粗放和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农民在发展林下经济之初就缺乏启动资金,在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更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在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方面止步不前,林下经济纵深发展的后劲不足。

4.结构模式简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我市特色林果产业、林下经济模式简单、品种单一,加上绝大部分农户仍沿用传统的方式,对科学技术掌握不够,致使成本高、效益差。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没完全形成,产销一体化的销售网络还不健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竞争优势不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5.服务体系初建,机制体制还不完善。大部分县(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刚刚成立,工作经验不足,具体服务林下经济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还不能很好的发挥服务职能;乡镇林业综合管理服务站还没正式开展工作,林业协会及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影响林下经济发展。

四、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1.要特别注重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我市地理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山区、绿洲、荒滩和沙漠犬牙交错,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资源禀赋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但由于林下经济起步晚,产业基础强弱不对等,农民生产方式各不相同,林产品市场需求也千变万化等因素,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为此,要在深入调研,摸清林情,掌握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做到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县一优势”的方向发展,切忌“一刀切”,防止盲目跟进,一哄而上;在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原则下,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突出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方向、主攻目标和开发模式。

2.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或林农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导致大多数农户或林农等待观望。首先要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优惠政策、扶持措施和实用技术,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术熟练掌握,信息及时了解,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形成全面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要善于发现、积极培育一批有丰富林下种养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广泛宣传,及时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政府投资搞设施,业主租用搞发展,农民入股增效益的要求,拓宽产业规模。通过采取政策启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利益驱动的激励手段,培育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大力推广“公司(大户)+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将简单的、原始的“小农经济”逐步转移到以林下种养为基础,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产出为主的发展道路上来。

3.着力突破融资难的问题。为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来融资发展。主要是财政奖励一点,向上面争取一点,集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一点,保险理赔补偿一点。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农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通过财政投入、受益者和损坏者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尽快提高补偿标准,调动农民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主动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广泛吸纳民间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

4.加大林下经济的科技支持力度。林下经济要发展壮大,必须走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之路。相关部门要针对经营项目和模式,做好规范、引导,分别进行指导与帮扶,促使其在规范有序的生产中不断壮大。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开发与服务机制,重点研发林产品采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为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引进、培育和大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通过走科技兴林的道路,不断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信息平台,完善各种咨询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更快更好地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促进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逐步提高林地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经营者收入。

参考文献

[1]曹红梅. 发展林下经济 助农致富增收――关于康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建议[J]. 沈阳干部学刊,2010,05:62-64.

[2]. 发展林下经济 打造绿色聚宝盆[J]. 林业与生态,2011,06:19-20.

农林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林下经济;农民增收;优势;建议

1 林下经济及其意义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人工森林群落结构,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必须以国有林为主力战场,因为国有林的主体明确,且有很大的属性优势。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逐步深入和配套改革的实施,阜阳市颍东区林下经济发展较快,逐步摸索出林药间作、林粮间作、林果间作和林下养鸡、养羊、养鹅等多种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目前全区林下经济发展到334hm2,其中林下养鸡40hm2,林药间作决明子、桔梗、白术等166.7hm2,林草鱼禽立体复合经营33.3hm2,林草牧复合经营93.3hm2;全区涌现出林下经济示范村5个,专业户20余户,年增产值500万元。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1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2.2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养殖方面,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2.3 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初期就受到限制,致使全区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4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有等待收购者上门或零售,效益得不到保障。

2.5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3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根据“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原则,阜阳市颍东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表现在:

3.1 自然地理的独特性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丰厚的条件

颍东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3.2 林地空间优势 目前,全区林地面积2000hm2,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400hm2,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随着国家对林业种植的重视程度及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政策的落实,林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贡献率也日益凸显出来,林地优势更加明显。

3.3 悠久的农业历史和林业传统造就林下经济的独特优势 阜阳颍是一个农业大区,农耕历史悠久并延续不断,农林复合经营经验丰富,鸡、鸭、羊等大量养殖在林下,长期的养殖项目仍对现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4 政策优势 近几年来,颍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并把它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50~1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此夯实林下经济陕速发展的物资基础。

3.4 效益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近几年,颍东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的不同模式,如老庙镇马圩村仇大庄的林、藕、鱼模式,冉庙乡利用茨淮新河林带实施林草牧模式,插花镇茨淮新河的林药种植模式,枣庄镇的太阳红石榴+旅游观光的经营模式等等。目前,林下种养殖面积各达到或突破333.3hm2,增加收入1000万元,创建了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区。

4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颍东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全区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情况等,因地制宜制定专项规划,实施细则,分区域确定林下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和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4.2 大力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 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要以点带面,辐射推广,起到“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重要作用,引导全区林下经济最终走上一条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健康发展之路。颍东区在茨淮新河大坝、颍河两侧的国有林下,建设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4.3 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 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补助试点资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设立发展林下经济中央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持全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适当进行扶持,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基础设施薄弱的难题。

4.4 切实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要加强对林下经济的科技帮扶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平台,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加大林下经济品种的研发,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林经济发展篇3

白沙县青松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手段,不断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已取得初步成效。介绍了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相关对策。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种植,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2007年2月17日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发展壮大林下经济是延伸生态经济产业链,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是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青松乡以打造“南药之乡”为抓手,充分发挥林下资源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益智特色产业种植,不仅促进了绿色增长,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这符合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要求。

1 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现状

1.1 青松乡基本情况

青松乡辖6个村委会、一个乡农场、28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9600多人,农村人口8500多人。全乡主要种植橡胶、甘蔗、木薯、南药益智。据统计在全乡辖区内有橡胶种植面积3.6万亩可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可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前景非常好。

截止2014年,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已达12000多亩,并建立了打炳村委会和拥处村委会2个南药益智种植示范基地。

1.2 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情况

1.2.1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初具规模

在橡胶、甘蔗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青松乡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现在,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正一步步走上发展的正规化,从2006年的800亩发展到2014年的12000亩。

1.2.2林下种植南药益智成效初显

青松乡地处霸王岭部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在已栽培的橡胶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间,在保护林地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种植南药益智后三年可产生经济效益,收获期长达30年。2014年,益智干果收购价达到了70元/公斤。全乡可收获的益智产值达800多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35%,人均增收660元,已成为青松乡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 当前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存在的不足

2.1 南药益智优质种苗供应不足

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种植南药已经得到实惠的农民扩大种植规模的热情很高,但优质南药益智种苗供应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农民朋友们种植的需要,直接影响和制约到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发展。

2.2 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低

绝大部分农户林下种植南药益智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粗放式管理。在种植管理方面完全凭经验进行,有的甚至是少管或不管,只等采摘收货,导致益智产量较低、品质不高。

2.3 种植南药益智规模小

近年来,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目前主要是农户们都在自家的橡胶林地种植,整体种植比较分散,全乡没有很好的实行集中连片种植,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2.4 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农民思想不解放,“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意识不强,对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效益、市场前景等认识不够,对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持怀疑观望态度,缺乏参与的热情。

2.5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2012年12月,青松乡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政局注册首个益智种植协会――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益智种植协会。青松乡益智种植协会成立时间短,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没有集中种植户统一销售,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益智各种植户单兵作战、自种自销,益智销售价格幅度有所降低。

3 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对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进行合理布局,努力探索和推广切合青松乡实际、适宜青松乡发展的林间种植模式,要根据青松乡的农林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进行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制定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方案(逐年规划种植益智亩数),提前规划好发展蓝图,将会逐步扩大林下种植南药益智规模,提升益智产业化发展。

3.2 建立基地,扩大规模

今年来,随着农户种植南药益智热情高涨,当前的益智苗供应已经难以满足农户们的种植需求。一是乡政府建立益智苗圃基地,加大益智苗的供给,解决群众在实际遇到的种植问题,做好服务性政府;二是益智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业主(企业和协会)投资、农民参与”的方式,农民以林地资源与劳力作为投资资本,企业提供益智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益智种苗、和生产肥料作为投资,双方按照种植合同一定比例分成,大力推行林下种植南药益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乡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青年朋友们应积极的在橡胶林中集中连片种植,逐步扩大益智种植产业规模。

3.3 强化服务,合力推动

发展林下种植益智,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县、乡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由乡政府牵头,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益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种植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二是搞好资金服务。县、乡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预算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益智种植的发展,重点扶持经济困难的种植户。进一步加大上级扶持资金整合力度,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共同促进林下益智快速发展。

3.4 制度保障,政策支持

一是建立领导体系。乡要成立林下种植南药益智工作领导小组,乡林业、民政、农业、畜牧、财政、计生等相关部门参加,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有关部门负责落实,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到位。

二是政策上支持。在发展林下种植南药“益智”上,县、乡两级政府要从政策、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积极帮助、支持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农户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在物质上表彰一批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示范户,鼓励更多的农民解放思想、坚定种植南药益智的信心,促进农民增收。

3.5 销售渠道,打造品牌

一是销售渠道。随着青松乡林下种植南药益智的规模不断扩大,要考虑群众们种植益智的销路问题,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青松乡益智种植协会重点对全乡种植户提供信息、销售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协会的自身作用,积极推进“公司+协会+农户”的销售模式,在益智种植协会的牵引下,直接把益智产品销售给公司,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是打造益智品牌。青松乡益智种植协会应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户外广告等宣传媒介,积极对外推荐和宣传,加强青松乡益智品牌宣传,提高青松乡益智产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益智产品的知名度。

农林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结构;林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50;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85-02

1 扶持龙头企业和造林大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林业

1.1 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

扶持以造林为主的专业户、中小型林业企业,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预测看,近50年,以大量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依托,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更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应扶持造林专业户和中小型林业企业,使其很快形成规模。从小作坊、小工场、小林场、小果园、小桑园、小茶园、小种苗圃和花圃、小药材园等发展,逐步扩大,这是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1.2 大力扶持以林果、花卉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大户、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一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寻求通过税收、信贷、补贴等市场经济手段,支持农村用材林、经济林、非木质林产品、薪炭林、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养殖业等及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纸品加工、木材加工、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收入多样化,降低市场风险。森林培育需要规模经营,对形成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和地区,加大政府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的扶持,延长贷款期,让经营者既承担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贷得起,还得上。通过政府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为减少对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创造条件。二是各类林业经营主体应与农业经营主体一样,享受WTO“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对农业的政府补贴项目。三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等方式,进入林业领域经营。四是应给民间资本与外商投资主体同样优惠的政策,促进林业发展[1-2]。

2 适应加入WTO需要,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外溢性以及产品消费上的广泛使用性、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需要政府在资源配置上采取适当干预。林业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提供生态效益,又可以提供经济效益,在许多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都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紧缺,物种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首要需求的情况下,加大政府的林业建设投入,扶持农民造林,增加森林资源,近期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扩大内需,稳定农村社会;远期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状况,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增加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政府应根据WTO允许的“绿箱”、“黄箱”政策,调整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调整到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上,增加对林业的投入。

2.1 继续保持国家对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从根本上改变生态脆弱、后劲不足、抗灾能力下降的局面,达到兴林富民的目标,政府需要持续保持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以粮食换生态,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同时,关注林业工程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注重引导发展后续产业,为工程区农户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在保护中求发展。

2.2 改进政府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

按照“绿箱政策”的相关规定,加大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保护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和检测、营销和促销、基础设施、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人员的服务费用等;加大国内粮食援助、不挂钩的收入支持、政府参与的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自然灾害援助支持、对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对资源停用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环境计划下的支出、地区援助计划下的支付;加大对林区发展给予投资补贴、对低收入者或资源贫乏的生产者给予农业补贴等。给予农村林业发展更多的地区援助和结构援助以及环境支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保证,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有效和关键措施。

2.3 要恢复育林基金制度

要恢复育林基金本来面目,形成林农自质的信用机制,尽快结束用育林基金供养林业管理人员、将本该属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转嫁给农民的现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育林基金预留标准;二是实行个人记名式帐户管理;三是免收一切税费。改革育林基金的前提是核定林业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其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在收取育林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农民自质的信用基金[3-4]。

2.4 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和发行制度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标,我国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资金不足仍然是影响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截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突破10万亿元,城乡居民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为了加快我国生态建设,造福全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向生态建设投入。针对我国严重的生态恶化状况,要动员相对富裕地区和富裕人群自愿为生态建设捐款,由政府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用基金扶持相对贫困地区农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状况。同时,建立生态建设发行制度,筹集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3 加快市场化进程,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3.1 大力发展林产品市场

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的规范,对林业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为国家提供木材,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林产品市场得到较快的发展,但迫于生态压力,林产品市场始终受到森林资源、产权等方面的约束。林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拉动林产品的生产发展、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加快人工林替代天然林的步伐,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要完善林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应取消林业主管部门一家进山收购木材的做法,建立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与林业生产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规范和保护合法交易,也有利于林业主管部门对资源消耗的监督管理。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非经营性投资,重点扶持建设市场的水、电、路、交易场地等公用设施,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二是促进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联销,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制订市场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运作。对市场的审批建立、管理体制、运作规则、交易税费、违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3.2 发展要素市场

要依法加快制订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实施办法,促进和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村的能人投资发展林业,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中介行为规范。当前亟待建立森林、林木、林地勘验评估和木材检尺机构的规范办法,为要素市场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创造基础条件。

3.3 发展生态服务市场

根据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是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应加强对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制订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设施的建设,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3.4 完善市场服务功能

必须加强林业生产的行业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发挥各种林业行业协会、专业技术经济组织在沟通信息、技术服务、产品供销、配套协作、行业自律、维护经营者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推行制和拍卖制,发展配送、加工和储藏等配套服务,逐步形成规范的市场信息、结算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农民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组织,探索农民会员制,提高入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4 参考文献

[1] 钟晓娟,赵岩,孙保平,等.盐池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0(9):34-38.

[2] 姜河,白忠义.浅议现代林业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72-73.

[3] 吴海涛.龙江县景星镇十年退耕还林生态影响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2(1):85-86.

农林经济发展篇5

从财政上看,吉林省财力相对有限,客观上也制约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信息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也阻碍了吉林省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吸引投资能力较差。

二、相关金融概念及中央指导性意见的提出

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谢平首次公开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2014年3月6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对金融服务“三农”作了更加明确的指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享,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三、互联网金融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策略

(一)大数据助力吉林省农业智慧化。农业资源管理方面,基于“3S”(GPS、GIS、RS)技术,建立吉林省区域经济地理地图,对省内农业种植用地进行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在农作物生产管理方面,整合传统统计数据及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对省内不同区域内农作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管理。农业大数据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对于加强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知识发现等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夯实农业信息化技术基础,提升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化、智慧化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互联网金融深耕农村土地流转。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借助互联网手段,探索加快“三农”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目前最为惹人关注的焦点。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达到4.6亿亩。在部分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比例已超过了50%。土地流转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巨大需求,而随着国家对土地流转市场的重视,农村金融还将探索更多激活土地市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因此,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适时推出了各种金融业务,除了提供农资贷款、农业保险,搭建销售平台等服务外,在近几年较热的土地流转领域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以土地流转为主营业务,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金融借贷、保险和土地检测等业务的第三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形成了农地流转O2O模式。比如,土流网、土地资源网、地合网、来买地以及京东金融投资合作的聚土网,都是专门从事土地流转服务的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的席卷之下,新型金融机构开始深耕“三农”,并瞄准了尚处于“探索期”的土地流转市场。(三)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三农”。2011年4月起,吉林省率先在全国首推“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开展至今发挥了很大作用,有效解决了贷款担保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农民的办贷成本。但从贷款的资金量上来看,仍稍显不足。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灵活变通的优势,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便利,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流转相关法令,借鉴互联网金融贷款平台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30分钟到账,0抵押0担保0接触的模式。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笔者设计提出了一款土地租赁权融资贷款产品,期望这款创新金融产品能够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新型地权融资贷款模型:()()111ttCrPrrε×+−=××+式中:P——贷款金额;C——土地租赁年金;r——贷款年利率;t——贷款年限;ε——调整系数。模型解读:主要以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价格为依据,根据家庭耕地面积的多少,农民以耕地租赁权为抵押,向银行或互联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若一旦出现还款困难或无力偿还的情况,可由贷款人将土地转而租赁出去,以租金收入抵偿应收本息。

四、结语

在传统金融领域,由于资金规模等种种原因,农民往往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这是传统金融的通病。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开始彰显其普惠的意义。目前,互联网金融得益于国家的重视、民众的支持,正变得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如何更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农林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林下经济; 农民: 增收致富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乐县紧紧围绕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果业等复合经济模式。目前我县发展林下经济近3.2万亩,其中,林牧2.2万亩,林菌0.5万亩,林药0.2万亩,林菜0.2万亩,其他0.1万亩。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1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1.2 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初期就受到限制,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1.3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有等待收购者上门或零售,效益得不到保障。

1.4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养殖方面,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5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2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根据“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在:

2.1 气候优势 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2.2 林地空间优势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4万亩,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2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随着上级部门对林业种植的重视程度及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林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贡献率也日益凸显出来,林地优势更加明显。

2.3 政策优势 近几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并把它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100~2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并提出“百万亩速生林林下经济基地”的建设目标,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此夯实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资基础。南乐县为抓好林下经济发展,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县政府明确表示,对发展林下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乡镇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

2.4 效益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近几年,濮阳市五县二区结合各自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的不同模式,如南乐县张果屯乡的林鹅模式,亩养鹅1000只,一年养四茬,亩年效益可达2万余元,近德古乡的林下种植双孢菇,每亩林地有效种植面积300 ㎡,全年按3茬计算,每亩纯收入1.5万元,是单纯种粮或种树效益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取得了显着的效益。

3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南乐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3.2 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3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林下经济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林地发展规划。根据农业企业和产品市场情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建设重点,把规划做得科学合理。

3.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农林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土地租赁;循环经济;吉林省

一、土地租赁的发展趋势

土地作为永久性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一直是国家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耕地从事农业生产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从1984年开始出现家庭农场,实行双层经营体制,集体农场与家庭农场并存,虽然解决了土地利用零碎化的问题,但是由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并没有起到较大的良好效益。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使得地少人多的情况进一步加剧。虽然国家为所征土地给予了大量的经济补偿,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及其子女将来的生活问题,反而助长了农村的奢侈之风,许多农民在得到大量现金后短期内就挥霍一空。随着被征土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部分地区的非法征地拆迁,带来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二、通过合法的土地租赁带动农村建设

土地租赁的适用范围很广,但《土地管理法》第63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只能转让、出租给农业建设,非农业建设不能租用土地。根据吉林省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用于农业产业链开发与建设的土地租赁全完符合法律要求和吉林省的发展需要。随着政府的支持,土地租赁面积正不断扩大,对吉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土地租赁的具体好处大致上有:一、租赁土地得到政府的重视,有利于开展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二、租赁土地由企业介入,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条件,有利于改善农村原有的落后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由于是租赁土地,土地租金逐年发放可以避免农民得到补偿款后大肆挥霍,也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保障,提高社会安定。四、利用支付租金的形式租赁土地,可以有效避免在征地时产生的巨额补偿问题。

三、土地租赁的循环经济模式

吉林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现有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的2.18倍;土地肥沃,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6%,高者达15%以上。非常适合进行土地租赁后的集体耕种,并开展循环经济模式。

1.土地租赁的经济实质为土地有偿使用

(1)实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增强了农民对土地集体所有观念, 可有效的对土地使用进行约束。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法人代表, 有权对所租赁的土地进行监督, 从而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等短期行为。

(2)充分的体现了土地的价值,加强了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同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承租单位会采取各种农业生产技术, 挖掘生产潜力, 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既提高土地产出率又带动了农村科技进步。

(3)稳定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为乡村一级地方政府提供了农业内部积累的资金来源, 大大有利于集体开展农田水利等基本农业设施的建设, 而这是老式承包责任制的量出为入的“ 提留” 所不可能做到的。土地租赁后由承租进行开发使用,使那些以土地为借口的乱收款滥摊派失去存在的条件和依据, 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

2. 商业化集体耕种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生产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是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学技术,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1)作物种植

以我省主要作物玉米为例,它作为世界的三大谷物之一,既是重要的口粮资源、畜牧业饲料,也是食品工业、纺织、医药以及新能源的重要原料。一直以来在吉林省都被大面积植。王守臣副省长在会议上指出,2011年吉林省玉米产量达到530亿斤。玉米产量占吉林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5%左右。预计明后两年吉林省平均每公顷土地每年可产玉米30000市斤,即15吨,每公顷土地种植费用,自耕4000元左右,雇耕7000元左右,现市场玉米价格为1市斤1元左右,每吨玉米价值为2000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含有100公顷土地,即可产出玉米1500吨。通过土地租赁

集体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

1500吨×2000元=300万元

100顷× 4000元=40万元

300万元×20%=60万元

60万元—40万元=20万元

集中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20万

(2)养殖业发展

在进行玉米精加工时会产生30%左右的糠,每株玉米秸秆与玉米的比约为10:1即,秸秆125吨,根据所承包的土地面积计算养殖数量,初步按承包200平方公里计算。

猪饲料

200×1500 ×30%=90000吨

90000/每只消耗量=可养殖猪的数量

牛饲料

200 ×100×125=250万吨

250万吨/每只消耗量=可养殖牛的数量

(3)沼气的使用

根据沼气厌氧发生原理,猪粪与牛粪是最适合做原料的,根据养殖的数量确定沼气池的规模,大量减少由于废弃秸秆燃烧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可根据国际《京都议定书》第一附加协议的内容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建设沼气发生池为国家鼓励项目,可获得大量的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同时大量减少当地秸秆焚烧,将其用于沼气的生产,而沼渣沼液又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回用于土地获利。

四、土地租赁带来的效益

1 社会效益

集中进城,大量农民进城,离开个村屯所在地,集中到可以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方面有所提高,并可以大量减少疾病传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解决养老,由于并非是永久占地,每年的土地所得可为老龄化家庭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以农转工,当地大量年轻人可以进入当地各种相关的农业产业单位上班,提高家庭收入,提高技能成为技术工人,解决社会技工缺少问题。

2 经济效益

土地租赁,实际租赁费用是土地自身价值,我们只是巧妙的转化了一下,根据节省的田间管理费用盈利。规模养殖,利用土地产出的各种副产品进行养殖,由于集中租赁了土地,副产品的价格也就相对的稳定了下来,养殖成本相对固定,有利于养殖产品市场稳定性。沼气生产,沼气生产能为居住在集中小区的人们提供燃料和供暖,于居住户建立一个协议在免费提供一段时间后可收取一定费用,但费用应低于当地定价。沼渣沼液是上好的有机肥料,有助于提高土地主产品及养殖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品牌知名度。(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解蕾.农村土地征收实行租赁化管理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8):282

[2]王万茂.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评价标准[J].自然资源.1996(01)

农林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15-02

一、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利用熵值系数法对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效益进行评价,发现从2000年到2011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呈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引导,调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从分类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期内经济效益指标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而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效益指标的评价结果并不理想。这表明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动力较强,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必然会影响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二、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核心、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各项配套制度为保障的综合系统。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缺乏对农业系统的深入研究,仅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简单照搬,没有根据吉林省各地区农业发展特点,探索综合型技术,更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同时,受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际推广和操作过程中,农民还不能因地制宜的对本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农业生态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整体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也决定了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率较低。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未能实现规模效益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已形成了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即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但现有模式都难以形成规模,具体表现在:一是产业链条短,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循环经济产品的竞争力较差。吉林省农业名、优、特产品较少,绿色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又低,直接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低;三是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缺乏稳定的契约关系。吉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各方利益也缺乏有效的保障。

这种农业循环经济的小规模和小范围发展,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推广。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以实现规模化;同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经济效益,鼓励微观主体积极参与,也即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包括产业化。

(三)政策和制度保障的缺失

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强有力支持,而目前从吉林省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农业循环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效,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具体来看:

1.政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吉林省目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既缺少政策的支持,也缺少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年来,吉林省出台了一些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但与现实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目前还没有用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这已明显制约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不断推出,但却主要见于国家层面,而作为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地方性政策与法规却相对较少。农业循环经济配套法规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微观主体保护环境,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制,也使得违背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生产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

三、促进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要想全面的展开,必须以规模发展为基本前提,同时还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提高循环型农业的经济效益,即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就是要依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要,选择确定农业的主导产业,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与规律,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经营的一体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市场牵龙头、科技主导、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循环型生产经营体系。这种模式在发展中要特别强调的是:

第一,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从非市场状态向产业状态逐步转变,而这其中市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消费者可通过市场选择到自己所需的循环经济产品和相关服务,而生产者则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第二,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必须以规模化发展为前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能在循环经济各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实现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从而启动循环经济市场。

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是一个不断启动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的核心地位。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企业既是协调组织者,将分散的参与主体协调组织起来;也是循环型技术的研发、推广者;还是将农业循环经济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推手。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涉农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必须明确涉农企业的核心地位。

2.坚持运用“政府+企业”的模式联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一个跨产业、跨区域的合作模式,因此只有政府的积极有效支持,才能促进农业部门形成跨区域的资源层级利用关系,才能使各系统之间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规模化的生态产业网络。同时,企业也要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少消耗、零污染抓起,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可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政府、企业的联合推进。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驱动。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能给参与主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从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来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没有完全统一,特别是经济效益还并不明显,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这也必然会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努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并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提高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加快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一是要加快全面系统、方向明确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以明确目标、合理布局,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不断完善。二是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能力,推进科企鼓励农业循环经济参与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企合作,共同搭建联合技术开发的平台。三是加强对农民循环经济技术的培训,以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构建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法律保障机制

一方面吉林省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既要加大对生态型农业、绿色农业等具体循环型农业的财政支持,同时还应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激励作用。应加快资源税收制度的实施,以高税收来抑制不合规的生产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赵伟峰,王应翠.安徽农业产业化科技引领升级的SWOT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

[2]辛阳,周晓梅,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3(7).

[3]李俊.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J].北京农业,2008(7).

上一篇:语文教育史范文 下一篇:低碳经济综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