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04 17:31:12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1

关键词:里山;新农村景观规划;E-CCP模式

一、“里山”的含义及其由来

关于“里山”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日本江户时期,是指村落周围山林及其环境的总称。实际上,里山是相对于深山而言的村落自然景观,是一种人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有池塘、农田以及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森林等。所以,里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集合体,保护、管理和发展里山,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艺术”,又是一种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1,2]。 据有关文献记载[3],从1603年江户时期至今,“里山”的演变主要经历了江户、明治、二战后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四个时期。

表1 “里山”理念在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

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创伤,发展经济成为主要任务 经历十年经济危机后逐渐复苏

里山活动 狩猎、捕捞、采摘、砍柴、制木炭、水稻栽培等形式 石油、煤气等的使用,使里山中堆积的大量树叶、枝桠等缺乏管理,森林功能退化 石油、煤气等大量的使用,使里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特色经济为一体

里山理念 组成山村村落的景观林、薪炭林,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 福田氏提出里山由村落-田地-山野等配套组成 里山成为人类追求“自然生态”的代名词 村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包括森林、草地、农田、河流以及古建筑等

综上分析,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里山的含义已从单纯的薪炭林概念转变为复杂的村落自然景观层次,这种概念的扩展是基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而确定。历史发展表明,对里山的认识过程大致是:自然生存下的简单认识――先进技术文化冲击下的认识――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再认识――生态景观层次上的新认识。

二、“里山”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里山中的自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里山的自然曾遭受到过度的人为干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在此期间急剧下降,里山的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破坏。此后,人类认识到里山的存在对生存环境的重大影响,开始通过改变管理里山的模式恢复其原生性,即通过人为管理加强里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降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强度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里山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二)注重生态文化价值

“里山” 的含义有人为干扰的因素,这种干扰大部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干扰的理想状态是科学的管理里山的资源,使里山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同时,里山大部分也是自然村落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带,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等。对居民们而言,里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让其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自然资源,而居民在这片土地繁衍并将文化元素不断融入里山文化中,丰富和发展了里山的文化。里山同时为生态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围绕里山可以开展各种生态性的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活动,让人类在自然中寻求更多的文化价值。

(三)延展乡村景观范围

从日本京都濑屋县内1970年至1995年的“里山”情况调查得知,当地的乡村景观范围从森林、农田、草地、溪流等扩大到商业种植园、耕地、建筑物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薪材、木炭的薪炭林减少以及对稻田、草地、芦苇田、人工针叶林和次生林的保护及修复所形成[4]。因此,乡村景观逐渐将人为自然景观也纳入其中。

(四)强化管理与社会参与

经过破坏的里山环境,需要借助各种技术与社会参与得到科学的恢复。而整个“里山”的恢复过程从人类意识到需要恢复开始直至后来得到良好的恢复,政府部门、各种环保组织与当地村民组成了一个有机、高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里山恢复的时间与质量。相对于大众消费旅游视角而言,所提倡的少数人参与、志愿管理维护的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发挥社会各种资源来参与管理里山,丰富和发展乡土景观才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5,6]。

三、当前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存在的一些误区

新农村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继《城乡规划法》、《村庄和计征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之后,对新农村规划有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依据。但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仍有不足,甚至有些地区认为新农村景观规划就是把原有道路、建筑、场地等拆除来建造高楼、广场、园林等,将大城市曾经有过的行为蔓延至新农村[7]。目前,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识

对于从事农村规划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资格要求不高,导致实际从事规划的人员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破坏性建设时有发生。如有些地区将蜿蜒曲折的自然河流填平或取直,违法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乱砍滥伐森林,“剥山”种植经济林等,均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8]。

(二)缺乏多维度的农村景观规划

采取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村规划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对于景观规划,不仅要从利益出发,注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应注重其所带来的污染、噪音等问题,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农村的景观规划。

(三)盲目城市化、忽视乡土文化

乡村的“破旧”不堪使得人类向城市看齐,由此改变了人类原有的价值观和对家园的认同感。乡土文化的消失不是新农村建设造成的,而是对农村历史发展、文化特性以及农村现代化的关系缺乏认识导致的[9]。

(四)相应法律规范和公众参与制度不足

根据当地各个省、市、县及乡(镇)出台的规划体制来进行相应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以往 “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中缺乏对农民自身意愿和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使在实际操作中显现出一定的缺陷[7]。

四、“里山”理念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启示

基于日本“里山”的核心理念中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以及所采取的保护行为等,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方式可以借鉴“里山”理念中科学有价值的成分,形成以“生态”为中心,“意识”、“保护”、“发展”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即E-CCP模式(如图1所示)。E-CCP模式重点在于:意识,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参与机制问题,核心在于村民和政府两者对待农村景观规划上的主观和客观意识问题;保护,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一系列人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延续问题;发展,是整个规划的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调节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序发展。

图1E-CCP模式图

(一)新农村规划中的生态

生态(Ecology),是指整个村落生态系统。笔者认为整个村落生态系统包括可建设范围、不可建设范围和禁止建设范围。可建设范围,即居民的生活开发区域,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划进行改造,例如房屋、集贸市场、排水渠等;不可建设范围包括天然池塘、河流、风水林等,但可根据相应规划进行适当修善;禁止建设范围包括农田、原始林、天然湿地、古文化建筑等,这些区域不允许人为过度干扰。所以,农村景观规划的主要区域为可建设范围和部分不可建设范围。

(二)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意识

意识(Conscious),是指在整个区域内的社会意识、自然意识,包括村民和政府两方面。里山能得到保护,离不开居住者的参与,也离不开政府对于保护的支持。从破坏到保护,人类经历过一个“反省”过程,逐渐开始关注环境、景观、资源、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确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规划理念,明确了居民参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参与机制[10]。

(三)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

保护(Conserbation),主要是指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人文历史遗产等的保护。目前,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而查阅“里山”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几百上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生产生存方式在乡村中仍然延续着,这是故乡情结的体现,也是在现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原生态的最大保留。对“新”的认识是基于“旧”的定位,“新”与“旧”可以是对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生产生活方式的再认识,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应该考虑不同群体的存在方式,为他们营造个性化的生活空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一些具有自然状态与文化元素的存在物进行合理的保护。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发展

发展(Progress),是指各产业的发展。发展并不意味着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以日本京都濑屋县内1970年至1995年里山内的主要土地和景观多样性为例,保护原始森林、分散土地使用、扩大人工林面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营造人工景观等,从单一的自然景观扩大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形式。在保护和恢复村落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显示出科学合理的村落发展生态理念[4]。

五、结束语

在我国的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能单以经济因素来决定整个规划的走向及程度,应该坚持从生态、人文、经济等可持续的角度去把握规划的理念及开发建设的强度。在资源急剧短缺的今天,我们更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特色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为落实点,找准农村发展的定位,真正建设出“让政府得民心,让农民得实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景观。正如张安所提出的“国民所期待的‘美丽农村景观’的内在意义在于‘与环境共生的农村景观’”[9,10] 。

注:本研究受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4100003)资助,特此感谢;*廖为明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玉钧.日本的里山[J].绿化与生活,2000,(4):13.

[2]章俊华.LANDSCAPE 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张玉均,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90―92.

[4]Katsue Fukamachi, Hirokazu Oku and Tohru Nakashizuka.The change of a satoyama landscape and its causality in Kamiseya , Kyoto Prefecture ,Japan between 1970 and 1995 [J].Landscape Ecology, 2001(16):703-717.

[5]Hiromi Kobori,Richard B.Primack.Participarory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for Satoyama,the Traditional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Japan[J].Ambio Vol.32 No.4,June 2003.

[6]周春光,刘建民.从日本“里山”现象看京郊民俗旅游[J].河北林业科技报.2006(1):30―32.

[7]寇建芝.当前新农村规划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报.2008,12(5):139―141.

[8]平,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6,24(5):189―191.

[9]吴敏.对我国农村景观资源的再认识[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报),2010(1):35―36.

[10] 张安,章俊华,白祖华.日本的区域经营型绿色观光产业[J].中国园林2006(8):90―94.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2

1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成效

1.1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茯苓、白术、丹参、板蓝根、太子参、勾藤、金银花、百合、天麻、灵芝为主的林药模式。通过在油茶林、果园内套种中药材,共涉及农户1500余户、种植面积3333.33hm2,产值达1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6500余人。如高屯镇绞便村徐绍勇等农户,利用20hm2油茶示范林基地,开展林药种植,在林地内套种白术、丹参、板蓝根等中药材,2013年实现产值60万元,净收入40万元。蔬菜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蔬菜、香菇、木耳、竹荪等为主的林菜模式,该产业涉及农户1000余户,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333.33hm2,总产值4000万元。果品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西瓜、草莓等为主的林果模式。林下种植面积6.67hm2,产值3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400余人。

1.2林下养殖禽类产业,主要发展以土鸡、鸭为主的林禽模式,目前,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000hm2,林下养鸡、鸭存栏4.5万余只,产值160万元,受益50多户,解决劳动力就业130余人。畜类产业,利用森林面积666.67hm2,主要发展以山羊、竹鼠为主的林畜模式,共涉及农户300余户,养殖2.6万头(只),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900人。蜂蜜产业,在林地内放养蜜蜂,发展以养蜂为主的林蜂模式。全县有专业养蜂农户10余户,养蜂150余箱,产值3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0人。如岩洞镇竹坪村农户陈明胜2013年在林地内养蜂15箱,产值2万元,纯收入1.2万元。

1.3林下采集与加工竹笋采集:全县境内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及实竹等各种竹类资源6666.67hm2,年产各类竹笋500万kg,产值达500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5万人。其中,年产楠竹笋400万kg,产值4000万元,受益农户3500余户。同时带动竹筷、竹席等竹类加工产业的发展。如德顺乡楠竹林场太平山有楠竹基地666.67hm2,过去因经营较粗放,效益差。现引进福建一家大户黄世龙等人来承包经营,通过加强抚育管理,并采用竹腔施肥等技术,经近两年的管理,楠竹由原来的低产林逐渐恢复为高产林分,竹笋的产量由原来的450~750kg•hm-2提高到1500~3000kg•hm-2,年产值达6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000余人。辐射带动了周边500余户农户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公司下步将开发竹类产品深加工,提高林分的附加值。野生中药材采集,全县有近6.67万hm2森林中散生着各种野生中药材。如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森林中,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林下有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像淫羊霍、野三七、见杆风等珍贵药材。经调查,林农们在太平山采挖山药,每年能带来30万元的收入,惠及农户300余户。野生茶叶采集:太平山景区长有野生无污染、无病虫害原始生态有机甜茶6.67hm2,经加工可制成干茶,该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年创产值5万余元。蕨类采集:县境内林下野生蕨类资源近4万hm2,每年采集量达100余万kg,年销售近50万kg,产值达250余万元。全县林下产品加工主要有茯苓、松脂和竹笋粗加工,利用森林面积2333.33hm2,年生产2856t,产值达2088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1.4森林景观利用目前,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区,景区内共开设休闲山庄、农家乐30多家,涉及森林面积3733.33hm2。森林景观较大的有楠竹林场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东风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弄相山原始森林景观、平甫森林景观、石龙山至八舟河森林景观、天生桥森林景观、飞龙洞森林景观等。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收入1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如高屯镇的八舟河-天生桥-飞龙洞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收入3500万元,辐射带动新建10余户农家乐,解决劳动力就业750余人。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种养殖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县林下种养殖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总量不大。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30.92万hm2,目前开发利用面积不足1.5万hm2,森林利用率较低,林下种养殖经济总量不大。二是我县除了茶叶、油茶形成一定规模,建有龙头企业外,其他林下种养殖业基本上都是农户单打独斗,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三是缺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四是资金制约因素大。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种养殖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扶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五是缺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林农信息量少,存在盲目跟从现象,抗风险能力差。

3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3.1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林下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支撑,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规模就很难扩大。我县除了对茶叶、油茶加工企业扶持以外,还要扶持新建1~2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材、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种植、养殖专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鼓励种养户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也要创办本部门的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典型,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林下种养殖面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3.2做好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经营是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决林改后有人无山经营或有山无人经营的问题,我县对森林资源流转这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一是建立流转制度。制定了《黎平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初步明确了物权和债权的各自范围及其管理方式,规定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林权流转程序,为规范林权有序流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流转服务。我县有专门的林权管理办公室,有专职的森林资产评估队伍。在2010—2012年期间我县组织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到武汉和贵阳参加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取得评估资格的人员有15人,为森林资源流转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三是建立林业综合交易服务中心。确保了森林资源公开、公平交易,林权流转不断走向规范化,促进了大户承包利用森林资源和林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条件,延长林业贴息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对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公益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和县财政共同解决,商品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县财政承担80%和个人承担20%。

3.3做好技术和信息平台服务,为林农提供质量保障一是要搞好技术服务。要整合林业、农业、畜牧等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种养殖户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要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研究和分析,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做出产业发展决策调整,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4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积极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广大农民看到了新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发林下经济的积极性。由于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发展林下经济,把树枝、木屑等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树木的新陈代谢,畜禽粪便为树木提供了良好肥源。同时,林农加大了对林地的劳务投入和物质投入,及时为树木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对树木的生长和林木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下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林下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建设生态、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方向来盘活林地资源,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

3.5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体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当今人们旅游的时尚和追求。森林旅游的优势可概括为“绿色、低碳、高效”,即通过充分利用在森林中的观光游憩、生态保健、文化传播等功能,既让旅游者了解自然、愉悦身心、康体保健,又不消耗森林资源,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黎平县是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森林公园,由自然山水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组成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苍劲挺拔,蓊郁茂密,人工林成行如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对发展旅游,尤其是森林生态旅游,可谓得天独厚。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观,大自然和森林中蕴藏着许多自然、人文景观,供人们尽情享受,这些与山、水、泉、瀑、洞、峡、寺庙、古墓、历史遗迹、漂流、名人游踪等相互映衬,为森林旅游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把林业的潜在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也是县域社会发展的动力。县域生态经济则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双赢”为目标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生态农业园是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由于上述一系列优点,各地都纷纷将建设生态农业园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但是,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特色和优势等原因,许多新建的生态园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SWOT法通过对项目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分析可以明确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程度和发展方向。因此,通过对卫华生态农业园进行SWOT分析,以确保园区具有准确的定位和目标,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1.1优势(strengths)分析

园区由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卫华集团投资建设经营,其良好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后勤服务需求为生态园建设提供了保障。园区紧靠高速路和省道,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另外,基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园区内各种农作物、经济林、观赏植物等的生长,也便于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开展游憩活动。最后,园区所在的长垣县为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在绿色食品、苗木花卉、烹饪等方面具有产业优势,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为开展休闲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2劣势(weaknesses)分析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近几年新生的交叉产业,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背后还会有一定的风险性。经营者需要进行全面而又详细的准备工作,忽略任何一项工作或是判断错误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惨淡经营甚至失败。园区内土地类型较为单一,地形平坦,缺乏变化。植物群落不够丰富,景观单调。此外,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缺乏,为进一步开发带来了困难[6]。

1.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长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基地的建设,结合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和自身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十二五”期间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和《长垣县特色高效农业区域发展规划》,重视,为生态农业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利用县域景观特色和产业优势,发展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科技示范),游憩活动为辅(休闲观光)的特色生态园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为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1.4威胁(threats)分析

主要是来自长垣县及周边其他县市农业生产和休闲农业旅游的挑战。由于河南是农业大省和旅游大省,开展观光农业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方面意义重大,各地都不遗余力地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加剧了观光农业行业的竞争。长垣县周边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有些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新乡小冀镇京华园、亿隆农林生态园等。另外,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也会构成一定的威胁,从而分流一部分目标客源。

2卫华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

2.1规划思路与规划原则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规划以农业生产为主(园林苗圃、果树花卉栽培、动物养殖等)、休闲观光(商务接待、生态餐饮、农事采摘等)为辅,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旅游、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中原经济区知名的县域特色生态农业园。

2.1.1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循环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2.1.2特色性原则。充分利用企业和长垣县域资源、产业优势,在园林景观设计、林农复合经营、游憩活动设置等方面体现特色,进行差异化经营,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经营理念,满足游人的各项服务要求。

2.1.3市场性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反馈与总结生态农业市场信息,以市场确定生态农业园各种项目的设置。如在苗木引种、花卉栽培、动物养殖等方面应密切关注市场信息,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寻找具有广阔前景且有一定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品种。

2.1.4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景观的灵魂,也是园区内在品位的体现。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和长垣城市特色,通过景观营造体现文化内涵,寓文于景,景文交融,增加园区的文化魅力。

2.2功能分区规划

规划园区设两个入口,考虑交通与景观的需要,主入口设在园区南部,与省道308线紧邻;次入口设在园区东部,与乡村公路相连,两个入口与“L”型景观大道相联通,且都设有生态停车场。根据园区规划思路和实际条件,将园区分为七大功能分区,即特色养殖区、园林苗圃区、花木生产区、观赏果园区、水产服务区、蔬菜示范区、休闲管理区。每个区内设置一定的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形成既独立又呼应的景观节点。

2.2.1园林苗圃区。位于园区的南部和东部,中部有宽约5m的水渠,是集苗木生产、新品种研发、生态防护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区。结合市场需要,按照色叶、常绿、观花等观赏树木特性分类,设置不同的苗圃生产区域。根据苗圃的生态习性和季节景观变化,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园林树种。同时,适当增加一定的地被植物和休憩设施,创造良好的园区景观。

2.2.2花木生产区。位于园区的中西部,占地面积约0.67hm2。该区呈放射状布置,中间为梅花形,梅花形的中心为卫华观光塔。在被分割的若干个小区域里设置观赏价值高的特色花卉,形成五彩斑斓的花田,也为人们提供一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花艺交流的平台,既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2.3特色养殖区。位于园区的中东部,占地面积约2hm2。进行生态林防护,形成相对隐蔽的独立区域。以林下散养鸡、鸭、猪等家畜为主,采用生态循环过程,保证产品的有机性和安全性。结合市场需要,适时散养观赏性动物,如信鸽、鸵鸟等,以林区为背景,增加园区的生机与活力。

2.2.4观赏果园区。位于园区的中西部,紧邻花木生产区,占地面积约1.3hm2。在生产绿色果品的同时,给游人提供自由采摘果品的场所,体验收获的乐趣。果品种类搭配合理,兼顾园林景观效果,实现一年中每个时段都有可供欣赏和采摘的果树。内设丰庆广场、木制座椅等多样化的场地和休闲设施,满足游客的游乐、休息需要。

2.2.5蔬菜示范区。位于园区的西北部,占地面积约6.67hm2,以科技示范、生产加工、科普教育等为主要特色。设有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实验农场等,展示现代化园艺设施和栽培技术,也为周边科研院所师生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园区科技水平的提高。

2.2.6水产服务区。位于园区的中西部,北临蔬菜示范区,占地面积约1.3hm2。以水产养殖和水生植物种植为主,同时兼有垂钓、水上娱乐的功能。该区水生植物丰富,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水中莲叶田田,蛙鸣鱼跃,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充分享受农趣之乐。

2.2.7休闲管理区。位于园区的中部,便于与各功能区联系,具有商务接待和园区办公、管理的功能,占地面积约1.3hm2。按照中国古典园林手法进行院落式布局,营造“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典意境。运用障景、夹景、框景等方式,以当地园林植物为主体,营造一个相对独立和幽静的场所。

2.3专项规划

2.3.1林农复合经营规划。农林生产是生态农业园的基础和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园区的重要特征。做好林农复合经营规划既体现了生态农业园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和园林景观设计、游憩活动相结合。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和公司发展定位,园区农林复合经营规划形成了以苗圃区、养殖区、蔬菜区为特色的三大产区。苗圃区主要培育市场需求大、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树种。养殖区以特色水产和畜牧养殖为主,满足游人和卫华职工食堂的要求。蔬菜区以特种蔬菜种植为主,除了可以提供绿色农产品,还可以展示现代园艺技术和进行田地农事体验。

2.3.2植物景观规划。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园区,生态农业园的植物景观更为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由园林植物搭配组成的景观,还包括果蔬园、农田、林地等兼具生产与观赏功能的农业景观。结合不同的场地条件和功能要求,通过乡土树种和适宜长垣地区的园林观赏植物的搭配,展示卫华生态园的乡土风情和园林特色。

2.3.3游憩活动规划。游憩活动是体现生态农业园旅游特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园区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做好游憩活动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游人的参与积极性和对园区特色内容的理解,使园区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游憩活动规划要立足园区景观特色和功能定位,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游憩项目。卫华生态园游憩活动主要有观光类、体验类、娱乐类、教育类、休闲类等类型。观光类包括欣赏果园、花田、池塘、菜园等农业景观,玻璃温室、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等建筑景观,卫华文艺演出和民俗展示等文化景观。体验类包括果园采摘、菜园“偷菜”、岸边垂钓、花艺学习与体验、绿色食品品尝等。娱乐类包括水上活动、林中拓展训练、卫华文化节主题活动(如歌咏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教育类包括卫华文化长廊、长垣名人景墙、农产品展示、栽培技术展示栏等。休闲类包括商务会议接待、生态餐厅、观光塔等,利用园区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休闲游憩活动。

3结语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产业优势,依托大型集团公司的管理经验和消费需求,建设县域特色生态农业园是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长垣县卫华生态园总体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和景观特色,生产与休闲相结合,创造了复合型的园区景观。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4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管理模式;河南确山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91-01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鄂豫之咽喉”。该区年平均气温15.1 ℃,年降水量971 mm,无霜期248 d,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全县总面积1 783 km2,境内有淮河、臻头河等大小河流14条,大中小型水库52座,坑塘堰坝星罗棋布。全县林业用地6.4万hm2,林木蓄积量130万m3,森林覆盖率32%,具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条件。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业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1-2]。它使林地既是生态保护带,又是综合经济带,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3-5]。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目前适用于确山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5种、管理模式3种,现总结如下,为确山县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确山县林下经济主要发展模式

笔者经过多方调查,立足确山县林地资源实际,提出了以下几项适用的主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1.1 林禽模式

选择郁闭度在0.5以下、透光性强、空气流通顺畅、背风向阳、有一定水源和交通便捷的林地内,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亦可在新建果园内放养或圈养禽类。禽类叨食嫩草和虫类,为林地起到了除草、除虫防虫害的作用,减少了禽类的食物喂养,禽类粪便落在林地内,起到了改良土壤、增加林地肥力的作用,同时生产出来的禽蛋产品和肉食产品为绿色生态产品,利用森林的特殊功能可防止禽类疾病,减少防疫,降低生产成本。经调查在林中养禽,禽蛋产量比其他模式养殖高出25%,肉食产量、价格高出20%,林木生长量与对照相比高出15%,经济林产量高出对照25%,且品质优味纯正。开展林禽模式养殖是实现以林养禽、以禽育林的经营目标,是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途径。

1.2 林畜模式

确山县是全国畜牧大县,是全国波尔山羊养殖大县,紧邻确山县的泌阳县是全国夏南牛养殖大县,在林中开展牛羊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三里河乡某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开展波尔山羊散养和夏南牛圈养,年收入逾500万元,成为当地林畜养殖模式的带头人。开展林畜模式养殖,畜类啃食自然草,减低生产成本,畜类粪尿落在林地内,增加林地肥力,林地通过畜类践踏,可改良林地通透性,加快林木增长,实现林畜经济共赢。

1.3 林药模式

确山县瓦岗镇是全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中药材种植管理、收贮加工等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操作规范。根据全县现有林地资源,采取在疏林地内种植耐荫性中药材的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经调查适宜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夏枯草、半枝莲、桔梗、黑地榆、金银花等。采取林药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形成“以林种药、以药养林”的产业经济链,弥补了林业生产周期长的不足。

1.4 林菌模式

毗邻确山县的泌阳县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在其辐射下,确山县广大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事业。根据食用菌的生产特点,在菌丝培养完成后,利用食用菌的耐阳性,选择在水利条件较好的林下开展食用菌种植,主要适宜品种有香菇、木耳、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种植需要喷洒大量水分,既满足了食用菌生产的要求,又促使林木快速生长,经调查,在八年生杨树林内开展林菌种植,平均林木年生长量是对照的1.4倍,优势木单株材积是对照的2.1倍。由此可见,开展林菌模式种植实现林木、食用菌双丰收。

1.5 林游模式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开展林游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做强做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确山县竹沟镇、瓦岗镇、任店镇等山区乡镇利用景区边缘优势,在大力发展果园经济的同时,发展林游经济,建立采摘园、垂钓园、农家乐园、山野菜种植园等项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林游经济大有可为。

2 确山县林下经济主要管理模式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全民参与的实施过程中,经调查适用于确山县林下经济主要经营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企业+基地+农户”管理模式

以企业为引导,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支撑,发展林下经济,推进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样有利于林下经济区域化发展、规范化市场、标准化生产、产品的质量保证和农户的收入保证。河南恒盈懿丰农牧有限公司在确山县三里河乡、竹沟镇采用该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2.2 “农民专业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

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自发成立专业协会,采取“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协会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协会引导农户进入市场,把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目前确山县新安店镇红星农民专业协会的成功运作,为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目前确山县已经成立3家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激情空前高涨。

3 参考文献

[1] 王虎,夏自谦,冯达.河北省林下经济产业规划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41-7043.

[2] 王定强,王伟.对西吉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88-189.

[3] 闫榜泽,牛文梅,方军超.灵宝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90-191.

[4] 黄大国.林下经济发展探讨——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 40(21):10926-10928.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5

1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整体的规划不合理,格局混乱

虽然在目前的农村中,大部分的村庄已经开始了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但整体水平还是偏低。一方面表现在规划没有特色,形式单一[2]。有的是完全按照城市的园林布局进行设计,缺乏乡村的自然特色;在建筑布局上都采用整片的排列,各家各户之间房屋齐整,造成整体的绿化效果和作用难以发挥。另一方面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板块分布混乱,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较差,造成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能统一规划,导致整体景观的破碎,影响了新农村整体的园林设计效果。

1.2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生产需求相脱节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比例中,农村人口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进行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必然要与城市的设计规划有所区别。农村的景观承担着放松休憩和打谷晒麦的双重职能,然而在目前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一味地追求与城市园林的同步,忽视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造成园林景观设计和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发挥其作用。

1.3景观的时效性差

随着建设新农村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乡(镇)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取到了一定的效果,建成了一批整洁的、现代化的乡村景观。但是景观的时效性差导致难以保持较长的时间。一方面由于园林景观的后续维护和管理力度不够,加上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维护,资金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是村民自觉意识较差,缺乏对景观的维护,导致景观难以保持和恢复,整体的园林景观效果不强[3]。

2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设计对策

2.1要体现农村的自然特色

乡村园林景观的功能包括休闲功能和生产功能,农村的建筑布局不规范决定了农村的景观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体现出农村的自然特色。另外,农村的自然环境给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非常多的素材,例如田埂、小河、山坡等,都可以成为乡村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最主要的是体现出农村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

2.2要考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农村在生活方式、吃穿住行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的生产活动中,例如打谷、晒麦子等农业活动都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农户在进行了一天的劳作之后,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休憩放松,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将这两点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4]。

2.3要考虑可持续性

由于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不足、村民的自觉意识不强导致景观的时效性差,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农村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设计中。例如在设计中主要以绿化为主,减少水景、石雕的建设,既能节约资金投入,又能减免维护和修理的成本,做到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种植树木时,选择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或是具有观赏价值的果树,不仅能增加农村的绿化,而且能够为村民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园林景观可以长效的发展。

3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低生活保障,转向高层次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加强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满意度和舒适度。尤其是农村的园林景观承担着休闲和生产的双重职能,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能够实现人们的精神追求,二者的良好配合,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3.2有利于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农村人口的基数大,人口众多,在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都存在差异。加快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差距,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园林建设是一项普遍的社会项目,加快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促进城乡园林景观和谐发展,对于实现园林的全方位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仍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加强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应用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6

关键词:森林旅游业;京郊;思考

1 森林旅游业的内涵

森林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北京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在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高,目前已成为首都林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进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北京森林旅游资源景区面积46516公顷,已开发景区面积23 260公顷,占景区面积的50%。353个景点中已开发314个,其中森林景观118个,占37.6%:未开发景点39个,其中森林景观占41.0%;全市已建成森林公园23个。2003年接待海外游客为185.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0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8 737.0万人次,旅游收入706亿元。北京森林旅游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由1992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300万人,增加了近35.7倍,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年收入也相应的由214万元增加到10396万元,增加了48.6倍,累计收入4.5亿元:年利润由零增加到195万元,累计8363万元。同时,抽样调查还表明,从事旅游业的村民的年收入在7000~10000元。根据2005年对北京市民旅游愿望的抽样调查显示,希望到京郊旅游的占99.09%,到以森林为主的自然风景点占87.45%,以回归大自然为目的占80.53%,未来森林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

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对京郊城市功能的定位,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等远郊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建设生态休闲区为目标,林业的地位尤为凸现。因此,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手段,最有效地把森林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同时保持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以达到保护森林,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多功能效益和生产能力,使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取得稳定增长的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我们认为,森林生态旅游是在“森林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组成的旅游景区。提供人们游览,进行森林浴。呼吸新鲜纯净空气,欣赏美丽的自然生态风光和体验野外生活,通过自然生态美的享受和绿色的洗礼,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人们生态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良好风尚”。

2 发展森林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迅速增加当地农民非农现金收入。旅游观光是一种高消费活动,发展森林旅游业,将游客引向农村。当地农民因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获得可观的非农现金收入。

二是有利于林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5个间接就业机会。发展森林旅游业,需要一整套的服务设施,不仅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发展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吸收利用大量林区劳动力从事非农行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三是有利于林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各具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园、特种养殖园,林业综合开发和高科技林业示范园等,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景观,很快为经营者带来效益。从而成为林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引导农民自发地调整产业结构。其次,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市场信息的流动,使农民能够迅速根据各地市场信息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保证结构调整的准确性。第三,森林旅游业打破了第一、二、三产业的界线。不仅直接对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旅工林、科工贸的产业生产体系,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林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促进林业结构的调整。

四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森林旅游业需要发展各种特色经济园,经营管理这些特色经济园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就促使生产和经营管理者自觉的学习科技知识,并自愿地聘请相关的生产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同时在服务城市旅客的同时,与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3 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主要优势

占北京市国土总面积的62%、涉及人口230万的北京林区应该找准自己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与空间优势、后发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科学配置资源、重组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林区特色林果业,实行林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产业化的经济链条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实现林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变,为此必须注意发挥七大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自然条件是优势资源形式的客观基础。林区属于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林区海拔高差变化大,垂直带谱明显,形成多层次生物圈,动植物和菌类资源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水、土、光、温、湿等条件各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品;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这种自然资源的优势既是林区综合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后备资源,更为林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二是环境和空间优势。相对于平原而言,山坡地的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投入较少,且因风蚀、水蚀的存在使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和存储;林区耕地海拔较高。温差较大。农产品质量优于平原地区;光、热、水资源空间变异较大,适合生产不同特性的优质作物;林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无公害、生态型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总之,林区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导致立地条件复杂多样,是林区发展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基础和条件。

三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北京林区农业基本上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产业开发层次较低且结构单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薄弱,居民收入水平低,由此造成的由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较低农业劳动力人均农业总产值所构成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加工的有力保证。

四是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北京共有旅游景区37个、旅游景点250个:4个国家森林旅游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和15个风景林区,其中大部分在林区。北京市民最喜欢的20个景点中有17个在林区县(区)和海淀的西山。因此,利用林区气候多样性、景观多

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所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丰富旅游资源,把生态环境建设、珍稀动植物开发与生态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形成集访古、寻幽、科考、休闲娱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是北京林区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是区位优势。由于北京林区距离大城市较近,接受城市消费的拉动和辐射能力强,具有明显的交通成本优势。因此建设城郊型的林区特色农业要以北京城区的大市场和大工业为依托。把“富裕农民”和“服务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中去,从而为林区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是后发优势。先发展地区起步较早,有其先发机遇提供的先发优势,这是后发展地区无法比拟的。但后发展地区由于起步较晚,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迁。能获得先发展地区原来缺乏的新机遇,这就是后发优势,这是空间差和时间差相交错而产生的优势,是对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林区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按照技术梯度的演进规律。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形态,向高技术形态跨越的幅度和潜力越大,这样新技术革命积累和创造的丰厚技术资源以及林区产业技术形态处于较低势位,不仅为林区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了较大的技术选择余地,而且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其二,林区可以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增加发展的预见性;其三,任何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种特点和优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如林区环境优势就是现代社会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增加的产物。

七是科技人才优势。现代林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此在北京发展林区特色林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对“致富靠科技、治贫先治愚”和“科技兴山、以人为本”的认识,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活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科普行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城郊型林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4 京郊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一是调整林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形成新的观光景点,增加游客“游”的兴趣。其一是按照因地制宜、产业区域特色化的原则,在各个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周围,大力发展林果、蔬菜、花卉、特种养殖等特色经济。其二是发展高新技术林业,建立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特色经济果园。通过与周边大中城市中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联系,推广应用林业优新技术,引进优质的、改造野生的、发展反季的、开发保健的林果品,建成林业科技示范园,吸引游客。

二是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培植和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特色产品”,增加游客“购”的欲望。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果品加工厂、山外创市场”的原则,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现有龙头企业的科研水平,实行标准化生产、培植自己的“特色品牌”,开发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结合资源优势,组建一批保鲜、深加工等企业,开发林果蔬菜保鲜食品、木雕、根雕、盆景、花卉等特色产品,以保证游客能买到称心如意的纪念品。

三是加强林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挖掘各地古朴大方,历史悠久,富有情趣、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并组成相应表演队,保证旅客“娱”的高兴。利用现有文艺人员及文化设施,挖掘京郊林区的民俗、民风,组织好皮影戏、花篮戏,龙灯舞、民间婚俗等表演队、吸引外地游客观看或参与游戏之中,了解商城的民习民俗,体验生活。

四是加强农村建设规划力度,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满足游客“食、住、行”的需求。在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上,要保证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协调,体现出和谐美,在保留古老的民俗民舍的同时,兴建各具特色的新民舍;在道路建设上,即要把各个景点连接起来,又不可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并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附近,公路的沿边,挑选一批设施完备,居住条件优越,文化水平较高,和睦幸福的农家,开发建成农家旅社或农家饭店,满足游客“住农家小院,吃农家小菜,享农家生活”的愿望。

五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林区观光旅游,游客追求的是林区的自然美,享受清晨窗前闻鸟鸣、黄昏林间听松涛,静夜有蛙声,呼吸新鲜空气,食用绿色食品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实现。保护好环境,就等于保护旅游资源,保证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对京郊来讲最主要的是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延庆、密云的原始及人工森林的保护,真正发挥其“天然氧吧”的旅游优势,要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广造经济林、生态林,进一步优化区县的生态环境,增强旅游开发的基础。二是正确处理维护自然景观与建造人文景观的关系,发展森林旅游业,以人文景观招揽游客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建设各个旅游景点时,要合理规划,尽量保持自然美。慎建亭、堂、楼、馆等人文景观,以免既耗费人力物力,又破坏景区的自然风光。

六是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宣传和市场促销的效益。在宣传林区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同时,更重要是迎合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宣传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特色经济,各种山货等无污染绿色食品,宣传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要把本地森林旅游业宣传与周边旅游胜地宣传结合起来,争取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旅游产业体系。如把京郊的森林旅游业游与龙庆峡风光游、八达岭人文景观游,承德避暑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王有年.谷继成.城郊农村如何发展果业[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黄凯,马亮,邢广宏,等.北京森林旅游客源主体的初步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2).

[3]何忠伟,王有年.都市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以密云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6).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计划项目――“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7

摘 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绿化形式,观光农业如何和城市大园林融为一体,构架新的园林绿化体系,为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做贡献。本文从建设大园林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城郊生态防护园林体系构架和运作模式,极大地发挥观光农业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概念性规划中图分类号:S891

文献标识码:A观光农业始于二战时期的欧美国家,后发展到日本和台湾。由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大规模观光农业园区或观光农业带。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快速发展这种位于近郊的,把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观光农业产业。但从全国各地观光农业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基于一哄而上,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农家乐”、“休闲采摘园”。有的甚至为了开发旅游产业,不惜毁林改土,增设经营项目,搞得不伦不类,“农味”丧失殆尽。尽管观光农业在我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如果一味地这样发展下去,恶意竞争,势必会对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如何把观光农业有机地引入园林绿化系统,让它在建设城市大园林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科学合理的积极作用,就成了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1 观光农业的概念、类型及发展1.1 观光农业的概念观光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引导城市居民步入农村,享受户外活动,参加农业生产,体会耕作实践的一种综合旅游项目和产品。是农业和旅游两大产业相磨合交叉的新兴农游交叉产业。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观光农业大致可分为4个类型。1.2 观光农业的类型1.2.1 传统型观光农业以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来吸引游客参观和农作,进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旅游项目。1.2.2 都市型观光农业利用城市的工业和科技优势,在城市内的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和分散的农、林、渔等生产基地。即为游客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保留部分农地,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旅游项目。1.2.3 科技型观光农业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如电脑控制水肥的蔬菜工厂等。

1.2.4 奇异型观光农业利用奇特的农产品建立起来的观光农业,如特殊的香稻、特殊的瓜果等,以此来满足人们寻求离奇的心理。1.3 观光农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农业观光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有着众多的有利条件。1.3.1观光农业投资少,收益高。1.3.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资源丰实,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1.3.3观光农业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可以说,观光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的几年中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着三大隐忧。1.3.3.1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盲目上马,相互之间恶性竞争。政府又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加之大多数企业的农业区域小于国际认定的半径9.5km的规模,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1.3.3.2建园指导思想有误区中科院院士吴传均指出:有的地区没有把观光农业园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游产物,而单纯依靠门票和旅游的收入来维持园区的发展。有的地区单纯模仿一哄而上,开田修路,急功近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做可行性研究,缺乏市场定位和科学规划,造成后期经营管理困难。1.3.3.3经营管理不规范,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教授吴章文提出:当前的观光农业“农味”不足,存在“城市化”倾向;有的企业家族式管理,造成混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加之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淡季没有有效的经营措施,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 观光农业与城市大园林的关系2.1 观光农业与城市大园林的关系城市大园林是指包括城市大环境在内的整个城市区域,综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而观光农业大都位于城市近郊,恰恰处在大环境城市生态防护林上。因此,观光农业园区是城市生态防护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大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搞好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建设城市生态防护林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2 如何搞好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如何才能把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好,让它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经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呢?我们认为积极开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通过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以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它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实人们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资源、生态、旅游等为支柱的生态旅游农业产业体系,不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还可以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合理统一起来。必将为我们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道路。3 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的构架与思考3.1 新体系的构架为了科学地解决好大园林建设中城市生态防护林带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构架一个关于城市生态防护林带的园林新体系——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它是一种由城市生态步道所贯通的生态防护圈,主要包括了观光农业园区、观光农业主题公园、风景名胜区、观光农业渡假村、观光农业生态湿地展示区、观光农业防护林休闲生产区和链接生态步道等,是一种完整的生态防护新体系。3.2 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的组成要素3.2.1 观光农业园区是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为目的的场所,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它的建设可以由农民自己或社会投资者投资完成,并由投资者经营管理,从而减少了政府的投入。3.2.2 观光农业主题公园它也是精彩的亮点之一,可以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投资主体出资来完成。主要以农业展示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为主。3.2.3 风景名胜区主要由郊外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价值的风景名胜点开发建设而成。3.2.4 观赏农业渡假村主要利用郊外的自然景观,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从而也可大大减少政府投入。3.2.5 观光农业生态湿地展示区主要是利用郊外的河流、坑塘等自然水系,营造可供游人观赏的生态湿地。并可结合水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和养鱼业的发展,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3.2.6 观光农业防护林休闲生产区主要是结合郊外道路和荒地大面积种植防护林地,以起到防风避灾的作用,可选择速生杨等速生用材树种,发展木材加工业,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2.7观光农业生态园是指包括生态餐厅、老年公寓、垂钓、养殖、温泉洗浴等综合服务项目的生态农业示范园,由专业企业投资兴建和经营。3.2.8 链接生态步道是指结合当地情况,用植树等生态手段把一个个、一片片珍珠都串联起来,并修筑简易的人行步道,便于游人徒步游览各个景点。3.3 新体系运作模式的思考编制《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各个组成要素。达到布局均衡,方便群众,生态防护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社会广泛投资为主要渠道,政府可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进行奖励。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或独资或股份,均享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权益,按企业运行方式操作。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在详实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分步分块地实施,要做到稳扎稳打,切忌一哄而起盲目发展。4 安阳市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的概念性规划以城市外环为主线,科学合理、均衡地安排。主要景观有:殷墟王陵区、殷墟博物馆、殷墟博物苑、武官秋口等洹河生态湿地、北环防护林、四季华香生态园、东外环防护林、京珠生态园、京珠高速绿色通道、洪河生态湿地、魏家营森林公园、贞元农场、东风置度花木生产基地、邵村银杏园、安林公路路侧绿地、安林高速绿色通道、南水北调森林公园、北蒙林果生态园等。植物选择以突出乡土树种,挖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确保植物多样性为原则。以使用速生杨、旱生型、抗逆性强的植物为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主导风向和防护林的结构,以更好地提高防护林体系的效能。作为新的园林体系,可能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但我们相信,有观光农业型产业的带动,观光农业型城郊生态防护园林新体系必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和可操作性很强的防护体系,是城市大园林建设中一个值得推广的新思路和新做法。随着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它必将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柴瑞娟(1973-),女,河南安阳市人民公园,工程师。

农林经济管理前景篇8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探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46-2

0 前言

桂林市地处我国岭南山系的西南部,全市森林面积有141.6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高达7206.63万立方米。桂林市具备丰富的自然土壤(林业土壤),有红壤、黄壤、黄棕壤、草甸土、石灰(岩)土、紫色土、冲积土等,特别适合林木的生长。随着桂林市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完成,全市各县山林承包到户、产权明晰,广大林农积极利用林业资源,通过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森林景观利用等手段拓展林业资源使用的空间和潜能。桂林市的林下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探究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的主体林业经营模式,认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以桂林市为例对林下经济发展经营模式的探究

1.1 桂林市的林下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

林下种植是充分利用山林的空间资源,增加林农收入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林下种植模式有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菜间作、林花间作、林草间作以及林菌间作。根据桂林市的气候土壤条件,通常采取林草间作和林菌间作这两种种植模式。所谓林草间作模式就是在树木定植之后种植一些苜蓿、野古草等野草。林草间作可以有效防止幼龄树林的水土流失,提高树木的存活率,有利于树林的保水、保肥。在树木的行间郁闭后,还可以利用这些野草喂养鸡、鹅。林草间作的林下种植模式既省去了人工割草的步骤,又养肥了鸡、鹅。树木给家禽提供了遮阴,家禽以山林中的草、虫为食物,它们的粪便又是树木生长的养料。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生物循环链。一亩林地可以放养200~300只鸡或鹅,饲养的周期为4~5个月。通常一亩林地可以获得2000多元的经济效益。林菌间作是速生林生长5年之后,在树木间阴暗潮湿的林地种植平菇等食用菌的林下种植模式。林菌模式充分利用了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含量充足、光照强度低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林下种植模式。选择交通相对便利,树木行距大于3米的4年以上速生林,在树林中搭建宽度在1米~1.5米之间,高度0.8米~1米的小拱棚。在小拱棚内依次排入平菇等食用菌品种,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一亩林地可以获得3000~5000元的经济效益。此外,食用菌的种植需要喷洒一定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种植可以延缓水分的蒸发,保证树木生长对水的需求。一般食用菌的生长周期为2个月,林菌间作和林草间作这两种林下种植模式可以协同应用。

1.2 桂林市的林下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

林下养殖就是利用山林中的野草、虫子等作为家禽或家畜的资源,饲养家禽或家畜的一种林下经济的形式。林下养殖利用了林下的透光性较好、空气流通性好等环节优势,实现了林业和畜牧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林下养殖的禽畜种类很多,比如鸡、鹅、野兔等。其中,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最高,一亩林地可以带给林农3000元以上的纯收入。林下养鸡一般不需要给鸡喂养添加剂,鸡的产蛋量比喂养添加剂的鸡要高出15%以上。桂林市的林下养鸡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养殖经营模式。养鸡的农户组成养鸡合作社,从专业的养殖公司手中购买鸡苗,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放养。养殖公司和当地政府为农户提供鸡苗供应、饲料供应、防病治病等全方面的服务,并通过“订单养殖”的形式保证鸡蛋和土鸡的销售。林业养殖是林下种植的一个补充,林下养鸡可以和林草间作结合一起应用。而鸡、鹅、兔等禽畜的粪便也是草、食用菌等林下种植作物的养料。

1.3 桂林市的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及效益分析

桂林是一个旅游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森林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理应成为林下经济的亮点。除了固有的自然森林景观之外,桂林市还建设了以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为主的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森林景观。游客在观赏桂林山水美景的同时,有机会体验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乐趣。通过建立一批休闲度假村,让到桂林旅游的游客,吃到林农自己养殖的鸡、兔以及自己种植的平菇等食用菌做成的菜肴。森林景观的利用,给林农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和景观的游客数量呈正相关的。通常一个休闲度假村,可以给每家林农带来不低于2000元的经济收入。

2 桂林市的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2.1 桂林市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森林景观利用为三大引擎的桂林市林下经济在给广大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虽然一部分林农借助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发家致富,但在整个桂林市广大林农对林下经济认识不足。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事物,只得到依靠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营模式奔小康的林农的认可。桂林市的大多数林农依旧认识不到林下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对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十分不了解。媒体对林下经济的报道不足,典型的林下经济发展事迹没有在桂林市特别是广大林农中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其二,桂林市的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模式不多、品种单一。除了林下养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鸡的库存量和鸡蛋的产量较大之外,林下种植食用菌和林下种草只得到极少一部分林农的应用,根本形成不了规模。经济效益较大的林药间作和林菜间作等林下种植模式几乎没有得到运用。森林景观的利用率过低,没有在游客中形成一个品牌。休闲度假村的布局也不太合理,很难形成合力。其三,林下经济模式的管理水平较低,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的科技含量都不高。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大都采用传统的养殖、种植方法,没有将科学的养殖种植技术运用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去。在林下养殖方面,饲料的成本较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林下种植方面,食用菌的存活率不高,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效益。其四,林下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本土龙头企业的带动。桂林市林下经济的发展存在各县区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林农只负责林下经济的生产环节,后续的产品加工、销售都掌握在外地的企业手中。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五,林下经济缺少政府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资金是桂林市林下经济延长自身产业链的主要瓶颈。资金的缺乏和政策扶持力度的不到位限制了桂林市林下经济的做大规模、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等等。

2.2 发展桂林市林下经济的对策

针对桂林市林下经济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第一,加大对林下经济典型的模式和事迹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第二,加强对林农的培训,教授他们发展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林下经济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第三,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向林农发放专项小额贷款的形式,扶持林农引进新的林下养殖种植模式,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林下经济深加工企业。第四,深化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专业化的营销网络。通过多方渠道了解林下产品的市场导向和市场信息,建立一个由专业的销售团队、严格的管理体系、强大的物流配送队伍以及全覆盖的销售渠道构成的营销网络。

3 结语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优化林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林业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模式的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的力度,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建设专业化的营销网络,是解决当前林下经济面临问题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刘喜文.林下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J].民营科技,2011,

(08).

[2] 张淑敏,尹维娜.浅析林下经济发展模式[J].现代农业,2012,(02).

[3] 魏忠科,李兆鹤.巴山镇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林业科技,2012,(01).

[4] 王洪波,孙震.柳州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思路[J].防护林科技,2011,(03).

[5] 李虹飞,刘朝霞.黔江区发展林下经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11,(11).

上一篇: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下一篇:农旅融合的目的和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