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造价前景范文

时间:2023-09-21 06:42:17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1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造价控制

        0  引言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办,届时亚洲各地的参赛国家和地区将派团参加这次 体育 盛会,对于广州而言也是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现其被称之为“花城”的亮丽风景。其中,作为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所居住的亚运城,当然少不了大量的园林绿化风景,形成高、中、低相交,室内、室外相结合的立体的绿色景观。现就亚运城园林绿化工程在前期决策、设计及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此与众多同行共同讨论。

        1  前期决策阶段

        苗木是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的高低。苗木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大,故在前期决策阶段就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才能为合理控制绿化工程工程造价奠定基础。

        1.1 尽早采购确定绿化设计单位

        早在2007年整个亚运城的规划方案稳定后,我单位作为亚运城的建设单位已前瞻性的考虑到,在2010亚运会开幕前一年整个广州地区为改善市容市貌,美化城市必然对苗木的需求量极大,而广州地区周边地区苗木市场所能供给的苗木是有限的,预计届时苗木价格会有较大涨幅。为避免由此而引起造价失控,我单位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完成了亚运城绿化工程设计招标,为稳定绿化设计方案、尽早采购苗木以及精心施工预留了充分的时间。

        1.2 采购及储备甲供苗木

        在绿化设计单位产生以后,我单位及时选定了绿化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单位尽快稳定设计图纸以及所需的苗木种类、数量,并结合当时市场情况以及图纸要求提交需要提前进行采购的苗木清单,以避免施工阶段由于部分品种或规格的苗木采购不到而导致设计变更、苗木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合同价格等原因导致造价失控。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苗木清单,我单位于2008年底进行了苗木采购,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了苗木种植及养护单位,而此时距亚运城开始绿化工程施工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由于苗木采购时间早,价格相对便宜,且经过将近一年的养护,均已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胸径、冠幅。在亚运城绿化工程施工阶段,此部分苗木作为甲供苗木使用,而此时广州市场上也因为迎亚运需要大量苗木而导致苗木价格高涨,仅此一项苗木储备措施就节约资金高达5000万元。

        为保证苗木储备措施最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

        ①必须要求设计单位对储备的苗木完全落实在施工图纸上,这样才能避免浪费储备苗木;

        ②在绿化施工单位确定之前,对储备的苗木进行编号挂牌以明确其具体的种植区域,避免绿化施工单位对储备苗木的分配产生异议。

        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造价的基本环节,只有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就把好工程造价管理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目前园林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施工图预算超概算、结算超合同价、建设最终效果与设计方案初衷大相径庭等,都与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有着直接的关联。

        2.1 园林工程设计阶段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园林工程具有一定的 艺术 性特征,表现方式多元化,衡量的标准尺度不一,更多注重于美学需求,所以有些设计师往往只考虑方案的奢华和惟美,使用大规格苗木,增加苗木种植密度,过多采用珍稀名贵植物,奢侈地使用昂贵的建筑材料,而无暇顾及 经济 技术问题,最终造成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递增,投资金额与建设成效无法成正比。

        以亚运城中的亚运公园景石为例,设计单位为体现亚运城河涌 自然 生态景观而在河涌边设计了较多大块的黄蜡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黄蜡石价格昂贵,其单块价格随体积不同相差甚远,且设计图纸上并未对景石是由单块石头构成还是由多块堆砌而成进行说明。综合考虑到设计效果及工程造价,故要求设计单位对景石进一步优化处理,最终将昂贵的黄蜡石换成了普通的黄石,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工程造价降低了一千万。

        2.2 以限额设计作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2.2.1 限额设计的意义。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以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在园林工程中,对于有计量标准的工程量其设计投资额控制相对稳定,而对于特殊工艺、特殊材料的设计投资控制额的存在较大浮动,所以合理的限额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2.2 限额设计进行造价控制的基本措施

        ①重视方案的选择。选择设计方案时,在满足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前提下,必须满足设计任务书和投资限额要求。

        ②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材料的使用和工艺要求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使用哪一种材料、采用哪一种工艺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以限额设计来控制施工图预算,让设计师承担起优化方案的责任,从而有效地进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3  工程招标阶段

        工程招标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招标文件条款的严密性、计量计价原则的合理设置以及招标控制价的合理编制,对于后续合同管理及工程造价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设置变更原则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设计阶段进行变更,则修改图纸即可;若在施工中进行变更,则很可能造成工程造价失控。例如施工方为了弥补在投标过程中因不平衡报价损失而想方设法进行设计变更(如加大苗木规格、更改苗木品种等),使工程的整个投资造价飙升。所以,在招标阶段设置变更原则对于施工阶段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亚运城园林绿化工程招标时就设置了以下苗木变更相关规定:

        ①变更申请原则。承包商必须按照合同及施工图设计规定,采购到符合本项目合同及施工图设计所规定品种、规格及树型(姿态)的苗木。如果承包人采取各种途径仍无法采购到符合合同及施工图设计所规定的苗木时,必须及时向发包人提出变更申请,且按如下原则执行:

        a.能够确保景观效果、满足设计意图;b.非发包人原因引起的苗木变更,变更后的苗木综合单价应不超过变更前原相应苗木的综合单价,且能够提供不少于3处的苗木供应比选基地;c.变更申请须经设计单位和发包人审批同意;d.由于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苗木设计变更,承包人须承担变更前原相应苗木总价5%的违约金;若由于设计单位自身原因,造成苗木设计变更,设计单位须承担变更前原相应苗木总价对应设计费用30%的违约金。

        ②苗木变更优先次序以及单价的确定。当苗木变更时,应按下列顺序依次考虑变更优先次序以及单价:

        a.变更为本标段相同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邻(或较小)的苗木,变更后苗木综合单价取该相邻(或较小)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b.变更为该项目其他标段相同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邻(或较小)的苗木,综合单价按该项目其他标段相同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邻(或较小)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加权平均值确定;c.变更为本标段已有其他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同(或相邻)的苗木,变更后苗木综合单价取该相同(或相邻)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d.变更为该项目其他标段已有其他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同(或相邻)的苗木,综合单价按该项目其他标段已有其他品种、规格(胸径、树高、树冠、地径等)相同(或相邻)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加权平均值确定;e. 变更为该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未有的其他品种苗木,变更后的苗木材料单价通过询价、比选等方式确定,其综合单价在类似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基础上只调苗木材料的价差及价差部分的规费、税金及堤围防护费。没有类似苗木的合同综合单价的,按合同外新增项目 计算 。

        由于以上苗木变更相关规定已在纳入招标文件,并成为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故在施工阶段由于承包人及设计单位原因而引起的苗木变更大为减少,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工程造价。

        3.2 计量计价原则的设置

        计量计价原则无论对于合同内已有清单项目的计量、类似单价的换算还是对于新增单价的编制及审核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以亚运城绿化工程中的土方工程为例进行说明。

        亚运城绿化工程中的土方工程以土方回填为主,其工程造价占总投资的一定比例,故在招标阶段明确土方的计量方法对于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索赔及签证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土方回填分回填普通土及回填种植土,其中普通土的回填价格比种植土的便宜,较多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原有地形标高、土质均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原土进行置换回填,并达到设计的标高要求。

        ②局部地块进行土方造型。其中特别是土方造型,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因堆土位置、回填次数以及堆土形状的调整而引起索赔。故招标时在计量计价中明确,普通土回填的单价综合考虑土方造型、多次转堆等费用,回填量按竣工图仅计算一次。而考虑到种植土较多用于绿化苗木的种植回填,故将种植土的造价纳入相应的绿化苗木综合单价中,这样不但便于种植土的计量也可避免由于回填厚度调整而造成造价失控。

        3.3 招标控制价的苗木定价工作

        苗木是绿化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的高低。而苗木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且同种苗木因规格不同,栽种时期不同,价格也会有较大差别。基于上述原因,在亚运城园林绿化工程招标阶段,我单位组织招标代理机构根据招标图纸统计的苗木清单,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咨询五家以上的苗木供应商,对清单中的各种苗木至少取得三个以上的市场价格。同时,全面考虑到苗木供应商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如是否有自己的苗场、苗场的面积大小、现拥有苗木的多少以及各苗场距离施工现场的远近等)并结合市场对苗木的供求情况以及近期类似绿化工程的招标情况,综合取定各苗木的材料价格。最终,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的亚运城绿化工程招标控制价不但低于概算金额且投标人无任何异议,从而有效保证了投资可控。

        4  结语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2

(1)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方法,更换材料品牌、加大苗木规格,要求设计单位按照提出的要求下发设计变更,达到提高设计标准的要求,没有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

(2)施工阶段发生不可预见因素多,最终以现场签证或设计变更的形式并入结算,此部分大多是隐蔽工程,一方面现场监理工程或项目部计量与实际不符,另一方面发生的项目多,造成工程造价整体增加。

(3)由于景观是一个“活”的工程,不像建筑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它具有艺术性,方式灵活多变,衡量尺度不一致等特征,有时候设计人员或者建设方领导只考虑作品的效果,没有考虑成本效益,最终导致成本增加。

2控制园林景观造价的措施

控制园林景观造价的措施,以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A04项目R8示范区景观工程为例说明。

2.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是关键,是控制造价的第一步,只有在设计方案阶段把好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设计定位很重要,奢侈或简易的景观造价是相差较大的,建设方提交的设计任务书需注明景观定位和单方指标造价控制,达到限额设计标准。明确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总额,造价和设计人员一起参与此过程,在结合造价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设计方案调整,最终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景观方案,从而使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另外设计图纸一定要设计缜密,与实际相符合,避免造成设计不完善,与招标存在差异,以致造成成本增加。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A04项目R8示范区景观工程,景观面积3364m2,为R8样板房开放而施工的示范区景观,大区住宅R7~R9室外景观工程后期施工,R8示范区部分景观将拆除,故建设方在给设计单位的定位时,就要求为节约后期拆除成本,尽量减少硬质景观,且硬质景观建筑小品尽量少用,多采用软景配置。在方案初期阶段,设计单位设置了2个水景和部分雕塑,在建设方的方案讨论会议中,结合设计定位和造价指标,优化方案,最终确定施工方案,从而使得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以把控。

2.2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中,招标文件应明确商务标、技术标的组成部分,其中商务报价的形式及计价方式的确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计算方式等需详细说明。招标涉及价格条款及付款方式、评标方法均需明确。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合同中涉及质量、价格、工期、质保的条款。

2.2.1工程量清单编制

清单编制人员在编制清单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熟读招标文件条款,结合踏勘现场的情况,充分做到报价合理准确。工程量清单编制原则,如采取清单报价方式计价,则需明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是否为净量),综合单价为固定价格,界定综合单价单价含主材费、施工费、采保费、材料损耗、企业管理费、施工措施费、规费、计划利润、税金等所有费用;如采取定额方式计价,定额及费用的取定及价差的调整均需详细说明。

2.2.2清单中项目名称特征描述

对清单中项目名称特征描述要细致,铺贴石材,光面还是荔枝面,是否拼花,有无异形切割。结合层的材质和厚度等。比如材质:黄锈石光面;规格:500×300×30;结合层: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贴花岗岩;缝隙:留缝,缝宽和缝深5;其他:异形加工。

2.2.3质保期质保年限、养护期水电费用如何计算且是否施工单位缴纳均需明确。

2.2.4土方工程景观绿化的土方一般应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招标阶段的工程量为暂定工程量,结算按照实际现场标高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合同中应明确土方要求及计算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签证部分零星计价确定单价,以便结算价格的确定。以下价格需要确定:

①外购种植土且回填,价格含平整场地、挖、转运、回填、土方堆坡造型;

②采用现场土方,价格含平整场地、挖、转运、回填;

③原地形标高和土质均符合要求,价格含重新堆置地形,平衡调整土方。

2.2.5土壤改良费用应明确是否需要改良

土壤改良的土层深度、改良所用的主材类型及价格需要约定,以免影响整体报价。

2.2.6主材价格对于石材、管材等主材价格,可以通过限价形式限定价格,施工方收取一定的施工费、管理费、利润等;常规苗木价格容易确定;对于特大型苗木,对造型要求高,价格差距很大,一般采取甲供材料或者甲指定乙采购,减少价格风险。R8示范区变更就采取了几种特大型苗木,如双杆48cm双胞胎直生银杏,单价100000元/株;底部55cm左右造型大紫薇,单价150000元/株,建设方和施工方一同去苗木基地看苗木,确定价格后予以采购。

2.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过程中涉及影响造价因素较多,其中现场签证、设计变更是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目标成本做好动态成本管理。造价人员对现场全过程进场跟踪和把控,及时预估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费用,真正做到确保投资在可控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理,真正做到让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施工,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尽量减少无效成本,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现场监理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均需对隐蔽工程做好详细记录,以便结算做到有据可查;对合同清单规定的材料品牌和规格,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对下发的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要预估金额,以便随时掌握动态成本,避免成本超额过大。现如今普遍出现的现象就是结算金额比合同金额均超额,大多是隐蔽工程工程量签证不严谨和现场设计随意变更,到处增加综合单价较高的苗木数量或加大苗木规格,导致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麻烦,使成本呈直线上升。R8示范区景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变更,设计变更单金额410000元(增加胸径55cm大香樟、双杆48cm双胞胎直生银杏、底部55cm左右造型大紫薇、胸径26~28cm大香泡、胸径30特选广玉兰、定制中心水池黄锈石光面水钵,做到哪里改到哪里,造成总成本增加。现场签证金额280000元。施工阶段需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批程序。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均需预估金额,走内部审批流程,若超过一定金额,应取得领导决策意见方可实施,如领导不同意,则要重新调整方案,取得初步测算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现场签证要严谨,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吻合,杜绝虚假工作的出现。

2.4结算造价管理

工程结算是整体工程的最后一环。建设双方对合同外发生费用应该严格控制。在工程结算审核中,除了按照合同条款施工单位提供必需的结算资料外,还需造价人员有着廉洁的执业道德,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避免不正之风的产生而导致的结算偏离实际成本。在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R8泛会所示范区结算中,咨询单位的结算造价人员参与了工程前期招标文件和招标清单的编制、合同的洽谈和签订、施工现场跟踪的数据资料照片记录等,对整个工程的全过程都熟悉,对结算工作准备充分。综合R8示范区结算过程,需关注如下工作。

2.4.1隐蔽工程的复核

需结合施工监理和工程部负责人确认的工程量及审计人员现场跟踪记录的资料数据、竣工图中的内容(实际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最终反映最真实发生工程量。对于没有施工图纸完成或重复计算、偷工减料的工程量等情况在结算过程中均需审减费用。R8示范区景观工程此部分费用施工单位上报金额为489300.00元,最终确定的结算金额为280086.30元。

2.4.2景观土方堆坡造型的复核

此部分工程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只能综合单价固定,工程量据实结算处理。故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测量回填前和回填后的标高,显得很重要,在测量过程中需现场监理、工程部、合约部、咨询造价人员等几方人员签字确认方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R8示范区景观回填土方的费用占总造价的2.5%。

2.4.3对苗木数量、规格、品种和地被密度

需现场去对苗木数量、规格、品种等数据是否与竣工图中的内容一致。例如R8示范区景观工程中,海桐毛球蓬径40~50cm,密度16株/m2,密植,满铺,去现场实际测量,苗木蓬径达不到,密度也达不到,这种情况下的现场复核和审减是不可少的.

2.4.4价格的审核按照合同条款确定结算造价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3

关键词:工程;消耗量;标准

湖南省建设厅于2006年9月20日颁发了《湖南省仿古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消耗量标准》(湘建价[2006]330号文件),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仿古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消耗量标准》(以下简称消耗量标准)自颁布施行以来,对规范湖南省仿古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维护工程建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在应用《消耗量标准》进行仿古建设及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发现现行《消耗量标准》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有必要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价规范》(GB 50500-2008)的要求,对《消耗量标准》进行项目内容及相应消耗量标准的调整,以满足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需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1 需要补充的项目内容

1.1 绿化地整理

绿化工程中的绿化地整理部分,列出了整理绿化地、铲除杂草、砍伐灌木、砍伐乔木、微坡地形土方堆置等项目,工程实践中还有挖竹根或挖芦苇根的项目,比照砍伐灌木消耗量标准,显然不合适。有必要补充挖竹根和挖芦苇根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消耗量标准。

1.2 杂草清除

清除草皮项目可分为人工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3种方法。《消耗量标准》中的铲除杂草属于人工除草项目,不包括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项目。虽然湖南省内不常采用机械除草的,但化学除草方式应用较多、较广,完全有必要补充化学除草项目及制定相应的消耗量标准。

1.3 植物移植前处理

在栽植或移植乔木树种和大型灌木时,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剪,有时修剪之后还需保护处理修剪口。《消耗量标准》中没有修剪和修剪口保护项目及相应消耗量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无可适从。

2 需要增加的项目内容

2.1 养护内容及标准

《消耗量标准》第十三章(绿化工程)说明中指出:本章包括绿化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时用工用料和机械使用费、绿化地周围2m内的清理工作以及种植lO天内的养护工作。种植10天后的保养费用另行计算。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单位通常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质量责任期为1年(也有2-3年),《建设工程清单计规范》中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及项目计算规则部分,明确了花木栽植项目的工程内容包括了养护,因此《消耗量标准》需要增加养护项目内容及消耗量标准,便于统一苗木栽植和苗木移植清单费标准。

2.2 不同花木栽植标准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绿化工程中,花木栽植部分列出了栽植棕榈类项目和栽种木箱等,而《消耗量标准》绿化工程的苗木栽植部分没有栽植棕榈类和栽种木箱项目,工程中遇到栽植棕榈类项目计价时无据可依,因此需要在《消耗量标准》中增加栽植棕榈类和栽种木箱项目,并制定相应消耗量标准。

2.3 反季节种植养护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绿化工程中,花木栽植工程量计算规划说明中明确:反季节期间栽植花木影响因素、土球包裹材料、打吊针及喷洒生根剂等费用应包含在相应项目内。《消耗量标准》考虑了遮阳棚(工程内容:搭拆遮阳网、支架、喷洒抗蒸腾剂,清理场地)和防寒防冻工程(工程内容:绕草绳、包塑料薄膜、材料运输、清理场地)。现实工程中,除应用遮阳棚和防寒防冻技术措施外,还应用了打吊针、喷洒生根剂、修剪和涂伤口保护剂等措施,因此《消耗量标准》有必要增加诸如此类项目,并制定相应消耗量标准。

3 需要调整的项目内容

3.1 挖土方项目调整

绿化工程中,栽植穴、槽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植物根系或土球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穴)径大小,一般应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cm,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苗木栽植和苗木移植费用的预算或结算时,计算了挖坑的费用,但苗木栽植或苗木移植的清单价会比建设单位的清单价高。建设单位则依据《消耗量标准》第十三章绿化工程苗木栽植和苗木移植工程包含有“挖坑”内容,核减掉施工单位苗木栽植和苗木移植工程清单价中的挖坑部分费用就顺理成章了。苗木栽植和苗木移植消耗量标准里应该是没有把“挖坑”这部分的费用考虑在内,为消除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此方面的分歧,《消耗量标准》应对挖坑项目内容予以调整。

3.2 立体项目种植调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屋顶花园的建设和花卉立体布置越来越普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列出了屋顶花园和花卉立体布置项目。因此《消耗量标准》的项目内容理应对此予以调整,使之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以满足湖南园林绿化工程计价管理需要。

4 需要探讨的项目内容

4.1 植物成活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绿化工程中的植物材料具有其它工程材料所具有的形状、大小、重量、色彩等共性,但不同于其它工程材料的显著的而且十分重要的特性就是植物材料的生命特征,因此在质量要求方面,除了必须达到合格率指标外,还必须达到成活率指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成活率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常采用了一些修剪(甚至截干)、喷灌、遮阳、激素处理和叶面施肥等措施项目。在《消耗量标准》里,遮阳棚和防寒防冻措施在反季节栽植工程项目中有所体现,没有涉及到其它措施项目。能否根据绿化工程中质量“成活率”方面的要求,将这些措施项目考虑到《消耗量标准》的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4.2 植物生长量化指标考核

有的绿化工程中,虽然苗木栽植或苗木移植后,成活率达到了规定的指标要求,但植物的外相和生长势有明显的差异,有的植株枝繁叶茂,有的则是光秃秃的;有的植株青翠欲滴,有的则是面黄肌瘦;有的植株垂直挺拔,有的则是歪七扭八;有的植株生机盎然,有的则是未老先衰。出现这些植株外相和生长势方面的显著差异,一方面与施工时的苗木基础“素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工程施工过程采用的技术措施项目内容和技术措施项目实施程度(如:修枝量、土球大小、挖坑大小、施肥量、换客土量、防旱排渍等)有关,如何将这些影响苗木的外相、生长势及观赏价值或观赏效果的措施项目量化到《消耗量标准》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所述,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的要求,《湖南省仿古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消耗量标准》对调整部分工程项目内容作适当的增补和调整,同时制定相应的消耗量标准,对于更加规范湖南省仿古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共同维护工程建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顺应时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收稿:2012-11—17)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4

关键词:土方施工硬质景观植物造景

众所周知,施工是实践设计意图的开端,但是由于构成园林的各种素材如地形、地貌、山石、植被(植物)等,它们不像建筑中的一砖一瓦那样规格一致,假山石和植物都有大小之分,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在设计中很难详尽表示,必须通过施工人员创造性地去完成。因此,园林施工有别于建筑施工,仅有完整的图纸,严谨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设计意图,或者说是设计方案所包含的内在意境,对于园林施工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还必须具备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对地形、山石、植物形态等园林工程要素等构成,在体现过程中,加以灵活的艺术处理,充分展示原来内在艺术的独特风采。并非选材高档、价格昂贵的就是完美的园林作品,造价的高低不是衡量其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取材大众化,而工艺精雕细琢同样能造就精美的作品。因此,在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中注重细节,是一个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

1土方工程

园林工程包括土方工程、筑山工程、理水工程、种植工程等。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中的基础工程,不同的地形、地貌成就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因此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一般施工图中都会有相应的地形标高图作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据,但往往图纸的标高曲线一旦经过施工放样难免走形,同时等高线相隔一段出现,过于造作,难成天然之趣。在机械大土方翻挖造坡以后,人工的微地形处理至关重要,此时土坡造型的标高一定要考虑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数,坡顶、坡脚过度要自然,坡脚得根据坡顶标高,保证足够长度,才不至于太突兀,检查完成的土坡造型要饱满、自然,方为上品。如地形辐射不够,常常形成台阶式、坟堆式地形,艺术性差且排水不畅,此乃大忌。同时要注意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尤其是与硬质铺装或道路侧石的过渡,许多以往的建成项目中,土坡低于硬质材料十多公分,造成地形在此突然扁平甚至凹陷,从而破坏整体景观效果,笔者分析造成此瑕疵的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考虑欠周,地形完成后没有保留两者衔接需要留存的土方量,一旦硬质铺装完成以后,标高差就暴露出来,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

2置石

置石是园林地形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中国人历来对岩石有着特殊的爱好,石在园林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造景素材,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散置是园林工程常用的手法之一。师法自然,以山野间自然散置的岩石为蓝本,或相聚成堆,或单块、数块分散在各处,看似颇为凌乱,实则颇具规律。一些施工企业为贪图方便,往往把石头一组或一堆放置在图纸所示位置,并不考虑不同石质在自然界存在的方式,显得生硬、造作,尽管按图施工,却无生命力可言,从而影响景观效果。正确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石材在自然界生存的方式,仔细观察石身之形状、纹理,宜立则立,宜卧则卧,纹理和背向均需一致,不应悖其道而行之。同时,摆放时要埋深至合适深度,使其如根生土长般地卧伏或矗立在地面上,力求自然,富于野趣。

3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是园林绿地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风格和立意体现的标志之一,尽管在整个绿地面积所占比例有限,但其造型、色彩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园林增色。一般来说,与绿地衔接最为密切的是硬质铺装,包括园路、台阶、广场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大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量天然石材被广泛应用到园林工程中。在许多设计中,设计师追求时下流行,常采用一些高档天然石材用于铺装,借此提高绿化作品的档次,如此构思无可厚非,定有其力求达到的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设计师对材料性质了解不够,对材质的软、硬程度模糊不清,以至在一些看似构图巧妙的园路及铺装中,以多种材质镶拼的作品,尽管外形颇为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却经不起推敲,许多石材在拼接处有缺口,裂缝,尤其是一些卵石铺地,尚未竣工验收便已起翘、脱落。更有甚者,某些大面积铺装,中间部分因面积较大,施工比较方便,施工质量尚可,但在与周边绿地衔接处,因块料需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由于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等因素,造成的破损非常普遍,留下无法掩饰的瑕疵,从而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又如受时下返朴归真思潮的影响,一味追求乡土气息、自然野趣,卵石、溪石、片岩等都被用于铺地,因而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建成的绿地里看到,卵石已经松动,片岩蒙上一层难以洗刷的灰黑色,这些无法掩饰的缺陷尽管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却在感官上给人留下不良印象,破坏整体景观效果。

侧石松动也是绿化施工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砌筑路边侧石、种植穴时,因一般使用石材或混凝土预制产品,一些施工企业为方便操作,往往只铺设黄砂垫层,致使一旦受到轻微撞击就会产生松动,恰恰因为缺少在接缝处的混凝土加固(当然我们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此时砼的形状和尺寸应在保证其达到稳定的前提下,尽力予以控制),才会出现如此状况。同时,通常目前许多种植穴布置在广场中央,护框周围经常出现积水,也是广场的通病之一,只要在块料铺设时注意周围部分的排水坡度和约束力,提前设置导水接缝即可解决这一顽症。卵石松动、脱落现象在城市绿地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为追求美观,砂浆铺得太薄,经水洗后,卵石之间黏结的砂浆几乎消失殆尽,一经外力便会产生松动乃至脱落;其次水洗时间掌握得不准确,过早冲洗,铺底砂浆尚未黏结,造成流失;第三砂浆中含砂量过高也会导致脱落现象。因此,卵石在干铺过程中,要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适当的砂浆配比和厚度,尤其要掌握好第一次水洗的时间。

硬质铺装和园路在拼接处或伸缩缝两侧出现断裂或错台,尤其是大面积整体面层或大块料面层特别会出现此类现象,因此在施工中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大小、深度的伸缩缝,切忌割缝过深过浅,过浅不透面层,起不到伸缩的作用;过深则会破坏垫层,使水渗入基层而降低路基强度。

4植物造景

无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主题,植物作为造园的自然要素是永恒不变的,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成功的植物配置,植物形态、叶色、香味、季相变化都可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和风韵。

提供植物适宜的生长条件是植物成活的重要保证,但一些施工企业往往认为栽植苗木只是简单操作,因缺乏正确的认识而造成苗木的死亡率偏高,绿化栽植效果强差人意。究其原因,可罗列为以下几种:一是种植穴不经处理,南方大部分土壤偏粘,团粒结构较差,透水透气性不理想,树木栽植或因土壤湿度较高造成落叶烂根乃至死亡;二是成片灌木经植后修剪露出很多茬口,形成类似“秃顶”现象,严重影响景观效果;三是因栽种时不考虑植物的观赏面和观赏视线,造成落点不佳,没能将其最好的树形、树姿展示出来。四是草皮作为现代园林中广泛应用的表现形式,其最大的艺术价值就在于给园林提供一个富有生命的底色,但往往由于铺设时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失去其本身具有的价值,如常见的黄化秃斑、高低不平、“横行霸道”现象等。因此草皮在铺设前应尽量整平场地,铺面用人工或机械敲打,使草皮根部紧贴地面,避免积水而产生枯黄斑块,对于根部和走茎发达的草皮,铺设时要切断根部并开沟隔离,避免走茎蔓延到路面。同时植物栽植时应尽量仿造其生长于自然界中的状态,丛植的要主从分明,疏密有致,忌三株成行;对植的要相互呼应,顾盼有情;孤植的要选色、香、姿俱全,四面观赏皆宜。上述种种经常在图纸中无法完全体现,需要施工人员在种植放样时针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姿态用心体会和把握。

园林植物的特殊性在于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它不同于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其它建筑材料,更需要施工人员的精心呵护。因此植物栽种后的养护管理是其成活与否的关键,也是园林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水、肥、病、虫、剪是绿化养护的基本因素,但对于新种树木来说,水分平衡才是保证成活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抓住树木栽植后的几个重要时段进行水分供应。首先是植后的定根水,必须在栽植后24小时内进行,并且要浇足浇透,同时视天气情况和树木蒸发量即时补充水分,但对棕榈、木兰科等多肉根系树种,切忌浇水过多,否则极易造成烂根而死亡现象。如遇多雨季节,应及时采取各种排水措施,以防积水。同时在高温季节要适时进行枝干和叶面喷雾,确保树木成活,因此维持水分平衡成为园林工程后期养护的重要环节。常言道“三分钟。七分养”,由此可见,对绿化工程而言,养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园林构筑物

园林工程中已建成的构筑物、建筑小品、硬质铺装、园路等都属于成品保护范畴。通常情况下,构筑物一旦建成,施工单位都十分注重成品的保护,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的防晒和寒冷季节的防冻。混凝土结构的亭、阁、廊架等,只要保养时间达到标准,一般都比较稳定,轻易不会破损,而木结构的构、建筑物则不然。现代园林中,室外木制品采用越来越广泛,有木廊架、木阁亭、木制休闲平台、木椅、木栈道等,尽管所用木料在制作前均经过防腐、防裂处理,但变色、开裂现象仍屡屡发生,而木结构制品成本较高,维修费用相对也较高,给施工、建设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发现只要注重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几个细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对确认中标工程中所需材料进行分类,一旦明确需用木材,即应先行采购,找好妥当之处进行晾晒、风干;其次安装前对加工好的木制品上桐油或清漆,以防水分入侵而发霉、变色;三是除木榫相连的,尽量采用铜钉,钉前先用钻孔机钻透木板,切忌用力击打,使木材开裂。

花岗岩贴面或清水砖贴面的构、建筑物表面泛碱是施工过程中常见顽症,从原则上说,此种现象并非属于成品保护范畴,而应属施工工艺范畴,但泛碱现象往往在工程完工后出现,人们通常把它视为成品保护失当而产生,其非所然。据分析,泛碱现象的发生一般由于水分渗入混凝土导致碱分渗出,面层发白,此乃园林工程中的败笔,虽然并不影响工程质量,但却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经多次试验,在面层拼贴后及时刷上一层清漆进行保护,基本可起到防止碱分 渗出的作用。另外也可在与土壤接触的内侧做防水层,或在略高于地面的墙内设防潮层即可解决这一顽症。园林构筑物一般体量较小,采用上述方法并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细节关乎品位,细节创造完美,对园林作品来说尤为如此。设计者的意图需要通过施工来表现,可以说施工把无形的灵魂变成有形的景致。创造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离不开设计和施工的完美结合,注重施工中的细节,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匠心往往透过细部传达,似乎不经意间,实为刻意为之。

参考文献:

1.栾兆理;;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科学之友(B版)》;2010年01期

2.王小露;;浅谈施工管理的科学方法;《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5

关键词:水利土木工程,扩充现实,技术,可视化

近年来,随着水利土木工程规模的越来越宏大,对环境的冲击力越来越大,为了预测工程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就要在工程开工前对其冲击力做出评价。最初主要应用可视化冲击评价(VIA)对环境作评价,是一种更加感官化的和描述性的方法,它主要关心人类的欣赏观以及人类同环境的交互关系。它通过在图纸和文字资料中查阅或通过绘图和尺度化的模型等方法来显示,这些方法不直观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客观情况。后来虚拟现实系统(VRS)开始盛行,在英法海底隧道工程、香港机场填海工程、三峡截流工程等大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VRS可以让用户对计算机合成的虚拟环境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但VRS通常需要繁重的建模和昂贵的三维图形加速器来快速绘制复杂的场景,并且绘制的画面不够自然逼真。而扩充现实技术(AR)将拥有丰富视觉信息的真实世界与VRS相结合,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结合。基于实景图形构造出的虚拟图像比VRS的逼真度要高,易于实现实时交互,免除了建模工作的繁琐程度且不需要昂贵的三维图形加速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水利土木工程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 扩充现实技术

VRS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传感、人工智能等技术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通过适当装置,作为参与者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的技术。由于VRS给人的感觉不真实,人们便将拥有大量有效信息的真实世界与VRS相结合,扩充现实技术(AR)就诞生了。AR使观察者不仅能够看到真实世界,还可以看到扩充了的真实世界的、来自于计算机模型的信息,从而具有更丰富的空间信息。AR技术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结合点,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仿真、城镇与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等,还可以用于医疗、娱乐和军用飞机等。将AR技术较好地应用于大型水利土木工程可以实现更加客观地对方案进行设计,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和对工程信息平台进行建设,为专家和领导提供准确、及时的支持决策。

2. 方法

扩充现实最本质问题就是将计算机所产生的虚拟物体准确地添加到图像序列当中。实现扩充现实技术的方法以及辅助工具较多,在这篇文章里,讨论了更加实用的扩充现实技术,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己知的三维标定物对像机参数事先标定,即基于视觉的免标定扩充现实。当将三维虚拟物体放进用户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虚拟物体在三维场景中的准确位置,通常用仿射或透视进行定位,然后当像机位置改变时,虚拟物体应相对像机做正确的投影。由于虚拟物体添加到场景中的过程中,有可能和场景中的实物之间产生遮挡,故在实际的算法中,须考虑这一点。

2.1 基于四点的仿射结构

根据运动的仿射结构,可以推出点的仿射重建特性。假设O,P1,P2,P3是场景中的四个非共面点,由这四个点构成空间仿射系的基。假设P为空间中的任意一点,则P的投影可以表示为:

公式(1)

m表示第m帧图像, 是点P的投影,P1,P2,P3是基点,u、v为P的投影坐标, 是原点的投影, 是P点仿射坐标的齐次表示,公式(1)表示仿射框架下的投影方程。由此可知只要在每帧图像中获得场景的任意四点坐标就可以得到投影矩阵。

2.2 虚拟物体的定位

在仿射坐标下,基点位置决定虚拟物体的位置,诸如Z缓冲、剪切等图形操作可以进行,这样可以对空间物体在深度方向上进行排序,进行消隐。光轴η可以表示为

公式(2)

空间点P的变换可表示为

公式(3)

w是P的z值。

2.3 虚拟物体的放置

采用交互式方法确定虚拟物体上一点在两帧图像中的位置。两帧图像中点P的位置是有关联的,只要确定点P在一帧图像中的位置,就可以根据对极几何确定点P在另一帧图像中的位置。点P的位置确定后就可以求出仿射坐标,实现重投影。

2.4 扩充现实中的遮挡问题

以上方法可以使虚拟物体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但是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会出现相互遮挡的问题。可通过立体图像的密度图导出其深度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这种方法的精确度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轮廓关键点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三维重建把阻挡轮廓恢复。通过两帧图像中阻挡轮廓关键点的坐标来得到每一帧图像阻挡轮廓的重投影。

3. 结果

本研究用数字照相机、带VC++软件的计算机来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首先用大方盒来模拟真实场景,取大方盒上的任意四个顶点为追踪点,构成仿射原点和基点。用小盒子模拟虚拟物体,交互获取小盒子的顶点坐标,解得小盒子各顶点的仿射坐标,重投影并消隐。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虚拟物体投影到不同视点下的三维场景中,从而显示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4. 结论

现实扩充技术通过虚拟物体与现实图像的融合为水利土木工程项目的可视化评价提供了一种手段,仅需一台数字摄像机和计算机,就可以对水利土木工程对环境的冲击做出评价,改善水利土木工程的仿真效果,对避免环境质量退化及实际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为水利土木工程的可视化冲击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炜煜,任爱珠.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新进展[J]. 土木工程学报,2000,33(1): 1-4.

[2] 陈泽志,吴成柯,刘勇. 对极几何估计的鲁棒性新算法[J]. 计算机学报. 2000,

23(6): 634-639.

[3] 申杰,刘浩吾. 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水电技术[J],2001,32(3): 47-48.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

【分类号】:U416.2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它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同时也涉及到工程艺术, 因此, 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工程的技术标准,同时也必须满足工程的艺术需求,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周期长, 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 这就要求管理者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 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控。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原则

(一)经济性原则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为了节约建设单位的成本,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中应坚持经济性原则,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绿化成本。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植物, 这些不同的植物在功能、价格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设计人员应在满足园林绿化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对绿化植物的市场价格进行对比,从中选择价格最合适、功能最优的植物,此外,在进行绿化工程方案的设计时,还应当考虑到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和养护成本,尽量选择存活率较高、养护成本较低的植物类型,同时还必须优化绿色植物管理与养护的方法。

(二)生态性的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生态性、环保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工程方案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生态性的原则,确保打造的绿化景观能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呼应,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生态性、环保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工程方案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坚持生态性的原则,确保打造的绿化景观能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呼应,例如,在空气中粉尘含量较多的地区,应选择一些有益于吸收粉尘的绿化植物;在噪音扰乱比较严重的地区,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够阻挡噪音传播的植物;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应选择栽种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的植物。

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方法

(一)以植物设计造景为指导思想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艺术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打造出具有一定艺术观赏价值的景观,这就要求在设计方案中注重植物造景的内容,植物造景的主要涉及对象是草本植物、盆栽植物、灌木、乔木等植物类型,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发挥创造性的思维,灵活运用艺术设计灵感,突出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比如,在城市中公园的绿化中,就可以利用植物的多样性,通过不同品种植物的聚集,充分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在下图的绿化工程中,通过植物的高度差异和色彩差异构成了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

(二)在设计方案中尽量选择本土树种

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土质等环境条件的差异,适宜种植的植物也各不相同,每个地区都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本土树种,这类树种的数量较多,市场价格也相对便宜,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多采用本土树种,一些设计人员由于缺乏对园林绿化成本的考虑,在绿化的过程中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这类树种不仅价格较高,而且栽种后的存活率也比较低,这就进一步导致绿化工程成本的浪费,选用本土树种不仅能起到节约绿化成本的作用,同时还能突出地方文化艺术特色。

(三)提高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对设计方案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必须优化自身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设计方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否能实现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目标,绿化工程设计本质上是对植物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采用的设计方法上应注意植物改造环境功能的发挥,突出植物景观的生态意义。此外,还必须注重设计方法的成本,坚持节约成本的原则,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解析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施工场地的勘察和布置,在接收到设计图纸后,管理人员应派出一定数量的施工作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若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垃圾等障碍物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参照设计图纸对地形进行整理。在整理好地形之后,施工人员应进行定点放线,规划好树苗种植的位置以及相邻树苗之间的距离,并用石灰粉作出记号,对于直径超过 20 厘米的大树应采用木桩标记种植点,并在该处写上树种的名称。第二是做好苗木的准备工作,苗木的选择不仅要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同时还应当注意苗木的长势、病害情况、损伤情况、根系状况等,尽量选择长势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损伤的苗木,在选择好苗木之后,应开挖苗木的树穴,树穴的位置应严格按照之前标记的地点进行确定,施工人员应注意保证树穴底部平整,深度应保持在 30 到 40 厘米之间。

(二)种植苗木的施工方法

苗木的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以下三个流程进行,第一,施工人员应将所需苗木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好,尽量让苗木放置的位置距离事先标记的树穴位置最近,然后安排技术人员将树苗种到树穴内,树苗应种植在树穴的中央部位,整个树身应与地面垂直。第二,在树苗种植好之后,施工人员应利用竹条将树苗捆绑好。第三,施工人员应对种植好的苗木淋定根水,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树苗在经过长途运输、定点、扶正等工序后散失的养分、水分等特别多,淋定根水能给苗木及时补充所需养料,以确保树苗正常生长。

(三)苗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在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注重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严格按照养护技术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其次,要注意养护工作的科学化,根据不同的树苗品种,采取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措施。最后,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考核,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设计方案的质量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对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尤其是在苗木的栽种和养护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振广 , 刘军其 , 尹景燕等 . 临海吹填区域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 [J]. 现代园艺 ,2012,(12):161-163.

[2] 王莉勤 . 对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重点的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7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经济分析;工程估价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它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不可逆的特点,工程一旦开始就应该对其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土木工程项目各阶段技术经济问题,如果忽视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具有工科背景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帮其增强经济观念,将工程项目各阶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1工程经济的发展综述

国际上最早开设工程经济课程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在化工和机械专业开设。这些具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偏重技术知识,不太注重成本控制和经济分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徐寿波根据全国第二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63—1972)的要求,开始研究技术经济学,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西方工程经济的传入,我国的技术经济与工程经济相融合,组成了现在的工程经济学。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工程经济学又用于指导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建造师和设计人员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主要内容

2.1经济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工程预期目标及其所拥有资源条件的考察,进而分析该工程现金流量的基本情况,从而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案和最佳的经济效果。该技术方案可以是如工程设计、生产方案、施工工艺、设备更新、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工程材料利用、环境技术、节能降耗、防护技术和工程安全等建设中的方案和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如生产经营、企业发展规划、技术发展、投资等关乎建设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发展战略方案。工程经济研究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的技术方案及最经济的效果,而这里的技术方案正是工程经济最直接相关的研究对象。

2.2工程财务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预测、反映、控制以及核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同样,它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体现着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其劳动投入、项目的收支和利润以及资产占用情况有着综合性的反映。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资产、提高经济效益、控制财务收支,从事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必要知悉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有关知识和要求。

2.3工程估价

“工程估价”最早起源于国外,在国外,它是对整个的基础建设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的投资所做的估算的统称,如可行性研究阶段、基础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以及招投标阶段等。相对国内来说,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内容会针对建设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和设计方案阶段而制定。其中包括: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组成及计算,建设工程定额,初步设计概预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计价,国际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报价等内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费用估算,是指在建成一项工程项目过程中,在土地、技术劳务、设备、承包等市场交易活动中预计或实际产生的建设工程总价格,对其进行估算,可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资源价格、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日益上涨,而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显著的情况下,对建设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对降低工程建设原材料费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合理控制,进而对土木工程建设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3工程经济学对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的影响

3.1技术方面

具有土木工程工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肩负着对技术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在满足工程项目相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内容,对选用的材料进行比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对施工的技术和机械设备的选用进行优化比选;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最佳的技术方案。

3.2经济方面

在当今时代,建筑产业随着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作为土木工程从业人员要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自身对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要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方案选择的同时,对其经济效果也要进行相关的分析,包括对建设项目进行相关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做好防范性的对策和措施;保证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有条不紊进行的过程中做到最优的资金使用方案。

3.3社会方面

土木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见证着人类社会中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历史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产业革命之后。这主要是新的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到现在,土木工程正逐渐的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加崭新的物质环境,同时,作为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也应该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4结语

土木工程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经济管理贯穿其中,如何能够在尽可能小的工程成本投资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还要兼顾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还要求注重环境的保护、推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满足当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灿,张克.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J].发展之道,2009(9):255-257.

[2]曹丽娜.浅谈《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高校讲坛,2012(13):196-197.

[3]吴蓉.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分析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27):216-217.

[4]李磊.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发展探索[J].当代建设,2002(2):74-75.

土木工程造价前景篇8

1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木质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与植物的种类有关,且与分离提取方法密切相关。植物中原本木质素的主要部分是与糖类紧密连接并形成巨大的空间网状结构,这种木质素-糖类复合物在所有的溶剂中都不溶。分离木质素时发生了缩合和降解,木质素的相关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溶解度性质也随之有所改变。木质素中酚羟基和羧基的存在,使木质素能在浓的强碱溶液中溶解,而木质素磺酸盐则可溶于水。化学制浆法的原理,就是用碱使得原本木质素产生大量的酚羟基,并形成酚羟基盐,使之溶解于水,或在木质素大分子中导入磺酸基,形成可溶性的木质素磺酸盐,即造纸“黑液”等的主要成分之一。原本木质素是一种白色或接近无色的粉末。木质素从植物中分离出来时,随分离方法的不同,带有灰黄至灰褐色。木质素的相对密度大约在1135~1150g/cm3之间,折射率高达1161左右,热值高达2610J/g,这也是造纸黑液回收的依据之一。通常提取的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800~17800之间[10]。木质素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光解、磺化、卤化、硝化或接枝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

1.2木质素的工业应用木质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利用纤维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木质素真正开始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为止仍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木质素作为木材水解工业和造纸工业的副产业,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变成了环境污染物,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如淮河流域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造纸厂排出的大量造纸黑液,其中除了碱以外,主要是无法利用的木质素,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该流域许多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困难、健康水平下降、农业生产滑坡[11,12]。木质素在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可作为合成树脂,黏合剂的原料;石油钻井作业中,木质素可作为钻进液处理剂,同时还普遍作为降黏剂和分散剂使用。土木工程领域中,木质素通常作为混凝土的减水剂使用。农业领域中木质素在饲料、土壤改良剂和地膜等方面也有着广泛应用。

2木质素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虽然工业副产品木质素在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岩土工程领域却很少得到利用。岩土工程建设要消耗大量土工材料,将木质素应用于土体改良,不仅可以合理、有效地处理工业副产品,还可实现自然资源的多途径利用,减小处置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2.1路基良目前有关木质素加固土体工程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大多数研究均以室内试验为主。Surdahl等(2005)[13]报道了木质素用于路基土加固和路面扬尘控制。图1为木质素改良某路基施工现场,该场地内共选用6种不同添加剂,其中2种为木质素或木质素衍生物。经过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木质素加固土体路用性能高于其他类型添加剂的平均水平,且费用相对经济、加固效率较高。该场地内气候条件相对干燥,通过现场观测,结果显示木质素在气候干燥地区加固路面土体效果良好、路面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加固土体没有污染周围环境,适宜野生动植物生存。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Ceylan等[14]基于生物能源副产品,开发了一种用于土体加固稳定的添加剂,添加剂中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如图2。副产品A为造纸厂“黑液”提取物,约含25%的木质素,pH值为2.2;副产品B来自于乙醇加工厂的副产品,约含5%木质素,50%半纤维素。试验场地位于爱荷华州的卡尔霍恩县(CalhounCounty),场地内不良土体多为低塑性黏土。大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燃料副产品对加固Iowa10号土(CL或A-6(8))是有效的。

2.2土体抗侵蚀特性内部裂纹和表面裂纹破坏是大坝和路基等结构物常见的两种侵蚀模式。采用经济、适用的措施提高土体的抗侵蚀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添加剂就是增强土体抗侵蚀性的方法之一。传统抗侵蚀的化学添加剂有石灰、水泥、粉煤灰、矿渣等,斜坡路堤与路基接触面土体常添加石灰、石膏等控制土体侵蚀。虽然传统添加剂可以提高土体抗侵蚀性,但当加固土体附近存在植物或易受腐蚀的钢结构时,传统添加剂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加固土体中过高的pH值,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促使研究人员寻求一种新的、不污染环境的土体抗侵蚀添加剂。木质素是一种对易侵蚀土有加固作用、具有应用前景的添加剂。木质素加固剂来源于造纸厂“黑液”,主要成分是一种基于木质素的有机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加固土pH值较素土基本无变化,且掺量较小,没有浸出影响,对地下水无污染[15]。Indraratna等(2008、2009)[16-17]研究了木质素加固粉砂的侵蚀特性,得到试验结果,如图3、图4。Indraratna定义侵蚀速率为零时的液压剪应力为临界剪应力τc,即发生侵蚀所需的最小液压剪应力。随着木质素磺酸盐掺量增加,加固土对应的临界剪应力逐渐增大,侵蚀系数(拟合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侵蚀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可有效提高土体抗侵蚀性能。

2.3扬尘抑制工程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粉尘不仅会阻碍交通通行,且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何有效、经济地抑制扬尘是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路面洒水、清扫等方法费工、费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路面扬尘问题。因此,有学者研究将化学添加剂喷洒在有扬尘的路面上,稳定路面扬尘。用于扬尘抑制的添加剂很多,如树脂、酶、沥青和木质素等,但传统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材料无法应用。Rushing等[18]对美国邻近墨西哥的干燥气候地区低容量路的路面扬尘进行了大量研究(图5),并采用2种不同的木质素副产品A,B进行扬尘抑制。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两种副产品木质素对路面扬尘控制均有着显著作用。美国卡罗拉多州立大学的Addo[19]教授对美国低容量道路的路面扬尘及其抑制问题做了系统研究,指出以木材加工厂的副产品木质素为原料的扬尘抑制剂,可有效地减少路面的扬尘量,环境治理和路面维修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化学添加剂。

3木质素的改良土力学特性

目前,最常用的评价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的指标为无侧限抗压强度UCS。Tingle和Santoni等[20]分别对木质素加固黏土、砂土进行了大量的UCS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黏土而言,干、湿养护条件下木质素对加固土体的UCS均有显著提高;掺量5%时,加固土的UCS最高;木质素磺酸盐1较其他6种类型添加剂对低塑性黏土的UCS提高最显著。对砂土而言,木质素磺酸盐1在干、湿养护条件下,对土体UCS均有显著提高;干燥条件下,28天养护龄期下的木质素磺酸盐1,2加固土的UCS强度是7天条件下的2倍;湿润条件下,木质素磺酸盐2加固土样表现出一定的“崩解”现象;建议木质素加固土体的最优掺量为5%。Kim等[21]不仅对木质素加固土的UCS进行了测试,还对比分析了掺量、含水量、龄期等对加固土UCS的影响。Kim等指出加固土较素土强度有明显提高,土体强度随添加剂掺量增加而增加,7天龄期的土体强度高于1天龄期的强度。含水量对土体改变也存在较大影响。含水量OMC-4条件下,副产品A的加固效果优于副产品B,且掺量12%时,土体强度到达峰值;含水量OMC条件下,副产品A加固土样1天龄期的强度均小于副产品B,但7天龄期的结果截然相反;含水量OMC+4条件下,不论哪种龄期,副产品B加固土体强度均优于副产品B。因此,Kim等认为木质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不污染环境的土体加固剂。副产品A在干燥条件下优势明显,而副产品B在湿润条件下效果更佳,养护龄期对副产品A加固土的UCS影响强于副产品B。浸泡试验(soakingtest)常用来评价加固土体的水稳性。Tingle和Santoni[20]先后对木质素加固黏土和粉土进行了浸泡试验,见图6。与常规浸泡试验不同的是,文献中采取半浸泡试验方法对加固土水稳性和UCS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2加固粉砂放入水中迅速“崩解”,完全丧失强度;木质素磺酸盐1加固粉砂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浸泡试验前后土样UCS差别不大。对黏性土加固,有相同的规律。

4结语

(1)生物能源副产品木质素是一种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廉、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新型高效固化剂,可有效加固砂土和黏性土,显著提高土体强度,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扬尘抑制性。(2)对于不同工程背景,有着不同的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在评价木质素加固土体效果时,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综合评价;目前有必要积极开展针对我国岩土工程建设中不良路基土进行木质素改良的路用性能和微观机理试验研究,定量评价加固效果,进一步揭示加固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固化模型。(3)生物能源副产品木质素,是一种与传统固化剂不同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应用于工程实践时,需要针对其自身特点,提出相关施工工艺并进行现场试验评价,明确路基土进行木质素固化时,必须满足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

上一篇:投资与项目评估的基本方法范文 下一篇:农业行业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