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范文

时间:2023-12-10 20:12:44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1

关键词:湘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化 保护模式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8-031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专家学者们在经济、社会、文化上都提出了改革的方针政策。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这一时期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鲁迅先生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在保持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把自己推销出去,成为摆在它面前的难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西是苗族、土家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有多个项目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湘西苗鼓、摆手舞等等。由此说明,我国已关注到了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面临闲境。在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之初,我国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的开发方式,把发掘、利用、保护,笼统地糅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微系统,故此,在信息、能量的传输过程中势必就要依赖于物质、文化、制度等外在的因素,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获得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然、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条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概念的界定

关于生态化的问题,离不开对生态学的论述。论及生态学规律及原理笔者认为美同科学家归纳的较为合理、全面。他将生态学的一般定律总结为三个方面。生态学第一定律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第二定律相互联系原理:任何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第三定律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1]生态学原理的应用思路为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传替,进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是体育生态化的一部分,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动态捕述,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追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之间的平衡、和谐。3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3.1物质因素物质包括实物和物化了的思想产物。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人们的生产生活义离不开物质条件,不言而喻,物质对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质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例如高脚原来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现如今成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一个项目,这是高脚这个项目的体育物质条件发生改变的结果。3.2文化因素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义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同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在这里笔者主要谈及关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湘西这块土地哺育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而他们也同样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创造出了苗鼓文化,让鼓韵奏响千年,传承至今。现如今,湘西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古老的民风民俗,如婚俗里面的哭嫁,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等等。3.3制度因素制度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过程中,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制度的好坏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保护的成效。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包括有开发、整理、利用等三个环节,各个环节都相互联系,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就有可能造成某个或某些民族传统体育的异化。因此,就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规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使其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4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存在的问题4.1美人迟暮,难觅传人近年来,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正持续的增加,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得到它应得的关怀。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中青年人都在外务工,留守的大部分是孩童和老人,其中老人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上起着主体的作用,但南于他们年事已高,已没有更多的体力、精力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孩童在学校白小接受的都是现代的体育教育,可以猜想的是,他们对本民族的体育运动兴趣就会有所降低,故此就形成了难寻传承人的局面。4 2文化与环境的脱节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体育文化,其依托于传统经济而诞生、发展,南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计划”战略的实施,湘西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致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原有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而文化在一定的地域和时期内又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环境造成了脱节。长此以往,会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断层、失传的危险。4.3传承主体散杂的居住条件理论上来说,独立、封闭的地区,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迁出了最初的居住环境,没有了在一起讨论、戏耍的环境,呈现出了散杂居住的格局。我们常说环境影响人,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交流的情况下,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难度将会增加。湘西是汉民和少数民族族民聚居的地区,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族民专门移居到了汉民居住的地区,致使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原有居住格局的打破,会冲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4.4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为西方新型文化的传人提供了前提,随着西方新型文化传播,社会物质、信息、能量传替的加快,湘西原来的农业文化受到了多样新型文化的冲击。人们不再囿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文化更加开放,文化选择更加多样。特别是西方体育思想在湘西已经大行其道,在校园、社区等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子,相对而言原本占优势传统体育思想受到了冷落,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非生态化的池沼,导致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断层、失传的困境。5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的意义5.1促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境的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化时,我们可以借助建构主义的思想进行阐释,即结构一解构一建构[4],对原有结构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解构,并以合理的形式进行建构,如此在否定之否定中使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趋于完美。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化,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和一种优化,由于其包涵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境之中,因此对其的优化即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境的优化。5.2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走向了异化,在项目的表现形式上,没有了最初的味道,这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境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局部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是为营造原来的生态境或利于传承的生态境进行的一种保护形式,其追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部和外部相联系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化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5.3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其中又以苗族、土家族的人民居多。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共同生活生产而形成的,是构成民族的一个重要因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的人民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独属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既有利于湘西地区的民族认同,又有利于和谐体育氛围的营造;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又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谐。其注重内部文化内涵保护,旨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运动会的举办和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日的复兴就是很好的佐证。6 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模式在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可分区域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开发、利用、保护,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开发是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利用是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并运用于实际,创造效益;保护是指保持原有的传统体育生态,使其得以延绵、发展。这是对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整体宏观的保护模式,具体可细分为家族传承、社团、企事业单位保护、政府机关的保护等四种保护模式。6.1家族传承保护模式家族传承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古老的一种传承方式,是一种南长辈把手艺传授给晚辈的一种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早期的家族传承存在着男女之分、身份之别、门第之见、种姓之见等芥蒂。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境的改变,这种传承的弊端日渐凸显,如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再不与时俱进,消除传承中的种种偏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长足发展将愈加困难。家族传承的生态化要求打破原有的传承制度,增加传承的信息渠道,加快物质、能量、信息的传替,广开言路、有教无类地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如数字化工具的应用、班级授课的实施等等。6.2体育俱乐部、社团保护模式体育俱乐部、社团是一群对体育有共同兴趣、共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有很多项目具有娱乐性强、健身性好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体育俱乐部、社团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俱乐部、社团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作用的发挥需要采纳贴近人们生活、新奇的项目,如陀螺、秋千等就是很好的佐证。体育俱乐部、社团保护模式的建立需要领头人看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引进人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使其在群众中传承与发展。6.3企事业单位保护模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民族性、历史性、多方面文化融和的特点,因此在文化的开发利用上有着很大的前景。在这一方面刚好可以迎合企事业单位谋利的特点,企事业单位可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多方面的开发和利用,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可以利用企事业单位这个平台进行自身的保护和传承,进而营造双赢的局面。企事业单位应研究现可开发的项目和具有开发潜力的项目,并建立项目开发博物馆,这样既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尊重,也是企事业单位自身一个经验的储存。6.4政府保护模式当前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它应有的关照。政府机关作为我国的权利机关,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责无旁贷,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整理、推广等。众所周知,制度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度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衰。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政府保护模式,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民族自觉性,其次在保护上应该强调“主角意识”[5],了解本区域的具体特色项目,最后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长效机制。7 结论与建议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受到物质、文化、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存在着缺乏传承人、受外来文化冲击等问题,在其的保护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透彻把握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以家族、企事业单位、社团、政府为依托,趋利避害、统筹规划是实现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王忠宝.体育生态化探析[D].吉林: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黄淑萍.福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传承路径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4(3):12.[4]杨文,谢琴.建构主义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危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3(2):195.[5]刘学军.创建体育生态学的动因[J].体育学刊,2009(9):22. Ecological Protection Mode Analysis of Xiangxi National Minority

Tradition Sports

Hu Zexiang

Long Peilin

Hu Long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2

1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研究的背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并做出了阐述,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召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上述这些正确的战略部署、决策与方案,是开展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当前,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个新兴的前沿研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界分别从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等的不同学科视角开始了针对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研究,在研究理论、方式和重点上有着各自的偏重:生态人类学针对生态文化的内涵结构,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侧重生态文化的传统知识.在社会科学界,生态人类学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时代人类认知自然、适应和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典型的文化生态体系[2].在自然科学界,民族生态学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革新和实践,这些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可分为以下5类:(1)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2)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3)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4)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惯法;(5)传统地理标志产品[3].因此,生态文明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研究的背景.在藏区、特别是云南藏区,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建设及其实践,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目前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局限于单一学科范畴内的观点和视角,缺乏跨学科的对话和研究.当前相关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大多以藏学和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为主,而缺乏生态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参与.第二,云南藏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相关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传统技术和知识构成了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核心,但是这些传统知识还没有被系统整理和研究.第三,云南藏区位于三江并流地区,海拔差异巨大,形成了当地立体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不同海拔和生态系统区域生活和居住的藏族所产生的生态文化和知识也不相同,但是目前还没有对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专门研究.第四,云南藏区与其他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山水相连,长期以来形成了相互交融的文化关系,影响了云南藏族的生态文化,使得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是其他藏区所不具备的,需要深入发掘和研究.第五,云南藏区可持续发展与藏族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对策和政策咨询研究,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不仅需要理论研究,而且也应该在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得到具体实践、发挥实际作用.由于生态文化的跨学科属性,需要在未来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和对话、跨学科的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对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云南藏区的实际调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态人类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和藏学,提出了“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理论并对其展开研究.

2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理论构建

2.1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概念由于在自然区域上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形成了高山峡谷的地貌,因此云南藏区有着多样的生态系统,从山脚到山地植被类型依次为干旱或半干旱河谷稀树灌草丛,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湿性与寒性针叶林,高寒灌木丛与草甸,高山流石滩及冰缘植被.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迪庆大迪庆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形态以山地、古高原面和岭峰为主,境内有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南贯穿全境,梅里雪山、云岭雪山山脉和中甸雪山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形成了境内“三山挟两江”的特殊地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形成了迪庆立体的海拔气候,州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6740m,最低海拔为维西县碧玉河入澜沧江口处的1486m,全州平均海拔3380m,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河谷地区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4].复杂的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使得云南藏区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仍然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迪庆从南到北仅占1.7个纬度,却几乎包含了相当于北亚热带地区到北半球极地70个纬度的水平气候类型和生态类型,境内高等植物达五千余种,其中种子植物四千六百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34种,药用植物867种.目前所知的现有哺乳动物9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8种、鸟类170种、鱼类75种,属于国家级重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动物的有5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3.2%,占云南省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5.7%[5].由于云南藏区复杂的生态系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立体的气候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当地藏民族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藏族生态文化.

具体而言,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当地藏民族在长期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对生态系统认识与理解的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资源治理与利用的传统知识.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当地藏族对生态系统的观念与信仰,也包括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知识与技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体现在当地藏族的宗教崇拜、文学艺术、制度法律、行为物质等诸多领域.由于云南藏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当地藏民族的生活与生计方式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因此,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核心是当地藏民族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具体分为传统遗传资源、传统医药、传统技术方式、传统文化和地方标志产品等五个大类.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当地藏族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资源互动的产物.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包括以下两个层面:首先,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藏民族观察到了这些影响并且产生了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观念和信仰;其次,当地藏民族对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利用和治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相关的传统知识、科学技术和制度规范.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一.

2.2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构成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2.2.1思想意识层面长期以来,云南藏区藏民族在与生态系统的互动过程中,逐步有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体现在与文学艺术等领域,指导着当地藏民族处理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方式.

2.2.2行为方式层面生态系统影响着当地藏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模式,但藏民族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生态系统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对于局部生态环境,人类形成和掌握了治理、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的知识与技术.

2.2.3制度层面当地藏民族在利用和治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关的习俗、规范、约定和法律.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

2.2.4物质层面当地藏民族在利用、治理和改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资源过程中,通过思想意识的指导、行为的实施与制度的规范,建设了相关的物质成果,发展了产业,并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和象征的文化遗产.

2.3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特点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具有藏民族共性与独特性、自然性与文化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信仰性与制度性、民族性与多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点.

2.3.1藏民族共性与独特性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藏民族的共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不同地区的藏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都有着共同或者相似的象征,并被赋予了类似的文化涵义,例如神山信仰.同时,复杂的生态系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立体的气候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形成了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独特性,使得当地藏民族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观察、认知、理解以及赋予的意义与其他地区的藏族相比是不同的,利用与治理的方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又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特性.

2.3.2自然性与社会性不同的生态环境是产生不同生态文化的客观基础,不同的社会会孕育出有着各自特征的生态文化.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关于自然性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性的当地藏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文化,它与传统社会科学定义的纯粹人文文化不同,而是一种与认识生态系统、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时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同时具有自然性与文化性.

2.3.3理论性与实践性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不仅是一套供学者和专家研究的理论体系,更是当地藏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协调与生态系统关系、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方法.因此,研究者在对云南藏族生态文化进行理论构建的同时,还要深入田野农村,采取参与式的行动研究方法,协助当地藏民族共同开展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实践.

2.3.4信仰性与制度性以“神山信仰”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信仰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客观上成为了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度与习惯法.在历史上云南藏区的神山及其周围的环境一般没有被人为破坏,形成了事实上的自然保护区,一些神山还成为今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生态环境信仰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与习惯法使得神山、神湖、神林等区域实际上成了动植物的一个避难地,保存物种资源的一个“基因库”.

2.3.5民族性与多元性云南藏区民族众多且相互交融,各个民族之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离不开的局面.藏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由于所处具体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态文化,但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在很多生态环境信仰、自然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又有相似性.上述现象使得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既有民族性又具备着多元性.

2.3.6统一性与多样性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当地藏民族共同形成的文化模式,具有统一性.但是,由于云南藏区立体的海拔环境、多样气候天津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当地藏族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在高海拔生活的藏族牧民形成了基于高山牧场生态系统的生态文化,在中海拔生活的藏族村民形成了基于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文化,在低海拔生活的藏族村民则形成了基于河流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文化.综上所述,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具有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制度与物质四个层面的理论结构,同时具有藏民族共性与独特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信仰性与制度性、民族性与多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属性和特征,未来可以将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界定为一个统一而又多元的范畴,使其能够规范化地发展.

3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领域

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领域包括其与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生计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性别、传统藏医药、民族生态法制、以及当地其他民族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八个方面.

3.1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政策法规,很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当地的传统生态文化,却可以发挥重要和显著的作用,可以与科学技术和政策法规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过程中实现有益的互补.

3.2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传统生计方式传统生计方式紧密依赖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形成了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危机严重影响着传统的生计方式,对当地人生存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理解和运用生态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对危机和挑战,实现传统生计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云南藏区的半农半牧生计方式与当地立体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是对不同海拔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适应和治理,产生了牧草、牲畜、农作物、牧场和土地利用的农业与畜牧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主要构成.当前,半农半牧生计方式面临着诸如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带来的严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到当地藏民族的生计资源,加重了生产生活的成本.在这一背景下,急需开展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传统生计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以降低传统生计的风险和脆弱性.

3.3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实施,云南藏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就云南藏区的实际情况而言,旅游业和矿业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当前也在迅速地发展.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神山圣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大众旅游和神山的矿业开发等等,有些甚至由生态环境问题激化为社会矛盾.因此,在旅游业、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一定要尊重当地的生态文化,并基于生态文化实现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这将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3.4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社会性别藏族女性无论在传统生计、自然资源利用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藏族女性有着区别于男性的、丰富而独特的传统知识和技术,她们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形成的重要贡献者.当前,在生计和自然资源治理女性化的趋势下,要有效地进行传统生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社会性别研究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3.5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传统藏医药云南藏区传统藏医药对植物、动物、水、土壤矿物等药材资源的采集、使用和制作,是建立在当地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上,形成了传统藏医药的生态文化.同时,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乡土草医药在当地藏族农村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草医药缺乏像传统藏医药那样复杂的理论体系,但其对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更为直接,在某种程度上知识更为丰富和实用.未来,要促进包括乡土草医药在内的云南传统藏医药进一步发展和弘扬,开展相关生态文化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3.6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民族生态法制云南藏区民族生态的政策和法规就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云南藏区民族生态政策和法规是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过程中,基于云南藏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在当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系统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是对未来制定民族生态法律的有益探索.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未来云南藏区民族生态法制的重要基础,是这一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生态法制得到健康发展的保障.云南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复兴,相关民族生态政策的制定,将为云南藏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7云南藏族生态文化与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受到当地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宗教观以及当地的神山圣地信仰崇拜,都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云南藏区的藏族也信仰着天主教,而即使藏传佛教也分为几个不同的流派,不同宗教和不同流派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化也具备了多样性,这也是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4讨论

在“治藏方略”中开展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有以下重大的意义:首先,由于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是基于当地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基础,因此结合生态文化的“治藏方略”实施过程和方法更容易被当地人所认可的.其次,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实践确保了“治藏方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使得这一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和方略在云南藏区接了地气,使得当地藏民族参与到了方略的实施过程中,从而更加行之有效.第三,“治藏方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云南藏区实现这一目的发挥作用.云南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将为“治藏方略”在云南藏区的有效实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3

1.1文化疏离与文化本质的诠释

文化是推动世界发展与进步的重要阶梯,是推动人类社会演绎与传承的根本基础,是诠释全球体育史学上的肇事依据。作为文化合成的核心元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新时代语境下,尽管与西方文明有所质差性,但这毕竟是人类历史形态与文化意识形态在现代文明中西方文化的首次相约与结合,这种结合无疑促使了民资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外延在现代化背景下的重新认知与整合。焕然一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汲取了西方文明的诸多寄养,并逐渐融入到了现代“文化圈”之中,在这种民族同化与异化的大文化族群中,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真正值得中华炎黄子孙所驾驭的文化精髓。但是在享受着现代化与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欣喜之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承受着激烈的碰撞与变异,这种跨越式发展的现代文明与社会形态所带来的“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致使我们难以理性的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是脱离之尽情地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魅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文化灵魂,使人类自身无法真实的审视自己,致使受众对传统文化摒弃,对主观文化精髓遗失,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族群之中被搁浅,进而慢慢的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与功能,也就是文化的疏离。文化的疏离在于社会形态对人类思维意识形态的影响与颤变,以及人类对文化的分解与疏远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相互交融之后,必然会产生特定时代内文化的相对先进性与落后性,从而使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发生改变,致使文化的本质不仅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关,还与不同文明形态下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因此,“文化”即“人化”;文化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所谓“人化”,是指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类理性精神的外化或普遍化川。[1]文化本质的内涵是建立在人与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都不能脱离人类生存价值的满足与需要。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大爆发、文化大融合、文化大反思的信息化时代下,诸多文化因素都在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与碰撞,从而使文化属性更加富有张力与活力,这是人类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重新整合与变革。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圈”“文化层”之间的相互交融,在文化的构建方面就会出现“文化断层”、“文化断裂”以及文化疏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然处于坏才不遇状况,优良的民族文化得不到世界文化圈的赏识,致使自身被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笼罩,感性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自身文化内涵的神秘与深奥,以至于被受众排斥,其根本原因在于感性文化具有虚构色彩,与现代注重具体客观现实文化主义社会产生了“文化拟子”现象,因此,只有把文化本质与人的本质相互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所需,才能促进文化本质现代化的改革与创新。

1.2“文化矛盾”困境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失真

从历史形态的演绎及矛盾互动理论可知,“文化矛盾”是促使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因。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先进与落后体现为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结果,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向另一种文化形态转型时必然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会互相调节与整合,从而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大共融圈。然而,如果文化的发展脱离了现代社会矛盾的互动理念就会在搁浅之中表现出失真现象。联系“文化矛盾”理论,对于全面把握文化本质的失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形态作为一种历史发展模式,不仅对经济基础具有推动作用,对上层建筑也具有促进价值。文化作为社会形态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对于重构文化本质的内在结构,促进社会形态的变革,激发文化与诸多社会阅素的矛盾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正如现代知识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转型一样,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期,在中西方文化快速转型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与西方体育文明极度的不协调。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存在着一个感理文化矛盾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前者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体悟,后者重视物质生活的享乐,以至于出现西方个体竞争的体育文化,中方集体安逸的体育文化。置身于世界体育文化一体化的语境下,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会受到西方个体文化矛盾的冲击与碰撞。这两种矛盾的交织构造了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但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侵略,如果不加以审视与筛检,其必然会造成文化本质的丢失与离异,从而失去民族文化的自。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文化作为核心要素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在无形与有形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矛盾作为人与文化相接的归属点,对于促进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矛盾的宏观视角来看,文化矛盾在信息化社会形态中的主要体现为价值观念、思维形态、认知高度、文化修养等方面。正是因为人类自身矛盾因素之间的互动,致使人类对新兴事物表现出热衷,对本土文化表现出冷落。当今时代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矛盾极度偏离的状态下,西方的物质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种物质文化的诱因下,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现代体育文化的相互矛盾之下被人类所遗弃,从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2文化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原点回归

2.1文化融合的界定

“文化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贯通的过程。”[2]文化全球化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价值体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统一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类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全球文化融合已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尽管文化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及相互补偿性,但是在带来优势互补效应的同时也给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相应的局限性。在当今人们审美价值理念的质变,思维方式的灵活多变前提下,万事万物的对接与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本土的民族特色,在吸收各种文化精髓的同时必然会带来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从而使不同的文化因素在对立中求发展,在和谐中求生存,在冲突中求融合。当前在大众传媒日益风行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会顺应时展的潮流而全力融入到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大文化圈之中。

2.2“文化因子”导引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原点回归

文化来源于人类,受人类社会形态所制约,却又主导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在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于对人类自身价值观念的体现,在于对大自然的肯定。从唯物主义理论的视阈来看,万事万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对立统一的,而这种客观的规律性构成了事物内在与外在的“文化链”,并促进了事物独有特性“文化因子”的形成与发展。那么,保持文化本质不变的内部因子的对立与统一就是内因,拓展文化的范围同化外界并与诸多元素保持和谐与发展的因素就是外因,外因与内因共同构成了“文化因子”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体系。文化本质作为“文化因子”的内因之所在,对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内因是文化内部的本质特性及人自身价值理念的稳定性,那么,作为文化本质内因的对立面就是外因,而外因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文化的内因与外因共同构成了人类认知能力的文化发展产物。外因是文化创新必不可少的因素,内因是文化本质辨别的象征,如果内因发生颤变,外因就会失去文化主线被外来文化所侵略所同化,要想保持文化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必须保持内因的稳定与协调性及良好的文化精神风貌,从而使文化本质不至于失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融合众多文化形态下形成的一种历史文化个体,构成其文化整体的每一种文化形态既对立又统一,它的发展与传承为人类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财富。而正是因为这种“百家争鸣”的文化形态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劳动密切相关并融为一体。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别于世界文化其它形态的特有属性,但也是制约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巨大阻碍,同时也决定了必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才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从“文化因子”的理论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这种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外因的颤变致使内因发生了变革。相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外因表现在科技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文化审美观的艺术化等,内因主要是指人自身的价值理念,因此,有文章作者观点提出了:“现代与传统的隔离式融合”[3]来说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正因为如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保持与外因的和谐相处,加强内因的稳定与创新,促进文化本质回归原点,才能使之更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文化疏离与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双向调试

3.1文化发展中双向调适的界定

从时空纬度上看,文化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同一性和竞争性。在同一时代下文化的发展具有“互调”、“互渗”、“互动”、“互化”的特性。这是历史形态赋予文化发展的特权,更是文化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文化发展中的双向调适是历史形态与文化形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涵主要包括内调与外适,所谓内调是对文化本质所凸显的民族精神与思想意识内在隐含因素的调适,通过对文化内部调整来吸取精华而剔除糟粕,从而达到文化本质的长久性与稳定性,进而凸显出文化的凝聚力精神。而外适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嫁接,而达到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与和谐发展。因此,外调是一种文化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的开放,更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冲撞与重构,而内调与外适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3.2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差异性”及双向调适

从文化发展初期的野蛮、无知到注重生存意识形态物质文化的追求再逐渐到以物质与精神文化并重的现代化社会,应该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形态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与过程,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态发展阶段内,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内调与外适的特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同一时代下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随着历史形态的不断演变,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在内涵、外延上与现代化社会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背后文化魅力的显现。在长期的“农耕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逐渐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相互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受伦理精神、思维形态等影响,逐渐凝聚了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民本、和平思想和安逸的大自然思维意识文化形态的文化理念。其二,现代化是历史文化形态传承与发展的相对阶段。其所主要表达的是顺应时展的需求,代表现代人类价值观念的集合,拓展了文化外在属性的创新与发展,以及给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资源的一种文化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所指代文化内涵的差异性,是文化发展双向调适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对两者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性进行内调与外适,才能使文化与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发展与进步从“文化差异性”视角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以传统体育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思想意识为理念,现代化只是以外来的西方文化及内部新兴事物所夹带的文化观念为素材,两者是相互同化、相互异化、相互独立、相互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但无论是传统体育文化还是现代化的文明,无不体现着自身文化形态的本质属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形态中的核心文化体系,对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建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和谐发展在于通过文化发展的双向调适来制定适合自身的文化发展战略,增强民族文化本质的生存竞争意识,净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心灵,消除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建和谐的文化发展机制,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中和谐均衡的发展。从而使受众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魅力与价值,在现代化中享受物质资源所带来的财富。因此,只有调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时间纬度及“文化的差异性”,建立多元文化的发展模式,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社会语境下获得最佳的发展空间,并保持自身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一种相对独立的共生存的文化发展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富有时代韵味的体育形态,与现代体育比较而言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4]为此,“我们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元素,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更新的意识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元素新的活力。”[5]

4结语

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造就了所谓的文明的冲突,而“文明冲突其实质是民族文化的冲突,是民族价值观的交锋,是民族文化特性的碰撞。”[6]人作为自然界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积淀,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与现代化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受现代信息化和社会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致使文化本质逐渐在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中不断的改变和重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受到现代化元素的影响下表现出文化疏离与文化融合的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疏离表现于文化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文化本质的失真,文化融合体现在于文化因子中内因与外因的同化与稳定促使文化本质的原点回归。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及双向调适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差异性的自我调适。(本文来自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杂志。《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4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孝道;德育教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5-0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为了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对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逐步提上日程。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之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孝道文化教育,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让大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传统孝道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实际行动学习传统孝道,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古代传统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及内在含义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孝的观念形成时间很早,其萌芽阶段在父系氏族社会,原始部落的人们逐步意识到孝的理念与价值。孝字的文字结构也表明了孝的基本含义,孝字是由一个老子头和一个子两部分组成,这象征着人老了之后行动不便由儿子背着走,这就是最初的孝道理念,当时的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奉养的一种准则。

对于孝道,我国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道作为德之根本,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极大重视,到了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写了《孝经》,这是对孝道进行系统阐述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也为孝道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孔子不仅在《孝经》之中对孝道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论语》中也对孝道进行了论述,《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此之外,很多文人骚客都对孝道进行了论述,为孝道的起源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孝的含义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都是指子女应该对父母进行赡养与侍奉,再进行细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顺从长辈、赡养长辈和祭祀先辈。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孝道所展现的是一种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对于家庭稳定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层面反映在对长辈的尊敬,之后逐步发展为对长辈的赡养、报本返初、生儿育女,这都是家庭伦理范畴的事物。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家庭文化都是遵从孝道,以孝道为核心组成了家庭的伦理文化。可以这样说不仅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孝道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孝道在最初的意义上仅仅局限于家庭伦理和家庭宗法的范畴,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兴盛逐步将忠孝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对孝道的内涵进行了衍生,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准与纽带。汉代以后,传统的孝道文化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通过孝道来治理天下,并通过孝道来进行官吏的推选,孝道也因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一些封建王朝为了更好地控制百姓,对孝道思想进行了扭曲,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社会的典范。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传统的孝道观主要分为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

二、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孝道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大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应该积极地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其中传统孝道文化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传统孝道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德育目标,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传统孝道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我们应该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传统孝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一)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更为广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表达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方式,这对于传统孝道是一种继承式的发展。

传统孝道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尊亲与养亲,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这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已经被逐步地细化。在大学生看来,现代的孝道呈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节日问候、假期陪伴、外出度假等方式都成为新时期孝道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具体,但是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尊亲、养亲与悦亲三个方面。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内容认同发生变化

传统孝道的内容主要随侍奉养、敬爱祭念、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四个层次。在古代人们对于这四个层次的重视程度不分伯仲,但是现代大学生对这四个方面的认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大学生对于随侍奉养的认同程度最高,这也是现代大学生认为表达孝道最为直接的方式。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大学生对于荣亲留后这一内容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对传统孝道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大学生在孝道观念和孝道行为上存在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

从学生来源看,由于城镇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退休金制度、工资制度等,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更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而农村学生更加关注的是父母基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有无保障,其次才是精神慰藉,因为农村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都尚欠缺。从性别上看,男女大学生的孝道态度和行为都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对符合现代社会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孝道观念认同度比女生更高,但在具体践行孝道过程中,除“做出较大成绩不让父母担忧”一点外,其他方面都不如女生将孝行落实到位。

(四)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传统的孝道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的文化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并接受了这种孝道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的背景与基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认同程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认同程度偏低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价护航。

(五)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传统孝道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文字,更不是一句空话或者一句口号,传统孝道需要实际行动来践行。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这样,大学生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践行传统孝道,但是,调查与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的行动较少。

造成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行动较少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为:首先,大学生求学在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对父母尽孝;其次,大学生自身践行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最后,现代家长过分地宠爱孩子,让大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爱护的环境之中。

四、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措施

(一)将传统孝道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大学生传统孝道观念与态度的改变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内容,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转变就必须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入手,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传统孝道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样可以最有效地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理解与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之中,应该设置相应的孝道内容与目标,德育教师应该对传统孝道的起源、内涵以及意义等方式进行科学的论述,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积极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意识

大学生端正对传统孝道的认识需要依靠大学生自身,他们的思想意识只有首先接受这一现实问题,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自身的学习,掌握传统孝道相应的知识。

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意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可以利用相应的孝道文化影片来刺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影片的观赏提高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其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总而言之,只有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学习传统孝道的思想意识才能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

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是一个过程,其结果和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践行传统孝道,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传统孝道,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孝,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子女在践行传统孝道的过程之中也会逐步体会出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端正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更为科学地认识传统孝道的深刻内涵。践行孝道的方式很多,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对父母进行节日问候、生日祝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对于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束语

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该端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与态度,逐步推进大学生传统孝道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获得更好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2002:2.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5

关键词:研究生;和谐人格;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92-03

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对个体人格型态的要求,它立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讲求个体与他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强调构成人格的内部各要素完整平衡、健康积极,表征人格的外部行为体现着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研究生作为国家着重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理应具有和谐人格。而当前,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失谐问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哲学、人际和谐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为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一、研究生人格失谐现状

实现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和社会、自我与自然的三重和谐,形成和谐人格,不仅是研究生适应现代社会、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的期待和要求。而当前,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格失谐问题。

1 个体心理冲突——自我身心失谐。个体心理冲突是一种紧张情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源于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的不如意状态。较弱的、正常的心理冲突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般不会对身心造成伤害。但当心理冲突尖锐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时,个体就会出现心理障碍或疾病,甚至出现否定自我、否定生命存在意义的严重情况。

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是与心理压力密切相连的。通常来讲,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生作为一个较特殊的群体,承受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不但社会、自身较高的期望值,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学术科研任务重、就业前景不理想、经济负担大、情感不顺利、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也导致心理压力产生。适当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但研究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对自身的心理压力进行调适,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淡漠等,严重者产生自杀心理,并付诸行动。

2 人际关系失调——自我与他人失谐。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中的个人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即人际关系。在校研究生的人际关系具有封闭性。研究生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事务的处理上,对校园活动的兴趣减弱。同时,与导师、同门的关系成为他们校园内的主导人际关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其人际交往范围。研究生人际关系的另一特点是复杂性。研究生在与导师、同门、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有关个人现实利益的问题。封闭性和复杂性是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主要诱因,而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则是造成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直接原因。人际交往技巧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敲门砖”。人际交往品质,如诚信、宽容、尊重、友爱等,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研究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不与其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有关。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

3 生态文明观念淡薄——自我与自然失谐。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研究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做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而当前,研究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普遍比较淡薄,“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与生态道德的要求不协调”。一些研究生仍把自然视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不关注生态平衡问题,没有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平等的观念;一些研究生只看到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一些研究生在消费上铺张浪费严重,没有形成生态消费的观念;等等。观念的“不生态”,无疑导致行为对生态文明的违背。加强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研究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载体

“和谐人格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教育完成的。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诉求。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为人处世哲学、人际和谐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为研究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也易于被研究生理解和接受。

1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哲学,缓解研究生心理冲突。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需要外力的帮助,更需要其自身能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些为人处世哲学和态度,对研究生的心理有平衡和调节的作用。

古人认为,人的才能“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倡导个人准确定位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古人强调“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坦然处之,又强调挫折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既强调要迎难而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匹夫不可夺志”,又强调要辩证看待问题,不可“钻牛角尖”,因为存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否极泰来”的可能性。同时,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将爱惜自己的生命同对父母的孝敬联系起来,有利于人们摆脱轻生的念头。同样对待人生,老庄则强调“清净无为”、“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处世应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强调要“致虚极,守静笃”,主张人们应虚明宁静,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古人的为人处世哲学有助于研究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进而缓解心理矛盾,保持身心和谐。

2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思想,优化研究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缺失是造成研究生人际关系失谐的直接原因。而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和阐释。我国古人特别注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把“礼”看成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则是对“礼”的具体规定。与他人相处,儒家讲求“仁者爱人”,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友好相处;讲求“言而有信”,“以信接人,天下信之”,把“信”看成是为人、治家、立业的根本;讲求“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个人应忠于亲情、友情,忠于人民和国家,对他人则应持宽容的态度,换位思考,容许他人犯错误;讲求“人和”,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团结,协作互助,不可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同时,我国古代也有丰富、生动的有关交友、处理人际关系的典故,如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等。研究生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人际交往智慧,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交往品质,优化人际关系。

3 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促进研究生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它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比如,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庄子则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研究生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生态世界观。古人不仅强调人类应该关爱自然、善待其他物种,而且也关注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倡导人们负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比如,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不仅对人慈悲,对生物也应如此。“扫地不伤蝼蚁命,飞蛾扑火纱罩灯”就是佛家关爱自然万物的生动体现。这有利于研究生树立关爱自然、保护物种的生态平衡价值观。我国古人对待自然资源也秉持遵守时令、节约知足的基本原则。比如,《逸周书·大聚》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陆贽认为:“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对待自然界应秉持节制、节俭的理念。如果贪得无厌,过度索取,就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有利于研究生树立节制、节约的生态消费观。

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研究生和谐人格培育

1 处理好“积极”与“消极”的关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具有封建性、宗法性、社会取向性、高度约束性等特点,它又有消极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治和人情,轻视法治,不利于人们民主法治观念的树立;注重集体和国家利益,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轻视个人利益和自我追求,容易造成人们人格上的依赖和“无自己”,社会适应性差;对个体的约束较严,强调隐忍和服从,“往往易于使个人需求、欲望、情感受到过分压抑,而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必要的宣泄。其结果是引起焦虑不安、谨小退缩、疑心多虑、易于形成强迫性倾向”。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礼仪规范、行为准则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快节奏、高竞争的特点及对人才的要求,儒家的愚忠、愚孝,道家的清净无为、消极出世,佛教的缘分、命定等,也都有消极的作用。因此,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与“消极”的关系,引导研究生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

此外,传统文化教育应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以体现时代感,增强实效性。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与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科学发展观、生态消费、科技伦理、实验废弃物的污染等联系起来,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与人们交往中的见面礼仪、宴会礼仪、乘车礼仪,以及交往中注意的问题等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的技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的身心和谐思想与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可以增强他们自我心理调节与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

2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重通识教育与专题讲解相结合。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课的主导作用。应通过增设选修课或必修课、延长传统文化课学时等,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法制观教育、伦理观教育等都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需要有教材和师资队伍支撑。教材应立足研究生实际和本地区文化特色,并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人际和谐思想、身心和谐思想等内容进行重点和深度的挖掘,既有一定的吸引力,又体现时代性。高校应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对原有传统文化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化与通识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大部分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零碎和肤浅的。因此,研究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兼顾全体,注重通识性。同时,对研究生所面对的个体心理冲突、人际关系失谐、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等三大问题,又要进行专题讲解,深度剖析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和生态思想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其接人待物的技巧,增强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生态文明意识。

3 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注重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对研究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在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增加实践体验环节。例如,教师在讲解传统生态思想时。可鼓励学生对本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植被破坏情况或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在课堂上讲述见闻和感想,激发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在载体上,可利用校园文化墙、橱窗、校报、专题讲座、报告会、大学生社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同,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持不同的态度。特别是在一些缺乏人文气息的理工科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文、史、哲等相关知识往往还停留高中甚至是初中的认知水平,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沈阳药科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但同时也是一所专业性强的理工科学校。为了更好地在药学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我们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网络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大二到大四的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学(英语强化班)、药学(日语强化班)以及药学(理科基地班)学生中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试卷149份。参与调查的同学中:72.5%的同学为女生,女生多,男生少;63.8%的同学来自北方。

 

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共有客观题20道,均为单选题,主要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1、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在关于四大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50.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其中一两部,26.1%的同学选择了都看过,23.5%的同学选择了都没看过;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与药学大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联系,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32.9%的同学对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一个都不知道,49.7%的同学知道一两个,只有17.5%的同学都知道;在“您喜欢京剧或者地方剧种(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一题中,51.0%的同学的态度是可以看看,有41.6%的同学选择了不感兴趣;对于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42.3%的同学选择了大致学过,但是只是掌握一些皮毛,38.9%的同学选择了什么都没学过。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名著、传统戏曲以及传统文化艺术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仅仅是感兴趣,了解程度和投入程度比较缺乏。

 

2、药学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首先调查了同学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看法:38.9%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气氛浓郁,具有传统特色,42.3%的同学认为现在的传统节日很商业化;相比于西方节日,91.9%的同学更加青睐传统节日,86.6%的同学非常赞成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依然是支持我们的传统节日的,但是由于商业化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商业化。

 

97.3%的同学认为沈阳药科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更加偏向于浓厚的学术氛围,69.8%的同学认为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有一些影响。以参加调查的药学大学生为例,有40.9%的同学选择进入大学之后,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也会像高中一样继续背诵古典诗词,60.1%的同学则选择了很少甚至是不背古典诗词了;在“如果您现在图书馆,只能选英文名著和中国古典名著两种类型的书,您会选择哪一个类型的书呢?”一题中,53.7%的同学选择了中国古典名著,相对于英文名著不占优势;53.0%的同学选择会选修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由选修,但是也有21.5%不会选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87.2%的同学还是更加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96.9%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很重要并且有一些积极影响;99.3%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当代药学大学生去继承去发展。由此可见,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压倒性的支持,但是同学们背诵古典诗词以及阅读中国经典名著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只有一半的同学表示愿意选修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先哲思想的自由选修。

 

三、调查结果思考总结

 

通过对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药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兴趣不高,认知程度一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较差。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首先,社会及家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差异。社会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四大经典名著,对于京剧、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传统曲艺感兴趣的人比较少,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于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几乎从来没接触过。父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更为重要。近年来,社会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日,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书籍越来越多,大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传统文化。但是大学生主动的了解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当天主动去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主动去看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电影和书籍的情况并不乐观,这也应该成为社会以及家庭努力的重点。

 

其次,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形式广泛迅速传播,特别是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年轻人更喜欢更容易接受,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遭受到了冲击。虽然相对于西方节日,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青睐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是,在面对中国古典名著和英文名著的选择时,仍然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会选择英文名著。同时,调查显示,相对于普通班同学,药学(英语强化班)的同学更加倾向西方节日和英文名著。由此可见,外来文化的渗透对于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特别是外语强化班的同学,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减弱。由于高考制度以及当今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普遍要求,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理化,轻文史”的情况。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大多数学生自身也认为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有一些影响。中学时,理工科学生还能因为学习语文阅读一些图书文章,背诵一些古诗词。进入大学之后,如果大学本身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偏向浓郁的学术氛围,而且所学专业课程大多以数理化为基础,那么学生自然会觉得古诗词以及中国古代先哲思想对于自身的帮助并不大。因此,即使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很重要并且有一些积极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当代药学大学生去继承去发展,但是在实际大学生活中,真正去做的同学并不多。以药学大学生为例,同学们可能更加熟悉四大基础化学,谈到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了解的人便不多了。究其原因,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用的少或者根本用不到,大多数学生也就不愿意去花时间了解了。

 

一名合格的药学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完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每一名大学生,无论文理,都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7

关键词:闽南;武术;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7)01-0010-05

当前,随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正式出台;随着我国体育(武术)治理能力(体育治理能力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不断深化,武术的文化生态问题必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众所周知,地域上的“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文化学意义上的“闽南”主要指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本文研究的“闽南武术”是特指孕育于厦、漳、泉地区,受其地理和人文环境影响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武术统称。“文化生态”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那么,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则可理解为“闽南武术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本文主要从闽南武术文化生B的现状及其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闽南武术文化生态(文化结构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林内尔[J・Grinell,1917]最先将其定义为一个种或亚种所占据的基本空间单位。鉴于此可将文化生态分为物质文化生态位、制度文化生态位、精神文化生态位)三层面的具体剖析,解构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利于闽南武术文化生态的建设与保护。

1闽南武术的物质文化生态位

1.1闽南各种武术样式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传统武术、竞技武术、艺术武术、媒介武术、大众武术、学校武术等多种样式。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闽南的传统武术保存较好,民间习武人士较多(如:石狮的周盟渊先生门徒众多,每日求教之人络绎不绝;南安的王明钦先生亲传弟子300余人,等等),保存相对完整的拳种主要有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等;竞技武术发展较快,近十年来在省级和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牌的人数持续上升;艺术武术和媒介武术相对较弱,没有形成较大的闽南武术文化品牌,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闽南武术传播出去;大众武术普及较好,闽南人在经济比较充裕的境况下以及当地“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全民健身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已经充分认识到武术的健身养生功能,习练人口与日俱增,在南安市水头镇朴里村的几次调研中发现,不断有新村民加入习武行列;学校武术有待加强,目前有些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没有实质性的武术课,有些开设武术课的学校也多局限于五祖拳健身操等。以泉州市区中小学开展现状来看,各校对武术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与之相应的教学情况、课外活动也不尽如人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传统体育等进校园等。这是国家宏观层面发出的指令和号召,可以利用此契机在闽南范围内,全面调查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尤其是市郊、乡镇易被忽视的地方。将所有的学校都纳入统筹战略之中,全方位考察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效,促进闽南武术物质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

1.2闽南武术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闽南大地尚武之风久远,受其尚武精神的影响,闽南武术传统元素与其他地域相比保存较好,但是现代创新元素不多,有些拳种并没有融合现念进行创新发展;另外,由于闽南多山川与江河湖泊,古来交通不便,“形成了许多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地区,它们的文化产生和发展也不尽相同,使得人们对本民族的传统比较保守”,再加之闽南语言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阻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使得闽南武术只是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如有的研究者指出:“通过赢得泉州武林的承认,实现了五祖拳的本地化;借助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两向度传播,推动了五祖拳在泉州的发展”,等等。这些言论进一步证明了闽南武术本土继承与发展较多,而外来引进和融合偏少的局面。应该说,闽南武术发展不能靠国家政策的勉强维持,也不能靠特殊群体的友情支持、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创新,使它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真正需求。新时代的闽南武术要力争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综合考量、协调发展。

钱穆先生曾在《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中言到,文化的发展,必须有刺激,犹如人身必赖滋养,人身非滋养则不能生长,文化非刺激则不能持续发展。一种文化必须有多种异质文化的不断渗入,才能在博弈中互相吸收,才能在比较中取长补短。闽南武术吸纳外来文化的因子越多,推动自身文化发展的力量则越大。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出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多种原因,闽南武术排斥异质文化现象明显,这虽然保存了自身相对完整的技术风格,但也缺少了进取的创新意识,不利于闽南武术的长远发展。

1.3闽南武术技术体系与练习场域

闽南武术上承南派武术,相较于北派武术而言,技术体系风格独特,套路动作一般短小彪悍,常常配有发声呼喝等;闽南武术(以南拳见长)整体上以手法为主,多善桥手,灵活多变、拳势勇猛,少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另外,由于闽南地处亚热带,常年气温在20℃左右,所以闽南武术练习场所多以室外为主(明显区别于北方),尤其是乡村。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习武者或聚集在自家庭院或相约于山头林间,三三两两有单练、有对练,不亦乐乎;在练习方式上也是兼具分散与集中。如有的村镇(南安霞美村、桃源村)开设了武馆,村民茶余饭后可免费在一起切磋武艺。另外,也有一些常年习武者早晚会到附近的山上(九日山、紫帽山)独自修炼,追求大自然赋予的天地灵气,迎接东方的第一缕晨光。总之,闽南武术技术体系保存较好,但是创新力度不够;练习场域分布不均,少有室内独练者。

2闽南武术的制度文化生态位

2.1闽南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在举国上下齐声呼吁抢救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闽南地区的武术文化遗产曾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如1986年,五祖拳被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确认为福建传统拳术之一;1990年,“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会”在泉州成立;2008年,五祖拳成功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永春白鹤拳史馆在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成功开馆;2010年动画片《永春白鹤拳》正式开拍。上述这些事实说明闽南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协会团体的重视,收到了较好成效。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并没有更为细化的保护条例出台,也没有闽南武术非遗保护的具体时空框架建构,一定程度上又出现了“失衡”的文化生态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得当与否是衡量文化生态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关键维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文化生态,就是要调整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的关系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就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目前,闽南地区在抢救和保护民间传统武术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的文化生态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等代表拳种的重视程度较高,对民间其他拳种的投入和宣传则相对较少。另外,五祖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重点并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质文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显然,在@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意见》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2011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非遗保护等相关问题纳入法制化。但是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漳州地区的武术非遗政策配套不够完善,缺乏对传承人的具体保护措施和后续财力支持;泉州地区的武术非遗保护条例不够细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的法制化、规范化等要求相比,一些拳种(如五祖拳)的保护还表现出无序、无法,随意性大的特点。

2.2闽南地方武术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

2004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11年又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意见和决定表明,我国已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以及当代文化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闽南地区虽早在2007年便成立了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厦门、漳州、泉州分别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护规划。但是闽南地方武术管理部门对武术的哲学社会科学价值显然认识还不到位,出台的法律法规、保护规划不完善,没有针对武术非遗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深层发展等方面制定进一步的措施。另外,由于制度文化建设的不健全而导致错位现象明显,有些拳种的非遗申报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出现了传承不清、权属纷争等问题。有研究者指出:“许多体育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资源一制度,正在淡出主流体育文化,濒临灭绝”。可见,当前应该结合闽南武术的实际发展状况、在借鉴各类已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闽南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闽南武术非遗传承人的确认与培养制度、保护支持制度和经费分配制度等,引导闽南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

2.3闽南武术代表性拳种传承人的遴选制度

闽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具体操作要个人申请、逐级报送、层层帅选,最后通过政府部门审批来认定。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闽南民间武术传承无序,分枝众多,互相“争大”“正宗”难觅,对闽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遴选与认定工作造成了一定阻力,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在泉州永春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永春白鹤拳传承人分枝分派,且辈份不一,有的传承人技术水平难以服众,有的传承人自我标榜第一,还有的传承人唯利是图,弟子徒孙良莠不齐,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民间武师传承与传播武术的积极性,违背了“非遗”传承人遴选制度与保护的宗旨,造成了闽南武术代表性拳种传承人遴选制度与文化生态建设现实需求不对称现象。其实,有研究者早就指出,在近十年来的武术“非遗”保护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名录的评审、技艺的保护及传承人的遴选等。闽南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长期的制度跟踪,遴选时要根据候选人的平时表现――武德、人品、技艺、口碑等做出综合评价,不要因为“一匹害群之马”而导致该拳种的衰落或对该拳种名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证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损毁,也不是缺乏相应的技术保护,而是人们各种片面的观念和错误的做法”。在这方面厦门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厦门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文化主管部门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定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市、区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相应扶持。这种公开透明遴选代表性传承人并给予奖励和扶持的做法有效避免了部分代表性传承人滥竽充数或真正的代表性传承人无力开展工作以及担心后继乏人的状况。

3闽南武术的精神文化生态位

3.1闽南武术人文价值宣传平台

闽南武术文化内涵丰富,人文价值厚重,但是受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影响,官方特别是当地武术管理部门主要认可武术的社会经济价值,对武术的文化价值显然缺乏重视力度和缺少宣传平台。通过调研得知,闽南武术文化价值宣传平台相对匮乏,乡镇、村级主要通过人际传播,传播主体仍然是在民间并以口口相传为主(缺少专业理论人士引导和书面整理),县、市级主要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尚未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形成合力。“当前,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类平台、自媒体公号不断涌现,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成为信息传播重要源头”。面对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我们认为,要想发扬闽南武术文化,传承闽南尚武精神,就要着力打造闽南武术宣传平台,通过体现时代特征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联合作业”来提升闽南武术文化传播能力。

鉴于此,当地武术主管部门可根据闽南武术文化生态总体规划宏观构建闽南武术文化价值宣传平台,综合运用纸媒、广播、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电台等“叠加效应”建设好闽南武术的网络媒体、数字化平台,提高闽南武术主流媒体的文化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

3.2闽南武术精神文化创新途径

闽南自古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尚武之风浓厚,历史上出现了俞大猷、傅应嘉、郑成功、施琅、陈化成等一大批名将,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闽南武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审美价值取向。但是,精神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要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之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将闽南武术文化中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等核心要素加以整合并凝练成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合青少年审美价值取向,使之在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结合时代的精神导向进行再凝练、再创造、不断增添新质一凸显武术“仁”“礼”教化的内涵,这样才能解决当下闽南武术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闽南武术已经偏离武术本体发展、丧失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操守,进而破坏了闽南武术长期建立起来的精神文化生态)。

“中国实用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已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礼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看得很重,强调在日常用度中抵达中国文化的深处。”中国武术文化亦如此,深度挖掘闽南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已经时不我待;在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闽南武术文化深度的、全方位的精神传承与当代阐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传承与阐释不仅可以在“守正创新”中感受闽南武术的“爱拼敢赢”之风范,而且可以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中发挥闽南武术的“精神引领”之作用。

3.3闽南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

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是一种“和谐”意识,它“既强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既要考虑自身发展又要顾及其人文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但通过上述论述不难发现,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美学意识并没有将三者有机结合,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

就当前来说,闽南武术管理部门必须把握时展的脉搏,提高闽南人的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闽南武术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尽可能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美学氛围。譬如,我们可以在积极推进闽南武术文化生B制度建设的同时,主动与当地企业建立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闽南武术文化与消费文化相结合;还可以精心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武术文化活动,推动市场化筹集资金的渠道。我们只有在全社会构建起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价值理念,才能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中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推动闽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应认识到,要想传承闽南武术优秀文化,就要实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关系的优化组合,统筹闽南武术的物质文化生态。其次,文化生态建设受闽南现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应在客观的经济社会基础上构建现实的闽南武术制度文化生态。再次,要时刻做到立足闽南本土,借鉴他域成果,凝练精神内核,坚持守正创新,重塑闽南武术精神文化生态。总之,要想提高闽南武术文化生态的美学意识,就要努力实现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层面的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4结语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篇8

关键词:意识形态 重塑 分类施策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57-01

一、南疆社会所处的阶段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按照通常的分法,分为领导层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导层意识形态反应并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南疆从产业发展上讲处于工业化初期甚至前工业化时期,产业工人阶层还没有形成,中产阶级远没有形成,社会阶层相对简单,官方意识形态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和步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成长期,但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

由于目前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牧业经济有很大不同,新的经济形态还在成长过程之中,不足以支撑意识形态的成长和转型。所以,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切实抓好。南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长久以来总体特点是重政治轻经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经济方面意识形态有上升趋势,但由于维稳压力增加,经济意识形态还主要停留在官方层面,社会认可度、参与度不高。这与当地民众经济发展愿望强但思路不广有关,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更与世俗化群体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有关。

二、南疆社会意识形态现状分析

1.社会意识形态分化

南疆少数民族几乎全民对伊斯兰教有朴素的宗教情感,对伊斯兰文明的核心价值是认可的,伊斯兰文化贯穿于个人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心理习俗、礼仪修持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少数民族干部尤其高中级干部、专家学者。虽有一定的传统风俗习惯,但更崇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教育方式,对本民族感情很深,对本民族的发展前途非常关注,能主动把本民族的发展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这个群体总体上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高度认同。二、体制内的普通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对传统宗教文化有一定依赖,认可生活习俗中的宗教价值。但能够主动融入官方意识形态,关注本民族发展和国家整体发展,法治观念较强,有一定的社会竞争意识。三、由农民、市民、商贩、自由职业者和手工业者构成的社会世俗群体。他们对宗教有朴素的信仰,绝大部分有礼拜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沿袭祖先的传统,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影响较大,但适应社会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新理念较快,有一定法治观念和竞争意识,但市场意识和时间观念总体上较弱。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有时有些纠结,怀念传统,但又向往新生活。四、宗教实践严格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受宗教影响很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较弱,对法律信仰程度不高,对传统推崇,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较高。另外,还有极少数意图从事分裂的人,这属于敌我矛盾,不赘述。由以上分析可知,南疆绝大部分人认同世俗化生活方式,个别地方整体上已经是世俗化的社会。

2.传统意识形态整合能力趋弱

传统的以宗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整合能力在下降。比如部分学生在家受到传统宗教文化熏陶,在学校接受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无神论教育,两方面认可度都不高;有的党员退休后由于党的教育缺位,把宗教实践当成回归传统,在精神皈依和现实考量方面屡屡纠结;对信教群众正规的宗教知识和礼仪教育不够等。另一方面,全国发展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强烈的社会冲击和心理冲击又要求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当代文化生态,导致传统宗教的核心价值弘扬不够,统领能力下降。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宗教核心价值观都无法整合整个社会,导致一部分人心理飘移、行为不确定。

3.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处于再塑过程中

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心理支撑。而南疆社会通过这么多年的群众工作和经济发展,已经在以下方面形成共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公正、现代文化引领、法治、自由、扬弃民族传统文化、去“极端化”,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共识凝结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引领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三、分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做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分类施策,这样才能入脑入心。

1.对党员领导干部

以马列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当务之急是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认识和觉悟。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推动工作,自觉抵制狭隘民族主义,践行“三严三实”,提高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决做到“四讲四有”,把自己打造成新疆的“四强”“三力”铜豌豆式好干部。

2.对普通党员干部

要真学、真信、真用党的理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民族宗教问题统一思想和认识,不发出模糊甚至错误声音。从小事上维护民族平等,在民族团结方面做模范,在现代文化引领和法治治理方面充当排头兵,让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现代文化、法治成为社会各群体共识。

3.对人民教师

要用马克思主义五观、中华文化武装自己。从学理、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和分裂思想作斗争,增强阵地意识,认清历史发展大势,培育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意识。善于回答干部群众的思想困惑,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贴近群众用现代文化引领社会思潮。

4.对成年世俗群体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立足本地就业。通过产业把人群融入现代社会秩序和管理体系之中,满足他们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培育产业工人阶层,通过出彩的机会感受祖国的温暖。同时强化法治意识,疏导对社会公正的需求,以“三个离不开”的现实感受培育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主义市场经济意识。

5.对宗教人士

要弘扬伊斯兰教“和平、团结、宽容、顺服、爱国”等思想,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整准确阐释“六大信仰”,推动伊斯兰教义中国化取得新的成果。引导信众把宗教仅仅限定于个人修身养性、洁心自律和心理慰藉上,教育信众参与社会生活时要服从国法,遵守公共秩序。

6.对信教群众

完整准确理解党的自由政策,抵制极端思想和异端邪说,以正信来正心正行,树立国法大于教法、教民首先是公民的理念,明确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不得扩展到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倡导“两世吉庆”,关心现世生活,认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感知党的政策是信仰自由的保障。

上一篇:土木工程的涵义范文 下一篇:劳动教育实践总结和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