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05 23:29:36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弹性力学;土木工程;教学;探索

弹性力学是高等学校土木水利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目前各高校很多学科根据本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基本要求,减少课时和精简内容。另外,土木类专业所面临的现代工程结构设计问题大多为非杆系的复杂结构体系,所以许多高等院校要求开设弹性力学和有限元课程,其目的是加强土木类本科生对复杂结构数值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现代结构设计的能力。然而学生普遍认为弹性力学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远不如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而且弹性力学理论抽象,数学推导麻烦,课程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在现有的学时下如何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达到既增大信息量,减少教学时数,又能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弹性力学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弹性力学教学现状

为了提高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相关教学水平和研究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2006年工作会议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举行,2014年10月工作会议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各高校在每次会议中都对弹性力学的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交流,对教学实践、课程建设和资源积累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北京工业大学在弹性力学的教学中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改革,北京工业大学弹性力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与国内其他高校具有类似特点与问题。2006年之前弹性力学作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或必选课,学时一般为40学时左右,使用教材以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在2007版本科教学改革之后,弹性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中仍然设置为学科基础必修课,但学时改为16学时,考试时采用闭卷考试,对学生学习要求较高,较多学生仍然认为太偏重于理论,理论抽象,数学推导烦琐难以理解,并且其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远不如结构力学。在2012版教学计划后,课程性质以及学时都没变,但考试时采用开卷考试,对学生的公式推导要求降低。改为16学时时,教师和学生的感觉都是时间太紧张,学习压力大,所以在刚完成的2015版土木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中,弹性力学进行了很多变化,首先课程性质发生了改变,由学科基础必修课改为学科基础选修课,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其次学时增加为24学时,让选修弹性力学的同学能真正学习到弹性力学的主要内容。所以目前在现有的学时下,如何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达到既增大信息量,减少教学时数,又能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中关注的问题,由此也产生了弹性力学教学内容多和学时少的矛盾。许多高校和研究者在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和研究上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多有益成果,尽管如此,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在以下几方面尚有待研究与改革:(1)教学对象上,弹性力学通常主要在工程力学专业开设,需要充分考虑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2)教学思路上,仍然偏向工程力学方法,在内容选择上较偏向数学,主要是理论上的教学,对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结合对比方面缺少。(3)讲课内容中未能充分引入弹性力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与土木工程结构相关进展,因此在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对弹性力学教学中的普遍与特殊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将促进学校土木工程学科力学教学的发展。

二、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理论水平

根据高等院校土木类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及2015版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需要考虑在既有学时下,使学生的理论水平能达到当今土木类专业的培养要求。

1.重点突出弹性力学分析思路和概念。

在教学中,在分析思路上,一般重点讲授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相关问题,并且对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本理论采取精讲的形式,对空间问题基本理论采取和平面问题基本理论相对比方法进行讲解。如果根据实际,直接从实际工程的三维问题,再到讲授二维问题可能更符合思维过程以及实际工程问题,使得思路更加自然,并且能节省教学课时。另外,在讲授方法思路中应突出思路、概念与结论。如弹性力学中的概念问题:弹性力学中应力的方向以及正负号的定义,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区分,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处理局部边界条件的圣维南原理,等等,这些都是讲述平面问题基本理论中要熟练掌握的概念。

2.结合具体土木工程实例教学,附加一些分析程序和工具的介绍,拓宽学生分析方面的应用能力。

在介绍分析思路时,需要结合有实际工程背景的工程算例来分析,这样可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理论分析完成后,还可以介绍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介绍Matlab计算程序或有限元分析工具,对理论分析过程数值化,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分析结果。最后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学会运用,可以结合一些设计规范进行学习,如: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建议采用弹性力学数值方法—有限元法计算围岩的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等,通过在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分析对比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规范要求进行验算。

三、根据当今土木类本科生的培养要求,编写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

就目前而言,对于土木类本科生的弹性力学课程,各高等院校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及选用的教材均存有不同。换言之,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及教材均没有统一的指定,仍处在各高校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目前已出版的弹性力学教材有很多种,所使用的教材一般为《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所涵盖的内容较多、较全面,也比较深刻,对概念思路的解释较为简洁,但仍然有需要改进之处:(1)基本上从平面问题到空间问题最后到板壳一些特殊问题,分析讲解思路可以变化,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理解。(2)理论讲解较多,实际土木工程案例的分析较少。(3)理论推导比较多,数值分析对比较少,数值分析工具的应用较少等,另外学生学习的课余指导用书比较少。为此,编写更加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以及教材指导用书是有必要的。

四、改革单一的板书教学模式,研制《弹性力学》的CAI电子教案

作为一门强调理论与应用的课程,仅以单一的板书教学模式明显不足。例如,本课程中复杂的理论推导数学演示,这些均可通过CAI电子教案的教学来表述。此项教改工作的目的是在教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就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而为之。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及依据更加丰富的教材,可以编制本门课程的CAI电子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预期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学生能给出较好的评价。另外,课内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本门课程在土木专业上的应用性较强,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均会遇到实际结构问题的数值分析,对此需要课外指导,因此建立教师学生互动平台和窗口也是有必要的。

五、结语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相关问题,并探索了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1.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理论水平,使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达到当今土木类专业的培养要求。2.根据当今土木类本科生的培养要求,编写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3.改革单一的板书教学模式,研制《弹性力学》的CAI电子教案,并建立教师互动平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徐芝纶.弹性力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81.

[2]马崇武,秦怀泉.力学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课程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7,(6):135-137.

[3]张宇星,吕建国.工程力学考试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4):128-129.

[4]铁木辛柯,古地尔.弹性理论[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8.

[5]杨桂通.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刘京红,等.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4).

[7]王雁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5,(6)

[8]原方,吴洁.研究生弹性力学教学方法及问题探讨[J].力学与实践,2005,(2).

[9]周全太.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73-76.

[10]W.C.Young&R.G.Budynas.TheoryofStructure(sSec-ondEdi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陆明万,罗学富.弹性理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ESP;英语教学;土木工程;教学法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重视实用性的英语教学模式。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英语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交流中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传统的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无法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其专业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普通英语难以满足其专业英语的使用。因此,即费时且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其目的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相结合的应用性人才。随着当今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具备涉外能力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英语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性强的特点,ESP在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教学方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对于土木工程这类专业性强,英语教学需具备专业性的专业,其英语教学还缺少针对性。普通英语着重于英语作为基础交流的工具学习,而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性要求其所学习的英语必须具备与本专业相当的实用性。普通英语无法顺应土木工程学生在其专业实践领域的英语应用需求,因此,导致其所学英语与其在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之间所在着差距,实用性较差。此外,就课堂模式而言,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教学呈现单向化的模式。因此,难免会使学生无法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2.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英语教学而言,应将培养未来具备国际交流和涉外工程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放在首要目标。而就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而言,许多高等院校依然将本专业的英语教学开展于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之下。因此,其英语教学目的与本专业学生英语需求目的相距甚远,造成英语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3.教材选择陈旧。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其使用的教材依旧比较陈旧,缺少与时俱进的需要,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教材的内容也应更加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不少学校依旧使用公共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堂使用的教材,其内容无法达到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所要求的专业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导致学生学习的英语与专业知识脱节,实用性不高。内容不够新颖,提不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教师队伍仍需加强。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的英语教师构成以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两部分构成。基础英语教师基础扎实,英语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方面能力强,但对于英语教学法等掌握不及基础英语教师。因此,需要构建即具备了良好英语教学法和专业英语知识的优良教师队伍,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ESP在土木工程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讨

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可见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ESP英语是该专业英语教学的理想选择。提高ESP教学质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综合经验和理论,笔者对ESP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作出以下探讨:

1.教学方式改革。就目前的GEP教学而言,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土木工程其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必然需要引入ESP教学模式。“需求分析”是ESP教学的首要步骤。就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其ESP英语的内容应当与本专业的内容相吻合。在英语教学中突出专业知识,明确专业的客观需求,重点学习特定的专业相关的句法,语法、词汇及语篇等。教学方式,可根据专业的具体需求,特殊训练其中的某项语言技能,灵活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单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就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来看,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证实例,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土木工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在英语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明确教学目的。ESP英语教学,突出英语的专业用途。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所学的英语知识能够应用于所特定的专业或职业。GEP英语教学,虽然使学生掌握了英语作为基本交流工具的能力,但就专业而言,基础英语还远远不够。英语教学重心就需要从基础英语教学向ESP教学方向转移。课程设置应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基础语言到使用专业语言的转换。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具备涉外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应逐步向实用性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以及土木工程领域内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3.重视教材的选择。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高校还未有统一的ESP规划教材。基本上以自行编写或选编,内容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因此,土木工程专业英语ESP教材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需求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需求,学习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ESP教材的选择,即要符合专业学生专业的需求,还要兼顾到学生对于教材的接受能力。ESP的教材在设计上需要做到一个良好的设计,难度分布应达到一个合理的梯度,由浅入深,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在语言上应具有代表性,包括本专业的常用词汇和一般句法和表达方式。在内容方面,要包含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ESP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加强ESP教学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情况,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的英语教师构成以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两部分构成。针对此情况,可以加强两只队伍的业务合作。组织跨院系,跨专业的ESP教学合作。对于基础英语教师,可以加强其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而对于专业教师,可以对其加大英语语言培训。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任教,发挥其语言优势,并使学生了解学科内的国际最新动态。

【参考文献】

[1]李小波,杨洁.浅析英语专业的 ESP 教学及师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院报,2010(01).

[2]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3]邓俊.高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07).

[4]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改革;实践教学;传统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40-02

一、绪论

我国社会主义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教学改革作为改革核心,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已是各高校教师进行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慕课教学都是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目标,笔者在校级教改项目《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于2013―2015学年对2011―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施工现场教学的实践教学形式,并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做出教学改革效果的分析总结。

二、后续课程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基础课程,其课时安排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后续课程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作为建筑美学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民用建筑设计内容包含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两部分。课程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建筑构造知识点如墙体、楼板、楼梯、基础构造等,为后续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建筑结构的计算与设计、施工过程与方法、工程定额预算等知识点做好理论基础。现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分析《房屋建筑学》课程采用实践教学对后续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2013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笔者将授课过程中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25名学生对象,称为传统组学生,抽取等人数等成绩段的接受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对象,称为实践组。学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成绩如图1所示。

据图1分析,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其后续课程期末成绩优秀良好率为32%,实践组学生为44%,高出传统组12%。可见《房屋建筑学》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可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起到知识体系推动完善的作用。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本科阶段知识体系学习最直观的成果反映。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一般为符合任务书要求的建筑单体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成果形式为工程图纸与结构计算书。从图纸的内容分析,建筑施工图内容较多。笔者在之前的研究中提到过,《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本科学习阶段唯一涉及到与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相关的课程,因此《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对毕业设计建筑设计部分的完成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直以力学课程为主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建筑设计的完成是毕业设计的难点,对《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掌握较差、无从下手的现象比比皆是。分析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自己所指导的毕业设计的学生中,仅有4位是实践组的学生。从平时表现看,有3名学生在建筑设计部分思路清晰,设计速度较快,方案合理,理论错误较少;有1名学生的设计基础知识仍较薄弱。在综合其他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中,实践组剩余的21名学生中有15名学生的建筑设计部分的完成情况能得到良好的等级评定,实践组学生建筑设计成绩良好的比例可占到72%左右。相比较传统组的25名学生,结合各指导教师给出的反馈意见,毕业设计建筑设计成绩良好的学生有13名,比例占到52%,如图2所示。

结合结构设计部分结构计算的需要,有较少学生会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创新,采用平面布局新颖的设计方案。在实践组25名学生中,有5名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较为新颖,建筑造型富有创意。在魍匙檠生中,仅有1名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有所创新。可见从毕业设计角度分析,实践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调动学生的设计潜能,挖掘学生的设计性思维。

四、就业工作

在高考生源增多和扩招模式下,高校的入学率不断提升,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部分学生从事本职相关工作,进入建筑工程相关领域,如就职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深入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及技术指导工作或入职房地产公司进行预算等;部分学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公务员体系工作;也有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大或兴趣爱好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在2011级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学》的授课工作中,笔者对2011级土木工程两个教学小班“2011级土木工程3班”和“2011级土木工程4班”两个班级的授课过程分别采用了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形式。前者采用传统教学,班级学生课堂秩序较好,但课后作业积极性不高;后者采用实践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2011级的学生已于2015年顺利毕业,现将两个班级的就业数据加以分析。“2011级土木工程3班”的41名毕业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有32名,从事公务员工作的有1名,从事其他职业工作的有8名,无自主创业的学生;“2011级土木工程4班”的39名毕业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有27名,无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学生,从事其他职业工作的有12名,有1名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将两个班的就业人数比值列图分析如图3所示。

从图3可见,两个班级的就业情况基本相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事本职工作的比率略高于实践教学的班级。《房屋建筑学》作为基础学科,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后续就业工作的影响较小,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固定思维较多,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提升,但如何进一步有效引导开放式思维,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相关的创业工作有待深入研究。

五、科技新

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现对比传统组与实践组学生后续科技文化节中的表现,并阐述分析。2015年,在学校举办的科技文化作品展中,不计作品形式与成绩,传统组学生参与人数为2人,实践组学生参与人数为5人。实践组学生对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高于传统组学生,实践组学生的创造性、拓展性思维得以很好的体现。在2015年举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中,有3名学生均为实践组的授课对象,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秀奖。可见,实践教学可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对科技研发的兴趣。

六、结语

根据两个学年《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工作中,采用分组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针对同成绩段学生的分组分析,详细对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就业工作、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的论述,得到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与可实践性以及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的欠缺之处,因此应对当前的实践手段提出优化,为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更好的教学方式。

The Result Analysi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n "Building Architeture"

WEI Yan,DONG Wei-qiang,ZHAO Xiao-qian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

Abstract:Under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ivat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urse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adopts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case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and on-the-site teaching.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based on the result analysis of follow-up courses,graduation projectand,employment statu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is paper summaries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pproach,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4

关键字:C语言程序设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13-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掌握专业技能及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能把计算机技术同本专业领域紧密结合的人才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1]。土木工程,作为一个工科专业,掌握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灵活地运用于科学计算及分析中,以解决专业理论及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教师在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往往脱离本专业的背景,单纯地从程序设计的理论出发,枯燥的理论将使学生觉得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没有用,或对此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3]。如何让土木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储备本专业研究型科研人才,将对我们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在全面总结已有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复合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紧密结合土木专业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4]。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认为所学内容应该是如何设计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如何分析梁板柱、地基等,而不是计算机专业才需要学习的程序设计,对计算机编程不感兴趣,认为设置此课程为多余。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更加缺乏信心,对计算机程序产生畏惧心理。

2.教学内容与专业背景脱节。教师在教授程序设计课程过于注重语法、语句、基本概念等细节,忽视培养在算法设计、程序编写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没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程序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教授过程及内容过于脱离专业背景,在授课例题、实验例题,特别是计算机综合设计大作业方面,没有专业特色。

3.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往往不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甚至英语阅读能力。部分学生反映上课时能听懂,可上机时却脑子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无法动手编程,出现“听得懂,编不出”现象,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有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对编译器的语法错误提示看不懂,难以找出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然更难找出逻辑错误。这也导致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过分依赖指导老师,有任何问题就找老师,自己缺乏必要的思考。

二、选择适合专业教学的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及MFC技术因其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方便灵活、界面友好、人机互动能力强等特点[5],已成为当前程序设计的主流,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和计算机应用开发人员所喜爱。然而此编程语言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程序设计规则繁多却自由灵活、容易出错,实践表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畏难心理。在众多高级语言中,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C遵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设计、结构化编码,较为实用并非常适合科学计算,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后进行科研实践过程中编程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并对今后学习其他编程工具(如matlab、autolisp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对国内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土木强校进行前期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针对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为C语言或FORTRAN语言。因此最终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这门高级语言及相关编译环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及方法,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尤其是利用所学语言编程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实际问题。对愿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学生,拟在高年级开设C++语言,使学生掌握编制大型软件程序技能(包括运用MFC技术编制人机可视化交流界面),适合今后立志于从事土木工程专业软件开发的学生。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推进。

三、体现土木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

从专业化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运用、综合能力培养、专业化题库建设四个方面实施。方案实施前,进行学生情况及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兄弟院校调研,掌握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改革。

1.各环节中强调与土木专业的紧密性。在教案、课件PPT、上机实验甚至考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入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合理地分配程序设计理论知识及专业应用课时的分配及相关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尤其要上好第一节课,需强调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用途、重要性,以及与将来学习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紧密性。列举计算机编程在专业学习以及应用中的重要性,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理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并明确课程的意义。比如可对ANSYS、SAP2000、Opensees等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等。在平时讲授过程中,可适时提出土木工程前沿问题及其与计算机的关联程度,列举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土木工程专业问题的案例,着重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讲解到二维数组时,可联系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告之学生可利用C语言编制程序解决结构静力分析;运用函数及一维数组等知识点则可以解决施工组织设计、试验数据处理、管网水利分析等专业问题。

2.开发专业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辅助教学,结合MFC可视化编程技术和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的高质量教学课件,形象地体现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载体向学生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应注重编程演示以及分组讨论、交流,力求理论知识形象化。注重上机实践能力,做好实验课的答疑。课后通过电子邮件、网站等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及时进行交流,接收掌握学生的负反馈。实现教与学融合、师生互动。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讲授及试题训练中突出算法设计环节,教学重点从语法向程序设计改变,培养学生算法分析的能力。通过专业化课件、例题、案例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适时传授相关英语词汇,试点选用“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等英文原版教材,增强学生编译调试程序的能力。

通过短学期计算机综合设计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编制大程序、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并通过分工合作手段,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建立专业化的程序设计试题库。土木工程中力学分析计算、工程预决算都离不开工程软件的支持,土木工程专业背景与计算机编程两者的结合将激发本专业学生对程序设计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打好扎实的工程计算编程能力,使其能学以致用。如何切实地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植入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现本专业特色是教学实践的关键。首先可通过搜集资料,筛选适合植入程序设计试题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岩土工程、桥隧工程、工程管理、结构实验等学科专业知识,并分别针对授课用案例、习题、上机实验的特点,进行分类。并对“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编制土木工程专业性强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其次,教师进行试题试做,按难度分类,方便学生选择,形成初步的题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扩充并优化题库。但需要指出的是,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均为大一新生,他们并未开始学习结构力学等专业课程。因此,设计的案例应遵循以下原则:需给出土木专业背景知识;学生无需具备专业知识也能解题;不宜过于复杂。

如在考核学生在数组及函数方面的掌握程度时,可根据结构力学中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刚度矩阵的高斯消去法等知识点设计试题。以下为一案例。

请写出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本题背景:运用矩阵位移法编制C语言程序可计算图1所示结构在荷载P作用下节点C位移及各构件内力(假定构件轴向刚度EA=1,抗弯刚度EI=1)。本程序为结构分析重要环节,用于转化刚度矩阵,设数组stiffnessM为结构刚度矩阵。

#include

#define DIMENSION 3

void TransferM(double array[][DIMENSION])

{

?摇int row1,row2,col;

?摇double m;

?摇for(row1=0; row1

?摇{

?摇?摇for(row2=row1+1; row2

?摇?摇{?摇m = array[row2][row1]/array[row1][row1];

?摇?摇?摇 for(col=row1; col

?摇?摇?摇 array[row2][col] -= array[row1][col]*m;

?摇?摇}

?摇}

}

void main()

{?摇double stiffnessM[DIMENSION][DIMENSION]={

?摇?摇?摇?摇?摇{4,2,0},

?摇?摇?摇?摇?摇{2,24,0},

?摇?摇?摇?摇?摇{0,0,8},

?摇 };

?摇 TransferM(stiffnessM);

?摇 for(int i=0; i

?摇 {?摇for(int j=0; j

?摇?摇?摇?摇?摇printf("%6.2lf",stiffnessM[i][j]);

?摇?摇 printf("\n");

?摇}

}

本题实质是对图1所示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进行高斯消去法,将总刚转化后成为上三角矩阵,便于后续的节点位移计算。虽然无需专业知识,学生通过阅读程序也可写出结果,但整个求解过程却让他感受到切实解决了一个专业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而且等到他接触结构力学中的矩阵位移法时,也将有意识地尝试用编程来解决其他相关问题。

以复合型人才教学研究为目标,紧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土木专业背景知识有机地引入到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选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辅以可视化编程技术,极大激发本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上机实践及综合课程设计三大环节,开发适用于计算程序设计课程专业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形成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的试题库;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锻炼,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将改变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程序设计课程难教也难学的现象,对于促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秀平,许劲,陈翔.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3,17(2):89-91.

[2]谢步瀛,王.与土木工程专业相结合的VB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20-123.

[3]陈丽花.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学理论,2010,(3):175-176.

[4]教传艳.浅谈机械专业C语言课程教改方法之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131.

[5]刘树新,李革.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材料力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Supp):190-191(226).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0-01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高校 土木工程教学 改革

一、高校土木工程教学计划分析

1.高校土木工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统称,它力图培养应用型的工科专业人才,主要通过学习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熟练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和项目规划能力,能够从事与土木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

2.高校土木工程教学的培养规格。首先,在德育方面,通过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树立专业学生的远大理想,为步入工作岗位奠定重要基础。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思想品德,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其次,在智育方面,通过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学习,不断强化学生建筑工程、工程力学、结构分析和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应该具有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工程仪器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保证自己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得心应手。最后,在整体素质方面,土木工程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专业,毕业之后的工作地点可能就是一些建筑工地等,因此,毕业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有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高校土木工程教学的主要课程情况。高校土木工程的课程非常系统,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基本管理、钢结构、流体力学等十门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土木工程教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能够保证学生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当前高校土木工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当前一些高校的土木工程教学情况而言,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木工程教学及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首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课程设计的弹性程度不够,很难从课程角度提高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够紧跟实际研究情况,与生产研究的实际问题不相符合,出现脱节现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从当前土木工程教学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方法还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知识,阻碍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非常不利。再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习情况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很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践课教学中的考核方法、内容设置还不够完善,还没能够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生产单位及实习基地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中存在形式主义,这样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之后步入工作岗位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创新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1.制订合理有序的土木工程教学计划。在土木工程教学中,制订合理完善的教学计划非常重要。首先,加强基础课教学,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需的。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重视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专业面,不断扩大基础学科的范围,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不断强化实践课教学。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动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要不断强化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有序性、实用性和真实性,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管是哪个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所以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之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重要的基础。

2.健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大,培养“宽口径、多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理优化课程体系。首先,优化土木工程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内容的选择除了要满足专业知识的层次结构之外,还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法律课程、经济学课程、计算机课程等,让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增强法律意识、计算机技能和经济学观念,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全方位能力。其次,优化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内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在整合过程中,对于一些相近、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和优化,加强实践课程环节的训练,完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再次,拓宽专业基础,构建专业公共基础平台。土木工程培养的人才所涉及的行业是与工程相关的,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土建、矿井建设等多方面,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诸如: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岩土力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工程概论等课程,这些都可列为专业公共基础平台,作为基础课程组开设。

3.加强课外实践教学的比重,建设校外基地。土木工程专业重在实践,学生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还要高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外与很多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建立了联系,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协议,学生在生产实习及寒、暑假期间可以去工地进行工程实践,这样使学生开阔了眼界。通过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仅完善了该课程基本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强化力学教学,学生结构方面的知识明显加强;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对策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比例约为45%。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其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根据官方的调查数据,在专业和成绩相同的条件下,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8%,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63.3%,所以,为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一定要正视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其就业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的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在该形势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新型就业形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难就业的原因分析

1.1性别歧视降低了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尽管我国现在处于新时代,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了人们的脑海中,社会对女性更多的要求是相夫教子,不期望她们进入职场,成为职场精英。所以,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观念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男性,造成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低。另外,由于女生性格的原因,大多数女生都希望工作稳定,竞争意识较弱,这也影响了她们的就业。

1.2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劳动成本较高,是影响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企业都希望用最少的人力资源成本,创造企业的最大利益。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会计算劳动力的“性价比”,期望投入最少,产出最高。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劳动成本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每个女性都有生育问题,所以她们一定会有产假这个阶段,在此阶段企业还要为她们提供工资,还影响企业业务的开展。由于女性的退休时间较早,比男性提前退休5-10年,此外,一般的女性寿命比男性的强,这就意味着她们要领取更多的退休金。由于女性的工作年限比男性要少,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女性的年平均培养费用比男性高,并且利用率相对较低。

1.3高校人才培养比较盲目,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

从我国目前的高校设置的培养目标来看,很多学校都不了解该专业、领域的用人要求,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盲目性,培养的学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践水平低,理论知识不牢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一种矛盾的局面就是:很多企业招聘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并且很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都要先进行培训,导致用人单位的百般挑剔。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将性别作为了招聘的指标之一。此外,学科专业也影响着女学生的就业,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用人单位都倾向于男生,女生在这个专业的就业十分困难。

2.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2.1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要想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她们一定要进行改变,梳理自立和自强意识,更新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正确面对性别歧视。在就业的过程中,每个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都可能遭遇性别歧视,此时,不要灰心,据理力争。不断完善自己,了解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岗位的适应性,改变女生高分低能的印象。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刚毕业,工作经验为零,社会经验也不丰富,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此时,一定要坚强,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敢于和用人单位接触,从而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不断改变和充实自己,从而最终找到合适的工作。④脚踏实地,追求人格的独立。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人格是否独立,和钱息息相关,并且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赚钱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才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不要幻想,吃苦耐劳。

2.2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用人单位的引导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找出种种理由拒绝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主要是因为①她们将来的产假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她们的体力较弱,工作效率较低。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妇联组织进行维护,在社会上加大男女平等的呼声,并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政策,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对于,企业人力成本高的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按照用人单位中的女性比例,适当调节税费,适当补偿用人单位因为女性而提高的人力成本。

2.3提高高校教育和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紧密联系程度

由于现在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而且刚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竞争意识淡薄,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所以为了提高她们将来的就业虑,高校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她们的就业能力,因社会需求施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主要做法如下:开设发挥女性特长的课程。由于女性具有细心等优势,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将她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并全面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她们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她们的意志,提高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拓宽她们的就业渠道。开设专门的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课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对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让她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提高就业的自信心。

3.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环节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高校对创业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没有给与足够重视。很多高校会将学生的就业率同招生计划相挂钩,对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与过多重视却忽略了学生创业教育,很多院校只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2)在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育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所采用的培养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较为缺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受到了严重阻碍。当前高校往往是通过讲座、创业计划比赛、课堂讲授等传统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无法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当前高校多数从事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真正的创业实践经验,师资结构安排不够合理。(4)缺乏政策支持。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虽然各级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相继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但其扶持力度普遍偏低,大学生在创业期间仍会受到多重阻挠。(5)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创业培养方式。大学生因个体差异其创业志向及创业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当前的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该模式下学生的潜在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4.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4.1对创业能力教育工作给与足够重视

创业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对创业能力教育工作给与足够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身教学目标,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将学生放在创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引导、启发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潜在能力的发挥奠定良好基础。

4.2加强课程内容的创新力度,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应该完善《创业学》、《创造学》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内容,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将这些创业教育内容适当的渗透到各专业课教学当中。高校在完善创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创业能力教育教学体系,对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改革,注重课程之间的渗透结合,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各类学科教育当中,通过《创造学》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及演讲、创业计划竞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创业相关活动的有效结合,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3政府加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出台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应该应该加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出台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制订一些能够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建立完善的创业培训、扶助和政策体系,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在政策、信息、资金、培训、场地、指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政策优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4.4其他改良措施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1)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活动。(2)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深入企业,在企业实习中学习管理、运营。(3)加强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4)培养创业型师资建设等。

5.结束语

因为我国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难免会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的难就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的性别歧视问题,我们要尽量解决。首先,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实力,进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其次,政府部门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此来解决这个就业难题。(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土木与城建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抗私,盈帅. 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2,01:94-101+112.

[2]雷湘竹,彭欣欣. 广西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02-106.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7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学位办加大了对硕士论文的抽检力度,2015年抽检数量为2014年的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关培养单位的重视。根据2014年辽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价结果显示,在此次抽检中被抽到的两本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论文中,一本论文的评价结果为良好,一本的论文的评价结果为一般。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评审专家主要从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的阅读、论文的成果与创新性、研究手段与技能、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的掌握、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或计算能力及写作能力与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评定。从检查的结果来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论文质量还有待于提高,主要缺点体现在: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和参考文献较少;开展有针对性的试验比较少;缺少对实验的针对性分析;缺乏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或实验室数据的对比等等。我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此专门组织了研讨会,将评审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我们的专业指导教师。在会上,指导教师们对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我们今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论文的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我们除了参加省学位办对硕士论文的抽检之外,还把我们的专业硕士论文送到一些兄弟院校进行同行评审,评审的结果也同时作为学校评价专业硕士论文质量和专业指导教师能力的依据。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校内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

校内导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硕士导师的遴选工作,使得专业素质过硬,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走上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辽宁工业大学制定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了一名合格的专业硕士生导师应该达到诸如学术道德、学术论文抽检情况、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研究生就业情况、科研指标等方面的标准,凡是达不到硕士导师考核要求的教师将被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另外,学校定期进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吸收符合条件的教师进入到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来。通过督促硕士生导师加强自身的学术水平,来提高对硕士生的指导能力。比如,学校规定一个硕士导师在一个聘期内(一般为三年)导师应该完成的科研任务:获得的纵向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完成的横向课题进款;获得的省部级奖励的数量及奖励等级;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等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生导师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辽宁工业大学在考核专业指导教师的时候着重强调了导师的工程素质,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标准,专业导师将被暂时停止招生或取消专业研究生导师资格。上述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专业导师加强自身的工程素质、在指导专业研究生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校外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土木行业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并开展联合培养制度,即双导师制。与学术型导师相比,专业型导师的能力体现在工程实践的丰富性和对土木工程技能掌握的熟练性上。我们所聘任的校外专业导师,来自辽宁省内的土木工程行业,如锦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东北电力工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锦州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锦州宝地集团的高级工程师等等,这些导师都是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专业技能,他们指导的研究生涉及到的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包括设计、施工、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工程管理等等,符合三师【1】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善于在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并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题目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有能力指导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当中出现的复杂的技术问题。校外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敬业和投入问题也是当前的一个让各个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很困惑的问题。校外导师和培养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校外导师的人事关系又不隶属于培养单位,培养的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出现了问题,校外导师是没有什么责任的。而且,培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成才,对于校外指导教师来说也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利益,因此他们缺少投入精力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解决校外导师的精力投入问题,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难题的破解需要各培养单位、硕士生专业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努力,比如采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到其导师所在的企业就业、或是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和企业共同分享、或是培养单位和企业联合报奖等,这些均是可行的办法。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依托辽宁工业大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建立辽宁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校外实践基地。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重视实践基地开发工作,规范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加大投入保障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维护和发展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关系。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定期对签约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也了解到在基地实践的专业硕士的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加强在实习基地的学习和实践。同时,也是对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的一个促进。通过建设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达到学校和实践基地所在企业互惠的目的,从而使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对企业进行走访的同时,也邀请企业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硕士指导教师来学校座谈,为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献计献策。

四、加强对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考核与成绩评定

辽宁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培养基地进行至少连续半年时间的实习、实践环节训练。一般时间定在第三学期,参加实践的研究生按期提交实习、实践计划及报告,实习完毕以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专门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答辩会,专业研究生参加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校外指导教师参加)组织的答辩会,对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接受委员会的答辩。答辩成绩采取两级分制,分为“合格”或“不合格”。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督促其按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一段时间之后再组织答辩。通过这样的考核,使专业硕士研究生认识到在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加大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精力的投入。

五、结论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该系统工程当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加以重视,并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规划,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稳步提高,才能为土木工程行业培养具有解决重大的工程实际问题、从事土木工程勘察设计、土木工程建造施工、土木工程检测评估及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促进了现代土木工程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对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我们就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特点分析

较之以往,现代土木工程的一个最明显的发展特点便是科学技术的明显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为土木工程的发展创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土木工程的在发展中展现出现代化、多元化及科技化的特点。就当期形式而论,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专业化的程度加强,对建设工程师的要求明显的加强,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施工管理能力,同时要跟上时代的需求,及时的吸收当前的建筑领域的信息,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具有现代特点的土木工程项目。所以,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二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需要要求专业人才的多样化,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的运用,需要大量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雄厚的基础的专业人才。而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土木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在思想观念和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素质能力等还不够完善。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势必要建立起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专业知识面。

(1)加强工程教师的专业性建设

培养具有加强应用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关键是具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和展业特色,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当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前提。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考取注册资格证书参与建设实际,教师可以通过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和造价师等资格证书,获取参与实际的资格,在教学之余深入实际的参与土木建设工程工作,通过自身的实践,再结合理论知识,教导学生才能更加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工程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入校教学,企业的技术人才具有长期的实践操作经验,通过学校的理论培养,形成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体系,提高专业人才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运用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教师团队是软实力,强化学生自身的工程意识是加强工程建设人才的根本。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求真务实和严谨规范的精神态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性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工程建设知识结构且能够较好的运用于实际的专业人才,是围绕工程一线及生产一线的实际形成的。在工程课程设计及建材建设中,要重视基础和实用等要素,也要加强对科学体系的高度关注。要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3)设置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教学中,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注重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建设。在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方面,必须要深入学生实际和土木工程建设实际,建立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相结合的现代教学体系。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就要强调实用性,引进现代的建设理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删除不必要的理论与陈旧的技术内容,引入现代化的建设技术和管理规范知识。其次,建立专业的课程模块内容,结合当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块的建设,根据高校的师资力量建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并保证教学过程中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4)注重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教学

实践应用教学在当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土木工程展业人才适用于当前建设实际的基本前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及教学规律,建立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根据培养目标机能力为中心,构建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凸显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基础和综合相结合的现代教学特点。首先,一定要精心设计理论及专业课程建设,在生产实习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工程建设组,由专门的教师带入实际的进行教学,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调度学生,讲解施工过程的具体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总结和领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强化,并形成科学的专业思维。其次,对当前土木工程建设的人才需要进行科学的调研,根据实际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现代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人才建设。

最后,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利用筑CAD、工程项目管理类的P3、PROJECT、PKPM设计软件、监理通2004等,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土木工程的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一项比较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结合当前土木建设的发展实际,通过多方面的不断努力,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才能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只有坚持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结合当前实际建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修订,才能较好的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林峰 顾祥林 何敏娟 .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 2006年01期,2006.

[2] 唐新军 苏枋 冯勇 崔龙 .适应市场需求的水利与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4):48-50,2008.

上一篇:投资股票的方式范文 下一篇:icu优质护理服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