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23 22:29:32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篇1

1.1一般资料

根据德尔菲法[8]的要求和研究目的,确定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①开展过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三级医院护理管理者;②发表过延续性护理相关论著的护理教育者;③参与过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人员;④愿意回答专家咨询表,有一定的积极性;⑤能保证参加2轮专家咨询。最终23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专业领域:护理管理者10人,护士长7人,院校教师6人;工作年限:<10年4人,10~19年11人,20~29年5人,≥30年3人;学历:大专8人,本科11人,硕士4人;年龄:30~39岁16人,40~49岁3人,≥50岁4人。

1.2方法

1.2.1初始指标的设计

本课题组由护理管理专家2名、临床护理人员1名和在读研究生1名组成。负责文献回顾,形成访谈提纲,收集与反馈信息,分析和整理资料。①文献回顾。以“延续性护理(或连续护理)”和“指标”、“质量评价”,“transitionalcare(conti-nuityofcare)”and“indicators”、“qualityindicators”为检索词,全面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WileyOnlineLibrary、Elsevier出版社全文书刊、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CNKI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等数据库。根据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9]评定文献质量,初步筛选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②专家访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南京及其周边地区7所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制定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内容围绕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结构-过程-结果”展开,了解其对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结果以及课题组成员2轮讨论,初步形成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49项三级指标。

1.2.2专家函询

自行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括填表说明、专家意见调查表、专家基本信息调查表、专家对调查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专家选择指标重要性的判断依据。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纸质版亲自发放或邮寄的方式发放与回收。在第1轮专家咨询中,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Likert5级评分,同时各个指标后设有意见修改栏,供专家提出开放性意见。课题组根据第1轮咨询结果,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表,包括对第1轮咨询结果的反馈(条目采纳或未采纳的原因),以及修改后的指标。仍要求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同时增加指标权重赋值栏。考虑到延续性护理服务的评价尚不成熟,在构建阶段需纳入更多的潜在指标[10],因而本研究条目筛选要求为重要性评分>3.5,变异系数(CV)<0.30,同时结合专家文字性建议,对相应条目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

2结果

2.1专家参与情况

2.1.1专家的积极性

第1轮函询发放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83%;第2轮函询发放问卷23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第1轮函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12人,占52.17%;第2轮6人,占26.09%。

2.1.2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通过权威系数Cr反映,等于专家熟悉系数Cs和判断系数Ca的算术平均值。一般认为Cr≥0.70为可接受信度[8]。本研究第1轮Cr、Ca、Cs分别为0.876、0.923、0.829;第2轮Cr、Ca、Cs分别为0.882、0.942、0.822。

2.1.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协调系数(W)是反映专家对问卷全部指标意见的一致程度[11]。第1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W值分别为0.531、0.376、0.535,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W值分别为0.736、0.521、0.627,2轮咨询的W值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说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一致程度较高。

2.2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2轮函询,确定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1项三级指标,见表1。

3讨论

3.1建立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背景与意义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龄、失能、慢性病、空巢老年人群的绝对量和比重都很高,如何满足健康养老的需求,如何形成长期照护体系,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12]。为解决医疗照护资源供需矛盾等难题,延续性护理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为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改革临床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各地广泛开展了延续性护理的实践。然而延续性护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标准、行业规范、监督机制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13]。因此构建一套延续性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3.2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指出医疗服务质量由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构成[5,14]。“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环节存在逻辑承接关系,基本能够包含从服务的准备到服务结束的全部环节,各环节界定明确、结构清晰,是一种全方位的评价。护理质量评价仅以结果质量来衡量,缺少对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的关注,无法用于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无法保证质量持续改进[15]。因此,本研究聚焦三维度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以Delphi法构建涵盖“结构-过程-结果”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延续性护理服务项目的质量持续改进,促进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研究结果显示,2轮咨询表的有效回收率均大于90%,说明专家对此项研究的关注和配合程度高。同时,本研究选择的专家涉及管理、教育、临床、科研多个领域,确保指标体系是由专家从政策规划、实践经验、专业知识、理论基础4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而得出的[8]。此外本研究所选取的专家权威系数较高,保证了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对指标体系的预测精度较高。

4小结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Delphi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框架,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由于专家的评价是在其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因而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还将进行机构调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进一步确认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不断修正以形成一套较为全面可行的评价工具,为改进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规范行业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延续性护理篇2

1.1调查方法患者入院后,管床护士向所管辖的患者进行说明,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配合后向其讲解问卷填写需要注意的事项,若患者不能自行填写,需要调查员或其家属逐题向患者读出,待患者自行选择。出院后6个月患者复诊时再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

1.2评估指标及方法

1.2.1生活质量情况在人院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欧洲癌症功能与治疗研究机构制作的针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core30,QLQ-C30)[6],该量表由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乏、恶心呕吐、疼痛)、1个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和一些单一条目构成,共30个条目。总体健康状况分7个等级,评分从1~7分;其他条目分4个等级评分,评分从1~4分。将各个领域(子量表)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相加即可得到该领域的得分(粗分),为了使各领域得分能相互比较,尚进一步采用极差化方法将粗分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得分:其中5个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而症状量表和单项项目的得分则相反,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明显。

1.2.2自我管理采用施小青等[7]构建的自我管理量表,包括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四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得分总和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入院时,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较入院时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得分也均提高(P均<0.05)。出院6月后,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较入院时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各项症状评分也均较低(P均<0.05)。见表1。

2.22组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入院时,2组患者自我管理4项评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4项指标及总体评分较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实验组4项指标及总体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得分也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3.1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可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宫颈癌患者对疾病复发及后续治疗的身心压力使得其出院后应付能力、应激适应及社会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必然会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8]。一方面大多数患者远离大型医院,院外专科护理中断,且宫颈癌术后的社区护理人员通常对本疾病的专业知识较为欠缺,且社区护理目前在国内较为落后,所以患者在家中出现症状后得到及时合理的专科护理较困难,从而容易导致患者出院后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各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延续性护理则要求医护人员定期与院外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能更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及突发状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规的护理教育及注意事项,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再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病后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通过干预,患者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得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

3.2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的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9]。它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指导,使得患者有能力对自身疾病病情变化进行监测、有效的避开危险因素,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自身身体状况及行为[4]。既往已有报道指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使其能正确及能更主动的参与到自身疾病的管理和决策中,能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2组患者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4项指标及总体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提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也均有提高。综上所述,宫颈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在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之上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控制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倡导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方法。宫颈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是一个较新的实践及研究领域,涉及诸多方面,其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提高。以后应当因地制宜,多从患者的自身情况出发,探索适合宫颈癌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及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最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3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中的问题及难点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院外延续性护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医院对院外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医院日常临床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这项护理工作。但是现代护理模式又要求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只有护士化被动为主动,提供行之有效、因人施护的院外护理工作,才能将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贯彻实施。此外,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健康及疾病的观念停留在较低水平,出院后经常忽略延续性护理的存在价值,留下并发症和意外发生的隐患,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的出院后无法联系和随访的情况更会对患者自身的康复造成较大损失。可见住院期间就加强延续性护理的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本研究中,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方式采用电话随访,既方便又易于接受,但不足之处是需要出院后有部分老人语言或听力障碍,不能很好地完成调查,此时需要和患者的其他家属进行沟通,通过邮件方式发送给患者家属,由其协助完成调查结果。医院应当提供一个网络支持平台,患者出院后可登陆至我院的这个平台上,针对院外的一些病情变化可及时在网上反馈询问。管床护士除定期在这个平台上信息外,也应当及时回答患者的问题。

延续性护理篇3

【关键词】 慢性酒精性肝病;延续性护理;戒酒率;依从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166

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通常是因为持续大量饮酒导致病发而入院, 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 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但戒酒却是防止慢性酒精性肝病复发的关键因素和最积极有效的措施。在院治疗期间, 由于医护人员的严格督促, 患者不能接触到酒精, 但出院后由于缺乏自律及监督, 加之对慢性酒精性肝病知识缺乏认识, 患者往往不能持续戒酒, 为疾病再次发作埋下了隐患[1]。本院在2013年7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延续性护理, 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有114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2011年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2]的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 其中男107例, 女7例, 年龄25~57岁, 平均年龄(41.6±8.3)岁, 饮酒史2~11年, 平均饮酒史(9.4±6.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以及饮酒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慢性酒精性肝病常规护理, 包括详细向患者讲解用药的方法以及不良反应、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健康科学运动的方法、告知将要进行的检查内容和意义以及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法等。观察组患者于出院后在上述护理内容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①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 注重营养搭配, 食物以富含蛋白、纤维、低热量、低脂的食物为佳;指导患者摄入适量的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K。②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运动。告知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对治疗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恢复情况制订适合患者个体的运动计划, 逐渐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③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 向患者讲解能够引起慢性酒精性肝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向患者讲解酒精性肝病的家庭护理方法。④告知患者戒酒的重要性。明确患者的需求, 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戒酒计划, 让患者家属严格监督患者戒酒情况, 责任护士每周电话随访, 记录患者的戒酒情况。⑤用药指导。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不可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者擅自停药以防止肝病进一步发展或者恶化成肝硬化和肝癌。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戒酒情况, 并调查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评价方法:完全依从: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接受治疗, 坚持规范治疗;一般依从:基本遵照医嘱接受治疗, 偶尔有不遵医嘱情况出现;不依从:不遵医嘱的情况经常出现, 难以坚持治疗甚至擅自中断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戒酒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后戒酒例数分别为57、53、51例,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45、42例。观察组患者戒酒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为92.98%, 对照组为70.18%,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院内护理使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大部分健康问题都得到解决, 但是由于出院后失去了优良的医护环境和有效监督, 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病情可能出现复发甚至恶化, 因此患者在出院后仍然有很高的健康护理需求[3]。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 亦属于住院护理的延伸。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使患者在出院后仍然继续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 这对促进患者康复和防止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出院后病情持续恶化的风险[4]。延续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患者出院后的生理和心理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方案。与此同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来说, 作者主要从患者的饮食、运动、健康知识、用药指导以及戒酒情况等方面综合采取干预措施, 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 积极降低病情复发和恶化的风险。

在本研究中, 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戒酒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患者在出院后仍然有继续接受护理的需求。而观察组在1、3、6个月的戒酒率以及随访期间的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延续性护理起到了督促患者戒酒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文献

[1] 邬玲玲, 竺雪红, 李晓燕.酒精性肝病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护理.护理与康复, 2013, 11(12):1132-1133.

[2] 厉有名, 范建高, 王炳元, 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0(3):4.

[3] 戴明辉, 么莉, 万巧琴, 等.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10):27-30.

[4] 王娟.延续性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4):16-17.

延续性护理篇4

中图分类号:R734.20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1.027

2013年,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为30.83/10 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十大肿瘤之首[1~2]。由于肺癌早期难以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近2/3的患者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肺癌患者主要采取化疗和放疗,以及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全身化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3~5]。但放疗和化疗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延续性护理应运而生,它将以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为出院放化疗肺癌患者提供护理。本文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情况进行综述。

1延续性护理的概念

目前在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老年病协会提出的概念[6~7]:延续性护理是设计一系列护理活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顾场所和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2008年,在英国国家卫生部门进行的癌症治疗倡议活动中,将延续性护理作为活动主题之一。从2009年起我国卫生部已将医院延伸服务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之一,并在2011年的医药卫生体制重点改革中鼓励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在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卒中、 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的实践已经取得一定效果,而在我国恶性肿瘤出院健康照护中的研究较少[8]。对于出院的肺癌放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未有统一的指南和标准,目前实施的形式多样。

2肺癌放化疗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内容

延续性护理并不强调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直接而长期的护理,而是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从出院的准备阶段到转诊,回归家庭,贯穿整个过程。出院延续性护理需要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督促患者执行医嘱,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解答其在恢复期遇到的新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2.1心理护理

“谈癌色变”,患者不仅要面对肺癌本身带来的负面情绪,同时因放化疗历时长、次数多,医疗费用支出高,以及各种副作用,患者心理防御功能下降,高水平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因此,应及时发现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惊恐等情绪,给予相应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9~10]。

2.2疼痛护理

放疗和化疗引起皮肤黏膜损伤,以及癌细胞转移、淋巴组织产生炎症等原因引起患者肌肉关节疼痛。患者出院后,需了解其疼痛情况,止痛药的使用,对常见止痛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者掌握非药物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物理疗法(冷敷、热敷、针灸按摩等)、环境舒适止痛法、饮食疗法、心理暗示等[11]。

2.3饮食和营养护理

肺癌放化疗的周期为6~7周,不良反应较大,常对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产生很大影响,患者迅速消瘦甚至出现恶液质[4],需加强患者营养补给,提高免疫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和饮食特点,配合营养师制定单独的饮食护理方案,鼓励其进食低脂、低盐、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指导患者加强营养[12],减少辛辣饮食[13]。同时,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发生。

2.4皮肤护理

放化疗累积到一定计量时,可产生皮肤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脱屑、皮肤瘙痒,重者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糜烂等,或全身出现皮疹、斑丘疹,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注意有无皮肤反应,倡导局部保持清洁,如局部皮肤出现皮疹和斑丘疹,建议使用醋酸氟轻松软膏外涂,以减轻局部皮肤症状[14]。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全棉内衣并定r更换,禁止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碘酒,保护受照射部位皮肤,忌搔抓刺激,避免局部皮肤外伤。另外避免强烈阳光直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2.5健康训练

经放化疗的患者常表现出疲乏无力,抵抗力差,生活质量下降。临床研究表明健康训练培训能有效应对癌症化疗或放疗及与疾病治疗相关的症状负担。Jensen Wet等[15]为患者进行走路和平衡锻炼计划,运用瑜伽和抗阻力训练,效果良好。

2.6PICC/CVC管道护理

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使肺癌患者化疗一周期结束后尚未完全康复,对化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PICC/CVC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掌握不足。若患者不进行很好的维护会增加堵管的风险,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对患者开展PICC/CVC管道护理教育,告知患者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不擅自撕下贴膜、贴膜如有卷曲松动及时换药、避免盆浴泡浴、不用置管侧手臂提重物、睡眠时注意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每周按时换药、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等[16~17]。

3肺癌放化疗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形式

3.1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为延续性护理的主要模式。回访工作主要由护士担任,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回访,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开展一对一的服务,主动跟踪患者,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疾病咨询。电话随访在放化疗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较丰富[18]。陈斌等人[19]设定以生存质量KSP患者症状体征、生活自理能力、正常工作状况、需要住院与否、家人照顾情况等10个问题为具体随访内容。黎贵等人[20]为放化疗患者制定规范的电话随访稿,随访内容为2个切入性问题,6个症状评估问题,3个健康教育问题,2个开放性问题,以及结束语。回访必须设置统一规定,承担回访的医务人员必须理清回访程序,规定回访的要求,如遇到超出护士回答问题的能力时,不能当场回答,注意回访技巧,做好回访记录。

3.2网络远程护理

近年来,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护理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护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Care Nursing,AAACN)将远程护理定义为“在护理实践中通过电子通信技术的传输、管理和协调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保健和护理服务”。电话、QQ、微信、传真、电子邮件、互联网、视频等是远程护理的常用电子通讯方式,借此可消除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限制。这些技术的应用都基于患者或其照顾者主观收集患者的信息,并能准确地传递给医务人员。有研究表明,很多患者难以准确回忆病情,且大部分肺癌患者都是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等原因,不能有效表达,医生表示患者所提供的信息只有50%的可用性。国外近几年有研究者使用新型电子计算机设备远程动态监测技术有效地应对以上难题,此技术用于自动监测居家肺癌患者的脉搏、血压、温度、体温、氧饱和度等生理体征,通过GPS通信设备自动传输采集的数据至指定中心,由中心的人员高效率获得病情资料,并做出及时处置[21~22]。然而受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GPS的覆盖率和准确率,普遍应用程度等,因此推广程度也受到限制。

3.3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承担着为回归家庭的肺癌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的责任,对肺癌患者的护理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社区医院资源的利用率存在很大差别。国外社区医院建立肺癌中心,邀请部分外来医疗专家与本社区的医务人员共同组建多学科医疗团队,参考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患者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医疗团队包括外科医生、肺癌专家、放射治疗师、病理学家、肿瘤专家、肿瘤专科护士等,肿瘤专科护士参与患者的全程护理。社区肺癌中心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每周开展医疗团队和患者会面病案讨论;社区医生必须在48小时内开始治疗已确诊的肺癌患者,减少因等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23]。然而,国内社区医院资源有限,缺乏接受高等专科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患者主动到社区医院接受基础治疗不多。

3.4门诊随访

门诊随访是较传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法。通过定期门诊随访可以收集患者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测指标,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同时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指导。在患者门诊复查时,可结合护士评估和指导,对于持续性护理中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护士可结合电话随访[10]。

3.5医院社区一体化

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模式为:患者出院后,医院与社区协作重点管理、定期评价,建立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制度。医院为社区提供患者诊治记录的电子档案,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诊疗经过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社区医院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开展家庭随访和治疗。部分医院也联合社区开展家庭随访工作或电话随访,与社区医院共同决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该模式建立了全新的医院社区康复互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使患者能得到及时便利、全程、连续性的医院社区康复服务[20]。

4肺癌放化疗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

肺癌患者出院延续性评价指标与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者关注点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遵医行为:黄旭芳等[23]使用遵医行为评估表评价,能执行5项内容配合治疗为完全遵医行为,2~4项为部分遵医行为,0~1项为不遵医行为。完全遵医行为和部分遵医行为统称为遵医行为。(2)护理满意度评分:何陆英等[10]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舒适度,评价方法:护士用长10 cm的标尺,由患者根据自身舒适感受在标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1 mm为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舒适度越高,表示护理越满意。(3)服药依从性:药物占有比(MPR)可反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治疗期间所获药物覆盖的天数/治疗的总天数×100%,MPR越高,服药依从性越好[24]。(4)患者生活质量:采用EOPRT QLQC43和FACTL两种国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25]。(5)负性情绪评分:主要评估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分值越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小[8]。

5小结

尽管延续性护理的规模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但就目前来看,放化疗出院肺癌患者延续性护理尚无统一规定。大多还局限于健康教育强化方面,且只注重患者的参与,忽视了家庭成员和照顾者的延续。国外设立肺癌护理专家[26],国内尚未开展肺癌专科护士培训,应加强承担肺癌放化疗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工作医务人员的教育。国外的研究注重不同机构间多学科的合作以团队模式共同致力于为患者服务,而我国的研究各机构较为分散且患者回到家中后社区保健资源未能充分利用[27],主要依靠以医院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因此,我国的延续性护理应制定统一的方案,建立完善的体系,使延续性护理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万青,张思维,邹小农.中国肺癌发病死亡的估计和流行趋势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5): 488493.

[2]钱桂生.为提高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而努力[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5(1): 13.

[3]Hong Q,Wu G,Qian G,et al.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in China[J].Cancer,2015,121(S17):30803088.

[4]王丽军,王朝娟,宋润珞,等.个性化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135137.

延续性护理篇5

关键词:程序化延续护理;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重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在临床中严重威胁临床患者的生命健康[1]。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处于康复期,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对减少疾病复发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临床为了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复发率,临床应该给予程序化延续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治疗依从性,最大化降低复发的风险。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程序化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复发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7.82±4.68)岁;病程5~96h,平均病程(9.63±5.61)h。研究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39.16±5.09)岁;病程4~97h,平均病程(9.73±6.02)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提醒患者遵医嘱服药,家属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复诊。

1.2.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给予程序化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1.2.2.1建立延续护理档案 为所有患者建立延续护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时间、出院诊断、出院日期、家庭地址、电话号码、联系方式、出院医嘱情况。

1.2.2.2程序化延续护理 ①评估:依据患者的饮食、吸烟、体重、活动、按时服药、睡眠等基本情况,正确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从而为临床出院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判断依据。②诊断:针对评估结果,针对性的诊断出院后需要采用的护理措施,应该以解决患者核心问题为目的,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诊断[2]。③计划:依据护理诊断结果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此指导患者出院后护理措施的实施。④实施: 依据以上制定的护理诊断,并且采用个性化地一对一实教。首先,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家属建立有目的的互动关系,然后从掌握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正确指导科学合理的饮食。日常以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为主,并且多吃蔬菜、水果,做到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其次,向患者讲解吸烟、喝酒的危害和对疾病的影响,告知患者戒烟、戒酒的必要性和意义[3]。然后,询问患者体重指导患者合理、适量运动,循序渐进的减轻体重,通过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按时服药,并且可以正确判断临床不良反应。最后,与患者多沟通,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自我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出院康复效果。此外,定期提醒患者复诊时间和注意事项。⑤评价:将程序化贯穿于整个延续护理过程中,对比临床护理效果和指定的护理目标,通过评价临床护理效果,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保证患者良好的身心状况,最大化降低复发率。

1.2.2.3设立专门咨询电话 由专门的护士和医生负责咨询电话的管理,对各管辖床位内的出院后为期1年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并且对出院后7d,30d,90d,6个月,12个月时间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的具体情况,依据反馈新型制定程序化延续护理措施。12个月后评价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复发率[4]。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均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复发率9.09%,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发病机制复发,并且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同时由于不同个体患者的病例生理过程各不相同,患者出院后开展延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明确注意事项,认识危险因素,从而与护理人员激励护理合作共同参与的关系。患者出院后预后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恢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由此需要给予延续护理,定期的随访。一般情况下,患者均需要继续药物治疗[5]。

程序化延续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出院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促进患者对利于康复信息的了解,这也是传统医疗护理模式的一种转变。程序化延续护理的实施,促进了患者的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及时给予科学的指导,提高家属和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

本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复发率10.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杜德勤.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43例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8(15):2374.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原则草案[J].中华外科杂志,2014,39(12):963-964.

[3]邱毓祯,陈尔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远期并发症[J].医学综述,2012,18(2):250-252.

[4]吴新凤.家庭随访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93-294.

延续性护理篇6

关键词:宫颈癌;延续性护理;放疗

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出院后由专门机构为患者提供技术性护理保健以及医疗支持等服务,以保证出院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期中得到连续的专业卫生保健服务,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远期并发症。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放疗则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该病的复发率,随着放疗的进程,患者均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副反应,使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忍受、治疗依从性差。因此,我院对年龄≤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在进行放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使患者能够得到延续和完整的照护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收治60例年龄≤35岁年轻宫颈癌放疗患者。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29岁,全部已婚;其中鳞癌55例,腺癌5例;文化程度:初中19例,高中29例,大学12例;全均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癌Ⅱb期~Ⅲb期。

2延续性护理

科室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3名高年资护士承担分管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工作。小组成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经过专业培训采用访谈法与患者交流有一定的经验。科室配备了专用手机号码,建立了延续性护理小组QQ群,24 h不间断轮班制服务形式,方便患者咨询。

2.1放疗前

2.1.1心理护理 给患者详细介绍放疗的准备内容及注意事项,并介绍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这样可以让患者对治疗有较为详细的了解,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坚韧治疗的信念与积极配合治疗的决心。

2.1.2放疗前准备 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进食营养餐。放射治疗后患者易出现胃肠道反应,轻者食欲下降,呕吐,重者可致营养不良。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晨起、睡前漱口。放疗前排空大小便,进行阴道冲洗。

2.2放疗后

2.2.1皮肤护理 在患者进入放疗室时,指导患者摘除金属物品如耳环、手机、等,不穿带金属丝的胸罩和衣服,以免增加射线的吸收加重皮肤损伤。腹部及会皮肤薄嫩,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放射部位易出现皮肤红斑、干性脱屑、色素沉着、瘙痒等干性反应,重者则出现水泡、溃烂、渗出等湿性反应。在放疗中应向患者说明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嘱患者保护好照射野皮肤,禁用肥皂水及碘酒等消毒物品擦洗,穿柔软棉质内衣减少对照射皮肤的摩擦,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完整,以防照射误差。指导患者用康复新液直接均匀地喷洒在腹部及会照射野皮肤[2],每天早、睡前和照射前5 min各1次,至疗程结束。当出现水泡、溃烂、渗出等湿性反应时,暴露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视创面大小取1~2颗龙血竭胶囊粉剂直接均匀涂于创面,使药粉与创面充分接触[3],2~3次/d。连续用药3~5 d,创面干燥结痂。本组4例轻度放射性皮炎,2例重度放射性皮炎,经上述处理,10 d左右得以改善。

2.2.2骨髓抑制护理 放疗可致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复查血常规1次/w,当白细胞总数

2.2.3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直肠炎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放射线对局部的刺激,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大便次数急剧增多,可达几次甚至数10次。大便在3次/d以上,指导患者暂停放疗,待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轻度一般不处理,中度给予止泻药如易蒙停2~3次/d。补充乳酸杆菌如酸牛奶及乳酶生等。告知患者注意进食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及时补充维生素及足够液体,禁辛辣、粗纤维食物,减少对直肠的刺激,避免吃产气类食品,如糖、豆类等。重度腹泻则禁食,行胃肠外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及水分。严重者可取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加米泔水保留灌肠2次/d。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可涂氧化锌软膏,防止皮肤溃烂,必要时用高锰酸钾坐浴。本组4例轻度放射性直肠炎、2例中度放射性直肠炎,1例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均好转。

2.2.4放射性膀胱炎护理 放射治疗可引起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及坏死,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坠胀疼痛及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瘘管。为患者讲解放射性膀胱炎的致病原因及其可预防性,既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又不致过分恐慌。注意外阴及尿道口清洁,每次排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防止逆行感染;鼓励患者饮温开水3000 mL/d以上。本组2例放射性膀胱炎发生,对症处理后好转。

3结论

宫颈癌患者主要是以放射治疗为主,但因射线辐射子宫邻近器官造成损伤,使患者承受着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折磨。因此,我院对年龄≤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过程中以及完成治疗后实施延续性护理,使患者得到了延续和完整的照护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历丽,齐庆青,董翠英,等.北京市朝阳、西城、怀柔妇女宫颈癌筛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281-283.

[2]谌科霞,肖泽民,彭红梅 ,等.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1,4:79-80.

延续性护理篇7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144

Influence by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nursing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rturient women WU Xiao-ho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Longchuan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Heyuan 51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nursing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rturient wome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elderly parturient women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ce nursing measures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 and continuous nursing group (continuous nursing measure),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tinuous nursing group had all higher scores of self-nursing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ontinuous nursing; Elderly parturient women; Self-nursing capacity; Quality of life

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 高龄产妇的比例明显增高。高龄产妇因其年龄增大, 生理上和心理上均有不同的变化,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产妇的影响较大, 可能关系到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认知水平[1, 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高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拟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2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 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延续性护理组, 各100例。对照组年龄36~42岁, 平均年龄(39.5±2.6)岁, 体重50.6~86.9 kg, 平均体重(70.2±7.4)kg,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40.3±1.1)周;延续性护理组年龄36~40岁, 平均年龄(39.0±2.0)岁, 体重50.9~85.4 kg, 平均体重(70.6±7.0)kg,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40.5±1.2)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针对高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术前只简单向高龄产妇分娩基本过程情况, 请产妇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延续性护理组则由负责该产妇的巡回护士对高龄产妇的个人资料进行阅读, 了解高龄产妇的特点, 然后到产妇的病房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①首先护理人员要向高龄产妇进行自我介绍, 同时还包括负责分娩的医务人员、分娩室内的环境。同时耐心的倾听高龄产妇的意见, 高龄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预期工作要求。②护理人员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适当的语言应用, 语言简洁、态度和蔼。向高龄产妇交代分娩室内的基本布局、分娩的基本过程、需要高龄产妇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一些感觉, 以取得产妇信任和配合。③护理人员要降低产妇对于分娩的过度忧虑, 增强高龄产妇的信心。④护理人员根据高龄产妇的不同特点, 术前给予必要性的语言交代, 告知分娩过程中产妇出现的一系列反应, 给产妇一定的心理准备。缓解高龄产妇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情绪, 对基本的护理操作有预期感受,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以降低不适反应。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3]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需要度过的重要阶段之一, 随着晚婚晚育比例的增高和国家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 高龄产妇的比例明显增高。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综合了医学、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知识, 在延续性护理工作中进行实践应用的一种护理模式。高龄产妇分娩会引起产妇出现生理和心理上剧烈的应激性反应, 从而对产妇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进而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通过护患沟通, 提高了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 缓解高龄产妇的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 提高高龄产妇心理适应状态, 以健康、最佳的状态接受分娩[5]。有资料显示[6], 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可以调节产妇的心理状态, 提高产妇痛阈值, 降低产妇的焦虑、忧郁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疼痛的感知。延续性护理可以稳定产妇的情绪, 促进产妇精神处于放松状态, 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信任和被关注感觉, 积极主动的配合分娩。护理人员要主动介绍医院分娩过程中的各项设施、医生的技术和资历, 从而增强其安全感, 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因产后可能出现生理性疼痛, 可调动高龄产妇对于疼痛过于敏感状态和积极心态。告知高龄产妇在婴儿出生后早接触、早吸允, 不仅可以提高产妇感受作为母亲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同时也可以降低产后带来的疼痛感。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2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 结果表明, 延续性护理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高龄产妇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艳红.围生期健康教育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 4(2):109-111.

[2] 何育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8A):43-44.

[3] 葛玲青, 黄海燕, 虞小利, 等. 延续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5, 30(8):23-26.

[4] 丁敏芳. 初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的实践与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6):869-870.

[5] 张桂秋, 闫树英, 杨晓燕, 等.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3):293-296.

[6] 郭真真.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4):901-903.

延续性护理篇8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子宫切除术;;满意度

子宫疾病指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如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肥大、子宫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囊肿等疾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子宫切除术是针对子宫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1]。合理的延续性护理不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更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44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不同的出院护理方法,就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44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子宫肌瘤14例、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腺肌瘤7例,12例为宫颈癌,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确认符合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按照出院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22例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4±4.7)岁,观察组22例患者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1.8±5.2)岁。排除意识障碍及不签署同意书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不具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行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由护理人员进行出院指导、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等基本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安排1~2名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出院跟踪随访,出院当天根据常规方法行出院、用药及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并与家属探讨定期复查的时间[2]。其次,做好子宫全切术后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出院后药物的使用方法,对自身的日常护理,传授情绪转移方法,转移心理压力的方法等。向患者发放预防和预后手册,使患者正确了解疾病预后,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并通过教育宣传让患者了解到在性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心理护理干预:在出院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配合治疗的好处,缓解患者及其家属内心压力,多了解患者的背景、家庭情况。加强对出现负面情绪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给患者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改善患者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仔细、耐心、细心的对患者问题进行解答,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随访半年,采用女性量表(FSFI)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评分。满意度调查由患者半年后来院复查当天,给予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意: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对医院跟踪护理比较满意。不满意:对医院跟踪护理不满意,不愿意配合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研究所得数据全部收集,纳入统一表格,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n%)经?字2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228,P

2.2 两组患者FSFI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FSFI等多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当患者确诊为子宫疾病后,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尤其是在行子宫切除术后,身体上的一些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和生理变化。在加上患者受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其很难接受,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更破坏了患者的家庭和谐和幸福。就精神方面来讲,从家属、朋友、经济等多个方面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5]。合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保证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更能提高依从性,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压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91%,且观察组患者FSFI等多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延续性护理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出院后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但能提高以后,更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尉宁,陈露芳,王飞,等.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5,23(8):13-15.

[2]陈红梅,彭燕,李晓娟,等.延续性护理服务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5):34-35.

[3]林小美.全子宫切除术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对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0(29):4498-4500.

[4]张红玲,居红英.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5,13(5):408-410.

上一篇:乡镇文艺汇演的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新生儿护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