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13 02:23:24

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故事篇1

很想走进郑板桥的内心世界,可是他,却总让人琢磨不透。正如他画的竹子和兰花,时而高洁清秀,时而狂放不羁,每一笔每一枝,都有其独特的灵性。

有时候的他,顽皮的就像他画中的嫩竹叶:诙谐处更显才学,幽默中不乏机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关于他的故事才多如春笋,鲜嫩嫩地夹着几百年的文化内蕴,从他们那个时代钻到我们这个时代来。对于目不识丁又欲附庸风雅的暴发户,郑板桥不动生色地题之:竹苞堂“即“个个草包”,对于不可一世的傲慢富商及仗势欺人的权贵,他又从容挥下怪画妙讽。这一切不仅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更使我们眼中的郑板桥显得十分可爱。他虽然十分聪明,却也不免上当。比如扬州一盐商求画,他却说什么也不愿去作。盐商无奈之下,得知他喜欢吃狗肉,便定下一条“狗肉计”。郑板桥闻到肉香,很快来到一抚琴老翁的家中,只觉得院子中布置得干净整洁,老翁弹出的曲子也侍奉宁静悠远,好似天籁之音。郑板桥以为遇见了知音,就挥毫泼墨,连字带画作了好几幅。等到盐商大摆宴席邀请宾客欣赏郑板桥的字画时,他才知道上当了。如果没有听到这类故事,郑板桥便显得有些脱离世俗,高高在上,可有了这些故事传说,他就和邻家哥哥一样亲切了。

郑板桥号称“书画印三绝”,无论哪一方面,都表现出他高超的技艺。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他的诗如”和君胸次有幽兰,竹影相扶秀可餐。世上哪无荆棘刺,大人容纳百千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夷,一枝一叶总关情”等,总能融情入景,由最朴素平常的东西中透出真理来。他的印,随心所欲,尽显狂士风采。有些虽读起来十分可笑,但转念一想,却能品味出郑板桥独有的自尊与个性。如“雷婆婆同日生”、“麻丫头针线”等,有些则是他为纪念自己遇到的一些事而作的。这些印,真实记录了郑板桥的一生。还有各种闲章,字体大多收缩有致,就如画儿一般潇洒自如。他的书法(尽管我不太懂)字体劲秀,画中题款大都别出心裁,既平衡了画面,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时隔百年,每当想起郑板桥,想起他代表的众多传说故事,众多名作古画,以及他如竹般的节气,如兰般的灵气,如石般的傲气,都令我产生了想早生些年,亲自拜访他一下的遐想。然而,时光是不可逆转的,我也无权选择,那么,既然找不回当年的郑板桥,就努力使自己成为“郑板桥”吧!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初一:钟荧

郑板桥的故事篇2

话说“江南才子”袁枚与“扬州八怪”之一、著名书画家、有“郑虔三绝”之誉的郑板桥(1693-1767)是同时代的名士,两人互不相识,但郑板桥很钦慕袁枚的才华,曾说“天下虽大”,而“人才屈指不过数人”。郑板桥在山东任潍县县令时,曾听传言袁枚在金陵(今南京)病故的消息,郑板桥不禁为之“顿首痛哭不已。”

20年后(即乾隆二十八年),郑板桥与袁枚会晤于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字雅雨)举行的宴会上。郑板桥始知上了讹传的当,不禁哈哈大笑,连连拱手赞道:“国土无双袁才子,当今文人第一流。幸会!幸会!”当袁枚得知郑板桥错为自己痛哭之事,也不禁感叹不已,只是相见恨晚。于是,袁枚即席赋诗《投郑板桥明府》一首以赠。其诗云:

“郑虔三绝闻名久,相见邗江意倍欢。

遇晚共・冷双鬓短,才难不觉九州宽。

君云:‘天下虽大,人才有数’。

红桥酒影风灯乱,山左官声竹马寒。

底事误传坡老死,费君老泪竟虚弹。

有误传余死者,板桥大恸。”

赠诗中提到“闻死误抛千滴泪,论才不觉九州宽”,以抒发对尊重人才、珍惜贤士的郑板桥的仰慕之情。后来,郑板桥又赋诗《赠袁枚》。其诗云:

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未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奉赠简斋老先生正,板桥弟郑燮。

(注:见《郑板桥全集》编者注:据四川博物馆藏郑燮墨迹)

从上述可见袁枚与郑板桥两人彼此钦慕、爱才如命,意气相投,真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袁枚在江宁(今南京市)小仓山随园撰写《随园食单》时,比他年长24岁的郑板桥已经去世。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这道“随园”名肴“鸭糊涂”的制作烹调方法是:

用肥鸭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圆之块,下原汤内煨,加盐三钱,(黄)酒半斤,捶碎山药,同下锅作芡。临煨烂时再加姜末、香蕈、葱花。

郑板桥的故事篇3

认识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石柱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始于五代后蜀的孟昶。有一年春节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名词解释

对仗: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的表现力。

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简单说,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找找生活中的对联

同学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仅起着简单的装饰作用,背后可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吧!

对联故事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郑板桥听说金山寺有书画展,就独自一人去观赏。老方丈见来人衣着简朴,便对他不屑一顾,勉强招呼了一声:“坐。”然后,又吩咐小和尚:“茶。”

过了一会儿,老方丈见郑板桥仔细观赏墙上的字画,意识到他对书画有一定的研究,态度稍微变好了一些,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

方丈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惊喜万分,态度马上转变,笑着说:“请上座!”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郑板桥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方丈离去。老方丈忙请郑板桥题写对联留念。郑板桥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老方丈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旅游与对联

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中往往都有著名的对联。去过成都浏览过武侯祠的同学,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志在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去过杜甫草堂的同学,会记得这样一副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这两副对联概括地反映了诸葛亮和杜甫的生平,既生动又简练。

小练习

郑板桥的故事篇4

郑板桥,即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他的诗书画更是堪称一绝。他画的竹子瘦骨凌风,孤傲不羁,却有一种刚正不阿的铮铮铁骨,为后人所崇敬!

我下面要谈的是一曲新编小戏《告洞房》,剧中只有两个人物,男主人公就是郑板桥,女主人公就是新纳的妾――饶氏。该戏讲述的是郑板桥不惑之年续纳妻妾,不料在洞房花烛之夜,新婚妻子却将他告上一状,令郑板桥措手不及,大惊失色。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如何来把郑板桥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这就看演员自身的文化涵养和平时的基本功了。文化涵养是体现在演员理解角色和塑造角色深浅程度上,理解的越深,塑造的角色就更贴切生动,惟妙惟肖,就能把主人公的塑造的尽善尽美。

开场的画面是郑板桥趟着醉步,拉着红绸将新娘牵出来,满怀喜悦。唱词里有“不惑之年做新郎”,可以看出此时的板桥,面对着娇媚的小妾是何等心情!所以在这里的表演就要表现的略带醉意,醉眼中透出几点春风荡漾,满怀急切的心情。所以接下来有急于揭盖头,急于搂抱的动作。当板桥去抱其妾饶氏时,饶氏却急忙躲开,这里有个表演就是板桥的笑声,应该怎样笑?是哈哈哈哈……大笑?还是嘿嘿……的冷笑?二者都不是。由于男主人公是不惑之年,40不惑嘛,加上醉意朦胧,他的笑声是慢节奏的,轻声的“哈哈哈……”觉得饶氏这种行为有点可笑,附着的表演是用手中的扇子朝着饶氏的方向,慢节奏的上下指点着,边笑边摇头,心里的语言就是“你呀,你呀,都是我的妻子了,还怕什么羞?”就这一点诙谐幽默的表演,就能体现板桥的文人雅士,风流倜傥的潇洒形象!演员对每个不同角色的琢磨,应该从各个角度,综合全面的去深挖,来塑造更完美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当饶氏向板桥敬酒,而且要喝三杯时,已经略带醉意的他,得知第一杯是交杯酒时,觉得应该喝,便一饮而尽,于情于理这都得喝。饶氏敬第二杯酒时,说感谢板桥收下她这个礼物(把自己比作礼物),板桥纳闷啊:“诶!你这是什么话?小猫小狗可以算是礼物,你这么个大活人,怎么能算是个礼物啊”?前半部的问句应该稍带责备和爱惜的语气来说,我堂堂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妻子怎么能讲是个礼物呢?后面的问句是带好奇的语气来问,觉得又有点可笑,明明是个大活人,怎么是个礼物呀?当听饶氏说,板桥的门生――曹睿,为感谢板桥举荐之恩,将身为曹府的丫鬟侍女――饶氏,送与自己为妾时,板桥的表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先是醉意绵绵,春风得意,这时却无以对答,就像唱词里写的:“郑板桥花烛之夜变成了贪官受贿的人”。这时的表演应该是双眉紧促,甚是尴尬。思考着这个女人不简单,到底是要干什么?听到饶氏说贪官受贿有善恶之别时,这里我在“啊”字后面加了一句既爽朗又略带幽默讽刺的大笑。觉得此时的饶氏像个孩童,天真可爱。觉得她讲的新鲜,问她是怎样理解受贿的善恶区分的?当觉得饶氏有嘲讽自己的意思时(大人若是年年举荐,月月举荐,这收到的美妾不是与来越多吗?),这时板桥的表演应该先是忍到恼羞成怒的情绪,所以才有“拉倒吧,你!……你哪里来哪里去,这事拉倒……”“有冤有屈明日公堂到,郑板桥照样为你做主撑腰!”,这句唱词引来饶氏“大人你果然还没变,还是个青天!”。这时板桥的“嘿嘿!”是幽默可笑的语气,刚才说我是受贿,这下又说是青天,你说可笑不?

故事的高潮是郑板桥得知饶氏要在花烛洞房状告自己。这里的表演首先是一个字“你”,紧接着是一声爽朗的大笑:哈哈哈……体现出郑板桥“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坦荡胸怀。这个“你”字欲言又止,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有怒,有讥讽!毕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清进士,所以马上用一句豪爽大笑,带有嘲笑讥讽之意,开启下文,而不是愤怒力争。这段的表演应该表达康、雍、乾三朝元老的郑板桥狂傲不羁,心怀坦荡、自信为主调的情感色彩!以洒脱自如,玉树临风的姿态来美化这位诗书画的全能天才的人物形象!当板桥听到自己的门生曹睿是个贪官污吏时,一个“哦”字表达板桥的严肃、严重的浓重情感,这个“哦”字和将状纸“陈上来”的语气要厚重、急切,这样才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看到状纸,得知门生曹睿鱼肉百姓,横征暴敛的罪行时,主人公的表演我处理的是,对曹睿是咬牙切齿的愤怒!如唱词:“曹睿阿曹睿,我要让你这个坏种――云散烟消!”对自己的失察之罪感到懊悔与后怕,“板桥我失察之罪,罪不小”。而对妻子饶氏则充满敬佩与感激之情,饶氏“舍身为妾”为黎民的生死大计来举报曹睿,同时也挽救了郑板桥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复杂情感要一一表现,面面俱到,才能尽善尽美的刻画郑板桥的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光辉形象!正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故事篇5

敬廉崇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兴国安邦之源,也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应当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十·一”长假中,我利用空余时间读完了《廉洁教育读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书中一个个正直不阿的仁人志士的故事所感动,对一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所不耻。

其中《一层不染的郑板桥》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板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为了让老百姓不挨饿,他私自开仓,果然救活了许多人,但因此也被罢了官。行走时,他只雇了三头毛驴,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郑板桥便写了一首诗已表留念: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后以画竹度过了他贫寒而又颇有骨气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我们感受到兰竹的生机勃勃。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思绪万千,郑板桥是一个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明的人。记得与他同时代的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近人邓拓说:“它不止流行于当时,二百年来都一直很流行,历久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康、杨虽看不惯板桥体的“怪”,但毕竟看到了他对传统书法的革新,诚如郑燮自己所说:“蹊径一新,卓然名家。”瞧,郑板桥不但为人廉洁,画也画的颇有名气!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的廉洁之人有很多,比如,拒收礼品的、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等,他们都是那么的清廉。

廉洁是美德之一,当一个人廉洁了,他就会有一定的操守,自身的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下提高,他的处事态度也能让人们信任他,做什么都顺利多了。廉洁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含而喻了。其实廉洁也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当每一个人都大公无私地为人们付出,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时,社会风气也将逐渐改良。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培养廉洁意识,使它在你的生灵上生根、发芽,如同信仰般根深蒂固,最后绽放出美丽的奇葩,使我们的灵魂不在腐朽,使我们的精神不再空虚。

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知道,做人要光明正大,应当有骨气,不能拿着俸禄而无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读了这本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更加铭刻在我心中!

郑板桥的故事篇6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一生主要居住在扬州,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其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这其中,又以画竹的成就最为突出,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享年72岁,这在清代已经算是长寿者了。那他何以能如此高寿?其长寿秘诀又是什么呢?在郑板桥位于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大门上,有一幅由郑板桥亲手所书的对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茶”,寥寥几个字,高度概括了郑板桥以粗茶淡饭为主的日常饮食生活,而这也被视为他获得健康长寿的一大原因。

郑板桥出生于物产丰富、烹饪发达的江南水乡,但由于家境贫寒,他自小吃的就是粗茶淡饭,而且安于这种饮食习惯。他喜欢吃荠菜,并有诗句称赞这种野菜的美味:“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可以看出他对清雅鲜爽的荠菜有多么偏爱。事实上,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把素食青菜保健列为第一位的。比如他所做的诗文“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便反映了这一点。

即便是后来生活有所改善,郑板桥在饮食上也一直保持着粗茶淡饭的习惯。在给弟弟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郑板桥的饮食观主张“白菜腌菹,红盐煮豆,儒家风味孤清”,崇尚“左竿一壶酒,右竿一尾鱼,烹鱼煮酒恣谈谑”,这和他的哲学观和美学观是一脉相承的。

郑板桥还喜欢饮茶,在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有一幅他题的对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竹根煮菜根”,可以看出喝茶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茶,用的是平常古朴的瓦壶……郑板桥极富平民色彩的饮食生活也让他获得了身强体壮和健康长寿。

青州千层豆腐皮的来历

青州千层豆腐皮是山东益都的传统名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做法也不复杂:将磨好的豆浆过滤,点成豆花,再一层布、一层豆花地放入木柜内,压除水分,制成约半毫米厚的豆腐皮,最后添加调料煮制,晒干即可。青州千层豆腐皮之所以有名,还源于一个故事。

明朝成化23年,明宪宗的第7个儿子朱佑被封为衡王,在青州(现在的山东益都)建立了藩国。公元1644年,清朝的顺治皇帝带领清军入关,定都北京,衡王的第7代孙也被全家抄灭,他那些无家可归的妃子、男仆和女佣们被每人裹着一床席子进行了公开出售。

当时在益都的城南门,有一对以卖豆腐为生的母子,他们家境贫寒,尽管每天辛苦劳作,却仍然入不敷出,儿子已经年近30岁,却仍然尚未娶妻,母亲为此十分着急,听说王府的家仆被出售的消息后,便拿着东挪西凑的五两银子去买回了一裹席。可是等到母子二人打开席子一看,却傻了眼,席子里面竟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妇。儿子大失所望,心里寻思自己连一个老母都还养活不起,如果再添上一个老妇人,那可怎么办呀,马上就开始愁眉不展起来。

郑板桥的故事篇7

偶到一同志家串门,在他书房里闲聊时,无意中发现其墙上挂有一幅字:“难得糊涂”。吾并未太在意。不料,几日后在一朋友家,又看见了板桥郑燮所书的“难得糊涂”(当然是印刷品,并非真迹),端端地挂在正面墙上。吾心中似有所动,信口问道:“老弟颇欣赏郑板桥的书法?”朋友答曰:“我那两个字跟虫子爬的差不多,哪有资格和水平欣赏书法,不过赶时尚罢了。”

“郑板桥似乎并不太走红嘛?”

“老兄是真的不知还是揣着明白说糊涂!眼下,‘难得糊涂’一说挺流行。”吾一时语塞,心中有些纳闷:“糊涂”二字何时交了好运,变得堂皇起来?

糊涂一词的含义,应该说是清楚的,指不明事理,头脑、认识模糊不清或混乱颠倒。若说某人糊涂,虽不是骂,却也是不轻的指责。显然,此乃一贬义词。糊涂既为贬义,为何“难得”起来呢?吾知难得糊涂一说出自郑板桥,便找了点材料看。

“难得糊涂”是郑燮在山东淮县作知县时写的一幅字,这幅字上同时有题的几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矣。”琢磨这几行小字,联想郑板桥的人生经历,吾揣测着他写“难得糊涂”的本意。吾窃以为,郑板桥写的这幅字,有两层含义。

其一,对世事艰难的无奈感慨。其时虽值乾隆盛世,但社会矛盾重重,尤其是郑燮所处的官场,十分腐败、凶险。面对这种情势,要保持头脑清醒,伸张正义,巧妙应对,难!此乃“聪明难”。是是非非,你不找它它找你,避不开;尔虞我诈,俯拾皆是,你企图视而不见,不可能;坑坑洼洼,瞪眼尚且难躲,迷迷糊糊必然摔得头破血流。此乃“糊涂难”。眼看百姓水深火热,而硬装不见;明知是非泾渭分明,而欲浑浑沌沌;利刃加身疼痛难忍,而若浑然不觉,能不难上加难么?此乃“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是矣!如此种种,令人痛苦、愤慨而又无力改变。故长叹“难得湖涂”!郑燮一生的经历,也为此作了注脚。年届不惑中举,后中进士,得任知县。本欲清正廉明、竭心尽力,上报皇恩,下泽黎民,然到头来仍蒙屈罢官,回到卖字画为生的仕前境遇。这就难怪他感叹“难得糊涂”了!

其二,处浊世而欲自清,临艰危而图自保。既然进不得,又无力补天,不如“糊涂”一番,任它去,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求落个洁身自好,不企有福,但愿心安。不过,郑燮“糊涂”自保了吗?否,不是被罢了官么!心安了吗?非也,若已心安就不会长叹“难得糊涂”了!

吾一管之见也许不得要领,甚至大谬,但吾企图说明,郑板桥大书“难得糊涂”并非真糊涂!若真糊涂,南北不分,是非不辨,何“难”之有?正因为耳聪目明,神醒智清,而又聪明不得,方感慨“难得糊涂”!

当然,眼下诸君欣赏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究竟出于何意,吾就很难得知了。也许是欣赏郑燮独创的“六分半书”,也许有所感而发,也许玩味其中的智慧……郑燮的“难得糊涂”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就吾而言,回顾几十年风雨人生,体味板桥之叹,确也有些感触。

大事不可糊涂。郑板桥于大事何曾糊涂?若真糊涂,那他随波逐流,与人同流合污,就不会有后来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了!大事者,或涉及大是大非,或关系重大成败利弊之事矣。于今,做人做事,大事明白,既然是对人民、对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吾所识之人,就有信仰“糊涂”而丧志堕落者,或受贿,或贪污,或腐化,坠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也有朋友鉴于纪律、原则“糊涂”者,或被骗,或泄密,给事业造成大损失,同时,害人害己;还有肩负重任而于“使命”糊涂者,或使本该成功的事失败,或造成是非颠倒,或出现重大失职,痛苦悔恨不已。吾在机关工作几十年,深知干系重大,临事如履薄冰,兢兢业业,尚且出过许多差错,哪敢糊涂!大事糊涂,危矣!岂是一个容易或“难得”能了得的!

要为真理抗争。郑板桥曾为心中的正义而争,败而罢官。后卖书画为生,诗酒林泉,恣意喜怒笑骂,也不失为一种抗争,虽然充满无奈。吾等身为干部、共产党员,理应比郑板桥高出一筹,要为真理而斗争,不可在大是大非面前真糊涂、装糊涂。更何况,吾等身处改革开放的盛世,正义伸张,民主普行,人民当家作主,岂是郑燮年代所能比拟的!有什么理由去“糊涂”呢?如果说郑板桥因争而不胜、感慨“难得糊涂”尚在情理之中的话,那么,今天不为真理而斗争,去谈什么“难得糊涂”,就不是郑燮式的假糊涂,而是真糊涂了!

聪明不妨糊涂。人在有些时候,真糊涂、装糊涂,皆不失为聪明之举。不少地方和单位,三个一帮,五个一派,争争吵吵,明里暗里你一拳我一脚。若真是纲纪、正邪之争,吾等理应伸张正义。但若是那种无聊无谓的窝里斗,对之以糊涂其实是明智之举。人跟吾道张家长李家短,吾傻呵呵全然不明其意;人要吾助此攻彼,吾浑浑然环顾左右而言他;人言东,吾望西,人指北,吾顾南……如此不仅仅明哲保身,以免卷入是非旋窝而不可自拔,还可促进和谐。若大家都不去理睬,窝里斗的市场就会缩小。众人不跟风,则风难大;风不大,浪也难高了。

人不可活得太精。糊涂太多自然不好。然吾以为,人若没有一点糊涂,也未必就好;有些情况下,犯点糊涂,甚至不失为一种美德。许多人做事,苟利国家生死也,不因祸福避趋之,不讲“投入产出”,似乎有点“糊涂”。有人见困苦者便慨然伸手,对朋友慷慨解囊,扶危济困而“善不思报”。有人记住了“别人给的一个馒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忘了“别人给的一个馒头”,以德报怨。看上去这些人有点“糊涂”,然为众人所尊敬、钦佩。反之,有人十分精明,扳着指头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瞪大双眼争执你多我少。然到头来往往因小失大。能说是真聪明么?这样的人,则应该难得有点糊涂!

争而不得,退而糊涂以求心安,吾以为然。虽然事在人为,但也并非一切均可为人力所左右。自然界之事是如此,比自然界复杂得多的社会之事,更莫能外。吾以为,凡事当尽力而为;尽力而不成,则不必怨天尤人,非不为也,力不及也。郑板桥争而不胜,不钻牛角尖,更不“跳楼上吊”,而是“放一着,退一步”,以求“当下心安”。吾以为此乃一种看似糊涂的聪明之举。若反其道而行之,那则是真糊涂了!

天下之事,千千万万,孰是孰非,有几多能说得清楚?天下之人,万万千千,孰聪明孰糊涂,有几多可道得明白?吾以为,就常人而言,聪明与糊涂,有几分类似清醒与沉睡。人不可长醒不睡,长醒不睡能支撑几时?人亦不可长睡不醒,长睡不醒与僵尸何异?

郑板桥的故事篇8

公元1742年的山东,仲春。料峭的冷风仍然刺骨,平展展的大片麦田间已有细细的青草芽儿窜了出来,寒冷中带着温润的气息,使田野中弥漫着春天的水气,黄土大道的两边,光秃秃的杨树枝杈似乎在水气中舒展了枝条,透出一股迎春的生气来。

黄土大道中间,走着一乘小轿子,轿子很普通,榆木料子,红漆变成了褐色,轿杠褐红发亮,两个抬轿汉子肩间的横杠是一块竹板,已磨成了金黄色。从抬轿汉子轻松的步伐可知,轿中坐着的人并不重,跟着轿子的是一个骑着一匹毛驴的中年人,大约五十出头的年纪,脸色皮黄中泛着暗青,是不大见阳光的那种肤色。时近正午,远处的三两处小村落已露炊烟。小轿中人跺了跺踏板:“停一下。”轿子放下地,轿帘一掀,从里面走出一个高瘦的中年人来。藏青色的长衫和青紫色的布格子夹袄,裹在瘦骨磷峋的平板身材上,倒也显出几分精神劲来。光亮的大额头后,倒挂的长辫子已变得花白而无光泽。瘦长脸上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着光亮,显出此人的思维还相当的灵活,上唇留着的一撮黑胡髭,明显比颔下的那撮山羊胡子来得粗硬。他穿着黑布鞋的长脚跨出轿杠,举目四顾了一番,回头对已跳下驴子的中年人道:“郑八,你说我们走了那么长的路,怎么就遇不上几个人呢?”

郑八道:“也许是天阴寒冷,出来的人少吧。”

“这大正午的了,行人稀少,我看多半是兜里没钱,不敢出来的缘故吧。”中年人脸上浮起一丝冷笑:“我早就听人说,我这次要到的范县,是个穷县,我们的上一任呵,胆子不小,还刮了不少银子,是不是这里百姓的口袋都让他掏光了,没钱怎么出门呵。”

“老爷。”

“你怎么又叫老爷,我不是说过了吗?你是从老家来的人,我们是一家子。”

“哎,先生,你看我,哎,老是记性不好。”郑八堆着笑;“先生呵,现在的官,那个说得清呀,你看我们一路过来,也碰上了几拔子上任和御任的,哪一拔子不比我们强呵,箱子、车子、轿子、人子都一大串的。”

“怎么凑出个人子来?哼,怎么拿我跟他们比,我是‘扬州八怪’,他们是吗?我的画、字能卖钱,他们能吗?我抖抖手腕都比他们强。”中年人不屑地转了一下身,昂脸看着远方的天空。

“那当然,先生自是名头响,只是这名头是书呀画的,清高是清高了,只是辛苦一天,能得几个钱?人家箱子里的一块银子……”

“哎哎,肚子饿了,拿馒头出来,吃饭了,他们两个伙计也一起吃。”

四人吃了午饭,又一路走来,路边的村庄渐多,路上还逐渐有了行人,范县县城已经在望了。

四人进得城来,不识路途,郑八已抢在头里,一路打听着,向县衙而来。

到了县衙,停下轿子。行人见来了官轿,陆续围上了几个看热闹的人,中年人从轿子中出来,举头看那衙门,虽不高大,但也颇有气势,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用的是质地很不错的白麻花花岗岩料凿成,台阶上的石料,亦是花岗岩长条石,只是那个响鼓,架子和周边的红漆早已剥落,变得斑驳陆离。鼓面除了中间一团朦胧的暗白,周边都是褐黑色,显见很久没人敲过。四周的砖墙看上去都已陈旧不堪。一扇半褐色大门也紧紧闭着,透着一股冷寂的气氛。

中年人正待往衙门中走去,忽听得旁边有几个年轻人在用本地话不冷不热地议论着。

“走了个肥的,来了个瘦的,难养得肥呵。”

“这个人来得这样寒酸,还不是做给我们老百姓看的,要我们可怜可怜他。”

“上次来的那个下轿来也是抱拳作揖的,听说走时天不亮就溜了,东西太多……”

中年人听到这些议论没个完,气愤地一拂袖子,转身踏上了台阶。

郑八拿着公文,已拍开衙门,往里通知差役们。几个差役懒洋洋地走出来,站在门两边,迎接这位新来的七品县令。

这位县令看到这几个差役的模样,心中更恼,对这几人的哈腰请安理也不理,径直走到大堂上,一看那案台和太师椅,也积了不少灰尘,那眉头皱得更深,郑八抢在头里,用袖子拂拭着椅子。

中年人不待拭净,早已一屁股坐上去,随手拿起惊堂木一拍,几个差役一激凌,都张大了眼望着他。

“本官郑板桥,今天来到范县,憋了一肚子的晦气。进了这个衙门,更觉秽气冲天,你们几个,”他指着几个差役:“马上给我将这官署四壁凿几个大洞,放一放这里的秽气。”

几个差役傻了眼,都面面相觑,最后都愣看着郑八。

郑八走向前去,附着郑板桥耳边问:“啥事?”

“哼,秽气满衙,怎么能坐得下来?”抬手一指几个差役:“还不快去动手。”

郑八见郑板桥的倔劲上来,赶忙挥手叫差役们赶快动手。

众差役不敢再多问,赶快忙活起来。

四面墙壁很快被撞出了四个大洞,那城中百姓,都围过来观看,并都想一睹这古怪县令的面目。

郑板桥看到衙门前人头攒动,干脆站起来,走到衙门台阶上,大声道:“前任贪酷,本官今天放一放他的秽气,如果本官到任后,也一样贪酷,你们就拆了这墙壁。”说完,转身走回衙门中,身后,众人哄声大笑,内中有人叫道:“郑板桥,名不虚传呵。”

“扬州八怪,真的古怪。”

(二)

任范县县令的郑板桥,这一年已经49岁。他的诗、书、画号称当时三绝,名气已经很大。特别在江苏扬州一带,提起郑板桥,无人不晓。清代的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对郑板桥的三绝作过评价:“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气、曰意、曰真趣。”将郑板桥的画排第一,主要是郑板桥以画兰竹出名,且一生喜爱兰竹,民间传说有:“板桥无竹不入居”的说法,其堂前屋后,皆种兰竹,以竹寓意其性格志向。郑板桥画兰竹以表其个性的高尚处,还在于其为平民服务的思想,他在评价前代画家时说过:“若王摩诘(维)赵子昂(孟)辈,不过唐、元两画师耳!试看其生平诗文,曾有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之人也。”其所画兰竹之画,实是其一生不随人俯仰,落拓不羁的性格体现。

其二为诗,诗写得好的文人很多,但郑板桥的诗极具个性和哲理,特别是他的题画诗,很合乎寓意教化的一路,如他的题《墨竹图》诗:“不过数竿竹,满纸俱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阙。”

其三为书法,如果从郑板桥书法在书法史中的地位来说,其最有成就的,应该算书法才对。原因是他的“六分半”书,只有郑氏一家,别无分店,独此一家而又为社会认可的,就是个人的艺术绝活。大艺术家就是这样产生的。

郑板桥的书法一般人可能认为他是自创,实际上也是从古法出。

我们可以看一看郑板桥书法成就的过程。郑板桥生活的时代,正是乾隆时代,其时书风从乾隆皇帝到一般士子,多为馆阁书体,学帖多从二王、董其昌、赵孟之法化出,实用性多于艺术性,书风较甜腻。“扬州八怪”的产生,正是一群不满于现状的自创书画家寻求变革出路的一种社会艺术现象。这些书家年轻时都受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后来金石、碑版书风的兴起,这一拨人也积极的投入其中,在帖学基础与碑学的结合中化出了个人的独特书风。

郑板桥的帖学特别推崇北宋的黄山谷和明代的徐渭,两人奇肆书风对其影响十分之大。后来又受《瘗鹤铭》碑的影响,亦是古拙奇峭一路。再加上其多画兰竹的笔法已成定格的手形。其书画之间的用笔互渗十分明显,所以各种奇特书风的影响,加上郑板桥个性上的独立特行,使他在书风变革中独创成了一种将隶书、篆书、行书、楷书,还有画兰竹笔法融汇在一起的奇特结字和书体,自己命名为“六分半书”。其章法则追求一种“乱石铺街”恣肆不拘的风格。所以观其书法,犹如有观画之感,颇具“波磔奇古形翩翩”,将篆、隶、楷的古滞变成一种活泼多姿的起落成趣的“郑板桥体”。其书体的成功,为清代中期呆板的书坛带来了一种活泼的生气。其在书法史上的艺术价值也充分的体现出来。清代的蒋心余有诗赞其书法:“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志,常人尽笑板桥怪。”自成一家是郑板桥之怪,而生活中的怪和书画技法上的怪,才能合成一种出众的怪。

话说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作了五年的县令,五年中以他的怪气,将县令出门呼衙喝道之类的礼仪通通废去,自己常常着微服,穿草鞋,到乡下民间与农民谈话聊天,正所谓“陇上闲眼看耦耕”。兴致一来,即作诗画画写字,其诗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农民以这县令为勤廉之官,但上司指责其:“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这实不相宜,就是对上司照顾不周,“大府来相问”,都不见这位县令的踪影。这位不相宜的县令,自然不会有升迁之机会。做了五年县令的郑板桥,一纸公文,又将他调任到更加穷困多灾的山东潍县任县令。

郑板桥拖着更加清瞿的老身板,顶着更加花白稀疏了的长辫子,又坐上了赴任时坐的小轿子,这回驼背了的郑八骑的是一匹耳短毛长的老白马,原野空旷,秋风萧瑟,一行四人孑孑在黄土大道中,构成了一幅“古道西风瘦马”的古图画……

潍县之任,真是难为了这位书画怪杰,一到任上,只是一个“旱”字,那沃野千里,连年枯焦,那靠地上庄稼充饥的万千百姓,呼饥号寒之声,惨不忍睹。那黄土大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逃荒百姓。郑县令面对此情此景,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真是“怕听人呼父母名”,而父母之官,为百姓受煎受熬,亦是天理。郑县令执起兰竹笔,展开粗宣纸,掷字如乱石铺街,上书州府,上书朝廷,申明县境灾重,请求开官仓赈济灾民,解境内苍生于倒悬。

十万火急的县报送上去,却许久没有回音,郑板桥急得没法,那边差役们却又报来,路途中逃荒百姓倒毙者日众,收尸掩埋都成了问题。

一日,郑板桥正在衙斋中急得团团转,却看见一个急急奔进来的差役附耳在郑八耳旁嘀咕。郑板桥看那神情诡秘的样子,喝道:“什么事?快快讲来。”

差役哼哼哈哈的吱唔着。

郑八只得上前道:“这两天,差役们下去张罗收埋饿殍之事,发现有人割食死尸之肉,怕大人发怒,所以不敢声张。”

郑板桥倒吸一口冷气,晦暗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凝神片刻,口中缓重地道:“把官仓钥匙拿来,开仓放粮。”

郑八闻言,脸色大变,劝道:“上头没有批准,这……这可是不敢呀,还是再往上报,请求文书吧。”

郑板桥道:“我是开仓赈灾,让灾民立下借据,来年偿还。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遗,我任之。”(此历史中的郑板桥之语也)

差役们见县令态度坚决,已知劝阻无效,只得坚决执行。申饬乡间,开官仓发谷,令饥民画押领券发借。一时全县灾民,欢呼相告,尽赞官府活民之德。

那知第二年,却又是大水之灾,许多田亩又是颗粒无收,急瘦了的郑板桥又急得跺脚挠头。去年的谷仓虽然想尽千方百计来填补空缺,但今年之灾比去年更甚,而灾民去年画押借贷的粮券还在手中,如果再开仓借粮,百姓也难以还得清,其结果日后必会殃及百姓。郑板桥思来想去,几天几夜茶饭不思,寝夜难眠,终于还是被他想出了一套办法。

办法之一,是大灾之年,修理城墙,招募灾民上工,不论男女老少,出工就可食粥。

办法之二,是大灾之年兴修水利,凿池储水,亦是招募灾民,出工食粥。

办法之三,是封存商贾积粟,责成其限价平粜粮食,不得谋取暴利,以便灾民购粮活命。

办法之四,是以县衙之名布告乡里,饬令邑中大户将家中所藏余粮拿出部分设置粥厂,施济灾民。

此四条办法一出,灾民大多有了活命之途,但郑板桥所为,皆是自己擅自决定之事,责任也是自己要背起来的。郑板桥思忖着后果,上司的严饬是定然少不了的,这县令之位保不保得住,也很难说了,这位倔强的县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令将灾民的借据也一把火烧了,作为抵顶工役的代价。灾民见状,自是欢呼相告,但也为这位敢于担当的倔强县令捏一把汗。

(三)

郑板桥的所作所为传到州府衙门,上司自然是大感震惊,将郑板桥骂得狗血淋头,当地豪绅大户也乘机大肆攻击郑板桥,这位郑县令自忖已无立足之可能,暗暗做了收拾行装的准备。每日里只在衙斋中画兰竹,写书法来排解心中愤闷。一日,夜不能寝,不禁披衣而起,展纸磨墨,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并在大字下写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幅书法现还保存于潍县的“十笏园”中,专供后人揣摸和体会,那书法中传出来的时代信息,让人思忖起是非不明、黑白颠倒的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想装糊涂的郑板桥还是装不成,以他耿直的性格和处世态度,在官场中实难混得下去。对郑板桥放赈灾民之事,因灾情不减,上司也怕激起民变,暂时不敢对郑板桥怎样,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将郑板桥罢官免职,将其逐出了官场。

上一篇:银行服务心得范文 下一篇:绩效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