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14:34:13

青铜器论文

青铜器论文篇1

20世纪中国青铜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分期断代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日臻成熟,这一点在西周青铜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西周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研究,可以追溯至北宋时期。但断论与方法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则发生在20世纪。20世纪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在整个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世纪西周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方法

20世纪西周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金文学的理论与方法,另一种是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

金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以郭沫若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出版。他在充分发挥铭文研究长处的同时,兼顾形制与纹饰的特点,避免了单纯依据铭文的偏颇,使“标准器断代法”脱颖而出,从而把20世纪的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置于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对日后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40—50年代,考古学家陈梦家在中国和欧美诸国考察了众多的西周青铜器。与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相比,陈梦家的《西周铜器断代》在形制、纹饰、铭文的研究方面有了新内容。在标准器断代法的基础上,陈梦家提出了标准器组断代法,使西周青铜器的断代研究逐渐细致化。

1962年,文字学家唐兰在《考古学报》发表长文《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系统阐述了他的“康宫”原则,即凡是铭文中出现“康宫”字样的器物,必制作于西周康王之后,这是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新论断。虽然学界对这一论断还有争议,但它的提出有助于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的深入。

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以田野考古发掘的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器物的形制、纹饰及其他考古现象来进行断代研究,选取考古发掘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器群作为各个时代的界标,并依此来推论其他铜器群的年代。这方面的代表作是考古学家郭宝钧的《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该书“西周铜器群”一章中,作者将西安市长安区普渡村器群作为西周中期的标准器群,从而将西周青铜器划分为前后两期。

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论著还有李丰的《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一文。作者依据形制、纹饰、组合关系等因素,将137座墓葬出土的铜器分为6期,用类型学的方法理出铜器变化的脉络,并用与之共存的陶器群来检验,方法科学可靠。卢连成、胡智生的《宝鸡·国墓地》一书的附录一《陕西地区西周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青铜礼器》也有同工异曲之妙。此外比较重要的著作还有日本学者樋口隆康的《西周铜器之研究》等。

在20世纪的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史上,学者们并非各自孤立使用金文学或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而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1999年出版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可视为金文学和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正是这种结合,使该书大获好评。可以说,这两种方法的自我完善与相互结合开辟了20世纪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新天地。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之所以能蓬勃开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理论与方法。而工程进展过程,又是对西周青铜器断论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总结和升华。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研究西周青铜器断代问题时,有几点方法与经验值得重视。

1.引入考古学与测年技术,从具有典型意义的遗址、墓葬中提取系列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从而为推定西周的年代范围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证据。

2.结合传世文献与金文资料,对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进行现代天文计算,以推定其年代,构建金文历谱。首先,对西周历法资料进行梳理,形成基本看法。其次,对年、月、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63件铜器进行甄别,大致推定其所处的王世。再次,研究吴虎鼎、晋侯苏鼎、虎簋盖、鲜簋、静方鼎等7个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这7个支点既是构成金文历谱的重要元素,也可以用来检验金文历谱是否合理。然后,对金文中出现的月相语词所在的时段作出判断。最后,依据以上条件构建金文历谱,再与碳14年代测定参照,排出西周王年表。工程推定西周时期始于公元前1046年,终于公元前771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研究西周青铜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与技术无疑是正确的。工程涉及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方方面面,既是对20世纪西周青铜器研究的总结,又留给我们很多未决的问题。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正确评价20世纪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的成果,以及今后进一步科学地展开西周青铜器的断代工作,都有重要的启示。

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的具体方法

关于西周青铜器的断代方法,还可归纳为以下十种:形制断代法、纹饰断代法、字形书体断代法、语词断代法、特殊事件断代法、历日排谱法、人物系联法、王号断代法、组合关系断代法、铸造工艺断代法。其中一部分是金文学的断代方法,一部分是考古学的断代方法。

实际上,每位学者在断代时,都是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愈是能熟练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其断代结论就愈加准确。20世纪的西周青铜器断代,是从综合运用的技巧不够熟练到熟练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当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件铜器断代时,可能会产生这种现象:从形制出发的断代结论可能与从纹饰或铭文出发的断代结论并不一致。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对我们断论与方法的掌握以及材料的总括驾驭能力的一种考验。

综上所论,20世纪西周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研究,是由粗浅到细致的渐进过程,具体表现为愈来愈强调考古层位学、类型学在分期断代中的作用,愈来愈强调从形制、纹饰、铭文、组合关系、铸造工艺等方面综合研究的必要性,愈来愈强调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

阅读链接

青铜器论文篇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教学《青铜铸造一枝独秀》时,我首先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青铜器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要求他们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我根据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制作出一套青铜扑克牌学具,指导学生利用学具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

课上我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先提出一系列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运用了猜一猜、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分类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青铜器的认识层层深入,感受到了我们祖先在青铜铸造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单元就是根据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古老的民族”这一单元主要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介绍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本课则侧重从物质文化方面,以青铜铸造为载体来介绍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劳动人民在青铜铸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教材中,《青铜铸造一枝独秀》一课对青铜和青铜时代作了简单的介绍,呈献了3件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第一件伯矩鬲是一件食器,它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造型古朴华丽,器内有铭文。通过认识伯矩鬲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青铜器造型的优美、蕴含的历史信息,还可以藉此了解北京的地域特色,这便于学生以后的参观实践。第二件曾侯乙编钟是青铜乐器当中的珍品,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却依然能够演奏乐曲,体现出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第三件人面铜钺是一件武器,同时它也是权力的象征。教材还呈现了一则学生的参观日记,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我结合课程的核心价值,从两个角度重新对教材进行了解读。一个是青铜器的基本情况,包括什么是青铜、青铜时代,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另一个是从青铜器的三种价值进行分析:通过欣赏青铜器精美的造型,感受其艺术价值;通过了解世界领先的青铜铸造技术,感受青铜器中所蕴含的科学价值;通过了解青铜器铭文中所蕴含的信息,知道青铜器具有证史和补史的作用,感受青铜器的历史价值。这样,本课以青铜器的三种价值来说明我国是一个古老智慧的民族这一核心主旨就能够充分地发掘出来了。为更好地挖掘出这个点,我把教材中的人面铜钺换成了知名度极高的越王勾践剑。因为教材和网上关于人面铜钺的介绍很少,而越王勾践剑在铸造过程中运用的复合金属工艺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通过这种世界领先技术的介绍,更加有利于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有利于凸显课程的核心。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掌握学生的情况,我在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学生对这些内容很陌生,知之甚少,但是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对古代青铜器的种类、用途、铸造工艺等怀有好奇心。

(2)对于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缺少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在生活中很少关注,不会欣赏。

三、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青铜器精美的造型、领先世界的技术、高超的工艺以及铭文中蕴藏的信息,从而对祖国的青铜文化产生兴趣,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逐步树立珍视、热爱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识。(教学难点)

能力:初步学习分类、对比、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提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知道青铜和青铜时代,初步了解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教学重点)

四、教学过程

1.走近青铜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揭示主题,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1)教师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传统文化的画面,并定格在击缶的节目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画面上正在敲击的是什么乐器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乐器,青铜器也像四大发明一样是我们古老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去感受一下青铜铸造的魅力。(板书:青铜铸造)

(4)提出问题:关于青铜和青铜时代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5)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明确,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学生可能会提:青铜器都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什么样的青铜器?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从什么是青铜和青铜时代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探秘青铜器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探究活动,了解青铜的基本情况,感受青铜器的三个价值。在每一次探究活动后进行学法指导,通过总结分类、对比、典型案例分析这三种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探:青铜的基本情况

查一查

(1)教师让学生从教材64页和65页中查找什么是青铜和青铜时代。

(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预设:在学习青铜熔点低、硬度高这些特点时,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是在和铜进行比较,也就不容易体会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适时地进行提问。

(3)教师提出问题: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是和什么金属相比?

(4)学生回答(铁)。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首先说明不是和铁相比,因为当时还有发现和使用铁。青铜没有被发现、使用之前,人们是使用铜和石头来制造工具,因此青铜的熔点低、硬度高是和铜相比较的结果。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利用青铜制造工具与用石头和铜制造工具的区别,使学生体会青铜广泛使用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猜一猜、分一分

设计意图:活动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猜一猜和分一分这两个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我国青铜器具有种类多、用途广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分类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

(1)教师依次出示饕餮纹铜鼓、曾侯乙铜冰鉴、三联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它们的形状猜一猜它们的用途。之后继续让学生猜一猜这些青铜器的功能与现代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功能相似,并出示与这些青铜器功能相似的现代物品图片(现代的鼓、冰箱、微波炉、蒸锅)。

预设:教师注意对学生合理的推测进行表扬,同时注意通过这些青铜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教师让学生借助青铜器扑克在小组内玩一玩、猜一猜,再让他们根据提示,对学具上面的青铜器进行分类。(每小组可以分到5至7张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图片)

(3)学生介绍分类结果。

(4)教师出示学生的分类结果,让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是怎样得出的?

(5)学生介绍是通过分类的方法得出的种类多、用途广的结论。

(6)教师板书:种类多、用途广;分类方法

二探:铸造工艺和技术

越王勾践剑的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越王勾践剑的铸造工艺,并把我国古代运用复合金属工艺的时间与国外运用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而感受我国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的历史地位。

(1)教师出示越王勾践的图片,告诉学生它的主人是成语故事“卧薪尝胆”中的一个,请学生猜一猜它的主人是谁?

(2)学生猜测。

(3)教师结合年代尺,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剑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同时提出问题:这把宝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同学们猜想一下它出土时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猜锈迹斑斑,也可能会猜非常锋利。可用“让我们看一段越王勾践剑出土时的视频,验证一下是不是像同学们猜想的那样”进行过渡。

(4)学生观看视频。

(5)教师提出问题:原想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应是锈迹斑斑,可没想到锋利无比,不禁使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它如此锋利”。

(6)播放越王勾践剑锋利原因的视频。

(7)让学生结合视频回答锋利的原因。

(8)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进行小结:复合金属工艺的运用使得它锋利无比,而这项技术我国比国外早了两千多年,说明我们的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板书:技术领先)

曾侯乙编钟的设计意图:从欣赏编钟演奏的乐曲“茉莉花”引出对编钟演奏效果的认识,再通过结合年代尺把编钟和现代钢琴制造时间、演奏效果进行对比、猜想复制全套编钟所用的时间等环节,使学生体会曾侯乙编钟铸造工艺的高超。

(1)教师播放编钟演奏的乐曲“茉莉花”,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2)教师提出问题:刚才大家听到的曲子是北京奥运颁奖曲――茉莉花,在编排这首曲子时用到了一件两千多前的青铜乐器,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3)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并让学生结合教材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一下编钟。

(5)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提出问题:编钟的出土为什么轰动了世界?

(6)教师介绍:编钟轰动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演奏效果。询问学生:你认为现代乐器中的什么乐器演奏效果比较好?

(7)学生回答钢琴(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说,专家认为现代乐器中演奏效果最好的是钢琴)。

(8)教师出示年代尺及钢琴和编钟演奏效果的对比资料,并让学生阅读,说一说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9)学生阅读资料,谈自己的感受:两者的效果相似,年代相距很远,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

(10)教师小结并提出问题:两千多年前能够达到这种演奏效果的乐器,在全世界是不多见的,因此国家规定不准再对编钟进行敲击,编钟这美妙的声音我们将无法欣赏到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11)学生介绍自己的办法:复制、录音。(教师注意对学生合理的设想给予肯定和表扬)

(1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复制全套编钟需要多长时间?

(13)教师播放复制编钟的视频资料,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4)教师进行小结:我们以为复制两千多前的编钟,也就一两个月或者一二两年便可完成,没想到却用了7年的时间,这足以看出我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板书:工艺高超)

(1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青铜器的技术领先和工艺高超这两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梳理出对比学习方法的应用。(板书:对比)

三探:青铜造型和铭文

意图:通过分析三件青铜器上铭文的作用,感受青铜器铭文当中藏有的历史信息,再通过认识伯矩鬲上精美的浮雕牛头体会青铜器的造型美。

(1)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件青铜器?

(2)学生回答: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出示剑和编钟的图片)

(3)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我国出土的宝剑有很多,出土的编钟也不只这一件,专家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确定这两件青铜器的身份的呢?

(4)学生思考原因。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出示两件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进行引导。

(5)教师讲解青铜器上铭文的作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叫铭文,正是有了这些铭文以及对铭文的正确解读,才使得我们确定了这些青铜器的身份。古人认为青铜很坚固,铭文可以流传千古,因此每逢重大事件,都会铸造一些青铜器,并在上面用铭文进行记录。过了几千年,这些铭文就成了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在青铜器的铭文中还隐藏着历史信息。(板书:藏信息)

(6)找一找:教师出示伯矩鬲的图片,让学生阅读教材64页,寻找伯矩鬲的铭文中蕴藏的历史信息。

(7)请学生作介绍。

(8)教师小结:正是对这十五字铭文的解读,解决了一个学术界关于北京建城史的争论。结合年代尺讲解伯矩鬲铭文,说明为什么它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9)看一看:出示3件青铜器工艺品,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它们的造型和纹饰,感受青铜器造型的精美。

(10)教师进行小结: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但种类多、用途广、铸造技术领先、工艺高超,而且造型优美。(板书:造型美)

3.感悟青铜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学习感受、欣赏有关青铜器的视频,再次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愿望。

(1)说一说:组织学生说一说――哪件青铜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你想对青铜器的铸造者说些什么?

(2)学生介绍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青铜器及原因。

(3)教师小结:通过这些青铜器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和智慧。(板书:古老智慧)在青铜时代我们的祖先铸造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无论是种类和用途,还是工艺和造型,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板书:一枝独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一一认识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走进首都博物馆亲自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青铜铸造的魅力,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去感受青铜时代的辉煌。

(4)看一看:播放首都博物馆青铜器的图文介绍视频。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主要以课堂上教师言语评价为主,通过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评价角度而言,主要是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在让学生根据青铜器的样子猜用途时,学生猜出了饕餮纹铜鼓;通过追问是怎样猜出的,学生说出它与现在用的鼓样子差不多。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这种认真观察和比较的思维给予肯定。

六、教学设计的构思特点

我觉得一节好课就是一顿精神大餐,要色、香、味俱佳,让人胃口大开,产生想吃的愿望。不仅要想吃,还要好吃,最终还要达到吃好的目的,即营养丰富。我就围绕这个“吃”字谈谈自己的创新。

1.兴趣贯穿始终――想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活动。如在课的导入部分利用具有震撼力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青铜器的学习兴趣;每个教学环节中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总结的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地域特点,搜集博物馆的青铜器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课下走进博物馆进行实践探究的愿望。

2.方法灵活多样――爱吃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以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并将体验、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融为一体,体现一法为主、多法融合的特点,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探究千年不锈之谜、运用文本自主学习等。

3.目标和谐统一――好吃

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青铜铸造一枝独秀》点评

这节课是“古老的民族”单元中的主题二《青铜时代的辉煌》中的第一小主题“青铜铸造一枝独秀”。本课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讲是有困难的。其一是与他们的生活相距遥远,青铜器早已退出今天人们的生活领域,大多成为文物,再见它只能在博物馆的文物展览中或是艺术欣赏品里面。其二青铜器的名称多是古汉字,即使是大学生、成年人也很难识别其中的一些汉字,更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其三就是教师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薛老师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第一,教学目标设定上,层次清晰、目标明确。薛老师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通过游戏、故事等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在青铜冶炼技术上取得的成就,知道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②通过搜集和调查青铜器的图片和资料,提高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历史的一些方法;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已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薛老师教学目标意识很强,在这节课上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体会什么,心中有数,对教学难点、重点、关键,了如指掌,教学思路、教学环节胸有成竹,也说明教师备课十分充分。

第二,对教材的处理上把握准,吃得透,用得活。《青铜时代的辉煌》安排了两个小的主题即“青铜铸造一支独秀”和“手工艺异彩纷呈”。重点内容是前一小主题。教师为突出本主题的重点内容,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有所取舍,例如让学生通过三件典型的青铜器来认识青铜器的铸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除了教材呈现的伯矩鬲、曾侯乙编钟外,补充了越王勾践剑,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已经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这样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同时商朝铜钺则不再介绍。教师重新组织和处理教材,不仅体现了课程理念,还使教材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既灵活运用了教材,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第三,在课堂结构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从29届奥运会开幕式编钟演奏的悠扬乐曲导入,把学生带到两千年前,然后通过给青铜器看图分类、对三件著名青铜器的介绍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青铜器的特点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冶炼技术和非凡的智慧。尽管其中的史料十分丰富,但是凡是与主题无关内容决不过多涉及,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课堂内容安排得详略得当,衔接过渡自然,课堂教学脉络清晰,主线鲜明。

第四,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采用值得借鉴。①注重把历史事物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29届奥运会刚刚过去不久,学生记忆犹新,从这里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②自制学具,引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自制了青铜器扑克牌,每张牌上面除了有图片外,还有这件青铜器的名称(生僻字注有汉语拼音)、年代、类别、使用的说明。学生通过这件学具,不仅认识了54件青铜器,而且在分类中了解到我国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读掌握了一批古汉字。例如“三联”(yǎn),可能很多成人都不一定读得上来。生僻字多也是本主题教学的难点之一。③巧用年代尺,明确概念。青铜器铸造鼎盛于商周时期,为了让学生明确青铜时代的时间概念,教师利用年代尺,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青铜时代的时间。尽管人教版教材不涉及相关的概念,但是一些相关的名词概念也应该让学生理解。例如教材中提到青铜文化,从哪几个方面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青铜文化,需要教师研究。我感到薛老师这节课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实践经验。④教学资源丰富。无论是视频资料、文本资料还是图片,都体现了选材得当、针对性强的特点。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的复制过程两段视频的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图片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通过创设情景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激活了他们头脑中潜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⑤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最后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出分类、对比、典型分析等方法。这种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十分值得学习。

这节课学法和教法融为一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引导、铺路、搭桥,教法为学法服务。教师有目的地去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加以体验,尤其是曾侯乙编钟的复制过程,这段视频生动形象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薛老师用现代人的研究凸显历史中的人物,就好像古代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站在了学生的面前,与之展开对视。在这种对视中,学生的生命在与“历史人”融合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教师上这类课,很容易成为一节欣赏课,但是薛老师不仅让学生欣赏青铜器,还启发学生看到青铜器背后人民的非凡创造力,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最终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标。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特色突出,学生思维活跃,情感饱满,学习热情,体现出很好的教学效果。

青铜器论文篇3

关键词:成因;功能;演变;纹饰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一、青铜器的礼学成因

中国古代青铜器与其他古文明的青铜器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其区别于其他古文明青铜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更多地不是以工具的形式出现并用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而是用以制造青铜礼器而在当时社会精神文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青铜器作为新兴的高端技术产品,必为当时全社会尤其社会上层的普遍新奇和珍视。青铜器伴随着早期国家的确立而出现,自然就成为王权的象征。传说夏鼎历商而周,每当王朝改易,鼎便移于新主。

第二,同陶器一样,青铜器是人类采取物质文化的制造手段生产出来的,因此可以随意赋形,根据人们特定的功用需求制成一定形状样式,这与玉石等天然产物有所不同。

第三,取决于青铜器本身的基本特性或功用性质。 “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当然,青铜器之所以被历史性地选择为重要礼器,最终还是在于“礼”,在于礼的特质及其规定性。礼生于分别,成之文明,礼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古(吉)礼分两大系统,即以天地为主要礼拜对象的天道自然系统和以氏族先王为礼拜对象的人道祖先系统。由礼拜对象及其行礼方式的不同导致所使用的礼器的不同,天道系统的礼器,即沟通天人的媒介主要是玉、帛及少量所谓“牲弧薄H说老低车睦衿髟蛑饕是牺牲、酒醴、黍稷及其特定盛具。青铜器便是人道之礼中担当最为固定、显赫而重要之角色的礼器。而由于青铜器之铸造需要相对大规模的社会协作,且材质新奇,工艺要求高、造型卓硕、纹饰更具内涵,又不像其他礼器那样具有明显的消耗性,因此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礼器系统中最显要的构成。其中居牺牲之盛首位的鼎则尤其突出和显赫,于是理所当然地受到更特别的关注,进而被赋予了更多和更特殊的意义,其地位自然日益提升而最终成为所谓国家之重器。这一点也正印证了礼的基本发展规律和根本属性,即“礼者,人之所履也”,“人道之极也。”

二、青铜器的礼学功能

功能决定类别。分类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也是古代文物研究的基础环节,而此研究又当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社会历史功能的把握的基础上,否则任何形式的分类的意义终将大打折扣。

基于对青铜器特定的社会功能的认识,我们把中国古代青铜器分为如下五大类。

(一)礼盛

礼盛即古代文献所专称之“器”或所谓“宗庙之器”、“祭器”、“庸器”、“宗彝”。可以“尊彝”概称之。以其实物之不同分为四小类:“1.牺牲之盛,即鼎、豆、鬲之属;2.黍稷之盛,即簋、、敦之属;3.酒醴之盛,即爵、小Ⅴ、之属;4.盥沐之盛,即典礼时参祭者盥沐洁身以示虔诚之所用盘、B、监之属。”

(二)乐器

乐器即典礼时所用以迎神,以隆其盛,以营造和谐之气氛者,亦即文献所谓所以“见情”者,包括钟、铙、铎、钲等。

(三)仪仗器

仪仗器即典礼时参祭者和侍卫者所执或所乘,包括X、戚、矛、戈之类以及车马器。

(四)明器

明器即文献或谓“鬼器”,乃墓葬之特殊随葬用器,或曰“遣器”是有道理的。宽而言之,实亦可谓之礼器,人之送终之葬器也。

(五)用器

用器即文献中所谓“燕器”或“养器”,周代青铜器中有自铭“器”者亦或指此类。此类器之青铜配料或与青铜礼器有所不同,有的则未必是青铜制品。当然此类还包括少数工具等。

三、纹饰礼学

青铜器纹饰和铭文的研究是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方面。其意义除可作为分期断代的依据之外,更重要的当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青铜器动物象形类花纹主要有龙、鸟、蚕、蝉、龟、鱼、象、虎以及个别鹿、兔,而龟、鱼、象、虎、鹿、兔等均在西周以后先后失传。龙(蚕)鸟(凤)和蝉则是贯穿始终的主体花纹。因此中国青铜器花纹的社会文化意义至为明确:“龙,水物也”,“水以龙”,“蚕为龙精”;“凤者风也”,“鸟者,卵之母也”;而蝉则“潜蜕弃秽,饮露恒鲜”。露者,酒醴也。

青铜器铭文“乃铭书于王之大常”者,宗庙之器,即彝器,庸器乃大常之要器。《左传・襄公十九年》:“铭其先祖功烈以示子孙,明明德而惩无礼。”“铭者,论言巽其先祖之德善,功烈……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以祀其先祖者也。”

四、结语

礼制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每当中国古代有一种新的材料或新技术出现,它总是毫不例外地被吸收到礼器传统中来,并成为其专有的“财富”。中国古代极度发达的青铜艺术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社会学中“青铜时代”这一概念一般指人类早期历史上广泛制造和使用青铜工具的时代,但在中国,礼制艺术却将青铜器定义为一个时代;这是因为青铜器和其它礼仪用器在这个时代成为这一时代传统最主要的代表。

【参考文献】

[1]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M].郑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2005.

[2]郑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出版,2004.

[3]华梅要彬.中国工艺美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

作者简介:刘涛(1982.07―),男,汉族,山东鄄城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文化遗产专业在职研究生。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员(文博)。研究方向:展览策划、艺术管理、文化遗产及美术理论研究。

青铜器论文篇4

目前学术界已开始更多地关注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南方青铜器研究也因此成为探索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南方青铜器的年代问题的认识却一直存在着分歧,其原因不仅在于南方铜器多缺乏地层关系或共存陶器、铜器多不带铭文、铜器本身因具有地方性而不能直接与中原铜器进行比较等,更重要的还在于研究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比如有的学者主要就各个铜器群进行个案研究,强调共出的陶器在铜器年代研究中的作用,而有的则是将南方出土的青铜器作广泛的比较;有的学者在将南方铜器同中原青铜器进行对比时注重铜器组合和器物整体风格的比较,有的则注重一类器物或铜器上一类特征的比较。此外,有的学者相信南北方具有相同或相近风格的铜器年代相近,有的则认为南方铜器在年代上存在着滞后。

在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中,哪些更具有合理性,或者说我们在进行南方青铜器的断代研究时应当首先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应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入手进行断代研究。南方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广,相互间的年代和文化面貌差距大,所以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断代标尺以前,我们不宜将这些铜器进行泛泛的比较,更要避免在以一群铜器去说明另一群铜器的年代时陷入一种相互推断的循环论证之中。我认为在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尺的情况下,应首先对各地出土的铜器进行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行进一步的横向比较。

但如何来选定个案呢?我认为首先可以成为研究对象的个案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铜器群中的铜器自身就含有可用于断代的信息,如其中有的铜器带铭文,或者有的铜器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二是铜器群具有较为明确的地层关系和其他共出关系。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铜器群,如新干、三星堆和屯溪铜器群都是理想的首选研究对象。

而对一个个案进行考察,至少应包括几个步骤。首先是对个案中存在的地层关系和各种共存关系进行研究。比如与新干铜器伴出的有大量吴城文化的陶器,三星堆铜器不仅具有比较清楚的地层关系,并且出自一个时代明确的遗址。这些都是确定铜器的年代下限和进行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其次是对青铜器本身加以考察。考察时,我认为铜器的组合关系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相对于器形和纹饰而言更为重要。同样地,一组铜器在器形和纹饰上的整体风格比某些单件铜器的风格更为重要,而一件铜器的总体特点又比铜器上的局部特点重要。一些南方铜器上的局部的地方特点所含有的可供断代用的信息并不多,依靠这类特点来推断各地出土铜器的年代的方法是缺乏有效性的。第三是可以就一些个案中的重要器类进行专门研究。但这种研究常常超出了个案的范围,如对长江流域出土的铙、尊和卣的分析等。这类研究有助于说明这些器类的发展演变和南方各地青铜器之间的关系,但仅是对个案研究的重要补充,而不应成为整个南方铜器断代研究的基础。最后,我们还需要将南方青铜器与中原出土的相关青铜器进行比较。

接下来的问题是南方青铜器与中原铜器进行的比较研究。考虑到南方青铜器自身缺乏一个有效的断代标尺、出土单位的年代和铜器本身的年代可能存在差距、以及同一个单位中出土铜器的年代可能也不完全相同等因素,对南方青铜器进行断代研究还需要利用中原青铜器年代学研究的成果。

要进行这种对比研究并要确保对比的有效性,首先就得确定什么类型的铜器是具有可比性的,这就涉及到要将南方青铜器从文化属性上加以界定、以及如何进行界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南方出土的青铜器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中原型,主要指那些在中原地区铸造后流入南方地区,或者是器形、纹饰和铸造技术等均与中原铜器相同的器物;二是地方型铜器,主要指那些在上述方面与中原铜器有所不同的器物,它们或者是在当地铸造的,或者是用中原铜器改造而成的。地方型铜器的情况比较复杂,若加以归纳总结,那么大概会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只见于一个地区并在该地区具有普遍性的铜器,比如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它们不见于其他地区,而在三星堆也不只是个例,就属于地方型铜器。第二种情况是那些有可能起源于当地的铜器,比如新干的扁足鼎和长江中下游出土的铜铙,它们也属于地方型铜器。第三种情况是如果铜器具有某种特点,这种特点与中原铜器相比具有特殊性,并且在当地也具有普遍性,那么凡带这一特点的器物就可以归为地方型铜器。比如新干带燕尾纹的铜器,以及长江中下游出土的带蛙纹、蛇纹等的铜器。第四种情况是如果铜器带有某种特点,这种特点尽管在当地不具有普遍性,但如果它与从中原铜器中归纳出的特点完全不相符时,那么带这一特点的器物也就应该是地方型铜器,比如新干的足断面呈半环形的鼎。最后一种情况是与当地的陶器具有相似之处的铜器,比如新干的折肩鬲以及长江下游出土的带棘刺纹的铜器。目前的许多研究还划分出融合型,但一件铜器上的地方特点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方是地方型或融合型,这是很难界定的。

在利用中原铜器的年代标尺进行比较时,对于以上不同类型的铜器对比的有效性是不同的。对于中原型铜器,可直接加以对比。对于中原型和地方型共存的铜器,应首先比较中原型铜器,然后再以此推断共出的地方型铜器。对于具有可比性的地方型铜器,应首先比较器物的组合关系和总体风格,而不是单件的器物或一些局部的特点。在比较一些有可能是起源于当地的铜器时,我们可以参考中原同类器物的年代,但却不能视中原铜器的年代为南方铜器的年代上限。对于那些不具有可比性的地方型铜器,就往往很难直接用中原铜器的年代标尺来推断它们的年代。转贴于 四

在同中原青铜器进行比较时,还需要合理地理解和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滞后的理论。我认为,对于那些在中原铸造后又传入南方的中原型铜器,滞后论并不适用。对于那些只见于当地的地方型铜器,因为它们同中原铜器不具有共性,因而很难说是否存在滞后现象。而那些起源于当地的地方型铜器当然更不会滞后于中原的同类器。可见,只有针对那些既与中原铜器具有可比性,同时又不是只见于当地或者是起源于当地的地方型铜器,滞后论才可能有效。但在滞后论适用的范围内,仍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南方铜器滞后的时段不能超出由地层关系和伴出陶器所推定的年代下限;二是铜器组合和铜器群整体风格滞后的可能性要小于某一类器形的滞后;三是在中原型铜器和地方型铜器共出的情况下,地方型铜器滞后的可能性也不大;四是文化滞后和文化的历史沉淀性是有区别的,在具体分析时应对这两种情况加以辨别。

青铜器论文篇5

西周以后,巴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现小件青铜器的数量亦在进一步增长,如清江流域香炉石遗址[8]251的西周文化层中(第④层),就出土了小件铜器14件,其中有铜锥4件、铜凿1件、铜削1件、铜镞7件、铜环1件、铜鱼钩1件等。在该遗址的东周文化层(第③层),亦出土小件铜器14件。器类有锥、凿、削、镞等,其中有铜镞8件,可分三式,占57%以上。在清江鄢家坪遗址里,还发现了不少制作铜工具的陶范残片,可知铸器的形状者有铜斧等器类。在清江岩屋顶西周时期的墓葬材料中,发现了一件陶范,属于铸造“鱼叉”的范具,且完整无损。在峡江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巴文化遗址当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小件青铜器。如在巫山双堰塘遗址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中,先后共发现小件铜器58件。其中1997年第一次发掘时发现小件铜器28件[9]57,器形有镞、刮刀、鱼钩、锥、条形器、蝎形饰、杈角形饰和珠形饰等。2000年第三次发掘时发现小件铜器30件[10]112,器形有镞、鱼钩、条形器、铲形器、钉形器、锥形器等等,其中有铜镞12件(分四型共六式)、鱼钩3件(分三式)。在忠县中坝遗址周代文化堆积层中,也先后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小件青铜器。1997年出土小件铜器9件[11]598,其中有铜镞6件、铜饰3件。1999年出土小件铜器15件[12]1036,其中有铜镞11件、铜鱼钩1件,此外还有铜环及铜器残件等。2000年发掘时出土了斧、削、镞、印章、饰件等小件青铜器[13]1592。在秭归柳林溪[14]193周代遗址中也发现小件铜器19件,可分生产工具、狩猎工具和装饰品,器形有箭镞、刀、环、套筒等,其中有铜镞10件,可分为二型三式。除了一些小件铜器外,伴随青铜器出土的还有一些冶铸青铜器后遗留下来的铜矿渣,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如在秭归官庄坪、巫山双堰塘、丰都玉溪坪、石地坝等西周时期的遗址地层中,都发现有青铜冶炼后遗留下来的残铜渣。有的遗址还发现了当时用于铸造青铜器小件的范模。如1981年,秭归柳林溪遗址[15]102商周文化层中,发现了两件陶范,均为泥质红陶,为扁形器外范,可能是铸造铜凿的,其中1件长9.9厘米、宽5.7厘米、厚3厘米。1997年,云阳李家坝遗址[16]219的商周文化层中出土一件用红砂石制作而成的钺范,宽11.1厘米、长8.7厘米。1981年,秭归官庄坪遗址[17]312东周早期的文化堆积层发现了一件用棕红色砂岩制成的刀范,范面阴刻刀模,刀背厚,刃薄,弧背平刃,直柄中间有凹槽,柄与刀身结合处有三道朝下的刻划痕迹,石范全长9.5厘米、最宽处6.8厘米、最厚处3.4厘米。总而言之,夏商周时期,巴族所在的三峡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均属于小件青铜器,器形简单,铸造粗糙,多为镞、针、锥、钩之类,主要是用于狩猎、战争、捕鱼、缝织服装或编织渔网等等。大件青铜器虽偶有发现,但这些大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的酒器,且多窖藏于江、河岸边,并非出自遗址或墓葬中,作为祭祀之器有可能源自中原地区而非本地制造。从清江香炉石、巫山双堰塘等早期巴文化最具代表性遗址出土的小件铜器可以看出,当时巴族的青铜铸造业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在三峡东部的两湖地区、北部的陕南汉水上游地区、西部的城都平原地区都有商周时期的青铜重器出土,因此,与周邻地区相比,巴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还是显得比较落后。这是由巴族所处的三峡地理环境以及渔猎经济形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当时巴国无法与楚、蜀相抗衡的真正原因。

战国到两汉时期巴人青铜铸造业的繁荣

战国时期,巴人的青铜制造业在商周时期的萌芽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青铜工艺逐步成为巴族地区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手工业。无论是铸造的质量,还是装饰技法,以及对青铜器原料的配料等,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云阳旧县坪遗址出土的一批铸范及有关铸造遗物,反映了巴族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的冶铸业状况。建国以来,在巴族地区出土了大量的的战国到两汉时期的巴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大体可分为三类:即青铜乐器、生活器、兵器。青铜乐器以虎钮錞于、编钟、铜钲为代表;兵器以剑、戈、矛、钺为代表;生活器以釜、洗、壶、鍪等为代表[18]76。从这一时期巴族地区青铜器的出土方式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人类居住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一般都是小件青铜器,主要有兵器类、工具类、其它类。兵器类中以箭镞最多,形式有双翼式、三棱式等。工具类主要有刀、斧、鱼钩等。其它类主要有镯、圈、环、簪、钮等等。另在不少遗址地层中发现有铜矿渣。二是在窖藏中出土的青铜器。主要发现于河边、山坡、洞穴或树下。分布范围很广,在峡江地区与巴族内陆腹地均有发现。器类以大件青铜器为主,尤其是以青铜乐器(虎钮錞于、编钟、铜钲)和生活器(生活器以釜、洗、壶)为主,青铜兵器在巴族内陆腹地的窖藏中很少发现。三是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战国时期巴族地区墓葬出土青铜容器、兵器、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的现象极为普遍,大件、小件铜器均有,数量众多、种类复杂。器形主要有釜、鼎、罍、甑、盆、豆、杯、盒、鍪、壶、剑、钺、戈、矛、戟、鐏、弩机、甲胄、箭镞、斧、刮刀、斤、凿、削刀、带钩、印章、铺首等等。涪陵小田溪发现巴人墓葬9座,先后出土铜器近200件。巴县冬笋坝发现巴族墓80多座,每座平均出土青铜兵器3至5件,约计有300多件。云阳李家坝发掘战国巴人墓85座,先后共出土铜器134件。四川广元、峨眉、成都、绵竹、犍为等地墓葬出土的青铜兵器,亦应在1000件以上。其中峨眉符溪出土的兵器约在300件左右。绵竹一座木椁墓就出土青铜兵器上百件。新都乌家堡战国木椁墓出土青铜容器、兵器共188件[19]3。除此而外,在渝东、鄂西、湘西及汉水流域战国时期的巴族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巴式兵器、容器和生产工具等,其数量无法统计。这些出土的巴式青铜器,无论其铸造质量或装饰技法,都十分精湛。尤其是涪陵小田溪巴王墓出土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器物之精美都堪称巴墓之最。据对涪陵小田溪出土铜器的金相鉴定,证明与《考工记》所定的比例接近。以涪陵小田溪出土的铜矛为例,其含铜82.11%,含锡15%,含铝1.5%;而《考工记》所载的中原地区铜矛的铸造比例为含铜83.33%,含锡16.67%[20]58。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着名的越王勾践剑,其铜锡合金比例为含锡16%~17%[21]26可见,巴族工匠已能与中原工匠一样比较正确地掌握青铜的合金比例了。中国古代合金成分的比例,最早见于《考工记》,这是先秦时代古代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该书记载了六种器物的不同含锡量,称之为“六齐”,这六种不同合金的比例是:“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含铜85.71%、含锡14.29%;“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含铜83.33%、含锡16.67%;“戈戟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含铜80%、含锡20%“;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含铜75%、含锡25%;“削杀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即含铜71.43%、含锡28.57%;“鉴燧之齐金锡半”,即含铜66.66%、含铜33.33%[22]497。这个合金配方,总结了青铜合金性能随配比变化而变化的规 律,指导人们应用不同的合金配比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青铜合金的科学总结,在世界冶炼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工记》中还有关于冶铜时观察火焰以判定冶炼火候的记载,炼铜时,从黑烟、白烟到青烟,预示着铜锡中的杂质挥发完毕,精炼成功,才可以用于浇铸。所以到现在人们还用“炉火纯青”一词来形容事物的精纯,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从这一时期巴族地区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看,明显是采用了中原地区春秋中晚期发明的分铸法和失蜡法等先进的铸造工艺。所谓分铸法,是器身与附件分别做模,最后把各部分铸件组合在一起浇铸、焊接成型的工艺,它便于铸造形制复杂的器形。失蜡法溶模铸造工艺,是先用蜡、油等做成器物的模型,外面涂上耐火材料拌成的细泥浆,使凝固成型,浇注铜液时,蜡、油遇热流出,铜液冷却后即成为带有繁缛花纹的铸件。尤其是虎钮錞于的铸造成功,是巴族地区青铜铸造技艺成熟的标志。据考证,虎钮錞于的铸造,采用合范铸成,依錞于的器身,可-121-见有规律的垫片点,它是模具内部的支撑点,形如方钉,约1厘米见方。可见,青铜铸造技艺必须是精工规整方能成器,且模具上的花纹也必须是精雕细刻而成。在小田溪一号墓出土的14枚铜编钟,不仅大小比例匀称,而且钟面上还饰以精美的错金变形蟠虺纹和旋涡纹,钟架上的虎头饰件则饰以错银云纹;三号墓出土的一铜壶上用错银的技法,制成云水图案,其精雕细镂,浑然成体,表现出工匠的高度制作技巧。此外,在出土的巴式兵器剑、矛、戈等器物上,也刻画了虎形纹、手心纹等各种精美纹饰。这些青铜器上的各种花纹图案,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工艺特点和工艺水平,还表现了那个时代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习俗和风格,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巴族历史、了解巴族文化的重要材料。

巴人青铜文化的特点

从巴式青铜器的出土状况和文化特点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体现了巴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该地区出土文物中,战国到两汉时期的巴式青铜器较多,这充分说明了该地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较高,从而推动了该地区当时的青铜铸造业,并促进了铸造水平的提高,进而带来了铜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三峡地区发掘的大量战国到两汉时期的遗址和墓葬表明,当时峡江地区与区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快,使之成为了巴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的中心地区。巴族进入青铜文明的时代虽然相对较晚,但至少从战国时期开始,青铜工艺已经成为巴族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手工业,其产品如青铜乐器、兵器及生活用器等。无论其铸造质量或装饰技法,都十分精湛。据对涪陵小田溪出土铜器的金相鉴定,证明与《考工记》所定的比例接近。以涪陵小田溪出土的铜矛为例,其含铜82.11%,含锡15%,含铝1.5%;而《考工记》所载的中原地区铜矛的铸造比例为含铜83.33%,含锡16.67%。可见,巴族工匠已能与中原工匠一样比较正确地掌握青铜的合金比例了。在小田溪一号墓出土的14枚铜编钟,不仅大小比例匀称,而且种面上还饰以精美的错金变形蟠虺纹和旋涡纹,钟架上的虎头饰件则饰以错银云纹;三号墓出土的一铜壶上用错银的技法,制成云水图案,其精雕细镂,浑然成体,表现出工匠的高度制作技巧。当然,从巴人青铜文化特质以及原生形态上考察,仍具有较强的原始自然色彩,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相比,在铸造技术、规模、年代、精致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是两种不同体系、不同品味,也极不对等的文化。这是巴族地区当时社会经济形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经济文化中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较低,原始的渔猎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耕作技术低下,劳动协作程度低,自然环境对经济生活起着绝对的制约作用;在精神文化中则表现为,信鬼尚巫,崇尚祭祀,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把如此贵重的青铜器当作祭品献与祖先或山川河神,足见巴人对鬼神的敬畏和膜拜程度。纵观世界文化史,渔猎经济的社会,其凝聚的动力主要是宗教和军事。巴人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其生存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因而其宗教则更多的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制度文化中,其社会组织仍然呈现自然松散式状态,部落和家族的历史延续不衰,仍保留着较浓厚的氏族组织形式的色彩,缺少一套完整的规范和规则来统一全社会成员,部落和家族各自为阵,不能形成合力,因此也无法与东边强大的楚国相抗衡。(二)体现了巴族崇力尚武的民族习性古代巴族是一个憨厚质朴、崇力尚武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巴有将,蜀有相”之说《。华阳国志?巴志》云:“巴师勇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云:巴人“初为汉前锋,数陷阵”。战国时期考古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巴式青铜兵器,便是巴人这种崇力尚武民族习性最有力的佐证。据粗略统计,仅目前在广元、成都、犍为、巴县、峨媚、涪陵、绵竹、芦山等地出土的巴式青铜兵器就达到1000件以上。在巴县冬笋坝发掘的八十多座墓葬中,平均每座墓葬都有青铜兵器3至5件,合计300多件。从巴族地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的类型和数量看,首先是兵器数量多且比例大,一般占总器物的一半,有时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再者是形成了以剑、钺、戈矛等为核心的器物群。尤其是巴式柳叶剑,其出土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巴式青铜兵器中都堪称首屈一指。《说文》云:“剑,人所带兵也。”古代巴族是一个善于驾舟、习于佩剑的民族,佩剑之习俗一直为当时人们所推崇,并有一种等级和身份的象征,死后便以此随葬,这是巴式柳叶剑之所以在巴族墓葬中大量出土的原因所在。纵观巴族地历史,尚武精神不但是巴人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巴人生存、发展、生息的脉络。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23]58:在巴人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系乃至伦理倾向中,尚武精神不但表现为群体的精神文化,而且它在整个满足的文化氛围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巴人历史发展演进的主线,是巴文化特质的有力体现,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是留给后裔的宝贵财富,是巴人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更是巴人壮大、辉煌的有力保证,巴文化得以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三)体现了巴人率直豪放的个性巴式青铜器中以青铜乐器虎钮錞于、编钟、钲等为主,它一方面说明这是古代巴人作战时不可或缺的军乐器,体现了巴人天性劲勇、好战喜舞的民族性格,早在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歌舞以凌殷人”而名扬于世。“汉高祖平定三秦之战”中更是表现出巴师的风采。巴人这种坦诚豪放、耿直仗义、好战喜舞的文化性格为今天的土家族所继承,如今酉水流域的摆手舞和清江流域的跳丧舞就颇具巴风土韵。另一方面也说明巴文化在吸收楚文化等优秀文化的同时,保留了自身的文化特点,从巴、楚青铜乐器文化的对比来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巴人的青铜乐器多见于窖藏,少见于墓葬,并与当时的祭祀息息相关;楚人的青铜乐器均出自墓葬,作为随葬品在使用,不见有巴民族这种窖藏形式,并与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二者在青铜乐器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楚人以成套的编钟为主,少见有錞于和铜钲;巴人则以錞于为主,少见有成套的编钟,并有相当数量的铜钲出土。据对这些铜钲测音的效果看,仅能发单音,而非双音制,其作为演奏乐器的功能相对较差。从发音效果看,巴人的青铜乐器显然无法与楚人的青铜乐器相提并论,且就时代而论,楚地出土的青铜乐器明显要早于巴地,前者多为西周至战国,后者则多为战国到两汉,显然,巴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四)体现了巴族重巫信鬼的功利原则巴人的青铜文化讲究古朴自然和娱神的功效,并不十分注重装饰。这是巴式柳叶剑之所以多仿西周早期中原剑的形式,而不是就近随仿装饰精美的楚式剑的原因所在,从巴式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特点总的来看,也相对比较单纯,其精美程度无法同江汉楚文化那种华美装饰相比较。与楚式青铜文化不同的是,由于巴式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因此特别注重娱神的功效,这在巴式青铜器虎钮錞于上表现尤为明显,巴人从东夷人那里承袭了錞于的形体及音乐和祭祀功能,然后以严谨的态度将錞于盘中的钮式加以改造创新,让虎的威严凌驾于錞于之上,虎为百兽之王,为古代“四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一,相传能避邪降妖,巴人想以此在祭祀中更好地发挥其娱神之功效,求得神灵的保佑。正如有学者所说:“相比较而言,巴文化中比较雅致的成份少,而更多的是自发的、自然的、民族的,或可称为世俗的,甚至在不少的内容上可以称之为粗俗的文化成份较浓厚”。[24]这一方面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另一方面是巴人的文化性格使然,因为做为巴地民众,得其自然之造化的陶冶,社会文化发展的层次不高,其行为方式多本质之自然流露。这与东晋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的巴人“重迟鲁钝,俗素朴,无造次辩丽之气”的风俗是相符的。巴人所处的地域主要在现今的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流域、川东北山地和川东南长江上游一带,境内山岚重叠、水系发达,境内虽然资源丰富,但地理环境却十分恶劣 ,粗放的农业和渔猎经济模式,造就了巴人强悍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从廪君掷剑组织部落联盟开始,到协助周武王伐纣中的“勇锐”,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与楚、蜀、秦之间的步步抗争,无一不是尚武精神的体现。因此,巴人的青铜文化中,巴式兵器之所以成为一个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器类,与其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说明巴人在维系自我生存中,关心的是现实的利益,有着强烈的功利目的。

结语

青铜器论文篇6

洛阳烟涧村,以仿制青铜器闻名遐迩。

从普通村庄到著名造假村,烟涧村的命运,是被一面古铜镜无意间改变。当年有人拿它翻模,让一件现代仿品完成了几千年的穿越,也因此带动了一个村的“产业”。

从仿造铜镜到几千斤重的方鼎论文联盟,参考画册让千件青铜器“复生”,烟涧村以高仿青铜器换来了富裕。不过,“烟涧造”始终笼罩着假文物的影子,徘徊在古董行和工艺品之间。

3月27日,77岁的方兴庆倚着墙根晒太阳。抛光机和电焊发出吱吱的声响,扰了他的清静。这声响来自身后的仿古青铜器作坊,已伴随了烟涧村一二十年。

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一件件仿古青铜器从烟涧村的家庭作坊走出,销往全国及多个国家。

身材消瘦的方兴庆,是烟涧村的“青铜器之父”,是仿古青铜器的创始人,村民们说,是这个当年倒卖古董的人,无意间改变了烟涧村的命运。

方兴庆最早从仿造古铜镜起家,进而引来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效仿。烟涧村距洛阳市区约70公里,村民3700多人,近1000户。鼎盛时期,村里有300多家仿古作坊,能做1000多种青铜器。近年来,作坊主们相继盖起了小楼,开上了轿车。部分作坊从民宅搬进工厂。烟涧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些仿古青铜器中,有的被以工艺品出售。也有难以计数的“烟涧造”,曾经或正以很高的身价,成为文物收藏者的“至宝”。

银匠、木匠和古董贩子

一个古董贩子、一个银匠和一个木匠,走到了一起。这个三人“科研小组”,后来带动了一个村的产业

方兴庆上了年岁,仿造青铜器的手艺也撂了十几年了。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行当。

人聪明、手巧,懂赚钱的道道。方兴庆是村里的精明人,也是几十年前村里的有钱人。

上世纪70年代,当村里人还在吃大锅饭,因为少记了一两个工分而愤懑时,方兴庆已做起了一桩秘密生意,倒卖古董。那个年头,倒卖古董一旦被抓到,轻也得进牢狱。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方兴庆收来了一面残破的青铜古镜。为了卖出价钱,他要修好它。

刘克铎是村里的老银匠。造银器,修残补缺。这一次他要跨界,修一次铜器。

方兴庆和刘克铎花了很大力气,边研究边修复铜镜。这时候,他们想的不再是倒卖古董,而是仿造。

路治群是个木匠,当年只有十八九岁。虽然历史的时间表进入了改革开放,但他每天的工资仅两块钱,是重体力活。

他等来了方兴庆。

方兴庆拿着修好的铜镜,想让路治群在木头上抠出个铜镜模子。同样一块古铜镜,哪怕是晚清仿制品,“你卖给我赚一两百,我卖给他还赚一两百,不行咱们做一个试试”。

一个古董贩子、一个银匠和一个木匠,走到了一起。他们也没想到,这个三人“科研小组”,后来带动了一个村的产业。

秘密工作开始了。

关门、上锁,躲进红薯窖里,烧炉也在晚上。

方兴庆认为,造铜镜,源于他的聪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巴掌大的铜镜也没有太多纹饰和工艺。第一块铜镜仿造了出来。那时没有抛光机和气焊,打磨铜镜全凭手工。工具是锯条和细砂纸。“要打磨好几天。”方兴庆说,当时一年造不了十几个,一个的卖价不过七八元。

仿古,最关键的是作旧,也就是给新铜上锈。

硝酸能使铜溶解,化肥能让金属生锈。“科研小组”的理论精髓里,一半是手艺,另一半是务农经验。

方兴庆做锈的方法不繁琐。先在铜镜上抹一层硝酸,然后塞进叫碳铵的化肥里。三五天后捞出来,铜镜上生了一层蓝色的锈。接下来,用混合调制的酱油醋喷洒,或在泥汤子涮一下,锈就变成了绿色。

也有村民见到,有人将仿品丢进过粪坑浸泡,以此上锈。

转贴于论文联盟

假货当真古董卖

方兴庆曾将仿制青铜器悄悄埋到地下,再当着古董贩子的面挖出来

铜镜仿制完成后,方兴庆他们遇到了第一桩买卖。两名男子被引进了方兴庆的大门,对方是许昌市神??镇人,在广东做生意。对方很爽快,方兴庆和路治群每人卖了两块铜镜。两人各得钱五六百元,这相当于路治群一年的工资。

“那时候都是按真古董卖。”方兴庆说,那时的古董贩子也不一定真懂门道。两三块钱的青铜镜,不出村也能卖大价钱。

直到现在,方兴庆还称,亲戚家里有真古董,卖7万。他说,引荐卖货,给中间人分成的做法,他多年前就用过。这被人称为“做局”。

方兴庆有被警察抓的经历。

他假货真卖的仿制品,古董贩子买走后又转手卖给下一个古董贩子或收藏者。在这种交易被警方抓获后,顺藤摸瓜,就找到了方兴庆。“我说我是做的仿制品,不是古董,警察也没办法。”方兴庆不止一次被罚,铜器被没收,不过他会再起炉灶。他说,一来二去被抓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人愿意抓他了。

路治群也被公安局、文化馆等罚过两三次款,每次罚个一两千。

有人说,方兴庆曾将仿制的青铜器悄悄埋到地下,再当着古董贩子的面从地里挖出来,没人不相信是真品。方笑着说,他干过。他说,上世纪80年代,他曾一块铜镜卖了1000元。他盖起村里当时最豪华的三间砖瓦房。

上世纪90年代初,来烟涧村的陌生人渐渐多了。

刘克铎的孙子刘跃强记得,陌生人手里拎着大提包或包装带编织的篮子,下了客车,低头径直走向某户人家,很少说话。

然后这些陌生人拎着重重的东西出村。

仿造青铜器的事,悄悄在村里流传。

此时期,陌生人带走的不再是铜镜和小铜佛。此时的烟涧村,迎来了一次“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带动全村

方兴庆称,他一气之下把技术教给了村里人,“学的人多了,看你怎么抓”

第一次技术革命,同样与方兴庆有关系。

方兴庆说,大件青铜器的仿制技术,来自几公里外的汝阳市妙水村。再加上同村几个人的苦心研究,“这项技术”很快被拿下。

3月27日,方兴庆说,在高中同学帮助下,他在洛阳轴承厂看过一次轴承翻模,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来自方兴庆无意中得到的一本“战国时期青铜器”画册。无论是和人聊天还是面对电视镜头,方兴庆都沿用了这个说法。

现在,村里每个仿制户家中都有一摞青铜器画册。

烟涧村每人约1亩地。一半坡地,一半水田,单靠种地养不住人。村民方明伟回忆,他和妻子1998年左右开始学做青铜器。此时,村里的加工作坊已经有几十家。

黄铜的价格是每公斤10元左右,一件一公斤重的仿古铜器,成本不足20元,批发便能卖到200元。

村民刘太敏的仿古生意干了十几年。他曾现场观摩方兴庆们的加工过程。他说只看了半天就学会了。他称是他真正把技术传给了村里人。全村仿古作坊里,80%的人是他教的。

方兴庆则认为,村民造青铜器的技法是他的真传。他说因为警察经常找他的麻烦,他一气之下把技术教给了村里人。“学的论文联盟人多了,看你怎么抓”。

“烟涧造”不再是秘密

烟涧村人习以为常的是,他们在电视里一眼就能辨出“烟涧造”,还能判断是谁家的货

“很多人先是打工,学段时间就自己做。”村民周普照说。

周普照之前是个买卖牲口的中间人。他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仿古品生意太热了,村里仿古作坊订单不断增多,家庭作坊全家动员也忙不过来,便邀请亲戚和邻居帮忙。在帮忙打工时,周普照掌握了做青铜器的本领。虽说有20余道工序,不过周觉得学起来并不难。转贴于论文联盟

闭门造铜器由此发展到规模化。

新入行的年轻人敢干,小物件做着不赚钱就做大件。从三五斤的青铜器,变成几千斤的大家伙。

至于模型,很少人看到过真古董,几乎全是按照画册上的图片翻模。反复试验,毁了再做。也有人则干脆跑到潘家园市场,偷偷买个成品,回家翻模。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青铜器作坊变成几十家,“产业化”形成,村里出现了专门卖石蜡、漆料的,甚至模型都有了专门供货商。

方智科也在这个时期加入了青铜器烧制的行列。他是烟涧村现任村支书。

一个人每年能赚两三万元。多数家庭能年赚三五万,少数作坊能赚几十万。

文物所和派出所的人,不再经常进村。青铜器制造已经不是秘密了。批发商也不再偷偷摸摸。最初的买家从洛阳本地来,后来有来自北京、上海的,直至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而来。

一名临街店女子见到,一名北京客户平均一星期进一次货,一次几百件。拉到北京的潘家园市场,一两百的东西卖到上千元甚至更多。

方智科说,村里最多时曾有300多家青铜器作坊,能做出1000余种仿古青铜器。每家的手艺有不同,产品都存在差异。烟涧村人习以为常的是,他们在电视里一眼就能辨出“烟涧造”。方明伟的妻子焦利勤,不时会看电视里的鉴宝栏目。收藏者捧着几万元买来的青铜器视如至宝,专家瞄了一眼,给出答案:“这是洛阳伊川县烟涧村生产的。”焦利勤则边看电视边和家人分析,“这是咱村谁谁谁家的货”。

焦利勤也会为上当的买主惋惜。她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他们做的是仿品,卖的是工艺品的价钱。至于客商是否拿青铜器骗人,不在他们的掌握中。

“有多少卖多少”

仿古青铜器最热销的时候,一度断货,烧出一窑青铜器,几十件很快被买空

烟涧村的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本世纪初。

技术的核心,是电解上锈。刘太敏说,他得知安徽人用电解上锈,他自己钻研成功。村里其他的作坊,是花钱买这项技术。那个时期,有人专门进村售卖秘方。秘方的核心,是电解时放入的药物配方。村民方明伟家的秘方是花了一两万元买的。方培全的秘方,花了一万多,从平顶山购进。当年的“科研小组”成员路治群,也花了几万元买了两个新的秘方。

“每家和每家的秘方不一样,做出来的锈也不一样。”焦利勤说,这些秘方来自山西、安徽、平顶山等多个地方。

一名洛阳收藏人士称,山西、安徽的青铜器仿真水平目前已超出烟涧村,可以假乱真。很多买假卖真的人,转向了上述两地。

村民们说,不论仿古工厂雇了多少工人,制作流程外人可任由参观,但秘方是“老板一个人下”。村里人平时串门、玩耍、聚会聊天,谁也不会提自家秘方,外人也不会问。

市场上每一次经济波动、古董冷热,都催动着烟涧村的销售业绩。

方明伟看了《三国演义》,很快模仿出一个方鼎。《倚天屠龙记》热播没多久,他的店里又添了屠龙刀。

刘太敏记得,烟涧村最火爆的生意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有多少卖多少”。最红火的时候,他一天的流水能达到几万元。这次热销一度出现断货,烧出一窑青铜器,几十件很快被买空。

当年出口马来西亚的仿古青铜器很受欢迎,一批批货船出海,几百元的青铜摇身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刘太敏说,洛阳本地的古玩市场上,很多来此旅游的外国人,也出手阔绰,购买力很强。此时期,来自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的客户,不再每次进货都要登门,一个电话过来,按照对方要求或图纸做,有人专门在村里入户收货,再打包寄送。

改变的村庄

在烟涧村,二层小楼早不是新鲜事物。村里百余作坊主买了轿车

十余年间,烟涧村中心街两侧建起了20余家仿古青铜器的门店。村里二层小楼不再是稀罕物。村广场上,每晚都有几十名妇女跳现代舞。村里有人2005年前后到北京潘家园开店,假货真卖,据说也赚得百万身家。

也是2005年前后,烟涧村频频出现在电视和报端。“青铜器之村”名声大造。媒体报道显示,烟涧村专业加工户3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值逾人民币9000万元。

如今,烟涧村有人专门在外地讲课,传授青铜器仿造“秘方”。

还有件事让村里人骄傲。上海世博会时,有政府部门出钱仿制司母戊大方鼎参会展览。但流经几个地方加工,上锈还是烟涧村的高手完成。

村民方明伟注册了公司,店里雇了三五个工人。从摩托车起步,现在他开上了小轿车。在烟涧村,约百余户作坊主都买了轿车。

村里也出现了新的营销模式。

27岁的周进强,会把他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有客户相中他的手艺,便会打电话下单。周进强初中没毕业就进了这一行,一做12年,很少出门。娶妻生子,家里翻盖了新房。他不想将产品送进临街店卖,他说要押上一批货,资金就周转不灵了。他卖了旧货,再做新货。

方明伟请人做了网页,但他并不懂如何维护。每年干掏几千元管理费,客户没带来几个。他说倒是那些中介网站让他赢得不少生意。论文联盟但批发价被压得很低。他认为中介网站赚钱比他还多。

青铜器的困惑

生意不好做了,村里百余家作坊歇业。在刘太敏看来,发展方向必须是精细铸造

烟涧村人明显感觉到,这两年生意不好做了。

进村的客户少了。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黄铜的价格最贵时涨到20多元一斤。订蜡模的钱,从几百元涨到了一两千元。还要加上手工、石膏、漆料以及作旧的成本。

往外卖的价钱没涨多少,“我们只是收个加工费”。

村里有100余家停火歇业。转贴于论文联盟

村民方四辈关了自家作坊,选择给本村的加工厂打工。村支书方智科也在2008年停了炉。也有村民又去外地打工了。

焦利勤临街店的生意,不好不坏。她的店里迎来过古董专家,她问做得怎么样,对方说“做得不错”便离去,她连来人是谁都没弄明白。焦利勤说,她始终没能想到要给自己的店增加什么名头,也没和那位专家合影,然后挂到墙上为生意增色。店里还曾来过一群拍电视剧的人,挑选了很多便宜货。她只记得问过对方是拍“西施”,却只当普通顾客放过了。

方智科说,烟涧村多次被政府提及加大扶持,不过没给村里投过什么钱。他眼下发愁的是,村里有钱人多了,但没人愿捐钱在村里做公益,以至于,穿村河流里满是垃圾,也无钱清理。村里曾组织过一个青铜器协会的组织,希论文联盟望组织作坊主们做大品牌。从几年前成立至今,也没发挥什么作用。

刘太敏率先引进了“鎏金”的新技术。村民说他赚了大钱。这种技术,让青铜器仿真程度更高,作为工艺品也更美观。

青铜器论文篇7

殷商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从司母戊鼎重达875千克可以判言,殷商晚期冶铸场是很大的,以当时技术设备之简陋,没有千人以上的通力合作,很难连续铸成这样的大型铸件。此铸件巨大而无明显铸造缺陷,通体金属成分相对地稳定均匀,反映此时铸造工作组织良好,技术精湛。确实,即便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要铸如此巨型铸件而求完美无缺陷也非容易之事,何况 3000年前完全用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殷商时期中国青铜铸造的规模和技艺都是居于世界前列的。河南郑州、安阳等地殷商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都发现有规模宏大的冶铸场地,其占地面积达数千或万余平方米,残留大量熔炉残壁,坩埚碎片,铸造模子等冶炼设施和用具,还有木炭(燃料)、铜锭、铅块等原材料。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河中下游的郑州、安阳等地并非盛产铜锡的地区,据古籍记载,当时长江以南是盛产铜锡的,这些金属原材料很可能是从数千里外的南方运来。这一方面反映当时商业、运输业的发达,另一方面则反映当时青铜冶铸技术已脱离铜矿石和锡矿石混合冶炼成青铜的早期青铜技艺;进步到先将铜、锡、铅矿物分别冶炼成金属,然后在铸造场地将这些金属按比例重熔再铸成铸件。也就是将冶炼金属和铸造器物分两步进行,这就能更好地控制铸件的成分和性能,也就是有了“合金”概念。

青铜主要是铜和锡(有时也用铅和砷)的合金,石器时代晚期某些地区也曾用纯铜(红铜)制作小件器物,称“铜石并用时期”,但在中国发现甚少。青铜的铸造熔点低、流动性好,冷却时体积稍有膨胀,使铸模充填良好,铸件缺陷少,而且青铜的硬度、强度都比红铜好,所以青铜器很快就取代了红铜制品。青铜使用两种以上金属混合熔炼制成,因此其成分的控制就要很讲究,中国古代典籍《周礼,考工记》中“金有六齐”的记述,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这方面的卓越贡献。

两种以上金属合炼成的金属材料称合金,中国古代称之为“齐”,读作药物方剂的“剂”。《周礼・考工记》大约成书在春秋年间,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参考文献。此书内记述了“金有六齐”,即青铜器有6种合金配方以适用于制作不同性能的器物,原文是:“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后人对文字中“金”,有不同的理解。如果“金”指青铜则“五分其金而锡居一”就是铜占80%,而锡占20%。如果“金”指铜则“五分其金而锡居一”就成为铜占83%而锡占约 17%。从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化学分析来考察,也与这记述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理解为,冶铸技术条件和原料成分各有所不同,而书中记述只是官方规范的理想成分,事实执行中大有偏差。不论如何争议,“金有六齐”所陈述的原则是正确的,即青铜中含锡量愈高,青铜器物的硬度愈高而韧性下降。用作“镜燧”的青铜含锡量高的目的是希望器具偏白色、增加反射光的能力。“金有六齐”是人类最早有关合金成分和性能之间关系的论述,是中国古代冶铸匠师经验的结晶,就这点而言,是毫无疑义的。

青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的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延绵1500年之久,而在此后还继续使用青铜武器约二三百年,形成了强盛的奴隶王朝夏、商、周,古代文字(甲骨文、金文)已成熟应用,最早的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尚书流传至今,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如周公旦,管仲、孔丘、老子、墨子等一一登上历史舞台。事实上金属材料(青铜)结束了人类的史前时期,从此人类文明以加速度向前发展,其势头之猛,速度之快,数千年之成就已远非百万年的石器时代所能比拟。

青铜器论文篇8

苏少版《美术》五下《青铜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来说,“青铜艺术”这一话题不免陌生,对“青铜时代”,学生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青铜艺术”因遥远而显得神秘。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青铜艺术的伟大和神秘。

本课的学习活动将立足常态化的美术课堂。教师从简单的“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游戏化的认知活动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让学生以“研制法”“看示范”“试制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学生将欣赏各种青铜制品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了解有关青铜器的基本常识,如:制造程序、造型象征、纹饰寓意、铭文纪事、编钟古乐等,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含有“鼎”字的成语的众多传说和典故,初步了解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即知晓青铜之最,感受青铜之美,体悟青铜之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呈现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名称、历史、功能、制造等相关常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寓意等总体特征,初步识读、辨析一些经典的青铜器,尝试设计、制造一件简单的“鼎”或其他“青铜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活动,以“观制鼎”“看示范”“试做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开阔审美视野,增强审美意趣,提升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欣赏和探究活动,感受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对本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感知与体验

(一)“鼎”的初识

教师出示几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学生说说其意思。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鼎力相助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成语储备量,此环节出现的含“鼎”字的成语均为学生较常见的。这些词集中在一起呈现凸显了本课的主题,学生也能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明确“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师生围绕“鼎”字展开学习,内容就以下关键话题展开:

话题一:“鼎”是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鼎”的象形图符以及“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师生共同就图形和字形的特征展开分析,得出结论:“鼎”是一个硕腹、有足的容器!“鼎”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象形字!

【汉字是一种图符化的文字。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的思考由字入画,由文及图,实现了文化的抽象化学习与艺术的视觉化学习的自然切换,这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话题二:“鼎”是做什么用的?

1.识读与猜测。

师生观察“鼎”字的象形图符,猜测“鼎”这一容器到底是用来装什么的,主要用于哪些地方。

2.归纳与总结。

鼎,既是古代盛放、烹煮食物的容器、炊具,更是古代立国的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器和礼器,鼎象征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昌盛。

3.巩固与深入。

教师讲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鼎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对“鼎”的内涵的理解。

【“鼎”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本环节是切入“鼎”的学习的重要一步。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识认与猜测”观察现象,“归纳与总结”获得结论,“巩固与深入”强化认知,这三个层级的学习呈递进式,学生通过做游戏、讨论、听故事三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步步为营,节节进阶,该内容的学习有效扎实。】

话题三:“鼎”有哪些样子?

教师逐一出示以下名鼎的图片,赏析并归纳特征(见下表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学生总结出“鼎”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态与典型特征,知道“鼎”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三足与四足之分、有盖与无盖之分,有耳与无耳之分等等。

【此环节具有更多的探究性和选择性。学生观看、赏析多件不同造型的鼎,会对鼎的造型愈加熟悉,并会知晓“圆方腹,三四足”的共同特征,此外,本环节学习在了解同一性的同时关注差异性,为后面学生的创作练习提供了丰富的参照。】

(二)“鼎”的探究

1.观察与比较。

教师参照图片中“鼎”的样子快速示范,用黏土、花泥分别制作圆鼎、方鼎的鼎腹部分。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在了解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概括总结。即:两个鼎除了造型有差别之外,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的制作技法与选择材料的不同在于――老师用黏土团、掏出一个圆形的“陶鼎”;用花泥切、挖出一个方形的“铜鼎”。教师一边总结,一边在黑板上依次出示关键字的贴纸:

思考并讨论:关于陶制器皿的制作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古代,铜制器皿又是如何制造的呢?

2.了解与欣赏。

知晓过程:欣赏视频《打造模范――青铜器铸造》,了解陶范铸造法制作青铜器的秘密,欣赏青铜器制作从无到有、模范互衬、浇筑成形的节奏之美。

研析精品:教师播放视频,依次出示妇好爵、天觚、四羊方尊、蟠虺纹青铜豆等各种器形青铜器的介绍视频,学生观看并在教师事先发给的“学习单”(见下表2)上记录自己的收获。

【这一环节观察与探究的重点是“鼎”的制作。教师采用多样化的示范方法――现场示范和视频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真实的“青铜鼎”与仿制的“黏土鼎”“花泥鼎”的制作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学习单,向全班汇报这些学生的收获并对以上学习活动予以总结。

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发达,制造技艺精湛,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青铜器瑰宝。除了造型各异的豆、爵、觚、尊外,还有鬲、[、簋、等食器,以及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其中最能体现我国古代青铜技艺、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是作为礼器的“鼎”,而鼎中之鼎当属“后母戊鼎”。

师生共同欣赏“后母戊鼎”,教师介绍其相关信息,师生围绕该鼎展开深入的学习:

析年代: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析典故:全称后母戊大方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析体量: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析制法:陶范铸造法。

赏材质: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赏纹饰: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鼎耳铸耳郭纹(虎咬人头纹),鼎足铸蝉纹。

赏铭文:鼎腹内壁的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n的庙号。此前也称“司母戊”。

赏器型:呈长方形。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充分认识国宝。后母戊鼎是我国青铜艺术的典范、国家的象征。该环节的学习精致、全面,从器型、体量、典故、纹饰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可让学生对青铜器逐渐熟悉,愈加热爱。】

教师示范,继续完成之前用花泥切、挖好的方形“铜鼎”,用直尺在“鼎”腹的外壁刻画出雷纹、饕餮纹等。

【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契合学习内容的练习方式和创作材料。本课教师将花泥作为创作的主材料。花泥质地松软、有型、安全,特别适合小学生切挖塑形,且其颜色合乎“青铜”色调。】

二、创作与表现

(一)“鼎”的成型

外模切挖:试一试,先用直尺在花泥上切挖出一个长方体、球体,再按自己的喜好修整加工为“鼎”“豆”等器型的样子。

内模雕刻:再用直尺、三角尺在“鼎”腹的内外壁刻出自己喜欢的纹饰,如雷纹、饕餮纹等,也可以刻上相应的文字。

(二)“鼎”的出品

教师利用课桌、小书架等教室里现有的材料拼搭展台,同时铺上课前准备的素色衬布并张贴展台主题――“青铜时代”,作为学生作品展示区。

完成作品的学生陆续将自己制作的“青铜器”陈列在“青铜时代”作品展示区内。

【作业练习较宽泛,虽然主题是“鼎”,但并不止于“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塑造豆、爵、尊、釜等不同器型,还可以雕刻出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纹饰和文字,这样的作业便既有了实际的依托,又有了自由的选择。】

三、评价与反思

作品展示评析:学生观察、赏析“青铜时代”展区中的“鼎”等青铜作品,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意,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哪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知识拓展:我们的生活和青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我们身边的“青铜时代”无处不在!

背景音乐播放歌舞剧《编钟乐舞》之“荆楚雄风”。

1.南京的扛鼎之作。

国家公祭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东汉错银铜牛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2.中外的典范之作。

青铜大立人――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铜像之王”;

青铜时代――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铜质写实人体雕塑。

3.艺术的融合之作。

出示编钟图片,学生观察编钟的造型、图案。教师告知学生刚刚赏析时所听到的钟磬古乐,其乐器“钟”和“磬”就是青铜和石头材质的。编钟融音、形为一体,集两种艺术之美。

【本环节展现了学生身边的青铜器,就是要让学生知道:遥远其实很贴近,隐约其实很清晰。古今中外两个青铜人像对比强烈、互为对应,而之后展示的编钟则更进一步展示了青铜之美。】

本课教学结语:青铜时代是人类刚从蒙昧、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逐渐清晰明朗。就像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一样,这个东方巨人从遥远和隐约中走出,越过神秘走向现代,她还将继续前行,朝向未来,迈向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

上一篇:坚韧不拔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节日快乐的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