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29 14:50:32

耶稣的故事

耶稣的故事篇1

2 100多年前,曾经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被一个新兴的强国――罗马所灭。此后,罗马通过不断征服扩张,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罗马统治时期,基督教兴起了,传说它的创立者是耶稣。

耶稣,也称基督,意为王或弥赛亚,就是救世主的意思。据说他是神的儿子,他的母亲玛利亚当时正准备跟木匠约瑟结婚,但婚礼还没有办,神却让玛利亚怀孕了。最初约瑟很生气,打算取消这门婚事。但是神托梦给约瑟,告诉他玛利亚怀的孩子很不寻常,这个孩子能将人民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于是约瑟遵从神的指示,跟玛利亚结了婚,从而成为耶稣的养父。

当玛利亚快要生产的时候,当时的罗马政府下令,要所有人都必须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去申报户籍。于是约瑟带着玛利亚匆匆前往,当他们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天色已晚,而且下起了大雪,所有的旅馆都已经客满了,他们只找到一个可以勉强栖身的马棚。第2天,耶稣就在马棚中诞生了。后人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前一天晚上即为“平安夜”。

耶稣慢慢长大,成为了一名非常普通的木匠学徒。在他12岁那年,约瑟和玛利亚带他去圣殿朝拜,结束后,他居然和一群人热烈地讨论宗教问题,以至忘记跟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虽然学会了木匠手艺,但这种生活不能让他满意。他环顾世界,发现它充满很多不公正之处,于是决定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独自去传播他心中认定的真理。

耶稣跟别人很不一样,他心中充满对他人、对世界的爱。在他眼里,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是徒劳的,幸福应该来自心灵的体验,而不是口袋里的货币。他走过一个个村子,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男女老少都来倾听他那充满善良、慈悲和爱的思想,他们称耶稣为师,到处追随他,是他忠实的门徒。

在传道的3年多里,耶稣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罗马官员的注意,他们觉得耶稣赢得广泛的民心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买通了耶稣的一个门徒――犹大,让他监视耶稣的行踪,直到将耶稣抓获。犹大因此获得了30个银币的奖励,而耶稣却被罗马官员判处了死刑。(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描绘的就是耶稣被犹大出卖的场景。)

耶稣遭受严刑拷打,然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这种行刑方法是将犯人的双手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上,使得空气无法被吸入肺部。3小时后,耶稣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却见证说,看见耶稣3天后死而复活,并在此后的40天里四处走动。后来,有人见证说耶稣从那里离开地面,升到天上去了。很多人认为,这足以证明耶稣自称是上帝之子是真实的。

因为这些神迹,信仰并追随耶稣的人大大增多。据史料记载,仅仅几个月之后,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多了大约3 000名信徒。宗教领袖镇压信耶稣的人,但许多信徒宁愿死也不肯放弃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

耶稣的故事篇2

摘 要:福音书“童女生子”故事有着丰富的内涵,标示了弥赛亚降生的神圣性。然而抛却其神哲意味,从文学与历史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该故事体现出了福音书作者对女性尤其是处境艰辛的女性的重视,婚外妊娠的马利亚被尊为圣子之母,体现出女性抗争的胜利。

“童女生子”故事即耶稣降生的故事,在《新约》中,福音书作者马太和路加对此作了详尽记述:犹大拿撒勒城有一个叫马利亚的年轻女子,许配给了大卫家族一个叫约瑟的人,有一天,她突然被天使告知自己怀上了上帝的儿子,而且这个被上帝命名为耶稣的孩子将“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加福音》1:33)。马利亚遵从上帝的意旨并载歌感恩,约瑟也按上帝的指示迎娶马利亚且不与她同房,使耶稣得以顺利降生。

“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们的主;因着圣灵成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使徒信经》的此项规约赋予了童女生子故事以至高的神圣性。“正如过去是一位女人促成了死亡,(现在)同样也是一位女人促成了生命的来临”,马利亚由于其贞洁的生活和对上帝的顺服,以及担负的孕育圣子这一伟大使命,已使她免除了夏娃给人类带来的罪孽,成了人类救赎的起点。马利亚作为救主之母,领有各项相称于这项崇高地位的恩赐,因为她在受孕之初就被圣灵保护,未受原罪的任何沾染,即“无罪而孕”(或“圣母无原罪”)。此外,教会为强调马利亚作为“圣母”的纯洁性,更是认定她在生下耶稣后,“仍保持着真实和永久的童贞”,基督的诞生“并未损害她童贞的完整,反而予以圣化”。加之马利亚的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马书》8:29),所以她的母性扩展到了所有需要拯救的人,她以虔敬的祈祷和信德模范作用使“信徒在教会内诞生,作为以基督为首的身体的各肢体”,因而被称作“教会之母”。

基督徒相信耶稣是经由圣灵的力量奇迹而孕,然而这种观点历遭嘲笑、攻击和质疑。对福音书童女生子故事,一般有四种看法:1.它是一个历史事实(基督教观点)。2.它是一个记录错误,基督徒接受了一个错误的传说(反基督观点)。3.它是一个用超自然重新解释的自然现象(现代观点)。4.它是一个把宗教观念融入历史素材的神话或传说。在《新约》中,历史是神学的婢女,因此福音书着重强调了童女生子故事的神学意义而非事实本身,然若抛却神学、哲学意味,从文学与历史入手,就可以发现童女生子故事展现了福音书作者对女性尤其是处境艰辛的女性的重视,婚外妊娠的马利亚被尊为圣子之母,则是女性抗争的胜利。

一、童女不贞

对童女生子故事的讨论必然涉及马利亚的贞洁问题,教内的“终身童贞”与教外的“婚外妊娠”针锋相对。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看出约瑟并不是耶稣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马利亚亦并非处女。

在《马太福音》中,作者用“A生了B,B生了C,……”的句式列出了耶稣的家谱,这是犹太传记中常用的家谱格式,如挪亚的家谱(《创世记》5:1-32)、亚伯拉罕的家谱(《创世记》11:10-32)等;“生”即“(父亲)生了某某”,在马太的耶稣家谱中被用了39次,但当到了应当说“约瑟生了耶稣”时,这种范式却突然破裂,代之以“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马太福音》1:16),不仅打破了“父生子”的格式,而且用“生”这个词的被动时态替代了前面一直使用的主动时态,即耶稣是“被”马利亚生出,强调生命载体而非传统的“播种者”,这更表明耶稣的降生与约瑟没有必然关联。此外,马太的耶稣家谱由三个“十四代”构成,但实际上这三个“十四代”中少了一代,即到约瑟时只是第四十代,而按马太所言,耶稣却是第四十二代,也就是说,在耶稣的父辈一代中出现了空白,这似乎暗示耶稣在约瑟之外另有其父。

同样,《路加福音》中也出现了家谱范式的破毁。与马太不同,路加用了另一种犹太家谱格式,即“A的儿子是B,B的儿子是C……”如闪、含、雅弗的家谱(《创世记》10:2-23)。在这个家谱中,当说到耶稣时,不说“耶稣是约瑟的儿子”,而说“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路加福音》3:23),希腊语为被动式,意即“被称作”,这种措辞同样标示了约瑟不是耶稣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只能是他法律意义上的父亲。另外,这个家谱放在耶稣受洗后,而且强调神的儿子耶稣“依人看来,是约瑟的儿子”,显然是对马利亚婚外妊娠的有意掩饰。

此外,福音书中其他一些内容也暗示出约瑟并不是耶稣的生父。如《马可福音》6章3节,故乡那撒勒的人称耶稣为“马利亚的儿子”。按当时的犹太习俗,一般是根据父亲的名字来确定孩童身份,“马利亚的儿子”这种以母亲的名字来称呼子女的用法往往指代私生子。《约翰福音》8章41节中,在关于“神的儿子”的争论中,当耶稣用“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来批驳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行为有违上帝的旨意时,他们反唇相讥:“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在这里,特别强调了“我们不是”,暗含了“而你是……”这种嘲讽,和前文“你的父亲在哪里”(《路加福音》8:19)一样,暗示耶稣之父另有其人;此外,新约外典《彼拉多言行录》2章3节中,一个“犹太人长者”在彼拉多面前明确宣称耶稣是“私生子”。

马利亚是否处女,是童女生子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论题。《马太福音》在述及童女生子故事时,明确宣称马利亚的妊娠是对《以赛亚书》7章14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的应验。“童女”一词,在《旧约》希伯来语马索拉本中,指“性成熟的年轻女子或新妇”,并不专指“处女”。而希腊语七十子译本《圣经》却把它译成了“无性经历的女性”,实属误译。先知以赛亚这句话与马利亚生子没有任何关联,他只是借一妇人将很快生子、孩子将很快长大来暗示外敌进犯的迫近和亚哈斯的王国荒废的到来。而且,以赛亚的话也只是说给同代同胞听的,将它与耶稣降生相连结疑为福音书作者的附会理解。

在马利亚是否处女问题上,反对者提出了“与潘特拉通奸说”。二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塞尔修斯在他的重要反基督论著《正统教义:致众信徒》一书中指出:基督教所谓的童女生子纯属虚构,耶稣由一个“以纺织为生的贫苦农家女”所生,此女因“犯有通奸罪,被她的木匠丈夫逐出家门,后四处游荡……秘密产下与兵士潘特拉通奸之遗子”。据考古所知,潘特拉这个名字在希腊、罗马时代甚为常见,特别是在罗马士兵中。殖民地妇女被迫或自愿与殖民者发生关系,至今犹存,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处于罗马帝国占领之下,若说马利亚怀的是罗马士兵的孩子亦不足为怪。

关于贞洁,犹太律法有明细规定,《申命记》载:“女子没有贞洁的凭据,就要将女子带到她父家的门口,本城的人要用石头将她打死。”马利亚未婚先孕,按律法当处死。若依“与潘特拉通奸说”,马利亚亦应被处死,因为“若遇见人与有丈夫的妇人行淫,就要将奸夫淫妇一并处死”(《申命记》22:22)。马利亚严重违反上帝的律法却未被处死,说明她极有可能是在荒野遇暴,因为“若有男子在田野遇见已经许配人的女子,强行与她行淫,只要将那男子治死;但不可办女子”(《申命记》22:25-26)。约瑟之所以忍辱迎娶,大概是他在律法中找不到不娶的理由或是因犹太律法在罗马统治下被大大降格而无法实施严格惩罚举措(如犹太公会无权对耶稣施死刑)。总之,从圣经文本即可看出约瑟不是耶稣的生父,马利亚亦非贞女,所谓的童女生子故事或可被称作马利亚的婚外妊娠。

二、重视女性

在福音书中,作者从多角度表现出了对女性尤其是下层被压迫女性的关心,无论是《马太福音》耶稣家谱中的四位女性还是陷入婚外妊娠苦恼中的马利亚,她们的出现无不体现了早期基督教对女性的重视。

《马太福音》以冗长家谱开篇,有四位女性名列其中,这在传统的只记录男性族人的犹太家谱中实属罕见。他玛、喇合、路得、拔示巴都是普通的女性,但她们在以色列历史上却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玛是犹大的儿媳,为给犹大家族留后而诱公公与之同寝,虽然当时摩西律法尚未制订,但其行为在后人看来却具有淫乱的性质而应受谴责。喇合是耶利哥城的妓女,曾救了约叔亚派出窥探该城的两个探子的命,后来她与撒门结婚,生下了大卫王的祖父波阿斯。喇合身为外邦人(迦南人),又是妓女,按犹太律法,她是不能嫁给以色列人的。路得也是外邦人——摩押人,摩押人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与女儿乱伦所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命记》23:3),然而她却突破了民族界限并最终与波阿斯结合,成了民族融合的典范。拔示巴是赫人乌利亚的妻子,她与大卫私通,受到了上帝的谴责,但她在挫败亚多尼雅谋反一事上立了大功。以上四位女性,要么是外邦人(喇合、路德、拔示巴),要么是罪人(他玛乱伦,喇合为妓女,拔示巴与人私通,犯了“奸淫罪”),处于社会的底层并遭受世俗的贬斥,然而她们却因为一点微功(为家族留后等)而被列在耶稣的家谱中,并且位置显著,这鲜明体现出福音书作者对下层女性的重视。

同样,马利亚未婚而孕,出于对犹太律法的熟知,她听了天使传报后“很惊慌”,因为她“还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路加福音》1:34)是遵守上帝的律法还是听从与律法相悖的上帝的命令?二者同出于上帝,又都必须遵从,违反前者,则将有失去生命的危险;违背后者,同样会受到上帝严厉的惩办。出于对她的两难处境的同情,路加用了“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路加福音》1:35)一语。“临到”指非人间所能支配的威力的降临,“荫庇”指神对陷入苦恼中的信徒的拯救行为。这两个动词并用,预示了圣灵对马利亚的大力协助及上帝对她的保护,从此,因蒙耻而苦恼的马利亚不再污秽,而成了受圣灵的威力荫庇的圣母,时人对她的诘难也在上帝的强烈护佑下得到了转移。

在《马太福音》的记述中,约瑟原谅了马利亚,但事实上马利亚并未因此而免除俗世的指责。在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对已订婚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并没有一贯的法规。大体来说,在犹太地区是在订婚之前,而在加利利则是在结婚之前,不允许青年男女之间有性行为,但这只是一种道德要求,并没有严密的规约,因而对已订婚的女子的婚前妊娠的宽大处理是常有的。这种婚前妊娠、生育,对当事女性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但所生的孩子却会受到歧视,他们成人后不许和以色列人举行正常婚礼。但这只是对订婚而未结婚的男女之间的婚内妊娠而言,而在马太的记述中,约瑟的行为十分低调,暗示出马利亚是与约瑟之外的男性私通而怀上耶稣的。按摩西律法,对通奸女性,有处死或休弃两种处置方法,约瑟是一个“义人”,于是倾向于较轻的处罚;在接受天使的告知后,他无言地执行了妻子肚子中的孩子的父亲的命令,然后悄然隐退,永不再现,说明马利亚的怀孕对他触伤至深,他的“原谅”只是出于“义”,而非社会生活现实,因而,马利亚实际上仍然身处于家庭、族人的嘲骂之中。

总之,福音书作者马太用巧妙的人物安排和独到的细节刻画,不仅使各种矛盾得以微妙展露,又成功地将这些矛盾置于上帝的救赎计划之中,从而使受迫女性的地位在读者脑海中随着对上帝之道认知的加深而提高。

三、女权觉醒

童女生子故事的产生,是最初父权社会中女权觉醒、斗争的体现。苦苦挣扎于诸种重压下的女性,必然会从生活中寻求尊严的恢复。于是,一世纪时巴勒斯坦地区遭受世俗和外族双重歧压的犹太女性便从女性特有的孕育功能上找到了突破口,以对生育的神圣性的强调使自身形象得到提升。

在古犹太社会,女性一直处于受歧视和屈从的地位。古犹太人认为,夏娃为男人的肋骨所造,因而女性只能是男性的附属物;而夏娃偷食禁果成了“女人祸水”的有力依据;同时,女性的月经、分娩等生理出血也犯了犹太人的圣洁禁忌,如此,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此外,在罗马帝国殖民统治之下,本为弱势群体的犹太女性更是饱受政治、经济、宗教及性方面的压迫。一世纪末罗马发行的一种称为“犹太属地”的硬币印证了这种情形:棕榈树下,一个叹气的女人坐着纺线,旁边站着一个耀武扬威的罗马士兵。这是比耶稣稍晚一些时候的物品,表现出殖民统治下犹太社会忍屈受辱的生活情状。

在童女生子故事中,作者通过“圣婚”和“马利亚的赞歌”表现了女性对自身地位的呼求和对自由的渴望。“(你)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神的儿子”(《路加福音》1:35),路加把将要出生的孩子耶稣称为“圣者”“神的儿子”,而其母亲马利亚则被“至高者的能力”所“荫庇”,这是一种典型的“圣婚”模式,即以神人联姻来抬高人的神圣性,这种表现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各民族伟大人物的神话或传说中,例如在希腊、罗马的传记中,英雄人物的母亲在怀孕时往往有神的参与,而这种被称为“圣婚”的奇迹妊娠,则成了印证英雄人物之伟大的必要说明。然而,在其他民族的“圣婚”故事中,往往强调的是民女与神交合而生出英雄后代,女性只是充当了一个生育载体,并未因此而得以“圣化”;而在童女生子故事中,上帝借马利亚实施自己的创造(第二亚当)计划,突出了马利亚这个特定载体的重要性,而上帝又不以生殖者面目出现,更表现出了“圣婚”的纯洁性。

路加在谈到耶稣降生时一个最大的特征是通过马利亚之口唱出了一曲对神的赞歌:“……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路加福音》1:46-55)体现出贫困受迫者对能改善其现状的社会正义的企盼,可以说是一曲民众解放之歌。这里的“使女”,指在性方面有瑕疵的女性,这样的女人不能拥有正常的婚姻,甚至在社会中无处容身,此语通过对《申命记》中的贞洁规约的暗示,突出了神对马利亚的苦恼的眷顾,掩饰了婚外妊娠的丑闻性,表现出马利亚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由此可以推知,童女生子故事起初可能只是一个关于婚外妊娠的口头传说,并不是为了宣扬奇迹,后来人们对它作了补充和修订,认为马利亚的婚外妊娠不应受到责怪,因为耶稣的降生是圣灵的安排。一世纪末,福音书作者马太和路加继承了“婚外妊娠”的提法,并扭转传统观点以模糊其丑闻性。此后,基督教界便慢慢开启了抹消传统提法的进程。到了二、三世纪时,教父们把福音书解释为“处女妊娠”这一奇迹故事。他们强调了马利亚的信仰、约瑟的决意、耶稣的降生、圣灵的帮助等具有神性的议题,从马利亚婚外妊娠的苦恼中阐发出了肯定的神学意义,即遭世人蔑视的是非婚生的孩子,而马利亚生的孩子是上帝的儿子,因而其母不再是遭唾骂的淫污女性,而是在苦难中被圣灵荫庇、指导的典型。马利亚地位的提高使她最终获得了“圣母”的名分,并以自己的信德征服了上帝的信众,以母性的慈悲怜悯调和了《旧约》中父性上帝的威严,从而使女性在神性世界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该地区女权斗争的胜利。

总之,所谓的“童女生子”并非仅为一个宣扬马利亚贞洁性的圣经故事,恰恰相反,它从马利亚的婚外妊娠入手,展示了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下层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过程。

① 圣经(和合本)[Z].香港:香港圣经公会,2000,49.文中所引圣经文字皆出此本,不再另注.

② 天主教教理[Z].石家庄:河北天主教信德室,2000,118,121,399.

③④⑤ 邓辛格.天主教教会训导文献选集[C].施安堂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81,427.

⑥ Margaret Y. MacDonald. Early Christian Women and Pagan Opinion: The Power of the Hysterical Woma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p95.

⑦ Richard A. Horslay. The Liberation of Christmas: The Infancy Narratives in Social Context[M].New York: Crossroad,1989.p108.

耶稣的故事篇3

节日历史

起源

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发展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

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习俗庆祝

礼物

圣诞卡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与仁爱的言行达成。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装饰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圣诞帽

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圣诞装饰包括以圣诞装饰和圣诞灯装饰的圣诞树,户内以花环和常绿植物加以装饰,特别的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数欧洲地区,传统上户外以灯光装饰,包括用灯火装饰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形象。冬青和槲寄生是传统采用的材料。市政当局也会对圣诞装饰加以支持,在街道悬挂圣诞标语或者是在广场放置圣诞树。

圣诞树

圣诞树(Christmas tree)是圣诞节庆祝中最有名的传统之一。通常人们在圣诞前后把一棵常绿植物如松树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圣诞灯和彩色的装饰物装饰。并把一个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

用灯烛和装饰品把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作为圣诞节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近代圣诞树起源于德国。德国人于每年12月24日,即亚当和夏娃节,在家里布置一株枞树(伊甸园之树),将薄饼干挂在上面,象征圣饼(基督徒赎罪的标记)。近代改用各式小甜饼代替圣饼,还常加上象征基督的蜡烛。此外,室内还设有圣诞塔,是一木质的三角形结构,上有许多小架格放置基督雕像,塔身饰以常青树枝叶、蜡烛和一颗星。到16世纪,圣诞塔和伊甸园树合并为圣诞树。

圣诞节橱窗

圣诞橱窗也是墨尔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的圣诞节来临前商店的橱窗设计人员就会动足脑筋,将这个圣诞节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绝不会和往年的风格重合,这里也是妈妈最愿意带孩子们来的地方。圣诞爷爷醇厚的嗓音讲述着惊心动魄的经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声、光、电的组合更生动有趣。排队入场是玛雅橱窗参观中不成文的规定,栏杆外是急匆匆路过的人流,栏杆内有序参观,每个橱窗有数分钟的演绎。每个橱窗左下角是滚动的屏幕,立体声喇叭中讲述的故事,都能在这里显示,扫描一下二维码还能下载。

圣诞节环

西方国家圣诞节其间挂在家门口用的装饰品,通常用绿色的枝叶或藤条(松毛、松针等)和银色的金属及金色的铃铛配以红色的缎带组成主色调绿、白、黄、红代表欢乐喜庆上面写着MERRY CHRISMAS或者简写为X'mas

耶稣的故事篇4

【关键词】《宾虚》 史诗 神话 基督教历史

一、引言

美国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于1959年拍摄的《宾虚》获32届奥斯卡提名十二项,最终获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男配角、摄影、美工置景、服务设计、剪辑、音响、特技、配乐共十一项金像奖,创下奥斯卡历史上迄今仍未被打破的最高得奖纪录,这个纪录直到1998年才由《泰坦尼克号》以及在2004年由《魔戒3》追平,至今没有片子超过。

这部长达220分钟的巨片是根据刘易斯・华莱士(LeisWallace,1827―1905)成书于1880年的小说《宾虚一基督的故事》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发生在犹太耶路撒冷地区时间跨度约三十三年的事情,讲述了一位名叫犹大・宾虚(Juriah Ben-Hut)的犹太王子在罗马的残酷统治时期,拒绝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以帮助罗马政府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指挥官梅萨拉(Messala)的统治,于是遭到了这个儿时好友的背叛陷害,梅萨拉找借口将宾虚流放,将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关进地牢。在家破人亡的境遇下,满怀内心的仇恨,宾虚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复仇。这只是整部片子中“明”的一个故事,另一个“暗”的故事是关于耶稣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耶稣的故事更完整,因为片子是以耶稣的诞生开始,又以耶稣的死和复活结尾,影片的结尾字幕和开头字幕相呼应,使用了米开朗基罗著名的西斯庭教堂穹顶壁画《创造亚当》,这样形成了一个包孕式的结构。片中这一明一暗的两条线交织着发展,宾虚经历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处事态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段打碎原有观念的转折情节,而促使他每一次思想的转变都可以看到它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基督教义的启迪。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主人公在基督里成长的故事。

二、体裁的含混

此片一改以往圣经故事片说教的风格,从一开始就充满的戏剧张力,到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的展示,到情节发展的抑扬顿挫,都可作为古典电影叙事手法的典范。对古罗马统治时期罗马皇权不可一世的再现,以宾虚这个身名显赫的犹太贵族为代表所折射出犹太民族所受的苦难,这些都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此片的史诗品质。正如许多对该片的介绍词中所提到的它是一部史诗巨片。可是,影片最后耶稣蒙难后显示神迹,宾虚一家惊奇地发现,生命的光泽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可怕的麻风病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情节使一部史诗电影在最后关头转变为神话!这部影片的经典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它是史诗还是神话呢?作者和导演让这部作品二者兼具又有何用意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却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部片子的文化意蕴。

史诗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来源于历史或神话中)的经历或事迹的诗。“史诗”这个词在现代语文中,多用来指虚构的文艺作品,其特点是背景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大量的虚构地理,时间跨度大的叙事作品。巴赫金在《小说理论》中提出长篇史诗的体裁特征首先表现为描写―个民族庄严的过去;其次,长篇史诗渊源于民间传说;再次,史诗所表现的世界与歌手的时代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

什么是神话呢?简而言之,神话就是一个民族口耳相传的传说,表达该民族对宇宙、万物、人类起源的理解。马克思的阐释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产生于远古时代,“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2]神话与宗教有其内在关系,事实上,神话可以说是早期的宗教,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卡西尔说:“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加拿大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在其著作《批评的解剖》中指出“基督”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神启意象,“基督既是上帝又是单个人,又是上帝之羊、生命之树;他是生命之藤,我们则是藤上的分枝;他是被建筑者所丢弃的石头,而重建起的神庙则意指他站起的身体。”同时弗莱指出:“在文学发展中,神启意象适用于神话模式……它们把读者引向文学的核心――未经置换变形的隐喻的和神话的世界。”

不论是用“史诗”还是“神话”来描述《宾虚》这个视觉文本,我们都是在用它们的比喻意义。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也并非泾渭分明,存在重合交叉的地方。因此无论是用史诗还是神话来描述它都有一定的道理。《宾虚》确实史诗般的再现了犹太民族处于罗马残酷统治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同时也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了耶稣基督的降临、传道、蒙难,这些宗教史上和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包裹在史诗外衣下的正统宗教片,它成功影射了文化斗争,新旧理念更迭。

三、创作背景

从作品的体裁人手了解了它的本质内容以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从创作者和所反映的内容之间“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来揭示该影片背后的文化现象。

刘易斯・华莱士是印第安人,参加过美国内战的战士,也是政治家、外交家。他与美国政治家兼演讲家罗伯特・英格索尔(Robert Ingersoll,1838―1899 j的相遇直接促成了该小说的写成,当作家听到了罗和朋友们关于“上帝、耶稣、神性”等问题的激烈讨论,罗高举唯理论的大旗不容乐观地预测了基督教的终结。作家汗颜于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无所知。

而当时美国社会又是一副什么样的图景呢?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具有得天独厚发展工业的条件,工业革命激化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促使了美国内战的爆发,结束了奴隶制。南北战争后,美国财富出现了惊人的大规模的增长。在思想文化界,实用主义(Pragmatism)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和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和相信因果关系的。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实用主义者认为自己是多元论的,既忠于事实,又不反对神学观点。实用主义最初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中,在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成一种运动,并且蔓延到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

受此哲学思潮的影响,自由主义神学盛行,人们高扬理性,以理性为信仰的试金石,在阅读《圣经》时,宣扬“去神话话”,否 认基督的神性,只强调基督的道德典范,认为凭借基督的道德典范即可建立人间天国,而摒弃福音中的童女生子、基督三日复活、福音书神迹等具有神话色彩的内容。

,当华莱士先生认真地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观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华莱士改变了原先只是想作为一种消遣来写一本关于耶稣的书的想法,他不同意他的朋友罗伯特所说的一切,并且用他的书去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的。1880年成书后从销售量和被读者接受的程度上都证明了它的成功,《宾虚》在作者生前就卖出二百多万册,而直到现在,此书仍在再版发行。

而出品于1959年的电影《宾虚》又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背景呢?随着二战的爆发,战争的残暴摧垮了人们建立人间天国的美梦,自由主义神学已经式微,在普世范围内福音派神学兴起,重新强调《圣经》中的神迹。而此时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虔诚的对他们的精神救治,需要对为人类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的皈依与信靠。就象影片中一样:不论是罗马统治者犯下的罪恶。还是宾虚和他的犹太民族心中的苦毒,皆需耶稣基督的救赎。

四、基督的教义

从以上的创作背景去了解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它的史诗特质和神话元素,知道它们是创作者的独运匠心。而从基督教的产生和对《新约圣经》教义的了解,也是加深对这部影片理解的关键。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产生于古罗马,是古代希伯莱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融合的结晶,它对古希伯莱和古希腊文化有许多吸取和继承,也受到了许多限制和影响,还有对这两种文化的拒斥批判和推陈出新。基督教实际上是把犹太教和希腊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宗教与文化关系中的一个有趣现象。这在《新约圣经》中有充分的体现。基督教强调来自心底的爱,不只是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信仰的神的爱,而是对他人的爱,甚至包括对敌人的爱。耶稣让人们放下手中的剑,拿起宽容,因为爱是比暴力更为强大的力量。

这部片子阐述了耶稣关于爱的思想,尽管耶稣在影片中只展现了一个背影和模糊的脸,但我们知道他无所不在,第一次,宾虚在快渴死的时候祷告:“我的神啊,求你救救我!”,耶稣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给了他一瓢水饮用。那个罗马军官看到耶稣的时候,竟然不敢直视他的平和,暴力在爱的面前退却。第二次,宾虚在救执政官的时候,执政官对宾虚说:“你的神救了你,也顺便救了罗马军队”。第三次,耶稣在死后升天的刹那,因着艾斯特对耶稣的信心,治愈了宾虚母亲和妹妹的麻风病。神从来没有离弃过宾虚。

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也是全剧三个高潮之一的竞技场车马大战。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梅萨拉有犀利的战车,有健硕的马,但是御马的方法是用鞭子,用鞭子狠狠抽打;而宾虚是用“爱”来驾驭马,他根本就没有带鞭子。而最终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爱对暴力的完胜。梅撒拉最终死在了车轮下。这是恶的必然结局。而胜利者宾虚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梅撒拉在临终前向宾虚透露了他母亲和妹妹仍活在麻风谷的讯息,使本已绝望的宾虚重燃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此时,基督教的“宽恕之道”取代了原先的“个人仇恨”成为主宰影片最后半小时的中心思想。编导将整个故事从个人恩怨提升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民族斗争,终而点出超越国界的宗教救赎精神才是解救世人罪恶的根本之道,使全片的艺术层次达到了一种哲学境界,而非单纯的英雄故事。

五、结语

耶稣的故事篇5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圣经原型理论;吉姆・凯绥

弗莱,是加拿大著名的的文学大家,他从神话、仪式等这些被人类视为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原型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它们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因而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神话原型理论是基于《圣经》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巨大。基督教自产生以来,对每一时代的文学都影响颇深,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圣经》影响的痕迹。圣经原型理论是有关《圣经》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把《圣经》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事件或人物的暗示作用发掘并加以剖析,从而让读者认识文学作品创作的原本形态和创作目的。在浩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圣经》的影响可谓无处不见,不论是被用来阐述作者思想意识的人物描写,还是展现故事情节的文章结构,都能或清晰或隐约的找到受《圣经》影响的踪迹。作家常借用《圣经》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原型形象来达到借古论今、阐释自己思想情感的目的。著名的美国小说家斯坦贝克在代表作《愤怒的葡萄》中充分地运用了圣经原型理论来塑造小说人物。本文将运用圣经原型理论对《愤怒的葡萄》中吉姆・凯绥的性格及人物形象进行剖析。

在《愤怒的葡萄》整个故事中,吉姆・凯绥并非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对这个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而言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社会大环境中,人的内在思想和精神必将发生顺应时代潮流的转变”是作者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这部作品中所强调的中心思想。所以,作为一名牧师,约德本以传上帝福音为己任,他的朋友吉姆・凯绥从他的身上得到了启示而转变了人生的目标,这一转变使自己成为了该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吉姆・凯绥的重要性就在于,他发现仅凭牧师的身份,讲学传道,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深陷于痛苦和煎熬的状况。他说;“从前,我总认为祷告可以解愁,可以把一切苦恼都粘在祷告上,像苍蝇纸上一样,祷告可以去掉苦恼,现在看来这一套不灵了。”吉姆・凯绥深刻地意识到面对现实生活的疾苦,仅仅是一味的祷告和默念信徒早已熟记的宗教福音如画饼充饥,尽管他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上帝给予他的启示和召唤,但是他有意识地开始思考一种更加实际的为教区人争取权利的方法。他开始审视人们思想中的地狱与天堂之说,用怀疑的眼光去思考上帝福音的现实意义。虽然吉姆・凯绥本来只是作品中的一个配角,但却成为推动约德等人思想转变的动力。“美国梦”是十八世纪每一个美国人的奋斗方向和精神导向,牧师约德也不例外。在约德一家刚刚丧失了土地和家园时,他们仍然对自己的“美国梦”充满信心。约德一家为了重建家园举家迁居加利福尼亚是。但是凯绥随他们去加州,却是为了开始他的新生活。追求新生活的吉姆・凯绥在迁居加利福尼亚路上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又目睹了警察的种种暴行,待人受过,及至被捕入狱后,他才懂得了穷人为什么去偷窃,懂得了穷人团结组织的意义。他明白了团结一词对于受尽疾苦p个人力量微薄的劳苦大众的重大意义,并努力让“我们”这一概念在穷人的思想里生根发芽,得以壮大。这一点在吉姆・凯绥的爷爷死时才日渐清晰。他说:“他(指爷爷)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而我们呢,我们要做一件事,却有一千条路,但我们却不知应该走哪一条。如果我做祷告,我应当为那些不知道向哪条路去的人而做。”正基于此,凯绥在出狱后,采取一系列的实际而积极地行动领导工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不但如此,他向低工资工人宣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思想:告诫他们应当团结老工人,不要等资本家收拾了老工人之后来压低新工人的工资。可爱的凯绥,为了救约德而被警察残忍地打死,但许多人被他的思想所教育,被他的宣传所引导。主人公约德正是受到他的思想启迪,才决定继续凯绥未尽的事业,不再一味的传神意,而是引导人们用实际行动与现实的疾苦做斗争。

吉姆・凯绥的伟大来自他如同基督般的献身精神。斯坦贝克寓意深刻地用吉姆・凯绥来命名这样一个类似耶稣的人物,就连他的名字的缩写J.C.也与JesusChrist相吻合,不能不说明作家的良苦用心。吉姆・凯绥,一个改良的耶稣形象,在上帝的召唤之下,为劳苦大众传播神的旨意,传播上帝的仁爱之心,用实际行动倾洒福音。在故事开始时,他就像耶稣带领十二门徒前往各地布道一样,跟随约德一家十二口人踏上了西去加州的漫漫旅程,去寻找梦想中的乐园。一路上,他与约德及其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和友谊。他的行为和思想对约德的人生产生了新的启示,使其备受感慨。凯绥向众人传递了团结的真谛,让大家体会到团结的神奇力量,使警察和工头“无缘无故”地害怕起来。因凯绥把罪责都强揽在自己身上而招致了牢狱之灾。凯绥在狱中的日子就像当初耶稣在旷野中度过的日子一样,但他却智慧的思考出了人世间生活的真谛。当两个拿着铁镐的搜寻人员来抓他时,他说:“听我说,你们这些人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你们是在做帮凶,让人家的孩子饿死??你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话音未落,一个人使用铁镐把击中了凯绥的头部。凯绥的牺牲象征着耶稣受难,体现了耶稣为拯救人类而甘愿献出生命的献身精神,而凯绥死前的一番话,正展现了耶稣宽容的智慧。耶稣宽恕那些曾经迫害他的人,他向上帝祈祷:“上帝,饶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吉姆・凯绥的原型就是《圣经》中的耶稣,但是作者并未完全照搬耶稣。《圣经》中的耶稣对上帝的旨意是完全顺从的,并具有人和神的两重性,而《愤怒的葡萄》中的凯绥却是一个被现实潮流所改良的耶稣形象,他不但传递理想中的上帝福音,更是通过对大众宣传能够实际发挥反抗作用的思想,向人们传递有效的斗争途径以争取光明美好的生活。于是,他把组织民众斗争,引导群众靠团结的力量来争取光明靠的生活权力看作自己的职责,并为自己视为光荣的事业付出生命,这一切的小说细节,都为读者成功塑造了一个从实际出发,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改良后的耶稣形象。

通过运用圣经原型理论对小说中吉姆・凯绥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斯坦贝克透过这样一个拥有人文关怀思想和英雄牺牲主义的改良后的耶稣形象,丰富充实了小说内容,让故事中的人物血肉丰满,形象深刻,让吉姆・凯绥形象打动人心。借助于原型批评理论,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义,那就是通过圣经原型人物反应随时代的变迁而前行的思想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时锦瑞.再出埃及-《愤怒的葡萄》的圣经原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

[2]王婷婷.《愤怒的葡萄》圣经原型研究[M].辽宁大学,2012

耶稣的故事篇6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的七个方面,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进而阐明了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与图式关怀的特征。前者以《圣经》的传言、教会的见证为象征性因式的所指,后者以光、十字架两种符号为象征性图式的能指。这种所指与能指,共同构成基督教艺术的边界。

关键词:七方同启论言成肉身肉身成言象征主题关怀图式关怀

为了阐明基督教艺术的边界,我们必须沉思“基督教艺术是什么?”为了说明“基督教艺术是什么?”我们需要回答“基督教是什么?”即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的规定性内含什么?

1 、基督信仰的神学规定性

十字架神学的代表人物莫尔特曼,在论及基督教神学的任务时,指出:基督教神学“必须说明‘耶稣就是基督’这样的认信究竟指的是什么。”(莫尔特曼)“因此,基督论的第一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在耶稣及其历史中的起源。第二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对于现时和未来的意义。”(莫尔特曼)其实,简单地说,基督信仰的核心教义,正是信仰基督,信仰历史上的耶稣。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同其它宗教的差别,正在于它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信仰,而且是对这个历史人物死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认信,是对复活的基督的宣告。在此意义上,基督教不是一个教义理论体系,因为任何教义理论体系,在学理上并不必然同它的创立者存在逻辑的关联;教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本人,也未必能够承诺他所阐明的理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反,基督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立者耶稣本人。没有耶稣,就不可能有基督;没有基督,也就没有基督信仰、没有基督教。同样,基督教也不是一套与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既然是纯客观的,即同人的主观世界、人的生存与存在的世界没有关联,那么,个人是否认信它,或者说个人能否认信它,便成为一个必须要回答而没有肯定性答案的问题。再次,基督教也不是信仰一个神秘的灵。信仰差别于迷信,信仰发生在人的理性思考到不可思考的地方,迷信却发生在入的理性末加思考的地方;信仰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沉思后的认信与仰望,迷信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拒绝沉思的执迷与无觉。神秘的灵的神秘性,否定了理性人思的可能,其所信之物在言说上的流定性,往往使信者难以清楚地把握。而基督信仰,不仅有关于信仰基督的明晰的言说,而且有历史上的耶稣本人的言说,即拿撒勒人耶稣对于自己的来历、自己的宣告、自己的结局、自己的将来、自己的所夫、自己的应许以及自己的使命的言说。正因为基督信仰的言说,已经包含在耶稣的言说里,所以,基督论的真正任务在于准确地传言。这或许是神学的谦卑性的品质的基督论根源。

下面,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言述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基督教神学,至少应包括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教会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基督耶稣的身份或同一性的规定性。这种同一性的规定性,将把基督信仰同其它一切宗教在神学上区别开来。本文将传讲的,仅仅关涉基督教神学的一个方面,一般用基督论来指称它,我用“七方同启论”来概括它。耶稣基督本人,一开始便清楚理性与信仰的差别,他拒绝按照理性的方式向祭司长、文士、长老证明他的权柄的根源,他只向门徒发出呼召、需要他们用生命意志而非生命理智来做出回应。耶稣从七个方面,把上帝的存在启示出来。这七个方面,包括耶稣的灵生、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以及成为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其中每个方面,都关涉到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受难与复活事件,构成了这七个方面彼此相关联的转折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七方同启论的基督论,称为十字架神学。

1.1 言成肉身

在传统的意义上,言成肉身主要指上帝作为圣言生成为历史上的肉身的耶稣即耶稣的灵生事件,但在更广的意义上,言成肉身还应包括耶稣对爱道的宣告、他的受死以及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件。作为肉身的耶稣,假如没有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邻人的宣道、没有为人类的罪而受死在十字架上、没有在死后复活为信仰的基督,他的灵生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上帝成为肉身,使我们能够接近他,以此表明他并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一个我们能够触摸、能够同在的同在者。他爱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着的人类,所以,他的圣言要降下生成为肉身的耶酥。“所以,爱不仅是上帝的行为动机,而且是上帝的存在动机。上帝行于爱。上帝行于爱,以助死者、被否定者、被诅咒者,使死者不惧死,被否定者不惧否定,被诅咒者不惧诅咒。上帝以爱分担死的痛苦,以将生与死引入一种新的相互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之为从死中复活。不表明这种关系,人们就无权引用早期教会关于上帝成人的说法。上帝成人包含着上帝与人分担死的不幸。”(云格尔)死作为有限之人的命运,上帝成人,就必须死。成为人子的耶酥,“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言成肉身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是以耶稣的灵生开始的。上帝之言生成为肉身的耶稣,他需要一个有限的肉体生命,一个同每个个体血肉相关联的有限的存在者;同时,这个存在者,还需要表达上帝之言,分享、承担着上帝之灵。上帝通过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生子,既呈现出耶稣与上帝的内在相关性,因为圣灵本是上帝之灵;又呈现出耶稣与人类的内在相关性,因为马利亚不过是有限之人类的代表。在耶稣受圣灵感孕而生的意义上,他是神子,在耶稣从马利亚而生的意义上,他是人子。

通过耶稣这位中保,人类同上帝相互关联起来。

从灵生的耶稣身上,我们已看到上帝的三位一体本性。上帝爱人,所以赐下他的独生子。而耶稣的灵生,于是成为对上帝之爱的表达。对此,人的理性不仅无法证明马利亚如何受圣灵感孕生子,而且也不可能证伪该事件。人作为受造物的有限性再次被显明出来。就这样,耶稣的灵生只有为人的信仰所接受。人只能采取信仰的态度来对待灵生的耶稣。

耶稣的灵生,内合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他既和个人的生命相关又和上帝的本性相关。“上帝所差来的,就说上帝的话”. (约翰福音)耶稣是为人类而来的,他也必须说有关人的话。这种话的表达,即耶稣关于爱道的宣告。耶稣同人类与上帝最本质的相关,是他与上帝的一体性同在,和与人类的永恒同在。。耶稣将全部《旧约》的诫命,总结为爱上帝和爱人如已。“耶稣吩咐他的门徒要这样行,而且自己就是这样行的。”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上帝爱人,他成为人的肉身的样式,又为人舍命在十字架上。尽管们《旧约》已经有了两条诫命,但其意义只是在耶稣基督来到世间后才赋有了质量上的更新。耶稣的灵生与受死,是用行动和诚实表达两条最大诫命的内容。

他要求他的门徒用”彼此相爱的心“(约翰福音)来显明他们的身份。耶稣在世上广行赦免,为背叛他的门徒犹大洗脚,恰好构成了他所宣讲的爱道的最好注释。

人要爱人如己并要爱上帝,仅仅是对上帝之爱性的回应。上帝之爱,对象化在他的灵生与受死里。耶稣既是因着圣灵感孕而生的,那么,他由于马利亚的肉身而来的肉身之死,就必不只是肉身的结束,而是不死之圣灵为着人的罪的受死,也是耶稣本人为罪身的人类而死。耶稣灵生的某种独特性,规定着他的死的独特性。他因为上帝为着人的救赎而死。“从耶稣之生为背景来理解他的死,必须是神学的理解,必须把他为之生为之传言的上帝考虑进去。……耶稣是作为一个公共的人,以他与他的上帝和父亲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为了将要来临的上帝之国的缘故而生的。他生得辉煌,死得可怖,这只有从他赖以生、为之生的上帝为背景才能理解。”(莫尔特曼)换言之,耶稣是替上帝而死的。这正是他与苏格拉底、斯多亚派和基督教殉道者之死的差别所在。

耶稣受死的另- 重涵义,是他为人类的罪而死,做了人的挽回祭。如果说“所有人的生通向死,而耶稣的生来自死,”(云格尔)这是所有人之生与耶稣之生的差别,那么,耶稣的死也来自于他的生的独特性,他为人的得救而生便只有为人而受死。因此,对言成肉身的信仰,或者说“对上帝成人的信仰不仅产生于耶稣的死之后,而且在耶稣的死之中获得证明,只是事后才与耶稣的诞生联系起来。”(云格尔)上帝在耶稣之死中临近人。“如果上帝在死中也不放弃与我们相关,如果上帝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以通过这位十字架受难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仁慈,那么,正是从死之无关系中产生了上帝与人的新关系。……当上帝为了所有人与这个死去的人- -来自拿撤勒的耶稣认同之时,他就表明自已是对有限之人怀有无限之爱的一种本质。因为当一切关系失去之时,只有爱创造新的关系。”(云格尔)在耶稣之死中,上帝对于人之爱的相关性被达成了。通过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上帝经历了基督再临之前的个体生命必须经历又无法得胜的死亡,正因为上帝能够经历这种死亡,我们作为不死者才能临近耶稣基督的上帝。在耶酥里,我们和上帝分享了共同的受难经历,我们将自己的罪交给耶稣以免遭上帝惩罚,而上帝惩罚耶稣以免除我们的罪。“上帝受难,上帝让自己被钉上十字架,且的确被钉上了十字架,藉此完成了他那充满希望的无条件的爱。”(莫尔特曼)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耶酥灵生的事件、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每一方面都是围绕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展开的,且彼此相关联地共同启示着肉身之言的那一位上帝。上帝的内在性,在其言成肉身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种行动。耶稣的上帝,内在于人而存在,他有肉身的在场方式,他有对人的至死不渝的爱,更为人舍己。人之所以能够企及上帝,就是因为上帝在耶稣里首先成为人子,成为人类中的一员。“在他儿子的十字架里,上帝把死担在自己身上,不仅为了使人能够带着慰藉去死,确信即便死也不能把他们与上帝分开,而且为了使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成为人的新创生的根据,在这种新创生中,死亡本身将被生命的胜利吞没。”(莫尔特曼)具体地说,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

1.2 肉身成言四部福音书并没有在耶稣受死的地方结束其文字的叙述,而且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历史的耶稣死后发生的事件,这便是传言者耶稣复活为被传言的基督。“耶稣的复活是一切信仰他的人对复活所寄于的希望的依据。”(汉斯昆)它改变了人们对耶稣死亡的绝望态度,将这种绝望的态度转化为对上帝存在的真实希望。复活意味着,上帝在耶稣惨死后,没有断绝与他的关系而是继续与他同在。“上帝在死去的耶稣身上显示了自己的荣耀。临近的上帝之国——尘世的耶稣以它为生,他至死呼唤着它- -在死去的耶稣身上证明自己直接在场。这就是复活信仰的真相,它告诉人们:传言者及其传言的对象在死亡中认同,传言者本人终于成为被传言者。上帝已经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这就是对耶稣的信仰之根据,也是信仰本身之前提。”(云格尔)所以,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说:若基督没有复活,他传的是枉然,基督徒信的也是枉然,他们还会在罪中。如果没有耶稣死里复活即他的肉身成言事件,作为死亡的毒钩之罪显然主宰着那投奔他的事业的人。

耶稣死里复活,让他因担当人的罪而与上帝中断的关系得以重新和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不仅有耶稣向门徒显现的事实见证,而且有他的门徒包括今天的基督徒的生命被改变的见证。它赋予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行动以替代性的涵义。他替上帝的救赎与人的得救而死,因此,他的受死应当永远与人和上帝绝对相关联。“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复活的基督,同上帝与人的永恒关联,同时也显明为一个历史过程,贯穿在耶稣的产生中、贯穿在他的言成肉身的行动中。无论他的灵生还是爱道,无论他的受死还是复活,都内含着人与上帝的双重意义指向。肉身成言的基督,以复活为开端,并伴有升天、再来、审判的践行。上帝之言在成为肉身的耶稣时,他选择- 条下降的内在性的道路,耶稣的肉身在生成为基督之言时,他却是一条上升的超越性的道路。上帝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因着耶稣基督而被完全整合为一体。这里,“基督复活的信念不仅是基督信仰的超越性基础,也是基督信仰的内在性基础,因为,它所见到的超越的上帝内在于耶稣身上,反过来讲,它所见到的内在的耶稣又在上帝身上超越。”(莫尔特曼)耶稣的肉身成言(他的死里复活),是对他的灵生、爱道、受死的独特性的回应。他作为不死的灵之生,必然要求他在死后复活,否则便否定了他的言成肉身的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换言之,没有肉身成言之言的基督,就不可能有言成肉身之言的根源。为了企及言成肉身之言,耶稣基督复活后还得升天。人如果要借着基督回到父那里去,那么,基督本人首先应回到父的怀中。耶稣要说明自己是来自于上帝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他回到上帝。“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福音)耶稣的升天,不仅表明他是来自于上帝,同时显明了人如何上升得救的道路,这即是顺服圣灵的引导、开启。耶稣升天后向父神祈求,赐下一位保惠师、指教信徒真理的圣灵。

他的升天的见证,充当着肉身成言的一环,还将上帝启示为三个不同的位格。

耶稣的升天,对于那些亲眼目睹的人,构成了一种力量的盼望源泉。它激励着以打渔为生的彼得等门徒,去完成主的托咐。但对于末在场的人而言,升天的确实性便受到质疑,不过,这呼唤人用信心来认同。耶稣明白人心的愚梗,他向那些跟随他的人承诺他必再来,又向他们及那些远离他的人告诫他必审判。他的再来的应许,是为了让活着的跟随者充满盼望,更是他的慈爱在将来的完成。肉身成言、死里复活的基督,不但对时间之维中的现在、而且对未来也有治权,因而对上帝创造的万有享受治权。“因为耶稣是那将要来的。真正与他相遇的每个人都是在未来与他相通的,都把他当作那将要来的生命,那将要来的世界之主。……只有作为将要来的,他才可能是那曾经来过的。只有作为那把新的未来揭示给罪人的将要来的,他才可能莅临现在。”(h.j.iwand )耶稣的升天,表明他的确来自于天上的圣父,他的再来的应许,回应着他升天的目的,他离开信徒,为他们在天上预备地方。他再来完成的审判,将公义的上帝彰显在世人面前。“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当然,耶稣的审判还意味着上帝的大能与人类的结局。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于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表明即宣告、即开启。上帝之言成为肉身、成为历史的耶稣,这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耶稣之肉身成为言、成为信仰的基督,这正是从人而来的信仰之所指。上帝的人性与神性、神子的耶稣与人子的基督,围绕十字架上的受难事件和十字架下的复活事件被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也是历史的耶稣与信仰的基督的合一。“基督徒的基督是一个十分具体的、人性的、历史的人:基督徒的基督只能是拿撤勒的耶稣。从这一意义看,基督教在本质上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基督信仰在本质上是历史的信仰。”(汉斯昆)耶稣的历史性,体现在他的灵生、他的爱道以及他的受死的行动中,并贯穿于他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的实践中。因此,基督信仰,即是信仰基督,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

2 、基督教艺术的象征所指

既然我们已明白了何为基督信仰,那么,基督教艺术便是对基督信仰的象征性视觉呈现。当艺术家的个体生命向着基督信仰的彼岸而去,借助物质性的媒材将他由此获得的生命情感的先验性感觉表现为象征性的视觉图式,基督教艺术就产生了。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象征做出清晰的界定。

根据蒂利希的提示与h ·奥托的说明,被象征者的真实存在力量从象征中透射出来,这包含三层含义:“(1 )象征中有被象征者的某些真实在场;(2 )这种在场完全通过象征变得可说;(3)在场的被象征的真实绝不以下列方式与象征叠合,即象征能够‘数字地’--作为符号——表达‘本来(在被象征的真实方面)是特定事件的东西’. ”(奥托)如果借用符号语言学关于一个符号具有的能罗(音响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的区分,- 个象征实际上也拥有能指(视觉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但其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已有别于符号中的关系。在象征语言中,能指与所指不是对应的或感应的关系,而是根据感觉的引导能指介入所指。象征语言的能指,分享所指的存在,把所指的存在替代于现时语言中,替代于可见的视觉图式中。“象征参与被象征的真实,就是说,具有自己特性的各个象征参与通过它言语的不可说的真实的特性。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象征参与作为上帝的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说的真实,耶稣复活节之晨的象征参与从死中复活的不可说的真实。”(奥托)在此,奥托只是从神学角度阐明象征(能指- 视觉图式)与被象征之物的关系。假如将这种阐明对象化于艺术中,它意味着: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象征,参与、分享着上帝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见的真实。

2.1 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

基督教艺术的命名本身,便是从艺术的主题关怀而来的。在艺术史上,人们往往按照艺术关怀的主题差异,确定艺术的因式差异。至于主题关怀与图式关怀,只是限于单一艺术形态内部为着言述的便利做出的,面对个别的艺术作品,其主题关怀(所指概念)与图式关怀(视觉形象)是等同的关系,因为艺术作为艺术家个体生命情感彼岸化的象征性形式,其能指与所指原是一体的。

从主题关怀看,基督教艺术指以基督信仰的宣示为主题的艺术。其作品包括直接的圣经题材、间接的教会题材(如圣徒殉难、福音传播之类历史事件)。由于基督信仰就是信仰基督,由于信仰基督还包括对派遣他来到世界的那一位父神上帝的信仰,以及那位从天上来接替基督升天后在尘世工作的圣灵的信仰,所以,基督教艺术的主题,自然关涉到上帝论与圣灵论。上帝如何言成世界,他的公义、救恩怎样惠及以色列入并由此拓展到全人类,他怎样让圣灵来延续耶稣的工作、他的天国的预定、他对末世的预显、他使耶稣基督为中保让自己与万物复和,这实质上构成《旧约》、《新约》的主题,也属于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局部的意义上,圣灵论同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引导基督徒跟随基督的历程相关,关系到信徒的悔改、受洗、传言、感恩、祈祷、盼望、被提到的生活。它也与教会的历史有部分的叠合。凡是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艺术,都可归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不过,对这些主题关怀的内容,艺术家必须进行个体生命情感的感觉性的、象征性的转换。基督教艺术,是见证基督信仰及信仰基督的图式。围绕耶稣的灵生主题,出现了不少关于《无原罪的孕身》(姆利约1678年)《岩洞中的童贞女》(达。芬奇约1482年)、《天使的报喜》(冯。

代尔。威顿约1445年)、《牧场的圣母》(拉斐尔约1506年)、《诞生》(布歇1610年)之类作品,耶稣的爱道,从他《托咐彼得》(尤尔达斯1616——1617年)、他让《拉撒路复活》(派纳斯1615年)、他医治《耶利哥城的瞎子》(普桑1650年)等作品中可以见到;耶稣的《十字架受难》(曼特纳1456-1459 年)、《基督复活》(克吕内瓦尔德1510-1515 年)、《升天》(科普利1775年)这些作品,分别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展开了基督信仰的内核。犹太画家夏加尔1961年创作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将俄罗斯民间故事以及犹太箴言中的意象融入梦幻般的、织网状的迷人场景;德拉克罗瓦的《雅各与天使摔跤》(1861年),借助对比的灰色和流动的结构,传达出雅各与天使之间的搏斗。除了像《好撒马利亚人》(吉奥尔达诺约1685年)之类取材于圣经叙事性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外,还有《关于三位一体的议论》(塞鲁特1517一1518年)、《爱德修道女之死》(皮尔斯1850年)涉及教义、教会发展史的艺术杰作,都是基督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基督教艺术的图式关杯

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基督教艺术的图式关怀表现为对光和十字架的运用。当然,我们不能把凡是运用光和十字架的作品,都纳入基管教艺术的域界内,除非其主题关怀是指向基督信仰的。另外,也不能认定所有的基督教艺术必须同光、十字架两种艺术符号相关。

例如,艺术家籍里科出生于希腊,他的《基督与风暴》(1914年)里面,既看不见十字符号,又无光的自觉彰显,而是利用色彩的粗狂笔触、剧烈变化的透视、模特般的人物与造型,创造出一种神秘阴郁的气氛,耶稣的安祥与使徒们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反差。

光是圣洁、智慧、神秘的象征。- 般表现《圣经》中以光为主题内容的作品,自然伴随对光的应用。《圣保罗的皈依》<卡拉瓦乔,1601年=的画面上,人物的次要处理与马的主导因素,使和保罗同行的人的眼睛聚焦在保罗脸上发出的内在的启示之光上。这便是保罗自述的来于主的荣耀之光。

光作为圣洁的象征,往往出现在修士修女们的灵性生活中,如皮尔斯的《爱德修道女之死》(1850年)中修女脸部发出的慈祥之光。

在耶稣之前,在罗马人那里十字架本是一种处决罪犯的酷刑工具,但由于他的十字架受难,世人耻辱的十字架被转换为荣耀的十字架。十字架是- 切艺术家创造原初形式的源泉。“在象征的意义上,通过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所成就的十字架,恰好向艺术爱者展示出本真原初形式的所指。耶稣的十字架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内含艺术对象的生命情感性、艺术语言的象征性、艺术使命的形式性。艺术接受者从十字架最能感觉到的是它的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一切形式性物品的象征,因为从形式上呈现出的是历史上的耶稣对上帝和对世人的爱,即超越个别生命情感的绝对之爱。

十字架留住上帝对人的爱和人对上帝的生命情感。”面对十字架,一个在从前(基督之前)被人寻找的上帝,成为寻求人的上帝。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向每个人发出吁请。凡是愿意接纳基督之名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圣洁国度的子民;凡是拒绝认信上帝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一切的人,都将在世界上无家可归地生活。所以,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道路、生命、真理。他是道路,通向上帝的唯一之路;他是生命,他把圣灵赐与人作为食粮,他是真理,他的复活升天显明耶稣本人的确是上帝派遣来拯救人脱离罪的那一位。十字架因着耶酥基督的受难,意味着上帝的拯救的莅临和人的得胜的未来。

在当代艺术发展史上,不少艺术家从图式关怀的角度挪用十字架符号,以表达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生态(如实验水墨)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处境。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选择用红、白、黑三色的十字架为图式主体,其代表作有《十字架的拼贴》(1947年)、《红十字架画》(1954年)《两个黑十字架》(1973年)、《大腿与红十字架》(1983年)。这些作品,从不同维面呈现十字架的救赎意识:白十字架是人的肉身有限得救的象征,红十字架是人的肉身当下得救的象征,黑色十字架的意义源于基督的受难与复活因而成为人的苦难与希望的符码。正是在人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图式的呈现中,我们可以把那些借用十字架符号的作品,广义地纳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

耶稣的故事篇7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的七个方面,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教的内涵,进而阐明了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与图式关怀的特征。前者以《圣经》的传言、教会的见证为象征性因式的所指,后者以光、十字架两种符号为象征性图式的能指。这种所指与能指,共同构成基督教艺术的边界。

关键词:七方同启论言成肉身肉身成言象征主题关怀图式关怀

为了阐明基督教艺术的边界,我们必须沉思“基督教艺术是什么?”为了说明“基督教艺术是什么?”我们需要回答“基督教是什么?”即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的规定性内含什么?

1、基督信仰的神学规定性

十字架神学的代表人物莫尔特曼,在论及基督教神学的任务时,指出:基督教神学“必须说明‘耶稣就是基督’这样的认信究竟指的是什么。”(莫尔特曼)“因此,基督论的第一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在耶稣及其历史中的起源。第二个任务是批判地证实基督信仰对于现时和未来的意义。”(莫尔特曼)其实,简单地说,基督信仰的核心教义,正是信仰基督,信仰历史上的耶稣。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之言,同其它宗教的差别,正在于它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信仰,而且是对这个历史人物死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认信,是对复活的基督的宣告。在此意义上,基督教不是一个教义理论体系,因为任何教义理论体系,在学理上并不必然同它的创立者存在逻辑的关联;教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本人,也未必能够承诺他所阐明的理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反,基督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立者耶稣本人。没有耶稣,就不可能有基督;没有基督,也就没有基督信仰、没有基督教。同样,基督教也不是一套与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纯粹客观的真理体系,既然是纯客观的,即同人的主观世界、人的生存与存在的世界没有关联,那么,个人是否认信它,或者说个人能否认信它,便成为一个必须要回答而没有肯定性答案的问题。再次,基督教也不是信仰一个神秘的灵。信仰差别于迷信,信仰发生在人的理性思考到不可思考的地方,迷信却发生在入的理性末加思考的地方;信仰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沉思后的认信与仰望,迷信是人的理性对所仰望之物拒绝沉思的执迷与无觉。神秘的灵的神秘性,否定了理性人思的可能,其所信之物在言说上的流定性,往往使信者难以清楚地把握。而基督信仰,不仅有关于信仰基督的明晰的言说,而且有历史上的耶稣本人的言说,即拿撒勒人耶稣对于自己的来历、自己的宣告、自己的结局、自己的将来、自己的所夫、自己的应许以及自己的使命的言说。正因为基督信仰的言说,已经包含在耶稣的言说里,所以,基督论的真正任务在于准确地传言。这或许是神学的谦卑性的品质的基督论根源。

下面,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言述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基督教神学,至少应包括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教会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基督耶稣的身份或同一性的规定性。这种同一性的规定性,将把基督信仰同其它一切宗教在神学上区别开来。本文将传讲的,仅仅关涉基督教神学的一个方面,一般用基督论来指称它,我用“七方同启论”来概括它。耶稣基督本人,一开始便清楚理性与信仰的差别,他拒绝按照理性的方式向祭司长、文士、长老证明他的权柄的根源,他只向门徒发出呼召、需要他们用生命意志而非生命理智来做出回应。耶稣从七个方面,把上帝的存在启示出来。这七个方面,包括耶稣的灵生、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以及成为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其中每个方面,都关涉到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受难与复活事件,构成了这七个方面彼此相关联的转折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七方同启论的基督论,称为十字架神学。

1.1言成肉身

在传统的意义上,言成肉身主要指上帝作为圣言生成为历史上的肉身的耶稣即耶稣的灵生事件,但在更广的意义上,言成肉身还应包括耶稣对爱道的宣告、他的受死以及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件。作为肉身的耶稣,假如没有关于人要爱上帝和爱邻人的宣道、没有为人类的罪而受死在十字架上、没有在死后复活为信仰的基督,他的灵生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上帝成为肉身,使我们能够接近他,以此表明他并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一个我们能够触摸、能够同在的同在者。他爱以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着的人类,所以,他的圣言要降下生成为肉身的耶酥。“所以,爱不仅是上帝的行为动机,而且是上帝的存在动机。上帝行于爱。上帝行于爱,以助死者、被否定者、被诅咒者,使死者不惧死,被否定者不惧否定,被诅咒者不惧诅咒。上帝以爱分担死的痛苦,以将生与死引入一种新的相互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之为从死中复活。不表明这种关系,人们就无权引用早期教会关于上帝成人的说法。上帝成人包含着上帝与人分担死的不幸。”(云格尔)死作为有限之人的命运,上帝成人,就必须死。成为人子的耶酥,“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言成肉身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是以耶稣的灵生开始的。上帝之言生成为肉身的耶稣,他需要一个有限的肉体生命,一个同每个个体血肉相关联的有限的存在者;同时,这个存在者,还需要表达上帝之言,分享、承担着上帝之灵。上帝通过马利亚受圣灵感孕生子,既呈现出耶稣与上帝的内在相关性,因为圣灵本是上帝之灵;又呈现出耶稣与人类的内在相关性,因为马利亚不过是有限之人类的代表。在耶稣受圣灵感孕而生的意义上,他是神子,在耶稣从马利亚而生的意义上,他是人子。

通过耶稣这位中保,人类同上帝相互关联起来。

从灵生的耶稣身上,我们已看到上帝的三位一体本性。上帝爱人,所以赐下他的独生子。而耶稣的灵生,于是成为对上帝之爱的表达。对此,人的理性不仅无法证明马利亚如何受圣灵感孕生子,而且也不可能证伪该事件。人作为受造物的有限性再次被显明出来。就这样,耶稣的灵生只有为人的信仰所接受。人只能采取信仰的态度来对待灵生的耶稣。

耶稣的灵生,内合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他既和个人的生命相关又和上帝的本性相关。“上帝所差来的,就说上帝的话”.(约翰福音)耶稣是为人类而来的,他也必须说有关人的话。这种话的表达,即耶稣关于爱道的宣告。耶稣同人类与上帝最本质的相关,是他与上帝的一体性同在,和与人类的永恒同在。。耶稣将全部《旧约》的诫命,总结为爱上帝和爱人如已。“耶稣吩咐他的门徒要这样行,而且自己就是这样行的。”上帝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翰一书)上帝爱人,他成为人的肉身的样式,又为人舍命在十字架上。尽管们《旧约》已经有了两条诫命,但其意义只是在耶稣基督来到世间后才赋有了质量上的更新。耶稣的灵生与受死,是用行动和诚实表达两条最大诫命的内容。

他要求他的门徒用”彼此相爱的心“(约翰福音)来显明他们的身份。耶稣在世上广行赦免,为背叛他的门徒犹大洗脚,恰好构成了他所宣讲的爱道的最好注释。

人要爱人如己并要爱上帝,仅仅是对上帝之爱性的回应。上帝之爱,对象化在他的灵生与受死里。耶稣既是因着圣灵感孕而生的,那么,他由于马利亚的肉身而来的肉身之死,就必不只是肉身的结束,而是不死之圣灵为着人的罪的受死,也是耶稣本人为罪身的人类而死。耶稣灵生的某种独特性,规定着他的死的独特性。他因为上帝为着人的救赎而死。“从耶稣之生为背景来理解他的死,必须是神学的理解,必须把他为之生为之传言的上帝考虑进去。……耶稣是作为一个公共的人,以他与他的上帝和父亲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为了将要来临的上帝之国的缘故而生的。他生得辉煌,死得可怖,这只有从他赖以生、为之生的上帝为背景才能理解。”(莫尔特曼)换言之,耶稣是替上帝而死的。这正是他与苏格拉底、斯多亚派和基督教殉道者之死的差别所在。

耶稣受死的另-重涵义,是他为人类的罪而死,做了人的挽回祭。如果说“所有人的生通向死,而耶稣的生来自死,”(云格尔)这是所有人之生与耶稣之生的差别,那么,耶稣的死也来自于他的生的独特性,他为人的得救而生便只有为人而受死。因此,对言成肉身的信仰,或者说“对上帝成人的信仰不仅产生于耶稣的死之后,而且在耶稣的死之中获得证明,只是事后才与耶稣的诞生联系起来。”(云格尔)上帝在耶稣之死中临近人。“如果上帝在死中也不放弃与我们相关,如果上帝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以通过这位十字架受难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仁慈,那么,正是从死之无关系中产生了上帝与人的新关系。……当上帝为了所有人与这个死去的人--来自拿撤勒的耶稣认同之时,他就表明自已是对有限之人怀有无限之爱的一种本质。因为当一切关系失去之时,只有爱创造新的关系。”(云格尔)在耶稣之死中,上帝对于人之爱的相关性被达成了。通过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上帝经历了基督再临之前的个体生命必须经历又无法得胜的死亡,正因为上帝能够经历这种死亡,我们作为不死者才能临近耶稣基督的上帝。在耶酥里,我们和上帝分享了共同的受难经历,我们将自己的罪交给耶稣以免遭上帝惩罚,而上帝惩罚耶稣以免除我们的罪。“上帝受难,上帝让自己被钉上十字架,且的确被钉上了十字架,藉此完成了他那充满希望的无条件的爱。”(莫尔特曼)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耶酥灵生的事件、爱道的宣告、受死的践行,每一方面都是围绕着人与上帝的相关性展开的,且彼此相关联地共同启示着肉身之言的那一位上帝。上帝的内在性,在其言成肉身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种行动。耶稣的上帝,内在于人而存在,他有肉身的在场方式,他有对人的至死不渝的爱,更为人舍己。人之所以能够企及上帝,就是因为上帝在耶稣里首先成为人子,成为人类中的一员。“在他儿子的十字架里,上帝把死担在自己身上,不仅为了使人能够带着慰藉去死,确信即便死也不能把他们与上帝分开,而且为了使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成为人的新创生的根据,在这种新创生中,死亡本身将被生命的胜利吞没。”(莫尔特曼)具体地说,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

1.2肉身成言四部福音书并没有在耶稣受死的地方结束其文字的叙述,而且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述历史的耶稣死后发生的事件,这便是传言者耶稣复活为被传言的基督。“耶稣的复活是一切信仰他的人对复活所寄于的希望的依据。”(汉斯昆)它改变了人们对耶稣死亡的绝望态度,将这种绝望的态度转化为对上帝存在的真实希望。复活意味着,上帝在耶稣惨死后,没有断绝与他的关系而是继续与他同在。“上帝在死去的耶稣身上显示了自己的荣耀。临近的上帝之国——尘世的耶稣以它为生,他至死呼唤着它--在死去的耶稣身上证明自己直接在场。这就是复活信仰的真相,它告诉人们:传言者及其传言的对象在死亡中认同,传言者本人终于成为被传言者。上帝已经使自己与死去的耶稣认同,这就是对耶稣的信仰之根据,也是信仰本身之前提。”(云格尔)所以,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说:若基督没有复活,他传的是枉然,基督徒信的也是枉然,他们还会在罪中。如果没有耶稣死里复活即他的肉身成言事件,作为死亡的毒钩之罪显然主宰着那投奔他的事业的人。

耶稣死里复活,让他因担当人的罪而与上帝中断的关系得以重新和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不仅有耶稣向门徒显现的事实见证,而且有他的门徒包括今天的基督徒的生命被改变的见证。它赋予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行动以替代性的涵义。他替上帝的救赎与人的得救而死,因此,他的受死应当永远与人和上帝绝对相关联。“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马书)复活的基督,同上帝与人的永恒关联,同时也显明为一个历史过程,贯穿在耶稣的产生中、贯穿在他的言成肉身的行动中。无论他的灵生还是爱道,无论他的受死还是复活,都内含着人与上帝的双重意义指向。肉身成言的基督,以复活为开端,并伴有升天、再来、审判的践行。上帝之言在成为肉身的耶稣时,他选择-条下降的内在性的道路,耶稣的肉身在生成为基督之言时,他却是一条上升的超越性的道路。上帝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因着耶稣基督而被完全整合为一体。这里,“基督复活的信念不仅是基督信仰的超越性基础,也是基督信仰的内在性基础,因为,它所见到的超越的上帝内在于耶稣身上,反过来讲,它所见到的内在的耶稣又在上帝身上超越。”(莫尔特曼)耶稣的肉身成言(他的死里复活),是对他的灵生、爱道、受死的独特性的回应。他作为不死的灵之生,必然要求他在死后复活,否则便否定了他的言成肉身的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换言之,没有肉身成言之言的基督,就不可能有言成肉身之言的根源。为了企及言成肉身之言,耶稣基督复活后还得升天。人如果要借着基督回到父那里去,那么,基督本人首先应回到父的怀中。耶稣要说明自己是来自于上帝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他回到上帝。“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福音)耶稣的升天,不仅表明他是来自于上帝,同时显明了人如何上升得救的道路,这即是顺服圣灵的引导、开启。耶稣升天后向父神祈求,赐下一位保惠师、指教信徒真理的圣灵。

他的升天的见证,充当着肉身成言的一环,还将上帝启示为三个不同的位格。

耶稣的升天,对于那些亲眼目睹的人,构成了一种力量的盼望源泉。它激励着以打渔为生的彼得等门徒,去完成主的托咐。但对于末在场的人而言,升天的确实性便受到质疑,不过,这呼唤人用信心来认同。耶稣明白人心的愚梗,他向那些跟随他的人承诺他必再来,又向他们及那些远离他的人告诫他必审判。他的再来的应许,是为了让活着的跟随者充满盼望,更是他的慈爱在将来的完成。肉身成言、死里复活的基督,不但对时间之维中的现在、而且对未来也有治权,因而对上帝创造的万有享受治权。“因为耶稣是那将要来的。真正与他相遇的每个人都是在未来与他相通的,都把他当作那将要来的生命,那将要来的世界之主。……只有作为将要来的,他才可能是那曾经来过的。只有作为那把新的未来揭示给罪人的将要来的,他才可能莅临现在。”(H.J.Iwand)耶稣的升天,表明他的确来自于天上的圣父,他的再来的应许,回应着他升天的目的,他离开信徒,为他们在天上预备地方。他再来完成的审判,将公义的上帝彰显在世人面前。“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当然,耶稣的审判还意味着上帝的大能与人类的结局。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于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表明即宣告、即开启。上帝之言成为肉身、成为历史的耶稣,这正是从上帝而来的恩典。耶稣之肉身成为言、成为信仰的基督,这正是从人而来的信仰之所指。上帝的人性与神性、神子的耶稣与人子的基督,围绕十字架上的受难事件和十字架下的复活事件被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也是历史的耶稣与信仰的基督的合一。“基督徒的基督是一个十分具体的、人性的、历史的人:基督徒的基督只能是拿撤勒的耶稣。从这一意义看,基督教在本质上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基督信仰在本质上是历史的信仰。”(汉斯昆)耶稣的历史性,体现在他的灵生、他的爱道以及他的受死的行动中,并贯穿于他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的实践中。因此,基督信仰,即是信仰基督,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

2、基督教艺术的象征所指

既然我们已明白了何为基督信仰,那么,基督教艺术便是对基督信仰的象征性视觉呈现。当艺术家的个体生命向着基督信仰的彼岸而去,借助物质性的媒材将他由此获得的生命情感的先验性感觉表现为象征性的视觉图式,基督教艺术就产生了。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象征做出清晰的界定。

根据蒂利希的提示与H·奥托的说明,被象征者的真实存在力量从象征中透射出来,这包含三层含义:“(1)象征中有被象征者的某些真实在场;(2)这种在场完全通过象征变得可说;(3)在场的被象征的真实绝不以下列方式与象征叠合,即象征能够‘数字地’--作为符号——表达‘本来(在被象征的真实方面)是特定事件的东西’.”(奥托)如果借用符号语言学关于一个符号具有的能罗(音响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的区分,-个象征实际上也拥有能指(视觉形象)与所指(概念意义)。但其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已有别于符号中的关系。在象征语言中,能指与所指不是对应的或感应的关系,而是根据感觉的引导能指介入所指。象征语言的能指,分享所指的存在,把所指的存在替代于现时语言中,替代于可见的视觉图式中。“象征参与被象征的真实,就是说,具有自己特性的各个象征参与通过它言语的不可说的真实的特性。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象征参与作为上帝的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说的真实,耶稣复活节之晨的象征参与从死中复活的不可说的真实。”(奥托)在此,奥托只是从神学角度阐明象征(能指-视觉图式)与被象征之物的关系。假如将这种阐明对象化于艺术中,它意味着: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象征,参与、分享着上帝救恩行为的十字架的不可见的真实。

2.1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关怀

基督教艺术的命名本身,便是从艺术的主题关怀而来的。在艺术史上,人们往往按照艺术关怀的主题差异,确定艺术的因式差异。至于主题关怀与图式关怀,只是限于单一艺术形态内部为着言述的便利做出的,面对个别的艺术作品,其主题关怀(所指概念)与图式关怀(视觉形象)是等同的关系,因为艺术作为艺术家个体生命情感彼岸化的象征性形式,其能指与所指原是一体的。

从主题关怀看,基督教艺术指以基督信仰的宣示为主题的艺术。其作品包括直接的圣经题材、间接的教会题材(如圣徒殉难、福音传播之类历史事件)。由于基督信仰就是信仰基督,由于信仰基督还包括对派遣他来到世界的那一位父神上帝的信仰,以及那位从天上来接替基督升天后在尘世工作的圣灵的信仰,所以,基督教艺术的主题,自然关涉到上帝论与圣灵论。上帝如何言成世界,他的公义、救恩怎样惠及以色列入并由此拓展到全人类,他怎样让圣灵来延续耶稣的工作、他的天国的预定、他对末世的预显、他使耶稣基督为中保让自己与万物复和,这实质上构成《旧约》、《新约》的主题,也属于基督教艺术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局部的意义上,圣灵论同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引导基督徒跟随基督的历程相关,关系到信徒的悔改、受洗、传言、感恩、祈祷、盼望、被提到的生活。它也与教会的历史有部分的叠合。凡是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艺术,都可归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不过,对这些主题关怀的内容,艺术家必须进行个体生命情感的感觉性的、象征性的转换。基督教艺术,是见证基督信仰及信仰基督的图式。围绕耶稣的灵生主题,出现了不少关于《无原罪的孕身》(姆利约1678年)《岩洞中的童贞女》(达。芬奇约1482年)、《天使的报喜》(冯。

代尔。威顿约1445年)、《牧场的圣母》(拉斐尔约1506年)、《诞生》(布歇1610年)之类作品,耶稣的爱道,从他《托咐彼得》(尤尔达斯1616——1617年)、他让《拉撒路复活》(派纳斯1615年)、他医治《耶利哥城的瞎子》(普桑1650年)等作品中可以见到;耶稣的《十字架受难》(曼特纳1456-1459年)、《基督复活》(克吕内瓦尔德1510-1515年)、《升天》(科普利1775年)这些作品,分别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展开了基督信仰的内核。犹太画家夏加尔1961年创作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将俄罗斯民间故事以及犹太箴言中的意象融入梦幻般的、织网状的迷人场景;德拉克罗瓦的《雅各与天使摔跤》(1861年),借助对比的灰色和流动的结构,传达出雅各与天使之间的搏斗。除了像《好撒马利亚人》(吉奥尔达诺约1685年)之类取材于圣经叙事性的题材创作的作品外,还有《关于三位一体的议论》(塞鲁特1517一1518年)、《爱德修道女之死》(皮尔斯1850年)涉及教义、教会发展史的艺术杰作,都是基督教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2.2基督教艺术的图式关杯

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基督教艺术的图式关怀表现为对光和十字架的运用。当然,我们不能把凡是运用光和十字架的作品,都纳入基管教艺术的域界内,除非其主题关怀是指向基督信仰的。另外,也不能认定所有的基督教艺术必须同光、十字架两种艺术符号相关。

例如,艺术家籍里科出生于希腊,他的《基督与风暴》(1914年)里面,既看不见十字符号,又无光的自觉彰显,而是利用色彩的粗狂笔触、剧烈变化的透视、模特般的人物与造型,创造出一种神秘阴郁的气氛,耶稣的安祥与使徒们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反差。

光是圣洁、智慧、神秘的象征。-般表现《圣经》中以光为主题内容的作品,自然伴随对光的应用。《圣保罗的皈依》<卡拉瓦乔,1601年=的画面上,人物的次要处理与马的主导因素,使和保罗同行的人的眼睛聚焦在保罗脸上发出的内在的启示之光上。这便是保罗自述的来于主的荣耀之光。

光作为圣洁的象征,往往出现在修士修女们的灵性生活中,如皮尔斯的《爱德修道女之死》(1850年)中修女脸部发出的慈祥之光。

在耶稣之前,在罗马人那里十字架本是一种处决罪犯的酷刑工具,但由于他的十字架受难,世人耻辱的十字架被转换为荣耀的十字架。十字架是-切艺术家创造原初形式的源泉。“在象征的意义上,通过历史上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所成就的十字架,恰好向艺术爱者展示出本真原初形式的所指。耶稣的十字架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内含艺术对象的生命情感性、艺术语言的象征性、艺术使命的形式性。艺术接受者从十字架最能感觉到的是它的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一切形式性物品的象征,因为从形式上呈现出的是历史上的耶稣对上帝和对世人的爱,即超越个别生命情感的绝对之爱。

十字架留住上帝对人的爱和人对上帝的生命情感。”面对十字架,一个在从前(基督之前)被人寻找的上帝,成为寻求人的上帝。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向每个人发出吁请。凡是愿意接纳基督之名的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圣洁国度的子民;凡是拒绝认信上帝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一切的人,都将在世界上无家可归地生活。所以,十字架的基督就是道路、生命、真理。他是道路,通向上帝的唯一之路;他是生命,他把圣灵赐与人作为食粮,他是真理,他的复活升天显明耶稣本人的确是上帝派遣来拯救人脱离罪的那一位。十字架因着耶酥基督的受难,意味着上帝的拯救的莅临和人的得胜的未来。

在当代艺术发展史上,不少艺术家从图式关怀的角度挪用十字架符号,以表达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生态(如实验水墨)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处境。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选择用红、白、黑三色的十字架为图式主体,其代表作有《十字架的拼贴》(1947年)、《红十字架画》(1954年)《两个黑十字架》(1973年)、《大腿与红十字架》(1983年)。这些作品,从不同维面呈现十字架的救赎意识:白十字架是人的肉身有限得救的象征,红十字架是人的肉身当下得救的象征,黑色十字架的意义源于基督的受难与复活因而成为人的苦难与希望的符码。正是在人的苦难与希望的辩证图式的呈现中,我们可以把那些借用十字架符号的作品,广义地纳入基督教艺术的范畴。

耶稣的故事篇8

网络用语jesus与ohmygod的意思类似,都是用来表示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二者的不同之处就是jesus带有冒犯意味。

jesus的相关例句:

1、ThestorywasusedtoemphasizethehumanityofJesus。

人们用这个故事来强调耶稣人性的一面。

2、TheybroughtthechildrentoJesusandheblessedthem。

他们把孩子带到耶稣跟前,耶稣祝福了他们。

3、ChristiansbelievethatGodraisedJesusfromthedead。

基督徒相信上帝使耶稣复活。

上一篇: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范文 下一篇:家庭教育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