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08 12:58:35

思念家乡作文

思念家乡作文篇1

家乡,最美丽的地方。

家乡,最温馨的地方。

家乡,最有暖意的地方。

高山流水,碧水绿林,

在小河边,踩石嬉戏,

在山坡上,采茶游玩,

在草坪上,打滚跳线,

我想你啊,家乡。

我想你的欢乐,

我想你的暖意,

我想你的暖意更想你那甜甜的欢笑。

家乡,我好想你呀,

家乡,我几时能回到你的怀抱?

我几时能回到你的土地上?

思念家乡作文篇2

在古代文学中,文人对家乡的情感表达,从有形的“思乡、思家”到抽象的无形的“思乡”,思乡情感的表达已成为当前文化的一种精神象征,古代的思乡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时代性,它概括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文化。本文就“思乡”的主题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思乡;情感表达;表现形式

古代文学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文化积累渗透,使得一些题材和手法形成一定模型,而这些形式与模型经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慢慢地被保存下来,而且一直影响着现代的情感表达形式。古代文学中的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家难以回家,二是思家不肯回家,三是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

一、诠释古代文学的“思乡”

在古代,家乡这一概念主要是由血缘而形成的,注重家乡的亲情伦理形式和情感的表达,与此同时,家乡是一个特定的生存时空,是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它关系到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关系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的生存。俗话说:“国家为大家,家为小家,小家和睦,大家和谐,小家是大家的重要成分和元素”,所以“家”是“国”发展的起点,“国”是放大了的“家”,从家庭亲近成员、亲戚到乡党、再到同窗,从同族到社会到国家,这无一不展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都是靠血缘亲情为主要线索联系起来的,“家”虽然是社会最小的结构,但是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家和国具有同构性,在古代中国中还注重家族的重要性,因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柱石,传统的中国文化大部分是源于家族中的观点。古代中国文学中由热爱家乡引起思念家乡,再由思念家乡激发爱国的情怀这是思乡情感的一种升华与提升。如若对思乡的情感进行描述,则就会发现人人都有思乡的情感,知识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展现出来的形式也是各有不同。

二、古代文学“思乡”主题的表现形式

(一)思家难以回家

思乡难以回家的这种情感主要来源于外界中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这些力量对作者本身的精神是一种摧毁,使得作者回家的愿望破灭。一般来说这些因素是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比如,战争、国家分裂、疾病、穷困等等。比如著名的典故“文姬归汉”,蔡文姬先生所在的家庭是文学世家,父亲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曹文姬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只可惜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匈奴,并且嫁给了当时的匈奴的左贤王,自此期间尝尽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之后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赎回了蔡文姬,之后又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出,蔡文姬的生活是痛苦的,回归故土、母子团聚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但是当时的她却不能够两全,使得离别的痛苦伴随了她的一生,使得思乡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是难以抒发和表达的情感。

(二)思家不肯回家

思家不肯回家主要是由作者的自身意识来进行构建的,之前的外部抗力和时空阻隔的原因都不再成为不肯回家的理由,作者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逐渐实现回家的愿望,然而,想念家乡不肯回家却成为现实。例如仕途的挫败,生意场上的失利,道德评判的恐惧,人生期望值的差距等等,这些从客观因素变成了思家不肯回家的主观理由。例如楚霸王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有所记录,当时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在欲渡乌江时,有船要渡他过河,可是项王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当时如若项羽渡江,凭借江东的地利人和,卷土重来未尝不可,但是项羽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觉得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这是典型的思家不敢回家的案例,这种多数是因为当局者心志过高,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较高,思乡已成为自己心灵的伤痛。

(三)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背井离乡的人们在心里一直孕育着“寻根问祖”的情结,已经逐渐演变成了“落地生根”的心灵安慰。目前来说,人们对于精神的栖居要高于对物质的栖居,之前是人随“根”走,之后却变为了“根”岁人走,所以将乡情融入了生命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喜悦,家乡也就有了一定想象空间,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象征符号。就如现代诗人卞之琳在《寂寞》中所写:“乡下小孩子怕寂寞,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艳羡,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诗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有诗人对家乡风景人物的怀念,还有对家乡的自然、生命以及精神家园的想念,诗中所吟唱的不再是个人对家乡的怀念,而转变为集体对于家乡的思念,是一种迷失的乡愁。

综上所述,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从有形的具体的思乡难以回家到思家不肯回家,最后到抽象的无形的四家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思乡情感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还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精神的领域。

作者:王梦楠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

参考文献:

[1]杨景龙.中国乡愁诗歌的传统主题与现作[J].文学评论,2012(5).

思念家乡作文篇3

② 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一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象,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和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 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 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 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 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 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 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便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 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村庄浓浓的思念之情,这份思念之中包含了对亲人的思念,对童年生活情境的依恋。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村庄逐渐变成了高楼林立的都市,往昔的田野小溪不复存在,城市虽由一座座村庄组成的,但城市俨然已成了村庄的纪念碑。

1. 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 文章写作者对村庄的思念,而在第②段还写到“想念一个人”,这是为什么?

3. 文章第④段中说“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表现在哪里?作者认为城市讨好“我”的目的是什么?

4. 作者在第⑦段中说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这么说。

5. 文章结尾说:“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个硕大无朋的纪念碑。”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思念家乡能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躁心绪。

2. 通过与“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比较,突出了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因而感觉特别辛苦、不易。(“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与“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村庄的辛苦和不易。)

3. (1)表现:制造鲜活的陌生事物,不断变幻动感的色彩。(2)目的:不断离间“我”和村庄的关系,想让“我”忘掉村庄。

4. 因为城市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却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的喧嚣让人烦躁、压抑,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意思相近即可)

思念家乡作文篇4

关键词:怀乡 怀古 怀归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占了很大比重,我们不能忽视文本中所蕴含的这种对故土家园的思慕和追寻,个体生命对心灵故乡的依恋与怀归。这种怀归情结,不仅是一种个体意识,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哲学思考,一种民族精神。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解读与感悟,不但可以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的“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更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心灵与感情的丰盈充实,以便在走出校门后,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他乡求学或工作定居时思考与审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诗意的栖居在心灵的乐土中。下面笔者将从怀乡情结,怀古情结,怀归意义这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怀归情结。

一.怀乡情结

怀乡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种怀乡随处可见,深入解读,可以获得情感的共鸣。怀乡在文本中,有两种审美意蕴:一是怀念家乡,这是游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怀念,这种“乡”是地域文化层面的家园;二是怀念故国,这是游子对遍布河山大川的土地的依恋,这种“乡”是国家文化层面的家园。不论是哪种层面的怀乡,不论这种怀乡表现在哪种文体中,都是我们民族心理的共同体现。

高中语文诗词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抑或是校本教材,都选有大量诗词文本。走进文本,仔细品读,不难发现,从古到今,人们心中都有这种永恒的怀乡情结。以人教版必修二的诗歌单元为例,《诗经》中的《采薇》一诗,这首诗中有两句怀乡的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情景的交融中体现了戍卒对家园故土的深切思念,让后人赞为“雅人深致”。《离骚》中节选的内容,在香草美人的洁净人格中,彰显了诗人去国怀乡的依依深情,走近诗人屈原的过程,就是走进诗人怀乡心灵的过程。《古诗十九首》更是有大量诗篇,抒写游子他乡的悲伤,展现汉末文人在乱世漂泊中怀念故土的情怀,课本所选《涉江采芙蓉》一诗,“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字里行间浸透了游子漂泊的迷茫悲凉与对家乡亲人的一往情深。而我们所熟悉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在《归园田居》中,反省了离乡的行径,描绘归园后的自在生活与家园带给自己灵魂的平静。这些诗词,无不在字里行间饱含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或念乡土,或思家国,体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守望。

高中语文散文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怀乡情结。散文与小说是高中语文文本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在高中课本所选的散文与小说中,有不少作品,仔细品读,亦可见作者的怀乡之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和他的《归园田居》组诗结合起来解读,诗人将田园之思化为具体的生命追求,与初中文本域课外诗文联系起来,能更好的感悟诗人的这种生命状态。再比如说传统名篇《陈情表》,作者辞官原因很多,除却各种隐忧之外,便是李密的怀乡之思,这种扎根于血缘亲情中对亲人的难舍与挂念是他怀乡之思的重要体现,结合带很多人的背井离乡的人生状态,这种情结的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再比如说湘西作家沈从文,高中课本中节选了他的《边城》,这篇诗化的小说中展现出的山水世界,是早年就远离故土的作家怀乡情结的艺术体现,作家在风景人情的审美建构中,获得乡土文化带来的美好和谐。这些作品中展现的怀乡情结,不仅仅体现作者的生命状态,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文人所固守的精神家园。

颍上籍的美学大师常任侠有一句诗“梦中常记清颍水”,不管一个人身在何地,有何种成就,这种乡思早已经融入了人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结合相关文本,带领学生探讨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乡情结,无论是从家园亲情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理想的角度,都有大量可以解读的空间与价值。

二.怀古情结

怀古情结是传统文化中怀归情结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这种层面的怀乡亦不陌生,大量怀古的诗文或者诗文中怀古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作家生命个体的复杂感悟,更有作家审美与哲学层面的冷静思考。怀古是作者在现实境遇中内心理想难以实现时的精神怀归,这种怀归是为了从历史文化的家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借以对抗难以改变的境遇与现实。东坡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正能很好的诠释这种怀古的目的,怀古也是一种怀乡,怀归让自己心灵安宁的历史文化之乡,这也是作者人格本性的自然流露。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材中,这种对历史文化家园思慕的怀古情结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

怀古表现为对历史名人的追忆与思慕。在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有大量对古人怀念与追缅的诗文。杜甫在《蜀相》中感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心中的赞赏与叹惋;陆游在《书愤》中吟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现自己欲效法孔明而不得的无奈与悲愤;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叙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想象隐士庞德公的志趣与气节。这类怀想古人的内容很多,在怀古诗文中占了很大比重。不难看出,无论作者性格如何不同,诗文风格有多大差异,都在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现实社会的状况发生巨大矛盾冲突时,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从而在追忆中获得巨大的心灵慰藉。

怀古也现为对古迹或往事的吟咏与反思。同样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为例,在散文部分收录了苏轼谪居黄州时的短文《游沙湖》,描写王羲之洗笔池旁的佳水美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字里行间渗透了坡仙心中的志趣与情怀。散文部分还有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在这篇“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作品里,杜樊川极尽想象之能事,铺排了秦时阿房宫的华丽与庞大,在对古迹与事件的反省中,展现传统文化中士大夫心中的匡世济俗的情怀。至于说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更是不惜笔墨,展现英雄人物末路时的慷慨悲事,虽是史书笔法,在后面的评论中却见太史公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收录的这些类似文本,或文,或赋,或史,作者都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在冷静的观照与认真的思考中建构心灵的家园,在心底深处找寻皈依之感。

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中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原乡、故乡,对它有一种很深刻的记忆。”思考语文文本中的这种怀古情结,它们无不是作者有了深刻的人生社会体验,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之时,在对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中,展现出的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 一种民族文化的历史归属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怀乡是诗人的天职”,而传统文化中这种永恒的怀古情结正是这种天职的具体体现。

三.怀归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怀归情结,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虽然怀归有个人境界的不同,有小家与大国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怀念家乡亲人,还是怀想故国热土,抑或是怀归历史文化,都体现了中国人在寻找生命价值,探索精神境界,寻求心灵宁静的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这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中灿烂光辉的一面。虽斗转星移,时展,但研究这种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怀归情结,在今天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在研究怀归情结,是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这种穿透历史文化的意识可以让人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当今社会的青少年,或者离开家园,在外求学;或家人外出,城市谋生;或远走他乡,寻求发展。对于这些已经或者将要离开故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怀归的诗文,无疑对他们有感情上的感染力,这种家园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加珍视血脉亲情,更加热爱养育他们的这一方水土。当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老有所依,家园建设等现实问题忧心之时,这种美好的情感教育更显得有社会价值。

研究怀归情结,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加深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感,还可以让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中,更加了解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产生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有几句诗这样说道,“树木把根蒂扎到土地的心坎中,于是土地成为叶子坠落时最后的归宿;人把魂梦交给了故乡保管, 于是故乡成为漂泊时牵萦的呼唤。”有人说,“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乡愁文化”,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让青少年不再以旁观的身份阅读欣赏,而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感受思考。当一种思乡意识,突破个人小家的范畴,投向巨大的家国空间,乃至沿着历史的河流淌进中华儿女的内心中时,它就有了穿越时空的巨大文化感召力,让人更加热爱脚下的土地,自己的国度,本民族的悠久灿烂文化。

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中,有“我的家乡”这一章,从风景,人杰,民俗三个方面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以文本的形式将这种怀归情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时,不仅产生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更能在这种自豪感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省与期望的积极心理。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感悟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

有位台湾学者曾经感慨的说:“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却可以将回归故园,回归传统文化的情结,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对“怀归”情结的领悟中反省现代文明,构建心灵家园,创造和谐美好的文化。

思念家乡作文篇5

综观近些年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了高层对我国农村问题,尤其是乡村司法的高度关注。2008年,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我国首次司法改革白皮书,具体谈到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基层司法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而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结合中国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对乡村司法理念的探究也应接踵而来。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氤氲下的乡土社会的品读

乡土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第三种社会形式。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孕育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绚丽的法律文化,开启了欧洲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而身处遥远东方的古老帝国——中国却依然坚守着祖先们留下的印迹,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培植了充满浓厚人情的乡土社会。在这个狭小的村落里,本文由收集整理朴实、善良的人们满怀敬畏之心忠实地依照先人的教诲过着无比幸福、快乐的生活,节庆、婚丧、祭祀等乡村大事也在德高望重的耆老主持下有序地进行。这所有美好的印象无不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儒家的礼乐教人向善,释家的因果劝人忍耐,道家的无为则帮人解忧。乡土社会是我国特有的人类社会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凭抽象的道德伦理和原始的惯例习俗维持着,即使发生纠纷,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自己和家人的颜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的瓦解似乎已不可逆转,“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我们保守、封闭的民族品格,虽历尽沧桑,但那种叶落归根的乡土情结时刻萦绕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二、浅谈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精神与内涵

乡村司法,是中国学者常常提及的一个法律词汇,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也鲜有乡村司法理念方面的著作。司法效率、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四个核心内容,作为有着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其特有的精神和内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宗族的秩序和威望,在当前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大量文化思潮涌入乡土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司法信仰的培育应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涵。

司法理念本身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气息,“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饱受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息讼求和”思想浸染的乡土社会的人们,解决纠纷时往往依靠当地权威人士的调解,而很少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尽管现代法治社会的文明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每寸角落,然而当面对我国农村司法的真实情境时,却别是一番滋味。身边无数像秋菊和山杠爷那样可爱的“法律人”向世人证实了现代司法在我国乡土社会所遭遇的尴尬窘境,而这一切无不缘于乡村司法文化基因的缺失,培根在《论司法》一文中发人深省地说道:“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因此,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所应具备的核心精神和重要内涵。

三、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路径探析

司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基于人类社会对争讼的解决和满足利益的平衡的内在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性活动,抽象的司法理念正是源自人类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无数次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司法之内,因此,在大力倡导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主旋律的引领下,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司法理念,进而搭建起完整的乡村司法制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思念家乡作文篇6

有效教学,自然离不开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且由“言”入“文”,由“文”育“心”,即: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而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还应丰富文本内涵、拓展文本资源、填补文本空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升华,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让语言情感润泽学生心灵”。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内容,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理解内容,背诵古诗,体会情感。

2.“诗文对照,以问带诗,感受文包诗的行文特点。

设计思路

以贯穿 “思亲”主线:了解为何而“思亲”——体会为何而“倍思亲”——品悟“思亲”之情——感受“思亲”之心。

预设流程

版块一:初读文本,感受思亲之因。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

交流归纳:王维十五岁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京城长安,已经两年。

通过创设语境的方式,进行引读,与文本和作者展开对话:

15岁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应该享受家庭温馨的时候,可王维已经——

王维的家乡远在太原,在长安举目无亲。两年七百个日日夜夜,在长安没有见到一个亲人,也没有亲人的一点消息,想起这些他会感到什么?板书:孤独

他把这种孤独写进第一句诗——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设计意图:情从何出?情从文出。本环节设计,教师通过语言的激情描述,将文中人物进行情感定格,将文本转化成情感生发的源泉,进而拨动学生的心弦。】

版块二:比较对照,理解思亲之情。

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1.此时,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2.师:重阳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出示图片),你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吗?

3.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种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多么热闹,幸福的节日呀,看着别人一家团圆,王维怎能不思念亲人呢?课件出示:

当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王维却站在庭院前,对着一弯明月,他想:

当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望远时,王维则( ),他想: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过节,越是激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独在异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想起这些王维心中充满了什么?板书:思念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艺术的“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说话训练,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也大大丰富了文本语言内涵。】

看着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处境,越发思念家乡和亲人——再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版块三:图文结合,感受登高之景。

想起亲人的时候,王维最难忘的景象是什么?默读第三节,划出相关词语。

出示图片,采取图文对照的方式,加以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看,王维的兄弟真的在头插茱萸,登高西望,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你是王维的哥哥,你想说:

“ ”

你是王维的妈妈,你想说:

“ ”

你是王维的朋友,你想说:

“ ”

师:多好的兄弟呀,多深的情谊呀,这里没有兄弟相伴,这里没有父母发关怀,这里没有朋友的慰问,“如今……思念着我呢!”(齐读)

让我们再次走进过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

师:王维目睹家家户户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的哪个词来表达呢?

生:思绪万千。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置言语表达练习,搭起了学生和文中人物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意境,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和创造,从而深化了理解,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版块四:情感升华、抒发思乡之心。

过渡:王维与亲人天各一方,重阳佳节不能相会,思乡之情愈渐浓郁,思绪万千之时,将这浓浓的思念溶进了四行诗句中。

出示古诗:

1.配乐范读。

2.换角色朗读,现在你就是王维,你会怎么读这首诗。

3.多么深切的思念,多么美好的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首诗(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以王维的身份吟诵。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学生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加上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水到渠成,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从而一步品出了诗韵。】

版块五:拓展延伸、感受古诗魅力。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2.让我们一起用真情吟诵这首《乡愁》吧!

3.同学们,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两句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学生自由练写)。

小结:割不掉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于是,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倾诉我们的情感。集体诵读古诗。

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课!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在学生的动情诵读水到渠成基础上,从古诗入手,再回到古诗结束,首尾呼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诗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感受古诗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逐渐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形式能增加学生的言积累,丰富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独

思念家乡作文篇7

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根本点不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中的“乡土”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在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上。中国文学传统中有浓厚的乡土意识,但没有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理论。新文学初期,对于美国local colour小说理论如何与中国文论对接与转换,在茅盾与周作人之间初步形成了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两个向度。这两个向度后来被鲁迅整合成相对完整的乡土文学理论,即寓乡土思念、民生关怀和乡土批判于一体的乡土文学观。

【关键词】 乡土文学理论;鲁迅;周作人;茅盾

在对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这一理论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颇有各家自说自话的趋势。分歧的根本点不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中的“乡土”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上。历史上的分歧和政治语境的变化,使“乡土文学”这一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复杂概念显得迷雾重重,本文试图追溯乡土文学理论从酝酿到形成的历史,缕析乡土文学的内涵,从而为被泛化、模糊化和狭义化而令人莫衷一是的乡土文学寻找理论支点。

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和文学而言,“乡土”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汇,其基本含义是明确的,其一是指“家乡”或“故乡”,《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中“乡土”,指的就是“家乡”、“故乡”;其二是指“地方”,曹操《土不同》“乡土不同,河朔隆寒”中“乡土”即指“地方”,直接与地域特色、气候景物相联系。乡土的这两个基本含义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形成了悠久的乡土意识,不同于社会思想史研究中对乡土意识的理解:“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在乡里社会大多数成员中普遍流行的民众意识”称为乡土意识…’,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意识是指基于第一层含义的思乡情怀,和基于第二层含义的对地方景物的追怀,以及由这两者生发的对有关特定地域的风俗人情的抒写。历史上我们高度发达、幅员辽阔的农业社会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民族文化心理,而落后的交通条件,特定的考试、取士、游宦制度,又使许多人不得不离开故乡,因此思乡主题成为中国文学传统的鲜明特色。士子们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得秀才资格之后,就踏上了漫长的赶考、游宦之路,往往“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长时间离开家庭、离开故土,隔断了与亲人的信息沟通,年轻的妻子、年迈的慈母,还有手足情谊,构成了思乡的主要内涵。由对人的思念过渡到对地方景物的追怀,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思乡主题在怀人念物中自然渗透到对能给人带来高度快乐的节日、风俗的怀恋中,如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些诗歌,就记述了寒食节不生火、重阳节佩插茱萸等风俗。虽然我们可以感觉、体会、领悟到古典文学传统中浓郁的乡土意识,但在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发生大规模的碰撞之前,我们的古典文论一直没有对之进行理论的梳理和概念的提炼。换言之,乡土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产物,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成果之一。

与重感悟重印象的中国文学批评习惯有所不同,西方文学批评往往重视理论归纳、重视提炼概念术语。因此,西方许多国家都有较为成熟的关于乡土文学的理论。其中创作和理论成果最为突出的是肇始于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乡土文学,它成为战后美国文坛唯一延续近30年的文学形式。美国文学批评称之local colour或local coolrism,直译就是“地方色彩”文学。在引入“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之初,当时两位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周作人和茅盾对其本土化的方向就存在不同的见解。周作人是五四文坛举足轻重的批评家,茅盾则在较长时间里执掌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小说月报》。由于周氏的名望与地位,茅盾非常倚重周的文章,经常以显要位置予以发表,以至于发生过曾因周作人的译文未能及时交稿而将预定1921年3月出的“俄国文学专号”挪后之事,但两人对文学与社会、人生关系的理解殊异,周氏后来愈演愈烈的那套“炉火纯青的趣味主义”。文学观与茅盾的“为人生”的艺术观相距甚远,因而两人关系非常微妙。从他们当时的通信来看,茅盾对周氏是很敬重的,随着在文坛的影响日益扩大,周氏附逆之前,茅盾也从未有过与其针锋相对的驳难。但从1920年代开始,两人公开发表的文章就颇耐人寻味,明斗没有,暗争却是存在的。后来茅盾回忆说:“自己与大多数文学研究会同人并不赞同”周氏的意见,“步调并不相同”,还是可信的。

在乡土文学理论本土化的方向上,茅、周两人的“步调”就“不相同”。新文学初期,我们虽然没有关于乡土文学的理论,但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思念故乡、描摹地方景物风俗、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而且,值得重视的是,与美国local colour不一样,中国作者群在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寻求新的思想资源,无论是作者本人的思想还是作品流露的倾向都明显受到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茅、周对这类作品都很关注,但对于如何为这类作品“正名”,它们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致力于“地方特色”还是反映民生疾苦,两人意见可谓大相径庭。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早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是周作人。1910年,在为自己翻译的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周译:匈加利,育珂摩耳)的中篇小说《黄蔷薇》撰写的序里,周氏在两重意义上肯定《黄蔷薇》为“近世乡土文学之杰作”,其一为“多思乡怀古之情”,周氏这里所说的“思乡”与后来鲁迅概括的“乡愁”有所不同,而与古典文学中的“思乡”有更多的渊源;其二为“风俗物色,皆极瑰异,……诸平原为状,各各殊异。或皆田圃,植大麦烟草,荏粟成林,成为平芜下隰,间以池塘,且时或茂密,时或荒寒,时或苍凉,时或艳美”。这就是周氏后来所说的“特殊的土味和空气”、“乡土的色彩”、“乡土趣味”。在为刘大白的诗集《旧梦》撰写的序文里,周氏是这样解释“乡土趣味”的:写出“真的今昔的梦影,更明白的写出平水的山光,白马湖的水色,以及大路的市声”。

周作人有关乡土文学的言论,虽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但对乡土文学的理论建构却有重要意义。他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找到“乡土”文学来对应于local colour,local colour的另一个英文名称是re-gional novel,这两者都强调作品的地方性,站在当时文艺批评前沿的周作人当然不会简单地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介绍和倡导中国的乡土文学。他推崇《黄蔷薇》为乡土文学的杰作,首先强调的乃是思乡怀古之情,其次才是风俗物色。在这里,周氏涉及到故乡之思、地方景物、风俗人情,深合古典文学传统中的乡土意识,这说明周氏对local colour的文体特点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的乡土意识是了然于心的。然而1923年前后,周作人先后抛出《在希腊诸岛》、《地方与文艺》、《旧梦》,大谈地方趣味和乡土趣味,而缄口不谈民生疾苦,就连乡土忧思也少见。因为在当时的语境中,谈乡土忧思自然会带出乡土启蒙与乡土批判的思想。

周氏以上所有言论都发表在1924年之前。其后,随着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创作主体的乡土小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文坛的重视,尤其是鲁迅的乡土小说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有关“乡土艺术”的提法得到广泛回应。首先是朱湘、张定璜在谈论鲁迅的《呐喊》时颇为推崇其“浓厚的地方色彩”、“满熏着中国的土气”;后来徐碧晖、苏雪林、汪华、沈从文等在各自的评论性文字中基本承袭了周说,但未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1931、1932连续两年都有日本批评家向日本文坛介绍鲁迅的评论性文章,两文都很快译成中文发表,文章或强调鲁迅作品的“田舍的情趣”、“地方色彩”,或称鲁迅为“优秀的乡土作家”。由此足见鲁迅作为乡土小说大师的地位早已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也可见周氏的乡土文学理论影响很大,苏雪林甚至在1934年就断言周作人“一生以提倡乡土文艺为职志”。

在这样的语境中来看茅盾对乡土文学的用语方式和阐释方向,茅、周之间的分歧就昭然若揭了。由于周作人捷足先登,已按周氏的阐释方向形成了乡土文学的理论批评思路,其关键词是:地方色彩、风俗人情。尽管茅盾对这类作品有很强的理论兴趣,但他一直不愿落人周氏的窠臼,基本不使用“乡土文学”这样的术语,而以“农民小说”、“农村小说”、“农村生活的小说”言之。

与周氏不同,茅盾重视的不是“地方色彩”而是思想内涵。他一方面直接引用local colour,另一方面又强调“决不可误会‘地方色彩’即某地的风景之谓。风景只可算是造成地方色彩的表面而不重要的一部分。地方色彩是一地方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之‘错综相’”。早在1921年,评论描写“农民生活”的小说时,他就说:“因为有了一个赞美‘自然美’的成见放在胸中,所以进了乡村便只见‘自然美’,不见农家苦了!我就不相信文学的使命是在赞美自然!”。这里对提倡“自然美”的指责应该不是针对周作人的,因为周作人把日本兼好法师的《(徒然草)抄》第九节题为《自然之美》在《语丝》上发表的时候已经是1925年了,但茅盾的文学观前后基本一致,所以当周作人及其追随者、呼应者大谈乡土文学、地方色彩的时候,茅盾则采用了另一套话语:乡村生活、农村生活、农民小说、农村小说、农家、田家、老中国的儿女们的灰色人生。于是,在批评同一位作家甚至同一部作品时,如鲁迅及其作品,王鲁彦及其作品,出现了两套互不相同的话语系统与评价体系。一方谈乡土、地方特色、风俗民情,另一方谈农民、乡村生活、(工业文明)打碎了乡村经济。如果把这两套话语系统放入二三十年代变化不居的文学主潮中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茅、周之异趣。20年代乡土小说从启蒙主义的立场出发,致力于在地方生活与风俗的描写中揭示农民精神上麻木、愚昧、不觉醒的状态,其中又渗入了游子怀乡的温情,带有一定程度的乡土抒情色彩。周氏等对其地方色彩、风俗人情的阐发,也确实抓住了乡土小说的主要特色之一。但伴随着地方色彩、风俗人情的是无处不在的鲜明的启蒙意识与乡土忧思,并且,作家们普遍的启蒙意识与乡土忧思是如此强烈,以至在相当程度上遮蔽、挤压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广袤国土上的无边风月和奇风异俗。鲁迅后来将其总结为“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可以说是一语中的。茅盾20年代讨论这类小说的重要论文有《鲁迅论》、《王鲁彦论》、《小说研究ABC》、《评四五六月的创作》、《波兰的伟大农民小说家莱芒忒》,这一系列论文显示了其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和一贯性。20年代乡土小说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角度禀承了晚清自强运动以来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成果,其间种种,远非三言两语能穷源竟委的。但总体而言,经过长时间的多方探索、辩难,晚清思想界的认识渐渐趋于一致,即谋求国家的富强,既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也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梁启超将国与民的关系归结为:“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国所与立者何?日民而矣。民所以立者何?日气而已。”梁启超所说的“气”即“国民之元气”,“是之谓精神之精神”。在梁启超看来,改变国民的精神状态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所谓“辱莫大于心奴”。以鲁迅为代表的最初的乡土小说作者,延续了梁启超等晚清思想家对国人精神状态的关注,并把目光投向了人数最多、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农民,“作品往往侧重于表现农村的思想关系,表现农民在封建主义压迫、奴役下的精神病态,以控诉、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对农民‘人性’的戕害”。即使面对这样的小说文本和认识倾向,茅盾对乡土小说主题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主要不是从农民的精神状态,而是从农民的生存状况着手。在著名的《鲁迅论》中,茅盾对《呐喊》、《彷徨》中的乡土小说曾有集中的论述,将其概括为描写“‘老中国的儿女’的思想和生活”,并对其“思想和生活”作了如下阐述:“我们跟着单四嫂子悲哀,我们爱那个懒散苟活的孔乙己,我们忘记不了那负着生活的重担麻木着的闰土,我们的心为祥林嫂而沉重,我们以紧张的心情追随爱姑的冒险,我们鄙夷然而又怜悯又爱那阿Q……”茅盾这种注重人物的生存乃至生活状况,而不特别强调人物思想之愚昧的思路,贯穿在后来的《王鲁彦论》里,“原始的悲哀,和Humble生活着而仍又是极泰然自得的鲁迅的人物,为我们所热忱地同情而又忍痛地憎恨着的,在王鲁彦的作品里是没有的;他的是成了危疑扰乱的被物质欲望支配着的人物(虽然也只是浅淡的痕迹),似乎正是工业文明打碎了乡村经济时应有的人们的心理状况”。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是茅盾对20年代乡土小说着力阐发的方向,精神愚昧只是作为农民全部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且并非主要的方面。后来,茅盾的文艺思想继续在左翼的道路上有所发展,但基本上保持了20年代的理论视角,即关注人物的全部现实生活,对刻意追求地方色彩、风俗民情等有可能滑入趣味主义的文学主张有很高的警惕。

由于左翼思潮的传播和阶级意识的普遍觉醒,30年代文学创作的语境较之于20年生了很大变化,“作家们开始转而从社会革命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甚至以阶级分析的方法,侧重于表现农村的经济关系,即农民所遭受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文学批评语境也相应发生变化,立场、视角的分野更加明显。周作人本人虽然没有继续其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探索,但周氏对30年代乡土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却很大,几近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所谓的“影响的焦虑”。苏雪林、徐碧晖、汪华、沈从文等写出了一批颇具学术价值的乡土文学研究论文,立论的基础都是周氏所阐发的地方特色、乡土气味。尤其是苏雪林的《沈从文论》、《王鲁彦与许钦文》,沈从文的《论冯文炳》、《边城·题记》,对民俗人情、地方意识的开掘都有明确的自觉,并达到了相当的深度。面对这样的批评思路,茅盾自然难以完全排除其“影响”。然而,即使在偶尔谈到地方色彩时,茅盾也特别留心“农民的无知,被播弄”。和“穷人们的眼泪”。在30年代大多数乡土小说受到阶级观点影响的创作格局下,茅盾的乡土小说批评既保持了与时代话语的总体一致,又是其20年代观点的延续和发展。

回顾这两套话语的历史影响,周氏的观点在二三十年代占有很大优势;茅盾从1921年写作《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开始,一直对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保持了强烈的理论兴趣,《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集中表达了茅盾相关的理论思考。在《导言》中,茅盾依然没有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而代之以“农民小说”“农村小说”等。茅盾当然不可能闭塞到对当时周氏所阐发的“乡土文学”一无所知,在他1927年发表的《鲁迅论》里就大量引用了张定璜那篇称鲁迅为“乡土艺术家”的论文《鲁迅先生》,直到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提出“乡土文学”之前,茅盾基本没有采用“乡土文学”的说法。这个已被周氏率先阐释的概念是茅盾不能认同的,但他又无法找个一个相当的概念来取而代之。中西文学理论如何对接和转换,如何为当时已经大量出现的以浙江、湖南、贵州乡村为背景的小说寻找一个相对应的中国语汇,并从这一语汇生发出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确实是一个理论难题。茅盾未能成功地从古典文学传统中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述,因而他对于西方尤其是美国local co1-our的真知灼见也只好散落在庞杂的论述中而无法系统化和理论化。终其一生,茅盾始终没有完成这一理论的对接和转化。

应该说,茅盾对美国乡土文学(local colour)的把握是准确的。美国乡土文学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在总体上呈现一种大致相似的特征。首先,在描写地方生活时,“不避讳丑陋”;其次,在表现地方特色时,有些作家表现出浓厚的怀旧情调,出现浪漫主义的倾向,“描写的并不是眼前的现实,而是旧日的田园景色和风土人情,回忆家乡的亲情和幽默”。“不避讳丑陋”即是一种价值倾向,茅盾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强调在地方色彩中融入社会背景可谓深谙美国乡土小说的个中三昧。宏观地考察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其大致形态与美国乡土小说惊人地相似。以鲁迅、萧红和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体的乡土小说在地方生活的描摹中不仅不避讳丑陋,而且大多致力于挖掘、展示丑陋。鲁迅曾对此作出明确的解释:“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沈从文以湘西故乡为背景的乡土小说,也流露出类似于美国乡土小说的另一种温情怀旧倾向。然而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又不同于美国乡土小说,启蒙主义立场使之打上了特定时代现实和思想的烙印,其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现代性视野下的乡土批判。因而无论在审美经验领域还是在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上,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在世界文学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也是鲁迅的乡土小说在问世之初就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流传的主要原因。茅盾对乡土小说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充分深入地了解美国名之为lo-cal colour影响深远的小说形式并不是单纯地追求“地方色彩”。后来中国乡土小说的走向,既体现了“文学为人生”的文艺思想,又与世界潮流一致,这与茅盾等的理论倡导之功不可分。

说到底,茅、周分歧的关键是趣味主义文学观与为人生的文学观在乡土文学内涵及发展方向上的对立与斗争。在鲁迅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之后,茅盾曾及时作出回应,正式使用了“乡土文学”的概念: 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象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茅盾破例采用“乡土文学”这一说法,并不仅仅是对鲁迅的友谊与尊崇,更重要的是在鲁迅的分析中,茅盾找到了知音。茅盾在这里强调乡土文学应重视对于“命运的挣扎”,而不是对“风土人情的描写”,这是他与周氏的分歧所在,也是鲁迅所定义的乡土文学与周作人所阐发的乡土文学的主要区别。后来茅盾又很快转向了惯用的“农民小说”、“农村小说”、“农村题材的作品”一类的概念。那么,茅盾的“农民小说”、“农村题材的作品”与鲁迅的“乡土文学”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鲁迅正式界定“乡土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不过,此前周作人有关“乡土文学”的概念、理论虽然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但其基本观点和评价准则是非常明确的,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批评也发展了另一套概念、标准。从周作人到茅盾,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经过暗含争辩的酝酿期,初步形成了乡土文学发展的两个向度,其一是周作人所阐发的、以地方色彩、风土人情为特色的、趋于趣味主义的乡土文学;其二是茅盾所坚持的、以文学为人生为宗旨的、提倡反映农村经济破产和农民艰苦生活的农民文学。这两个向度被鲁迅在《小说二集导言》中整合成相对完整的乡土文学理论。鲁迅一方面采用了“乡土文学”这个在中国现代文坛有着杰出的创作实绩、并为国内外文学批评界广泛接受、认可的概念,另一方面又以自己启蒙主义的、改良人生的文学观为“乡土文学”注入了新的精神实质,而这种新的精神实质与茅盾一贯坚持的对农民生活、生存状况的关注是一致的。正是基于这种一致,茅盾暂时放弃了自己一直摇摆不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农民小说”、“农村小说”、“农村生活的小说”等概念、术语,以后随着政治语境的变化,茅盾又沿用了以前的术语,但基本观点却没有大的变化。

在《小说二集导言》里,鲁迅用了近2000字的篇幅,从题材范围、作品内容与视角、启蒙立场与乡土思念等几方面来谈论、界定乡土文学:“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就题材范围而言,乡土文学是侨寓在北京的作者,“叙述”“关心”自己的故乡。从鲁迅所谈论、引证的作品可以看出,“故乡”指的是当时偏远、落后、远离北京的农村、乡镇乃至城市,这种地域限定与今天的农村与城市的分野不同。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城市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的城乡区别已远非一个世纪之前可比。那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都不是“现代性”的,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才得风气之先,以现代观念衡量中国,就不难得出“乡土中国”的结论。因此,鲁迅所说的“故乡”的地理意义在于它是偏远、落后的象征,贵州、榆关以及后文论及的《柚子》的背景长沙无不如此。换言之,在北京的作者以现代性的眼光回眸故乡,贵州、榆关、长沙都是“乡下”。因而,乡土小说在题材上就是离开故乡、侨寓在北京的作者讲述偏远、落后的故乡“乡下”的故事。在当前对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讨论以及不同学者的实际研究中,各自设定的标准是不同。随着城乡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我们再把以长沙为背景的作品归入乡土文学,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但我以为,鲁迅划定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标准和精神依然适用于今天的乡土文学:偏远、落后的地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思想观念、生存方式是非现代性的。

乡土文学的内容与视角问题,其实暗含着地方色彩论与民生疾苦论之争。前引鲁迅对乡土文学的界定,可以理解为乡土文学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作者对故乡的“叙述”与“关心”的文本形式。“叙述”是对故乡的展示,展示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有两方面:地方景物风貌②和人的生存状态,而后者则是作者“关心”的主要对象。在乡土文学的这两个重要向度上,周氏及其追随者与茅盾基本上是各执一词。这其实关系到乡土文学写什么、往哪里发展的问题。鲁迅把周作人所推崇的“地方特色”称为“异域情调”,并从总体上准确地判断当时的乡土小说因为“隐现着乡愁”,所以异域情调并不多见。正是“乡愁”——不仅源于作者的怀乡之愁,还源于作者因故乡经济萧条、思想愚昧而产生的忧愁——致使“异域情调”在作品中受到压抑。在鲁迅看来,这种被压抑的“异域情调”对乡土文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产生“开拓读者的心胸”的良好艺术效果,也可能有“炫耀”作者“眼界”之虞。这就要靠作者掌握艺术表达的“度”了,而这个“度”无疑与作者的创作旨趣直接相关。如果作者情系故土、心系民生,异域情调自然会开拓读者的心胸;反之,如果作者漠视故乡民生现实而落人一己之趣味,异域情调就有可能成为作者炫耀眼界的资本。本质上,异域情调是乡土文学的内容和方向之一,也是一种视角和技巧。鲁迅以作家良好的艺术感,肯定了异域情调作为视角、技巧的意义,又以现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警示性地批评了对异域情调的不当追求,其理论洞见是艺术素养与艺术观的完美统一。事实上,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在浓郁的乡愁笼罩下,确实普遍压抑了对异域情调的抒写,而被压抑的异域情调后来由于国情现实、时代潮流、艺术趣味以及读者阅读期待的相应变化,在80年代以降的乡土小说中得以舒展,乃至渲染。

乡土文学中所展示的人的生存状态,在鲁迅看来,远比异域情调重要。对于20年代中国乡村和农民,其生存状态又受制于三大因素:战争、贫困以及精神上的蒙昧。因而,它们成为鲁迅在《小说二集导言》里阐释乡土文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有关以战争为衬托的小说,鲁迅赞许裴文中的《戎马声中》,写下了游学的青年“为了炮火下的故乡和父母而惊魂不定的实感”;有关以贫困为题材的小说,鲁迅评价许钦文的《石宕》“能活泼的写出民间生活来”。《石宕》全篇洋溢着对村民痛苦生存挣扎的同情,将乡村的贫困表现得入木三分。在对这些乡间生活的评述中,不难看出鲁迅对乡土文学的阐发是朝着关心民生疾苦、同情民生不幸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是茅盾一贯坚持的,在几乎与鲁迅同时写就的《小说一集导言》中,茅盾用了更多的篇幅对战争与贫穷问题展开论述。鲁迅对“地方色彩”作了有条件的、谨慎的肯定,而对乡土小说反映乡村现实人生、关心民生疾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却作了有力的开拓。事实上,是否关心乡村现实、民生疾苦,是鲁迅臧否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尺度。《小说二集导言》所论乡土文学,都是以这个尺度来衡量的。许钦文、王鲁彦对乡土小说有自觉的创作兴趣,用力颇勤,与鲁迅的私人关系也很好,但鲁迅对两人的创作都是有批评有肯定。鲁迅肯定许钦文的《石宕》,而对其《父亲的花园》那样“包着愤激的冷静和诙谐”、“苦恼的是失去了地上的‘父亲的花园”’一类的作品却有委婉的批评;对王鲁彦抨击野蛮落后现实的《柚子》多有褒扬,但对其“烦冤的却是离开了天上的自由的乐土”之类的作品亦有善意的针砭。抑扬之间,不难见出鲁迅反对乡土文学中逃避现实的倾向,而对反映民生疾苦、鞭挞野蛮现实的作品情有独钟,地方色彩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是可取的。说到底,乡土文学应“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对地方色彩论与民生疾苦论的成功整合,尤其是整合中明确要求乡土文学反映现实人生,使茅盾终于接受了“乡土文学”这一概念。

对于乡土社会精神蒙昧的批判是以启蒙立场为基础的。作为五四新文学的杰出代表,鲁迅的卓越之处在于没有因同情民生疾苦而蒙蔽自己的理智。在探索乡村现实时,他以现性为参照,以人道主义为基础,表现出鲜明的乡土启蒙和乡土批判意识及立场。鲁迅以自己一系列乡土小说,剖析、批判了存在于乡村社会的愚昧和蒙昧,在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的不幸人生中,挖掘出积淀在乡土社会深处的有悖于人道、民主、自由等现代精神的思想、观念、信仰,它们是导致主人公不幸人生的最深刻的原因。面对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的观念之网,任何个体都难以有冲破它的力量和可能,它决定着乡土社会男男女女的悲哀,而这些不幸的男女却身不由己地汇合成力量强大的庸众。因此,在鲁迅看来,构成庸众的个体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要改良社会和人生,“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因为蒙昧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停滞与落后。如果说,鲁迅自己的乡土文学主要是对个体生存困境的艺术考察,并从中揭示出主人公以及整个乡土社会的精神面貌,那么,在《小说二集导言》中,鲁迅又特别留意直接表现群体精神状态的作品,而乡间习俗则是群体精神的最佳载体。他评蹇先艾的《水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可以说,《水葬》主要是对被习俗制约着的庸众而不是小偷骆毛精神状态的一次绝妙展现,这种冷酷的、不人道的习俗是乡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个性意识、现代化程度极其低下的表现。对于广大乡土世界而言,此类习俗虽然各异,但野蛮残酷的本质却是相同的。茅盾在《小说一集导言》中,也特别指出许杰的作品“描写了农村的原始性的丑恶”,并多次谈到《惨雾》,原因是其中写出了“农民们自己的原始性的强悍和传统的恶劣的风俗”。乡土文学呈现的蔓延于当时乡土世界的千奇百怪的冷酷、丑恶的习俗,大多以对生命的无情摧残证实了乡土社会的精神愚昧与蒙昧。然而,鲁迅并没有鄙弃内外交困的乡土社会,在他焦灼的故乡叙事中浸润着游子思乡的温情,但思乡的内涵已非古代游子可比。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核的西方现代精神,使之将对故土之爱包含在启蒙与批判之中,其目标无疑是偏远、落后的乡村世界的现代化。而对于一个乡村人口和面积都占绝对多数的国家而言,乡村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最艰难的一环。因此,对于当时乡土文学中普遍交织着乡土思念与乡土启蒙的复杂情感的“乡愁”,鲁迅是以现代精神为尺度来加以品评的。故而他认为蹇先艾对落后故乡的叙述,写出了作者“心曲的哀愁”,对愚昧、冷酷、不人道行为的憎恨,对母爱的同情。如果中国现代文学的总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时忧国的精神”——其中的“时”应是以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参照的时代危机,那么,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和理论就是感时忧国精神在艺术和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鲁迅的乡土文学理论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础和出发点,既宏观概括了当时乡土文学的创作实际,又在品评作品、阐幽显微之间有批评有揄扬有选择,从而将其独特的文学观溶入乡土文学理论之中,形成兼容各家之长并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成熟而完善的乡土文学理论,使之与周作人、茅盾的理论立场既有所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回顾乡土文学理论酝酿、形成的历史,周作人是在理论上将美国local colour与乡土小说对接并加以阐发的第一人。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弄潮儿,周作人处在西风东渐、人道主义盛行的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他的乡土意识和乡土理论为什么没有发展为对故乡落后的针砭以及对故土民生艰难的同情,而是走向了与时代中心话语相距较远的乡土气味、乡土趣味呢?

这与周氏的思想矛盾有直接的联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叛徒”与“隐士”的矛盾、“效力”与“趣味”的矛盾。这种矛盾即使在周氏早期的文学活动中也可以见到其踪影,在前面提到的《黄蔷薇序》里,叙及匈牙利平原景物风貌时,文字之华美、语气之倾慕、心情之陶醉足可见一斑。然而,周作人毕竟是五四的弄潮儿,曾经相信“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但随着五四的落潮,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化,以及日益严峻的政治形势,周作人内心原有的隐士气和趣味主义倾向慢慢把他导向了描写苍蝇、虱子、蚯蚓、菱角、苦茶等“不可有作用,却不可无意思”一类逃避社会责任却能自娱自乐的趣味文学之中。虽然在其文字中明显地流露出自我解嘲与无可奈何的情绪,但“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首要原则还是主宰了他的文学趣味。这才是他既具有将lo-cal colour与乡土文学对接的洞见,又故意只谈地方色彩而回避其社会、时代使命的真正原因。作为在新文学初期颇有影响的文艺批评权威,周氏对乡土文学兴趣所在的偏移,不仅妨碍了他对乡土文学理论的进一步探索与建构,也背离了新文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应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文学研究会同人对文学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思念家乡作文篇8

过去的一年,我乡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五好五带头”为目标,进一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乡各级妇女组织围绕乡党委、政府制定的“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发展思路,积极履行工作职能,努力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不断拓展“双学双比”、“绿色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五好文明家庭”等特色活动领域,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女综合素质,推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全乡的各项事业建设,以作为求地位,以素质求发展,为xx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xx乡党委、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妇女同志,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全乡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妇女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06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乡各级妇女组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州委五届六次全会、县委八届五次全会及省、州、县妇联执委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广大妇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上来,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推动实施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促进妇女发展,依法维护妇女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乡各级妇女组织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找准位置,明确重点,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推动我乡妇女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广大妇女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新的建设和实践,在全乡三文明建设中再创新业绩,再作新贡献。发展xx、振兴xx需要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妇女们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在此,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形势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志一再号召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指出“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充实精神世界,修养道德情操”。希望广大妇女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牢固树立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认真学习以新《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结合自身实际,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用崇高的理想激励自己,用昂扬的斗志鼓舞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要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主动迎接新形势的挑战。同时,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崇尚文明进步,提高生活质量,自觉抵制各种歪理学说、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社会稳定。

二、要转变观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工作开展到农村各个角落

广大妇女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到最艰苦的地方,妇女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家庭里,我们的妇女都是当家人,辛苦持家,在工作中也应该做“当家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计得失的精神。机关女职工应经常到挂钩贫困户(贫困学生)家中走访慰问;妇代会主任、妇代小组长要当好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同时,要帮助解决好本地、本单位的妇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各级妇女组织要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应该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黄赌毒、家庭暴力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要注重贴近群众,及时了解妇女疾苦,倾听妇女群众的呼声,协助党委和政府切实解决妇女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

三、要扎实工作,积极为全乡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依靠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占人口近半数,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广大妇女是发展我乡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妇女组织要始终把党委和政府发展思路作为妇女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创建活动,把全乡各族妇女紧密地团结起来,把她们的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乡党委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在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妇女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法律知识,通过知识更新,带动工作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要敢于挑战困难,奋力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创业,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善于吸纳新理念、新观点,不断开拓视野,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能够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身处什么岗位,都要时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新的建设和实践。今天大会上即将受表彰的先进妇女工作者、“双学双比”女能手、“巾帼科技致富标兵”、“三八”红旗手和“五好文明家庭”,是我乡从事各个行业妇女的杰出代表,她们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乡妇女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希望全乡妇女要以她们为榜样,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焕发工作热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全乡“三个文明”建设主战场上创新业、立新功。

同志们,伟大的事业前景光明,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全乡妇女干部和妇女姐妹们更健康,更快乐,更靓丽,更幸福!

上一篇:民间传说大全范文 下一篇:餐饮服务员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