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03 17:49:25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1

一、疏通意思,感受汉字文化

本文中有几个字意蕴深刻,从字理角度进行剖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把握内涵,并从中感受汉字文化。如结合板书,讲述“绝”的演变,进而理解课题:金文,“绝”写作,像(刀)断两束丝之形。小篆写作,左偏旁()是一束丝,右上的“”是“刀”,右下是“卩”(音jié,在“节”字中作声符)。会意为“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再理解“绝”的引申义,最后结合课文的讲解,深入理解“破琴绝弦”,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再不鼓琴,与琴决绝的痛苦心情。再如,课文中出现了四个“善”字,可以从这样做:第一,板书:――――善,讲清小篆的“”的字理,理解本义。第二,讲解引申义,表示赞叹,也引申为做得好,擅长。(出示:善:①吉祥、美好;②表示赞叹:好;③做得好,擅长。)第三,让学生为文中四个句子的“善”分别选择解释条。这样,学生在浓浓的汉字文化熏陶之下轻松地理解了字义,科学合理又不乏趣味。

二、还原意象,感受泰山江河文化

伯牙以琴声写志,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子期以诗回应:“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是音乐的和鸣,这是灵魂的共振,这更是精神的共筑!怎样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子期的两句话,进而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为领会“知音”的内涵打下基础,我采用了四个步骤:首先,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假想自己就是伯牙,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汉阳江边,在琴声中与子期不期而遇。用引读的方式,创设伯牙与子期的对话情境:当“我”想到高山时,子期不由赞叹道:――(生读)当“我”想到流水时,子期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生读)。接着,引领学生还原意象,说说自己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泰山与江河?这样,巍峨高耸的泰山、顶天立地的泰山、磅礴雄伟的泰山、波澜壮阔的江河、波涛汹涌的江河、气势磅礴的江河,源远流长的江河等,就会随着学生的读,还原成孩子头脑中的画面。从这些画面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伯牙的琴技,更领悟到伯牙以琴抒志,抒的是泰山之志、江河之志。再接着,引领学生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所念”的含义,进而理解善听的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中的心声。最后,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伯牙弹琴中还会“念”到什么?子期会怎么赞颂?在《高山流水》的音乐中,学生以文中句子为例,进行笔练。于是,精彩流泻而出:①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②伯牙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③伯牙志在芳草,钟子期曰:“善哉,萋萋兮若芳草!”……这样一来,学生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形象化、立体化的。

三、感悟意蕴,领悟知音文化

伯牙所念、所志、所想,子期必得之,懂音乐,懂志向,懂情感,真乃知音!如何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深刻感悟这知音文化呢?可以这样做:第一,补充故事:伯牙在楚国宫廷中演奏成名作《水仙操》,楚王嫌嘈杂,众大臣昏昏欲睡,伯牙内心感到无比的寂寞与孤独。这一故事为伯牙后面遇到子期,无论在琴声中寄托着怎样的志向与情怀,子期都“必得之”,形成鲜明对比。这也为理解伯牙遇到子期时的欣喜若狂打好了铺垫。第二,安排随文练笔,出示:“我欣喜若狂,感慨道:善哉!善哉!”在背景音乐《知音》的伴奏下,让学生以伯牙的身份写话。伯牙得遇子期的巅峰情感也随着学生的写推向了高潮:①“善哉!善哉!吾终于得一知音!”②“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③“善哉!善哉!人生虽短,知音难求,懂我琴音,唯有子期!子期乃我知己也!”……练笔填补了文中情感的空白,在回味与想象中,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而这一高潮与后面“子期死”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课堂充满了震撼心灵的跌宕起伏。在学生交流练笔之后,师出示伯牙原话:“善哉善哉,子之所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让学生抄下,再与之前的写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加深对伯牙与子期“知音”之情的理解。第三,分角色朗读。伯牙与子期,一个鼓,一个听;一个倾诉,一个回应。是那样的默契、和谐!在回环反复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相对应的特点,领悟这样的语言形式正是“知音”在心灵上的自然写照和深刻呼应,从而更加深刻感悟到这两个人之间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四、突破难点,领会绝弦文化

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和补充:第一步,链接故事蓄势:这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两人都相见恨晚,于是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相见。只可惜天意弄人,伯牙见到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低垂,流水呜咽,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第二步,诵读中悟情感。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呜咽的音乐情境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进一步感悟伯牙内心对“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的痛苦。第三步,补充诗句增情感。子期死后,多少文人墨客感怀于此,用诗句抒感的诗句。可以出示“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等,在深情吟诵中,让学生领悟到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从而明白《伯牙绝弦》所蕴含的“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的感人情怀。

五、资料诵读,传承经典文化

古文教学适度“拓展链接”,不但可以丰赡教材内涵,实现课文这一“例子”的增值,而且也让语文课展现出更加浓郁的文化色彩。在本课中,除了上述进行的“拓展链接”外,在课的结尾处还可以这样做:1.链接资料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边的资料袋,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2.补充其他的资料记载,比如宋代王安石《伯牙》等。然后结合引读,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升华认识:

师: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多少的中国人,故事发生300多年后,战国时期的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生读)

师:500多年后秦朝的《吕氏春秋》,又生动地记载了这令人难忘的知音故事――(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生读)

师:时间转至1000多年后的唐代,多少人还在为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生读)

师:到了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出示全文,生读)

最后全班尝试背诵。

这样,利用教材资料袋等课程资源,梳理出一条知音文化的血脉,巧妙地将熟读成诵融入其间,引领学生从文化的源头与传承及发展角度去理解故事,体会“知音”,学生所留下的印象将是十分深刻的。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语文作为母语,是学校教育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着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r也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后认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思想情感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一、创设情境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听了很多语文课,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方面,大部分是采用单纯说教灌输的办法,渗透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很快营造课堂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优质课比赛时听李老师上的《伯牙绝弦》一课时,她就处理得很好。

首先播放《高山流水》,并在大屏幕上播放高山流水的风景画,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其次,她向学生介绍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接着她在后来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峨峨”的重音和“洋洋”的绵长,引领学生们思考“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语言背后暗含的意思,从所念的有高山流水,到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萧萧若春雨。”“善哉,皎皎兮若明月”理解所念的还有美好动人的事物后,教师引导: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古人往往诗以言志,借物抒情,他在琴声还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出所念的还应有理想、抱负、情操、志向、心情等。

再次,她出示课件《警世通言》,让学生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把听,说,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情境的艺术感染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引导学生珍惜友情、热爱朋友,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二、感受参与体验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眼前有画,从而唤起学生的接受机制,让学生在感受参与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指导日常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就注重创设这种让学生感受、参与、体验的情景。在“检查预习”环节,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嘎羧在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这三件事。在“品读体验”环节,王老师以第七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为凭借,让学生抓住“泪光闪闪、久久地”等重点词语开展讨论,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披挂着象鞍,保护家园的情景。”引导学生将“久久地摩挲”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画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嘎羧,正在战场上披挂象鞍,与战友们一起浴血搏杀。在以上所有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口头讨论交流全部都用上了,可以说在学生的参与感受体验中融进了学生的情感,融入了学生的体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成功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例子。

三、课外作业的巧妙设计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语文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但可以利用课内的教学设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合理安排、巧妙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自觉感悟、自我渗透和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以勤俭节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渗透到《慈母情怀》一文的教学中,我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为完成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在课前安排学生对本班同学的日常消费情况和自身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初步得出结论: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其次,安排学生思考“我们今天还应不应该节俭?是否该坚持艰苦奋斗?”再次,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就“应该勤俭节约、坚持艰苦奋斗”和“不应该勤俭节约、坚持艰苦奋斗”自动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3

一、寻根源,正确释义

我们现在的识字教学,大多为机械教学、死记硬背、忽略形义、重趣轻理。王宁教授就认为:“随意乱讲汉字,只顾趣味性,不顾科学性;只图一时的好记,不管记住的是否合乎道理,最后是前面教了,过些年再去纠正、去重新清理。这当然不是一种好办法。”笔者小时候在学习“照”字时,就流传着这么一个顺口溜:“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它至今仍为学生所津津乐道,还被不少教师作为记字窍门在课堂上大为推广。“照”字这么解释,虽然有助于记住字形,但却曲解了字义,隐藏着思想问题。教师应提示学生结合生活,联想“照”离不开太阳和火(“灬”是火的变体)。“日”和“火”正是古人造“照”字的构形字符,字形与字义在这里紧密相连。“召”是它的声符,起示音作用。正确理解“照”字,对学生以后学习“日字旁”和“四点底”的字(如明、晴、晒、时、煎、熬、熏、熟、蒸)打下了科学的基础。这样,弄清一个字符的来历,就可以把握一批由这个字符“统帅”的汉字。在了解字理的基础上,其实可编这样的顺口溜:“照是形声字,声旁读音召,白天红日照,晚上火把照。”

二、找规律,巧思妙记

汉字有自身的构字规律,即构字理据。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析汉字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如:象形字虽几经变形,但有些形象仍清晰可辨,可根据字形结构进行识字教学;指事字记录的多是抽象概念,利用构字的方法理解、记忆字形,可以使抽象的意义具体化、形象化;识记会意字,理解组合部分的字的意义后,不仅能明晓会意字的意义,还能感悟到古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会意新字的智慧。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一课中,“疑”字虽已重点讲解,可是学生在反复订正抄写后仍有不少人写错。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潜心研究这个字的构字规律。

通过“疑”字由金文、小篆演变至今的过程(如上图)可知,“疑”是一个会意字,金文左上部是“牛”,左下部是“彳”,表示路;右上部是一个呼喊的人,右下部是“止”,表示脚,合起来就是丢了牛,四处寻找,找不着,心想:牛到哪里去了呢?心生疑惑就是怀疑。其小篆为形声字,“子”“止”表义,表示丢失了小孩四处寻找,所以生疑。在本诗中就是指山岭重叠、水流婉转,让人怀疑前无路径的意思。学生若了解这个字的演变,掌握各部分所代表的含义,这个字应该很快就能掌握下来并且写对。从字源上了解汉字,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字形,更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本身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教师在形声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以后一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出其与什么有关。现截取我执教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颤”字的教学实录进行分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颤”字的部首“页”字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页码、页数……

(教师逐一否定学生的猜想,学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涨,极想知道答案。)

师:这个“页”在古时候表示脑袋。

生:啊?怎么会呢?这有什么关联?

(学生恍然大悟)

师:请回想,我们学过哪些带有“页”旁的字,说说这些字与“头”有什么关系。

生1:“领”字有页字旁,因为脖领与头有关。

生2:“颔”字是页字旁,人的下巴是头的一部分。

生3:我们今天学的“颤”字,它表示人的头在颤动、发抖。

师:同学们真会举一反三。看啊,小小的汉字奥妙多,我们伟大的祖先造的汉字可真有学问,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汉字趣味无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关注起汉字部首的意义,并尝试用自己的思维来解读汉字,识字成为了他们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三、巧结合,升华情感

古老的汉字,是远古生活场景的写照,是传统习俗与民族风情的缩影,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经过漫长的文字转化过程,大部分汉字已经丧失了原有的丰富精彩的画面性。此时,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将一个个看似枯燥的方块字还原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不仅让学生认识这个字、会写这个字,还要明白这个字的原始意义;不仅关注学生识字的数量与速度,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质量和识字的兴趣与情感体验。将识字与文本巧妙结合,培养学生抓关键字眼感悟思想情感的能力。

四、深挖掘,浸润文化

学习一个字,如果只着眼于它的表面,而忽视它的内在,这样的识字过程是浅显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既指明了文字的工具性,又道出了文字还具有传承思想文化的作用。反观传统字词教学,大部分教师只是简要告诉学生字词的意思,并未深入挖掘字词背后蕴涵的文化。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被动接受,整堂课明显缺少文化氛围。如何让文化浸润语文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通过解说将硬邦邦的词义转化为动人的故事。

如林睿老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时,根据文言文的特殊形式,以学定教,有选择、有计划地在课堂中浸润汉字文化。我们不仅看到她把汉字文化带给孩子们,还见识了她是如何让汉字学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比如她在课堂结尾就有精彩的画龙点睛之处。她问道:“伯牙绝弦,究竟摔断了几根琴弦?”学生们纷纷猜测。此时林老师出示“断”字的金文(■),告知学生这是“断”的最初写法,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割断之形,使学生理解“断”的本义。接着边板画“绝”字的小篆(■)边讲解:左偏旁 (糸)是一束丝形,右上角表示“刀”,右下角是“卩”(音jié),是古代跪坐的人形,整个字的意思就是“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迁移到人们常说的“绝望”,指的就是一“丝”希望也没有了。此时,你认为伯牙这把琴究竟断了几根弦?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回答琴弦全断才足以表达伯牙痛失知音、伤心欲绝之情。林老师抓住题眼“绝”字,科学解说汉字,使学生对“绝”字的本义、引申义理解到位,不仅对伯牙“破琴绝弦”之悲痛决绝和“知音”之难寻难求的感悟更深刻,还真切地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精髓。汉字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享誉世界。教师应充分展示汉字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新奇、快乐和崇拜中学习汉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使汉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小学阶段安排了少量文言文的阅读篇目。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透彻理解课标,把握好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一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做好文言文教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适时渗透,培养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来自古代的故事。于是我早在学生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做好准备,如《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这是第八册《寓言两册》中的两个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中,我就进行拓展阅读,在大屏幕打出《纪昌学射》的文言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飞卫……”学生看着屏幕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等到学生读通以后,我就提问:你知道它写了什么?学生借用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很容易就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当然,此时的教学,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本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感受古代语言的奇妙来进行。在学习中,由于我秉承着这一理念,学生学得十分轻松、快乐,不知不觉进入了我设置的温柔“陷阱”——等到学完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时,学生主动提出:古人是怎么写《扁鹊治病》的?我乘兴追击,拿出《扁鹊治病》的文言文,让他们阅读。当然,适当的点拨、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课后,学生还跑到我面前,叽叽喳喳地要求:“老师,《亡羊补牢》是怎样的?”“《滥竽充数》我们想读读!”……这下,我内心的窃喜无以言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轻松、愉快”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怎么排斥文言文呢?他们心中的学习之火已被悄悄点燃,这就为我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首先,“读”应以教师引领为先,然后学生进行诵读。文言文多与学生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空隔阂,学生拿到文本之后阅读,难免会连句子也读不通顺。这对初学者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应当作为一名引领者出现,以自己的范读、领读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恐惧。如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一开始就采用摇头晃脑的范读,通过肢体语言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篇文言文的诵读节奏,为他们的自读作铺垫。再如教学《伯牙绝弦》时,由于前一册有了铺垫,再加上平时适当地补充,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有了一定的基础,我通过检查学生诵读发现他们读错时进行及时纠错,正确地领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在教师的正确领读下,学生渐渐地能读通、读顺文章了,这样对他们正确感知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只有在正确的朗读之下,学生的初步感知才会更准确、有效。又如《杨氏之子》教学中,在第一次听教师范读后,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初步说出文章的大意,再让学生模仿着自读,读顺畅之后,班中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的引读是十分重要的。

三、拓展积累,传承文化

课堂中的读,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渠道。但我们的学习目的并不是单纯停留在教材中的几篇文言文上,而是借助文本,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读懂更多的文言文,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璀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时,要充分重视巩固性的训练:练习背诵、练习默写、练习复述故事,同时还应重视对其的拓展训练。《伯牙绝弦》一文教后,除了让学生背诵、默写、复述故事之外,还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珍重友情,珍惜知音的佳句,同时选取冯梦龙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进行迁移阅读,显然这篇收在《警世通言》中的故事篇幅很长,但学生读起来兴致勃勃,趣味盎然,不但把里面的佳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准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尽瑶琴为君死”吟诵得朗朗上口,也对文本中的内涵理解得更为透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文言文同样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背诵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就应随时随地拓展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了学生吟诵的佳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厚积而薄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拓展积累,学生对古代语言就会有一种感悟和迁移,学完《伯牙绝弦》后,让学生面对摔琴绝弦的伯牙时,很多学生所用的语言已是古文化:“知音不再,琴弦不复,汝乃重情重义之人,令吾佩服之至。”“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虽无高山流水,但留千古佳话。”因为这些文字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语言的厚重感和韵律感陡然增强了……可见,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是最有效的。平时的拓展积累犹如和风细雨,悄然洒下了古代汉语的种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教学价值 教学策略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09

课程改革以后,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相继增加了文言文选文。文言文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绝不是选编者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慎重思考后的科学抉择。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典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源”。让儿童在“人之初”回到源头,学点文言文,了解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成为学习记忆和文化记忆,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中的一部分,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语言的古朴典雅、风格的异彩纷呈而成为中华文化殿堂里一笔宝贵的财富。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价值何在?

(一)感受文化之精深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宝库需要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也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铺开一条通道,让他们去感受精深博大的中国文化,获得民族的文化基因,产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他们成为文化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二)领悟民族之精神

一个民族的语言能体现自己民族的精神。经过历史筛选,那些不朽的经典文言文,表达古人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弘扬古代英雄的精神,给人以美的震撼、心灵的洗礼。浸润其中,会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提升他们的志气、品性和修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

(三)汲取语言之精华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典文言文,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贾宝泉先生感叹:“古典文言文是不朽的文字。”文言文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品味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受民族语言的魅力,汲取其精华;又可以收到探本溯源、察古知今、积累运用之效,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文言文与儿童特点,彰显古文化魅力,实现以上教学价值呢?

(一)营造氛围,弥漫古味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常常觉得深奥、难懂,这是因为年代的隔膜所造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浓厚的古文学习氛围,使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味,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如,在《伯牙绝弦》教学中,可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主人公;可将古文设计成一幅竹刻卷轴,让学生吟诵涵咏;可播放《高山流水》的片段,让学生在古音古韵中想象感悟;还可呈现无标点、竖排、繁体字的课文让学生反复吟诵,既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古人的读书方法,又让他们觉得兴趣盎然。这些做法,不是简单的历史轮回,而是一种古文教学价值的确认,是一种文化的提升。

(二)多样诵读,感知古韵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是在一种“弱语境”下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学好,就应以诵读为主。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充满情趣的诵读中,感知古文一唱三叹、回环婉转、抑扬顿挫等韵味,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

1.范读――初读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存有畏惧情绪。此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就成为学生感受音韵之美的“见面礼”。正如叶圣陶所说:“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

2.对读――教师可以先读或说译文,然后再给学生读原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接着,进行文白对读,感知文本大意。文白对读,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3.思读――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思考阅读,学会运用变通的方式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质疑。思读,使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得到增强。

4.自读――在基本了解内容后,要强调学生个性化自读,入情入境、反复吟诵,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读到文章脱口而出,韵味十足。

5.趣读――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教学中,可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如古人一般,采用表演读、拍手读、跺脚读、快读、慢读、辩读、转换角色读等多种趣读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感受无穷的乐趣。

6.品读――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

(三)穿越体验,化身古人

古人与今人虽相隔遥远,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却是相通的。教学中通过“穿越”,化身为古人,进行角色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人物情感进行体验,从而变阅读古文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实现与古人的“心灵相通”。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通过“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如此难得的知音,你就是伯牙,你最想说什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g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与伯牙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就能和伯牙产生共鸣,更深地感动于“知音”之情,领悟到“知音”的文化内涵。

(四)品悟积累,模仿古言

经典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蕴涵深厚,令人回味。教学中,应通过品味,引导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感悟古言神韵,发现其内在的“美丽”。只有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才能真正达到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之目的。如,《东施效颦》一文,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躲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让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语言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扮演角色表达出来,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五)“言”“文”相融,感悟古意

简单地说,“言”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等,“文”指对文章主题与思想的把握。经典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精练典雅,更在于语言背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言”是基础,“文”是最终目标,二者相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最终由“文言”之径通向“文化”之殿。如,《伯牙绝弦》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东方的文化品质――知音文化。如何将这种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呢?教学中,可抓“言”品“文”得“意”:从两个“善”字,引领学生品出伯牙与子期的心领神会,相互呼应;从“志在高山”对“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对“洋洋兮若江河”,品出子期已经走进伯牙的内心,对伯牙的了解已经到了极致;从“所”和“必”,品出伯牙所想的,子期必定领会,两人已融为一体,这才是“知音”的最高境界。这样,古文意蕴――对“知音文化”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6

一、关注“学情”,“利”化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学情”往往被遗忘在角落里。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想法就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料。

【案例一】《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闰土的生活、见识等,你听,这就是他们精彩的“对白”――

生1:“我猜想闰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见多识广,肯定会知道跳鱼儿有几只脚。”

生2:“对,我也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闰土与文中那些如同井底之蛙的大少爷不一样,丰富的经历定会让他知道的比别人多。”

生3:“鱼没有脚,我想跳鱼儿肯定也没有脚,它只是用尾巴在弹跳,如果它有脚闰土在文中定会介绍,因为闰土的脑袋瓜里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

【评析】这样,就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前的预设,还是课堂上的生成,甚至是课后的反思,考虑到学情这一点就关乎教学效果。

二、尊重“差异”,“优”化课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意识到差异对人的重要性。“尊重儿童差异”成为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诚然,儿童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就像是用无数个各不相同的零件堆起来的,即使零件相同,排放的顺序有了一点点细微的差别,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案例二】《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断

提问:“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做?”答案出乎意料,并非是老师所期盼的“父亲做得对,我会十分感谢父亲的坚持,把鲈鱼放了”之类的答案,而是说了各种“不应该”放的理由。

有的说:“我认为可以留下来,因为再有两个小时就可以捕捞了,既然是可以捕捞的,也不在乎两个小时。”

有的说:“鲈鱼是可以捕来吃的,为什么要放回去呢?再说当时周围不是没有人吗?”

还有的说:“我看这个父亲也太固执了,他怎么一点也不考虑儿子的感受和要求呢?真是太冷漠了。”“对,简直就是冷血动物!”另一个声音补充道。

……

老师应当因势利导。我让孩子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启发大家作进一步思考:课文中的“我”和你们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不一样?你又有怎样的体会?

【评析】此刻,我分明感觉到学生放飞思维后心灵的轻松和满足,我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个绝好的教育时机,更要感谢这些来自课堂的异样的声音,是它让这节课增添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三、利用“插曲”,“幽”化课堂

美国道尔顿中学被称为“天才的摇篮,哈佛的熔炉”,他们总结出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初期教育条件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他们快乐地学习”。

【案例三】《母鸡》教学片断

精彩片段回顾:

师:“母鸡不乱叫了,但是它却满怀心事,顺着墙根,沿着田坝,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你能猜透它的心事吗?它在向人们抱怨什么?倾诉什么?”

生1:“我猜母鸡在抱怨自己太孤单了,它多么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动物们!”

生2:“我猜母鸡在抱怨主人为什么不给它找只公鸡做做伴,说说悄悄话,诉诉心里事。”

生3:“我猜母鸡在抱怨自己怎么还没有小宝贝?它太想当妈妈了!”

……

【评析】在这节课中教师开发了潜在的“生成性问题”,使它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在打开学生生成问题天窗的同时,也为教学创造了良机。

四、善待“错误”,“美”化课堂

“错误”是一种资源,这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理念。教师要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的“错误”,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案例四】《伯牙绝弦》教学片断

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让一位孩子读课题,该生一出口遍便引来哄堂大笑,原来就这么4个字的课题孩子都读错了,居然读成了《伯牙断弦》。是啊,“断绝”一词,不小心便会口误。我并没有严厉批评学生口误,也没有立即让孩子改正后匆匆而过。于是我等孩子笑过之后,便让该生先将课题正确地读一遍,然后将“绝”换成“断”之后再读课题,接着引导学生们比较“绝”与“断”的不同。一番对比、思索后,学生通过组词的方法有所新发现――“断”:“时断时续”“断断续续”,明白断了还可以再接连起来;而“绝”:是永远断了,再也接不回去了。

【评析】多好的一个错误,多好的一份资源。有时这样错误后的“咬文嚼字”,比那种满足于“绝”和“断”差不多的读书方法,比那种严厉批评学生口误的教学态度,比那种敷衍了事“一掠而过”的教学方法,略胜一筹。

五、捕捉“异同”,“利”化课堂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情感起点,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投入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积极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与学生心理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改变“模仿语文”,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语文价值的再创造。

【案例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

师:“你能用一个词获几个词来形容自己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吗?”生1:“我平时的读书与作者雷同,是‘一饮而尽’法”。

生2(嬉皮笑脸):“我读书方法如同吃饭一样,都是‘狼吞虎咽’”。

生3(骄傲):“我平时的读书可与周晔截然不同,用一个词语形容是‘细嚼慢咽’。”

师(好奇):“好一个‘细嚼慢咽’,能详细介绍吗?”

生3:“‘细嚼慢咽’就是认真、仔细地读书!”

生4(迫不及待):“我给我的读书方法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慢慢品尝’,犹如喝茶,慢慢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师(欣赏):“请你慢慢道来。”

生4(一脸自豪):“‘慢慢品尝’就是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仔细阅读、感悟、推敲,或对优美、感人的语段进行反复诵读。”

【评析】没想到学生竟然能用如此丰富、幽默的词形容自己的读书方法,有些和作者“臭味相投”,有些和作者截然不同!真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教师千万不能低估了眼前这群孩子的能力。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学生们的“东风”,那么何愁不能事半功倍呢?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7

下面的这些教学案例就充分展示了老师们的智慧和艺术,他们的课堂“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

一、“导”在提纲挈领处

一堂精彩而独具匠心的课,开场很重要,往往一个老师的巧妙开场便能让听课老师恍然大悟,理解这堂课老师的设计精华所在。一位老师教《珍珠鸟》一课,其中有个很巧妙的提纲挈领式的设计,便是教师非常巧地抓住全篇的句首“真好!”二字,感受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先生的几处“好”,体会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如朋友、亲人般的关系,再反过来去寻找和想象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好,从而真正地体会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教师开篇即让学生猜文中严监生临死前躺在病床上伸出两个手指头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以及赵氏对这两个手指头的不同猜测,教师板书于黑板,其实便是把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其中了。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教学,理解便容易得多,教师此“导”所谓导在提纲挈领处。

再如《灯光》一课,“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教师开篇即板书于黑板,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这条线索进行探究,这就是老师导得妙,导在提纲挈领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导”在学生困惑处

“学导课堂”中老师的“导”之功应体现在恰如其分之处,也就是在学生困惑处,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便能让学习如破山之水,通畅无阻。如一位老师教《伯牙绝弦》,教师让学生通过课文注脚理解了关键字“善、江、峨、念、志”的意思,从而扫清全文理解的障碍,接下来的教学水到渠成。再攻克“伯牙那么喜欢鼓琴,在钟子期去世之后,为什么能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又很巧妙地利用了一段链接资料让学生了解伯牙在钟子期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知音,从而明白知音对于善琴之人的重要性。最后又通过一个巧妙问题的设置“伯牙这一绝还绝了什么?还有什么是绝不了的?”给予课堂延伸拓展,留给文本一个意味深长的解读。

又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老师在让学生感悟文章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时,不是采用一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读语言,说好在哪儿,能体现人物什么性格特征,而是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换语言表演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替代文中所用的三处洪教头的“来!来!来!”在四人小组中表演,从而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原著中采用的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表达方法—人物语言的重复,让读者对《水浒传》中那么多主要人物心中都有个比较鲜明的印象,脑中一出现某个人物,口中就会念出他的经典语言。对于林冲的经典语言则是通过联系全原著以及他的历史背景,对人物命运有个比较直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不敢!”二字以体现人物略有些窝囊和懦弱的性格自然深入人心。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总理的伟大时,就是导在学生困惑的问题上。如当学生提出“总理为什么白天不批阅文件,要晚上加班呢?”“总理为什么不先批阅我的文件,而让我等到天快亮呢?”……这些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相关资料解决,在解决这些困惑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因此说,导有法,导到学生困惑处,便能攻克教学难点,引导课堂畅如行云流水,有张有弛,让学生学得得心应手。

三、“导”在知识的缺陷处

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并不少,但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们因常涉及到且老师常点拨而比较熟悉,而如拟物、通感、白描、象征等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是学生知识的缺陷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借用一双慧眼予以适当的点拨,这样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甚至是表达能力。

一位教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学生默读完课文就巧妙地抛出一个问题:题目虽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就有了“反衬”这个答案。此时老师马上引出这是西方引过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类似的方法,然后老师出示“唐代贵妇图”“导”出背面铺粉法。学生对于“反衬”并不陌生,对于“背面铺粉法”却很陌生,教学这样的古典小说,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这样相关的知识点。

再如一位老师教学《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的水墨画》,其中有一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学生肯定不解——草地上怎么会蹦跳着笑声呢?老师花不多的时间带出“通感”这修辞手法,既为学生解惑,也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还有《藏戏》一文中第8-16自然段中讲到不同人物的面具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各种颜色又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意义,一位老师在出示面具课件时就点明此处是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

四、“导”在表达方法的迁移中

翻阅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最后一点不难看到“领悟……的方法”“学习……的写法”等等,由此可见,表达方法的迁移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是相当重要的。

一位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则是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他的教学重点落在“小说创作”的写法指导上,而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出自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因此教师时时抓住小说创作的几个要素:情节、悬念、意外、夸张,除了本课教学,还链接了许多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对这几个小说创作要素有更深的理解,并让学生不段反复诵读这几个词来强化概念,从而明确小说创作要想好看,吸引读者,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教学“悬念”一词的概念时,教师有个很巧妙的设计:如果把这篇课文作为评书范本,猜猜说书人会在哪个故事情节后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在小说创作中什么地方留悬念,埋伏笔,方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的作用。

而另一位老师的《儿童诗》教学更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诗歌的语言,写诗需要观察,要有丰富的想象,提出当诗人要有三个“一”:有一颗爱心,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奇思妙想的大脑。课堂中则处处落实“学说”、“学写”,让学生过足了诗瘾。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篇8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共一千多字,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其文章形式是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既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于是家家相传,最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历久不衰。自南宋以来,《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原文呈现

宫商角 及徵羽 此五音 耳所取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日平上 日去入 此四声 宜调叶

九族者 序宗亲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曾玄

五伦者 始夫妇 父子先 君臣后

父母教案3步走

第一步 大意解析

宫、商、角、徵、羽是古代乐器发出的五音,宫音最低,羽音最高。古代的乐器通常用八种材料制作而成,它们分别是:匏瓜、粘土、皮革、木头、玉石、金属、丝弦和竹器。匏做笙,土做埙,革做鼓,木做敌,石做罄,金做锣,丝做琴,竹做箫。至今,我们还在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乐器。

古代人把字的发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我们现在也有四声,但和古代的四声不完全一样,叫法也不一样,我们现在就称之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四声运用一定要和谐,这样说出来的话才悦耳动听。

所谓九族,是指与自己同属一个祖宗的亲属,往上数四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往下数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再包括自己这一代,一共为九代。在很多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词:“株连九族”,这是古代很严酷的刑罚,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犯了很重的罪,不但自己要受到惩罚,就连自己的“九族”也要连带着受罚。

夫妻之间有主内和主外之分,这是由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所决定的,如今这个状况已经有所改变,女子一样可以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社会地位。

第二步 说说道理

在中国,音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大约距今67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可能已经开始制陶埙,制骨哨。古代的文献也有记载,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载歌载舞。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入乐诗歌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民间的民歌;“雅”是由文人们创作的,分“大雅”和“小雅”,以及史诗性的祭祀歌曲“颂”。最后经春秋时孔子的删定,形成《诗经》。

第三步:讲讲故事

《知音》

古代有一个人名叫俞伯牙,他从小就酷爱音乐,并且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俞伯牙擅长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高超,但俞伯牙却认为自己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知音,一个能真正听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年,俞伯牙奉命出使楚国。时值中秋,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恰遇风浪,船泊在了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平息了,乌云散去了,一轮明月升起,景色如梦如幻。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了一曲又一曲。忽然,他看到岸边有个人一动不动地站着,惊急中手下用力过猛,“啪”的一声,一根琴弦被拨断了。这时,岸边的那个人大声对他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音绝妙,不自觉地站住了听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一副樵夫打扮,身旁还放着一担干柴,心想:一个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什么曲子?”打柴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琴弦断了。”俞伯牙不禁大喜,因为樵夫说的正是他弹的曲子。俞伯牙赶忙邀请樵夫上船来。樵夫上船后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说了这把瑶琴的来历。听了樵夫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暗自佩服。

俞伯牙又为樵夫弹了几曲,请他赏析。樵夫娓娓道出他的感受,完全符合俞伯牙的心意。俞伯牙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异乡的野岭,竟然能遇到自己久久寻觅而不得的知音!

这个樵夫名叫钟子期,后来两人边喝酒边聊天,真是相见恨晚。于是,二人当下决定在这月圆之夜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然而第二年的中秋,当俞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却不见自己的知音来赴约。他等啊等,还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还是不见钟子期来。第二天,有一位老人告诉他,钟子期病逝了。临终前,他要家人把他的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俞伯牙悲痛万分,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曲子里充满了哀怨和凄楚,一曲终了,俞伯牙长叹一声,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这个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后来,人们就常用“知音”一词来形容人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郑老师提醒

音乐是艺术殿堂之瑰宝。如果孩子能多接触音乐,对成长无疑有极大的帮助。现在很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培养孩子音乐方面的素养。对一些热爱音乐或在音乐上有天分的孩子,应该认真培养,但切忌揠苗助长,如果引导不当,只会适得其反。

你知道宝宝每日的钙摄入量吗?

“补钙是常识,怎样补就是知识!”许多年轻妈妈对此类知识了解甚少,如宝宝一天究竟需要多少钙,如何补钙等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活中很多宝宝天天补钙,但还是发生“缺钙”的现象了。那么宝宝每日的钙摄入量为多少呢?

宝宝每日钙摄入量

我国营养标准规定,1岁以内儿童每日钙的摄入量应为400―600毫克,1―12岁儿童为800毫克。由于我们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原因,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很难完全从食物中获得,特别是钙的摄入量不足日常人体所需要的50%,因此,补钙显得异常重要。对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宝宝来说,更应及早补钙,防患于未然。

如何给宝宝补钙?

宝宝补钙,除了从牛奶,豆制品及海产品中多多获取膳食钙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钙质品来补足身体对钙的需求。在为宝宝选择钙质品时,一定要科学,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生理,缺钙症状,合理、有针对性地选择经过国家卫生部门安全认证的宝宝专用钙质品补钙。选择好的钙制剂必须认准“蓝帽子”,补钙产品有了“蓝帽子”,就表示此产品是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具有补钙功能的保健食品,反之,则表示没有。所以消费者在选择钙质品时一定要看是否有此标志。

什么样的钙才适合宝宝?

市场上的钙质品名目繁多,“钙”念林立,究竟什么样的钙才适合宝宝呢?被年轻妈妈誉为“宝宝补钙专家”的金箍棒L-乳酸钙冲剂,是与上海儿科医院联合研制的,针对0~6岁宝宝幼嫩肠胃的生理特点的补钙质品。其选择荷兰进口的L-乳酸螯合钙源,具有易溶解,吸收好的特点,且其独特的左旋化合物结构令吸收更彻底。金箍棒L-乳酸钙采用特殊的螯合技术,以钙为必需的营养成分,将钙元素嵌合在螯合剂中间,使钙进入人体后不受胃肠酸碱干扰,直接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有效避免了钙离子在胃肠环境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必要流失和浪费,所以金箍棒L-乳酸钙能使宝宝吸收的更加直接,迅速,完全,摄入足量的钙,让宝宝天天补钙不缺钙。

更多相关问题请咨询育儿热线:

800-820-5825 (固 电)

400-820-5825 (手 机)

上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