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04 00:36:13

伯牙鼓琴翻译

伯牙鼓琴翻译篇1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想象。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汤汤:宽广的样子。 ④得:领会,听得出。⑤卒:通“猝”,突然。⑥操:琴曲。⑦志:志趣,心意。⑧逃:隐藏。

【通假字】

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一词多义】

(1)善:A. 伯牙善鼓琴(擅长)

B. 善哉(好)

(2)之:A.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的)

B. 乃援琴而鼓之(代词,指琴)

C. 子之听夫志(助词,无义)

D. 钟子期必得之(代伯牙弹奏时想的内容)

(2)志:A. 志在流水(想象)

B. 子之听夫志(志趣,心意)

【重要词语】

(1)伯牙善鼓琴(弹奏)

(2)志在流水(想象)

(3)钟子期必得之(领会,听得出)

(4)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5)初为霖雨之操(琴曲)

(6)子之听夫志(志趣,心意)

(7)吾于何逃声哉(隐藏)

【重要句子】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2)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穷尽它的情趣。〕

【中考链接】

(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回答14-17题。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善鼓琴 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16. 给文中画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 之。

17.“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与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②。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

【注释】①交辉:交相辉映。 ②四时:四季。 ③歇:停止,消散。 ④颓:落,落下,坠落。 ⑤沉鳞:潜游在水里的鱼。⑥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⑦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一词多义】

欲:A.夕日欲颓(将要)

B.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

【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重要句式】

省略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省略状语,(在阳光下)五色交辉。〕

【重要词语】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重要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中考链接】

(2010福建福州卷)比较阅读甲文《与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完成9-12题。(18分)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 衣 欲 睡 月 色 入 户 欣 然 起 行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2.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伯牙鼓琴翻译篇2

课堂作业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习、巩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时,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随堂练习的积极性,巧妙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快乐地完成课堂作业。下面,我以《伯牙绝弦》为例,谈谈优化课堂作业的具体方法。

一、新颖别致,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布置《伯牙绝弦》的课堂作业时,我尽量添加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别致的作业元素,使课堂作业生动有趣、灵活多样。

《伯牙绝弦》塑造了两位鲜活的人物:一位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被人尊称为“琴仙”的伯牙,另一位表面上是深山里的樵夫,实则是一名隐姓埋名的音乐高人钟子期。他们心有灵犀,途中巧遇便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而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引导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三道极富情趣的课堂作业:

(1)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2)有人认为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伯牙与钟子期,你更钦佩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这三道作业,既简单又富有深意,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启动多向思维,畅所欲言。所以,这三道课堂作业深受学生欢迎,也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层设计

受家庭教育、智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伯牙绝弦》的语文课堂作业时,我十分注重体现这种差异性。课堂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提升作业三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困生必须完成必做作业,中等生可以尝试做选做作业,优秀生可以不做必做作业,可以尝试提升作业。如此因材施教,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都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完成作业,迅速提高各自的语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学困生必做作业:翻译、背诵《伯牙绝弦》全文。

(2)中等生选做作业:默写《伯牙绝弦》全文;说说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原因。

(3)优秀生做提升作业:说说自己对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的看法;伯牙与钟子期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具音乐才能?理由是什么?

事实证明,如此分层设计课堂作业,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前进的内驱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启动。很多学生在选择作业的时候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困生羞于只做必做作业,中等生极力向做提升作业发展,优等生已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完成提升作业后自觉地做课外作业。

三、丰富多彩,多维训练

1.演一演,锻炼能力

文言文《伯牙绝弦》虽然不长,却完整地讲述了伯牙巧遇知音钟子期,两人心灵相通,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流传千古的故事。这样故事性极强的文本,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能根据伯牙和钟子期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等编写台词,能准确揣摩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和动作,表演到位。

2.写一写,画一画,展示才艺

此外,鉴于《伯牙绝弦》高度浓缩的语言,跳跃性极强的人物活动场面,几乎完全省略的人物心理描写等特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作业形式新颖独特,既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还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对有绘画才能的学生,我在鼓励他们感受《伯牙绝弦》语言文字的精美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体验,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伯牙绝弦》,将课文的情境再现于绘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审美体验。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课堂作业的优化就是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应用和优化跟进的实践过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课文题材广泛、体例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对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作业,教师也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题材、不同体例、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学情进行设计,因课制宜,因人制宜,切不可盲目模仿。

伯牙鼓琴翻译篇3

2005年,我的书《我的配音生涯》在上海书展签名销售的时候,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排了两个钟头的队来买我的书。她如果直接来找我,我一定会把签了名的书送给她,可她像个普通读者一样排了队。这令我感到不胜荣幸,也很欣赏她的做派。她不愧是个“资深的影迷”。

她一再说:“如果没有译制片,我就不会成为一个作家。”上世纪50年代,她还是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女孩,就一个人买票去看电影,而且五十年后,还能记得有些影片的台词和镜头。她还记得西班牙影片《影子部队》中,邱岳峰配的一个落魄的话剧演员没有戏演,只能去做建筑工人糊口,从高空摔下,即将死亡。他说:“我在世界各地表演过死……现在我真的要死了,请为我鼓掌吧。”于是他的妻子满含热泪带头为他鼓起掌来,而后,邻居们也为他鼓掌了。我就配那个妻子。听程乃珊如数家珍般地讲起这场戏和这些台词,不由感到万分亲切。

她还记得捷克影片《狼窟》里的两个镜头。战争孤儿杨诺(赵慎之配音)被一小城的市长罗伯特·里德夫妇领养。罗伯特(毕克配音)温文尔雅,却娶了一个又老又市侩的富婆克拉洛(张同凝配音)为妻。本来他们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无风无浪。杨诺来了以后,他们一家出游,罗伯特和杨诺一起辨认野花,捉蝴蝶,晚饭后,一起弹琴唱歌。这一切激活了罗伯特对生活,对爱情的追求。杨诺也暗暗地爱上了这位一表人才的养父。但是碍于父女的名分,谁也不能向对方表达。有一次罗伯特出差去了外地,杨诺凝视着罗伯特夫妇的合影,由于镜框玻璃的反光,杨诺的影像覆盖在克拉洛的身上,变成了罗伯特和杨诺的合影,从而泄露了杨诺心中的秘密。还有一个镜头,杨诺陪克拉洛等几个老妇打牌,夜深了,老人们都睡着了。摄影把几个老妇的睡相拍得狰狞、恐怖,令人毛骨悚然。乃珊说:“杨诺的孤独、无助,这比她挨打挨骂更能让人感受到她在这个家庭中处境的可怕。”

还有一部保加利亚影片《穷街》。一个幸存的战士,战后归来,他的妻子正在晾衣服。他把放在凳子上的洗衣盆挪开,坐了上去,隔着被单,他看到了她美丽的剪影。她掀开被单想拿洗衣盆,一眼看到了他,影片这时戛然而止。由于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乃珊把自己的头一部作品也命名为《穷街》。她喜爱的《带阁楼的房子》、《狼窟》和《穷街》都是我担任译制导演的作品,我怎能不把她引为知己?

除了程乃珊,还有一个超级影迷张稼峰。他是个学法文的大学生。在“”中,曾因与法国友人谈了对“”的不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还因为不认罪,被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号里,长达19个月。他说他是靠背诵西方古典音乐的旋律和译制片的台词,才多次把自己从绝望的悬崖上拉回来的。他后,写信给赵慎之,讲了自己的经历。所以我说他是赵慎之的“粉丝”。他说:“苏老师老说我是赵慎之老师的‘粉丝’,其实,这不对。我是从姚念贻到狄菲菲,从邱岳峰到沈晓谦,上译厂所有配音演员的粉丝。”他后,正赶上上译厂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他说:“老天爷把欠我的,又还给我了。”

当年,《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看了我厂译制的日本片《海峡》,说:“没想到,内地的译制片水平这么高,我就像看懂了原片一样。”

由于译制片帮助观众消除了语言隔阂,使他们得以顺畅地欣赏到这些电影,并通过译制片这扇窗,看到了外面不同的世界。因此爱屋及乌,观众也关注到了我们这些配音演员。

译制厂是我们的大学

虽说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都是清一色的苏联影片,而俄罗斯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尽管当时受“无冲突论”的影响,有些像《金星英雄》《攻克柏林》那样专门塑造高大全人物的电影。但是也有很多如《生活的一课》、《没说完的故事》、《一年级女生》那样拍得很好看的影片。特别是根据俄罗斯古典文学改编的如《白夜》《》《钦差大臣》《带阁楼的房子》等影片更加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而从1954年开始,还进口了一些西方国家进步的影片。如法国的《没有留下地址》、《勇士的奇遇》(即《马兰花芳芳》),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罗马11点钟》,英国的《孤星血泪》、《雾都孤儿》,以及东欧一些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如《华沙一条街》、《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罗密欧朱丽叶与黑暗》等都拍得非常动人。

改革开放以后,进口的影片就更加丰富多彩了。高仓健主演的一系列电影《追捕》、《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阿加莎·克里斯蒂表现大侦探波罗的《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阿兰·德隆主演的法国片《佐罗》以及喜剧片《虎口脱险》;还有许多根据名著改编的如《王子复仇记》《简爱》、《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基度山恩仇记》等等。

从上影成立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前身)开始,老厂长陈叙一就把译制工作当成了艺术创作,要求我们尽可能地“还原原片”。而要还原原片首先就必须理解原片,要理解原片就要研究原片。老陈说:“翻译剧本要有味儿,演员配音要有神。”中文剧本不但要明白通畅,而且要忠实于原片的风格。如《远山的呼唤》表现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要尽可能用朴实的大白话;《虎口脱险》是闹剧,演员就要说相声,情绪要错位,如油漆匠跑不动了,一个老头子要像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那样跟妈妈耍赖。我们是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我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我们的审美观点。因此我们赢得了口碑。我们也为一些国产片配音。有些观众说:“有的国产片拍得并不好看,我们去看,就为了去听上译演员的配音。”还有的说:“听上译厂配音的录音剪辑,即使没有画面,仍然是人物在说话。”

译制片不会消亡

甚至到今天,2011年9月25日,我为过去那些影片(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做的录音片段《余音袅袅》在上海影城签售时,不但有上了年纪的老观众,还有很多年轻的观众来买我的碟。我们的精工细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有的说,“听得泪流满面”,有的说,“可以当古典音乐来听”。他们还用歌词表达了对我们的感情:“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剧作家史航说:“要以欣赏唐诗、宋词的心态,来欣赏上世纪80年代的译制片。”观众的厚爱,使我们感到受宠若惊。

伯牙鼓琴翻译篇4

言与文互融就是语言文字和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章句和清议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言与文互融,语言和人文共生。

一、炼言促文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可毕竟是一种同实际语言脱离得越来越远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因此学生的阅读障碍比较多。其中影响学生解“文”的最主要障碍是词汇的理解。但如果教学中只注重“言的解读”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学生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法,同时强调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也就是说,要在理解言的基础上,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正确把握文本,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使文言不分,文言并重。

1.正言通文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读准言、读通文中体味古文的韵味,不能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要在反复、变化的诵读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在触摸语言韵味中与文本对话,逐渐进入文本的语境。第一,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异于现在的字音,但字音的确定还是有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传授。有些字是通假字,那就要读本字字音,有些字要根据文意来确定读音,还有些特殊称谓的读音,就要读它自己特定的读音。第二,读准句读,读顺文意。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更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停顿是为了准确、清楚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把握不好句子的停顿,很容易会错文意。依句停顿: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现代文的句子构成的要素是一样的,停顿时就可移用现代文朗读的方法,如“梁国/杨氏子/九岁”;据文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停顿,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文学习是在认知基础上体验熏陶的过程,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不是靠讲解翻译来代替完成的,而是靠反复的读来沉潜涵泳。这样课文的文意、文情、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声调中体现出来。

2.析言知文意。小学作为文言文阅读的启蒙阶段,虽然所选的都是一些浅显、有趣、有味的小短文,但也偶有古今词义、语法表达不同之处,易和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冲突,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言文融合,把这些冲突点转化成探究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杨氏之子》一文,稍一梳理不难发现,文中同一人物的不同称呼和“家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如文中的家禽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家禽并不一致,在教学时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尝试读懂课文,用讲故事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在交流中点拨设问:“孔雀是家禽吗?”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晰家禽的意思及在朗读时两字之间需停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摈弃简单的字义记录、对等翻译的机械教学方式,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暴露学生对字、词、句、文的理解障碍所在,继而把难解的字词还原到句子、文章里,在语境中让他们自我解疑,既着眼于对言的理解,又着力在学生对文中语言内化后的自我表达,把言和文很好地杂糅在一起。

3.辨言明文旨。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和语言的魅力,即古人读书定要“其义自见”的东西。文言文字少意深,所要“见”的往往就藏于一字微言之中,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引导学生发现、比辨,体味其深藏的妙处与蕴意。如学生初读《杨氏之子》,都会为杨小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的反击而击掌叫好。如果到此为止,那教学只关注了语言的艺术,却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违文之本意。为让学生读透这语言艺术背后的真意,教师先出示两句话: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②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从语气上体会到第一句比较委婉,更有学生体会到第一句的意思并非是肯定的,而第二句的意思是肯定的……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你们能联系孔君平的话再来品一品杨小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把你的理解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写下来。在交流中学生体味到了杨小儿的话中之意是:如果我和杨梅是一家子,那么夫子和孔雀也是一家子,反之亦然。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全在于孔的认为,他把皮球踢回给了孔君平,不但有智而且有礼,实乃聪且慧。以上教学层层激疑,有意引导学生去比较、区分这些不同的精妙之处,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拓展思维空间,不但领略了文中语言的魅力,更正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提升了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二、赏文习言

教文言文,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它本来就是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1.依文悟言,言文合一。品味感悟文章的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思想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体决定了写作语言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文体对写作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曹丕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诔尚实,诗赋欲丽。”其实优秀的作品在语言创作时,都不自觉地将其文体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根据文体把握文中最显著的语言表达特征,也就是为他们学习语言打开了一条通道。《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都是描写古时小孩生活的有名篇章。两文对小孩的语言描写用词细腻传神,教师可以围绕对话展开品读教学,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两文的重点又有区别,所以对对话揣摩理解的落脚点也应有一定的区别。《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首先是言谈轶事,然后才是小说。这就是说,《世说新语》的着眼点主要是“言语”,为了增强表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才把言语加工成了小说的样式。教学此文,对此文词句的理解应该落在语言之“智”上。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运用对话描写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所以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要侧重于“理”。文言文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赋予了课堂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的把握,对准确掌握教学的尺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理解和把握文本,不管是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对文章的写法、意蕴的体会,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2.循文习言,潜文会情。凝练、传神是文言文语言的显著特点。在教学中辨析、比较、品味关键性语言,抓住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既是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又是学习语言技巧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抓住对文本表情达意有重要作用的字词句,重点品评、想象、仿写,提高语言文字实践的效度。一教师在执教《伯牙绝弦》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体会伯牙、子期的心心相印,是这样展开教学的:一是感知语言,想象情景。①诵读体味叠词之妙。把“峨峨、洋洋”改成“峨、洋”读一读,品味到了什么妙处?②读思反衬写法之妙。这里运用了很多笔墨描写了子期如何善听,你认为呢?③仿写迁移表达之妙。照样子写一写: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钟子期曰:“_________, _________!”二是语言转换,体会知音。①这里有一个字特别重要:必。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用上关联词来说一说?②这就是知音啊!猜猜当时伯牙会说什么。此设计立足在文的层面,着眼在“创作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表现某一情感,而对表达手法、语言结构进行个性化的重组运用”之处,引导学生对关键性的词句从知其意、赏其境、运其神三个层面,体会语言中藏着的丰富情韵:叠词运用的品读,体味表达上的气势和语言的音韵美;反衬写法的品味,体味表达上的含蓄和语言的简练美;语言转换的实践,体味表达上的意蕴和知音的内涵美。在这样诵读、想象、体验、创造的学习中,巧妙地实现了与写话训练、语言转换、朗读指导的有效统一。

伯牙鼓琴翻译篇5

节日习俗

西方国家

平安夜亦被认为是圣诞老人及其他地区类似人物四处向好儿童派礼物的时间。在意大利,礼物在平安夜当日早上已开启,而在英国、爱尔兰、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及波兰,圣诞礼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诞日

耶稣

早上开启。在德国大部分地区,圣诞礼物则在平安夜晚上(德语 Bescherung)开启。在冰岛圣诞节在平安夜下午6时开始,教堂钟声会被敲响,人们会与家人一起享用节日晚餐,之后便会拆礼物,一起渡过晚上。在北美洲,大部分家庭会在圣诞日早上拆礼物。对于已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开两日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庆祝。在西班牙礼物则要到1月6日显现日(Día de reyes)早上才会被拆。不少传统圣诞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发生。

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美国

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丹麦

当圣诞大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法国

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圣诞。

英国

英国人除开怀痛饮啤酒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合家团聚。

德国

一向比较严谨的德国人都要开怀畅饮啤酒或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猪蹄、啤酒烩牛肉、奶制品和各种生菜。

意大利

虽然平时已吃好喝好,但过圣诞节时,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玉盘奇馐,应有尽有,是饕餐之徒大显身手的时候。

澳大利亚

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火鸡、腊鸡、猪腿、美酒、点心等。人们在傍晚时分,或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圣诞大餐。

祝福短信

圣诞过了有新年,新年过了有春节,春节过了有三八,三八过了有五一……哈哈!你以为我要一次性把所有的节日祝福都说完吗?我只想应节日说句:圣诞快乐!

跟你讲不要跟他讲,因为他跟我讲叫我不要跟你讲,现在我跟你讲,不要跟他讲我跟你讲过,如果他问你,我有没有跟你讲,你就讲我没跟你讲:圣诞快乐!

神说: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信赖的朋友,你会拥有这一切!我说祝你:圣诞快乐!

大家好,为答谢朋友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在圣诞前举行酬宾活动,凡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将获得由我免费提供的价值人民币一毛钱的圣诞短信一条。

圣诞树上的雪花,悄然无声地飘落,远处悠扬的钟声,开启着你我的心扉,让爱洒满人间。

我想在你最高兴时说出我的心里话,浪漫的圣诞节里,我的机会终于来了--你快乐时像头小猪,生气时更像!

以真诚为半径,以尊重为圆心,送你一个圆圆的祝福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你爱的人更懂你!圣诞快乐!

圣诞老人留言:因昨晚没有袜子装礼物,只好折成现金存入你的帐户--请务必在一小时内查询六次信用卡帐户,即可到帐!

在隆冬来临之际,希望你身体健康,永远快乐得就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即使屁股烧得红红的,也依然快乐地吹着口哨幸福地冒着鼻涕泡泡。

无数个圣诞的祝福,那友谊,厚厚积累的愉快记忆,人间的亲情,天堂的温馨,终于带给了我们大家。

平安之夜的使者,向你报一声平安,让这祥和的旋律,伴随你度过今晚。

有人说,如果你能在圣诞前三个月接到祝福,那么在来年的前三个礼拜,对你的祝福就能实现,现在我几祝福你:钱途无量,事业爱情一帆风顺。

我手摘一弯月牙,头顶两颗星辰,眼含三色秋波,口叼九朵玫瑰,脚踏十瑞祥云,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你的面前:圣诞快乐!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圣诞吗?

我刚在圣诞老人那许下愿:把我当做一件礼物,送给那正在看短信息的人,我愿生生世世陪伴着她。

在英国,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时会被银行及贸易公司视为短日(下午休息)。

天主教俗

天主教的圣诞节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参看待降节),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圣诞季节继续直至1月4日,如当日是星期六,则至1月5日,当 the Vigil of the 显现日 庆祝时。

基督教俗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节日佳音

基督教社会中,平安夜这天,每家按传统都要摆放一棵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并祈求来年的幸福。

圣诞节前夕也就是俗说的平安夜,当晚,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在这天晚上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底佳音队这种节日活动是怎么来的呢?

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整个报佳音的活动大约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

圣诞节的节节歌

圣诞节歌《平安夜》起源于奥地利。

功在老鼠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奥地利萨尔札赫河畔的奥本村里

,有一只老鼠大胆地溜进村里古老的圣尼哥拉斯教堂风琴楼厢里。这只饥寒交迫的小东西东跑西窜,到处咬噬,终于干下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导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圣诞赞美诗的诞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礼服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教堂,径直来到风琴旁边坐下。此人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当三十一岁,有着一头黑发,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这偏僻地区很受村民尊敬。因为他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

他坐下来,踩着踏板,按下了琴键。可是风琴只发出几声呜咽似的微弱气息。

当格鲁伯正要俯身去察看究竟时,他的好朋友约瑟夫-莫尔来了。莫尔是个教士,也是一位音乐家。奥本村教堂的正式神父还不曾派来,莫尔是临时被派来顶替这职位的。

格鲁伯见他张皇,不觉一怔,连忙问道:“天主降福!什么事儿,约瑟夫?”那位年轻的代理神父举起双手,做出一副绝望的神态,并示意让朋友起来跟他走。

莫尔领着格鲁伯走到楼厢里的风琴键盘后面,指着鼓风的皮风箱上

一个大洞说:“今早我发现这个洞,一定是老鼠咬破的。现在一踏下去,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格鲁伯仔细地检察了风箱上的那个洞。圣诞之夜做弥撒而没有风琴奏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禁不住喊道:“真该死!现在可糟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办法,”莫尔神父有点腼腆地说:“我写了一首短诗,倒可以作为歌词一凑合着顶用一下的。”接着他又严肃地说道:“这可不是“那一类”的歌呀。”

格鲁伯看见他的朋友这么激动,不觉微笑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莫尔的确很喜欢“那一类”的歌--就是当农妇和船工欢饮时,在齐特拉琴伴奏下所唱的那种所谓粗俗的民歌小调。这种东西往往引起那些固执守旧的虔诚教徒的不满,使得道貌岸然的长老们大皱眉头。

格鲁伯拿起莫尔所写的诗读了头几段,顿时觉得好像有一股奇异的灵气贯穿脊梁。这的确不是“那一类”的歌。它好像是抓住了他的心,温和纯朴和动人地向他诉说。他从来都未曾这么深刻地感动过。他耳边隐隐响起了这些诗句的乐音。

莫尔几乎是抱歉地说:“我只是这么想,既然我们的风琴

已经不响了,那么你是否可以把这东西给我们的吉他琴配个曲,也许还可以搞个小小的童声合唱队来唱唱,……你看怎么样?”

格鲁伯说:“好呀,好,好!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给我吧,我拿回去看看是否能把曲子写出来。”

格鲁伯踏着地上的积雪,慢步走回安斯村。他一路上沉浸在他的乐曲构思中。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他就像耳聋的贝多芬一样,在内心深处听见了所有的旋律: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他准备写给童声合唱的曲调已在脑际回荡。他回到他那简朴的住房,坐在他那古老的钢琴边,面对墙上挂着的十字架,终于谱写称了完整的歌曲。

那天下午,莫尔的书房里聚集了十二名男孩和女孩。他们穿着羊毛长袜、外套和围裙,整齐而漂亮。他们并排站在一圈圈的冬青花环下,益发显得生气勃勃。

排练开始了,格鲁伯和莫尔各自弹起他们的吉他琴,不时满意地对视微笑。开始时,大家对歌曲不甚熟悉,弹唱都嫌粗糙了些。第三部分也不太妥当,但很快便改好了。行了,这歌曲终于完成了。

圣诞夜,教堂里点燃的几百支烛光,在光洁的金盘碟和圣餐杯上映辉争耀,给那些僵硬呆板的哥德式圣母态像,赋予了盎然生气和温柔慈祥的风采。教堂里到处都用青松、万年青和圣浆果等装饰起来。全体教徒挤坐在长条硬板凳上。男人们穿着臃肿的羊毛外套,妇女则被披上了醒目的围裙和有色的披巾。

当莫尔和格鲁伯提着他们的吉他,随着十二名男女儿童走上圣坛前时,惊讶的群众顿时轰动起来。格鲁伯向他的乐队微微点头示意,琴弦便拨响了。接着,莫尔神父的男高音和格鲁伯先生的男低音,便和谐地共鸣着响彻那古老的教堂。

于是,流传久远的圣诞赞美诗便这样首次被人们唱出来了。然而,第二天也就被人忘记了。当时参加圣诞弥撒的教徒之中,谁也不曾料到这首歌后来竟会风靡世界。

后来仅仅是由于一次偶然机会,才使这一杰作得以免遭淹没的命运。第二年春天,从齐勒塔尔来了一位风琴修理师,卡尔·毛拉赫。他在闲聊中随便问起:既然风琴坏了,那么你们是怎样进行圣诞弥撒的?格鲁伯这才提起那曲子的事,他说:“这是个不值一顾的东西,我甚至已忘记把它塞到哪里去了。”在教堂的后部有一个小橱,里头塞满了尘封已久的乱纸堆。格鲁伯从这里找到了那首曲谱。

那风琴修理师看着乐谱,微微动着双唇,从他那宽阔的胸腔里哼着这调子。“有意思,”他轻轻地说,“可以让我带回去看看吗?”

格鲁伯大笑起来。“行,行,你尽管拿去就是了。再说,你把琴修好后,这东西就更加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毛拉赫走后,格鲁伯也就忘了这件事。然而平安夜却在可爱的齐勒塔尔山中回响,并且从此开始了它远播世界的历程。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传家宝,被格鲁伯家代代相传。现在,每逢圣诞夜,人们便要把这吉他琴带到奥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们,则再次齐唱这首为人喜爱的圣诞赞美诗……

神父杰作

奥地利靠阿尔卑斯山的地区,出了不少的乡村诗人,加上奥地利人,本是爱好音乐的民族。他们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后来,被一位喜爱音乐的人发现,就把这首圣诞歌,带到城里的音乐会上演唱,非常受人欢迎。于是,渐渐的流传到奥地利各地,再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进了美国,不到几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爱。再经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电台的播放,这首圣诞歌-平安夜,普遍的流传世界,而且各国都有翻译的歌词。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几乎都熟悉这首“平安夜”,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

原来在沙司堡附近的一个小村,住着一位音乐师方济葛鲁伯,妻子亚纳,他们有个天真活泼的儿子小方济。葛鲁伯在牧若瑟神父的学校里,教授音乐;主日则在教堂中领导圣歌队。每晚他回到家里,喜欢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面,弹琴作曲,一家三口过得幸福快乐。不幸的,一八一八年秋天,可爱的小方济,突然因病去世,这一家顿时失去了欢乐,葛鲁伯夫妻二人再也没有笑容。这年圣诞夜,葛鲁伯独自去圣堂,参加子夜弥撒,他的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活跃欢欣。圣诞节的欢乐,似乎跟他没关系了。弥撒结束以后,葛鲁伯匆匆的回家,在路边传出儿童们的歌声、嘻笑声,他的心更为沉重。进了家门以后,一片凄凉。他呼唤妻子的名字,没有回答。点上灯,看到妻子亚纳,趴在小方济以前睡过的床边抽泣。葛鲁伯再叫她,她不理。葛鲁伯无奈的叹口气,只好拿起乐器来,想演奏乐曲,来排解妻子的悲伤。

伯牙鼓琴翻译篇6

    美国中国学家奚密没有把“归化”与“异化”对立起来,或者说,她放弃执着纠缠于两者谁是谁非,努力调和两者的紧张关系,提出了“选择性的亲和”的理想方案。她在《现代汉诗:翻译与可译性》里说“,可译的中国”必须到“选择性的契合”或者说“选择性的亲和”里寻找。以现代汉诗为例,她说,首先,译者与其翻译作品之间最明显的契合是它的“新”,即“高度原创性的前卫作品”;其次就是读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建立广泛的、在知性与美学共鸣基础上的“接触”。她的结论是,“翻译既不是对‘同’的确认,也不是对‘异’的追求。它是相遇,是亲和,是一种开启新世界的方法”。④其实,不管是谈“归化”,还是谈“异化”,还是谈“选择性的亲和”,它们还都只是在封闭的纯翻译学的“小天地”里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综合工程”的“大问题”。其视野的狭窄,观念的陈旧,显而易见。也就是说,传统翻译学理论已经解释不了,也解决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这一庞杂的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走出以上那些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从“译介学”的视角,分析制约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综合因素。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译介学“它以文学译介为基本研究对象,由此展开文学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的研究”。⑤这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西方兴起的“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个成果。它突破了纯粹的语言学研究视野,“转而讨论跨越语言界限的文本生产所涉及的诸多因素”;⑥也就是说,它不再追究“应该如何翻译?”、“什么是好的翻译?”、“翻译的原则是什么”诸如此类的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是,去探索‘译本在做什么?它们怎样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响?”。⑦

    美国华盛顿大学伯佑铭教授认为,“中国国际综合实力、意识形态差异、影视传播、作家交流、学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域风情、民俗特色、传统与时代内容,以及独特文学经验和达到的艺术水平等,都是推动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原因”。⑧质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域传播,不仅仅是如何翻译,翻译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综合考虑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多文本之外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传媒的介入和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化、电视剧化助力了它的域外传播,比如,电影《红高粱》、《人到中年》、《活着》、《边走边唱》(《命若琴弦》)、《大红灯笼高高挂》(《妻妾成群》)和电视剧《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等。谈到自己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莫言说,客观地讲,有张艺谋的功劳在里面。1987年,《红高粱》在德国得了金熊奖,很多人先是看了电影然后找小说、找作家。80年代末,早一点被翻译出去的作家都沾了张艺谋的光,他的电影开路,后面的小说跟上去。⑨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把电影、电视剧的助力强调到极点。其实真正能持续影响读者的还是小说本身的魅力,像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作品并没有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但它们在域外的影响不比《红高粱》低。尤其是近年来,域外翻译家、出版社和经纪人开始摒弃意识形态、文化隔膜和流行“跟风”,理性化地、审美地关注中国的作家和中国的文学。比如,葛浩文对毕飞宇、苏童等作家作品的翻译就是例证。此外,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立大学合作正在建设中的中文翻译网站“译道”,专为翻译提供中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译者介绍以及翻译时间等信息,可以用中英文进行查询。它将大大便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与研究,等等。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之大背景下,政府着力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对外宣传。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文学对外译介相关的工作有:一是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二是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的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三是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四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作协资助在域外出版的当代中国小说选有:俄文版4卷、英文版5卷、波兰版3卷、韩文版1卷、捷克版1卷、德文版1卷,涉及10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五是从2009年起中国作协在境内举办了中美、中法、中德、中西、中意、中澳、中日韩论坛活动。国务院新闻办每年都会提出“对外译介推荐书目”。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导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着作翻译出版工程”也加大了支持中国作家和作品的创作推广力度:200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式实施,通过资助翻译费用鼓励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计划;2009年“中国文化着作翻译出版工程”启动,以资助系列图书为主,不仅资助翻译费,同时资助出版费用和推广费用。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设立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已有22人获奖。200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设立主宾国,至今有法国、俄罗斯、德国、希腊、西班牙、印度、荷兰、韩国等为主宾国,并在“文学之夜”等主题活动中提供中外作家交流的机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美国老牌Springer出版社联合推出英文版的季刊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先由编委会从近年来中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挑选出优秀者,翻译成英文,然后交美方出版社定稿。在此基础上,有人建议:一是建立“中译外”基地,如翻译夏令营、工作坊、翻译研讨班等;二是通过网络形成了几个翻译圈子,如着名的PaperRepublic(纸上共和国)等。三是设立域外译介奖。

    许多中国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怀有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有个别人为此停止乃至放弃原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研究中来。因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分应因势利导,募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译介”专项基金,奖励那些翻译、评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外翻译家、图书评论员、媒体记者和中国学家,以资鼓励他们及时翻译中国文学的最新力作,撰写新书推介文章,并发表在域外主流媒体上,像当年拉美国家打开美国市场那样。真正要使翻译出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域外得以广泛传播,乃至有产生深度的接受和影响,落地生根,就必须把“走出去”方略与“中国学”建构联动起来。也就是说,鉴于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和“中国学”建构的有限性、零散性和可能性,我们有必要进行如下的多维度思考:既要建设好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工程;又要开展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推广活动,让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把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使小众话语与大众话语互渗,同时,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的关系;⑩还要分析外媒的相关报道;最后要研究现代文学的域外传播史与接受史。因为悠久的汉学传统,良好的汉学环境,以及领先的综合国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坚实基础。像法国那样有着深厚汉学传统的国家,18世纪就掀起了“中国热”,还由此催生了世界的“中国热”。那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是全世界的榜样,而中国的道德哲学,乃至康熙皇帝又是法国的楷模。也就是说,经由法国,汉学在世界进入了一种良性互动的传播轨道。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基本上在法国都有译介。另外,像美国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面对中国的崛起,在21世纪加紧了对中国的研究,而在美国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同时影响到整个西方国家。因此,为了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把“走出去”的战略考量与夯实“中国学”基础结合起来予以通盘考虑,以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域外传播得更长久,更有实效。质言之,我们需要从翻译层面、译介学层面、国家与社会支援层面以及中国学学科层面规划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战略方案。至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与“中国学”建构的探讨并没有停止。在此基础上,有的专家又作出了如下进一步的提醒。他认为,不要以为仅仅“依靠文本翻译输出、文学史扩容或者文学教学课程”,中国文学就能顺理成章地走向世界,更不能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就真的成了世界文学了,要“重新理解和建立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观念”,要把中国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文学来反观自身,也就是说,只有以这种“文学外位性的普遍理解”,克服民族文学僵化的片面性和封闭性,中国文学最终“才有可能在鲜活的存在层面真正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部分”。

    简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不仅仅是浅表上的、空间上的“扩容”问题,而是深层次的、时空兼备的、灵活的“融入”问题。看来,重新梳理、反思我们现有的文学观念、翻译观念和译介学观念,从观念的改变着手,才不至于出现方向性错误,更不至于最终导致将西方文学永久放在“超经典”的光荣榜上,相应地,把中国文学始终钉在第三世界文学/弱国文学的耻辱柱上。对此,陈思和作了更为深入的反思。他说:“这时候‘走向世界’就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时髦话题,这个语词里隐含着时代的焦虑与渴望:所谓‘走向’,即意味着中国至今尚未走进‘世界’,尚未成为世界的一个成员,那么,是什么样的‘世界’既排除了中国又制约着中国呢?(与此相伴的是当时的流行语‘落后要挨打’‘开除球籍’等,都反映了类似的时代情绪。)显然,在现代化的全球性语境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一种时间性的同向差距,中外文学关系相应地趋向于这种诠释:中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学惟有对世界文学样板的模仿与追求中,才能产生世界性的意义。虽然在影响研究中也注意到民族性的关系,但所谓‘愈是民族的愈具有世界性’的格言,使用的仍然是‘世界’的标准,潜藏其背后的依然是被‘世界’承认的渴望”。

    今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此前许多现代中国作家获得国际各级各类文学奖项后,是否意味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不存在“时间性的同一差距”了?是否能够就此证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已然处于“空间性的同一位置”上了?说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终极的“世界文学”?有没有一个所谓的同一性的“世界”标准?面对“中国走向世界”、“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时代呼声,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有的学者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中国文化走出去,到底是为了向世界解释中国崛起的意图?还是要另立一个足以与西方抗衡的主流文化标准?还是与西方携手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的东西文化秩序?我想,后者才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境界。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上这些思考纯属“远虑”或者说“愿景”。而愿景终归是愿景,现实终归是现实。现实是在中外文学的输出与输入中,我们的文学赤字惊人!如果我们暂时还达不到双向、多向交流,那么在“走出去”不畅达的情况下,进一步“请进来”仍是必要的。这样以退为进、攻防并举的目的是,进一步促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相聚首,尤其是让世界文学理解中国文学,长此以往,中国文学“走出去”就顺当了。也就是说,增强沟通、对话与理解,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请进来”。因为,我们既在世界中,也在世界外。同

伯牙鼓琴翻译篇7

20xx今年平安夜是什么时候?20xx年平安夜是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廿六,星期六。

平安夜即圣诞前夕,即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会是圣诞节日祝节日之一。但现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

平安夜传统上是摆设圣诞树的日子,但随著圣诞节的庆祝活动提早开始进行,例如美国在感恩节后,不少圣诞树早在圣诞节前数星期已被摆设。 届时,千千万万的欧美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然后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或者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通宵达旦地庆祝圣诞夜是一个幸福、祥和、狂欢的平安夜、团圆夜。圣诞之夜,父母们会悄悄地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放在长统袜里。

平安夜的由来第一种说法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奥地利萨尔札赫河畔的奥本村里,有一只老鼠大胆地溜进村里古老的圣尼哥拉斯教堂风琴楼厢里。这只饥寒交迫的小东西东跑西窜,到处咬噬,终于干下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导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圣诞赞美诗的诞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礼服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教堂,径直来到风琴旁边坐下。此人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当三十一岁,有着一头黑发,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这偏僻地区很受村民尊敬。因为他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

他坐下来,踩着踏板,按下了琴键。可是风琴只发出几声呜咽似的微弱气息。

平安夜风景当格鲁伯正要俯身去察看究竟时,他的好朋友约瑟夫-莫尔来了。莫尔是个教士,也是一位音乐家。奥本村教堂的正式神父还不曾派来,莫尔是临时被派来顶替这职位的。

格鲁伯见他张皇,不觉一怔,连忙问道:“天主降福!什么事儿,约瑟夫?”那位年轻的代理神父举起双手,做出一副绝望的神态,并示意让朋友起来跟他走。

莫尔领着格鲁伯走到楼厢里的风琴键盘后面,指着鼓风的皮风箱上一个大洞说:“今早我发现这个洞,一定是老鼠咬破的。现在一踏下去,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格鲁伯仔细地检察了风箱上的那个洞。圣诞之夜做弥撒而没有风琴奏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禁不住喊道:“真该死!现在可糟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办法,”莫尔神父有点腼腆地说:“我写了一首短诗,倒可以作为歌词一凑合着顶用一下的。”接着他又严肃地说道:“这可不是“那一类”的歌呀。”

格鲁伯看见他的朋友这么激动,不觉微笑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莫尔的确很喜欢“那一类”的歌--就是当农妇和船工欢饮时,在齐特拉琴伴奏下所唱的那种所谓粗俗的民歌小调。这种东西往往引起那些固执守旧的虔诚教徒的不满,使得道貌岸然的长老们大皱眉头。

格鲁伯拿起莫尔所写的诗读了头几段,顿时觉得好像有一股奇异的灵气贯穿脊梁。这的确不是“那一类”的歌。它好像是抓住了他的心,温和纯朴和动人地向他诉说。他从来都未曾这么深刻地感动过。他耳边隐隐响起了这些诗句的乐音。

莫尔几乎是抱歉地说:“我只是这么想,既然我们的风琴已经不响了,那么你是否可以把这东西给我们的吉他琴配个曲,也许还可以搞个小小的童声合唱队来唱唱,……你看怎么样?”

平安夜格鲁伯说:“好呀,好,好!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给我吧,我拿回去看看是否能把曲子写出来。”

格鲁伯踏着地上的积雪,慢步走回安斯村。他一路上沉浸在他的乐曲构思中。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他就像耳聋的贝多芬一样,在内心深处听见了所有的旋律: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他准备写给童声合唱的曲调已在脑际回荡。他回到他那简朴的住房,坐在他那古老的钢琴边,面对墙上挂着的十字架,终于谱写称了完整的歌曲。

那天下午,莫尔的书房里聚集了十二名男孩和女孩。他们穿着羊毛长袜、外套和围裙,整齐而漂亮。他们并排站在一圈圈的冬青花环下,益发显得生气勃勃。

排练开始了,格鲁伯和莫尔各自弹起他们的吉他琴,不时满意地对视微笑。开始时,大家对歌曲不甚熟悉,弹唱都嫌粗糙了些。第三部分也不太妥当,但很快便改好了。行了,这歌曲终于完成了。

圣诞夜,教堂里点燃的几百支烛光,在光洁的金盘碟和圣餐杯上映辉争耀,给那些僵硬呆板的哥德式圣母态像,赋予了盎然生气和温柔慈祥的风采。教堂里到处都用青松、万年青和圣浆果等装饰起来。全体教徒挤坐在长条硬板凳上。男人们穿着臃肿的羊毛外套,妇女则被披上了醒目的围裙和有色的披巾。

当莫尔和格鲁伯提着他们的吉他,随着十二名男女儿童走上圣坛前时,惊讶的群众顿时轰动起来。格鲁伯向他的乐队微微点头示意,琴弦便拨响了。接着,莫尔神父的男高音和格鲁伯先生的男低音,便和谐地共鸣着响彻那古老的教堂。

于是,流传久远的圣诞赞美诗便这样首次被人们唱出来了。然而,第二天也就被人忘记了。当时参加圣诞弥撒的教徒之中,谁也不曾料到这首歌后来竟会风靡世界。

后来仅仅是由于一次偶然机会,才使这一杰作得以免遭淹没的命运。第二年春天,从齐勒塔尔来了一位风琴修理师,卡尔·毛拉赫。他在闲聊中随便问起:既然风琴坏了,那么你们是怎样进行圣诞弥撒的?格鲁伯这才提起那曲子的事,他说:“这是个不值一顾的东西,我甚至已忘记把它塞到哪里去了。”在教堂的后部有一个小橱,里头塞满了尘封已久的乱纸堆。格鲁伯从这里找到了那首曲谱。

平安夜那风琴修理师看着乐谱,微微动着双唇,从他那宽阔的胸腔里哼着这调子。“有意思,”他轻轻地说,“可以让我带回去看看吗?”

格鲁伯大笑起来。“行,行,你尽管拿去就是了。再说,你把琴修好后,这东西就更加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毛拉赫走后,格鲁伯也就忘了这件事。然而平安夜却在可爱的齐勒塔尔山中回响,并且从此开始了它远播世界的历程。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传家宝,被格鲁伯家代代相传。现在,每逢圣诞夜,人们便要把这吉他琴带到奥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们,则再次齐唱这首为人喜爱的圣诞赞美诗……

第二种说法

奥地利靠阿尔卑斯山的地区,出了不少的乡村诗人,加上奥地利人,本是爱好音乐的民族。他们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后来,被一位喜爱音乐的人发现,就把这首圣诞歌,带到城里的音乐会上演唱,非常受人欢迎。于是,渐渐的流传到奥地利各地,再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进了美国,不到几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爱。再经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电台的播放,这首圣诞歌-平安夜,普遍的流传世界,而且各国都有翻译的歌词。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几乎都熟悉这首“平安夜”,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

平安夜关于“平安夜”这首圣诞歌,词句和曲子的写作,有不少的传说,下面所介绍的故事,最为动人美丽。

原来在沙司堡附近的一个小村,住着一位音乐师方济葛鲁伯,妻子亚纳,他们有个天真活泼的儿子小方济。葛鲁伯在牧若瑟神父的学校里,教授音乐;主日则在教堂中领导圣歌队。每晚他回到家里,喜欢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面,弹琴作曲,一家三口过得幸福快乐。不幸的,一八一八年秋天,可爱的小方济,突然因病去世,这一家顿时失去了欢乐,葛鲁伯夫妻二人再也没有笑容。这年圣诞夜,葛鲁伯独自去圣堂,参加子夜弥撒,他的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活跃欢欣。圣诞节的欢乐,似乎跟他没关系了。弥撒结束以后,葛鲁伯匆匆的回家,在路边传出儿童们的歌声、嘻笑声,他的心更为沉重。进了家门以后,一片凄凉。他呼唤妻子的名字,没有回答。点上灯,看到妻子亚纳,趴在小方济以前睡过的床边抽泣。葛鲁伯再叫她,她不理。葛鲁伯无奈的叹口气,只好拿起乐器来,想演奏乐曲,来排解妻子的悲伤。

当葛鲁伯打开琴盖,一张字条掉在地上,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前几天,牧若瑟神父所写的“平安夜”歌词,要他配上乐曲,由于思念小方济而忘了这事。这时候,窗外的夜色寂静,葛鲁伯联想到过去的一切,就坐在灯台前的椅子上,面对着妻子,开始谱“平安夜”的曲子。他边谱边弹边唱。这时候,妻子亚纳听到美妙的歌曲,忘记了其他,慢慢走近丈夫葛鲁伯身边,流着眼泪说:“亲爱的葛鲁伯,求天主宽恕我们吧!现在我明白了天主的圣意,小方济的去世,我们不该悲哀,应当喜欢!因为你弹唱的时候,我彷佛看见一大群小天使,来到我们的房子里,小方济夹在中间,随着他们快乐的唱着:‘救世主诞生了!’”“平安夜”的曲调和歌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聆听的人,不论是否基督徒,都为之动容。如果说它是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歌曲之一,相信没人反对的。

平安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大概1894年前后 传到中国的。

平安夜的习俗中国

平安夜就是圣诞节前夜,圣诞节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夜晚.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中国人寓以苹果"平安"的吉祥含义.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苹果的习俗.平安夜即将来临苹果“着装”悄然传递“平安”祝福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据了解,“平安果”是用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中国人都是喜欢平安长寿的,国外圣诞节简简单单吃苹果传入中国就变得麻烦了,据说在平安夜那天,分别向24个人,每人各要1毛钱,请记住:不能向姓吴(无),王(亡),李(离),施(死),贾(假),傅(负),梅(没)的人要钱,因为他们姓氏的谐音不吉祥,凑到2元4后,用它买一个苹果,只能买一个哦,如果还有剩钱,千万不能就随手丢了,要好好保留。晚上把苹果吃了,就可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哦,还可以把苹果送给喜欢的人,至少看到她/他咬下一口,那么你就可以和她/他在一起,并幸福。

送苹果代表送的人祝福接受平安果的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日本

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台湾

在台湾,原本只有占人口少数的基督徒以传统方式庆祝,然而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刺激,以及日本节目、ACG文化的影响,在年轻人之间兴起了过平安夜的风潮,庆祝的方式除了移植自日本及美国之外,许多地方还会举办圣诞狂欢舞会。此外,浪漫气氛浓厚的假期容易导致纵情,再加上未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平安夜后往往出现女性的堕胎潮。

香港和澳门

伯牙鼓琴翻译篇8

美国华盛顿大学伯佑铭教授认为,“中国国际综合实力、意识形态差异、影视传播、作家交流、学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地域风情、民俗特色、传统与时代内容,以及独特文学经验和达到的艺术水平等,都是推动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原因”。⑧质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域传播,不仅仅是如何翻译,翻译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要综合考虑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多文本之外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传媒的介入和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化、电视剧化助力了它的域外传播,比如,电影《红高粱》、《人到中年》、《活着》、《边走边唱》(《命若琴弦》)、《大红灯笼高高挂》(《妻妾成群》)和电视剧《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等。谈到自己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莫言说,客观地讲,有张艺谋的功劳在里面。1987年,《红高粱》在德国得了金熊奖,很多人先是看了电影然后找小说、找作家。80年代末,早一点被翻译出去的作家都沾了张艺谋的光,他的电影开路,后面的小说跟上去。⑨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把电影、电视剧的助力强调到极点。其实真正能持续影响读者的还是小说本身的魅力,像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作品并没有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但它们在域外的影响不比《红高粱》低。尤其是近年来,域外翻译家、出版社和经纪人开始摒弃意识形态、文化隔膜和流行“跟风”,理性化地、审美地关注中国的作家和中国的文学。比如,葛浩文对毕飞宇、苏童等作家作品的翻译就是例证。此外,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国立大学合作正在建设中的中文翻译网站“译道”,专为翻译提供中国文学作品的作者和译者介绍以及翻译时间等信息,可以用中英文进行查询。它将大大便利于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与研究,等等。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之大背景下,政府着力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对外宣传。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文学对外译介相关的工作有:一是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二是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的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三是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四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作协资助在域外出版的当代中国小说选有:俄文版4卷、英文版5卷、波兰版3卷、韩文版1卷、捷克版1卷、德文版1卷,涉及10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五是从2009年起中国作协在境内举办了中美、中法、中德、中西、中意、中澳、中日韩论坛活动。国务院新闻办每年都会提出“对外译介推荐书目”。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导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也加大了支持中国作家和作品的创作推广力度:200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式实施,通过资助翻译费用鼓励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计划;2009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启动,以资助系列图书为主,不仅资助翻译费,同时资助出版费用和推广费用。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设立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已有22人获奖。200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设立主宾国,至今有法国、俄罗斯、德国、希腊、西班牙、印度、荷兰、韩国等为主宾国,并在“文学之夜”等主题活动中提供中外作家交流的机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美国老牌Springer出版社联合推出英文版的季刊FrontiersofLiteraryStudiesinChina,先由编委会从近年来中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挑选出优秀者,翻译成英文,然后交美方出版社定稿。在此基础上,有人建议:一是建立“中译外”基地,如翻译夏令营、工作坊、翻译研讨班等;二是通过网络形成了几个翻译圈子,如著名的PaperRepublic(纸上共和国)等。三是设立域外译介奖。

许多中国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怀有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有个别人为此停止乃至放弃原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研究中来。因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分应因势利导,募集“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译介”专项基金,奖励那些翻译、评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外翻译家、图书评论员、媒体记者和中国学家,以资鼓励他们及时翻译中国文学的最新力作,撰写新书推介文章,并发表在域外主流媒体上,像当年拉美国家打开美国市场那样。真正要使翻译出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域外得以广泛传播,乃至有产生深度的接受和影响,落地生根,就必须把“走出去”方略与“中国学”建构联动起来。也就是说,鉴于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和“中国学”建构的有限性、零散性和可能性,我们有必要进行如下的多维度思考:既要建设好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工程;又要开展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推广活动,让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把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使小众话语与大众话语互渗,同时,要处理好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仿造性与原创性的关系;⑩还要分析外媒的相关报道;最后要研究现代文学的域外传播史与接受史。因为悠久的汉学传统,良好的汉学环境,以及领先的综合国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坚实基础。像法国那样有着深厚汉学传统的国家,18世纪就掀起了“中国热”,还由此催生了世界的“中国热”。那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是全世界的榜样,而中国的道德哲学,乃至康熙皇帝又是法国的楷模。也就是说,经由法国,汉学在世界进入了一种良性互动的传播轨道。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基本上在法国都有译介。另外,像美国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面对中国的崛起,在21世纪加紧了对中国的研究,而在美国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同时影响到整个西方国家。因此,为了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把“走出去”的战略考量与夯实“中国学”基础结合起来予以通盘考虑,以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域外传播得更长久,更有实效。质言之,我们需要从翻译层面、译介学层面、国家与社会支援层面以及中国学学科层面规划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战略方案。至此,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与“中国学”建构的探讨并没有停止。在此基础上,有的专家又作出了如下进一步的提醒。他认为,不要以为仅仅“依靠文本翻译输出、文学史扩容或者文学教学课程”,中国文学就能顺理成章地走向世界,更不能以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就真的成了世界文学了,要“重新理解和建立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新观念”,要把中国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文学来反观自身,也就是说,只有以这种“文学外位性的普遍理解”,克服民族文学僵化的片面性和封闭性,中国文学最终“才有可能在鲜活的存在层面真正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部分”。

简而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不仅仅是浅表上的、空间上的“扩容”问题,而是深层次的、时空兼备的、灵活的“融入”问题。看来,重新梳理、反思我们现有的文学观念、翻译观念和译介学观念,从观念的改变着手,才不至于出现方向性错误,更不至于最终导致将西方文学永久放在“超经典”的光荣榜上,相应地,把中国文学始终钉在第三世界文学/弱国文学的耻辱柱上。对此,陈思和作了更为深入的反思。他说:“这时候‘走向世界’就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时髦话题,这个语词里隐含着时代的焦虑与渴望:所谓‘走向’,即意味着中国至今尚未走进‘世界’,尚未成为世界的一个成员,那么,是什么样的‘世界’既排除了中国又制约着中国呢?(与此相伴的是当时的流行语‘落后要挨打’‘开除球籍’等,都反映了类似的时代情绪。)显然,在现代化的全球性语境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一种时间性的同向差距,中外文学关系相应地趋向于这种诠释:中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学惟有对世界文学样板的模仿与追求中,才能产生世界性的意义。虽然在影响研究中也注意到民族性的关系,但所谓‘愈是民族的愈具有世界性’的格言,使用的仍然是‘世界’的标准,潜藏其背后的依然是被‘世界’承认的渴望”。

今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此前许多现代中国作家获得国际各级各类文学奖项后,是否意味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不存在“时间性的同一差距”了?是否能够就此证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已然处于“空间性的同一位置”上了?说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终极的“世界文学”?有没有一个所谓的同一性的“世界”标准?面对“中国走向世界”、“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时代呼声,以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有的学者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中国文化走出去,到底是为了向世界解释中国崛起的意图?还是要另立一个足以与西方抗衡的主流文化标准?还是与西方携手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的东西文化秩序?我想,后者才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境界。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上这些思考纯属“远虑”或者说“愿景”。而愿景终归是愿景,现实终归是现实。现实是在中外文学的输出与输入中,我们的文学赤字惊人!如果我们暂时还达不到双向、多向交流,那么在“走出去”不畅达的情况下,进一步“请进来”仍是必要的。这样以退为进、攻防并举的目的是,进一步促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相聚首,尤其是让世界文学理解中国文学,长此以往,中国文学“走出去”就顺当了。也就是说,增强沟通、对话与理解,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请进来”。因为,我们既在世界中,也在世界外。同时,“对于中国的出版商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方式。他们应该思考的,不是‘西方出版社会从我们的书目中选中哪本’,而是‘我们有哪些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任何一次成功的合作都需要长期的沟通。在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上更是如此”。

上一篇: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范文 下一篇:重阳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