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伯牙摔琴谢知音

时间:2022-09-16 06:19:59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琴家俞伯牙鼓琴,偶遇樵夫钟子期。因二人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结为知己,立誓愿为知己者死。事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摔琴谢知音其实质是要说明:在音乐的传达与欣赏中,知音难遇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音乐的审美鉴赏存在艺术传达与艺术欣赏的审美意象的同一性问题。

关键词:音乐,审美鉴赏,同一性

音乐审美鉴赏的同一性,即音乐审美鉴赏意象的同一性、统一性。它是音乐传达与音乐鉴赏的审美意象的对应统一,是演奏者、创作者与欣赏者、受众之间的审美意象的统一。意象,乃艺术本体是艺术家融入自身情感、思维的物质符号的精神创造。艺术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把包含了某种生命意蕴的意象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给受众。而这种包含着艺术家情感思维的审美意象,能否在传达的过程中被受众所接受;能否在鉴赏者中产生审美意象的认同,便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它直接制约着艺术传达与艺术鉴赏的成败。

音乐,动态的表情艺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音乐中大多数的旋律、音响所代表的含义都是含蓄、不明确的,音乐思想也总是蕴藏于深刻的感情内容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常常是感性形式中包含理性内容,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 音乐的特殊二重存在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也就是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1](p1)音乐的特殊二重存在方式揭示了:音乐决不仅仅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单纯物理现象的音响结构;它还是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由接受者听觉意象构成的,凝聚了某种人类精神文化信息的意象复合体。音乐美产生于音乐作品中潜含的某些审美属性同接受者审美感知的“碰撞”和“契合”中。

音乐作品的特殊的二重存在方式的发现, 为音乐的审美鉴赏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音乐鉴赏者要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者要具有鉴赏音乐的耳朵;在音乐鉴赏活动中,音乐鉴赏者的审美意象要与音乐传达者的审美意象统一、同一。

音乐审美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经验的一种形式,是审美鉴赏主体(鉴赏者)对审美鉴赏客体(音乐)的观照、感受、理解和体验;是鉴赏主体感知、把握客体对象,理解客体对象所包含的意味,与其对应统一,从而激发主体的情感和想象,获得巨大审美愉悦的过程。在音乐审美鉴赏活动中,音乐鉴赏的客体一定是具有某种审美价值属性的音乐,音乐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主体的鉴赏活动才能够实现,因此,音乐审美鉴赏的主体(鉴赏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音乐的能力,用“音乐的耳朵”解读音乐、感悟人生。例如,音乐鉴赏者应具备:

⒈丰富的生活经验,⒉广博的文化素质,⒊敏锐的艺术素质和必备的音乐素质,⒋较强的理性能力等。

在音乐审美鉴赏中,鉴赏者只有具备以上四种能力才有可能完成音乐审美鉴赏活动,获得审美愉悦。片面强调鉴赏者主体鉴赏能力,而忽略音乐传达者的传达技巧的培养训练,也不能在鉴赏活动中取得预期的鉴赏效果。因此,在音乐审美鉴赏活动中,音乐作品的传达者同样需要一些主体传达能力,而这种传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音乐鉴赏的质量。例如,1.音乐传达者应具备高超的传达技巧,准确地传达艺术意象。2.音乐传达者应具备情景创设能力等。

归根结底,一部音乐作品审美鉴赏的最终完成,还是主要取决于音乐鉴赏者运用主体综合鉴赏能力剖析、解读、阐释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使其自身审美意象与音乐传达的审美意象对应统一。只有这样音乐鉴赏者才能从客体对象(音乐)中真正获得审美愉悦,心灵得到慰藉;才能够真正听懂音乐找到知音;而音乐作品也只有在得遇知音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实现其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袁静芳、姚亚平主编,《音乐学文集1950C2000》第三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王莹,(1977年),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古筝专业教师,助教。

王刚,(1978年),男,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二胡专业教师,助教。

上一篇:挪威罗弗敦群岛:24小时都是阳光灿烂 下一篇:行摄肯尼亚:不断带来意外的原始野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