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费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4 04:22:01

招待费管理制度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财务核算;管理;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在业务承揽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来宾接待、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必须发生的接待、用餐和礼节性纪念品等费用。

一、业务招待费概述

1.列支范围: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健身会员卡、正常的娱乐活动等开支。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门票、土特产品等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5)接待用的食品、茶叶、烟酒、饮料等费用。

2.与其他费用的区分

(1)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等,都不得列支业务招待费。

(2)一般而言,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以作为业务宣传费。

(3)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列会议费。比如单位召开会议,往往在租用的酒店或宾馆内统一用餐,而这部分餐饮支出,往往被列支为会议费。

(4)业务招待费的消费主体是企业以外的个人,而不是本企业员工,因此,要将业务招待费与误餐费区分开来。

(5)对于咨询业务、审计业务等发生的接待费用通常不属于业务招待费,应与相关的咨询费、审计费等一并列入相关费用。

(6)业务佣金不属于业务招待费。企业对于通过第三方开拓的业务,向第三方支付佣金;或为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费用等不属于业务招待费。

二、业务招待费会计核算

1.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规范业务招待费的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会计制度规定,对业务招待费的核算应列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应先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进行归集,待企业正常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细化业务招待费明细核算科目,据实列支,真实反映业务招待费开支状况,不得违规转移、向下级单位分摊费用支出。

2.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合理运用扣除比例:招待费不能超过营业收入的8.33‰

税法对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采取了双重限制的方式,即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同时最高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那么,如何能做到在限额内既能充分列支,又能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从以下数理推断,可以找出二者的最佳比例关系:如果把企业当期取得的销售(营业)收入设为x,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设为y,则当60%y=5‰x时,就有y=8.33‰x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当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达到销售收入的8.33‰时,就达到了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实际业务中,企业要参考业务招待费“8.33‰”税务筹划点,在预算编制和使用控制中,力争扣除限额最大、最优化。

(2)业务招待费能在税前扣除,必须有充分、有效的票据和资料来证明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企业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且是正常和必要的。而且,企业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应与当期的业务交易量相吻合和匹配,否则就会存在潜在的税收风险。

(3)在纳税申报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销售(营业)收入。即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企业将资产(自制或外购)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交际应酬、职工奖励或福利、对外捐赠等移送他人的情形,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上述的视同销售行为,应及时调整为当期销售收入,以增加当期销售(营业)收入额,从而提高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4)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要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若没有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5)以前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发票不能在当年税前扣除。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时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业务招待费的管控措施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制度

好的制度是好的管理的必要途径,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首先应制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实施细则,如招待标准、报销流程、预算制度等,以严肃业务招待行为,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制度的要点应包括如下几点:

(1)界定范围:明确招待对象、招待标准,不同级别、不同业务,区分对待。

(2)业务流程:业务招待费的发生,事先需经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并在财会部门登记备案,内容包括:客户名称、招待时间、参加人员、预计金额等,部门经理对招待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负责;做好业务招待费证据和证明类资料及文件的准备,也有助于在税务稽查中,纳税人对所申报扣除费用的真实性进行自我举证,从而避免被税务机关否定纳税人已申报业务招待费,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3)有限授权:明确部门经理签单权限,超权限事项必须由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审批。

(4)定期反馈:结合月度、季度的业务指标,对各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发生的招待费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业务部门自觉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发生,提高费用支出的效率。

2.实行业务招待费预算总额控制,量化管理。

业务招待费控制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进行费用预算,如可根据上年的营业额及本年销售目标来预算本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计划支出额,报经企业高层决策者批准。同时,做好业务招待费用的统计分析,定期与本年预算、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重大变动原因,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年度预算指标的完成。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预算,应分解到各部门,实行分层量化管理。即将预算总额分配至相关职能部门,分核算部门对全年及分季度支出细化预算,并结合业务指标进行挂钩,按季度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执行偏差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要求各部门建立费用台账,定期总结对比分析,由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费用进行控制,切实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3.提高业务经办人职业道德,避免虚假业务套现

由于业务招待费容易产生公私不分、浪费等问题,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因此,企业内部应形成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提升业务经办人员职业素养,避免业务招待费过多过滥,杜绝无效益的、铺张浪费的、虚假的业务招待费用。业务招待活动经办人应对发票的真实性负责,提交的报销发票应符合国家有关发票管理规定,并背书经办人、经办日期,不得以虚假发票、过期发票、白条作为报销凭据。

4.加强财务监督,严把报账审批关,提升效益,防范风险

在业务招待费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敏感度,认真审核原始单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拒绝不合规的发票,如实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主要核查要点有:业务招待费是否执行了“先审后办、超标特审”; 是否遵循了“必需、合理、节约、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否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发生标准;是否根据管理要求附上审批单及发票等附件。财务部门在日常报销过程中要加强审核把关,对审批程序不符合授权权限和内部控制要求的,审批要件和明细单据不齐全、不完备,所附发票未经验证或不合规的,未经特别审批程序同意而超范围、超预算及超定额标准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一律不得报销。

四、结语

综上,在当前经营形势下,企业应强化业务招待费管理、控制间接费支出,提高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以保证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新税法下业务招待费的相关规定解读[J].《新疆财会》2010[05]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企业招待费现状问题措施

1企业招待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招待费的管理,既是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作为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体现企业的党风廉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机构甚至企业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频繁,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随着民营企业公关手段的多元化,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待费项目难以列支、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的困境,纪检监察部门也曾下发过若干限制性文件,但收效甚微。

企业为了控制招待费总额,实行过总额按级别包干控制,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基本平均分配,典型的大锅饭,结果是费用总额得以控制,但业务领导和业务部门严重不足,党委领导和有的部门费用过剩,后果是招待费成为职务消费的一部分,有限的招待费资源没用在业务拓展上,反而助长了内部的攀比腐败风气。特别是经营困难和业务萎缩时,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笔者从事企业招待管理和服务工作多年,与同行之间也多有交流,认为企业在业务和公务招待中普遍存在以下难题:

1.1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甚至催生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1.2业务领导和部门宴请随意,不能很好履行审批程序,“先斩后奏”的现象普遍发生;

1.3变相列支现象严重,有些礼品数额偏大,往往以办公用品的名义变相列支。

2加强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的措施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合理利用招待费资源,本着“热情大方、有礼有节、节俭高效、管理有序”的接待原则,进一步规范接待管理程序,对《接待工作管理办法》予以多次修订,完善接待标准,特别强调减少内部招待,增加部门考核,实行定点招待,严肃预先审批制度,限制大额礼品支出,禁止娱乐消费等。

2.1明确招待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

一般企业行政部门即办公室(厅)是企业招待和会议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招待费考核管理部门,日常接待和大型会议均由办公室(厅)统一安排并制定具体方案。招待用礼品、烟酒由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并严格控制标准,做好使用登记。招待费的使用情况每月通过OA办公系统在“厂务公开”栏公布,年度招待费使用情况须向公司职代会报告。

2.2明确招待范围、标准及程序

2.2.1一般招待范围一是指:来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或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二是洽谈业务的关系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或在异地宴请相关单位人员;三是上级责成企业承办的有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外的宴请等;四是遇特殊节日或活动,经主要领导批准的内部联欢、团拜会等其他人员;五是其他经主要领导批准的有关人员。

2.2.2招待的项目及标准:招待的招待项目一般有餐饮、食品、住宿、参观、礼品等,外地客人可适当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工作招待原则上不安排高档娱乐和休闲服务类项目。企业应参照当地消费水平,明确宴请、工作餐和礼品的标准,甚至细化到酒类档次以及数量的标准,既利于健康又不失礼节和气氛,本人不支持一般宴请安排香烟。企业原则上限在定点饭店或职工食堂,招待饭店每年核定公布一次。

2.2.3接待程序:企业领导出面需要招待的,由办公室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具体安排接待规格、地点、标准和参加人员。各部门需要接待关系单位或来访客户的,需事先通过OA系统提出接待申请,将所要招待的单位、人数、职级、建议标准等填写清楚,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接待人员落实具体的接待方案和标准,经办人持办公室打印的《审批单》前往招待地点执行招待,招待结束后经办人在《审批单》上填写实际发生金额,签字后留存饭店作为记账和后期结账凭据。因工作需要在外地安排宴请的,或节假日特殊情况来不及审批的,需提前电话通知办公室登记,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事后及时补办招待《审批单》。

2.3应建立监督教育和考核体系

企业纪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定期对公司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可随时抽查。办公室会同财务部要定期对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并每月在内部网站进行企务公开,并在年度职代会上进行公布。

作为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个人行为代表企业形象,企业的利益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铺张浪费,更不可奢华腐败,因此,企业主要领导要按照党风党纪以及企业相关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反对比阔气,讲排场,并要求各级领导和下属企业、部门负责人认真履行,量力而行,过度浪费招待费大吃大喝,既伤了身体,又伤了党风,更伤了群众的感情,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笔者认为容易操作的做法是,取消招待费按职级和部门分配,实行统一管理,单次审批,定点招待等,并给相关部门的招待费每年核定基分进行年度考核:

考虑业务招待的实际困难及范围和频率,对部门的考核基分为:业务部门120分,职能部门110分,党群部门100分。

各部门有下列情形的,进行扣分考核:①严格控制人数和标准。凡发现人数和标准超出《审批单》批示标准的,每超10%,扣1分;②严格限制在定点饭店之外的招待。凡在定点饭店以外招待的,每次扣主办部门1分;③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宴请程序。遇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可事先请示主管领导,并通知办公室接待人员,并及时补办审批单,凡发现先宴请后审批的,每次扣2分。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3

各位代表:大家好!

受……公司委托,现在我向大会作《……公司2020年度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 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2020年公司业务招待费控制额度为……万元,实际支出为……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为规定控制额度的……%。

业务招待费主要用于:

1、外部市场开发支出……万元;

2、地方及部门业务支出 ……万元;

3、其他零星招待支出……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合理使用,改善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协调了公共关系,促进了企业对外交流与各部门间更好的沟通协作。

二、业务招待费使用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公司业务招待工作的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公司在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公司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了招待费用的审核权限,招待标准等管理内容,始终坚持“对口接待、限制陪客、控制标准、严格审批”等措施。

二是严格业务招待费报销审核工作。按规定的费用报销审批程序实行分级审核把关,严格审核,做到接待对象清楚,报销凭证合规,开支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和公司的报销规定。

三是总额控制,确保全年招待费用不超标。财务部门强化预算管理,实施总额控制。

各位代表!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和控制,既是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公司面临着调整发展的各种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加强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和各种开支.因此,在业务招待费的使用上,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控,完善措施,继续从严从紧控制业务招待费用的开支,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企业招待费  现状  问题  措施

        1 企业招待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招待费的管理,既是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作为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体现企业的党风廉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机构甚至企业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频繁,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随着民营企业公关手段的多元化,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待费项目难以列支、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的困境,纪检监察部门也曾下发过若干限制性文件,但收效甚微。

        企业为了控制招待费总额,实行过总额按级别包干控制,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基本平均分配,典型的大锅饭,结果是费用总额得以控制,但业务领导和业务部门严重不足,党委领导和有的部门费用过剩,后果是招待费成为职务消费的一部分,有限的招待费资源没用在业务拓展上,反而助长了内部的攀比腐败风气。特别是经营困难和业务萎缩时,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笔者从事企业招待管理和服务工作多年,与同行之间也多有交流,认为企业在业务和公务招待中普遍存在以下难题:

        1.1 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甚至催生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1.2 业务领导和部门宴请随意,不能很好履行审批程序,“先斩后奏”的现象普遍发生;

        1.3 变相列支现象严重,有些礼品数额偏大,往往以办公用品的名义变相列支。

        2 加强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的措施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合理利用招待费资源,本着“热情大方、有礼有节、节俭高效、管理有序”的接待原则,进一步规范接待管理程序,对《接待工作管理办法》予以多次修订,完善接待标准,特别强调减少内部招待,增加部门考核,实行定点招待,严肃预先审批制度,限制大额礼品支出,禁止娱乐消费等。

        2.1 明确招待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

        一般企业行政部门即办公室(厅)是企业招待和会议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招待费考核管理部门,日常接待和大型会议均由办公室(厅)统一安排并制定具体方案。招待用礼品、烟酒由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并严格控制标准,做好使用登记。招待费的使用情况每月通过OA办公系统在“厂务公开”栏公布,年度招待费使用情况须向公司职代会报告。

  2.2 明确招待范围、标准及程序

        2.2.1 一般招待范围一是指:来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或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二是洽谈业务的关系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或在异地宴请相关单位人员;三是上级责成企业承办的有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外的宴请等;四是遇特殊节日或活动,经主要领导批准的内部联欢、团拜会等其他人员;五是其他经主要领导批准的有关人员。

        2.2.2 招待的项目及标准:招待的招待项目一般有餐饮、食品、住宿、参观、礼品等,外地客人可适当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工作招待原则上不安排高档娱乐和休闲服务类项目。企业应参照当地消费水平,明确宴请、工作餐和礼品的标准,甚至细化到酒类档次以及数量的标准,既利于健康又不失礼节和气氛,本人不支持一般宴请安排香烟。企业原则上限在定点饭店或职工食堂,招待饭店每年核定公布一次。

        2.2.3 接待程序:企业领导出面需要招待的,由办公室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具体安排接待规格、地点、标准和参加人员。各部门需要接待关系单位或来访客户的,需事先通过OA系统提出接待申请,将所要招待的单位、人数、职级、建议标准等填写清楚,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接待人员落实具体的接待方案和标准,经办人持办公室打印的《审批单》前往招待地点执行招待,招待结束后经办人在《审批单》上填写实际发生金额,签字后留存饭店作为记账和后期结账凭据。因工作需要在外地安排宴请的,或节假日特殊情况来不及审批的,需提前电话通知办公室登记,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事后及时补办招待《审批单》。

        2.3 应建立监督教育和考核体系

        企业纪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应定期对公司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可随时抽查。办公室会同财务部要定期对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并每月在内部网站进行企务公开,并在年度职代会上进行公布。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纳税调整;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业务招待费支出是企业十分正常的商业做法,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费用之一,该支出也是各国税收中滥用扣除最严重的领域,因此也是查账征收企业(A类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涉税调整项目之一。尽管现行企业所得税税法及实施条例作出了规定,但税法出于立法体例和整体框架的考]并没有进行直接界定,降低了税法的可操作性,进而导致在税收实践中仍有不少纳税人在该项目列支范围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本文就A类企业业务招待费涉税误区及管控问题进行粗浅分析。

一、业务招待费及列支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在税收实践中业务招待费一般按以下框架予以甄别,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具体范围如下:

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二、业务招待费误区

出于立法体例和整体框架的考虑不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税法都未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给予准确的界定,导致在税收实践中有不少纳税人在该项目列支范围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在依法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与实际发生数差距较大的现实面前,甚至有故意变通、混淆费用界限的行为发生。

(一)业务招待费发生于行政管理部门

由于业务招待多数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在会计处理上大部分属于管理费用的范畴,会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正确的会计处理是计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受此影响,不少纳税人忽略了诸如在研发部门、独立的销售机构、生产部门等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在会计处理上,不管计入那个科目,二级科目一定要设置成“业务招待费”。从严格的税法理论意义上说不管是哪一个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年度汇算清缴都要一律并入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二)业务招待费就是餐费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除了宴请等开支外,业务招待费的范围还包括赠送礼品、招待用烟茶、参观旅游景点门票费、交通费等。对于赠送礼品的情况在税收中应着重把握: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一般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销售费用中的业务宣传费处理,按照销售费用的扣除口径在税前扣除。

(三)不加区分凡是发生招待费均计入业务招待费

根据立法本意,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发生的接待应酬一般只有对象是“外部人”才构成业务招待费。据此企业“对内”发生的类似支出则不属于业务招待费,如公司员工年会聚餐、职工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等,应区别对待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中的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按照税法规定的相应口径税前扣除。实践中对于公司召开市场会议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若能提供与会议相关的会议通知(含会议内容、时间、地点、议程、接待标准等)、到会人员签到簿、会议纪要、餐饮发票等,一般可通过管理费用中的会务费全额在税前扣除。

(四)误用税前扣除标准

现行税法对于业务招待费的发生区分为筹办期间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对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按照前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税前扣除;而对于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则适用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三、业务招待费管控建议

为避免A类企业在业务招待费方面的涉税风险,需要征纳双方共同努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及控制。

(一)准确把握相关性及合理性原则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明确了税前扣除的相关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是企业所发生的准予税前扣除的支出都必须遵循的两个指导性原则,也是各扣除项目、范围、方法的基本依据。

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从相关性而言,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不得列支招待费。特别是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

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从合理性而言,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在业务招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一律调增。

(二)完善自身制度标准建设

税收实践中,公司员工出差、培训等发生的餐费金额若在公司制定的合理标准之内,一般允许作为差旅费全额在扣除;税务机关审核税前扣除对于董事会费掌控较为严格,董事会费是指董事会及其成员橹葱卸事会职能而支出的费用,如董事会开会期间董事的差旅费、食宿费及其他必要开支,但凡是以董事会名义支付的招待费、礼品费以及其他属于交际应酬性质的支出,一律不得作为董事会费支出,而应计入业务招待费。因此公司有必要制定类似相关的合理的制度标准,它既是税务机关判断支出是否合理的依据,也是纳税人避免纳税调整的途径之一。

(三)协调好与税务部门的关系

税法中的概括式规定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可操作性欠缺,增大了税收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诸如相关合理性的判断、发生金额的大小等,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鉴于此纳税人应主动与税务人员保持经常性沟通,具有诚恳的态度,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和方法等,力求达到“沟通中的认同”、“交流中的理解”,与税务机关保持良性的征纳关系是少走弯路、避免涉税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加强宣传,增强政策透明度

税收征管不是猫鼠游戏,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应当成为行政执法的常态,强化税收政策的宣传也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之一。税收制度规定欠缺透明度,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税务官员就容易,以及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乱象。而提高税收政策透明度能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纳税人也能进行预期管理,减少纳税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纳税人的知情权,能引导纳税人配合国家的税收政策,提高税收政策绩效和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除了税务机关的主流媒体之外,各级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通过自媒体平台了更多的涉税信息,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逐渐形成了一条双向的即时信息通道,方便了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法规的制定及变动,切实降低了税务风险。

总之,业务招待费是企业发生的经常性费用之一,也是A类企业所得税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之一,为减少税收风险的不确定性,税法制定中应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实际执行时增大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力求税收宣传的微观化、实务化,减少自由裁量的成分;纳税人应该整章建制、强化内部管理,准确把握税收政策规定,厘清不同费用之间的界限,争取少走弯路,将涉税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詹奎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增应税所得政策解析[J].潍坊学院报,2010(3).

[2]戴文琛.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筹划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

[3]赵诗云,刘厚兵.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应注意五细节[J].注册税务师,2014(9).

[4]杨静.浅析业务招待费的所得税纳税调整[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5]杨震.浅析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合理筹划[J].管理观察,2010(21).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消防部队;消耗性开支;压缩;对策

 

随着消防职能的不断拓展,部队机关日趋庞大,行政消耗性开支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部队经费使用效益、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成为了实现部队现代化、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要求,是缓解经费供求矛盾与加强部队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同时,对推进消防部队的长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必须压缩开支计划 

 

制定行政消耗性开支计划,是各项经费开支的基本依据,是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了防止日常经费开支的随意性、盲目性,必须合理编制好经费开支的年度计划和阶段性计划。通过预算约束,逐步降低行政消耗性开支,以弥补清债经费的不足,达到彻底清欠化债的目的。 

1、编制年度经费开支计划。编制年度开支计划,是本年度行政消耗性开支的计划性文件,要依据军队的有关标准、机关人员编制、机构编制以及历史资料,采用经验总结、统计分析的方法,编制合理的年度开支计划。 

2、费用开支的计划管理。费用开支的管理应指定一个业务部门归口管理,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以年度开支计划为依据,按照需求、适用、节约,不突破年度计划的原则,合理科学编制各阶段开支计划,把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对专业性强的、大批量的设备器材要实行多方寻价,货比三家,招标采购;对小金额的常用一般用品,要明确采购的规格、性能,实行定点、限额采购。 

 

二、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必须加强经费开支的控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经费开支过程中的控制,是事中控制的重要手段。 

1、差旅费的控制。频繁、重复的会议、调研、评比、验收活动,导致部队差旅费严重超支。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失控,不管大事、小事,不管必要性大小都要派人出差,而且出差标准越来越高,大大超出财务报销标准。这也是差旅费开支过大的重要原因。对差旅费的控制首先要控制出差次数,对可出可不出、公私兼顾的以及能使用电话、文件可解决的公务不应派人员出差。这主要依靠各级领导把好派遣关。二是要严格落实公安部消防局制定的差旅费领报标准和管理规定,控制差旅费的报销标准。特别是对什么情况下乘坐飞机,应由哪一级批准;对各地区的住宿标准应制定明确规定。且各级领导要带头遵守规定,把好签字关,这样也有利于财务部门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绕道出差、游山玩水以及车船住宿费超标准的应拒绝报销。三是要严格控制乘坐出租车,对特殊情况需乘坐出租车应有明确规定。 

2、办公费的控制。部队的日趋庞大,办公费开支也随之大幅度上升,点越多办公费越高。办公设备的重复购置,给办公费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办公设备的档次攀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用电用水的不良习惯,使得经费支出超标严重等等。以上问题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要还是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把关不严。压缩办公费,首先要严格控制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采购和档次。要制定采购计划,各部门办公设备的配备,必要性不大的、使用价值不高的,尽量不配,能共用的尽量共用。在贵重办公设备和器材的采购上各部门不得各自为政,审批权应由支队统一掌握,以便支队在各部门之间对办公设备进行调节后再审批,避免重复采购和采购的随意性。二要加强对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管理,防止损坏、丢失、被盗。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办公用品要建立卡片,归口备案,责任落实到使用人;加强对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期。三是加强用水用电的管理。教育官兵要树立节约意识,杜绝出现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 

3、招待费的控制。招待费的控制也是老大难问题,费用开支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消防部队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与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正常业务往来繁多,招待的对象、招待的环节多。但在招待的范围、对象、标准方面存在随意性。压缩招待费开支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要控制招待范围。招待的范围应以是否关系到部队的利益,是否关系到部队的生存和发展的相关单位业务往来为限。确实需要办的招待,充分利用机关食堂有利条件,尽量在部队食堂接待来宾,控制在外就餐,特别要控制在营业性娱乐场所办招待。对内部人员包括上下级来往,应在内部食堂吃工作餐。二是控制招待标准。明确招待级别和相应的标准,减少陪同人员,禁止随意提高档次,铺张浪费等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加强接待费管理,机关日常公务接待应切实落实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要严格按规定接待,控制接待费支出,招待用品要事前履行审批手续,完善审核程序。

4、非行政性用车费用开支的控制。一要健全派车制度,杜绝私事用车,不该派的车坚决不派,控制出车次数。这一点关键也是依靠各级领导自觉遵守。二是要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按规程操作,保证车况良好,减少修理费用。三是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四是对车辆的用油实行定车包干,油料开支要根据出车地点和里程定额控制,对长途车实行事前申请制度和加油抄表制度,根据行车总程和百公里油耗进行实耗核算,以有效控制行车燃料费的支出。五是车辆外送修理,一方面要由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核实后确定;另一方面要选定相对固定的修理点,由业务部门、司机、修理厂一起商定修理合同。六是出车途中的应急修理,应及时将修理的项目、换件情况报告业务部门,车辆归队后,业务部门要进行技术鉴定、核实修理项目和换件情况,并回收旧件后方可签字报销。

5、医疗费的控制。一是要设置卫生所,配备医生和卫生员。一方面可减少人员外出就诊,节约差旅费开支,也有利于部队管理;另一方面可减少高价医疗费和作弊现象。二是要指定一个就诊医院,并鉴定就诊合同,控制好药量、药价。三是严格药品采购、贮藏的管理。药品采购的渠道要正规,确保药品质量,要根据常见病和官兵的身体状况以及在供人数合理拟定采购计划,防止采购的盲目性,杜绝药品积压和过期失效。四是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做好防病治病工作,不断提高治愈率,提高官兵的健康水平。五是对探亲、出差期间医疗费用的报销管理要健全审批程序和报销标准。 

 

三、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必须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 

 

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是提高消防经费使用效益,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的有力保证。监督是否有力,主要取决于各项监督制度是否制订并落实到位。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7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制度化建设,促进招接待工作规范化管理,节约招待费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接待原则:热情礼貌、廉洁节约、对口接待、定额使用、严格控制、统一管理。

第三条  实行按业务关系由分管领导负责对口接待,由局办公室统一登记,定额管理,超支自付。全局性会议和综合检查接招待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按实支出。

第四条  招待范围。(1)市级以上领导到我区调查了解情况,检查指导工作需招待的;(2)区级领导或有关部门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需招待的;(3)兄弟县区部门到我局交流工作需招待的;(4)各乡镇、办事处领导和民政办来我局办理业务工作需招待的;(5)其它因工作需要需招待的。

第五条  接待办法。区级领导、市局副局以上领导、省厅以上领导以及兄弟县区的局长由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其他领导接待。市局各科室、区直有关部门、兄弟县区和乡镇(办事处)领导按业务关系对口接待。

第六条  招待定额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年定额如下:局长2万元,党组成员各500元,低保中心、办公室各5000元,计财股、优抚安置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股各3000元,救灾救济股、福利事务股、募委办各2000元,信访室、老龄办、人事股、民间组织管理股各1000元,共计金额6.9万元。上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来芝山指导工作,按实支出,由局长掌握,办公室备案。如因工作任务量显著增加,按待总额增加额由局长掌握。

临时性接待或迎检工作中的茶水、水果、烟等招待由相关股室自行负责,所用费用列入定额。

第七条  招待地点。招待一般不得到高档酒店就餐,具体招待地点由局领导按照方便实惠的原则考察确定。

第八条  招待标准。陪同人员由分管领导确定,一般每次不得超过5人,原则上按20元每人安排,每桌不得超过300元,一般不安排高档烟酒和饮料,提倡不饮酒。不得安排就餐以外的其它特殊招待。确需超标准招待的,或确需安排住宿的,应事先报局长同意,方可安排,安排住宿也应在办公室登记备案。

第九条  招待程序。坚持先请示登记后接待原则。①接待人向分管领导或局长提出招待申请,填写派餐单;②分管领导或局长审查同意,确定地点;③接待人到办公室登记备案;④到指定地点招待。

第十条  招待费用结算。实行月结或季结。所有招接待费用均由局办公室和财务室负责结算,以办公室登记备案的记录为准,未经登记备案的不予结算支付。经请示同意在定点以外的地点招待的也应及时登记,在一星期内凭国家正式有税发票报账,并附详单。办公室将招待费用每季汇总核算一次,报局长审查,送财务一份。

第十一条 定点处的招待详单由负责招待的当事人签字认可,注明招待日期、招待对象和招待金额(大写),招待住宿也应照此办理,以便与办公室备案记录核对。

第十二条 费用结算程序。(1)办公室根据备案情况核对认可并签字;(2)分管领导或当事人签字认可;(3)财务审核;(4)局长审批。

招待费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一、《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业务招待费的规定

1、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规定

2007年12月11日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0.5%。

与原《企业所得税法》不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限额采用取实际发生额的60%与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两者较低者。在国际上,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也大都采用比例限额。如在意大利,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30%可在税前列支,加拿大为80%,美国、新西兰则规定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为发生额50%。借鉴国际做法,结合现行按销售收入比例限制扣除的经验,我国采取了两者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将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规定为发生额的60%,同时规定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2、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计算

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计算基数包括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处理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当包括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即销售(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值得注意的是,经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收入,不能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即销售(营业)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基数。

【例】甲企业20X9年销售收入为14000000元,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假设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有两种情形:情形一,业务招待费支出为100000元;情形二,业务招待费支出为200000元。则甲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计算如下;

情形一:业务招待费支出为100000元,甲的业务招待费列支限额为:

100000*60%=60000(元)

14000000*0.5%=70000(元)

由于100000*60%<14000000*0.5%,所以甲企业可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60000元。

情形二:业务招待费支出为120000元,甲的业务招待费列支限额为:

120000*60%=72000(元)

14000000*0.5%=70000(元)

由于120000*60%>14000000*0.5%,所以甲企业可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70000元。

二、会计准则中有关业务招待费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借记“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即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一项支出,会计处理时没有比例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发生额据实列支,期末直接转入本年利润。

例:乙企业20X9年9月发生业务招待费17800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则该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17800元

      贷:银行存款                    17800元

三、《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及纳税调整

由于《企业所得税法》对业务招待费实行限额据实扣除,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以根据实际发生额全额列支,当某一纳税年度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过了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超过限额的部分不允许税前列支,也不允许留待以后年度列支,《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将产生差异,在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例:丙企业20X9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500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00000元,视同销售收入30000元,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了业务招待费250000元。

上一篇:油松育苗技术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安全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