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2-13 16:15:28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1

阅读应是个体与文本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是个体的创造性体验。如何体验和感受文本,那就需要学生在抓住文章的线索时与文本进行透彻的对话。线索,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核心,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要按照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以及思想内容。文章的线索不是单一的,由诸多因素决定文章的内容,写作特点以及风格等。文章的线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时间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一物为线索等使文脉清晰,层次分明,读了一目了然,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密地连结起来。如《白杨礼赞》一文以白杨为线索,以礼赞为中心,始终不离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赞美的原因――不平凡。围绕这个线索,作者开篇破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起笔有力,礼赞之情初见端倪。又如《故乡》全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抓住文章的核心――线索,认真揣摩,深入理解内容,是阅读的重要方法。

二、抓主要

在纷繁复杂的文章内容情节或众多的形象中抓住最能体现文中主旨的东西。如《斑羚飞渡》学生自读之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学习:这篇文章作者主要是在写什么?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进一步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容并且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明确主要写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过程。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进而分析了斑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以及让人叹服的精神。由整体到局部,掌握成篇之术,水到渠成,提高阅读

能力。

三、抓文眼

“撮其精华,得其精骨。”揭示文章本质,抓住“文眼”。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不能忘记”就是起到勾连情节作用的文眼。如阅读《听潮》一文,“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这个提挈全文的句子,就是“文眼”。学生阅读,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听潮”的喜爱以及能引起读者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文眼的运用,可以不拘一格。作为文眼的文字,可以是一个字。如朱自清的《春》,文眼是一个“春”字,这个字就是一个“面”,也就是一个春草图。

总之,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形式入手理解内容,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进一步理解深化的循环往复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2

班级:       学生姓名:           主备老师:

《白杨礼赞》导学案(二课时)

纠错补充

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赏析关键语句。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

学习重点: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    常识填空:

茅盾原名       ,字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农村三部曲”       、       、      ,“蚀三部曲”      、      、       。

2.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给下列字注音:

大毡(

)子  无边无垠(   )     主宰(

)  坦荡如砥(   )     恹(   )恹欲睡   外壳(   )  倔强(    )    婆娑(      )    秀颀(     )   虬(   )枝    晕(   )圈       锤(   )炼      

4、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⑴若不是(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⑵无边无垠,(平坦得像磨刀石),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⑶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⑷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二、整体感知

1、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               )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章从(             ),(             ),(             )三个方面具体说明白杨树的不平凡。

2、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三、合作探究一、二部分

1、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

(1)黄土高原特点,                                                        

                                                                    

(2)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                                                   

                                                                         

(3)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3、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四、赏析句子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学习总结:

 

 

 

 

语文课堂导学案设计

班级:        学生姓名:                                                                         主备老师:

 

  《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之美。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纠错补充

【知识链接】: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象征本体)表现与之(象征体)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托意于物(采用方法:联想与暗示)。它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意说的托意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把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一、合作探究课文第三部分(5、6段)

1、文章选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外貌形体上的总体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描写了白杨树的哪些外部形态,请从课文中划出相关词语和句子。

 

4、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二、合作探究课文第四部分(7、8段)

1、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请您画出文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如何知道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交流讨论。

 

 

 

3、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文章第七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八段是不是多余呢?

 

  

三、研读课文第五部分(9段)

阅读思考: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四、学习小结:

本文运用            ,抓住白杨树的             ,借白杨树的           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             ,歌颂他们         、                      

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              的感情。

 

     

五、课后练笔:

 

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去赞扬的精神品质很多。也许是一份执著,也许是一种坚强,也许是一种高洁……请根据你的所需从自然界中任选一物(如:梅、兰、竹、菊、松、荷、蜡烛等)作为象征物写一段文字,来赞美你所欣赏的精神品质。(100字左右)

 

 

 

 

 

 

 

 

 

 

 

 

 

 

 

 

 

 

 

 

 

 

 

 

 

 

 

 

 

 

 

 

 

 

 

 

 

学习总结: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白杨》是著名作家袁鹰的散文。文章写于1961年秋天,作者摄取了兰新线旅途上的一个短镜头,从火车车窗中见到的白杨落笔,通过爸爸和两个孩子的谈话,赞颂了白杨的品格,进而赞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扎根边疆,艰苦创业、建设边疆的高尚情操。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白杨的形象——白杨的品格——白杨的象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作者的思路顺序,按照白杨的形象品格(明线),白杨的象征意义(暗线)精心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步骤。

一、感知白杨壮美的形象初读课文,从两个方面感知白杨形象:(一)铁路沿线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抓装高大挺秀”四个字,以“高大挺拔”作比较,突出了“秀”字之壮美,让学生把“高大挺秀”四个字化为具体形象:①读兄妹俩的谈话,想像“大杀一样的白杨是怎样的;②教师读一段茅盾散文《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外形的描写(从“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到“对抗着西北风”)让学生听,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西北高原上白杨树高大挺秀的鲜明形象;③结合平日的观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高大挺秀”的白杨树。(二)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浑黄一体”的茫茫戈壁中,白杨宽而大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显得格外挺拔、秀丽。它能在“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得那么高大粗壮,不是令人油然而生崇敬之心吗?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白杨树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果学生感兴趣、不妨在课外画一张“大戈壁中的白杨”,这样,头脑中的白杨形象就更加鲜明了。

二、认识白杨树崇高的品格白杨树“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大孩子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心中的问题。可以带着问题,进入第二阶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阅读重点是爸爸的一段话,特别是其中的两个复句,第一个复句是用“·哪·儿……·哪·儿……”连接的并列复句,告诉我们白杨树能在任何地方安家落户,生根发芽。第二个复句是用“·不·管……·不·管……·总·是……”连接的条件复句,赞扬了白杨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不软弱不动摇的精神风貌。课文这一部分应让学生熟读,重点指导朗读,强调把复句中带点的词用重音来表达,以理解内容,体会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形象地描绘白杨在茫茫戈壁是如何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的。教师可根据教材举个例子,如:戈壁滩上,严重缺水,可白杨树却把根扎得深深的,从大地深处吸取水份;烈日晒得别的植物垂头丧气,而白杨的片片绿叶却昂首向上……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发散性想像。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出白杨的特点——扎根荒原,迎难而上。白杨正是因为有这种崇高的品格,才能“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大”。

三、明确白杨的象征意义。课文仅仅是赞扬白杨树吗?不,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也是本课的“暗线”所在,“他也在表达自己的心”一句,透露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爸爸是托物明志,作者是借物喻人,这是全文教学重点所在。要师生共议:“为什么说他在表达自己的心?”表白自己的什么心?(爸爸不仅自己安心在那里工作,而且教育自己的孩子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里,教师可做铺垫性谈话:爸爸在哪儿工作?那里的条件怎样?爸爸安心在那儿工作吗?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白杨象征着爸爸,象征着边疆的建设者们,从狭义到广义,这也是本文作者的用心所在。

在课堂练习中,要求学生以赞扬边疆的建设者为内容,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两个句式练习说话。例如:“哪儿需要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就在哪儿安家落户,开垦荒地,建造工厂。”“不管是狂风还是大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都在戈壁滩上辛勤劳动,打井采油。”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边疆建设者的事迹和成就,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边疆建设者的特点(注意跟白杨的相似之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艰苦创业。至此,师生可以共同列出下列板书:

白杨——扎根荒原迎难而上。

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艰苦创业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4

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的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中语文第四册的第一课《故乡》,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课时是有限的,教师在一两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所写的深刻哲理,体会文中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通文字,通过读发扬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有目的地听取教师讲解,则茅塞顿开。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写文章却清新隽永(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傻二哥》一文),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较课堂所学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去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除了好的讲稿之外,重要的还要靠演讲者的演讲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绘的海睡图与海醒图,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对于语文学习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5

一、课文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得很明白:“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然而,当前的课文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以下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一视同仁,篇篇必讲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阅读面广。有些教师就容易患得患失,总是放不下心、放不开手,对自己学生的语文能力预计过低,对讲读与自读课文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总认为上课讲得越全越好。但这恰恰是弊端的所在,我们只告诉了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诚然,直接将阅读结果告诉我们的学生能缩短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锻炼机会。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视自读篇目为“闲”文。一些教师认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是“闲文”,反正不用考试,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置自读课文于课堂之外,结果,“自读课文”便成了“自流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视自读,工夫只做了一半。”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够,到头来学生只能“死”读书,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这种态度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应该教,但基于大纲对自读课文的要求,普遍认为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不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要求。这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识未得到强化,自读能力未得到培养。

二、教材体系制约了课堂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的知识正确迁移,从而形成了“教读一自读―教读一自读”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体现由教到不需教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就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教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的文章《雪》等,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透彻领悟的!

当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都以内容组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等,难以实施语文意义上的“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选文,只从内容出发,除少数单元外,基本不顾语言形式篇章结构,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局面。教师能“举一”,却不知道从何处“反三”;或者说,教师只能从文本内容的角度举一反三,与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起了饭碗,置语文的特性于不顾,背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目标。

三、正确处理教材,有效把握课本阅读

同志曾把方法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所举之“一”要带有典型性、代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举一隅”。对于“一隅”这个“例子”要精心选择,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否则“举一反三”就不免沦为一句空话了。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其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是写物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又不约而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此来达到“咏物抒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之放在一起,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可以通过对《海燕》这篇课文的精读(举一),要求学生略读(反三)《白杨礼赞》和《石榴》,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在从“物”到“情”的具体呈现上,《白杨礼赞》《石榴》对所咏之物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手法尽情地展开具体描摹;《海燕》则用更为凝练的图画、更为强烈的节奏,浓墨重彩地表现海燕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组范文,有意识地展现了咏物抒怀的主题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在课堂上“反三”。“举一”的目的是“反三”,如果学生连“一”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就不可能达到“反三”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

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J隋境。这种相似性既可以是在内容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在使用方法上的相似。在相似性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方法以加深对“一”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列出提纲,学生从人物形象上、行文上以及主人公的结局上,去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异同,学生回答都较准确。从人物形象上看,写孔乙己侧重写他的自身思想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通过对几个场面及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写范进则侧重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通过他的疯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来完成。从行文上看,《孔乙己》写了“笑”,笑得悲凉,批判中见同情。《范进中举》虽然字面少见“笑”字,但处处可笑,充满着嘲讽、批判。从主人公的结局上看,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没爬上去和爬上去终究不是一回事,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实质。这里用比较的手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同,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3.根据教学实际整合现有教材。作为一般教师,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力;但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元,也就是对现有教材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整合,却是可行的。教师可以在教材选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单元组合,考虑以同一表现手法的文章组合为一单元。如对比,就可以把《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组合成一单元;如铺排,就可以把《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放在同一单元;又如语言诗意化这一特点,就可以把《夏日绝句》《不朽的失眠》《阳光,也是一种语言》等编在一起。如此,实施“举一反三”的可能性就大了。当然,对一些难以处理的文本,也可以束之高阁;我们的教材,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喜欢。只有教师喜欢,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才能感染学生。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喜欢的文章还要硬上,味同嚼蜡,不仅不能使学生受益,而且还会破坏学生对语文的兴致,甚至会使教师的热情减退,影响对教学的追求。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在于历练。“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如欲告人之衣食之道,当指脍炙而令其自尝,可得旨甘;指狐貉而令其自被,可得轻暖,则有是道矣。”对于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质疑、探索、创新等形式来获得,自求自得,教师“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以求真正意义上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6

一.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其次,教学前,做到明确目标,吃透教材,心中有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心中有学生。针对实际,编好导学案。再次,施教时有目的地提出难易适中的系统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茅盾先生的作品《白杨礼赞》时,认真备好课,编好导学案,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自读课文。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中的白杨树“不平凡”表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经过思考学生开始发言。有的学生说:“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西北高原广袤平坦。一生补充说:那里干燥,经常刮很大的西北风,在这里生长不容易。白杨树却生长在此。另一位同学说:“白杨树挺漂亮,枝干叶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皮光滑而有银色的云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有的学生补充说:“白杨树不光形体美,而且内在也美,力争上游,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学生通过阅读领悟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内涵。对“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的问题,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联系1941年抗日的时代背景,把问题解决了(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老师这样启发阅读,必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不过,教师要善于自然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把问题引进课堂,提出的问题能考虑到学生经过思考,主观努力能回答出来较妥,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制造一些原意暂时不予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该问题的提出,有路标的作用。诸多问题,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张清晰的求知网络。学生受到了实际锻炼,长此以往,形成动脑筋的习惯,能力自然会逐渐产生。

只有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积极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关系是有机的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教师的积极性是外因条件,学生的积极性是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二.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产生能力

“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运用学过的知识,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产生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故乡》这课时,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1.作品中的“我”是鲁迅吗?

2.老屋为什么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老屋不同?

3.“我”久别故乡,这一次回来为什么没有好心绪?

4.文章为什么要写杨二嫂?

5.为什么想到希望我害怕起来?等等。

学生一连提出好多问题。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学生实在弄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整个课堂学生处于思维状态,教学效果良好。教法上的改变,让学生有创新感觉。在教学中让学生求异,不一定都求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敢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范文的写法;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从现实中收集素材;再培养其布局谋篇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三.建立科学训练体系

除了阅读教学外,还要有一定体系的训练。将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训练序列,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该先从能力角度分解,逐步培养一般阅读能力,组成训练体系。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中心,同时有一个新的训练因素;每个单元都紧扣训练去安排相关的知识和范文学习。学生掌握的内容单一而具体,每个单元都有较充分的时间运用新知识动手动脑去实践。用单元教学形式安排教学活动,训练集中,有学有练,有听有读有说,读写易于结合,既可单项训练又可综合训练。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初、高中两大阶段规划处阅读能力应具备的统一标准,然后分年级制定具体训练计划,每学期以单元教学形式,分若干训练点,组成阅读知识与阅读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这便是阅读能力培养的科学化之路。

总之,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要靠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能力要在实际锻炼中产生,还要建立科学训练体系,强化训练,走能力培养科学化之路。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7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和小西亲如姐妹,形影不离……

2、俗语开头

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体现团结就是力量。

3、名人事例

如:写贡献,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为世人称赞。

4、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歌声、风声、雷声,都可以用来开头,渲染气氛。

如:《羚羊木雕》中,“那只羚羊哪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想起应多关心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

三、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

1、比喻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父爱如山。母爱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2、对比

对比开头,可以加强文采,有力突出主题。

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增强情势。

如:写师生情,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美丽,那就是师生情。我们拥有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势,先声夺人。

如:写分享,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放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四、借物联想,引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写路,路有大路、小路,亦有正路、邪路。

五、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巧,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写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如:《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

六、巧用倒叙,暗渡陈仓

此种用法造成悬念,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如:《我的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有一学生作文开头:“咚”一拳击在桌上,爸爸铁青着脸。“啪”的一声,我心爱的小熊被摔得粉碎,妈妈也不甘示弱。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了。因为我要和同学周末去旅游。

七、抒发感情,先声夺人

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写感恩,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么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正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然而结尾是文章的帷幕。当帷幕拉上的瞬间,给读者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是文章结尾义不容辞的责任。收好豹尾,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首尾呼应式

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和,浑圆一体的感觉。

1、与题目呼应。

如:《敬业与乐业》中结尾,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与开头呼应。如:《白杨礼赞》中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二、画龙点睛式

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

如:《荷叶 母亲》中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紫藤萝瀑布》中结尾,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用短句、哲理句收尾

短句,短小精悍。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如:写理解,相信总有一天误会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来浇灌!

四、用抒情结尾

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心中的波澜,引起共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面对大海》,大海神秘吗?大海美丽吗?大海欢乐吗?我不知道。但我想,我会知道的。

如:写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告诉我什么是豁达……走近诗人,与诗人同行,让诗句提升我的思想,慰藉我的感情,净化我的心灵。

白杨礼赞读后感篇8

一、对话文本,深度解读

阅读是读者在对文章认识的基础上感悟和深化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阅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就是文本和读者。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文本,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本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并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出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文本、解读文本,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语文《甜甜的泥土》这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们回忆早上出门时妈妈跟自己说的话,大部分同学在出发上学之前父母都会叮嘱“路上小心”等话语,就父母的叮嘱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同学认为这只是特别普通的一件事。于是请学生们自己阅读课文,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的思考。学生们阅读了文章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文章中的主人公小亮很可怜,同时小亮也是幸福的,小亮的妈妈很爱很爱小亮。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我引导学生们再一次对父母的叮嘱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学生们更能够明白父母是多么的爱自己,同时也认识到父母的疼爱是多么的珍贵,并且体会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使得学生珍惜生活珍惜家人朋友。

通过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和认识文本,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阅读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真正地理解文本,感悟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对话组员,碰撞思维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的形式交换、碰撞思维,并且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看法和方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通过与同学讨论的形式去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思维,从而开拓自己的眼界。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语文《白杨礼赞》这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们自主的朗读课文,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含义。学生们完成阅读之后,请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自由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思考和联想,谈一谈自己对于白杨的认识。在学生们讨论时我穿梭在学生们之间收集到了很多信息,有的小组成员认为作者描写白杨、赞美白杨是被它所表现出的坚毅品质所感动,而也有别的小组表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其实是对军人的赞美,作者将对军人的敬佩寄托在了白杨的身上,以白杨来比喻军人。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我要求学生们展开辩论,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用确凿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课内知识,同时在听取别人论点的时候获得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讨论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不一样的全新观点,深化学生的认知。同时,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们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对话网络,拓展空间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能够巧妙地将网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全面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话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同时在教学中运用网络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文明上网、正确上网,从而认识到网络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语文《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们通过上网查找的方式收集关于克隆的相关信息。学生们收集到很多资料,有:克隆羊多利、克隆牛,以及克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根据学生们收集到的信息,我引导学生们考虑克隆技术到底是怎么样的?能不能克隆人?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仔细阅读了文章,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克隆是无性生殖,也就是说克隆的人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但是这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亲属关系,这样就违背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于是,我向学生们普及了我国在克隆实验方面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生殖性克隆人的试验。”并且要求学生们通过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各国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和立场,以增加自己的认知。

总而言之,在初中阅读的教学中采用协商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枯燥的传授式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开展高效的阅读课堂。

上一篇:劳动创造幸福作文范文 下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