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2 09:19:20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散文 共产党人 形象调查

讲到共产党人的形象,通常人们脑海中会冒这样一些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率先垂范,敬业争先,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品德感化人等。在当前即将迎来建党90年之际,为了解人们对散文中的共产党人形象的看法,我们的调查小组特开展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二手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典型个案访谈法、PRA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次调查研究以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广区域为调查点,展开实地调研。本次调查“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的共产党人形象”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88.8%。问卷回收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分析所采用的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状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59.7%,女性所占比例为40.3%。

2.年龄分布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为17.5%,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48.7%,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所占比例为22.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1.3%。

3.学历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学历是小学及以下的占13.2%,学历是初中的占23.9%,中专/职高/技校/高中的占17.5%,学历是大专的占9.6%,本科的占29.6%,硕士及以上的占6.2%,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4.职业或身份。被调查对象中,职业或身份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占14.4%,是国有、集体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的所占比例为3.4%,是教师、科研人员的占7.6%,军人、武警、警察的占9.6%,是私企或外企管理人员/职员的占4.8%,是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的占7.0%,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占19.4%,是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学生的占10.7%,是离退休人员的占7.3%,是自由职业的占4.5%,是无业/下岗的占3.1%,是农民的占5.1%,是村镇干部的占1.7%,职业或身份是其他的占1.4%。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职业涉及面广。

5.政治面貌。被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28.5%,派人士占13.2%,无党派人士占44.5%,其他占13.8%。

6.月收入情况。被调查对象个人每月总收入情况如下: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所占比例为40.0%,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的占29.3%,在2001-3000元之间的占15.5%,在3001-5000元之间的占7.0%,在5001-7000元之间的占4.5%,在7001-9000元之间的占2.0%,在9001元以上的占1.7%。总体而言,被调查对象中,各收入水平均有,但以收入水平不高者多,这也与我国当前民众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吻合。

7.日常居住地情况。被调查对象日常居住地在农村的所占比例为27.0%,在乡镇的所占比例为32.4%,在县级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7.3%,在地级城市的所占比例10.4%,在省会城市的所占比例为2.3%,在直辖市的所占比例为0.6%。总体而言,居住地分布较广。

二、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分析

(一)散文中共产党人形象调查情况分析

1.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调查发现,选择偶尔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占49.6%;选择主动去看的占28.7%;选择不会看的占21.7%。可见,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偶尔会看的人较多。

2.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调查中,在问及“你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吗”时,选择知道一部分的占44.5%;选择经常会看到的占30.1%;选择不知道的占25.4%。可见,多数人还是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的。

3.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调查中,在问及“你最难忘的一部描写共产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是什么时”,选择“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占33.2%;选择“胡少安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侧影》”的占8.7%;选择“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的占9.0%;选择“李星华的《‘三一八那天’――回忆我的父亲》”的占11.0%;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占8.5%;选择“臧克家的《向着黄河笑》”的占7.0%;选择“丁玲的《速写》”的占3.4%;选择“刘白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占3.4%;选择“的《可爱的中国》”的占2.8%;选择“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占6.5%;选择“谭士珍的《将军柳》”的占0.3%;选择“谢觉哉的《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的占1.7%;选择“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的占2.5%;选择其他的占2.0%。可见,民众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

4.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调查中,在问及“散文的描写都比较柔美,但柔美中共产党员的形象却坚如磐石般刚毅,以下你最难忘的共产党员形象是哪位”时,选择的占37.5%;选择的占34.6%;选择雷锋的占16.9%;选择闻一多的占7.0%;选择焦裕禄的占2.8%;选取其他的占1.1%。总体而言,民众最难忘的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

5.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散文《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一部分文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调查中,我们摘录了这段文字,调查民众看到这段文字的感受,结果发现,被调查者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员的形象,坚强,力求上进”的占40.8%;选择“白杨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顽强不倒,勇于进取”的占38.9%;选择“白杨象征着北方农民,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用质朴的生活态度不断奋进”的占16.3%;选择“白杨只是在北方一种很普通的植物”的仅占3.9%。可见,绝大多数人看到《白杨礼赞》中的这部分文字感受都非常深刻。

6.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你作用如何”时,选择影响非常大的占44.8%;选择影响一般的占47.6%;选择影响很少的占5.6%,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2.0%。总体上来说,多数民众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是有一定影响的。

7.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没有过分夸大,远离现实的占25.9%;认为有,但不多的占59.7%;认为很多的占8.7%;认为不知道的占5.6%。总体来说,多数人认为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还是基本贴近现实的。

8.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调查中,在问及“你觉得那些关于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散文是否缺乏艺术感染力”时,认为缺乏感染力,人物形象干巴巴的占25.6%;认为有感染力,但不多的占35.2%;认为很多有感染力的仅占30.1%;认为不知道的占9.0%。可见,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多数缺乏感染力。

(二)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你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的基本情况归纳如下:

从对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评价调查分析来看,主动会看散文作品的民众不多;多数人知道一些描述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最难忘的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首推茅盾的《白杨礼赞》;最难忘的散文作品中共产党人形象首推和;看到《白杨礼赞》中部分文字,绝大多数人感受深刻;多数人认为阅读描写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作品对自己有一定影响;歌颂共产党的散文基本贴近现实;歌颂共产党的散文艺术感染力需要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开展关于共产党人形象的散文比赛,提高普通群众对散文关注度

要通过散文写作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散好者进行写散文作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对散文的理解。通过举办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比赛,同时邀请国内著名作家、教授、文学爱好者,发展群众来欣赏散文作品,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员形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社会发展步伐,在实践中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二)免费发送关于党员形象的散文作品给人们群众

党的执政能力首先体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谋求发展上。在机关组织中组织实施“送书”活动,开展创建“欣赏散文作品、了解党员形象”等活动。通过对关于党员形象散文作品的阅读、学习、交流,提高机关组织中共产党员素质,树立党员形象。同时,组织实施了散文到百姓家的党建活动,扩大群众关注面,也积极带动普通群众提高认识。第三,普及优秀散文教育,建立一个可以供民众阅历和思考的平台,让散文作为一种形式渗入民众的大脑。

(三)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树立党员在人们群众的优秀形象

提高广大党员素质,树立优秀形象需要做到以上两点:一是在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二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在纪律上的先进性。通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事前监督管理为主的原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争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周永学.谈谈共产党形象问题.[M].北京;《党课教育中心》丛刊,2009.

[2]何西来.面对历史的考验.[M].《清明》,1984年01期.[3]张静.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新疆师范大学,2006.

[4]卢先福.共产党人的义利观.[N].光明日报,2000.

课题来源: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专项课题)――九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画卷中的中国共产党研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记叙文阅读 复习思路 理清思路 有效复习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叙文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中考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较大,因此理清思路,有效复习,让学生通过复习整体掌握记叙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题目,辨别类型

记叙文的类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章的题目是“文眼”,把握了题目的“眼”,就等于把握了全文的关键。如:《背影》是写人的,《忆读书》属叙事,《春》、《济南的冬天》是写景的,《白杨礼赞》是状物的。显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1)抓线索:线索是文章结构的核心。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都可为线索。阅读时紧紧把握住线索就容易掌握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如《囚绿记》叙事线索: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感情线索:作者对“绿”的喜爱。找到这两条线索,就明确了课文所写的两方面的内容:叙述孤旅生涯“囚绿”的过程;借常春藤抒发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2)明确记叙的顺序:常用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都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顺叙,有表时间或地点的转换或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倒叙,主体部分要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因此开头有引出事件回忆的句子。插叙部分都在文中,有起止的语言标记。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理清了记叙的顺序也就理清了思路。

(3)寻找过渡句(段)、中心句:记叙文中过渡句(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揪住了过渡句(段),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如《白杨礼赞》在写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时用了两个过渡段——“那就是白杨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串起了全文。中心句位置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出中心句就能理清结构层次。如《白杨礼赞》第五段,只要明确了中心句是“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形美和神美都是围绕“力争上游”来写,那么语段“总分式”结构就清晰了。

3.分析表达方式,深入理解内容

(1)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和材料安排的特点:搞清记叙要素,有助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事件的本质;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更为突出。如《山中避雨》讲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故事。时间:前天。地点:三家村。人物:“我”、两个女孩、三家村的青年。起因:游玩遇雨。经过:避雨拉琴,三家村青年和唱。结果:与三家村青年惜别。详写拉琴和唱,略写遇雨惜别。揭示“乐以教和”的主题。

(2)分析描写的方法及角度:

第一,(写人叙事类)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特别是小说,它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因此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应紧紧扣住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是通过对鲁提辖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及围观的人反应表现鲁提辖的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第二,(写景、状物类)景物描写常涉及观察角度(俯视、仰视、平视)、描写顺序(远—近、整体—局部、外—内等)、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及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阅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把握事物特点。如《竹林深处人家》作者从三个立足点,多角度观察竹林美景:远望竹林(平视)——竹林如海;深入竹林(仰视、平视)——如隧道似屏风;登临竹坞(俯视)——除了竹还是竹,三个观察角度表现了竹林广阔、茂密、深沉的特点。

(3)分析议论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表达方式虽以记叙、描写为主,但也有抒情议论,这些抒情议论常常起到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如《竹林深处人家》“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了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的了。”这些抒情的语言蕴涵了作者对竹乡人家闲适、安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点明了题旨。

4.品味精美的语言,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斟词酌句,品味语言,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精心的遣词造句实现的。如《山中避雨》“三家村里的青年也齐唱,一时把这苦雨荒村闹得十分温暖。”“温暖”二字,既是写环境的温暖,又是写作者内心的温暖,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一个“闹”字,则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短短的一句话,朴实真挚,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魅力。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3

一、课文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得很明白:“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然而,当前的课文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以下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一视同仁,篇篇必讲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阅读面广。有些教师就容易患得患失,总是放不下心、放不开手,对自己学生的语文能力预计过低,对讲读与自读课文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刀切”,总认为上课讲得越全越好。但这恰恰是弊端的所在,我们只告诉了学生结果,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诚然,直接将阅读结果告诉我们的学生能缩短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阅读理解文章的锻炼机会。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视自读篇目为“闲”文。一些教师认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是“闲文”,反正不用考试,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置自读课文于课堂之外,结果,“自读课文”便成了“自流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视自读,工夫只做了一半。”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较差,对自读课的认识不够,到头来学生只能“死”读书,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以这种态度教学,只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应该教,但基于大纲对自读课文的要求,普遍认为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不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要求。这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识未得到强化,自读能力未得到培养。

二、教材体系制约了课堂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学生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的知识正确迁移,从而形成了“教读一自读―教读一自读”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体现由教到不需教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就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就是那个“一”。既然它不过就是个例子,我们教师上课就不能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也没有必要把课文看得如何的神圣。课文只是个起点,它是课外语文学习的扩散点,是学生进行“反三”的桥梁。换句话来说,如果课本上的文章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们就不能“举”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大一统教材,虽几经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汪莹所说,“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学习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伟人化、男性化倾向”,“缺乏时代气息”。再加上语言习惯的差异,写作背景的复杂,学生就更有一种陌生感。如鲁迅的文章《雪》等,文字艰涩,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学生们怎样去突破文字的栅栏,怎样去产生共鸣,怎样去生发联想呢?更何况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思想深刻,岂是十几岁的孩子所能透彻领悟的!

当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都以内容组元,如思乡、亲情、爱国立志等,难以实施语文意义上的“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选文,只从内容出发,除少数单元外,基本不顾语言形式篇章结构,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举一反三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局面。教师能“举一”,却不知道从何处“反三”;或者说,教师只能从文本内容的角度举一反三,与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起了饭碗,置语文的特性于不顾,背离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课程目标。

三、正确处理教材,有效把握课本阅读

同志曾把方法比作过河的“船”或“桥”,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所举之“一”要带有典型性、代表性。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举一隅”。对于“一隅”这个“例子”要精心选择,要有代表性、示范性,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热情和能力,否则“举一反三”就不免沦为一句空话了。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主题为“咏物抒怀”,其中《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是写物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又不约而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此来达到“咏物抒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之放在一起,举一反三地完成教学任务。

《海燕》《白杨礼赞》《石榴》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海燕》是一组形象的象征,这些不同的象征物构成一个群体,组合起来表现主题;《白杨礼赞》《石榴》主要通过揭示白杨树、石榴这一主要形象的象征意义表现主旨,可以通过对《海燕》这篇课文的精读(举一),要求学生略读(反三)《白杨礼赞》和《石榴》,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在从“物”到“情”的具体呈现上,《白杨礼赞》《石榴》对所咏之物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手法尽情地展开具体描摹;《海燕》则用更为凝练的图画、更为强烈的节奏,浓墨重彩地表现海燕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教材通过这组范文,有意识地展现了咏物抒怀的主题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现方式。

2.在课堂上“反三”。“举一”的目的是“反三”,如果学生连“一”尚且不能深刻理解,就不可能达到“反三”的目的。为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

供具有相似性的问题J隋境。这种相似性既可以是在内容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在使用方法上的相似。在相似性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思维方法以加深对“一”的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课文时,先重点分析《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从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孔乙己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再让学生读《范进中举》,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范进的性格特点的。有了前者的“一”,学生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并由此比较出两课的不尽相同之处。列出提纲,学生从人物形象上、行文上以及主人公的结局上,去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物的异同,学生回答都较准确。从人物形象上看,写孔乙己侧重写他的自身思想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矛盾,通过对几个场面及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完成。写范进则侧重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通过他的疯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来完成。从行文上看,《孔乙己》写了“笑”,笑得悲凉,批判中见同情。《范进中举》虽然字面少见“笑”字,但处处可笑,充满着嘲讽、批判。从主人公的结局上看,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没爬上去和爬上去终究不是一回事,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实质。这里用比较的手法,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课文的异同,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

3.根据教学实际整合现有教材。作为一般教师,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力;但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组元,也就是对现有教材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整合,却是可行的。教师可以在教材选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单元组合,考虑以同一表现手法的文章组合为一单元。如对比,就可以把《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组合成一单元;如铺排,就可以把《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放在同一单元;又如语言诗意化这一特点,就可以把《夏日绝句》《不朽的失眠》《阳光,也是一种语言》等编在一起。如此,实施“举一反三”的可能性就大了。当然,对一些难以处理的文本,也可以束之高阁;我们的教材,前提是我们自己要喜欢。只有教师喜欢,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才能感染学生。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喜欢的文章还要硬上,味同嚼蜡,不仅不能使学生受益,而且还会破坏学生对语文的兴致,甚至会使教师的热情减退,影响对教学的追求。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主要在于历练。“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如欲告人之衣食之道,当指脍炙而令其自尝,可得旨甘;指狐貉而令其自被,可得轻暖,则有是道矣。”对于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质疑、探索、创新等形式来获得,自求自得,教师“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以求真正意义上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4

某市中学语文青年教师研究会会员大会暨中学语文学科第三次教学研讨会正在举行,这次研究会设定的中心是记叙文的阅读和学法指导。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听课,依次为《八只小猫》(两人先后上此课)、《白杨礼赞》、《过万重山漫想》、《致橡树》。前两篇为初中课文,后两篇为高中课文。五位老师或是市教坛新秀,或是曾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过奖,可谓都是全市中学语文教学的精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本地区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在引入课题时,第一位先拿出四件工艺品让学生看了一眼,然后写下题目“八只小猫”,相当勉强,有一种油水分离的感觉。第二位由英语中的“中国”即“瓷器”说起,并展示五只瓷小猫,后板书课题,比较自然,却明显模仿别人。第三位大概是为了突出政治,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说到“白杨礼赞”,相当牵强。第四位提问《过万重山漫想》能否改为《过万重山》就算导入了。第五位说“美即诗”、“诗是文学的灵魂”,后板书“致橡树”。

可以说除了第二位老师的导入较为贴切一点之外,其他几位的引题纯粹是做做样子,成了一种游离于内容之外的形式。其实,作为公开课来说,学生们一般已经知道要讲的课文,还需要假惺惺绕圈子吗?一些文章把“导语”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不恰当地夸大了导语的功效,才使得有人绞尽脑汁地编排导语。

导入新课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默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所提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好让老师接下来讲解分析。找不到没关系,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路,直至“入瓮”。

或许你打算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但一定会有人说你是十足的外行。可我们平时阅读时都带着问题吗?想必不是,也不可能,带着问题去听读课文却是语文课惯用的伎俩。学生边听读边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多好的愿望呀。可这样一来,听读时就难以仔细欣赏课文了。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留意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这就难免要破坏文章的整体感,此时的课文已经被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听读课文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但一定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太急功近利了。从某种意义上也就难免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章的艺术性。

倒不如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地把课文读下来,然后请学生自由地谈谈文章读后留下的印象,比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方面引起你的注意?听读课文时有无遇到疑难问题?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至于问题“怎样的八只小猫”、“找出作者写喜爱小猫的语句”、“划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句子”、“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示作者过万重山展开联想的”、“‘致橡树’的爱情观”等,教师先入为主设计出的问题,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把学生引入已设定好的圈子里。也就是说,不允许学生有别的思想,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读课文。学生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只能为应付老师而被动地阅读。幸好,我们平时的阅读随意而散漫,否则,天天带着问题去读书看报,也太累人了。

第三步很自然地要为落实教学目标进行重点语段的阅读和分析。《八只小猫》对小猫的描写在第二段,从直接描写到间接描写,从小猫的外形(大小、姿态、毛色),写到神韵(简直是个孩子),再写到情态(不可分割的一个集体),这样的分析好像抓住了重点,讲明了知识点。但为了讲深讲透某些关键字词,漏洞就出来了。教师问:“为什么八只小猫简直就是八个孩子?”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就自圆其说:“猫的眼睛像小孩的眼睛。”把神似说成形似。“祖母特别是外祖母却蓦然发现她的小孙孙正在里面”,为什么这里用了“特别”一词?老师说:“因为外祖母更喜爱小孙孙。”此言差矣。老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八只小猫姿态的特点时,当学生说“千姿百态”,老师说“太夸张了”,因为学生未说出老师所企盼的那个成语。学生们还来不及回味,就要学生开始背诵;整个过程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回答提问,不会思考和概括,再要学生编一个童话,也太强学生所难了。尽管是两位性格各异的老师同讲《八只小猫》的课,但惊人的相似之处是:抓住课文第二段进行讲读,就连板书内容和格式也差不多。

学习《白杨礼赞》就专门分析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那一段。从外部形态到内在气质,然后研究“四个反问句”,研究“树――人――精神――礼赞”的象征意义。茅盾先生写的其它段落就没有用处了。这篇散文你再听其他语文老师讲,也是这样的教学思路。尽管不是同一个老师指点,尽管所处的地域相隔遥远,但这种教法很多人在套用。毕竟教学参考书只有一本,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一些花样,不变的是参考书上头头是道的说明和提示。由于《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和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无关,茅盾先生在此文中精心营造的起承转合和气势情态就没人去理睬了,这也就难怪不少老师把整篇文章割裂开来。有的老师还提议用分析这篇课文的方法去欣赏朱自清的《春》和《绿》,让人深感不安。用模式化的阅读方法去赏析不同的文章,这也太简单化了。

《过万重山漫想》因为要讲解这篇文章是如何“想象展翅”、“神思飞越”、“思古议今,展望未来”、“面对新长征作者得到什么启示”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努力去发掘一些重点语句来解说这些问题,好让学生于这“经典”之中学到一点东西。教师先和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体裁作一番判断,竟说出是“哲理性散文”的结论,令人目瞪口呆。接着让学生去找“表明作者思想展开的句子”,于是所谓的重点句“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被抓住了,不用说文章又给“腰斩”了。随后便围绕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无边无际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又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什么时候?用什么交通工具?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世纪末作者再过三峡还可能想什么?”老师讲一个问题,学生看几眼书,然后回答,学生根本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去读、去感悟课文。如此循环往复,且不说这些问题如何繁琐,单就这一问一看一答的“启发式教学”又有几多意义?

《致橡树》这课,老师在范读后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情诗”,大概为了活跃气氛,还要求学生“讨论讨论爱情”,便分别提问男女学生“自己心目中的‘爱人’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或许还想让学生树立诗中所描写的爱情观:相互独立平等、相互依存结合。可学生毕竟尚无爱情经验,况且对高中生来说这是个敏感的问题,所以讨论就无法展开,倒是该诗表达的爱情观学生对答如流,因为课本上“自读提示”已注明了。接着,要求学生边朗读边听老师讲解。读是必要的,通过读才能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但解诗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诗是要用心灵去感受的,意会比言传要好。老师明白这个道理,却又不得不犯这一错误。诗的内容越是与读者情感体验相近,领会越深刻。否则,再多的解释也苍白无力。诗歌教学最好还是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品味诗的意境,再引导学生去理解诗的艺术魅力。这样就不至于纠缠在“为什么用‘橡树’象征男性,用‘木棉’象征女性”所谓的问题上了。

综观以上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只分析重点语段重点词句,开头结尾可以不顾;只围绕所谓的教学目标或知识点讲深讲透,文章的艺术之美、情趣之美荡然无存。教师没有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赏析文章,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什么时候课堂教学少做作多自然、少束缚多开放,语文教育才会发生转机。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5

―――题 记

六年前,一幅《奥巴马总统合家欢》沈绣国礼轰动全球,一夜之间,沈绣这一沉淀于艺海中的珍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后《比利时国王夫妇肖像》、《普京总统肖像》、《菲利普国王合家欢》沈绣国礼相继走进皇宫――― 白宫、克里姆林宫、布鲁塞尔拉肯宫……声誉鹊起,名震中外。沈绣作品俨然成为国家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为沈绣的传人,我有幸见证了百年沈绣后的辉煌与崛起。

实业家张謇慧眼识宝

沈寿原名沈云芝,1874年生于苏州吴县,1904年,以绣品贺慈禧太后七十寿辰,受到慈禧的赞赏,钦定为“宫廷享用”,得其手书“寿”字而易名,从此名扬天下。又奉谕出洋考察,后进京任朝廷绣官,独创了“仿真绣”。

1909年,实业家张謇先生筹办“南洋劝业会”,慧眼识宝的他心中早已将沈寿绣品列为劝业会参展,并争取参加意大利万国博览会。经过数月的研磨,沈寿用时8个月终于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绣像轰动了南洋劝业会,获刺绣中的唯一一等奖。意大利公使斯弗尔扎闻之专程前来观赏,当他见到这幅惟妙惟肖、别具神韵的绣像,大加称赞。

1911年是意大利统一50周年庆典,意大利政府分别在都灵和罗马两地举办博览会。中国的工艺美术馆设在罗马府,《爱丽娜像》一经亮相,前来参观的意皇、意后为其精湛的绣艺而赞叹不已。绣品荣获大会优等奖,被授于“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展览会结束后,按清政府的旨意,将绣品赠送给了意大利帝后。这幅绣像一时轰动了意大利朝廷,也轰动了西欧。意皇为表示获得珍宝后的谢意,向中国政府写信颂扬中国美丽古老的艺术,又回赠清廷“最高级圣母利宝星”,并颁赠沈寿“钻石金表”一块,贴有皇家之徽号,表示珍重。这是中国刺绣第一次走出国门,从而奠定了沈绣在世界上的地位。

辛亥革命爆发后,绣工科解散,沈寿全家和绣校的六、七名绣女、画师迁居天津。并于天津经纬路借张氏的植物园创立女红传习所,招学员数十人,教绣两年。张謇于1912年8月北上路过天津,前往访问,见沈寿处境困难,恐其高超技艺失传,便邀请她到南通办女红传习所。沈寿来到南通执教8年,培养了绣工本科毕业生一百五十多人,这些学生来自江浙皖湘粤沪等地,毕业后将绣艺传播到各地,形成“沈绣”刺绣流派,使中国宫廷仿真绣薪火相传。

1913年,张謇在组织筹备参加旧金山世博会百忙中,尤其关注沈寿选送绣品一事。

张謇遴选出意大利著名画家琪特的《荆棘冕冠》,沈寿十分赞同,认为适合“仿真绣”的针法。沈寿请著名油画家颜文良(系画家颜元的儿子)画绣稿。颜文良以东方艺术进行再创造,其艺术魅力远高于原作。沈寿向慈禧贺寿的绣屏“八仙上寿图”就是来自颜元老先生的画稿。

沈寿对绣稿作了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方案,根据人物肌肤纹理运针,创造性地运用旋针等方法,色丝配搭有如敷彩,将人物的神韵,表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艺术造诣炉火纯青。对耶稣双眼的处理,眼球用旋针加用极细的线、细致的针脚表现球体的立体感,眼白的线条由稀到密、由长到短运用了虚实针,眼睑处用色较深,排针较密,眼珠上的白光点用劈成极细的线绣制,将耶稣酷刑下两眼上翻而又强忍疼痛的坚韧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若镜摄之像,则肖神尤宜注意”的境界。

沈寿耗时一年半,于1915年将《耶稣像》绣制完成。其时张謇正在南通挑选参加世博会展品,女红传习所的刺绣也作为参展项目,展品首先在城南女子师范学校进行预展。南通居民纷纷前来观看,以一睹沈寿“神针”为快。随后《耶稣像》送到美国旧金山参加正式展览。

沈寿女士所绣的耶稣冠荆像,神采如生,非常逼真,立刻震惊世界,荣获一等奖。有“世界美术家”之称的沈寿,是第一个在国际艺坛大放异彩的华人。展览期间,美国有人高价购买,张謇指示此绣乃“国宝”只展不卖,会后移到纽约第五街南通办事处继续对外展出。后又有人求购《耶稣像》,沈寿表示愿伴绣终身而婉言辞谢。

1919年,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宦绣谱》出版,而后译成英文版《中国刺绣术》,流传世界。从此,沈寿仿真绣的美术理论体系、工艺制作体系形成并确立。

三百年来第一人,中国刺绣史上的三大丰碑:元代的管道升“由画入绣”,绘绣结合,复多气韵;明朝的韩希孟“由绣入画”,妙如"丝墨合影,山远云深";清末的沈寿,以新意运旧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千古之神奇,中国刺绣每三百年出现一个天才人物。

国礼背后的故事

随着张謇、沈寿的相继离去,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沈绣开始走向低落、奄奄一息。解放后,刚刚恢复了一丝生机又被“”冲击得全面崩溃,改革开放后又看到了希望,却被市场经济大潮所湮没。而历经数十春秋,沈寿的一班传人、子弟默默坚守,不离不弃,维系着一线生机。1992年,在沈寿的侄女、邹家华的母亲、年近90高龄的沈粹缜竭力推动下,5月18日,在南通女红传习所原址上恢复建立了中国沈寿艺术馆,我荣幸担任馆长。

沈寿艺术馆全体职工,发扬沈寿“产、学、研”一体的创业精神,以树立中国沈绣的名牌形象为宗旨,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开创出一条以“产”为“自给方式”、以学为“继承方式”、以“研”为“创新动力”的沈绣发展之路。

一件作品,改变了大国元首的行程。2012年正月初一,风尘仆仆的国务委员杨洁篪悄悄来到南通。他是来完成一个夙愿和承诺的。2009年,经过外交部的百里挑一,由我创作并有多位资深“绣女”完成的国礼《奥巴马总统合家欢》,作为国礼由主席赠给来访的美国总统,引起世界轰动,这也是亚洲第一次走进白宫的国礼艺术作品。杨洁篪非常高兴,在多种场合称赞沈寿艺术馆,为国家做了一件好事,一件了不起的事。

初二上午,杨洁篪应约来到沈寿艺术馆。他回忆说,主席亲自向奥巴马介绍了沈绣,胡主席对沈绣是如数家珍,对江苏的文化是了如指掌。他对奥巴马说,这绣像是用细细的丝线绣成的,一根丝线延续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也连接了我们两国的友谊,这绣品出于我家乡江苏。奥巴马疑惑地问:“您不是安徽人吗?”告诉他,我的祖籍在安徽,我出生在江苏泰州,我母亲也是江苏南通人。这是第一次向新闻界披露他的家乡是江苏。奥巴马惊讶不已,这小小的丝线居然拥有两千多年的文明,而美国只有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看来他确实要好好补补功课,认真学习了解悠久、深厚的中国文化。他表示,下一次来中国,一定要到江苏看看,到南通亲眼看看沈绣的制作。

杨洁篪部长告诉大家说:“你们的一件作品,改变了两个大国元首的行程、时间和路线,密切了两国元首的私人关系,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也真正体会到文化作为软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来,一般互赠礼品只需约5分钟时间,而这次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不得不改变奥巴马的行程和路线了。

如果说,1915年沈寿的《耶稣像》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一等奖,是仿真绣的巅峰之作,那么,《奥巴马总统合家欢》是百年沈绣重铸辉煌、再度崛起的一件标志性作品。

普京的红色领带。2013年3月22日晚,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前,两国元首互换国礼。随着红布徐徐拉开,所赠国礼沈绣《普京总统肖像》出现在眼前。“太神奇了,太美,太不可思议了!”普京总统端详着眼前的这幅栩栩如生、具有皇家气派的作品,赞不绝口。他解开西服,拿出自己的领带,笑着说,“正是我的这条领带。”现场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这是担任国家主席第一次出访所带的国礼,也是沈绣作为国礼首次走进克里姆林宫。

2012年12月初,馆里接到外交部礼宾司定制访问俄罗斯国礼的通知,要求绣《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的原班人员来完成这项国礼任务,并提出以普金家庭生活照为模本。而且时间要求非常紧,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决定采用普金第一次任总统宣誓的照片,作为画稿。因为这张照片充分显示了普金踌躇满志的风格。从资料中发现,普金总统在重大场合上喜欢带红色的领带。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俄罗斯人喜欢蓝色礼品,认为蓝色代表着友谊。俄罗斯的国旗由白、蓝、红组成,其中蓝色是紫蓝。于是决定背景颜色用紫蓝,既代表了俄罗斯,也代表了友谊。

2013年,新年伊始,《普金总统肖像》开始上绷开绣。由工艺美术大师李锦云、印俊平、冯丽、花丽等6人组成团队,采取组合移动法,既分工又合作,做到人歇针不歇,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整整91天,《普京总统肖像》终于完成落架。3月23日中午,外交部传来了由当面赠送给普京总统后,普京总统非常高兴的消息,大家兴奋万分。

2013年4月17日,沈寿艺术馆收到了外交部寄来的感谢信。信中说,此次访问是中国政府换届后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出访,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国内外社会高度关注。绣像栩栩如生、色彩自然,当面赠送给普京总统后,普京总统连声称赞,现场效果极佳。

宫廷绣艺术的经典之作。2014年中国外交的第一件大事:访问欧洲。访问中有两个南通文化元素,一个是向戴高乐基金会赠送了由南通藉著名画家范曾创作的戴高乐画像;一个是向比利时国王赠送沈绣《菲利普国王合家欢》。

当主席向比利时国王菲利普赠送《菲利普国王合家欢》时,全场一片惊叹。菲利普国王和玛蒂尔德王后以及他们的四个孩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比平时显得更加靓丽精神,因为绣像捕捉的人世间最美妙的精灵,是国王全家最美的瞬间,尽显沈绣艺术的高超和精湛。来过数次南通的,十分了解沈绣。他娓娓动听地介绍沈绣的历史和现在、创作过程和艺术特色。据外交部的随同人员告诉我们,一般两国元首互赠礼品的时间不会太长,但当天这个议程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现场效果奇佳,大大超出了预定的时间”。

2013年12月底,沈寿艺术馆接到外交部的电话:翌年3月访问欧洲,第四站是比利时,赠送给国王的礼品选定“沈绣”。根据外交部反馈的信息,菲利普是比利时的第七位国王,于2013年7月21日即位。菲利普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08年来京观看奥运会;2010年出席世博会;2011年中比建交40年,菲利普携妻子带团访问中国。他有美好的中国情结,十分喜爱“沈绣”。老国王对沈绣《比利时国王夫妇像》十分欣赏,一直珍藏在皇宫。王室提出,能否为新任菲利普国王绣制一幅全家福?

如果说《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的绣眼是微笑,《比利时国王夫妇像》的绣眼是身材,《普金总统肖像》的绣眼是眼睛,那么菲利普绣像的绣眼是什么呢? “美”,国王一家“美”的精气神。金发碧眼白皮肤,那种欧洲人的美,菲利普的皇家气派;玛蒂尔德王后风流典雅;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这一切不正是“沈绣”最擅长表现的吗?

由沈绣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印俊平、李锦云、冯丽、花丽等来承担《菲利普国王合家欢》的绣制。她们不为针法而针法,不为选色而选色,不为组合而组合,一切都熟能生巧,顺着“美”的自然而然,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3月16日,华丽典雅的《菲利普国王合家欢》完成了最后的装裱。

这幅高140厘米、宽110厘米的《菲利普国王合家欢》所用色线达一百多种,均为天然蚕丝经过特殊染色而成。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喻世明言》民俗语汇音节结构语义发展

《喻世明言》成书于晚明时期,作为重要的“市民小说”,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典型的民俗特色。关于《喻世明言》主题词的研究,前人主要把眼光放在吴语成分(孙鹏飞,2001)、经济语汇(董蕾,2006)、吃食义场语汇(宗丹,2007)等方面,而从民俗语汇角度研究的比较少。本文结合语言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对《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收录典型的民俗语词,研究其具体分类、音节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的发展演变情况。

一、民俗语汇的界定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关于“民俗语汇”,曲彦斌先生的定义是:“民俗语汇,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曲彦斌,1989)。之后,谭汝为(2004)、杨振兰(2004)、李阳和董丽娟(2011)等学者都对民俗语汇的概念作出了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民俗语汇界定为反映了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词的总称,分为民俗词和民俗短语两部分。

由于《喻世明言》成书时处于近代汉语发展时期,与现代汉语已有很大相近之处,在民俗词和民俗短语的界定上,我们依据马真(1980)、吕叔湘(1979)、熙(1983)、王洪君(1994)等学者对短语和词的界定的解释,通过比较古代和现代词和短语的差异,认为凡拆开后不能表示原合在一起时所表现的民俗语义的组合为民俗词,如“拜茶”(请客人喝茶);拆开后仍能表示原来的民俗语义的组合为民俗短语,如“闹洞房”。

依据上述标准,本文共收录《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词517个,其中词442个,短语75个。

二、《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概况

《喻世明言》题材广泛,其中的民俗事象涵盖了生活、生产、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民俗生活、人生礼仪、称谓词和特殊民俗事象四个角度对《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进行归纳,同时又从这四个角度延伸出几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上下义关系。

(一)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的民俗语词

《喻世明言》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很多语词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可分为饮食文化、节日娱乐、居住建筑、商贸活动四个方面,共收录民俗语词170个。

1.饮食文化方面(共收录47个)

(1)表示待客食物:共计25个,如“酽酒(味醇的酒)、茶、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的食物)、酒脯(酒和干肉,后泛指酒肴)、鲜鱼羹”等。

(2)表示使用器物:共计12个,如“杯箸、酒壶、酒嗡、食垒(放食物的盒子)、水火炉(供暖酒热水用的便于移动的铜制小炉)、撩锅(汤锅)”等。

(3)表示待客礼节:共计10个,如“看茶、点茶(沏茶)、拜茶(请客人喝茶)、烹”等。如:

母曰:“吾儿之友,必是端士”。遂烹以待。(《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烹”指做饭。“烹”为“煮”,“”为“烧烤”之意,“合”指“做饭”。

2.节日娱乐方面(共计30个)

(1)节庆民俗方面,共计19个,如“年节,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清明节,踏青、玩景;元令节,赏元宵、架鳌山、悬挂花灯”等。如:

时值正和二年上元令节,国家有旨庆赏元宵。五凤楼前架起鳌山一座,满地华灯,喧天锣鼓。(《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架鳌山”是宋元时俗,指元宵夜用花灯与彩饰扎制成巨鳌状的假山。

(2)日常娱乐活动方面,共计11个,如“双陆(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拖画眉(画眉)、博戏”等。

3.居住建筑方面(共计36个)

(1)建筑方面,共计19个,如“廊屋(正屋旁的过道)、坐启、瓦屋、草堂”等。如:

三巧儿分付:唤在楼下坐启内坐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坐启”指日常起居、休憩、会客的处所。

(2)器具方面,共计17个。如《陈御史巧勘金钗》中的“校椅”(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胡床”),《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中的“土榻”“坐榻”等。

4.商贸活动方面(共收录57个)

(1)交易场所,共计10个,如“牙行、客店、招商旅店”等。如:

当时张公一头走,一头心里想道:“我见湖州墅里客店内有个客人,时常要买虫蚁,何不将去卖与他?”(《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那边客店牙行,都与罗家世代相识,如自己亲眷一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客店”是指专门供商人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与“招商旅店”同义;“牙行”是指旧时为买卖双方说和或代客买卖,并抽取佣金的商号或个人。因此,“牙行”既可以作为商业交易场所,也可以看作是商业职业的代称。

(2)经济行为,共计47个,如“抽税、生理(做生意)、交割(授受银货的行为)、讨价、还价、交易、出脱”等。还包括一些商业上的礼节迷信,如“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的行为)、“择吉日”等等。

(二)反映特殊人生礼仪的民俗语词

人生礼仪密切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也是反映当时社会民俗习惯的重要方面,《喻世明言》中的特殊人生礼仪主要是婚嫁、丧葬、诞生和成人礼四种。

1.婚嫁礼仪方面(共计62个)

(1)服饰方面,共16个,如“红幕、色衣、红花、银揲子、金花、红锦”等。

(2)器物嫁资方面,共16个,如“妆奁、请帖儿、香花灯烛、定礼、红毡”等。

(3)婚嫁礼节方面,共30个,如“纳彩问名(向女方送订婚聘礼并询问女方的名字生辰)、吃茶(订婚)、行聘、交拜、闹洞房、卷帐、送亲”等。如:

柴夫人就孝义店嫁了郭大郎,却卷帐回到家中,住了几时。(《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卷帐”是指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

2.丧葬礼仪方面(共计79个)

(1)服饰方面,共计7个,如“麻衣、孝幕、孝服、麻、缟素、重服、练囊”。

(2)方式方面,共计5个,如“槁葬、火厝、首丘(归葬故乡)、衣冠冢、火化”。

(3)器物方面,共计21个,如“灵(灵车)、断送(指衣衾、棺本等殡殓的东西)、棺木、衣衾棺椁、瓦棂、棺材、香烛纸帛”等。

(4)丧葬礼节方面,共计46个:如“做法事、吊孝、焚冥资、挂纸钱拜扫、春秋祭祀、回丧、撒骨殖”等。如:

回丧之夜,就把梅氏房中,倾箱倒箧,只怕父亲存下些私房银两在内。(《滕大尹鬼断家私》)

“回丧”即回避。旧时认为人死后,在一定日期鬼魂回家害人,家里人在这一天要回避。

3.诞生和成人礼方面

《喻世明言》中的描述并不多,诞生礼主要见于《滕大尹鬼断家私》中提到的“三朝”,生儿三日,设宴招待亲友的“汤饼会”,周岁时做的“萃盘故事”,成人礼主要是“及笄”和“束冠”等。

(三)称谓词

封建中国长期受到宗法制度的制约,在很多礼俗中体现出明显的封建等级特征,最大的体现便是在称谓词方面。本文收录《喻世明言》中表示民俗意义的称谓词,共计100个。

1.交际礼俗中的礼貌称谓

(1)表卑贱,10个,如“老身、老娘、浑家(对妻子的贱称)、敝人、贱妾、小生”等。

(2)表尊敬,13个,如“大官人、恭人(对官员妻子的封号)、县君、大娘、客长”等。如:

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老年妇人在和青年男子对话时,将自己贱称为“老身”,而尊称青年男子为“大官人”。

2.宗族等级制度下的民俗称谓

(1)表示长幼关系,7个,如“姑娘(姑母)、老亲翁、老人家、丈人、尊亲长”等。

(2)表示主仆关系,8个,如称呼主人为“主母、娘、奶奶”等,称呼奴婢为“小养娘(婢女)、上灶(端茶水的仆役)、梅香(旧时多以‘梅香’为婢女名字,故名)、婆娘”等。

(3)表示官民关系,10个,百姓对官员的称谓有“恩台、县尹相公、堂上官、爷爷”等。

3.特殊称谓词语

(1)表现某种情感(多为贬义),共10个,如“拖油瓶(再嫁妇人所带的前夫的孩子)、泼皮、光棍(地痞、流氓)、老无知、老禽兽”等。

(2)为了避讳或礼貌而使用的委婉称谓,共6个,如“小娘()、行首(的领班)、弟子、擦桌儿的”等。如:

宋四公仔细看时,有些个面熟,道这妇女是酒店擦桌儿的,请小娘子坐则个。(《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擦桌儿的”是指宋元时称酒店的巡座卖唱的歌妓。

(3)受到方言影响而产生的称谓词,共3个,如“白日撞、鸭黄儿(詈语,王八蛋之义)、店都知”。如:

你莫非是白日撞么?强装么公差名色,掏摸东西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白日撞”是指白天入室的盗贼,苏州方言词。

(4)宗教称谓词语:共11个,如“檀施(施主)、首僧、参头(寺院中负责引导香客参拜随喜的职事僧)、和尚、苦行、太保”等。

(5)因为职业而得到的称谓,共22个,如“媒人、艄子(船尾掌舵的人)、助教、教授、博士、庖人(厨师)”等。

(四)反映特殊民俗的民俗语词

1.

宗教长时期统治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领域,在《喻世明言》中描写宗教的语词显示出一定的民俗特色,共收录47个。

(1)宗教术语,14个,如“报君知、关煞(旧时星象家称所谓命里注定的灾难)、焚香请圣、八卦”等。

(2)礼节语词,33个,如“合掌作礼、拈香、斋供、品经咒、焚香点烛、摆列羹饭、烧化纸钱、盥手烧香”等。

2.地域民俗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地域民俗语词与上述的有所不同。这里的地域民俗指的是除了苏州本地之外的其他地方的民俗,如《穷马周遭际卖媪》中提到“媪”和“妈”(南方称“妈”,北方称“媪”);《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中提到的滇蜀美味“酱”;《杨八老越国奇逢》中提到的日本地方民俗语词“海叵罗、长刀、髡头跣足”等,共32个。

3.委婉隐语

出于礼貌、避讳或是行业习惯原因,对于某些语汇,人们往往用另一种“隐语”式含蓄的说法来指代它,某些说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形成一定的民俗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讳或礼貌而使用的委婉称谓在上述称谓词中已经提到,此处的“委婉隐语”是除却委婉称谓词的其他部分。笔者共收录《喻世明言》中此类的民俗语词22个。如“讨针线”(讨零花钱,暗指靠人过日子,受人节制)、“线道”(肉的隐语)、“走野路”(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等。

三、《喻世明言》中民俗语汇的形式特点及其成因

《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在音节、词性以及短语结构方面有以下形式特点:

(一)音节

从整体民俗语汇考虑,双音节民俗语词数量最多,有357个,占69.1%;其次为三音节语词,有87个,占16.8%;四音节有62个,占12%;单音节仅有11个,占2.1%。由此可见,双音节民俗语词在《喻世明言》的民俗语汇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但在近代和现代都显示出很大的双音化趋势,民俗语词也不例外。关于汉语双音化现象的原因,学术界研究较为丰富,我们比较赞同徐时仪先生的看法。徐时仪先生认为汉语双音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处于词的核心地位的词义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单音词的词性和词音在某种程度上已限制了词义的发展;同时,汉字以已有单音词作为组词的语素,用不同搭配方式可组合成大量双音词;另外,音节简化、声调产生、单双音步的演变等等都可以影响汉语的双音化。”(徐时议,2005)

《喻世明言》成书时正处于近代汉语发展时期,与现代汉语已有很多相近之处,自然也反映了双音化现象。

(二)词性

由于民俗词在民俗语汇中占有较大比重,我们将民俗词进行分类比较,发现在442个民俗词中,名词有319个,如“点心、合溜”等,占72.2%;动词有123个,如“卷帐、回丧”等,占27.8%。因此,名词是民俗词的主要形式。

客观存在的民俗事象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事件类和事物类(杨振兰,2004)。事物类指的是具体的民俗物象,如具体的饮食器具(食垒、水火炉等)、丧葬器物(棺木、香烛纸帛等)等。这些词语主要是表示现实存在的民俗事物,描述其存在的状态即可,不需要人的参与,民俗语汇中存在大量这样的词语,因此《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词以名词为主。

(三)短语结构形式

在75个短语中,动宾短语有47个,如“暖火盆、闹洞房、做法事”等,占62.7%;连动短语有13个,如“起灵除孝”“髡头跣足”等,占17.3%;偏正短语有11个,如“乘凶完配、降阶相迎”等,占14.7%,联合短语有4个,如“观灯赏灯、盒礼信香”等,占5.3%。由此可见,动宾短语是民俗短语的主要结构形式。

民俗事象的另一类是“事件类”。所谓的“事件类”,则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象,还需要加入人的活动和行为。在民俗语汇中,存有大量礼节性的语词,礼节是需要以人为主体发出的动作,如“吃合家欢、赏元宵”等,“合家欢”和“元宵”作为具体的民俗物象,加上表示动作的“吃”和“赏”之后,就体现了人的参与,是“事件类”民俗事象的体现。

四、《喻世明言》民俗语词语义的发展演变

社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最显著的则是语汇的演变。《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词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与之前不同的意义,我们通过历时比较,分析其发展演变的情况,可从“转移、缩小和消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转移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出现了不同的义项,可能与之前的意思仍有一定关系,但已不是最初的民俗义项。如:

关闭宋四公道:“小娘子,我来这里做不是,我问你则个,他这里到上库有多少关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关闭”原指门闩,后在明代泛指家居使用的防御性设施,而现在指使开着的东西合拢或单位歇业。

干娘大郎见四下无人,便向衣袖里摸出银子,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这一百两白银,干娘收过了,方才敢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干娘”是青年男子在和老年妇人对话时对老年妇人的尊称。而现在,“干娘”是“义母”的意思,已经不用来尊称老年妇人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二)缩小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发生了词义范围缩小的现象,《喻世明言》中的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称谓词的变化上。如:“奶奶”,在《喻世明言》中有多个义项,可以表示母亲、祖母、夫人、太太以及对女子的昵称等多个义项,如今只用来表示祖母的意思。“娘”在《喻世明言》中可用来指称年轻女子、母亲、女主人或长一辈或年长的妇人等几个义项,如今只在部分方言中指称母亲。

(三)消失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不复存在,或是语词已经消失,或是被新的义项所取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的消失。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职业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牙婆“回去唤个牙婆,将两个丫头都卖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牙婆”原指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的妇女,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礼节中妇女不出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礼俗消失了,“牙婆”这种职业也不复存在,原有的民俗事象也消失了。

团头那丐户中有个为头的,名曰“团头”,管着众丐。(《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宋代各行各业都有市肆,叫做“团行”,行有行老,团有团头,是各自行业的首领,“团头”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指“丐户之长”。现在不存在“丐户”,自然也没有“团头”一说。

2.所指民俗事物现象的消失

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民俗事物现象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唱喏入楼闲望一晌,乃见一过卖至前唱喏,便叫:“杨五官!”(《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唱喏”在明代指古代男子所行之礼,即叉手行礼,双手作揖,同时出声致敬,开口致词。这是当时的交际礼节,随着社会发展和等级制度的变化,这样的礼节逐渐消失,“唱喏”的说法也不存在了。

3.民俗文化心理、观念意识的消失

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民俗文化心理、观念意识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赞老子侯兴老婆看见了,动心起来,道:“这客长,有二三百只钗子!我虽然卖人肉馒头,老公虽然做赞老子,到没许多物事。你看少间问我买馒头吃,我多使些汗火,许多钗子都是我的。”­(《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赞老子”在当时是盗贼的隐语。隐语是一个阶段的人们特有的对某种事物的隐喻性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盗贼的说法发生了改变,“赞老子”的民俗称谓就不存在了。如:

登东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登东,解脱了裹肚,失了银子,找寻不见。(《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登东”在明代是上厕所的意思,古代房屋建筑,厕所多在东边,故称厕所为“东司”或“东厮”。当时的人们出于礼貌,称厕所为“东司”,上厕所则为“登东”,现在这样的说法已经消失了。

民俗语汇还涉及到其他方面,如农业、手工业、交通、服饰等等。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是选取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喻世明言》民俗语汇更多角度的研究,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4]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2).

[5]杨振兰.民俗词语探析[J].民俗研究,2004,(3).

[6]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7]李阳,董丽娟.民俗语言学研究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11.

[8]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5).

[11]王洪君.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

[J].中国语文,1994,(2).

[1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吴士勋,王东明.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M].西安:陕

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15]孙鹏飞.冯梦龙“三言”小说的吴语成分研究[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1.

[16]宗丹.“三言二拍”中关于“吃食”义场的熟语、俗语研究[J].

文教资料,2007,(7).

[17]董蕾.《喻世明言》经济词汇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6,(4).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作业设计;趣味性;生活化;实践性;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63-02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作业设计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因为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那么,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精心作业设计,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1.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教师就必须设计一些灵活新颖,富有情趣,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的作业题,使其在参与作业的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有好奇心,这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每次布置作业都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失去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经常根据不同的课文改变作业的格式。当一回小导游,向朋友、家人或同学介绍我国的名胜古迹;学习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如此一来,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2.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发扬学生学习自主性

"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些现实问题,使其延伸与拓展,做到学以致用。如学习语文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一道生活化的作业题:在以下的几个形式中选择一个做一做,体会父母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关爱。(1)和爸爸妈妈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2)细细地观察爸爸妈妈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做完习题后感触很深,有的学生说:"本来我想这道题完成最简单,可没想到就在那一瞬间,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有的说:"我仔细看,看见爸爸妈妈的头上有白发了,脸上出现了皱纹,背也有点弯了……";有的说:"看事容易,做事真难呀!",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好好听父母的话!这种作业,学生不仅对学本知识内容理解加深了,更主要的是将枯燥的思想教育使其心动地渗透在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学会关心人、体贴人,同时知道了自己应如何做人,自然而然地开启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3.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语文课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生在实践型作业中能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并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

3.1、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结合语文教学,找准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如学了语文第七册《火烧云》一课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3.2学会搜索信息、提高信息素养。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刚开始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如教给他们使用工具书,并向他们介绍一些书籍,或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如在学完语文第十册《草船借箭》一文后,布置让学生阅读其原著:《三国演义》,再将其介绍给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培养学生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4.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正是如此世界才变得精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性,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语文能力。例如在教学语文第十册《白杨》一课后,我借鉴其他老师的做法设计了如下分层作业:

(1)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白杨礼赞》,了解更多的知识。

(2)爱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学完《白杨》后的感受。

(3)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读出感动你的段落。

(4)爱绘画的你,不妨画一画白杨。

(5)爱唱歌的你,不妨学习歌曲《小白杨》,然后唱给大家听。

(6)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7)爱观察的你,不妨找找白杨的其他特点。

以上七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

泰戈尔曾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定规定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体验成功,提高能力。这样的作业

,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但由于学生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5.结语

正如肖川博士所言:"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是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教师应该合理而精心地设计语文作业,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8

>> “借物抒情”作文升格 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借景手法的古为今用 对举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浅析议论文中的抒情手法 善借歌曲创作精妙的手法,巧设作文教学新课堂 浅析借景手法在庭院空间中的运用 从小“物”中“探幽”出大“理”——“借物喻理”手法解读 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借景造园手法的当代解读 托物寓意手法运用的几种类型 浅论“点化”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表现手法 试论学生作文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作文表达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试谈修辞手法在作文写作中的运用 浅论苏轼婉约词的抒情与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中的抒情和描法 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抒情手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付祥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 借物抒情手法 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2-01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缺乏自己的理解,能将借物抒情写作手法真正地应用于作文之中的人数少之又少,笔者基于自己多年对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对借物抒情修辞方式的领悟,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学习。

一 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甚至惧怕,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我在教学中,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抒发深层的感情,解释“物”象征的含义,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联想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 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吸取他人的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科学的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教学中,首先要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其次,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要从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等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在新课程目标中,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通过本文对借物抒情作文的教学指导中,可以看出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文章写作提供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手段,避免空洞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上一篇:华伦中学范文 下一篇:描写大海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