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传范文

时间:2023-12-09 04:47:14

童区寄传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第三条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章被寄养儿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被寄养儿童,是指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被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第五条残疾的被寄养儿童,应当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

需要长期依靠技术性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第六条寄养年满十周岁以上儿童的,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

第七条安置在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能超过三名。

第三章寄养家庭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寄养家庭,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寄养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家庭。

第九条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寄养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被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人均收入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三)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被寄养儿童成长的疾病。

(四)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五)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或相当于)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条寄养家庭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

(二)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

(五)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六)定期向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反映被寄养儿童的成长情况。

(七)其他应当保障被寄养儿童权益的义务。

第四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是指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从事家庭寄养工作的社会福利机构,分儿童福利机构和专门从事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两类。

第十二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寄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网络并指导其运行。

(三)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组织寄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四)为寄养家庭养育被寄养儿童提供技术。

(五)定期探访被寄养儿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六)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

(七)建立健全被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文档资料。

(八)向上级民政部门反映家庭寄养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议。

第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聘用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医疗康复等专业知识的专职工作人员。

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被寄养儿童的比例不得高于1∶25。

第五章寄养协议的履行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也可以授权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等。

第十五条寄养协议必须约定对被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十六条寄养家庭有协议约定的事由在短期不能照料被寄养儿童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短期养育服务。短期养育服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日。

第十七条寄养协议中约定的主要照料人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经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同意后在家庭寄养协议主要照料人一栏中变更。

第十八条社会福利机构拟送养被寄养儿童时,应当在报送被送养人材料的同时通知寄养家庭。收养登记办理完毕后,寄养协议自然解除。

第十九条寄养家庭因家庭条件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寄养被寄养儿童的,应当与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协商解除寄养协议。寄养协议解除后,被寄养儿童由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另行安置。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家庭寄养工作负有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一)指导检查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

(二)负责寄养协议的备案审查,监督寄养协议的履行。

(三)监督、评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

(四)协调解决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之间的争议。

(五)与有关部门协商,及时解决家庭寄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一条异地家庭寄养必须经两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同意。被寄养儿童的监护责任仍由被寄养儿童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双方另有协议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家庭寄养经费,包括被寄养儿童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费用,寄养家庭的劳务费用,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费用等,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民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家庭寄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与国(境)内外社会组织合作、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获得资助。与国(境)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同家庭寄养有关的合作项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六章责任

第二十四条寄养家庭不履行本办法规定和协议约定的义务,由寄养家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必要时可以解除寄养协议;对被寄养儿童造成人身侵害的,应当赔偿。

第二十五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因工作失误,使寄养协议不能正常履行,由批准成立该机构的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不履行职责,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第三条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章被寄养儿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被寄养儿童,是指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被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第五条残疾的被寄养儿童,应当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

需要长期依靠技术性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第六条寄养年满十周岁以上儿童的,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

第七条安置在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能超过三名。

第三章寄养家庭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寄养家庭,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寄养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家庭。

第九条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寄养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被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人均收入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三)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被寄养儿童成长的疾病。

(四)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五)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或相当于)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条寄养家庭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

(二)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

(五)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六)定期向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反映被寄养儿童的成长情况。

(七)其他应当保障被寄养儿童权益的义务。

第四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是指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从事家庭寄养工作的社会福利机构,分儿童福利机构和专门从事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两类。

第十二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寄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网络并指导其运行。

(三)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组织寄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四)为寄养家庭养育被寄养儿童提供技术。

(五)定期探访被寄养儿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六)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

(七)建立健全被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文档资料。

(八)向上级民政部门反映家庭寄养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议。

第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聘用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医疗康复等专业知识的专职工作人员。

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被寄养儿童的比例不得高于1∶25。

第五章寄养协议的履行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也可以授权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等。

第十五条寄养协议必须约定对被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十六条寄养家庭有协议约定的事由在短期不能照料被寄养儿童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短期养育服务。短期养育服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日。

第十七条寄养协议中约定的主要照料人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经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同意后在家庭寄养协议主要照料人一栏中变更。

第十八条社会福利机构拟送养被寄养儿童时,应当在报送被送养人材料的同时通知寄养家庭。收养登记办理完毕后,寄养协议自然解除。

第十九条寄养家庭因家庭条件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寄养被寄养儿童的,应当与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协商解除寄养协议。寄养协议解除后,被寄养儿童由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另行安置。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家庭寄养工作负有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一)指导检查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

(二)负责寄养协议的备案审查,监督寄养协议的履行。

(三)监督、评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

(四)协调解决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之间的争议。

(五)与有关部门协商,及时解决家庭寄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一条异地家庭寄养必须经两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同意。被寄养儿童的监护责任仍由被寄养儿童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双方另有协议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家庭寄养经费,包括被寄养儿童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费用,寄养家庭的劳务费用,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费用等,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民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家庭寄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与国(境)内外社会组织合作、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获得资助。与国(境)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同家庭寄养有关的合作项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六章责任

第二十四条寄养家庭不履行本办法规定和协议约定的义务,由寄养家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必要时可以解除寄养协议;对被寄养儿童造成人身侵害的,应当赔偿。

第二十五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因工作失误,使寄养协议不能正常履行,由批准成立该机构的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不履行职责,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家庭寄养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第三条家庭寄养应当有利于被寄养儿童的抚育、成长,保障被寄养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章被寄养儿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被寄养儿童,是指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被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第五条残疾的被寄养儿童,应当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

需要长期依靠技术性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第六条寄养年满十周岁以上儿童的,应当征得被寄养儿童的同意。

第七条安置在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能超过三名。

第三章寄养家庭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寄养家庭,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寄养不满十八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家庭。

第九条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寄养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被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人均收入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三)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被寄养儿童成长的疾病。

(四)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五)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或相当于)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条寄养家庭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

(二)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

(五)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六)定期向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反映被寄养儿童的成长情况。

(七)其他应当保障被寄养儿童权益的义务。

第四章家庭寄养服务机构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是指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从事家庭寄养工作的社会福利机构,分儿童福利机构和专门从事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两类。

第十二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寄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网络并指导其运行。

(三)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组织寄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四)为寄养家庭养育被寄养儿童提供技术。

(五)定期探访被寄养儿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六)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

(七)建立健全被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文档资料。

(八)向上级民政部门反映家庭寄养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议。

第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聘用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医疗康复等专业知识的专职工作人员。

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被寄养儿童的比例不得高于1∶25。

第五章寄养协议的履行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也可以授权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明确寄养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等。

第十五条寄养协议必须约定对被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十六条寄养家庭有协议约定的事由在短期不能照料被寄养儿童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必须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短期养育服务。短期养育服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日。

第十七条寄养协议中约定的主要照料人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经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同意后在家庭寄养协议主要照料人一栏中变更。

第十八条社会福利机构拟送养被寄养儿童时,应当在报送被送养人材料的同时通知寄养家庭。收养登记办理完毕后,寄养协议自然解除。

第十九条寄养家庭因家庭条件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寄养被寄养儿童的,应当与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协商解除寄养协议。寄养协议解除后,被寄养儿童由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另行安置。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家庭寄养工作负有以下监督管理职责:

(一)指导检查本地区家庭寄养工作。

(二)负责寄养协议的备案审查,监督寄养协议的履行。

(三)监督、评估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

(四)协调解决家庭寄养服务机构与寄养家庭之间的争议。

(五)与有关部门协商,及时解决家庭寄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一条异地家庭寄养必须经两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同意。被寄养儿童的监护责任仍由被寄养儿童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双方另有协议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家庭寄养经费,包括被寄养儿童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费用,寄养家庭的劳务费用,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的工作费用等,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民政事业经费中列支。

家庭寄养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与国(境)内外社会组织合作、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获得资助。与国(境)外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同家庭寄养有关的合作项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六章责任

第二十四条寄养家庭不履行本办法规定和协议约定的义务,由寄养家庭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必要时可以解除寄养协议;对被寄养儿童造成人身侵害的,应当赔偿。

第二十五条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因工作失误,使寄养协议不能正常履行,由批准成立该机构的民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童区寄传篇2

关键词:跨文化,孤残儿童,安置模式

孤残儿童主要是那些因天灾或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同时身患残疾的儿童。对孤残儿童的安置模式,国内外有不同的选择,主要包括机构照料模式、机构中家庭养育模式、家庭寄养模式、家庭收养领养模式等。选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安置理念和具体模式上。从跨文化的角度看,不同也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文化中更偏重取向"个体"还是"集体",影响了模式中更关注家庭还是集体,选择机构化的照料模式,还是非院舍化的照顾模式,而这都要取决于孤残儿童的自身情况和养育需要。

一、安置理念的比较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鼻祖之一霍夫斯戴德提出的"五种文化维度"中第一种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出有些文化更重视或依赖"个人与个人家庭",而有些文化则更重视或认同集体观念和群体。①他对69个国家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并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对个人与集体的认同,排名越靠前的对个人越认同,排名靠后则代表对集体更认同。在这个表格中,美国排名第1、澳大利亚第2、英国第3、荷兰第5、意大利第8、比利时第9、爱尔兰13、挪威第14、德国第16,这些欧美国家均比较认同个人主义;日本第33、俄罗斯第35,比较居中;而中国排名第52,对集体主义较为认同。

西方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中,家庭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养育儿童的场所。安定、自足、充满关爱的家庭是最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保护和维系家庭生活是儿童福利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在美国,家庭被认为是满足儿童需要的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场所。他们认为,最好的家庭就是最好的儿童福利。对于无家可归的弃孤儿童,儿童福利机构只是他们暂时的被安置场所,他们的最终前途还是走进寄养和收养家庭。[1]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重视家庭和关怀的价值观念,但在儿童福利领域,更强调福利院这种集体的概念。孤残儿童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可以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温和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压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缓解,比较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在我国,家庭寄养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一般人认为,福利院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保证孤残儿童身心发展。一旦孤残儿童进入陌生的家庭、陌生的环境,他们对新的情况的适应也不一定是预期有效的,有时甚至是起相反作用的。

二、具体模式的比较

孤残儿童的安置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机构照料模式、机构中家庭养育模式、家庭寄养模式以及家庭收养领养模式。

机构照料模式--儿童福利院

机构照料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孤残儿童福利模式,也是被广泛接受和熟知的养育模式,主要的场所即为福利院。孤残儿童在福利院中可以接受24小时的全面照料。福利院中往往有很多儿童,形成一个大"集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显示,目前全世界多达八百万名儿童生活在孤儿院中。

欧洲一些国家, 大的福利院已经关闭。北欧的挪威、荷兰等国, 已将大部分儿童福利机构解散。许多大型的儿童福利机构被分散为" 机构形态的家庭养护",即把大的"集中供养" 化作小的"家庭式养护", 也有的化为较小的家庭式单元。每个家庭一个孩子, 由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养护。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儿童福利机构, 有的改为社区养护服务机构, 有的改为托儿所、家庭活动中心等,有的向着医疗专业化方向发展,还有的集医疗、康复、娱乐、服务、学习为一体, 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体现出欧洲这些国家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比利时、意大利、德国等国家无不是典型的重视个人价值的国家,这样的文化模式倾向使得安置孤残儿童的策略由集体、集中养育向家庭式、个人式发展,强调个体的感受和一对一的养护服务。

在我国,福利院是由国家兴办,民政部门具体管理的。对收养的儿童,福利院采取统一抚养、分类分班管理的方针。在我国,机构照料模式仍然是重要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目前仍然有接近73000所孤儿院。[4]孤残儿童在福利院中接受集体教育,因为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所以其中的儿童也比较能有很好的身心发展。以北京为例。1984年, 北京市第四社会福利院的儿童部从这个福利院中完全脱离出来, 成立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专门收养0~15岁的孤残儿童。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占地13000平方米,建有居室楼、康复楼、医疗楼和教学、科研、培训等主体设施。根据孤残儿童的特点, 院内设置婴儿、启蒙、康复、特护、医疗保健、综合等服务区。对于收养的每一名儿童都建立了尽量完善的档案, 有严格的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和随访制度。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倾向型国家,安置孤残儿童的策略倾向于集体、集中养育,由专门的群体组织管理,强调统一、平等、无差异化。

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和中国儿童福利院主要收容的就是低能、伤残儿童和弃儿、孤儿。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儿童福利机构还为社区中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和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为孤残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中国和外国在安置孤残儿童方式的两种不同倾向体现了两种文化深处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关键是能够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如何能够巧妙的结合两种方式,并适应于当时当地的具体要求。

机构中的家庭养育模式

机构中的家庭养育模式是传统机构照料模式与家庭养育模式之间的过渡形式。它是指,在传统的机构中,设立家庭, 由一位具备一定条件的24 小时专职妈妈和一定数量的儿童组成, 妈妈与儿童以母子,儿童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相处。

俄罗斯和美国研究小组在圣彼得堡的一家孤儿院,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实验,对孤儿院的结构、保育员及保育员行为进行了调整。结果证明,机构中的家庭养育模式能够提供给孤残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关爱,提高养育质量。俄罗斯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取向表中处于较中间的位置,说明该文化受两种取向影响,这也许与其横跨欧亚两洲的独特地理位置有关系。而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在孤残儿童安置方面体现了其文化倾向性,即较易结合机构照料与家庭养育。这一折中的安置模式正是其居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写照。

我国也有不少机构家庭养育模式的革新。对于那些未被领养的孩子而言,半边天的教育和抚育项目,为他们提供了最接近家庭的亲情关爱。半边天基金的小妹妹婴幼儿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聘请当地富于爱心的妇女,进行专业培训,使得担任全职的祖母,为福利机构中的儿童提供健全成长所需的启蒙及关爱。在半边天小妹妹婴幼儿抚育中心内,每一位"祖母" 都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从整日吃吃睡睡的小宝宝,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小小孩,祖母都一路小心翼翼地伴随与呵护着他们。半边天所聘用的祖母,都是当地下岗妇女,她们和孩子们唱歌、游戏、拥抱,也同时注意克服一些福利院集体抚育所出现的常见问题。经由定期专业培训,半边天的祖母们在识别儿童早期发育迟障方面,很有经验,也知道如何透过简单的康复疗法,帮助这些儿童逐日达到正常的发育的标准。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下,我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已经开始突破传统,借鉴外国的成功模式并积极尝试合作试验,寻求新的安置模式。

家庭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是指儿童福利机构为福利院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由家庭来提供生活照料和服务,寄养儿童的监护权不变,其户籍仍然在原来的儿童福利机构,政府仍然负担寄养儿童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但儿童可以生活在家庭的氛围中。

20世纪70年代,英国最早出现家庭寄养模式,现在已经成为英国儿童照料的主要形式。英国的家庭寄养分为短期寄养、紧急寄养和长期寄养三种。日本的家庭寄养主要有四种类型,养育家庭寄养、短期家庭寄养、专门家庭寄养和亲戚家庭寄养。养育家庭寄养养育那些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养护者或者由监护者但监护并不适当的情况下的孩子。短期家庭寄养是由于亲生父母住院等原因,在一年以内的短时间内,对孩子养育的寄养制度。专门家庭寄养是针对特别需要家庭亲情援助的受虐儿童,以帮助他们回归家庭为前提,对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专业的疗法治愈或改善。寄养儿童最多2人,原则上寄养的时间不超过2年。亲戚家庭寄养就是由爷爷奶奶伯父伯母等亲戚寄养。儿童的养护者由于去向不明、死亡、疾病或拘捕等原因,无法养育的儿童,采取这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不对亲戚支付寄养补贴。此外,还有希望成为养子关系的养育寄养;以及家庭寄养型的小组式的家庭,比如同时寄养4~6人的家庭寄养模式等。俄罗斯的家庭寄养模式也称为"监护家庭"模式,是由国家机关监督并发给津贴,通过严格筛选的普通家庭对孤儿和与父母失去联系的儿童进行抚养工作。专家认为,"监护家庭"比儿童福利院要好得多,尽管在这样的家庭中也没有亲人,但是儿童能学到正常的社会技能。而且,监护家庭中儿童的生活费明显低于集中抚养的孤儿。

我国的儿童家庭寄养工作,源于最早的民间行为,但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制度化的家庭寄养是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到2000年,民政部明确提出要使家庭寄养成为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2003年10月底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更是用法规的方法将儿童的家庭寄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虽然我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化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和当前的发展规模却是相当惊人的。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等原因,我国儿童福利的投入在总体上是有限的,加之传统社会观念的制约,我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化的进程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我国,很多公益组织也都参与到儿童寄养工作中来。如,中国关爱基金会、希望之家。中国关爱基金会更是由美国人麦修注册成立的,专门从事寄养收养工作。

家庭收养模式

家庭收养,也称家庭领养,是经过法律和社会工作过程替一般丧失父母的儿童或具有重大理由而不能由亲身父母抚育的儿童寻找永久性家庭的过程,是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联合国大会1986年通过的 《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和收养方法的社会和法律原则宣言》第17条规定,在可能的情况下,儿童应在有父母照料并由其负责的环境中成长;如果儿童缺乏亲生父母照料或者这种照料并不适当,就应考虑由其父母的亲属、另一替代性寄养或收养家庭或必要时由一适当的机构照料;如果儿童不能安置于寄养或收养家庭,或不能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原籍国加以照料,可考虑以跨国收养作为向该儿童提供家庭的一个替代方法。各国政府应确立政策、立法和有效监督,以保护跨国收养的儿童。

尽管很多国家比较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有些国家因历史、社会、宗教上的原因,而反感收养或寄养家庭,这也使得组织这些家庭变得很困难。我国则没有这种限制,许多中国家庭乐于收养领养儿童,许多儿童在非正式的亲属组织中受到照料。我国也有不少这样的跨国收养案例。

三、对我国的启示

鲍尔贝的依恋理论很好地说明了家庭在儿童养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孤残儿童的养育更要借助于家庭。世界范围内,去机构化的养育模式是一种趋势。机构养育模式仅仅被认为是孤残儿童进入家庭生活的一种过渡。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思维的革新,让我国这个集体主义国家也更关注个体、个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家庭寄养模式,为孤残儿童提供家庭的温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尽管起步较晚,我国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还是发展的较快的。

此外,还应该多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继续吸取他们在孤残儿童养育上的经验教训。比如,英国关爱儿童中心是一个致力于长期家庭寄养的国际慈善机构,在中国内地、香港、英国和美国拥有免税身份。英国关爱儿童组织深信长期家庭寄养对于孤残儿童生活甚至生命的改变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一直也是其首要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与英国关爱儿童组织取得了联系,吸取英国的家庭寄养工作经验。2009年6月英国关爱儿童组织在北京举办了家庭寄养研讨会。我们可以学习对项目点寄养工作管理和一线人员培训、项目监控指导、调研和评估进行具体实施的方法,包括策略性地地点选择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会议和研讨会实施。目前为止,英国关爱儿童组织已对近220个儿童福利院进行了培训,签约合作项目点38个,范围遍及30个省区,这直接带动了近万名孤儿从福利院进入了当地家庭接受寄养。

我国在孤残儿童安置模式方面的变迁和改革,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这方面的迅速成长,乐于学习,还体现了技术的交流是以文化的交流为前提的。不同安置模式的产生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只有抓住了最深层、本质的文化原因,才能理清不同安置模式的产生原因和发展演变走向。而目前越来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必将对不同的孤残儿童安置模式提供更好的交流、合作背景。

注释:

①参见Geert 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and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 1991, P. 53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and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 1991, P. 53

[2]St.Petersburg-USA Orphanage Research Team.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Caregivers, and Orphanages for Young Children [J].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pecial Issue on Child, 2005, (26)

[3]成海军.从中外儿童福利院舍照顾的比较与变化看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方向[J].社会福利,2003,(10)

[4] 郭名.中国与发达国家儿童福利机构照顾模式的比较_以杭州百合花保育中心为例[J].社会福利,2004,(9)

[5]Myron W. Listig & Jolene Koeste. 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 张诚学.英国-香港-上海家庭寄养比较[J].社会福利,2003,(10)

[7]吕学静.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福利,2006,(11)

[8] 蓝瑛波.俄罗斯儿童福利与保障制度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童区寄传篇3

关键词:家庭寄养;残障儿童;杭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9;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288-02

一、杭州市家庭寄养制度概况

在寄养补助方面,目前杭州市民政部门给予每个寄养家庭的寄养费用补助与福利机构养育每名孤残儿童的标准基本一致,维持在平均每月1 850元。民政部门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残障程度等稍作调整,也会根据孩子生长阶段的不同予以适当增加,如学龄阶段就会比幼儿阶段补助多。但是,总体水平维持在1 850元左右,最低也不会低于1 450元。在杭州市,目前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 470元,而市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525元、450元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588元。可见,目前杭州市寄养费用的补助完全超过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补助费用符合杭州市个人生活基本所需。目前的财政补助可以基本填补寄养家庭的支出。

在寄养家庭选择方面,杭州市民政局以及福利院遵从2003年《暂行办法》,对每个寄养家庭的资质都经过了严格筛选,评定指标众多,诸如所在地的常住户口数、是否有固定住所和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家庭成员有无犯罪记录、有无不良生活嗜好、与邻里关系是否融洽、是否具有照料儿童的经验等。在寄养家庭被选定之后,也不是直接开始安排寄养事宜,而是要先对该家庭进行相关情况的备案,以方便日后审查。

二、存在的问题

杭州市福利院自2000年开始实行家庭寄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随着社会物质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现实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首先,目前基本上所有孤残儿童都寄养在农村(主要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家庭里,虽然杭州市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村都基本配置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远远不如福利院自身,更何况较于城市的省市级医院。再加上农村寄养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相对较低,而且杭州市农村不及并且所寄养的儿童均属孤残,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儿童很有可能因寄养家长的疏忽以及当地医疗水平限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引起部分残障儿童不能及时获得治疗而发生危险。

其次,由于监护权未能完全有效地下放给寄养家庭家长,使得寄养家庭对寄养儿童某些责任承担存在争议,严重时时常导致寄养家长在争议领域直接不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对于这些灰色地带,他们认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应该是福利院,而其在这些方面最多只是作为福利院工作的辅助人员。

最后,也是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动机不纯。由于每个寄养家庭都会获得政府的财政补助,这就使得社会上部分人员利用寄养政策,打着寄养的幌子向政府、社会敛财,以满足一己私欲。这种以爱心之名行贪欲之实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各个地区实践中都会存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本身很难被解决或者几乎不可能被完全杜绝。

三、家庭寄养社会反馈概况

通过网络调查显示,社会上很多人都会认为家庭寄养制度的出现是为解决社会中某些家庭的“伪”亲情需求。

但笔者认为,所谓“亲情需求”并非制订该制度的首要目的,社会人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解,主要是因为其对家庭寄养制度了解不够,将“家庭寄养”与“领养”、“收养”的内容混淆了起来。首先,杭州市福利院寄养出去的多是身负残疾或患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的,不会被正常家庭所优先选择收养的孩子,而那些身体健全,智力完整的孩子多半走的是领养或收养的程序,不必再另行安排家庭寄养。其次,寄养制度以福利机构和民政部门为主动方,其本质是为了解决福利机构与机构内部未成年儿童的实际问题。福利院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弹性平台来减轻本院的负担,而孩子需要借助这样一个弹性平台来感受一下正常家庭所具有的爱的氛围,使之能够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一个充满亲情的环境下成长,而不是以寄养家庭为出发点,满足其亲情需求。部分家庭若真有这方面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收养一些身体健康,智力健全的儿童来满足。

四、“杭州模式”建立之建议

1.城市寄养为主,农村寄养为辅

在全国知名的家庭寄养“北京模式”和“昆明模式”中,寄养都集中在农村中,但北京市所设置的寄养点都是经济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农村,而昆明市的农村寄养点由乡镇府、村政府、村民小组共同监督,自我监管力度强。虽然杭州市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村都基本配置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杭州市城乡差距比北京市大,杭州市农村的自我监督程度比昆明低,不适合将寄养点主要放于农村。

基于杭州市的总体经济水平,建构杭州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应当以城市寄养为主、农村寄养为辅。一般城市家庭具有比农村家庭优越的寄养条件,在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下,寄养于城市,在这里他们可以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和较好的教育条件,可以使孤残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存在划定指定区域寄养和全市申请寄养两种方式的选择。现阶段,杭州市虽然未限定区域,但最主要就是向余杭瓶窑镇输出寄养儿童的方式,但这瓶窑镇毕竟不是综合条件最好的地区,还有其他条件更好的地区可以供福利机构选择,也更适合孤残儿童生长、生活。因此,我们认为依据杭州市现在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放开寄养申请,开放全市申请寄养制度,只要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将其列入寄养列表。当然,当出现如农村环境更适合某些残障儿童养病或生活、城市寄养饱和等,就可以考虑农村家庭寄养,形成城市与农村寄养模式的有机结合。

2.职业化寄养为主,非职业化寄养为辅

既然寄养动机本身很难界定,倒不如直接将家庭寄养推向职业化,以保证寄养家庭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在家庭寄养现有的制度下,家长是孩子的直接服务者,福利院可以通过与符合条件的寄养家庭家长达成协议,若能固定为福利院提供寄养服务,就可以在正常补贴费用以外另行给予一定工资或者保险,这样的措施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部分寄养家庭转入职业化,更好地照顾孩子。当然,不是认为非职业化寄养不好,我们并不认为社会没有真正出于爱心原因而加入家庭寄养制度的家庭,只是寄养本身就是建立在协议即合意的基础之上的,不见得每个家庭会出于真挚的爱心来接受这些寄养儿童,毕竟这是孤残而非正常儿童。因此,笔者认为,应把家庭寄养作为一种职业,寄养家长充当从业者,这样能保证家长的积极性,会更加有利于孤残儿童的成长。当然,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寄养家庭的本意是源于感情需求,可以采取非职业化的寄养方式进行寄养。

3.强制执行为主,意思自治为辅

由于寄养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其没有强制力的保障,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寄养协议期限未届满就提前终止寄养协议的情况。因此,杭州市相关部门应当有效地处理好因寄养协议约定的期限提前终止,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提前分离,防止对寄养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对此,应订立相关的规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寄养关系中断情况的发生,并将由此可能产生的对儿童心理的二次伤害降到最低。因此,可以在家庭寄养期间,不定期让儿童回到福利院,让其感受福利院的氛围,以便其更好地回归福利院,若因为儿童身体原因,不易经常回福利院的,可指派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家庭访问,维系儿童与福利院工作人员或与福利院的情感联系。另外,应该强化寄养协议的效力,虽然其性质在法律层面依然为民事合同,但由于其具有公益性质,不可随意撤销,可以制订相关惩戒措施,规定若非由法律规定的事项或不可归责与寄养家庭的事项造成寄养协议提前中断,可责令相关寄养家庭退还部分寄养补贴,并根据主观错误附加一定民事违约赔偿责任。

另外,针对部分由非寄养家庭主观恶意原因被迫造成的寄养协议提前终止,如果为寄养家庭主动提出,应尊重其选择,若由福利院提出而造成寄养家庭情绪波动的,福利院应提前一周的时间通知寄养家庭有关事项,让其有一个对自己情绪进行处理的时间。

4.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参与为辅

目前国内的寄养服务一般都是政府出面,很少有或基本没有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寄养服务体系,使得该政策脱离大众层面,都是由政府出面,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游离之外,减少了社会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政府是最有力的财政支持者和服务保障者,应当保证其在家庭寄养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和监督寄养工作的进行。但与此同时应允许让更多符合资质的非政府组织也提供相应的寄养服务,利用自身资源,参与其中,既节约一部分财政经费,充分调用社会资源,也使得家庭寄养逐步深入到社会层面,让更多人了解该制度。

5.移转监护权为主,保留监护权为辅

目前,开展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监护权仍旧保留在福利院中,不利于家庭寄养模式的良好发展。要实现儿童福利事业的改革,就必须进行监护权的移转。在收养模式下,被收养人的监护权由收养人行使。在家庭寄养的模式下,被寄养儿童的监护权也应当由寄养家庭来行使。监护权是基于亲权或委托产生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兼有的复合性权利,要使寄养父母尽到像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样的义务和承担寄养儿童损害他人的民事责任,就必须把监护权移转。但是,对于特殊的残疾儿童,监护权的移转应征得寄养家庭的同意,毕竟对残疾儿童的监护责任比一般正常儿童的监护责任大的多。

参考文献:

[1] 李迎生.一种有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昆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评价[J].云南社会科学,2003,(5):60-62.

[2] 张薇.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儿童福利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3] 吴鲁平,韩小雷.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30-35.

[4] 尚晓援,伍晓明,万婷婷.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同经验看中国孤残儿童福利的制度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04,(7):9-18.

[5] 陶隽,蒋技科,陈源茂,江秀娜.构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评估体系[J].社会福利,2009,(11):50-51.

童区寄传篇4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家庭补偿教育 儿童福利机构 家庭寄养模式

人类社会化最基本、最早的单位是家庭。儿童在入学前,家庭是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家长会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的文化规范、知识等向子女传递。虽然其他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发展,但这些因素无不渗透到家庭这个基本的社会单元当中,即便是成年人在走向社会后家庭仍然会影响其言行。相比正常儿童,残疾儿童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医学干预支持,并且更容易因残疾产生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因此家庭的关怀对于残疾儿童的正常成长起到了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弃婴数量却在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对全国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与弃儿的数量统计结果为5000―6000人,到本世纪初则已经达到了约5万人,人数几乎增加了10倍。被遗弃的孤儿大多数为残疾或患有各种先天疾病的残疾儿童,这些原本应生活在家庭中的残疾孩子,由于一些社会因素脱离了家庭环境,继而由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为儿童提供照料。虽然政府扶持和一些慈善机构的捐赠可保证孤残儿童基本的生活需要,但这种替代模式毕竟与家庭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往往无法满足儿童成长中的情感需求,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缺乏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没有家的残疾儿童”进行各种替代性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1.儿童福利机构与家庭环境的差异

1.1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由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本身是福利机构的受雇者,而不是父母亲职角色,也并不期待今后能得到多少回报,并且1位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照顾5名以上孤残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行为、感情等需求重视较少,仅仅以照顾孤残儿童的生活起居为主要工作内容。另外,一些孤残儿童自身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带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使工作人员在教育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对这样的儿童产生厌恶情绪,导致批评多、表扬少,冷漠多、关注少。

1.2儿童福利机构封闭的环境

孤残儿童没有亲人朋友,入院以后往往没有机会与外界往来,其学习、生活、社交等仅仅限于福利院的范围之内,交往的范围往往是院内儿童,没有更多的社会角色可以模仿,客观上给许多孤残儿童造成了心理的压力与人格的欠缺。父母角色缺位,缺少亲职教育,使得孤残儿童在个体认同方面发生困扰,缺少了正常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

在福利院中保育员和老师是孤残儿童进行积极社会活动培养最主要的引导者,因而需要注意关心、倾听、鼓励每一位孤残儿童,让孩子们能在一个愉快、信任的环境下,享受集体环境带来的愉,从而增强积极的社会能力,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概念。比如儿童福利院集体生活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孩子助人的意识和习惯,这种对孤残儿童的正向引导,会使孩子有受到重视、成就感、归属感等体验,这些也是成人社会体验的雏形。儿童福利院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角色扮演游戏方法,让孤残儿童体验各种不同角色的情感,通过这种真实体验别人的内心状态来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情感意识,学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心理状态。

2.家庭寄养模式的提出

在我国,家庭寄养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在孤残儿童的监护权不予变更的前提下,由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一个合适的家庭,由家庭为孤残儿童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和服务,被寄养的孤残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儿童福利机构,被寄养的孤残儿童仍然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使孤残儿童能够在寄养家庭得到家庭的充分关爱和照顾。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替代性养护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2001年尚晓援在研究家庭寄养时,分析了“广德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等。2002年王素英则从地域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家庭寄养分为城市模式、农村模式、城乡交界模式和院舍模式。这些研究都以实际中存在的模式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

与儿童福利机构的集体生活相比,家庭寄养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让孤残儿童可以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疼爱。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2.1可以使被寄养儿童与寄养父母之间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关系。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贝心理依恋理论认为,儿童在3周岁内是形成与父母之间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人的正常的心理依恋关系是其3周岁以前在与母亲的亲密接触中形成的。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接触,使儿童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儿童安全的心理依恋。这种依赖关系的适当发展,可以影响个人今后信赖他人的程度和自我信任程度,并且能够与同伴、朋友、家人和后代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进而影响一个人今后与他人的互相信任程度。

2.2有利于促进孤残儿童的正常社会化发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除了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孤残儿童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这部分儿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将来能够独立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3.如何正确开展家庭寄养模式

家庭寄养模式由于有以上诸多优势,可作为为孤残儿童提供良好特殊教育的积极模式之一。儿童福利机构在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寄养家庭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寄养动机

通过对180个寄养妈妈的调查,丹东等于1987年得出结论:两个寄养动机与高质量寄养行为有较高依从性:不能生育的寄养家庭有养护孩子的欲望,以及由于寄养家庭过去的经历对于孤残儿童的认同。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我国计划生育等政策,很多家庭的父母很早就进入了空巢期,很多寄养家庭中的父母退休在家,家庭负担相对于过去减少了很多,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而且亲生子女已成年,居住在外,失去了子孙满堂的乐趣。因此,空巢期孤独感促使他们希望通过其他亲子活动来填补,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需要一种生活的乐趣,家庭寄养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虽然身体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仍然存在孩子可爱天真的一面,这部分孤残儿童正好可以给空巢家庭带来乐趣。

3.2寄养家庭的个性化特征

一般来说无子女或年长夫妇(如45―55岁)是更合适的人选,而家庭和事业不稳定的年轻家庭不太合适作为寄养父母。此外,成功的寄养与寄养父母的热情、成熟和个人的控制力是息息相关的,但寄养父母的教育水平与寄养安置的成功并未体现较大的依从关系。

3.3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寄养模式的作用

孤残儿童在入托、就学、康复、技能培训、行为纠正、心理补偿等方面不是仅仅依靠寄养家庭就能解决的,因此需要寄养地儿童福利机构、政府、社区及各领域的专家广泛深入参与家庭寄养模式的服务、协调、监督,从而形成机构、家庭、教育、卫生、社区共同支持的综合体系,确保家庭寄养模式的高效和规范。

在经济上,政府及福利机构要保证寄养家庭得到与其付出相适应的合理回报,以解除寄养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能力并愿意继续寄养或收养这些孤残儿童。另外,福利机构要有良好渠道开展对寄养家长专业知识的培训。寄养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及行为分析,了解如何让孤残儿童适应家庭环境,满足心理、生理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要掌握康复训练的知识,积极配合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及实施,从而增强孤残儿童的康复效果。寄养家不但需要有更多的爱心,而且要了解孤残儿童、掌握教育和引导孤残的技巧。

孤残儿童是社会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孤残儿童的福利和保障也是儿童福利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过去我们主要强调对孤残儿童生活的照料,而忽略了他们因家庭缺失造成的情感缺失。对孤残儿童进行各种家庭补偿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慰藉,形成健全的社会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世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社会福利,2007,(7).

[2]王素英.加快发展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社会福利,2002,(1).

[3]尚晓援.中国弱势儿童群体保护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童区寄传篇5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令人堪忧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留守儿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较高,学习辅导使不上劲。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不少的儿童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为打工挣钱,学习缺乏热情,厌学、旷课、逃学、拖欠作业,学校成绩差的多数是留守儿童。如地处陇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学生389人,其中留守儿童260人,高达67%。据学校统计,全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75人,其中留守儿童63人,占84%;另外,我们调查的菁芜洲中学和临口、下乡中心小学,情况都相似。各校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地带有普遍性、且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并日益凸显。因此,我们不能消极回避,只能主动应对,大胆创新,卓有成效地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对策

样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由点到面的调查,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各县(市、区)比较重视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注重针对性,对不同年龄、存在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做法。根据通道及其他县(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摇篮——幼儿园。

溆浦从2003年起,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产和小学现有教师,解决办园条件,全面启动农村幼儿园创建工作,吸纳更多的农村幼儿特别是留守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既盘活了教育资源,又服务

了学生、家长和社会。溆浦的作法,在2006年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该县农村幼儿园已发展到72所,在园幼儿12864人,占农村同龄幼儿总数54.99%

2、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重点吸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

3、招募“家长助理”,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4、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带教活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通道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在我市许多地方,一些县(市、区)基层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伸出援手,真情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关爱行动还是比较零散,整体力度较弱,教育管理仍然滞后,与中央、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是关键。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整体推进的力度。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抓紧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2007]15号文件精神,把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尽快建立以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专门工作班子,由党委、政府明确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组织、宣传、教育、农办、公安、财政、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党委、政府相关副秘书长或办公室相关副主任为专门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协调人。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按照会议要求认真作好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2007]15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和目标。如教育部门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作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校入园入托工作,将其中的贫困生纳入“两免一补”范畴,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要在农村中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门教师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认真落实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及寄宿优先等各项制度。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管领导,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目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提高效能,形成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为考核基层党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估办法和奖惩问责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2、立足市情,明确和落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我市一些市直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如开办幼儿园,吸纳更多的留守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长助理”,为留守儿童弥补亲情,增添家的温暖;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策符合市情,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另外,还有外地市、县在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及发挥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建立校外活动阵地,克服假期留守儿童教育空档现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纳入政府行为,通过印发文件、召开座谈会或现场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以肯定。同时,就相关对策措施订出实施规划,限期完成工作目标,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统揽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进一步改善条件,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应的财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当前,要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住宿条件,积极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留守儿童寄宿规模。据市教育部门初步规划,全市需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64所,现已建成211所,计划今年再建53所,

明年、后年各建50所。从通道5个乡镇中心小学实施的结果看,平均每个乡镇32万余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后三年内,全市每年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需增加投入1600万元;另外,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阳光驿站”建设资金和职能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经费给予支持;还有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专职教师培训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等。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解决。我们建议省、市、县(市、区)按一定比例分级筹措。其次,可通过社会化运作,进一步发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基金”,做大可用财力。再次,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出资直接参与扶贫助学,兴办留守儿童托幼服务机构、校外活动阵地等,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二是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今后,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扩大,幼儿园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入校入园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幼儿园保育员人手不够;中小学需要新配心理辅导老师,其中寄宿制学校还需新配生活辅导教师、增加食堂餐饮服务人员等。因此,请求市里在教育系统内部挖掘人员潜力的基础上,对乡镇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按在校在园师生比例核编,适当增加相关岗位人员编制,确保作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气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童区寄传篇6

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洪江区共有未成年儿童70367人,其中留守儿童24923人,占35.4%。芷江、通道两县留守儿童较多,分别占该县未成年儿童的44%和35.6%,而洪江区仅占19.1%。在三个县(区)的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30%,母亲外出打工的占20.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39.7%,其他情况占9.7%。这些孩子长期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亲情关爱。加之他们大多以单亲和隔代监护为主,单亲监护的占51.6%,隔代监护的占42.6%,事实表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隔代监护大都软弱无力。然而,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习惯行为养成、文化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失父母的关爱,缺乏有力的监护,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障碍严重。多数农民工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孩子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导致心理失衡,常引发诸多心理病症:有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不安、冷漠自闭、悲观消极等。我们在通道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向留守儿童作调查。当谈及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他(她)们满腹伤感,来的10个学生,3个迷茫发呆,4个伤心流泪。在座的老师说,留守儿童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们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亲情;又如双江镇杆梓村留守儿童吴祥兵,今年7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早在2002年,祥兵才一岁零二个月,父母就去杭州打工,一连5年未回家。直到2007年春节,母亲才离杭返乡居家。至今,母子在家相处一年多了,但孩子仍然不肯叫妈妈;平阳乡平阳村学生黄跃文,今年13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去广东打工四年未回。弟妹三人由外公监护。每天放学后,黄跃文要做家务给弟妹弄吃的。忙完后,他总是手撑窗台,含泪朝南方远眺……;另据芷江对14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83.6%的人心理阴影重。

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留守儿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较高,学习辅导使不上劲。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不少的儿童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为打工挣钱,学习缺乏热情,厌学、旷课、逃学、拖欠作业,学校成绩差的多数是留守儿童。如地处陇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学生389人,其中留守儿童260人,高达67%。据学校统计,全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75人,其中留守儿童63人,占84%;另外,我们调查的菁芜洲中学和临口、下乡中心小学,情况都相似。各校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

三是道德行为走偏。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监护近乎空白,孩子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从而导致行为偏差。他们在家顶撞祖辈,在校违规违纪,有的甚至迷恋网吧、电游室,染上说谎、吸烟、酗酒、打架等坏习气。如通道独坡九年一贯制学校,去年秋季开学后,有3个留儿童向老师请假回家取学习生活用品。第二天,3人假满未归,学校派老师四处寻人,发现他们在山上野炊作玩,险些引发山火,烧毁森林,成为“罪人”。在调查中,菁芜洲中心学校退休老校长陆初开,向我们介绍侄孙女陆居慧连骗“三老”的痛心事儿:年满13岁的陆居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她,今年就读菁芜洲中心小学五年级。3月初,她向爷爷谎称,说父亲没给零花钱,爷爷给了20元。接着,她又如法炮制,骗外公、伯爷给钱。陆校长叹气说:孩子要少许零用钱无可厚非,不诚实可不得了啊!

四是安全风险大。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芷江对留守儿童作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105人中,受不同程度侵害的达20.44%,不好回答的占8%。该县碧涌乡(镇)一个四岁的,遭受当地一个未成年男孩的奸淫。在外打工的妈妈得知女儿受到害,当即昏倒在地。芷江一中1名15岁的姚姓女学生,家住上坪乡八关口村。该生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爷爷。2007年10月的一个双休日,小姚从学校回到家里,当晚睡觉后,被邻村一个16岁的男孩闯进屋里QJ,并惨遭杀害。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地带有普遍性、且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并日益凸显。因此,我们不能消极回避,只能主动应对,大胆创新,卓有成效地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对策

怎样以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由点到面的调查,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各县(市、区)比较重视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注重针对性,对不同年龄、存在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做法。根据通道及其他县(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摇篮——幼儿园。

溆浦从2003年起,利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产和小学现有教师,解决办园条件,全面启动农村幼儿园创建工作,吸纳更多的农村幼儿特别是留守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既盘活了教育资源,又服务了学生、家长和社会。溆浦的作法,在2006年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该县农村幼儿园已发展到72所,在园幼儿12864人,占农村同龄幼儿总数54.99%

通道采取国家、部门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学前儿童教育。2006年以前,全县仅县城办有3所幼儿园(其中1所公办、2所民办),其余各乡镇尚属空白。2006年以来,为解决农村幼儿的教育管理问题,特别是改善留守幼儿的学习、生活条件,除县城和集镇社区又增办3所民办幼儿园外,县里的21个乡镇中心学校,相继办起了幼儿园。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办幼儿园2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所,占总数的20%。入园幼儿2685人,其中农村留守幼儿达35%以上。这些幼儿的父母虽然外出务工,但孩子们在幼儿园受到了正规的学前教育,享受到应有的预防接种和其他医疗保健服务。如座落在县城的民办通道实验幼儿园创办于2004年,现有教职员工22人,入园幼儿保持300上下,留守儿童占1/2。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该园又于2007年秋季投入资金,维修睡床、桌椅、更新电视机、dvd,增添了小精灵隧道、蹦蹦床、大型冲气垫床、滑滑梯等设施,购置了一批桌面玩具,为幼儿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性。同时,还聘请园外优秀老师来园为幼儿授课。在幼儿园里,我们目睹孩子们个个文明礼貌、活泼可爱,满脸挂着健康快乐的笑容。几年来,该园越办越好,赢得了社会各方好评,荣获2007年度通道优秀民办幼儿园称号。

2、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重点吸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

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既是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的有力措施。2006年以来,通道抓住学校布局调整的机会,先后在江口、下乡、木脚、县溪、溪口等5个乡镇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吸纳低龄“留守儿童”住校。5个乡镇共投入办学资金162.79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43万元,学生伙食补贴19.79万元。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一作法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很管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如县溪镇中心小学从2007年下学期开始,学生住校寄宿向一、二年级延伸,实施低龄学生住校寄宿。全校寄宿生由原来的316人增加到436人,其中“留守儿童”199人,占45.6%。学校针对低龄儿童年幼、自理能力差的情况,专门制订了学习、生活、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同时,采取调整内部员工的办法,安排了3名专职生活辅导老师,负责低龄儿童住宿管理工作。晚上就寝,轮流为孩子们值班监护。早晨起床,帮助或指导他们洗漱、整理内务。在学生食堂新增了5名餐饮服务人员,承担食堂采购、卫生,为低龄寄宿生上餐具、分发饭菜、收洗餐具等。对低龄寄宿生及其他住校寄宿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学校从加强安全教育这个根本抓起,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防火防灾防毒防病教育,并筹集资金3万多元,将学校围墙加固加高,建了门卫,配了2名专职安全管理员,从周一到周五,对寄宿生实行封闭管理。特殊情况需要离校,经请假后凭ic卡在门卫口刷卡出入,控制学生随意外出,减少了安全隐患。此外,每到双休日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回家、返校,往返要乘坐火车,学校精心监护。学生周五离校,老师护送进站上车,学生周日返校,老师进站接车。有序的管理,周到的服务,为全校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守儿童学生创造了安全、稳定、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家长们高兴地说:送孩子住校寄宿,读书有人教、吃住有人管、安全有人护,我们放得心!2008年春季开学,学校寄宿生由上学期的436人发展到510人,增加74名。

3、招募“家长助理”,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从通道看,“家长助理”的招募,主要在学校内部进行,让有条件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出任。2006年以来,全县通过学校招募“家长助理”1000多名。许多学校为留守儿童制作了成长档案,“家长助理”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惑释疑,打开心结;“家长助理”对“留守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家访,上门与监护人沟通,反馈孩子成长信息,帮助监护人共同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可信,增强成长进步的自信;“家长助理”还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帮助,如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青春期心理变化,关注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性安全防范,妥善处理病痛、意外伤害等突况,让孩子们体会到“妈妈老师”、“爸爸老师”的亲子真情和“家”的归属感、安全感。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在校学生898人,其中“留守儿童”27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1%。该校为其中的特困“留守儿童”招募了“家长助理”。年仅8岁的三一班男生杨秀敏家居离校20多华里的纯侗族寨子——罗武村。父母外出打工,靠爷爷奶奶监护。2007年秋季进入双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三年级读寄宿。小秀敏生活自理能力差,与老师、同学用汉语交流有困难。入校后,学习跟不上班,加之身体原因,晚上睡觉常尿床。学校招募杨艳娥老师出任杨秀敏的“家长助理”,杨老师尽职尽责,挤出时间为小秀敏辅导汉语拼音,帮他把日常生活用语中的侗话改成汉语;课后陪着他作作业,及时指点解难;到了雨季和寒冬,小秀敏常尿床,杨老师就为他烘垫单、洗衣裤;平日里,还要为小秀敏代管餐票、零花钱,督促他按时服药,治疗尿床毛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秀敏在杨老师的真情关爱和无私帮助下,学习已能跟上班,去年期末考试成绩有了提高。现在,身体状况也有好转,晚上尿床现象少了。目前,通道打算扩大招募范围,从身体好、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师及其他“五老”中招募“家长助理”,并对前段招募工作进行规范、完善。

4、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带教活动,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通道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扶助“留守儿童”的行列。一是县属机关单位动员了60多名青年志愿者,率先组建关爱“留守儿童”队伍,2007年7月在县城举行启动式,并招募64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交朋友、寻知音活动。当年11月,团县委组织近100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到独坡、牙屯堡等乡镇,走访看望“留守儿童”,同他们谈心交心,对其中的特困生还赠送1100余元慰问金,捐赠书籍500册,文体用品4套,受访“留守儿童”十分感动,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比亲哥亲姐还亲。二是县妇联、广电局联合在县电视台开办“同在一片蓝天下成长”节目专栏,反映“留守儿童”的心声,颂扬关爱“留守儿童”的事和人,营造全社会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三是县关工委发动“五老”以开展“十、百、千”老少交友结对活动作为平台,为“留守儿童”献爱心,解难题。如陇城镇关工委组织“五老”队伍250余人,与200多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有帮教的、帮学的、帮管的和帮困的。镇关工委委员、退休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云来,用自己省下的退休金为地处陇城的通道三中5名特困“留守儿童”一次性资助3600元,并与其中的初三学生吴春鹏结对交友,签订了长期资助协议,商定每学期资助200元,直到大学毕业。吴春鹏受助后,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读书用功,学习成绩变好,待人文明礼貌。通道三中关协会长、退休老校长龙幸福,为了“孙子”当“孙子”,三番五次向深圳多乐善慈善总会求援,筹集资金12000多元,资助以留守儿童为主的贫困学生。陇城250多名“五老”开展老少交友结对,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四是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如新星房地产公司老总刘金平,近两年共捐款3万余元,为2所小学修缮校舍,扶持“留守儿童”读书。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在我市许多地方,一些县(市、区)基层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伸出援手,真情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关爱行动还是比较零散,整体力度较弱,教育管理仍然滞后,与中央、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是关键。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整体推进的力度。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抓紧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2007]15号文件精神,把作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尽快建立以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专门工作班子,由党委、政府明确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组织、宣传、教育、农办、公安、财政、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党委、政府相关副秘书长或办公室相关副主任为专门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协调人。联席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按照会议要求认真作好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湘办发[2007]15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职责、任务和目标。如教育部门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作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校入园入托工作,将其中的贫困生纳入“两免一补”范畴,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要在农村中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门教师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认真落实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及寄宿优先等各项制度。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管领导,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目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提高效能,形成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为考核基层党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估办法和奖惩问责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2、立足市情,明确和落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我市一些市直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如开办幼儿园,吸纳更多的留守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长助理”,为留守儿童弥补亲情,增添家的温暖;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策符合市情,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另外,还有外地市、县在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及发挥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建立校外活动阵地,克服假期留守儿童教育空档现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将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纳入政府行为,通过印发文件、召开座谈会或现场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加以肯定。同时,就相关对策措施订出实施规划,限期完成工作目标,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统揽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3、进一步改善条件,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应的财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当前,要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住宿条件,积极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留守儿童寄宿规模。据市教育部门初步规划,全市需建农村寄宿制学校364所,现已建成211所,计划今年再建53所,明年、后年各建50所。从通道5个乡镇中心小学实施的结果看,平均每个乡镇32万余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后三年内,全市每年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需增加投入1600万元;另外,要对农村留守儿童“阳光驿站”建设资金和职能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经费给予支持;还有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专职教师培训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等。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解决。我们建议省、市、县(市、区)按一定比例分级筹措。其次,可通过社会化运作,进一步发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基金”,做大可用财力。再次,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出资直接参与扶贫助学,兴办留守儿童托幼服务机构、校外活动阵地等,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二是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今后,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扩大,幼儿园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入校入园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幼儿园保育员人手不够;中小学需要新配心理辅导老师,其中寄宿制学校还需新配生活辅导教师、增加食堂餐饮服务人员等。因此,请求市里在教育系统内部挖掘人员潜力的基础上,对乡镇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按在校在园师生比例核编,适当增加相关岗位人员编制,确保作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气力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童区寄传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分析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地方经济相对沿海城市属于欠发达地区,所以河南省理所应当成为了农民工大省,然而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由老人或者亲属照顾,成为留守儿童。据权威调查显示,河南省14岁以下留守儿童大约254万,占儿童总数约16.8%。这些儿童大多数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生活,然而这些监护者一般年老体弱,精力差,看重物质的给予却忽视精神的关爱,无法及时辅导孩子的学习问题,重视看管却缺少沟通交流等等问题,由此就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教育方面,人身安全方面等的严重问题。

针对河南省留守儿童状况,我们设计方案对河南省西连河小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五六年级小学生,共发放调查试卷200份,回收200份。我们对有意义的的几个调查问题整理,得到以下数据,并据此分析所包含的问题。此外,又对在校的老师进行了访谈,从学校老师角度了解有关情况。

1、以下是针对留守儿童人数、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做出的调查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以及我们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过程中,我么可以直观的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愿张口求助别人。在教育问题上,很多留守儿童成绩不佳的原因在于在学校不愿与人交流,在家又没有爸妈辅导功课,而负责看管的爷爷奶奶可能文化水平也不高,很容易导致自身对学习的放纵,另外隔代教育也令人担忧,在没有父母的监管下,老年人重视物质的给予却忽视精神的关爱,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物质性的依赖,形成其不愿意独立奋斗的性格缺陷。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所以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身心问题。

二、留守现象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现象的原因究其根本是经济的原因,由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然而在发达地区高昂的生活条件,是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通过我们的调查的地区中,在河南省留守现象最为明显,希望政府能切实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从而减少留守现象。

三、留守儿童解决方案

在我们针对郑州市西连河小学进行抽样调查之后,根据河南省留守儿童的现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1、“类小留学生”寄宿模式——寄宿家庭

在某些方面小留学生的处境和留守儿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着差不多的年纪,他们同样觊觎爱的围绕,他们都在渴求父母的呵护,可是在需要爱的时候,他们却离父母是那么的远。然而在其他方面又存在着极大地反差,留守儿童变得沉默寡言,小留学生依旧活泼外向;留守儿童自卑无助,小留学生自信热情;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小留学生的成绩却多数优秀,究竟是什么让二者像两条交线在有了交点之后越走越远,差距越来越大呢?是成长环境。

所以可以提出寄宿家庭模式,让他们寄宿到了另外一个家庭(有着热情的父母双亲和一个年纪和他相仿、性格开朗的孩子)。在考察寄宿家庭安全、文化程度等各方面条件后,根据(1).留守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2).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3).寄宿家庭的教育环境等条件安排留守儿童寄宿不同的家庭。留守家庭每月或每年付给寄宿家庭一定的经济报酬,寄宿家庭父母给与留守儿童呵护,关心和爱并给与成长过程中教育问题的指导。使他们在成长不会因为爱的过分缺失而造成各种心理问题。

2、“学校类家庭”模式——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在一项关于大学生调查中发现:51.2%的大学生觉得下乡支教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大约有 79.1%的大学生愿意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48.9%觉得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不够,67.4%的大学认为这些留守儿童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亲情的确实与空白,有大约79.1%的大学生认为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的后果是极大的影响了孩子自身的发展,74.4% 的大学生认为周围的人一直不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有大约74.4%的大学生表示很愿意参加下乡支农支教类似的活动。

我们设计建立留守儿童学校,由学校连系当地的大学,与他们合办“Bring me love”活动------组织当地有爱心的大学生定期到寄宿学校与留守儿童交流,给与他们爱和帮助。整个过程都是2对1服务,即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两名大学生在周末等业余时间到学校照看特定的留守儿童,就像那些普通的孩子的父母在周天去学校探望孩子一样,又或是在周末时带着留守孩子出去玩,这样也可以促进这样一个“小家庭”的和谐,总之,整个过程我们模仿的是一个普通家庭模式,大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大学生他们无论在思想还是文化程度方面都应该是高于原本留守家庭的父母的,所以,也许会因为留守问题的出现而引发我们想到新的教育模式----大学生与孩子代沟少,思想观念更新颖,作为“父母”也许能有利于孩子的

3、三加模式——“政府+企业+媒体”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要从政府,社会入手,如果把上两个模式比作治标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则应该是则是根治,从政府,企业,媒体出发才能解决各项关于留守儿童相关的难题。

三加模式的具体运营办法是:

政府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关注的宣传,加大对农村经济崛起的号召,具体包括: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2.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企业政府的号召下,开拓农村市场,这样就可以使农村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政府的号召下,这些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媒体积极的宣传政府的号召,并且通过公开媒体,为这些愿意在农村周围发展经济的企业大力的宣传,加大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加强企业的效益。

在三加模式的运营下,不仅地区经济得到发展,还可以解决外出务工问题而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1] 程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

[2]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1)

[3] 费文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 改革与开放2010(2)

[4]张俊良.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

童区寄传篇8

【关键词】 情绪;组织和管理;精神卫生;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294-03

Correlation Study About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Boarding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XIAO Min* , GE Ying , CAO Cheng-gang. * Southwest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boarding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for education policy. MethodsThe revision of "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 (MHT)"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Capacity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530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ResultsIt appeared to be a positive trend and some correlation in their 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gender, grade and parents work.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and non-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the boarding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and the non-boarding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in rural in 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Conclus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mpared to non-boarding, boarding could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and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untryside civilian workers' children.

【Key words】 Emotions;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Mental health;Child;Rural population

农村留守儿童即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未满18岁的孩子[1]。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即指由于学习需要而寄宿在学校的儿童[2-3]。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4]。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学校环境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等[2]。因此,本研究拟从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入手,研究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4-6月在重庆市永川区抽取4所农村中学、2所城镇中学的初一~高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465份,有效回收率为87.7%。其中非留守儿童182名,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193名,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90名。考虑到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学业压力有很大相关(由于所处阶段的特殊性),为排除这一因素干扰,故本次研究并未对初三和高三学生进行取样。

1.2 方法 让所有被试按照统一的指示语要求填写MHT量表和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张小丽等[2]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简称MHT),包括90个题项,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采用5级评分制,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该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950 3,分半信度为0.845 5。

采用王飞飞[5]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将问卷中相关题目加以修改,形成更适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共由5个维度组成:理智调控情绪能力、控制消极发泄能力、寻求外界支持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积极补救能力。采用5级评分制,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越高。该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715 0,分半信度为0.475 3,说明本研究修订后的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和维度模型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各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735~0.624之间(P值均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辅以事后的个别深度访谈。

2 结果

2.1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 对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年级、父母工作情况上的交互效应和主效应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未见交互反应。分别就主效应进一步分析。农村寄宿制留守男、女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总体水平相当,总分分别为(3.39±0.44)和(3.45±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05)。只在“寻求外界支持能力”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女得分分别为(3.33±0.68)和(3.50±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

2.2 农村寄宿制儿童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总体上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控制消极发泄与控制消极暗示能力与MHT各维度呈显著相关(P值均

2.3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2.3.1 心理健康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2。

2.3.2 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上控制消极发泄能力及总分上,农村留守儿童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

2.4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与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差异比较 由于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与农村非寄宿制留守儿童人数相关较大,所以下面采用二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仅在孤独倾向上,寄宿制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其他各心理健康的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管理能力总分及控制消极发泄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上,寄宿制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见表4。

3 讨论

研究显示,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总体呈现正向趋势,这说明他们在多数情况下能够理智地调控情绪[6]。在寻求外界支持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与王飞飞[5]在大学生中的研究结论相似。这可能与青春期男女生心理[6]与生理发育高峰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对男性的要求[7]有关。不同父母工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父母工作情况不是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原因。

寄宿制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表明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心理不健康程度就越低,情绪管理能力越差,心理不健康程度就越高[8]。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9-12]一致。在恐怖倾向与冲动倾向上,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 ,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常常感到过分自卑,却未进行正确疏导。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更易于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10,13]。

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总体显著好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控制消极发泄能力上。这说明留守状态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但它并非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所有方面[14]。此外,独立处理事件促进了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父母长期在外地,这就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自我情绪[15]。

寄宿制留守儿童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刘朝军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孤独倾向上,寄宿制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这与张小莉等[2]的研究结果相反。根据刘霞等[17]对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的研究结果来看,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父母。而对于寄宿制留守儿童来说,长期生活在学校环境中,缺少父母及家庭其他支持系统的支持。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也外出打工,但家庭里其他成员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家庭功能和家庭亲密度[18],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随年级增加而下降的趋势[19]。

寄宿制留守儿童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消极发泄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及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寄宿制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这2种能力高表示在消极情绪的引境下,当个体出现强烈的本能性的宣泄念头时,能够控制冲动,冷静头脑,告诫自己要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应付方式具有不成熟性[20]。这与本研究的结论稍有出入。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本阶段是实现自我与赢得他人关注与尊重的重要时机[6],为了赢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处于消极情绪或遇到不良事件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析原因直至解决。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相对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表明寄宿制这一学校制度可能对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儿童生理成熟和心理发育的最关键阶段无法得到父母的直接教育的情况下,寄宿制不失为弥补这一缺憾的良好制度。

4 参考文献

[1]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教育导刊,2006(6):62-64.

[2] 葛缨,张小丽,曹成刚.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1):45-48.

[3] 唐喜梅,卢清.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70-72.

[4]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02.

[5] 王飞飞.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6.

[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46-387.

[7] 杨晓莉,邹泓.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1):39-43.

[8] 黄荣生.由农村女劳动力转移造成的母教缺失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6(3): 33-36.

[9] 黄艳平,李玲.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69-671.

[10]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9,23(2):134-136.

[11]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82.

[12]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8-240.

[13]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4(1):102-104.

[14]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15]张新招.福建长乐海外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状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6]刘朝军,田素英,寻广磊,等.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82-5784.

[17]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25-327.

[18]梁静,赵玉芳,谭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7(28):631-633.

[19]王良峰,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20]段玉香.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31-333.

上一篇:战胜自己范文 下一篇:出席会议范文